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言学 原型理论主要知识讲稿
原型理论
一、原型理论的产生
1.范畴的定义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有其特性,人们根据这些特性来认识事物。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即范畴化过程,其结果即认知范畴。
亚里士多德(1999)提出[人]拥有两个本质特征,即“两足”和“动物”。这两个特征是[人]范畴成员必须具备的,如果某一个体缺乏其中任一特征都不可以归为[人]的范畴之中;同时,它们也是[人]范畴的充分特征,若某一个体同时具备了这两个特征,那么它就属于[人]的范畴了。这些观点对“经典范畴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经典范畴理论(Taylor2003)
(1)“范畴划分由一组充分必要条件决定”;一个事物要么符合充要条件属于这个范畴,要么不符合充要条件被排除在范畴之外。
(2)“特征是二元的”,对于某一特征,个体只有两种可能,具备或者不具备,因此范畴可采用二元划分法,即,某一个体要么属于该范畴,要么不属于该范畴。
(3)“范畴具有清晰的边界”;符合范畴定义特征的实体就是范畴成员,不符合的实体肯定就不是范畴成员。
(4)“范畴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成员之间没有典型性差异,不存在某一成员比另一成员更为典型。
3.对经典范畴的挑战 “家族相似性”的提出 Wittgenstein(2001[1953]),他指出范畴各个成员之间未必具有共同特征。
例如在[游戏]范畴中,一些游戏仅仅为了娱乐,有的具有竞争性,涉及到技巧,还有的要全靠运气;同时,尽管没有一个或几个特征是所有游戏共有的,但是许许多多的[游戏]成员背后是一个复杂的各种相似点重叠交织的网络系统,有些是整体上的相似,有些则是细节上的相似。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各种相似性正是以同样的方式重叠和交织的,因此,Wittgenstein将这种相似性命名为“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
“家族相似性”的进一步解释
Rosch&Mervis(1975)进一步将家族相似性定义为:
一组形式为AB,BC,CD,DE的项,每一项都同一个或几个其他项至少拥有至少一个或者几个相同的要素,但是没有或几乎没有一个要素是所有项共有的。
对“经典范畴”的进一步挑战
(1)Berlin&Kay(1969)调查了98种语言,发现不同语言中的基本颜色,即基本颜色范畴颜色等级,而且发现了某一颜色范畴中的最具代表性的颜色,发现人们根据这些定位参照点系统,即焦点色对颜色连续体进行切分和范畴化的。
(2)Labov(1973,1978)关于cup、bowl、mug的认知实验(3)Rosch对[鸟]范畴进行的实验 4.经典范畴的缺陷
范畴成员间未必具有共同特征。并非所有的范畴都遵循二元思维。
并非所有范畴都能划出清晰的标准界限。
范畴成员的地位并不平等,成员之间的例子典型性也不同。5.范畴的两个维度
Rosch将范畴系统分为横向、纵向两个维度
横向维度中,原型理论为核心。
纵向维度中,包括范畴的基本层次等知识。
6.“原型”这一术语的产生
70年代,心理学家Rosch对焦点色的心理背景进行探索,并用“原型”(prototype)这一术语替换了Berlin&Kay研究中的“焦点”(focus)一词,避免了“焦点”暗含的“中心位置”之义。
二、原型理论的核心内容
1.“原型”的定义
目前认知语言学界对原型理论的阐释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原型是范畴中的典型成员,是与同一范畴成员有最多共同特征的实例,具有最大的家族相似性。
第二,原型是范畴成员的图式性表征。原型是范畴的心理表征,是一种认知参照点。(Ungerer&Schmid,2001)
2.原型理论的基本内容
(综合Rosch(1978),Lakoff(1987),Taylor(2003)以及Ungerer&Schmid(2001)的论述)
(1)范畴内部的各个成员由“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并非满足一组充分必要的条件。“家族相似性”意味着范畴中所有成员都由一个相互交叉的相似性网络联结在一起。
例如:[鸟]中成员具有的特性:有羽、生蛋、有喙、会飞、短尾、体型小、重量轻等,知更鸟符合大多数的特征,属于这一范畴的典型成员。
(2)范畴的边界具有模糊性,相邻范畴互相重叠、渗透。
(3)范畴原型与该范畴成员共有的特性最多,与相邻范畴的成员共有特征最少;范畴边缘成员与该范畴成员相似的特征较少,而与其他范畴的成员共性更多。
也就是说,不同范畴的原型之间特征差异最大。
例如:Rosch实验中椅子原型与[家具]中的沙发、床、书柜、衣柜等成员共有特征最多,而与[水果]成员的共性最小,同时,椅子和[水果]的原型——苹果的差异最大。
(4)范畴成员依据具有该范畴所有特性的多寡,具有不同的典型性,因此范畴成员之间并不平等。原型是范畴内最典型的成员,其他成员有的典型性显著,有的则处于范畴的边缘位置。
(5)范畴呈放射状结构,原型位于范畴结构的中心位置;多数范畴呈现的不是单一中心结构,而是多中心结构,即某些范畴通常具有多个原型,原型之间通过家族相似性获得联系。
汉语中[水果]范畴的成员梨、桃都是极具典型性的,都可以视为原型。3.影响范畴原型的主要因素(1)语境
a.猎人拿上枪,离开了小屋并叫上了他的狗。b.比赛一开始,那些狗就开始追逐那只兔子。
c.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2)文化差异
文化背景不同的人所选择的范畴原型不同
中国文化里的“饮料”范畴的原型可能为“茶”;
欧美文化里的“饮料”范畴的原型可能为“咖啡”。(3)个人因素
人们在描述“椅子”和“鸟”范畴的原型时,两个受试列举的特征中最高只有47%的特征相似;即使是同一个受试,他也可能在不同的测试情况下,给同一范畴列出不同的特征。
三、原型理论的应用
1.语音学中的原型效应
原型效应在音位、音节、语调等语音现象中普遍存在。
语言中音节结构的形式体现出了原型效应。例如,汉语的音节构造的原型是“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一般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构成”,如“原”[yuan]、“韩”[han]。我们不难发现[汉语音节构造]范畴中的边缘成员,儿化词的音节就是两个汉字为一个音节,如花儿[huar]等。
2.语义学中的原型效应
原型理论广泛用于语义学领域,尤其是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我们以climb为例 a.The boy climbed the tree.那男孩爬上了树。
b.The locomotive climbed the mountainside.机车爬上了山坡。
c.Prices are climbing day by day.价格天天往上攀升。
d.We climbed along the cliff edge.我们沿着悬崖攀爬。3.语法学中的原型效应 词类划分问题
英语传统语法对词类的划分主要采用定义、句法描写的方式。Tayloy提出用原型理论来描写词类。
人们普遍认为,主要词类与其原型语义值有关。名词表示物体,动词表示过程(和过程),形容词表示(物体的)的特征,而介词表示事物间的关系(尤其是空间关系)。
四、原型理论存在的不足
1.原型理论否认充分必要条件作为判定范畴成员的标准,而对语义特征在范畴成员判断中的作用却从未作直接论述。
2.原型理论难以解释一些复合范畴的内部结构 例如:PET FISH 中PET的原型特征是“绒毛状的”、“令人亲近的”FISH的主要特征为“灰色的”、“中等体型的”,为何PET&FISH分别具有的主要特征没有体现在PET FISH的原型特征(“小体型”、“颜色鲜艳”)中,原型理论无法解释。
参考文献
[1]陈勇,彭小川.汉语量词去范畴化现象考探[J].汉语学习,2015(1).[2]方梅.认证义谓宾动词的虚化——从谓宾动词到语用标[J].中国语文,2005(6).[3]韩蕾.事件词的语义基础及相关句式[J].语言研究,2006(3).[4]黄月华,左双菊.原型范畴与家族相似性范畴——兼谈原型理论在认
知语言学中引发的争议[J].语文研究,2009(3).[5]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2-109.[6]延俊荣,潘文.论“给予”的非典型参与者之建构[J].汉语学习,2006(1).[7]袁毓林.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中国社会科学,1995(1).[8]周启强,白解红.原型范畴与间接指令[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2).[9]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5-63.[10]曾亚平,钟文钰.从原型范畴理论看《老友记》的言语幽默形成机制[J].湖
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
第二篇:语言学讲稿08级用
语 言 学 概 论
课 程 规 划
1、课程名称:本课程的名称叫“语言学概论”,又称“理论语言学”或“普通语言学”。
2、课程介绍:“语言学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其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具体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有关语言的基础理论和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为今后从事语言文字的教学工作和研究工作奠定一个全面的、坚实的理论基础。
3、课程目的:本课程要求学生树立起科学的语言观,掌握语言学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并具备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实际的语言现象,从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作出贡献。
4、教学院系:绵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与 1 对外汉语学院。
5、预备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外国语。
6、教材: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三版。
参考阅读书目
1、普通语言学教程
“现代语言学之父”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1857—1913)著,高名凯根据法文原本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商务印书馆 1980年11月初版本,1985年2月第3次印本。译本有岑麒祥所作《前言》。著者晚年在日内瓦大学三次讲授普通语言学,逝世后他的学生巴利(Charles Balley)和薛施蔼(Albert Sechehaye)根据同学们的笔记和遗留的手稿整理成为本书,1916年在巴黎洛桑出版。全书从序言到索引和目录,一共只有331页。其中 2 除“绪论”外,分为
(一)一般原则,(二)共时语言学,(三)历时语言学,(四)地理语言学,(五)回顾语言学的问题等五部分。
索绪尔认为(1)语言现象应分为言语(Parole)和语言(Langue)两部分,语言学因而可分为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2)语言有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因之语言学又可分为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3)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是能指(Signitiant)和所指(Signitie)的对立统一体。语言符号有两个特性:
一、符号的任意性,二、符号的线条性。(4)语言学有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之分。(5)在语言的机构中,各要素形成组合关系(rapports syntagma-tiques)和聚合关系(rapports as sociatifs)。索绪尔 3 的语言理论奠定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础,他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也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创始人。参看高名凯《德·索绪尔和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2、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
[美]爱德华·萨丕尔(1884—1939)著,出版于1921年,把语言研究同人类心理、社会和文化联系在一起。陆卓元译,陆志韦校订,商务印书馆1964年2月初版,1985年 2月重排本。萨丕尔和布龙菲尔德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代表。他们的《语言论》为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3、语言论
[美]布龙菲尔德(1887—1949)著,出版于1933年。袁家骅、赵世开、甘世福译,钱晋华校。商务印书馆1980年4月初版,1985年第2次印本。布龙菲尔德认 4 为(1)人类语言是由刺激和反应构成的言语行为。(2)语言形式有粘附形式(bound form)和自由形式(free form)之分。(3)复合的语言形式采取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即按层次区分它的组成部分。(4)语言形式的切分和归类根据分布及替代。参看赵世开《布龙菲尔德》,《国外语言学》1980年第2期。
4、现代语言学教程
初版于1958年。汉译本有索振羽、叶蜚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10月初版。[美]霍凯特(Charles Francis Hockett,1916--),美国语言学家。1916年1月17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1932年进入俄亥俄州立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萨丕尔等著名学者的指导下进修人类学和语言学,同时经常到哥伦比亚大学参加鲍厄斯主持的美洲印第安语讨论会,1939年获人类学博士学位。从1946年起,霍凯特一直在康奈尔大学教语言学和人类学,并曾主持基础汉语教学,为美国培养了一代语 5 言学家和人类学家。1964年他曾担任美国语言学会会长。1973年被选入美国文理科学院,1974年又被选入国家科学院。1986年他曾来我国讲学5个月。霍凯特是位多产的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从1939年到1948年,他共出版了专著、论文146种。其中重要的有《音位学手册》、《现代语言学教程》、《语言、数学、语言学》、《语言学的现状》、《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等。
此书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集大成的一部理论著作,它科学地总结了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末美国结构语言学的发展,并展现出美国结构语言学后期的基本面貌。该书自问世以来,虽然经历了语言学各种新兴理论的冲击,但仍旧一再重印,并出版了波兰文译本(1969)和西班牙文译本(1971),至今仍受到语言学界的重视,被公认为全面、扎实、稳妥的现代语言学手册。《教程》全书六十四章,除绪论(第一章)外,归纳为十二个大问题:
(1)通过声音发信号:音系。这部分主要论述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音位理论和方法。(2)音系和语法:不同的模式层面。这部分主要论述语言的结构,其中第十六章“语言的构造”是全书的纲。(3)语法系统。这部分主要论述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语法理论和分析方法,其中第三十一章“语法 6 的核心”至关重要。(4)语素音位系统。这部分论述语素的音位编码和语素的同一性问题。(5)习语。(6)共时方言学。(7)语言的个体发生。这部分研究个人从小到大的言语习惯的发展过程。(8)种系发生。这部分论述语言历史演变的规律。(9)语言的史前状况。这部分论述探究语言史前状况的基本方法。(10)文字。(11)文学。(12)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这部分论述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对研究人类语言的起源有重要意义。
其中,前四个问题(第二章-第三十五章),论述语言的结构和分析语言的原则与方法,可称之为“描写篇”;后八个问题(第三十六章-第六十四章),论述语言演变的规律和探索语言演变过程的原则与方法,可称之为“历史篇”。
霍凯特认为“语言是一个复杂的习惯系统”,包含五个子系统:语法系统、音位系统、语素音位系统、语义系统、语音系统。其中,语法系统、音位系统、语素音位系统是中心系统,语义系统、语音系统是外围系统。《教程》的主要任务在描写语言的中心系统,即整理出语言的音位系统和语法系统,并以语素音位系统为“中介”把这两个不同层面的系统联结起来。霍凯特在 7 《教程》中所表述的描写语言的这套理论框架和描写技术,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语言学家们多年研究成果的总结。最明显的特点是语言中心系统描写的进一步程序化,可概括为“由表及里”和“分层单向推进”的基本原则。《教程》归纳总结出来的音位研究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语法描写的程序是简明实用的。如果说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那么霍凯特的《现代语言学教程》就可以说是美国结构描写语言学成熟阶段的带有总结性的著作。
5、语言问题
赵元任著,系著者1959年在台湾大学的演讲记录,台北版,1968年再版。商务印书馆1980年6月初版。
6、语文常谈
吕叔湘著。三联书店1980年9月初版。
7、现代语言学研究
王德春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初版。
8、现代语言学
赵世开著,知识出版社1983年8月初版。
国内高等院校文科的语言学教材
9、语言论
高名凯著。科学出版社1963年10月初版。本书试图以能体会到的马克思主义精神,批判继承以往和现代语言学家的成就,进而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
10、语言学概论 高名凯、石安石主编。中华书局1963年6月初版。本书根据1961年4月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会议的决定编写。
11、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10月初版。以后多次重印。
12、语言学概论
马学良主编。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1年11月初版。本书大量运用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资料对普通语言学 9 有关理论和范畴的论述作出了可喜的成绩。
13、语言学引论 戚雨村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5月初版。本书系为外语专业学生编写的教材。
15、语言学概论
王德春著,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社
16、普通语言学纲要(21世纪高师文科系列教材)汪大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17、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大学素质教育通识课系列教材)
陆俭明、沈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此外,语言学核心期刊如《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等也应经常阅读。
导
言
“导言”部分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介绍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的范围和内容,10 起到为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指路的目的。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都是围绕“语言学”这一重要概念而进行阐述和展开的。因此在这一部分中应当彻底了解什么叫做语言学以及与语言学有关的其他问题。
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1、语言学的定义
语言学就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这是语言学的定义。
这个定义稍微简略了一点,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C.F.Hockett)说:“由语言学家的研究所产生的关于语言的系统学问就是语言学。”(《现代语言学教程》,第2页,索振羽、叶蜚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这个定义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研究者不是一般的人,而是受过专门训练的具有良好的语言学修养的语言学家;二是经过研究所产生的,不是支离破碎的具体知识,而是关于语言的系统的、完整的、具有理论价值的学问。
另外要注意的是,语言学既然是一门科学,属于科学的范围,它就得遵守科学的普遍原则。英国语言学家罗宾斯(R.H.Robins)说:“说语言学在较严格意义上是一门科学,这就是说语言学处理一种特殊的材料,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11 并且运用可传授和描写的、可通过原理和系统的理论得到论证的方法来进行处理。语言学的这种处理过程的目的,在于分析材料和进行一般的论述,尽可能联系有关规律和规则,总结语言学范围内无限种类的现象(言语或书面语中的话语)。语言学处理材料的方法和它的论述,受科学的三原则的指导:
(1)彻底性,详尽地研究全部有关材料;
(2)一致性,整个论述的各部分不自相矛盾;而且在彻底性和一致性两原则的范围内,没有彼此矛盾的现象;
(3)简洁性,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宁要简短的论述或术语少的分析,也不要冗长的论述和术语多的分析。”(《普通语言学概论》,第18页,李振麟、胡伟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也就是说,语言学是实证的,它必须排除一切主观的臆断、猜测,或者所谓的内心的体验、感觉等,而必须以事实为依据,遵守实事求是的科学原则。
2、语言学的对象
语言学的对象,那当然是语言了。这里要注意的是,语言不但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而且是唯一的研究对象。
为了讲清楚什么叫语言学,有必要叙述一下语言研究的历史,并把语言学同古代的语文学进行比较,使我们对于语言学这个概念有一个更为明晰的了解和把握。
语言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也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中国、印度和希腊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了各自的语言研究。因此,从世界范围来讲,这三个文明古国都是语言学的摇篮。它们的语言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点和学术传统。但是,古代的中国人、印度人和希腊人所从事的语言研究,大多是从解释古代文献开始的,他们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代典籍中的书面语,而他们研究语言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借助语言研究的成果来研究政治、哲学、逻辑、历史、文学、宗教等学科。因此,从研究的对象和目的来看,古代的语言研究只是这些学科的附庸,还没有发展成为以语言为唯一研究对象的独立的学科。因此,人们把古代的语言研究称为传统“语文学”(philology),以区别于现代意义上的、以语言本身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linguistics)。
以中国古代的语言研究为例,我国的传统语言学主要研究先秦典籍中的文献语言,即古代的书面语——文言文,而不重视对活的语言即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 13 口语进行研究。这是在研究范围上的不足之处。而在研究的目的方面,古代的人并没有把语言作为他们研究的最终目标和唯一的研究对象,而是把它作为经学的附庸,把对语言文字的研究作为经学的一个部分。由于古代的书面语是由汉字书写成的,因此中国的传统语言学的特点之一就是特别重视对文字的研究。每一个汉字都有形、音、义三个方面,对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就逐渐形成了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这三个学科都是我国传统语文学的分支。我国的传统语文学又叫做“小学”。
现代语言学的诞生和发展是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的。社会的发展推动着语言学发展。现代语言学产生于十九世纪初年,是随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创立而诞生的,虽然到现在只有两百年的时间,但却取得了并且正在继续取得过去几千年来所未曾取得的成绩。现代语言学摆脱了传统语文学中语言研究的附庸地位,它以语言本身作为唯一的研究对象,对语言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科学的、系统的、细致的和全面的研究。现代语言学非常重视对口语的研究,但也不忽视对书面语的研究。
由此可见,语言学和语文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4(1)语言学以语言作为它的唯一研究对象,而语文学虽然也研究了语言,但却是为其他学科(如经学)服务的,作为其他学科的附庸而存在,它的终极目的不是语言研究本身。
(2)从研究范围来看,语言学既重视口语也重视书面语,既重视现代语言也重视古代的语言,既重视共同语也重视方言,既重视发达民族的语言也重视落后民族的语言。总之,语言学对一切语言现象都感兴趣,它把一切语言现象都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语文学则只对古代典籍中的书面语感兴趣,其范围十分狭小。
(3)语言学所进行的语言研究,是在科学的语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其研究是科学的、系统的、细致的和全面的,因而是可靠的;而语文学则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它所作的研究往往是零星的、片面的,所得的结论并不十分可靠。
3、语言学的任务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并使人们掌握关于语言的理论知识。具体说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描写语言在某一历史阶段的状态(描写语言学或共时语言学);
②追溯语言的历史发展过程(历史语 15 言学或历时语言学);
③探索各种语言的共同规律(理论语言学或普通语言学)。
前两个方面是对某一具体的语言进行研究,它们属于专语语言学或个别语言学的范围。例如要对汉语进行研究,无论是描写汉语在某一历史阶段的状态,还是追溯汉语的历史发展过程,都可以把它们归为汉语语言学的范围。对英语或法语进行研究,则可以归为英语语言学或法语语言学的范围。
在专语语言学或个别语言学中,描写某种语言在某一历史阶段的状态的研究,叫做描写语言学或共时语言学。它截取某种语言某一时代的横断面,进行静态的描写研究,而不涉及语言的历史发展。语言虽然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但描写语言学则要以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作为它的研究对象。
(打个比方,这种研究好像是在对一个正在运动的人拍照一样。这个人尽管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他的动作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但所拍出来的照片却是静止不动的。我们对这个人的身体四肢等的运动姿势进行分析研究,是以拍照时那一瞬间这个人的相对静止的状态为依据的。)
描写语言学可以截取语言在历史上的 16 任何一个横断面。因此,它既可以对语言比较古老的状态进行描写研究,也可以对语言现在的状况进行描写研究。语言的“现状”或“状态”一词,不能仅仅理解为語言在今天这个时期的状态,也可以包括古代的某一历史时期。
在专语语言学或个别语言学中,由今及古,逆向地追溯一种语言的发展线索,或者按照时间的顺序,对一种语言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发展过程进行纵向的历史研究,就叫做历史语言学或历时语言学。例如,汉语史、英语史、俄语史等学科,都应当属于历史语言学。
历史(历时)语言学必须以描写(共时)语言学为基础和出发点。换句话说,语言的历史研究应当从语言的相对静止的状态出发。例如,研究中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的发展过程,虽然属于历史(历时)语言学的范围,但这一研究必须建立在对中古汉语和对现代汉语的的描写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完成。
(正如要研究一个人的运动过程,就得在这个人运动的时候,连续拍下一系列照片。每一张照片都是相对静止的,但只要把这些照片拿来一对照,这个人身体四肢动作的变化过程也就一目了然了。)
因此,语言的历史研究必须以语言的 17 描写研究作为基础。但是语言的描写研究也不能忽视语言的历史演变,因为语言的历史演变可以帮助人们对某一时期的某种语言现象作出比较深刻的认识。
任何语言都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而每一个语言成分都有声音(语音)和意义(语义)两个方面。
因此,对语言的研究,可以从(1)语音;(2)词汇和语义;
(三)语法这三个部分(或四个部分)来进行研究。这就形成了语音学、词汇学、语义学、语法学等语言学的各个分支。对于这些学科,既可以从语言的某个横断面上来进行静态的描写研究,也可以研究它们的历史发展进程。
探索各种语言的共同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属于理论语言学的任务。我们现在所学习的语言学概论就属于理论语言学的范围。
理论语言学又称普通语言学或一般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的研究虽然并不局限于个别语言,但它却是在综合各个个别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出對所有语言都适用的一般规律的。因此,越是深入细致地对各个个别语言进行研究,理论语言学的水平也就越高,成果也就越大。反过来,理论语言学对个别语言学的研究也具有十 18 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1、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语言学既然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就应当属于科学的范围。它的研究方法、研究材料,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手段,都必须遵守科学研究的原则。语言学是科学的一员,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当然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仅仅知道这一点还远不够,还应当进一步地知道,语言学不但属于科学,而且在科学的体系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语言学同许多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往往为其他学科所采纳,语言学往往走在其他学科的前面,因此,有人说,语言学是领先的科学。
2、古代的语言研究主要与社会科学有关
在古代语文学的时期,语言学主要是与社会科学发生联系,尤其是与古典文献的研究发生密切的关系。语言研究的成果 19 往往被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所利用。语言研究是当时各种社会科学的基础和出发点。
清人张之洞在《书目答问·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有这样一段话:
“由小学人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由经学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史学兼词章者,其词章有用。以经学史学兼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大。” 也就是说,中国传统语文学(即小学)是掌握当时的哲学、史学、文学、政治学的基础和关键。
在古代的印度和希腊,也与中国的情况大致相似,他们的语言研究一般也是为宗教学、哲学、历史学、逻辑学、文献学、文学等学科服务的。
3、现代语言学与自然科学的密切联系
在今天,语言学不仅仍然与以上各门社会科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且越来越多地与各种自然科学相联系和结合。例如,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神经学、病理学、情报学、数学、通讯工程等学科,都与语言学有关。尤其是人工智能、机器翻译、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等新兴的学 20 科,更与语言学直接相关。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与语言学相结合的学科越来越多,产生了一系列新兴的边缘学科。
由此可见,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从古到今,它都显得非常重要。它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其他学科的注意与关心,越来越广泛地被其他学科所采用。语言学既与社会科学相联系,又与自然科学相联系,因此,它既是一门领先的科学,又是一门基础的和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的科学。它在科学体系中已经占有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还将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三、语言学的功用
既然语言学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那么,语言学的的功用必然非常广泛。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三点:
1、为语文教学服务。
语文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教与学的内容可以是本族语,也可以是外语;既可以是现代语言,也可以是古代语言;既可以是口语,也可以是书面语。语文教学要借助于语言研究的成果,例如制定教 21 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都必须运用语言学的有关知识。
2、为贯彻和执行我们国家的民族政策和语言文字政策服务。
如何推行各个少数民族的民族语言和文字,涉及到如何贯彻和执行我们国家的民族政策的问题。如何推广汉语普通話,进行汉字改革以及做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都属于语文政策的问题。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和语文政策,必须以语言学的研究为依据。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和语言文字政策,有利与国家的稳定、民族的团结以及国家的繁荣和昌盛。
3、为新兴的科学技术及其他实用的目的服务。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学科,其中有许多都与语言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符号学、情报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通讯技术、情报检索、机器翻译、人工智能,等等。这些学科都与语言学有密切的关系。
四、语言学的类别
语言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下面是比较重要的几种分类。
1.具体语言学与普通语言学。
具体以语言学就是对具体语言的体系及其特点进行描写、分析、研究,找出语言规律。
普通语言学是概括各种具体语言和亲属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它研究各语言的共同规律和一般原理。
2.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一定发展阶段的状况,研究语言的共时作用规律。研究的重点是同时存在的语言结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是语言的体系性。
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各个阶段的发展变化,研究语言的历史发展规律。研究的重点是历时变化着的语言现象,是语言要素从古到今演变的连续性。
3.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对语言现象进行理论研究,概括语言事实,形成科学原理。其根本任务是系统而深刻地研究语言学基础理论,为应用语言学提供指导。
当用理论语言学原理来解决各项实际任务时,便形成了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一方面要应用理论语言学的原理,另一方面要研究应用过程本身,因时因地制宜地应用语言理论解决实际任务。
4.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
内部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结构体系和语言的社会功能。
外部语言学研究语言和社会、心理、思维、符号、文化等关系。由于这些研究,形成了语言学的若干边缘学科。
王宗炎把语言学研究领域分成中心地带(语言本体的研究,如,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文字学)边缘地带。中心地带指语言本体的研究,如,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文字学,边缘地带有许多边缘学科,如语言教学与翻译、社会语言学、修辞学、风格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副语言学、人类语言学、民族语言学、数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生物语言学、统计语言学、哲学语言学等。
五、语言学的流派
1.传统语言学
传统语言学一般指十九世纪以前的语文学和十九世纪以来的历史比较语言学。二十世纪初叶以后,虽然现代语言学兴起,但传统语言学仍在发展。语文学从音义结合的观点对语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对解释经典、言语修养和语言教学有很大作用。历史比较语言学所进行的谱 24 系分类至今影响着对亲属语言的研究。
2.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提出的看法成为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形成。他首先区别了语言和言语。语言是社会的、纯心理的;言语是个人的,心理和物质的。他主张语言学以语言为唯一对象。其次,他区分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第三,他区分了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组合关系是指在文字或口语的线性结构中一个语言成分与其他语言成分的关系。组合关系就是共现关系,是两个以上相连续的单位构成的横的线性关系。联想关系是语言成分按一定共同特点相互联系的纵的潜在关系。
在索绪尔的语言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各个结构主义语言学流派。结构语言学有五个学派,其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兴起的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学派为古典结构主义学派,五十年代以后兴起的伦敦学派(又称为功能结构语言学派)和莫斯科学派(又称控制结构语言学派),分别从功能和控制的角度发展了古典结构语言学。
3.生成语言学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乔姆斯基批 25 判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根本观点,建立了生成语言学。他认为,人脑有一种天赋的普遍的掌握语言的机制,当输入一定的语言材料后,它会加以识别并加工出一套规则系统,然后利用这套系统生成新的句子。这种机制就是人普遍具有的语言能力。他认为,语言学的对象应是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行为,语法就是对语言能力的描写。
4.认知语言学
作为一个名词,“‘认知语言学’是一个新词”(林书武1999:1),而作为一个语言学学派,认知语言学也是“近十几二十几年来逐渐兴起的一个成长中的学派”(张敏1998:4)。目前,关于认知语言学,有如下看法:
一、认知语言学不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而是一个语言学学派(沈家煊2000a:29;张敏1998:3);
二、目前一般将国际上形形色色的语言**流分为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两大阵营,认知语言学属于后者的一个分支(张敏1998:11);
三、认知语言学所追求的目标是解释语言现象(沈家煊2000a;文旭2001)。
认知语言学有着如下的哲学基础和工作假设:
(一)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客观主义的认知模式无法恰 26 当地对人类的心智活动和与之相关的人类语言进行描写,提出了一种与之针锋相对的新的认知理论,称为“经验主义现实论”,又叫做“非客观主义的认知观”(张敏1998:39;赵艳芳2000:29;文旭2001:30),作为其哲学基础。这种认知观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embodied),人类概念系统的核心直接以人类的感知、身体运动和经验为基础;(2)思维是想象的(imaginative),那些不是直接来源于经验的概念是运用隐喻、转喻和心理意象的结果;(3)思维具有完形特征(gestalt properties),概念有一个总的结构,而不仅仅是根据一般规则搭概念“积木”;(4)思维具有生态结构,而不只是抽象符号的机械操作;(5)概念结构和理性不可能用形式逻辑来精确描述,但可以用具有上述特征的认知模型(cognitive model)来描写(张敏1998:39;文旭2001:30)。
(二)认知语言学的工作假设。认知语言学有这样一些工作假设:(1)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因而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所以,对语言结构进行描写必须参照认知过程;(2)语言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以及话语功能有关,并以它们为理据;(3)句法不是 27 一个自足的系统,而是和语义、词汇密不可分;(4)语义不仅仅是真值条件,还与人的主观认知息息相关;(5)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是其重要的理论(林书武 1999;文旭2001)。
本章知识要点及重、难点
1、知识要点:①语言学 ②语文学 ③语言学的对象 ④语言学的任务 ⑤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⑥语言学的功用。
2、重点:①语言学 ②描写语言学(共时语言学)③历史语言学(历时语言学)④理论语言学。
3、难点:①注意区分“语文学”和“语言学”这两个概念;②注意“描写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史语言学(历时语言学)”、“理论语言学”这三个概念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区别。
复习思 考 题
1、什么叫语言学?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 28 什么?
2、语言学的的任务包括哪三个重要的方面?
3、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怎样?
4、语言学的主要功用是什么?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对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和了解。例如,要了解一台电视机,首先就应当知道这台电视机有些什么样的功能,它能够做些什么。这是从电视机的使用功能方面来进行认识和了解的。如果进一步深入,则应当弄清楚这台电视机的内部,是由哪些零件组合而成,这些零件在电视机工作的时候,分别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等等。这是从电视机的内部结构方面来进行了解和认识。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要认识和研究语言的时候,也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是研究语言的功能,也就是语言在社会生活中能够起什么作用。二是从语言的内部结构来研究,也就是弄清楚语言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每个部分又由哪些更小的部分构成,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怎样,等等。这种研究着重于结构和系统。
本教材第一章的内容就是讲语言的社会功能,即语言在社会交际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在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中,则分别从语言符号的性质,以及语音、语法、词义等方面来叙述语言内部的结构和组成。这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另外,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语言也不例外。因此,教材的最后三章,即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则从不同的方面专门讲述语言的发展变化。
至于第六章,则是讲语言符号的代表——文字,以及与文字有关的书面语的问题。这就是教材的整体安排情况。
第一节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在这一节中,主要应当掌握两点。第 30 一就是本节的标题: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第二就是语言和说话(言语)这两个概念。在讲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前,先应当弄清楚语言和说话(言语)的关系问题。
一、语言和说话
“语言”和“说话”这两个词是人人都懂得的,但是,这里要讲的“语言”和“说话”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语言”和“说话”,而是语言学中所使用的专门术语。这一点,希望大家要特别注意。
在语言研究的历史上,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在其《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首次提出和区分了“语言”和“说话”。他称“语言”为langue,“说话”为parole,这两个词都是法语词。在有的语言学著作中,“说话”又被称为“言语”,“说话”和“言语”是同一法语词parole的不同译名。
1、语言 语言,如前所述,就其结构本身来说,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而每个语言成分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个方面结合而成 31 的。
因此人们既可以从词汇和语法两方面来分析语言本身的结构,又可以从语音和语义两方面来分析语言本身的结构。
词汇就是词的总汇,即一种语言中所拥有的全部词和成语之类的固定词组,语法则是使用语言的一整套规则。词汇和语法规则组成了一种语言的系统,打个比方来说,词汇好比是建筑材料,而语法则是建筑规则。
词汇和语法都是社会长期约定俗成并且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产物,任何人都不能杜撰词语或违反语法规则。可以说,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他们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大体上是相同的。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就是学习这种语言中的词汇系统和语法规则。
2、说话(言语)说话(言语)包括“说”和“话”。“说”就是造句,“话”就是造出来的句子。人们的说话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一种语言的词汇系统中选择适当的词语,并选用一定的语法规则来组成句子的过程。
可见,说话不同于语言。说话就是对语言的运用,其中包括对语言的运用过程“说”和运用语言的结果“话”。
说话可以说出声音来,也可以不说出声音来。说出声音来的言语叫外部言语。外部言语用于交际的场合。不说出声音来的言语叫做内部言语。内部言语用于思维。无论是内部言语或者外部言语,都是对语言的使用,它们都属于说话的范围,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说话还可以包括写作,因为写作也是对语言的一种运用,只不过使用的不口语,而是书面语。因此,写作的过程和所写下来的话也属于说话的范围。
3、语言和说话的关系及区别
语言和说话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社会现象。语言是说话时的工具,而说话则是对语言这种工具的运用。作为工具本身,当然不等于对于工具的运用了。但是,没有工具,何来对工具的运用呢?因此,我们既应当看到语言和说话的区别,也要看到它们之间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
下面的比喻,都可以用来说明语言和说话的关系:
语言好比是打字机的字盘和打字的规则,而说话则是打字的过程和打出来的文章。
语言好比是下棋时的棋子和下棋的规则,说话则是下棋的行为和具体的棋局。
语言好比是1、2、3、4、5„„等数目字和运算规则,说话则是具体的运算过程和运算出来的结果。
下面,对语言和说话的关系再作一些阐述。
从语言和说话的区别方面看,有两点最为重要:
①语言的有限性和说话的无限性。
在一种语言系统中,词的数量和语法规则的数量都是有限的。在语言的某一历史阶段,语言中的音位、音节、语素、词,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则的数目都是固定的,而所说的话和可能说出的话则是无限的。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说话则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②语言的社会性和说话的个人性。
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任何人都不能随便改变,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而说话,不管是说话的内容或者是说话的方式等,都允许具有一定的个人特点。
语言和说话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语言存在于说话之中,说话是语言的存在方式。
语言不能脱离说话而独立存在,要了解一种语言,就必须从人们所说的大量话 34 语中找出那些反复使用的材料和规则。这些材料和规则组成了一种语言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因此,离开了说话,便无所谓语言。
②说话也离不开语言。
说话时必须从语言的词汇系统中选取适当的词和一定的语法规则来组成句子。说话是以语言为工具和基础的,没有语言便没有说话。正如没有棋子和下棋规则,也就谈不上下棋的行为和具体的棋局了。
③语言的发展变化是从说话开始的。说话具有一定的个人特点,无论是在语音、词汇、语义或语法方面,都允许说话者一定程度上的创新或对语言的偏离。但是,如果以后社会接受了它们,承认了这些新的语言现象,那么这种创新或偏离便进入到了语言系统之中,它们就属于语言而不再属于带有个人特点的说话了。可见,语言的丰富和发展,是通过人们的说话来实现的。
4、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而不是说话 由于说话具有无限性的特点,因此任何人都没有精力去研究它,而语言中的词汇和语法则是有限的,这就使语言的研究成为可能。由于说话是语言的存在方式,因此语言学家一定要通过说话来研究语 35 言。说话只是研究语言所使用的材料,而语言才是语言学家最终研究的目的。
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1、什么叫人类社会 所谓“人类社会”,是指生活在同一地域,有着共同的经济生活,拥有共同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使用相同的语言的一群人所组成的集体。同一社会的成员,正因为在社会内部互相依靠,互相帮助,才能够得到必要的生活来源和发展的机会,任何人都不能离开自己的社会而独自生存下来。
2、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因此,语言具有交际的功能,也具有思维的功能。但是,就语言的基本社会功能来说,语言首先是交际工具。交际是语言最重要的功能。人们运用语言来说话,其目的就是为了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进行交际,以达到相互了解的目的。语言正是为了适应人类的交际而产生的。
语言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它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依相存的关系。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①语言依存于社会。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消亡而消亡。社会之外,无所谓语言。
②社会不能没有语言。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许多动物虽然可以彼此传递一定的信息,但却没有人类社会的那种由词汇和语法组成的语言。人类社会正是依靠语言才能维持,离开了语言,人类社会便不能生存和发展。
3、语言的全民性
语言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共同的、统一的。语言是全民的交际工具,具有全民性的特点。全民性,就意味着不具有阶级性。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全民的交际工具。语言的产生已经有几十万年了,在语言的创制之初,没有阶级,没有国家。语言是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创造的。这时,语言当然没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一个社会虽然分裂成各个不同的阶级,但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却是共同的,语言一视同仁地为所有的阶级服务。
有人用“敌对的阶级没有共同的语言”、“什么阶级说什么话”这类例子来证 37 明语言具有阶级性,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上面两例中所说的“语言”和“话”,都不是在语言学著作中有着严格定义的语言,而是指说话(言语),尤其是指说话的内容,即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意识。在语言学中,语言是指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而不是指说话以及说话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语言具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这点同说话是不相同的。说话是对语言的运用过程的运用和结果。说话中包含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因此,说话就其内容而言可以具有一定的阶级性,这点,和语言不一样。
3、语言的变异 ①语言的社会变异
语言是一个社会中全民的交际工具,没有阶级性。但一个社会并不是铁板一块,社会可以按照一定的性别、年龄、阶级、阶层、行业、教育程度等,分为各个不同的社会集团。不同的社会集团在使用语言时,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出现一些不同于其他社会集团的特点。在对某些词语的语义理解上,也可能出现一些差异。不同的社会集团在表达和理解上的这些不同特点和差异,就叫做语言的社会变异。
②语言的风格变异
语言由于使用场合的不同,也可以产生一些差异。例如同一个大学教授,他在课堂上使用语言的情况和在家里使用语言的情况就不一样。同一个作家,他在写严肃的政论文和写讽刺小品时,对语言的使用也不一样。这种由于使用场合的不同而产生的变异,叫做语言的风格变异。
③语言的社会变异和风格变异也是语言的存在方式。
语言的社会变异和风格变异,都是社会的产物,是全民语言的不同表现形式。研究这些变异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的社会变异和风格变异虽然体现出千差万别,但它们所使用的语言材料和语法规则,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全民语言所共有的。语言正是在各种变异中表现出自己的全民性质。正如人们的像貌存在着千差万别,但正是在这千差万别之中,才表现出了人的像貌上的共性。可以说,语言存在于语言的社会变异和风格变异之中,语言的社会变异和风格变异同样是语言的存在方式。
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人类语言之外的交际工具
除了语言,人类还有其他一些交际工具,例如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烽火、鼓点,等等。
这些交际工具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交际工具,如文字、旗语、电报代码等。
另一种是动作、手势、面部表情等,它们有时可以脱离语言而存在,属于非语言的交际工具。
以上各种交际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都赶不上语言。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在人类的所有交际工具中,语言是最重要的一种。
有人认为,语言在交际中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文字则可以突破语言交际中的时、空限制。文字的出现大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文字比语言更为重要。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①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却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成员彼此便不能交流思想,协调行为,社会就会崩溃。在世界上找不到没有语言的社会,但是却可以找到许多没有文字的社会,尽管这些 40 社会比有文字的社会更为落后。
②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文字从属于语言,文字的创立和发展是受语言制约的。语言是第一性,文字是第二性的东西。语言在文字之先,语言的历史比文字悠久得多。直到今天,世界上大多数的语言仍然没有创立文字。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没有文字的语言,但却找不到一种没有语言的文字。
③语言的使用范围比文字要广阔得多。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人们都可以使用语言,可以说,语言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而使用文字却有一定的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因此,文字对于语言来说,只是辅助性的交际工具,不过,文字是语言的各种辅助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
第二节
语言是思维的工
具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除了具有交际功能之外,另一个功能就是思维的功能了。在这两个功能中,交际功能最为重要。如 41 果一种语言当它不能作为人们的交际工具时,也就不能再作为人们的思维工具了。
一、思维离不开语言
1、什么叫做思维
思维的定义如下:思维是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特征以及发现事物之间有规律联系的过程,是人类大脑的一种机能。
说简单一点,就是认识世界时动脑筋的过程。人们平常所说的“想”、“思考”、“考虑”,都是指思维。
思维是运用大脑的过程,而思想则是运用大脑的结果,可以说,思想就是思维的结果。思想是通过思维活动而形成的对事物的认识、理解、观点和看法。可以用图来表示:
2、两种思维:语言思维和非语言思维 一般说来,思维必须利用一定的载体,也就是说,思维一定要依托一种工具才能进行。
根据思维时,所依靠的载体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思维分为语言思维和非语言思维两种类型。
语言思维指以语言作为载体的思维。这种思维以语言为工具,运用抽象的逻辑形式来进行的思维活动。一般的语言学著 42 作中所提到的思维,大都是指这种用语言来进行的抽象的逻辑的思维。因此我们在下面论述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时,所说的“思维”,也是指这种抽象的逻辑思维,而不包括非语言思维。
非语言思维指不用语言作载体的思维。例如,足球运动员踢球、射门,汽车司机驾车,音乐家演奏乐器,他们都在进行思维活动,但并没有使用语言,而是依托其他载体来实现的。
3、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语言学中的重大的问题。语言和思维虽然是不同的社会现象,但它们之间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①概念的表达离不开语言中的词语。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人们所看到的事物,都是一些具体的、个别的、有各自特征的事物。对于这些不同的事物,人们通过自己的大脑进行思维,舍弃了它们具体的、个别的特征,而抽象概括出它们所共有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形成了概念。
概念是概括地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 43 维形式,不具有物质形式,必须依靠一种物质形式来表示它。概念借助于语言中的声音这种物质形式来固定和表示,这就形成了语言中的词语。
可见,词语可以用来表示概念。语言中的词语是人们思维成果的表达者和贮存所。
②判断、分析、推理离不开语言中的句子。
形成概念只是思维的第一步。概念用词语来表示。而更为复杂的思维则是要发现事物之间有规律的联系,这就要使用判断、分析和推理来进行了。只有通过判断、分析和推理,人们才能形成丰富的思想。要进行判断、分析和推理,就必须选择语言中适当的词,并使用一定的语法规则来组成句子。可见,比较复杂的思维是以语言中的句子为形式的,而句子不仅包含有一定的词,而且还使用一定的语法规则。如前所述,语言就其结构本身来说,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由此可见,无论在哪个阶段上,思维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载体。
4、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
人们在思维的时候,一般都使用自己的本族语,甚至使用自己的方言。人们在 44 思维的过程中一般不说出有声音的言语,因此,思维使用的是内部言语。使用内部言语不须发出声音,但是,各个发音器官却处在积极的活动状态之中,因此,内部言语也有发音动作。这点,已经为科学家所证明。
外部言语则是要发出声音的言语,它用于交际的场合。
二、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
思维和语言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还可以从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得到证明。
儿童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基本上是同步增长的。观察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大体上也就可以了解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
1、儿童学习语言的两个阶段
儿童学习语言一般都要经历两个阶段,它们是:
①独词句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所说的话(句子)中只包含有一个词(或一个词的重叠形式)。例如他能说“狗”或“狗狗”。
这时,儿童已经能够区分不同的事物,对它们进行归类。这说明儿童已经懂得从 45 个别的、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了它们的共性,从而正确地形成概念,并使用具有语音形式的词来表达它了。
②词的组合阶段。
这个阶段是从双词句开始的。在这一阶段中儿童懂得词的组合。例如他能说“白狗”。
这说明儿童不仅能够掌握个别的词,也掌握了语法规则。
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规则组成的系统,掌握了词和语法规则,也就掌握了语言本身。
2、从具体到抽象
无论是思维的发展还是语言的发展,都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独词句阶段,儿童仅仅能够掌握个别的单词。在词的组合阶段,儿童学会了语法规则,学会了分析现成的句子,并学会选择恰当的词来创造新的句子。对于思维来说,在前一个阶段,儿童仅仅具备了概括事物的能力,并形成概念。而在后一阶段,儿童能够在概念的基础上学会判断、分析和推理的方法。以后,在儿童的语言学习中,无论是学习单个的词语还是学习句子,所学的东西都会越来越抽象。这与思维的进步是一致的。因为,人类思维发展的规律总 46 是由具体走向抽象。
3、语言的学习是通过说话(言语)得到的
儿童学习语言是通过说话(言语)得到的。儿童所能听到的话不是很多的,但他却能根据这不多的话,掌握一种语言的词汇和语法,从而可以听懂他过去从来没有听过的句子,也能讲出他或别人从来没有讲过的话。可见,儿童所学习的是语言而不是说话(言语)。正如一个人只要看别人下几次棋就学会了下棋一样。因为这个人所掌握的不是个别的具体的棋局,而是记住了每一个棋子,并掌握了一整套下棋的规则。
4、语言能力是否先天的
一种语言的结构非常复杂,而儿童却能够在短短的几年之中毫不费力地学会它。相反,在掌握语言之后,学习简单得多的算术规则,却要困难得多。因此,以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m Chomsky)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言学派认为,人类的大脑中存在着一个“语言习得机制”,是人类通过遗传得来的。而动物则没有这个“语言习得机制”,因而不能掌握像人类那样的有声语言。
三、思维不能离开语言的实验根据
思维和语言的密切关系,还可以从神经生理学的实验中得到证明。人类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它们的分工不同。人类大脑的左半球控制人的语言,也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它们属于同一个大脑半球。至于人类大脑的右半球,则既不掌管语言,也不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而只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掌管语言的大脑部位,与大脑中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的部位,都位于大脑的左半球,这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说明两者的密切关系。而掌管感性直观思维的部位,则位于大脑的另外一边,这说明它与语言的关系显得比较疏远。
四、关于聋哑人的思维
聋哑人没有正常人的有声语言,但聋哑人仍然能够思维。这是因为:
首先,聋哑人的大脑机制同正常人一样,仍然是完善的,他们也有专管思维和语言的大脑机制,甚至发音器官也是正常 48 的。而且他们同正常人一样,生活在人类社会当中。
第二,聋哑不能听话和说话,只能理解为他们不能使用以声音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有声语言。但聋哑人可以通过动作来表达思想,可以通过视觉来接收信息,换句话说,聋哑人以各种复杂的动作来代替有声语言中的声音。这只是表达思想时所使用的的工具和载体的不同。从广义来讲,这也是一种语言。而且,聋哑人的“手指语”用手的各种动作来代表有声语言中的不同音位,从而拼合成词,组成句子。可见,聋哑人的“语言”同正常人的有声语言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
不过,表达思想时所使用的的工具和载体中,最方便最灵巧的还是声音。由于表达思想时所使用的工具的不便,对聋哑人的思维也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聋哑人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比正常人差一些。
总之,思维总得以一定的物质形式作为载体和依托,“赤裸裸”的思维是不存在的。
五、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
语言和思维虽然关系密切,但它们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别。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差别就是思维能力的共同性和语言的民族性。
1、思维能力的共同性
思维能力的共同性是指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的共同性。这是因为,思维是人类大脑特有的一种机能。既然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是一样的,没有民族性,因此思维能力也具有共同性,它不因民族而异。
这里所说的思维能力,是指思维的规律而言,而不是指具体的思维模式。具体的思维模式可以因国家、民族、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甚至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受教育的程度等一系列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思维规律则指人们在思维时,都得首先认识事物,形成概念,然后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分析和推理。正因为全人类的思维形式和规律相同,不同民族的人才能够通过翻译和外语学习来进行交际,沟通思想。
2、语言的民族性
思维能力虽然没有民族性,但作为思维的工具语言,却有强烈的民族性。世界上多种语言的存在便是证明。我们只要对 50
第三篇:认知语言学讲稿(第一、二讲)[模版]
《认知语言学》讲稿
参考书目:
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王寅《什么是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德)温格瑞尔/施密特《认知语言学导论》(中译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王寅,赵永峰《认知语言学著作述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束定芳《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讲 概述
第二讲 范畴化与原型范畴理论 第三讲 主体与背景 第四讲 意象图式
第五讲 认知模型理论
第六讲 隐喻和转喻
第七讲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 第八讲 整合与关联
第九讲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
第一讲
概述
一、认知、认知科学与认知语言学
二、认知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认知语言学的特点
一、认知、认知科学与认知语言学
认知或认识(Cognition)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的心理功能。认知过程可以是自然的或人造的、有意识或无意识。
认知:通过思维活动认识、了解。——《现汉第五版》
认知:直接依靠主体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不借助实践手段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田运 “认知”译自英语名词cognition或形容词cognitive。老的译名就是“认识”,没什么神秘色彩了吧:)。传统上把心理活动分为三类:认识、情感和意志。三者之中,只有认识得到了密集研究。汉语的“认识”,原是个多义的常用词,再做术语,有容易引人望文生义的缺点。新造个“认知”译名做术语,有好处。再者,用“认识”来译cognitive打头的名称,就会有容易误解为动宾结构的“认识语言学”,也不如新造个“认知”来译。
对认知进行研究的科学被称为认知科学。认知科学包含的范围广泛
根据《MIT认知科学百科词典》(1999)的定义,“认知语言学”并不是指一个独立或统一的语言理论,而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的范式(paradigm),其中包括多种不同的理论和研究项目。这些理论和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强调对语言和其他认知能力之间的密切关系的解释。
认知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中一个相当广泛的理论运动(movement)的总称。它包含许多不同的途径、方法、研究重点。这些不同的途径、方法和重点由共同的理论假设统一起来。其中最重要的假设是语言是人类认知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任何对语言现象的真知灼见的分析都必须包含在人类认知能力之中。
也有人认为它是当代语言学的一个学派,即功能主义语言学这个大学派中的小学派。
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有时并称cognitive-functional approach。认知语言学的同盟军包括(Bybee):
功能主义研究: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以及美国西海岸的功能类型(functional-typological)研究(也被称为话语研究);前者大家很熟悉,后者考察话语对语法的影响,主要人物有T.Givon、S.A.Thompson、P.Hopper、J.W.Du Bois等,他们奉自然产生的语料为圭臬。
社会语言学:考察语言使用的差异,研究者如Labov、Sankoff 和Poplack等,他们也都以自然产生的话语为语料。
语法化研究:研究者如J.Bybee、P.Hopper和 E.Traugott。他们认为,语言使用中用例的不断重复是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得以形成的前提,语言变异是基于使用的。
语料库研究:从大量语料中挖掘语言使用的倾向性特征、模式乃至规律,研究者如J.Sinclair、D.Biber等。
计算语言学研究:研究者如D.Jurafsky等。
用概率或随机方法考察语言:研究者如 Pierrehumbert。儿童语言习得研究,研究者如 Tomasello。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坚持体验哲学观, 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 以意义研究为中心, 旨在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 对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王寅《认知语言学之我见》)
二、认知语言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语言研究历史上的几次重要革命 传统的语言研究在西方被称为“语文学”(philology),在中国被称为“小学”。在古代,研究语言的目的是为经学服务,因此还称不上是独立的学科。直到18世纪中后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在欧洲的兴起与发展,语言学才成为一门真正的独立的学科,开始有自己的理论目标和研究方法。此后,语言学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一直都受到某一特定的有关语言本质的观点的影响,而有关语言本质的观念上的变革促使了种种独特的语言学科学范式的形成,甚至影响了其它相关学科的发展。例如20世纪初索绪尔(F.de Saussure)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方法很快就被应用到神话分析、文学批评以及其它许多人文学科领域,改变了原来的人文科学研究的范式。语言学史上可以被称为具有“革命”意义的语言学研究传统还有“历史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和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认知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语言观可以用一个隐喻来概括:语言是一种有机体(organism)。在历史比较语言学家看来,因为语言是有生命的东西,因此也就有一个生老衰死的过程。语言研究的主要目标也就是追溯语言变化的轨迹,寻找语言变化的规律,重构原始共同语(protolanguage)。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语言观也可以用索绪尔的一个隐喻来概括:语言是一盘棋。语言中的所有成分都处于一种关系网络中,语言单位的意义取决于它在这一关系网络中的值。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就是研究语言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以及语言成分组合的各种规律。
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言学把语言看成大脑中的一种特殊的机制,或者说是一种语言蓝图(blueprint),语言学研究的目标就是揭示人类共同拥有的这一语言机制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如何起作用的。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学科的流派的形成都是与本学科的传统、当时的科学思潮以及研究者个人的特殊经历分不开的。语言学历史上所形成的各种流派都是如此,以上提到的三次革命也是这样。而目前语言学界正在悄然兴起的又一场新的革命,即认知主义的思潮,也与这三种因素有关。
(二)认知科学的兴起
认知科学是在20世纪中后期发展起来的跨学科领域,包括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哲学和生理学。认知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大脑。以前各学科对人类大脑的研究主要是从各自的角度进行的,很少借鉴其它领域的成果和方法。而现代认知科学的最大特点之一是跨学科性。20世纪50年代,英国科学家图灵(Alan Turing)发明的计算机为现代认知科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计算机领域的专家通过模仿人类心理过程来试图理解人类大脑的本质和特点。到了60年代,Allen Newell和Herbert Simon编写的“一般问题解决程序”(General Problem Solution,简称GPS)已经可以与人下棋、证明数学定理等。而一些心理学家在Newell和Simon的启发下,开始把人类的大脑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的过程来研究。他们把大脑活动描绘成一种操作结构,用于建构和转换内部表征,并为严格说明和科学证明大脑内部活动提供一种系统的方法。正是由于这一被称为“认知革命”的科学范式的变化,信息加工理论已经完全取代了行为主义理论,成为心理学领域的主流。
但是,人们发现,要让计算机理解人类语言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计算机可以胜任人类几乎无法想象的复杂的计算,但一些在人类看来非常简单的生理现象,如视觉过程等,计算机却很难模仿。
与此同时,哲学家们在人工智能研究的启发下,对心智(mind)与大脑(brain)之间关系这一历史难题进行了重新思考。他们用程序与电脑的关系用来比喻心智与大脑之间的关系。心智被看作是在大脑中运行的一种程序。这一比喻使得哲学家对人类大脑活动的性质重新展开了辩论。涉及的问题包括计算机是否真的能够理解语言,是否会因为安装了“正确的程序”而获得有意识的经历。
根据Searle(2003)的观点,早期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大脑计算理论(The computational theory of the mind)。该理论的基本假设就是:心智之于大脑就如程序之于硬件。大脑计算理论的基础包括:
运算法则:如果你遵循运算法则中的步骤,你保证能获得运算法则所专长的问题的答案。
图灵机器:图灵机器有一个程序,该程序使得它能进行某些操作。该程序的形式完全是“如果C,那么A”,如果符合条件C,执行命令A。
丘奇-图灵机器原理:任何可计算的函项都可以通过图灵机器计算。
图灵定律:有一种通用的图灵机器,对任何特定的图灵机来说,该通用图灵机可以模仿其行为。人的大脑就是这样的通用图灵机。
描述层次:在某一层次,我们可以描述其硬件层次,在另一层次,我们可以描述其执行的程序。多重可实现性:我们可以想象同一种程序在不同的硬件中实现。这一点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在执行某一认知任务时将在我们大脑中运行的程序放到一个商用计算机上运行。
递归性分解:复杂的认知操作可以依次被简化为非常简单的认知操作,直至最低层次的简单双数操作:是,否,flip-flop,零,一。
图灵测试:如果机器的表现可以达到让专家分辨不出到底是机器还是人的表现,那么我们就说该机器具有与人一样的认知能力。(Searle, 2003:4-6)
Searle(2003)用一个著名的“中文房间实验”(The Chinese Room Experiment)来说明语言意义对语言研究的重要性。所谓的“中文房间实验”,就是把一个不懂中文的人关在一个房间里,通过训练,接受汉语的指令。最终,这个不懂中文的人可能学会非常熟练地接受有关句法构成的指令,但他还是不懂中文,因为他并不知道那些通过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汉语句子的意义,而表达意义是语言的最基本的功能。
Searle(2003)指出,计算机的魅力在于它完全依赖句法运行。但句法不等于语义。模仿不等于复制。他赞同心理学家提出的“平行分布加工”理论(Parallel Distribution Processing,简称PDP)。PDP模式不是一种按先后顺序线性运作,而是在某一系统内的互相联结的节点网络中运作。它有一个信号输入层面和经过转换的信号输出的层面。它还具有一系列所谓的隐含的层面,而这些层面就是信息处理的场所。Searle因此指出,“我们目前正逐渐摆脱认知科学的计算机范式,迈向神经生理范式”。(Searle,2003:11)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些实证研究也开始挑战原有的符号运算的理论范式。人们发现,颜色和颜色范畴独立存在,它是人类视角与外部世界互相作用的结果;基本层次范畴通过格式塔式感知、大脑图象和运动图式而构成。语言和认知是以视觉和运动为基础的。
同时,神经生理学家由于新技术的诞生而得以能够对大脑作为一种信息加工过程的机制的研究。CT(大脑辅助X光断层摄影术),MR(磁共振),PET(正电子发射X光断层摄影术)等使得科学家可以对人类大脑内部的活动过程进行前所未有的直观的观察。
在此过程中,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开始互相接触。各领域的研究者发现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对自己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并开始互相交流。他们之间的互动标志着认知科学作为一门新学科的正式诞生。1977年,《认知科学》杂志创刊;1979年,“认知科学学会”成立;1981年,美国Sloan基金会拨款资助一项大型认知实验项目。这些都对认知科学在美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美国的许多大学在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都开设了认知科学课程。它正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根据Lakoff(1999)的理解,认知科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建立在英美哲学基础上的认知科学,另一种是独立于任何事先就决定研究结果的哲学假设的认知科学。第一代认知科学旨在适应主张形式主义的英美哲学;受此影响的人工智能理论、心理学上的信息加工理论等都把大脑看作是对无意义的形式符号进行运算的工具。这一传统的特点是精确;但缺点是它以先验哲学为基础,任何与该哲学假设不一致的结果都被认为是没有意义的。第二代认知科学指的是不受任何哲学假设限制的研究大脑的经验科学。第二代认知科学家们有三个主要结论:(1)大脑是被体现(embodied)的;(2)大部分思维是无意识的;(3)大部分抽象概念是隐喻性的。(Lakoff, 1999: 75-77)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认知科学系为例,这儿的认知科学家们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感知与注意”、“记忆与思维”、“语言与概念系统”。重要的项目包括:“世界颜色调查”、“自动交通工具控制”、“语言学习的连接模式”、“语言和思维中的隐喻”等。按照Lakoff的定义,这些研究显然属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话题。
(三)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
Chomsky(1957)年发表的《句法结构》标志着语言学领域认知主义思潮的诞生。Chomsky提出了一种用“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转化的观点来解释语法的思路。这种转换的形式结构与计算理论中的有限规则生成无限结构的理论以及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理论不谋而合。在《句法理论面面观》(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中,Chomsky指出,仅仅把语法看作是生成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装置(device)是不够的,语法在人的大脑中存在。因此,一个基本的问题是:人们是如何“拥有”自己所说语言的语法的?Chomsky特别强调,这靠的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学习过程,如演绎或概括。人们大脑中存在一个与生俱来的语言蓝图。只要给予有限的语言素材,这一蓝图就能帮助人们获得某一特定语言的语法。这一蓝图后来被称为“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简称UG)。从这一角度来看,有关语言形式的理论就变成了有关大脑的认知理论。因此,Chomsky认为他自己的语言理论是认知科学的一部分。
Taylor(2002)指出,人文和社会科学的传统研究与有关大脑的研究原则上可以有两种互动的形式: 已知的有关大脑的知识可以帮助和限制人文和社会科学所提出的理论。既然大脑是如此这般,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以这些认知结构为基础的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或任何其他学科的理论。
有关社会和人类现实的理论为大脑理论提供依据。既然人们可以承担这样那样的任务,他们的大脑必须具备支持这些结果的特征。
Taylor认为,Chomsky语言学理论采取的是第二种策略。他不是用大脑理论来限制语言理论,而是利用语言理论为大脑理论提供依据。
目前人们一般所理解的认知语言学对语言和认知之间关系的处理完全不同于Chomsky。认知语言学不承认语言是大脑中的一个自主的组成部分。相反,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假设是,语言最好被看作是认知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语言学研究应该借鉴有关大脑的理论,不管是通过实验,还是通过内省,甚至是一般的观察。
Taylor(2002)提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与其他语言学并无不同,也是句法、词法、音系学、词义、话语结构等,但是,认知语言学的目标是努力使有关这些理论与已经经过经验验证的或不证自明的认知特点相吻合。这些认知特点也完全可能体现在非语言活动中。因此,认知语言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对语言事实进行描述并将此形式化,它还希望对这些语言事实作出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因此,虽然现代意义上的认知语言学最初诞生于乔姆斯基语言理论的框架中,但后来的发展使它采取了与乔氏理论相反(尤其是反转换)的立场。Chomsky认为句法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与意义、语境、记忆、背景知识、认知过程、交际目的没有关系,但是事实上句法和语义与认知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有些短语和语素的句法呈现就与语义和语境等有关。认知语言学反对语义的组合观(anti-compositional view of meaning),主张对词汇范畴采取一种不太严格的路子。它同时也反对有关语言和世界之间关系的模型真值理论,认为语言意义是人类与世界互动过程中经验的产物。
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过程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学校的一些认知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起到了特别的作用。根据Lakoff(2005)的回忆,197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举办的暑期培训班(summer school)上有4篇论文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篇论文是Paul Kay有关颜色词的研究。他发现,尽管各种语言中颜色词的数量不一样,但是说不同语言的人对每种常见颜色的典型的认知却几乎没有区别。这表明颜色是普遍的,对颜色的认知是普遍的,这是由物理和生理因素共同决定的。
第二篇论文是Eleanor Rosch对基本层次范畴的研究。例如,“椅子”是一个基本层次的范畴,但“家具”不是基本范畴,“摇椅”也不是基本层次范畴,“家具”是“椅子”的上位概念,而“摇椅”是“椅子”的一个种类。我们可以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椅子”的意象,但却无法形成“家具”的意象。基本层次范畴跟人类与世界的互动有关。
第三篇论文是Leonard Talmy关于各种语言中空间关系表达方式的讨论。Talmy 发现,每一种语言都有一套不同的描述空间关系的词语,但它们之间并没有一种对应关系。例如,英语中有in, through, on等,汉语中也有一些类似的介词,但它们之间并不完全对应。Talmy认为,每一种空间关系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基本的空间关系,而这些基本空间关系在不同的语言中是一致的。
第四篇是Charles Fillmore的一篇关于“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的论文。例如英语中有buy, sell, goods, price这四个词,它们同属一个“事件框架”。在一次“购物事件”中,有四样有关的东西:买主、卖主、钱和商品。在任何一次“购买”活动中,都有四个角色和三个阶段。四个角色就是“买主”、“卖主”、“钱”和“商品”。三个阶段是:第一阶段,买主需要货物,准备了钱;第二阶段,卖主有货物,想把它换成钱;第三阶段,买主拿到了货物,卖主拿到了钱。Fillmore发现在所有语言中,任何一个事件都相对于一个框架而得到定义。这样的框架成千上万。框架与逻辑无关。在“购物”框架中有“要”(欲望)、“有”(拥有)这样的谓词。“欲望”和“拥有”都跟身体有关。最终所有的框架都预设其他的框架,最终都被“体现”。
到了20世纪80年代,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和Langacker的认知语法、Lakoff等人的隐喻研究等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Langacker(1987,1991)的两卷本《认知语法基础》(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被人称作“认知语言学的圣经”;而Lakoff和Johnson(1980)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被认为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石(cornerstone)之一。另外,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Fillmore和Goldberg等人的“构式语法”等也在认知语言学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989年国际认知语言学学会成立,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1990年起开始出版期刊Cognitive Linguistics,认知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逐渐得以确立。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一些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国外语言学界从认知角度研究语言的发展动态并在一些重要的语言学刊物上介绍国外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到了90年代后期,认知语言学已在国内成为一门有相当影响的语言学新兴学科。国内目前已经有一大批的学者和博士研究生选择认知语言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国内语言学刊物近年来发表的认知语言学方面的文章呈稳步增长的趋势,部分出版社还引进或翻译出版了一些认知语言学经典著作,国内学者撰写并出版的认知语言学方面的专著也已经有20多部。
进入了21世纪以后,认知语言学在我国的发展更为迅速。2001年10月,“首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和“认知语言学和汉语研究研讨会”分别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召开。
2002年10月,“第二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在苏州大学召开。“心理空间理论”的创始人Gilles Fauconnier应邀出席了大会并作了大会主题发言。
2004年堪称中国的“认知语言学年”。3月,本书作者主编的《语言的认知研究—中国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出版;4月,“第三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在西南师范大学召开。认知语法的奠基人Langacker和“构式语法”的重要代表人物Goldberg应邀出席了大会并在大会上做了主题发言。同年4月,隐喻认知理论的奠基者George Lakoff应邀在我国北京、上海、苏州等地的高校进行了为期两周左右的巡回演讲。5月,神经认知语言学的代表人物Sydney Lamb应邀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认知功能语言学讲习班”,介绍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
2006年5月,“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会上,“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正式成立。
这一切表明,国内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学科领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群体,与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互动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总体来说,国内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可以分为三块。第一块是汉语界的认知语言学研究。汉语界对认知语言学研究又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国外的一些重要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和著作的介绍,第二阶段是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汉语语言现象的分析和解释。第二块是外语界的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第三块是从认知的角度对部分特殊语言现象,尤其是隐喻、转喻等的研究。
国内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体现了这样两个特点:(1)涉及范围广;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方法的讨论到具体的语言认知现象的探讨都有;(2)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有理论的介绍和评价,还结合具体的语言现象,特别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些长期有争论的语言现象来进行讨论。当然,国内的认知语言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说来,表现这样几个方面:(1)研究比较分散,尚未形成一种研究的特色;(2)不够深入,尤其是外语界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还主要局限在介绍和引进国外的相关理论上,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缺乏对具体语言现象的进一步挖掘与解释;(3)缺少相互的交流和互动,低层次的重复劳动多。我们认为,中国学者在认知语言学领域还是有很多事可做,例如,一方面我们可以尝试把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原理和研究方法应用到汉语语法、语义的研究中,进一步揭示汉语本身的特点,这方面国内汉语界已有一些成功的做法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汉语和印欧语以及其他语种语言的对比,揭示语言结构和使用中人类认知过程的作用及其方式的共同特征和差异,这方面的研究外语界的学者大有用武之地。
狭义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 广义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
三、认知语言学的内涵
(一)“心寓于身”的经验哲学观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是一种“身心合一”或“心寓于身”(embodiment)的认知观。按照这种观点,心智和思维产生于人跟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通过自己的身体获得经验,这种经验用“体验”称之最为恰当。例如,婴儿通过呼吸、进食、排泄而体验到“里”和“外”的概念对立,通过不断的抓起玩具而又放下的身体动作而体验到“控制”和“被控制”的概念对立。人的整个概念系统都植根于知觉、身体运动和人在物质和社会环境中的体验。“心寓于身”还有一层意思是概念和概念系统的形成要受人类身体构造的制约,例如人对各种颜色的分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体视网膜的生理构造决定的。
这种认知观跟“身心分离”的认知观相对立。按照“身心分离”说,心智和思维独立于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也不受人类身体(如知觉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任何限制。人的心智和思维就是通过逻辑规则操纵一些抽象的符号,就像计算机操纵抽象的符号一样。这些符号跟客观世界的事物有直接的、约定俗成的对应关系,这就是符号的全部意义,或者说符号的意义跟人对客观世界的“体验”无关。
Lakoff和Johnson《体验哲学》将体验哲学概括为三条基本原则:(1)心智的体验性(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周易)(2)认知的无意识性(意义的体验观)(3)思维的隐喻性(跨域认知)
(二)代表人物及其成果
Joan L.Bybee(1945–)University of Oslo研究兴趣:typology, usage-based model, emergent grammar主要著作:Frequency and Emergence of Linguistic Structure(2001)19
Ronald W.Langacker(1942–)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研究兴趣:grammarcognitive 主要著作: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1987, 1991)Cognitive Grammar: A Basic Introduction(2008)George P.Lakoff(1941–)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研究兴趣:metonymy, embodied metaphor, mind 主要著作:and Dangerous Things Women, Fire,(1987)Metaphors We Live By(1980, co-author)11
Leonard TalmyUniversity at Buffalo研究兴趣:cognitive semantics, conceptualization, conceptual domains主要著作: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2000)22
Adele E.GoldbergPrinceton University研究兴趣:argument structure, construction grammar 主要著作: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1995)23
William Croft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研究兴趣:typology, universals主要著作:Cognitive Linguistics(2004, co-author);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2001)24
目前,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些重要理论和研究方向包括R.Langacker等人的“认知语法”(Cognitive Grammar),L.Talmy等人的“认知语义学”(Cognitive Semantics),C.Fillmore、A.Goldberg等人的“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以及S.Lamb的神经认知语言学(Neurocognitive Linguistics)等。下面我们分别予以简要的评述。
第一:Langacker的“认知语法”
认知语法,早期被称为“空间语法”(Space Grammar),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人物为Langacker和Croft等。他们主张用语义概念来定义语法概念。他们认为,用语义概念来定义语法概念之所以可能,取决于我们对场景的“组构”(construal)。这一认知方式指的是说话者在大脑中对某一词语的语义内容的勾勒:成分的相对显著程度,其抽象性和具体性,还有说话者所采取的视角。许多传统上被认为“不会影响意义”的语法区别被认为反映了认知方式的微妙差别。
与传统的语言理论相比,认知语法在目标、语言材料、所提出的问题和证据的可靠性方面都很不相同。Langacker(1987:2)提出了认知语法的以下三大原则:
(1)语义结构并不具有普遍性;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语言而异的;而且,语义结构建立在约定俗成的意象基础上,根据知识结构而得到描述;
(2)语法(或句法)并不形成一个自足的形式表征层次。相反,语法在本质上是象征性的,由语义结构的规约性象征过程而构成;
(3)语法和词库之间不存在任何有意义的区别。词库、词法和语法构成一个象征结构的连续统,它们在某些参数上有所区别,但划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却完全只能依靠任意的标准。
在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上,认知语法反映了在语言和大脑分析中一种放弃机械的观念而接受一种更符合生理系统特点观念的趋势。认知语法认为,建立在必要和充分条件基础上的分离范畴从认知角度看是不现实的。认知语法强调“原型”或“中心趋势”模式,反对“字面”(literal)和“修辞性”(figurative)语言的区别,认为用形式逻辑来模拟一般思维特别是语义结构是不合适的。它认为意象和隐喻并非我们大脑活动的边缘现象,而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第二:Goldberg等人的“构式语法”
认知语法中还有一个近年来引起人们较多关注的流派,那就是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代表人物有Fillmore(1981),Lakoff(1987),Goldberg(1995,2003)和Croft(2001)等。构式语法认为,语法结构本身也是语言单位,动词所出现的结构对决定论元结构和意义发生影响。
构式语法最早是因为一些语言学家想为“惯用语”(idioms)在说话者的语法知识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定位而形成的,是对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各种语法理论的一种反应。因此,构式语法特别关注特殊的句式,强调某些特定词、语法语素的语义和分布,其主要理由是,一旦这些句式丰富的语义/语用和复杂的形式限制得到解释,其方法便可用于更一般、更简单或规范的句型。构式语法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框架语义学”和经验主义语义观。(Fillmore 1975,1982,1985b,Lakoff 1977,1987)该理论有关语义的观点充分考虑以说话者为中心的语境的组构(Langacker1987a, 1991).根据Croft & Cruse(2004),构式语法目前可以分为三大流派,一是Fillmore和Kay(1993)的“构式语法”(Cognitive Grammar),二是Lakoff(1987)和Godlberg(1995)的“构式语法”以及Croft(2001)的“激进构式语法”(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其中以Goldberg有关构式语法的讨论影响最大。我们这里主要介绍她的一些有关“构式语法”的观点。
Goldberg(1995)对构式的定义是:
凡某一语言型式(pattern),如果其形式或功能的某些部分不能严格地从其组成成分或已知的结构中得到预测,就可称为是一个“构式”(construction)。(Goldberg,1995:4)
Goldberg指出,每一个基本的句型皆可理解为与构式有关,也就是说,其主要动词可以理解为与一个论元结构构式结合(如及物、不及物、双及物结构等)。换句话说,某一语言中的基本句型取决于主要动词所表达的语义/句法信息。“动词保留了中心意义,而论元结构提供了表层形式和理解的一般特征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表层形式通常与细微的语义和功能上的差异有关。”(Goldberg,1995)
与生成语法不同的是,构式语法不认为某一句式由其他句式衍生而来,某一实际的表达或句式由至少6个以上的构式组成。
例如,在[What did Liza buy the child?]中,就由以下几个构式构成: Liza, buy, the, child, what, did 构式(即词)a.双宾结构 b.问句结构
c.主语-助动词倒装结构
d.VP 结构(通过buy the child 体现)
e.NP 结构(由 What, Liza, 和the child体现)
构式是通过积极的输入学会的,语言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每种语言中都有一些无法通过一般的、普遍的或内在的原则得到解释的句式。而生成语法认为这种情况是“另类”,是少数,不是语言学理论或语言学习理论的核心,但构式语法认为我们所用于学习这些句式的手段完全可以用来解释所谓的“核心”现象。
构式语法还认为,句式的分类以及制约条件的解释应该从语法之外去找,如普遍的功能压力、象似性原则、理解和学习过程的限制等。
在同一语言内部,句式间的概括通过继承网络得到说明。高度的概括通过被许多其他结构继承的构式得到说明。限制性强一些的句型可以通过处于层级网络中间的结构得到解释,特殊的句型通过低层次的构式得到解释。
构式语法认为,我们所有的语言知识可以通过构式网络得到解释。根据构式语法,某一特定的构式的存在通过如下方式定义,如果其某一或某些特征不能严格从有关该语法中的其它构式的知识中获得预测,该构式就存在。
C 是一个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意义配对
构式语法认为,构式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简单句的结构直接与反映人类基本经验的语义结构相联系。
构式语法有两大研究兴趣:(1)对构成语言的整个结构类别的特点进行说明,而不仅仅是被定义为“核心语法”的那些结构。这一兴趣来自以下信念:通过研究这些非核心情况,可以获得基本的看法,因为可以解释非核心情况的理论机制也可以用来解释核心的情况。(2)解释某一特定结构可以有效使用的条件,由于这被认为是说话者语言能力或知识的一部分,由于这一兴趣,我们相信微妙的语义和语用因素对理解语法结构的制约十分关键。
在构式语法中,词汇与句法不严格区分。词汇结构和句法结构在内部复杂性上不同,在语音形式的说明程度上也不同,但是词汇和句法结构本质上属于同一通过事实性知识形式表征的数据结构类型:两者都是形式与意义的配对。
构式语法反对的另一个概念是对语义学和语用学的严格区分。有关焦点成分、话题性和语域的信息与语义信息一起被表达。
构式语法具有生成性,因为它试图解释语法允许产出的无数表达式的同时,也试图解释语法所排除或不允许出现的无数其他表达式。
构式语法不主张转换的概念。不预设句法或语义形式的底层结构。
Goldberg(2003)最近还把“构式”的概念扩展到了句子以外的层面。她指出,现在构式语言学研究在很多方面回归到了更为传统的语言观,其中大家一致的看法包括:
1)所有描述层次都被认为涉及形式和语义或话语功能的配对,包括语素或词,部分由词项填充的或完全抽象的短语结构;
2)重视我们对事件和事物状态的感知方式的微妙部分;
3)对句法形式采纳“你看到的就是你所得到的”态度:不设置任何句法的深层结构,也没有语音实现的成分。
4)构式是在输入和一般认知机制的基础上习得的(是构建的),因此语言之间的差异是预料之中的。5)对不同语言进行的概括通过一般认知限制和所涉及的构式的功能而得到解释。
6)具体语言中有关构式的概括通过继承网络获得解释,这与用于解释非语言知识的继承网络十分相似。7)我们的所有语言知识可以通过构式网络得到解释。
“构式语法”最近的一个发展是Croft(2001)提出的所谓的“激进式构式语法”(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以下简称RGG)。
Croft(2001:4)指出,之所以提出激进构式语法,是为了解释某一语言句法事实的多样性以及世界句法多样性的。作者认为语法结构的形式表征的所有方面都是因语言而异的。作者甚至扬言激进构式语法是终结所有句法理论的句法理论。
激进构式语法之所以被称为激进,还因为它回到了句法的基础,一切从头开始。它所描述的分布方法和语言事实与认为句法结构或构式是由原始的句法成分构成的假设是不相容的。这些原始句法成分是其他的句法理论的基本成分。RCG提出构式是句法表征的基本单位,范畴是从它们出现的构式中衍生来的,这也是分布法所隐含的结论。
构式的原始地位以及认为原始句法范畴不存在,是RCG的重要主张。因此,与以前的句法理论相比,RCG是一种非简约主义(non-reductionism)理论。因此,RCG 在构式中不设任何句法关系。构式唯一的内部句法结构是它们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构式的句法结构只是由它们的成分(有可能也是复杂成分)及其在构式中的功能组成。
Croft 还认为构式本身是因语言而异的。RCG作为一个句法表征理论,与语言学田野工作者和类型学理论的发现是一致的。(Croft,2001:6)
语言的多样性是基本的。RCG提供了一个将共时的语言内部的差异与类型学思想相结合的方法。
类型学家寻找语言普遍现象时应该意识到并承认语言中存在着任意性。语言中不是任何东西都能够或应该得到解释,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功能方面的一般原则,抽象的概括角度。如果是的话,所有的语言都会是一个样,所有的语言内部都不会有什么差异,也没有一种语言会发生变化。
RCG不仅仅解构我们所认识的句法, 它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用一种比较的可信的方法把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作为说某一特定语言的说话者的知识模式表征出来。最近,类型学家开始对语言变异的普遍规律语境下的特定语言的语法知识的表征模式产生了兴趣,这一模式是一个语义地图模式,其中特定语言的范畴的分布规律被影射到概念空间上,而概念空间的大部分结构被认为是普遍的。
一个形式主义学派和功能主义学派都接受的有关语法的事实是:形式-功能之间的映射至少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因此形式的表征必须在某种程度上独立于功能。形式主义理论句法非常直接地把语言的任意性结合进了它们的模式中,但功能主义者几乎没有涉及到话语的形式结构是如何表征的这个问题。
构式语法作为语法(不仅仅是句法)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语法表征的统一的框架,同时还比语法的成分模式理论涵盖了更多的经验事实。正因为如此,构式语法也提供了对分布法进行描述的最普遍、最中性的方法。
构式在构式语法中不是没有结构的简单的列举。它们形成一个有关说话人语言的规约的知识的有结构的库存。这一库存通常被构式语法家们用分类网络的形式得到表征。每一构式都在构式分类网络中构成一个节点。
构式理论近年来还得到了一些心理学实验的支持。实验发现,当你看到某样东西时,你的大脑的某一部分就会处于活跃状态,也就是说,这一地区的血液在流动,神经元在发射。你也可以想象你看到了某样东西,例如你可以想象有一把椅子,你想象把它倒立过来,这时,你大脑的某一部分也处于活跃状态。而且这一部分与你实际看到事物时的部分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想象看到某件东西和实际看到某件东西使用的是大脑的同一部位,同样的神经元。动作的处理也是这样。实验发现手“握”一个瓶子与想象自己手握一个瓶子时,同样的神经元在发射。做梦也是如此。假如你做梦你在跑,发射的神经元与你实际在跑的时候是一样的。
据此,Lakoff提出一个所谓的“Cog假设”:语法的语义由与基本大脑结构相关的第二性大脑结构组成。当你使用基本大脑结构时,你的第二性大脑结构总是处于活跃状态。如果我要拿起一个瓶子,前运动皮层和运动皮层都参与了。这意味着在前运动皮层的次要结构是拿起一个瓶子的一部分。这也意味着概括在大脑的某一特别的位置。你给别人东西时,负责所有移交的概括也在大脑中负责这一次的转移。讲给某人听也是一种转移,不过是隐喻性的。“告诉”和“给”是同样的语法。如,I told him a story与 I gave him a book共有一个构式。
第三:Lamb的“神经心理语言学”
S,Lamb.(1999,2004)上世纪60年代曾是“层次语法”(Stratificational Grammar)的创始人。“神经心理语言学”可以说是在层次语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语言学学说。Lamb反对大脑中有一种符号性的表征系统的观点,认为大脑内部并不存在一种表征词或语素的象征性符号系统,大脑中只有表达这些形式的手段(means)。也就是说,我们的语言知识是以网络联结的方式储存在大脑中的。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这是有一定根据的假设,因为神经科学中,人们普遍认为大脑皮层确实是一个网络系统,网络中的学习就是网络间的联系得到加强的过程。根据这一观点,人们的说话和理解过程就直接在网络中进行,它们通过网络中的线路和节点所形成的路径激活网络。学习也直接可以解释为联结关系的一种加强过程。熟语和构式也通过这种方式等到确立,因为所有的信息都存在这些联结中。Lamb认为,连通说(connectionism)实际上在索绪尔的著作中就有所体现。但是,尽管索绪尔的思想广为人知,可人们还是倾向于用象征符号(symbols)来表达他们的研究和发现,好象象征形式就是语言事实一样。
Lamb提出,从说话和理解的角度看,关系网络学说(Relational Networks)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释理论。对听话者来说,网络的激活在网络中是从词语到概念;对说话者来说,激活从概念开始,然后沿着网络的路径到词语表达,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根据关系网络理论,意义存在于说话者的大脑中,不同的说话者大脑中的意义各不相同。在每个人的大脑中,都必须有某种东西来表征形式和意义。那么这两种不同的表征,即语音和概念表征系统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当然不可能是其中一个包含另一个的关系。Lamb认为,一个词项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连接关系—一种相互的连接,从形式的表征到意义的表征和从意义的表征到形式的表征。例如,英语中的bill有两个意义,一是“帐单”,一是“鸭嘴”。在关系网络中,这一关系被处理成一个形式与两种概念表征的连接。下面一个“双关语”就涉及到对两个路径的同时激活:
(1)A talking duck goes into a bar, orders a drink, and says “Put it on my bill.”(一只会说话的鸭子走进一家酒吧,要了一客饮料,说:“把它放在我的嘴巴上”(记在我的帐上。))
再如,像“中国”这个词由两个字组成,而这两个字又与其它的词连接。“中”与“国”在形成“中国”这一词语时,除了“中国”本身的基本意义被激活外,同时被激活的还有“中”和“国”的其他意义所形成的网络。不过,这一“影子意义”被激活的强度不如“中国”的基本意义。
一个复合词素:其基本意义和影子意义同时平行激活
关系网络模式也为解释典型(prototypicality)现象提供了可能。例如,bird(鸟)这一范畴包括了robin(知更鸟),sparrow(麻雀)这样的典型成员,也包括了emu(鸸鹋),penguin(企鹅)这样的非典型的成员。许多心理学实验都证明了典型现象的存在。关系网络理论对此的解释非常直接和简单。只要运用连接的密切程度(strength of connections)和最低标准满足程度(variation of degrees of threshold satisfaction)这两个工具就能解释心理学中的典型现象。例如,“会飞”这一特征就与“鸟”的范畴联系非常密切。激活的力度、连接的密切程度、被激活的连接的数量,都对最低标准的满足的速度和程度产生作用。Lamb还列出连接的部分其他重要特征:
连接的强度有差异。
连接通过成功使用(学习过程)得到加强。某一强度的连接承载不同程度的激活。节点的激活有不同的最低标准。某一节点的最低标准随时间而变化。连接有两类:刺激型和抑制型。
刺激型连接是双向的:向前(feed-forward)和向后(feed-backward)刺激型连接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远距离的。抑制型连接只能是局部的。
抑制型连接可以连接到一个节点或一线路-阻塞成分附于某一线路。在早期(学前)大多数连接很弱(潜在的)。
一个节点(至少是部分节点)必须包含一个内部等待(延迟)成分—用于音节或结构成分的排序(sequencing)。(Lamb,2004:12)
Lamb的网络关系理论实际上是试图对语言使用的心理表征作出解释。如果我们把语言研究分为理论层次(讨论语言的本质、功能、起源、发展等)、加工层次(讨论语言的实际使用等)和神经心理层次(讨论语言的神经心理基础)的话,Lamb 的理论实际上是对原有的语言理论研究的一种补充和论证。任何一种有说服力的语言理论都必须得到神经心理学的支持,毕竟大脑是人类语言生成、储存和使用的场所。
第四: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
Fauconnier(1985,1994)的心理空间理论(Mental Space Theory)也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空间理论被用来解释传统语法中的时态、状语成分、预设的投射等问题。近年来,Fauconnier(1997,2002)又提出了“合成理论”(Blending Theory)和“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心理空间理论。心理空间理论关注说话者构建的各种心理模态的成分之间的微妙关系。这些关系与范围歧义、否定、反事实句和晦暗效应等有密切关系。
心理空间是我们思维和话语时构建的小概念包,以实现局部理解和行动为目的。它是由“单元”(element)构成的局部的、不完整的集合体,按照框架和认知模型构成,在思维和话语过程中不停修正、增生,能够表现经细致分割的话语和知识结构。可以用心理空间来模型思想和语言的动态映射。简单的说,心理空间就是由某个论证直接间接所必需的多个概念彼此关联而构成的知识结构。说话就是建构若干有内部结构的域并用“连接词”(connector)使之彼此连接;就是在语境和语法的制约下连续产生一系列认知完形,它们使信息与不同的域关联,实现对信息的分割。这样形成的动态域就是空间。本质上,心理空间是认知“域”(domain)。但二者不尽相同:前者是即时的、不完整的,是对后者进行局部选择的内容;由对一个认知域的重现能够建立各不相同且不兼容的若干心理空间。功能上,心理空间是我们说话和思维时无意识的用来组织后台认知运作过程的手段:在话语过程中以多种方式彼此映射、扩散、增生,为变化的参照点、观察点和焦点提供抽象的心理结构,使我们在任何时间都能够把注意力指向局部的、简单的结构,同时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保留复杂的联结网络。语言工具如“访问原则”(access principle)、“空间建构者”(space builder)、“跨空间算子”(trans-spatial operator)、名称和描述语(语法上指名词短语)、时态和语气、预设性的结构等可以引导心理空间的建构和连接。对此,我们只有对语言形式的意识和对“意义”的体验。
但是心理空间不是整个认知,并且人们对心理空间的认识还不全面。为了要通过语言研究解释人类认知,Fauconnier强调映射和联结的重要性,考察了空间之间的结构投影(structural projection)的各个方面,并发展出合成理论(blending)。两个心理空间的成分概念投射(conceptual projection)到中间空间——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类属空间是各输入空间成分的交集,独立于其他空间存在,反映输入空间共有的角色、框架和图式。合成空间既有各输入空间共有的内容,又有各空间专属的内容,还有不存在于输入空间的新显结构。合成空间的内容整体既大于又小于各输入空间内容之和:通过对各输入空间局部结构的投射及背景框架的嵌入,在合成空间生成创新的结构,产生新的行为、概念、情感和理解。
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是心理空间理论的发展。尽管语言提示能提示结构分解,成份关联等信息,但是同个语法结构能建立多个不同的心理空间结构体,无法由语法结构规定对应心理空间结构的各个细节。于是Fauconnier(1994)提出一个有关后台认知系统的设想,语义建构依赖后台认知这一扩展型的系统填充语法所不能规定的细节,包括分解、映射、结构投射和动态心理模拟等认知内容。概念整合理论就是用来探寻人类信息整合、描述后台认知系统的理论框架。它使用一组操作来连接一个心理空间网络内部的各动态认知模型,连接话语的指示表征的各分割部分。该操作在意义的创造性建构、在理解语法结构的过程中运行,以投射映射和动态模拟等手段在合成空间形成新显结构,促成新概念产生。
Figure 1所示的四空间模型是多空间图式的典型模型,也是概念投射的典型表现。空间合成过程是投射的核心组成部分。要完整地归纳概念投射的特征必须形成系统的关于概念合成的理论。四空间模型包括两个输入空间,它们共有的元素投射进类属空间,类属空间较之两者更抽象更概括,还有内容最丰富的合成空间。合成空间除了有输入空间选择投射的内容外,还有独特的新显结构。图中,各空间用圆形表示;新显结构在合成空间内,用方形表示,里面既有输入空间元素在合成空间里的对应物——匹配的,不匹配的,也有输入空间没有的元素。
Figure 1四空间模型
在思维过程中,这四类空间都是相对的概念,中间空间可能成为下一个环节上的输入空间,产生新的合成空间和新的类属空间继续送入下面的环节。特定语义建构的概念整合过程以上图为基本框架,可能有若干个输入空间、类属空间、合成空间的先后参与才完成,语义就存在于整个整合网络中。合成是一般认知过程,输入空间的结构投射到合成空间就是合成过程。与类推、递归、心理模型、概念范畴化和框架等认知过程一样,它也主动地、动态地和流畅地服务于若干认知目的,普遍存在于各种人类经验中。它具有如下特点(Fauconnier & Turner, 1996):(1)合成过程依赖于各输入空间元素的配对联结,由既有的基本图式激活;(2)合成过程可能产生多种结果,如:生成新概念,多个相关事件合成一个复杂事件等。(3)合成空间的存在是建立中心语义、推理、结构和激发情感的必备条件。(4)合成空间和输入空间都动态重现传统概念结构及其联结。通过固化作用(entrenchment),合成过程产生的创新又会影响和修正传统结构、传统联结。(5)合成过程中的概念排列可能都需要概念运作。空间、框架和域能够增生和修正、连接与使用合成。新显结构和心理空间是概念整合理论的两条重要原则。新显结构只存在于合成空间,主要通过组合、完备、扩展三种途径产生:从输入空间投射来的各元素在合成空间里组合,使彼此的关系明晰起来,而这些关系在单个输入空间里并不存在;熟知的背景框架结构由完备过程带入到合成空间里重现出来,某具体的结构可以看作熟知的背景框架中被突显的部分;根据合成空间的原则和逻辑,用模拟和想象等方法扩展结构框架。扩展本身能产生新的原则和逻辑,也能同时使完备过程呈现新的原则和逻辑。在合成空间运营时,不同空间要素间的对应关系仍然被无意识地保留下来,合成空间的结构特征能映射回输入空间。概念整合理论可以统一运作于各抽象认知层面上,各表面分离的语境上,有多层运作梯度。
合成空间在多大程度上由输入空间的结构激活,取决于必须与它和谐共生的背景和文化结构,并且受到优化原则(optimality principles)的限制,最终实现其局部相关的功能目标。主要有六条优化原则(Fauconnier & Turner, 1998):(1)整合(integration):合成空间里必须包含一个经过整合得到的、可以作为一个单位运作的场景;(2)构造(topology):输入空间里的元素与从输入空间投射到合成空间里的元素最好要有匹配关系;(3)网络(web):将合成空间作为一个单位来运行必须维持它与输入空间之间适当的网络关系;(4)解包(unpacking):合成空间必须使理解者能够重构输入空间、跨空间映射、类属空间以及所有这些空间之间的连接网络;(5)充分理由(good reason):假如一个元素出现在合成空间里,那它就必须有出现的充分理由。包括与其它空间之间能建立相关连接,在合成空间运行时必须要能执行相关功能等;(6)转喻投射限制(metonymic projection constraint):当一个元素从输入空间投射到合成空间时,与它同属一个输入空间并与之有转喻联系的另一元素也被投射,在合成空间里两个元素的对应物间的转喻距离需紧凑或缩近。这个限制过程有助于建立一个更紧密,更易操作的单元,实现整合的最优化。各个优化原则彼此有对抗性,于是可能在较低层次上出现如不分裂性、不移置性、不干扰性、单值性等较低层次上的更多的优化限制。
经过几年的尝试与发展,Fauconnier提出了有关概念整合网络的系统理论(Fauconnier & Turner, 1998;2002)。整合网络的形成包括建立心理空间、跨空间匹配、向合成空间的选择投射、类属结构定位、向后投射到输入空间、新结构的纳入以及在合成空间的各种操作运营,以实现网络动态平衡为趋向。四空间模型是典型的概念整合网络,网络本身可以存在大量输入空间和若干中间空间。概念整合网络有四个特性:(1)变异性:网络里的任一空间在任何时间都是动态变化的;(2)固有性:合成空间吸收传统框架和概念,合成产物也能够部分进入传统结构;(3)事件整合性:合成运作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把多个事件整合成一个,合成也是事件整合的主要工具之一;(4)广泛应用性:概念整合是基础性认知操作,有多种用途。由于世界的极大丰富性和连续性,概念整合网络也是各类合成结构的连续统,Fauconnier经过不断修正,认为主要有四中概念整合网络:简单网络(simplex network)、镜像网络(mirror network)、单域网络(simple network)和双域网络(double network)。简单网络的一个输入空间有框架,另一输入空间是多个子元素,属该框架。该网络不存在两个组织空间的对立,具有角色凝缩的作用。镜像网络里各空间共有一个组织框架,换句话说,只要共有一个框架,多个输入空间就能够在镜像网络里被整合,产生内容更为丰富的框架。单域网络的输入空间有不同的组织框架,对其中一个的投射生成合成空间,另一个空间是理解表达的关键。单域网络的区别性特征是合成空间的组织框架是一个输入空间的组织框架的延伸。双域网络包括两个有不同组织框架的输入空间,一个有组织结构的合成空间,包括各输入空间的内容和新显结构。各网络都有具体的冲突性特征(clash),输入空间的关系有对称与不对称之分。
(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主张
认知语言学与传统语言学,特别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在研究目标、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上有着本质的差异。可以说,认知语言学是对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语言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的一些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的挑战。这些基本假设包括:
(1)语言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具有数学的特征,其自足性使其可以基本脱离范围更广的认知系统加以研究;
(2)语法(尤其是句法)是语言结构的一个独立部分,与词汇和语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3)如果意义在语言分析范围内,最恰当的描述方法是通过建立在真值条件基础上的某种形式逻辑。(Langacker, R.1991:1)
与此针锋相对的是,认知语法对语法和语言意义的本质的看法是:(1)语言既不是一种自足的系统,也不能不参照认知过程得到描述;
(2)语法结构并不构成一个自足的形式系统或表征层次:它们本质上是象征性的,为概念内容的组构和规约象征化服务;
(3)词库、词法和句法形成一个语言单位的连续统,它们被任意地拆分为组成成分;分析语法单位不参考其语义价值,就与编词典但不提供对词条的解释一样荒唐。此外,建立在真值条件基础上的形式语义学用于描写语言表达的意义是不合适的。原因之一是语义结构与知识系统相关,而知识系统的范围本质上是开放的。原因之二是它们的价值不仅反映了某一被感知的情景的内容,而且还反映了这一内容的结构和观察的方式。
认知语言学家指出,人类的语言能力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能力,而是跟一般认知能力密切相关。语言的结构,特别是语法结构与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一定程度的对应或“拟像”关系。句法并不是一种自足的系统,它与语言的其它部分,词汇和语法密不可分。语义不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而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研究语义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人的主观看法或心理因素。
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来看,有相当一部分认知能力与词汇语义和语言结构有关。其中包括:
1)某些经验的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们可以感觉一系列的颜色、声调、味道、气味和触觉。我们有空间延伸的概念,我们看到时间的流逝,我们经历各种各样的感情;这些经验领域可以看作是人类认知的基本领域。
2)可以应用于任何经验领域并对特定概念的出现有重要作用的各种认知能力(在更高的组织复杂性层次上)。例如,人们可以对两种经验进行比较,记录它们的相似性或差异性。我们可以用某一结构来作为对另一结构进行范畴化的基础,我们有抽象的能力(图式化),因此可以对某一情景作出不同程度的细化。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注意力,可以把场景分为前景与背景,两者之间可以调换。3)建立关系的能力:在事物之间发现联系,而不是作为独立的经验。
4)将某一组事物归类的能力—根据相似性、相临性或其他关系—并为更高的目标对这一组事物作为整体进行操作。这一双重过程(分类和作为统一的实体进行操作)就是概念物化(conceptual reification),它在我们大脑中创造了许多由名词表达的抽象事物。
5)心理浏览的能力。有了这一能力,我们可以在一个复杂的结构中找到路径。对此,我们表现出巨大的概念灵活性:我们可以对某一静止的结构进行分段浏览(例如寻找从城市某一部分到另一地点的最近的路),可以对某一正在变化的情景进行全景式的浏览,即统览(例如我们可以对某一运动的物体各个运动位置进行总览,将它们看作具有某一特定“形状”的的路径式的事物)。
6)意象图式和隐喻。意象图式包括如下概念:来源—路径—目标,容器—内容、中心—边缘、联系、力和平衡。这些都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基本上是具有结构的,根植于我们的日常身体经验,对我们组织心理世界有重大的影响。这些图式的概念出现在物理经验中,为隐喻性地映射到其它概念领域提供了基础。隐喻被认为对认知发展非常关键。渗透在人们的理解中,独立于特定的语言表达。隐喻被看作是某一目标领域是以另外一个更基本的源领域作为参照得到理解的概念现象。(Langacker, 1999: 2)
Langacker认为,认知语言学的目标就是研究人类的一般认知能力与人类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语言使用之间的关系。按照Croft & Cruse(2004:1)的理解,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三大假设:
1)语言不是一个自主的认知能力(faculty); 2)语法就是概念化;
3)语言知识来自语言使用。
显然,第一个假设针对的是生成语法的有关语言是一种自主的,甚至是内在的认知能力提出来的。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知识与其他概念结构的知识并无本质上的区别,语言知识使用的过程与人们语言之外使用的认知的能力也没有本质上的不同;第二个假设是Langacker提出来的一句口号,它与真值条件语义学所提出的句子的意义通过句子所描述的事态与世界(或世界的某一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定义的观点截然相反;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需要交流的经验进行概念化(以及对我们的语言知识进行概念化);概念结构的所有方面都与构建方式有关,包括范畴的结构和语言知识的组织等;第三个假设与生成语法和真值语义学追求对语法形式和意义最大限度抽象和概括表征的倾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句法、词法和音系中的范畴和结构是我们从具体使用场合的话语中抽象而成的,而生成语言学认为高度抽象的语言规则具有先天性(innate),一些特殊的句式属于语言的边缘现象,不在语言学家的研究范围之内。
目前的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传统的回归。从认知科学的发展来看,认知科学需要对一个有关人脑的工作机制的模型,因此重新使人们认识到“语言分析中大脑为何不可或缺?”这一问题。
语言观:认知语言学崇尚体验哲学,以建设性心智主义、互动论和联通论为心理学基础。它批判语言天赋说,坚持从体验性认知的角度来解释语言。
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最重要的功能在于表达意义,语义必须置于语言研究的首位。意义即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是客观现实、身体体验、认知方式、知识框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强调认知方式和主观性在语义形成中的作用,同时也重视社会文化和百科知识对于语义解读的必要性。
语言是行为,而不是实体。语言知识的形成基于使用。按照Langacker的观点,语言一直被误以为是一个物理实体,而事实上它只是人的一种行为(activity),即“说话”(talk)。一般语言(language)寓于(immanent)个别语言(idiolect)之中,就像一个汉字寓于很多人的手写体之中。个别语言实际上是千差万别的,但规约性(conventionalization)决定了这些个别语言具有相当大的共核,否则人们就无法用语言进行交流。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忽略个别语言间的差异,通过共核部分达成交际。(一般寓于个别,抽象寓于具体,共时包含历时)。
王寅: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非天赋性、非普遍性、非自治性、非模块性、非形式化,这与转换生成语法的主张争锋相对。
(三)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内容——认知能力
和其他语言学理论一样,认知语言学也是研究句法、形态、音系、词汇意义、语篇结构等具体内容,但不止于此,而是将以上研究纳入到人类认知的大视野下。这样做,就超越了对语言事实的描写与理论表述的形式化而已,而是对语言事实做出更赋见地的解释。那么,语言运用中所包含的认知能力就成为了认知语言学中的主要内容。Taylor(2002)列举了以下认知能力:
1)范畴化能力。所有动物都具有范畴化的能力,虽然强弱不一样。人类的范畴化能力特别强,可以创造和驾驭无数的范畴,无论是十分细微的还是很一般的,无论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物质世界还是抽象的精神世界。人类还可以修改现有范畴以适应新的经验,或者创造新的范畴来表达新的经验。这表明范畴化能力具有灵活性。无论是在语言中还是在其他认知活动中,范畴化无处不在。
2)图形-背景组织能力。视觉感知是图形-背景组织能力的最佳范例。在事物的感知过程中,某些方面会凸显在视觉范围内,而其他方面则处于背景的地位。如在观察一个人时,你可能只注意他的脸部,而身体的其他部委不在仔细观察的范围之内,那么,脸部就是图形部分,身体的其他部分就是背景部分。图形-背景组织能力受注意的影响,图形与背景可以随注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图形-背景组织能力也具有灵活性。图形-背景组织能力还具有层次性。高一级层次的背景可以充当低一级层次的图形。图形-背景组织不但在感知系统存在,在思维和概念化活动中照样存在,因此,它对研究语义具有关键的作用。如(8)虽然描写的是一个相同的事件,但(8a)强调“他”是行为的主体,而(8b)强调的是他老婆的遭遇:
(8)a.他打了他老婆一顿。
b.他老婆被他打了一顿。
3)心理想象与识解能力。识解是一种普遍的认知过程。它是一种想象能力(imagry)。Lakoff指出,思维的想象性能让我们进行抽象思维并让思维超越我们的所见所感。识解作为一种想象能力与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能将某一领域的内容用其他方式表现出来或者说将概念内容以不同的结构或途径组织起来, 能灵活地、创造性地构造语言单位及其语义关联的合成概念。那么,事件的语言编码方式取决于事件被识解的方式,如(9a)是从“胜”的角度来看待比赛,而(9b)是从“败”的角度来看待比赛:
(9)a.中国队大胜韩国队。
b.中国队大败韩国队。
由此看来,图形-背景组织能力也是识解能力的一个方面。
4)隐喻与体验主义。认知语言学的一个根本假设之一就是,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工作的机制,即用甲来理解乙。它实质上也是一种识解能力。通常情况下,隐喻是通过物理的、身体经验来理解抽象领域的经验,即以具体的来理解抽象的。Johnson(1987)说,概念世界的大部分内容是由为数不多的意象图式来结构化的。意象图式是出现在许多领域里的有关身体经验的普遍的、反复出现型式(patterns),如容器图式、路径图式、目的地图式、平衡图式等。人类认知的许多内容都是身体经验为基础的,同时也表现在语言中。
5)概念原型。概念原型主要说明人类是怎样习得语言的。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既对立又极端的观点。一是以笛卡尔和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理性注意主义。该观点认为,人脑中具有丰富的内在结构,控制知识的获取。语言习得由语言习得机制来完成。人类大脑中长有一个普遍语法。二是实证主义观点,即人的大脑本来是一块白板,认知的发展完全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这样人类获得的概念就没有初始的限制,不同的语言就可能表达完全不同的概念。
认知语言学采取了折衷的观点。认知语言学家观察到,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都是惊人的,尽管相似性可能存在于比较抽象的层次。Langacker(1999:9)将这种抽象的相似性称之为“概念原型”(conceptual archetypes)。如“物”的概念,“行为、事件”的概念便产生了句法中的名词和动词。
6)推理能力。作为惟一理性的动物,人类具有很高的智商。在思维与交际过程中,可以根据一定的信息,补充出细节、不足的信息,推导出隐含的话语意图,进行因果推理或者预测后果等。因此,语言的理解就必须大大超越所说所写。反过来,概念的表达也不必要面面俱到,可以只说显要的部分,其余留给听/读者自己去揣摩就行了。这样一来,语言的意义就很少是“合成性的”(compositional)了,那么也就不一定能通过计算各部分的意义之和得到语言表达式的意义了,有时可能更丰富,有时可能出现偏差。
7)自动化(automatization)能力或固化(entrenchment)能力。人类很擅长于学习复杂的技能。熟能生巧一点也不错,学习运动神经(motor)技能更是如此,如弹钢琴、打乒乓球等。学习之初,可能需要有意识学习,并且效果也不一定好,甚至还可能出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训练的增加,这样的神经运动会逐渐的自动化和程式化,有意识学习减少,错误逐渐消除。但这样的运动神经技能也是认知技能。很简单,专业乒乓球运动员所做的打球动作是业余爱好者做不来的。专业运动员与业余爱好者的差别就在于控制运动神经运动的神经-认知程式(routines)。语言中,同样存在自动化,如发音器官的控制,说话时快速地使用语言预制件(短语、惯用语、套语等)来组成更大的语言单位等。
8)存储与计算能力。人的大脑有两个特征:容量大,智商高。从理论上讲,人的大脑可以储存无限的具体信息,同时能够根据指令进行复杂的运算。存储和计算相互相成。以乘除运算为例。熟记各种数的平方是存储,根据乘法规则得出结果是计算。显然回忆已经存储的数据比根据规则计算要快,要省事。如15×15=225。当我们熟记了15的平方等于225后,我们可以直接提取该数据,当我们运用算式进行计算时,速度要慢,费时更长,也更费劲。存储的知识是学习的结果,计算是规则运用的结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存储和计算都在起作用。说写者存储了大量的预制构件,在使用过程中直接运用。当然,语言学理论可以尽可能地为语言建立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使用语言是总是运用原则而放弃存储的现存知识。如动词的屈折变化形式,我们开始可能是运用规则,构成屈折变化形式,但当学习者学会以后就可能变成知识存储起来,在以后的运用中,直接提取而不再运用规则了。
9)聚焦形式的能力。语言的想象功能,可以离开语言的意义,而只关注其物质外壳,如声音、词形(edifices of words)、诗歌、谜语、韵文以及其他文字游戏等。宗教、社会的各种仪式实际上就是人类聚焦形式的认知能力的体现,语言也不例外。语言中形态学研究的内容实际就是聚焦形式的反映。
10)社会行为能力。语言使用与社会因素戚戚相关。语言使用者都是社会人,语言使用的动机往往来自于社会交往。人都有结为群体或圈子的倾向,语言习惯是最好的媒介。语言可以成为人们身份的标志。这就是说,认知语言学也十分关注语言的社会认知功能。
11)符号行为能力。近年来,关于人类认知与非人类动物认知的根本差异究竟在哪里,讨论很多。高度复杂的思维能力并不是区别性特征。举例说,老鹰从天空俯冲下来捕捉快速跑动的兔子时,也需要类似火箭专家一样的计算能力。二者的差别在于,老鹰的计算是在线的,即根据兔子的速度与位置的变化而实时计算的;而火箭专家的计算是离线的(offline),因为所有的计算都是在火箭飞行之前完成的。所以,Bickerton声称,只有离线思维才是区别人类认知与非人类动物认知的根本特征。离线思维依赖的是对符号系统的控制。符号系统(语言是个符号系统)提供了离开外部实在环境进行思维并将思想内容表达出来的手段。有了符号系统,我们可以回顾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虚拟世界,识解世界,交流思想与感情。语言把我们的思想物质化并固定下来。
从以上研究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认知语言学在探索语言与认知的关系时,追求的是认知与心理上的普遍原则,而不是语言系统内的普遍原则。这是与生成语言学在探索语言与认知的关系时的根本差异。也更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
(四)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内省法与实证相结合
认知语言学早期的研究主要采用的式内省法。Talmy指出,要研究概念内容及其组织结构必须找到意义的处所。这个处所就在心理经验(conscious experience)之中。虽然语义具有不同特征,达及意识的程度也不同,但都必须通过内省的方法才能获得对概念内容及其组织结构的认识。但内省法使用时也必须受到限制,如对语言材料操作的控制,内省法获得的发现还必须与通过其他方法获得的发现联系起来。这样的方法有其他内省报告的分析,语篇与语料的分析,跨语言和历时的分析,对语境和文化结构的估价,心理语言学的观察与试验技术,神经心理学对大脑损伤的研究,神经科学的仪器探测等。神经科学对大脑功能的分析能够对内省发现提供坚实的科学证明。
(五)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特征 1)以语言的实际用法为基础。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知识是在语言的实际用法过程中抽象出来的。语言习得的输入就是实际的语言接触的内容,那么,语言习得是由语言经验驱动的从下到上的过程。
该特征具有以下几个涵义:
第一,一个人的相当部分的语言知识可能存在于相当具体的、实际的语言表达式中,或者说以某些具体例证的记忆痕迹的形式存在。以英语的eyes为例。操英语者能够根据复数规则构成该形式,也有可能是他多次接触后存储了该形式。这后一种可能得到了心理语言学的证明:学习者确实会存储经常出现的形式,不管这些形式内部结构多么复杂或者是多么符合规则(Taylor 2002:308)。
第二,语言知识是个动态系统,会随一个人的语言经验的变化而变化。人们会不断学习新的语言表达式,而增加语言单位的存量。相反,学到的语言知识如果久弃不用,也会逐渐从语言知识系统中消失。这表明,一个人的语言能力是个变化的动态系统。这意味着,操同一语言的人不一定共享完全相同的语言系统,他们对语言的词、短语、惯用语等的熟悉程度差别很大,因此,他们在做合乎语法判断时,差异很大。
第三,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抽象都是根据语言事实的表层形式得出来的,不承认有深层结构。Goldberg(2002)说,今天的许多理论模型都回避了所有的转换或推导的要求,如 Bresnan(1982,1994),Fillmore, Kay, 以及Michaelis,Lakoff(1987);Langacker(1987a,1991), Pollard and Sag(1987)。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表层形式往往含有典型的、强有力的理论抽象,因为这样的表层形式比转换或推导形式涵盖面更广。Goldberg将这样更广泛的理论抽象称之为表层抽象。Langacker(1987:46~47)早就有这样类似的主张:语法结构几乎全都是显性的(overt),表层语法形式并没有掩盖一个更“真”、更深的语法结构;相反,表层形式代表着语言在结构与表达语义内容时的常规手段,如(转引自Goldberg 2002):
a.Mina sent a book to Mel.b.Mina sent a book to Chicago.c.Mina sent a book toward the front of the room.d.Mina sent a book through the metal detector.如果用能否被动化来检验,只有(a)转换成被动语态以后,是可以接受的句子。但是它们都可以看成是双及物的,可以抽象为“致使性运动”(caused motion)构式.2)语义处于显要的地位。认知语言学的最初动因就是为了解决转换生成语法难以解决的语义问题。因此,即使在认知语法研究中,语义都处于显要的地位。语义的重要性在词汇语义学、词类范畴、句法型式(patterns)等层次都有直接的影响。词汇意义的研究必须考虑词汇意义对词在句法环境下的用法的影响,如多义性的研究。事实上,早期的认知语义学与认知语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词汇多义性问题。语义在界定词类范畴时也起重要作用。通常,词类是根据词的分布来划定的。但Langacker(1987b)在界定名词与动词时指出,真正决定词类范畴的是范畴的图式意义,而不是分布,图式意义构成分布的理据。在句法层面,Langacker也认为,句法形式是由构成成分的语义驱动的,句法结构本身具有意义,如被动语态(be+过去分词+by短语)、双及物构式、论元结构、回指、各种类型的提升(raising)等。这一观点在Goldberg(1995)构式语法里得到充分的证明。当然,语义处于显要地位并不意味着将句法学还原为语义学,而是认为,句法(包括形态)往往具有语义的理据。
3)综合性与概括性。如前所述,认知语言学将词库、形态和句法看成是一个连续体。这就是说,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分野。所有的语言单位,无论大小,都是一个符号单位,因为它们的内在运行机制都是相同的(Taylor 2002:30)。那么,形态与句法就是更加普遍的组合关系——横组合(syntagmatic)现象的两个不同侧面而已。即使词库与形态和句法的界限也不见得清楚明了。学习者在学习一个词汇项的时候,不但只学习了这个词汇项本身,还学习了大量已经定型的短语。形态与句法虽然比词汇结构复杂一些,但这种复杂性也只是内部复杂性的程度问题和图式问题(Taylor 2002:30)。语义学和语用学在认知语言学中也没有严格的区分。因为,语用意义约定俗成后就成为了语言表达式的稳定的规约性意义。况且,约定俗成是个动态的概念,具有程度的变化,因此语言意义与语用意义的差别也只是个程度问题。
Talmy(2000: 3~4)也强调了认知语言学的综合性特征。语言研究大体上可分为三种途径:形式途径、心理途径和概念途径。形式途径以生成语言学为代表,主要研究语言形式的结构型式(patterns),主要涉及形态、句法和词汇结构。它与其他两种途径的联系很有限。
心理途径界乎于形式途径和概念途径之间,将语言看作是一般认知系统的一部分,主要从感知、记忆、注意与推理角度研究语言,既关注形式特征也关注概念特征的研究。概念特征像语义记忆、概念的关联性、范畴结构、推理生成、语境知识等。
概念途径,即认知语言学途径。如上所述,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内容,是语言中概念结构化的综合(integrated)系统。包括这么几个方面:概念内容的语言组织模式与方式,如空间与时间,场景与事件,实体与过程,运动与方位,动力与致使力(force and causation)等;情感范畴的内容结构化方式,如认知主体(agents),注意与视点,意志与意图,期待与情感等;在语言本体内,形态与词汇形式、句法结构的语义结构;概念结构的相互关系,如隐喻映射之间的相互关系、语义框架内的相互关系,文本与语境的相互关系,概念范畴组合成更高层次结构系统的关系。
那么,怎样理解认知语言学的综合性呢?首先,它从概念途径的角度关注语言的形式特征,它研究语法结构是从语法结构在表征概念结构的功能时的作用入手的。其次,它将自己的研究发现与概念途径的研究内容结合起来,从心理结构入手来解释概念内容的表现形式,同时又反过来根据语言体现概念结构的方式来揭示心理结构的特征。正是由于认知语言学与心理途径的紧密结合,才使它有别于语义学。
4)学科交叉性。认知语言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决定它必定要与其他学科交叉。如前所述。认知语言学最初的启发来自三个领域:Rosch等人的认知心理学关于人类范畴化的本质的新认识,Kay等人的关于颜色词的人类学研究成果,以及语言学内部关于意义的新发现。后来,Lakoff和Johnson又认真研究与批判了西方的分析哲学传统,提出了与理性主义哲学不同的体验哲学思想。这些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共同奠定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在理论的发展与验证阶段,语言的神经生物学研究又走进了认知语言学家的视野。Lakoff和Johnson(1999)大量引证神经生物学的研究成果证明了隐喻思维的普遍性和体验哲学的生理基础。Lakoff(2005)指出,认知语言学的未来研究走向之一就是神经生物学。如果说认知心理学有利于证明认知语言学假设的心理现实性,那么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发现能够证明认知语言学假设的生理现实性,从而使认知语言学具有更加坚实的科学基础。同时,认知语言学与人工智能、文学批评等学科也具有紧密的联系。
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原则是:语言也是一种认识活动,是对客观世界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结果。即:现实——认知——语言(从左向右是决定关系,从右向左是影响关系)
因此,认知语言学着力描写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研究语言象似于认知方式的机制。
预习:
查阅资料,结合具体语言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是范畴化与范畴?
经典范畴理论与原型范畴理论有哪些区别? 什么是原型?
什么是家族相似性?
颜色词研究支持原型范畴理论吗? Labov和Rosch的实验是什么? 什么是范畴的基本层次?
如何运用基本层次对比英汉构词?
原型范畴理论在音位和词法层面上有何解释力? 原型范畴理论在句法层面上有何解释力?
第二讲
原型范畴理论
一、什么是范畴化与范畴? 范畴即概念。
范畴化即人类建立概念框架和语义系统,从而赋予世界一定结构,使其从无序转向有序的认知过程。范畴化是范畴形成的基础,范畴是范畴化的结果。
二、经典范畴理论与原型范畴理论有哪些区别?
经典范畴理论:从亚里斯多德到维特根斯坦之前的2000多年间,人们认为范畴就是一组拥有共同特征的元素的组合。并认为特征是二分的,范畴边界是明确的,范畴成员隶属于集合的程度是相等的。
原型范畴理论:维特根斯坦认为,范畴是通过家族相似性建立起来的集合,范畴成员并不具有所有共同特征,范畴边界是模糊的,范畴成员隶属于集合的程度是不等的。
三、什么是原型?
原型是范畴中最具代表性、最典型的成员,可以作为识别范畴其他成员的参照点。
四、什么是家族相似性?
一个家族成员都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彼此的相似情况和程度不一样。
五、颜色词研究支持原型范畴理论吗?
Berlin和Kay系统研究98中语言的颜色词后,提出两个著名概念:“焦点色”、“基本颜色词的蕴含等级”,并得出观点:
(1)每个颜色词不管在什么语言里,其所指的颜色焦点区是相似的。(2)颜色词的边界是模糊的。
(3)一个语言系统中所有颜色词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有中心和边缘之分。(4)人类语言11个基本颜色词在不同语言中遵循一个较一致的蕴含等级。(5)颜色焦点区的恒定性是以视觉神经和周围环境作为基础的。
11个基本颜色词的蕴含等级
(黑、白)——(红)——(黄、绿、蓝)——(褐)——(紫、粉红、橙、灰)
说明各民族对颜色的表达虽然有差异,但不是任意的。人们总是以焦点色为参照点来对颜色连续体进行有理据的切分和范畴化,同时对颜色词的择用顺序也不是任意的。
六、Labov和Rosch的实验是什么?(1)show me a color 游戏(2)color-matching 任务(3)快速准确记忆焦点色(4)优先习得焦点色
七、什么是范畴的基本层次?
范畴结构的三个层次:上义层次、基本层次、下义层次 基本层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经验感觉上的完整性(完形性)
(2)心里认识上的易辨性(最大的区分性)
(3)地位等级上的优先性(中心地位,范畴化的基础)(4)行为反应上的一致性(一致的联想)(5)语言交际上的常用性(行时简短、最早习得)
(6)相关线索的有效性(向上、向下、向外扩展形成上位范畴、下位范畴、抽象范畴)(7)知识和思维的组织性(组织认识和思维)
八、如何运用基本层次对比英汉构词?
英汉对比中的“词汇空缺”现象,说明两个民族对范畴或基本层次的概括和理解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构词方式的差异相关。
九、原型范畴理论在音位和词法层面上有何解释力?(1)音位、音节和升降调(2)词与词缀(3)多义词(4)词性
(5)时态和语态
十、原型范畴理论在句法层面上有何解释力?(1)所有格构式(2)句型
(3)主谓宾构式(4)主从复合句(5)SVO顺序
预习:
查阅资料,结合具体语言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是意象图式?
什么是动觉意象图式与形式空间化假设?
Langacker是如何运用弹子球和舞台模型论述句法成因的? 什么是认知模型和理想化认知模型? 如何运用ICM解释“父、母”的多义性? 什么是事件域认知模型?
第四篇:“接驾四次”的原型并非是曹寅接驾(讲稿)
“接驾四次”的原型并非是曹寅接驾(讲稿)
各位草根红迷朋友,大家晚上好!今天想跟大家聊的不是自已的研究成果,而是想谈谈推到长久盘踞在自己头脑中的错误的思维定势的一点感悟。胡适红学流传已九十多年,众多跟随者人云亦云,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很强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一旦形成,要从头脑中清除它真的很难。毛主席就说过这么一句话:“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已跑掉。”对自己头脑中的错误的思维定势也是这样,你不去批判它、触动它,它就一直固守在那儿。就说我本人吧,以前也是主流红学中一员,2012年转身后,否定寅孙曹雪芹著书说,肯定了洪昇原创《红楼梦》说,自以为已全部推翻了头脑中主流红学的思维定势,其实不然,有些思维定维依然顽固地占据着头脑。别的不说,《红楼梦》第十七回中赵嬷嬷所说的“独他家接驾四次”的原型以为就是曹寅的四次接驾,并认为那是毫无疑问的,除了他还能有谁呢?那怕是后来认为是曹寅改续洪昇原创《红楼梦》,我还把它作为曹寅“批阅增删”前八十回的一个根据来看待。以为洪昇原创《石头记》,不会把 “接驾四次”之事写进去,最大可能是曹寅把自已引以为荣又可以光宗耀祖的“接驾四次”之事增写进去的。最近看到了土默热先生《“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谁家“接驾四次”》一文,才知道赵嬷嬷所说的“独他家接驾四次”的原型以为就是曹寅的四次接驾的观点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
追根朔源,这一错误的观念来自于胡适。他《红楼梦考证(改定稿)》中写道:当康熙帝南巡时,他家(即曹寅家——笔者注)曾办过四次以上的接驾的差。”“甄家与贾家都是曹家。曹家几代在江南做官,故《红搂梦》里的贾家虽在'长安',而甄家始终在江南。上文曾考出康熙帝南巡六次,曹寅当了四次接驾的差,皇帝就住在他的衙门里。《红楼梦》差不多全不提起历史上的事实,但此处却郑重的说起'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大概是因为曹家四次接驾乃是很不常见的盛事,故曹雪芹不知不觉的--或是有意的--把他家这桩最阔的大典说了出来。这也是敦敏送他的诗里说的'秦淮旧梦忆繁华'了。但我们却在这里得着一条很重要的证据。因为一家接驾四五次,不是人人可以随便有的机会。大官如督抚,不能久任一处,便不能有这样好的机会。只有曹寅做了二十年江宁织造,恰巧当了四次接驾的差。这不是很可靠的证据吗?可见胡适是把曹寅接驾四次当作“很可靠的证据”来看待的。这样的证据究竟可不可靠呢?请看《红楼梦》书中《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这一回,贾琏、王熙凤夫妇与赵嬷嬷议论元春封妃后将要回娘家省亲的一段对话:赵嬷嬷道:“阿弥陀佛!原来如此。这样说,咱们家也要预备接咱们大小姐了?”贾琏道:“这何用说呢!不然,这会子忙的是什么?”凤姐笑道:“若果如此,我可也见个大世面了。可恨我小几岁年纪,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没见世面了。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我偏没造化赶上。”赵嬷嬷道:“嗳哟哟,那可是千载希逢的!那时候我才记事儿,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的像倘海水似的!说起来……”凤姐忙接道:“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那时候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赵嬷嬷道:“那是谁不知道的?如今还有个口号儿呢,说‘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江南王’,这说的就是奶奶府上了。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凤姐道:“常听见我们太爷们也这样说,岂有不信的。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道:“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这里需要辨清的是,“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是不是指“康熙南巡”?元宵节元妃省亲是以哪一次康熙南巡为原型的?凤姐说“若早生二三十年”方可赶得上,那就意味着以这次康熙南巡为基准再往前推二三十年,那该是什么年代?那个年代的“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指向谁?关于上述问题土默热先生在《“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谁家“接驾四次”》一文有理的据地作了明确的回答。他指出,最起码有三处,胡适偷换了《红楼梦》书中出现的概念:其一,胡适将“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与“借省亲写南巡”混为一谈,认为书中说的甄家与贾家都是曹家,这完全是胡适不顾书中表述凭空想象出来的。既然《红楼梦》描写的贾府接待元妃省亲是写康熙南巡,那么甄家接驾四次则绝非是写康熙南巡,而是写“太祖皇帝仿舜巡”。“太祖”是一个王朝开国皇帝的专称,康熙虽有“圣祖”之称,但绝非开国皇帝,大清的“太祖皇帝”努尔哈赤也不可能“仿舜巡”,清世祖顺治皇帝又不曾南巡。因此赵嬷嬷说的“太祖皇帝仿舜巡”甄家接驾四次,根本就不可能是写曹家“最阔的大典”。其二,胡适将贾琏、王熙凤都亲自参与的元妃省亲,与二人根本就无缘得见的“太祖皇帝仿舜巡”,在时间上强行捏合在一起,作为曹家“最阔的大典”也是毫无道理的穿凿附会。《红楼梦》书中明明说“太祖皇帝仿舜巡”时,赵嬷嬷当时“刚记事儿”,也就是十几岁的样子吧;王熙凤也明明说自己根本就没见过这个“大世面”,“若早生二三十年”方可赶得上。也就是说,这是凤姐出生前“二三十年”发生的事情,不是凤姐和贾琏议论的将要发生的“元妃省亲”故事,因此绝无可能是江宁织造曹家接驾“最阔的大典”。其三,胡适将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住在江宁织造衙门,偷换成“曹寅四次接驾”,使之成为江宁织造曹家“最阔的大典”,更是典型的偷换概念。康熙南巡为了避免骚扰地方,在江南各省多驻跸织造衙门,是因为江南三大织造都是朝廷内务府的派出机构,康熙皇帝是驻跸在自己的“家”里,而不是曹家;就像今天某领导人住在钓鱼台国宾馆,能说是住在馆长的家吗?能说是宾馆经理在接驾吗?曹寅当时只是在织造衙门当差而已,织造衙门并非他的家,也不是他在主持接驾,更谈不上是什么曹家“最阔的大典”。《红楼梦》书中所写的元妃省亲故事,确实是“借省亲写南巡”,不过所写的故事发生地点并不在南京织造衙门,而是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杭州西溪山庄,接驾者也不是下贱的包衣奴才曹寅,而是康熙皇帝的宠臣、重臣高士奇。高士奇接驾的时间是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元宵节,康熙皇帝在这里“登楼延赏,临沼清吟”,御笔为西溪山庄钦题“竹窗”二字,也就是书中“元妃省亲第一巡幸之处”潇湘馆的出处;西溪山庄的前身蕉园又是“十二钗”两结女子诗社的地方。这些与《红楼梦》书中关于大观园描述高度吻合的排他性证据,足证这里才是元妃省亲故事素材的真正出处。
根据《红楼梦》书中描述,在元妃省亲也就是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的康熙二十八年(1689)时,凤姐、贾琏均已二十来岁,说明他们生于康熙初期,他们的生日再提前“二三十年”,方能赶上“太祖皇帝仿舜巡”,那么“甄家接驾四次”的盛典,只能是发生在明末清初的事情。《红楼梦》开篇就是一句突兀的“当日地陷东南”,显然特指清军下江南的明清鼎革时期;《好了歌解》所说“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也明显是指明清改朝换代时期。那么,在明清改朝换代时期,发生过“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么?有谁家曾经“接驾四次”、接待的又是哪位皇帝呢?这本是一个不难考证清楚的事情,都是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将这一历史真实和文学真实的重大事件搞错了、搞乱了。
显然,这位“仿舜巡”的太祖皇帝,不会是清朝的任何一位皇帝。如前所述,清“太祖”努尔哈赤生前清廷尚未入关,也没有什么“仿舜巡”的行为。清“世祖”顺治皇帝甲申年定鼎北京,但其不得称为“太祖皇帝”,在其生前也从来没有过南巡的举动。清“圣祖”康熙皇帝确曾六次南巡,但《红楼梦》中写的元妃省亲才是“借省亲写南巡”,议论元妃省亲的凤姐出生前“二三十年”发生的“太祖皇帝仿舜巡”故事,显然也不是康熙南巡的故事。那么,这个“太祖皇帝”只能是暗指南明小朝廷的创始人弘光皇帝即福王朱由崧,甲申事变(1644)清廷定鼎北京后,江南大地尚在明廷各军事势力控制下,先后有明朝宗室南逃,建立过四个南明小朝廷。首先是在南京建立的福王政权,这位福王朱由崧可谓南明政权的开国皇帝,称之为“太祖皇帝”可谓贴切。乙酉年(1645)清军下江南,福王政权覆灭后,唐王朱聿键、桂王朱由榔、鲁王朱以海,先后在福建、云南、浙江等地建立了小朝廷,其中唐王、桂王曾称帝,鲁王虽未称帝但也自命“监国”。这南明“三帝一监国”恰恰都是从中原逃到江南“仿舜巡”的皇帝。须知旧时文人把皇帝离开京城逃跑的行为,一般都遮羞称为什么“南巡”、“西狝(音mí)”、“东征”、“北狩”,如唐玄宗的“西巡”,清咸丰帝的“北狝”,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西巡”等,将南明“三帝一监国”逃至江南另立小朝廷之行为,《红楼梦》作者借赵嬷嬷之口,总称为“仿舜巡”即离京巡视三山五岳的四位皇帝,甚恰。这四位“仿舜巡”的南明小朝廷皇帝,“巡幸”到了江南后,有谁家居然有能力“接驾四次”,也就是全部参与过这四个小朝廷的建立事宜呢?这个被《红楼梦》作者称为“江南甄家”的家族,不可能是其他任何江南家族,只能是号称“国姓爷”的延平郡王郑成功及其家族组成的郑氏集团了。1644年(甲申,清顺治元年)5月15日,福王朱由崧的弘光政权建立;1645年(乙酉,清顺治二年)6月29日,唐王朱聿(音yù)键的隆武政权建立;1645年(乙酉,清顺治二年)8月12日,鲁王朱以海的监国政权建立;1646年(丙戌清顺治三年)11月18日,桂王朱由榔的永历政权建立,郑芝龙、郑成功父子及郑氏集团都参与了“接驾”拥立活动,并成为这四个小朝廷的军事支柱。这些年份,正是清康熙南巡前的“二三十年”,与《红楼梦》书中叙述的时间基本吻合。郑氏集团“接驾四次”时,也极尽奢靡之能事,以隆武皇帝为例:“隆武孤身南来,郑鸿逵以所掠美人十二献,随居官衙。遂大兴工作,扩构宫殿,卮匜(zhīyí)之属皆用黄金。开织造府,造龙袍;后下体衣,皆织龙凤。”这与《红楼梦》中赵嬷嬷所说:“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可谓高度吻合。据南明史料记载:乙酉春,弘光帝以拥立有功,诏封郑成功之父郑芝龙为南安伯。《红楼梦》书中又多次表现有个与贾府往来密切的“南安王”及“王太妃”,探春很有可能最后嫁到南安府做了“王妃”。这些很有可能写的都是郑家。在江南吴语中,“甄”和“郑”本是谐音字。郑家的祖籍在福建南安,晚明时期,纵横海上的郑芝龙便有“南安王”的绰号,弘光政权又曾封其为“南安伯”和“南安侯”。《红楼梦》书中说“甄府和贾府就是老亲,又系世交。两家来往,极其亲热的。”应是写实。明末清初,郑氏集团所搞的“山海五大商”,陆上五商便以杭州为中心。杭州洪顾黄钱四大家族与郑氏集团明里暗里往来,牵涉“通海案”的线索是很多的。郑氏集团的骨干成员如总兵官洪旭,海澄公黄梧,与杭州洪黄两家均为本家。从康熙十四年到康熙十八年,洪家受“三藩之乱”牵累,洪昇之父洪起鲛曾被朝廷械捕京师,关押在一个“萧寺”中受审,随后又被抄家发配,恐怕都与“通海案”即与郑氏集团往来有牵涉。以上都是从土默热先生《“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谁家“接驾四次”》一文中摘录下来的。土默热先生在这篇文章中说。“笔者的这篇文章,已经酝酿十几年了,却始终没有完整明确的形诸笔墨,只在十年前《红楼梦与南明小朝廷》文中带过一笔。首先是因为这段历史淹没在尘埃中的真相太多了,很难缕出一个头绪来……”,土默热先生是个熟谙明清历史的学者,要揭示埋没在尘埃中的明清历史真相也困难重重,何况是一般对明清历史知之甚少的人,要透过历史真相弄清赵嬷嬷所说的“独他家接驾四次”的原型就更难了。然而由于土默热先生的不懈努力,终于给人有“水落石出”之感: 原来四次接驾者原型不是曹寅而是南明的郑成功 原来甄家并非指曹家,而是郑家,郑与甄是谐音的。原来“接驾四次”时,极尽奢靡之能事是郑氏集团。原来郑家的祖籍在福建南安,晚明时期,纵横海上的郑芝龙便有“南安王”的绰号,弘光政权又曾封其为“南安伯”和“南安侯”,这不正表明《红楼梦》中南安太妃与郑家有关联吗?原来探春很有可能最后嫁到南安府做了“王妃”。探春判词“千里东风一梦遥”,从贾府大观园所在地杭州到福建不正有千里之遥吗?原来杭州洪顾黄钱四大家族与郑氏集团明里暗里往来,牵涉“通海案”的线索是很多的。洪家受“三藩之乱”牵累,随后又被抄家发配,恐怕都与“通海案”即与郑氏集团往来有牵涉。这真有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味道,随着“四次接驾”的真实原型的揭示,胡适红学种种很不靠谱的猜想一个又一个地露出了似是而非的真相。凭我现有的知识,我不敢说,土默热先生每一判断与猜想,百分之百的正确,但我以为土默热先生把“四次接驾”的时间段推前到明末清初的大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沿着这个大方向继续推进,探索的空间还很大。
不妨把胡适的观点与土默热先生所述内容作一比较,孰是孰非,谁更靠谱,明眼人一看便一清二楚。
许多读者(包括我自已),所以会接受胡适的胡说,除缺乏相应的历史知识(如缺乏明末清初时南明四个小朝廷相关知识)与科学怀疑精神,迷信权威,人云亦云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红楼梦》虽然原抄本成书于康熙年间,但通过庙市等民间渠道流传开来却是在乾隆年间。由于清朝统治集团对南明历史消息的封锁抹煞,乾隆年间的人罕知有南明郑家四次接驾之事,多知康熙南巡曹寅曾参与四次接驾之事,便误以为赵嬷嬷所说的“独他家接驾四次”的原型就是曹寅的四次接驾,进而推测《红楼梦》写的是曹家的事,曹寅的后辈(子辈或孙辈)曹雪芹写了《红楼梦》,故曹雪芹不知不觉的--或是有意的--把他家这桩最阔的大典说了出来。由胡适开始的新红学第一步走错了,以后便步步错,开始差之毫厘,后来失之千里。现在要把被误导的读者从错误中拉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何其难呀!连我自已也被这种思维定势长期顽固的盘据在头脑中而不自觉,更不要遑论其他。因此引发了我的一些感慨。反思我们每个人自已的头脑,新旧对错的观念一直在打架,其实很复杂。世上没有一贯正确的人,更没有未卜先知的天才,我们自已头脑有正确的认知,也有错误的认知,明明是错误的思维定势,却自以为正确,这种现象在红学界真是太多太多了,我也不幸挤身其中。不过犯点错不要紧,知错即改就是。我们每个红学研究者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既要有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认识到的真理意愿,又要对自己的认知不要过于偏执,有随时修正认识到的错误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断有所前进。希望能以这一点感悟,与各位红迷朋友共勉。
2016年5月31日
第五篇:语言学
1.什么是音素?什么是音位?什么是音位变体?三者有怎样的关系
音位和音素都是最小的语音单位,但二者不是一回事,它们既不相同,但又有联系。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说,是从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只要是音色上有差别,就是不同的音素,而不管它是否区别意义。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只有具有社会性特点,具有区别词形和区别词义作用的语音单位才是音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音位实际上概括了好几个近似的音素。因此,音位划分考察的是与意义的区别相对应的语音差别,与意义区别无关紧要的音质上的差别则不加以考虑,的音素,因为音素a比较典型,所以就选择它来作为这一个音位的代表。一个音位可以是一个音素构成的,也可以是一组音素构成的,这组音素在音质上彼此有区别,但是不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语音感上又比较近似,所以概括在一起。由于划分角度不同,所以同样一个最小的语音单位,从自然属性角度看是音素,从社会属性角度看是音位,比如p和p‘,从自然属性看,是两个不同的音素,从社会属性角度看,则要结合具体的语言来考察,在汉语中,它们是两个音位,在英语中,它们是一个音位。为了同一般音素相区别,音位音标都用两条左斜线分隔开,如/a/、/p/、/k/、/b/等等。
2.为什么说音位总是属于具体语言或方言的为什么说音位总是属于具体语言或方言?
每一种语言或者方言都有着自己的一套音位系统,这些音位都在具体的语言或者方言中起着区别意义的作用,离开了具体的语言或者方言,它们的作用也就不存在。比如我们不能将英语中的音位和粤方言中的音位等同起来。不同语言中,语音体系也不同:音素和音素的差异是否构成功能差别也不同。相同的音素进入不同的音系,其相互关系可能不同(每个语言/方言的音位及其内容不同)英语[P][P']不出现在相同的环境中,不会造成意义差别。people/speak→一个音位/p/汉语则是两个音位.再如/n//l/的对立。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同的音素能否区别意义,完全取决于语言的社会习惯而与实际音质差别的大小无关。属于不同音位的音素即使差别很小,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却对它们很敏感,能准确无误地区分开来。属于同一音位的音素即使具有明显的差异,说这种语言的人却对它很迟钝,往往不能自觉地意识到。
3.元音与辅音的区别
元音和辅音有四个方面的区别:第一,发元音时,呼出气流不受阻碍,发辅音时,呼出气流要受阻碍;第二,发元音时,声带要振动,发辅音时,声带有的振动,有的不振动;第三,发元音时,发音器官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部分保持紧张;第四,发元音时,呼出气流较弱,发辅音时,呼出气流较强
4.影响元音音质的因素有哪些?
决定元音音质的差别因素有三个: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的形成。
所有元音的发音体和发音方法都是相同的。
因此,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共鸣腔的不同形状决定的。所有元音的发音体都是声带,发音的方法都是让肺部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使声带发生振动,然后让气流毫无阻碍地通过声道。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共鸣腔的不同形状决定的,一般元音音质的不同主要是由口腔的不同形状造成的。
5.解释元音舌位图
6什么是音节?并举出汉字里子解释音节结构
音节是是人们在听觉上能够自然感觉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