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王先霈老师演讲
春天到来时,我突然接到了一个受宠若惊的任务。那天打开电脑,我看到了一则题为“求序”的邮件。这则邮件是我的恩师王先霈教授从美国发来的,他让我为他即将出版的一本演讲录写序。
天啊,老师这不是折煞学生吗?开始我还以为王老师是开玩笑,但仔细一想不对,因为王老师是从来不开玩笑的。接下来我就左右为难了,写吧,怕力不从心;不写吧,又怕王老师说我不识抬举。经过反复斟酌,最后我还是答应了王老师,决定硬着头皮写。
我之所以答应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是听着王老师的演讲成长起来的。我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我已经是一个什么了不起的人物或者人才,只是想说,作为王老师的学生,我听他演讲的时间比较早,次数比较多,跨度也比较长。我想,这也许正是王老师给我布置这个任务的初衷吧。
一九七九年秋天,我考入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第二年秋天,我们开始学《文学概论》,给我们上这门课的就是王老师。王老师上课,与其他老师很不一样,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与众不同。换一句话说,王老师上课不像是上课,倒像是在演讲。这么说来,我早在三十几年前就开始听王老师演讲了,那时我还是个十七八岁的孩子。
当时老师们来上课,大都会拎一个鼓鼓的包,走上讲台后,先要从包里掏出教材和讲稿,再将它们一一打开,摊好,然后才开始讲。有的老师还一边讲一边看,生怕讲错了或者讲漏了。王老师则不同,他进教室从来不拎包,也不带教材和讲稿,只是偶尔在手里捏一张小卡片。事实上王老师很少看那张小卡片,它更多的时候只是他手中的一个道具,有点像说书人手里的纸扇。当然,王老师并不是没有备课,只是他把课都备在了心里。因为成竹在胸,烂熟于心,所以王老师讲起课来总是环环相扣,有条不紊,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更为不同的是,很多老师上课基本上都是照搬书本,大一二三,小一二三,一切按书上来,连顺序都不变。王老师则不这样,他从来不照本宣科,依据教材却不拘泥于教材,一会儿《文心雕龙》,一会儿《哥德谈话录》,一会儿苏东坡,一会儿莎士比亚,古今中外,南北东西,有点儿天马行空。但是,王老师并不信马由缰,更不脚踩西瓜皮,他每堂课都要紧扣几个关键词,既放得很开,又收得很拢,形散而神聚。他很像一个放风筝的人,即使风筝飞到了天外,那根线也始终攥在手中。
大学毕业后,我有幸留在学校一边学习一边工作。这样一来,我听王老师演讲的机会就更多了。除了在教室里听王老师讲课外,我还能经常在大礼堂或报告厅听到他的学术讲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校园的学术空气非常浓厚,差不多每天晚上都有名师报告会。王老师当时是我们学校最红的名师之一,只要他的名字在海报上一出现,那天的会场肯定是人满为患,座无虚席。为了听王老师演讲,好多人常常都是提前几个小时就去会场抢位子,有的甚至连晚饭也顾不上吃。我虽然每次都很积极,但有好几回还是去晚了,最后只好站着听,有几次还是趴在窗户外面听的。
听王老师演讲,我几乎没听到过重复的内容,甚至连举例也没有雷同的。这一点让很多人都叹为观止。王老师是个谦虚而低调的人,不喜欢别人恭维他,讨厌别人说奉承话。但在这里我还是要貌似奉承实则诚恳地说,王老师是个大学者。他学富五车,满肚子都是学问,所以每次演讲都有新的话题,新的材料,新的见解,不像那些小家子,内存不足,捉襟见肘,一上台就炒现饭。正因为王老师的演讲常讲常新,所以我们才百听不厌。
王老师的专业是文学理论,重点研究文学心理学和文学批评学,但他学贯中西,融汇古今,差不多涉猎了与文学有关的各个领域。因此,他不但能在文学理论方面发出权威的声音,还能对许多涉及文学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他既能给博士生硕士生深刻地阐释文学与宗教或者文学与科学的关系,也能通俗地告诉大学生和中学生怎样去欣赏中国的四大名著或者外国的现代派诗歌。王老师的脑海就好像一个文学的富矿,里面储满了各种稀奇宝贝,他哪怕随手掏出一块来,对我们来说都是新鲜的,陌生的,金光闪闪的。还有,王老师的记忆力非常好,简直是好得惊人。博闻强记这个词用在他身上真是一点儿也不夸张。演讲的时候,他不仅能把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名篇佳句背得滚瓜烂熟,而且还能把那么多外国文艺理论家的经典论述信手拈来。那些冗长而绕口的外国人的名字,他居然也能脱口而出。至于中外文学名著中的那些精采细节,王老师更是熟而又熟,手到擒来。有一次,王老师讲《红楼梦》,讲的是小说第二十二回的前半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他不仅把故事情节讲得清清楚楚,就连人物的对话都能背下来,宝钗怎么说,黛玉怎么说,贾宝玉又怎么说„„他竟然背得一字不差。
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王老师《文学心理学概论》等一系列重要著作的出版与传播,他在学术界已经是闻名遐迩了。由于知名度的日益攀升,邀请王老师演讲的单位便越来越多了,不仅有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还有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坦率地说,王老师是个很清高的人。但他把清高藏在骨子里,表面上还比较好说话。有人请他演讲,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一般都会答应下来。因为他不愿意让人家没面子。那几年,王老师演讲的范围不断扩大,不仅讲遍了武汉三镇,而且还讲到了其他省市,近至郑州长沙,远及北京上海,几乎大半个中国都留下了王老师演讲的声音。
王老师在武汉地区的演讲,好多次我都去听了。因故漏听的,事后我也及时做了弥补,或者看笔记,或者听录音,或者找一些到场的人打听。可以说,王老师的每一场演讲都很精采,听过他演讲的人无不交口称赞,钦佩不已。他有许多场大型演讲,至今还被人们铭记着,谈论着,回味着,如在武汉大学讲的《人生的艺术化》,在华中理工大学讲的《禅宗与中国诗学》,在中南民族大学讲的《当前历史题材文艺创作》,在湖北省图书馆讲的《诗歌的形式美》等,这些演讲都堪称经典,具有深远的影响。
王老师演讲,从不故弄玄虚,也不装腔作势,更不装神弄鬼,不管讲多么高深的问题,他都能举重若轻,深入浅出,让听众听有所悟,听有所获。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那次讲禅宗与诗学。应该说,这是一个深奥而枯燥的题目,如果换了其他人讲,可能是如讲天书,玄而又玄,让听者不知所云,一头雾水。但王老师却讲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他先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科学如果没有宗教就是瘸子,宗教如果没有科学就是瞎子。”这话既有诗意又有哲理,一下子就把听众抓住了。接下来他又讲了两个寓意深邃的禅宗故事,一个是“磨砖作镜”,一个是“拈花微笑”。他一边讲一边延伸,不知不觉就把话题转移到了诗学上,然后轻而易举便把宗教与艺术的关系讲通了,简直像捅破一层窗户纸那么容易。
虽然王老师是研究文学理论的,但他非常关注文学创作,尤其是当下的创作问题。比如他那次关于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的演讲,光涉及到的当代历史小说就多达十几部,并且还具体分析了唐浩明的《曾国藩》、凌力的《少年天子》、二月河的《雍正皇帝》以及熊召政的《张居正》。通过分析后他指出,文艺作品中的“历史真实”比历史著作中的“历史真实”包含了更多的主体建构的成分,从而鼓励作家在从事历史题材的文学创作时应当更加充分发挥创作主体的作用。因为王老师把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打通了,所以他的很多理论是从创作中总结出来的,这些理论反过来又能有效地指导创作。正因为这样,很多作家都喜欢听王老师演讲。
王老师在外地的演讲,我听的虽然不多,但我知道每一场都引起了很好的反响。比如他在南京大学讲文学思维活动中的无意识现象,在中南大学讲西方文学理论概念的吸纳问题,在苏州大学讲文学与本土文化传统的关系,这些演讲无不受到当地听众的热烈欢迎。后来外出开会,我在不同场合碰到这些学校的师生,当他们知道我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时,好多人会跟我提到王老师。虽说时过境迁,但他们一说起王老师的演讲来,仍然是激动不已,啧啧称奇。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骄傲地对他们说,我是王老师的学生!听我这么一说,他们马上就对我另眼相看了。说实话,作为王老师的学生,我真是沾了他不少光。
我有时想,王老师的演讲能征服那么多听众,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技巧?但仔细一想,他是不怎么运用技巧的,甚至可以说他的演讲无技巧。他和当下很多人演讲,尤其是那些蹿红的学术明星的演讲不一样。他们演讲,都有全面而精湛的技巧支撑,或者说包装。我把他们惯用的技巧归纳了一下,至少有这样几种。一是炫耀,比如说自己是哪所名脾大学毕业的,师从过某某大师,曾到外国某所大学做过访学,有的还把曾与某位高官同桌吃过饭这种经历拿出来晒;二是卖弄,比如读过多少本书,获过多少次奖,发表过多少篇文章,出版过多少本著作,有的还自曝懂几门外语,甚至隔几分钟还要秀上一个英语单词;三是煽情,比如与听众拉关系,套近乎,耍贫嘴,抛媚眼,有的还俗不可耐地说,在座的都是美女帅哥,我爱你们!四是插科打诨,比如一边讲一边张牙舞爪,搔首弄姿,有的还在中间哼那么一支歌,或者在快结束的时候赋上一首打油诗。
以上种种,王老师从来没用过。他一不炫耀,二不卖弄,三不煽情,四不插科打诨。其实要炫耀要卖弄的话,他也是有货可炫可卖的,并且还是干货,比如他读过何其芳的研究生,比如他很早就在《文学评论》上发过论文。但是,他在演讲中却对这些只字不提。至于煽情,王老师恐怕真不会,别说让他油腔滑调,甜言蜜语,就是一句过于动情的话,他可能也说不出口。插科打诨嘛,按说王老师应该是有这个能力的,打几个手势,唱几句歌,再说几句顺口溜,这些有什么难的?可他不屑于这样,我想他一是怕自己肉麻,更重要的是怕听众起鸡皮疙瘩。
王老师演讲没有技巧,并且拒绝技巧,那他到底靠什么取胜呢?我曾读到一本类似演讲指南的书,上面说成功的演讲要做到三点,一是以声夺人,二是以情动人,三是以理服人。
回忆王老师的演讲,我觉得他在声和情这两个方面都没做到。先说声吧,虽然王老师的普通话说得很标准,也很有磁性,讲起来流畅而精准,但他并不太看重声音的作用,从不像其他演讲者那样,声音忽高忽低,忽粗忽细,忽疾忽缓,故意制造一种落差。王老师的声音从头到尾几乎没什么变化,一直是不大不小,不快不慢,像一条小河冷静而平和地流淌着。再说到情,我觉得这恐怕正是王老师的弱项。他在演讲中不仅不会煽情,而且连必要的情感交流都不是太多,一是他的面部表情不够丰富,除了庄重,就是严肃,你很难看见他笑一下;还有一点,他的深邃而锐利的眼睛很少看听众,大部分时间都平视前方,或者久久地仰视天花板。平易近人与和蔼可亲这两个词都与他相距甚远。
如此说来,王老师的演讲就全靠以理服人了。没错,理就是王老师演讲的核心价值,也是他演讲的制胜法宝,还可以说是他演讲的魅力之源。他的演讲,处处有理,结构上有条理,逻辑上有推理,内容上有道理,有哲理,有真理。总而言之,王老师的演讲始终闪耀着理性的光芒。正是这一道道理性之光,照亮和征服了成千上万的听众。
我永远忘不了王老师在武汉大学的那一次演讲,他给文学院的几百名大学生讲日常生活的诗意。演讲是在晚上举行的,讲到一半时,礼堂突然停电了。电虽然停了,但王老师的演讲并没停下来。他在黑暗中继续讲,居然越讲兴致越高。学生们在黑暗继续听,反而越听越认真,礼堂里鸦雀无声。我想,那天晚上礼堂的灯虽说熄了,但王老师演讲中的理性之光却把听众们的心都点亮了。演讲结束时,漆黑的礼堂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出任了《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主编。因为王老师是刊物的顾问,所以他参加了我们的很多活动,比如语文教学研讨会,文学教育高峰论坛,中学生作文大赛颁奖典礼„„差不多每次活动都有王老师演讲,他的演讲成了我们杂志的一个传统节目。从一九九八年到二0一0年,十几年来我们举办的活动少说也有三十多次,我算了一下,王老师的演讲至少有二十场。
王老师每次演讲都是我主持的,他讲的好多题目我至今还记得一清二楚,比如在江西庐山讲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在广西北海讲作文的虚实问题,在哈尔滨戈果理宾馆讲形式的意义,在遵义的铁路大酒店讲写作与阅读的互动,在大连海边讲文学写作的创新,在青海湖畔讲文学与科学的关系。王老师讲得最远的地方是新疆的克拉马依,我记得他是给语文老师讲文本解读。他时间最近的一场演讲是去年夏天,在四川乐山,讲的是作文的真实性与文学性。参加我们杂志活动的大都是语文教师和中学生,还有一些中学生家长。面对这样一群结构复杂的听众,王老师的演讲仍然是以讲理见长。与以前有所不同的是,他更多的时候是把要讲的理与生动有趣的故事紧紧地结合起来,要么把理寄寓在故事中,要么从故事中提取出理来。比如,他在第三届文学教育高峰论坛上讲文学的形式,为了阐明形式的审美价值,他先讲了京剧折子戏《苏三起解》里的一个片断。苏三叫一声苦哇!竟博得满堂喝采。王老师问,苦是令人同情的,观众为何要叫好呢?他接着说,其实喝采声不是冲着词意而只是冲着演员的声腔,不是由于内容而只是由于形式。他这么一说,老少听众对他要讲的理马上就心领神会了。
在给我布置写序任务的那则邮件中,王老师特别强调说:“我不愿意听颂扬之词,希望平实地评价,也指出弱点。”?这虽然是王老师的真心话,却让我写起来困难重重。原因有三,首先,我听王老师演讲的时间长达三十年,他的演讲是真的好,我也是真的喜欢,要我不写颂扬之词,我是真的做不到;其次,我业余写点小说,也勉强算个作家,但小说没写好,却在遣词造句上染上了修辞的毛病。评价王老师的演讲,我也想尽量做到平实,但由于修辞的积习难以一下子彻底改掉,所以我怕不能完全达到要求;第三,王老师要我对他的演讲也指出弱点,可我想来想去也没想出什么弱点来。其实,指出一个人的弱点比指出一个人的优点要难得多,这不光要胆量和勇气,还必须得有知识和智慧。不过,为了不让王老师太失望,我还是从鸡蛋里挑出一点骨头来。我觉得,幽默感在王老师的演讲里似乎还少了一点,以后可以考虑加大剂量。
前天动笔写这个序的时候,春天虽然来了,但却还冷得很,窗外的一株茶花还没开出来。今天要收尾了,扭头一看,那茶花居然已经绽放,简直比桃花还艳,看来春天真的来了。王老师说,他下个月从美国回来,但愿这茶花能延长花期,等王老师回来也看看。
第二篇:评王先霈主编《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与通识教育——评王先霈主编《大学语文》
作者:魏天无
若干年来,有关大学语文的性质、功能、定位等问题议论颇多,争议不断。有的重视它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训练上的实用性,有的则提出以文学鉴赏取代语文教育,有的则强调它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性等等,由此导致了大学语文教材在编撰体例、选文标准、教学安排等方面的差异。由公共课到素质教育课、通识教育必修课,大学语文在现代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作用的变迁,一方面显示了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求新、求变的过程中,如何“求同存异”而非“求异去同”,避免教材建设的低水平重复乃至粗制滥造而导致的学生的厌学情绪,仍然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新近出版的由王先霈主编的《大学语文》(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明确将教材定位于“通识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性质”,其目标是“突破单门学科思维的局限,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汉语语言文学素养,增强他们对古今美文所传达的优秀文化的兴趣和了解,培育其高雅的审美趣味,并对提升其人格修养产生有益效果”(《前言》)。这一定位和目标是建立在对该门课程历史沿革、现实情境及接受对象实际状况的全面考量、慎重取舍的基础上的。首先,自上世纪80年代初大学语文恢复设立时起,改变学生因文、理分科而导致的人文知识、素养的匮乏,思维方式的局限等问题,即是它的宗旨与面临的任务;工具性、人文性与审美性的统一,是它所追求的理想目标。这一目标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指导性。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所接受的语文教育已有了很大改善,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功能相应地弱化。王先霈认为:“中学‘语文’课程可以理解为‘语言—文学’,知识灌输和基本训练是它的重要任务;大学非中文专业的‘语文’课程则可以理解为‘文学—文化’,着重点不再在工具性,而是以通过优秀作品进行文化熏陶为主。”(《前言》)也可以说,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欠缺或薄弱,应通过中学语文教育的逐步完善加以解决,不应当成为大学语文承担的主要职责。第三,通识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的定位与定性,一方面针对着现代大学学科划分越来越精细、彼此越来越隔膜的弊端,同时,它所内含的非职业性、非功利性的教育理念,也规定了这门课程的着眼点不在某种实用知识的传授,而是健全人格的培育。它更为关注的是人的道德、情感、理智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与他人、与世界的和谐相处,是个体独立思考、自由表达能力的自主建构。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对人类已有的思想观点深入了解的前提之下,文学艺术作品又是其中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上述对大学语文的性质、目标的理解和认识,贯穿在整本教材的编撰之中。因此,它既参考、吸取了多种现行教材的优点,以利教学的相对稳定和延续,又力求编出新意,突出个性。稳中求变,变中出新,是这本教材最大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一是按主题分类编排,意旨鲜明。教材按立身处世、读书思考、艺术欣赏、友爱亲情、乡土祖国、人与自然和汉语之美分为七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讲读课文和扩展阅读两大部分,既相互呼应,又能使学生能在更宽广的视野中加深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按主题分类并非这本教材的首创,不过,我们从单元的结构安排和内部文章的选择上,可以深切地感受到编选者鲜明的指向性: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充实的人生,或者,人生而在世,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获得精神的丰盈与心灵的自由的。对此,不同时代的作家诗人有着不尽相同的思考,能够给予今人多方面的启迪。以“读书思考”为例,正如单元导读者所言,关注人生,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许多文学家在其作品中上下求索并尝试回答的终极问题。而他们在读书过程中所获得的颖悟,同样极具启示意义。本教材的编选者何尝不是希望这本书的学习者,以同样的方式和态度来对待其中的每一篇诗文呢?
二是导读的异彩纷呈,多元并存。这本教材最大的一个亮点,是特邀了三十余位撰稿人为选文做导读。他们当中既有著名作家如方方、王充闾等,也有著名文学批评家、理论家如白烨、孙绍振、於可训、程光炜、陈晓明、王鸿生等,还有各学科领域著名学者、专家如李宇明、王宁、王兆鹏、吴岳添、周宪、曾繁仁、鲁枢元等。源于创作的经验和深厚的学养,他们的导读言简义丰,切中肯綮,往往能见人之所未见;而不同的人生阅历、知识背景又使他们的解读各有侧重,自出机杼。比如对以“晦涩”著称的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的《天鹅》一诗,郑克鲁认为带有“元诗”意味,即诗人以诗来表达写诗的艰难,慨叹完美的难以企及;吴岳添则认为此诗象征着诗人高尚理想的脱俗和他不懈追求的纯美境界。这样的带着自己“体温”的解读,其意图也正在激活学生的感悟,去用心体验语言艺术无法穷尽的魅力。
三是选文上的文质统一,兼容并蓄。传统教材由于在选文上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加之有不少篇章与中学语文重复,难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现行的一些教材则有迎合学生阅读趣味的现象,忽视教材应有的导向作用。本教材的编选者则把选文的标准定在“具有较高稳定性、关乎民族和人类基本美德、有助于大学生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和深化、有助于正当审美趣味培育的作品”(《前言》)。但即便如此,可供选择的诗文也是浩如烟海,编选者力求在既定的目标、单元的框架下,达到选文的文质统一、兼容并蓄。“汉语之美”是这本教材非常富有特色和创意的一个单元,既使教材避免了重“文”轻“语”的跛足之憾,又使学生在不同体式与风格的文章中领略母语的历久常新的美丽:王力的《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影响深远,所涉及的语言知识丰富而平实、耐读;梁实秋的《语言、文字、文学》则以闲谈笔调阐述三者之关系,属于学术随笔;侯宝林的《戏剧与方言》是以相声的形式谈论方言与戏剧之间的关系,诙谐幽默;梁羽生的《名联谈趣》则以陈寅恪出对子的典故,探讨对联这一中国文学独有的形式;韩少功的《现代汉语再认识》属于演讲稿的节选,他以作家的敏锐眼光审视现代汉语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危机,提出“创造优质汉语”的观点。上述各位学者、艺术家、作家对母语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认识,一方面引导学生体悟汉语之美,另一方面,这些文章本身即属“美文”之列,值得用心品评赏鉴;而且,编选者也意在提醒学生,汉语独特的形式之美是任何一种语言所不能取代的,需要后人在学习、借鉴中发扬光大。
自然,教材只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或平台。大学语文能否在实现通识教育的理念,提升人的人文素养,培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健全个体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还需要包括教材编写者在内的教育工作者做更多的尝试和努力。(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第三篇:听王国权励志演讲有感
听王国权励志演讲有感
有幸参加了开鲁一中的家长会,认真聆听了著名励志演讲家、心理咨询师王国权老师的励志演讲——“激情成就梦想”,我被精彩的演讲深深地震撼、感动,相信也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平常心和感恩之心。
王国权老师以“激情成就梦想”为主题,结合自身经历和各领域成功人士的经验,用最有激情、最幽默、最富有哲理的演讲,对学生如何看待失败、如何看待进步、如何看待生活等问题作了具体的指导。他风趣幽默的语言、富有哲理的内容和激情飞扬的演讲,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操场上笑声、掌声不断。略显冗长的的互动环节将整个演讲带入了高潮,在他的鼓励下,一些学生勇敢地走上讲台,大声喊出自己的梦想,有的学生现场与父母通话,表达自己的感恩心情,教体局王宗华局长、开鲁一中校长黄成文也加入了现场秀。高三学生拥抱自己的老师,真情感谢他们的鼓励、帮助,舞台上热闹非凡,汇成了感恩的海洋。王国权老师开场白的口号是“我可以失败,我不是失败者。”他以自己的奋斗史——高考、就业、麻醉师、下海、义务演讲到今天的功成名就,告诉我们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失败就是暂时的不成功,要坚持,不要抱怨,只要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生活没有假如,我们必须有面对生活的勇气。每天进步一点点,人生没有失败,只有两个字:放弃。只要生命延续,你一定会找到一条适合你自己的成长道路。
王国权老师要求学生养成两个习惯:把每次的练习当成考试,把每次的模拟考当成高考。记住三个字:唯一的。生命中每一次考试,每一次经历都是唯一的。台湾作家林清玄说过,每天早上醒来,发现头还能动,手也能动,脚还没残废,啊,太幸福了。人活着真好。生命如此地脆弱,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去珍惜它,把每次考试当成最后一次考试去对待它。只有这样,每次都会考到最好的程度,一定能在高考中发挥到极致。
王国权老师还讲到,美国这个国家,只用了二百多年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这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美国的国家理念是: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这句话激励了美国民众敢于去想,敢于去创新,敢于冒险。于是高科技成果大多数来自于美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凡事都是有可能的。高考也是一样,只要你坚信这个理念,你就能充分开发你的潜能。很多成绩一般的同学高考考得很好,就是因为他们充分开发了自己的最大的潜能。高考成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中国文明上下五千年,只总结了一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高考成功付出一点代价是值得的,那会让自己的人生没有遗憾。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只是回报的早晚不同而已,要有耐心。学会两个接受:一接受自己,二接受现实。中国有句古话叫:车到山前必有路。结果只是一刹那的事,成功了喜悦一下结束了,失败了痛苦一阵结束了,都会过去的。人生最重要的是那个美妙的过程。
王国权老师的结束语是:朋友们,在你们一生的奋斗过程中,你们的父母老师同学,所有的其它人看到最多的只是你的一个结果,而且是阶段性的结果。所以不要太在乎别人怎么看你,怎么议论你,因为那不重要,只有你自己始终陪伴着你自己,默默地忍受所有的属于你的压力,你的痛苦,你的烦恼,你的人生。只要你自己问心无愧,对得起自己,每天很努力,每天很快乐,每天很成功,那么你们必将是最美的玫瑰。朋友们,祝你们高考成功。讲得真好,谢谢王国权老师!
第四篇:听王健老师讲课有感
听王健老师讲课有感
11月28日上午,我满怀期待早早来到三楼多媒体教室,等待王健老师的精彩讲课。早就听说,王健老师在全国语文赛课中荣获一等奖,这个荣誉含金量可高了,能参加全国赛课的老师那都得经过层层选拔,那都得是各个学科的精英,能走到这个平台上就已经非常优秀了,更何况还取得了一等奖!
王健老师讲授的是三年级上册的《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面对众多听课教师,面对陌生的孩子们,王健老师教态大方,亲切镇静,一看就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健老师年轻、漂亮,声音甜美,课前与孩子们的简单交流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更消除了学生们的紧张感,真是经验丰富!
先说王健老师的板书,写字时潇洒,字写成时漂亮、规范,从板书这一点就能看出王健老师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更能体现王健老师的教师基本功相当扎实。
再看王健老师的教学设计,每一个环节都旨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并且力求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彰显着“教语文”的理念。比如,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王健老师是如何突破的呢?在她的设计中,把这以重点与识字、理解词语联系起来,在识字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尝试用这些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这篇文章而言,题目利用的也很到位,王健老师所选的需要学生理解的词语都是带有指向性的,都是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做铺垫的。王健老师是这样做的,让学生把相应的词语分别放到陶罐和铁罐的下面,然后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说陶罐和铁罐,先从说一个事物开始,梯度设计合理,过渡自然,学生很容易就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用词很准确,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干净利落。既然是故事,如何复述出来也是学生们应该掌握的,王健老师是通过从开头、中间、结尾找关键段落很轻松就解决了这个难点,我想学生会有一种“原来如此”般豁然开朗的感受。如果不告诉孩子这样的方法,他们也能复述故事,但是就是太罗嗦,废话特别多,既然文章中就有如此关键的段落,只需要我们找到它们串联起来就解决了这个难点,多么轻松啊!我想这堂课下来,孩子们对于故事性的文章,对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复述故事应该游刃有余。
突破本文另一个难点——通过对话感受人物性格,感悟文章想要告诉人们的道理时,王健老师通过抓住“奚落”这个关键词提问:奚落是什么意思?誰奚落谁?怎么奚落的?说了什么?一个个巧妙地提问直接指向本文的对话描写,聚焦对话描写,通过创设配音演员招募的情景指导朗读,孩子们入情入境很投入,他们好像已经忘了刚开始上课时的紧张,玩得很嗨,读得很享受„„这样还不够,还有演员招募的情景设计,当时我就为王健老师喝彩,读出来哪里有演出来精彩呢?如果孩子能淋漓尽致地表演出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人物的性格不是赫然场上吗?而作为“演员”的孩子们必定会紧紧抓住陶罐和铁罐的特点演绎,难点不就突破了么?高手不愧是高手,总会带领孩子们纵深探求,深入文本之后又跳出文本,以本篇课文当个例子而已,这样的一堂课下来,孩子们的收获真是太大了。联想自己的教学,忙碌而低效,反思,首先是教学目标设计的不精准,不明确,总想什么都抓住,到头来却啥也抓不牢,今后的备课中,首先要改革的就是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堂课下来,王健老师最关注的总是孩子学会了什么,而不是自己教了什么,哎,说到这,今天下午在美术教室我精心准备了古诗两首的PPT,期待着孩子们掌握解读古诗的方法,效果不好,而且严重拖堂,每一个环节进行得都很不顺,还得反思,只讲完了第一首古诗,也许我当初想的两首古诗都讲完就根本不可能吧。还有其中这样一个环节,组内学习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全班交流的时候我先问有没有组内解决不了的词语,李嵩说有,而他的组长王棋申却说已经解决了,而解决了,李嵩竟然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小组交流没有实际效果,还浪费了很多时间,我反思,在学习第二首古诗的时候我要缩短他们交流的时间,而要在全班交流的时候多用点时间来考察交流结果,并进行及时评价。其实我也不知道我这样的一堂课下来孩子们到底学到了些什么?有没有掌握解读古诗的方法,我是没有底的。还有一个问题也很值得注意,我的话太多,还是以我的讲授为主,孩子的自主学习还是没有开展起来,今后的课上一定要注意!
意犹未尽,王健老师的讲课结束了,孩子们满脸带笑地离开了。王健老师先做了本节课的反思,主要还是强调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关注一堂课上孩子们学会了什么,这个什么其实就是学习语文的方法,而本篇课文不过是个例子而已,弄懂一篇课文不难,但是学会这一类文章如何解读的方法不易,如何巧妙地渗透给孩子们更是不易。
接下来的讲座中最让我收益的就是王健老师播放的她在秦皇岛参加河北省教师素质大赛时,负责朗读点评的老师做的一段现场的对于朗读的指导。点评老师朗读水平很高,说话时是一个样子,举例朗读时就像一个专业播音员,声音圆润深厚,非常动听。对于朗读中我们经常出现的错误做了一一点评,并对如何读好一段话时的轻重掌握、节奏快满、情绪基调方面做了详尽解说,幽默中肯的点评让人莞尔的同时收获多多,而他提出的语文教师就应该多多范读,有感情地范读,让我受教。我原来以为,我朗读水平不高,不要示范了,万一要是再读错了字岂不是更丢人,于是我热衷于下载课文朗读播放给孩子们听,殊不知,画中人美难解气闷,现在知道为时不晚。很庆幸,总是在适当的时候得到最宝贵的指正,非常感谢王健老师的讲座,倾情相授,实实在在,她一直在一线执教,她的分享让一线老师倍感亲切。真心希望这样学习的机会多一些,让我快速地成长。
第五篇:听王大绩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听王大绩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听王大绩老师的讲座已经不止一次了,但每一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用词幽默、讲解生动,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讲述了他的语文观和教学经验。他对语文教学的独到见解,让我们如沐春风,感慨良多:语文老师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语文老师的未来是什么?王老师给出了示范和答案。
面对“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责难,面对高考语文畸形的竞争,中学语文教学的尊严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像王老师这样坚守着语文讲坛,有着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的老师。王老师给我们的启示是:语文老师首先是一个思想者,其次才是一个语文教学的践行者。
王老师讲了三个问题:
首先是品味文字。他首先讲“习得”和“学得”的区别,然后讲细察和深思是语文“学”对“习”的关键性超越。学习的过程,就是品味社会人生,形成思想情感,诉诸语言文字的过程。在众多的步骤中,他认为,“品味”一词最为关键。为此,他例举了大量的教学实例,来说明品味的重要。这些实例,全是他自己的研究心得,可谓洞烛幽微,于人不能言之处言之,人不能察之处察之,人不能思之处思之。陈忠粱先生说,语文教师有三种境界,第三境界是眼睛“有毒”。所谓“有毒”就是犀利,就是独特。我以为,王老师是达到这样的高度的。孙绍振先生说,语文课堂上讲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在中学时代就十分厌恶,当时就下定决心,有朝一日自己当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想知而不知,甚至是自 以为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王老师的讲课,就讲出了学生自以为一望而知其实一无所知的东西来。
细读文本,品味文字,于细微处下功夫,是我们语文老师重要的修炼。
其次是把语文教学问题化。王老师以《阿Q正传》的教学实例来说明,这样的教学就是探究性教学。他的问题设计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最后水到渠成,答案水落石出,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最后是关于高考的方法。他说,考试阅读要“精读”,所谓“精读”,不是精细阅读,而是精明阅读。怎样“精读”?要落实三点:一是“动态、比较”的思辨原则,二是关注句号,改“词读”为“句读”,三是锁定重要信息。为了具体说明,他举出高考试题来说明。他的分析深入浅出,对高考的独到研究让我们叹服。
尤其是他的做题技巧实在让人受益匪浅,启发很大。
比如在病句纠错这道题中,王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很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读,有没有毛病,多读几遍就知道了。我们总在感叹学美术的学生基础不好,不懂得语法,难道读也用语法吗?我们用嘴就可以了。但是有一点我们要提醒学生,应该读的是重要信息,要精确把握;不该读的是次要信息,要弃置不理.重要信息是题目的实质,次要信息是干扰的假象。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阅读题。在回到学校的第一天,我就尝试用这种方式备课,并且介绍给学生,真实的实践了一把,确实很快就得出了正确的选项。
再如,关于主观题,王老师强调了一个词——“精答”,不是精细的答,而 是精明的答。“精明”的答,就是该读的读,读得精确;不该读的不读,坚决摒弃。“精明”的答,不靠死记教条,要根据题目要求,首先明确题目指向。
很多知识点一经王老师的简单指点,在场的人员无不点头称是,用“顿悟”这个词来形容再好不过了。这两天,真的让我很充实,解决了很多我没有想明白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给了我很多的启示。王老师的经验和精神,都太值得我认真地学习。
另外,他开篇所说的“赋予语文教学的任务不宜扩大化,实现语文教学的任务不宜功利化”,也让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