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熊易寒:生命体验与学术研究
熊易寒:生命体验与学术研究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在校庆科学报告会上给大家汇报自己这些年来做学术的一些心得体会。
曾经有同学问我,什么样的书可以称为经典?我说:老少咸宜,可以读一辈子,但每一次读都有新的体验的书是真正的经典。
还有同学问:什么样的研究才是真正的好研究?我说:可以融入你自己的生命体验,并且激起他人共鸣的研究是真正的好研究。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我在回答这两个问题的时候都特别强调体验二字。
为什么体验如此重要?为什么我不选择引用率或者发行量这些看起来更加科学的指标,而要强调非常主观化、因人而异的体验。这是因为,对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者而言,你对生命的理解有多深,你的学问就有多大。
作为一名青年学者,我至今尚未做出任何值得称道的研究,但是,有一点我很自豪,就是我在用生命做学问,我的学术追求与我的价值观、人生观相一致,我的学术与生命是一体的。
也许有一些同学读过我的博士论文《城市化的孩子》。这不是一本成熟的作品,但是,在这本书当中,字里行间都有我自己的影子和灵魂。我是政治学的博士,在主流的政治学里面,最重要的概念是国家、社会、权力、政体、民主转型等等,而我的博士论文关注的是命运。长久以来,命运一直是文学家、哲学家和艺术家青睐的主题。在主流政治学的分析框架里,我们找不到命运二字。也许是“命运”这个词太抽象,太模糊,太过于情绪化,与社会科学所强调的精确性和
价值中立格格不入。人们以为命运就像手心的掌纹一样专属于自己,其实不然,我们的命运或多或少具有外部性:我们的好运气或许会给别人带来坏运气;反之亦然。正因为如此,政治共同体同时也是命运共同体,我们都在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分享/分担着彼此的命运。不理解政治,我们就难以真正理解命运;不关注命运,政治学就缺乏震撼人心的力量。
现在想起来,我的博士论文以农民工子女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社会化为主题,似乎是命中注定的。2006年10月博士论文开题的时候,我选择的题目并不是农民工子女问题。2007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一个叫做《心里话》的诗朗诵,在一瞬间征服了我。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说:
要问我是谁/过去我总羞于回答/因为我怕/我怕城里的孩子笑话
他们的爸爸妈妈/送他们上学/不是开着本田/就是开着捷达/而我/坐的三轮大板车/甚至没有装马达……
孩子们的声音在我的脑海里久久萦绕,挥之不去。三个月后,我终于下定决心,放弃已经执行了一年的博士论文计划,重新选题,写这样一群“城市化的孩子”。当时,我和身边的朋友一样,无法理解自己为什么会那么决绝,那么冒险。直到写博士论文后记的时候,我才逐渐理解自己的选择。
倾听和叙述他们的故事,其实也是在体验我自己的生命。我的命运曾经与他们如此接近:我出生在一个亦工亦农的家庭,父亲是一家小型国企的职工,母亲在家务农,而我自幼随外公外婆居住在县城边上;在农村念完小学后,我转入质量较好的城镇中学寄读,为了让每学期一百元的寄读费有所减免,外婆不得不托教育局的亲戚帮忙,然后拿着领导的条子去敲开校长的办公室,这曾经深深刺痛我的心灵;我这个农村小学的尖子生、班长,在那里成绩一落千丈,上课犹如梦游,直到多年以后我依然不知明白,为什么自己会突然间变得懵懂;但我清楚地知道,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我没有成为农民工的一员,纯属偶然。念高中那年,母亲带着弟弟妹妹进城,一家五口蜗居在父亲厂里19平方的单身宿舍,母亲在厂里做临时工补贴家用,现在想起来,原来自己也是农民工子女!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多年以后,我会选择这样一个博士论文题目。
在我看来,衡量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要看它的穷人过得怎么样;衡量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要看它的富人做得怎么样。如果一个社会的穷人尚且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那么这一定是一个丰裕社会;如果一个社会的富人乐善好施、知书达礼,那么这一定是个礼仪之邦。相反,不管一个社会的GDP总量如何之大,只要有一部分民众仍然衣食无着、低人一等,这个社会在本质上还是贫困的,只不过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已;不管一个社会的文化产业多么发达,高等教育如何普及,只要大多数富人过着醉生梦死、为富不仁的生活,那么,这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必然是低下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命运,是摆在我们全社会面前的一道考题,它考验着我们对于正义的看法和道德的底线。
写作博士论文的这段经历告诉我:一个学者必须听从内心的召唤,只有内在的激情和激励才能我们在学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直觉或者说感性认识,对于我们的研究而言,就像酵母对于酿酒的重要性一样,虽然不是主要成分,却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当然,仅仅有体验还不足以成就一部好的学术作品。在我看来,好的研究具有一个共性,即引发共鸣和争议。所谓共鸣是价值观和情感上的,即对选题重要性的认同。社会科学的研究不只是一种智力游戏,而必须服务于人类的福祉。如果没有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照和反思,就很难产生真正具有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学术作品。一个优秀的学者,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决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他们会思考一些抽象的、看似远离现实的问题,但就像老鹰一样,尽管飞得很高,却始终紧盯着地面,一旦发现目标就直奔而去。老鹰的飞行高度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比麻雀高明,而是为了更加有效地捕捉猎物。一个从不关心地面,只知道仰望星空的人,就好比一只断了线的风筝。不管你做的是规范研究,还是经验研究,都不能脱离现实,都不能与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社会无关,否则你的研究不可能引起他人的共鸣。
所谓争议是理论意义上的,重大的研究成果往往具有颠覆性,会对既有理论体系构成巨大挑战,因而往往会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伟大的作品要么是范式开创者,开启一种新的学术传统和研究取向;要么是范式终结者,作为一种研究传统的集大成者,为后来的研究转向提供动力和契机。没有争议,就没有创新。
当然,这样的标准对于本科生而言也许太高了,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难以企及这样的高度;但我认为,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学术人的自觉追求,哪怕你只是一个初学者。那么,怎样才能找到好的研究问题?我认为有三条途径:
一是事实观察。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发现有趣的和重要的社会事实,进而寻找其背后的因果关系。譬如,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为什么意大利的南部和北部实行的是同一套政治制度,民主的绩效却大相径庭?为什么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往往伴随着比此前的贫困时期更多的社会动荡?
二是寻找理论与社会事实之间的不吻合。通过在理论文献与经验世界的反复穿梭,发现理论与事实相悖反的情况。譬如,一部分新制度经济学学者认为只要把价格搞清楚,就会有良好运行的市场。而事实并不见得如此。又譬如,为什么当前中国的教育不能有效地促进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流动?这背后的缘由是什么?
三是理论对话。通过文献阅读,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寻找现有理论的软肋,在理论争辩中找到自己的学术立场,或将原本对立的或不相关的理论范式整合起来,譬如,制度主义取向与文化研究取向,结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冲突范式与和谐范式,多元主义与精英主义,这些看似针锋相对的理论传统是否可以调和乃至于整合成一个新的理论范式?
事实上,好的学术研究往往起源于意外。真正的研究不是一马平川,而是骑手驯服烈马的过程,最终会达到哪里,骑手事先并不知道,路线和终点实际上是骑手与烈马磨合的结果。经典研究往往是非预期的意外后果,研究者在研究过程发现了更重要、更具理论挑战性的问题。
本科生的理论积淀相对薄弱,但思维比较敏锐,充满未被既定理论驯化的“野性思维”,这是年轻的优势。在“共鸣”与“争议”之间,你们可以先追求“共鸣”,凭借直觉和“理论拐杖”发现“有意思”的问题;然后,通过严谨的研究设计、合宜的研究方法、扎实的调查研究,一步一步接近未知的终点。你的最终成果也许不足以颠覆既有的理论体系,但至少可以提供新的事实乃至替代性的解释。这种局部创新对于科学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选择了有趣或重要的问题之后,学术研究还需要你持续地投入你的热情、忍耐和想象力。一个好的研究者,往往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疯魔”,一旦发现新的资料或解释,会两眼发光,手舞足蹈,兴奋不已;一个好的研究者,往往有一颗赤子之心,研究带给他的快乐就如同玩具带给孩子的快乐,这是一种不含杂质的幸福;一个好的研究者,未必是一个优秀的“短跑选手”,但一定是一个合格的“马拉松选手”;一个好的研究者,未必是人群中最聪明的那一个,但一定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人。前一段时间,我的同事唐世平教授在短短的十五分钟内,连续三次敲开了我办公室的门,满脸喜悦,因为他突然想通了一个问题,自己十年前建立的理论模型终于可以在经验上得到证明,所以他激动不已,跟我们两个年轻人兴奋地讨论自己的新发现。这件事让我意识到,一个好的学者必定有一颗孩子的心,只有纯净的、充满好奇的心灵才能透视纷繁复杂的表象世界。有了热情,我们才能持之以恒地投入精力;有了忍耐,我们才能克服研究中的障碍;有了想象力,我们才能发现与众不同的另类解释——在通衢大道和通幽曲径之间,我永远选择后者。这三者缺一不可,没有人可以仅凭聪明和灵感就写出伟大的学术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讲,坚持是学者最大的美德,想象力是学者最大的财富。
在写作博士论文的时候,我经常有8个月的时间写不出一个字,尽管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兼课,到农民工子女家里走访,到NGO做志愿者,却完全没有理论上的进展,当时距离预答辩仅仅只有两个月了,以至于我怀疑自己的选题是不是一个错误。2008年7月,我对一个刚刚初中毕业的小女孩做了一个访谈。这个来自四川的15岁女孩杨洋梦想成为一个街舞高手,与世界各国的街舞高手同台竞技。然而,现实与梦想之间总是存在距离,不久以后,杨洋将进入上海市某职业技术学校就读酒店管理专业,在她看来,这是无可选择的选择,因为一共只有三个专业可供农民工子女选择,除此之外就是数控车床和烹饪。这三个专业与杨洋父辈们的职业——饭店服务员、工人、厨师——何其相近,可是,不管杨洋们有多么不情愿,还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把他们推上与父辈相似的生活轨道——杨洋的父母称之为“命运”,而学者们称之为“阶级再生产”。杨洋还跟我讲述了她所在公办学校里老师与学生、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同龄人之间的互动故事,这些看起来琐碎的故事就像火种一样,让我眼前一亮,醍醐灌顶,突然间以前收集的碎片化信息被串成一个整体,当天我一口气写了一万多字,套用一句广告词,“根本停不下来”。接下来的两个月,我很顺利地完成了论文初稿写作。学术研究的美妙之处就在于,你不知道你的终点在哪里,你不是搭乘一列上海开往北京的火车,而是骑着一匹不羁的烈马,奔驰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等待你的有危险,也有风景,有苦行僧的时刻,但也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各位同学,如果你想知道你是否适合做学术,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简单的测试办法。假如你从来没有因为头脑中的灵光一现半夜醒来,兴奋打开台灯,在纸头上写下你的灵感;假如你从来不觉得你的研究对象跟你的生命存在关联,你可以理性地在学术与生活之间画一条界线;假如你更加在乎的是论文发表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而不是同行对你的学术观点的口头评价;那么,你大概不合适做学术,至少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反之,则说明你是做学术的好料子!
在我念书的时候,林尚立老师曾经对我们说:“你们不一定要做学问,但一定要做一个有学问的人。”我很认同这个观点。学问不仅表现为知识的存量,更表现为知识的增量,表现为创造力、智慧、眼界、气质和气场。而这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职业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如果你选择做学术,我期待你用生命做学问,不断地创造新知识;如果你选择别的职业,我希望你可以把学问凝结到自己的生命里,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
第二篇:生命密码——数易文化(数字与易经)
生命密码——数易文化(数字与易经)
数易文化课程已进入北大清华复旦大学总裁培训班,可见数易文化的魅力!
课程内容有个人数字,企业数字,流年,流月,流日,与股票
一、数字与企业
一个企业的诞生的时间,在宇宙的时空中带来了什么样的能量
企业的成长趋势是你期望的那样健康吗?
企业的诞生是有个性的,你怎样趋吉避凶,呵护它的成长。
你的合作伙伴跟你的能量组合是否一定会创造财富。
能了解我们合作伙伴的优势与不足,做到知己知彼,取长补短,达到共赢。
二、数字与人生
家庭的和谐:你与你的伴侣的关系有可能产生冲突的地方是在哪里,怎样去到和谐。
子女的教育: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有他们自己的人生课题,会有他们自己的人生旅途,作为他们的父母你怎样顺势引导他们,让他们健康的成长。
人生最重要的几个支点
掌握由负面能量转换成正面能量的秘诀:首先你自己带着什么样的能量来到这个世界。
三、数字与五行
五行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盾元素,宇宙间各种物质都可以按照这五种基本物质的属性来归类,五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五行相生,相克,有相互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克,有相互制约,抑制,克服的意思。
五行相生秩序: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五行相克秩序: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五行所主的事物
四柱五行宜从事的行业与方位
四柱五行生克中对应需补的脏腑和部位
五行之性
五行生克制化宜忌
五行相生相克在风水学及中医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四、数字与财富
揭示 关于财富的密码,领悟获得财富的神奇方法。
你怎样突破你生命能量的节点,创造属于你自己的财富。
你相信吗,你人生的所有奥秘就蕴藏在这几个数字当中!
第三篇:《朋友与熊》读后感
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朋友,但真正的好朋友不多,朋友应该是怎样的呢?朋友应该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才是真正的朋友,《朋友与熊》读后感。
我看了〈朋友与熊〉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两个平常非常要好的朋友一道上路了。途中,他们突然遇到了一头熊,其中的一个立即闪电般地抢先爬上了树,躲了起来,而另一个眼见逃生无望,便灵机一动马上躺倒在地上,紧紧地屏住呼吸,假装死了。据说熊从来不吃死人。熊走到他跟前,用鼻子在他脸上嗅了嗅,转身就走了,读后感《《朋友与熊》读后感》。躲在树上的人下来后,问熊在他耳边说了什么。那人委婉地说:“熊告诉我,今后千万注意,别和那些不能共患难的朋友一起同行。”这个故事说明,不能共患难的人不是真正的朋友。
好的朋友比亲兄弟姐妹都好,我和知已在一起我会感到很快乐,也会很开心,朋友之间有什么事都可以谈,高兴的事说出来,大家共同分享,不高兴的事也可以分担,它会在朋友的帮助下消除也会化危为安。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来吧,朋友呀朋友让我们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成为真正的好朋友吧。
龙琳
第四篇:生动的体验 生命的课堂
生命的课堂绽放体验的花朵
府谷县孤山学校 李华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课堂,尤其是低段语文,都离不开教师们引领着学生去朗读体验感情。生活的快乐需要切身体验,灵动思维的火花需要想像体验,入情入境的幸福需要换位体验,迁移体验声东击西的美妙需要换位体验。[关键词]:想像;朗读;悟情
在小学语文的一些课堂上,我发现不少学生朗读课文时生硬硬的,枯燥乏味,没有一点儿生活的韵味。听到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声音响亮;面带笑容。结果不管怎么指导,学生总是找不到感觉,总读不出语句的独特语感。我想,这种肤浅的指导,学生根本没有去体验,怎么能进入角色呢 ?
还有,一些教师把自己对课文的感悟硬塞给学生,如:能不能用朗读表达出“热闹” “请你读出幸福的感觉好吗 ”等等。试想,学生脱离实际的体验,就像隔岸观,能感受到火的温暖吗? 这种没有品位的体验,像戴着枷锁跳舞,能有优美的舞姿吗 ?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体验是一个过程,它从亲身实践的生活开始,进而获得认识,形成情感,最后产生感悟,并且逐渐积累成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实施新课程,走进新课堂,特别是低段小学语文课堂,一堂好课,一堂有生命力的课,几乎离不开教师们引领着学生
去体验。我在课堂中,努力让学生沐浴在体验的春风里,享受着体验的快乐。
生活的快乐来源于切身体验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丰富多彩,语言学习资源就丰富多彩,语文课堂只有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结合,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才能更好的激发孩子利用自己的生活去体验去理解文本,加深认识,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在教《吹泡泡》一课,我让学生带上泡泡水,用一节课的时间,以教室为场所,让学生尽情的吹:学着吹,比赛吹,一齐吹;看谁吹的泡泡最大,看谁吹的泡泡最多,看谁吹的泡泡飞的最高;比一比,看谁吹出各种形状的泡泡。教室里欢声笑语一片:“看,王强吹的泡泡像气球!”“王超的像冰糖葫芦。”“袁文娟的像一群鱼泡泡。”“快,教教我,怎么才能吹出像葫芦一样的形状 ?”“为什么你吹的像羊肉串 ”“老师,你也和我们一起比赛。”“哇,我的泡泡飞上天!”“老师,我发现,泡泡破裂时会溅出许多小水珠。”“哇,天空成了泡泡的乐园。”瞧,同学们多么会玩,多么会观察!在快乐的生活体验中,他们个个出口成章,都成了小诗人。可见,只有让学生融入到你所创设的情境中去,让他们自己去感受、体验,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因此,回到生活,让学生亲身体验是学习的灵魂。只有切身的体验,快乐的体验,才能深深地烙在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让学生终身难忘。
灵动思维的火花来源于想像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
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小学阅读教学学生想象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想象能力的民主环境,要善于分析并正确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个人看法,要让学生学习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让他们有自己独自的看法,从自己的认识理解出发,只要不重复别人和自己就可以,要有新意。如在学习课文《小小的船》最后一句时,在感受作者的意境时,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设计提问:“如果你坐在月亮上去,你会看见什么?”学生的回答是丰富的:“看见了流星雨”、“看见了太阳系的行星”、“看见了中国的长城”、“看见了北斗星”„„让学生自由地去畅谈,让他们将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果断的判断力相结合,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进行想象。
入情入境的幸福来源于换位体验
在引领学生体验时,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换位思考体验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例如一位教师对课文《蜘蛛织网》最后一段话的朗读进行指导。她没有从技巧上作提示,甚至也不作理性的情感分析,只是要求学生把自己当成蜘蛛,为大屏幕上正在忙碌地织着网的蜘蛛“配乐朗读”。学生读课文:“织啊,织啊。终于织成——”老师忽然打断了学生的朗读,说:“呀,你们看,大屏幕上的蜘蛛才织了两圈,‘织成’了吗? ”学生恍然大悟,忙改口,继续“织啊,织啊”地读下去.不一会儿,老师又提醒学生:“呀,蜘蛛还在不怕辛苦地织着网,可你们怎么越读越轻,怕累了吧 ”学生忙提高嗓门
“织啊,织啊”起来,两眼紧盯着慢慢爬向蛛网中心的辛勤劳动者。当蜘蛛完成织网的那一刹那,全班学生欢呼般迸出了期待已久的最后一句:“终于织成了一张又大又结实的网!”
这位教师精心设计“配乐朗读”的情境,让学生换位体验,感受劳动的辛苦。设想,如果这位教师没有设置这样换位体验的情境,那么,学生的认识往往只会停留在“读书”上,只会停留在文字上:而现在,提升到了“劳动”,提升到了“体验”,于是,“终于织成”的朗读技巧,不需要老师作“要读出重音”之类的提示,就能有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的情感流露。
声东击西的美妙来源于迁移体验
叶圣陶先生说:“课本无非是个例子”。语文学习目的不在于一篇又一篇的课文,而在于通过对课文中语言的学习,获得一种迁移能力,从而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目的。在一些教学过程中,可捕抓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唤起学 生在课堂中的再次体验.在教学《影子》时,我在教学时扣住文中的训练重点“辨别前后左右的方位”这一目标,引导好“例”的学习,做好“类”的迁移,举一反三,由文中的影子方位到学生身边的方位,再到学生熟知的生活环境方位。这样层层推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对语言的迁移和自主运用,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又如,我在教学《棉花姑娘》的时候,课文第一自然段是这样写的: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蚜虫有些学生在生活中见过,生病也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历过的,学生肯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我
问:“棉花姑娘身上爬满了蚜虫,见过蚜虫吗 ?”一学生回答:“见过,我家的花上长过,把花和叶子都快吃光了,差点把花害死,我爸爸喷了好几次农药才把它们杀死.这些蚜虫太可恶啦!”“带着你的体会来读一读。”我接着问:“小朋友们生过病吗?有什么样的心情?”学生有的说:“生病的时候很难受,全身一点力气都没有,平时喜欢吃的东西现在也不想吃啦。”有的说:“生病的时候很没力气,头也很晕。”也有的说:“生病的时候很孤单,大家都去上学,希望自己能快点好起来。”“带着这种感觉去读课文,看看谁读得最好。”在已有经验带动下,学生找到真切的感觉,再把这种感觉迁移到品味词语,感悟句子当中,学生有感而发,有感而言,这种“感”,这种“言”是有生命的,是活生生的。
动态评读的滋味来源于语感体验
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的朗读评价语言很是精彩。一生读完第2小节,师:看得出你还是个钓鱼的新手。“谁再来读这一小节。”(又一生读,有明显进步。)师:“现在你是钓鱼能手,什么是涟漪? ”生:“鱼饵抛下水面时,荡出的一圈圈波纹。”师:有一句话叫醉翁之意不在酒,渔翁之意不在鱼,这叫情趣,重在欣赏美景。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听得出你是钓鱼高手(又一生读,读得更好了。)师:他是钓鱼高手,还不是钓鱼专家,不仅要看到银色的涟漪,而且要读到心里有涟漪。(又一生读,读得更好。)师:你读的时候心里一定有涟漪,才会读得这么好.心里有涟漪看不见,那叫情感的涟漪。谁还能“有涟漪”地往下读(生读第三小
节。)在这种形象的,生动的,幽默的,智慧的语言点拨下,每个学生都读得兴趣盎然,情感投入,这才是真正的读书,这才是情感的交流,这是心灵的相通,这是学生走进了文本的一种流露。
薛法根老师这是以评价带动朗读,他的评价很成功,我们看到的是学生自我内化。这一朗读感悟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引领学生主动思辨,主动感悟,主动体验的过程。
此外,我认为,教师以自己独具魅力的朗读感染学生,也是让学生经历一次语感体验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一种武器。
语文是一个人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如何获取这种感受,如何体验这种情感,如何理解这种见解,如何转化这种智,如何积淀这种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学生的情感体验为语文教育架起一座桥梁。语文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多边互动、融合、提升的复杂过程,而学生主体的体验,正是这一过程进入最佳状态的重要保证。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努力让学生沉浸在体验的幸福里,尝试快乐。[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 [2]《让学生的灵性在体验中绽放》 教学月刊 2005年2月 [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第五篇:体验“生命托付的信任”
体验“生命托付的信任”
“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但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有人发出了“信任难得”的感慨——很难得到别人的信任,又无法信任别人。其实不然,德国当代著名的系统论社会法学家卢曼是这样描述信任的——“信任是为了简化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所以,有合作就是有信任的,而且信任是团队合作的基本条件,很难想象缺少起码信任的团队会在工作上有出色的作为,看看摊子罢了!
那又何谈“信任难得”呢?
在我看来信任是有程度的,这个程度大致可以划分为这样五个层次:
初级层次,就是基于人的基本能力的信任,就像是你可以信任一个7、8岁的孩子到楼下打酱油一样,这个谁都能做到,除非智障、残疾等特殊因素,这是最基本的信任,不关乎任何利益,是最容易得到也最容易付出的信任。
大众层次,就是基于简单利益关系的信任,这种信任是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信任模式,因此我定义它为大众层次。因为涉及了少部分的利益关系,这种信任是有选择的,而选择的主要依据就是个人的品行、能力等等。就如公司招聘时看应聘人的简历一样,这种信任的付出和取得是有很多具象的条件约束的,因此获得和付出也不难,符合标准即可。
血缘层次,很容易理解,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信任,也包括夫妻关系。这种层次的信任在人类间普遍存在,是一种盲目性的信任,没有任何条件的限制,但受到血缘远近、关系亲疏的影响。尽管受到了时代发展的冲击,这种信任关系开始变得脆弱,但相比来看获得和付出还是很容易的,只不过这种信任是基于个体而言。
利益层次,就是基于重大利益关系的信任。这种信任对于付出者来说是必须要仔细考量的——利益要相互制约、能力上要足够承担责任,最好态度上要忠心不二。这种信任付出和得到是很难的。
生命层次,就是可以把生命托付的信任。这种层次的信任不好描述,我只能引用军人在战场上对于这种信任的描述“当两人能在战斗中把后背交给对方,那就是最高的信任。”这种信任非常难得!
说“信任难得”恐怕是指的后两种信任吧!尤其是最后一种信任对于我们这些工作在城市中的普通人来说简直是可遇不可求的!
8月6-7日,我参加了在沈阳举办辽宁省资产评估通讯员工作会议,会议期间我们所有与会人员参加了团队意识拓展训练,其中有一个叫“背摔”的训练项目。就是在这个项目中我着实的体验了一把“把生命托付的信任”。“背摔”这个项目的内容是这样的:每一位队员依次从一座高1.5米的背摔台上直身向后倒下,其他学员在背摔台下平伸双臂做保护,背摔队员身体重心上移尽量垂直水平倒下去,下面的队员安全把他接住即为完成。“背摔”项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这个活动建立起队员彼此间的信任关系。同时,这个活动还可以锻炼心理素质,克服恐惧,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升有很大帮助。
在背摔台上的时刻是我一生难忘的!
就在那一刻起,我明白了什么叫百感交集,什么是生命的恐惧。我心中有一千个理由告诉我自己一定会安全的、一定会没问题的,但我的大脑就是无法做出向后倒下的决定,我的身体紧绷,努力维持着2/3脚底对台面的支撑,而不敢做出向后倒去的动作!我不是不信任台下的同伴,相反的我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我知道他们在全神贯注的凝视着我,并时刻准备着用有力的臂膀拥抱住我……至此我终于明白“托付生命的信任”是需要舍去生命的勇气的!真的,那个时刻我竟然有了舍去一切的冲动,正是这冲动推倒了我的身体。
终于我倒下去了……大脑一片空白,眼前一片明亮,没有了思想,只记得直到躺到了同伴的怀中时,才有了仿佛重新回到世间的感觉。尽管时间是那么的短暂,但是就在那一刻,我躺在同伴们有力的臂膀时的那一刻,我竟然看清了所有同伴的脸,在那些脸上我看到了坚强、关心、喜悦、成功,于是我感觉到了生命的存在!
也许是个人感受不同的问题吧,在之后的交流中,很多同伴并没有如我感受的这样强烈,尽管他们也恐惧、也犹豫。但我并未因此而感到羞耻,反而感到一丝的窃喜,仿佛是窥探到了生命的秘密一般。有人告诉我,背摔是一种心理训练,第一次最困难,多次训练之后就不会恐惧了!但我却想,“背摔”只需要一次,这种恐惧的感觉、信任的体验是人生宝贵的财富!“背摔”可以重复训练,但我们人生面对的困境又怎能反复训练,可能每次遇到难以承受的困境时,我们都会如第一次“背摔”一般!在那个时候我最想看到的就是同伴们那透露出坚强、关心、喜悦、成功的脸!
“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你有责任,有义务去信任另一个人,除非你能证实那个人不值得你信任;你也有权受到另一个人的信任,除非你已被证实你不值得那个人信任。”(摘自《信任_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