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3年食用菌工厂现在分析
2013年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现状与对策
发布日期:2014-01-10 来源:2014年《食药用菌》杂志第一期 作者:黄毅 浏览次数:768 核心提示:备注:本文是黄毅教授在2013年11月20日举办的第七届中国蘑菇节2013中国食用菌工厂化产业联谊会(管理、渠道和投融资)上的演讲稿
备注:本文是黄毅教授在2013年11月20日举办的第七届中国蘑菇节“2013中国食用菌工厂化产业联谊会(管理、渠道和投融资)”上的演讲稿,征得黄毅教授同意,特将此文作为2013圣诞礼物送给全国食用菌同行,祝各位圣诞节快乐!
本文修改稿将刊登于2014年《食药用菌》杂志第一期,欢迎订阅《食药用菌》杂志: www.xiexiebang.com,联系电话:0571-86416066/86404017,E-mail:jmushroom@126.com。
2013年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现状与对策
黄毅食用菌工作室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1)
摘要
由于同类企业数量剧增,2013年以工厂化生产为主的金针菇、杏鲍菇市场总体形势比2012年进一步“严峻”,大多数企业处于亏损边缘,整个行业进入萧条状态。预期未来数年工厂化食用菌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至于如何渡过难关。
笔者提出:数字食用菌、区域品牌、精细化管理、创造效益、栽培品种多元化、进行多次生物再转化、抱团协商,季节性减产、产业链延伸,才能提高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
2013年;食用菌;工厂化
2013年鲜菇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继续下滑,超过2012年,长达近半年时间处于生产成本线下,笔者试图就此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规避的措施。
一、从数据看问题
1.江苏某企业近两年杏鲍菇出厂价比较
江苏某企业两年杏鲍菇出厂价(元/公斤)比较
12013年 时间
1月152年 差值
日
2月1513 8.5 12.—4.5 日
3月1510 5 2.5 日
4月159 5
—4 日
5月158 7.5
—0.5 日
6月156.5 6
—0.5 日 6 6.5 0.5 7月15日
8月159 5.5
—3.5 日
9月159.5 7.5 10.—2.0 日
10月159.5 5 1.0 日
11月157.5 6.5
—1.0 日
12月158
日 9 8.7
年比 5 6.3
注:以某企业同一天价格数据为准
从江苏某企业实际销售价格,至2013年10月底仅3三个月超过去年同期销售价位,其余七个月低于去年同期销售价格,企业叫苦连天。更加忧心忡忡的是每公斤销售只有去年同期的72.38%。暴利时代结束,合理利润时代渐渐消失,进入微利,甚至是亏损时代。
该区域在众多国内杏鲍菇企业同行中,属于优质大型企业,都如此境地,更何况其他中小企业,他们只能够在亏本线上下苦苦挣扎。
从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的数据,也证明杏鲍菇工厂化生产销售价格“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杏鲍菇都如此,金针菇市场价格更惨。
2.江苏某企业近两年杏鲍菇出厂价比较
新发地两年年金针菇同一日批发价数据比较
时间 2012年
1月1512.2013年
7值
-5.3 差日 50
.20 2月1511.6-4.2 日 00
.80 3月159.04-4.7 日 0
.30 4月146.55-0.8 日 0
.70 5月156.35-0.5 日 0
.80 6月153.45+日 0
.70
2.3 7月146.45-0日 0
.80
.6 8月158.26-1.日 0
.50 9月159.890 日 0
.80 10月159.17-0.日 0
.80 3 11月148.2
日 0 12月159.5
日 0 年比 8.36.78.25
559%
天下菇行网》数据 《 从上述两表格中可以看出,2013年金针菇、杏鲍菇价格两者相接近,仅为去年同期平均价格的78%。实际上,表格上的数据仅是批发市场的价格,扣除运输费用和经销商利润,厂家所剩无几,基本上长达五个月以上时间都在成本线下,下半年效益难以弥补上半年长期亏损。有的企业动用银行,风险投资公司的贷款,扣除利息,实际为负债,加上管理不善,经营压力沉重。
经营不良的企业即将倒闭,转让,出售,破产潮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这类困难企业既有国内企业,也有台湾老牌著名企业。还有一些仅需要按年折旧计算出租费用的企业,依然无人接手。投资食用菌工厂热情从前年狂热突然降低到冰点,严重影响到上游食用菌产业链。原辅材料今年的除了棉籽壳因棉田种植减少因素,价格飞涨之外,其他原料大体平衡,只是营业额只有去年的50%。受上半年工厂化食用菌市场低迷影响,为工厂化食用菌企业配套的供应商,订单急剧减少,企业人员闲置。
二、非工厂化栽培品种逐渐向设施化栽培靠拢
香菇:当前,全国已有“庆元香菇”、“随州香菇”、“西峡香菇”、“平泉香菇”四个地理标志产区,并形成四大香菇集散地,占全国总交易量的80%。
2012年国内香菇产量约23亿棒,产量180万吨,干鲜比例约为3:7,干品12万吨,鲜品54万吨,鲜菇消费比例逐年上升,产值达100亿元人民币。但这是建立在破坏资源为代价,种植专用林应提上议事日程上来。
浙江省产区以丽水地区生产4亿菌棒,福建从香菇生产大省,跌落至末尾,但福建山清水秀的生态省已经形成,福州空气质量排名全国第三名。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山东七河生物应用韩国种香菇的经验,专门制作菌棒出口到韩国,占韩国进口量的50%,企业从三年前小平房生产鲜菇菌棒进入高楼大夏的奇迹。在阔叶树资源不断限制砍伐的今天,使用老果树粉碎做菌棒是一项创举,解决了环境保护与菌业生产的矛盾。不仅如此,苏总还计划在800亩的土地上将建成韩国式双层香菇大棚。采用层架式栽培方式,集中供暖,2013年9月正在快马加鞭建设中。
在所有食用菌产品不断下跌的过程中,唯有优质香菇鲜菇价格在上涨。近来国内不少企业在孜孜不倦做试验,以期取得大突破,试图再开拓出中国工厂化香菇设施生产工艺和栽培模式。
黑木耳,原来只能够在北方生产的黑木耳,现在已经在南方得到大面积推广。南北气候条件不同,栽培模式也有差异。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北方东宁吊式栽培黑木耳成功,沈阳三友农业科技公司大面积推广吊式栽培,使我们眼前一亮,这种模式解决了占用农田,减低劳动强度,使木耳干干湿湿栽培环境得到有效的控制。
我愚见,只要将外棚适当改造一下,这种占地少、投资低,高效的栽培模式将有可能在多种菌类上得到很好地运用,成为带动农村共同致富的好手段。
在大部分菌类价格不断下滑,唯有优质香菇价格上行,全国黑木耳价格维持在高位波动,其最大原因,在于传统菌类深入百姓人心。百姓充分认识的商品,才是我们主攻方向。
二、鲜菇市场价格下滑,源自那里?
1.厂家过多,市场难以消化急剧增量
经过2012年鲜菇市场低迷,低价促使百姓消费,对鲜菇认识有所提高,消费市场在缓慢逐渐扩大,但扩大速度难以消化厂家增加的量,导致价格低迷。如此低迷市场状况下,有的机械化程度高、管理完善、高产、优质的杏鲍菇企业,还在追加资金,扩产,试图以扩量占领市场的份额。
受2012年杏鲍菇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刺激下,2013年,不少原来从事金针菇的企业纷纷转为杏鲍菇栽培,然而经过一年生产验证了,效益底下。当初很多改造逼于资金压力,因陋就简,不明白每一种菌类均有一定的生产工艺及相应的设备标准,倒不如不改为好。
新的金针菇厂家还在不断地涌现。2013年仅福建、上海就增加金针菇企业产量270吨,最近又有六家新金针菇企业和日本、韩国购买技术和设备,蠢蠢欲动。
在市场如此低迷情况下,还奋不顾身进入。大企业试图将中小型企业洗出,一统天下,难,难,难。鲜菇并不是电视机,是鲜活产品,货架期短、只要两三天存量,就达千箱计,天天质量在下降,只得竞相压价,甚至跌破成本价甩货。金针菇销售市场将会出现一场你死我活惨烈决战。
日本长野一二千家食用菌企业,有家庭作坊,并不见清洗出去,依然生存得好好的,星河目前状况影响下,使后来准备实现“上市梦”的企业走的困难重重,艰难迈步,有的企业已经撤回申请,至今还没有一个企业进入辅导期。路漫漫,遥遥无期,验证了三年前我所写的《上市梦》的担忧。
2、消费环境变化:
“八项规定”一声令下,会议量迅速萎缩,上万家演出公司立马关门一大半,高端餐饮业萧条,逼使向中低端饮食业靠近,鲜菇属于高端蔬菜,自然受到不少冲击,需求量锐减,牵连到大部分鲜菇价格向下滑。不仅对鲜菇市场,几乎对高端农户产品都产生影响,其冲击力大于鲜菇,但对今后消费市场起积极引导作用。
大经济环境缓慢改观,百姓年可支配收入增加放慢,也影响消费动力。
三、新机械不断研制出来,机械稳定性逐步得到提高 1.木腐生菌类:
十分可喜的是今年袋式接种机问世,破解袋式栽培瓶颈。
1)连云港国鑫企业、开发出适合塑料袋的固体、液体、枝条菌种接种机;开发出防污染不间断连续发酵液体机;“V”型双孢蘑菇菌种机,旋转混合型(用于蘑菇麦粒菌种制作),该产品将发运到新疆建设兵团; 开发出电脑程序控制全自动灭菌出锅系统,出口到印度。开发出防酸败搅拌机,防止搅拌过程培养料酸化,灭菌更彻底。
2)兴宝机械经过20年的拼搏,最近转向深度开发适合袋式栽培的菌类机械设备,现在也开发出塑料袋枝条原型机。
这两家企业都在追赶瓶式栽培速度,这将给袋式栽培企业带来新的春天。瓶式栽培与袋式栽培,那种栽培模式那种更适合中国近十年的国情,寻找出具有中国特色,有持久效益的栽培模式,很值得探讨。提高袋式栽培技术和机械化生产水平将对瓶式栽培销售带来一定冲击。
3)、龙泉菇耳开发出日生产3万包香菇、黑木耳菌棒生产线,在一些企业运行,比冲压式微孔破损率低的很多,得到好评。
4)、国内浙江、福建两家企业,仿照韩国,开发出可移动床架面“S”形栽培架,使所有的栽培瓶在出菇房内都能够获得充分均匀通风。移动速度可调整,设定程序,24小时自行运转。品质得到大幅度提高。员工只需要坐着就能够完成采收工作,提高安全性和效率。这种床架移动模式,二十年后将大有用武之地。谢谢先行先觉者开创者。
5)、最近上海昌高企业,引进日本设备与技术,在金针菇瓶式栽培上得到应用。产品不称重栽培模式,8吨产量只需要28人。减少员工是今后大型企业所应考虑的方向。
全自动化包装、装箱机是引进消化吸收的时候了,解决当前困扰大型企业包装用工量过多问题。理念更新,就能够最直接产生效益。
6)、福建农林大学菌物中心:
福建农林大学菌物中心研制成功V2.0菇房环境控制系统功能
(1)菇房温、湿度和二氧化碳的实时检测;(2)菇房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自动化控制;(3)菇房运行情况的远程监控,菇房运行异常情况的报警,如运行电流过高等报警;(4)数据的采集与储存;(5)栽培品种改变,可修改程序。采用间歇式加湿模式,准确控制,不会因菇房湿度过饱和引起的各种问题。探头不易因高湿度环境而损坏;探头和电子元件不因高湿环境而损坏,寿命长;但成本较高,不为低价就是硬道理所绑架,价格适中。
草腐生菌类:
1)、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0月,占地1200亩,总投资12亿人民币。拥有31条发酵隧道及144栋空调种植房,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双孢菇工厂化项目。
公司全套引进欧洲三次发酵设备工艺以及美国菌种和保鲜技术。实现从菌种、堆料、栽培、保鲜、深加工一条龙的全产业链覆盖。年产4.5万吨双孢菇,1万吨速冻蘑菇以及1.5万吨罐头等深加工产品。
讨论:正式投产后,鲜菇产品将会辐射到经济发达北京、上海经济三角区域,统领当地蘑菇市场。由于蘑菇褐变,还是难题,也许在距离比较远的地区发展杏鲍菇废料再利用种植双孢蘑菇还有生产的空间。国内鲜蘑菇总量达到90万吨,其中大部分是罐头产品。长江流域传统栽培模式将逐渐退出蘑菇市场。
2)浙江清风制冷:
该企业在如意情、西充两家大型金针菇企业制冷上得到应用。今年,是国内第一家到欧洲蘑菇节上参加展览的企业,敢于产品亮相,实在不简单。他们回国后短短几个月,就开发出适合双孢蘑菇栽培空调工况的主机,我真诚希望清风制冷也能够在中国双孢蘑菇栽培上有所建树。
3)、荷兰Chrisitaens Group(科瑞斯蒂安 集团)
它是欧洲著名双孢蘑菇机械企业,中国分公司成立了。本着欧洲标准,“中国制造的理念,致力于提供双孢蘑菇全套设备、提供全程技术指导与服务的“交钥匙”工程的企业。不用再支付额外的40%左右的运费、关税及增值税。
四、数字食用菌创造效益
现在国内大部分企业举步艰难,除了市场因素之外,不少企业停留在模仿阶段。只口头上认识到企业管理决定效益,没有落实到实处。没有以管理工业的视角来看待农业工厂化生产。1)北京朵朵鲜企业:
将管理做到极致。每一菌包打包的重量都经过称重,同步性比较好,出菇整齐比较一致。将杏鲍菇栽培全过程每一节点,细化,并转化成数字,依靠数字进行管理。这些数据是在长期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收集,采集,分析比较建立数据库,依靠数据管理。企业运行基础,是建立在环境卫生是企业生命线的理念上。2)江苏绿雅企业:
日生产数十吨杏鲍菇,有990间菇房,食用菌行业的“故宫”,厂家生产竟然条条有序,地面干净之极,超出想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五、经营组织形式创新,共同致富
1)、福建古田:福建古田食用菌行业无人不晓。他们又向前跨进一大步。菌包中心雏形形成:全县原来数百只耗能分散土式灭菌灶淘汰掉,出现52个专业菌棒灭菌、烘烤中心。将最难,最繁重工作全部由厂家完成。每一香菇或者银耳菌棒收费0.22元(搅拌、灭菌、送到农户接种室),接种,管理由农户自行完成。每菌棒企业仅获利3分钱。银耳烘干每市斤厂家收取费用0.25元,出现双赢的局面,值的得各地仿效。这种社会分工的细化,将给我国非工厂化栽培多品种,提供提升的途径。
2)山东惠德公司:公司、农户捆绑一起:是全国规模最大袋式栽培金针菇企业(日打包量7万包),2008年投产,年袋平均产量稳定在400克。在全国袋式栽培纷纷退出市场之时,该企业依然不动。其核心在于:公司分成三大分公司,菌包生产中心,栽培中心(目前的菌包日产量为7万包,有30个小菇房,小老板。小老板承包制,自行组织员工)、销售中心。全年一个协商价格。诚信基础上,各自核算,相互协调,共同致富。二年来产量、质量稳定,稳定压倒一切,小老板个个喜笑颜开,这是食用菌行业创造双赢的创举。谢谢你,张思勤董事长。惠德成功另一理念:将企业环境卫生当成企业生命线看待,才有企业蒸蒸日上。
六、产业链延伸
1)杏鲍菇废料栽培三次生物再转化。漳州小企业杏鲍菇为什么艰难生存下来,当地有种植双孢蘑菇的历史,完善产前,产后服务链条。杏鲍菇栽培后延伸了产业链条,将杏鲍菇废料种植草菇,草菇废料种植双孢蘑菇,再成有机肥回归自然,每一废包销售价格高达0.25元左右,所以在杏鲍菇发源地漳州小企业,还有生存机会。
必须指出的是:目前杏鲍菇废料种植双孢蘑菇,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季节性生产的,而工厂化生产蘑菇是依靠制冷设备进行环境控制,还有些问题亟待解决,氨臭、失水、相适应管理模式等等。一旦开发成功,就会焕发出商机。专题讲述。
2)面对如此低迷市场状态,产品过于雷同,不少厂家开始进行初加工的尝试。如,浙江百兴菇业《香菇酱》、《馋嘴菇》出现在中高端市场,远销欧洲。初加工不失一项扩大销路有效途径之一。如何代替小部分“斜桥”榨菜,成为家喻户晓的食用菌早餐食品,延长产业链了,但还有很长路要走。
七、适度规模,形成区域品牌
今年市场疲软状态下,大企业好?还是小企业好,以数据说话。袋式栽培金针菇与瓶式栽培投资效益的比较(某两企业的比较)
金针菇 生产 日年平均单产 全工
员产量
日年平均价
投资500万(袋栽)000包 6.7两(0.435公斤/包)82人
4610公斤
2元/公斤
全年生产日 900天
304.7万元
7000*2.7*300=486万利润 218.7万
投40
173
346
全产值
年成本
年资5000万(瓶栽)3000瓶.33公斤/瓶 10人
4000公斤
.3元/公斤
00天
066万元
3000*1.4*300=1800万
利润1266万
结果,一目了然,大企业扣除银行利息,扣除风投,还剩多少?
2013年底至2014年全国金针菇日产量至少还要再增加500吨?大家都在想钱钱钱,市场蛋糕就那么大,2014年将会更加惨烈。也许明年95%的企业进入亏损状态,这句话,并非危言从听。
适度规模,建立区域品牌,数字化、精细化管理,稳定压倒一切。在今年行情窘困下,某袋式栽培企业使用传统方式生产,仅一年多年就回收投资,稳定生产6年了,任凭风吹雨打,依然盈利,核心是:有地理优势,长期培养并建立区域品牌优势,销售区域直径200公里,有自己的营销对象、手段,销售费用极低廉,有当地人文环境,但都是次要的,关键在于管理的精致化,优质、高产,才能够做到钱到发货,零库存。
结语:
2013年的风风雨雨即将过去,是雨后天晴,还是暴风雨的前奏?
建议1:赶紧修好“篱笆”;依靠数字食用菌,提升企业运行的质量;定好位,逐渐形成自己特色区域性品牌;生产计划,避开低谷,和经销商建立唇齿相依的关系。
建议:2:所有大企业不应该单枪匹马独斗,按生产菌类,轮流坐庄,抱团分析市场走势,按比例协商减产;开发多品种菌类,延长产业链,在困境中求生,求发展。建议3:新建企业应控制规模,学习惠德模式,菌瓶制作中心,栽培多品种,分散管理,避免一棵树上吊死。
无论任何时候:只要适度规模经营,适度机械化,要靠数字化,精致管理,优质、高产,和经销商建立唇齿相依的关系,建立区域性品牌,都有生存的空间。
第二篇:无公害食用菌工厂项目建议书
XX大学XX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食品工厂课程设计说明书
项目名称:无公害食用菌工厂项目建议书
设计参加人:
班级组别:
设计时间:
成绩:
无公害食用菌工厂项目建议书
一、目的意义 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
食用菌具有更富的营养价值和医药保健价值。食用菌有抗癌、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并由降血压、降血脂、抗血栓、抗心律失常、强心的功效,部分食用菌也有健胃、助消化、止咳平喘、祛痰、利胆、保肝解毒的作用。由于食用菌有多种保健价值,现已引起国内外许多研究学者重视,逐渐有食用扩大转入药用研究及药用开发研究。目前在国内外都出现了不少新产品,除制成各种保健茶、保健饮料外,还可制成多种煎剂、片剂、糖浆、胶囊或研末服用,有的还制成针剂、口服液等。
目前,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达12万余种,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达6000余种,可供食用的有2000余种。目前能大面积人工栽培的只有40~50种。我国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2000年统计我国的食用菌达938种,人工栽培的50余种。2005年我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达1200万吨,居世界第一,据中国食用菌商务网调查统计,2010年我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达2000万吨,占世界70%。
据专家预测,食用菌人均消费量每5年将翻一番,并预言21世纪食用菌将发展成为人类主要的蛋白质食品之一。生活节奏日趋紧张,忙碌的人们懒于动手烧菜,特别是旅游和出差的人,尤为喜爱美味的方便食品,应运而生的各种各样的方便食品,显得很有生命力,发展很快,但是目前为止,市场上没有精美的食用菌系列方便食品。有原料的不会开发,无原料的不去开发,巨大的市场潜伏着巨大的商机,谁早去开发,谁就拥有这个市场。
二、内容介绍
(一)项目区概况
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羊木镇。朝天区位于川、陕、甘三省结合部,幅员面积1620平方公里,以山地居多,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这里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珍稀野生植物种源多,食用菌资源极其丰富,是四川最大的夏菇生产基地县区。
区境内山多林茂,可用于栽培食用菌的树种有上百种,草料及秸秆10余种,阔叶林46万亩,具有万吨食用菌的生产潜力。其中,以青杠为主的菌材资源43万亩,菌材总蓄积量38万立方米,以每7年一个砍伐轮回计,年可持续砍伐量6万亩,年可利用优质菌材5.4万立方米。同时,全年可产农作物秸秆、皮壳、下脚料21万吨,可供菌草资源30万吨。
近两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食用菌产量大幅度增长,但由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不能有效地利用好资源优势,从而解决好农民增收致富问题。
(二)建设条件
(1)朝天是食用菌生长适生地
朝天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昼夜温差明显,森林覆盖率高,工业“三废”污染少,具备食用菌生长的良好自然条件。
(2)原料充足且品质优良
朝天是四川省最大的夏菇生产基地县区,2006年全区以袋料香菇为主的食用菌鲜品产量已达5600余吨。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陕西省宁强县、甘肃省康县和我市其它县区可流入本地区供加工的食用菌约3000吨/年。因此,全区可供深加工的食用菌达8000吨/年。按照朝天区农业产业“十一五”规划,到2011年,朝天区的食用菌袋料栽培规模将稳定在1.6万吨/年以上,并形成亿元产值产业。同时,朝天区还将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力求用一批高价位的名优品种当家,实现品种的多样化和特色化,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加工产品前景广阔
目前,朝天区的食用菌没有经过清洗、分级、包装就直接上市销售的高达90%左右,进行初级加工后销售的不到10%左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习惯也在逐步改变,已由原来的大众消费逐步转向健康的高水平消费。加工的森林蔬菜(菌菜)营养丰富、安全卫生、食用方便,越来越被消费者所青睐,许多大城市、高档餐厅、高收入人群和出口蔬菜对加工食用菌需求量增大,利润空间极大,市场前景广阔。
(4)销售渠道畅通
经四川省商务厅协调,设在成都的家乐福、伊藤洋华堂等4家大型超市,将以较优惠的条件销售朝天食用菌、蔬菜等农产品,当前正在详细洽谈中。
(5)交通便利,通讯便捷
朝天南距川陕甘物流集散中心——广元市城区25公里,西南距成都300公里,东北距西安350公里。一是国道108高速公路、宝成铁路(复线)纵贯全境。108线在我区经过5个乡镇,通车里程70公里;宝成铁路复线经过3个乡镇,通车里程50公里,设立了4个火车站。二是广元飞机场距本区仅35公里。三是县道、乡村公路纵横交错,原材料进厂十分方便。四是全区全部实现程控电话,移动通讯网络、宽带网络覆盖全区各乡镇。
(6)能源有保障
境内有嘉陵江及支流羊木河、潜溪河、陈家河、鱼洞河等多条水系穿过,流经80%的乡镇,水资源供应充足,区内有110KVA变电站1座,35 KVA变电站2座(其中羊木镇1座),四川电网电力供应有保障。境内煤炭资源也极为丰富,方便就近供应燃料。
(7)劳动力资源丰富
食用菌发展劳动强度小,老人、妇女、小孩均可从事生产,而朝天常年在家富余全劳动力5万人,能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同时,经过多年发展,朝天在椴木密植黑木耳栽培、袋料香菇栽培等方面走出了成功的路子,贮备了一批实用技术人才。
(8)企业投资环境好
当前,引进食用菌加工企业,是朝天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支持。为此,区委政府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服务机制,积极打造招商引资软硬环境。目前,香菇已取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并正在申报绿色食品,送检样品通过检测均符合绿色食品的各项指标要求,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平台和发展空间。
(三)建设内容及规模
引进建立产业基地龙头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供产业保障。整个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主要是进行食用菌鲜品的初选、精选、分等定级和分级包装;二期主要是对鲜品进行干制,对干制品分级包装;三期主要是进行以黑木耳粉、香菇粉、木耳和香菇方便食品等系列食品为主的深加工。
三、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年销售收入21000万元,利润6000万元,其中:1000吨蔬菜粉项目年收入10000万元、利润3000万元;5000吨蔬菜饮料项目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利润1000万元;20000吨洁净蔬菜或脱水蔬菜,年销售收入8000万元,利润2000万元。
(二)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充分调动农户的种菇积极性,带动全区4万多农户投入到食用菌产业建
设中来,也必将吸纳更多富裕劳动力务工,解决农村和城镇人口就业难的问题。
(三)生态效益
在科学的规划和正确的指导下,发展食用菌生产,每7年为1个砍伐周期,不仅不会影响生态资源的枯竭,反而会促进杂灌林的再生,增强植被的再生循环能力,促进资源的合理再生和利用。
四、前景展望
食用菌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是与“绿色农业”(种植业)、“蓝色农业”(海水养殖)并驾齐驱的“白色农业”(食用菌为主的产业)。食用菌因富含天然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多种矿物质,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对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有特殊的疗效而深受人们喜爱,誉为“山中之珍”、“素中之荤”的“健康食品”。
从消费需求看,食用菌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有了较大的改变。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在吃方面更注重营养和美味,而且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据报道我国有一半的城市前四位死因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和心脏病,即有四分之一的人死于癌症。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治病不如防病,药补不如食补,所以绿色保健食品倍受消费者青睐,极具开发前景。食用菌系列产品以其丰富的营养、鲜美的口味和独特的防癌、抗癌作用,非常适合现代人的美食追求,吃食用菌已成为国内外饮食文化的一种新时尚。
生活节奏日趋紧张,忙碌的人们懒于动手烧菜,特别是旅游和出差的人,尤为喜爱美味的方便食品,应运而生的各种各样的方便食品,显得很有生命力,发展很快,但是目前为止,市场上没有精美的食用菌系列方便食品。有原料的不会开发,无原料的不去开发,巨大的市场潜伏着巨大的商机,总之,谁早去开发,谁就拥有这个市场。
第三篇:2016全国食用菌统计调查结果分析
2016全国食用菌统计调查结果分析
据我会对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西藏、宁夏、青海、海南和港澳台等省区)的统计调查(与2015年调查的省份相同),2016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为3596.66万吨,产值为2741.78亿元。比2015年的产量3476.27万吨增长了3.46%,比2015年的产值2516.38亿元增长了8.96%。
据中国海关和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我国共出口食(药)用菌类产品55.05万吨(干、鲜混合计算),与2015年50.7万吨相比增加了8.58%;创汇31.76亿美元,比2015年的29.79亿美元增长了6.61%。其中,干品13.57万吨,如果按照1:10折算为鲜品,为135.75万吨。出口金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品种有干香菇、干木耳和小白蘑菇罐头,2016食用菌产品出口数量和金额双增长。
从全国食用菌产量分布情况来看,河南省(510.2万吨)、山东省(424.92万吨)、黑龙江省(331.28万吨)、河北省(276.2万吨)、福建省(256.02万吨)、吉林省(237.41万吨)、江苏省(228.31万吨)、四川省(200.37万吨)、湖北省(139.1万吨)、广西壮族自治区(128.64万吨)。产量100万吨以上的,江西省(110.97万吨)、陕西省(109.88万吨)、辽宁省(100.46万吨)。产量50万吨以上的有湖南、浙江、广东、安徽等4个省。
与往年相比全国总产量增长速度放缓,多数省市区保持平衡发展,部分省区增长较快。与2015年相比,增长幅度较大的是贵州、陕西、吉林、湖北、广东和山西省,分别增长了126.34%、52.21%、20.97%、15.6%、12.17%和11.44%。由此可见,西部地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加快,东部地区加快结构调整。
贵州省增长加快的主要原因是,原来产业底子薄,起点低。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将食用菌产业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之一,统筹布局,狠抓落实。根据《贵州省发展食用菌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到2019年全省食用菌种植规模达到40万亩(亿棒),产量240万吨,产值300亿元,并设立了“一县一业”产业扶贫子基金、农产品泉涌工程等相关优惠政策。全省现有71个县正在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吸引了一大批龙头企业进驻贵州,食用菌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陕西省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产业扶贫力度加大,陕南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地处秦巴山区,多数贫困县选择了以食用菌为脱贫产业,促进了食用菌产量、产值大幅增长。
吉林省黑木耳产量再创新高,主要原因:一是其他行业企业转行到食用菌产业的较多,二是全省有八个贫困县将黑木耳种植作为扶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三是受2015年黑木耳价格好的影响,刺激了企业及种植户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全省香菇产量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外地鲜菇大量涌入本地市场,导致本省香菇价格大跌,挫伤了本地种菇的积极性。全省平菇市场较为稳定,种植数量有所提高。受气候因素影响,野生食用菌产量有明显提高。
广东省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前几年食用菌产品的价格出现下滑并进入价格低谷。近两年,多种食用菌价格有所上涨,一些其他行业的企业看到了商机,一些上市公司在本地投资建厂,有的接盘了老食用菌工厂,有的对生产品种进行了调整。总体看,工厂化生产逐步增加,食用菌的产量增长。受环保政策影响,广州附近的全省最大草菇产区拆迁,本地草菇产量锐减。
山西省食用菌产量增长主要集中在香菇、双孢菇和杏鲍菇,其中香菇增产23120吨,双孢菇增产7114吨,杏鲍菇增产1940吨。主要原因:一是本省冷资源气候丰富,昼夜温差大,适合反季节香菇栽培,出菇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至9月底,销售价格平均达到12元/公斤;二是本省贫困县较多,食用菌成为脱贫的好项目,各市县的扶持力度较大,进一步促进了香菇产业和双孢菇产业的发展,2016年比2015年多生产香菇2500多万棒,新增双孢菇栽培面积52万平方米。吕梁市香菇的生产量2016年比2015年增加了2千多万袋,共计2万多吨。三是山西凯盛肥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基地全面投产,山西宇昊蘑菇种植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双孢菇种植的大型工厂化项目也开始投产,扩大了杏鲍菇和双孢菇的产能。
2016年食用菌产量下降的有12个省市,安徽省(-22.06%)、北京市(-18.53%)、浙江省(-14.41%)、天津市(-12.68%)、重庆市(-11.07%)、湖南省(-10.08%)、山东省(-4.79%)、上海市(-2.72%)、云南省(-2.55%)、甘肃省(-0.67%)和辽宁省(-0.29%)。
安徽省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传统的香菇木耳等食用菌价格不高,产区农户发展中药材、果蔬等其他高效经济作物积极性高;二是大别山等皖南山区等继续压缩传统菇类种植,大力发展灵芝、桑黄、蛹虫草等药用菌;三是由于物流提速,周边省份工厂化食用菌鲜品更加方便地进入本地市场。
北京市、天津市和山东省受环境综合治理的政策影响,燃煤锅炉不允许使用,部分菇农停止生产,还有一些规模化的基地也停产或转移到外省市生产。
浙江省表现为栽培规模、总产量和农业产值的“三减”。据农业部门统计,2016年生产面积7.59万亩,同比上年8.83万亩减少了14%;鲜菇总产量72.89万吨,同比上年84.8万吨减14%;农业产值56.98亿元,同比上年58.6亿元减2.76%。主产地金华市的生产量和产值有所增长,丽水、嘉兴、衢州等生产量和产值均有大幅下降。丽水市食用菌栽培总量5.79亿袋(折算),同比减8.53%,其中香菇3.66亿袋,同比减7.49%,黑木耳1.52亿袋,同比减10.50%。食用菌鲜品总量45.89万吨(鲜品),同比减6.9%;总产值26.62亿元,同比减1.05%。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提升改造标准菇棚,拆除老旧菇棚较多,散小户种植减少;二是种菇效益不高,主要食用菌产品市场价格仍然较低,市场销售不畅,影响生产积极性;三是黑木耳等种植坏棒率有所增加,影响产品品质。
湖南省因前两年工厂化生产规模的急剧扩大,自2015年起,个别品种产量相对过剩并导致效益下滑,有些工厂化企业出现间断性停止生产。
从产值情况看,2016年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有河南、山东、河北、黑龙江、吉林、江苏、福建、湖北、云南、广西、江西和四川等12个省(区)。超过50亿元的有陕西、广东、辽宁、湖南和浙江等5个省。
按品种统计,前7位的品种依次是:香菇(898.3万吨)、黑木耳(679.54万吨)、平菇(538.11万吨)、双孢蘑菇(335.22万吨)、金针菇(266.93万吨)、毛木耳(183.43万吨)和滑菇(177.1万吨)。排在前7位的品种的总产量占全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85.6%,是我国食用菌产品的主要品种。2016年产量在90-20万吨的食用菌品种依次是杏鲍菇、茶薪菇、银耳、真姬菇、秀珍菇、草菇等6个品种。
2016年香菇依然是产量最大的品种,产量比2015年的增长了17.17%。其中,河南省275.5万吨,占全国香菇年产量的30.67%。
黑木耳是第二大品种,产量679.54万吨,同比增长7.23%,黑龙江省293.3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3.17%,吉林省产量为168.9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4.9%。
平菇为第三大品种,产量比2015年减少了8.82%,山东省仍然产量最大,共143.14万吨。金针菇产量与2015年相比增加了2.13%,其中,山东、江苏和四川3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6%。
2016年滑菇产量与2015年相比增长228%,主要是河北省2016年的产量为140.7万吨,与2015年18.64万吨的相比大幅度增长;榆黄菇增长了149.21%,主要是山东省增长的较多;羊肚菌2016年4.83万吨,与2015年0.36万吨相比增长了64.85%,与全国多地扩大人工种植羊肚菌有关。2016年猴头菇的产量是17.5万吨,与2015年相比增长了27.5%。
2016年产量增加的品种还有:牛肝菌、天麻、灰树花、银耳、鸡腿菇、白灵菇、灵芝、茶薪菇和毛木耳。产量下降的品种有:金福菇、茯苓、猪苓、北虫草、杏鲍菇、姬松茸、松茸、秀珍菇、草菇、真姬菇、平菇、大球盖菇、竹荪和双孢蘑菇等。
从全国食用菌产品出口和创汇的情况来看,河南省(9.57亿美元)、福建省(8.02亿美元)、湖北省(7.94亿美元)、云南省(0.95亿美元)、江苏省(0.88亿美元)和浙江省(0.75亿美元),食用菌产量大省也是出口创汇主力军。
食用菌产品鲜品出口数量前3名为福建省、广东省和上海市;鲜品出口金额前3名为云南省、浙江省和上海市。
干品出口数量和金额前3名是湖北省、河南省和福建省。
食用菌罐头类出口数量和金额前3名为福建省、河南省和辽宁省。
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下,2016年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数量与创汇实现了增长,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增加和产业链的延伸,促进我国食用菌产品走向世界。
从总的情况看,2016年食用菌产业产量继续保持增长和结构调整两大趋势,产业升级和提质增效步伐明显加快。在国家精准扶贫等相关政策的刺激下,食用菌产业发展首当其冲,西部、东北和华北部分地区增长幅度较大。受各地政策引导,以及市场和成本因素影响,“南菇北移,东菇西渐”,东南部地区加快了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打造特色品牌。常规品种香菇、黑木耳仍是发展的热点,羊肚菌等珍稀小品种的产量增长较快。食用菌的精深加工和三产融合发展能力增强,产品附加值增加和产业链延伸发展得到加强。
第四篇:食用菌栽培可行性分析报告
食用菌栽培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目的意义
1、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增产增收
中国在入世后,传统农业生产受到冲击,而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如劳动力资源丰富)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食用菌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它的生产是符合农业结构调整这一大趋势的。特别是当前蔬菜总体生产能力过剩,农药残留超标,出口受阻,效益滑坡,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下,它的生产尤显重要。食用菌的生产技术容易掌握,基本不受地域条件、经济基础、科技水平等限制,适合规模专业化生产。我省欠发达地区率先形成区域规模,并形成这些地区农民和财政增收的支柱产业,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大量利用秸秆粪肥,变废为宝
每到夏秋季节,秸秆的转化利用成为各地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由于处理不当引发的环境污染也普遍存在。双孢菇属典型的粪草菌类,它以麦秸、稻草、玉米秸以及其它草本科植物秸秆为养料,这不仅解决了秸秆遗弃和燃烧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且变废为宝,充分发挥了我省的资源优势,使秸秆种菇还田、还林,实现了二次转化、二次增值。同时,我省作物秸秆数量巨大,而且分布分散,不适宜运输,因此也不宜集中处理,家家户户有秸秆,家家户户种蘑菇,实现了秸秆的就地处理与转化,是一种简便、易操作、高效的处理模式。
3、改良土壤环境,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
种菇后的菌糠是一种优质有机肥。据分析,种菇后的菌糠含氮0.993%、磷0.11%、钾0.419%,还田后不仅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20%左右,而且改善土壤理化结构,提高土壤持水保肥能
力,达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解决过量施用化肥而导致土壤板结,土地退化,以及蔬菜、瓜果重茬等问题。
4、营养保健
食用菌还是一种健康、安全、高蛋白的优质食品,据分析,双孢菇鲜菇蛋白质含量为3—4%,与牛奶等值,且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研究证明,食用菌所含有的真菌多糖,可以抑制病毒和癌细胞。常吃食用菌,抗衰老.抗疾病,能够有效的提高人体免疫力。
5、生产事例
德州市平原县三唐乡的农民在种菇致富后送给乡党委政府的锦旗上写着8个大字“领导有方、致富对路”;齐河县送来“农民致引路人”锦旗;济阳县济阳镇的农民种菇致富后,党委政府代表全镇菇农送来“科技下乡、惠泽百姓”的锦旗,对省食用菌培训中心工作的肯定和感谢。这些都充分说明种植双孢菇是一项农民致富的好项目。
二、投资及效益分析
a.双孢菇
1、投入
每平方米:麦秸草50斤0.12元,计6.5元;粪肥1斤0.10元,计1.5元;其它辅料如石膏粉、化肥等0.5元,菌种2.20元,总计10.7元。4000平方米投资42800元。
2、效益
每平方米产鲜菇25斤,产值37.5元(每斤1.5元);4000平方米收入15万元。纯收入:150000—42800=117200元
b.鸡腿菇
每平方米投料50斤,原料菌种共投资15元,每斤料产菇1斤,每平方米产鲜菇50斤,斤1元 计,可收入50元,纯收入35元。4000
平方米投入45000元,收入200000元,纯收入155000元。c.金针菇
每平方米投料70斤,投入成本42元,每平方米产菇84斤,按每斤1元,收入84元,纯收入42元,4000平方米投入168000元,纯收入168000元。
三技术及收购
技术由()单位提供;()公司以每斤最低保护价随行就市收购。
三、资金来源
1.自筹2.上级扶持。
四、资金回收时间
双孢菇8月中旬发酵料,9月上旬播种,10月中旬出菇,2007年元月份全部收回成本,2月份左右结束。
鸡腿菇 6月份装袋7月中旬出菇,10月份结束。
金针菇 8月份装袋10月份出菇,次年2月份结束。
综上所述,食用菌行业是高效、生态、创汇农业的典范,双孢菇生产又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效益高、原料广泛、技术简单、市场潜力大等独特优势,真正体现了种菇后的农民说的“蘑菇是棵摇钱树,谁种蘑菇谁致富”。
第五篇:食用菌教学计划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食用菌产业具有点草成金,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产业特点,其生产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我国食用菌资源丰富,有记载的不少于850种,著名的有150种,进行人工栽培的已超过60种,有一定生产规模的30种左右,除了已商业性栽培的常见菇类,如平菇、香菇、金针菇、滑菇、银耳、黑木耳、猴头菇等的生产得到巩固外,各种新开发或新引进的珍稀食用菌,如姬松茸、真姬菇、杏鲍菇、灵芝、阿魏菇、白灵菇、茶薪菇、杨树菇、大球盖菇等也引起各地菇农的重视,成为继常见品种之后,最具开发潜力的栽培品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不断地完善成熟,我县的下岗职工发展食用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使食用菌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次培训的人员大多是有一定食用菌基础的职工,因而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地把食用菌栽培的技术进行推广,使广大下岗职工快速脱贫致富,推动我县食用菌事业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选用教材是黄毅教授38年的研究成果,全书讲述了食用菌栽培的基础知识,讲解了食用菌类的基础知识、制种方法,详尽地讲述了香菇、蘑菇、秀珍菇、金针菇、杏鲍菇、白灵菇、茶树菇、滑菇、黑 1 木耳、银耳、草菇、鸡腿蘑、灵芝及竹荪等15种商业性较强的食用菌栽培步骤、操作要点,以及食用菌的保鲜加工、病虫害防治方法。
教材内容主要分基础篇、制种篇、栽培篇、保鲜与加工篇、病虫 害防治篇,共计九章,73节。具体包括:绪论、第一章大型真菌的形态与发育 ;第二章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及分类;第三章 食用菌的生理;消毒灭菌;第四章 菌种类型、制种设备与菌种场布局;第五章 菌种培养基的制备;第六章 灭菌与消毒;第七章 菌种的分离、提纯、扩大、培养与保存;第八章 香菇栽培;第九章 蘑菇栽培;第十章平菇栽培;第十一章 秀珍菇栽培;第十二章 金针菇栽培;第十三章 杏鲍菇栽培;第十四章 白灵菇栽培;第十五章 茶薪菇栽培;第十六章 滑菇栽培;第十七章 黑木耳栽培;第十八章 银耳栽培;第十九章 草菇栽培;第二十章 鸡腿蘑栽培;第二十一章 灵芝栽培;第二十二章 竹荪栽培;保鲜与加工篇 第二十三章 食用菌的保鲜与加工技术;病虫害防治篇 第二十四章 食用菌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教材重点主要有:掌握常规、特殊培养基的配制方法;掌握消毒、灭菌技术;熟练掌握接种技术;掌握菌种培养的条件;掌握菌种质量鉴定与保藏的主要方法;掌握常规和一些稀特菌类的栽培技能;掌握一定的食用菌加工方法。
教材难点有:菌种类型、制种设备与菌种场布局;灭菌与消毒;菌种的分离、提纯、扩大、培养与保存;香菇、蘑菇、秀珍菇、金针 2 菇、杏鲍菇、白灵菇、茶树菇、滑菇、黑木耳、银耳、草菇、鸡腿蘑、灵芝及竹荪等15种食用菌栽培技术。
本册教材共安排120学时的讲授内容,60学时的实践内容。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员较为系统的掌握食用菌生产理论,提高对食用菌基本 概念的认识,了解食用菌的种类、分类、菌种等方法的基本知识,获得食用菌的基础知识。
2、掌握二级、三级菌种的制作和栽培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
3、认识食用菌菌种类型及作用,掌握各级菌种的培养、保藏与复壮的基本技术。能利用基本原理自行设计培养基配方。
4、能比较不同菇类的生物学特性,清楚对培养料的不同处理方法、不同栽培方法及不同管理措施,明确各菌类在栽培管理上的特点。
5、能判断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正确应用有效的防治措施。
6、利用自己制作的菌种,采用袋栽或畦栽法独立进行栽培实践,并总结出各环节的管理要点及成败的原因。
7、使学员通过实践学会3种以上具有代表性的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并初步具备利用当地农作物下脚料进行食用菌栽培,发展地方经济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本课程以教学为主,学员通过老师授课、文字教材、小组讨论和实习等多种途径完成本培训班要求的学习。
2、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安排学习重点、选择学习内容。
3、在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学员亲手现场操作。
4、利用多媒体教学,讲授食用菌的基本知识,着重讲解和分析 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帮助学员理解学习内容、并指导在实际生产、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5、每个学员要根据教学大纲及每个食用菌品种的教学要求,认真反复阅读教材,认真听课,真正读懂、听懂,掌握栽培要领。
6、根据学员居住、工作地点、安排小组活动,使学员之间互教互学,活动内容以讨论讲课中的问题为主,解决实践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7、兼顾我国南北方不同地区的教学需要,以典型食用菌为主,适当介绍一些新的食用菌品种和新的食用菌栽培新技术。
8、学员要认真参加实践,结合实际,掌握食用菌栽培的基础知识及技能,更好地为我区的食用菌栽培事业服务。
五、教学要求
1.教学中声像教学、辅导教学、实践教学、自学各环节有机统一,以学员自学为主体,声像教学为主导,辅导教学注重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员素质。
2.专业课程的教学要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提高学员学习兴趣,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术打好基础。
3.专业课的教学要紧密结合当地生产和生活实际,加强针对性和适用性。4.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与现代农业岗位工作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就业和创业能力。
六、考核 1.考核方式
由学校统一命题组织考试。2.考核时间
每次培训结束集中进行所学课的理论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可参加该门课程的下一班培训考试作为补考。
3.理论考试及阅卷按学校考试办法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