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规则》效应

时间:2019-05-14 18:1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极地规则》效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极地规则》效应》。

第一篇:《极地规则》效应

《极地规则》效应

[来源:中国船检 更新时间:2014-12-30 10:07:06]

肯塔基州警官布伦特·怀特说,赛勒在寒冷的黑夜里光脚行走约1.6公里,其间穿过两处堤坝、一座山、一处河床,终于走到威尔金斯的家。

国际海事组织(IMO)第94届海上安全委员会于2014年11月21日通过了《极地水域操作船舶国际规则》(极地规则)安全措施(PI部分),和相关《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第XIV章“极地航行船舶安全措施”修正案,使其成为强制性规则。极地规则PII部分环保措施(PII部分)将于2015年5月召开的第68届海上环境保护委员审议通过,并通过修正《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附则I、II、VI和V予以强制实施。

极地规则主要目的是保护极地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尽最大可能免受日益增长的极地航运活动的影响,以降事故促环保为原则,采用风险方法,针对极地水域特殊风险,提供了覆盖极地船舶构造、设备、操作、培训、搜救、环保等所有方面的目标和功能要求,以补充现有IMO公约规则要求。

极地规则将2017年1月1日生效,适用于所有极地水域操作的客船和500总吨及以上的极地船,现有极地船实施极地规则留有一年宽限期。只有持有极地规则要求的极地船舶证书才能进入极地水域操作。所有停靠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的北极地区港口的船舶,以及穿越北极航行的船舶将受极地规则约束。

贯穿GBS理念 极地规则是针对极地水域脆弱和严酷环境提出的船舶安全和环境保护标准。由于极地水域的环境条件具有多变和多样性特征,在不同地区和季节操作的船舶冰级选择、低温性能等操作能力具有差异性,否则,会导致船舶建造成本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极地船舶难以采用与常规船舶相同的安全控制原理,即设定最严格条件设定技术标准并不受限制操作,而是采用操作限制安全原理,即船舶操作能力和操作限制结合实现等效安全水平。为此,极地规则制定采用了风险方法,识别所有极地水域存在的危险源,并采用目标型标准方法,规定减轻或消除相应风险的目标和功能要求,同时提出对应各功能要求的描述性规定。极地规则指出一艘船舶可通过如下两种途径之一符合规则规定的功能要求:一是船舶设计与布置符合功能要求相对应的所有描述性规定;二是船舶部分或全部设计与布置满足替代设计与布置审批程序,其余部分符合描述性规定。

无论采用何种途径,极地船舶的设计、建造和操作管理采用风险设计方法是实施极地规则有效途径。面对国际海事组织将积极推动目标型标准方法在规则制定中的应用趋势,建议我国业界以极地规则实施为契机,尽早开展基于风险的船舶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以提供我国船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北极航运升温

商船利用北极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从事北极穿越航运受到北极沿岸国国内标准的约束,引发北极水域外注册船舶的自由航行权的关注。尽管极地规则明确不影响国际法赋予沿岸国的义务和权利,但极地规则出台明确船旗国控制权利,毋庸置疑,这为非北极沿岸国,包括我国船舶从事北极航运提供便利,同时促进北极沿岸国淡化许可制度,或获得快速许可,提供了国际法基础。

针对我国参与北极航运的实际需要,并穿越北极航运通常选择北极夏季开敞水域航行,冰和低温风险小,不涉及极地规则的结构和设备附加要求,我国提出提案,要求简化这类现有船舶检验发证要求,得到了支持。极地规则规定这类船舶可以基于文件审查确认符合性,就可以签发极地船舶证书,而不需要进行现场检验,可大大减少检验发证工作量,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这类船舶从事极地航次租船时间需求。为此,我国航运企业需要利用北极航道,根据选择的航次时间,确定北极航道的冰情,选择与冰情相适应的冰级船舶,确定航路,对照极地规则,核查船体结构和设备状态符合性,进行航次策划,制定极地水域操作手册,提交申请,并随同相关文件,包括航次计划、操作手册、极地规则符合性分析、船舶现有冰级证书,以及必要的图纸资料,经审查后,可签发证书。极地规则对现有极地船舶具有追溯性,给予一年符合规则的宽限期。我国现有极地航行船舶主要涉及极地科考船,按极地规则要求,需要在2018年1月1日以后第一次中间检验或换证检验满足极地规则适用要求,并持有极地船舶证书。

根据极地规则,签发极地船舶证书不受影响,但需要根据该船的操作模式和业务需求,评估船舶冰级和船上设备和系统,确定操作限制,可能影响操作模式和业务需求保持,否则,进行适当改造。

加速极地船型开发

冰区和低温操作船舶的规定是极地规则主要内容。冰区操作船舶的船体结构和轮机的冰级标准采用国际船级社协会的极地规范。低气温操作船舶涉及船体和暴露设备系统的材料选择,露天安装的设备和系统低温性能。极地规则使用极地服务温度,作为设计和规定重要设备和系统材料特性的参照温度,该温度定义为至少低于船舶预定操作极地水域的区域和季节的10年温度数据统计的最低日最低温度10度的温度,目前规范以平均日平均温度定义的采用设计温度(tD)低15℃,这使得船舶材料选择和设备耐低温性能要求更加严格。极地规则要求低温操作船舶上的设备和系统均具备极地服务温度环境正常运行的功能。

无论是极地规则要求冰级规范,还是低温操作要求,总体上对我国造船业和航运业并不陌生,可能挑战是高冰级船舶和低气温,甚至超低气温操作船舶的设计建造实践经验问题。

因此,随着北极油气资源开发逐步开展,A和B类极地船舶需求逐步增多,我国作为造船和航运大国,有必要充分利用我国极地科考资源,有计划地开展极地区域环境条件研究,掌握极地环境基本数据,包括气温、冰情资料;通过适当国际合作开展冰区、低温技术研究,研究影响船舶操作安全的重要设备和系统的防寒措施,制定低温性能和试验标准,为我国造船业开发极地船型产品,航运业极地航行提供技术基础。

钟晨康

第二篇:极地教案

第十章极地地区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冰雪覆盖的大陆 教学目标

1.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并能说出由此而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图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教学重点

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教学难点

1.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用“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辨别方向。教学方法

以启发式谈话、阅读与讨论、分层推进的教学方法为主。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同学们,喜欢外出旅游考察吗?如果我们一直往南或往北走最终会分别到达什么地方?

学生探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讨论辨别:地球最南端、地球最北端;南极、北极;南极洲、北冰洋;南极地区、北极地区。

小结板书:第十章 极地地区

讲授新课

假设提问:同学们,假如我们要随科学家到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那么,我们需要了解哪些有关问题呢?

探讨小结: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讨论列举(教师注意启发或提示)交流后,教师评价概括大家的意见:

读课本P100图10.1“北极地区”和P101图10.2“南极地区”(也可用挂图或教师画板图)。

读图分析:把学生分成A、B两组,请A组同学观察“南极地区”图,B组同学观察“北极地区”图,思考下列问题:

(1)图的中心点是什么地方?(图10.1——北极点;图10.2——南极点)

(2)图中呈放射状的一系列直线表示什么线?(经线)

(3)图中的每一条纬线是如何分布的?(以极点为中心的一个个同心圆圈表示的是纬线,且越向中心,其纬度越高)

(4)图中的方向是如何确定的?(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即图10.1——内北外南,顺西逆东;图10.2——内南外北,顺东逆西)

(5)地球的自转方向在图中应如何标注?(图10.1呈逆时针方向;图10.2呈顺时针方向)

(6)东西经度是如何确定的?(图10.1——面向南,0°经线的右侧为东经度,左侧为西经度;图10.2正好相反)

(7)在北(南)极点,每一个方向都指向哪里?(在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南;在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北)

(8)找出北(南)极圈,说明北(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北端、北极圈(66.5°N)以北,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洲的陆地和岛屿的广大地区;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圈(66.5°S)以南,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的广大区域〕

(9)指出北(南)极地区跨越了多大的经度范围?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均跨越了360个经度,位于东西两半球)

(10)说出北极地区中心大洋的名称,环绕南极大陆各大洋的名称。(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讨论交流:先组织、指导A、B两组各以学习小组分别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并作好记录,然后就上述问题分别逐个汇报,其他同学分别边补充,教师边点拨,进行全班交流研讨。

小结板书:教师在肯定、评价学生的讨论、交流活动表现后,重点强调两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板书:

1.位置与范围

(1)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南极圈以南——中心南极大陆。

(2)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北端的北极圈以北——中心北冰洋。

承转过渡:从以上对两极地区位置和范围的分析中可知,两极地区分别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和最北端,其纬度最高。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以什么颜色为永恒的基色?(白色)与其他地区在景观上最显著的区别是什么?(冰雪覆盖)

指导阅读: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中以后,先让全班有声有色地朗读P102阅读材料“南极的大风”,然后指导B组学生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A组学生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

组织讨论:由感性——想象——理性,引导各组学生分别讨论交流,得出两极地区气候的特点:寒冷、少雨、多风。

2.自然环境

(1)两极地区气候的特点:寒冷、少雨、多风。

(2)北极地区:终年冰封,但不如南极冷

提出问题:两极地区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在这样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有生命存在吗?你能否说说两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分别是什么?

企鹅——南极的主人、(北极)北极熊的故乡

扩展探讨: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组讨论下列一个问题:

(1)南极地区降水很少,为什么会有巨厚的冰层?

(2)假设你在南极地区生活,清晨直接操斧头砍柴,会出现什么现象?

(3)有人称南极地区为“白色沙漠”这是为什么?

(4)一条锈迹斑斑的铁链固定在南极地区的旷野,会发生什么变化?

汇总点拨:在各组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后,汇总点拨讨论结果。

(1)南极地区年降水量很少,但由于气候寒冷,以降雪为主,蒸发极慢,所降的雪基本都积存起来,经过漫长的年代而形成了巨厚的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因而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2)斧头会折断。因为南极地区非常严寒,这时斧头失去了韧性,变得像冰一样脆,很容易折断。南极地区平均气温在-50℃,最低气温达-88.3℃,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寒极”。

(3)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55毫米以下,和撒哈拉沙漠不相上下,在内陆极点附近,降水量只有3~5毫米,比最干燥的沙漠还要少,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地表又被冰雪覆盖,因而南极地区不是沙漠,胜过沙漠,被称为“白色沙漠”。

(4)不到第二天就会被大风吹得光亮如新。南极地区,风速常达30米/秒至50米/秒,这已经比我们所知道的最大风力12级台风(32.6米/秒)大得多了,而其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这是目前世界上的最大风速,这种风可以把2000千克的大石头吹得满地乱滚,把装满汽油的油桶卷到10千米外的冰山上去,是地球上风力最大的地区,被称为“世界风库”。

课堂小结

据板书设计,引导学生共同比较、归纳本节课知识要点。

板书设计

第十章 极地地区

一、冰雪覆盖的大陆 1.位置与范围

(1)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南极圈以南——中心南极大陆。

(2)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北端的北极圈以北——中心北冰洋。

2.自然环境

(1)两极地区气候的特点:寒冷、少雨、多风。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2)北极地区:终年冰封,但不如南极冷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成功之处在于把地球知识和地图知识系统地通过南北极图来加以综合,并结合特殊的南北极地图重新认识经度和纬度,以及如何判断极点地区的地图方向,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在地图上识别地理事物的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科学考察的宝地、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教学目标

1.理解人类对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通过认识极地地区,初步形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以及学习地理的兴趣。

3.通过保护两极地区环境重要性的教学,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和法制意识,使学生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1.我国两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名称和位置。

2.理解人类对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难点

两极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南、北两极地区分别位于地球最南端和最北端的南、北极圈以内,是地球上纬度位置最高的两个地区。这样独特的位置使两极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冰雪世界,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科学家去那里研究?是什么吸引了他们呢?因为那里是:

板书: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如果我们真有机会随科学家到两极地区去考察,你认为应该在什么时候去呢?

旧知引路:(1)南、北极地区分别位于南、北极圈以南和以北,那里应该具有一种特殊的自然现象,是什么呢?(学生共同思考回答:极昼和极夜现象)

(2)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这时南极地区处于极昼还是极夜?气温回升还是下降?(B组学生讨论回答:南半球;极昼;回升)

(3)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是在每年的哪两个节气之间?其中气温最高的是哪两个月?(A组学生讨论回答:春分日至秋分日;7月和8月份)

点拨说明:南极地区的气候冷中有暖,分为寒暖两季,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南极处于极昼时期,气温回升,是南极地区的暖季,这时也是人类在南极地区进行各种活动的最为有利的时机。

北极地区一年可分为四季,从11月直到次年的4月为冬季,1月份的平均气温介于-20℃至-40℃,5、6月和9、10月份属春季和秋季,7、8月为夏季。最暖月8月的平均气温能达到-8℃,因而5~9月是人类在北极地区进行各种活动的有利时机。

引导发现: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04两则新闻报道,让学生看看两次建站在时间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两次建站都是在2月,这是因为2月前后是南极地区的暖季,也是极昼期,白天时间长,是进行科学考察的好时机)

观察回答:读课本P101图10.2“南极地区”,引导学生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的名称和位置。(长城站位于南极半岛,中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南的印度洋沿岸)

(2)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什么方向?(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

读图指导:在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上辨认方向:顺东逆西,内南外北。即长城站所在的经线在中山站所在经线的逆时针方向(选择两地之间经度差不超过180°的弧段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则长城站在中山站的西方;长城站所在的纬线在中山站的外侧,则长城站在中山站的北方;因此长城站在中山站的西北方。

教师板书:1.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学习小组思考探讨下列问题:

(1)人们最初去极地地区是出于什么目的?现在的目的是什么?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每年有大批科学家去南极考察?最吸引他们的是什么?

(3)北极有哪些研究和考察价值?

(4)科学家是怎样进行科学研究的?

指导阅读:指导学生带着上述问题阅读观察课文1~4自然段、课本P105图10.6“南极科学考察示意图”、P106图10.8“北极地区海洋取样”和图10.9“在北极地区采取冰雪样”,以及课本P107活动2中国际横穿南极大陆考察队的中国科学家秦大河对南极地区考察的科学价值的形象比喻。

汇总点拨:在组织学生阅读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这方面所了解的信息,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最后教师汇总点拨讨论的结果。

(1)人们最初去两极地区的目的是自然探险,而现在的目的是进行科学考察,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人类更好地进行持续发展。

(2)每年有大批的科学家去南极考察是因为南极地区是一块有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宝地。那里不仅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淡水资源、生物资源,而且最吸引科研工作者的是那里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由于它特殊的位置,形成了寒冷的气候,致使人迹罕至,没有人的破坏才能够使历史的遗迹得以完整保留,为科学家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3)北极地区同样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比南极地区更具有多样性,独特的自然条件也为开展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场所。因此,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一样,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扩展探讨: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探讨下列问题:

(1)人们把南极地区称为人类巨大的固体淡水库,为什么?南极大陆周围海洋上的冰山是怎样形成的?它给人类带来什么资源?也会对人类活动产生什么影响?

(2)读课本P101图10.2“南极地区”思考:南极地区主要有哪些矿产资源?煤应形成于温带地区,但目前在寒冷的南极地区发现有煤,这说明了什么?在图中找出南极地区最高峰的名称和高度。

评价点拨:组织学生就上述问题,以学习小组边讨论、边交流、边评价点拨。

(1)南极地区93%的地区都覆盖着巨厚的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占世界淡水总量的2/3,其体积大致同大西洋容纳的海水相当,是一个巨大固体淡水库。

南极大陆海洋上的冰山是由于南极大陆冰川下滑崩裂入海形成的。千姿百态的冰川,成了南极地区最显著的自然景观。并让学生阅读课本P102阅读材料“南极冰山的形成”的描述,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冰山的形成。

众多的冰山为人类提供了淡水资源,可以解决干旱沙漠地区的缺水问题(在此也可介绍一些国家正在研究利用的情况,让学生探讨冰山的运输以及在运输过程中冰山融化等的解决办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漂移在海洋上的冰山会妨碍海上航运。如泰坦尼克号豪华游轮就是撞上冰山后沉没的,造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难。

(2)南极地区主要的矿产有煤、铁、锰、石油及铜等,其中煤和铁矿资源分布的地区范围较大。

煤本应该形成于温带地区,目前却出现在寒冷的南极地区,说明南极在煤炭形成的地质年代应该是温暖湿润的气候,能生长高大植物,这些茂密的森林被埋在地下经地质作用形成了煤田,后随大陆漂移至现在的位置。

南极地区的最高峰是文森山,海拔5140米,1988年我国女地质工作者金庆民,首次在文森山上发现了赤铁矿带,当时她激动万分,当即在铁矿上插上了五星红旗。为我们国家争了光,为中华民族争了光。

读图思考:请学生阅读课本P105阅读材料“穿越南极”并思考下列问题:

(1)国际科考队经过了哪些科考站?(长城站、阿蒙森-斯科特站、东方站、和平站)

(2)从科考的路线来看,队员们的前进方向是怎样改变的?(甲乙文森峰阿蒙森-斯科特站东方站和平站)

教师板书:

三、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阅读讨论:先让学生带着上述问题阅读课本P107的新闻报道和课文第1自然段,以及P108阅读材料“爱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然后组织学生就上述问题并结合P108活动1以学习小组展开讨论。使学生了解两极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同时也使学生认识一些国家假借科学研究的名义而发展本国经济的虚伪面目。

讨论的结果最终要落在两点:一是签订条约,进行国际间合作,和平利用,共同保护生态环境,如《南极条约》的签订;二是加强个人的环保行为。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从对两极地区环境的保护,进而上升到对全球环境的保护,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师板书:1.签订条约,和平利用

2.共同保护,持续发展

扩展引导:教师组织学生继续探讨,看看南极科考队员为我们树立了什么榜样,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南极科考队员热爱大自然,精心地保护着南极不受污染的环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不随地扔塑料袋、不随地吐痰等等,保护学校、社区和家乡的环境。

课堂小结

极地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其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尽管距离我们十分遥远,但它还是有巨大的诱惑力,因为它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极大的科研价值。板书设计

第十章 极地地区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三、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1.签订条约,和平利用

2.共同保护,持续发展 教学反思

教师点评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探索精神等,引导学生从本节课的学习中质疑,将学生的问题整合到分析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中,为激励学生课外探究和以后的地理课程学习做好铺垫。

第三篇:极地故事读后感

极地故事读后感

寒风夹杂着冰冷的雪花扑面而来,像要吹翻这群坚强的人,凝固了他们的血液。但他们依旧迈着坚强稳扎的步伐,心中的斗志的火焰越燃越盛,仿佛要融化了这冰天雪地。他们用行动揭示了人类勇往直前的精神,是我的榜样。他们,是一群敢于突破极限的探险家。

多少个英雄的故事感天动地,不胜枚举。

斯科特一行人就是一个真实感人的例子。他们虽比阿蒙森迟了一些到达南极点,但他们的精神却是最可贵的。在返程的过程中,他们齐心协力,虽都遇难,但都万古流芳。奥茨为了不拖累其他人,宁愿牺牲自己。这种舍己为人的团队精神在他们身上高度体现。威尔逊博士临死前还坚持不懈地进行科研,16公斤重的珍贵岩石样本,证明了他们对科学,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我也在惊叹,世界之底——南极真是神秘啊,我也想去探险。不仅如此,我还要去世界之巅——北极。去哪里的人也很多呀。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人是美国海军工程师罗伯特·皮尔里。他曾七次去北极,终于,在最后一次,用他坚强的意志与团队协作精神,成功登上北极点,征服了人类最后一块没被征服的地方,成了美国,哦,是全人类的英雄。可想而知,在登上北极点的路途中,他们遇到了多少艰难困苦,但他们都一一克服了。罗斯与因纽特人发生冲突,被杀害了。但他们重新抖擞精神,凭着坚强的意志。到达了北极点。征服北极点靠的是勇气、毅力、耐力综合的结果,他们克服了所有困难。把星条旗插到了北极点上。

我所要赞颂的,不止是他们的英雄事迹,更多的是他们的探险精神,勇往直前,克服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哪怕事后的代价是生命。在探险途中,他们的团队精神是支撑他们走向极点的重要支柱。他们的精神因为困难而凝聚;他们的信心,因为同一个目标而凝聚;他们的成功,因为他们不放弃而绽放火花。

在探险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精神,团队要有同一个梦想,一切良好品质都是成功的保障。终于,经过攀登,他们跟随精神的指引到达了目标的顶峰,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第四篇:极地地区知识点

极地地区

1、冰雪覆盖的地区

⑴南极与北极地区的比较:

南极地区(P92图10.1)

北极地区(P93图10.2)

地理位置

地球最南端

地球最北端

范围

南极圈(66.5°S)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周边海域

北极圈(66.5°N)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周边亚、欧、北美三洲的部分地区

海陆状况

中间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围

中间是北冰洋,周围是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

气候状况

严寒、干燥、烈风

气温、降水量比南极高,风速远不及南极。

居民

无人

因纽特人(北美洲)、拉普人(欧洲)

代表动物

企鹅(在南极暖季时聚集)

北极熊

共同点: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都是跨所有经度

⑵南极洲每年分寒、暖两季,4~10月是寒季,11~次年3月是暖季也十分寒冷。

⑶北极不像南极地区那么寒冷,但大部分地区也是终年冰封。有无边的冰雪、漫长的冬季。

⑷北冰洋周边的陆地区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欧亚大陆,另一部分是北美大陆与格陵兰岛,两部分以白令海峡和格陵兰海分隔。

⑸南极大陆有“冰雪高原”之称;是人类宝贵的淡水库;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的大陆;还被人们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独特的自然景观是海上漂浮的冰山。

⑹南极洲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⑺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地区的原因:纬度高、海拔高、冰雪反射。

⑻南极极点:极点是南,沿经线方向前后左右均为北,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旋转。

北极极点:极点是北,沿经线方向前后左右均为南,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旋转。

(9)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10)格陵兰岛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

第五篇:《极地地区》说课稿

地理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考察极地》

新乡市延津县高寨初级中学 母玉鹏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的说课内容是仁爱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考察极地”。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解说:

教学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为载体,注重活动展示,使学生在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提高地理知识和技能。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考察极地》是世界地理的最后章节,自然环境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极地特殊的自然环境;能在两极辨别方向。

过程与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已有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情感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教学重难点

重点: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资源。难点:在极地地区辨别方向。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式、启发式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手段:多媒体课件

借助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按以下四个环节展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任务分解、小组合作,学生展示、互动生成,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环节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播放学生喜欢的视频片段《冰河世纪》,请同学们思考片中展现的是怎样的景象?图片上这里可爱的动物又是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就是极地地区,让我们共同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板书:考察极地>

环节二:任务分解、小组合作

将学习内容整合为5个问题,由5个小组分解完成探究,之后进行成果展示.1、查找极地的位置范围;

2、描述极地的气候特点;

3、寻找极地的丰富资源;

4、访问极地科学考察站;

5、极地地区的生态保护。

【设计意图】: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生借助导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环节三:学生展示、互动生成

1、查找极地的位置范围 <板书:地理位置>

初步感知极地地区:我们通常所说的两极是指()地区和()地区。

请第一小组讲述极地地区的具体位置„„

北极地区:位于北纬66.5º以北,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抱。

南极地区:位于南纬66.5º以南,中心位置是南极洲,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是海拔最高的州。

让学生上台指认极地范围,并在课本地图上动手描出南北极圈,圈画出两极地区周围的大洲和大洋。

用动态的幻灯片演示,把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海陆位置更加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了解了极地地区的具体位置,那里的环境如何,就请第二小组给大家讲述)

2、描述极地的气候特点 <板书:气候特征> 首先,出示南北极气温比较图。引导学生对比两极地区的气温值,总结“两极地区极为寒冷,且南极的气温北极的气温更低”。

然后,幻灯片展示南北两极地区气候状况的相关材料。让学生结合材料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两极地区气候的差异。

最后,以表格形式引导学生总结南北极的气候差异,使两极地区的气候差异更加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辩论台】

正方观点:南极大陆是一块干燥的大陆。„„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

反方观点:南极不是一块干燥的大陆。„„冰雪世界,厚厚的冰层是人类的淡水宝库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极地特殊自然环境的理解。(如此寒冷气候中,又会有什么样的动植物生存在那里呢?那里会有矿产资源吗?请第三小组汇报调查结果)

3、寻找极地的丰富资源 <板书:资源丰富> 冰雪覆盖的两极地区,白色是极地地区永恒的颜色,尽管自然条件恶劣,但顽强的物种为这里带来了活力。

丰富的生物资源:海豹、海象、企鹅、鲸、磷虾、北极狐 低矮特有的植被:地衣、苔藓、北极棉、北极柳

思考:为何没有高大的植被?联系环境、气候等因素思考。丰富的矿产资源:煤、铁、石油„„ 解析南极地区煤炭是如何形成的?

【设计意图】温习旧知,联系板块漂移学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理解南极地区特殊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关系。

(极地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天然实验室”的美称。每年都有大批的科学家前去考察。接下来就让我们随第四小组到我国的极地科考站进行访问)

4、访问极地科学考察站 <板书:科考基地> 第一步:指认中国科学考察站,描述出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

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北极:黄河站 第二步:播放考察队员在极地进行考察的视频、照片,了解“科学考察的天然实验室”。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环境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和视频资料来渗透科考情感教育,让学生体验极地考察队员不畏艰险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实践探究】借助幻灯片让学生思考长城站在中山站的那个方向?„„ 站在南极点,向前后左右各迈一步,都是向哪个方向走?„„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时为(顺)时针。借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形象讲解,有效的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5、极地地区的生态保护

第一步,展示极地捕杀鲸鱼、猎杀海豹的资料,两极地区具有大量的生物资源,但都不同程度地遭到滥捕和滥杀。

第二步,思考我们该怎样对待两极地区的资源呢? „„认识和平利用极地资源的重要性。

第三步,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再也不能失去最后这片净土了,引出保护南极环境的《南极条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全球,帮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环节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我将本课内容编写成歌谣,以歌谣形式进行课堂小结,旨在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绘制一幅“南极、北极”的示意图,依据地图编制一道涵盖本节学习内容的综合测试题,用于辅导课的温习测试。

小组合作,用一周的时间出一期以“保护极地”为题材的手抄报,用于课余交流展示。【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作业、合作编辑手抄报,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上的知识在课余得到延伸,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说板书设计

考察极地

一、地理位置

冰雪世界

二、气候特征

三、资源丰富

四、科考基地

保护利用

下载《极地规则》效应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极地规则》效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极地特快观后感

    《极地特快》观后感 《极地特快》讲述了一个平安夜里发生的故事,故事中一个小男孩和伙伴们坐上了一辆非常神奇的火车,火车开往北极去寻找圣诞老人。一路上的奇遇使他渐渐意识......

    杭州极地海洋公园

    杭州极地海洋公园 杭州极地海洋公园于2008年10月1日开园。公园具体地址:杭州东南部湘湖旅游度假区内,毗邻跨湖桥博物馆,距杭州休闲博览园1公里。 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

    极地特快读后感

    极地特快读后感(一)《极地特快》讲述了一个平安夜里发生的故事,故事中的小男孩本来不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但这天晚上发生的事让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平安夜这天晚上,小男孩刚要休......

    极地地区教案

    极地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并能说出由此而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2.初步学会综合分析气候、水、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形成......

    社会心理效应

    社会心理效应 被誉为我国社会心理学界取得最高成就的早期学者,也被誉为我国社会心理学第一人的孙文本认为:社会心理学应以个人行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为研究对象,“从个人的立场......

    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 暗示效应: 一个人不自觉地接受暗示,并按暗示做出行为反应的心理现象。 “望梅止渴” 反暗示效应: 说反语或过分夸大达成结果的效应。 如故意利用人的逆反心理的广告......

    心理学效应

    同学们早上好,我今天的主题是《弄假成真的谎言——关于认知失调》 著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实验中,先让两组人从事重复乏味的任务1小时,然后让......

    心理效应

    不可抗拒的心理学效应 发布时间:2014-05-30 16:53 点击次数:110 一破窗效应(Broken windows theory)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