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付方剂学讲稿

时间:2019-05-14 18:06: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付方剂学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付方剂学讲稿》。

第一篇:王付方剂学讲稿

王付《方剂学》92王付《方剂学》 92 讲同步文稿

校编整理: shuangjia09、春风微拂校编整理:shuangjia09shuangjia09、春风微拂

01.【上篇•总论】绪言、定义、内容、要素。第一章:方剂学发展概要...........................1 02.第二章:治法与方剂....................................................................................................4 03.第三章:方剂的分类。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8 04.方剂的组成与变化(续一)........................................................................................12 05.方剂的组成与变化(续二)第五章:剂型。第六章:煎服法(方药古今剂量换算)....15 06.【下篇•各论】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19 07.桂枝汤.......................................................................................................................23 08.小青龙汤....................................................................................................................26 09.小青龙汤(续).........................................................................................................30 10.第二节:辛凉解表•银翘散(附:升麻葛根汤、桑菊饮)..........................................34 11.第三节:扶正解表•败毒散(附:九味羌活汤、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38 12.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大承气汤...............................................................42 13.大承气汤(续)、大陷胸汤..........................................................................................46 14.第二节:温下•大黄附子汤(附:温脾汤)...............................................................49 15.第三节:润下•麻子仁丸...........................................................................................53 16.济川煎.......................................................................................................................56 17.第四节:(峻下)逐水•十枣汤。第五节:攻补兼施•黄龙汤、增液承气汤................60 18.第三章: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64 19.小柴胡汤(续).........................................................................................................68 20.大柴胡汤....................................................................................................................72 21.第二节:调和肝脾•逍遥散、痛泻要方......................................................................75 22.第三节:调和脾胃•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赤小豆当归散、苦参汤、雄黄薰方)79 23.第四章:清热剂。第一节:清气分热•白虎汤、竹叶石膏汤.......................................82 24.第二节:清营凉血•清营汤(附:抵挡汤、犀角地黄汤)..........................................86 25.第三节: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附:干姜附子汤、普济消毒饮、凉隔散)..............90 26.第四节:清脏腑热•龙胆泻肝汤(附:导赤散、左金丸)..........................................93 27.麻杏石甘汤(附:泻白散、葶苈大枣泻肺汤)............................................................97 28.清胃散(附:附子泻心汤、玉女煎、柏叶散)..........................................................100 29.芍药汤(附: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104 30.第五节:清虚热•青蒿鳖甲汤(附:清骨散、当归六黄汤).....................................108 31.第五章:祛暑剂•桂苓甘露饮(附:香薷散、新加香薷饮、六一散).......................112 32.清暑益气汤...............................................................................................................115 33.第六章:温里剂。第一节:温中祛寒•理中丸(附:枳实薤白桂枝汤)....................119 34.理中丸(续)、小建中汤...........................................................................................123 35.吴茱萸汤..................................................................................................................127 36.第二节:回阳救逆•四逆汤。第三节:温经通脉•当归四逆汤..................................130 37.第七章:补益剂。第一节:益气•四君子汤、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

.....................................................................................................................................134 38.补中益气汤...............................................................................................................137 39.玉屏风散、生脉散、人参蛤蚧散。第二节:补血•四物汤、当归补血汤....................40.第三节:气血双补•八珍汤、归脾汤........................................................................41.第四节:滋阴•六味地黄丸(附麦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耳聋左慈丸、都气丸)..42.大补阴丸(附:左归丸)、一贯煎(附:蜘蛛散).....................................................43.百合固金汤、益胃汤.................................................................................................44.第五节:补阳•右归丸、桂枝加附子汤(附:桂枝甘草汤).....................................159 45.第六节:阴阳俱补•炙甘草汤...................................................................................163 46.肾气丸(附:地黄饮子、龟鹿二仙胶、七宝美髯丹)................................................167 47.第八章:固涩剂。第一节:固表止汗•牡蛎散。第二节:敛肺止咳•九仙散.............170 48.第三节:固涩止泻•真人养脏汤、四神丸、桃花汤(附:禹余粮赤石脂汤).............174 49.第四节:固精止遗•金锁固精汤、桑螵蛸散。第五节:益气止带•完带汤、易黄汤..177 50.第九章:安神剂。第一节:重镇安神•朱砂安神丸。第二节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180 51.酸枣仁汤、安神定志丸。第三节:交通心肾•黄连阿胶汤.........................................184 52.第十章:开窍剂。第一节:凉开•安宫牛黄丸(附:紫雪、至宝丹)。第二节:温开•苏合香丸

.....................................................................................................................................187 53.第十一章:理气剂。第一节:行气•四逆散..............................................................191 54.四逆散(续)、柴胡疏肝散、越鞠丸..........................................................................195 55.枳实薤白桂枝汤........................................................................................................199 56.半夏厚朴汤、厚朴温中汤..........................................................................................202 57.暖肝煎、天台乌药散(附:橘核丸、加味乌药汤)...................................................206 58.第二节:降气•苏子降气汤、定喘汤........................................................................209 59.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附:大黄甘草汤、丁香柿蒂汤、四磨汤).......................213 60.第十二章:活血祛瘀剂。第一节:泻热祛淤•桃核承气汤.........................................61.第二节:行气祛瘀•血府逐瘀汤...............................................................................62.第三节:益气祛瘀•补阳还五汤(附:风引汤、黄芪桂枝五物汤)...........................63.第四节:温经祛瘀•温经汤(附:生化汤)..............................................................64.第五节:消癥祛瘀•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65.第十三章:止血剂。第一节:清热止血•十灰散、咳血方、小蓟饮子、槐花散.........66.第二节:滋阴止血•固经丸。第三节:益气止消•固冲汤.........................................67.第四节:温阳止血•黄土汤。第五节补血止血•胶艾汤。第六节化瘀止血•震灵丹..68.第十四章:治风剂。第一节:疏散外风•川芎茶调散(附诸头痛适用方)................69.牵正散、小活络丹(附:乌头汤)............................................................................70.消风散(及其它适用方)、玉真散.............................................................................71.第二节:平息内风•羚角钩藤汤(附:风引汤、天麻钩藤饮)..................................72.镇肝熄风汤(附:安宫牛黄丸)、大定风珠...............................................................73.第十五章:治燥剂。第一节:轻宣外燥•杏苏散.......................................................74.清燥救肺汤(附: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桑杏汤..............................................75.第二节:滋阴润燥•麦门冬汤(附:甘草干姜汤)...................................................76.养阴清肺汤、玉液汤、增液汤...................................................................................77.第十六章:祛湿剂。第一节:燥湿和胃•平胃散、藿香正气散..................................274 78.第二节:清热利湿•茵陈蒿汤(及其系列方)..........................................................277 79.八正散、连朴饮、当归拈痛汤(及其关联方)、二妙散..............................................280 80.三仁汤(及其关联方)、甘露消毒丹(又名普济解毒丹)..........................................284 81.第三节:利水渗湿•五苓散、猪苓汤........................................................................287 82.防己黄芪汤、五皮散.................................................................................................290 83.第四节:温化水湿•真武汤(附:栝楼瞿麦丸)、实脾散..........................................294 84.苓桂术甘汤(附:葵子茯苓散)、萆薢分清饮、鸡鸣散、苦参矾石汤。第五节:祛风胜湿•独活寄生丸、乌头汤(附:桂枝芍药知母汤)....................................................................................298 85.第十七章:祛痰剂。第一节:燥湿化痰•二陈汤、温胆汤、茯苓丸...........................301 86.第二节清热化痰•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滚痰丸。第三节润燥化痰•贝母瓜蒌散..305 87.第四节:温化寒痰•苓甘五味姜辛汤、射干麻黄汤、止嗽散。第五节:化痰熄风•半夏白术天麻汤、泽泻汤、定痫丸............................................................................................................308 88.第十八章:消食剂。第一节:消食和胃•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第二节:健脾消食•健脾丸、枳实消痞丸、枳术丸.....................................................................................................311 89.第十九章:驱虫剂•乌梅丸......................................................................................314 90.第二十章:涌吐剂•瓜蒂散......................................................................................317 91.第二十一章:治痈疽疮疡剂。第一节:治外痈疽疮疡•仙方活命饮、阳和汤.............321 92.第二节:治内痈•大黄牡丹汤(相关方)。第三节:透脓愈疡•透脓散(相关方)....324-3-

01.01.【上篇•总论】绪言、定义、内容、要素。第一章:方剂学发展 概要

现在上课,这一堂我们学习《方剂学》《方剂学》我们在认识之前要知道:什么叫方剂?什么叫方。

剂学?我想,同学们对于方剂和方剂学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现在,我要问同学们一下,你们说

什么叫方剂?什么叫方剂学呢?方剂和方剂学区别在哪一点呢?思考这个问题了没有呢?我想啊,同学

们肯定会思考过这个问题的。方剂,简单的说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处方。同学们都见过处方,处方上主

要突出的是两个要点,一个就是药,一个就是量,达到的目的就是要治病。这相当于我们在星期天啊,还是在放假呀,还是利用其他时间去门诊,看到大夫在开方,他都是开什么?药、量,药、量。有没有

好的治疗作用,我们暂时不说,不管怎样说,我们看到了处方。处方从我们学习这个角度就叫做方剂。

就这样简单。方剂是这样的简单。那我们学习方剂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呢?是的,同学们说,我们学习方剂学,主要涉及到有八大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与我们刚才所说的方剂一样的,方剂就是什么?药物的组成,药和量。我想啊,同学 们也是非常清楚的,药和量哪一个最重要?同学们回答的与我问的不一致,这说明同学们回答的是正确 的,我问的是有偏向性的,也说明同学们学习我们方剂学,已经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第二大方面就是方剂用法。方剂的用法啊,在通常情况下,在用法的时候,它主要包括两个内容。

一个内容是煎药的方法,一个是服药的方法。你说哪一个最重要?同学们说都重要,那是真的。你比如 说在煎煮方面,该先煎的没有先煎,该后下的没有后下,影响疗效吧?假如说,在服用方面,对胃有刺 激性的药,饭前吃了,同学们那就意识到病人吃吃药更不舒服。说明方剂的用法,非常重要。第三大方面,方剂的功用。功用啊,它告诉人们,我们所学的这个方剂,是干什么的,它具备了哪

些基本功用。你比如说我们举个例子,有这样一个方,方中既有大黄,又有附子,我们在认识它的功用 的时候,一定要结合用量。比如说,大黄大于附子,这个功用是什么?附子大于大黄,它的功用是什么?

大黄和附子用量相等,它的功用是什么?刚才所说的话,就是告诉同学们我们在认识功用的时候,不能

简单的局限在药,还要结合用量。

第四大方面,是我们学习方剂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就是药理作用。你比如说,我们中医说的发汗,从今天来看,药理作用它就是调节汗腺,我们今天中医所说的活血,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现代的药理

研究是改善微循环。我们今天学习补益,相当于调节人的免疫机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调节人的内分

泌等等。这样为我们扩大思路,进一步学好方,用好方,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五大方面就是中医证型。中医证型,是突出我们中医的一个优势。你比如说,同样是一个慢性胃

炎,西医它治疗慢性胃炎,在很多程度上,它的药有一定的固定性,而我们中医在认识慢性胃炎的时候,就认识到慢性胃炎有热证有寒证,这就是我们中医,在认识疾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一定的针对性。

第六个方面,我们要重视西医的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认识疾病的时候,仅仅停留在中医 的证型还是远远不能满足临床治病需要的。你比如说,我们学习理中丸,它可以治疗西医哪些疾病?比

如说慢性胃炎可以治疗吧?那冠心病呢?也是可以的。其他方面呢?也是可以的。我们今天在治病的时

候,从临床实际来看,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辨西医的病结合中医的证两个方面的治疗,效果会更好一些。

第七大方面,就是方证分析。方证分析就是说,我们在认识问题的时候,症状表现与我们所学的方

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举一个例子,我们学习有这样一个方,比如说麻黄汤,它可以治疗太阳伤寒证。1

治疗太阳伤寒证,它们的用药与太阳伤寒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关系?还是间

接的关系?还是直接的关系?它们应该突出的是三个方面都有,既是相互的,也就是说这样的证要用这

样的方,既是直接的,又是什么?间接的。为何说又是间接的呢?换一句话说,我们认识麻黄汤,不能

把它局限在什么?太阳伤寒证,还可以治疗其它方面。这是方证分析。

第八大方面,就是临床应用。临床应用,它又包括几个方面的知识呢。七大方面,方剂的组成、用

法、功用、药理、证型、疾病,最后一分析,最后一开方,最后达到预期治疗目的。这是我们要知道,方剂它的任务,就是开个方,定个量。而我们学习方剂学呢,涉及到的内容是比较多的,我们学习方剂

学,从我的认识呀,方剂学,方剂的发展,最早,比较早,来源于经方,所以我们对张仲景的方要引起

高度重视,这是我们学习方剂学它有关参考用书。下面我们学习第一章方剂学发展概况。方剂学发展概况,我们在认识问题的时候要从三大阶段来认 识。

第一个大的阶段,你们说方剂在发展的过程中,它是一开始治病就是一个方?还是一开始用的是单

味药?(单味药)同学们说的就是事实。古人啊,他在治病的时候,他是先用单味药。你比如说,举一

个例子,那古人啊,他在夏天受热了,出现了腹泻,有的人吃了黄连,他觉得这个药有止泻的作用。有 的人啊,他吃了黄芩,他发现黄芩有止泻的作用。还有一个人,他既没有见过黄芩,也没有见过黄连,而见过的是黄柏,它也治什么?它也能治疗夏天受热引起的腹泻。人们啊,他在相互之间交流的时候,他会这样说,他说啊,夏天受热了引起的腹泻,用黄连效果比较好。那另外一个人怎样说呢?他说应该

是黄芩。各说各有理,谁也不会放弃谁实践的真理。当他第二年夏天的时候,又受热了,又出现腹泻了。

他一想,别人说的说不定有一定道理,他原来吃的是黄连,他又加上什么?加上了黄芩,他一吃,他发

现原来吃的黄连需要一星期达到治疗目的,如果加上了黄芩,三天达到了治疗目的。他觉得效果明显提

高了,这就是方剂在发展过程中,第一个阶段,由单味用药到配伍用药。换一句话说,配伍用药在某种

程度上,它是对单味用药的进一步完善,使方在治病方面取得的疗效会更好一些。这是我们学习方剂发 展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它就是由经验认识到理论总结。怎样叫做经验认识呢?我们刚才说了,黄连、黄芩可以治

疗什么?腹泻吧?已经配成方了吧?假如说夏天受热了,腹泻,吃了黄连、黄芩有止泻的作用,那古人

啊,他在总结的时候,他没有说是夏天受热了,他就知道腹泻用黄连、黄芩。那当然,昨天夜里冷不冷?

还可以吧?冷吧?冷,没有盖被子,衣服让别人穿走了,有没有可能也出现拉肚呢?有。拉肚了,他也

吃黄连、黄芩,他一吃,本来是止泻的,这一下腹泻怎样?更重啦。更重啦。早上要吃饭,在吃饭的时

候,家里生产的姜是个大丰收。早上想想,那就吃点姜,肚子不饿吧?一吃姜,他发现起了个什么作用?

止泻。这样,由经验认识到了个什么阶段呢?理论认识。怎样认识?他说这些药是治疗寒引起的腹泻,那些药是治疗其它方面的。是这样吧?人哪,在认识问题的时候,他是不断地在总结经验,在经验认识 的基础之上不断地向纵深思考,思考的过程中就形成了理论,理论是需要我们来总结的。我们学习方剂,你学第一遍是一种认识,你学习第二遍是一种认识,你学习到一百遍,你的认识在理论方面进一步升华。

当你走入到临床中,你第一次用半夏泻心汤治病的体会,当你到五年以后,你用半夏泻心汤的体会,在

治病方面,疗效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变化。这是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就是辨证用方到用方辨证。怎样叫做辨证用方?就是说人们在通常情况下治病的时候,是先有证,后用方,也就是说根据病人的病证表现,进行归纳、分析、判断为某一个证型,得出一个证 型之后,选用一个具有比较理想的,有针对性的方。这就是辨证用方。怎样叫做用方辨证呢?我们根据 2

所学习方,比如说有一个方,叫肾气丸。有这个方吧?同学们应该是非常熟悉的。最起码我们要知道,肾气丸它治疗的病证不局限在一个方面,它可以治疗虚劳腰痛、消渴、转胞、痰饮,还有什么?脚气。

为何它可以治疗这样多的病?因为这些病,有一个共同点,它的病变证机都是阴阳俱虚。我们学习用方

辨证,使我们提高认识思维,改变学习由一点向面的发展。辨证用方指的就是有什么样的病证,用什么

样的方。而用方辨证告诉人们,我们所学的任何一个方,治疗中医的证型,都不局限在一个方面,它可

以有很大的差距。你比如说,有一个方叫桂枝汤,桂枝汤它既可以治疗在表风寒表虚证,又可以治疗在

里脾胃虚弱证。你说表和里,它的症状表现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它们的病变证机有相同的。大的方面考

虑,它们的病变证机应该有两个是相同的,一个是寒,一个是虚。当然我们在辨证的时候,要重视相对 的针对性,这是我们学习用方辨证,是思维的扩大,辨证用方是基本理论知识。我们学习方剂学的发展概况。

第一个方面就是最古老的方书。最古老的方书是什么书呢?就是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这本书

是在 1973 年,在长沙市马王堆 3 号汉墓中发现的,发现的比较晚,成书的时间比较早。这里面就出现 了一个问题。出现个什么问题呢?它收载的方,基本上都是,不是药的不全,就是量的缺少,或者是一

个方少写了几味药。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应用,应用起来,带来了很多不方便。虽然它很古老,但是,它 的使用价值并不高,人们今天要想用,困难重重。它仅仅就是标志着,在很早的古代就有了方书。

第二个方面就是方剂理论萌芽。这在什么时代呢?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一本书叫做《黄帝内经》。《黄 帝内经》,同学们,根据我们以前所学习的知识,这本书,主要论述的是中医的理论基本知识,还是论

述中医的治疗方药?理论基本知识。它仅仅是记载了 13 个方,13 个方标志着方剂的理论在萌芽时期这

逐渐要成长。这 13 个方在临床实际中,即便是有治疗作用,也是非常弱非常弱的。换一句话说,我们

同学们到了临床中,你用《黄帝内经》 13 方去治病,可以说基本上都是达不到预期治疗目的的。因为

这本书,它不是重点论述方的,而是论述方剂的基本理论知识。它仅仅告诉人们,方是可以治病的。

到了第三大方面,就是理法方药具备。理法方药具备就是在两汉时期的。先有西汉还是先有东汉呢?

先有西汉,后有东汉。那就是在东汉时期,张仲景在他治病的过程中,总结形成了一本书,叫《伤寒杂 病论》《伤寒杂病论》后人把它分为两本书,一本就是《伤寒论》。,一本就是《金匮要略》。经过我们在

临床中的应用,经过总结古人的临床应用,可以说《伤寒杂病论》的方,它有几个特点:一个是组方严

谨,第二个主次分明,第三个效宏药少,第四个有的放矢,第五个方面变化巧妙,第六个方面易于应用。

由于它具备了六个特点,所以人们把张仲景的方称为什么?经方,也称为“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

记载的方有多少?同学们说有 260 个方。在《伤寒论》中有 115 个方,在《金匮要略》中有 184 个方,这两本书重复的方、佚名的方去掉,那就是 260 个方,也可以说重复的方、佚名的方有 39 个方。同学

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数一数《伤寒论》这本书有多少方。长期以来,都是说 112 或者说 113。而我 们经过一数,既不是 112,也不是 113,而是 115。《金匮要略》有的说是 205,有的说是 262,我们一

数,是 184。为何会出现这样大的差距呢?关键就是《金匮要略》这本书中,后人在整理的时候,它把 《千金》的方,《肘后》的方,《外台》的方,收录了一些,人们在数的时候,很容易把这些方计算到里

边。我们在总结认识的时候,要有一个明确而准确的概念。第四大方面,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国家政府组织颁布而写的一个书。说明社会进步了吧?它一

个代表性的一个书,叫什么书呢?叫做《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本书它主要就是标志着国家发展进步,由政府组织颁布而写。

第五个方面,就是研究方剂的理论。研究方剂的理论呀,是这样的,人们在认识方剂的时候呀,在 3

成无己之前,认识方的时候,它仅仅认识这个方,比如说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它就是一个麻黄汤。

到了成无己,他在认识方剂的时候发生了变化,他认为麻黄和桂枝是什么关系,麻黄和杏仁是什么关系,麻黄与甘草是什么关系,他在探讨的时候,他就探讨它们是亲戚关系?还是同学关系?还是夫妻关系 ? 还是上下关系?还是左右关系?你看他在认识方面发生变化了吧?我们今天在研究方剂的时候,就是从

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

第六大方面,就是要知道最大方剂的全书。这个书叫什么哩,叫《普济方》。它标志着在古代,方

剂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已经发展了多少方了?六万多方了。这说明方剂发展的速度是比较快的。人们 在总结的时候,总是能进一步总结出一定在古人方的基础上更完善的一些。不过,到了今天,有一个方

书也是比较大的,就是解放之后,有一本书叫《中医方剂大词典》。它收载的有九万六千多个方,这说

明啊,方的发展速度还是在进一步发展的。你看到了今天,有没有可能超过十万首呢?远远已经超过了。

再一个方面就是方剂配伍方法。方剂的配伍方法呀,我们认识方剂,从我的认识,方剂的配伍方法

是很重要的。怎样叫做配伍方法?就是告诉人们,在组方的时候,它有没有规律可循,有没有技巧要掌

握,古人他为何要用这一味药,我的认为,不一定就局限在认识药物与药物之间的关系,更重要要认识

到有病证与用药之间的关系。你比如说,我们在认识问题的时候,一个大热证,你在研究配伍方法的时

候应该用什么药?大热证,应该用清热的药。根据配伍的方法,应该再少用一点辛热的药,它有利于热

向外透达。这是我们学习方剂配伍方法,提高我们临床组方用方,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02.02.第二章:治法与方剂

现在上课。这一堂,我们学习第二章:治法与方剂。

治法与方剂,它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多的,也可以说这一章所涉及到的内容,概括我们所学的所有的

方。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概念,什么叫做治法?就是同学们所说的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或者说是法则。

什么叫方剂?方剂简单的说,那就是处方。在治病的过程中,治法的前提是什么?治法的前提是辨证。

辨证,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说在临床实际中,辨证是难还是不难?同学们说了,会者不难,难

者不会。这就概括了不存在难和易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不存在。现在我们要认识到一个什么问题呢?要

认识到,辨证你不要把问题考虑得太复杂,我认为呀,在辨证的时候,你考虑问题尽可能是哪一个地方

能切中问题的要害,你就从哪个角度考虑。你比如说,相对而言,咳嗽多不多?咳嗽多不多,一句话基

本上就能把咳嗽的大方向搞清楚。那就是什么?同学们说痰,白痰、黄痰。如果说病人没有痰,一句话,问他与天气变化有没有关系。你说这辨证难它还是不难哪?就是同学们所说的,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对于我们来说,不存在难这个问题。再举一个例子。慢性胃炎也是比较多的,你说它辨证难度有多大?

很难说清楚。但是我们同学们都知道要问病人一句话,平时爱吃热的还是凉的?一句话,基本上就把病

寒热搞清楚啦。这就是治法与辨证之间的关系。在确立治法之前,必须得什么?先辨证,换一句话说,在辨证之前,一定要认识这个人是什么病,相当于应该知道西医的病吧?应该知道我们中医的证吧?然

后就可以确立治法吧?刚才我们说咳嗽、胃痛,这样都是症状,你仅仅根据咳嗽、胃痛很难说清楚,它 是什么证型。经过问病人的痰,与天气的变化,或者与饮食的冷热,就可以确立用散寒的药、用清热的

药。因为我们在学习中药的时候,它主要就是两大类,一大类就是偏于热,一大类就是偏于寒。辨证与

治法,治法与辨证,不管怎样说,都是先辨证后确立治法。同学们现在把书往后翻一下,翻一个什么,任何一个方,都没有提到治法,是这样吧?现在我们要知道,治法与功用之间的关系,治法针对的是什 4

么?是辨证。功用针对的是什么?针对的是方剂。现在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这一学期学习方剂学首

先研究的是病证还是方剂的组成?方剂的组成。如果我们先针对方剂的组成,从方剂的组成入手,应该

研究的是功用。换一句话说,研究治法与功用针对的方面不同,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举一个例子,肺 寒证,辨证了吧?确立治法,那就是散寒,选用代表方就是小青龙汤。这样我们可以看出来,辨证、治

法、方剂。而我们学习方剂是把它颠倒过来了,先学习小青龙汤,归纳小青龙汤的功用是散寒,治疗的

病证是肺寒。可以看出来,方剂与方剂是相等的,病证与病证是相等的,中间治法与功用在特定的情况

下也是什么?相等的。只不过是说,先说辨证,后边不能说功用,只能说什么?治法。如果先说方剂,最好说的是功用,一般不用治法,但是它们所包含的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这是治法与功用之间的关系。

治法与功用,从治法的角度,就是辨证—治法—方剂;功用呢,就是方剂—功用—证型。再一个方面,就是治法与方剂。治法与方剂,它们之间,治法应该是靠前,方剂在后,它们之间一

般情况下,不能先考虑方剂再考虑治法。你比如说,考虑这个方确立一个治法,它是要针对一个病的,人不这样说,而是怎样说呢,说治法之后是选方,不说选方之后是治法,这种说法呢,让人听起来比较 别扭,不顺耳。

再一个,方剂与功用。方剂与功用,这样人听起来就怎样?学什么方,有什么样的功用,听起来比

较顺耳,比较符合人们的习惯用语。

治法。治法,它在确立的时候,有几大方面,我们要引起重视。一种情况,它是根据病人的体质、病位、病性,而确立治法。你比如说,根据一个人他病位在上和在下,治疗的方法会有差异的。你比如

说,一个人的病变部位在表,和病变部位在里,治疗有没有差异呢?确立的治法是不完全一样的。再一

种情况,是根据六淫或者是七情,六淫通常情况下说是外感,七情呢,内伤。在确立治法的时候,也是 不完全一样的。你比如说六淫,我们在确立治法的时候主要是什么?主要是驱,六淫就是邪,把它驱除

出去。那七情呢,或者说内伤呢?它要重视调理。怎样说重视调理?最起码组方的时候,应该考虑既要

调节人体的内在变化,又要什么?考虑到驱除邪气。这是确立治法的一个方面。再一个方面,是根据五 脏的生理特性而确立治法。人们认为肝的性是什么?心的性是什么?脾胃的性是什么?要重视针对脏腑 的生理特性而选用药物。再一个方面,它是根据脏腑之间的关系而确立治法。脏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 的关系?你比如说,心和肾它们是什么关系?是相交的关系。肺与肝是什么关系?是升降的关系。肝和

肾是什么关系?是相互滋生的关系。古人有一句什么话呢?说是“肾精不泄,归藏于肝而为清血,血不

耗归精于肾而为肾精。(附注《张氏医通》指出:”“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 清血。)说明精和血的关系是什么?是互化互补的。脏腑之间有这样的关系,你要想一想,人在社会之”

中有没有有些人与有些人,之间的关系是偏于泻呢?有没有有些人与有些人之间的关系是偏于补呢?也 就是说,在社会之中,有些人总是想说有些人的坏话呢?有没有有些人总是听某些人要说好听的话呢 ? 有没有呢?有。组方也是这样组方的。

下面我们要学习常用治法。常用治法,其中人们在总结的时候呀,把治疗的方法归为八大方面,用

八个字来概括,叫做: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八个字概括实际上,在好多方面它也没有概

括。我给同学们举一个例子,你们说它可以归在哪一法中。比如说,止血剂,汗,行不行?也不好说。

吐、和、下、清、温、消、补?你假如说一个出血还有好多方面,你要真正把它归纳在哪一个方面,也

不太好说。不管怎样说,古人他从大的方面给我们进行了归纳。

第一个方面就是汗法。汗法就相当于我们学习中药的时候,同学们所说的解表药,又根据我们学习解表药,它的治疗作用不局限在一个方面,根据解表药作用的共同点,我们学习方剂的时候,把解表药 5

称为汗法。汗法治疗的病证除了表证之外,它还可以治什么?它还可以治疗疮疡,还可以治疗水肿,还

可以治疗麻疹初期等等。下面说一个就是疮疡。疮疡,我们不要把它局限在初期,在任何一个阶段,在

治病求本的同时,都可以适当的加上发汗的药。你比如说,我们在临床实际中,治疗顽固性的疮疡,要

加上什么药?要加上发汗的药。发汗的药,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有促进什么?血液的循环吧?腺体的分

泌吧?举一个例子。在门诊上班,遇到一个男同志,他是什么病呢?他是结肠癌。结肠癌,做了手术一

年了,就是伤口不愈合。伤口不愈合,用西药,用中药,没有达到预期治疗目的。我们在治疗的时候,就是在辨证求本的同时,加上什么药?加上发汗的药,最后达到了预期治疗目的。当时我给他开了一个

什么方呢?就是张仲景的一个方,叫王不留行散,再加上发汗的药。张仲景他怎样说呢?他说“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叫我想啊,张仲景说不定也当过什么?外科大夫。说不定他在当外科大夫的时候,做了手术,也有什么?疮口不愈合的。他就用了什么方就达到了预期治疗目的。再一个方面,就是汗法可以治疗水肿。水肿根据古人的论述,他怎样说呢,“腰以上肿,当发其汗;

腰以下肿,当利其小便。”我在临床中治病的时候,我经过临床治病的体会总结,得出了一个:“腰以上

肿,当发其汗,酌情配伍利小便;腰以下肿,当利小便,酌情配伍发汗的药。”我们在门诊上班,经常

遇到一些病人是西医诊断的是心衰,心衰会出现面部肿,也会出现下肢肿,尤其是一面肿的时候,人们

应该怎样?应该说发汗为主吧?在治病求本的同时,应该以发汗为主。我在临床中酌情配伍利小便的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你比如说,我们治疗肾病型水肿,有的人下肢肿比较明显,我们在治病求本的

同时,既用利小便的药,又用发汗的药,治疗的效果总是得到病人的满意,病人总是说我们开的方效果 好一些。

再一个方面就是治疗麻疹初期。汗法只能治疗麻疹的初期,在恢复期就不能用了。汗法,我们在学习中药的时候,有辛温,有辛凉,是这样吧?针对的病证就是寒证,热证。

下面我们就学习第二个法,叫什么?吐法。吐,它所针对的病证和汗法是不一样的。汗法它所针对 的病证是什么?在肌表。吐所针对的病证主要是在上、中二焦。病变的部位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咽

喉,一个是胸膈,一个是胃脘。针对的病邪也是三大方面:一个是痰,一个是饮食积滞,一个是中毒。

从今天我们在治病方面,你假如说饮食积滞这样的人在治疗的时候,多采用泻下的方法,还是多采用吐 的方法?人们总是觉得泻下有点不浪费,总是说不定还能吸收一点,如果吐了,那就是怎样?觉得人是

宁可拉下去,不愿意把它吐出来。今天除非是饮食太过,胃要爆炸了,没有办法,才采用吐的方法。一

般是不用的。第二个那就是毒物。毒物这是要用吐的。不过,现在西医总是要洗胃的。西医的洗胃在某

个程度上,就是对我们中医的吐法进行了改进,治疗的效果应该怎样?更好,更快些。第三种,痰。这

算是西医没有办法来完善的。举一个例子。在门诊上班,遇到一个女同志,不到 30 岁。我一问她,她 就直接告诉我,她是抑郁症。抑郁症,她接着说了这样一句话,她说呀,她整天感到胸中闷,闷得有一

个东西在堵塞。什么东西?她说不知道。她又说了一句话,她总是觉得听到别人说话要把她憋死呢。憋

在哪?憋在咽喉部。她说好像是痰,但是没有吐出来。又一看她的舌质舌苔厚腻。在这种情况下,我一

看,她让其他大夫治疗的方法,化痰、祛痰、宽胸、理气。病人怎样说呢?她说吃吃药有作用,但是作

用呢,总是达不到控制症状。我一想,我给她开方,当时我给她开了是四味药,一个药是瓜蒂,一味药

是赤小豆,一味药是叫藜芦,也是一种毒药。这个病,当我摸脉象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说郁证应该脉象

弦,但是我摸她脉象的时候,脉象比较弱,我给她加了一个人参。这个人,她吃这个药,用了瓜蒂是涌

吐药,用了藜芦是涌吐药,她就没有吐。她就是感到怎样哩?胸中一块东西被解除了,咽喉舒服了。大

概治了前前后后,有四个多月,病人像正常人一样。由于这样的病治疗的难度比较大,我们怎样呢?让 6

她坚持再服一段时间,最好把药打成粉状来治疗。

第三大方面就是下法。下法就是我们学习的什么药?泻下的药。针对的病证燥屎、痰饮、瘀血、水

气、虫证等等。这里边,我们要说一个问题,痰饮既可以用吐法,又可以用下法。病在下焦用下法,病

在上焦不一定都用吐法,可以用下法。一个要点,凡是在胸中中医把它辨为痰饮,并以满、闷、胀为主,用吐法;凡是以疼痛为主,用下法。刚才所说的就是说,痰饮在下焦用下法,不用吐法;在上焦可以用

吐法,可以用下法,病人的病证表现不完全相同。

第四个方面是“和”法。这个“和”的概念是很难说清楚的。为何说很难说清楚呢?你看,汗法它

就是解表药,吐法就是涌吐药,下法就是泻下药,那“和”法呢?它最起码应该不低于两个方面的用药。

你说一个人存在不存在“和”?要想“和”,最起码得要几个人?两个人。说明这个“和”法它不是单一 的,而是多项的。这个概念是不容易搞清楚的。你比如说,有一个方,同学们都是非常熟悉的一个方,叫麻黄汤。麻黄汤四味药,治里的药有两味,解表的药有两味,你说它算“和”呀?还是解表呢?很难

说清楚。不过,人们他要从哪个角度去解释,他就能解释通。你比如说麻黄汤,你说它是解表方,它就

是解表方;你说它是治里方,它就是治里方;你说它既治表又治里,它就是既治表又治里。你说能不能

这样说呢?麻黄汤能不能解表?能不能治里?你有一点感冒,能不能治?有时呀,真正要把这个概念搞

清楚,是不容易的。为何不容易呢?任何一个方用的药都不局限在一个方面,尤其是“和”,才不局限

在一个方面,涉及到的面比较广,不容易搞清楚,但是所选的方都是好方。

再一个就是清法。清法,我们要知道,清法涉及到的范围大不大?比较大的。一切热证都可以用清,换一句话说,西药的消炎药绝大部分,都属于我们中医的清法。再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说清法它针 对的病证,假如说是西医所说的炎症,那用西药消炎药有没有治疗作用?应该比中药见效还要快一些。在临床实际中,为何用了西药在治疗有些炎症属于我们中医的热证效果不够理想,用了我们的中药效果

会好一些?关键是什么?我们中医在用清法的时候,考虑到热伤津,热伤气,也就是说,我们中医突出

清法的时候,应该重视配伍什么?益气药,生津药。这是我们中医的优势。

第六个方面就是温法。温法是这样的,清法可以治疗西医所说的炎症;温法也可以治疗西医所说的

炎症。都是炎症,比如说,一个人是慢性胃炎,有的人就是爱吃热的,那说明这个胃炎是寒证;有的人

胃炎,舌质红、舌苔黄,你把它辨为了热证,那就是要用清热的方。中医在治疗西医所说炎症,用温法 的时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属于慢性炎症。一提到慢性炎症,要想突出我们中医的优势,应该加点

补的药,因为病时间久了,久了它就伤什么?伤人的正气。要重视用补益的药。这又是突出我们中医一

个优势所在。西医,它在认识炎症的时候,它就没有分一个寒热。如果西医在治疗炎症的时候分了寒热,它的针对性会怎样?更强。如果它分了寒热,那说明那是我们中医。这说明我们中医是有优势所在的。这是温法。

第七个方面是什么法?消法。消法使用的概念是比较大呢。消就是慢慢地消,缓缓地消,不要急于

求成,重点是解除病人的痛苦、消除病情。它涉及到哪些方面?消法就是理气的药、活血的药、祛湿的

药、化痰的药、消食的药、利水的药、驱虫的药为主组成的方剂。治疗的病证,中医都把它归在消法这

个范畴。气郁、血瘀、湿、痰等等,这样的病治疗的难度怎样?会大一些吧?大,治疗难度,就要怎样

呢?慢慢地把病证消除。这是我们学习消法不要急于求成,但是有一个,中医治病效果也是比较快的。

下法,说不定人吃了下法(的药),它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它治疗的病,在于急,在于重,在于 取得近期效果。而消呢,是慢慢来,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好事多磨,磨就是慢慢来。

第八个方面是什么呢?就是补法。补,也是我们中医的优势。为何说也是我们中医的优势?相对而 7

言,病人治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首先他大部分想到用西药,用西药疗效不明显或者是没有疗效的时候,这样的病人想到吃我们中药啦。吃我们中药,我们中医在辨证求本的同时,应该考虑到补。补,是任何

人(正常的人,病人)都追求的一个目标。病人虚了想补。你说一个人没有病,没有虚,他想不想补?

换一句话说,今天的保健药,大部分都含有什么?补。这说明保健,人是追求什么?补的。没有一个人

保健的时候天天吃点大黄,他觉得这个药还是留给别人用吧,不能浪费药材。但是他在补的时候,他是

怎样想呢?他说要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何要为人民服务呢?首先要有好的身

体才能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愿望呢。这是我们认识到,补是我们中医的特色。八法体现在我们以后学习的各个章节之中,我们对八法做一个简单的认识就行。再一个方面,古人啊,他总结了一下,他怎样说呢?他说:“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 法备焉。”这一句话就是告诉人们,在临床实际中,你仅仅用一个法根本达不到治疗目的,要想达到治

疗目的,必须怎样哩?最少两种法或者是三种以上,也不要八种都结合,一般情况下,就是

三、两、四。

三个法比较理想,两个有点少,四个不能说多。这样的几种法结合在一起,在临床中,治疗效果会更好

一些。你说,我们在临床中治病,追求的是什么呢?是疗效。疗效,要重视几种法结合在一起。怎样,这一堂我们就说到这里吧,同学们休息一下。

03.03.第三章:方剂的分类。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现在上课,这一堂我们学习第三章:方剂分类。方剂分类我们学习主要要了解五方面的内容。

一个方面是病证分类。所谓病证分类就是根据病证表现而归纳一类的方剂。你比如说,今天我们所

学习的中医内科学,它就属于我们方剂学范畴的病证分类。在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中医内科学应该是

内科治病的。我们想一个问题,我们学习方剂学,是不是也是治病呢?我们呀,现在呀,还没有去见习,是吧?当你去见习的时候,医院的大夫呀,他通常情况下,他不这样问你,他说你在学校背了多少证型? 他不说,他说句什么话?他说了你背多少方?为何,他要问我们背多少方呢?这说明我们的方,就是内 科学,就是治病的。只不过是说,人们把中医内科学说是内科,方剂学说是方剂而已。都是治什么呢,都是治病的。也可以这样说,中医内科学在治病的时候,它是先病证后用方,把人们的认识局限在,某

某证用某某方,某某方治疗某某证。而我们学习方剂的时候呀,它是把人的思路扩大到任何一个方,治

疗的病证都不局限在一个方面。这为我们临床中见到诸多疾病可以用一个方,一个方可以治疗诸多疾病。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方剂学的发展历经了三大阶段,最后一个阶段,辨证用方相当于我们今天所学习的

中医内科学,用方辨证相当于我们今天所学习的方剂学,包括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等等。你比如说,我们有一个方叫温经汤,长期以来把它局限在妇科。我们学习的时候,就不把它局限在妇科,可以治疗

诸多方面,只要病人具备了什么?寒、瘀都行。病证分类,古代人们在认识的时候,其中把《伤寒杂病

论》等等,都归纳为什么哩?病证分类。《伤寒杂病论》它是一本什么书?实际上,它就是一个内科、妇科、外科的一个综合体。得出一个结论,张仲景不仅仅是一个内科大夫,还是一个什么?外科。为何

说是外科呢?我们上一次学习的时候就提到,张仲景说“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这说明张仲景当

过外科大夫。再一个方面,张仲景还真当过妇科大夫呀。他专门在《伤寒杂病论》中用了大量的篇幅阐

述妇科的几大病: 经、带、胎、产、杂病五大方面。这是病证分类是先说病证,后说方。第二大方面就是功用分类。功用分类呀,它是先说功用,后说方。那同学们说,那我们在上一堂学 8

习的时候,说先说方,后说功用。那现在怎么又说,先说功用,后说方呢?现在所说的,不是指的是某

一个方,而是进行归类,归到什么了?解表方、泻下方、止咳方、止血方、止汗方。他把病证放到哪啦? 放到后边了。方,放到哪啦?放到前边了。就是先说方的功用,然后再说什么?主治的病证,这就叫做

功用分类。我们今天学习的《中药学》,就是按功用来分类的。我们学习的《方剂学》,一部分方剂学是

按功用分类的,我们现在所选用的方剂学,不是单一的功用分类,而是什么?

第三个方面,综合分类。综合分类就是说在临床用方的时候,它是错综复杂的,在归类的时候,你

就从功用分类,有时不容易分类,所以又采用了一种方式,叫做综合分类。该用功用用功用,该用病证

用病证,该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方法。也就是说这个更具人性化。再换一句话说,更具有灵活性和变化性。

第四个方面和第五个方面是有很大欠缺的,它是祖方分类。怎样叫做祖方呢?它就是最小的方分类

为基础。你说最小的方它是不是就是祖方呢?它在归类方面出现一个弊端,你假如说,在清朝组了一个

方,它的药味比较少,是一个基础方,在明朝的时候就有一个方,这个方中就包括了清朝这个方的所有 的药。你说谁算祖呢?是清朝算祖?还是明朝算祖呢?谁应该放在前面呢?你说,清朝这个方,它是明

朝的祖方?它还是明朝的减味方呢?这个问题不好搞清楚。人们有这种说法,就是祖方就是基础方,或

者是主要的主。这个分类,这个从今天来看,分类的方法是不太科学的。

第五个方面也是不太科学的,叫什么哩?叫做七方分类。七方分类呀,它就是七个字:大、小、缓、急、奇、偶、复。你说大方,你怎样叫大方?它的概念是两个,一个大方,它说的是药味多,另外一个

方面它说药量大,都叫大方。小方呢,也有两个概念,一个就是药量少,再一个就是药味少。它正好和

大方重复了,大方里面的药味多叫大方,那小方里面,药味多,量小也叫小方。概念重复,不好分类。

你怎样叫做偶?偶就是对,是吧?那对里边有没有大方?这个就不好分,它就分不成。不过是古人啊,他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可以这样说呀,《黄帝内经》它提出来的这七个字,成无己对这七个字说了好多

好多话,但是在应用的时候没有价值。仅仅知道这七个字就行。这是我们学习第三章方剂的分类,做一

个简单的认识就行。

下面我们学习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这是我们学习一个重中之重。方剂组成,我们在认识的

时候,要认识到方剂学所选的方剂,其组成都是不变的,而临床中应用方剂治病的时候,你们说它变不

变?这就是同学们所说的在临床中,运用方剂治病的时候,是一定要辨的。你假如说,你学的方,是固

定的,用的方是固定的,你在临床中治病,在通常情况下,能不能达到预期治疗目的?难度很大。为何

这样说呢?因为在临床实际中,病都是在变化的,病因人是不一样的。你比如说,昨天夜里还是比较冷 的,有五个人他夜里睡不着,他到哪里去呢?他到我们学校前边一个湖里边去洗澡啦。五个人有没有可

能性,一个人洗洗澡,什么事也没有?有吧?有没有有些人洗洗澡,咳嗽?有没有有些人洗洗澡,腹泻?

你都是在冷水里边洗呀,你为何都不腹泻呢?你为何都不咳嗽呢?为何要有不同呢?这说明人都有一个

个体差异性。决定人们都是肠炎,有的人肠炎是大便干结,有的人肠炎是腹泻,有的人肠炎是先硬后溏,有的人肠炎先溏后硬,有的人肠炎就是解大便不爽。怎样叫不爽?他解完大便用纸来擦,他说擦了还有,有了再擦,擦了还有,还要怎样?继续擦。解大便就是不爽快。同样的病,病证表现不同,这就决定我

们所学的方都是固定的,治疗的病都是变化的。我们学习的方,学习古人方的固定性,对于我们学习固

定的方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到临床中治病,用变化的方是取得疗效重要的。

这样我们把它总结为两个要点:一个要点是什么?要充分认识方剂组成固定不变的重要性,无固定 性,则无法学习方剂的共性。你比如说,我们在学方的时候,就没有固定的方,你怎样学呢?无可下手。

第二个方面,要充分认识方剂应用的变化性,无变化性则无法应用方剂的个性。研究方剂组成固定性与 9

应用变化性是治病用方的核心。有这样一种说法,说西医在治病的时候,具有重复性。中医在治病的时

候,重复性比例偏低,这就造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说中医治病和西医治病有一定的差距:西医治病经

得起检验,中医治病一经检验没效啦。这是为什么?这就是说西医在治病的时候,它针对的是共性,而

我们中医在治病的时候,针对的是什么?是个性。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学校新校区在校的同学

们,有没有一后边加四个零这样多的人?有吧?超过了吧?不能算少吧?你注意观察一下,这一万多人,从总体上来看是几个人?一个人,都是人。仔细一分,是几个人?是两个人。实际上你仔细一看,是一

万多人,这说明我们要抓一个什么?那个个性是中医的特点。你说我们学校有一万多人,也不能算少呀,有没有两个人看上去非常像呢?多呀是少?是非常少的。即便是两个人非常像,他两个有没有不同?有。

这说明我们中医针对的都是个性,也就是说中医针对的个性,是区别大夫水平高与低的一个核心问题。

为何这样说呢?同样是一个胃炎这样的病人,有的人胃炎他就是热证,有的人胃炎他就是寒证,有的人

胃炎寒证他就是要加瘀血,有的人胃寒他就是要加气郁,有的人胃炎寒证他就是要加痰。有的人他是胃

炎属于寒证,他并没有吃得多,说不定他比别人吃的还少,他总是要从胃里边上来一股气,是不消化食

物的气味,他没有吃多,我刚才说了,中医就把他辨为什么?寒加饮食积滞,实际上他没有吃的多。中

医有中医的优势,西医有西医的优势。我们中医的优势,重在哪一点?个性。个性是针对具体的某一个

人,刚才说西医它具有共性,你比如说西医,只要是认为炎症,他就开什么药?消炎的药。大部分人有

效。没有效的人,他照样开,为何照样开?炎症呗,消炎呗。而我们中医在治疗炎症的时候,一会儿用

活血的药,一会理气的药,一会化痰的药,一会清热的药,一会补的药,一会温里的药,等等。就是说

变化性怎样?很大。你看我们中医它特别符合临床实际。你说有没有这种情况,有的人昨天吐的是白痰,到了今天变成什么?黄痰了。那黄痰了,那说明这个病由昨天的寒,变成什么啦?热。你说有没有有些

人,早上吐的痰还是黄的,到了下午变成白痰了?它也有。这说明人在变,病在变,疾病本身的性质也

是在变。你比如说,在临床中,经常听到有的人他这样说呀,他说呀,以前气管炎一吃西药效果特别好,他说把这一味药牢牢记在心中,只要是气管炎就买这一味药。他下一次咳嗽喘发作了,他一吃这样的药,不仅没有治疗作用,反而喘咳更重啦。假如问了西医的大夫,西医大夫怎样说呢?说病重了呗,加大量

呗。他一加大量,起不来床啦。从我们中医这个角度是什么道理呢?原来是热证,变成什么了?寒证。

寒证,你又加大量了,那就更寒啦。那就起不来床啦。中医有中医的好处,西医有西医的好处,一定要

抓住我们中医学方的固定性,到用方的变化性。固定性是我们学习的着落点,变化性是我们提高疗效的 变化点。

下面我们要学习第一节的内容,就是方剂组成里边的配伍原则。配伍原则,我们重点学习几方面的 内容。一个方面就是针对病变证机而选用方药。怎样叫做针对病变证机而选用方药? 就是说,寒证应该

选什么药?散寒的药。应该选什么方?散寒的方。你比如说,感冒了你应该选?不知道。为何不知道?

是受凉了还是受热了?是吧?你假如说,受凉了,感冒应该选用辛温的药。说到这里,我们只要把中药

学好,就不需要学方剂就行。为何这样说?受凉感冒啦,你把辛温的药都开上有没有治疗作用,如果没

有治疗作用,说不定这些药都是假的。应该有治疗作用吧?那这样就不学习方剂了。在治病的过程中,从今天临床实际来看,有很多中医的大夫,他把在学校学习方忘得,虽然不敢说一干二净,也可以说是

二净一干,大部分把方怎样哩?都忘了。多少还记几个,到临床中觉得是不想用。他觉得怎样呢?只要

是感冒,感冒的药都上去,只要是咳嗽,咳嗽的药都上去,你说有没有治疗作用?它真有。你说没有,那都是假的。但是要认识到,有没有弊端?它有点太专一啦。我们在前面说啦,古人他总结了这样一句 话:“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这就是说要想取得疗效,你必须得重视什么?两种 10

法,两种以上的法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好的疗效。这使我们要认识到,我们仅仅停留在学中药,这个

水平上,仅仅是当一般的大夫,要想把我们的临床水平提高,达到病人满意,那是必须要学方剂的。刚

才说,受凉感冒了,应该用辛温解表药,仅仅局限在用辛温解表药,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也经常说一

个方,叫麻黄汤。麻黄汤四味药,解表的药两味,治里的药两味,这就是配伍突出针对病变证机而用药 的。在临床实际中,不仅仅有单一的寒证、热证,单一的虚证、实证,在诸多情况下,寒证加点热,虚

证加点实。我们在休息的时候,有一个同学,他就问我一个问题,拿着我们的教材。我们的教材在诸多

方剂的章节之后,有一个病例。这个病例呢,它都不是说,像我们学习方的时候,寒证就是寒证,热证 就是热证。这些病例,大部分是什么哩?寒还有点什么?有点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问题呢?在临床实

际中,单一的寒证偏少,单一的热证偏少,单一的虚证、实证都是偏少的,相互夹杂这样的病才是偏多 的。你比如说,我们举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人,西医它说是神经性头痛。这样的病人,他总是一遇到凉

加重,寒吧?但是我们一看,舌质还真有点红,舌苔还真有点黄。你一问他,你一看他的情况,他又说

了一句话,天天感到口是非常干的非常干的。接着他说了一句话,总是不想喝水,这说明他是以什么为

主?以寒为主,夹有什么?热。如果是以热为主,他应该是想喝水的。这就是我们认识问题呀,它涉及

到的问题,它不局限在一个方面,有热在组方的时候,要用清热的;有寒要用什么?有什么样的病证,就要用什么样的药。这就是什么?针对病变证机。换一句话说,西医今天在治疗疾病方面,西医它就是

针对病变证机的。为何说针对病变证机呢?西医只要是细菌,它就用什么药?抗菌的药。只要是病毒,它就用抗病毒;只要是过敏,抗过敏;只要是支原体,抗支原体。我们中医的优势在哪? 我们中医的优势,就突出在其中的第二个配伍原则,针对脏腑生理特性而选方用药。你比如说,我

们中医在认识问题的时候,有肺热证、肺寒证、心热证、心寒证。现在我要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假如 说遇到一个病人是肺寒证,能不能用干姜?可以用吧?你假如说他是胃寒证?能不能用干姜?能。都是

可以用的。用了干姜就是针对病变证机而用药的。我们中医在治病的时候,为何在治疗内科病方面,在 治疗效果方面,尤其是慢性病效果要比西药效果要显著?我们中医的优势,就在于针对脏腑的生理特性

而用药。你比如说,治疗肺寒证,都可以用干姜,一定要考虑到肺的生理特性是宣发肃降。在治疗肺寒

证的时候,应该考虑到选用宣肺的药、降肺的药,再用上散寒的药,这是我们中医独有的优势。如果西

医人家在治病的时候,既针对病变证机,又针对脏腑的生理特性,那我们中医优越性就突出不出来了。

如果西医它考虑到这个方面,那说明它已经不完全是西医,而是什么?是我们班的同学们中西医结合,既考虑到这个方面,又考虑到那个方面。我们在座的同学们是中西医结合,是吧?到临床中,就是昨天,有一个同学,他就问我一个问题,我怎样回答他呢?我说我们以后当大夫,你不要把西药和中药截然分

开。你在治病的时候,我们虽然以中医为主,但是你要知道该用西药用西药,该用中药用中药,你该用

西药结合中药,或者说你该用中药结合西药,都是有必要的。他接着他又说,他说我们怎样突出我们中

医的优势?我说,一般情况下,治疗慢性病,我们中医是要具备优势的。你让病人吃西药,他不一定要

吃。他怎样说呢?他说呀,吃西药吃了好长好长时间啦,一开始有效果,吃着吃着不仅没有效果,他说

把脸吃胖啦、肚吃胖了,你不说吃胖啦,这个名词我还真不知道用什么来表达比较恰当,希望同学们用

一个名词来表达。你比如说,有的人说,本来是头痛,吃吃西药,最后把胃也吃痛啦。就是昨天还遇到

一个病人,他怎样说呢?他说,本来是糖尿病,他说吃药最后又吃成肝损伤、肝硬化。他说呀,他终于

体会到吃中药的重要性。他说他吃我们开的中药,吃了好长好长一段时间,最起码吃了半年吧,他觉得

肝恢复了,糖尿病降得正常啦。这是我们中医有我们中医的优势,我们中医开方的优势主要就在哪?针

对脏腑的生理特性。你比如说,同样是一个热,如果是在肝,因为肝的生理特性主疏泄条达,应该用疏 11

肝的药;如果是热在心,我们应该用安神的药;如果是病在肾,我们要用固精的药,因为肾主藏精。这

是我们学习一定要引起的一个重要方面,千万不可忽视的。我们以后要想把我们中医的疗效提高,要想

使我们中医治病效果更好,使西医怎样治疗都赶不上,我们应该突出什么?针对脏腑生理特性而用药。

怎样?这一堂,我们就说到这里吧。04.04.方剂的组成与变化(续一)

这一堂,我们接着上一堂所学习的内容,学习第三个方面,就是针对方药组成而用药,也可以说

针对方药弊端而选用方药。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说相对而言,中药毒性大还是西药毒性大呢?

都有毒性,相对而言,哪一个毒性大一些?应该是西药吧?相对而言,中药治病见效快,还是西药治病

见效快呢?西药。现在,我和同学们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西药毒性大,西药治病见效快,这是我们

共同的认识。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毒性大,见效快。根据我们学习中药的知识,你们说中药有没有毒性

大的药?有。作用应该不应该明显?应该明显吧?我们再思考一个问题,人们通常情况下,说中药的毒

性也有大的,但是配在方中,它的毒性是小的,在一个方中,作用也是明显的。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我

们在学习中药的时候,大戟、甘遂、芫花这三味药有没有毒性?有吧?作用是一般还是峻猛?说明毒性

峻猛。今年在元月份的时候,有一个男同志,三十多岁,他是什么病呢?西医就是在我们省人民医院明

确给他诊断为脑囊虫病。他的主要症状表现其中就是一个头痛。经过检查确诊,西医主张要做手术的,由于他的病变部位是多发性的,再加上本人其他原因,两方面的原因:病变的部位,自己的原因,他不

主张做手术。我们中学有一个老师,和这个人是同乡,就是老乡吧,他带着病人来找我给他看病。我给

他开的方,主要是什么药呢?就是大戟、甘遂、芫花,当然也用大枣,相当于张仲景的一个方,叫十枣

汤。我又给他加甘草,又加海藻,当时还加了一个有毒性的药,叫鸦胆子。我给他开方,你们说这个方,相对而言有没有毒性?应该有吧?我给他开方,他吃药,吃大概就是第二天还是第三天,他就给我打了

一个电话,他说头不痛了。一下吃了多长时间呢?吃了将近六个月。这六个月的期间,没有出现头痛。

他问我,需要多长时间再检查?我跟他说,六个月以后。他不到六个月,他就着急检查,一检查,囊虫

没有了。他到我们省人民医院检查,复查还是在这个医院检查,医院找了几个专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你比如说,原来脑囊虫它应该经过治疗,应该有个钙化点吧?钙化点也没有,什么都是正常,他们觉得

奇怪。我们觉得也符合我们中医道理,从我们中医角度,达到了预期治疗目的。最后一次,我跟他怎样

说呢?我说,你吃了这样长时间的药,做一个血常规检查,做一个肝功检查。我的认识就是说,吃了这 样长(时间)的药,对血有没有影响?对肝有没有影响?经过一检查,各项指标都是正常的。刚才所举 的例子,就是告诉同学们中药是有毒性的,见效也是显著的。为何我们开的中药处方,用到病人的身上

没有毒性?关键就是我们在开方的时候,既要开有毒性的药,又要开纠正方药弊端的药。长期以来,认

为大戟、甘遂、芫花、海藻是与甘草不能配伍的。我的认为,甘草是甜的,甜是糖,糖进入到肝是葡萄

糖醛酸,葡萄糖醛酸就是解毒的。我在临床中经常这样开方,常常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再举一个例子,也是在今年的上半年,有一个男同志,八十岁了,他是什么病?下肢深度静脉血栓。栓到什么程度?西

医已经不能再给他用乳酸的药,说如果用,很有可能引起血栓,引起脑心的病证,危及生命。西医在这

种情况下,给他下肢用了一个网,这个网呢,就是说血栓不再管它了,只要血栓不再侵犯上移到心脏、大脑就行。这个人,他的痛苦,主要有两个痛苦,八十岁啦,腿沉重得抬不起来,这是一个痛苦;第二

个痛苦,他就是下肢肿。我当时呀,我给他开了一个方,是张仲景的一个方,叫大黄甘遂汤。我给他开 12

大黄,其中开甘遂给他用到了六克,因为张仲景用的是二两,开了阿胶,我又给他加了一个甘草,又加

了一个海藻,那就是软坚呗。这个人吃两个月左右,他走路恢复到正常,下肢水肿消得像正常人一样。

这使我们学习要认识到中药,绝大多数中药是有毒性还是没毒性呢?毒性是偏小的,作用是一般的。我

们中医要想提高疗效,其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什么?就是要重视选用有毒性的药。当然,我们在用

有毒性药的时候,一定不能有什么?不能引起病人中毒。一定要怎样?开纠正毒性的药。这是我们在临

床中开方,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我们学习方剂组成,一个就是方剂配伍的方法,方剂的配伍目的,方剂的配伍结构,方剂的配伍变化。

下面我们学习就是方剂的配伍方法。配伍方法主要有四大方面。第一个大的方面是相须配伍。什么叫做相须配伍?相须指的是两种或者是两种以上的药,它们的作

用应该是怎样?基本上是相同的。凡是作用基本相同的药物,它们作用点应该怎样?应该是疗效相互促

进。比如说,我们在学习中药的时候,麻黄是解表药,桂枝发汗解表药,它们两个配伍在一起增强了什

么作用?发汗解表。我们在学习中药的时候,补益药,人参、白术,这两个药配伍在一起,主要增强了

什么作用?主要增强了补气的作用。这都叫什么?这都叫相须。

第二个大的方面叫做相使配伍。怎样叫做相使配伍呢?指的就是两种或者是两种以上的药物,它们 的相同作用和不完全相同作用。这就是说,在配方的时候,针对的病证和相须配伍针对的病证是不完全

一样的。相须配伍针对的病证是一个方面,而相使配伍,它所针对的病证,现在我要问同学们一下,你

说在临床实际中,我们遇到的病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病是单一的多还是复杂的多?复杂的多。是不是

复杂的病,它的病变都是主要矛盾方面呢?它不是的。它是有主要方面,有次要方面。那我们在治病的

时候,你用了相须的药,应该是怎样?治疗病的主要矛盾方面。相使配伍针对的是什么?一个针对的是

主要方面,一个针对的是次要方面。相使配伍就告诉人们,治病的时候,不要仅仅局限在某一个方面,尽可能照顾到病人的主次方面。当然在用药的时候,主,应该用的偏多还是偏少呢?你假如说,我们在

认识相使的时候,你可以这样想一个问题。想一个什么问题呢?你比如说,我们学习其中一个方叫做麻

子仁丸。病的主要矛盾方面是热,你应该泻热,大黄。同时还要知道,病人有气机的壅滞,也要配伍行

气的药。相使、相须它们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应该是在一个方中,既有这样的药,又有那样的药。

第三个方面是相畏、相杀。怎样叫做相畏、相杀呢?指的就是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弊端。

相当于我们在学习方剂配伍原则的时候,所说的什么内容呢?纠正方药弊端而选用药物。你比如说,我

们平时吃饭的时候,吃的姜,偏多还是偏少呢?有没有可能天天要吃姜?有这种可能性吧?人为何要天

天吃姜呢?可以说,调料里边,姜是比较常用的。姜有一个什么好处?它其中有个作用,就是偏于解很

多药的毒性。你比如说,我们开方,常常要开川乌,常常要开半夏等等,这些药。我们要知道,它或多

或少是有毒性的,用什么药来解它的毒?要用生姜。我们要知道相畏、相杀配伍对于我们治病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相畏、相杀只不过就是轻、重之分,不是截然不同的,它们属于

一类的配伍方法。

第四个方面,相反配伍。相反配伍,它的概念应该是有两个。一个就是人们所说的十八反。那十八

反属于不属于临床当中治病的配伍方法呢?它属于不属于配伍方法呢?要严格的说,它是不属于的。事

实上,它属于不属于呢?它还真是属于配伍方法的。我结合多年临床治病体会,我发现十八反,没有一

个相反的。下面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你要从理论上去认识。理论上认识,我做了两个方面的认识。一

个,我把十八反,你比如说,我们把乌头(乌头又叫川乌、草乌),你把乌头它的化学成分总结一下,13

你再把半夏的化学成分总结一下,你可以发现,它们的有些化学成分就是相同的。它们的化学成分不属

于配伍禁忌的。这是从现代研究。从第二个方面呢,从我们中医这个角度呀,乌头、半夏都是辛的,都

是苦的,都是热性的。它们共同点一样不一样啊?也是相同的。说明它们也是不反的。这是从理论上认

识。接着呢,就要从哪里认识呢?从临床中认识。临床中认识,你说直接就在人身上用,总是觉得心中 有点不太踏实,做了两个研究。一个,让老鼠,你说把老鼠吃吃中毒了,我想老鼠它又死了,你说这人

算不算伤害动物呢?这还搞不清楚。你说把老鼠打死了,这是对的呀是错的?这算是需要进一步搞清楚 的问题。那我们做这个研究啊,首先可以从老鼠身上做吧?叫老鼠喝半夏、乌头。你说喝多长时间?喝

上三个月,老鼠该吃还吃,该喝还喝,该睡还睡,那最后怎么办?你说把老鼠杀了,老鼠觉得委屈不委

屈呢?它觉得喝了三个月的药,又把它杀了。把血抽出来一化验,基本上正常,把它的脏腑做一个病理

切片,一看也是基本上接近正常。又做了一个甘遂、甘草,结果都是一样的。我认为,在老鼠身上是没 有毒性的。那这样就应该在人身上用了吧?在人身上用,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举一个例子,其中有一

个女同志,23 岁,中毒了。喝的是什么毒药?喝的是敌敌畏。中毒,她喝有多少?大概喝有大半瓶。

我听病人的家属说啊,喝有四百毫升。经过抢救,全身僵硬,四肢那都是僵硬的。我当时根据她的脉象、舌质、舌苔。摸脉象的时候,一摸她的手,她的手偏凉。我给她开什么药呢?我给她开一个生川乌、生

半夏、人参、芍药、藜芦、海藻、甘草。这些药,我们都是非常熟悉的。我给她开了这个方。她第一次

来的时候,她是怎样进来的?她是,一个人把她抱进来的。说明她会不会走?第二次,她来的时候,她 就不让人抱了,是让另外一个人把她拖进来的。后来,她是人扶着她走进来的。病逐渐在好转。你说这

样的病,能不能恢复到正常人,不好说。她总是在好转。这说明一种的十八反能不能用?是可以用的。

另外这一个反,叫做什么呢?寒热药配合在一起,叫不叫反?补泻配合在一起,叫不叫反?都叫吧?这

是我们在临床中,应用非常多的一个方面。可以这样说,在临床实际中,既有热证,又有寒证;既有虚

证,又有实证。这就需要我们把一个方,用多种相反的药,作用不完全一样,或者是作用相反,一个是

清热,一个是散寒,就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下面我们学习第三个方面,方剂配伍目的。你说方剂配伍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增

强疗效。没有一个大夫开方的时候,他说我怎么能把我开的方,把疗效降到最低?你说这样的大夫,需

要不需要动脑子?他也需要呀。他说我能把这个方开的没有疗效,让病人吃吃,病再加重。可以这样说,凡是大夫,他都想使自己开的方优于别人开的方,使自己开的方在疗效方面,让病人一吃就能明显减轻

痛苦。这就是开方的一个目的,增强疗效。

第二个方面,就是要重视改变方药药用的部分功用。怎样改变方药的部分作用?你比如说,我们学

一个方,叫什么方呢?叫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汤,这个方名 第一味药是大黄,大黄是什么性?寒性。

作用是什么?泻下。大黄附子汤,它应该是泻热,还是温中呢?它应该是温中。这样我们就知道,大黄

附子汤,用大黄,仅仅用它什么?泻下的作用。改变它的什么作用?改变它的泻热作用。你要想改变它 的泻热作用,你必须做到什么?用热的药,量要大,制约大黄泻热的弊端。在临床实际中,治疗错综复

杂的病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用上改变方药药用的部分作用的。你比如说,还有一个方,叫做

麻杏石甘汤。这个方,治疗的病证是肺热证。第一味药,用的是麻黄。为何不用其它药,为何要用麻黄?

并且作为方的名字的第一味药,就是说肺热证应该清泻肺热。肺的生理特性是主气的,气是得温而行的。

治病的时候,你清泻肺热是非常正确的,寒凉的药是不利于肺气的,所以,那必须要用温性的药。再一 个方面,肺的生理特性是宣发肃静的,寒凉的药,它没有温热的药宣发作用明显。要用麻黄,但是麻黄

有没有弊端哪?有。病人本身是什么呢?本身就是热证,用了麻黄,他会更热。在这种情况下,要重用 14

石膏,制约改变麻黄的温热之性。利用它的什么?利用它的温性,气机的畅通,利用它宣发。这是配伍 的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就是控制、消除药物的毒性等不良反应。这个方面,就是我们学习配伍原则里边的第三

大方面的内容。针对方药的弊端而选用药物。现在我们要学习,第四个方面,方剂配伍结构。方剂配伍结构,古人啊,他总结了四大方面:君、臣、佐、使。君臣佐使,它仅仅是解释方药配伍的合理性。在理论上,它是有指导意义的。但是由于它

解释的局限性,到了临床中,人们考虑的是非常少的。治病啊,在组方的时候,根据我在临床中,治病 的体会,认为牢牢要抓住配伍原则的三大方面。第一个大的方面,就是针对病变证机选用方药。第二大

方面,针对脏腑生理特性而选用方药。第三大方面,针对方药弊端而选用方药。只要我们把这三个方面

牢牢记在心中,用到临床之中,这个方都是一个完整的方,疗效都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方剂配伍结构

里边的君药,君药呀,它实际上就相当于配伍原则里边的什么?针对病变证机而选用方药。针对病变证 机,我们思考一个问题,那寒证应该用什么药?那热证呢?那虚证呢?这都叫什么?选用主要的药。这

是我们对君药的一种认识。相当于配伍方法里边的什么?相须配伍。相须配伍,它也是增强疗效。它针

对的是什么?也是病变的证机。这是我们学习认识君药在方中的作用。怎样?这一堂我们说到这里休息 一下吧。

05.05.方剂的组成与变化(续二)第五章:剂型。第六章 :煎服法(方 药古今剂量换算)

现在上课。这一堂呢,我们接着上一堂所学的内容接着说。君药,它针对的病是主要矛盾方面。君,它的配伍就相当于我们学习配伍原则针对病变证机,相当于配伍方法,相须配伍。你说这个方啊,一个

国家能不能要两个君主?一个方能不能要两个君主?一个方是完全可行的,一个国家是完全不可行的。

这说明它还不是一个国家的体制。君,它只不过就是说,代表用的药。

臣,相当于我们开方用的什么药?前面所学的内容。臣,它就是协助君药发挥治疗作用,同时又治

疗次要的方面,在配伍的时候,相当于相使配伍。相使配伍,一个药为主,一个药为次。我们在前面学习的时候,已经说到相须和相使配伍,不能怎样?截然分开。君臣在这种情况下,它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君和臣,它的作用应该是大多数相同,还是大少数不同呢?这个问题我们要搞清楚,君和臣作用基本上

是差不多的。你们说,一个大官和一个小官,他们在认识上一致不一致?在多数方面,如果不一致,会

就地免职。有这种可能性吧?这就造成了,君臣在一个方中,人们认识的时候,很难把它界定清楚。你

比如说,有一个方叫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你说这个方四味药,你怎样去确定它的君

药?你怎样确定它的臣药?容易不容易?它是不容易的。为何说不容易?因为它们都是什么?清热、泻

火、解毒、燥湿药。再一个方面,你比如说有一个方,叫白虎汤。你说白虎汤,石膏和知母你怎样界定?

它哪一个是君药,哪一个是臣药呢?假如说,石膏用量大,知母用量小。再想一个问题,石膏是石头呀,那知母是什么,它不是石头呀。哪一个容量大?50 克的石膏容量大,还是 20 克的知母容量大?应该是

知母的容量大。你说哪一个重?那还是石膏重。这个问题呀,也不是容易搞清楚的。我认为呀,要想搞

清楚,那就是针对病变的证机。当然,我们在配伍原则的时候,不仅仅要针对病变的证机,还要针对什

么?脏腑的生理特性。针对脏腑生理特性也是,我们中医处方、用药、配伍一个重中之重。它比君臣佐

使这个配伍结构还要准确,还要严谨。15

你比如说佐吧。佐药,它协助君臣药。那协助君臣药,它应该和君臣药作用怎样?差不多吧?这也

是非常难以界定的。你比如说,同样是一个方,由于人们认识不一样,有的人认为这个药是君药,有的

人认为那个药是君药,有的人认识臣药距离才是偏大呢,有的人把君药放到了佐药,有的把臣药放到了

君药,有的把臣药又放到了佐药,差距很大。缺乏明确的界定性。这个佐呀,一般情况下,人们说一个

是佐助,它就是和君臣作用差不多。另外一个角度,佐什么?就是制约君臣药物的弊端,叫做佐制药。

佐制药,它就是配伍原则里边的什么哩?制约方药弊端的。针对方药弊端而选用药物的。再一个叫做反

佐。反佐,实际上就是相反配伍方面里边的第二个方面里边的小小的一个方面。怎样说是相反配伍里面 的第二个方面?第一方面就是人们说的十八反,第二个方面就是寒热药的同时应用。它和反佐有一个不

同,什么不同呢?病比较重;病不太重,比较顽固。一个概念病比较重,第二个概念病不太重,但是比 较顽固。治疗这样的病人,明明知道它是热证,我们在用药的时候,就要再少用一点热的药,这样有利

于药物更好的发挥治疗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使药。这个使药,人们通常情况下,说它一个什么作用呢?起到引经的作用。也就是说,把药物的

作用,引向某一个方面。说到这里,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说这个君药、臣药,它就不知道它治病 的时候要到哪一个地方去?你假如说一个君药是清热的,它来到人体内,它就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往

哪里走的?使药,人们又说它调和,我认为它这个调和,在某种程度上,它就是一个什么作用呢?使药

调和,它是一个什么味吧?它是甘味吧。你说它是甘味,甘,人喝起来好喝不好喝?在某种程度上,调

和调和,我的认为它就是什么?让这个药喝起来,相对来说好喝一点。

我们对君、臣、佐、使,认识的时候,认为它是解释方中配伍合理的一种说理工具,在临床中,它 的应用价值是非常小的。在临床中,它的应用价值大的,它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配伍原则,一个就

是配伍方法。我们治病牢牢把握三大原则,四大配伍方法。你用药的时候,你最好选用相须的、相使的、相畏、相杀、相反的。这样用药,它比较科学,比较实用,临床容易掌握。结构形式君臣佐使,有很多 的弊端,它有很大的机械性,更大的弊端就是人为因素比较大。我们对君臣佐使做一个了解就行。

第五个方面,方剂配伍的变化。我们认识问题的时候,已经认识到,学习古人的方,都是固定的方,今天治病,治疗的病都是变化的病。这就要求我们在临床中,要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必须重视什么?

变化。变化主要有几大方面。

其中一个大的方面,就是药味加减变化。药味加减变化,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假如说,我们学习一 个方,叫麻黄汤。麻黄汤这个方是治疗风寒表实证,又叫太阳伤寒证,或者治疗风寒犯肺证。你们说,有没有这种可能性?一个人感冒了,属于我们中医的太阳伤寒证,这个人他就是恶心、想吐。在这种情

况下,你单用麻黄汤,有没有局限性?需要不需要加药?可以加吧?你看,恶心、想吐,加点生姜是可

以的吧?陈皮也是可以的吧?你假如说,一个人是风寒犯肺,应该用麻黄汤吧?你说风寒犯肺了,他会

不会也出现恶心、想吐呢?他也会的。需要不需要加药呢?你像半夏、陈皮、生姜能不能加呢?都是可

以加的。这就是说,我们学习古人的方,第一个概念,学习古人的方它是一个基础方,让我们学的时候

有规律性。但是我们在临床中应用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加减变化用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加药,从 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一个方,既可以加也可以减啊。你比如说,我们学习一个方,古人的一个

方,叫什么方呢?叫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它用了一个大字,我们在认识的时候要知道,它治疗的病证

应该是偏重还是偏轻呢?偏重吧?你说病啊,有没有这种可能性,病也不太重,但是它就是久而不愈,有吧?用的方,用的药,治疗的病证比较重。刚才我们说了,病不太重,就是顽固,我们可以把大字给

它改成小字,叫小承气汤。就是在大承气汤基础之上,可以去药的。学习古人的方,是既可以加,也可 16

以减。你比如说,其中有一个方,叫小青龙汤。你假如说,这个人他出现口干舌燥,有没有必要把它温

燥化湿的药适当去除,或者说适当减少一点?都是可以的。药味加减,我们还要考虑到一个方,它是既

可以加的,也可以减的,同时可以怎样?既加又减的。比如说,张仲景一个方叫麻黄汤,一加一减,变

成了麻杏石甘汤,减了一个桂枝,加了一个石膏。还可以加减变化成麻杏苡甘汤,把桂枝去掉,加了一

个薏苡仁。既加又减,它就是使一个方在治疗病证的时候,更加符合某一个证型。加减变化用药,相对

来说,比较容易掌握的。哪一个有一定难度?

药量加减变化。这药量加减变化,你在开一个方,你怎样知道用量大治什么病?用量小治什么病呢?

一方面要借鉴古人的认识,第二个方面,我们在认识的时候,要密切结合临床是如何用方定量的。有一

个方叫做什么方呢?叫做桂枝汤。桂枝汤用的量,桂、芍、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甘草二两。它治疗 的病证是太阳中风证或者说是风寒表虚证。如果我们把桂枝汤中桂枝的量加大,治疗的病证就发生变化

了,方的名字也改了。加大二两,叫什么方呢?叫桂枝加桂汤。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第 117 条,他

是这样说的,他说“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

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张仲景他又怎样说呢?他说“所以加桂者,以泄奔豚气也。刚”

才我在说张仲景原话的时候,专门提到了气上冲。张仲景说“气从少腹,上冲心”之前,我们先说一个

气上冲。气上冲,就是说,张仲景用桂枝加桂汤,他用的桂枝,那桂枝它应该是辛散的,气上冲是不利

于用的,那气上冲了你再用散的药,它更上冲了。但是我们要知道,用量变化导致什么?治的变化。由 原来桂枝的辛散变成什么了?张仲景说的“所以泄奔豚气也”。量的变化,可以使这个方治病由原来治

疗的是什么?风寒表虚证,变成了奔豚。再一个方面,桂枝汤加大芍药的用量,它就成了桂枝加芍药汤。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第 279 条,他怎样说呢?他说“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这样我们就知道,一个方调整用量,可以改变这个方治疗的证型。一个方中加减用药,也可能改变这个

方治疗的证型,也可能不改变这个方治疗的证型,而是突出了要治疗病在病变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主要

症状,需要我们在治疗的时候,同时给予解决。

药味加减变化重要,药量加减变化那是同样重要,不过量的变化不容易掌握。举一个例子,你比如

说,我们在临床中用柴胡这一味药。通常情况下,3 克左右,它是以升举为主;10 克左右,它以解表疏

肝为主;20 克以上,它以清热为主。下面给同学们留一道思考题,根据张仲景用桂枝用什么量,以通

阳为主?用什么量,以解表止痛为主?用什么量,以降逆为主?同样是一味药,因为用量不同,决定了

它发挥作用的时候,不尽相同。量变导致什么?导致质变。我们天天学习,都是在发生量的变化,量发

生到一定变化,由我们今天的学习变成了大夫,或者变成了老师。这都是什么在积累?量在积累。我们

学习方剂配伍、组成与变化,涉及到哪些内容?内容是比较多的。

第三个方面变化,就是剂型的变化。剂型的变化正好就是我们学习第五章,剂型。剂型变化也可以

说,确定剂型根据是什么?剂型的变化根据是什么?我的认为,我们在认识的时候,确定剂型条件主要

有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根据病人的病情而决定剂型,第二个方面根据药物的特性而决定剂型。你比如

说,病比较重,多用汤剂;病比较轻,慢性病,多用散剂、丸剂等等。剂型变化条件由我们刚才所说的

两个所决定的。你比如说,其中有一个药,叫什么?叫朱砂。就不主张煎煮,你要煎煮,不仅达不到治

疗作用,反而还会出现弊端。这是根据药物的特性而决定剂型的。我们学习剂型,重点要学一个汤剂,汤剂是我们中医发挥优势一个重要的方面。汤剂有什么好处?汤剂量大,吸收快,见效快,是这样吧?

还有一个最大最大的优势,灵活性强。你根据病人的病情,可以加减用药吧?可以调整用量吧?当然我

们在认识的时候,汤剂有没有不足?那肯定有。什么不足?不能大规模生产,相对来说,浪费药材。汤 17

剂,我的认为呀,是我们今天中医发挥优势一个重中之重。我希望同学们以后走入到临床,多开汤剂。

开汤剂的好处,就在于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把病人的病情控制。使病人感到吃我们中药取得显著疗

效,这样一种感觉。这是汤剂。那散剂呢?散剂它还具备不具备这些优点呢?不明显。你说汤剂量大,那散剂?你说汤剂,一次能不能喝这样大一包?差不多。你说散剂,能不能喝这样大的半包?没有。量

小了吧?变化性小了吧?那吸收得怎样?也慢了吧?那见效怎样?也慢啦。它有没有好处?它有好处,它携带怎样?方便,可以大规模生产,但是有一点,最大最大的一个弊端,灵活性怎样?没有了。散剂

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不足。丸剂在某种程度上,和散剂差不多,都是什么?可以大规模生产吧?携带

比较方便吧?服用也比较方便吧?但是,它吸收慢一些,药量小一些,灵活性不具备了。你假如说,一

个人正在吃这个丸药,突然出现某一个症状,你再往这个丸剂里边再加一味药,不是那么容易的。这是

我们认识丸剂和散剂,有共同的好处,也有不足。不过,今天丸剂多不多?丸剂比较多,有蜜丸,有水

丸,有浓缩丸,但是我们今天认识到哪一个丸药有点补?蜜丸有点补。哪个丸药吸收得比较快?相对来

说,吸收得快一些,容易溶解,那叫做水丸呗。再一个膏剂。这个膏剂呢,有两个膏剂。一个是内服膏,一个是外用膏。内服膏,它的弊端和丸剂、散剂差不多,它的优点和丸剂、散剂差不多。外用膏有两个 膏,一个是什么?硬膏。一个是软膏。贴的叫什么膏?往皮肤上涂的叫什么膏?这就是膏剂。酒剂、片

剂都是临床中可以应用的。我们重点要掌握一个什么剂型?我们重点要掌握一个汤剂。把汤剂应用好了,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下面我们学习第六章:煎药法与服药法。

煎药法与服药法这里边第一个内容就是煎服法。煎服法,实际上就是汤剂。煎药的方法,我们想一

个问题,有没有考虑煎药的用具呢?用什么锅最好?砂锅。什么锅不能用?铁锅不能用。铜锅家里也不

多,锡锅家里我估计基本上都没有。家里现在铁锅还是有的,铁锅是炒菜用的,一般都不是用来煎药的。

煎药一般情况下都是砂锅,那当然有的家,用金锅也是可以的。锅,砂锅就行,铝锅也行。当然,同学

们说那高压锅行不行?你说现在药房、有些药店呀,它帮助你煎药,那算是什么锅?同学们说那个跟高

压锅差不多。煎药的用具。煎药的用水,你说什么水最好?那就是不污染的水都行。只要污染了,你不

知道,这个也麻烦了。我的认为,只要是不污染的水都行。你说究竟要取自来水好,还是泉水好?还是

黄河水好?还是长江水好?有时很难界定。当然有些特殊的水,叫做酸浆水、甘澜水,这是些特殊的用

水。你说这煎药的火候重要不重要?它是非常重要的。大火、小火。大火、小火怎样计算?时间。这就

是煎药的时间。煎药的时候,应该是这样煎的,先在水里边最少泡上 30 分钟。大火、小火怎样计算时

间?大火是不计算时间的。怎样说不计算时间呢?大火,把药放到火上,把水烧开了,这个时间段要用

大火。如果药一烧开,变成小火,这个才计算时间的。通常情况下,煎药泡水半个小时,大火烧开,小

火煎煮,时间各不相等,通常情况下,是半个小时。为何说各不相等?根据张仲景的论述,他在一个方

中,大承气汤他主张芒硝煎煮的时间,两三秒钟。张仲景一个方叫泽漆汤。泽漆煎煮的时间要三个小时,也就是说,一个方煎煮时间的长短与药物特性发生作用,有一定的关系。煎药的话,有先煎,有后下。

先煎呢,通常情况下,说的是矿石类的,是吧?还有毒性的、动物类的、贝壳类的。后下就是芳香类的,大黄是一个特殊的药,不后下和后下。不后下和后下发挥作用不完全一样,我想我们在学习中药的时候

都有明确的认识。还有包煎,还有什么?烊化。还有什么?还有单煎等等。

下面是服药。你说服药,我们这样给它概括一下,凡是对胃有刺激性的,通通饭后,还是饭前?饭

后。凡是对胃没有刺激性的,通通饭前服。我主张,绝大多数情况下,应该是在饭前服,有利于药物更

好地吸收,发挥治疗作用。对于有些药,可以是特殊的服药方法。比如说,有些特殊的病,在病发作之 18

前,增加一次服药。有的病就是吃药之后大概多长时间,再服一次药?像大黄附子汤。服药,还要重视

什么哩?叫做反佐服药。你比如说热证比较重,用寒凉的药,怎样服药?再一个,我们在认识的时候,还要重视有毒性的药,你怎样用?一开始,量应该小一些,然后呢,慢慢加大用量。服药也是关系到疗

效的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我们学习张仲景的方和后人的方,在用量方面,是不完全一样的。凡是张仲

景的方,我们在应用的时候,把它的一两都作为多少呢?作为 3 克。凡是不是张仲景的方,我们在用量

方面,怎样去定量?一两按 30 克计算。这是一个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刚才我们说了,凡是张仲景的

方,一两按 3 克计算。这里边还存在一个问题,你说这个时代的变化呀,你说一个朝代和一个朝代用量,能不能截然断定的非常清楚呢?它是不容易的。以张仲景方为代表的,一两是 3 克,在这个时间段呢,《千金要方》我们也把它一两作为多少的呢?3 克。那《外台秘要》呢?也作为 3 克。因为它们这个时

间段在交叉时期,它会出现一些有相同的方面。除了这个时代之外,一两都按 30 克计算。当然,有的

人,他主张张仲景的方,一两按 15 克计算。我对这种认识,我认为他即便考证得理论非常充足,但是

它不符合临床实际。所以对今天的应用没有指导意义。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我们目前有好多研究者,他

主张一两是 15 克。当你去查,他的临床治病报道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在这篇文章写的时候,他说张

仲景的一两是 15 克,怎样怎样重要,怎样有理论根据。但是他的临床报道,用张仲景的一两仍然是按

多少?仍然是 3 克。这说明这些人,他在理论上和他的实践上,是不一样的。我认为,我们今天学习张

仲景的方,到用张仲景的方,都必须是理论和临床相一致,理论指导临床,临床反过来要验证理论的重

要性,这是用量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这是我们对用量做了一个简单的认识,希望同学们以后到临床中

治病,对于用量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只有高度的重视,才能怎样呢?才能使开方取得显著的疗效。怎样?

这一堂就说到这里吧。

06.06.【下篇•各论】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 •麻黄汤 现在上课。这一堂呢,我们学习一个方叫麻黄汤。

麻黄汤这个方,可以说呀,在学习中药的时候,对麻黄汤就有一个比较深的认识,在学习中药的时

候就知道麻黄汤。同时也知道麻黄汤有几味药组成?有麻黄、桂枝、杏仁、甘草。我们想一个问题,我

们在学习中药的时候,说麻黄汤,说不说麻黄汤用量呢?没有说。我们中医啊,人们常常怎样说呢?中

医之谜不在药,而在量。我们学习麻黄汤,要知道麻黄汤是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一个著名的一个 方。这个方,我们要想把它用好用活,其中一个方面就是用量的问题。麻黄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七十

个,甘草一两。我们同学们都知道一两作为多少?作为 3 克。那三两就是 9 克,今天开的话,就可以开

成 10 克。一两按 3 克计算。麻黄汤这个方在用法方面,这个方在通常情况下,要先煎麻黄。从今天临

床中应用,我没有让病人先煎,而是让病人煎药的时候,时间偏长一点。我们思考一下,回想一下,麻 黄汤这个方煎煮的时间大概是多长时间? 35 分钟左右。这个方,方的组成决定方的功用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根据方的功用,我们可以看出来,麻黄汤这个功用大的方面最少涉及到几个方面?最少应该

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发汗解表,一个是宣肺平喘。它的药理作用是不是这样呢?今天研究麻黄汤,它其

中一个作用,增强汗腺分泌,一个作用,人们有没有这样一种说法,经常感冒人们说的什么低了?免疫

力低了,调整机体免疫力。根据麻黄汤它其中有一个作用,中医说是宣肺平喘,今天的药理作用,它就

是什么?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只要是平滑肌一痉挛,它就会出现咳喘。学习麻黄汤这个方治疗中医的证,应该是风寒表实证。张仲景把它论述是什么哩?太阳伤寒证。张 19

仲景在《伤寒论》中第 3 条,他怎样说呢?他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他在第 35 条,他怎样说呢?他说“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

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人感冒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会不会出

现发热怕冷呢?它为何会出现发热呢?中医是怎样认识问题呢?它认为,人在肌表有一个气,叫营卫之

气。那营卫之气受谁领导呢?想一个问题,营卫之气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它相当于国家的边防部

队。那边防部队受谁领导呢?中央军委。你说这营卫之气受谁领导呢?那受太阳领导。现在想一个问题,邪侵犯到营卫了,是营卫考虑的问题多,还是太阳考虑的问题多?你们说是谁考虑的问题多?应该是太 阳吧?太阳。你说敌人侵犯营卫的时候,它想不想把手机这个通信给你切断?想不想把它切断?切断了,那就是经气不通。经气不通,它会出现什么?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疼痛。这就是敌人要破坏的一个

什么?交通、通讯。我们中医说是什么哩?邪它会壅滞经气,阻塞经气。壅滞、阻塞不通,不通则痛。

我们学习麻黄汤,一定要认识到,在临床中,假如说一个人感冒了,头痛,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考

虑问题是首先吃中药,还是首先不考虑吃中药?同学们为何要摇头呢?同学们认识到,这个头痛不治它

也会好的。再一个方面,吃点西药,或者吃一点中成药,它就怎样?它就好了。我们今天用麻黄汤,真

正去治疗感冒是偏少的。有没有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在门诊上班,来了一个病人。你一问他,他说头痛。我们又一问他,感冒了没有?他说没有。他接着说了一句话,头痛是神经性头痛。他一说神经性头痛,那我们想到它属于外感病啊还是内伤病呢?它应该属于内伤。内伤头痛,神经性头痛,它能不能用麻黄

汤来治疗呢?能,那是真能。举一个例子。在门诊上班,有一个女同志,我一问她,她说神经性头痛。我们在通常情况下,要问

她头痛怕不怕风?她怎样说呢?她说怕风不很明显,怕冷不明显。那就是什么?头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辨证的时候,要重视抓几方面的信息。第一个信息,麻黄汤治疗的是实证,这样说吧?实证,我

们要问一下,平时出汗不出汗?说的是平时,不是她跑上楼了,也不是吃饭了,引起的有没有汗出。我 们一问她,她说即便是夏天没有别人出汗多。一个概念,出汗少吧?她出汗少是什么时间呢?是夏天,如果不是夏天,那就是不出汗。这是一个要点了吧?再一个,我们在认识的时候,一定要问一问,你说

一个人头痛,一定要问他相对而言,哪一个时间段头痛比较明显?我们一问她,她说到了中午这个时间

头痛比较明显。中午,从张仲景的论述,它属于太阳,张仲景说是从巳至未上,一个从时间段。再一个

呢,我们要问一下,平时想不想喝水?接着看一下舌质、舌苔。这样的病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脉象没 有多大变化。我刚才所说的话,同学们辨证能不能想到我们学习的麻黄汤呢?一个太阳所主的时间吧?

一个无汗吧?一个舌淡、苔白、不想喝水。把它向哪靠拢了?向寒证靠拢。我在临床中啊,对于这样的

病证,通常情况下,我会这样开方的。如果我们开方,开麻黄汤觉得力量有点小,后边有一个方,是张

仲景的一个方叫四逆汤,合在一起。再往后再往后,实际上还有一个方叫川芎茶调散。在临床实际中,你就用一个麻黄汤总是觉得药味少,力量有点单薄。我们治病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使病人在较短的时间

内,解除痛苦。说到这里呀,使我又想到一个问题,想到一个什么问题呢?也就是说呀,你说感冒了,会不会出现鼻子不通?会吧?我们再想一个问题,没有感冒,会不会引起鼻子不通?也会。这叫什么病?

这叫鼻炎。鼻炎一般情况下,头痛不痛?一般情况下,它不痛。在二般情况下,会不会痛?会痛。如果

会痛,这个鼻炎还叫什么名字?叫鼻窦炎了,用一个鼻炎就概括不了了。想一个问题,鼻炎在绝大绝大 多数情况下,夏天加重的多,还是冬天?应该是冬天吧?冬天。如果这个人是鼻炎、鼻窦炎,冬天加重,我们首先也要问汗出不汗出,还要问平时想不想喝水,紧接着一看舌质、舌苔,就可以用什么方?麻黄 汤。20

再举一个例子。在门诊上班,遇到一个男同志,他往这个地方一坐,我问他,我说你哪不舒服?他 说他肾虚。我又一问他,我说你多大了?他说十九了。我又一问他,我说你肾虚多长时间了?他说加重

六年了,在加重之前那差不多有十来年了。有的同学说,那可能是先天不足?他怎样说呢?他说他大概

在十来岁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出现腰痛,痛得床都起不来。能不能上学?也不能上学。他父母亲把他带

到了医院。想一个问题,是找中医是找西医?找西医。西医给他化验化验,检查检查,拍拍片子,腰一

点问题也没有。吃点药,你说它会不会轻呢?他会轻的。那有时这个病啊,它叫一个让人疼痛得非常明

显,它会不会自我缓解呢?它也会的,吃点药还可以。他说大概过了一星期多,他记得呀,他当时吃了

药觉得舒服,过了一段时间它又痛了。他说经常反反复复,经常找西医,西医总是让他拍片子。在治疗 的过程中,病总是反反复复。西医大夫怎样说呢?他说你这个小孩子呀,他是肾虚,吃中药是可以的,吃西药是不够理想的。这种情况下,他父母亲忽然醒悟过来要找中医大夫。那中医大夫最起码要问,你

小孩子腰痛多长时间了,也会问吃过西药没有。他父母亲异口同声说吃过西药,西医大夫说小孩子肾虚,应该吃中药。他这样一说,我去摸他脉象了,一摸脉象,脉象不虚,说不定还有点浮。你说肾虚会不会

出现浮脉呢?肾虚它是会出现脉象浮的,应该是浮而无力。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他明确提出来,他说“脉浮,腰痛,不能行”但是我一摸他脉象,是浮而有力。我又问他,我说你平时出汗不出?他说

很少出汗。叫我想啊,如果他是肾虚,他应该不应该出汗?应该出汗吧?不出汗,脉象浮而有力,一看

舌质偏淡,舌苔偏白。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我思考呀,我想在坐的同学们,最起码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感

冒过,有吧?你说感冒了,是不是把所有的症状都表现出来呢?它不是的。有没有有时是头痛为主,有

时是怕冷为主呢?他这个人啊,我想啊,他每次感冒,他都是腰痛。叫我给他开了一个麻黄汤,他一看,他怎样说呢?他说你这个方不治肾虚。我说你怎样知道不治肾虚呢?他怎样说呢?他说他见到中医大夫

给他开的方,大部分都是杜仲、川断、牛膝等等。说到这里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思考一个什么问题呢?

就是说病人他吃中药的时间比较长了,如果他是肾虚,如果他吃了补肾的药,他应该怎样?应该在逐渐 的好转,即便是先天的不足,他也应该在好转。他说呀,吃中药也没有多大作用,他就是经常要腰痛。

那我怎样说呢?我也不能说人家感冒呀,那人家肾虚多少年了呀,你让人家思想改变也不容易改变过来

呀。我怎样说呢,我跟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说肾虚呀,它分老年人肾虚,中年人肾虚,还分你这个年

龄段的肾虚。我说如果你是其他年龄段的肾虚,你刚才说的药,一吃效果明显。我给你开的方治疗针对 的病证就是年轻人。他听听我说的,或多或少有点道理。当时呀,我想他是感冒,我给他开了好像就是

三剂药,吃完。到了一周以后,他来了,他说腰不痛了,多少年来没有这样轻松过。我说你看看年轻人

肾虚和老年人肾虚,用药一样不一样?他说不一样。接着我跟他怎样说呢?我说你的腰痛啊,那就不是 肾虚。他问我是什么?我说是感冒,他说不是感冒。你看你和他怎样?也说不清楚。我说呀,你现在不

管是感冒还是肾虚,达到预期治疗目的就行。他说他还想再补一补,巩固治疗。他说他是真不想吃了,他母亲听说他一吃感到全身轻松,感到舒服,他母亲非让他再来找我开个方不行。你说这个有没有必要

巩固?没有。我想想,我说你再过一段时间需要巩固,你过上一个月我再给你开个方。他说那现在呢,我说不需要。过了一个月,他也没有来。说着说着,过了最起码很长时间,他又带来了一个病人。什么

病?他直接跟我说肾虚。当然在说肾虚之前,他首先介绍一下他的基本情况,然后他说这个人是肾虚。我问这个人,我说吃过中药没有?这个人紧接着他怎样说呢?他说这个小年轻还给我开了一个方。我仔 细一问呀,这个人他是什么病呢?他是腰椎间盘突出。你说这个好治不好治?这个难度就大得多了。即 便是肾虚,治疗的难度也大。他跟我怎样说呢?他说呀,我给他推荐一个方,叫他一吃不行。他说这不

行还得来找我。我说你怎么还想给人治病呢?他说他当时还动了一点脑子,还真把这些药名记住了,他 21

往这个发票后边写了这个药这个量。他觉得当时我开的方是非常便宜的。

这是我们学习麻黄汤,它治疗真正是感冒是非常少的,但是他是感冒不是发热怕冷,是以腰痛,人

们容易忽视的。可以这样说,今天人们一见到腰痛,大部分都想到什么了?想到了肾虚。好像腰痛都和

肾虚申请有专利差不多。说着说着,到了这一学期,我在门诊上班,还真有一个男同学他去找我了。我

问他哪不舒服?他说我肾虚。接着他怎样说呢?他说经常感到腰酸、腰困、腰痛。我问他,我说你吃过

什么药?他说补肾的这个药,那个药。我说吃吃怎样?他说没有体会出来。叫我一摸脉象,浮,不虚。又一问,我跟他怎样说呢?我说应该用我们学习的麻黄汤。三吃两不吃,大概吃有两周左右,达到了预 期治疗目的。

我们今天学习麻黄汤,首先要知道麻黄汤是治什么的?治疗感冒的。感冒,辨的证型是什么?太阳 伤寒证。今天在用麻黄汤治疗太阳伤寒证是比较少的,只要病人的症状表现符合麻黄汤治疗太阳伤寒证 的症状表现,经过辨证符合我们中医的证型,都可以用什么?麻黄汤。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你假

如说有一个人,他怎样说呢?他说风湿性关节炎。他又怎样说呢?他说一摸凉水就疼痛,我们也可以想

到什么方?麻黄汤。单用麻黄汤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应该怎样?和其他方合在一起。我们根据麻黄汤的

功用,一个作用是发汗解表,第二个作用是什么?宣肺平喘。这是我们学习应用麻黄汤一个非常重要的

一个方面。不要把麻黄汤治疗的作用局限在太阳伤寒证。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那就是风寒犯肺证。

风寒犯肺证,它的主要症状表现就是咳嗽、喘、痰,痰应该是什么颜色?是白的。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浮或者是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学习麻黄汤,要认识到它既是治疗太阳伤寒证的基础方,又是治疗风

寒犯肺证的重要代表基础方。这个方我们在应用的时候,它治疗西医的病是比较多的。方中用药,证与方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要认识到一个什么关系呢?认识到,麻黄它起什么作用?

它就是一个大的作用,发汗解表。达到的目的就是疏散风寒。桂枝是怎样呢?也是辛温解表的药,它可

以增强麻黄发汗的作用。不过我们要认识到麻黄和桂枝用量的比例关系是 3:2。如果你在应用的时候,麻黄和桂枝用量是 1:1,病人很有可能出汗偏多。用量要重视。第二个方面,我们在认识的时候,认识

到方中用的杏仁。同学们吃过杏仁没有呢?杏仁是什么味呢?看看你吃的是什么味?你吃的是没有味,较香。我们说这个杏仁应该是什么味?应该是苦的。你吃那个是经过加工的。杏仁,古人在认识的时候,它有两个味,一个是辛,一个是苦,以苦占主要方面。它既然有辛,辛在某种程度上,有没有可能协助 麻黄、桂枝发汗呢?有这种可能性吧?但是我们还要知道,它有个主要作用是什么?是降的。降,现在

我们要发现桂枝和麻黄用量的比例关系,加在一起是 15 克,杏仁是 12 克。你们说杏仁它在某种程度上,有没有能力制约麻黄、桂枝发汗太过?虽然桂枝和麻黄加在一起比杏仁的量大,但是它们分开没有杏仁 的量大。就是说麻黄、桂枝如果发汗的力量不足,杏仁再助它一把力气,如果它两个出汗要想偏多,杏

仁又起到什么作用?降泻一下。再一个方面,我们在认识的时候,还要认识到方中用的甘草,它所起到 的作用是什么?它就是一个方面要适当的补气。为何要补气?发散的药,降泻的药,在某种程度上它都

会伤什么?它都会伤气的。当然这个甘草用量能不能大?(不能)量大了,它有留恋邪气的弊端。这是

我们学习麻黄汤治疗太阳伤寒证,从另外一个角度,麻黄汤,麻黄的其中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平喘。它的

发汗作用就是有表解表,没有表,它就干什么?它就是起到一个作用,宣肺平喘。再一个方面,我们还

要认识到一个什么问题呢?桂枝这一味药,有没有治疗咳嗽这个作用呢?它是有的。有吧?《神农本草

经》在认识桂枝的时候,其中一个作用,它说主上气咳逆。这就是咳嗽喘。那杏仁呢,它其中一个作用

就是降肺、止咳、平喘。在这种情况下,麻黄和杏仁构成了一对是什么?一个药对,什么药对呢?宣降

肺气之药对,麻黄一宣,杏仁一降,一宣一降,正好起到调理肺气的宣发肃降。甘草它本身就可以益肺 22

气,它本身也可以协助麻黄、桂枝、杏仁祛痰。其中现在有一个药和西药配合在一起,一改进,叫做甘 草片,治什么的?治疗咳喘的。这是我们学习麻黄汤,这个方它发汗是恰到好处,既不太过,也无不及。

为何没有太过?杏仁的降泻。为何没有不及?杏仁的协助。这是在发汗方面。在治疗肺的方面,肺的生

理特性是宣发肃降,这个方正好是什么?宣发肃降。我们学习麻黄汤也可以把它作为治疗肺寒证的重要 的一个基础方。所谓基础方,就是说在临床中应用的时候,一定还要在这个方的基础之上,进行加减变

化用药。怎样,这一堂就学到这里吧?同学们休息一下。07.07.桂枝汤

现在上课。这一堂我们学一个方,就是张仲景的一个方是桂枝汤。

这个方是《伤寒杂病论》中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方,在临床中常常能够取得显著疗效。桂枝汤方的组

成,同学们已经知道它有几味药,是五味药,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所组成。当然我们学习张 仲景的方,为了把方学好用活,一定要重视用量。桂枝汤这个方在用法方面,它是以水七升,煮取三升。

与麻黄汤相比,桂枝汤煎煮的时间应该是偏短一些。桂枝汤这个方的功用,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认识的

时候,认为是解肌发汗、调和营卫。我们中医认为是解肌发汗、调和营卫。当今在研究桂枝汤的时候,它的药理作用主要有哪些?它的药理作用,还是比较多的。它对于体温、汗腺、肠胃呈现双向调节。所

谓双向调节,你比如说体温高了,它可以怎样?降。如果是怕冷呢?它能让人的体温升高一点。它还有

抗菌、抗炎,对气管的作用,心脏的作用。它的药理作用是比较多的。

桂枝汤这个方治疗中医的证,其中一个方面就是风寒表虚证。风寒表虚证,张仲景又把它叫做什么?

太阳中风证。张仲景他在《伤寒论》中第 2 条,他怎样说呢?他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在第 12 条,他怎样说呢?他说“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瑟瑟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桂枝汤,它治疗的病证是太阳中风证。

它治疗的病证表现,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凡是麻黄汤能治疗的病证,桂枝汤都可以治。换一句话说,麻

黄汤、桂枝汤都可以治疗发热、怕冷、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疼痛、咳嗽、喘、恶心、鼻子不通。说

到这里,我们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在应用桂枝汤的时候,辨证的要点变了没有?变了。太阳伤寒证,它

辨证的要点是无汗,是这样吧?桂枝汤治疗的病证是什么?是汗出。无汗,古人在认识它的病机的时候,它是卫闭营郁,郁而不通,是什么呢?是无汗的。认识桂枝汤,它的病变证机的时候,是什么哩?卫强

营弱。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第 95 条,他怎样说呢?他说“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他说的“荣弱卫强”荣实际上就是什么?就是营。我们思考一个 问题,从桂枝汤用药来看,这个方治疗的病证是真虚还是假虚?从用药来看,他用了五味药,补的药占

几味?补的药。这个方,芍药应该是补,甘草、大枣应该是补,刚才有一个同学说四味,我也是赞同的,四舍五入呗。怎样四舍五入呢?其中一个药叫桂枝,桂枝它的味辛散甘补,各占百分之五十吧?那四舍

五入呗。那最起码来说,这个方应该有 3.5 是补,1.5 在发,是这样吧?那加起来这个整方是几味药?

那是五味药。一个整数,那就相当于是五分制,满分。都有吧?你说这个卫强,它是真强还是假强?相 对而言,怎样相对而言呢?中医它在认识问题的时候,营和卫都是行于肌表的。行于肌表,它都有保卫 的意思。有一个人啊,他叫黄元御。黄元御呢,他在认识营卫的时候,他给营卫做了一个比方,他把营

卫作为一个什么关系呢?作为一个妻夫的关系。你看营卫妻夫呗。有的同学说妻夫不好听,应该怎样说? 应该说夫妻。营卫一般不说卫营。你看在特定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把女同志放在前面,在这种情 23

况下,把男同志放在前面。这样听起来好听,怎样好听?注重阴阳的平衡。假如说营卫都是虚弱,相对 而言,谁受邪会明显一些?应该是营还是卫?应该是卫吧?营卫受邪,卫受邪相对来说明显。那相对而 言,营卫谁抗邪应该明显一些呢?应该是卫,是吧?就是说卫强,指的是卫气与营气相比较,卫气受邪

比较明显,卫气抗邪比较明显。这个强指的就是受邪比较明显,抗邪明显。究其本质,它仍然是什么?

营卫虚弱。你比如说,像一个家庭,男同志、女同志都是比较虚弱。假如说来了一个小偷,一般情况下,有没有这种可能性,男同志把女同志往前一推,你抗邪我保存实力?有?那真有。你假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男同志把女同志一推,女同志拉着小偷的手,走。这一下子怎样?更虚了,走了,东西也偷走了。

一偷偷走,出现一个什么症状?小偷呢,就是偷什么呢?他肯定不偷卫的。肯定偷什么呢?偷营的。他

假如说把卫偷到他家,那卫整天和他打架。认识问题就是要认识到问题的本质。荣弱卫强,实际上就是

营卫之气虚弱。我其中啊,在我写的一本书叫做《伤寒杂病论字词句大辞典》,对荣弱卫强做了一个比

较详细的一个解释。营卫虚弱抗邪,正邪斗争会发热。相对而言,麻黄汤治疗的发热明显,还是桂枝汤

治疗的发热明显?应该是麻黄汤。为何呢?从我们中医这个角度,营卫虚弱,虽然抗邪,但是它没有不

虚弱抗邪明显,说明正邪斗争有点弱了。再一个方面,桂枝汤它治疗的病证,本身有汗出。你说病人经

常汗出,他的热能不能热得高?那相当于啊,你蒸馒头的时候,馒头不熟,一会把笼子掀开了,一会掀

开了,这个馒头呀,蒸的时间要长,热气它都不会太热。是这样一个道理。

我们学习桂枝汤它治疗的病证,你假如说,我们在门诊上班,来了一个病人,我们一问他,他说不 舒服。一问他,他说神经性头痛。又一问他,他说经常出虚汗。还用不用麻黄汤了?不用了。用什么? 桂枝汤。你假如说,我们在临床中遇到一个病人,我们一问他,他说鼻窦炎。又一问他,他说经常出虚

汗。还用不用麻黄汤呢?不用了。相对而言,麻黄汤在临床中治疗感冒多,还是桂枝汤治疗感冒多?应

该是桂枝汤。为何这样说呢?你说,我们在上一次学习麻黄汤的时候,说人感冒了,吃中药相对来说比

较少一些。但是有没有这种可能性?有的人经常感冒,反反复复,久而不愈,吃西药没有多大作用,他

会不会考虑到要来吃中药呢?他有没有考虑要坚持一段时间吃中药呢?都有这种想法。现在我们刚才所

说的前提,是感冒的时间比较长,用今天的话,有的人说抵抗力差,有的人说免疫力差,经常容易感冒。经常容易感冒,在临床实际中,不管病人出汗不出汗,摸脉象比较重要。怎样说呢?出汗了,那就是表

虚证。刚才说了,摸脉象比较重要。假如说这个人经常不出汗,摸他脉象是虚弱,我们不用麻黄汤,而

用什么?桂枝汤。换一句话说,用麻黄汤加补益的药,不如用桂枝汤。如果我们从学习《伤寒杂病论》

这个角度,如果这个人是经常感冒,久而不愈,用什么方?无汗为主,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它是久而不

愈,以无汗为主。如果一个人久而不愈,经常汗出,用桂枝二麻黄一汤。这是我们要认识的,为何久而

不愈无汗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麻黄各半汤就是用桂枝汤、麻黄汤用量的各三分之一,相重复的药,量是相加的。久了不出汗应该发,久了正气虚应该适当地补,桂枝汤补呗。如果这个人久而不愈,汗出

应该用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麻黄一汤,它就是用桂枝汤的近似五分之二,麻黄汤的近似五分之一。

从今天来看,我们开方,直接可以开什么?桂枝汤。也可以和麻黄汤合在一起。当然,量应该怎样?进

行调整。那同学们说久而不愈、汗出,为何还要用麻黄汤呢?关键就是,从我们中医这个角度是邪郁在

营卫,不易驱除,要用麻黄汤来发。但是用麻黄汤的量一定要怎样?一定要小。治病一定要有什么?有

主次之分。我们在临床中,相对而言用桂枝汤的机会会多一些。桂枝汤治疗的病是非常多非常多的。

下面我们学习桂枝汤,方药与证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认识到桂枝的作用是什么?解 肌发汗。为何没有说是解表发汗呢?为何要说它是解肌发汗呢?这个肌在某种程度上,它与表有多大差

距呢?在某种程度上,它与表就没有区别。你看,麻黄汤解表吧?那桂枝汤也是解表呀。因为它也是什 24

么哩?风寒侵袭营卫了呗。现在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思考一个什么问题呢?你说麻黄汤治疗的病证,病人是无汗,那就是发呗。那桂枝汤治疗的病证呢?它本身有出汗。想一个问题,发汗,本身出汗。本

身出汗,它能不能把邪气带出去?本身出汗,它不能。本身出汗是邪气引起的出汗,越出汗正气越伤。

发汗是怎样呢?是药物助正气驱除邪气,发汗能驱除邪气。再想一个问题,发汗在某种程度上,伤不伤

人的阴津?(伤)一定要配伍什么?芍药。芍药是益营敛汗。芍药和桂枝的用量呢?是相等的。是不是

相等啊?麻黄和桂枝的用量是什么?一个大,一个小。它两个的作用,基本上是差不多,集中力量发汗 的。那现在桂枝汤,麻黄和桂枝用量必须是什么?是相等的。相等达到的目的就是什么?发汗之中要止

汗,止汗之中要发汗。达到的目的就是发汗不伤人的阴津,敛汗不留恋邪气。也就是说,发的是邪汗,止的是阴津。这两味药用量相等,在某种程度上,它会出现你不干活,我也不干活,也就是说发,发不

出去,止,止不住,需要别人来协助。谁来协助?生姜。生姜这一味药,我想在座的同学们应该吃过姜

吧?你吃的姜辣不辣?(辣)那说明你吃的姜是真的。那假如说,你这个姜不辣,那说明这个姜(假的)。

现在我们要知道,姜在某种程度上有什么?它有辛助桂枝发汗的。同时我们还要知道,这个姜我们平时

经常吃,你吃姜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饭香?同学们说调味,比我说的要好听。我说的香有点太土了,同

学们说调味上档次了。就是这样啊。那说话呀,在语言表达方面,它可以反映一个人说的话,要代表的

是什么含义呀。姜,调理脾胃。调理脾胃,它发汗是不是非常峻猛?它不是的,它就是协助桂枝要发出

汗。现在还要看到,大枣、甘草是补的,芍药是补的。再进一步认识问题,补的力量大了,还是发的力

量小了?应该是发的力量有点小了,补的力量有点大了。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把汗发出去?同学们说

可以,是真的可以。方中其中用的大枣、甘草,它在这个属性方面有点变化。现在我们考虑个问题,桂

枝应该属于阳药吧?那芍药应该属于什么药?阴药。你看补呗,发呗?那姜呢?也属于阳药吧?那大枣、甘草它可属于补药呀,你说它属于阳啊,属于阴呢?它应该属于阳。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它在功用方

面,大枣、甘草它是协助芍药的,都是补。从阴阳的属性上来看,那大枣、甘草它要协助桂枝、姜的。

中医它有这样一个认识,它把桂枝、生姜认为是辛,大枣、甘草它认为是什么?是甘。它说辛甘化阳而

补益胃气,使胃气极力驱除邪气。中医它又怎样认为呢?芍药、大枣、甘草,它是酸甘化阴而补营,补

营它就是要收敛营气,防止汗外泄。由于大枣、甘草,它处于一个什么哩?既可以协助发,也可以协助

止。你说社会现象啊,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当然我是想当然的想说,看看同学们有没有这种可能性?你

说有没有有一个小孩子办了一个错事。他的母亲会不会这样说?你看看你办了错事,你父亲敢不敢打

你?她会不会这样说?她会这样说吧?她就告诉,你以后再办肯定会打的。在这种情况下,他父亲正好

坐在旁边。他父亲是不是这样说?他说我是不会打的,我是不会打的。他父亲说不定这种情况下,起来,该打他。是不是这样呢?一打他,他母亲又说了一句话,怎么不赶紧跑呢?这说明这个女同志扮演了一

个什么样的角色?扮演了大枣、甘草这个作用,协助桂枝、生姜发。意思就是敢打你了,以后再办,他

肯定打你。这个男同志一想,人家都说我敢打,我怎么不起来打呢?起来,显示一下威风。但是女同志

接着把话又改了,你还不赶紧跑,告诉以后怎样做事就行了。这说明这个药物呀,它会出现一种什么状

态呢?它随着病的病证表现,发挥不同的治疗作用。这是我们学习桂枝汤方与证之间的关系。说到这里,我们还要认识到一个什么问题呢?要认识到桂枝、芍药,它主要针对的是什么证?卫强

营弱。强了,发一下,弱了,补一下。通常情况下,人们怎样说呢?针对卫强营弱的药对是,那就是桂

枝、芍药。我们学习桂枝汤还要有一个重要的认识,一个什么重要的认识呢?就是说,桂枝汤在服药方

面,有一些注意事项。哪一些注意事项?我们先考虑一个问题,你假如说病比较重,用的药是常规的用

量,换一句话就是病重药轻。你怎样在服药方面提高疗效?根据张仲景的论述,他可以缩短服药时间。25

也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一天一剂药,现在可以半天服一剂药。那一天就是服两剂药,这叫做缩短服

药时间。第二种情况,他可以加大量,把两剂合在一起。这是第二种服药的方法。第三种服药的方法,就是说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第 54 条,他是这样说的,他说“病人脏不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他用了这样一句话“先其时发汗则愈。”这一句话就是告

诉我们,在临床实际中,治疗一些特殊的病。所谓特殊的病,就是指病发作有规律性。我们再举个例子。今年上半年,在门诊上班,有一个女同志,她怎样说呢?她说呀,最近几年经常

低烧,那就是低热呗。她说一般情况下,烧最高不超过 37.5 度,它大部分都是在 37.2 度左右。她同时

又说,她发热大部分都是在中午十点左右出现的发热,大部分是这个时间。她这样一说,我们有一种什

么认识呢?她发作有一个固定的时间,时间又在什么?又在太阳。我们在给她开方的时候,除了开桂枝

汤用药、用量准确之外,还要重视一个什么?刚才我说了,她大部分是在什么时候发作?十点。我跟她

怎样说呢?我说你最好在九点半左右吃药,在这个时间吃药。那相当于抓小偷一样,那小偷在来之前,你就怎样?你假如说,小偷来了把东西偷走了,你抓起来难度就怎样?比较大。我跟她说,常规吃药,早上吃,下午吃,中午吃药放在什么时间?放在病发作之前。她问了一个问题,她说我这个早上吃药,大部分都到八点左右了,那说不定她一吃药,小偷来的时候,她药力怎样?又弱了。我跟她怎样说呢?

我说你把吃药的时间提前一下,提前到六点左右,再在九点半之前增加一次。那同学们说,那你干脆让

她九点半吃一次,三点多,四点多吃一次,到晚上九点多再吃一次。这样吃行不行呢?我是这样想的,为何叫她这个时间再吃一次呢?增强她的抗病能力吧?在这个时间,既增强抗病能力,又增强什么?抓

小偷。就是说补益正气,驱除邪气。

在用桂枝汤的时候,根据张仲景的论述“先其时发汗则愈”,根据这一句话,我在临床中用所有方 的时候,得出一个结论,凡是任何疾病只要它的病证表现有规律性,最好都要在发作之前增加一次服药。

再举一个例子。在门诊上班,也是今年的上半年,遇到一个人。他怎样说呢?他说他每天夜里到了

十点左右,总是要咳嗽、吐痰,那西医说他是什么病?慢性支气管炎。根据他咳嗽、吐痰、痰多清稀色

白。晚上的十点,不是上午的十点,你说这个时间,相对来说它和白天相比,哪个时间会冷一些?晚上。

在这个时候,我跟他怎样说呢?在你病症发作之前,增加一次服药。他按照我说的,他一吃药,第二次

他说吃我们开的方,效果会明显一些。这是我们学习,根据张仲景的一句话,推断所有的疾病,只要表

现有规律性,都应该怎样服药。再一个方面,学习桂枝汤本身就有汗出,那吃药以后,你怎样知道它发

挥治疗作用呢?古人总结了一下,他说如果是药后,出的汗是热乎乎的,说明是药物达到了治疗目的。

如果吃了药,病人出的汗,仍然是凉飕飕的,说明是病重药轻。病人出的汗,不是药物的汗出,而是什

么?而是病汗。要注意这些内容。这是我们今天学习桂枝汤。08.08.小青龙汤

下面我们上课,学习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个重要的一个方。这个方,方的组成,同学们看一下有哪些药?

有麻黄三两、桂枝三两、细辛、芍药、干姜都是三两,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甘草三两。我们学习小 青龙汤,一方面我们要学好小青龙汤方的组成,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要重视用量。可以这样说,小青龙汤

是临床中非常常用的一个方。这个方,好多好多中医大夫都会用,用没有好的治疗疗效,这是为什么?

其中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同学们要说的用量。下面举一个用量治病的关系。26

在门诊上班,遇到一个女同志。她往这个地方一坐,我问她,我说你的病多长时间了?同学们说,你怎么没有问人家哪不舒服呢?我们在辨证的时候,首先要问一句什么话?哪不舒服吧?我没有问她哪

不舒服。我先问她什么?病多长时间了?为何没有问她哪不舒服?因为病人往这个地方一坐,我发现她

两个症状,一个症状咳嗽,一个喘。我没有再问她什么病。我一问她多长时间了,她说十七年了。我问

她,我说你多大了?她说我十七岁了。我说你的记忆力相当好。她怎样说呢?她说她听她母亲说,她三

个月的时候感冒了,出现咳嗽、喘,住院了。住院出院了,出院以后经常咳嗽、喘,住院,出院,住院,出院„随着年龄的变化,到了两岁左右,没有再继续住医院。那小呗,一咳一喘上不来气,没有办法只

好住医院。在这种情况下,我一摸她的脉象,一看她的舌质、舌苔,开方吧?开方,我第一味药,我写

麻黄、桂枝、细辛,第四味药没有写出来,人家说话了,说你开小青龙汤。我问她我说你是学中医的?

她没有说话,摇摇头。我说你是学西医的?她说不是。我说你学什么的?她说我上三年级就都不上了。

上小学三年级毕业,为何不上了?咳嗽、喘。在这种情况下,她说呀,她说小青龙汤是不行的,没有太 大的作用,我找你你给我开一个好方。你说我怎样说?我说我给你开个差方?我说我给你开的就是好方。

她说小青龙汤经常吃。我说你怎样知道是小青龙汤呢?她说我发现你们中医大夫都会开这些药。她说,我问了一下实习生,实习生说开的是小青龙汤。我问她,我说你知道不知道小青龙汤的组成呢?她说知 道呀,她说我专门问问实习生,实习生还专门跟她说了,她还背一背,就这几味药。她说绝大部分大夫

在这个方的基础之上加不加药?加吧?有没有减的?有减的。大部分是以小青龙汤为基础方。我说你会

不会开?她说我不会开。我说你找不找西医大夫?她说,我现在就不找西医大夫。西医大夫要开什么药,我就知道开什么药,到药店买就行。我说你到药店买中药,她说不行。说明我们中医开起来没有西药开

起来容易。有这样一句话,久病成名医?久病成大夫。在这种情况下,你说我是继续开,还是换个方呢? 继续开。我怎样总是和同学们想问题想到一起去呢?同学们说继续开,我要继续开,开下去,还真的开。

开完了,她说这个方不行啊,我给她开方,我当时给她开麻黄 10 克、桂枝 10 克、细辛 10 克,凡是三

两我都给它开成什么呢? 10 克。小青龙汤这个方用的量,就是两个计量单位,一个是三两,一个是什

么?半升。半升那就是 12 克,三两 9 克,那 9 和 10 差不多,我开方大部分把三两都开成 10 克了。这

里边有一个药呀,叫什么药呢?叫细辛。在学习中药的时候,人们对细辛是怎样认识呢?人们说细辛不

过钱。一钱相当于 3 克,是吧?过钱不安全。细辛有没有毒?那是真有毒的。如果细辛没有毒,说明这

个细辛是假的。我给她开 10 克。方开好以后,我给她了,我一给她,我说我开的方和别人开的方有多

大区别?她看看,她说药味没有人家开的多。我说用量呢?她说不知道。我说今天我们要发现问题,是

量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我把抽屉一拉拉开,我把书拿出来,我说我定的量和书上定的量没有区别。她一看,我开的方和书上定的量差不多,她把书一合合上她给我了。当时啊,我写了一本书,不是我们

这个教材。她一看,哦,她说这个方是你的方。我怎样说呢?我没有说那样多,我说这是一个治病的好

方,关键是用量。第二次来了,她往这个地方一坐,她怎样说呢?她说怪不得呢,别人开的方效果不明

显,是你的方。我说你吃吃感觉怎样呢?她说效果和别人开的效果就是不一样。这一次我跟她说,我说

这个方不是我的方,就是同学们所说的古代张仲景的方。她说那你开的方,为何和别的人开的方治疗效

果不一样呢?我说关键是我开的方用的量。好多好多中医大夫,他在开小青龙汤的时候,他用细辛的量

有点什么?偏少了。少了影响治疗效果。说这样多的话,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希望同学们开小青

龙汤,要开名副其实的小青龙汤。

说着说着,想到了今年,今年是 11 年吧?就是上学期开学,星期天,我们中医学院有一个男同学

去我家了。去我家,他怎样说呢?他说在春节期间,他们村庄有一个人是支气管哮喘,哮喘得过春节就 27

计划在哪里过了?在医院过呢。他去看望了。三说两不说,人家非让他开方不行。他给我打了一个电话,他说开什么方?你说我们给他开什么方?小青龙汤。他问我怎样定量?通常情况下,我们中医学院好多

人给我打电话,说我们在家遇到了什么什么病,怎样开方?我说是某某方。紧接着同学们要问一个什么?

怎样定量?我说照书上抄。他说加药不加?我说因为我没有见到病人,你根据病人的症状表现可以加。

他说加哪些?我说我没有见到,这个不好说。我说病人主要症状是什么?他说主要就是喘、痰多、咳嗽。

我说可以用原方。他开什么?麻黄、桂枝、细辛、芍药、干姜、半夏、五味子、甘草,按照我们刚才所

说的量开。一开,人家去取药了,发现细辛用量怎样?有点大。我在门诊上班,凡是开细辛 10 克的时

候,在细辛的上面都要再怎样呢?签上一个名字。人家药房不取,有的大夫还说了,这个大夫属于野大 夫,他心中还不高兴啊,他说我是名副其实的中医学院学的呀。他说他听我说的呀,他一说,这个医院 的大夫还真知道我的名字。他说不相信,打个电话,他让人家开方呗,药房取不出来,没有正规处方,取不出来吧?找大夫,大夫说,一说给我打个电话,我说可以。吃了三天,这个人不在医院过年了,要

回去。他让人家吃吃吃,最后病情控制得相当不错。他到我家,他怎样说呢?他说他们村庄的人都说他

水平高,都说医院的大夫、他们村庄的大夫开的方,没有他开的方效果明显。他说我真找到学中医的感

觉了。没有治病你不知道,当你一治病,你真会体会到治病的好处。他说他终身难忘。到我家,他跟我

谈谈治病的体会。举了两个例子,强调一个目的,什么问题?量的问题。小青龙汤它的用法和我们前面

学习的麻黄汤差不多,就是水煎服呗。

小青龙汤的功用是发汗解表、温肺化饮。现在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思考一个什么问题呢?我们学习

麻黄汤最少主治的病证有几个方面?麻黄汤最少有几个方面?两个方面,一个是太阳伤寒证,一个是风

寒犯肺证。桂枝汤最少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什么?太阳中风证,一个是脾胃虚弱证。小青龙汤根据它的

功用,发汗解表,温肺化饮,它最少应该治疗几个病?不低于两个病。发汗解表说明它是有什么作用?

治疗什么病证?解表呗,治疗表证呗。温肺化饮,可以治疗肺的病证吧?从今天来看,这个小青龙汤主

要有平喘、抗过敏、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等这方面的作用。

下面我们要重点学习小青龙汤它中医的证。中医的证呢,我们先不说第一方面,先说第二个方面,是太阳伤寒证与寒饮郁肺证相兼。太阳伤寒证有哪些病证表现?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第 3 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名曰伤寒。”也就是说太阳伤寒证应该有什

么?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无汗是辨证要点,是这样吧?你说一个人感冒了,它

是不是把所有的症状表现都表现呢?不一定。但是有一个是必须要有的,无汗是必须要有的。如果汗出 了,它就不是太阳伤寒证,就变成什么了?太阳中风证了。寒饮郁肺证,它有哪些病证表现?寒饮郁肺。

病主要矛盾方面有几个方面?有寒,有饮,寒邪侵犯到肺,影响肺的肃降功能,肺气不降而上逆,它会

出现咳嗽、气喘,轻的话是咳嗽,重的话是喘,那再重的话是不能平卧。见过喘的人,见过没有?见过。

喘的话,如果重,躺在床上,病人常常说要把他憋死呢,是非常痛苦的。饮,特点是什么?痰多、清稀、色白,这是饮。这个饮呀,水饮之邪为何病在肺,为何会出现饮呢,痰呢?中医是怎样认识呢?中医在

认识问题的时候,它认识到肺主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寒邪侵犯到肺,肺气被寒邪所扰,不能通调

水道,水不得下行,留于肺中,水与寒相互博结,变生为痰,随着肺气上逆,是痰多清稀,咯出来了。

是这样吧?这是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肺不能通调水道,水溢于肌肤,它会出现什么?肢体浮肿。肢

体浮肿相当于今天所说的什么病?肺源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要用什么方呢?小青龙汤的。舌淡、苔薄白、脉浮或者是紧。这是我们认识小青龙汤治疗的病证,是太阳伤寒证与寒饮郁肺证相兼。通常情

况下,人们说是什么?表寒里饮证。想一个问题啊,想一个什么问题呢?假如说一个人是慢性支气管炎,28

或者说他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者说是支气管哮喘,这样的病人相对而言,容易不容易感冒?容易感

冒吧?这样的人既有肺的病证,又感冒了,用什么方?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既可以解表,又可以温肺化

饮。这样的病相对来说多不多?尤其是冬天,肺的病证,最容易感冒。我们学习小青龙汤,

第二篇:王绵之方剂学讲稿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方剂和方剂学的定义 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商周时期

(二)先秦时期

(三)两汉时期

(四)隋唐时期

(五)宋、金、元、明、清时期

三、方剂理论的发展

四、方剂的分类

第二章 方剂总则

一、方剂与治法

二、方剂的组成

(一)方剂的组成配伍原则

(二)方剂的组成变化

三、方剂的剂型和煎服法

四、方剂的剂量

下篇 各论

第一章 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 桂枝汤 九味羌活汤 加味香苏散 小青龙汤 辛凉解表

桑菊饮 银翘散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升麻葛根汤 竹叶柳蒡汤 柴葛解肌汤 葱豉桔梗汤 扶正解表

败毒散 再造散 葱白七味饮 加减葳蕤汤

第二章 泻下剂

大承气汤 增液承气汤 7 7 7 7 8 8 9 10 12 13 19 19 20 21 28 32 37 38 38 40 40 42 44 45 46 47 48 48 49 51 52 52 53 54 54 55 57 57 58 59 61

新加黄龙汤 麻子仁丸 济川煎 大陷胸汤 十枣汤 第三章 和解剂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蒿芩清胆汤 柴胡达原饮 调和肝脾

四逆散 逍遥散

痛泻要方(原名白术芍药散)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第四章 清热剂

清气分热

白虎汤 竹叶石膏汤 清营凉血

清营汤 清宫汤 犀角地黄汤 清热解毒

普济消毒饮 凉膈散 黄连解毒汤 清瘟败毒饮 清脏腑热

导赤散 龙胆泻肝汤 左金丸 泻白散 泻黄散 清胃散 玉女煎 芍药汤 白头翁汤 清虚热 青蒿鳖甲汤

秦艽鳖甲散

第五章 祛暑剂

祛暑清热 61 62 63 64 65 65 66 66 68 68 69 69 71 75 76 76 78 79 79 82 82 83 84 85 86 86 88 89 90 92 93 93 96 97 98

***104105105106清络饮 祛暑解表

新加香薷饮

六一散(原名益元散)桂苓甘露饮 清暑益气

清暑益气汤

第六章 温里剂

温中祛寒

理中丸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大建中汤 回阳救逆

四逆汤 回阳救急汤 黑锡丹 温经散寒

当归四逆汤

第七章 补益剂

补气

四君子汤 参苓白术散 补中益气汤

生脉散(又名生脉饮)保元汤 补血剂

四物汤 归脾汤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气血双补

八珍汤 泰山磐石散 补阴补阳

大补阴丸(原名大补丸)虎潜丸 一贯煎

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左归丸 肾气丸 十补丸

第八章 理气剂

行气

越鞠丸 106 106 106 107 108 110 110 111 112 112 114 115 117 118 119 122 123 125 125 126 129 131 132 134 137 138 139 140 141 144 146 146 147 147 149 149 151 152 155 155 157 158 159 160

金铃子散 半夏厚朴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 橘核丸 天河乌药散 暖肝煎 厚朴温中汤 降气

苏子降气汤 定喘汤 四摩汤 旋覆代赭汤 橘皮竹茹汤 丁香柿蒂汤

第九章 理血剂

活血祛瘀

桃核承气汤 下瘀血汤 血府逐瘀汤 复元活血汤 七厘散 补阳还五汤 失笑散 丹参饮 温经汤 桂枝茯苓丸 大黄蟅虫丸 止血

十灰散 四生丸 咳血方 槐花散 小蓟饮水子 黄土汤 胶艾汤

第十章 治风剂

疏散外风

大秦艽汤 清风散 川芎茶调散 牵正散 玉真散

小活络丹(原名活络丹)平熄内风 160 161 162 164 165 166 168 169 169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7 178 178 180 181 181 182 182 183 184 185 185 186 187 187 188 189 189 190 191 191 191 192 193 194 194 195 195

羚角钩藤汤 镇肝熄风汤 阿胶鸡子黄汤 大定风珠

第十二章 润燥剂

轻宣润燥

杏苏散 桑杏汤 清燥救肺汤 滋阴润燥

养阴清肺汤 百合固金汤 麦门冬汤 琼玉膏 玉液汤

第十二章 祛湿剂

燥湿和胃

平胃散 藿香正气散 清热祛湿

茵陈蒿汤 三仁汤

甘露消毒饮(一名普济解毒丹)连朴饮 八正散 二妙散 利水渗湿

五苓散 猪芩汤 防己黄芪汤 五皮散 温化水湿

真武汤 苓桂术甘汤 实脾饮 萆薢分清饮 祛风胜湿

羌活胜湿汤 独活寄生汤 鸡鸣散

第十三章 祛痰剂

燥湿化痰

二陈汤 温胆汤 196 197 198 198 199 201 201 202 203 204 204 205 206 208 209 209 210 210 211 212 213 214 216 216 217 218 219 219 220 221 222 222 222 223 224 225 226 226 227 228 229 229 229 231

茯苓丸 清热化痰

滚痰丸 清气化痰丸 小陷胸汤 温化寒痰

苓甘五味姜辛汤 三子养亲汤 治风化痰

定痫丸

半夏白术天麻汤 止嗽散

第十四章 消导化积剂

消食导滞

保和丸 枳实导滞丸 木香槟椰丸 枳术丸 健脾丸 消痞化积

枳实消痞丸 鳖甲煎丸

第十五章 驱虫剂

鸟梅丸 肥儿丸 布袋丸 化虫丸

伐木克(又名术矾丸)第十六章 痈疡剂

仙方活命饮水 四妙勇安汤 五味消毒饮 犀黄丸 牛蒡解肌汤 海藻玉壶汤 透脓散 阳和汤 小金丹 内补黄芪汤 苇茎汤 大黄牡丹汤 薏苡附子败酱散 第十七章 涌吐剂 232 233 233 234 235 236 236 236 237 237 238 239 239 240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5 246 247 249 250 250 251 251 252 255 256 256 257 258 259 259 259 260 261 261 263 264 264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方剂和方剂学的定义

今天这堂课,基本上不涉及讲义的内容,主要谈谈方剂、方剂学的概念,探讨一下这门学问是怎么形成、如何发展的,今后它会向哪个方向迈进。另外,还想谈谈学习方剂学有什么作用,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学。这些内容准备结合教学大纲进行说明。还有其他一些相关事情,例如参考书的选择等。今天两个小时这样安排。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提出来讨论。

现在开始谈什么叫方剂。方剂这个名词大家可能都接触过,就是在一张处方纸上,有许多药名和用量。从形式上来看是这样,所以一般来说,方剂都是由多味药组合成的,一味药组成的单方一般不包括在内。但是方剂也有它的具体要求,在这个多味药组成的结构之中有它自身的学问。因此,如果用完整概念加以解释的话,方剂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的基础上选择切合病情的药物,酌定合适的用量,通过一定的规矩配伍组合,规定剂型。是用汤剂、丸剂,还是其他什么剂型,这个剂型怎么服用等一系列过程。明确了这样一个概念之后,对于我们今后临床用药治病是很有帮助的。脑子里应首先有这样一个概念,而这个概念是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要求提出来的。它是辨证论治,不是对病用药,更不是对症用药,而是辨病、辨证。

接下来要谈一谈方剂学的问题。在刚才提到的方剂概念以外,还有一个概念应加以讨论,即治法,选也是方剂学当中应该讨论的内容。所以方剂学不仅仅等同于方剂,而是要研究和阐明方剂与治法的基本知识及其临床运用的规律。之所以说它是规律,就是说要研究这一类的治法、这一类的方剂,它的共同点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之下运用,如何来运用,违背了这些原则,就要犯医疗错误。这就是方剂学所要讲解的一些内容及需要讨论的一些问题。

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商周时期

方剂形成的历史很早,但是具体是在什么时候,由哪个人或哪些入创立,这些资料在历史上很难查到。从历史发展的情况以及可以了解到的史料文物来看,方剂的形成,至少是在周以前。因为药物的发现与农业有一定的关系,其时间更早于周。发现并应用药物治病,逐渐积累了经验,由单味药发展到用多味药治病,在多味药治病当中,逐渐摸索其中的规律,知道如何更好地配合使用,这是方剂形成的一个前提。

方剂形成的第二个前提。是它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具备一定的知识,发明了一定的工具,才可能有方剂产生。所以,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有从石器到青铜器的过程。不管它是新石器时代还是旧石器时代。还有一点,就是由生食发展到熟食。这样的一些条件,为方剂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所以尽管过去有各种各样的说法。现在我们通过学习历史都知道了。

所谓神农氏也好,黄帝也好,都是一个假借的名词,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时期、一部分入,或者说是一个时代的代表。所以今天我们讲这个问盾,不想讲是哪一个人,因为选是违背事实的。应该从社会发展的历史状况中来做出一些分析。

另外,刚才分析的内容当中,得到了一些文物的证实。出土文物很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另外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找到文献的根据呢?例如,在周代,有一部书叫《礼记》,书中提到“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当然这个问题关系到封建传统,我们先不予深究。但在此可以证明,那个时候已经可以把药熬成汤剂来服用。这里还反映了另一个问题,它说明当时对于药物的认识还有局限性,是否有毒,不完全放心,所以在吃药以前用入先来试一试。过去的封建传统是讲究患和孝,所以皇帝有了病,叫臣子先服用。以示他的忠心;父母有病,做子女的先服用,以示孝心。当然,仅从这里还不足以说明是否已经有了方剂,但可以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以及后来出土的文物《流沙坠简》中得到证实。当时的确已经产生了方。扁鹊的老师长桑君教他禁方。所谓禁方,就是自己积累的东西,这些东西不轻易传入。他教给了扁鹊,而扁鹊在治疗一个病人假死的时候,也用了八减之剂。虽然方子具体是什么,今天已经不可能了解,但从文字记载上看,《流沙坠简》中,不但有治入的,还有治马的方,是治疗伤了水的马。这些都说明方剂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形式。而且,从今天来看,特别是执马伤水的这个方子来看,已有它一定的道理。其中可以看到药物有辛温的、散寒的、化馄的、祛痰的等等。这是有它的意义的。从中可以证实,这些方已经不是一种草率的药物的堆砌、药物的凑集,而是有目的的、有规矩的相互配合。

(二)先秦时期

更主要证明上述问题的理论。是在《内经》这部书中。关于治疗原则、治疗方法、方剂配伍组合的一些理论,都有很多的记载。从这点来看,说明到了《内经》成书的时候,方剂的理论已经成熟了。这里所讲的成熟不是完美,而是说从开始到定形,已经把蕴含在经验当中的东西抽取了出来。总结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所以我用了成熟这个词。在《内经》中,虽然霸仅记载了13个方(一说12个方,小金丹是后入补入的),而且这13个方还相当原始,有些还是单味药,其他一些方用药也很简单。由此可能会产生疑问,就是说理论发展到这样的水平,为什么没有方?因为从古代著作,即《汉书·艺文志》可以看出,它是分开的。《内经》的内容属于医经。那时候医经有7家,有7种书。而医方、经方呢,反而比它多,有11家。

可以说已经有不少了。因为《内经》是经书,所以载方很少,而另外有专门记载方剂的书籍,即有11家。虽然这些方没有传下来,但是书目已经有了记载,其中还有《汤液经法》,应该是方剂学理论方面的专著。所以从这些方面可以证实,到了那个时候,就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资料,形成了它自身的理论。

(三)两汉时期

当然在此以后更进一步,就有现在可以看到的张仲景的著作,那属于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记载了相当多的方,我统计了一下,两本书有314个。这是把重复的方去掉后的结果。因为《金匮要略》中有一些后世的附方,我没算进去。还有一些是《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记载的方。所以从方的数字、用药的数字以及剂型的情况,都说明在这样的时期中,又有很大的发展。那么,其中特别值得指出的就是仲景方的特点:它的立法、用药,都非常精练。非常严谨,针对性非常强。换一味药,就成为另一个方名;加减一些分量,就变成了另一个方名。因为证有所不同。它的治和方就有了改变。而经过后入研究,这些方的配伍当中,有相当多的经验,相当多的道理。这些内容为我们后入学习和研究方剂提供了很宝贵的参考,因此后入不仅尊称仲景为“医圣”,而且把他的书称为“方书之祖”。此所谓的“圣”就是学问很大,很有道理,所从事的专业有极深厚的造诣。因为从现代来看,那些书已经没有了,经方十一家已经没有了,但是通过仲景的著作有所得以保存、流传下来。所以现在最早的这个书称之为“方书之祖”,也就是说方剂的更成熟是在这样一个时期。

(四)隋唐时期

由此以后,逐渐又有所发展。是从发病的原因推理、分析探讨,也就是说对于病因、病机的探讨。我们知道有一本书是隋代的《诸病源候论》,就侧重谈病是怎么发生的,有哪些特殊症状。这样的结果,当然就促进了临床各科的发展,也就促进了用药物治病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方更加多了。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这些方书中,有一些可以明显地看出来是来自海外的。例如婆罗门,它不是中国的文字。还有所谓龙树菩萨(《隋书》有《龙树菩萨药方》4卷)很明显是源于宗教。我们知道宗教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竺,是从印度。此处的宗教是指佛教。由于历史上变通的发达,中外交流的展开,各种各样的文化以及其他各种物产,都进行了交流。所以中国也开始吸取了外来医学中的药方。当然我们也知道,药物当中也有许多是外来的。提出这个问题。就是想说明,在祖国医学遗产中,包括了一个部分,这就是吸收了外来的内容。但是。这些外来的东西,并不仅仅是拿过来,而是把它融合进来,将它融合在祖国医学理论的系统内。有许多药,通过多年的使用之后,也用中医中药的理论加以说明,讲述它的性味、归经、功用,跟我们中国车土历来所有的药物进行配伍组合。已经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了。所以不仅仅要善于吸收,更要善于把它有机地联系起来,变成自己的东西。

中医就有这样一个传统。从《隋书·经籍志》字里也可以看到,关于医方的书很多,其中还可见到吸收外来东西的印迹。另外,从唐代孙思邈的著作中,如《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可以看到,方剂的数量很多,其中也有来自于佛教中的内容。如有一个专治眼睛的就是例证。另外,有些药方也是从外边传来的,如祈福万应丸等等,有很多。例如现在讲的苏合香丸,原名“吃力伽”丸,而“吃力伽”则是国外对白术的处方名,这个名字显然是译音,一听就不是咱们中国的,而且其中用的许多香药,在过去来说是所谓的的来品,是从海运而来。

唐代先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后又有《外台秘要》。把历代所能收集到的一些方子。经过作者的选择,加以分类整理,编辑在其中。另外在方书前面,还引用了过去历代的理论性著作,如《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等,对其加以论述。其中还有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正式的、专门的方剂书籍。从《伤寒论》来说,它是讲六经辨证、辨证论治,由理到法,从法到方、到药,理法方药俱全。而《隋书·经籍志》中着重说的是张仲景的方,这是主要的方书,是最早的。关于《肘后备急方》,虽然比较简单,但从其书中大致也可看到,在用药方面,基本与《伤寒论》的精神没有大大变化。那么《伤寒论》的特点是什么?《伤寒沦》的特点就是寒为阴邪,伤人之阳,所以它的特点是保护阳气,侧重于用辛温、用温热。在《肘后备急方》中也主要是用这样的药,特别明显的是治外感表证。但是,《肘后备急方》已经开始用清热药和辛温药相配合。也出现有一些清热解毒的方子。从中可以看到一个用药的发展过程。由于治疗经验的积累,药物的不断发现,使用的药物增多了,使用药物的方法、使用药物的理论也就更加丰富。

(五)宋、金、元、明、清时期

用药风格的变化,更明显的是从宋开始。宋代有几个内容,习惯上辨,包括有金元四大家学说,另外还有一个对药物理论的研究。从宋开始,就比较注意对中药药理问题的研究。

从张元素(张洁古)就开始着手研究这些内容。以前主要都是阐述药物的性味,归经、功用,但是为什么产生这些功用,为什么能够出现归经。从理论加以阐发,是从宋开始的。

另外,由于末代战乱比较多,特别是宋王朝后期,战乱频发。生活不稳定,对人体的影响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所以病的情况更加复杂。还有一方面。从宋开始,封建统治阶级对医学问题也比轻重视,他们关心入民的疾病,关心入民的健康,实际上是为了政权的昌盛。那时统治者们也讲究吃许多药,以及炼丹,服石,即服用金石药。当然同时还收集了民间各种有效的方剂。从宋中期开始,政府把药材作为封建统治的专办、专利,进行了垄断。药铺都是皇帝开的,收入的利润要全部上交目库,供皇帝享受,这也是一个原因。当然还有更主要的原因,这就是由于医学的发展。积累了相当多的东西。在这样的基础上,配合了这样的条件,医学便有了新的发展。所以伴随着整个医学的发展,方剂本身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而由于方剂的发展,又促进了医学理论和临床备科的进一步发展。因为方剂的发展就是在医疗实践当中的方法增多。从中才可能提取出一些新的理论。

此时,变化比较多的、要提到的一个最明显的问题,即辛凉解表的方剂开始形成,表里同治的方剂比较多见。在《伤寒论》中,仲景先表后里的原则非常严格。有表证在,先得解表。当然张仲景也提到表里同治的问题,也提到了辛温加辛凉的问题,例如有些解表的方子如大青龙汤中就用了石膏,它是表里双解。但是这方面的应用比较少。到了宋代就比较多了。不但是辛温方与石膏之类的清热药物配合应用,而且由于药物的发现增加,也开始应用辛凉解表药来治疗疾病。那么由于疾病本身,由于人体质的变化,由于入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在用药方面,看起来药味就增加了。

从一个方剂所用的药味来说,虽然药味比较多,但它的组织配伍还是非常严密的,并不是看见头痛就随便加味药,看见发热也加味药,而是有它的有机配合,所以用药虽多并不乱。这是因为对疾病的认识比较深了,考虑的面也就更细了。这是宋代医家遣药组方中药味增多的原因。

另外,这里还要谈谈方剂理论的问题。同样也是开始于宋代,对过去的方子进行了深一步的理论分析;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最早代表就是成无己。他首先对张仲景的方子作了一些解释,特别是在《伤寒明理论》中,他选了20首方剂,完全是用《内经》的理论加以解释。主要解释这个方为什么能治这样的病证,为什么这样组成,其中配伍的道理是什么。对于药物与药物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作了一些说明。从此以后,方剂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更加广泛了,对于方剂进行理论性分析的书籍也逐渐多起来了。

宋以来方书存世较多,可以见到的多,不但是距离现代时间近的问题,同时也与有了比较方便的印刷术有很大关系,不像过去主要是靠手抄,所以宋代的书流传比较多。此时有一个学术方面的问题促进了方剂的发展,那就是温病学说开始萌芽、形成。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从方剂的治疗方面来说,它也与过去不同了。刚才才讲到了辛凉解表。除此之外,在治疗中有个特殊的问题,即在温病中强调的是阴液,特别注意的是救阴液、保阴液,这和《伤寒论》所强调的保阳气不同。当然保阳气并不否定存津液,救阴液并不否定保阳气,只不过侧重面有所不同。由于所接触的病、接触的具体情况、具体实践内容不同,故强调的侧重面也不同。正因如此,才促进了方剂的进一步发展。

金元四大家在各自的学术中,有他独特的发展。刘河间(刘完素)主要擅用清热,因为他研究《内经》时结合了当时的实践,认为病机十九条不出一个“火”字,所以后来有一个说法,六气(六淫之气,就是风寒暑湿燥火)皆从火化,皆从热化,因此主张用寒凉治病。主张用寒凉,并不等于说不用别的方法治病,而是在用寒凉药治病这一点上,有他自己独特的东西。从理论到实践,他有一套东西。也就是理法方药都有一套。例如我们还要讲的地黄饮子。这就不是寒凉的问题。由刘完素之后,张子和主要用汗、吐、下,特别是用下法,所以入称他为攻下派。然后是李东垣,他的学说对现在影响最大。他是主张调脾胃的。是从脾胃立论。侧重入的五脏六腑的功能,入的整个生命。他强调后天之本,认为入的一切饮食变成气血,人体的营养都是从脾胃而来,先天所有的东西非常有限。而入之所伤,以脾胃为主。由此他造了好多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补中益气汤这个方剂,也就是在临床上他提出了甘温除大热的问题。这项内容对后来治疗内伤杂病影响很大。在这个学说上李东垣有他的成就。当然除此之外,东垣还善治其他病,如他对外感也很擅长。再一个就是朱丹溪。朱丹溪特别侧重相火研究,他强调“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一水不胜二火”。有人说是一水不胜五火。二火是君相二火,五火是指的是五脏之火、五志之火。五志也就代表五脏。治疗时他主张滋阴以降火。他这个学派也有他的特点,特别强调降火。所以,与其说他是滋阴派,不如说他是降火派。特别典型的例子是大补阴丸,他在用了黄柏、知母的同时,还用了熟地、龟甲。也就是说,从这个角度看,要降火就要滋阴,降火即所以滋阴。所以金元四家各有各的特点。

由于金元医家本身的学术特点,所以得出了各自的结论。但他们并没有局限在这一方面,而是整个从《内经》、《难经》开始,一直到当时为止的一些著作,都予以研究,包括药物的研究。所以四家学派的产生,跟当时药物学的进一步研究有很大关系。他们对药物的分析更加细致。所以留下了很有用的知识,是他们的学术结晶。但是,如果用得不恰当的话,也给后来入带来一些坏处。如偏执一见,强调自己属于哪个学派,这样的问题,在临床上都是错误的,用在实践当中也是错误的。

我们要辨证论治,不能叫病人跟着我的学派来发病。他的病没法按照我的意图、按照我的擅长来生,我需要根据他的病来进行分析、治疗。因为涉及了方剂学的发展问题,对待这四家要有一个此较正确的方法,把他们的长处结合起来,不能抓住一家而否定另一家。而就其本身的学术而言,也不是绝对完整的。特别是刚才提到的朱丹溪降火滋阴的问题,将来我们讲到与此相关的方刹时也会提到,滋阴降火与降火滋阴的主从关系及其具体用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利害,将来都要谈到。

再谈一下张子和的汗吐下三法。它就突出了一个观点,即认为治病是攻邪为主。邪去正自安,把病邪去了以后正气自然得到恢复。事实上,张氏对这三法用得非常灵活,包括的具体方法也很多,有时实际上超过了汗吐下的范围,正如我们有时讲八法的问题。八法实际上细分成好多法,只是归纳起来而言。所以,简单地了解汗吐下不行,简单地了解八法也不行。

从明代开始,方剂的著作增加比较多,此前提到的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中有一卷就是专门论方的。之后有《医方考》,这是方剂理论书籍,因为都是对方剂加以分析。还有研究《伤寒论》的人也逐渐对《伤寒论》方加以阐述研究。《伤寒论》的注家就有二百多家。随着这些因素,方剂有了很多发展,这是一方面。另外,历史上最大的、但不是最有名的一本书《普济方》,就产生在明代。它收载的方剂达6万余首。另外,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有很多方剂理论。它不仅仅是在序例里面提到,而且在药的解释当中,也谈到一些方剂理论。

清代在方剂学方面尤重理论性著述,如王晋三的《绛雪园古方选注》、罗东逸的《名医方论》、吴谦的《删补名医方论》,都是论述方剂组成配伍意义的专著。汪昂选临床常用方三百余首,分为二十一门,名为《医方集解》,切合临床实用,为方便初学,又用诗歌体裁编著《汤头歌诀》,通俗易懂,深受初学者欢迎。稍后,还有吴仪洛的《成方切用》、张秉成的《成方便读》等。张璐在其著作《张氏医通》中设专卷讨论“祖方”,每一祖方后附衍化方若干,使读对每一方剂的发展变化一目了然,徐大椿效法张氏而作《伤寒论类方》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清代温病学说的勃兴,促进了方剂学的发展,叶桂、吴鞠通等名家不仅创立了新的辨证论治体系,而且在实践中发展并创制了许多名方。晚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擅长活血化瘀法的运用,立逐瘀诸方,颇得后世医家的推崇。

三、方剂理论的发展

以上大致介绍了方剂的发展情况。另外一方面,要专门谈一谈方剂的理论。

方剂理论在《内经》中很多,有一些属于治则,有一些属于治法,下边都要提到具体内容。过去。二者在名词上没有严格加以区分,现在既然这两个名词并立,那我们在概念上就必须有所区分。活则,是指治疗疫病中都必须遵循的东西。例如,过去在基础理论中讲到的,治病必求于率、正治反治、标本先后,还有因时、因入、因地制宜等。因为不管治疗哪一种病,都需要以此为原则来考虑,它是总的指导原则。耐治法则不同,它是针对具体证、具体病设立的。当然一个大法之下可以再分成很多小法。如把汗法说成是解表法则差些,那么汗法中就有很多方法,甚至过去《内经》中就有不用药物来发汗的方法,可以用热水,渍形以为汗。也可以用药煎水,入泡在热水里使他发汗。不一定用药物,当然还可以用其他方法。例如有些感冒如虚入感冒。在补中益气汤中说得很清楚,方歌中有“阳虚外感此方施”,是通过扶正的途径加以治疗。当然,现在解表剂里也有扶正解表,如配伍补气、养血、滋阴、温阳等。所以法有大法、小法。它的针对性很强,有具体的对象。所以治法跟所辩得的证应该相对应,表证当解表,表寒证当辛温解表,表热证当辛凉解表,气虚外感者当益气解表,阳虚外感者当温阳解表,是一一对应的。再小到一个方子来说,它有它的治法,一个方子中可以包括几个法合在其内,不仅仅是益气滋阴。例如,根据承气汤发展而成的黄龙汤,既有益气的,又有补血的;既有人参,又有当归。也可以简单说,它足补法加一些变化。这是一种理论,但这种理论都是散在于各种中医书籍中的。专门对个方剂进行理论性的解释,还是始于成无己。

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最后一卷中的《伤寒明理药方论》(成无己著《伤寒明理论》共四卷,其中前三卷论证,第四卷论方,即《伤寒明理药方论》,并有序,共有方论20首)把20首方剂作了细致的理论性论述。所以说,这是方剂理论专门著作的第一家。

从此以后就逐渐多起来了。一是对于《伤寒论》著作、对每首方子都有分析。一是现在我们大家知道的,叫《医方考》,是明代吴昆的书,那里面方子就不少。它就是一本专门解释方剂的书。他的解释,是针对着证来进行,有时一个方子有几种解释。这既有它的特点,也有它的不足。因为同样一个方子,可以用于不同的病。我们说这是异病同治。实际上,既然用于不同的病、不同的人,它在配伍用量上,在配伍组合的君臣佐使上。总有些变化。吴昆在后一个问题上很清楚,但在前一个问题上不清楚。所以有人一看。这个方子解释几遍,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它应该从不同角度来解释,论述还是比较细致的。按照这样的发展,方会更多的。从此开始,也可以说出现了方剂学的又一次飞跃,加强了方剂的论理性,就是把方剂的配伍组成从理论方面谈得更清楚。所以随后出现了不少方论专著。刚才讲的《医方考》是一个,还有收集了历代方论的《名医方论》,以及一些丛书中没有专门论方的内容,讲些原理,但这都是明以后的书,它也是与历史发展上来说,应该了解这些内容整个社会的发展相应的。从理论上来说,应该了解这些内容。

四、方剂的分类

还有一个最大的争论题目,就是方书分类的问题。后边关于方剂的分类。我不想详细谈了。仅在此说明一下。

方剂的分类问题,是到今天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所以常常引起争论。我们从方书已有的分类方法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前面提到的《五十二病方》,它就无所谓分类的问题。它是一个方一个方罗列,并没有归类,也没按顺序排下来。到了《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时代,既有病科分类,又有脏腑分类。打开《备急千金要方》,第一个就是“妇人方”,然后是“少小婴孺方”,也就是儿科,再后来是七窍方、诸风方、伤寒方,五脏六腑、虚热寒实……。所以从它开始。就给方刺分类了,而后世分类法大体上在这个基础上变化。

另一种分类,就是用治法分类,这样的书不多。倒如,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中,有古方八阵,有新方八阵。讲八阵,古人就是这样,用药如用兵,所以他认为处方如布阵,药就是兵,遣兵调将作战,所以古人说是用兵。在过里。还要另外提一句话。讲究王者之师,讲究王道,不强调霸道,这是中医治病中的一个特色,也是一个优势。当然它是根据中医整个理论的特点而来。它不是治病。而是治病人。这种观点从《内经》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治的不是机械的人,或者说它不是自然入,而是社会入。简单来说中医强调七情为病,是跟社会发生关系。所以中医所谓讲整体。是说入本身既是一个整体,又跟整个社会、大自然是一个整体。所以中医的特点就在这里,它治疗的是活的社会入,不是以单一的治病为目的。既要祛病,还要治好入。不能因为治疗这个病,而造成另一个病;不能因为治疗这个病,而伤害了他的生长发育机能。这就是说,不应该给他的其他各个方面造成任何损害,这是中医治病的基本思想。当然,在抢救危急重病,所谓急则治其标的时候,可以没有这个限制。但总的来说,中医有句话叫治标不忘本,即使在危重、危急的时候,所要的指导思想也不能离开这一原则。

联系用药如用兵,我还要提到王者之师,要讲究王道。例如五味子的果仁能降转氨酶,但是我们观察了整体情况。发现相反给病人造成了害处。吃了以后,转氨酶降下来了,正常以后一停药就反跳,一反跳比原来还高。加大量再吃,还可以根据各入情况不同,反复使用几次,加大几次,最后没用,反而造成了其他药物治疗上的困难。对病本身也是越反复越加重。

这个问题实际上相当于镇痛剂止痛,有效是有效,可是不是所有的病用镇痛剂解决了痛就好了呢?很明显,阑尾炎如果用镇痛药掩盖它的症状,就是医疗事故。而中医却不是这样,辩证审因,然后来进行论治,所以王应震曰:“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生休耗气,精遗不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行医不识气,治法从何据?”(见《类经》第十二卷“治病必求于本”注中)这就是治病求本。辨证审因,但并不是一概而言。难道风寒外感我也不发汗?而汗一发就好了,这里讲的是更深一层的道理。

我们现在体会,在临床上治疗不单纯是科学性的问题,已经上升为一个艺术性问题。人家认为中医处方往往不能统一,过去都是一种说不清楚的冤枉。实际上,这正是中医的一个特点、一个优势。内容之丰富,方法之多样,手段各种各样。各入所掌握的东西不同,但它可以发挥相同的效能。而在临床辨证以后,在遣药处方当中,都要经过精雕细刻,所以叫论治。为什么找反对施治这个词,这是因为,我们自己感觉临床上治一个病,要进行认真的思考。从辩证到变成一个方子,不但考虑病情,而且考虑病因;不但考虑病,更要考虑入。

过去我们开始学医的时候不理解,明明把病人的热退了还挨批评。比如现在讲的是湿温病,过去讲的伤寒病,我们在初看湿温病的时候,往往热退以后,回去给老师,也就是我父亲一说,说完就挨批评。老师不看你这个病怎么退热,而是看热是否复起。这个病全过程多长时间,病治好后三个月怎么样。要求你在治病中,要把它原来有的病能合并治疗的方面同时治好,病好以后的身体要比原来还要健康。当时不理解,逐渐从临床上、从读书中才悟出这么一点来。所以在这里我着重强调,我们治病不要忘记入,用药不要取效一时。我反复强调治病必求于本。尽管我是针对它的某一个问题,但是我不忘它的本质所在。我当前解决的只是一个问题,而有一些特别复杂的内科病,要逐少给他解决,但是总起来我要知道它的本在哪儿。这是方剂分类中描述的内容。

八阵呢,是按照治法分类,但它最后还有病因分类,它的因阵就是按病因分类。真正的八法,作为举例还可以,但作为方书的分类,像张景岳八阵归纳出这么多方子的还不多见。我们知道,虽然很早就有人在《注解伤寒论》中提到了八法,在一些理论书籍中提到它,但也仅仅是举例而已。这是一种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说起来是非常理想的,但是具体做起来是很难办到的。我尝试了一次,1958年教改的时候,好多方子感觉救这也不行、放那也不行,而且所能归纳的方子并不多,一共一百零几个方子,作为教材没有成功。治法的分类方法。是以法统方,这个讲起来是很理想的,实际上以法统方本身的意义,不是用在方剂分类上,要明白这个概念,这个话是我开始提出来的。方从法出,法随证立,这是在南京时提出来的,因此后来就讲到以法统方的问题,这是指在组成方剂时必须要确定一个治法,用治法来统帅方剂,指导方剂,统帅这些药物。作为归类来讲,是另一回事,而更主要是前面说的事,辨证、立法、处方,所以这提到的是法的分类问题,那么,还有就像《和剂局方》那样,它是称“门”,补益门、风寒门、火热门等,但其中也很难把一些方都包括进去,就这样它还是分出来儿科、妇科。现在的中成药都还沿用了它的方法。

我们知道,《和剂局方》可以说是我们国家历史上颁布的第一部药典。中药原来没有药典,从解放以后,到了20世纪50年代的后期,才开始有了药典,才有了中药的药典,其中有成药。在历史上,《和剂局方》可以说是国家颁布的成药典,因为它发到各个行政区,医生就按这个来用药,而药铺就按这方子配好散剂、丸剂等,那是没错的,所以说是国家颁布的成药典。当然,《和剂局方》有一个特点,其中绝大部分方剂虽然不是古方,是由各地征集而来的,但都是行之有效,用皇帝的名义征集的,所以绝大部分方子的疗效是可靠的。但它也有一个缺点,它对方剂的适应证、主治的症状写得比较多,甚至带有炫耀性,或者说是叫广告性,这是个缺点。所以我们在进一步研究方剂的时候,有时看到《和剂局方》的原主治,要注意一些。也有一些个别的方子是非常荒唐的,如治“诸风”的“乌犀圆”中有乌鸦和狐肝。这样的方子不可取,这是时代的问题。

分类还有一种方法,它既包括了治法,又包括了病因。有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有祛暑的,有治风的,但它又跟治法不完全相同。风有内外之分,内风就不是六淫所侵。还有痰,有祛痰、治痰的方法,也是提的病因,所以又跟治法不完全相同。这是以汪昂为代表,他采用的是治法与病因复合的方法。还有小儿方、口齿方、眼目方、五官方,这是他的又一种分法。

还有一种分法。张景岳尽管在古方八阵里归纳了不少古方,他另外还有分法,分出儿科方,还有外科方。那么在《兰台轨范》里,又有一种方法,它叫通治方,可用于多种病证的,叫通治方,后面它有分工。这个问题,难就难在作为古方的方子相当多,《普济方》有61739个方,《本草纲目》有8160个方,所以这是分类的难点。现在教材用的就是汪昂的分类方法。当初我们在南京开始编第一本,都是用这个方法,因为它更加灵活,跟临床结合得比较紧,学完以后用于临床很方便。这样,以汪昂的书为蓝本,适当加以归纳。应该说经带胎产、妇人小儿的归纳在前面,而后面又列出养心安神剂,还有开窍剂。所以这个问题现在争论很多,但是我在这里想说明一个问题,我们应着重考虑,教材用什么形式、什么方法分类更适合于学习,将来我们应从这方面研究,我们不要想一下子就把几十万方、成百万方给它能够理出一个科学的分类方法。

另外,还要注意一点,我们方剂的参考书是非常广泛的,好多理论散在于各家医著中。特别是个人创立的方剂,在他的著作里,突出了他的思想,并没有专门为这个方子写一个方解。例如补中益气汤,李东垣附了很多加减方法在里面,他并没有把这个方子解释清楚,方子治疗的症状,他也没有具体写,但是他的方子确实很好,他的思想表现得很特殊。他的学术思想,只有到他的书里去找,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讲到《本草纲目》,一看都认为这是一本药书、中药书,实际书里面有很多地方有方,比如麻黄条下的麻黄汤,他的见解就很特殊,而且与桂枝汤比较而言,他有他的认识。所以我们深入研究方,来看这些东西时,要格外注意。比如现在活血化瘀的方法,在理论上、在应用上有大大的发展,而这个活血化瘀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已有一些方剂。到了王清任,他在《医林改错》中着重就是从这个活血化瘀角度去认识,最有名的一些方子都叫逐瘀汤,包括补阳还五汤,多用逐瘀的一组药物。但是从现在看,他有些东西说的不完全对。例如他对血管的解释。将动脉误认为是气管,是行气的,不是行血的。我提这个就是说,我们在看书的时候,需要注意这些。另外这个分类方法在此提前谈一谈,有便于大家好找参考资料。有些方子可以从它的方名知道它的作用或者提供了线索,或者在脏腑分类里,或者在治法分类里,或者是在病证分类里,比如《证治准绳》就是按病分类或按证分类的。

这里还要提提方剂歌诀。这个问题除了汪昂以外,还有其他作者编的歌诀,例如《医林改锚》,就是自己编的。歌诀就是概括地把一个方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由于押的,由于字数的限制,所以有一些特大的方子概括不全,但是大部分包含得很好。因此方歌容易读、容易记,对于帮助记忆有一定好处,但是它不代表方剂全部的内容,而是提纲挈领地写在歌诀里,你就可以通过歌深入地学习。为什么提这一点,因为后来发现有些同学怕背歌,为了应付背歌,自己编歌,编到最后就只留下药名,更多的只是一字一药。这样的方歌对于初学者不好,极容易混杂。例如解表剂里全是解表的药,如果背多了,这个方子里有这个药,那个方子里也有这个药,往往容易搞混了,容易串乱了,所以这个问题我们自己应注意,特别在教学当中,要给学生说清楚、指出来,必须老老实实背方歌,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背方歌,加强记忆。通过这个记忆,可以帮助你随时复习,加深理解,这就是方歌的作用。

方剂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提出来,是我们正式成立了中医学院,在编写教材当中才开始想到。才开始形成。因为既然有了学院,就要有个系统的专业结构。尽管这些理论很多,这些知识很多,但是分散的。如何把它系统,理论的系统化,是从编讲义开始。在我们编第一本讲义时,只是具备了一个雏形,后来通过第一版教材的编写讨论。才把它的基本理论细化。这个同脑要说明,就是一直到现在为止,方剂学还仅仅二十多岁,还没有到而立之年,在会议上提出要编成方剂学,不要编成方剂讲义,这点很明确,所以这些问题,如方剂的概念、方剂学的定义,都在那时才初少形成,就是现在讲的方剂学定义这样一句话。实际上这句话细细末看,跟刚才所讲的经方意思大致是相同的,但是把它解释得更具体化了。

从文字来说,通过方剂的定义,也可以看出,方剂不是药物的随意组合,而是有目的的、有理论指导的配合。通过配伍组合以后,这些药物在这个方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它不是药效的相加或相制。这些问题往往在讲了一些相制的时候不好理解,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由于方剂学的形成,方剂本身又向前走了一步。可是这个问题,包括一些临床大夫,已经习以为常了,并没有做过大多考虑。因为哪个临床大夫不开方呢,就像过去讨论阴阳五行这个问题,特别是讨论五行的问题,实际上他在应用,而用了以后已经用习惯了,所以这个问题要引起普遍重视,要把方剂更好地来提高。这个提高不单是方剂本身,而是为了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特别是通过这个东西,对于新发现的一些病如何来找出最有效的治疗。这是一种方法,也可以说是一个主要的方祛。

有好多病,我们说过,包括肝炎在内,类似它在各个阶段出现的证。以及它后来的发展,真至肝硬化,甚至肝癌,都有类似的记载,但是对肝炎这个病还缺乏全面的认识。到了现在,艾滋病这个问题更不能说是完全了解,但是它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从中医的理论来考虑,以及现在的疗救来考虑,我们相信会找到办法。因为我们还没治过,国际上也没有采用中医中药。我们知道它是一种变异性的病,从病因、病原学说上来说,它有一些进展,也是对它刚刚有了一些了解,它有什么变异,有什么特性,规律是什么,这得弄清楚才行。有些入可以携带病毒若干年不发病,有些入发病就很急。从当前看,如果说是细菌性的疾病,中西医疗救并驾齐驱,但病毒性的病,中医是占优势的。西医现在踪了疫苗以外,抑制病毒的药比较少,而我们中医治疗一些病毒性疾病的方法就此较多。再一个问题,病就是造成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破坏,那么现在通过好多药物功效证明,中药能够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从中医的治法来说,就是通过扶正固本,可以很好地提高免疫力。

从这两个特点来说,我们对艾滋病是会有办法的,这就是根据,但也不是说古时就有治法,中医就包治了。在这里不光要研究它的病,更要研究治它的方药,怎么来配伍用药。就像我刚才说的,提高方剂学地位,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这样发展一步,再发展一步,就是为了提高疗效。

因为我们对象不同,要求不同,所以有一些信息需要互相交换。现在病的动物模型非常难做,所以往往有时在他那里有效,用于治入并不是那么回事,他那模型没有解决问题,并不是说中药没有解决,就是西药的动物模型,也不是完全成熟的,这是我们通过多少次学术会议,看到这些东西一起进行讨论的结果。现在发现一个问题挺有意思,就是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最大的同题,我们习惯上用的就是和脏腑之间关系的探讨,由于关系非常复杂,只不能单纯用相生相克来说明,于是又有了个五行反克来补充,往往不了解的人就说,看你们怎么说的,一会正的。一会反的,到底谁对。可是现在开始发现,肺不仅仅是呼吸器官,心脏不仅仅是循环器官,它有内分泌的作用,有互相作用的关系,西医也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而过去我们讲脏腑之间的关系,用来指导治疗时,不仅实则泻子,虚则少母,还可以隔二隔三,你可以补先天,我可以补后天,一样有救。不同的方法,其效果殊途同归。看起来要完全解释清楚这里面的内容,要用现代科学来说明,还有很多的东西有待于用现代科学进一步说明。

经络,现在发现,不仅是说发现,证实了确实存在,而且和古人画的图是一样的。所以,好多东西目前按照原来的说法证明它确实是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应该暂时保留。这里指的是对这个东西而言的。为什么提到这个话题呢?比如现在气功的问题,鱼龙混杂,但是真正的气功确实有它的用处。但是要防止有些入冒充,现在冒充的可不少。因为我们不仅仅是学习方剂。而且要研究方剂,不仅是自己学习,将来很多入要担任教学任务,涉及到怎么培养新入的问题。要帮助学生把真正的东西理解,尽可能把一些东西吃透。考虑到我们面临的具体情况。又涉及怎样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不能强求统一。学术的问题,方法的问题,殊途同归。

有关“十剂”的问题,最初是“药有十种”。一说是出自徐之才,一说出自陈藏器,原书已不见,而且是指药的分类,这不探究,这里主要是谈“十剂”,是宋微宗(赵佶)在《圣济总录》中提出的。这个十剂在后世有发展,有的加为十二剂,有的加成十四剂,甚至有分成二十八剂的。这种分类方法,具体用在方书中的很少很少,只是在陈修园有一本《时方妙用》中见到。《时方歌括》用的是十二剂,他也就是归纳了一部分方子,这可以补充前几天谈到的内容。分类的争论很多。前天讲到汪昂的分类方法比较好,但是他也有问题,有时一个方子在两类中都有,例如补益剂有它,同时又放在理气剂中。或者补益剂里有,又放在理血剂中。他的个别方子还是有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前天讲的立方的指导思想,方剂与治法的关系。而根据这个治法组成一个方,不可能是单纯针对一个病的。因此往往一个方包括了几个方面的作用。从治法来说,前天也提到了这个意思。所以在分类的时候,它可以放在这里,也可以放在那里。在教材中也有这个情况,所以我们只是要辨别这个方子放在这里是否合适,跟这一类方剂的定义解释相合的就是对的。那么说这个方子已经放在这个地方,为什么有相同的方子还要放在另一类方剂中呢?具体举例来说,如礞石滚痰丸,是不是属于泻法,是不是泻下剂,就可一个放在祛痰剂,一个放在泻下剂。当然,泻下不仅仅是“滚痰”,因为其中主要的、特殊的东西是针对者食积、水饮等有形的实邪。这样的情况下把它放在泻下剂,便于在学习中掌握,概念比较清楚一些。当然还存在用量的问题,如《伤寒论》的调胃承气汤用“少少与服之”的目的就不是泻下了。这就是分类中要提出来的问题。不然有些问题在研究这些方剂理论的时候,特别是拿一个方剂与其他的方书比较有什么关系的时候,硬往牛角尖里面钻,钻进去,钻不出来。因为到现在为止,还不大符合所谓科学的分类方法。这是对前天内容的一点补充。今天还要谈一谈方剂学为什么要单独分出来,为什么要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的问题。

前天虽然讲到方剂学中的所谓方。实际上是理法方药合在一起的,是辨证论治当中作为论治部分的东西,可最后整个的辨证论治,都要落实在这个方子。它跟各个课程都有联系,但是又有它的不同之处。我记得在1962年,在谈到方剂教学的具体问题时,首先就提出这一点。那么,方剂学既与各科有密切的联系,又有它的特殊之处、它的特点。前天提到一条,方剂学,主要讲治法与方剂,可是既要讲这些内容,又不能离开辨证,也不能离开药。所以,实际上它仅仅是以法为纲,以方为目,通过方深入谈到方所涉及的证,谈到方所涉及的药。那么谈证就要讲到病因、病理,谈药就要讲到药理。而在这里主要需把整个的证也就是方的主治,给它分析清楚,要把药理谈清楚。但是在谈药理的时候,它更着重的是谈药的配伍之理。

所以在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它跟中医基础课程、跟中医的临床课程有联系、有区别。中医基础课程,例如基础理论,它按自己的系统来讲述证,分析它的病因病理,以脏象经络学说为基础,它是按这个原则一条一条来讲的。可是到了方剂学所出现的主治证,它往往不是按一个系统讲。证的出现,它涉及了几个方面。简单地说,一个风寒感冒引起了咳嗽的时候,落实在肺,又要涉及皮毛,又要涉及营卫气血。所以在这里,你要分析这个证的时候,就必须把整个内容联系起来。突出它的病机,这是一点。再一点。拿诊断学来说,它讲了一些脉,讲了一些诊法,但是在方剂学这个地方,要综合起来讲。脉浮为在表,舌黄呢,还有一个脉浮和舌黄,脉是数还是缓,还是有什么其他的脉,还要和证相合。这样的讲法,和诊断学的讲法又不完全相同。因为它那些课,只为你这一门方剂学打下基础,它必须按它诊断学的教学目的和内容来分条讲述。

药的问题差别更大。作为中药课,它需要把一个药全面讲清楚,包括性味、功能、归经、主治,还要讲一些关于配伍应用的问题,附带还要提一提形态、产地这些东西。有的还讲特色。这是一个药物全面的、基础的东西。而在方剂中用个药,首先就不单是用它的全部功能。特别是通过配伍以后,突出了它某一方面的东西,加强了它某一个方面的特色。其中也有上一次讲的内容,要善于舍其性,取其用,或者取其性与用之间互相配伍的东西。所以,在这里不但要讲到药的理论,还要注意讲药的某一个方面,而且要把药和药之间的关系讲清楚。这就是上次提到的,要把它说出来为什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这些情况就有不同。

与临床课来比较的话,它也有不同。临床课是按科、按病、按证来分的,如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内科有内科的病,妇科、外科、儿科都是如此。它着重于疾病的系统化,以病为系统来讲。讲它的病因、病机,也就是病原病理;讲它的证,更主要的要讲证的变化,要讲证的多种类型。因为一个人,有的证是很单一的。但有的时候,新病和老病与入的体质还有关系,这些方面也要涉及到。特别是变化以后还有个预后的问题,所以实际上它是以病为主,讲它的发生、发展、变化、转归,侧重在此。当然在其中还要涉及到一些理论,理法方药它也涉及。那么在这个问题上,因为临床课的重点在那千地方,所以它对方剂就不可能详细、全面地讲解。这是一点。

相反来说,在有这些区别的情况下,为什么又要讲方呢?讲方,是为临床课在论治阶段奠定基础,着重是在论治阶段。

同时,在讲到理论的时候,无论是中医基础理论,无论是中药学,无论是诊断学,都是以方的主治为主进行综合分析。在有机联系的情况下予以解释,这样就培养了一个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学习阶段,不但学习了一级学科的东西,还开始应用一级学科的东。在这里必须要注意一点,就是在方剂中分析证和药。分析证的时候,应该比原来要讲得细、辨得清楚,来帮助他深入理解选门课程、应用这门课程。这是基础。刚才讲了。在临床是论治。可是论治的部分中,中医最特殊的一个东西,叫圆机活法,我们习惯称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样的病或者是不同的病。它有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变化。只要它病机相同,就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来治疗。因此,在方剂学中它不是包办了临床各科所用的方。而是在这些常用方中,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而且又理论性较强的方子。这样讲了以后。就可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通过临床举例,实际上临床各科所举的方子,也不可能把治这个病的方剂全讲出来,也只是举例,这样就可以理解那些方子。最简单的例子说一下,我们方剂学这方面着重讲的独活寄生汤,用于治疗久痹。可到了内科,有的人在编教材的时候,他习惯用三痹汤。实际上,你懂得了独活寄生汤后,看到三痹汤就一目了然。这就是方剂课的特点及重要性。但是它跟各科联系起来,在整个学习中医的过程当中,既突出了方剂的东西,而又不至于造成教学内容无谓的重复。所以,从形式上看好像都是类似的东西,但是它在某个方面突出了自己的东西。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它又起到把前期所学的东西有机地串连起来的作用。

这也可以说,为什么方剂学这门课程形成的时间不长,而方剂很多,方书也很多。这是不断在医疗实践中日积月累而来的。所以在这里,方剂学的取材,也就按照这样的要求,按照这样的目的来进行。拿《方剂学》第二版教材栗说,正附方共400多首。可是我们把13本中医方面的教材统计了一下,共有2300个方。所以往往在学习方剂的时候,在课间实习阶段,或是到了临床实习阶段,往往感觉讲的方剂跟临床没有联系起来,不切合实际。实际上问题就是一个,在讲的时候要讲清楚,在实习的时候要指导明白。这个问题二十多年来,我们进行了不断的摸索,才总结出在课堂上模拟临床实习的做法。

另外。还有个讲方的方法问题,这里介绍一下。现在上方剂课,每个人讲解方的方法不同。有的先讲方。有的先讲证,有的还按照治法讲。那么具体到治法呢,有的是按照原来的治法,有的还按照五脏六腑的治法,所以现在方剂学的书也多种多样。我们讲义的各论部分是按类归纳为章的,每章的概述讲了以后,具体到一个方,讲它的特点。怎么讲呢,在总的概述中,配伍也好,适应证也好,禁忌也好,注意事项也好,那是这一章共同的东西。那么在下面,具体到一个方,相同的就不讲,遇有特殊的情况就要讲。比如这个方剂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某方剂有特定的服用方法和时间,以及服后应该或可能出现的情况。再如同一味药在不同的方中用量不同的根据。作为一般的就不再重复。具体到方,我们是先分析证,然后讲证应该怎么治,然后再分析方。这样讲就是按理法方药的顺序下来,同时也符合在临床上我们实际运用时的思维方法。我们临床上就是这样,先看病,先辨证,然后才考虑怎么来治。所以。我们认为,这样讲可以通过学习方剂学来培养同学辩证论治的思维方法,跟临床的实际运用结合得比较紧。

根据上面这些情况,我们有时说方剂课应该是一种临床的教学课。我们讲了个方,实际上就是讲了临床的某一个证或者病,而以证为多。再结合上次所提到的一些内容,包括有各家、各科的东西,又包括了理法方药几个方面。所以,我们有时候说,搞方剂学的人是个杂家,是个杂货铺。凡中医的这些东西,他都要全面地、比较多地了解到。你不了解这个,你就很难把方子给它讲清。这里是把前天没有讲完的内容再补充一下,今天讲总论的方剂总则。

第二章 方剂总则

一、方剂与治法

我们知道,治法是在临床实践当中不断总结形成的。不仅上升到理论阶段,而且对于病、对于证、对于治,它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成熟,是总结出来的东西。因此治法是在实践基础上,也就是在实践了相当长时间以后总结而来的。这个问题再回过来举侧看一看。上次我们提到方剂的发展历史,仅提到一个《内经》,着重讲的是有关治法和方剂的一些理论,谈到了《内经》十三方。实际上《内经》中有相当多的治法和治则,而这些东西,到今天还是一直指导着治疗。例如《至真要大论》、《五常政大论》中都包含有相当多的制方方法、治病的方法。比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这里面就有寒证用驱寒、温里、回阳这些方法来治疗,热证就得要用清热的办法。按照后世的辨证方法,所谓“热者寒之”,就是现在的清法;“坚者削之”,那就是现在的消法;“客者除之”就是有外邪的都得要除去。但是这些都是一些原则,其体的方法在后世又有所发展,正如前天讲的“客者除之”。一个表证,根据不同的人,怎么除?你可以用解表的药除,也可以用扶正的药来除,或者是解表和扶正的药并用,两个方法即补法跟汗法并用。根据病情的轻重,或者是以补为主,或者是以汗为主。总之这些问题,好多病人都存在着。

提到这一点,还想回过来再补充一点,从《五十二病方》来看,只能从方剂的具体内容来证实方剂确实已经存在于周末、先秦或者说战国时,但是从《内经》成书的时间,以及《内经》当中能够如此总结一些治法理论,而且到今天还一直行之有效,从它理论的正确性来说,可以想见在此以前的医疗实践,不知道有多少时间。即使再往前推一两千年,那也是可以理解的。提这个话的另外一层意思,还是前天的问题,就是说我们文化的传统,只是现在从有文字可考来确定的,而实际上创造这些史化的时间很久远。这个治法的问题,是根据实践总结出来的。那么可出肯定。治法是后于方剂而产生的。可是它既然产生了,既然上升到理论的时候。转过来它成为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成为必须遵守的东西,这样才能够有条不紊地、有针对性地、有目的地确定处方。所以说治法在指导方剂,现在我们在思维上必须要接受这么个过程。这不是逻辑的问题,而是在辨证论治当中必然要经过的一个阶段的问题。在临床上出门诊的一个大夫,有时他可能写,也可能不写,但他的思维过程已经做过了。因为他很熟悉,所以有时他在病历上并不写,而实际过程中他的思维已经做出,已经习惯了。所必这个问题要搞清楚。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治法有那么多,我们现在所提的八法,仅仅是在张景岳八阵的基础上由程钟龄归纳总结出的。

当然,张景岳的八阵也不是他一个人创造的,因为历来的《伤寒论》注家。在《伤寒论》里就提出、总结出了八法,所以程钟龄自己讲得很清楚,“治病之法,八法尽之”。可他后面有一句话要注意。“一法之中,八法备焉”。一个法当中包括了八法的内容,而“八法之中,百法备焉”。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来,归纳成了一个总的大法,也正如上攻提到的,为什么治则、治法在讲法上混乱呢?因为历史上对这个问题没有严格加以细分。到了后来,在这个概念上没有明确。你说治法是不是原则,治法是治疗的原则,但是,它是针对一个具体证的。我们现在说法则的内容,它是用于指导临床的,任何病证都必须考虑、都必须遵守。所以从中可以看出,大法、小法,小至于某一个方,它一定有某一个法。而一个方当中,并不只是有所讲的小法一法;即便是大法,也不只限于一法,如汗下并用,或汗吐并用,还有刚才提到的补下同用。所以这里着重提一下这一问题。

这里结合上次谈的关于方剂治法分类的问题,顺便说明一下。每一个法并不代表着一类方剂,因为每一个法的内容,分别在几类方剂中都有所体现。换句话说,绝不能把一类方剂当成一个法,如学解表剂后就掌握了汗法,远远不是这样。泻下剂也不等于下法。所以类似的情况都是如此。实际上,这个问题就跟刚才谈到的讲基础课、临床课与方剂课不同之处一样,它是为了按条理进行基础性论述,将它在概念上加以区分,加以明确。明确以后才能够综合起来灵活运用。而这个八法。一般在讲总论的时候我们不讲。因为这些内容在讲各论前面概说的时候,就必须把它提一提。因为这个时候讲了八法,听的人理解起来有困难。虽然你把八法讲深了、讲细了,但他没有接触到具体的东西,还是不理解。而且和后面你所要讲的东西重复。等后边讲到具体方剂的时候,距离的时间又比较远,反而跟后面具体内容的结合又不紧密了。所以从教学方法上来说,尽管讲义上是这样安排的,但我们可以根据教学要求,根据课时的安排,在顺序上给它适当调整合并。不仅如此,有一些东西也可以合并起来,但是只能将后面内容往前面章。绝不能把前面的挪到后面去,因为前面的方子要总体说明这一类方剂的整个内容。如果有留下未教的东西,那学生就可能在前一个各论的一章中得不到一个完整的概念。而后面的东西既然能够拉到前五来讲,必然在内容上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讲了前面的方子以后,再讲后面的方子。它是可以接受的,而在讲后面这个方的时候,再把原来这个方子重复提一下就更清楚了。这样对于同学的课时安排、理解效率来说要好得多。

拿小柴胡汤与大柴胡汤举例来说。我讲了小柴胡汤,就可以接着讲大柴胡汤。有的教材在小柴胡汤后面把它作为附方,也有的把它分出来了。如果是分开的情况,就可以在讲述小柴胡汤中先提一下大柴胡汤。类似这种情况还是可以的,但是有些东西是需要注意的,例如柴平汤与平陈汤。柴平汤是小柴胡汤和平胃散的合方,你讲小柴胡就不必把平胃散拿出来讲,之后再讲柴平汤就可以了。因为它们是两个方,在治法上有很大的区别,一个是燥湿,一个是和解。没有讲祛湿剂,没有把燥湿的道理讲清楚,就讲平胃散,是不好理解的。也正如二陈汤是燥湿祛痰剂,讲小柴胡汤时它还没讲,那你怎么讲,所以在合并的时候,应该注意到这砦问题。这是由治法所决定的内容,不要单独讲,而应结合在各个各论前面的概说加“说明。

例如讲解表剂时结合讲解内容,把汗法的东西提一提就可以了。下面我们想借着分类的问题,谈一谈方剂的组成。

二、方剂的组成

方剂的组成,应该是方剂的配伍,方剂的组成与配伍的变化。这里主要谈两个内容。一个是组成的原则,一个是组成的变化,而这个原则与变化主要是讲药物的配伍。如果把这个题目再充实一下,同学就更容易接受这个概念。不然有时他抓住这一章,就认为抓住了组成原则。认为组成原则就是君臣佐使,实际上却丢了大前提。可是我们结合方剂所讲的定义,回过来看一看组成方剂的前提,总的处方原则是治法,而立法是根据证来的。所以辨证立法,这才是组方的一个原则。也就是过去所讲的“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所以辨证立法是组方的原则,这里着重谈的是组成配伍。因为前天提到“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操纵之法,有大权焉”。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通过配伍,可以使药物产生协同作用,也可以使它产生拮抗作用,还可以减轻它的毒性,甚至消除它的毒性。这个毒性,包括了它的峻烈之性。前天讲了王道的问题,当然有些峻烈之性是通过炮制来加以制约的。炮制仅仅是影响或改变药性的一个方面,但是把药配伍起来可以做到协调其功效。还有就是制其偏胜。药物的作用有它的偏胜之处。它的作用可以说就是它的缺点,那就是在你用过了量的时候。所以在配伍原则里面还要讲变化,变化当中特别要提到量。所以这个问题就是句哲学上讲的:“由量变到质变”。有时尽管都很理解,可是具体在临床当中、在论治当中,有的时候、有的人就忽略了这个问题。简单来说,有些入学了中医但从不看病,没有真的学好,他也开方子。中药书上都讲了,用量都是3一9g,有人干脆把药都开10g,看不出君臣佐使,也没看出目的是什么,他也不能加以解释。我们为什么要讲这些理论,因为只有按照这样的少骤,他才能提高。特别是在当前,关于方药的研究现在意见分歧,内外行并进,中成药已发展到7000多种,其中有些东西,不仅从理论上,从实际上,还是实践中都没有能提高疗效和安全性。所以从这个方面,来提到这么一些问题。

(一)方剂的组成配伍原则

现在再讲讲组成配伍的原则。也就是讲君臣佐使。君臣佐使,大家非常熟悉,过去也曾经想办法改过,因为有人说这个名字有封建色彩,所以准备把它作为“四旧”绐破了。改为主辅佐使。但后来仔细一研究。这里边有一个问题没有很好地理解,而且不能够联系起来分析原来的术语名词。所以这次在编写《方剂学》五版教材的时候,我极力主张恢复原来的说法。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讲的时候,要通过说明这个问题来说明我们组方配伍的原则。这是借用封建政体的名词,再说一个更原始一些的说明。君,不是指皇帝;第二个,更主要的是如果从封建意识来说,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有了二君,第二个就是要造反,就要篡位,是不允许的。可是我们方剂组成里面讲了君二臣

三、君二臣四。在古代那个时候,写出这样具有理论性的东西来,只是取其意而已。所以这个君和那个君是两回事,这里是一个方中主体的东西。《内经》上讲得很清楚,“主病之谓君”。但是《内经》上讲这个问题,它有两处是含糊的,“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它这儿没有“佐”字。可是到后来提到“佐”的时候,又没提到“使”。下边一段文字不就是这样吗,“君一臣三佐九,君二臣三佐五”,没有“使”。前面一句话讲了“应臣之谓使”,所以君臣佐使这四个字还是后来加以总结提出来的。这个问题在《伤寒明理论》里面已经提到了,后来呢,也就是更多地、县体地沧述了这样一些问题。我想在速里补充一句话,就说明了它这个意思。在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里说过一句话:“用药有一君二臣三佐五使之说”。这里就提到了君臣佐使的问题,一君二臣,三佐五使。他下面的话说得更明白,“药虽众,主病者专在一物”。主要的药专在一个东西,当然这就意味着主药是方子当中最要紧的东西,因为它那里讲的君一臣二佐三使五,“余者节级相为用,大略统制”,这就是说,按不同的等级来加以使用。药没有等级,也没有贵贱之分,但对证就能治好病。

在这个问题上,药是最重最贵的。所以它很清楚地说明了方子的主药这个问题,就是因为要把好多药结合在一起,有主、有次、有从,是互相制约而又互补其不足,应作为一个整体应用。再强调一遍原话,“用药有一君二臣三佐五使之说,其义以谓药虽众,主病者专在一物”。这个说法就是说,用药有一君二臣三佐五使之说,就是在遣药组方时,药虽众,主病者专在一物,这个“一”不可看死,还有“君二”吗。主治病证的专在一味药上,君药上,即“君一”。再说这个“制”,是制约的制,不是治病的抬,它还有互相制约的意思,但是有主有从。所以这些道理都已经说得非常清楚,后来有些入尽营有些解释,有所补充,但仅仅是在个别含义上有所不同,教材就引用了李东垣等入的说法,也没有繁引原文。

其他的还有一些。如张元素等,特别是《珍珠囊药性赋》、《脏腑标本用药式》,都讲的是同样的问题。

那么现在我们就根据历代各种解释。结合自身临床来说明组成一个方剂时,从配伍药物对这四个字作一些解释。首先一个问题是君药,君药可以叫作主药,我们讲了“主病之谓君”,《内经》上有,一直到现在这个含义也没有变。就是当你明确了证,病机。在立法之后如何来实现这个立法,如何来达到治疗目的。你必须要考虑一个很称职的药,它的作用是符合体治法要求的一个药。因此它必然是对这一个病、这一个证或者是对它的病因起主要作用。所以我们说是对主病、主证或主因起主要作用,那么这样的药物味数是不可能多的。味数一多,究竟那个是主呢?病虽复杂,但体通过辩证。有个总的归纳,于是在当前的治疗中,总有你制定的部署。不能说是照顾面越全越好,涉及的范围越大越好。如果你这么想,就说明你心中无数,没有目标,没有针对性。所以一个真正的医生,他必然是有目标的。由此之后,他所选的主药是不可能多的。所以主药的味数一般总是一二味,很少是三味的。因为你在治疗中总是有主有从,从要服从主,你总要服从你治疗的某一个主要方面,但是它的用量必然是大的。所以说君药是针对着主病、主证或者主困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味味数少,用量大。但是这个用量大,要注意一点,并不是拿来处方一看,方中用量最大的就是君药。一个药的质地有轻重,我们的药有植物,有动物,有矿物,本身就有个轻重。同样的植物,有茎,有根,有果实,有花。有叶,它也有轻重,所以由于它的质地不同,和有长期积幂的习惯用量,就是常规用量,所以不等于说一个方子当中用量最大的就是君药。所以第一句话,最能体现治疗要求而其用量大的就是君药;第二句话,并不是方中药量最大的就是君药。因为药物本身有轻重缓急之别,只是他在作为君药来用的时候,必须是在这一个药的常用量的范围内,量是比较大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麻黄汤的麻黄和阳和汤的麻黄绝不能用同样的量。当然这个所讲的不同,不是说麻黄汤用三两麻黄,我们现在临床上用麻黄汤一类的方子和用阳和汤这个方子来说,麻黄的用量就有了区别。这就很清楚,并不等于说方子里药量最大的就是君药。

这是君药的问题。前面的内容好理解,因为这句话一背,大家都能记住,就是起主要作用的药物。对什么起主要作用?对病、对证起主要作用,或者对病因的主要方面。就是刚才讲的主病、主证或者主因起主要治疗作用。它始终离不开个“主”字,它是治疗的重点,也是我们遣药组方的重点。所以味数不能多,多了以后就无所谓重点。既是重点,用量相对来说,就这个药的量是大的。那么作为臣药来说呢,它首先是辅助君药对主病主证起主要的治疗作用。辅助就是说加强,这是它的第一个方面;或者是对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这是它的第二个方面。前边一个是为主的,后面一个是用的频率不多。臣药主要是加强君药的作用,是君药主要的助手。所以说它是辅助君药。到了下面的佐药呢,就比较复杂一些。佐药总的来讲有三个概念,第一个概念为佐助,对于君药或者臣药在治疗当中有所不足时发挥佐助的作用。因为一个主治证除了主要的以外,还有次要的。所以一个君药,一个臣药,君药首先考虑主要的病证,臣药是帮助君药加强这方赋的作用,但是还有一些照颐面不够的地方,需用佐药来帮助它,加强臣药的作用。来治疗一些兼证、兼病,这是佐助,是佐药的第个意义。那么佐药的第二个意义是佐制,它使得主药即君药的毒性或者峻烈之性得到消除或者削弱,但不是抵消,这个要法意,而是起着一种相反相成的作用。从去毒来说是如此,从减轻它的猛烈之性来说也是如此,不是单纯从这一个目的来的,所以佐制当中还包括了佐助的意思。再一个就是谈到反佐的问题,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写得大清楚,所以讲解的时候,要稍微多说一些。

反佐,讲义上讲的比较粗糙,我们讲的和讲义上不完全一样。所以往往在下面分析具体方剂时,跟原来的意思不完全相符。“反佐”这个始于《内经》:“奇之不去则偶之。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那么反佐怎么解释?就是“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这是从反治的理论发展而来的。我们讲治则里面有正治、有反治,《内经》里讲,“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微是指邪,所谓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就是逆;所谓从,寒病用寒药,热病用热药,这就是从;“通因通用、塞因塞用”也是从。那么实际上呢,从反治所讲的内容来看,以反治来说,它从表象来看是相反,而从病因病理来看还是正治。举例来说,“塞困塞用”,中气虚,大便不通,大便秘结;肾气不足,小便不通,它不都是塞吗,可是我用补的办法,用补中益气汤,用金匮肾气丸。从本质来说并没有反。因为它是气虚而致的便秘和因“胞系了戾”而致“不得溺”。我们治疗痢疾有句俗话:“痢疾不怕当头泻”,可用下法,当然具体怎么用还有规定,那痢疾不也是通的吗,因为在不断地大便,却可用通的办法来治。还有一些湿热下注的小便频数,但是淋漓不畅,用通淋、清利湿热、通利小便的办法利水通淋,不也是通吗?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并不存在者真正的反治。相反来说,所谓反佐。是从反治发展出来的反佐,但在临床上是真的,是用相反的药来作为佐药。所以在此要仔细考虑一句话:“微者逆之,甚者从之”。

关于佐药的用轻用重,我是根据当时情况来决定的。所以这是反佐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另外,还有一段话讲服法的反佐,“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热病用寒药,温服;寒病用热药,凉服。这些用法都是一样的。下面还有句话,跟这句话的意思基本一样。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适时而用。这也是采用一种反的办法来帮助治疗,而这些问题首先考虑了“奇之不击则偶之,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同时也说明了重的一方面,病重了。邪盛了,所以要采取从治的办法。“微者逆之。甚者从之;逆者正治,从者反治”。而“从多从少,观其事也”。所以讲义上的解释光谈为了格拒,这不完全。它是指在病邪发展列相当严重的时候,你用针对病邪的药来进行治疗,邪与药争,可以产生格拒不纳,出现服药即吐的现象。为什么吐呢,你用药大热了。你用大热的药。对不对呢?对的,寒者热之么。可是它里面寒邪大盛,你用了热药以后,它不接受,所以吐出来,因此在这里要加一点寒药进去。这个寒药加在整个用热药治寒病的方子里,它就属于反佐,这是反佐的一个真正的含义。刚才所说的情况有些混乱,有些情况它是跟佐制相混起来的。因此,真正的反佐用柏时间不多,但是在用的时候是非常必要的,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还要讲一下反佐的药,不仅仅是佐,不仅仅是反,还要有相成的一点。这里简单地提一下,《伤寒论》中四逆汤这一类的方子加猪胆汁、加人尿,胆汁是苦寒的,人尿也是咸寒的。当然在姜附这些热药里加进来是反佐的,可是那么多的寒药,你为什么考虑用胆汁、用入尿呢?寒药多得很,苦寒的更多,习惯的常用药为什么不用?从理论上讲有很多道理,主要是说这两个药不仅仅可以用寒制,防止它的病和药相抗拒,而且它还可有助于治疗,因为在用姜、附这样大剂治疗寒病的时候,虽然病机主要的一面是寒邪特盛,阳气衰微,但反过来再看一看的时候,它的真阴也是不足,所以产生一种格阳、藏阳的现象。“格”、“戴”就是阴阳离决的先兆。我们知道。阴阳是相维系的,阴阳互根么。阴为基,阳为统,阴为体。阳为用。《内经》上也有现成的话,“阳为阴之使,阴为阳之守”。所以只有阴阳互相维系、互相为根,才能互相转化,才能够维持正常。否则的话阴和阳就要分离。用《内经》的话来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到了这样危重的时候,既要助它的阳,也要固它的阴。

因为主要矛盾是用熟药来治疗寒邪,阳气衰微,阴寒大盛;可是同时由于这样的病,造成了真阴也伤,当防阴阳离决。所以在治疗主要是阳气衰微,而真阴也伤的同时,还可适当用一些滋阴的药。胆汁和人尿都有一些滋阴和养血的作用,所以虽然是相反的,还要考虑到相佐,所以反佐应该来这么理解。如果能这样的理解的话,方子里边真正的反佐就少了。有人往往反佐跟反治同时并论,混为一谈,有时界线不清,所以要从这些根本的、理论的研究结合到实际临床的应用,把反佐说清楚。

另外一点,过去所讲的佐制,也没有像刚才归纳得这么清楚。所以这个君臣佐是什么,实际这三个字有六个解释。辅君之谓臣,或者是对治疗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佐药当中有佐助、帮助君臣药加强作用,或帮助臣药治疗次要症状,相当于治疗主证的臣药辅助君药的意思。还有佐制的问题,就是制约君臣药的毒性、或燥烈之性、或峻补之性。还有一个就是反佐。但是无论如何,都讲究要相反相成,不是单纯的相反。所以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来,从实践当中积累了不少东西以后,方剂配伍在要求上是比较高的。从这个问题也可以看出来,为什么有君臣佐之别,就是说它所处的地位不同,所承担的作用不同,在方子酌药物配伍当中,其重要性有区别。所以刚才提到沈括的一句话,“节级为用”,有节的,节制的,所以辅啊、主啊这些东西就清楚了。

使药一般来讲有两个解释。第一个当然是引经报使的问题。简单的来说,就是引经,但是引经药有时候不另选用,目为在考虑所用主药的时候,往往这个药它和病位所在是对应的,有选择性。我们讲归经,实际上是药物作用于人体时作用部位有选择性。它有的专治肺经,有的专治肝经,这就是它在人体发生作用时,有它的选择性,它就针对这个地方,用现在词讲叫敏感。所以在考虑主药的时候,往往已兼有这么个作用,并不是特别加成这样的。还有一个呢,是起到药物调和作用。就是在中药组成一个方剂的时候。刚才讲到的,要利用它的相反相成,往往是寒热并用,升降并用,补散并用。那么,如何使这些不协调的药物更好地掷谪起来,这就叫调和。

有个情况借这个机会说一下。我们发现古方上有一个东西,特别在《和剂局方》上,方剂最后大都有生姜、大枣,当然姜、枣在桂枝汤就有,它起到调和营卫的作用。这个解释与脾胃之气有关,因此我们在临床上喜欢用姜,这也是由于慢性病多了,从现在来说,传染病相对减少,主要是因为社会进步了。环境改善了,传染病的发生容易控制了。再一点,治疗传染病有效的药物多了。相对来说,内科杂病多了。内科杂病治愈比较慢,所以服药的时间比较长一些,用一点生姜,可以起到一个保护胃气的作用。当初只知道这一些。那么现在经过实验证明,药里面加一点生姜,它可以使其他药中有效的东西更容易煎出来。这个问题是作为一个使药的问题。如果有人说这个生姜应用大量,作为一个药来用,就不是取它能够使药更好煎出这一点。仅仅是今天的实验证明了古人在用姜、枣的过程中是有意义的。这是两种君臣佐使中“使”的解释。

那么还有一种懈释。就是方子当中最次要的药物,通过这种药的加入,通过它能够更好地照顾病人的全面情况。这样的用法,从方子的组成这个角度看就达到上层的地少,所以一般的书不讲这个解释。在这里解释补充这么一点。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以麻黄汤为例,针对方剂的组成配伍原则的应用,来作一个解释。麻黄汤由四个药组成,但是它现在演变成一系列方子,所以它是宣肺解表的基础方。有开肺气、开皮毛、散风寒的功能,现在特别是用来治疗由肺而所产生的一些喘咳时,化裁出了不少方。那么我们先谈谈麻黄汤证,因为方是治病证的,它治什么呢?我们简单地说一下。一句话,叫风寒表实证。它的病因是风寒,病位在表,是所有表证之中的实证,不是虚证。所以叫风寒表实证,或者叫表寒实征。因为它所表现的症状,主要是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或者可以是浮紧,也可以是浮数。这个问题你不能单纯拿出一个来讲,有热怎么能说是表寒证?刚才就提到这个问题,在综合运用中就要深化理解。那么从这些症状中,怎么能说明它是表实、是风寒所伤呢。《内经》早已说明,“入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是一点。第二点,麻黄汤证原文说。“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所以在麻黄汤证里面,恶寒发热都是主要的症,而且是最主要的症。它之所以恶寒与发热并见,而且见于发热之先,说明人体为寒气所伤,寒伤于人体之表,寒主收引,毛窍闭塞。由于毛窍闭塞,我们又可以了解营卫之运行。卫气是干什么的呢,它能“温分内,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这是一个方面。皮肤毛窍之所以能够开合正常,是由于卫气维持着正常的作用。那么,卫气受肺所主,同时还可以看到一点,肺输精于皮毛。肺主一身之气,肺气不舒,所以不能输精于皮毛。肺气不足,也可能使皮毛开而不合,那么肺气本身它有了虚实,也可以发生病变。现在出现恶寒、发热、元汗,那么这个问题就说明了它是寒气在外,把毛窍闭了,使卫气不得达于肌肤,不能卫外而为用,“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不能温养肌肤,所以寒气在外,出现恶寒。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再用一个通常的例子来说明。气温它总是低于体温的。入之所以能够适应,除了衣服以外,它跟人体的气是有关的。而这个东西在中医来讲叫卫气,卫外之气所以叫卫气。所以可想而知,这个病证的产生,并不是由于卫气本身不能够发挥这个作用,而是外有寒邪相逼,毛窍闭合而不开,它不得出来。卫气不能到达皮毛,不是卫气本身不能行使这个作用了,而是由于寒邪所伤,毛窍闭塞,卫气不能外达。那么卫气有何为证呢?第二个证据,就是观察恶寒发热。它发热同时出现恶寒,就可以知道,它是由于卫气未外达于肌表,郁在里面出不来,郁于肌腠之内,郁而为热。

另外还有一点,皮肤毛窍之有开阖,实际上就是由输精于皮毛的肺气来完成。如果它的功能不得发挥,肺气就不得宣畅。我们习惯讲肺气主宣,不得宣发,也不得发泄,气就憋在里面。肺的主要作用,一个是宣发,一个是肃降。既然宣发不行,气郁在内,它的肃降也就受影响,所以气逆于上,气逆于上就要喘。还有一个证据,就是无汗。汗是怎么出来的呢?刚才讲“输精于皮毛”。汗是以阳气为用,以阴津为体。“汗本身是津液”这句话是没错的,但是它是通过人体的阳气输送到外边来的。所以刚才讲肺“输精于皮毛”,通过什么来输送呢?是卫气。现在卫气不能达于体表,是由于风寒在外,闭塞了毛窍,毛窍闭了。当然津液就不能出来了,所以皮肤发热而干燥、无汗。如果还包括有头痛、身沉,这就说明了病人膀胱经不利。因为膀胱经主一身之表,由于阳气被寒邪所伤,不能充实于太阳经络,不能上至于头,自然会出现头痛或者见身痛。

这样的情况就要用辛温发汗,开皮毛,宜肺气。肺气能够达到体表,自然把体表的风寒驱散出去,也就自然有汗出。而汗出正说明了肺已经恢复了它的宣发,已经能够发汗解表。仅从证的机制分析,也同时说明可以用这样的治法。这个治法有好多说法,但其意义理解起来都是一样的。虽然在字面上不同,诸如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以及辛温解表等,但意思是一样的。这也是理解麻黄汤的前提,就是裁们前面不厌其烦地讲了半天的组方原则。

组方原则是什么?首先是辨证立法。那么立法以后,首先就应考虑用什么东西来达到这个目的,用什么药来达到这个目的?因此这里就选了麻黄。为什么选麻黄?因为麻黄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三个作用、七个字:发汗、平喘、利小便。更进一步讲。它多作用于肺,不是肺功能病变就不能用,即表现为无汗、喘、小便不利。小便不利有许多问题,这里是肺与膀胱相表里,肺气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小便当然不利;另外肺气逆而上,自然见喘;肺气不得宣发,皮毛不得开合,当然无汗。可是这不等于说无汗都是肺有病变,喘都是肺有病变,正如《内经》上所说“五脏六腑皆令入咳,非独肺也”。咳是由肺引起的,但根不在肺,别的病因也能促使肺发生变化。从这种角度研究,麻黄是肺经的药物,是发散之药,是鼓舞人体阳气向上向外的药,所以李时珍说它是“微苦而辛,性热而轻扬。”又说:“麻黄乃肺经专药。”既可以开皮毛、发汗,也可以宣肺气、平喘。例如刚才谈到用麻黄宣肺就足够了,为什么还要用麻黄汤呢?这里既考虑了药的作用,还考虑了药的影响。麻黄是发越人体阳气、宣发肺气的,如果单纯用它,那就没有考虑当前的症状。如见到常说的发汗解表,用大量麻黄可能会伤害人体阳气,甚至会动血;而且已经见喘说明肺气已上逆,而发越阳气的药是向上向外的,吃下去以后风寒邪气还没有散,病还没有除,而麻黄发越阳气的作用已经产生了。病人的喘就加重了。正是根据这个道理,所以麻黄需控制在一定范围的量内。之所以要控制一定的量,是因为现在中药的量很难用其他的数据来解释,只能用传统的、常规的用药量解释。在不同方剂里用不同量,有不同的解释,在麻黄汤里是三两。它取三两,就是怕伤人体的阳气,因为这样的风寒,用大量可以,但是会有大汗出而伤阳耗津,所以要小心。这样的话,并不是我们自己想出来加以辩论的,因为从《伤寒论》整个书中有好多地方出现的误治中,可以看到“亡阳”的字样,从《伤寒论》中可以找出依据。这里的麻黄用量正是“适事为度”,而且麻黄此药的特性,在它力量不足的时候,还有其他药物,可加强它的作用,所以用小剂量的桂枝来温通血脉,助麻黄宣肺除邪。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两种药合起来应用。一种发卫气,一种通营气,营卫相和,才能汗出,是谓“阳加于阴谓之汗”。吴鞠通在他的《温病条辨·杂说·汗论》里说得很清楚,“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所以阳气鼓动了阴精才能汗出,二者缺一,汗不能出。所以这里既用了麻黄,又用了桂枝。而用桂枝不用其他药,是因为桂枝不仅但温通血脉,也是发散的药物。过两个药恰恰是一致的,所以麻、桂相合。加强了发汗解表的作用,而避免了发越阳气、伤害阳气的缺点,这样,就可以把麻黄注制在合适的用量以内,而选到相同的效果。所以桂枝是作为麻黄(君药)的辅助药,为“臣药”。如果说汗出而肺气宣,喘自然平。相比较而言。在治疗喘这个问题上,在麻黄汤证里面,它次于恶寒、无汗,因此杏仁是作为“辅药”的。杏仁的特点主要是降肺气、平喘咳。由于杏仁有油,它不仅降,还可以润肺。《本草求真》说:“杏仁苦能下气,辛能散邪”。这就是说,有外邪的病,用它兼有解散的作用。所以既用麻黄和桂枝配伍,宣肺发汗,又用杏仁和麻黄,一升一降,降肺气,恢复于平,这样又能平喘。所以杏仁在麻黄汤中仅仅是辅佐药。

在此还要讲到一点,就是刚才讲到桂枝作为臣药,它协助麻黄解除头痛、身疼。刚才还讲到,由于经络阳气不通,气血不流畅,所以周身疼痛,方中的君药麻黄本身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三味药,接顺序讲下来,其中药物的作用机制就很清楚了。而这里的佐药,既有佐助,又兼有佐制的作用。“制”什么,制麻黄的向上、发越,因为这里有肺气上逆而喘。另外,看看甘草,它有佐使作用,为什么?因为它的用量最轻。

这个最轻,是指的它在《伤寒论》方中用量最轻,只用一两。

所以它的作用主要用来调和药物。可以看出来,麻黄和杏仁一上一下,两者的作用是相对的。所以用甘草来调和,使得两个不同的作用能够更好的协调起来。但是它也有“佐”的作用,因为这个“佐”,可使麻桂相配时,利用其甘缓的作用,使发汗之力不致太过。因为我们在临床上用解表发汗药治疗表证,只需遍身漐漐汗出,不许大汗。这个问题在《伤寒论》中讲得很清楚。在《金匮要略》中也有一句话,它是针对湿气而言的,“大汗出,风气去,湿气在”。而大汗出,不仅不能完全祛除邪气,而且会伤人体之气,伤人体之津。所以用甘草可以起到佐制的作用。同时由于甘草本身是补气的,还可以弥补麻黄发越阳气绐人体造成的损害。实际上这两个作用都归根于一点,所以甘缓”的问题也就不难理解。通过小量的甘草还能补助中气。中气受补,就能统摄备个方面。所以通过这个问题可以看出,麻黄汤的组成。体现了我们刚才讲的理论,体现了我们对方剂的评价,而且在疗效的发挥方面,从配伍关系来说。也体现了非常高的艺术性。所以有人认为方剂只是药物的排列组合而已。这是错误的。所以在这里我用麻黄汤作为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因为①麻黄汤药味简单,开始分析时容易听得清楚;②麻黄汤构组成配伍非常严谨;③麻黄汤在辛温解表剂中示入以法度,是辛温解表剂的典范;④通过对麻黄汤的讲解,就容易理解由麻黄汤化裁而来的方剂,如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华盖散、定喘汤等,教学是为了指导实践的。由于时代不同,生活条件不同,麻黄实证少了一些,但是还是有。麻黄汤更主要的不在于它本身的应用,而在于它在理论上的说明,对组方的示范,对后来由它演变而来的方剂的理解和运用。

对方剂的原始证据,仅仅是《内经》上几个方子,以及《汉书·艺文志》记载的这么一些方书。也知道医方来源很久远。但是现在文物的出土更证实了能把出现医方朝代再向前推。那么,在现存的书籍当中,更能够说明问题的是《伤寒论》。《伤寒论》中基113方(《金匮要略》不统计在内),从用量到服法,“及一部分方剂服后的反应,都有明确的记载,这是到现在为止保存最完整的。同时通过这本书也可以理解方剂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名字为“方”,而实质是什么。我们习惯讲“理、法、方、药”,而实际上可以看出来,方剂的实质是融理、法、方、药为一炉,将理、法、方、药融会贯通起来。方剂的成功固然是因为药物,但它自身的理论是同整个中医学的理论相连的。这里也可以看出,我们讲辨证论治,最后落实在一个“治”上。而如果用药物治疗,就落实在“方”上。当然还有好多其他治疗方法,如按摩、导引、气功、针灸等,以及手术治疗方法等等。从这里可以看出,方剂应用于临床,是用药治病的一个很大的飞跃,是一个质的变化。由单味到几味、到多味,从凭经验的配合,到有理论指导的配伍,是很大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在质上,有了显著的改变。所以徐灵胎曾经说过一句话,“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也能使药各失其性。操纵之法,有大权焉。”这就更加加强了单味药物的治疗作用。这与病人的恢复很有关系,其中生死大权就掌握在医生手中。

方剂配伍巧妙、理论深奥,说明了它能档更好地发挥药效,也说明了医生非常重视它。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运用药物。《伤寒论》这本书后入称之为“方书”。它的辨证论治是完整的,从仲景起就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示后入以法,它的成就可以说是空前的。这是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加以归纳总结而写出来的一本书,对中医后世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方剂的基础上,它不仅给后入以启蒙,而且作出了很好的示范,后世的发展和《伤寒论》很有关系。这个问题我们看看相关的书籍就会明白。如后来唐代的《千金方》、《外台秘要》等,记载了更多的方剂,其中程多是对仲景方剂的化裁,由仲景的方剂化裁出不少新的方剂。

青蒿素治疟疾,有相当的人都知道这味药,是由青蒿中提取的单一成分。当初记载青蒿治疟过去也早有“绞汁服”的记载,而在现代提取研究中发现,加热提取是无效的,水提取才有效。

还有一些外来药物,实际上从汉朝就已经有了,如豆蔻、砂仁习惯上称为南药,它是产于南部。此外,还有外来的医书,如二十四史中《隋书·经籍志》有《婆罗门诸仙药方》,还有的书名字上就有菩萨两个字。我们知道,婆罗门是印度的一种宗教,因此这本书看来是从印度传来的,可惜有些书没有了。

在这里我顺便要提到,我们把这些东西拿过来,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把别入的东西拿过来变为我们自己的,也就是把这些方、这些药拿过来融入我们自己的医药体系中。这里也可以举些例子,如豆蔻、砂仁等药。在有些地区,如新疆,可以用来做调味品。胡椒作为调味品对,不讲药性,不讲功能,只作为调味用,更没有剂量的规定。你用到什么量,自己感到合适就可以了。可是在中药里应用时,就要分清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等等。这也是偶然的机会对比后发现的。在保加利亚,胡椒的用法正好相反。他们也有胡椒,但胃痛绝对不能用胡椒;而我们治疗脘腹痛,尤其是寒性疼痛都用胡椒,包括痛经而属寒的。就因为它们虽然是引入的,或者说是外来的,但是它当时是作为食物的。而我们作为药物使用时就要把它予以理论化。我们也有禁忌,如对于热性胃痛就不能吃,越吃越痛,但是虚寒性疼痛吃了就好。根据临床上的粗略统计,凡是胃病,属虚寒性的多。曾经有一次我们统计了一部分病例,属于虚寒性的胃痛占85%以上。

反过来说,我们对于外来的问题,很早就吸收了。但吸收了并不等于生吞下去,而是要把它消化后变成自己的东西,就像入一样,吃进去的东西变成了自己的气血来营养自己,这是因为我们本身有消化吸收的功能。这点对于我们当前中医学研究来说尤其重要,包括研究的指导思想、具体方法都是应当注意的,因为现代研究中医中药需要应用现代科掌,包括它的理论知识、设备、手段、方法等等,那么如何来用?利用这个机会谈一谈这些方面的问题。

我们知道,麻黄素不能代替麻黄,当归素不能代替当归,所以在处方中将当归素和当归合在一起讲是不对的,而麻黄素也不能代替麻黄的作用。最近出现了一种治疗肝炎的新药,这种药的开发就是根据20世纪60年代曾经大量宣传了五味子降转氢酶,包括防治肝炎的作用。但是经过实践应用,这个东西降转氨酶还是不行。开始用,短期用,可以取得暂时的效果,但反跳很严重,长期应用就无效。所以这个问题在中医内部都很了解了。但外行入一看挺新鲜,这一吃转氨酶马上下去,疗效挺快,还得了奖。可是返回来现在有相当一部分西医大夫用了以后还是失望。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说,我们如何应用现代科学研究提高我们的中医药学,无论从思路上、方法上,都是首先要考虑的。所以我刚才举了古代引进外来药的例子。古人不是拿过来照搬照用,而是拿过来加以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们在应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医药时也得考虑这一点。这里谈到是有关中医今后发展的问题。

再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知道,《伤寒论》113方也好,112方也好,也就是九十几味药。这个统计往往有争论,因为有的把水统计进去了,有的没有统计。从药来说,有的把烧裈散统计在内,有的不统计烧裈散。

另外,我们还可以理解那时候的解表药较少,我们习惯用的辛凉药中薄荷、牛蒡子没有,甚至荆芥也没有。当时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药物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后世发展了,药物丰富了,不但是外来的药物多了,而且我们自己还不断发现了新的药物,医学水平也不断地在提高。所以后来好多方剂以及在对古方的使用方面都有发展。例如小柴胡汤治疗疟疾,在原书上有记载。后世就知道了小柴胡汤可以治疗疟疾中的一种

风寒阵疟,即固受风寒引起的定时发作的疟疾,那时还不曾认识疟原虫和它的致病条件。再一点,《伤寒论》中的三个下气汤都是名方,是后来的用下法治疗热结的治疗方法的开端,可是到了少阴病急下救阴的时候还是用它。到了后世才逐渐知道了邪实正虚,也可以用扶正的药物;扶正药物中,可以用益气、补血的药物,也可以用清热、滋阴的药物,或者益气滋阴同时用。但这都是在《伤寒论》三承气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体方药在各论中可以见到。

君臣佐使,通过麻黄汤作出了一些具体的解释,而麻黄汤不可能把君臣佐使所具有的九个解释完全说明,因为根据病证的不同情况,用药也不同,药味也有多少,有的时候,有的方剂药物还要少于四味。也有的药味虽多,它不一定把所有的佐药以及臣药的第二个意思寒显出来。但是,总的来说,这样组成的一些君臣佐使,作为配伍用药是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在组成任何方剂的时候,都必须严格的遵守。所以方剂在组成当中,有它严格的原则性,当然这个原则性首先是辨证立法,然后就是按照君臣佐使来遣药组方,这样使它们更好地配伍,才能达到一个整体的效果。

(二)方剂的组成变化

在方剂的组成当中,它还有相当强的灵活性,而这样个灵活性,就体现在具体药味的配伍,包括药量的变化。君臣佐使这个形式是固定的,至于用什么药来作君药,用什么药作臣药,君臣之间的配伍,臣佐之间的配伍,是否需要用引经药以及药量的斟定,这些是因证而异的。这里所讲的证,就包括了入、时、地,包括了一个治则里面的园入、因对、因地制宜。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样一些配伍,我们归纳成以下几种形式。

首先,是药味加减的变化。报据一个病证的变化,可以在一个方里面加药,可以在一个方里面减药。我们还以麻黄汤为例,麻黄汤减掉桂枝,加上了生姜,就变成三拗汤。为什么这样减?上面所讲的麻黄汤,之所以配桂枝,是因为需要发汗。

如果证里有“无汗”,说明外面所受的风寒比较重,所以毛窍闭塞,腠理不开;如果以第二个症“咳嗽”为主,说明它的病是以肺为主,寒热不重,外感风寒不甚,虽然也是感受风寒而引起的,在这里却不需要加强发汗的作用,有麻黄就足够了,麻黄能宣肺解表,加上杏仁、甘草,再用生姜帮助麻黄振奋卫气来温肺散寒。如何来理解生姜的用法呢?一般在《伤寒论》中,温肺止咳用干姜和五味子,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生姜能够入胃经。它能够鼓舞胃气,生姜还有一个作用,它可以解表散寒,还可以行水。我们知道,形寒饮冷则伤肺。因为肺胃相通,伤了冷饮以后,虽然是在胃,寒气可以上行于肺,《内经》中认为,形寒伤于皮毛,饮冷伤于胃,皮毛与肺相合,胃与肺相通,所以在这里用生姜,帮助解表,温散肺中风寒,但是它不像桂枝那样,温通经脉,从营卫相合来发汗。另外从三拗汤药物的剂量来看,它有个调整,甘草的用量大一些,因为它所表现的证说明所受的风寒不重,不需要用强烈的发汗解表药,着重要解决的是肺的问题。通过温宣肺气,散发肺中风寒,肺与皮毛相通,那么表邪自然就解了。所以说我们辨证,单纯地讲表、里,那还是属于大的方面,在表当中,有表之表,在肺谓表之里,在皮毛谓表之表,我们在解表当中就要注意,证在哪一面,就要侧重于哪一面。虽然二者相通,但是它的证的表现重点有所不同,就应有所调整来用药,因此在三拗汤中,减去了桂枝加上了生姜。从“三拗”这个名字。也可以说明这个方子,它的三个药的配合,麻黄向上向外,杏仁向内向下,甘草算补益药,这兰个药的作用是拗着的,但综合起来就使它能够得到统一,名子也起得挺有意思,有一个拗字,三拗汤。我们由三拗汤向下再看一看。就是华盖散(具体也可以看解表剂,是麻黄汤的附方),其症状都是相同的,都是由于伤寒而引起的咳嗽,不但表现为邪在肺,而且痰多,呀呷有声。所谓呀呷有声,就是呼吸有声,呀是呼气,呷为吸气,一呼一吸。说明内里有痰。痰随着气而上逆,所以咳。肺气不宜,不能够把痰排出来,所以它就停留在喉间,一上一下,在呼吸时就可以听到。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必须加祛痰的药。除了用三拗来发汗,宣肺,解除肺中风寒之外,还可以加上一些祛痰的药。拿华盖散这个方子来说,它加了四个药,有苏子、陈皮、赤苓、桑皮。苏子,降气祛痰;茯苓,它的使用部位不同,功效不同,有白茯苓,有赤茯苓,有连皮茯苓,有茯苓皮,当然还有茯神。赤茯苓颜色发暗红,不像白茯苓那样全是白的,它的特点是能够利湿。白茯苓是淡渗利湿药,但它又能补益心脾之气,所以白茯苓和赤苓的区别是,白茯苓利中兼补,而赤茯苓就是利,利而不补,所以说它有泻无补;陈皮,我们应该注意,在宋以前的些方子中,它后面加了两个字“去白”,实际,这是橘红,就是橘皮外面的红皮。过去的名词叫薄橘红。橘红有好多种,现在有的种类还在用。它侧重于行气祛痰;桑皮,泻肺气,还可以行水。那么除痰的时候为什么总是要提到祛湿行水呢?在风寒所伤,肺气宣发不行的时候,津液会变为痰。因为肺气不得宣发,就不得肃降,不能肃降以后,一方面不能够把津液输散到各处去,一方面又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所以《内经》中认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饮食进入脾胃以后,水谷之精微化成的精气,通过脾胃上输于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输于全身。因此,当风寒所伤,肺气不行的时候,整个的水精布散就失常了,津液不能够正常地输布,不能正常地通诃水道,下输膀胱,津液聚而为痰。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感冒咳嗽,应该适当用一些通利的药,一方面用祛痰的药,一方面用利湿的药,同时由于肺气受了风寒所伤,不得宣发,肺气上避而咳嗽,还要用再肺气的桑皮。

在这里要给大家反复强调一个概念,我们对任何个脏腑的功能不要理解为它只升不降,或者是只降不升。拿脾胃来讲,胃主降,脾主升,可是胃也有升,胃气和肺气相通,辩明之脉,通于肺,所以胃气循脉上行。再拿肝来说,肝喜条达,肝主升,同时又主疏泄,所以脏腑功能都是有上有下的,不能其强调它的一面。另外,要注意中医所讲的痰。痰是水湿所生。所谓“液有余便是痰”,痰本身是津液水湿所化,是一种病理的产物,是一种有形有质的东西,所以在治疗当中,一个是把它化,一个是把它祛,祛就是排出。在麻黄汤这些加藏方子里边。体现了这样一种情况,这些药都是作为一种佐药来加以应用的,就是帮助君臣药来发挥作用。既然讲了麻黄汤的两个加减方子,附带的还要提两个附方。第一个是麻黄加术汤,就是麻黄汤的原方加上了术,现在认为是白术,在当时是赤白不分的,之所以叫白术,是要发汗而不使之大量发汗,因为白术是补脾的,脾主肌肉,补脾之气就能实肌肉,所以用它以后,就加强了补气的作用,特别是加强了补脾气、实肌肉的作用,这样就使发汗缓和而持久。发汗本来就不宜大汗,这个情况我们在临床经常可以碰到,有些感冒吃西药容易见到,APC一吃,阿司匹林一吃,一身大汗,但转身汗就干了,还是发热。麻黄加术汤它所治的病不是风寒,而是风寒湿,这里突出了一个“湿”字,风寒湿邪,特刚是湿邪,在《金匮要略》中就捉出了“大汗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大汗出了呲后,风寒可以去了,湿邪不能去,虽然汗出而病不好,所以应该微擞汗出。在解表剂里说,这是个原则问题,要特别强调。只有这样,才不伤人体的正气。不伤害人体的津液,持续地、微微地遍身汗出,邪气就能祛除。我们在临床上,特别是碰到一些夹湿的流感,或者是感冒,往往吃了大发汗的药以后不行,相反使热度更高。所以用白术。既能健脾,又兼有祛湿的作用,一方面用于防止大汗出,一方面还通过健脾来祛湿。这也是一种佐药,既佐制了麻桂的大汗出,又在治疗风寒当中趣到祛湿的作用。所以说,往往一味药的加减,不是仅仅着眼于一个绝对的方面,而是综合考虑,这样才能选药选得好,只有这样药味精简,配伍严谨,而效果好。

再一个是麻杏苡甘汤,在这里,它把桂枝去了,换了苡仁,主要也是治风湿,这个风湿和上述风湿证略微有些不同,一个是以痛为主,一个是痛以外还有热,“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日晡,就是太阳西下的时候,一般都在申酉之间,随季节变化它可以出现晚一些或者早一些,有时候夏天白天长一点,它的时间向后推,冬天白天短,它的时间向前提一点,但是总不离申酉之间。这时候正好是阳明气旺之时,跟病邪相争的厉害,发热到那时就高,比较重。因为湿重,需要加强祛湿,所以把桂枝去掉,加上苡仁,使它发汗的力量更小一些,而祛湿的作用更强一些。原文很清楚,“以麻杏苡甘汤发其汗”,用麻杏苡甘汤还是要发汗。有种说法,认为麻黄无桂枝不能发汗,要防止被这种说法所误解,所以举这个方子为例。麻黄的发汗,可以随着配伍药的不同,随着它用量的大小,有所强弱。张仲景那个时候,炮制的方法还没有出来,现在我们再用麻黄,就可以考虑,要着重用它解表发汗,就用生麻黄,例如麻黄汤、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这样的方子中,用生麻黄。三拗汤、华盖散,就可以用炙麻黄,用蜜炙一下。

另外我们还知道一个方子,麻杏石甘汤,就得用生麻黄。去了一个桂枝加了一个石膏,这个方子就整个不同了。不是辛温发汗,而是清泻肺热,清透肺邪,这个改变,就更加大了。这说明了通过药味的加减,作用就有所不同。

还有我们可以看一看药量的加减变化。首先我们可以看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方。四逆汤“强入,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原方用量一倍)”,而通脉四逆的正常量,就是四逆汤的强入量,通脉四逆下面还有一个补注,干姜可以用到四两,这个说明,作为处方原来的意思,因证不同,而药量增加了。都是阴盛阳微,但是通脉四逆汤出现了一个不同的现象,脉细欲绝,不但下利,而且下利的是清谷。就是些没有完全消化的东西,同时还可以看到,身反不恶寒,这是一种假热,是一种格阳的现象,在这个时候,更急需回阳救逆,随着病证的急重,更急需加大量。另外还要注意,它加大用的生附子就是用大附子一枚,没有再加量。四逆汤,强入服用附子大者一枚,因为附子在当时,都一个一个计算,有大有小,换句话说,四逆汤的附子少点没关系,通脉四逆的附子量要大一点,大到什么程度。接它当时的算,就是一枚。生附子辛热走窜,非常暴烈,所以宁可加干姜,这个问题,不但四逆汤里面要特别提,为什么用甘草,在干姜附子汤,都要着重讲。那么,在配伍组合上没有变,原来的君药还是君药,臣药还是臣药,佐药还是佐药,就是从它用量的加减上变了量。再一个例子,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这两个方子不仅分量变了,主药的位置,君臣佐的位置也不同了,为什么会不同?因为小承气汤是治疗热积,跟大承气相比是阳明腑实证中较轻的一个,着重于清热、泻热、泻实,这个实就是有形之积,在肠胃里边这些有形之积与邪热相合起来,所以称为阳明腑实热积证,因此只能以大黄为主。大黄既能清热,又能荡洙肠胃。阳明腑实证的特点是四个字,痞、满、燥、实,小承气汤证整个的痞满实都不重,热不甚,大便还没有燥极,所以它就不用芒硝。不但不用芒硝,而且枳实和厚朴的用量也小。固有形之积,六腑之气不通,浊气填塞在上,浊气不得降,大便不强,所以既用它来除痞满,同时用它下气的作用加强大黄推荡的力量。以大黄为君,枳实性寒,所以枳实作为臣药;厚朴是佐而不是使,因为厚朴本身就是辛温而燥的药,它本来治疗热结的,在这儿只是取其下气除满,有助于推荡而已;大黄本身是入阳明经的,当然还入其他经,所以它是大肠经直接的引经药,直接泻下,因此它更是使药。大黄是君药兼使药,所以说有的方子不一定专门用引经药。另外小承气汤是分两服,厚朴三物汤虽然用大黄四两,但它是分三服,可以看出,小承气汤一次吃二两大黄,厚朴三物汤一次用一两三钱多大黄,所以厚朴三物汤不仅是加了厚朴,加了枳实,而且它的大黄的量,实际上也减少了。如果厚朴三物加上芒硝就是大承气汤。可是大承气汤去掉了芒硝不叫小承气汤,而叫厚朴三物汤,所以这里边要从服法、实际量才能理解承气汤的古义。大承气汤的用量是这个方子加上芒硝,可是它不叫小承气汤,而上面的那个方子它倒叫小承气汤,从药味来说,都是拿掉芒硝,从药量来说,小承气汤其他的量都少,而厚朴三物汤没少,那么为什么这样?厚朴三物汤所治的证不同,里面没有邪热,纯粹是一种气不通降的病证,大便不行,腹胀,腹痛,这个问题,一问就知道几天没大便了,甚至有时候还可以用手按一按肚子,是拒按还是喜按,所谓“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凡是腹胀没有减轻的时候,是实证,所以有时由于胀、满两个字容易误解成为有形,正因为这样,它是由于气的问题,里边的大便不行是由于气的不通,而不是由于热伤了津赦。肠道干燥,因此用清热泻下的大黄,用量并不大,相反,加强行气的作用,不但加强了行气的药,整个方的组成也就随之改变了。事实上,加减的变化也好,药量的变化也好,药味的变化也好,都跟配伍有关,都是随着证的治疗需要而来的,都是立足于辨证立法这个基础上。

再一个就是剂型的变化。剂型的变化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是理中丸与人参汤,一个是抵当汤与抵当丸,其实它很容易理解,我们在临床上经常用的归脾丸就是归脾汤做的,人参养荣丸就是人参养荣汤做的,补中益气丸就是补中益气汤做的。之所以改,就是取其“丸者缓也”。但是,这其是一个含义。因为病不重,比较轻,适用于慢性病,病情稳定,它需要长服,不是一时可以治愈的,所以用丸剂。从《伤寒论》来说,丸剂服法就有所不同,只是加蜜成丸后,还得煮着吃,加理中丸,方后“用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用开水把丸药冲化了吃下去,不同点就是把药渣吃下去,实际上跟汤药相同。抵当丸也是这样,把一剂药“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即一昼夜)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因为治疗外感病要取其快,相对地来说,它比现在的丸药起效还要快一些。另外,这里不但表示着药的剂型改变,量也改变。理中丸,作为一个丸药才鸡子黄大,人参汤是煎汤,它的量是固定的,两个方子的量没动,一个是作成鸡子黄大的丸予,一个是煎汤分4次分服,相对地来说。人参汤用量大,所以它治疗的是一种胸痹证。胸痹证是由于胸中阳气不足,又有虚寒之气从下上逆,在临床上,冠心病有这种现象,出现胸胁痛,病人自己说的部位不大清楚,觉得底下有个气往上顶,是虚寒性的。病人有时往往讲他是胃痛,而实际上是在胸骨底下,而且自己感觉偏里一点,偏上一点,舌淡,苔白。

当然现在不一定用人参汤来治疗,还有更多其他的方子,但是作为人参汤在《金匮要略方论》中治疗胸痹来说,它就是对着枳实薤白桂枝汤这个方子来的,胸痛的厉害,底下又有逆气上行,一个是虚证,一个是实证。实证所以用枳实下气,用薤白散结。另外,从抵当汤跟抵当丸来说,抵当丸是一料作成四个丸子,换句话说,每一次只吃了这个药量的四分之一,而抵当汤呢,是分温三服,它就可以吃三次,所以从这里可以知道,抵当汤和抵当丸中虻虫和水蛭的实际用量不同,汤剂每次各吃十个,丸剂每次吃各五个。大黄在二方中用量相等,桃仁在抵当丸中相反是二十五个,抵当汤才二十个。可实际上,两个用量基本相等。抵当汤是治疗蓄血证比较重的,所以它的服用没有固定时间,根据情况看,大便是否通顺,坏血是否从大便出来,热是否减轻了,决定是否再服。可是作为抵当丸证,因为证轻,所以规定。服用一天后。如果瘀血仍未从大便中排出,就得再吃。从这更可以看出来,丸药的作用比较缓,不仅是药量小了,重要的是作用缓和一些。另外,还一个就是枳术汤变成枳术丸。枳术汤是《金匮要略方论》中的方子,枳术丸是张洁古的方子。前后差了近一千年。枳术汤是治疗心下有水气,心下痞满而且有形,如杯如盘,所用枳实大于白术,重在下气行水,由于水气之所生是脾运不足,所以用白术,但是以消为主。到了枳术丸,用量正好相反,白术大于枳实用量一倍,治疗脾虚,运化不健,因此产生了食积,大便失常,纳呆,食少,食后胀闷,就是食入的饮食超越自身的消化功能而引起的食积,所以健脾为主。因此这个方子用量比例整个相反,而且加了一个荷叶,把米给裹起来烧成饭,就像包粽子,不过粽子是粘米、糯米,这里是大米,包在荷叶里面烧成饭,然后把饭和药面合起来作丸药。为什么呢,术是营养的,养脾胃的,荷叶升清气,就是鼓舞脾胃之气,所以两者相合,健脾冒,消饮食,因此对于小孩来说,特别有好处。在南方,小孩有疰夏的习惯,所谓疰夏,就是到了大热天,由于又热又潮湿,小孩变瘦变黄,吃饭不好,精神差,北方叫苦夏,扛苏、浙江、安微、江西都有这种情况,再往南更多。如果从立夏开始给小儿服用枳术丸一个月,就可以预防疰夏,香砂枳术丸更好,就是枳术丸加木香、砂仁。小儿一天服用一次。根据小儿的年龄、疰夏的程度,从3g到6g不等,以一个月为基数。可以看出,在遣药组方的时候,必须按照原则来组成,原则之一是辨证立法,原则之二就是配伍的原则。君臣佐使,这样才有次序,这样它们才能互相地、紧密地配合,共同来成为一个整体起到治疗作用。但是,涉及到具体的证,涉及到具体的需要,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使它灵活变化,当然在这里讲的,都是成方,更多的举例是经方,因为这样更容易说明问题,因为同时代的药量相同,同一个人所立的方、所用的药物和药效是致的,比较起来更加清楚。

三、方剂的剂型和煎服法

关于剂型的问题,我们不过多的讲它的制作方法,因为我们着重在医在用。在《内经》里就有很多的剂型,汤剂、酒剂、膏剂都有,判《伤寒论》就更多了,包括现在所讲的丸剂、栓剂,在《金匮要略》中还有坐药,所以传统的剂型是很多的。我们着重讲一讲传统的剂型跟现在所发展的剂型的特点。从过去来讲,汤剂最常用,丸、散次之。现在由于各种因素,用饮片有所减少,也就是用汤剂有所减少,即使这样,汤药还占了60%以上,所以看起来,汤剂这个剂型,在临床上是常用。实际上在治疗疾病当中,中医的优势,通过汤剂更能体现出来。因为作为一个成药来说,首先要对一个病证有了成熟的认识,治疗的方剂,基本上能够定型了,才能制成成药。

所以丸剂等成药的产生,必须有这样的条件。另外,打个比方,汤剂是量体裁衣,辨证论治,就是辨具体的证,针对具体证、具体入进行治疗,所以我们特别强调遣药组方的原则性、灵活性,掌握了这些以后,更好地结合具体的病人、具体的病证。但是如果汤剂处方不符合病、证、入的具体要求,那必然无效,甚至有害。例如,感冒的病人,究竟你看他是什么病证,不能胡乱用些解表发汗药或苦寒清热药之类拼凑起来,这根本就不称其为方。因此,方有方的要求,不是药物的堆砌,不是乌合之众,所以着重讲汤剂的这一点。关于汤剂的煎服法,在后面专门再介绍,这是临床常用的,而且更能够体现辨证论治,更能够发挥中医在临床上的优势。现在认为它的缺点是必须临时配,临时煎,加上各种入为的因素,所以现在往往汤剂不能及时地用于治疗。

散剂有几种。首先是外用散剂。例如外科治疮疡用的散剂,眼、耳、口腔、喉科也都用一些散剂,这种外用的散剂,要研到无声的地少,就是极细了,然后还要过筛,特别是眼科用的药,要求最严,越是要细。治疗疮疡,也是越细越好,它发挥药的作用更强。内服又分细散和粗散。细散就是冲服的,又称沸汤点服,实际上就是用开水冲,调好,然后进下去。还有一种粗散,就是把药研成一种粗末,配好以后,每服几钱,就加水煎,叫煮散,实际上还是一种汤剂,就是固定的方子,配好后取用方便,当然,相对来说,也节省药材。各地的人和生活习惯不同。水土和气候也不同,用药的习惯也不同。例如《和制局方》在宋金元时期,本身使用汤剂少,从出土的药罐来看也较小。另外一个问题,对于饮片是有规定的,哪些药是横断面,哪些药是纵断面,哪些药是斜切片,哪些药是切成小段或打碎的,过去都是从实践当中研究出来的。例如现在证实了黄芪是斜着切的,这样切了以后,最容易把有效成分煎出来;归身、白芷等都竖切,叫纵断面;更多的横断面,对于规格的要求大小也不同。过去荆芥在切的时候,规定荆芥入药的部位在上面一小段,即荆芥穗。它才是梢子上的一小部分。古人是从实践中了解到这样的切法是科学的,所以现在有很多传统的炮制方法慢慢地恢复了。以往都认为这是浪费,为了追求形式上的美观,但实际上有很好的作用,所以就需要不断地研究,来证实它。宋代都用散剂,现在还可以考虑用散剂。只是要严格审定处方,这是将来作为改进当中的一个方面,需要深入的研究。散剂实际上包含了三种;一种是外用的,一种是冲服的,还有一种是煮服的,作用相当于汤剂。

作为丸剂,制法就比较多了,它分为几种,有蟹丸,有水丸,有水蜜丸。在水丸里,还包括许多,有的水本身是用药煎出来的药汁,糊丸可以用黄米饭作糊,可以用面作糊,可以用来饭作糊,米粉作糊,还有刚才讲的荷叶烧饭和用蒸饼作糊,这些内容相当多。总的来说,用丸药取其作用的缓和,有些是病情稳定,治疗已经可通过一个方子服用一定时间,还有一些是成熟的、定型了的方子,历试有敢的。作为这一种成药来用有两种,一种是现成的,一种是医生单独开方子配的。例如理中丸,已经定型了,它在某一个方面对一种病、证,疗效已经足确实可靠了。另一个方面,是由于某些药物不宜煎煮,必须将药研成细粉再做成丸药,如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丹,有麝香、牛黄、犀角,要研成粉才能做成丸药。这是根据药物的特点。并不是取它的缓,特别是这些急救药需要马上拿来用,现做是很慢的,而这样做成丸药以后,外面还加上蜡皮,可以保护它不受潮湿,不走味,不容易变质,好保存。有一种是根据药物的特点做成的,它也是可以用于急救的。另外,有人认为丸药是加水、蜜、糊,说这是赋形剂,除了水丸,我们反对这种说法,在这里边,是作为其中的一个成分来用。举例来说,蜜可以养脾胃,可以润肠胃,通过长期服用,可以加强补养的作用,可以缓和药性,那么有一些病就可以通过它缓和而持续地发挥作用,更好地发挥疗效。例如,《伤寒论》中蓄血证,用汤剂下瘀血,见效快,但是不能消除干净,特别是瘀血积久而兼热的时候,不能用泻法,只能用消法缓消,只有靠丸药,使药在里边持续地发生效果,慢慢把它消了。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都是这样的情况,所以不能认为缓就简单说它不如汤剂。

另外一个方面,现在证实了这样一个情况,蜜丸有一定的道理,服用后能够分段吸收、分段溶解,药效持续,这个问题是通过实验证实的。现在医药的繁荣促进了剂型的改进,表面上是一个丸药,表面上是一个胶囊,里面用了一种酶,达到分段释放的作用,持续有效。但是现在这个方面的研究还根不满意,因为我们要研究改进,我们要改避而不能改退,简单的、粗糙的做法应该否定,那叫改退,这样的事在过去并不少见。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水丸,它的灵活性更大,同样吃下去,也是慢慢地消化,慢慢地释放,可以根据不同的药、治疗不同的病、证做水丸,甚至里面可以加上酒,加上醋,或者是药汁、生姜,大枣煎计,来作丸药。一些不容易消化的药,把它煎水,保存它的性质,更容易消化吸收。例如一些矿物药,一些介类药,石决明、珍珠母、龟甲、鳖甲,可以磨成很细的粉子来做球丸。有时候水对丸药的成形还有困难。要它有粘度才能做成丸药,所以有时水跟蜜合起来做。再一个就是糊丸,倒如犀黄丸,规定用黄米饭,就是黄的粘米饭作丸,用它煮烂以后跟药合起来,黄米饭可以护心、养胃。蒸饼,或者叫它炊饼,也有规定,蒸了以后,挂起来风干,用时研碎,加水一泡,有了一定的粘性,健脾胃,助消化,跟荷叶烧饭的意思是相同的。还有一点,例如糖尿病病人,不宜吃蜜,那么就用山药,因为山药能够健脾摄精。补益心肾,所以用适量的山药做成的糊,跟其他的药物做成丸药。举这样一些例子,着重地说明一点,西药的丸药或者西药的片剂。它们经常加淀粉,那么淀粉加在里面起什么作用呢?就是叫它成形,就叫它保持这个量,例如0.5g的片子里边,不是0.5g的药,一个片所含的药跟片的重量不是相同的,而这个药没法形成片,因此必须借助淀粉,有的外面还裹糖表是为了成形,为了好吃。但是中药丸药选择的是不同的东西,但它起到了作用。再举一个例子,皂矾丸,不是胆矾,是皂矾,有的也叫它绿矾,经过冻以后就变黑,实际上是一种硫酸亚铁,用枣肉为丸,它可以避免皂矾刺激肠胃,而且枣本身就能健脾补血,所以这样结合起来使用。可是现在知道,用枣肉以后,药在胃不吸收,到了肠里它才能溶解吸收,那么西药有一种叫肠溶片,保证在上消化道内不溶解稍化,中国很早就用枣达到这个效果,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发明。我们今天进一步改进这些丸药的时候就需要注意,将来研究中医,特别是研究方剂,将来药的改,剂型的改,新的剂型的产生,跟我们都有很大的关系,尽管在目前有一些混乱,将来在选方面要真正达到成功,都必须经过共同的努力。那么制剂在工艺上改革,是否符合中医的理论,就靠中医方剂学和中药制剂学。还有一个问题现在不好解决,需要想办法。作丸药的原料粉碎时,现在通过电磨。转速很快,容易产生高熟。会影响药性,这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顺便再说一个问题。我们将来在研究药的时候,既要吸取现代科学中新的、好的东西。又要正确地利用。例如银翘解毒丸,为了能够保证它的作用,从原料开始,就要决定如何来定量定性。定性容易定量难,从化学角度,认为薄荷和荆芥本身就以挥发油为主,有救成分都在挥发油里,而每一批的原药材里的挥发油含量不一致,这批多,那批少,后来直接提取足够的挥发油加进去。如果这一批荆芥、薄荷的含量挥发油低,那么相应地就要加重荆芥、薄荷剂量,才能提取足够的挥发油。

成本增加了,可结果发现,加了薄荷油,荆芥油以后反而无效;后来又试了一下,把提取过油的渣子再煮一下,把水再加进去,效果就出来了。现在在改革剂型当中非常困难,有一些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事,例如石磨变成铜磨这道关。就很难。还有一个就是浓缩丸,可以缩小体积,也就是服用量缩小了,保持效果相同。但是追求浓缩后,有一些服用后根本化不开,那就不能起作用。有的用药膏做丸药,就是在方子里面,拿出一部分药来熬成膏,然后把一部分药研成面,合成一块,做成丸药,或者是把一些药煮烂了以后,把药面打进去,例如地黄这一类的药,煮后很粘,汁也很多,把药同它合起来以后,就可以做成丸药。另外,丸药改进的加工要注意,现在机器作的丸药都比过去手工作的丸药结实,现在用以电为动力的糖衣罐,转速快,力量大,所以丸药打得实;过去用手,压力没这么大,比较松。所以我们有时用水丸药的时候,要用水化开调服,等于冲散一样。

传统的膏类,一个是内服,一个是外用。内服的膏类有两种,一种叫清膏。例如黄芪、党参、天冬、白术、麦牟、熟地等药,本身经煎煮后含糖的成分可以成为一种膏状,将药加入;也可以再加糖,或加蜜,合在一起,浓缩成膏,根据不同的要求,用不同的药,常用的是冰糖。同丸药一样,膏药适用于病情比较稳定,需要一定时间服药。而处方也基本固定者。

膏类药加糖以后可以矫正药味,而糖本身又有补养的作用。有些要用特殊的糖,如益母草膏,必须用赤砂糖,因为赤砂糖里面含铁,能够补血、行血。红糖是热性,而白糖是凉性,所以生姜红糖水能发汗祛寒,生姜白糖水就无效。外用膏剂有软硬两种。硬膏,如狗皮膏,治风湿痛,把药熬成硬膏摊在狗皮上面,贴在身上可以保护创口。不像橡皮胶那样有刺激。而且效果持续。尽管现在有新的伤湿止痛膏,但没有解决透气的问题,所以在局部有刺激性,时间贴久了就不行。在伤湿止痛膏上打眼,工艺要求比较高,眼打大了,容易断,眼打小了,很难掌握,而且有时容易撕坏。软膏,就是用药面和油制成,例如,如意金黄散,把油熬好,把药调敷在患处。古代也有用猪油、鸡油的,现在也可以用凡士林化开。

关于丹剂的问题,着重从名字上解释一下。它的做法跟丸药一样,把药研碎了,加入一些其他成分,作成了各种形状,有圆的、扁的、长方的、扁平而圆的,实际上跟锭剂相同,如大乙紫金锭,又称玉枢丹。之所以称丹,说明这个药物必须经过精工细琢,不一定是指经过炼制,或者用了金石药。所以丹区别于丸,就是表示丹疗效好,制作精。当然有一些矿物药,例如朱砂,许多药以朱砂为衣,称为丹,是与道家有关。另外中药用矿物药内服,都讲究水飞,朱砂一定要经过水飞。

朱砂是矿产药,是一种天然含汞的物质,叫二硫亿汞,但天然朱砂的结构非常稳定,不易氧化,所以朱砂的颜色多年不变。

而入工合成的朱砂,极容易氧化,很快就变黑。天然的朱砂,含有一部分杂质,包括一些游离汞盐,通过水飞以后,既把杂质去掉,也把游离的汞盐去掉,因为游离汞盐是有毒的,越就证明了古代水飞的方法是科学的。还有关于朱砂加热的问题,朱砂加温至500℃。可以还原为汞,是有毒的,但汤药里朱砂多用冲服,例如朱衣茯苓,作朱衣来用,汤药的煎煮达不到使朱砂分解还原的温度。另外,古代规定了一点,朱砂不见火,就完全控制了朱砂的加热温度,保障了服用的安全性。外用丹剂,如升丹、降丹、轻粉等,都是一些汞制剂,是通过汞加入其他成分升华以后的结晶物,说明丹用精制两个字来解释是程恰当的。

酒剂很普通,药酒,就是用药浸在酒里边,或者将药煎煮后加在酒中,或者用酒煮药,再加到酒里,多种多样。总之是使药溶解在酒中。现在药酒相当多,老年人用得很多,多数是用来治疗一些虚寒性的病,包括风湿。借酒的作用疏通筋骨、血脉,使药物的作用更好地布教于周身。

药露,就是蒸馏,临床上常用的金银花、菊花、夏枯草、荷叶、青蒿、批杷叶等药物,在南方一般作为夏天的一种饮料,或者作为治疗用的辅助刺,就是用药露。例如金银花露,夏天南方的孩子头上容易生疮,经常喝能败毒。荷叶露可以消暑。还有玫瑰花露,南方多是用来理气健胃。

茶剂,古代的制作经过跟做曲差不多,例如福建有名的午时茶,就足把一些散寒祛湿药怍成茶,还有温中的作用,受寒受湿以后或水土不服,煮一块,有温中、发汗解表的作用。现在把一些药做成袋泡茶了,茶叶装在可以透而不容易碎的纸里,实际上跟冲散一样。

条剂、线剂,都是外科使用,过去叫药捻。有些深部的患处,无法把药送进去,就用纸裹了药,研成药捻,放入患处以后,正好纸破了。药也就出来了。条剂还可以治疗瘘管,把痿管腐蚀掉,使患处长出新肉,是外科对深部病变的一种用药方祛,可以用于排毒生肌。线剂是结扎用的药线。一种叫千日疮,又叫树头肉,就用蜘蛛壁,因为蜘蛛丝有特点,随收随长,既减少痛苦,又愈合得好。现在痔疮的结扎。就是用药线。

关于栓剂,很早用的“蜜煎导”就是栓剂。把蜜制好后,放到肛门里面通大便。古代没有灌肠的方法,是用猪胆汁灌肠,取其粘滑、通大便,是相当有科学性的。用于妇科的阴道坐药,也是制成栓剂。

糖浆剂中有一些用以小儿止咳,从药来看,都能祛痰止咳,从效果来说,却是止咳而不祛痰,除了配伍与主治证不尽相合外,主要的原因就在糖上,糖大多了,所以糖浆剂对于祛邪不大合适。冲剂有个问题,因为这里包含的有救成分的量,主要是把药熬以后,冷却干燥成粉,有一些无法成粉,还得加温,煎出液都得加温浓缩,然后依靠糖和糊精成型,药的有效成分是否能够保持原有药效。我是持怀疑态度的,这种制剂的前途不如冲服的散剂。

糖衣片现在国内还有,糖衣片用大量的滑石,就是糖和滑石调起来作衣,现在国外已经开始放弃使用糖衣,向胶囊方面发展。

再说一说针剂。针剂最难的就是静脉注射液。作为静脉注射,要非常注意大分子,直接注射到血液里溶解不了,它就可以变成各种致病的因素。还容易造成血栓,因为它本身就相当于是血栓的颗粒,所以现在静脉注射最大的难题在进里,制作工艺还要进一步研究。中药不同于化学药,从中提取的皂甙、生物碱等很难处理。静脉注射剂,用于急救比较方便,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米验证。中药的关键疗效取决于方剂,安宫牛黄丸的效果就非常好,还有过去形容白虎汤服后有“覆杯而卧”之奇效,也就是在服用后很快就退热,能够安静下来睡觉。另外中药方剂止痛效果也是非常快的,希望我们共同探讨,在不破坏原来的优势下,利用现代新技术更好发扬优势。关于煎服法的问题,首先讲一讲煎汤药的方法。煎汤药的器具要注意,不用铁器,不用钢精(铝)锅,最好是用砂锅、溏瓷锅,过去还有用紫铜锅,是大量熬药时用的。砂锅不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另外它的加温跟金属比较,是逐渐升高,而且温度发散也是逐渐而散,从这两个方面证明,砂锅确实有它的特点。还有旁证,同样的菜,用砂锅和钢精锅做两个味不同。钢精锅是铝,用来煎药没有好处,即使是微量,也应设注意。溏瓷比较好一些,也是不得已而求其次。熬药的器具还要有盖子。盖子有两个作用,一个防止外面的东西进去,一个可以防止走味。因为中药作用关键在于味和性,所以要防止走味走性,特别是芳香类药。其次,煎药的水。因地而宜,一般就用天落水、地面水。地面水由于当地的土质有不同,水的成分可以不同。地下水也是各地不同,包括井水,泉水也是地下水。由于各地医不同,水有软水硬水,以所古的杂质越少越好,味道甘淡为宜。用自来水也要注意,有部分地区由于自来水的处理方法不同,消毒法不同,有的残存的氯比较多。必然影响药物睁育敢成分。还有民间过去取地面水,用矾来加以沉淀。矾是硝石,本身是一味药,如果熬泻下药,熬发汗药。矾性收涩,会相互抵稍作用,所以要采取其他办法。例如,自来水可以多放些时间,氯挥发掉作用就好了。另外是火的问题,现在来说,不能按照过去用桑柴火、芦苇火等,其目的实际上就是控制温度;现在有煤炉,或烧煤气、电炉,就是取其可以控制温度,可以控制时间。煎煮时总的来讲,清热药、泻下药、解表药煎的时间宣少,其他药时间可以多点,特别是滋补药,要更久些。煎药当中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药一定要多浸多泡,先用水滟一个小时左右,泡透了以后再煎。现在有些药切制的锟不规则。例如茯苓,切得块大,熬出来药块中心还是干的。鸡血藤,切得很厚,泡半天,水没有渗进去,所以一般要浸泡一个小时,甚至要更多一些。煎煮时开始用大火,煮开以后,就要用小火。一旦不注意煎糊了,不要因为糊一点还无所谓,再加一点水熬进去,服用后可能会像急性胃肠炎一样,腹部绞痛,又吐又泻。还有,服用冷药也容易腹痛腹诲。一般情况药煎两次,有的药剂特别大。药含的汁特别多,例如,补益剂中党参、黄芪、当归、熟地、枸杞子、天冬、麦冬等,可以煎三次,另外,还有个人的一些经验,小儿吃药比较困难,可以减少药量,熬的时候先用开水泡,但是要密封,使药味不会丢失,冷过以后。放在火上熬一次,药就可以了,这样煎一次作两次服,药水的量减了一半。而且解表药有时煎的大浓没用,所以必须这样用。还有的药需要特殊煎法:先煎的药,如果用机器粉碎的,可以先煎10分钟;如果是入工打碎的。如石决明、珍珠母、代赭石等,至少要煎一个小时。先煎的药应该等凉了再加其他的药进去,等它也泡透了再去煎。火有大小,罐子有厚薄,水有多少,所以要从煎开了计算时间比较准确。有些药应该是炖化冲服,容易吸收。例如阿胶这一类的药,应该单独先隔水蒸化,蒸以后变稀,也可以在蒸的时候加一点黄酒、几粒盐,既好吃又增加效果,可以避免反胃。包煎的药,一个是防止里面毛样的东西刺激咽喉,如旋覆花;一个是防止里面粘的东西容易糊锅,例如菟丝子、车前子等。另外北方的枇杷叶可以不包煎,南方的枇杷叶最好包。因为南方的枇杷叶背面的毛特别多,刷不干净;北方的毛很稀,很容易刷去。青黛,本身很轻,浮在药上面,不好过滤,需要包煎,海金沙也需要包煎。所以这些都是根据药的特点,来更好地让病人服用。冲服的药主要是香药或贵重药,例如肉挂、牛黄、麝香等。还有些特殊药,例如甘遂,冲服后很快就可以腹泻,如果熬水,却不一定有用,牵牛也是这样。肉桂不仅价值贵,而且煎煮后香味就损失了,功效也就大减。所以剿成细末冲服。还有些贵重药要单独煎。古代有个办法现在不用了,即药熬了以后,药渣子应该用布绞。《名医别录》记载,药熬完后倒出来,渣子放在布上,两头用小棍,把它包起来绞水,现在药渣子就给倒了,浪费了部分药的有效成分。

再一个就是后下的问题。一般是药煎开了以后,根据不同的情况,倒如砂仁、蔻仁,等药煎好了以后,放进去,用筷子一搅,盖好闷着就好了,因为再煎就没香味了,如豆蔻,熬到最后只剩下辣味而没有香味了,这些问题要注意。还有薄荷、杏仁后下,但要注意,有时后下等于没下。过去杏仁就认为有一个成分,煎久会破坏它,所以要后下。现在知道,杏仁成分很多,有些成分需要经过煎煮。这些问题因药而异,有时原方不动,注意煎服法,就会起作用。

服法,主要指汤剂。从现在一般情况来说,都是一剂药煎两次,为一天量,这是中医汤剂的习惯用量。用汤剂的时候,要根据所治疗病证的不同做出处理。例如补养药,或者是治疗内科杂病的一些汤药,不是由于外邪引起的。服药的时间可以不拘,可以清晨或上午服,也可以下午或睡前服。作为一种祛邪的药,例如发汗药、清热药、泻下药,煎的时间就不宜长,服头煎跟二煎一般间隔三四个小时。根据病的情况来说,一般一天是一副药,但有时病比较重,不一定是一天吃一副药,可以适当地加量。其次应该注意饮食,与吃饭隔开。所谓空腹是胃空,离开吃饭一到两个小时,就是空腹了,不一定早晨吃才是空腹。现在许多入帮是早晨服一次,临睡服一次。有外邪的病,例如解表药,更好地发挥作用是在半夜,因为在亥子之交,阴阳之气是一个转折的时候。是第一天的结束,第二天刚开始。《内经》中对一日的阴阳讲得很清楚,而人体的气化作用跟这个是相应的,所以在此时容易奏效。所以在吃药的时间就要注意掌握,解表药就不宜早上服一次。晚上服一次。慢性病、内科杂病,往往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用药,又不影响工作,还照常上班,早上空腹服就行了。药一般要温服,隔水温了服,不要留在药罐子里热,煎好着应该倒出来,服药时隔水加温就可以了,这样避免冷服对胃的刺激。胃是后天之本,伤了胃以后对于病的恢复,首先对于药的奏救是不利药,以临睡服为好,如驱虫类药,临睡服好。泻下病、热规,也是以空腹吃为好。疟疾用中药治疗,病以前一到两个小时服,有时药吃下去以后,迟了症状会加重,这和西药治疗疟疾是一样的一提前吃发作,有时会提前,是好事;从中医来讲,是邪向好。疟疾每次发作都向后推,这不是好事,说明病没有向愈,而是在向重发展。所以在计算时间的时候,必须把这个时间算在里面。还有一些在方剂上面规定了的特殊用法,特殊的服药时间,例如寒病,病甚,用热药诒,可等药汁凉一凉,防止服用以后病气大盛,格药不入而吐。吐的时候可以在舌头上用鲜生姜稍微撩一擦。严重的可以加生姜汁三五滴。不能多,有助于止呕。另外,熬药的器具要注意干净。沾了油以后,不论是药锅,或者是药碗,吃了容易吐。有些药也要注意,凡是有油脂的,果仁一类的药,要注意时效,特别是打碎以后。如杏仁、桃仁、牛蒡子,凡加热炒过或存放时间长了,它会走油,有一股味,吃了也容易吐。另外关于服法,还有一些不同的要求,有一种少量频服的,一个是对于重病人,一次不能多吃;还有一个就是药需要持续地、缓疆地发挥作用。另外还有个土办法,在病人昏迷当中,或者高热的病人,可以用羊角,把角尖锯掉,就像一个捕斗,放在嘴堕慢慢灌,有时遇到些急救的,又不是在医院里,下胃管又来不及,这种办法还是可取的。服药应该禁忌的,需要向病人交代清楚,在每一类不同的方剂里,有不耐的要求。我们在开处方的时候,一定要把炮制方法、药名、药量写清楚,有特殊的要球也要写清楚,包括煎服法。现在还有些问题,剂量写得不清。因为都用克,所以前面就写数字,后面简单的一个克字也不写,这是不应该的。在处方上一定要书写清楚,预防抓药当中出错。写处方,字的好看与否,是第二位,首先要清楚。

四、方剂的剂量

下面是药量问题。首先要提一提古方药量的考证,应了解历代用药,过去的度量衡,升、斛、斗,后来就发展为衡器。

但是用秤也好,量也好,历代实际的量不同。《伤寒论》的方子,如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现在不能这么用,因为那时的三两跟现在的三两不是一回事,是极难考证的。在古代,甚至就是解放前,每个地区实际的用量都不同,还有用于各个方面用途的秤,都不是一致的,有大有小,所以即使是在同一个朝代的人,来考证古方的药量等于多少,结论都不能相一致。当时尽管秦以后统一了中国,但度量衡没有真正统一。

例如明代的张景岳和李时珍。他们考定的古代的分量,折合成当时的分量都不一致,差距近三倍。即使是发现的出土文物也不同,例如过去发现过一个秦代的金印,上面注明了是五两,可用现代秤一称,比五两还重,难道说那时的秤比现在大?这都是很难弄清楚的事。我们知道,所谓汉四两、唐半斤,唐代的一斤只有现代的半斤,这是指过去我们用十六两秤的时候,这些东西要作为一个常识来了解。

另外一个方面,有一些特殊性内容,例如汉代,一两等于二十四铢,因为有些方子上用铢,不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几两几钱或多少克。还有,一直到宋代,有个所谓的一分,这个分是大分,不是小分,不是一钱等于十分的分,而是一两分作四分,这一分实际上是二钱半。有一些是含糊的东西,很难完全考证。要紧的是分量的比例提供了我们在研究这个方剂时候的配伍比例关系。我们现在的用药,更多的是从现代的医案和当地的习惯来考虑。举几个特殊的例子,例如附子,在西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就可以用量大,因为这些地方气候潮湿,多山岚瘴气,而且当地有吃辣的习惯,有吃附子当菜的习惯,讲究夏至吃羊肉炖附子,这是多年来的习惯,跟北方吃土豆、南方吃芋头一样。还有,例如细辛,各个地区就有各自的规定,长江地区如江苏,辛不过五,就是用细辛不超过五分;再往北,辛不过钱。在北京就有几个说法,一般的也讲辛不过钱。可是到了关外。一动就是三钱。用药习惯,地域不同。入的体质不同。要注意。现在由于入的流动性大,所以作为医生,用药定量也要考虑这些因素。例如,我刚列北京时,就带着学生上矿区去了,当时遇到一个两岁的小孩,腮腺炎,伴大便秘结,就仿普济消毒饮的方法加上大黄,大黄用三钱就有效,后来改为二钱就无效。所以入的饮食情况、入的肠胃厚薄不同。一般来说,北方用药量要大一些,特别是解表药。东北西北,因为气候的不同,入的腠理致密度也不同,在具体用药的时候,要注意这些情况。主要用药的量,我们根据当地习惯以及药的常用量来考虑,近代的医案都可以作为用药的参考。

所既我们学方剂是一回事,具体用量又是一回事,在辨证论治当中,包括定量,都要细心体验。

下篇 各论

第一章 解表剂

解表剂,是以解表药为主,或者说用辛散轻扬的药为主,通过发汗、解肌、透邪,能开皮毛、疏腠理、宣肺气,达到解除表证的目的一类方剂。虽然是汗法中的一种,但并不能完全代表汗法。而是以汗法的理论为指导,属于汗法的范畴,但不是汗法的全部。

解表剂在临床上有什么意义呢?顾名思义,解表剂当然只适用于治疗表证。表证之所以产生,是由于外邪的伤人,即外感六淫引起的。人体的肌表是人体最外一层的保护,就像一个围墙,一个篱笆,当外邪侵犯人体的时候,首先见到表证,此时只要正确地及时地用解表剂治疗,可以治愈,或者是减轻,使整个病的疗程缩短,也可以说就是早期治疗,使外邪所致的疾病很快痊愈。

我们所讲的表证。包括很多种病,程多病在开始的时候可以出现表证,解表剂汗出不是目的,汗出只是一个药有救的标志。解表剂着重的是调整人体的营卫之气,还有疏通血脉的作用。所以它不仅仅是祛除表邪,解除表证,同时通过解表剂可以使得人体的营卫气血得到调整。一方面可以祛邪,一方面就可以增强本身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在临床上,用得及时,用得正确,就可以解除或者是减轻表证,病就可以早期治愈。甚至一些外科病,发生一个痈肿,刚开始的时候,也和表证一样,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当然它还有一个局部的、特殊的症状,但如果及时解表,加上消毒、和血,或者凉血药,就可以缩小痈肿的范围,小的疮疡就可以消掉,说明解表剂可以诃整营卫气血,疏通血脉,调整气机。解表剂还可以用于治疗水肿,都是因为有表证存在。如果虚性的水肿,表证已经解陈了,或者是自愈了,或者是入里了,再解表。不但无效反而有害。归根到底,表证存在才用解表剂。所以在临床上要见到恶寒,或者是恶风,发热无汗,或者是虽然有汗,汗很不正常,一阵有一阵没有,病并不因为有汗出而减轻。另外还有脉浮。当然也有素来身体阳气虚,也可能见到脉似浮实非,舌苔是白的、薄的,有些夹湿的病,苔可以厚一些,但是苔色是白的,这一点,说明邪还在表,没有人里化热,这是表证的总的概念。

“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等到治五脏,就已经晚了。这是指外感病。外感伤人首先由表入里,这是一般的情况,只有特殊入以及特殊病才会直中,所谓“阳气不虚,寒不直中”,所以解表剂的临床意义和它的适应证主要就是这些。

表证有多种,归纳起来,有表寒、表热。由于表证有寒热虚实之分,所以解表剂也分成几类,这样才能够根据不同的证用不同的解表剂。凡是属于表寒的,应该用辛温;凡是属于表热的,应该用辛凉,这就是一个分类,也是组成方剂的一个原则。前面讲到解表药辛散轻扬,那么表寒证就用辛温的药来治,表热证就用辛凉的药来治。至于病人本来体虚,就应该加适当的补益药,主要是气虚、阳虚,因为阴虚、血虚的人多内热,受外感后,常容易变成表热证。寒郁易化热,内在又素来阴血虚,容易产生内热,虽然受外感,也容易由寒而化热,本来受的风热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在扶正解表里边,滋阴养血这方面是比较少用的,而主要是补气助阳。解表剂有三个大的分类,即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主要用药是以解表药为主,表热用辛凉,表寒用辛温,虚的加补益药。可是有的时候,表寒表热夹杂在一起,特别对于初上临床的人,有时表寒里热不容易区别,也有些证,这时确实表现的不明确。例如,量风寒致病,出现表寒证是不错的,可是随着人体本身的正气,而发生了变化。阳气盛,即正气不虚的人,寒可以从热化,转而为热,反过来说,如果身体阳气虚,表热也可以出现寒证,尽管受的是温热之邪,往往又夹有寒邪,所以在这时可能混同出现,或者在变化之际,表现得不大清楚,寒热俱见。

这样的情况,在配伍的时候,就要互相配合,根据见证为主,或者都用辛温药,或者都用辛药,或者用辛温药加清热药,使它变成辛凉。用扶正的时候,根据虚的程度来用,甚至可能补益的药超过了解表的药,但是其目的还是解表,并不是补虚,这是总的配伍。至于其他的一些配伍,由于夹有各种因素,那就根据不同的证配不同的药。痰多加祛痰的药。肺气失宣加宣肺的药。解表药可以宣肺,但是还有一类药更侧重于宣肺。所以药物的功能、药物的归经,有它的特殊性,有它的选择性。总之,要在方剂里面把它统一起来,按照组成配伍的原则来统一,有主有次,表现在药味上,表现在用量上,这是分类配伍的总的方面。

使用解表剂需要注意的事情。首先,不是表证不用。其次,表证不是以汗出为目的,汗出得多,井不说明用药用对了,出汗应“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伤寒论》)。第一个要遍身,周身有汗,而不是身上有汗,四肢无汗,或者头上有汗,身上无汗,或者上半身有汗,腰以下没轩。而这个汗,不是以你看到汗才算有汗。本来无汗的病人身上是干的,不用看,在按脉时应有感觉,手在寸口处不觉有潮润的感觉,说明无汗。“漐漐”这两个字本来是形容毛毛雨,小雨、细雨连绵不断,那么这样的汗才算舍适,也说明营卫气血通畅了。在临床上,有时病人服药后,一身大汗,感冒的症状全解除了,但是感觉入没力气,这是发汗太过。还有一些病人,服药以后没有感觉发汗,但症状全消失了,正是用药恰到好处,正是漐漐微微汗出,整个的表证已经解除了,感冒已经好了。

举一个特殊的例子。有一位医师治一个六岁的小孩,夏天受重寒,发高热的同时,周身无汗,凛凛恶寒,脉浮细数,用香薷饮为主治疗,由于用药过量,结果吃药后先是烦躁更甚,同时仍恶寒,烦躁以后。汗大出,出到一条毛巾被能够挤出水来,这个孩子气阴大伤,调治了两个月才完全恢复。这些情况,虽是特殊的,但说明治病用药要慎童。

还有一个要注意的是,服药以后应该避风。凡是感冒,是否必须睡在床上加厚被,并不是绝对的,但是要避风,因为其有开皮毛,疏腠理,宣肺气,才能祛邪外出,如果这时又吹风,不仅外邪出不来,还更容易重感外邪。所以有时病人服药亿后,不见效,反而加重了。空气流通开窗户是有严格规定的,凡是冲着病人的窗户不开。

还需要注意的是饮食,本来表证无所谓,现在加强营养。鸡蛋、牛奶吃了以后,使气化不通,虽然是表证,也必然影响内在整个的气化功能。

西医方面也提到,肝炎病人厌油腻的时候是病人本能的保护性反应,因为本身的消化能力不行,所以有病不想吃东西,就不能硬吃。有的表证并不全是感冒,中医讲六淫之邪,初起伤人,例如说湿温病,还有好多温热病,开始也见表证,包括卫分证,能够及时解除。病邪就轻了,但仅仅是减轻了,如果此时加上饮食不慎,病就可以加重,甚至又有反复,中医有个名词称之为食复。当然生冷更不能吃。现在要特别注意,小孩体温高得厉害,吃点水果,甚至是冷饮,就将药物发汗作用减弱,甚至全都抵消了,有时病情还加重了,造成了其他的病。

此外,应注意疮痹,如果疮已破,流水了,就不要解表。另外出疹子,如果出得很顺畅。就不要再透疹了。注意,发斑不能解表,斑和疹是两回事。

辛温解表

辛温解表剂治疗表寒证,以辛温药为主。表寒证有恶寒发热。无汗,或者有汗不畅。除麻黄汤证以外,还可以见到一些兼症,如咳嗽,还有一个症状容易误诊,即咽痛。辨证时要把所有的症状综含起来,加以辨别。还要注意寒热的轻重,热可以用体温计量,寒只能自己判断,还没有测定手段。寒轻寒重可以反映卫气能够外边的程度和病人体质强弱。一般情况来说,恶寒和发热程度应该是相应的,但是等到发热以后,恶寒总是相对的不是特别明显,所以看病的时候要详细地询问病人,才能够准确把握病情。

麻黄汤

(《伤寒论》)【组成】

麻黄去节,三两(6g)桂枝去皮,二两(4g)杏仁去皮尖,七十个(9g)甘草炙,一两(3g)

【用法】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附方】(1)麻黄加术汤(《金匮要略》)

即麻黄汤原方加白术四两(4g)。以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功用:发汗解表,散寒祛湿。主治:湿家身烦疼。

(2)麻杏苡甘汤(《金匮要略》)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

杏仁十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炙 薏苡仁半两 挫麻豆大,每服四钱(12g)。水一盏,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功用:解表祛湿。主治:风湿,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3)大青龙汤(《伤寒论》)

麻黄去节,六两(12g)

桂枝 去皮,二两(4g)甘草炙,二两(5g)杏仁去皮尖,四十个(6g)石膏如鸡子大,碎(12g)生姜三两(9g)大枣十二枚,擘(3枚)。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现代用法:水煎服)。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主治: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寒热俱重,脉浮紧,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4)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麻黄不去根节 杏仁不去皮尖 甘草不炙 各等分,为粗末,每服五钱(15g),水一盏半,姜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滓。口服,以衣被盖覆睡,取微汗为度。功用:宣肺解表。主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脚满气短。(5)华盖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麻黄去根节 桑白皮炙

紫苏子炒 杏仁去皮尖,炒 赤茯苓去皮 陈皮去白 各一两。上药为末,每服二钱(9g),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功用:宣肺解表,祛痰止咳。主治:肺感寒邪。咳嗽上气。胸膈烦满,项背拘急,声重鼻塞,头昏目眩,痰气不利,呀呷有声,脉浮数者。

【方解】麻黄汤附方中有大青龙汤。关于大、小青龙的说法,古人曾经作了一些解释,大龙能够行云作雨,小龙能够兴风作报,实际上就是指大青龙汤须汗畅出而解,小青龙汤是逐水饮。大青龙汤这个方子与麻黄汤的不同之处,是恶寒重,发热也重,但有句话要注意“不汗出而烦躁”,就是汗不得出,烦躁,说明外面的风寒越盛,毛窍越闭塞,里面的卫气越不能外达,郁在里面,发热就越高。由于发热比较重,能够伤耗津液,所以烦躁。但要注意,汗不得出,并不是因为津液伤,汗出不来是因为外寒重,毛窍闭塞。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则用大量的辛温发汗剂,用麻桂。但是从麻桂的分量来看,麻黄用量加倍,桂枝用量没变,所以我们不能够把“表”这一个字理解成为就是皮肤。表有表之里,有表之表,表本身也有深浅之分,风寒首先所伤,主要是伤人的阳气,正因为这样,所以麻黄用量重了,而桂枝没有动。桂枝是温通经脉的,也能解肌发表,麻黄配桂枝,所谓发汗,一营一卫。血中之气之谓营,营不是血,通过行营气,就能够温通血脉,说明还是皮毛闭塞,肺气不道,不能宣发,所以重用麻黄。桂枝的辛甘温跟麻黄辛温的作用特点有所区别,麻黄是入血脉,通营分,比卫气深一层,助阳气振奋卫气,开皮毛,不会像桂枝那样直接影响血分。因为已经有烦躁,说明表之里即肌腠已经有热了,由于卫气郁而发热、烦躁,用石膏配合来治疗。石膏是肺胃经药,主要是胃经药,辛甘大寒,与麻黄相配,能作用于肺经。因为是表证,恶寒,发热,汗不出,所以石膏处于从属的地位,处于臣佐药的地位。另外用石膏,没有写具体的量,这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为什么写出来如鸡子大一块,然后捶碎包煎,我觉得石膏量可大可小,大不能超过鸡予,但是既用了个“如”字,就要灵活理解。一方面说明它在方子里边不是主药。另外一方面可以灵活地用,根据热的轻重,烦躁的轻重来用。所以大青龙汤是从麻黄汤变出来的。这样的病是在麻黄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重,已经风寒郁而化热了,但是外寒还没解,也没有完全化热,不得已而用这个方子,所以用杏仁、甘草、大枣、生姜。注意,甘草量加大了。而且加上了姜枣,就因津液已伤,出现烦躁的症状,热盛烦躁,说明阴伤,所以甘草用量加大了,加上了姜枣。甘草用量加大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麻黄的用量加大了,一方面是甘草和石膏相配。甘寒可以生津,更好地清热除烦。在这里。姜、枣可以简单理解为鼓舞脾胃之气。为汗提供物质基础。

桂枝汤

(《伤寒论》)【组成】

桂枝三两(9g)芍药二两(9g)甘草炙,二两(6g)生姜切,三两(9g)大枣十二枝,擘(3枚)

【用法】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闻,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理或浮弱者。【附方】

(1)桂枝加葛根汤(《伤寒论》)

葛根四两(12g)桂枝二两(6g)芍药二两(6g)甘草二两,炙(5g)生姜三两,切(9g)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功用;解肌舒筋。主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伤寒论》)桂枝汤原方加厚朴二两,炙,去皮(6g)杏仁五十枚,去皮尖(6g)。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功用:解肌发表,下气平喘。主治:宿有喘病,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者;或风寒表证,误用下剂后,表证未解而微喘者。

【方解】桂枝汤证难解,容易给初学入造成疑惑。桂枝汤证的主要症状是发热,汗出,恶风或者恶寒,是一种表寒、表虚的症状,有时简单地称它为表虚证。从卫气来理解,卫气的作用是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气属阳,是温养人体的,所以能够卫外而为围,全靠卫气的功能。当卫气处于病态时,汗出就不是正常的出汗,作为一个症状,与恶风发热同时并见,也不是简单的表虚自汗,而是表虚兼有风寒。由于虚,所以肌腠的开合不正常。毛窍的开合不正常。是卫气跟风邪相争,时而卫气胜,时而卫气却。胜了就开。却了就合,开了就汗出,合了就无汗,所以汗出是一阵一阵的。同时怕见风,这说明素体表气不足,表虚。根据外界的气候,根据受邪的轻重,恶风或者恶寒,既然是虚,就不能再用麻黄来发汗,而且已经有汗出,虽然汗出不能够解表。但是汗出就伤津液,汗出不仅伤津而且伤气,因为人体的汗出就是靠气与津液,《内经》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吴鞠通认为汗是“以阴精为材料,阳气为运用”,只有阴精或只有阳气都不行,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反过来,凡汗出,入受损失,必然伤及阴精与阳

这样情况下,不能再用麻黄发越阳气,所以就用桂枝温通血脉,和营散风,即所谓的解肌发汗。既然是解肌发汗,又要考虑到已经汗出,因为卫气虚,不能保护营气,所以营气随着卫气外泻而自汗,又要考虑到汗出表更虚,所以加上芍药。芍药有赤、白两种。《本草正义》曰:“益阴养血,滋润肝脾,皆用白芍;活血行滞,宣化疡毒,皆用赤芍。”此处当用白芍。这样既能补充它的不足,加强了君药治疗表虚。表寒证的主治功效,又能防止汗出而更伤津液。桂枝一散,白芍一收,还可以益阳养血。尤其是白芍不仅入肝经,还可以入脾,酸收之中,还有行的作用,还有散、泻的作用。因此一味药当中存在着多种作用,多种作用有一些可以单向的相互拮抗,当综合在一起时,两方面又都得以发挥。现在证实,白芍也好,赤芍也好,都可以延缓血栓的形成。所以如果我们光从酸收这一点来理解的话,就不行了。在这里用白芍来配。是科学的,就是因为“收”得恰到好处,并不影响解表。卫气与营气的问题,卫气与阴津的问题,不能用麻黄怎么办?一方面加了甘草,本方还用到了二两,麻黄汤是一两,偏重于补气,甘草是温中益气的,所以跟桂枝相合,辛甘发散,有助于发汗解肌,和芍药相合,酸甘舍化为阴,加强了补阴、补精的作用。生姜一方面可以帮助桂枝,西同了桂枝、甘草更好的成为一组发汗解表的药,另一方面,可以鼓舞胃气,使得胃气上行。大枣本身可以益脾气,滋脾阴。所以姜、枣合用。可以升腾脾胃升发之气,蒸液以为汗,不但是调和营卫的问题,更主要还能使脾胃之气把津液土输于肺,而作为汗源。姜、枣在方剂中的位置还很重要,生姜、大枣本身还是佐药。使药就是甘草。身兼两职,因为芍药和桂枝,酸苦跟辛甘是相对的,发汗跟收涩是相对的,所以用甘草使二者调和起来。负有调和之责。

这几个作用归纳起来就是,桂枝与芍药发汗解肌调和营卫。因为桂枝汤证既有发热汗出,又有恶风,是卫气虚又有风寒,可是由于汗出,衙营阴、营血也伤了,既要发散风寒,又要考虑卫气虚,营血伤。所以既用了桂枝与芍药作为主要药,又加上了生姜和甘草帮助桂枝来解表,大枣、甘草和芍药相配,能更好地滋阴养血,而生姜、大枣合起来,就能更好地鼓舞脾胃之气,升腾脾胃升发之气,使津液上行。

还要注意。作为解表来用,有一个喝粥的服法。服药后须臾,喝热稀粥,一方面是加强热力,更主要的是加强水谷之精,以生津液。也说明生姜和大枣虽能鼓舞脾胃升发之气,但是还要借助谷气,单靠姜、枣鼓舞脾胃之气还不够。《伤寒沧》桂枝汤,一个是解表和营卫,一个化气和阴阳。而在《金匮要略方论》里就治疗内科杂病,不时的自汗发热,是营卫阴阳失调,也用桂枝汤。《伤寒论》中根据发表解肌的要求不同,有的连续吃,有的规定就吃一次,有的吃了以后要温覆,有的就不要求,所以服法也与病证的差异、方剂的作用和达到的目的相关,可以通过不同的服法来突出它某一方面的作用。

桂枝汤与玉屏风散作用差不多,表虚自汗也可用玉屏风散。但是,玉屏风散表虚证轻型的可用,外感风寒稍重一些的还得用桂枝汤。换句话说,恶风、恶寒且不说,恶风的程度不同,汗出的程度不同,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发热的程度不同。所以,玉屏风散就是治疗表虚自汗为主,但是风邪如果比较重,就不能用玉屏风散,如用玉屏风散必须加解表药。另外,素来有咳血,包括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在用必须桂枝汤时要注意桂枝辛温而燥是温通血脉,行营气动血的药。此外,咽痛时,有可能是热邪伤及阴血,也可能是风寒将要化热,不能用,当然咽红肿的更不能用。还有舌尖红是心有热,必须要用的时候,应加减药味,或者用其他的方子。但是,在看舌尖的时候,要注意病人的舌头是否自然放松,如果病人的舌头翘了起来,舌尖必然是红的,舌头一用劲,舌尖就红了。舌质也比较红,这些都不能算是真正的舌尖红。桂枝汤的用途是多样的,更主要的是由桂枝汤化裁了不少方子,那么理解了桂枝汤,就理解了其他的方子。

从方剂学的角度来要求,如何来组方,从简单到复杂,既有实用的方面,又有理论上的循序渐进,如果现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适当地用辛温配伍一些辛凉的药物。或者用一些其他的辛温药而不用桂枝,同样可以达到目的。例如大青龙汤可用于“溢饮”(急性水肿或急性肾炎)。周身肿,发热,需要“开鬼门,洁净府”,使水气去。以前服用大量的发汗药,汗大出,并没有把表解了。表证未除,现在往往转过来用辛凉为主加一点辛温,就不必用这个方子,因为现在可用的药物多

至于下面这两个方子,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也只是示范而已,桂枝加葛根汤,因为桂枝汤证兼见硬背拘急,就是桂枝汤证多一个肩背不得舒展,感觉难受,实际上是涉及到阳明经受邪,所以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上葛根。葛根是入阳明经的,能够解表清热,升发胃气,使津液上行。根据个人经验,津液不升,胃中不虚,可以用它,使津液上升。如果素来津液不多,升津液的时候,用葛根就必须加上甘寒的药。就《伤寒论》的范围而言,有“桂枝十八变”之说,桂枝汤衍变了十八个方子,但严格地讲,没有这么多变。桂枝甘草汤不能说是桂枝汤变的,不能仅从药味看。还有桂枝去桂加术汤,连桂枝都变没有了,就不能说是桂枝汤变的。所以,当我们把桂枝汤方药拆开来研究时,必须以桂枝汤证为根据进行研究。

九味羌活汤

(《此事难知》引张元素方)【组成】 羌活一钱半(5g)防风一钱半(5g)苍术一钱半(5g)细辛五分(1g)川芎一钱(3g)白芷一钱(3g)生地黄一钱(3g)黄芩一钱(3g)甘草一钱(3g)

【用法】上药咀,水煎服。【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恶寒发撼。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痠楚疼痛,口苦而渴,舌苔白,脉浮。

【附方】大羌活汤(《此事难知》)羌活 独活 防风 细辛 防己 黄芩 黄连 苍术 甘草炙白术 各三钱

知母 川芎 生地 各一两。咀,每服半两(15g),水二盏,煎至一盏半,去粗,得清药一大盏,热饮之。不解再服,三四盏解之亦可。病愈则止。若有余证,并依仲景随经法治之。功用;发散风寒,祛湿清热。主治:风寒湿邪表证兼有里热,头痛发热,恶寒,口干烦满而渴等症。

【方解】九味芜活汤是辛温解表加上清热药黄芩、生地,把解表的、升阳的药用上了,虽然教有没根,但有白芷、防风、细辛、川芎。当然主要是羌活,因为它治表,太阳为一身之表,为三阳之首。但是这千证与一般所讲的风寒表证不完全相合,它是风寒而兼湿,既有风寒,又有湿邪,从症状中看得很清楚,肢体痠楚疼痛,口苦而满。渴当然是胃热,但是这个渴是口苦、口干而粘,因为夹湿往往口粘,感觉到口干,要喝水,但不想喝冷水。喝下去不舒服。从理论上来讲,此方是各经都照顾到,风,寒、湿邪都照顾到了。为了监制这些药的辛散温燥,加了生地、黄芩,另外还有姜和葱作为引子。在《汤头歌诀》中这是一个通用方,特异性、针对性并不是大强,所以这个方子作为一般地用可以。要想更好地用还得加减变化。

用量得注意,原方都很小。初学的人如果懂了前面几条,按它的小量、前面的几条,恶寒发热,无汗。周身痠痛,脉浮,舌白,方子用下去没问题;如果咳嗽,就不行了,附方大姜活汤也不合适,方中都没有宜肺的药。加味香苏散

(《医学心悟》)

【组成】紫苏叶一钱五分(5g)陈皮 香附各一钱二分(4g)荆芥 秦艽 防风 蔓荆子各一钱(3g)川芎五分(1.5g)生姜三片

【用法】上锉一剂,水煎,温服,微覆似汗。【功用】发汗解表。

【主治】四时感冒。头痛项强,鼻塞流涕,身体疼痛,发热恶寒或恶风,无汗。舌苔薄白,脉浮。

【方解】加味香苏散是辛温解表的方子,是从《局方》香苏散(香附子炒去毛、紫苏叶各四两,甘草炙一两,陈皮二两不去白。共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日三服)加味而来的。主药是紫苏叶。兼有理气的作用。根据情况,后来加了一些药,用来代替麻黄汤、桂枝汤二方。麻黄汤、桂枝汤二方治疗外感风寒,有严格的区别,即有汗不得用麻黄,无汗不得用桂枝,就是说,外感风寒的表证,有汗不能用麻黄汤,无汗不能用桂枝汤。因为有汗说明表不实,或者不是风寒之邪,所以不能再用麻黄汤发汗。后来,由于药物种类的发展,对表证认识的更加深入,就有了更多的解表剂,例如九味羌活汤,在于药用得比较灵活,照顾得比较周密,充分利用了药物配伍之间的功能,所以看上去药味是多了些。

后世方比经方的用药药味多了。但它充分利用了药物之间的配伍功能,这是随着药物的增多和医疗实践的深入而进一步发展的。加味香苏散所治的就是风寒表证,风寒伤人肌表,所谓的四时感冒。就是感受了风寒之邪。感冒有多种,有风寒,有风热。还有风寒、风热夹湿的,在这里主要是指四时感受了风寒之邪,而病证比较轻,所以用药也比较轻,主要是用苏叶、荆芥来解表,这两个药在发汗解表方面比较缓和,荆芥虽然是温的,温而不燥。这两个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芳香的、辛散的,辛散轻扬。苏叶还有一个特点,可以入血,苏叶不仅是发表,还可以理胸中之气,所以有时苏叶还可以顺气安胎。这两个药合起来,加强了发汗解表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加的一些药,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来进行的。加秦艽、防风有助于解散肌表所受的风寒。加川芎帮助苏叶,因为川芎上至巅顶,下至血海,入血分,既能行血,又能行气,是芳香走窜的一个药,可以行血中之气,还可以治头痛,蔓荆手上行而散风,跟川芎合起来治头痛。李东垣曾称“头痛必用川芎,如不愈。加备引经药。”但其本身是辛温走窜的药物,而且是比较燥的,所以风热头痛、阴虚肝火、肝阳、肝风而致的头痛头晕,要特别注意配伍和用量,一般来说尽量不用。香附在加味香苏散里边没有讲到炙与炒,而香苏散本身的香附是炒的,香附的生与熟、炒与不炒在使用上不同。上行而发表要生用,下行而和血要炒用,当然香附能和多种药配伍,但首先有生熟之分。在这里,香附也是行气和血,来帮助解表,所以主要解表的药还是苏叶。

作为四时感冒风寒表证来说,这是个基本方,对于一些身体比较弱的老人或者小孩,以及妇女经期的感冒比较好。另外,这个方子还有个好处,有香附、陈皮、苏叶,所以素有胃脘痛、胃气痛、胃寒痛,又受了外感。同时感觉胃不舒服的,可用此方,因为其还有理气健胃的作用。关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句话,凡是入之所以受病,受外邪,必然是体内某一个地方的气虚,某个地方的功能低下,但并不能理解为整个人虚。例如麻黄汤证和桂枝汤证,病人的素质本来就不同。特别是大青龙汤。虚入根本见不到大青龙汤证。所以“其气必虚”的正虚没有固定的数据,是指邪正对比而言。

小青龙汤

(《伤寒论》)【组成】

麻黄去节,三两(9g)芍药二两(9g)细辛三两(3g)干姜二两(3g)

甘草二两,炙(6g)桂枝去皮,三两(6g)半夏半升,汤洗(9g)五味子半升(3g)【服法】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功用】解表蠲饮,止咳平喘。

【主治】风寒外伤,水饮内停。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者。

【附方】

(1)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即小青龙汤加石膏二两(9g)。功用:解表蠲饮,兼除烦躁。主治:肺胀,由于心下有球气,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

(2)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

射干二两(6g)麻黄四两(9g)生姜四两(9g)细辛三两(3g)紫菀三两(6g)款冬花三两(6g)大枣七枚(3枚)半夏半升(9g)五味子半升(3g)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功用,宣肺祛痰,下气止咳。主治:咳而上气,咳中有水鸡声。

【方解】小青龙汤的用药有些特殊,分这几个对药:麻黄和桂枝,干姜和细辛。而半夏、芍药和五味子这又是一对。是佐制药,是相反相成的药。正常的来理解,应该是麻、桂为君,姜、辛为臣,其他是佐药,甘草是使药。主要的症状是素有寒饮,卫受风寒,致恶寒发热,无汗而喘眩,出现了一些有特征的症状。既然是风寒需要用麻、桂,说明有寒热而无汗。

既然是素有痰饮,那么它的喘咳、它的痰就有特殊性。发作的时候是泡沫状,白色的,粘的,很难咳出。痰饮的痰,正常情况类似于鸡蛋清,受了风寒以后,由于咳而不畅,肺气不宣,所以多泡沫,很难出来,而且经常咳了以后就喘,甚至因喘息不止,而不能平卧。痰饮是由于素体阳虚,水湿不化而产生的,又叫水饮,就其性质而言属寒,又叫寒饮。必须用温化的办法,所以必须用麻、桂,共同来发散风寒,但是剂量上要注意,在这里不仅是麻黄加量,桂枝的量也比麻黄汤中大了,并不是因为表实证重,需要加强它发汗的作用,而是因为痰的产生是由于阳虚。治疗获饮还有一个方剂苓桂术甘汤,这里的桂枝就不仅仅是用于温通血脉,它就是温胸阳,化寒饮,所以过里桂枝用量加重有两重意思,一方面有助于发汗解表,另一方面它还帮助治寒饮。正因为里面有寒饮,所以用量加大。关于细辛和干姜的配伍,细辛入少阴经,能够祛在里、在下的寒水之痰,辛散的力量非常强,而它本身又是辛热之品,特点是能发散水中之寒。往往把这个水理解为少阴肾,寒是无形之邪,水是有形之邪,无形之邪依附子有形之中,那么除了上面的细辛,还有哪些药能使其分离出来?干姜主要用来温脾阳,暖肺气。合细辛有助于祛水饮。加上了半夏既可以降逆,又可以祛痰,在这里配合它们来祛痰饮,所以没有用杏仁。

外有风寒,内有痰饮,内外勾结而发病,从个人素来的体质可以知道,既然阳气不能蒸水化气,变为痰饮,煮体的阴也不足。因为水谷之所以能化为气血精津液,就是阳气的作用,既然变成痰,就不能化生为气血津液。所以有时我们不仅要看到病人有邪实的一面,还要看哥病人正虚的一面。正因为这样,所以在用麻、桂的同时用芍药。在用姜、辛、半夏的同时用五味子。这个地方用芍药,与桂枝汤用芍药有相同的意思,使辛温发汗解表而不耗伤津液,不耗伤阴血,所以它就是一个佐制的药。就五味子来说,还有两个作用。由于细辛、干姜本身是辛热之品。特别是细辛。另外同时还有菲黄、桂枝在发汗解表,所以除了阴液以外。还要考虑到肺气的问题,考虑到人体素来的阳气不足的问题。所谓肺气的问题,是因为气急而喘咳,甚至张口抬肩,不能平卧,而素体之所以有寒饮,正因为阳气虚。因此,不用这些药,就不能解除寒饮与风寒,而用这些药,就要考虑到气虚。五味子本身就是温性的药,它可以收敛肺气。所以它可以防止阳气的耗散,防止肺气受伤。加甘草。甘草和芍药相配,甘草还可以和五味子相配。甘草本身有补气的作用,还有“酸甘化阴”的作用可以祛邪而不伤正,治疗有寒饮而卫受风寒所产生的喘咳有效。

如果表证较轻,麻桂的用量可酌减,或者用麻黄不用桂枝。尽管受风寒轻,但还是引发了素来的痰饮。所以喘咳加重,说明肺气虚,阳气虚,这都需要随着病的轻重、人体的虚实来加减的。补充一点。细辛的用量,一般来说,在汤剂中的用量宜以当地的常用量与病人的情况相结合。所谓“辛不过钱”,是指《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三卷》,李时珍引陈承(《本草别说》)所说,细辛“若单用未,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虽死无伤”,而不是指汤剂的用量。另外,小青龙汤在《金匮要略方论》中治溢饮,就是水气泛溢于肌肤,水肿,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这是一种在肌肤之间的水肿,发其汗就好了。当然由于这样的水肿。是因肺气受外寒所困,水道不得通利,所以肺气不降而见咳嗽,在用于这样情况的时候,根据咳嗽的情况,把姜、辛、半夏的用量适当减少,因为这并不是内有寒饮,内有水,而是重在肌肤之间,所以麻、桂用量要注意,不能大少了,少了就不能达到开腠理,汗出,去而不尽,就不能见效。这个方子的两个变化要点是,寒热不重,麻、桂减轻,如果是水肿,姜、辛量要减少。个人经验,在治疗水肿时,去细辛,用干姜加滑石,效果更好。

小青龙加石膏汤,之所以加小量石膏,就因为内热,兼有烦躁症,而石膏量的大小,可以结合内热的程度、烦躁的程度以及原来的病情,综合考虑。大、小青龙汤石膏的用量不是主要的,要综合考虑。都是小量的,因为它不是作为主要药,要根据是否发热和热与烦躁的程度来考虑。

射干麻黄汤是附方,它的特征是素来有寒,在咳喘发作时,痰不容易出来,所以喉间如水鸡声,说明痰多,肺气闭而不得宣发,痰随气逆,又不能出来,所以喘咳,用射干麻黄汤。麻黄还是重在宣肺,加上细辛、五味子、半夏,虽然没有用干姜,但用了四两生姜,在《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方里边,生姜一般是三两,可本方用四两,是因用意不同,在桂枝汤里用来鼓舞胃气,兼散表寒,本方侧重于用生姜散水气,发散风寒,祛散水气,所以生姜的用量大。干姜侧重于温化,生姜侧重用温散。还有紫菀、款冬、射干。射干是一苦寒药,经常用来治咽肿,可以祛痰。这个方子是寒热井配,总的来说是热的。还要注意大枣的用量,一般都是十二个,这个方子里是七个。射干麻黄汤纯粹是内饮为患,风寒不多,没有寒热。

辛凉解表

辛凉解表剂治疗表热证。表热证与表寒证的主要不同处,是感受的是风热或温热之邪。其特征是寒轻热重,或者恶风而不恶寒,有汗而不畅。这一点很类似于桂枝汤证,但是有所不同。再一个就是头痛,口渴,咽痛或咳嗽,甚至咽红肿,因为风热在内上熏于咽喉。同时脉多浮数。舌虽也是薄白,但苔上少津,还经常夹有一点黄苔,如果热明显一些,可以看到舌的尖边较红,脉是以浮数为主,桂枝汤就没有这种情况。在组方中以辛凉解表药为主,也可以用辛温解表药配伍,但从总体来说是偏凉的。桑菊饮

(《温病条辨》)【组成】

桑叶二钱五分(7.5g)菊花一钱(3g)杏仁二钱(6g)连翘一钱五分(5g)薄荷八分(2.5g)桔梗二钱(6g)甘草生,八分(2.5g)苇根二钱(6g)【用法】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主治】风温初起。但咳,不甚身热,口微揭。

【方解】辛凉解表剂中桑菊饮的主治好记,突出一个就是咳嗽。有点渴,有点热。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是表热证的一个类型。风热很容易伤人的津液,伤了肺部津液,所以渴,所以这个方子就用桑叶和菊花,散肺中风热,因为这两个药都是散肺经风热的药。桑叶是肝肺两经都入,本方中虽然肺的引经药用得少,但方中既有杏仁又有桔梗,都是肺经的药。

菊花有几种,清热解毒用野菊花,平肝风、散肝热用白菊花,散肺经热、去外感之邪用黄菊花。匾别之点,白菊花以甘味为主,黄菊花以苦味为重,所以这里应该用黄菊花。如果没有黄菊花,用白菊花时应在分量上变通一下,因为方中大部分是辛凉的,可以加重薄荷用量。还要注意,这里有许多药和银翘散基本相同,还有,桑菊饮的证比银翘散轻,而桑菊饮一次用量显得比银翘散多,银翘散是每服六钱。可是桑菊饮不止六钱,这是因为银翘散六钱不是一天的量,而桑菊敢是一天的量,实际上它的量并不大。原书后面的加减法较乱,意义不大。但吴鞠通说:“眩。热伤肺络也。身不甚热,病不甚也。渴而微,热不甚也。恐病轻药重,故另立轻剂方”;“盖肺为清灵之脏,微苦则降,辛凉则平,立此方所以避辛温也”。其对病机和治法的分析简明扼要,颇能发入深省。

银翘散

(《温病条辨》)【组成】

连翘一两(9g)银花一两(9g)苦桔梗六钱(6g)薄荷六钱(6g)竹叶四钱(4g)生甘草五钱(5g)荆芥穗四钱(5g)淡豆豉四钱(5g)牛蒡子六钱(9g)【用法】共杵为散,每服六钱(9g),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臭。

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懈者,作再服(现代用法:按原方配伍比例酌情增减,改作汤剂,水煎服;亦可制丸剂或散剂服用)。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附方】银翘汤(《温病条辨》)银花五钱(15g)连翘三钱(9g)竹叶二钱(5g)生甘草一钱(3g)麦冬四钱(12g)细生地四钱(12g)。水煎服。功用:滋阴透表。主治:阳明温病。下后无汗,脉浮者。

【方解】银翘散能治疗各种风热之邪、温热志邪。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因为风热之邪从口鼻而入,而风寒之邪伤肌腠,所以风热之邪首犯肺,波及皮毛,但皮毛的见证不如肺的见证。以银翘散为例,可以有汗,可以无汗,可以恶寒,可以恶风。有汗不畅和无汗有区别,标志着毛窍是否闭塞,以及闭塞的程度,正因为这样,考虑在辛凉解表的同时,配合适当的辛温药。本方突出了一个不同的概念,认为温热之邪都是一种天地之间的不正之气,有传染性,在治疗时同时考虑了芳香辟秽的问题,以辛凉解表清热为主,配合一点辛温药,加强辛凉解表的作用。用银花和连翘为主药,取其凉而能透,芳香辟秽,特别是银花。同时,这两个药都能解毒,有时说银花是清热解毒药,但是银花有芳香之气,可以透表祛邪,所以用银花,连翘。银翘是膈上之药,是气分药,清气分热,清而兼透,所以银花作用为清热解毒,作为疮家的圣药。和酒吃,用黄酒,可以透汗,不仅是黄酒的作用,银花本身也有。大剂银花,也可以有微汗,特别是配合大剂量黄芪用,这些都是用在外科,用这些可以证实银花本身也有透表的作用。正是因为它透表的作用不够,所以取其芳香辟秽来治疗温病的同时。再加上一些辛凉解表的薄荷、牛蒡子,而牛少子本身还可以解风热之毒,治疗咽痛、咽肿,所以这两个药帮助解除在表之邪,是臣药里第一组药。臣药的第二组药,就是荆芥和豆豉,这两个药是辛温的,通过辛温,在辛凉的同时开皮毛透邪。对于豆豉是性凉还是性温有争论,认为是制法不同,用麻黄水泡和用青蒿制就不同,但李时珍明确指出:“大豆性平,作豉则温。”制作中虽未用麻黄(详见《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五卷》),但作成豆豉就发散药,一种上行的药,但是它不是一个解表的药,它是由里向外透的,单独用能治疗胸中郁热,而在这里,豆豉和这些药相配合,有辛凉解表的药,有清热解毒而芳香解表的药,既能芳香辟秽又能解表透邪,在这样的配合之下,特别是和荆芥配合,就可以发汗解表。所以银翘散是表热证,无论有汗无汗,绝不是正常的汗。正常的汗,持续周身都有汗,只能是两种情况,一个情况汗出而解,表解;另一个是阳明经证,气分证,汗出而热,不恶寒、汗出而恶风寒还发热,说明表还有邪。

肺有热,咳嗽,咽痛,舌边尖红,舌苔薄白,也可以是薄黄的,脉浮数,这里还用了桔梗、竹叶、芦根、甘草。用竹叶和芦根有助于生津,有助于除烦,渴和烦都是因为热在里的问题,所以所治之证比桑菊饮所治之证较深,方后规定一天吃几服,多长时间再吃一次,而不是一次就能解决的。本方是根据俞嘉言芳香逐秽的用法,根据李东垣清心凉膈的用法,结合起来组成了银翘散。

银翘汤和银翘散的区别:银翘汤是由于阳明温病用了下法以后,没有汗,脉仍浮,在温病中叫做邪还于表。泻后,里热已经去了,但是热还没有褪尽,里面的热邪要从表出,因为脉浮,说明腑气已通,邪要出来,已经到表,可是没透,原因是津伤气虚,所以加了一点养阴的药、清热透表的药。关于生地的问题,吴鞠通分得最细,他习惯用鲜生地、细生地、大生地。生地能清热凉血生津,可是相比较而言,鲜生地清热生津凉血,不滋阴,细生地清热的作用不如鲜生地强,兼有一点滋阴的作用,实际上细生地的作用,在滋阴方面不如大生地,在清热方面不如鲜生地。而大生地,滋阴凉血补血的作用较强。这里强调“滋”,是因为治疗外邪用滋腻的药容易留邪,特别是外感表证兼有湿邪时,更不宣用大生地,在这种情况下,选用鲜生地为宜。鲜生地一般是野生的,或者很小,生长时间短。这种情况,用来清热生津。大量驻血的热证,也可以打汁用。银花、连翘在这里还是有透表的作用,也可以说有发汗的作用,但作用很小,着重用它芳香辟秽,也就是加上了辛凉的清热解毒的作用,但是它也有透邪解表的作用,只不过作用差一些,所以要加薄荷,牛蒡子,还要用适当的荆芥、豆豉,帮助开皮毛,用桔梗宣肺气,作为芦根,纯粹是因为热伤了津液,有渴、有咽痛。之所以咳嗽,也是因为风热之邪在肺。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论》)【组成】

麻黄四两,去节(5g)杏仁五十个,去皮尖(9g)甘草二两,炙(6g)石膏半斤,碎,绵裹(18g)

【用法】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邪。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滑而数者。

【附方】 越婢汤(《金匮要略》)麻黄六两(9g)石膏半斤(18g)生姜三两(9g)甘草二两(5g)大枣十五枚(5枚)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功用:发汗利水。主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

【方解】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现在通称麻杏石甘汤,但仲景在方名的组合排列上有他的含义。虽为辛凉解表。实际上是清泄肺热,通过清泄肺热,达到止咳平喘的目的。辛凉清肺平喘,就是通过清、通过泄,在清肺热的同时,用散肺邪的办法,使得肺邪向外透。而不是通过大便的泻。根据临床,症状有热,有喘,有咳,喘咳以后,因为肺热和气急得难受,甚至可出见到喘咳时鼻翼煽动,这都是主要的证,当然舌苔脉象也是主要证,还有汗的有无。但是,作为正常的方子,所谓正常,就是从它的配伍用量来看,是治有汗的,因此若为无汗要加以变化。麻黄是四两,石膏是半斤,用量大,为什么这么排列呢?肺热如何来治?首先要看肺热是哪里来的。从伤寒的肺热来说,肺热是外耶,它是风寒郁而化热,因为它所伤的还是风寒,但从现在临床来看,可以是风寒化热,也可以是风热、温热引起,既然是外来之邪,就要从外解,而且邪在肺,肺与皮毛相合,还是要通过肌表来透散。

散肺邪的君药。还是麻黄,麻黄是首位,正因为它咳逆气急,所以在用麻黄的时候,不能离开杏仁,既要宣肺散邪,又要降肺平喘,这两个君臣药是相须相使药,也可以说麻黄平喘离不开杏仁。可是麻黄和杏仁都是温药,如何使它能治疗肺热?不得不用大于麻黄的石膏,因为石膏辛甘大寒。首先它是阳明经药,是肺胃二经的药,而它着重是阳明经药,不是主要入肺经的药,所以按次序来说应该是胃经和肺经药,它是以清热为主。它的清热与其他药有所区别。因为除了甘味以外,还有辛味,所以说石膏清而能透,但是石膏只是清而兼透。如果配合得好,不影响散邪,所以在这里,石膏的位置在后面。从石膏的量来看,不算大大,麻黄四两,炙甘草二两,再加上这五十个杏仁,是寒温各半的。现在有两个误解。一个是肺炎就要消炎,用凉药,因此尽管知道麻杏石甘汤,但用大量的石膏,量过大了。对于这个证,就有了选择性,有的合适,而对于一些热不甚,或者是皮毛未开的,就不合适。再一个是,用于麻疹并发肺炎时,还是要开皮毛,汗不出疹不透,疹不透病不好,所以还要开皮毛,使汗出疹透自然热就清了。如果在这时过分地用石膏,就不行。我们可以根据热的情况、汗的有无,来调整石膏和麻黄的比例,这里石膏跟麻黄剂量是二比一,加上其他的剂量是一比一。如果是有汗而肺热盛,可以适当地加重一些石膏的用量;如果没有汗,麻黄的量考虑不要过小,同时可以考虑用桔梗配合起来,开肺气,这样就可以减少一些麻黄的用量而收到相同的效果。

有一个变化的方法,就是如果这个人的脾胃素来不好,或者是后天不足,特别是大便经常溏薄的人,出现了肺热咳喘时,虽适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中石膏就得减量。如认为清泄肺热的力量不足,可以酌加炙桑白皮。若用来治疗麻疹,把麻黄减少了以后,除了用桔梗以外,还可以加入一些辛温解表发汗而不燥的药,例如荆芥,防风,或者少用一点苏叶,因为苏叶入血分,所以不能用多,这样对麻疹病人有好处。还有,石膏减少量,加用桑白皮,为的是原本脾胃不好,后天失阔,可是在热盛的时候,肺移热于大肠,也可以加入,尤其是

第三篇:邓中甲方剂学讲稿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读后感

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等四部经典医学著作的形成,就标志着中医体系已经建立起来。祖国的传统医学发展到现在,已是各家各派学说竞相争鸣。在中医的众多治疗方法之中,方药无疑是最根本的。今年寒假,在张凤瑞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邓中甲教授的《邓中甲方剂学讲稿》。邓中甲教授系四川省教学名师、首届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从事方剂教学、临床、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中,他善于以大量的书证,严密的说理。新颖的观点,开拓学生的眼界,处处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在这本书中也有深刻的体现。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是刚刚才结束中药学的学习,可以说是带着中药学的很多问题来看这本书的。记得张凤瑞老师说过:“药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可是如何去体会其中的奇妙,我却满是疑问,正是带着这种疑问我开始了《邓中甲方剂学讲稿》的学习。

在本书的开篇就明确了什么是方剂。这一点给我的感触极大。也许这个问题在很多人看来算不上是一个问题。认为方剂不就是在处方签上写几味药,那个药物群体就是方剂。这种观念我想即使是我们很多接触中医有一段时间的人也是这么认为的吧?邓教授告诉我们方剂有着严格的规矩性,方剂是以药物按照一定的的规矩和方法组成的,药物按一定的规矩和方法组合才能成为方剂而且方剂必须是在辨证论治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斟酌用量,按照组方结构的要求,妥善配置而成的。没有中医学理论的指导的所组成的是不能称之为方剂的,只是一张处方,一个方子。这一点我个人认为对于我们学习中医的人来说是必须要铭记于心的,是必须要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必须坚守的准则。正如张景岳说的:“遣方用药之道须谨慎行之,切不可轻率处之。”

在论述方剂这篇中,在每一个方剂上除了明确指出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之外。很多方剂还选出了一些临床上很典型的案例供我们初学者分析,理解方剂的妙用。同时对部分由特殊用法的方剂也明确告诉我们其差别。例如,银翘散久煮功效偏重与清热解毒,其疏散风热之的功用就会大打折扣,提醒了我们要多注意方药的用法。主治中作者从病机角度进行由浅入深的分析,深刻的剖析了各种症状的产生和所对应的病机之前的关系,使人起来的时候有一种豁然开朗茅舍顿开之感。例如:在麻黄汤中关于,以前一直不懂为什么麻黄汤证中会有恶寒重这一现象。邓老师是这样解释的,卫阳在寒邪作用下,寒性收引凝滞,使得卫阳被郁遏,则卫气温煦体表功能减弱,就会恶寒。在这段话中,告诉了我们麻黄汤证中为什么气体正气不虚,又为什么出现了寒像,同时这一解释也可以被我们用到其他临床现象的分析当中,通过举一反三,对我们中医学的融会贯通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也集中的体现我们中医学中的一体观这个概念。

在方剂的分析中集中体现了中医的各种理论。例如大柴胡汤中所使用的柴胡配芍药这一疏肝与柔肝缓急止痛的经典配伍,既可以防止柴胡疏肝太过,又滋养肝阴,同时两者合用还可增强止痛的功效;还有生姜配大枣,既能温中,同时能够降逆止呕。还有很多经典的由伤寒这一经典著作所奠定的基本配伍方剂结构,书中也都一一作了深入的分析,同时邓教授还把时方派与经方派在方剂的使用之中的分歧对我们进行讲解,让我们对方剂的基本组成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了解。例如再造散,这是使用经方的理论和时方相结合的方剂,以羌活、防风。桂枝代替麻黄的发散之功。在邓教授的分析之后,给人以一种独特的体会,也对方剂的使用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在案例之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邓教授举了一个他三十多年前遇到的一例年轻人破伤风的案例。因为当时条件的限制,没有抗毒素血清,只好使用了玉真散,结果一周之后病人就得到了痊愈。中医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不能用来治疗急性病证,很多临床工作多年的中医大夫也是这样的想法。然而从这个案例中我觉得中医在一些典型的急性病例中也应该是具有广阔的天地的,中医能在几千年的历史的长河之中流传至今,一定是有她的实实在在的临床疗效作为坚实的基础。我们应该相信中医,真学中医,真用中医。

读完《邓中甲方剂学讲稿》让我对中医方剂理论,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等中医基础理论有了一个更好的体会,同时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学习之中,要多思考中医之间的联系,要学会学活中医,真正理解中医基础的精华奥妙所在。

第四篇:方剂学(本站推荐)

2012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方剂学

第一单元 总论

细目一:方剂与治法

要点:

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常用治法

细目二: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要点:

1.方剂的基本结构

2.方剂的变化形式

细目三:剂型

要点:

常用剂型及其特点

第二单元 解表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辛温解表

要点: 1.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2.九味羌活汤、香苏散、止嗽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三:辛凉解表

要点:

1.银翘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3.桑菊饮、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四:扶正解表

要点:

1.败毒散、参苏饮、加减葳蕤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麻黄细辛附子汤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三单元 泻下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寒下

要点:

1.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2.大陷胸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温下

要点:

1.温下剂的基本配伍规律

2.温脾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3.大黄附子汤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四:润下

要点:

麻子仁丸、济川煎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五:逐水

要点:医学全.在线www.xiexiebang.com 十枣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服用方法及其意义

细目六:攻补兼施

要点:

黄龙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第四单元 和解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和解剂的适用范围

细目二:和解少阳 要点:

1.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2.蒿芩清胆汤、达原饮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调和肝脾

要点:

1.四逆散、逍遥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2.痛泻要方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四:调和肠胃

要点:

半夏泻心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第五单元 清热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清热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清气分热

要点:

1.白虎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2.竹叶石膏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三:清营凉血 要点:

1.清营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2.犀角地黄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化裁运用

细目四:清热解毒

要点:

1.凉膈散、普济消毒饮、防风通圣散、仙方活命饮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黄连解毒汤、清瘟败毒饮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化裁运用

细目五:清脏腑热

要点:

1.龙胆泻肝汤、左金丸、清胃散、玉女煎、芍药汤、白头翁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葛根黄芩黄连汤的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3.导赤散、泻白散、苇茎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六:清虚热

要点:

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六单元 祛暑剂

要点: 1.祛暑剂的适应范围

2.清络饮、香薷散、六一散、新加香薷饮、桂苓甘露散、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七单元 温里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温里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温中祛寒

要点:

1.理中丸、小建中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2.吴茱萸汤、大建中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回阳救逆

要点:

1.四逆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2.回阳救急汤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四:温经散寒

要点:

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阳和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第八单元 补益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补益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补气

要点:

1.四君子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2.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完带汤、生脉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三:补血

要点:

1.四物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2.当归补血汤、归脾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四:气血双补

要点:

1.炙甘草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八珍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化裁运用

细目五:补阴

要点:

1.六味地黄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2.大补阴丸、一贯煎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3.左归丸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六:补阳

要点:

1.肾气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2.右归丸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七:阴阳双补

要点:医.学全.在.线www.xiexiebang.com 1.地黄饮子、龟鹿二仙胶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七宝美髯丹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九单元 固涩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固涩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固表止汗

要点:

牡蛎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三:敛肺止咳

要点: 九仙散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四:涩肠固脱

要点:

真人养脏汤、四神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五:涩精止遗

要点:

1.桑螵蛸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金锁固精丸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六:固崩止带

要点:

1.固冲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2.易黄汤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十单元 安神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安神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重镇安神

要点:

朱砂安神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三:滋养安神

要点:

1.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甘麦大枣汤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十一单元 开窍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开窍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凉开

要点:

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温开

要点:

苏合香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第十二单元 理气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理气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行气 要点:

1.越鞠丸、半夏厚朴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金铃子散、厚朴温中汤、天台乌药散、暖肝煎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降气

要点:

1.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旋覆代赭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小半夏汤、橘皮竹茹汤、丁香柿蒂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十三单元 理血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理血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活血祛瘀

要点:

1.活血祛瘀剂的基本配伍规律

2.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补阳还五汤、温经汤、生化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3.失笑散、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七厘散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4.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瘀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止血 要点:

1.止血剂的基本配伍规律

2.咳血方、小蓟饮子、槐花散、黄土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3.十灰散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十四单元 治风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治风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疏散外风

要点:

1.消风散、川芎茶调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大秦艽汤、牵正散、玉真散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3.小活络丹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平熄内风

要点:

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大定风珠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第十五单元 治燥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治燥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轻宣润燥

要点:

1.杏苏散、清燥救肺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桑杏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滋阴润燥

要点:

1.百合固金汤、麦门冬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养阴清肺汤、益胃汤、增液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十六单元 祛湿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祛湿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燥湿和胃

要点:

平胃散、藿香正气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三:清热祛湿

要点: 1.茵陈蒿汤、三仁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八正散、甘露消毒丹、连朴饮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3.二妙散、当归拈痛汤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四:利水渗湿

要点:

1.五苓散、猪苓汤、防己黄芪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五皮散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五:温化寒湿

要点:

1.真武汤、实脾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苓桂术甘汤的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3.萆薢分清饮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六:祛风胜湿

要点:

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十七单元 祛痰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祛痰剂的适用范围及基本配伍规律 细目二:燥湿化痰

要点:

1.二陈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2.温胆汤、茯苓丸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清热化痰

要点:医学全在线网站www.xiexiebang.com 1.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2.滚痰丸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四:润燥化痰

要点:

贝母瓜蒌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五:温化寒痰

要点:

苓甘五味姜辛汤、三子养亲汤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六:化痰熄风

要点:

1.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定痫丸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十八单元消食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消食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消食化滞

要点:

1.保和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枳实导滞丸、木香槟榔丸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健脾消食

要点:

1.健脾丸、枳实消痞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葛花解酲汤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十九单元驱虫剂

要点:

乌梅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第二十单元涌吐剂

要点:

瓜蒂散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五篇:学车心得体会王付兵

学车心得休会

学员——王付兵

学习驾驶机动车,在很多人看来是在做一件很随意的事,其实我觉得是一件很严肃的事。当你驾驶着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那车上所有人员的生命及安全就已经全部的交给了你。现把我自己学车的心得体会与大家进行分享:

一、学车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

无论以前驾驶过车还是没有,我觉得都必须认真对待,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按照教练的要求,按时进行练习,不能太随意,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对自己是不利的。

二、调整心态,克服自己的紧张情绪

刚开始学会很紧张,很怕什么都弄错之类的,教练也让自己有压力,不过最重要的是在学的时候要头脑清醒。加强练习是克服紧张很好的方法。所以呢,你在学了一点之后有机会就用车再试试,没有的话就在脑子中反复记得,不然下次去又忘记。另外就是多的教练交流和沟通,学习教练的一开车经验。这样去做了,心里紧张的会慢慢的消失。

三、勤奋练习、打好基础

谷话说得好“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教练默契的配合。教练认真的教,而学员需认真的学。学车首先要打好坚实的基础,这无论是对考试还是以后的驾车都有很大的帮助。要打好基础,那就需要多练习,熟能生巧。只要多进行练习,那么我

1们对车速的控制、对车体的感觉等都会随之增加。

四、有机会多进行长途训练

其实学车呢我就觉得是个基础的事情,以后很多开车的东西还是要有经验,现在就是练习一下那种感觉吧。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多跑长途,不要怕花钱。只有跑长途,我们才能学习得到开车的技能和经验,才能锻炼得到自己处理复杂情况和突发情况的能力。如果不进行长途训练,我觉得即便是领到驾驶证,那很多人都不敢开车上路。

五、考试的时候,要放松心态,正常发挥

考试的时候放松心态,不能过分的紧张,按照教练平时对我们的训练进行考试,把每一个动作做到位,不要忙,也不要抢。正常的发挥,那么考试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我总结出了八个字,希望对学车的同志们有用,那就是谦虚、谨慎、胆大、心细。

下载王付方剂学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付方剂学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课讲稿2017 王

    同志们: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在学深、学细、学透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的基础上,抓牢抓实“做”这个关键,坚持以学促做、知行合一,使党纪条规真正内化于心、......

    王莉讲稿

    学校文化—工作理念讲稿 大家好,我是内训师王莉,很高兴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校文化,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上午几位内训师的内容是,学校核心价值观…… 那我们的工作理念是什......

    方剂学小结

    解表剂共选正方16首,附方24首。根据功用不同,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三类。 1.辛温解表 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麻黄汤麻、桂并用,发汗散寒力强,又能宣肺平喘,为辛温......

    方剂学讲义

    厂房(地)租赁合同 出租方(以下称甲方): 承租方(以下称乙方):根据《合同法》及其它有关法律的规定,甲、乙双方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就甲方将其合法拥有的厂房(地)租赁给乙方使......

    方剂学总结

    方剂学总结一、主治病证选方剂 二陈汤—湿痰咳嗽 香薷散—阴暑 贝母瓜蒌散—燥痰咳嗽 六一散—暑湿 保和丸一食积 大黄牡丹汤—肠痈初起 乌梅丸—蛔厥 麻子仁丸(脾约丸)—脾约......

    方剂学总结111

    方剂学总结一、主治病证选方剂 二、 二陈汤—湿痰咳嗽 香薷散—阴暑 贝母瓜蒌散—燥痰咳嗽 六一散—暑湿 保和丸一食积 大黄牡丹汤—肠痈初起乌梅丸—蛔厥 麻子仁丸(脾约丸)......

    《方剂学》试卷范文

    《方剂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请将正确选项的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A型题(2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

    方剂学学习体会

    方剂学学习体会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中医治法和方剂理论及其临床运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也是中医的精华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