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案导学设计】2014高中语文同步精练:3-7学做一个人(人教选修《演讲与辩论》)]
学做一个人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翅膀/膀胱 暴烈/一暴十寒 口角/勾心斗角 ......B.折本/折腾 外壳/金蝉脱壳 模型/模棱两可 ......C.创举/创办 肥胖/心广体胖 衣冠/冠冕堂皇 ......D.里弄/弄堂 咽下/狼吞虎咽 转载/千载难逢 ......解析 A项加点的字依次读“bǎnɡ/pánɡ,bào/pù,jiǎo/jiǎo”。B项加点的字依次读“shé/zhē,ké/qiào,mó/mó”。C项加点的字依次读“chuàng/chuàng,pàng/pán,guān/guān”。D项加点的字依次读“lòng/lòng,yàn/yàn,zǎi/zǎi”。答案 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缺欠
透彻
莫谈国事
共商国事 B.兼顾
津贴
兵慌马乱
伤天害理 C.生利
支配
老气横秋
别出新裁 D.抱怨
含糊
随机应变
惊惶失措
解析 A项“共商国事”的“事”应为“是”。B项“慌”应为“荒”。C项“新”应为“心”。答案 D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持续的________会使人在思想上产生动摇,进而产生敷衍了事的心理,使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越走越窄,甚至被迫离开。
(2)徜徉于球场之间,仿佛置身于绿色海洋,呼吸饱含负离子的清新空气,________苍翠欲滴的无边山色,鉴赏雾气缭绕、碧水连天的秀美水景,太湖高尔夫球场,江南高尔夫奇观,堪称中国至美。
(3)在大多数人看来,义务参加春晚演出是个苦差事,不仅很苦很累,还没有加班费,真是________!A.抱怨
品味
不可思议 B.抱怨
品位
不堪设想
C.报怨
品味
不堪设想 D.报怨
品位
不可思议
解析 ①“抱怨”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或埋怨;“报怨”指报复怨恨。此处并非报复,所以应用“抱怨”。②“品位”指作品或产品的档次,名词;“品味”指品尝,动词。此处是动词,应用“品味”。③“不可思议”的适用对象是奇妙的事物或深奥的、不可理解的事情或道理;“不堪设想”的适用对象是严重的不良后果。此处不是严重的后果。应用“不可思议”。答案 A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每年国庆节夜晚,空中各色礼花绽放,争奇斗艳;广场上欢歌笑语,歌舞..升平,简直是一片欢乐的海洋。..B.汽车经销商不希望看到市场的大起大落,却欢迎大浪淘沙式的竞争,因为....这将使汽车市场更规范有序。
C.我们没去过太空,对于宇航员的辛苦无法感同身受,顶多在日常生活中偶....尔才体验到一点点失重感觉。
D.虽然有关部门反复强调要加大对违规车辆和厂家的查处力度,但每次总是雷声大,雨点小,收效甚微。......解析 A项歌舞升平:粉饰太平,含贬义;不合语境。B项大浪淘沙:淘,用水冲洗,去掉杂质。在大浪中洗净沙石,比喻在激烈的竞争中经受考验、筛选。C项感同身受: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恩惠,现也指如同自己亲身感受一样。D项雷声大,雨点小:比喻做事声势造得很大,实际行动却很少。答案 A 5.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目前还是农业大国,要想解决靠天吃饭的问题,关键是水利设施配套完善的问题不能忽视。
B.在参展的各省环保产品中,山东德隆环保产品有限公司出品的手提袋、购物袋和礼品袋的换代产品得到了博览会上专家的一致好评。
C.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是东营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东营站在新的起点上,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D.学校自从开展“我是主人翁”活动以来,学生们积极参与,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对班级与学校的热爱之情。
解析 A项句式杂糅,“关键是„„不能忽视”。B项表意不明,“手提袋、购物袋和礼品袋的换代产品”产生了歧义。D项语序不当,属于偷换主语,应改为“自从学校”。答案 C
二、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9题。我要讲的题目是:《学做一个人》。要做一个整个的人,别做一个不完全、命分式的人。中国虽然有四万万人,试问有几个是整个的人?诸君,试想一想:“我自己是不是一个整个的人?”
《抱朴子》上有几句话:“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又次之;不生为下。”
但是何种人算不是整个的人呢?依我看来,约有五种:(一)残废的——他的身体有了缺欠,他当然不能算是整个的人。(二)依靠他人的——他的生活不是独立的;他的生活只能算是他人生活的一部分。(三)为他人当做工具用的——这种人的性命,为他人所支配,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四)被他人买卖的——被贩卖人口者所贩卖的人,就是猪仔,或是受金钱的贿赂,卖身的议员,就是代表者。(五)一身兼管数事的——人的一分精神,只能专做一件事业,一个人兼了十几个差使,精神难以兼顾,他的事业即难以成功。结果是只拿钱不做事。我希望诸君至少要做一个人;至多也只做一个人,一个整个的人。做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诸君,要做一个八十岁的青年,可以担负很重的责任,别做一个十八岁的老翁。
(二)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三)要有独立的职业——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生利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报酬。
我觉得中学生有一个大问题,即是“择业问题”。我以为择业时要根据个人的才干和兴趣。做事要有快乐,所以我们要根据个人的兴趣来择业。但是我们若要做事成功,我们必要有那样的才干。我曾作了一首白话诗,说人要有独立的职业: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先,都不算好汉。
现在我们专讲“学”和“做”二个字,要一面学,一面做。“学”和“做”要连起来。英语Learn by doing,也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要应用学理来指导生活,同时再以生活来印证学理。
将来诸君有的升学,有的就职业,但是为学的方法全要研究。学农的人要有科学的脑筋和农夫的手;学工的人,也要有科学的脑筋和工人的手。这样他才可以学得好。
我希望到会的个人,是四万万人中的一个人。诸君还要时常想: 中国有几个整个的人? 我是不是一个整个的人?
()6.下面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演讲者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中心论点,观点既形象生动、平实易懂,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
B.演讲者从《抱朴子》上的话谈起,用对比的手法论述了五种不完整的人应具备的三种要素。
C.五种人都不是整个的人,是因为他们都存在着肉体上的各种残缺。D.演讲者循循善诱,对青年学生进行人生指导,他的教育观与人生观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E.演讲者用两个问句呼应开头,把演讲推到高潮,虽戛然而止,却余音绕梁。解析 B项“论述了五种不完整的人应具备的三种要素”错。C项“都存在着肉体上的各种残缺”错。答案 BC 7.试分析文章开头与结尾问句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开头的问句作用在于提纲挈领,引起下文,演说时应字字清晰,落地有
声,引起听众思考;结尾的问句作用在于强调主旨,呼应前文,演说时语气应深沉有力,意味深长,使听众受到震动。
8.“整个的人”应具备的三种要素,彼此间是什么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整个的人”应具备的三种要素:有健康的身体,有独立的思想,有独立的职业。在这三种要素中,健康的身体是基础,是在现实社会中完成一定工作、担负一定责任的必要前提。独立的思想是“整个的人”的核心要素。它标志着一个人精神的独立、在纷繁多变的生活中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能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独立的职业是做“整个的人”的必备载体。有了独立的职业,才能获得收益,养活自己和家庭,也才能为社会作出贡献。而且职业是事业的基础,当职业不只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是价值的体现时,当职业不仅为自己带来物质的回报而且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时,职业就变成了我们倾心追求的事业。这三个要素对于“整个的人”来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一个人只有三者兼具,才是“整个的人”。9.文章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比论证。演讲者在阐述“不是整个的人”时列举了五种人,又列出“整个的人”应具备的三种要素。二者对比着讲,让听众对关于“整个的人”的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而较容易接受演讲者的观点。
三、能力拓展
阅读下面的演讲稿,回答10~13题。
为学与做人 梁启超
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众人会答为求学问。再问为什么求学问,各人答案就会不同,或者竟自答不出了。诸君啊!我请替你们答一句吧:“为学做人。” 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我们先哲称之为三达德——智、仁、勇。为什么叫“达德”?因为这三件事是人类普通道德标准,总要三件具备,才能成一个人。三件的完成状态如何?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以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都应以这三件为究竟。
怎么样才能不惑?最要紧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第一,须有相当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事须有专门知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假如一个人连常识都没有,听见打雷,说是雷公发威,看见月蚀,说是蛤蟆贪嘴,那么,一定闹到什么事都没有主意,碰着一点疑难问题,就靠求神问卜看相去解决,真所谓“大惑不解”成了最可怜的人了。学校里小学中学所教,就是要人有了许多基本的常识,免得凡事都暗中摸索。但仅有点常识还不够,我们做人,总要各有一件专门职业。这就是专门学识。但专靠这常识和学识还不够,还须养成总体智慧,才能有根本判断力。以上所说常识和总体智慧,都是智育要件,目的是教人做到“知者不惑”。怎么才能不忧?为什么仁者会不忧?想明白这个道理,先要知中国先哲的人生观怎样。“仁”之一字,儒家人生观的全体大都包含在里头。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二曰忧得失。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就不会忧成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正为在这永远不圆满的宇宙中,才永远容得我们创造进化。我们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那里配说成功呢?然则不做怎么样呢?不做则一寸两寸都不挪,那可真真失败了。仁者看透这一理,信得过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故《易经》说君子以自强不息。再者,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便不会忧得失。为什么?因为认定这东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连人格都不是单独存在,不能明确划分,然则哪里有东西可为我们所得?既无所得,当然无所失。我只是为学问而学问,为劳动而劳动,并不是拿学问劳动等做手段来达某种目的——可以为我们所得的。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还有何得失可忧? 怎么样才能不惧?有了不惑不忧功夫,惧当然会减少许多了。但这属于意志方面的事。一个人若是意志力薄弱,便有丰富智识,临时也会用不着,便有优美的情操,临时也会变了卦。然则意志怎么才会坚强呢?头一件须要心地光明。孟子说浩然正气,至大至刚。人人要保持勇气,须要从一切行为可以公开做起,这是第一。第二要不为劣等欲望之所牵制。一被物质上无聊的嗜欲东拉西扯,那么百炼钢也会变为绕指柔了。总之,一个人意志由刚强变柔弱易,由柔弱返刚强难。自己做不起自己主,还有何事可做?只有奋斗,才可得自由。意志磨炼到家,自然是看自己应做之事,一点也不迟疑,扛起来便做,“虽千
万人吾往矣”。这样才算顶天立地做一世人,绝不会有左支右绌的丑态。这便是意育的目的,教人做到“勇者不惧”。诸君啊!你现在怀疑吗?沉闷吗?悲哀痛苦吗?觉得外面压迫你不能抵抗吗?我告诉你,便是你因不知才会惑;你悲哀痛苦,便是你因不仁才会忧;你觉得你不能抵抗外界压迫,便是你因不勇才有惧。这便是你的知、情、意未经过修养磨炼,所以你还未成个人。我盼望你有痛切的自觉啊!有了自觉,自然会自动。
诸君啊,醒醒罢!你成不成人,就看这几年哩!
10.作者认为为学与做人应是什么关系?“成个人”的标准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因果关系。
(2)智、仁、勇三者兼备,能做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11.作者认为“怎么样才能不惑”?“仁者会不忧”的原因又是什么?试各 分点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须有相当常识;②做事须有专门知识;③遇事能断的总体智慧;④有根本判断力。
(2)①儒家“仁”的人生观认为宇宙和人生永远不会圆满,因此不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由此我们就不会忧成败。②儒家“仁”的人生观认为无一物为我们拥有,既无所得,当然无所失。因此我们便不会忧得失。12.本文主体部分的论述和论证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引用孔子的话作为中心论点,先总述,后并列展开论述,层次清楚。(2)每一层又都以问句起头,不仅条理分明,而且促人思考。13.最后两节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设问、排比、呼告等。连续的设问铿锵犀利,促人思考,三个“„„便是你因„„”的句式形成排比,回答斩钉截铁,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充满激情,气势极强盛。“诸君啊”的呼告,令人警醒。
四、表达交流
14.下面是关于“感恩教育”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 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近年来,不少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都是要求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这引发了有关人士的质疑:①________________?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知恩图报是我们的传统美德。②________________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生理与心理的差异和特点,只是简单的采取③________________,恐怕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④________________。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牵涉到很多方面,它需要⑤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本题,我们首先要弄清语段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一些关联词语等上下文暗示。例如①处提示我们要对上述感恩活动用疑问句质疑,我们可以写成“难道感恩就只是给父母洗脚吗”;再如④处,前面“恐怕不但„„”提示我们应写出负面效应,我们可以写成“反而会使学生产生负面抵触情绪”。
答案 ①难道感恩就只是给父母洗脚吗 ②学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③“一刀切”的模式 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⑤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15.仿照下面示例,按要求写一段文字,力求语言生动形象,有文采。
示例: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赶考的学子,我可能会遇合一个轻衣罗衫的女孩,她家就在驿馆的旁边,曾倚门,回首嗅一枝青梅,我会把诗题上墙壁,或者写在宣纸上。
如果是在古代,你可能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呢?漂泊江湖的游子,还是被贬谪流放的官员?是寄情山林的隐士,还是执手相看的离人?
请你从上文中选择一种角色,恰当化用古诗文,写一段文字,不必完全仿照例句的句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游子,我可能在仰看那枯藤老树上的昏鸦,也可能正投宿在小桥流水边的人家。当然,我也可能正牵瘦马行走在西风古道上。我有充足的时间,为每一段路程填一首诗。(2)如果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离人,寒蝉凄切,长亭正晚,我可能正与情人执手话别于江畔,想明晨醒
来,我该在另一段晓风之中残月之下的杨柳岸。
16.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如果下面材料中的 年轻母亲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请为她拟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颁奖词。要求:语言简洁凝练,有感情有意蕴。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边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地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地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地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短信中说:“孩子,如果你能幸免于难,你要记住,妈妈是爱你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一条朴实而又感人的短信,一份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在灾难来临之时,年轻的母亲用瘦弱的身躯为年幼的孩子撑起了一方爱的天空,用短暂的生命为我们诠释了人世间亘古不变的亲情。
五、尝试体验
17.植物学家考察阿尔卑斯山脉的植被后,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最近100 年来,许多山底牧场上开放的花已经开到了海拔2 000米的雪带上,而原先雪带上的植物则超过雪带向更高处攀登。植物学家研究了有关科学文献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气温逐渐升高,这些适宜在低气温环境里生长的植物为了寻找适宜的温度,不得不向更高的山上“攀登”。植物学家还发现,它们的生命力要比以前强盛得多。
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许多植物自身都有对自然界灵敏的反应,并且不断调整自身的生存状态。如干旱可让植物的根深扎于泥土中,风力大的地区的植物长势更牢固,生长快的植物材质松软,生长慢的植物材质坚硬。
植物的生命如此,人也一样。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怎样的感想?请联系现实生活,紧扣这段文字的中心,作5分钟的即兴演讲。要保持语言流畅、生动,力求演讲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答案 略。
第二篇:【学案导学设计】2015高中语文 专题一 从军行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从军行
一、诗人名片
杨炯(650~693?),唐代诗人。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因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一事连坐,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秋迁盈川(今四川筠连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官,世称杨盈川。
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其诗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宇轩昂,风格豪放。杨炯擅长五律,语言精丽严整,风格警劲弘放。有《盈川集》。
二、诗词故事 初唐四杰的排序
“初唐四杰”排成“王、杨、卢、骆”的顺序,据说富有品第文章的意义,这是我们熟知的事实。如按年龄顺序,则应为卢、骆、王、杨,其间卢、骆要比王、杨平均大了十岁的光景。杨炯对此说自己“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因为杨炯年纪小得多,名字反在卢前,有愧不敢当之感,故说“愧在卢前”;反之,他与王勃是同年(同榜考中),名字在王后,说“耻居王后”,是不甘心的意思。
三、文题背景
从军行,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词的“平调曲”,汉魏诗人常用这个乐府题写军旅生活,但到了唐代,汉魏乐曲大多已经亡佚,诗人只是用这个乐府题来写诗,无法配合乐曲演唱了,所以这首诗本来应当属于“乐府诗”。但是对于诗歌句式、音律、结构的审美习惯却使六朝以来的诗人把这种“乐府诗”也逐渐写成了五言八句、平仄相间的格式,便使得后人一概把它们称为“五言律诗”,其实,在初唐诗人心目当中未必有现在那么明确的格律概念,也未必是有意要写出一种与乐府、格式都不同的“律诗”,只是一种审美习惯使他们写诗的时候不约而同地注意了句式、平仄与结构而已。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诗的内容。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该诗。
提示 该诗有两个特点:一是风雄骨健,表达了作者积极参军、保家卫国的雄壮情怀,尤其是结尾两句,直抒胸臆,掷地有声;二是采用跳跃性结构,节奏明快。朗读该诗,既要慷慨激昂,深沉有力,又要节奏明快,气势雄壮。
二、悟读,诗情画境
边关告急,书生投笔从戎,保家卫国;奉命出征,将士壮怀激烈,奋勇杀敌。沙场大雪弥漫,遮天蔽日,暗淡了军旗上的彩画,呼啸的狂风中交织着进军的震天鼓声,仿佛吹奏着胜利的号角„„
三、品读,鉴赏评析
1.首联“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其中“照”字用得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请说说它的表达作用。“心中自不平”中的“不平”具体指什么?
答案 “照”字渲染了紧张的气氛,用夸张手法写外患严重,情势危机,生动传神地把战事紧急的军情传递给读者,仿佛真的看到战火已在眼前一样。紧张的局势,势必引起诗人的关注,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心中自不平”。“不平”指面对敌人入侵,义愤填膺。
2.展开想像,描述“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所展现的画面,并加以赏析。答案 大雪弥漫,漫天飞舞,天色昏暗,战旗上的彩画已凋落斑驳;狂风呼啸,战况激烈,凛冽的寒风夹杂着紧急的战鼓声和呐喊声。诗人不从正面着笔,而是用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从人的视觉出发;“风多杂鼓声”,从人的听觉出发: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出心裁,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场面。诗以战地风雪烘托出战场的紧张情绪和肃杀气氛,以自然环境中的风、雪的冰冷与无情代替了对血腥战场的直接描绘,手法极高。
3.最后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什么样的现实和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直抒胸臆(直接抒情)。表现了举国上下尚武好战和武人得到重用的社会现实以及作者忠君报国、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夜送赵纵 杨 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送君还旧府,明月照前川。
(1)
一、二两句一语双关,请分析其含意。
答案 “连城璧”即和氏璧,为赵王所得,“赵氏”双关赵王和赵纵,借喻赵纵才能如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人们久已闻名。
(2)“明月照前川”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 象征(或融情于景地表达)诗人的友情如明月一般长时间伴随赵纵踏上归途,渲染了送别氛围。
第三篇:【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同步检测 专题六 第19课]
一、基础巩固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众.辱之
众:当众 B.信由此日夜怨望.
望:盼望 C.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购:悬赏,征求 D.不伐己功,不矜.其能
矜:夸耀
答案 B 解析 望:怨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A.不伐.己功,不矜其能每一令出,平伐 .其功
B.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C.羞与绛、灌等.列等 .死,死国可乎
D.吾如.淮阴沛公起如 .厕
答案 B 解析 B项宿营/行军三十里为一舍。A项夸耀。C项同等。D项到,往。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A.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B.又可尽亨之邪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C.于是信孰视之相国绐信曰
D.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
答案 C 解析 “相国绐信曰”中无通假字。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愿君留意..臣之计
B.假令韩信学道谦让 ..C.乃为儿女子所诈 ..D.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答案 B 解析 “谦让”古今义都为谦恭退让。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 A.欲东下井陉击赵 .B.羞与绛、灌等列 .C.水上军开入之 .D.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答案 C 解析 C项和例句均为使动用法。A项名词作状语,B项意动用法,D项名词活用为动词。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不听广武君策,广武君策不用。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臶,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臶,立汉赤臶。”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臶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臶,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
歇。
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乘胜而去国远斗 ....去国远斗:离国远征 B.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 ....不得方轨:不能并列前行
C.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 ....走水上军:让水军逃跑 D.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 ..空壁:全军离营 答案 C 解析 走水上军:逃回河边的阵地。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其后,使野无所掠①吾奇兵绝.A.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①若.B. ②若教淮阴侯反乎.敢引兵遂下①则大喜,乃.C. ②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①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D. ②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
答案 B 解析 B项均为代词,你。A项①断绝,②渡过。C项①才;②于是,就。D项①将要,②况且。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韩信探知李左车的计策没有被采纳,赵军主帅陈余有轻敌情绪和希图速决的情况后,立即指挥部队进到离井陉口三十里远的地方扎下营来。
B.半夜时分,韩信选拔了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的红旗,乘天黑悄悄从山间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侧后方埋伏。
C.等到赵军倾巢出动去追逐战利品的时候,两千轻骑兵就火速冲进赵军空虚的营垒,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竖立起汉军的两千面红旗。
D.鏖战中的赵军突然发现背后营垒插满汉旗,队形立时大乱。韩信趁势反击,将二十万赵军
杀得大败,斩杀赵军统帅陈余和赵王歇。答案 D 解析 生擒了赵王歇。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译文:希望您拨给我奇兵三万人,抄小路拦截他们的军用物资;您就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不跟他们交战。
(2)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译文:韩信下令全军,不要杀害广武君,有能活捉他的赏给千金。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5题。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后徙睢阳。尝受《韩子》、杂家说。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捍吴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梁孝王,景帝母弟,窦太后爱之,令得自请臵相、二千石,出入游戏,僭于天子。天子闻之,心弗善也。太后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见,...案责王所为。韩安国为梁使,见大长公主而泣曰:“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而太.后曾弗省也?夫前日吴、楚、齐、赵七国反时,自关以东皆合从西乡,惟梁最亲为艰难。梁王将兵击却吴、楚,吴、楚以故兵不敢西,而卒破亡,梁王之力也。今太后以小节苛礼责望梁王,今梁使来,辄案责之。梁王恐,日夜涕泣思慕,不知所为。何梁王之为子孝,为臣忠,而太后弗恤也?”大长公主具以告太后,太后喜曰:“为言之帝。”言之,帝心乃解。安国...由是知名,结于汉。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拜安国为梁内史。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公孙.诡、羊胜说孝王求为帝太子及益地事,恐汉大臣不听,乃阴使人刺汉用事谋臣。景帝闻诡、.胜等计划,乃遣使捕之,必得。内史安国闻诡、胜匿孝王所,入见王而泣曰:“主辱臣死。大王无良臣,故事纷纷至此。今诡、胜不得,请辞赐死。”王曰:“何至此?”安国泣数行..下,曰:“治天下终不以私乱公。今大王列在诸侯,悦一邪臣浮说,犯上禁,挠明法。天子以太后故,不忍致法于王。太后日夜涕泣,幸大王自改,而大王终不觉寤。有如太后宫车即晏驾,大王尚谁攀乎?”语未卒,孝王泣数行下,谢安国曰:“吾今出诡、胜。”诡、胜自杀。
太史公曰:余与壶遂定律历,观韩长孺之义,壶遂之深中隐厚。世之言梁多长者,不虚..哉!(《史记·韩长孺列传》)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捍吴兵于东界
.
捍:抵御
B.出入游戏,僭于天子
.C.弗见,案责王所为
.
僭:超越本分 案:审查、追究 益:更加 D.公孙诡、羊胜说孝王求为帝太子及益地事
.答案 D 解析 益:增加。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言之帝。”太后喜曰:“为.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解言之,帝心乃.B.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肉袒谢甲因.C.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告太后大长公主具以.D.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答案 B 解析 B项才。A项替,介词/呢,语气词。C项于是/经由。D项把/带领。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出入游戏,僭于天子 ..B.安国由是知名,结于汉 ..C.大王无良臣,故事纷纷至此 ..D.世之言梁多长者,不虚哉 ..答案 B 解析 B项“知名”古今义均为“闻名”。A项“游戏”古义为“游乐”。C项“故事”古义为“所以事情”。D项“长者”古义为“稳重厚道的人”。
13.下面的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韩安国“持重厚道”的一组是()①尝受《韩子》、杂家说 ②为梁使,见大长公主而泣 ③吴、楚已破,名由此显 ④蒙狱吏田甲辱„„卒善遇之 ⑤阴使人刺汉用事谋臣 ⑥闻诡、胜匿孝王所,入见王而泣 A.①②④
C.②④⑥
答案 C 解析 ①说明韩安国所接受的思想。③说明韩安国用兵作战的谋略。⑤属公孙诡、羊胜所为。故含有①③⑤任何一项的选项均不合乎题干要求。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安国做梁孝王的中大夫,在吴、楚发动叛乱时,与张羽都被孝王任命为大将,两个人同
B.③④⑥ D.②⑤⑥
心协力,一举打败了叛兵,解除了叛兵对朝廷的威胁,名声大振。
B.韩安国作为梁孝王的使者,在因孝王行为逾礼招致景帝不满而自己遭受冷遇的情况下,挺身而出,借助大长公主和太后,化解了皇帝心中的不满。
C.公孙诡、羊胜刺杀朝廷当权的谋臣的阴谋败露后,韩安国为了保全梁孝王的名声,竟劝说孝王赐死两人,两人最后走投无路,被迫自杀。
D.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复出后担任梁国内史,并没有因为自己在狱中遭受狱吏田甲的侮辱而睚眦必报,这充分体现了韩安国的宽宏大度。答案 C 解析 C项韩安国是请求梁孝王赐自己死。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甲不就官,我灭而宗。
译文:田甲如果不前来就职,我就灭你宗族。(关键词:就官、而宗)(2)有如太后宫车即晏驾,大王尚谁攀乎?
译文:假若太后突然去世,大王还依靠谁呢?(关键词:有如、谁攀)参考译文
御史大夫韩安国,是梁国成安人,后来移民到睢阳。他曾学习《韩非子》和杂家的学说。服侍梁孝王,担任中大夫。吴、楚叛乱的时候,梁孝王派韩安国和张羽为将领,在东部边界抵御吴国的军队。张羽奋力作战,韩安国稳固防守,因此吴国的军队不能越过梁国。吴、楚已败,韩安国、张羽的名声从此显扬。梁孝王是景帝的同母胞弟,窦太后宠爱他,让他自己有权申请设臵国相和官俸二千石的官员,进出游乐,逾越诸侯王身份而与天子相似。景帝听说了,心中对此不满。太后知道景帝对此不满,就对梁国使者发怒,不接见梁孝王派来的使者,并审查责问梁孝王的行为。韩安国担任梁国的使者,他去见大长公主,哭着说:“为什么梁王作为儿子孝顺,作为臣子忠诚,而太后不明白呢?昔日吴、楚反叛时,自函谷关以东的诸侯都联合向西进攻,惟独梁国与皇帝最亲,对付艰难的局势。梁王率兵击退了吴、楚的军队,因此吴、楚的军队不敢西进,而最终败亡。这是梁王出的力啊。如今太后用苛细的礼节责备埋怨梁王,梁国使者一来,就审查责备使者。梁王恐慌,日夜哭泣,不知所措。为什么梁王作为儿子孝顺,作为臣子忠诚,而太后不体恤呢?”大长公主把这些话全都告诉了太后,太后高兴地说:“我为梁王向皇帝解释。”解说了这些情况,景帝心中的不满才化解了。韩安国因此闻名天下,跟朝廷有了联系。后来,韩安国因犯法而被判罪,蒙县的狱吏田甲侮辱韩安国。韩安国说:“死灰难道不会重新燃烧吗?”田甲说:“燃起来就用尿浇灭它。”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梁孝王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田甲于是逃跑了。韩安国说:“田甲如果不前来就职,我就灭你宗族。”田甲于是脱衣露体来谢罪。韩安国笑着说:“可以尿了。你们这些人值得较量吗?”他最终善待田甲。公孙诡、羊胜劝说梁孝王请示做皇位继承人和增加封地,怕汉廷大臣不听,就暗中派人行刺汉廷当权的谋臣。景帝听说了公
孙诡、羊胜的计划,于是派人逮捕公孙诡、羊胜,要务必抓到。内史韩安国听说公孙诡、羊胜躲藏在梁孝王那里。他入宫拜见梁孝王,哭着说:“主上遭受耻辱,臣子就应该死。大王没有好的臣子,所以事情纷乱到这种地步。如今公孙诡、羊胜没有抓到,我请求赐我自杀。”梁孝王说:“为什么到这种地步?”韩安国泪下数行,说:“治理天下终究不能因私情而扰乱公事。如今大王位列诸侯,喜欢一个邪恶臣子的虚浮言论,触犯了主上的禁令,扰乱了严明的法律。天子因为太后的缘故,不忍心将法律用到大王身上。太后日夜哭泣,希望大王自己改过,而大王始终不悔悟。假如太后突然去世,大王还依靠谁呢?”话没说完,梁孝王泪下数行,向韩安国认错说:“我现在交出公孙诡和羊胜。”公孙诡和羊胜自杀了。
太史公说:我和壶遂制定乐律、历法,看到了韩安国的德义、壶遂深藏的廉正忠厚。世上说梁地多性情稳重厚道的长者,不假呀!
第四篇:垂直与平行导学单教学案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垂直与平行导学单教学案
我的班级:
我的小组:
最棒的我:
【学习目标】
1、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讨论交流,使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点】 通过自主探究,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学习难点】 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56-57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导学流程:
〖自主学习〗
1、小组内讨论,直线有哪些特点?各小组作好记录。
第1组汇报讨论结果,其它组补充。
2、把两支铅笔想象成直线,摆一摆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关系?各小组作好记录。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学法指导】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小组讨论交流下面的问题;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后派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展示。看谁最棒哟!
1、找一找,想一想你的身边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找到后自由举手发言,把你的发现告诉全班同学。
2、自己对旁边的同学说一说,互相平行、互相垂直、垂线和垂足的概念。
3、在不看课本的情况下填空,两位组长监督的本组成员。
(1)在()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产生()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时两条直线的教师寄语:让时间在知识的枝条上、智慧的绿叶上、成熟的果实上留下它勤奋的印痕!
()叫垂足。
〖达标检测〗
【学法指导】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面的习题。老师相信你们是很棒的!相信自己,加油!
3.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互相垂直。
〖整理学案、知识梳理〗
1、学生整理学案,畅谈收获
2、教师总结归纳
3、布置作业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教师寄语:让时间在知识的枝条上、智慧的绿叶上、成熟的果实上留下它勤奋的印痕!
第五篇:【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后精练 2.6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A.敢问夫子恶(wū,表疑问,何)乎长 .以直养而无害,则塞(sāi,充满)于天地之间 .B.行有不慊(qiàn,快心、满意)于心,则馁(něi,意气、萎靡不振)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ɡǎo,枯干)矣 .C.宋人有闵(mǐn,同情)其苗之不长而揠(yà,拔起)之者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yún,除草)苗者也 .D.行拂(fú,违背)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ɡ,同“增”)益其所不能 ..丈夫之冠(ɡuān,一种礼仪,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已经成人)也,父命之 .解析 B项“慊”应读“qiè”。C项“闵”,忧虑。D项“冠”应读“ɡuà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C)A.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B.岂不诚大丈夫哉 ...C.所以动心忍性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析 C项“动心”,本文指“使他的心受到惊动”;今义指思想、感情发生波动。
3.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A.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B.曾益其所不能 C.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D.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解析 A项“女”通“汝”。B项“曾”同“增”。C项“慊”通“惬”。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C)A.必先苦其心志 .B.饿其体肤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空乏其身 .解析 A项“苦”,使……遭受困苦。B项“饿”,使……受饿。D项“空”,使……受穷困。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
归①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然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槁矣③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则 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解析 “然”:……的样子/这样。则:表已然,相当于“原来已经”/与下句的“则”照应,表示并列关系。
6.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B)例句: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C.而良人未之知也 D.先生将何之
解析 例句和B项均为判断句,A项为状语后置句,C项、D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二、阅读与鉴赏 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7~11题。(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公孙丑上》)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我知言:懂得 .(2)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盛大流行的样子 ..(3)则塞于天地之间:充满 .
(4)苗则槁矣:枯干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以直养而无害:表承接关系,无实义 .(2)非义袭而取之也:表承接关系,无实义 .(3)其子趋而往视之:表修饰关系 .(4)以为无益而舍之者:表承接关系 .9.下列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D)A.今日病矣
B.无违夫子 ...C.此之谓大丈夫
D.以为无益而舍之者 ....解析 “无益”,没好处,没用处。
10.本段文字所含成语是什么?有什么含义? 答案 揠苗助长。违反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11.本段中,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如何养成的?
答案 浩然之气是由平时积累义而产生的。一个人只要做事情合乎义,问心无愧,就可以养成这种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12.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忧患可以使人和国家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和国家萎靡灭亡。
13.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画线部分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答案 画线文字以“必先”二字领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使全段句式富于变化,读起来节奏感很强。
14.孟子在文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有(AD)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解析 B项谈的是鉴别人才。C项谈的是做人的思想境界。15.孟子认为,成就大事要具备什么条件?
答案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16~19题。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注 ①宋勾践:人名,身世不详。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吾语子游
游:游玩 .B.人不知
知:了解 .C.亦嚣嚣
嚣嚣:自得其乐的样子 ..D.修身见于世
见:出现 .解析 游:游说。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子好游乎.A. 相与枕藉乎舟中.,亦嚣嚣人知之.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C. 求则得之.故士得己焉.D.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①
解析 C项都是副词,就。A项句末语气词,吗/介词,在。B项代词,自己/宾语前置标志。D项句末语气词,不译/兼词,于此。
18.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主张?(用自己的话回答)答案 孟子主张道德人格至上。不得志时一身正气,显达了利泽于民。19.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译文:因此,士人不得志时不丢失义,显达时不偏离自己所遵循的道。(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文:不得志时独自修养好自身,得志时就要同时给天下人带来好处。参考译文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给你谈谈游说。人家了解我,我自得其乐;人家不了解我,我也自得其乐。”
宋勾践说:“怎样才能做到自得其乐呢?”
孟子说:“尊崇道德,乐行仁义,就可以自得其乐了。因此,士人不得志时不丢失义,显达时不偏离自己所遵循的道。不得志时不丢失义,所以士人可保持住自我;显达时不偏离自己所遵循的道,所以百姓不会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恩泽加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出现在世人面前。不得志时独自修养好自身,得志时就要同时给天下人带来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