第一篇: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四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圣雄甘地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
(十一)圣雄甘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下列对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准确理解是()A.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压迫 B.以不合作的态度抵制英国殖民统治 C.以和平合法手段赢得印度自治独立 D.以和平方式换来英国主动退出印度
解析:选C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在印度国情复杂和英国殖民侵略势力强大的背景下进行的,其斗争目标就是实现自治独立,故选C项。
2.1919年,英国殖民当局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法律要点被印度公众概括为“不须审讯、不要律师、不许上诉”。为了拒绝如此不合理的要求,甘地()A.组织了“文明不服从”运动 B.建立了非暴力抵抗基地 C.领导了“食盐进军” D.提出了印度独立的要求
解析:选A 1915年甘地建立非暴力抵抗基地,培养忠实于非暴力不合作原则的骨干;1919年发动“文明不服从”运动;1930年,甘地亲自参加“食盐进军”活动;二战期间,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故A项正确。
3.下列是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的内容,其中最能体现其自治目标的是()A.发动群众展开抗税斗争
B.放弃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 C.抵制英货恢复手工纺织
D.抵制英人的立法机关和法院,建立新的裁决法庭
解析:选D “自治”涉及的是政治领域,A、C两项属于经济领域;“放弃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是不合作的典型表现,但并没有涉及他是否建立自己的机构,相对来说还是不够深刻,“建立新的裁决法庭”是一种典型的自治表现,答案为D项。
4.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下列对甘地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甘地是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袖 B.甘地主义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 C.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者从不抱有任何幻想 D.甘地的斗争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
解析:选C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甘地希望以非暴力的斗争方式取得印度的自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英国侵略者的一种幻想。
5.1930年《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为圣雄甘地。这一年,他()A.发动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 C.领导“食盐进军”的斗争 D.遇刺身亡
解析:选C 甘地发动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在1920年;提出“英国退出印度”主张是1942年;为了抗议英国殖民政府的食盐专营法,1930年甘地领导了“食盐进军”运动;甘地遇刺身亡是1948年。
6.2015年1月,一家美国酿酒厂在易拉罐上印制以“甘地”为原型的机器人画像,被印度人一纸诉状告上法院,这是因为()A.甘地带领印度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B.甘地是印度反抗外来侵略的领袖 C.甘地废除了印度的政教合一制度 D.甘地是虔诚的佛教徒,主张禁酒
解析:选B 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领导印度抵抗外来侵略,是印度的民族英雄;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甘地)崇尚以纺车为代表的农村经济,它不仅将纺车看成一种物质武器,而且看成对抗西方文明的精神武器……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工业代替……城市大工业,才能避免竞争和剥削,消灭失业和贫富差别,过简朴宁静的生活。
——《尼赫鲁与甘地在未来社会设想方面的分歧》
甘地走进海水里,捡起了一小撮被海水冲到岸上的盐。他违反了盐法。这个消息被几十名记者报道着,传播到整个印度,传播到全世界。一夜间,全印度的人都被唤起,几千人、几万人,都赶往印度绵延的海岸。人们前来采盐,故意触犯盐法。在大城市不断有大规模的示威。没过多久,示威的方式增多起来,特别在抵制英国货方面,国大党发起了大规模的活动。
——威廉·夏伊勒《甘地的武器》
(1)依据材料概括甘地所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内容和目标。(6分)(2)请结合材料简要评价甘地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6分)解析:第(1)问,从甘地的家庭纺织运动和食盐运动的发动背景、过程和目的上概括甘地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内容和目标。第(2)问,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斗争方式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价。
答案:(1)内容:发展印度传统的农村经济,抵制西方现代工业;开展“食盐进军”运动,打破殖民当局对食盐的垄断。
目标:唤醒、发动民众;开展大规模的反英斗争(抵制英货),争取国家独立强盛。(2)评价: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推动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发展。但是全盘抵制西方文明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不可取的。
8.甘地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著名领袖,对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众说纷纭,褒贬不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英国人妄图迫使我们到机枪阵地与他们较量,因为他们手中有武器而我们却没有。我们击败他们的唯一办法是,把决斗引到我们有武器而他们没有武器的地方。
——甘地《圣雄箴言录》
材料二 印度总督欧文说:“不管我们如何谴责不合作运动,但假如我们低估了今天印度的民族意识,我们可能会产生严重的错误。一味采用高压,不可能永久地解决问题。”
尼赫鲁记述道:“曹里—曹拉事件后,我们的运动突然停止,我想国大党的著名领袖差不多全都愤慨,只有甘地例外。……年轻人当然更加激动。”“难道我们必须使三亿多印度人受了关于非暴力行动的理论和实践的训练后才能前进吗?”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1)据材料一,指出甘地实行“非暴力主义”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甘地“非暴力主义”思想的主要实践。(8分)(2)据材料二,指出欧文和尼赫鲁观点的不同之处。(6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的省略号分层,从第三层的层意中分析原因所在;其实践从所学知识中归纳总结即可。第(2)问,从二人的言论中概括其观点。
答案:(1)原因:坚持真理与正义;发扬民族精神;推崇非暴力斗争方式。实践:同英国政府不合作;手纺车运动(土布运动);食盐运动。(2)不同:欧文:激发民族意识,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尼赫鲁:一味坚持非暴力,遏制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第二篇:【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岳麓版教案选修4 第11课《圣雄甘地》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政治家
第11课 圣雄甘地
教 案
【课标要求】
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开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提倡不合作和绝食祈祷事迹等。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民族解放事业中的作用;并通过甘地在争取印度独立和消弭印度教派纷争的努力中,认识甘地成为“圣雄”的主要原因。结合印度历史发展过程,探讨甘地在推动印度民族解放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个人作用并做出历史评价。
2、过程与方法
教师应注重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成长-思想-实践-评价”的线索,搜集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图片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他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独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为20世纪上中期的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谱写了光辉篇章。甘地追求真理,毕生都在争取祖国独立,反对种族歧视,赤诚坚韧,谦恭磊落,有着举世公认的伟人人格,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甘地又是富有争议的人物,他的“非暴力”学说存在局限性,浓厚的宗教色彩不利于冲破蒙昧主义的束缚。要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善于学习杰出人物的高尚品质。【教学重点】
1、甘地的“非暴力主义”思想,2、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教学难点】评价甘地其人。【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出问题):提起印度,许多人马上就会联想到一位苦行僧式的人,这个人剃着光头,上身赤裸,皮肤黧黑,总是随身携带着一架木制纺纱机,一有空就纺起纱来。他走到哪里,都会引起一 阵阵激动的欢呼,会有一群信徒自愿跟随着他。他就是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莫汉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
(二)讲授新课
一、青年甘地
1、生平简介:
甘地,于1869年10月2日出生于印度西部卡提亚华半岛的波尔班达尔土邦(现古吉拉特邦)。甘地的家族信奉印度教,属于毗湿奴教派,奉行仁爱、不杀生与素食,提倡“苦行”。甘地家族在印度处于种姓制度的第三等吠舍,世代经商,甘地的祖父曾弃商从政,先后担任过卡提亚华半岛上几个土邦的首相,甘地的父亲和叔父也做过波尔班达邦王公的首相,这使得甘地家族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甘地的父亲忠勇侠义,慷慨大方,热爱宗教,母亲是—位虔诚的宗教信徒,虽是文盲却熟谙事理,广交显贵。优越的家庭环境,使甘地受到良好的教育。
2、英国求学:掌握丰富法律知识
三、圣雄的悲剧
1、进步性:
2、局限性 【布置作业】
1、“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需要”指的是什么?
提示:指的是既能发动群众争取独立又能把群众运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群众掀起激烈的革命运动和号召力。
2、请对甘地、甘地主义以及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行评价。
提示:
1、语文甘地: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甘地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印度的自由民族独立运动,对印度的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印度人民的政治领袖和精神领袖,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但他具有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局限性,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评价甘地主义。甘地主义是印度国大党领导印度民族运动的指导思想。甘地主义包括哲学思想、社会政治主张、经济思想和社会思想等方面。主要内容有:坚持“真理”和非暴力的原则是甘地宗教和哲学思想的基础和核心;通过非暴力不合作的道路争取印度自治是其社会政治主张;提倡手工编织,反对西方物质文明,努力建立共同繁荣的平等社会,是其经济思想和对未来社会的构想。甘地主义有利于团结不同种姓、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共同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但另一方面甘地主义用“非暴力”限制,防范群众斗争,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体现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需求。其经济思想并未将英国的殖民侵略和西方的物质文明分辨清楚,虽使英国经济收入锐减,但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评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暴力不使用运动主张用和平和合法的手段下争取印度的独立,在印度民族解放斗争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它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使其经济收入锐减;它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符合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要求,使民族独立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为1947年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甘地的思想以及他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明显地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当群众运动高涨时,甘地马上做出停止不合作运动的决定,使印度民族反帝斗争一度走向低潮
1、列举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几项具体内容。
提示:学生罢课,抵制英国人开办的学校;律师抵制英国的法庭;政府官员拒绝到英国殖民机构任职;士兵拒不接受英国颁发的奖章等。
2、评价甘地主义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提示:参见“解析与探究”的提示。【教学反思】
1、在课堂中,虽然已经有意识地多让学生看,学生讲,学生讨论,但教师讲得好象还是有些多,不太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但这同时也是个两难的选择,如教师讲得过少,毕竟华盛顿离我们比较遥远)
2、课堂预设的意图太浓,整节课下来,学生的思维始终围绕着老师的设计在转,就好象老师设下了一个个圈套让学生装进来,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太少,对课堂的自然生成重视不够甚至扼杀。
3、课堂气氛有些沉闷,究其原因,除了学生已经上过多次,没有新鲜感等客观原因外,可能还跟教师的语言缺乏诙谐、幽默有关,看来以后要在这样方面下一些功夫了。
第三篇: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四课时跟踪检测:(十九)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中国近代的留学运动开端于选派幼童赴美国留学,清政府这一举措的目的是()A.推进中国政治改革
C.推进中国海军建设
B.推进洋务事业发展 D.推进中国铁路建设
解析:选B 清政府的这一举措是在洋务派的倡议下采取的,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反对政治改革;海军建设和铁路建设都是洋务运动的基本内容。由此排除A、C、D三项。
2.右图所示“人”字形铁路设计的主要作用是()
A.减少京张铁路的隧道工程长度 B.降低八达岭山区的倾斜度 C.减少钢材用料以节省开支 D.使火车各节车厢得以紧密相联
解析:选B 本题为图片信息题,解题时注意结合课本内容,在修建京张铁路时詹天佑为了解决坡度太大的问题,依着山腰创造性地设计出“人”字形线路。
3.下图为广东顺德档案馆所存一首描写留美幼童的新诗。其中 “铁路工程师”的主要成就是()回国后的他们,亲身经历近代中国的风云激荡他们中,有很多人在战争中阵亡。他们中,有中国电报业、采矿业的创始人。他们中,出现了伟大的铁路工程师。他们中,出现了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A.担任全国铁路督办 C.铺设唐胥铁路
B.修筑淞沪铁路 D.设计和修建京张铁路
解析:选D 题干中所提到的“出现的伟大铁路工程师”指的是詹天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詹天佑的主要历史功绩是设计和修建了京张铁路,故D项正确。
4.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身为总办兼工程师的他,所面临的困难不包括()A.沿线重峦叠嶂,面临许多技术难题 B.修路工具简陋,缺乏现代化设备 C.清政府严令按时通车,且处处掣肘 D.外国人冷眼旁观,准备坐收渔利
解析:选C 修筑京张铁路时,清政府并没有严令按时通车和处处掣肘,故C项错误。
5.1872年,詹天佑随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留美期间,他深感中西方发展的差距,决心学好西方科技,报效祖国。詹天佑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成功建造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
B.设计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C.创造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设计修建京张铁路 D.支持保路运动和推动铁路建设
解析:选B 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是外国人设计的,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6.“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和轻率。……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助外人,我以为耻!”上述名言反映了詹天佑()A.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B.工作细致、严谨 C.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D.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解析:选A “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和轻率”表明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我国地大物博”表明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借重外人,我以为耻”表明爱国主义精神,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铁路多系借外款兴筑,路权之损失姑不具论,即就路工本身而言,掌理工程之高级人员多属外籍,不但薪给特殊优厚,而且常需假事权于翻译,而不肖之徒则不免从中作弊,而购料有折扣,包工有陋规(旧时多指不正当的收费常规),国家损失甚大,铁路之成本亦自然提高。
——凌竹铭《詹天佑先生年谱》
材料二 “在我受命此工作前,即使出任之后,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因为要开山凿石,并且修建极长的隧道!”
“夫本路当建筑之初,工程浩大,同事各员,昼夜辛勤经营缔造,常患难齐欧美,鄙人默坐而思,亦夫战战兢兢,深虑有志未能,莫敢自信。今幸全路告竣……”
——詹同济《詹天佑日记书信文章选》
就全路建筑工款平均每公里支出来看:津浦铁路119 000元、京汉铁路95 600元、京奉铁路94 600元、京张铁路48 600元。
——高宗鲁、凌鸿勋《詹天佑与中国铁路》
(1)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中国修建铁路成本高的原因。(6分)(2)据材料二,概括京张铁路修建的特点。从中体现了詹天佑怎样的品格?(6分)解析:第(1)问,概括每一句话的含义即为原因所在。第(2)问,从工程量、自主设计、费用大小等方面分析其特点;结合所学概括詹天佑的品质。
答案:(1)原因:资金缺乏,借外债;技术力量薄弱,高薪聘用外方人员;依靠翻译,难以监督;经办人员从中作弊(或获取购料回扣、包工有不正当的收费规则)。
(2)特点:中国自主设计施工;工程浩大、艰巨;成本低廉。
品格:爱国;奉献;勇于担当。(任答其中一点即可;符合题意,言之成理亦可)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詹天佑回国前,曾有美国同学劝他留下,对他说:“贵国贫穷,既无筑铁路之器材,亦无筑路之人才,以君之学识,如应聘美、英,当可宏图大展,阁下生活亦可丰裕。”詹天佑谢绝了,回答道:西方国家
虽富,那是外国,我要学习其先进的科学知识,却不能眷恋其物质生活享受;中国虽贫虽弱,她却是生我养我的祖国,现在正需要我回去贡献所学,把她建设得富强起来。如不以所学报国,何以对祖国人民与家乡人民?
材料二 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益,商旅亦早享一日之便利,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觊觎。
——詹天佑
(1)从材料一你可以获得哪些关于詹天佑的信息?(6分)(2)材料二中的“此路”是指什么?詹天佑认为它的修筑有何积极意义?为早日修成“此路”,詹天佑做了哪些努力?成效如何?(8分)解析:本题通过设置情景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件的能力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问较为简单,可从材料中直接获取答案。第(2)问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概括即可。
答案:(1)留学美国,学业成绩优秀;对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有着清醒认识;重视学习外国先进科学知识,不看重物质生活享受;对祖国、家乡和人民怀有深厚感情,希望早日报效国家。
(2)铁路:京张铁路。意义:可以增加政府收入,便利商业交通往来,维护国家权益。努力:通过实地考察和科学测算,选定了最为合适的施工路线;发挥聪明才智,设计出“人”字形线路及双头列车,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题;提出“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的要求,与筑路工人共同奋斗。成效:1909年京张铁路比原定计划提前两年全线通车,建造时间短,质量优异,造价低廉,成为中国第一条完全由本国工程技术人员独立设计施工建成的铁路。
第四篇: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四课时跟踪检测:(八)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
(八)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至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变革”是指()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解析:选D 根据题干材料“1787年3月至麦迪逊”、“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等可判断此变革指的是改变松散的邦联制。
2.华盛顿说:“剑是维护自由的最后手段,一旦自由得到确立,就应该将它放在一旁。”下列华盛顿的活动不能体现的是()A.首任总统后改善与英国关系,与周边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 B.领导独立战争期间力主与英国和谈 C.欧洲英法开战之际宣布“严守中立”政策
D.告别演说告诫不要感情用事同外国进行友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
解析:选B 从材料中“自由得到确立”可以判断应该是美国独立之后,故B项错误。
3.“他(华盛顿)担任第一任总统时的坚定态度和树立的榜样限制了党派之间的激烈斗争,把国家的分裂推迟了六十年。”下列华盛顿的活动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主持制定联邦宪法平衡南方和北方的利益 B.宣布“严守中立”,使美国避免卷入欧洲战事
C.网罗人才,使南北方、各党派等集团意见在政府中都有反映 D.发表告别辞,告诫大家要摈弃党派的意见,维护联邦的统一
解析:选C 据材料可知华盛顿是在党派之间调停,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故C项正确。
4.“我走在尚未踏实的土地上,我的所作所为将可能成为以后历届总统的先例。”在美国历史上,由华盛顿开创、后来以法律形式加以肯定的传统是()A.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 C.总统不得陷入党争
B.总统不得连任 D.总统不得驳回国会决议
解析:选A 华盛顿不迷恋个人权力,谢绝了请他再次连任总统的要求,开创了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的先例。后于1951年,宪法修正案正式写入宪法。
5.如果你是美国公民,你投票赞成华盛顿为美国历史上最受尊敬总统的理由是()A.他的名字与本国首都名字一致 B.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总统 C.他起草了《独立宣言》
D.他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做出卓越贡献
解析:选D 华盛顿的杰出贡献在于领导北美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以及为美国的政治民主化做出了
重大贡献。
6.“剥掉华盛顿头上的神圣光环,变神为人,虽然肯定其军事成就,但对他的政治态度和思想却评价不高。如:华盛顿并不是不讲个人及本阶级经济利益的人,开国元勋们提出的五项经济利益,华盛顿就拥有四项。华盛顿在美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并不占主要地位。华盛顿只是一位职业军人,骨子里对政治争论和殖民地权利、独立问题都漠不关心。”此材料强调了()A.华盛顿的优秀品质 C.华盛顿的阶级属性
B.华盛顿杰出的军事才能 D.华盛顿对美国的贡献
解析:选C 材料提到华盛顿在政治态度和思想上存在着局限性,这是由他的阶级属性决定的,答案为C。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7.华盛顿是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774年10月9日致麦肯齐上尉的信中,华盛顿写道:“我深感满意的是:在整个美洲,任何有头脑的人并不企求独立;恰恰相反,他们所馨香祷祝的是获得自由。”在1776年2月10日致里德的信中,他写道:“告诉他们,如果除了奴役就不能使暴君及其凶狠的大臣满意,我们已决心与如此不公正、不人道的国家一刀两断。”
——摘自《华盛顿文选》
材料二 华盛顿认为宪法所赋予的政府权力是来自于人民、属于人民,政府需要通过人民给它的这种权力来进行政治统治,要受到宪法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人们一定要习惯去思考如何在宪法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活动,不要越过宪法的范围也不要侵犯到他人的权利。
——赵天越《华盛顿的宪政思想及影响述评》
材料三 他当时是没有必要离开总统宝座的。他可以轻易地赢得第三任。„„华盛顿的让权使得总统选举能在他的有生之年,在他的赞许下举行。他的让权之举明确无误地指出,民众和宪法是这个新生国家里的唯一主人。
——[美]雅各布·尼德曼《美国理想:一部文明的历史》
(1)据材料一,华盛顿的政治要求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6分)(2)据材料二,概括华盛顿宪政思想的主要内涵。据材料三,分析华盛顿对美国民主政治作出的贡献。(8分)解析:第(1)问,从两封信的内容变化中对比概括华盛顿政治要求的变化,其原因要从北美殖民地与英国的矛盾中分析。第(2)问,据材料二省略号前的两层层意中概括华盛顿宪政的内涵,从材料三的最后一句话中分析其贡献。
答案:(1)变化:由仅仅要求殖民地人民获得自由到坚决要求独立。因素:北美殖民地与英国的矛盾激化;独立战争的进行。
(2)内涵:宪法体现人民主权;宪法应对政府权力进行有效制约;任何人都要遵守宪法。贡献:为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制度创立范例;维护了总统共和制;巩固了宪法至上地位。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乔治·华盛顿是种植园主之子,外貌英俊,体魄健壮,20岁时继承一笔可观的财产,成为农场主。曾参加七年战争,获上校衔。1758年解甲回到弗吉尼亚,与一位带有两个孩子的富孀玛莎·丹德利居·卡斯蒂斯结婚,但他没有亲生子女。随后的十五年,华盛顿经营农场。1774年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1775年7月第二届大陆会议推选为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率领这支由地方民军组成的队伍,击败英军,取得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在他主导下发表《独立宣言》,宣告脱离英国建立美利坚合众国。1783年12月递交辞呈,解甲归田。1787年主持制宪会议,制定美国宪法,确立美国联邦共和政体。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后连任。任总统期间推行很多好的政策,有些沿用至今。华盛顿廉洁奉公,受到广泛称赞。两届任期结束后,自愿放弃权力不再续任。1796年,华盛顿发表著名的《告别辞》,呼吁全国要保持团结,珍视联邦,遵守联邦法律,服从选举结果,他告诫同胞要与一切国家和睦相处,“避免与国外世界的任何一部分永久结盟”。华盛顿的话,对美国后来的内政外交有重大的影响。1797年3月,华盛顿向继任者和平移交权力,再次恢复平民生活,隐退在弗农山庄园。1799年12月在家中病逝,终年67岁。
(1)根据材料,概括华盛顿的优秀品质,并简要说明。(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的主要历史功绩。(5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史实予以概括即可。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从领导北美独立战争、发布《独立宣言》、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自愿放弃连任、开创美国民主传统来概括。
答案:(1)品质:①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顺应历史潮流,追求民主、平等自由和进步;②意志坚强,勇敢:参加七年战争,领导北美独立战争,三次复出;③敢于创新:制定1787年宪法,创立联邦共和政体,引领美国走上民主法制道路;④才能杰出,经验丰富:指挥军队、担任总统、制定法律、经营农庄,有远见卓识;⑤热爱国家和人民:建立美国,为国家和人民三次复出,维护国家的团结和统一;⑥大公无私,品德高尚:主动放弃权力,不追求功名利禄,廉洁奉公,平民生活;⑦爱好和平:主张与一切国家和睦相处。
(2)功绩:领导北美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建立美利坚合众国;发布《独立宣言》,奠定美国建国原则;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联邦共和政体;自愿放弃连任,开创美国民主传统。
第五篇: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二课时跟踪检测(十八)英国宪章运动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英国宪章运动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据统计,18世纪中期,英国700万人口中,只有15万人拥有选举权,仅占全国人口的2%。这15万人拥有选举权的依据是()A.个人能力
C.世袭特权
B.财产资格 D.人民推举
解析:选B 根据英国18世纪初的一项法案规定,郡、区议员必须有土地年收入600磅以上的地产,市镇议员须有年收入300磅以上的财产。故选B项。
2.“支援我们来实现修正法案吧,我们一旦有了选举权,就会利用我们的权利来协助你们取得你们的权利。”这是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时期的宣传标语,其中的“我们”“你们”分别指()A.大地主和工业资产阶级 B.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C.新贵族和工人阶级 D.工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解析:选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资产阶级利用激进的群众运动,迫使议会通过了1832年改革法案,使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题干的材料中是工业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承诺,“我们”指工业资产阶级,“你们”指工人阶级。
3.列宁评价英国的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这次运动开始的标志是()A.1832年改革法案的通过 B.1837年《人民宪章》的提出 C.1839年请愿书的提出
D.1840年“全国宪章协会”的成立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1837年《人民宪章》的提出,英国“宪章运动”由此开始。
4.1842年,宪章派向议会提交新的请愿书,重申了《人民宪章》中原有的政治要求,还提出限制工时、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等要求。这表明()A.宪章运动已由政治目标为中心转向以经济目标为中心 B.宪章派领导人放弃了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出的政治主张 C.宪章运动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工人阶级政治运动 D.宪章派领导人产生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愿望
解析:选C 新的请愿书仍以《人民宪章》为基础,还是以争取实现议会民主为主要目标,宪章派领导人仍将改革的希望寄托于资产阶级的议会,据此可排除A、D两项。争取议会民主也是资产阶级激进派追求的目标,但从其阶级利益出发则反对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地位,据此可排除B项。
5.在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的斗争方式有()①集会请愿 ②罢工 ③起义 ④示威 A.①②③④ C.②③④
B.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选A 结合英国三次宪章运动的发展进程分析可知,在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的斗争方式主要是请愿、示威、罢工,个别地区还发动了起义。
6.宪章运动是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下面对宪章运动的评价错误的是()A.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深入发展
B.第二阶段高涨的原因是1825年英国经济危机和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 C.是世界历史上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争取普选权的全国性政治运动 D.集中反映了欧洲早期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解析:选B 宪章运动的第二阶段的时间为1840~1842年,B项的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 分,共26分)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民宪章》的六点要求:(1)凡年满21岁,身体健康而未被处过徒刑的男子,都有选举权。(2)无记名秘密投票。(3)议会议员不应有财产资格或其他任何限制。(4)议员应领取薪金。(5)按照各地区选民的人数平均分配选举区。(6)议会每年改选一次。
材料二 英国当时的人口为1 900万,在第二次请愿上签名的就达330多万人。宪章派赢得了全国一半成年男子的支持。请愿书铺开有6英里长,极为壮观。这次请愿书还提出了社会经济要求,用工人们的话说,是“刀子和叉子”的问题,即饭碗问题。
材料三 英国政府惮于工人运动的力量,为缓和社会矛盾,陆续实行了一些让步政策。议会在1842年通过了禁止女工和童工在矿井劳动的法令,1847年通过10小时工作日法令。人民宪章的6点要求,除每年选举议会外,在后来几十年间都陆续成为现实。
请回答:
(1)草拟材料一的主要成员有哪些?他们为什么要起草这份请愿书?这份请愿书反映了他们要求得到的权利主要是什么?(6分)(2)材料二中提到的请愿反映了工人的哪些要求?结果如何?(4分)(3)分析出现材料三这种情况的原因。(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第(1)问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主要依据教材知识回答。第(2)问应紧扣材料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第(3)问应从工人和政府两方面回答。
答案:(1)成员:伦敦工人协会的工人领袖和议会的一些激进派议员。原因: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工人依然被排斥于议会之外。权利:普选权。
(2)普选权和社会经济要求(饭碗问题)。遭到政府镇压而失败。(3)工人运动力量的不断壮大;政府缓和社会矛盾的要求。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宪章派中只有一小部分人在思想上是明显的社会主义者,但所有人都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他们一致认为,第一步必须争得工人阶级在议会里的代表权。……宪章派赢得了全国一半的成年男子明确的支持。尽管如此,下院仍然以287票对49票否决了这次请愿书……面对政府与企业主阶级坚决的反对,宪章运动逐步地平息下来。……但宪章运动并不是完全没有成效的。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据材料,说明为何英国“政府与企业主坚决的反对”宪章运动?(6分)
(2)你是否认同“宪章运动并不是完全没有成效”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8分)解析:第(1)问,从“所有人都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必须争得工人阶级在议会里的代表权”“宪章派赢得了全国一半的成年男子的支持”三个方面概括归纳原因。第(2)问,认同这个观点,其原因是因为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阶级的独立的全国性政治运动,它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对以后国际工人运动起了很大的借鉴作用,宪章运动的经验,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宪章派的斗争也为英国工人阶级争取到一些胜利,为了避免宪章运动的重演,后来的资产阶级政府不得不对工人阶级的斗争作出一些让步,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完善。
答案:(1)原因:宪章运动提出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工人阶级分享政治权利的政治要求,触动了政府和企业主的利益;工人运动兴起并获得广泛支持,引起资产阶级政府和资本家的恐慌。
(2)认同。理由:宪章运动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完善;促进了工人阶级的觉醒,为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