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遂宁民风民俗文化简介
遂宁民风民俗文化简介
★川中大乐 民间大型打击乐。原名“蓬莱大乐”。流行于遂宁市及边沿地带。相传,此乐由我国周朝时宫庭乐师发明,流传到唐代开元年间,唐明皇听到此乐高昂悦耳,演奏队型壮观,气势磅礴,特命为“大乐”,专供皇帝登基和帝王出巡时使用。明末,有一青年乐师因战乱出宫,后到中江定居,用他的技艺建起了一支乐队,于是世代相袭,光绪年间传入蓬溪。20世纪初,四川的中江、金堂、蓬溪、射洪、南充诸县十分兴盛。川中大乐由两组组成:主乐组有脚盆鼓、大钹、大马锣、饶钵、钗子、苏钵、苏钗、铛铛、铙铙等。辅乐组演奏时,两组乐队重迭交替,阵容庞大,场面壮观,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曲牌有“云顶翻”、“凤点头”、“扑灯蛾”、“牵藤藤”等十多种。原蓬莱大乐的节奏欢快,气势热烈喜庆,融北方锣鼓阳刚之气和四川民间打击乐柔媚秀丽风格于一体,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地方文化特色。后经蓬溪县文体局组织专人发掘整理,依据传统模式,结合巴蜀文化特点将“蓬溪大乐”更名为“川中大乐”,重新制作乐器,创制新曲牌“五洲庆瑞”,改进乐器组合,调整鼓乐队形,使得“川中大乐”演奏时场面更加恢宏,节奏更加激越,高潮迭出,豪气勃发。人们盛赞“川中大乐”为四川的“威风锣鼓”。
★杂技 中国遂宁杂技团成立于1974年,原名童家班杂技团。现有演职人员80多人,团内分设演员队和学员队。演员平均年龄19.5岁,是一支精干而极富朝气的年轻杂技队伍。该团在继承中华传统杂技技艺的基础上,广收博采姐妹艺术之所长,创造性的创作、排练,演出了近三十个民族特色浓郁、充满时代神韵、形式多样、技精艺美的杂技节目。《顶碗》、《顶技爬梯》、《大武术》、《蹬圈》、《转碟》、《扛竿》等节目先后在国内外各类杂技比赛中获奖,其中《顶碗》获全国少儿杂技比赛“铜狮奖”。该团长期以来,除坚持在国内各大城市巡回演出外,还先后应邀赴法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演出,深受友人赞誉。为增进各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和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1999年应庆祝澳门回归组委会邀请,杂技团赴澳演出,获得海内外观众一致好评。
“李家班”现名遂宁市杂技艺术团,于2001年5月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了“快乐起飞”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联欢晚会,受到胡锦涛、钱琪琛、彭佩云、贾庆林等领导同志的接见。
★龙灯舞 民间传统舞蹈,又称“龙舞”、“龙灯”、“耍龙”等。据说始于汉代。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日舞龙灯。龙形品种多样,有“彩龙”、“火龙”等。彩龙龙头五彩缤纷,龙身以各色软段制成,约9制10余节,造型精美。舞时常配以鱼虾蚌壳等彩灯同行。舞龙者不分男女,皆着对襟彩服,系红腰带,手持一节把竿,随逗宝人曲身翻舞,绵延不停。有打击乐器相伴。火龙多用彩龙头,龙身着彩绘龙鳞的粗麻布,每节内有竹笼,内置燃烛或捻子,舞时点亮。火龙较彩龙长、大,一般10余节,把竿也较长,龙把竿长约2米。因多在元宵夜举行烧龙仪式,故名“火龙”。火龙一般有双龙双宝。元宵烧龙,象征新年庆祝活动圆满,借以祈求“清吉平安”。舞火龙者头戴草帽、穿小裤衩、赤脚光背、持龙游舞,四周燃灯者手持鞭炮、拌以铁花、炭圆,向火龙喷射。只见火花飞溅,火龙翻滚,火光冲天,五彩缤纷。待至龙体被焰火燃烧正旺时,舞龙者举起龙架跑至江水,意为送龙归海。遂宁市中区船山乡把龙舞作为特色文化项目,继承传统,壮大规模,使龙舞更加丰富多彩。2000年,国家文化部授予船山乡“中国龙舞之乡”的称号。
★桃子龙 遂宁民间舞蹈,俗称“脱节龙”,因其龙躯为脱节的桃子形而得名。相传川北一带的“娘娘”会,各家各户均要上庙献桃,以求得送子娘娘的保佑,后来在观音会和元宵灯节活动时,人们将竹编扎彩饰的桃子组合成一条龙,舞时,一人持宝戏龙,一人持龙头,五人持龙身,一人持龙尾,八女孩各拿两朵彩云在龙身伴舞。由于桃子龙为脱节龙,表演者可任意往来穿梭,此起彼伏,似龙在云海里翻腾、沉浮。正如民间俗语:“桃子龙各耍各,穿来穿去脊连着。”遂宁桃子龙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80年代,遂宁县文化馆组织民间艺人彭科税等制作的桃子龙,参加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展受好评,并由中国博物馆收藏。
★彩莲船 亦称“划旱船”、“花船”,大都在春节期间和大型文艺活动中表演。由么姑、艄翁两人表演。随着锣鼓,艄翁随后划船上场,两人边歌边舞,配合默契,组成轻松欢乐的双人歌舞。彩莲船的表演主要是模仿水上行船的动作。么姑的舞蹈动作可概括为四句话:“手腕摇,腿下颤,腰要勤,身拔高”,艄公的舞蹈动作如“划船步”、“吸腿划船”等,贯以川剧中矮子的身法,与么姑的行舟飘游相呼应。舞蹈形象地表演船在水上,时而平水泛舟,潇洒飘逸;时而破浪行船,起伏浮沉。舞蹈以悠荡开始,又以悠荡结束。有浓郁的民间特色。
★车车灯 又称“逗么妹”、“跑旱船”。主要在春节前后演出。表演者3人,1人饰么妹,1人饰小花脸,1人饰车夫或艄翁。也有7人表演的,除上述3人外,增加4个手执灯笼的“报子”(打场人)。灯班均由乡村表演技艺较高的老艺人领头,串联一些爱玩灯的人,临时组成“车车灯”队,春节期间四处玩灯,春节一过即行解散。“车车灯”的表演,先由小花脸手执花折扇跑场,逗出坐“彩车”、戴墨镜,手舞彩巾的么妹(多为男扮),然后即兴编唱各种与节庆、农事、民俗有关谐趣之词,以幽默逗乐为主。么妹在车船内手把车沿,随唱词作出前后仰俯摇摆动作,面露娇羞忸怩状。车夫或艄翁按曲调节拍作推车划船状。小花脸领唱后,其他人帮腔伴唱。每唱完一段后,在锣鼓声中走“转元宝”、“挽蚂蚁”、“筛莲花”等传统套路变换队形。其表演技巧概括为“么妹要稳,花脸要逗”八字,唱段有超腔、数腔两部分。唱词多属上下结构,句句押韵,以7字句居多,常附加衬字、嵌词,唱腔为微式调,曲调重复演唱。伴奏乐器有二胡、月琴、三月、四胡、锣、鼓、四面板等。
★狮舞 又称“耍狮子”,是融武功、杂技和民间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民间艺术。据传始于汉代,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为狮舞高潮。此舞一般为3人组成,2人藏于狮腹,饰以狮形道具,配合表演狮头狮尾舞蹈动作,1人扮演笑脸和尚或孙悟空,戴面具,持拂尘,逗引狮子做各种动作。孙悟空持金箍棒顽皮活泼。舞狮时有打击乐器伴奏,随行有提灯笼者数人。狮子舞有文阵七十二,武阵三十六。表演路数分“文狮”、“武狮”。文狮主要是与猜谜续对联等相关的表演,显得活泼风趣,也有搔痒、舔毛、打滚、抖毛等动作;武狮主要是擅长跳跃、踩球、跌扑、登高、腾转等武功,显得勇猛刚健。在形式上,有“高台狮”、“平台狮”、“高脚狮”、“地狮子”等。平台狮是在一个由四方桌拼成的平台上表演;高台狮是把两张方桌贴面重叠,舞狮者在4只桌脚上表演,也有重叠十多张方桌的高台,表演难度更大。狮子在戏狮人的逗引下,通过翻、腾、蹦、跳等动作,一层层登上桌顶,在四只桌脚上表演“观音坐莲台”、“海底捞月”等动作;高脚狮表演时即兴加入杂耍等滑稽动作;地狮子偏于打滚、扑跳等动作。狮舞还可分为“单狮舞”、“双狮舞”、“群狮舞”。表演节目有“杀狮过年”、“盗灵芝”、“翻铁门槛”、“钻火圈”、“开关四门”、“钻刀圈”、“红灯进宝”、“摆莲花牌坊”、“大舜耕田”、“猴子啃萝卜”、“猜哑谜”等。
★腰鼓舞 俗称打腰鼓。其鼓以木制成鼓框,长形,两端小中间大,双面蒙皮。击鼓时,以绸带系鼓于舞者腰间,双手各执鼓槌,交替击奏,并伴随舞蹈动作。其打法可分为“大花流派”、“小花流派”、“战鼓流派”、“综合流派”等,队前还常有盆鼓和大钹助势,击鼓节拍明显,节奏鲜明,舞姿多样,气氛热烈。
★打莲箫 又名“打铁棍”。表演者手拿一根三尺长并装有铜钱的竹棍,用两端均匀而有节奏地敲打身体的脚、腿、手、肩、臂等部位,还可蹲、跑、滚着敲打,也可几人互打,节奏鲜明、悦耳动听,边打边唱,边讲边唱,中间帮腔衬词,唱词内容通俗易懂。节假日期间,多随着其他表演队伍同行,多姿多彩,很受欢迎。
★打围鼓 有称“玩友”。工余饭后或红白喜事,邀约或邀请“玩友”四五人围坐一起清唱。不用舞台、化妆和服装,一般在玩坝或茶馆举行。玩友各自坐在座位上,手执板鼓、堂鼓、川鼓、马锣、川胡、钹之类乐器,自吹自打自唱。打板鼓者是鼓师,其他乐器以鼓师手势、鼓签、鼓点指挥行事。打围鼓花钱不多,费事不大,因而深入民间,广泛流传,满足了川剧爱好者爱唱、爱听的要求。
★平台戏 民间传统表演形式。平台以木板拼合绑扎而成,有8人抬起游演。平台上由众人扮演一出戏站立造型,人物多系明戏中的脚色。后来,人们将平台戏放置于大型运载车辆上表演。
第二篇:家乡民俗文化简介
家乡民俗文化简介
我的家乡在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枝江市地处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西缘,因长江在此分枝而得名境内长江与清江、玛瑙河、沮漳河交汇,是宜昌三峡的门户,也是一片富饶美丽的鱼米之乡。
枝江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精彩纷呈,如枝江民间婚嫁习俗十礼、丧葬二十七礼、诞生祝寿八礼、民间歌谣和极富地方特色的枝江楠管等等。本文根据自己所见所闻收集并记录了枝江的婚嫁习俗十礼、人生礼仪习俗四则、节令习俗五则、丧葬习俗、枝江民间歌谣和枝江楠管的产生、发展以及皮影戏。
婚嫁是人生最大的喜事,因而隆重热闹,民间俗成的礼节也是名目繁多。枝江婚嫁习俗可谓十礼:
一、说 亲
俗话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婚女嫁总得有人撮合,这撮合的人叫媒人,也叫红娘、红人先生、媒婆、月老、介绍人等。过去曾有以此为职的媒人,当地人说:“好吃好喝的捞媒做”。媒人说亲一般先“量媒”,即双方情况、要求先摸摸底,当媒人认为双方条件相当或是“天生的一对、地配的一双”,就再邀一个同行,分别到男女方去提亲(即说媒),男女双方上门提亲的人热情接待,媒人也尽力地介绍对方的情况,使他们能达成共识。只要各方父母允应了提亲人的意思,这提亲人就正式成为这桩婚事的媒人,此桩亲事(即婚姻)就会称为是明媒正娶,说亲的程序就算完成。
二、合“八字”
男女双方父母同意了提亲,男方就要请算命先生来合男女的“八字”。合八字即算命先生用天干地支表示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合起来是八个字,再根据这生辰八字来推算这个人的命运好坏。如果双方八字合上了,这桩亲事就可以定亲,如果合不上,一方缺什么又有解也可以定亲,如果双方八字相克无解,比如一主“火”热,一方“水”深,水火不相容,那这桩亲事就因“八字”不合而告吹。合“八字”封建迷信色彩浓,现在都不用了。
三、过 门
男女八字合上了,双方父母要互请对方来对象,叫“过门”。男方接女方过门,女方一般由嫂子姑母陪同,在媒人的带领下到男家。过门一是让父母看看对方的长相使其落心,二是让过门的人了解对方的家境。“过门”回家时,父母还要给未过门的媳妇(或女婿)“打发”(即见面礼)。过门后,男女双方就可以自由来往了。
四、订 亲
双方过门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往来了解,男方父母就要择吉日,请女方及女方能代表父母的有关人员到男家来作客,并请自家的堂亲,姑、舅、姨等直系亲威来陪,即“订亲”。订亲虽不比结婚的热闹,但也隆重,有的还杀猪宰羊,请吉长(即厨师)开生案,当着众亲友拟订婚约。订亲这天,女方来客要在男家歇宿,次日返回里男方要给订亲礼,一般是衣物布料、金银首饰,有的公婆还交给信物。
五、求 恳
结婚日期由女方的父亲与叔父、姑父等人来确定。男方如果要娶亲,必须将女方的父亲、叔子、伯爹接到男方家商定婚期,这叫“求恳”。求恳这天,男家人特别讲礼性(即礼貌),俗话说:“低头娶媳妇,抬头嫁姑娘”。女方对男方“过礼”等方面的要求都要说出来,并向男方介绍他们的“陪嫁”物品。男方要尽量满足对方的要求,如有达不到的要求,也只能低声下气地请对方谅解,否则女方会以推迟婚期来要挟男方。一般情况下双方都是和和气气地达成协议,互不为难。
六、开 剪
婚期一定,男方就要积极为对方准备“过礼”的东西了,比如养猪、养羊、扯布料。请裁缝为新媳妇做衣裳,缝衣服这天叫“开剪”。这天还要把新媳妇接来,一是要量比子(即尺寸),二是来帮忙做饭。开剪还要给裁缝师傅封“利市”(即小费),裁缝师傅还要吃喜糖。这天开剪后,男女方都要缝衣裳,一般给女方缝12、18甚至20多件新衣,至少要保证结婚那天新娘从头到脚穿的戴的都是男方的。而女方家缝的衣服是装箱子的。
七、过 礼
结婚前一天,男方将求恳时答应给女方的物品都要送到女家,这叫“过礼”。过礼的礼品要有整猪整羊,鱼一定要是2条,还有专为女方长辈订做的喜饼,称“粑粑”,常言说“嫁姑娘是要吃粑粑的”。还有烟、酒、糖果、衣物。衣物也有讲究,大的从过冬穿的棉袄大衣,小的到裤腰带,都必须齐全。一般“过礼”是用挑担挑去的,女方会给这挑夫利市钱(即小费)的。除食品外,其它物品都会作为嫁妆结婚时送回。
八、成 亲
成亲即结婚,成亲时也有各种礼仪。
1、上头:即成亲头一天,女方要给新姑上头。枝江一带的黄花闺女是不准将头发全部往脑壳后面梳的,前额都要留“达达”(即刘海儿)。结婚后再不是黄花闺女了,必须将头发全部向后梳,称为“上头”。乡间“上头”时先扯脸,即用“索子”搓后,一头用嘴含着,一头用手拉着,另一只手的手指将“索子”(即一种稍粗的白棉线)搓后的那端分开,利用上劲后一正一反地在新姑的额前颈后将汗毛、短发扯下来,边扯边用地灰抹,再将头发往后梳。上头是女人一生的转折点,预示着自己由少女变为少妇。
2、陪郎(陪姑):此项仪式在男女双方各自家中举行。开席时,厨师安排有供十人一桌的宴席。男方(或女方)要请9个童男儿(童女儿)陪新郎(新娘)吃饭。此席上下席各坐3人,旁席各坐2人。新郎(新娘)坐在上席的中间。出菜后,厨师要请“迎台师傅”打鼓吹号将一盘带花的菜送到新郎面前叫“迎榜”,新郎不出钱这碗菜就不能揭开。厨师得到新郎的“迎榜”钱后,迎台师傅也对着新郎吹喇叭,新郎也要给“利市钱”。陪姑不“迎榜”,只“迎花”,枝江一带把陪姑叫坐十姊妹。
3、放压箱钱:女方陪姑之后,父母要请同族长辈兄嫂及姑舅姨进房看新姑的花衣裳装箱,并带头往箱子里放钱,因为压箱钱放的多少既能表示亲友的大方,又能显示娘家的富裕,可抬高新姑到婆家去后的身价。有心计的新姑还故意以舍不得这些人为借口,用哭嫁的方式激起长辈们多放点钱。一般来讲,这些亲威都要放压箱钱,甚至有的凑成整数或几佰几仟的。
4、娶亲:娶亲一般是轿抬马骑。娶亲队中有几位必不可缺的人物。一是新郎先生,如有特殊情况,新郎可由本族的未婚姊妹代替;二是男方媒人;三是2名大炮手,称为“投贴的”;四是一对童男称“男伴郎”,一对童女称“女伴郎”;除此轿夫马夫乐队及“喝泡打杂”的若干人。新郎到了女方家,要喊“给爹、妈送恭贺”,要与所有亲戚打招呼后,在堂屋坐下,此时有一小孩(一般侄儿类)打来洗脸水给新郎洗脸,新郎洗脸表示干干净净,清清白白的来接人,洗完脸要给送水的小孩一个“红包”。
5、哭嫁:“哭嫁”也叫新姑“打榨”。即新姑在上轿之前要在闺房啼哭,一是舍不得爹妈,哥嫂弟妹;二是嫌嫁妆太少,压箱钱不够,用哭嫁的方式最后“榨”一点娘屋及亲友们的银钱;三是民间常以姑娘哭唱水平的高低,作为该姑娘智慧和能力的大小,其实真正舍不得父母的新姑很少,大部分的心早已飞到新郎的怀抱。
6、送亲:送亲一般由下列人员组成,一是女方介绍人;二是2个女送亲,这两人一般是嫂子或姑姑,称为“亲客”;三是2个男送亲,由新姑的兄弟担任称为“小亲家”;再就是扛帐子的、挑镜桶脚盆(称小家业)的,抬亮盒的、抬嫁妆的都称为“来亲”。发亲后,娘家还将小家业中的“劈柴”拿转来,只留给2块或4块,否则把娘屋的“财”都带走了。发亲铳响,娶亲的送亲的一起上路,返回时不能走来娶亲时走过的路,这就叫“新人走新路”。
7、铺床:娶亲回来是“小家业”嫁妆先到屋。帐子被子到屋后,新郎父母安排人铺床。铺床人必须有资格,一般要求该妇女上有父母下有儿女夫妻健在。只有这样的人铺床才会使新郎新娘婚后白头偕老,儿孙满堂。铺床人在为其铺床时,会得到新娘子事先放在被子里的“利市”红包。
8、拜天地:接亲归来,堂屋里已是灯火辉煌。拜堂上方的春台上点有两支红蜡烛。亲友来宾坐两旁,媒人、父母双亲、小亲家坐上方。新郎新娘站在拜台上,支客先生做司仪举行拜堂。拜堂施大礼(磕头)先拜天地,再拜公堂,三拜父母,四拜媒人,五拜姑嫂,六拜来亲,七拜亲朋,八是夫妻互拜。八拜也正合“要得发不离八”的吉利话意。夫妻互拜后一般还要互换信物,喝“交杯酒”,即新郎新娘各端一杯茶水,以茶代酒,双方挽起胳膊,互送对方嘴边喝,意为二人百年合好。
9、抢房:抢房也叫抢床,其实就是新郎新娘争先恐后进洞房。据老人讲,谁先进洞房谁就占强些,以后不会受到对方的欺负。所以拜堂之后,男方的母或嫂推着新郎、女方的亲客推着新娘,一齐往洞房里挤,“挤得赢的是哥哥”。有的新郎新娘愿意同时步入洞房。入洞房后,有一童男童女为新郎新娘各端来一盆洗脸水,新郎新娘双双洗脸洗手后,分别给童男童女“给包”。表示干干净净地结为伉俪。
10、闹房:新婚之夜闹洞房是最热闹的,主人取忌讳新婚之夜无人闹房。一般闹新房的都是男方的表兄弟及朋友,闹房时除了亲客能在房内,小亲家和来亲都分别安排专人作陪或休息去了。在枝江百里洲一带,送亲的人都要当天回去或者不能在男方歇宿。闹房者一是进洞房看亲客新娘、看嫁妆、看新房;二是来给新郎新娘贺喜、陪夜。闹房的名堂很多,一般进门先喊“喜”,一人领,众人合例如“(领)楠木桌子,(合)喜呀;(领)四角四方,(合)喜呀;(领)上面摆的,(合)喜呀;(领)瓜子糖,(合)喜呀。”进门后入座,先喝一口常茶,抽一支常烟,再有头有脑地进行。比如要吃“鸦雀含柴”的糖,“喜鹊闹梅”的烟,“双狮抢球”的茶等等,这些都由闹房者事先安排好了的动作,要新郎新娘表演,其目的就是要新郎新娘拥抱、亲嘴之类。还有“小叔子”或者是侄儿用一竹竿,一端绑上线,线上绑一颗糖,用手拿起竹杆摆动,要新郎抱起新娘吃,称为“刷刁子”(比喻钓小鱼),吃到了糖,新郎新娘还要将“利市钱”再绑在线上,这样小叔子或侄儿才刷到了“刁子”。还有的把新郎的爹或伯佬哥哥拖进去闹房,因枝江农村喜讲“公佬烧火”、“伯佬哥扒灰”等俗故事,所以爹或哥一般都早早躲起来,怕弄进洞房留笑话,有时为了不得罪客人,还是硬着头皮被拖进洞房“挨整”,这样就会把闹房掀起高潮。闹房一班人结束又接着来一班,直到五更。
11、交亲:闹房到五更,闹房的人,就会自觉地纷纷离去。亲客就要请新郎将他的父母姑舅姨等长辈请进洞房,由亲客们动手摆糖果瓜子,并倒茶递烟。待各位长辈坐定,亲客即代表新娘的父母对新郎的父母作些交待。一是感谢他们的热情接待;二是介绍新娘的有关情况;三是代表新姑娘家里对嫁妆办得不全表示歉意;四是要求新郎的父母要将新娘当作亲生儿女一样管教。同时也当面对新娘提些要求比如孝敬老人、夫妻和气等话。新郎的长辈也有一个代表发言,对女方父母包括亲客表示感谢。互相客套之后,亲客将新娘陪嫁的箱子钥匙当面交给新郎的母亲,并向长辈们介绍有多少件衣服、多少压箱钱等。新郎新娘也要当面相互表态,比如怎样孝敬老人,互相帮助把家庭搞好等。这就是“交亲”。
12、传茶:交亲结束后,新娘将自己在娘家为男方的长辈们做的鞋拿出来,送给各位长辈,一是表示尽孝道;二是在长辈们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针线活本领,三是可以得到比这双鞋高几倍的“利市钱”。长辈们接到鞋后,连忙掏出钱来给新娘。这就是“传茶”,那鞋叫“传茶鞋”。
13、揪脑壳茶:天亮了,新娘要早早下厨,在嫂或姑妹的帮助下做元宝打鸡蛋,这元宝面(即汤圆粉)、鸡蛋都是娘屋为其准备的。煮好后由新郎新娘端着送到所有直系长辈的床面前,让老人们从床上一揪脑壳就可以吃到鸡蛋茶,这就叫“揪脑壳茶”。长辈们接到鸡蛋茶,也要给新娘利市钱,一般给的钱很多。因为不是亲嫡嫡的亲戚是吃不到这“揪脑壳茶的”。同时也表示新娘娘屋的父母很讲礼性。
14、回门:婚礼的第二天,新娘在新郎的陪同下第一次回娘家,称为“回门”。为了迎接新姑爷的到来,娘家一般在这一天过客,叫“回门客”。因为新姑爷从此就是娘家的“门外娇客”了,任何岳父母是不会轻易怠慢的。不过作为新女婿首次去做“姑爷”也必须讲礼性,一般回门去要带上几样“茶”(即礼物),至少是四祥表示“四季发财”,也是对岳父母的一种答谢。中午入宴,娘家要给新姑爷“回门饭”吃,这碗饭要用“头子碗(大碗)盛一堆碗饭,碗底放上一枚硬币,但是不管新姑爷肚子有多饿,是不能吃完的,碗里要剩一些饭和硬币,对新姑来说,是不能把娘屋里吃空,对新姑爷来说是祝岳父母家“连年有余,吃不完,用不完”。下午新郎新娘不管岳父母怎么挽留,也得趁早回家,而且越早越好。因为父母在盼着儿媳早点回来,否则父母的眼睛迟早会瞎,是因为他们望儿媳妇归来望穿了双眼。
九、打花脸
新郎新娘“回门”回家时,就是“打花脸”的时候。在家里的表兄弟姐妹或亲友已备好锅灰、墨、红土之类,随等新郎新娘“回门”归来,归来的鞭炮一响,表兄弟姐妹们一拥而上,抓住新郎新娘,给他们脸上抹黑抹红。父辈的亲友也如痴如狂地逮新郎的父母画“花胡子”,有的还在他们背部乱抓即“刨背”。“打花脸”意味着“打发、打发”、“刨背”是祝他们早日抱孙子升辈。“打花脸”从表面看来很“武野”,实际上气氛热烈和谐,意义深长。若没有来“打花脸”和“刨背”对过喜事的这家人来说,就是很不吉利,好象真失去了“发财”或“升辈”的运气。
十、亲家过路
婚嫁的最后一礼为“亲家过路”。亲家过路即男方择一日子,请女方父母到家里正式做客,以方便双方亲家日后的往来行走。乡间流传的“亲家母的茶,一礼还一答”也是这个意思。男方这到也要请姑舅姨来作陪,借此机会让女方父母放心,并共同喝一次“安乐杯”酒。
人生礼仪习俗有添生、逢生、报喜、洗三四则:
一、添 生
添生是生儿生女的事情,人们把它当作传宗接代和养老送终的头等大事。临生里,怀生妇女和家人非常紧张,常言道:“儿奔生,娘奔死,只隔阎王一张纸”。
建国前,人们相信“婆婆经”,怀生妇人,一旦发作,房屋的门、窗、柜门都打开。缸、坛子和罐子的盖子也要一个不漏地揭开。遇到难产,紧口坛子,罐子要摔成碎片,房前屋后的石板也叫它翻身。
添生时,婆婆要仔细观看娃子落地的姿势。偏着身子落地,家人才会放心,娃儿落地屙尿,是不祥之兆,要用手捧住,让尿滚到娃儿身上,俗话说:“落地屙尿一举枪,不死老子就死娘。“
娃儿落地后,总要先放鞭炮,因为这样可以为生命壮胆,长大后胆子就会大些,也可把喜讯告知邻里乡亲。
二、逢 生
第一个跨进添生大门的叫逢生人。无论是官是民、是富是贫。主人都要以礼相待,弄些东西逢生人吃,老人们甚至认为:逢生人的思想、才华、德行、气质等就是新生命的未来模样。假如是好吃懒做、叫化子、小偷逢生的话,这对主人来说就是一大忌讳和心病。
乡邻得到添生的消息,要前来关心和捧场,说一些送恭贺的话;什么“恭贺您落了心啊!”“添了一张嘴啊!”“是放牛伢子还是个酒坛子啦?”人们把生女娃子说成“酒坛子”,把生男伢子说成“放牛娃子”。
三、报 喜
添生后,娃儿的爹要尽早去给家家报喜,让家家放心,俗话说:“婆家不报喜,娘屋里无碎米”。报喜一般要准备四样茶礼。如果生的是女娃子,礼品中就要有白酒;如果是男娃子,礼品中就应有嘎嘎儿(猪肉)。
报喜后,家家定下洗三的日期,不过逢三不洗三,如日期有违,当另择吉日。
四、洗 三
洗三,又叫吃三朝饭。三朝是说奶巴子存活三天的好兆头。洗三是对新生命的一次重大洗礼,也是人生的第一个节日。
洗三的主客是家家、舅家家、姨家家和接生员,陪客是自家直系亲属的长辈们。客人不多,总共不过两三桌。因此,又叫吃“三桌饭”。
这天,家家要送来鸡子、鸡蛋、猪蹄子、猪心肺等营养品,为的是给月母子发奶和补养身体。
洗三严肃而慎重。把艾蒿和蒲草加清亮水放在清洁锅里煮开,去渣后加上金银铜铁锡,就成了洗三用的水。老人讲,用这种水洗澡,可以消毒、治病和去邪。洗三,是奶巴子和月母子同时进行。不过,对奶巴子特别讲究。冬天里,室内要生火,防止感冒。开始由接生员接过奶巴子,用新盆子新袱子装上洗三水给奶巴子洗澡。洗的方法是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内向外按序进行。边洗还边说一些吉利话,洗到眼睛时说:“眼睛长得亮,看了东方看西方,看了南方看北方,方方多明亮。”洗到耳朵时说:“官大耳朵大,长大好听话,你八方听得见,做个乖娃娃。”洗到手板时说:“手板长得白又嫩,指嘎儿也长得伸,给你双手洗干净,长大正乾坤”。这些词有随口编的,也有约定俗成的。
奶巴子洗净以后,还要拿剥壳后的石磙鸡蛋磙脸和磙身,娃儿长大后皮肤就会变得白净可爱。
奶巴子穿上新衣后,先给室内四个门旮旯作揖,求“偷生官”保佑奶巴子平安。然后给家家和长辈们作揖。
洗三后的水叫“太水”。洗三完毕后,要把太水泼在人迹不到的地方,一般倒在自己的床底下,免遭人的践踏。
接着,便是打发送生娘娘。神龛前供有全鸡、槽头猪肉、三杯酒和三杯茶。娃儿的爹三叩头,娃儿三作揖,以表对送生娘娘的感谢。
中午,主人摆上丰盛的酒席,“烧三桌”的仪式开始。作法是主人在每桌酒席下烧香化纸,请各位长辈亡灵坐席,最后呼叫:“三代公祖、老少亡人、没叫到的都来喝喜酒!”
席间,家家要定下洗九的日期,女婿就可接客和准备了。节令习俗有五则:
一、过 年
枝江一带人们称“春节”为“过节”。枝宜地区“过年”的时间长,从头年的腊月二十三祭灶神开始,经过“小年”、“大年”、“上九日”、“元宵”、直到二月初二“过把把年(也叫尾巴年)结束,甚至还可以延长到麦子黄,俗话说:“拜年拜到麦子黄”。“过年”的风俗活动丰富多彩,也反映了人们对人寿年丰,如意吉祥不倦的追求。
1、祭“司命老爷”(祭灶神)。腊月二十三日是“司命老爷”的生日。传说司命老爷原是凡人,有的说因其贪财,有的说因其贪色,于腊月二十三羞愧难当,一头钻进灶堂憋死了。后来玉皇大帝封他做了灶王(即司命老爷),能主宰吉凶祸福,人们把腊月二十三作为他的祭日。让其“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为盼在“过年”期间一切吉祥如意,便在此日为“司命老爷”烧纸敬香,求其保佑。也趁此机会将灶前、灶后、壮上、灶堂打扫干净,使灶屋里清清爽爽。也有的用大鱼大肉做贡品,为次日“过小年”作好准备。
2、过小年。每年“过年”从腊月二十四日开始,腊月二十四称之为“小年”,民间把“过小年”当作“过大年”的准备阶段,在外面的家人要准备回家,年前的准备工作都要从这天开始,大户人家还要在这天酒后发放“长短工”的工钱或安排次年的去留,一般家家都要做几道好菜摆上桌,以示过一个美满的小年。
3、滥水节。从腊月十四到腊月二十七止为“滥水节”。传说“滥水节”期间,没有风水禁忌和动土的禁忌,人们就可以趁此期间,挖阳沟(实为阴沟)、填阶沿(台阶)、打阳尘(室内用长把扫帚打扫丝网子灰尘之类),以干干净净新面貌迎接大年到来。其间还要在腊月二十八以前,炒炸豌豆,炒苕金果,炒米子,摊“绿豆皮”(即用五谷杂粮闷湿后,磨成糊状,再将糊浆用锅摊成饼之类,切片晒干后食用),还要打豆腐等等。俗话说“炒(吵或闹)七不炒八,炒八过刀杀。”意思是腊月二十八结束一切准备工作,以图吉利。
4、辞年。在腊月二十八日以前,一般下辈要给上辈、姑娘女婿要给岳父岳母送去糖果、烟酒之类的礼品,给上辈“辞年”,意表与前辈一起以礼福辞旧岁。
5、团年。腊月三十,是全家欢乐的大喜日子。这天,全家人在一起团圆吃饭称“团年”。这日清晨,人们放“爆竹”(鞭炮)称为“接年”,“接年”后,妇人进厨房做菜做饭。男人们就要贴对联,贴门神,在室内贴年画,据说“门上贴红”能避邪恶,使室内室外焕然一新。这一天禁忌大得很,凡是不吉利的话都不能说,如“汤圆”要说“圆宝”,“龙”要说“包”,“蛇”要说成“溜”,“完哒”要说成“圆哒”,饭菜做好后即开始“团年”。“团年”开始时,要放鞭炮,有铳的还放铳,随即烧纸燃香敬菩萨,敬“天地君亲师”灵位,席间先用酒饭为这家祖先“叫饭”,请已故的祖先回家团圆。“叫饭”即用酒杯斟上酒,把筷子的一端搁在碗上,家里的主人口里振振有词“三代公祖,老少亡人,列祖列宗回家过年”,还用各自面前的筷子在各菜碗里点一下,以示“奉菜”。最后给每碗添上一勺饭,少顷,将酒点洒于地,将饭倒在一起后喂鸡,饭桌四周拨洒一口茶水,“叫亡人”结束。全家人便上桌“团年”了。团年的席上有鱼肉剁成的“年糕”,取意“年年高”,有鱼或肉丸子,取意“团团圆”,鸡肉鱼应有尽有,满满盛席。团年时,最忌讳的是缺人或说些不吉利的话,如果这里有个外人进门,则皆大欢喜,一定请人上席。传说团年时添人就意味着新的一年不是添子添生,就是添财进喜。团年结束后,家庭主妇还要用“团年饭”喂鸡,据说鸡说了团年饭能多下蛋,猪吃了团年饭长得快。如果家中有三弟四兄的,有的头天就开始“吃团圆饭”。
二、清 明 节
清明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传统称之为清明节。清明期间万物复苏、春暖花开,人们常以清明的“清”字引起怀念已故的亲人,将清明前后定为“挂清”的日子。人们用红绿黄纸做成“清明吊”于此期间到亲人坟上去“插青”,“插青”时也要烧纸烧香放鞭、叩头,并带有食品贡奉,对坟有损坏的地方赔上土,整修坟地环境。坟上插的“清明吊”多,表示亲人多,子孙发达。如没有人“插青”的坟,称之为“孤坟野鬼”,好心人也会给插上一束“清明吊”,以求互相照顾。人们还趁此机会带着孩子去观赏风景,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祭扫的风俗,并限定祭扫期为清明的“前三(天)后七(天)”。
三、端 阳 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阳节,也叫端午节,本地人叫“过端阳”。五月初五为头端阳,五月十五为大端阳,五月二十五为末端阳。端阳节是纪念屈原等说法不一,因而节庆方式也不尽相同。五月份正是农村大忙季节,传说端午期间,各类野鬼出来危害人类。天气回暖,容易流行疾病,各种毒虫开始危害人们。人们利用过端阳节纪念屈原并慰劳自己,也从各种文化形态上达到避邪驱毒,而构成隆烈的节日气氛。
1、划龙船。划龙船是一种自发的节日文化体育活动,并通过活动中的锣鼓鞭炮,借助龙的威力驱赶瘟神。在枝江县内,白洋、董市、江口等地都有划龙船的历史。其划龙船的人员喜单不喜双,以7人9人11人为宜,一锣鼓、一舵手、一指挥,渔船两边坐人划桡,随着“呼锵”的锣鼓声,夺标定输赢。观看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2、吃粽子。过端阳节的主要食品是粽子,粽子是把糯米用芦苇叶(粽叶)包成菱角形,蒸熟后伴糖食用。据说最先是把粽子投进河里,让河里鱼虾吃粽子,不伤害屈原的尸体,表示人们对屈原大夫的厚爱。除此以外,过端阳还吃“盐蛋”、“卤鸡蛋”、“包子”、喝雄黄酒、吃大蒜以达到消毒解毒之作用。
3、插艾蒿。过端阳这天,人们都要在野外割来艾蒿、菖蒲草插在大门两旁,其意是门边两束艾蒿,菖蒲形似两把利剑,能驱避外来野鬼,以青迎亲鬼,还因艾蒿、菖蒲是一种败毒的中草药,用此药煎蛋可治感冒、咳嗽,用此草烧水薰蒸洗澡,可为“月母子”发汗,驱寒解毒;攀烧此草的烟雾可以驱赶蚊虫。
4、戴香包。香包在本地叫“香荷包”,糨是给小伢们戴的一种具有药用性质的“荷包”。“香荷包”既是一种民俗习惯,也是一件美的工艺品。“香荷包”的形状各异,似红辣椒、似菱角、似猫、似狗、似鸟、似鱼等。包内装有丁香、桂皮、茴香、艾叶、花椒之类,其味香,给小伢们戴上,孩子们喜欢戴,并爱放在嘴里吮,吮后具有生津败毒之药用功能。故当有“香包身上戴,伢们逗人爱”之说。
四、月 半
七月十五为“月半”,(也叫中元节,大多叫鬼节),枝江一带称“过月半”。传说七月十五开鬼门关,从这天起,阴间鬼门大开,大鬼、小鬼、恶鬼、善鬼都可出来,各家亡人也会回来过“鬼节”。人们出于尊天敬祖的传统,十分担心先祖在阴间成为饿鬼,一般都要准备丰富的饭菜、烧纸钱、扎“灵屋”、做“纸箱”制冥衣、烧包袱祭祀祖先,打发亡人。富贵人家还要摆道场祭祀祖宗,操度亡灵,并以此求得惩治恶鬼,保举家人平安。
五、中 秋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此期间,各种夏秋作物均已成熟,临近收获,民间利用此间休养生息,并家人团圆,准备收获。
中秋节这天晚上,全家人在高悬的明月下吃月饼,守月花,传说十五晚,观看月亮,可以看到张果老砍桂花树,嫦娥穿白衣,乘白鸾,舞于桂花树下的奇观为“月花”。
另外,这天晚上还有“摸秋”的习俗,“摸秋”就是到别人果园或瓜园“偷摸”瓜果,传说如果久婚不育的夫妇,这天亲友会摸别人的瓜果送来,给他们吃,便可以得子。在我们这里,被摸秋的人家对摸秋者不会骂,据说,骂了别人自己就会“被时”(倒霉的意思),所以有的人家对瓜果园严加看管,有的则希望别人在他的瓜园里“摸秋”,以求好运。
枝江的丧葬礼仪混杂变异,既有楚俗根基又有巴俗影子,更有枝江的地域特色,奇特而丰富多彩。
枝江一带对死人有特定名称:未满3岁而夭折的称为“化生子儿”,意在这儿是父母的前世孽债,葬时应火化却又不忍心,只是施行葬事的人将其锤破,以免再“脱生”害人;未满12岁而死的称为“短命鬼”;未满30岁而死的称为“少年亡”;兄弟夫妻之间称先死的为“死鬼子”;年过六旬而过的才视为正常,对此不说死,一般说“老了”、“过了”、“拿了脚”、“走了路”,或说“已故”、“逝世”、“仙逝”等。
枝江人在葬事活动中多有禁忌,这里称丧葬为人生礼仪中的“白事”,对长寿者去世称“过白喜事”,也有称“红事”的,故有“红白喜事”之说。
人死后,孝家要请人到远处亲友家接客报丧,称之为“把信”。把信的人也只能告诉对方:“某某人几月几日几时‘拿了脚’,于某月某日安葬”便罢。得到信的亲友还要弄点东西给把信人吃,至少要给杯水把信人喝,据说只有这样,亡人才会保佑把信人万事顺喜,否则把信人将会不高兴,甚至与得信人闹出矛盾。
丧葬办桌席时,若找隔壁邻居借桌椅等物,不得说“借”,只能说“讨”,孝子跪在被借主门外,由帮忙的人叫出主人,孝子再向这家主人说“讨”什么东西。平时找别人借东西是要还的,死了人找别人“讨”的东西不用讨主还,一般由被借主自己来拿,或由帮忙的人送去,否则被借主也会不顺喜。给别人送东西去里,一般由孝家回敬一些肉糕、烟糖之类的礼物。民间流传:“一个人埋不成爹”、“众人抬一”、“谁家不死老子娘”等俗语,也正是办葬事靠大家互帮互助的缘故。
人生礼仪活动中,支派掌管事务的人叫“支客先生”,而死人的场合中叫“督官”。据说“督官”火气大,能驱鬼压邪。仔细分析,丧葬礼仪中的事务性繁多,没有“督官”掌脉支派也是不行的。
父母死后,孝子一个月内,五七内(即35天内),不得进别人的家门,据说在这个时间内,孝子身上带有死鬼的阴魂,进了别人的门会给别人带去“麻烦”。
参加吊丧的客人来到孝家也很讲究,如果碰到死者的晚辈,则说“恭贺您忠孝尽到哒”,答日“不忠不孝”或“他(指死人)跟着我们磨不来哒。”如果见到死者的兄弟及配偶等平辈,则说“把您的伴儿拆哒!”答日:“他自己要抢黄土呗!”如果见到死者的长辈则说:“把您急着哒!”答日:“只怪我的命苦”,“命不好”之类等等一些客套话。
枝江丧葬习俗事象中,虽有沿俗信巫的现象存在,但总的来看,还是人们对死者的追念哀思,对存者未来生活的安抚祝福,构成了枝江地域特色的丧葬习俗文化。
枝江丧葬习俗其程序如下:
一、推帐子
枝江人习惯于睡木雕花架子床;如“对子匾”、“满穿”、“百铃”床之类,雕龙刻凤、花木鸟兽。也习惯于吊蚊帐。人在死之前反映出一种预兆,此预兆除了病危之外,还会出现“人死还阳”或“造命”的征候。有经验的老人或郎中都有预感,发现病人出现以上预兆时,就很快将他床上的蚊帐推掉。乡间人说蚊帐在阴间叫“锣丝网子”,如果人死时不推开“锣丝网子”,死人就不能出去,就不能“拿脚”,这最后一口气就不能断,忧得“遭孽”(可怜)。后人也不忍心看到病人“忧”的情景,只得推开蚊帐让其尽快“落气”。待病人“落气”之后,还要将床架子都拆开搬出来,疏通道路,让死人“上路”。
二、烧落气纸
人死落气后,家人在死者床前放一个陶钵子,便在这个钵子里烧纸钱,称之为“烧落气纸”。俗话讲“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死人和出生时一样,赤赤条条地回到阴间,死者死时一无所有,走路过关样样要钱。“有钱能使鬼推磨”,据说纸钱烧成灰后,就成了阴间的钱,亡人有了这笔钱,才能疏通各种关系,顺利到阴府去报到。一般情况下,落气纸在死者病危之前都准备好了。
三、抹 澡
给死人洗澡叫“抹澡”,给死人穿衣叫“装老”。民间都有专门为死人抹澡、装老的人,男有男伴,女有女行,一般同性2人,多为中老年人。有的是世代相传。
抹澡人来到孝家,先到亡人床前烧纸讲礼,孝子施大礼相迎。待清点“装老衣”后,抹澡人请其帮忙者打来洗澡水,抹澡人用“抹澡袱子”先自己洗脸,再给死者洗,意表同洗一盆水,让死者在阴间多多保佑他。根据男女不同的死者,抹澡的方式也就不同,“女者有三,男者有七”。一般死者是女人只抹三袱子,即从头到脚一袱子,左右上下肢各一袱子;死者是男人则要抹七袱子,即面部、前心、背心、右右上肢、左右下肢各一袱子。抹完澡后将死者指、肢弯曲的部位揉搓直,再“装老”。
“装老衣”一般是人死之前就准备好了的,喜单不喜双,一般7件、9件、11件不等。如果死前无准备,那得赶缝装老衣。赶缝的装老衣其裁法和普遍衣服一样,只是在缝时稀针稀线,连拢为止;赶做的装老鞋也是如此,只不过是做鞋人(多为姑娘、儿媳)不做起不能吃饭,必须一气呵成地做好。
在装老时,先由孝子将装老的内衣穿在自己身上,使之“热乎”,再脱下来给亡人穿上,表示亡人是带着儿子的温暖去世的,儿子也借此表示自己孝心。
四、收 敛
将死者装入棺材里称为“收敛”,也叫“入材”。收敛前,先把棺材抬进孝堂(即灵堂),抬棺材时必须大头在前,小头在后。据说,人死入材脸朝天脚朝外,是要出去的,如果小头先进屋,就得在屋内转一圈,才能使小头朝外,这就留下一个不好预兆,预示这家可能还有人死,这是大忌大讳。将死者从房中抬出,也必须是脚在前、头在后。
棺材抬进孝堂后,棺材桶子用两条板凳搁放在孝堂中央,棺盖也用两条板凳搁放在死者抬出的一侧。收敛的人先将棺材桶子里放进草木灰或石膏粉等物,作底垫层(因为草木灰、石膏粉吸潮性强、有防腐功能),再在垫层上铺一层草纸,并使草纸的一端搭在棺村墙板外,在草纸上再铺上垫絮。死人从房内抬出,先放在铺有垫单的棺盖上,再由收敛人从两侧提起垫单,将死者装进棺内,再将棺盖盖上,即收敛完毕。
枝江民歌荟萃,恒河沙数。他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枝江历史进程中,释放着灿烂的光华。
民间歌谣,是民间文学中的韵文作品。他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的口头诗歌,是他们现实生活、思想情感和心理愿望在有节奏的、音乐性的口头语言中的真实反映。枝江地区这些由民众口编、口传,凝聚着群众集体智慧、蕴涵着劳动人民丰富情感的民歌,也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民间歌谣在这一地区大量产生,其原因有三:一是枝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民歌的产生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二是楚风余韵的影响。枝江民歌继承了楚歌音韵清切,哀婉凄绝的风格;三是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
枝江民歌,属“南音”,是典型的楚地民歌,但它又有自己的特点。枝江民歌的声、韵、调三方面最主要的特征是“三声腔”、和歌、五句子。“三声腔”,又称“三音歌”,指全曲仅有三个音组成。和声,简单说就是一人发唱,众人和歌,是荆楚民歌的主要歌唱方式。枝江民歌最突出的“形体”特征就是绝大多数枝江民歌都是“五句子”歌。因为一般以七言为一句,以五句为一节,所以称为“五句子”歌。最长的“五句子”歌有十二节
枝江民歌,历史悠久,数目庞大,以枝江民歌中数量最大,种类、样式最为繁杂的习俗礼仪歌为例。仪式歌是在民众各种礼俗活动或祀典仪式上吟诵、念唱的民间歌谣。枝江民间习俗、婚丧嫁娶礼仪众多,每举行一项仪式,一般都要唱相应的仪式歌。枝江民间婚嫁习俗十礼、丧葬二十七礼、诞生祝寿八礼,基本上每行一礼,都有相应的仪式歌。除这些形式外,枝江民歌还有儿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革命歌谣等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枝江新的思想观念的确立,人们都提倡简单、喜庆。所以,这些名目繁杂的礼仪,也失去了它生存。发展的环境,在城镇基本上已经消失,只有在极少数的山区农村,才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枝江是全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艺术门类众多。楠管是枝江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魄力在枝江民间广为流传,并播及湖、广、苏、皖广大地区。枝江楠管于1988年经过全国曲艺研究专家的审核认可,编入了《中国民间曲艺音乐集成》,从而跻身于中国民间曲艺之林,枝江也因此在中国民间曲艺中占有一席之地。
枝江楠管,源于江汉平原的沔阳渔鼓,它成为枝江的地方曲种,始于清朝末年。楠管多为单人行艺,因此演唱十分灵活,街头巷尾、茶楼酒肆、田头稻场、农舍厅堂,只要一张桌即可开场。楠管以演唱叙述历史故事的中长篇书目为主。长篇无固定文字唱本,只有纲口,演出时全凭艺人的口头“套数”,可因时间、地点不同和听众情绪的变化而酌情增减。有时演唱小段,一人一事,内容集中,结构紧凑。不论中长篇或小段,演唱时大多采用定场诗(或称押韵文)开场,借以揭示主题,泻染气氛。
楠管表演的基础是说和唱,它承袭了渔鼓以唱为主,唱、念(包括白表)结合的形式。曲目情节发展、人物感情、景色描绘常用唱技表达;凡对话、旁白、武打,多用念技表述。楠管艺人重唱,提倡少念多唱,“能以唱代念者为杰”。
楠管唱词词格大体以七言四句为主,每句以二、二、三音节组成,也有十言四句或五言四句的。一般在四句一段的唱词,一、二、四句押韵,但也有两句一换韵的。
在说白技巧上,艺人常用编“套话”、加“水词”和“卖关子”三种手法以增加艺术魅力。套话,是具有一定程式的、有丰富表现力的语言。在说表时,按故事中不同的人物、事件、景象,灵活运用,随口而出;加水词,是说表中的又一手法,在对人物和事件的描述中,添枝加叶地进行渲染和夸张。由于艺人阅历丰富,对社会各阶层人物接触广泛,说表时往往信手拈来而形象逼真;卖关子,是在情节高潮处或生死攸关时,演、唱戛然而止,另起他题或即刻收场,使听众欲罢不能,造成心理悬念。
在表演上,楠管艺人非常注重神态和情感的表达。由于演出场地和艺人双手执乐器的限制,表演动作幅度不大,主要靠眼睛和面部表情相配合,尤其注重眼神的作用,即用正视、斜视、凝视、圆眼、细眼、瞪眼、皱眉、锁眉、展目以表达喜怒哀乐等复杂感情。
楠管曲种原无丝弦伴奏,只用楠管、云板、单面钹三件击奏乐器(艺人称之为三样家业)。楠管,又称楠竹筒子鼓,竹质,长2.2尺,直径约三指,筒身两节,接头处刻槽,用车内胎护其缝,用时斗榫合拢,筒首蒙蛇皮或猪油波。演奏时,左手抱楠管于胸前,右手三四指轻击鼓面,即发“砰砰”之声。云板,即筒板,在演唱中,云板一般只用于唱腔伴奏和前奏。单面钹,又称铃子,即戏曲伴奏中所用小钹、铜质,面薄、音沙,余音少。演奏时将钹带系左手小指上,右手持签敲击钹面边缘。钹一般只用于前奏、间奏中,与楠管之声相配合。在过板、唱腔和说白时,都用击节伴奏。现在,楠管常在舞台上演出,又移植了许多戏曲表演程式,其伴奏也常使用小型乐队,乐器性能多样,表现手法多变,因而更显丰富多彩。
楠管演唱内容广泛、丰富,包括大量中、长篇书目。如南路艺杨安新,一人可演唱中、长篇书目20多部。长的如《三侠五义》可唱90多场;短的如《秦香莲》,也能唱3个多小时。由于艺人学艺全凭口传心授,无文字唱本作依据,故部分曲目相继失传,书目也无法统计。按其题材,传统书目大致有如下几类:历史人物类、侠义传奇类、神话故事类、民间故事类等等。传统书目中的大部分内容一定的积极意义,或颂扬民族英雄,或褒保正义行为,特别是有些公案题材作品,伸张正义,鞭挞邪恶,从破案入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深得群众喜爱。
楠管唱腔地方色彩浓郁,故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枝江楠管虽然历史不长,但经过几代艺人的不断加工、改造,已成为富有浓郁的枝(江)、宜(都)地方色彩,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倍受人们喜爱的曲种。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必将在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事业中,展现其夺目的光彩。
流传在楚文化摇篮沮漳河流域的皮影戏,枝江人称之为“灯影子”。枝江皮影戏属于古代“荆州影”的西部分支,主要活动地点在枝江的问安镇大竹园村一带。据调查,可知已有3代以上的传人。
枝江皮影戏长期活跃在乡间稻场、土屋宅院,为群众喜闻乐见,是民间喜庆演出的常见艺术形式,是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化遗产。
枝江皮影戏影人制作以牛皮为材料,经过雕刻上色上油而成。人物造型写实,贴近生活,无过度夸张。脸谱、服装具有戏曲艺术特征。皮影人物主要关节灵活自如,可以根据剧情需要,换头换身,有大小两种影人。枝江皮影戏演唱曲调为“傩愿腔”,高亢平缓,源于民俗古风“傩愿”。表演时配以吹打乐,以荣获“中国民间吹打乐之乡”称号的“枝江民间吹打乐”融为一体。枝江皮影戏属于宜昌地域的“北路皮影”,能够演出《征东》《征西》《郭子仪祝寿》等近百个剧目,现保持有13个手抄本剧本。
上世纪60年代是枝江皮影戏的兴盛时期,从稻场土屋进入集镇礼堂,从民间喜庆活动演出到参加地市民间文艺汇演。十年**期间,枝江皮影戏受到毁灭性破坏。1980年恢复演出活动。近年因艺人年事已高,现后继无人。
玩龙灯是枝江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民间文艺活动,每逢新春佳节,无论城里还是乡下,都可观赏到。
龙灯也叫龙舞,大概源于汉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龙”当作消灾灭害,吉祥如意,太平安宁的象征。因此,每逢喜庆佳节就表演龙舞,祈求神龙的保佑。这种喜庆习俗,枝江人传承至今。
枝江龙舞大致有滚龙、板凳龙、草龙、滚龙,由绸布扎成。板凳龙由长板凳组成。草龙由稻草扎成。龙灯都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长短不均,长者可达20多米,短者几米,龙身都安有烛灯,每到夜晚,龙体通亮,使其更加活灵活现。
舞龙的方式就更加丰富多彩,有一条龙独舞的,有二龙戏珠的,有多条舞龙抢标的。一般每条龙灯都要10多人舞,其中,引路的人很重要,他实际是总指挥,舞龙的路线,快慢节奏,都由他指挥;其次是舞龙头和龙尾的,非常关键,玩龙头的技艺不高,整条龙就舞不出生气来,玩龙尾的反应不快,不灵活,整条龙也难于飞舞,玩龙灯的阵式无非时而盘旋,时而翻滚,时而飞舞,并伴有锣鼓点子,玩到高潮时,鞭炮声、呐喊声、锣鼓声、甚是壮观,气势非凡。枝江人民一般喜在农历正月举行,敲锣打鼓,挨户游玩,庆贺新年。
中国的跳狮子,源于南北朝。据说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446)五月,交州刺吏擅和奉命伐林邑,林邑王驱象作战,宋军失利,先锋官宋悫献计,用布、麻等物做成许多假狮,每只假狮由两个士兵披架,张牙舞爪,圆瞪双眼,血口大开,吓唬大象。果然,象见状惊慌不堪,争相逃命,宋军因此获胜,所以舞狮子盛行于军中,以后逐渐流传民间。在流传过程中,人们又赋予新的含义,认为狮子能驱除邪恶,带来吉祥,因此每天春节,打锣舞狮。
枝江人舞狮子的习俗由来已久,常由两人合扮一大狮,一人扮一小狮,另一个扮武士,手持绣球作导引,并开拳踢打,引逗狮子,随鼓点节奏俯仰翻动。其表演风格分“文”、“武”两种,“文”重表情,动作诙谐细腻,多为搔痒、打滚、相依相偎等,主要表现狮子的温顺可爱。“武”者动作幅度大,力度强、跳跃、跌扑、翻转等,着重表现其威猛强劲,有的还搭10多米高的台子,玩到高潮时,从台下跳到台上,从台上翻到台下,场面非常壮观,每到春节,枝江城里乡下,都流行舞狮喜庆习俗。
以上便是对我的家乡枝江地区民风民俗的简介,通过对这些的年了解我才重新发现原来在我熟悉的地方也有许多历史的积淀、文化的瑰宝,这些传统文化受到了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呈现出没落和湮灭的趋势,而我们作为中国文化的继承人,有必要以中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为己任,高度重视传统民间文化在发展先进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拥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具有外来文化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我们应该把先进的文化理念融入到传统民间文化之中,使之更具先进文化的思想内核和时代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第三篇:遂宁烈士陵园简介
遂宁烈士陵园简介
遂宁市烈士陵园位于城区西山风景区。兴建于1988年8月,总占地面积50余亩,投入资金1768.8万元。陵园内建有:伍先华烈士铜像、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馆、烈士墓群等10余处烈士纪念建筑物及附属设施,有70余种35761株花草树木,8700平方米的草坪使陵园绿树成荫,花草迷人,一年四季,鸟语花香。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古香古色,格调高雅,既宏伟壮观,又庄严肃穆,系遂宁市及西南诸省人民瞻仰、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社会公益性场所。烈士纪念馆始建于1995年。在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精心指导、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下,于1997年5月完成了革命烈士事迹布展工作。从该年起,市烈士陵园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国防教育基地,充分发挥了其基地作用,每年“清明”、“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共接待群众来园瞻仰宣誓接受教育人数达200万人(次)。
随着时间的流逝,烈士纪念馆的布展内容日显陈旧、破损,布展的手法也较为落后。为进一步提升遂宁市烈士陵园形象,进一步丰富、补充、完善原布展史料,突出烈士光辉形象,增强展览实际效果,2006年初,省民政厅及遂宁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对烈士纪念馆展区进行全面改建的重大决定。市民政局多次组织专人到馆内展出的烈士生前生活、工作、战斗过的地方调查核实,走访当地的老人、烈士的亲人,查阅当地的党史资料,收集、掌握了大量鲜活、翔实的烈士史料,请市文联组织专人编撰成稿,请专业人士对改建方案进行设计。在历时一年的纪念馆展区改建工作中倾注了遂宁市委、市府领导及我市老领导大量的心血和感情,纪念馆展区改建工作于2007年6月下旬竣工。这次大规模的改建工程学习借鉴了国内知名烈士展览馆的经验,重建了烈士群雕,打破了原只有平面设计图片、文字的格局,新增了实物展示、场景模拟等手法,采用了声、光、电等现代多媒体技术,增强了现场的真实感和震撼力。同时,根据中共党史对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各个时期的划分原则和我市一千七百多名革命烈士的具体情况,将烈士纪念馆划分为四个展区和四个时期即: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建国以后时期,每个展区确立一位具有全国或全省影响力的烈士作为中心,四个展区共展出47名烈士的英雄事迹。依次展出4名中心人物是:1929年6月29日在蓬溪县大石镇牛角沟率部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建立蓬溪县苏维埃政府的革命先驱旷继勋;被誉为“民国以来中国军人对外强开战的第一位爱国英雄”的抗英将领于渊;牺牲在重庆渣滓洞监狱的“黑牢诗人”蔡梦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开辟前进道路的“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伍先华。
遂宁市烈士陵园,1995年被省民政厅评为“四川省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同年被省委、省人民政府和省民政厅首批命名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市人民政府批准为“遂宁市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1998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四川省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1999年被市人民政府评为“遂宁市园林式单位”;近6年连续被市民政局评为“文明单位”、“工作先进单位”、“共产党员示范窗口单位”。2004年被省人民政府、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同年,被省民政厅表彰为“四川省民政系统行风建设先进窗口单位”;2005年被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命名为“遂宁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校外活动基地”;2006年被市民政局评为“民政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第四篇:民风民俗文化作文
民风民俗文化作文2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民风民俗文化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民风民俗文化作文1我继续为大家介绍傣族。
在西双版纳有很多民族,傣族是版纳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他们拥有着自己的文字。傣族不像我们汉族有百家姓,他们那里女的姓玉,男的姓岩(ai)。如果生在地位比较高的就姓刀,比如西双版纳自治州的州长刀琅英女士就姓刀,因为他们没有百家姓,所以他们的名字经常重复。
接下来我来介绍傣族的智慧,大家一定听说过吊脚楼吧。什么叫吊脚楼呢?吊脚楼就是第一层不住人当仓库,第二楼才住人。进到吊脚楼里讲究“一脱二摸三不看”。就是进客厅要先脱鞋,然后要摸一摸吉祥如意柱,傣族都信仰小乘佛教,所以如果你看了人家的卧室就把他们的灵魂带走了。傣族人非常聪明,他们为了防止毒蛇进入,就把柱子弄成四四方方的,可见傣族非常聪明。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
民风民俗文化作文2过年期间,遇上建了新房的、娶了新娘的、新女婿上门拜年的、老人做寿的,竹马狮灯队会在主人家玩得更起兴、更滑稽,时间也更久。
玩的花样更有针对性,会敬称为:三星拱照、骑龙送子、五子登科、高堂拜寿之类。主人招待更客气、更丰盛。由于表演的`时间长,白天没玩够,晚上会有继续表演,引来村内村外更多人的观赏。所以,春节期间我们老家一带的孩子都喜欢成群结队,争先恐后地追赶着舞狮队,跟着看舞狮、看唱戏,就成了他们乐此不疲的最主要的活动。
故乡的民俗浓郁,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裕,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多彩。它就像甜在我心头的巧克力,醇香甘甜,成为了家乡人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每逢春节,我就迫不及待地赶回家乡,不光是为拜年,更是为去品尝家乡这醉人的风情啊!
第五篇:景宁县民风民俗文化研究
景宁县民风民俗文化研究
摘要:景宁是浙江、江西、安徽等身份畲族最早的迁入地,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景宁境内的畲、汉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着密切联系,长期的交错杂居使得他们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方式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对景宁县民俗民风的研究其实就是对畲族风俗的研究。本文选取了饮食、节日、工艺、婚嫁四个富有代表性的角度来探讨景宁独具特色的畲乡风俗。
关键词:畲族,民风,民俗,研究
一、景宁的饮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而饮食也最能反映一个地方的民俗特色。
景宁畲族人自称“山哈”或“山特”,意思是山里的人。这个名字极富表现力,它深刻地表现了畲族先祖的生活生产方式。在岁月冲洗下,畲族传统习俗已难得一见,但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民族语言,与这传统语言相伴的是简单淳朴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历史上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物质生活尤为简朴。他们“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现在随着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修小楼房的人越来越多。火笼、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于山区气候寒冷,严冬腊月,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地瓜米掺上稻米为主食,纯米饭只是宴请贵宾时才用,喜食虾皮、海带、豆腐等。尤喜饮“米酒”和“麦酒”。
畲家大都喜食热菜,一般家家都备有火锅,以便边煮边吃。除常见蔬菜外,豆腐也经常食用,农家招待客人最常见的佳肴是“豆腐娘”,即先把黄豆洗净用水浸涨,再用石磨(现在有的地方用电磨)磨成浆,再用温火烧熟,配以辅料,其味道非常鲜美。还有用辣椒、萝卜、芋头、鲜笋和姜做成的卤咸菜,其中以卤姜最具特色。用以做菜的竹笋有雷竹、金竹、乌桂竹、石竹、牡丹竹、蛙竹等十余种之多。竹笋差不多是畲家四季不断的蔬菜。有这样的说法:一年十二月中只有八月无笋,用茭白替代。竹笋除鲜吃外,还可制作干笋长期保存。制作干笋时先将鲜笋煮熟,撕成两半,晒干或熏干即可。在景宁一带的畲家制作干笋时,先将鲜笋切成片,加盐猛火炒熟,再用文火焙干,装入竹筒内,用竹壳封口倒置,民间称这种干笋为“扑笋”。肉食最多的是猪肉,一般多用来炒菜。
二、景宁的节日
景宁畲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农历四月的分龙节、七月初
七、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祭祖时要以两杯酒、一杯茶、三荤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时节的餜。在节日期间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但不论过什么节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过生日除杀鸡、宰鸭外,也要做糍粑。
最著名的是“三月三”。“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在长期的迁徙与山地农业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每逢农历新年和“三月三”等重大节庆,畲乡的山村畲寨便灯火阑珊,酿米酒、打年糕、抢猪节、做麻糍、吃乌饭,板龙灯、盘畲歌、赏菇戏,一年的辛劳在这里释重,久别的亲朋在这一时节相逢。这个节日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一般是畲族的家庭或者每个部落组织去野外。这天,他们要吃乌米饭。有时又称“乌饭节”。现在不仅仅是畲族在庆祝,还有许多汉族人与畲族人一同庆祝。如景宁民族中学也会组织同学庆祝三月三。如今的三月三已经不是简单的畲族人的节日了,还是全景宁的节日。每到这个时候,在景宁的一条街上就会展现许多畲族的工艺品。会邀请来自各个地方的民族歌手前来演唱。
除了三月三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特别的日子。如正月初一为祭祀的日子,在这天有很多禁忌。如抬轿,吹喇叭,都是不被允许的。还有畲族也是和汉族一样过春节的。他们也要杀鸡宰羊,与汉族不同的是他们还要做糍粑。糍粑是畲族特有的一种食品。青年男女之间唱山歌也成为春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这是比较传统的畲族的习俗。在景宁,最为明显的就是“三月三”其它的一些节日也渐渐被汉族的一些习俗所同化。
三、景宁的工艺
畲族民间手工艺主要是木匠的雕刻和妇女的织带、绣花,其次是竹编、石雕等。景宁有几位畲族木匠雕刻马腿十分精湛,刻的龙凤、人像、花草生动活泼。民国时期沙湾镇张庄村雷凤新是全县有名木匠,县内一些庙宇及财主人家房子都请他建造。现在他的手艺尚有继承人,县城一大款装修请来雕龙刻凤。
织带是畲族农村妇女必学的手艺,小姑娘五、六岁时就跟妈妈学织带。带子径线放在桌边用三支小竹竿牵成,中间提综,一头扎身上,一头挂壁上或树上,就可坐着织。纬线为白纱。径线两边用红、绿、黄、紫等色纱,色线之内为白纱,中间用黑白相间的纱为织图案花纹之处,径线多少由所需宽窄而定,中间径线一般有五双或十三根,宽者有23根、33根、55根等。提综挑压织出文字花鸟。径纬线有丝质的也有棉质的。彩带织得粗细,是衡量一个女子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准。定亲时,不论男方送什么礼物,姑娘回礼必需有自己织的彩带。女子送给朋友、情人的礼物也多为彩带。彩带作裤带、腰带、围裙带等用。以往农村男青年喜欢把刀鞘壳用火烙成花纹或刻成图像,钉上情人送的彩带,缚在身上两人的手艺就结合在一起了。故《情歌》中有首《带子歌》:“一条带儿斑了斑,丝线栏沿自己织,送给你郎缚身上,看到带子看到娘(妇女自称)”。
如今,由于时代的发展,编织彩带这项十分有特色的手工艺已经慢慢被遗忘。现在许多畲族的姑娘都不具备这项技能了。
四、景宁畲族的婚嫁
每个民族的不同和有特色之处很多时候在婚俗上能够很好的表现出来。而畲族的婚俗也是有它自己的特色。
首先畲族一直以来都是实行一夫一妻制的。而且女性在家庭中地位要高于男性。畲族除了可以嫁女儿外,还可以娶进来。畲族过去是不和外族通婚的。在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后,畲族开始于汉族通婚。但是畲族还是实行同姓不通婚的原则。畲族的婚俗是非常有特色的。每一个民族的不同之处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出来,在婚俗中更是能够体现。畲族的婚嫁特色很多:首先迎亲队伍到村时,女方村上女性拿杉木枝栏路,这就表示晚上要对歌,男方要扫除障碍。然后到中堂时,女方请四位男子与迎亲队伍中四人相对然后开始“拾田螺”,这是表示欢迎的的意思;午饭由女方请迎亲队伍,媒人就坐中堂席首位,这就叫做“落脚酒”;晚餐由男方请嫁方亲戚朋友,舅公就坐首席,叫请“大酒”。中午的时候,因为女方不给男方
炊具,所以男方必须在女方家“借锅”。姑嫂们把能藏的炊具藏起来,由赤郎猜出女方所说的谜语是代表什么炊具。要是猜不到,姑娘们就不把炊具拿出来。要重借。这就是男方在女方家借锅请客的一个特色。借好之后,赤郎要杀女方家的一只公鸡来“请祖公”。杀鸡的时候,规定血不许滴到地上,滴一滴就罚一碗酒。而女方家的姑嫂们总是耍赖,以此为乐。大家都希望把赤郎灌醉。
之后就由女方起头对歌。女方唱:“换脯(昨天)听讲赤郎来,姐妹双窝(叫)站门背,姐妹双双去修路,修条大路赤郎来”。赤郎回:“今脯寮里起身来,收拾南货(礼物)两三回,收拾南货饼搭面,担落娘洞度花栽”。之后就变吃变唱,一直唱到新娘要起身为止。唱的有度亲歌、嫁女歌、赤郎歌、采茶歌、结成双、恩爱夫妻等,忌唱不吉利的内容。到新娘该起行前要唱“催亲歌”,最后当然也要“送歌神”。畲族婚礼的又一个特点是,新娘夜行嫁,卯时进夫家门。行嫁时有牛在前头踏路,意为新娘一切都要新的,牛踏过的路为新路。以往嫁妆有锄头、斗笠、棕衣、线篓、火笼等,体现了畲族妇女热爱劳动。
由于丽水景宁是畲族的聚居地,与外界交流较少。受畲族的影响很深很广,因此在很多节日,婚嫁,歌曲,手工艺品等方面,汉族与畲族已经融为一体,一同庆祝。比如三月三,整个景宁县城十分热闹,全县的人都参与其中。再比如畲族的工艺品,在景宁的大街小巷,我们都可以看到有着畲族特色的编织品。
总的来说,景宁畲族自治县作为一个浙西南小镇有着浙江,有着典型的浙江的一些习俗。例如编织、唱花鼓。又因为受到畲族的影响,具有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