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文化概论 第十五章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讲课稿)
第十五章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
一、中国古代文化的伦理色彩。
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与这个系统相适应,孕育了伦理类型的中国传统文化。
例:孝亲敬祖、尊师崇古、修己务实、不佞鬼神、乐天安命,等等。斯宾格勒:“道德灵魂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象征符号”。
黑格尔:“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
西方:“智性文化”,中国:“德性文化”,是一种德智统一、以德摄智的文化。欧洲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对立。中东和印度文化:注重超自然的神。
中国文化:把天地看做是父母,把百姓看做是兄弟,把万物看做是朋友。把人伦的观念,贯彻到天地万物之中,显示出强烈的伦理型特色。
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天地合德的伦理类型。
二、中国传统文化伦理型模式产生的原因
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在社会根源上,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社会宗法体系的完善及其影响的长期存在。
血亲意识:即所谓“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九族”(父族
四、母族
三、妻族二)的观念继续构成社会意识的轴心。
“孝亲”情感:这种情感不仅表现为对死去先祖的隆重祭奠,更表现为对活着的长辈绝对孝顺,所谓“百善孝为先”。“尊亲”、孝道被视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核心和母体。
宗法社会特定的伦理型文化,自有其正面的积极效用。在中国文化系统里,强调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如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王阳明说“满 街都是圣人”,都是肯定凡夫俗子也可以通过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
伦理型文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还能鼓舞人们自觉维护正义,忠于国家民族,抵御外来侵略,保持高风亮节。千百年来,无数“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志士仁人,都从传统道德伦理思想中汲取营养,立德,立功,彪柄千秋。
当然,伦理型文化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它将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以致在某种程度上又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的理论之源。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特点
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诸方面。
同化力,是指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化,融人中国文化而成为其一部分。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莫过于佛教文化的传人和中国化。
融合力,是指中国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善于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没有这种融合,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文化的同化力和融合力,是其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的内在基础。在人类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因为异族入侵而导致文化中绝的悲剧,如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因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而希腊化、恺撤占领而罗马化、阿拉伯人移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蛮族入侵而中绝并沉睡千年。但是在中国,此类情形从未发生。文化学界有人将七个古代文化——埃及文化、苏美尔文化、密诺斯文化、玛雅文化、安第 斯文化、哈拉巴文化、中国文化——称为人类原生形态的“母文化”。而在它们之中,惟有中国文化一种,历经数千年,持续至今而未曾中辍,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延续力。
这种强健的生命延续力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东亚大陆特殊地理环境提供了相对隔绝的状态,是其缘由之一。而中国文化长期以来以明显的先进性多次“同化”以武力入主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反复演出“征服者被征服”的戏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还表现在它具有历久弥坚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具体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从文化心理特质上的自我确认,是中国文化强劲凝聚力的生动体现。
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所谓农业文化,并非说构成这种文化的物态成分中没有其他产业的产品,而是说整个文化的物质基础的主导方面和支配力量是在自然经济轨道上运行的农业。
1、重农、尚农
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主体——农民,“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凿井而饮”,躬耕田畴,世世代代、年复一年地从事简单再生产,成为国家赋役的基本承担者,这就注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农业型物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独具一格的“实用——经验理性”,如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重实际而黜玄想的务实精神,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包含循环与恒久意识的变易观念,等等。
2、务实精神
务实精神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农耕生活导致的一种群体价值趋向。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是中国贤哲们一向倡导的精神。章太炎说:“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验。”①比较准确地刻画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重实际而黜玄想”的民族性格。
3、“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
“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更是直接从农业文明中生发出来的国民精神。作为一个农业民族,中国人采用的主要是农业劳动力与土地这种自然力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他们建立的自然经济社会是一种区域性的小社会,与外部世 界处于封闭状态。农民固守在土地上,起居有定,耕作有时。安土重迁是他们的固有观念。所谓“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墨子·兼爱上》),便是农业社会古圣先贤和庶民百姓的共同理想。
4、循环与恒久意识的变易观念
包含着循环与恒久意识的变易观念,与农业文明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作为一个农业民族,中国人受到农业生产由播种、生长到收获这一循环状况以及四时、四季周而复始现象的启示,使之产生一种循环论的思维方式。正如《易传》所概括的:“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 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以及人世间的种种变幻离合,更强化了人们的循环观念,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公式,便是循环论自然观与社会观的哲学表征。
循环论是盛行于农业社会的一种推原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是出发点与归宿点“重合”。这恰恰是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植物从种子到种子周而复始衍化所暗示的。这类思维方式长期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方法。
当然,农业生产也向人们反复昭示着事物的变化和生生不已,因此,与恒久观念相辅相成,变易观念在中国也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如《易传》所谓“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系辞上》)。这种变易观带有很明显的循环论特征。
变易、循环和恒久在中国文化中很自然地结合、统一起来,其主要表现形态就是寓变易于保守之中,如汉武帝的“复古更化”,“复古”是承继尧舜三代道统,“更化”是以儒家哲理改变秦代遗留的恶俗;又如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康有为变法都是某种程度上的“托古改制”。这种以复古求变今的思路,正是农业经济所养育的中国文化在变易观上的独特表现。
三、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
宗法制度在中国根深蒂固,以家庭为细胞的农业自然经济和血缘宗族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最深层。
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单元是“宗族”。父亲、自己、儿子就形成三代,这是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最基本的“宗族”。如果将以“自 己”为核心的这两层圆圈分别再往上往下延伸,上至自己的“高祖”,下至自己的“玄孙”,这样就一共包括九代,形成四层圆圈。这就是《礼记·丧服小记》中所说的“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至九而“亲毕”。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宗法观念下,个人是被重重包围在群体之中的,因此,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由尊祖到敬宗再到收族,整个社会就团结起来、统一起来,这正是儒家的思路。
从“亲亲”的观念出发,可以引申出对君臣、夫妻、长幼、朋友等等关系的一整套处理原则,这些处理原则是以“义务”观念为核心的。正是由于传统文化重家族轻个人、重群体轻个体,因而总是强调个人在群体中的义务和责任,而忽略了个人在社会中的权利,也就使得“人皆可以为尧舜”这样的道德平等意识仅仅成为一种理想,而与“权利”相联系的“法制”观念在这样的系统之内没有用武之地,这正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二重性。
四、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
长期运作于中国的农业自然经济,是一种商品交换欠发达、彼此孤立的经济。在这种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极度分散的社会,需要高高在上的集权政治加以统合,以抗御外敌和自然灾害,而人格化的统合力量则来自专制君主。因此,“国不堪贰”的尊君传统乃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
另一方面,农业宗法社会的正常运转,又要仰赖以农民为主体的民众的安居乐业,如此方能为朝廷提供租税赋役,保障社会所需的基本生活资料,社稷家国方得以保全,否则便有覆灭崩溃之虞。因此,“敬德保民”、“民为邦本”的思想传统也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
“尊君”和“重民”相反而又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体两翼。
总之,中国农业社会需要并养育了一个君主集权政体,而这种君主集权政体一经形成,又成为超乎社会之上的异己力量,它剥夺了人民群众的一切权利,将军、政、财、文大权全部集中到朝廷以至皇帝个人手中。这就是马克思多次论述过的在“亚细亚生产方式”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东方专制主义”。
与集权主义相伴生,中国农业社会又培育了另一影响深远的政治意识,5 这便是“民本主义”。
中国自先秦即已产生的“民本主义”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含义和民族文化内容的概念,在使用时必须与西方的“人文主义”和“人本主义”概念加以严格区分。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同维护封建统治的宗教神学相对立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在19世纪由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提出的“人本主义”,是指抽去人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把人仅看做一种生物学存在的旧唯物主义哲学观点。而中国的民本主义则是与之完全不同的一个历史范畴。
民本主义植根于尚农、重农的社会心理的深层结构之中,它是与重农主义相为表里的。农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农业劳动力——农民的“安居乐业”。农民安居乐业,农业生产才能稳定有序,朝廷的赋役才能源源供给,“天下太平,朝野康宁”的“盛世”便有了保障。反之,如果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庶众失去起码的生存条件,出现“民不聊生”、“民怨沸腾”的状况,“民溃”、“民变”就会层出不穷,“国削君亡”就难以避免。
孟子对民本思想作了系统发挥。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在这里提出了“民为国本”和“政得其民”的思想。稍晚的苟子也有类似思想,他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关于君民关系的这一形象比喻,给历朝统治者以深刻印象。唐太宗李世民在与大臣的对话中,就阐述过民水君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一再强调“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贞观政要·论君道》)。
总之,“民为邦本”、“使民以时”、“民贵君轻”等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一种传统政治思想,反对“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仁政”、“王道”学说由此派生出来。
民本主义同君主专制主义的关系是双重的。一方面,以“爱民”、“重民”、“恤民”为旗帜的民本思想与专制主义的极端形态——“残民”、“贱民”、“虐民”的暴政和绝对君权论是对立的,历来抨击暴政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提倡民本思想。另一方面,民本主义又和君主专制主义的一般形态相互补充,构成所谓“明君论”。这种明君“重民”、“惜民”,民众则将安定温饱生活的希望寄托于明君。“百姓所赖在乎一人,一人所安资乎万姓,则万姓为天下之足,一人为天下之首。”(罗隐《两同书·损益》)可见,民本主义与主权在民的民 6 主主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民本主义严格划分“治人者”与“治于人者”,它是从治人者的长治久安出发,才注意民众的力量和人心向背的。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及其知识分子,一方面强调“国以民为本”;另一方面又强调“民以君为主”,在他们看来,“尊君”与“重民”是统一的。
五、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
同世界上任何民族一样,在中国的远古时期,也产生过原始的宗教以及对天命鬼神的绝对崇拜。直到殷商,在意识形态上仍有“尊天事鬼”的特点。
殷周之际,中国人的宗教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变化,这就是从西周开始的疑“天”思潮以及“敬德保民”的思想观念。在西周人的观念中,从宗法中产生道德,而道德成为维系整个社会的根本纽带。宗法道德观念的确立,使神学独断的观念削弱以致被摆脱了。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与西方文化、印度文化等相区别的一个突出之处。
在欧洲以及印度,宗教的神或上帝、佛,是最高的信仰,是精神的寄托。而最高的善,生活的目标,人们行为的准则,都是从宗教的神的诫命或启示而来的。例如犹太教把“摩西十诫”说成是永恒的道德规范和社会的基本准则,并且说这是上帝耶和华亲自向摩西颁布,与犹太人约法的(见《旧约全书》)。又如,基督教的耶稣既被视为上帝之子,也是上帝的化身,他传布福音,教化世人,成为人间伦理道德的榜样和楷模。总之,在西方以及印度文化中,道德来源于宗教神启,宗教的神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和欧洲、印度文化中的这种神学独断相比,中国文化显示了它的理性的一面。道德是从哪儿来的?儒家与道家都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孟子认为,道德之善,来源于人的本性,他从人见到孺子将入井时会产生“恻隐之心”立论,引发出“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早非之心”,称之为四个“善端”,由“善端”加以扩充,就成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品质。这种看法,不能说是正确的,但是他从心理的“经验”人手,采取逻辑推理的方法去论证道德的起源,把对道德问题的讨论引向人的主观修养一途,摆脱了有神论的道德观。儒家中另一派对道德来源作出回答的是荀子。
荀子认为,礼义道德来源于后天环境对人性的陶冶、改造。他说:“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荀子·性 恶》)而之所以有的人成为尧舜,有的人成了桀跖,有的人成为工匠,有的人成为农贾,都在于“注错习俗之所积”(《苟子·荣辱》),亦即道德与知识都来自后天环境的教育和积累。这种观点,比孟子更为彻底地摆脱了有神论的道德观。
中国古代文化的另一大支脉——道家学说,虽然认为“道”产生天地万物,但又反复强调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第五十一章),否定了有人格、有意志的神。道家的这种观点被概括为“道法自然”。
对于鬼神的看法,儒家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实用的一面。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又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论语》中还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这是其理性的一面。孔子又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这是其实用的一面。
因此,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儒家有其“理性”的一面,而从社会作用的角度来看,则有其“实用”的一面。中国文化在春秋战国以后的发展,坚持无神论观点的,不仅有科学家、思想家,也有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可以说形成了一种无神论的文化传统。
在世界各国历史上,都有对人类产生、人类文明的看法。例如,广泛流行于欧美的基督教文化,认为文明世界起源于上帝的创造:上帝用六天时间创造了天地万物,在第二个星期,又用泥土创造了人。因此,在基督教文化中,“创造”一词只属于上帝,而世界的文明来源于上帝的智慧。与此完全不同的是,在中华民族的观念中,文明的产生有另外的线索,从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的传说,大体上反映了上古时代的中国文明由渔猎到农业而后又进入更高阶段的进程,古代中国人在对于这个进程的理解上,不是依赖于“神”,而是依赖于“人”,不是依赖于超人的力量,而是依赖于探索和劳动。例如神农尝百草的传说、黄帝巨大脚印的“遗迹”(在今陕西省黄陵县),都具有这样的文化寓意。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自先秦就具有摆脱神学独断的特点,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未出现过像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占领思想统治地位的“黑暗时代”(the dark ages)。中国传统的民间宗教信仰,有极大的实用性,而在民 8 间的“烧香拜佛”这样的口头语中,“佛”的含义既可能是释迦牟尼、观音菩萨,也可以是“城隍土地”、“太上老君”、“子孙娘娘”、“妈祖”„„这和西方文化中宗教的严格排他性,迥然不同。这种文化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亦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智慧。
六、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中国文化以“人”为核心,它表现在哲学、史学、教育、文学、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乐以成德,文以载道,追求人的完善,追求人的理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鲜明的重人文、重人伦的特色。
但是,在对于自然界本身的认识和改造方面,却受到忽视。儒家思想在这方面的表现特别明显。以孔子为例,据有的学者统计,《论语》中有关自然知识的材料共54条,涉及到天文、物理、化学、动植物、农业、手工业等方面的现象,不可谓不丰富,但究其内容都是“利用自然知识以说明政治、道德方面的主张,而不以自然本身的研究为目的”。
例如,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论语·雍也》)后来汉代的学者就把它发挥成如下的对话:“子贡问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日:‘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插下旬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绰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主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志。是以君子见大水观焉尔也,是知之所以乐也。”(刘向《说苑·杂言》)可见,从“水”这一自然现象中,可以观察出德、仁、理、义等一系列道德品格,而自然本身,却显得不那么重要。
儒家这种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生存的目标主要不在于求知识之真,而在于求道德之善。这也就是朱熹教导其弟子时所说的:“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饭也。”(《答陈齐仲》,《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九)重人伦、轻自然的思想也表现在教育领域,在封建社会,往往是身份较低的人才去学习自然科学,例如唐代的“二馆六学”(弘文馆、崇文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招收弟子依照出身的品次高低,其 中“六学”的书、算、律被排在最后,其学生为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弟以及庶人子弟。这种情况,说明儒学重人伦轻自然的思想在封建社会的广泛影响。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从汉唐到宋元明,中国的科学技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当16—17世纪近代自然科学在西方产生并大踏步前进的时候,中国却落后了。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文化史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而轻自然的倾向,也是其中原因之一。世界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这样评论说:“儒家相信宇宙的道德秩序(天),他们使用‘道’一词,主要的——如果不是惟一的——是指人类社会里的理想道路或秩序,这在他们对待精神世界和知识的态度上表现的很明显。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由于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广泛影响,在古代学术史上,关于严密逻辑结构的理论,关于技术性控制的实验,以及二者之间相互联系验证的操作,都没有得到重视和发展。
七、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
中国伦理型文化还有一个突出的外在形式上的特点,这就是它的经学传统。所谓经学传统,是指中国文化长期以儒家经学为主流,有着一以贯之的传统,形成了独自的特色。
中国学术的发展,就其分别而言,在先秦,是诸子之学;在两汉,是经学;而后又有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但从客观上去考察,自汉代以后,一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两千余年的学术发展,实以经学为一大主流。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可见,一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不能脱离“经”的指导。
经,本来是孔子所整理的古代文化典籍。孔子是中国第一个创立私学的伟大教育家,他对古代的文献搜集整理,成为他进行教育的内容,同时也延续和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孔子编辑整理的古代文献称之为“六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乐》、《春秋》。在这些古代文献典籍中,包容了古代的政治、历史、哲学、文学、音乐、典章制度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在对六经的继承和阐述方面,出现种种繁纷复杂的情况。在先秦诸子之中,儒家是“显学”,其他诸子百家,也与六经 有着密切的关系。荀子是先秦诸子中的总结性人物,又三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他说过:“学,恶乎始?恶乎终?始乎诵经,终乎读礼。”(《荀子·劝学》)可见,古代经典文献,在春秋战国时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到了汉代,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的地位被大大提高了。训解和阐述六经及儒家经典的学问,称之为“经学”,是学术文化领域中压倒一切的学问,成为汉以后历代的官学。可以说,中国文化在汉代以后的发展,经学成为重要的形式。
中国文化的这种经学传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首先,是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广泛渗透。在先秦,儒学不过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但是一旦成为“经”,在政治力量的推动下。便渗透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各个领域。不论是史学、哲学、教育、科学、艺术、法律,无一不渗透着经学的影响。“文以载道”、“艺以载道”,甚至在衣食住行等社会文化方面,也要遵循着一种“道”的原则。这个“道”,主要就是指儒家思想。
其次,在经学的影响下,科学未能充分独立。经学是一门笼统学科,以它自成一套的体系,凌驾于一切知识之上,无形中排斥了科学的独立
而在西方,情况就大不相同。从西方的早期百科全书《学问之阶》起,就贯穿着古希腊“以自然本身来说明自然”的哲学观点,基本以事物的客观本质及其相关联的逻辑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因此,在经学的学术体系之下,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只能走自己的独特道路。
再次,经学传统对中国宗教的发展,也产生着一定影响。在世界诸文化体系之中,宗教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基督教在欧洲、伊斯兰教在中东阿拉伯广大地区、佛教在印度及东南亚地区,其文化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而在中国古代,宗教的影响相对而言就比较薄弱。对这一客观的文化现象,虽然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探索,但从历史的事实来看,经学传统对宗教发展的制约则是显而易见的原因。由于以儒家为主体的经学得到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扶植,佛、道二教始终未能居于中国文化的主导地位,中国历史上也就从未出现像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居于国教地位的那种情况。如果我们用统计资料来说明问题的话,那么,可以翻检一下中国古代最大也是最后的一 部丛书《四库全书》,在其收入和存目的93,551卷图书当中,佛、道典籍总共不过57部,742卷,这同西方相比,真是大相径庭。假如我们有机会观光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看一看在它的中心阅览大厅的环廊上浩如烟海的宗教类图书,就可以体会到中西文化的这种巨大差异。
中国古代经学传统对宗教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对它的评价,也应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不可以简单草率。但我们应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内部不同文化层次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篇:中国文化概论
1.结合你的个人感受或实际情况,谈谈学习《中国文化概论》意义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对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周易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习和掌握了儒、道、释、易等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份的来源、产生与发展过程和主要思想内容,认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各自的地位、影响及其固有价值和现代意义,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国家的方面看:符合我国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既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具有现代意识,又具备深厚民族文化素养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有助于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提高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助于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以及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从小的方面看:对于个人自我完善、发展,在为人处事、安身立命等方面有益于个人的现实人生。
这门课让我进一步了解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儒家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这种礼乐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东方文明的象征。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或曰民族魂)和国民性格(或曰国民性)所起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就儒家文化传统而言,它既已融入中国文化传统,其精神价值必然活在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文化再创造的生命之源。经过创造性转换,传统的儒家文化将构成新文化的要素之一,而与现代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儒家文化可以获得其定位。有了这样一个定位,将会对儒家文化有更平实的客观的理解。
作为身处21世纪剧变洪流中的现代中国人,要在挑战中去把握机遇,就更应当以处变不惊的冷静、理性和客观,去重新审视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掘蕴藏其中的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加以继承和创新,进而去开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2】从一个事例看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的影响
经过2000余年的不断发展和补充,儒家文化不仅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而且直到现在仍在深刻的影响者我们的思想,指导者我们的行动.
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诸如直面正道、贵和中庸、天人合一、民为邦本、重情轻理、平均主义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调人际关系,化解矛盾冲突,凝聚民众力量,注重自然环境,尊重生命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也有诸多消极影响,关键是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如何从中汲取、升华出前进的力量。
比如,儒家文化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而且不平等的意识已深刻印在每一个人的骨髓之中,在一个家庭中,当一个新生命一经诞生,家长在“为了子女的未来”的美丽谎言指导下,就开始按自己的意愿管教、雕塑自己的孩子,尽管有些家长自己就是文盲或流氓、恶棍或...等,儿童稍有不合大人的意愿,轻则吵骂,重则巴掌棍棒交加,大家熟知的板子就是最好的例证.稍长大,在学校里又受到老师的严厉教育和雕刻,在压抑的、扭曲的社会环境里,很多人形成了乖顺、胆怯、懦弱、自卑、内向甚至性格孤僻的不正常性格,当这些人走向社会失去管教后,压抑的人性开始喷发,有些人开始变得放荡不羁,反道德反社会反人类,常作出很多令人匪拟所思的事情。传统观念中本来有养儿防老的意愿,但遍观中国的农村社会,首先由儿不养老的官司经常出现,儿不养老和不愿养老的现象更成为普遍现象,传统的孝道在现实社会中几乎不存。
没有历史的延续,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没有文化的滋润,也就没有现实的文明。文化既是前人实践活动的结晶,也是后人从事活动的方式,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社会活动的背景
与条件,主要是靠文化的影响与传递。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3.结合“诚信知报”的传统美德,谈谈当今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现状
“诚信”,即诚实守信。在中国传统社会,“诚信”倡导忠诚、诚实、守诺、信任,被看作进德修业、立人、立政之本。当今,市场经济使中国社会进入了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状态,人们为传统的诚信道德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公平、公正、守信、互利,使之在今天的社会交往和公共关系中仍具有现实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1、考试作弊
在大学,考试作弊屡见不鲜,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为了考试能及格,寄希望于作弊。他们认为“学不在精,作弊则灵;功不在深,会抄就行”。有些成绩好的学生,为了取得高分,为了得奖学金、评优、入党也进行作弊。还有部分学生看到别人作弊,怕自己吃亏,便随波逐流。
2、求职中不讲诚信
为了能在就业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讲诚信、弄虚作假的现象层出不穷。比如伪造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及各种评优奖状,为自己安上“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的头衔,在履历中言过其实、极力渲染,编造各种在校的工作、实践经历。例如:山西某国有企业一次招聘了22名大学生,人事处处长发现担任过班、系、校学生干部的有15人,获各种奖励者21人。他暗中在这些学生的同学中作了调查,结果22人中,真正担任过学生干部的仅为8人,获系以上奖励者仅为12人。
3、在助学贷款中不讲诚信
大学生在助学贷款中的不诚信,有些学生通过制造虚假证明来申请助学贷款,以满足自己的高消费;有些学生在毕业后拒绝向银行提供通讯方式和工作单位,恶意拖欠贷款。如甘肃省的国家助学贷款是从2000年开始发放的,据有关人士介绍,截至2003年9月底,全省高校获得贷款的大学生已接近1万名,贷款余额达5406.43万元。其中,不少学生已毕业进入还贷期,但实际情况非常令人遗憾。
三、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客观因素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客观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许多人把对物质和功利的追求作为人生的最终目标,常常采取不正当甚至非法手段在社会各领域进行恶性竞争。在经济领域中,假冒伪劣、偷税漏税、坑蒙拐骗、强买强卖的现象司空见惯;在政治领域中,一些官员在金钱和权力的驱使下,得过且过,知法犯法、贪污腐败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不正之风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建立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学校的不诚信现象也成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因素。有些教师缺乏严谨治学的精神,上课应付、不求质量,在校外担任多项兼职;在学术上缺乏严谨的态度,抄袭论文,盗用他人研究成果。这使得教师在学生中的“典范”形象大打折扣,客观上助长了大学生诚信的缺失。
2、主观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虽然对事情的是非对错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但自我控制和把握的能力较差,尤其是看到社会上不诚信的现象屡见不鲜,“老实人”常常吃亏,他们很难守住内心的道德防线。为了获得眼前的利益,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将“诚信”美德抛到九霄云外,最终导致了大学生各种不诚信的行为。
【4】、谈谈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鲁迅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1)巩固封建统治者的地位,统治者利用道教的威信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比如在唐朝时期李世民崇尚道教,称自己是老子的后代,道教也以此为契机在这一时期发展迅速。
2、对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巨大贡献。当时的炼丹技术盛行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统治者相信有长生不老药,要求道士为自己进行炼制,虽然统治者别用用心的想长期统治社会,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炼丹文化的进步。另一方面是当时一些道教人士通过炼丹来修炼,以此希望可以通过炼丹这条道路来实现“羽化豋仙、延年益寿”,比如当时道教内部出现了“金丹派”。同时火药的出现也与炼丹有一定的关系。
3、对古代文学和艺术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现在的道观的神仙造像和壁画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价值更是不言而喻。当时的神仙传说和各种神话故事丰富了我国的古代文化,《西游记》、《哪吒传奇》动画片中也因为其中所表现的神仙世界和神仙形象也是受到许多人的青睐。
4、对当时医学的发展的贡献。道教和中医学又相互借鉴,共同推进了中医学的发展,如古代的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在中医学方面都有极高深的造诣。其中这也是中国气功养生方法的重要理论依据,一代武学宗师武当派的创始人张三丰创立的《太极拳》现在也是许多人特别是老年人喜欢的一项休闲活动。
此外,道教在其它文化领域也有深远的影响,如天文、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化学、医学、药物学、养生学、气功学以及民俗、民族关系和农民运动各个方面,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5.简述中国近代文化论争的三种主要观点
[书上340—342]
6.联系中华民族伦理道德观谈谈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近些年多发的中国食品安全事件已经超出一般的市场违法违规范畴,它也正暴露出社会道德领域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聚氰胺奶粉、甲醛奶糖、“地沟油”菜肴、“染色馒头”、“苏丹红”鸭蛋、“孔雀石绿”鱼虾、“瘦肉精”猪肉、“墨汁石蜡”红薯粉,以及其他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令人触目惊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古训,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归结之一。“谋财害命”自古以来就为中国人所唾弃憎恨。而纵观当前的食品行业,道德伦理问题已处于危险境地。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法律和制度是刚性的,而道德的培养是根本的。”赵成根说,对于治理食品安全问题,虽然目前来说法律制度很重要,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还是要加强道德观念的培养,让从业者主观上不愿“唯利是图”。
无疑,多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是简单和孤立的,它是当前中国社会公共道德体系中一个令人焦虑和担忧的不良典型,与中共倡导的“以德治国”理念格格不入,必须采取系统的部署、长远的规划加以彻底整治。
2006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要引导树立包括“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胡锦涛今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
【7】谈谈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佛教思想文化,不但是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历史、哲学、伦理道德、文学、语言、音乐、舞蹈、建筑、雕塑、绘画、天文、医学、科技以及婚丧嫁娶、吉庆节日等民俗民风、民族性格和心理素质等世俗文化的诸多方面产生过重大影响和积极作用。
1、佛教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发生过很大的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固有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不仅带动了佛教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全面发展,而且在交融过程中形成了学术思想、修养方法、音乐美术、工艺建筑、风俗习惯等等。中国佛教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的交互影响,推动了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佛学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在人生观上,佛教强调主体的自觉,并把一己的解脱与拯救人类联系起来。它以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给予中国传统社会民众精神生活以新的启发。
3、佛教为中国文化、文学艺术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例如,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
4、佛教对中国音乐、绘画艺术所起的作用。中国画学中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
5、伴随佛教俱来的还有天文、医药等科学技术的传习。唐代高僧一行创《大衍历》和测定子午线,对天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隋唐史书上记载由印度翻译过来的医书和药方就有十余种,藏语系佛教中并且有医方明之学。佛教的刻经促进了我国印刷术的发展,至今被保存下来的世界上最古的版刻印本,几乎都是佛教经书图像。
【8】民本思想的意义及其在今天的影响
1.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民本思想不仅是儒家文化的精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进步性的思想主题。它是以民为国家政治本体的一种思想体系。民贵君轻,民心向背是儒家民本思想的主旨。从总体上说,民本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产物,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民本思想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一贯性,因此,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民本思想仍有值得借签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拟就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内容,产生的原因,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影响及其现实价值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2.孔孟子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政治思想的一颗明星,它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主要是重民思想、惠民思想、爱民思想与用民思想,对构建我国“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3.儒家的民本思想是儒学的一个重要政治思想内容。自从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来,历代的儒家学者都或多或少继承了这一民本思想的传统。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应有的积极意义。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许多被后人传颂的清官、好官,就是身体力行儒家民本思想的典范。探讨儒家民本思想的思想内容和历史意义,无疑对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是有现实的重要意义的。
第三篇: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心得
在这学期的日子里,卞老师和我们一起走过了这段中国文化的日子,让我们有点依依不舍,不愿和《中国文化概论》说再见。
首先《中国文化概论》在卞老师的讲解下,讲的非常棒,非常有趣,非常生动。特别是卞老师的渊博知识、诲人不倦的态度,非凡的谈吐,征服了我们,征服了我们的心。向我们传授了中国文化知识,习得了传统文化的精要。
《中国文化概论》从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思想文化四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全面介绍,详细的介绍了中国的哲学、宗教、民间习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这和以为那个我所认识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以前知识认为精神方面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但是我现在知道了中国传统文化不止表现在这方面,这只是他的精髓而已,还包括更多的东西:科技、文化典籍、宗教、教育、艺术、文学等等众多的东西。比如人的衣食住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即饮食文化、衣饰文化、建筑文化、交通文化。这些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丰富多姿,斑斓多彩。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相继不绝;代有高峰,蔚为奇观;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成就和特点,使《中国文化概论》的设置更加有必要。它使我们更加深层次的认识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的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它有助于我们青年大学生认识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我们国家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具于以上《中国文化概论》的基本内容和总要意义,我认为《中国文化概论》的课程设置更加有意义,有必要。我认为该课程的设置并不是只在文学专业开设,应该让更多的院校专业设置,让更多的大学生认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我们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在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情况下,在西方思想的泛滥下,我们每一个国人都应该熟知中国传统文化.因为它是中国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东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具有重要的价值取向的作用。只有热爱中国文化,才能是国人更加自豪,才能使国家立于民族之林,才能在现代中生存。
特别是在近年来,兴起的中国热,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当西方的发展进行到死胡同的时候,他们开始向这个东方,东方的中国寻求解决的道路。原因就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他的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知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义思想;“治世不一道,变过不必法古”的变革精神;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有奋发图强的锲而不舍精神;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操„„
《中国文化概论》总之向我们传授了太多的中国最重要的东西,值得我们回味与思考。
第四篇: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古代女性大体地位及其体现
2011级英语二班 20114031047田琳
摘要:中国古代女性地位一直不高(母系社会时期除外)。“三从四德”一直压在女性身上,从出生时就被教育要有女德。要为夫生儿育女,为夫家传宗接代。女性一直被束缚在一个低下的确地位,但是有觉醒。本文从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思想、经济及内在原因来分析中国女性的地位及其体现。然而在文章也会略微的说说中国女性的发展来进行对比研究。关键字:中国古代女性地位 三从四德 体现
在三皇五帝之前的氏族社会里,母系氏族是第一个氏族社会,那时候女人是社会的主宰,不管是生儿育女还是狩猎,农活都是女人们的工作,男人们除了传种接代这个重要任务外,就是打架斗殴,弄枪舞棒,干些无用,无聊,无奈的琐事,女人拥有很高的权威,她们的话就象圣旨,男人不得违抗。这是有史以来,女人们地位最高的一次,也是女人们最得意的时刻,但好日子不长,之后不知道什么原因就到了父系社会,女人们的地位一落千仗,从此开始了长达几千年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
中国古代女性大体地位内容简介:中国古代女性地位一直不高(母系社会时期除外)。“三从四德”一直压在女性身上,从出生时就被教育要有女德。要为夫生儿育女,为夫家传宗接代。女性一直被束缚在一个低下的确地位。但是有觉醒。关键字词:中国古代女性地位 思想,经济政治及内在原因 觉醒男性和女性是历史文明的共同缔造者,在社会地位上应是平等的。可事实上却不是如此。从猿人变为人直到封建社会的确没落,女性地位有碍两个时期:一是母系社会时期以女性为主导,二是从父系社会时期开始女性一直处于附庸状态。母系社会是一个早期的农业种植时期,环境恶劣,人类生存能力差,经济生产能力掌握在女性手中。但是随着生产工具的发展,经济生产能力逐渐开始掌握在男性手中,并且随着历史的进一步向前发展,男性逐渐在生产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女性的地位在总体上一落千丈,虽然女性也有过不屈的抗争,但在总体上来说在往后的几千里都未曾改变。封建父权家长制度和封建道德规范使男女关系成为主从与尊卑关系。而“三从四德”①就是最好的体现。它们是为了维持父权制家庭稳定,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儒家礼教规范要求妇女的道德、行为与修养的准则。其中“四德”是为“三从”而存在,日后更成为中国妇女的道德、行为、能力和修养的标准。何谓“三从四德”。“三从”既是“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是历史束缚妇女的思想根源,使得大多妇女不为自己的地位而反抗。而第二个原因是中国古代妇女在社会生产中的从属地位及政治经济权利被剥夺的社会根源。庆华在《封建私有制与中国古代妇女从属地位及社会成人身份丧失——以中国古代妇女的经济活动为例》中提到:随朝以前,妇女广泛活跃在国家经济领域中,而妇女以纺织为主的“妇功”是封建国家及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但仍是以男性为主导,“妇功”只不过是个体农业的辅助与补充。封建私有制中规定规定家庭财产的所有权归男性,所以妇女即使在其中做出了贡献,也只能隐匿与男性背后,使她们丧失了自己的独立地位。②随炀帝是规定:妇女不再纳课。也就意味着妇女从此不再受田,也不再为国家承担赋役,也就是占人口半数的妇女从此退出了国家经济领域。虽然此后的租庸调制依然是按照男耕女织的模式制定出来,但是妇女的劳动已经不再得到国家、社会的承认„„也使妇女进一步丧失了家庭经济地位。③而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牺牲精神是内在原因。古代妇女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纳妾制又是一个很好的体现。“三妻四妾”使得中国古代妇女的婚姻毫无保障。失去丈夫的宠爱,在家中毫无依靠成为了每个妇女最为担心的事。因此对于丈夫的纳妾不会反驳(当然家里有地位的不会接受),以期丈夫不会厌恶自己并对自己保留一份心意。老子要求道教尊重女性,提升女性意识,这是起了理论上的先导作用。女性对于其地位并非不反抗。《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就是一例:在焦母逐其出门时的不卑不亢,对于兄
长决定的婚姻以死抵抗。甚至从《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中可能看出元明清时,女性意识也初步觉醒。④虽然其结果并未是想象中的好。随朝皇后独孤迦罗是出名的女权活动家,旗帜鲜明的提倡一夫一妻制,反对男人纳妾。可知古代女性并非全是“无我”的。
Foreign scholars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history and values, and inadequat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 failed to completely get rid of the shackles of “western”, failed to achieve put Chinese female problems in China's specific social and history to know in the first place.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predecessors' research, this article from the philosophical level,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marxism and marxism women emancipate the mind, draw lessons from the beneficial thought resources of western feminist theory, in the present China's women development prospect in one hundred under the premise of clear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omen, exploring the root of the problem is, in reality on the basis of exploring the way of further development for women.c“Equality” is a western feminist movement, the banner of a dagger also is the core of the Chines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target.After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movement, the movement, the reform movement of xinhai revoluti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the national revolution, the Anti-Japanese War, liberation war, China's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thought gradually formed, the deepening and actively practice.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countri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in the form of legislation to establish and protet the rights of women's social status and, in terms of the constitution, with the protection of women's right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 the main body, including the national all kinds of special laws,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local regulations 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of a complete set of the law to protect women's rights to promote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business system.The realization of ”equality“ in the legislation is the fact.History: one hundred women widely and difficult social participation.Both the world and China, ”out of the family, to society“, from the traditional role of a family slave and fertility tools, to widely participate in social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of rights is the core target of th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 real life practice of“ the first point.At present, Chinese women have been out of the family widely participate in social, women of real progress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politics is demonstrated.However, women's social participation has not all been plain sailing.Women compared with men in terms of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politics is a large gap, truly, truly,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women to participate in society to ”hard“.Contemporary Chinese women's development.Current development condition how Chinese women? Biased academic circles at home and abroad of see, therefore, clear the present China women development situation is very necessary.This kind of transparent embodied in two aspects.A, one hundred Chinese women development achievement is extraordinary.Chinese women's liberation and development has never been isolated, from beginning to end with social support;The realization of the ”equality“ in the legislation is the system guarantee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women's development;Chinese women a wide range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is unable to deny the reality of the achievement.Second,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hina's women problems.Legal equality is not equal to the fact of equality;Women's social participation ”marginalized“;After the social participation role conflict and confusion;Women's subject consciousness is awakening, b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men themselves
”consciously“ will take time.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omen, are still on the road.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omen why problem fold? What is the root cause? Make an analysis in this chapter.One, the social productivity is the ultimate decisive force of women development: women have since ancient times is not oppressed phenomenon, but the product of the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stage.Of women's liberation must be on the premi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due to the physi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exes increasingly narrow gap;China's current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 is inadequat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Second, social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is the source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women's development problem direct economic: labor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human history;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is a kind of grade division of labor;The present China, the traditional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have changed, but has not been completely broken, but reappear in the form of a complicated and diversified;Hierarchical division of gender severely restricting women's development, first of all, the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of curing created insurmountable boundaries, full of female development lag, has created the pattern of the rule of male and female attachment;Second, the hierarchical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value judgement covers the history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labor directly leads to women's reproductive personal, housework grossly underestimated the value of women.Three, the feudal patriarchy culture is the soil for problem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women: the feudal society, ”roles“ patriarchal culture from the material, body and soul at all levels to carry on the omni-directional control women;The present China, the feudal patriarchal culture remains a strong inertia influence people, become a cultural barriers hind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emale.The realization of women's developm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On the basis of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omen have good, how to seek the female's further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female pathway is a conditional system: one, the height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is the materi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Two, the equality of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is a prerequisite for women development, which are embodied in the three links of mutual connection, first, the women to the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male appropriate to return home.Secondly, the female fertility society value recognition and compensation;Third, housework salary to change, socialization;Three, the construction of advanced gender culture is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Men and women development is a development, human development closely linked together.Female culture lead humanity out of the woods, doesn't mean that salvation was down to let a female alone, more the benefit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women but for men, more to listen to the voices of women in the world, humans have more female character.The conclusion is put forward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rise of women and the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of the century.Gender limitations of Marx and Engels put forward beyond the ”joint" path will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le and the whol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This suggests that women development is by no means a narrow, hand in hand is the ultimate purpose of men and women.参考文献:
①自《三从四德》
②出自朱庆华 《封建私有制与中国古代妇女的从属地位及其社会性成人身份的丧失——以中国古代妇女的经济活动为例》
③李志生 《试论唐代后期妇女贞节的走强趋势》
④同银娣 从《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看元明清时期女性意识的
第五篇:中国文化概论
庹国阳
1:54:57 AM
第 1 页
2013-4-8
1:54:57 AM 中国文化概论
道德与文化
1、文的意涵
(1)纹理
(2)礼乐制度
(3)道德
2、化的意涵
3、教化
(1)定义:指中国古代以孝亲伦常来变俗易教得文化现象(2)种类:
政教改化:有组织,强制的 政教风化:有组织,并非强制的 教育感化
4、孔子在中国道德文化建构中的作用(1)孔子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那些思想基础?
积极乐观的有为精神
开创了重视历史经验的优良传统
确立了道德谱系的阿基米德点(2)孔子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建构
A孔子与春秋时代的基本状况 B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价值:仁
孔子的道德是建构在自觉意识和亲子之爱的基础上的
(3)如何理解孔子对传统道德的重新奠基 1春秋以前的传统道德具有浓厚的巫术文化色彩,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这种依靠外在强制的道德已经丧失其社会整合功能。
2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一个人类思想大爆炸的时代,当时的中国理崩乐坏,道德急需重新建构。
3孔子最大的贡献是将道德由外在强制的社会规范转换为内在的情感自觉,即道德必须建构在一种自觉的个人意识基础上。
4同时这种以亲子之爱为核心的道德正是建构在传统的宗法血缘社会基础之上的,这使它具有了道德展开的起码前提。
三、什么是文化
(一)定义
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和内患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符号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数。
第四章
中国文化土壤
一、定义
即指中国古代伦理型文化形态及其文化广性所得以形成的特殊文化环境
二、内容
1半封闭的温带大河大陆型区域地理 2建立在这种地理环境上的农业生产方式
(1)夏商周的原始协作式农业经济
(2)秦至清的家族式小农自然经济
3与上述地理环境和农业经济相适应的大一统的宗法组织
(1)夏商周三代的宗法分封制
(2)三代以后的宗法君主制 分封制
定义: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性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叫分封制。义庄的创始人:范仲淹
中国在二级群体中获得社会性满足的顺序:伦理——法律——宗教
中国的物态文化
一、物态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一)定义: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
(二)特点:1 创造性
2时代性
物态文化的时代性并不意味着进步性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的高峰时期是宋朝,中国古代文化的隆盛时代是隋唐;
3民族性
二、中国物态文化元素概述
(一)生产 1农业
(1)基本情况:中国古代农业南北经济分界线:秦岭——淮河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经济分界线:长城东段或(400mm等降水线)最伟大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2)特点:土地国有,家庭生产
(3)农业生产与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平1
庹国阳
1:54:57 AM
第 2 页
2013-4-8
1:54:57 AM 保守
忍耐
2手工业
《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的最早的手工技术文献
家庭手工以纺织品生产为主 3商业:单向性的朝贡贸易
内敛式的海洋贸易
中国古代的四民分业是士 农 工 商 中国古代抑制商业发展的原因:
第一,中国文明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统的文化格局,抑制商业的过分发展,有助于强化中央集权;
第二,商业的发展导致的贫富悬殊与平均主义为核心的家族伦理传统相冲突;
第三,抑制商业也与以农业为本位的古代文化生态息息相关;
第四,中国传统世界观对经济人生得消极态度也导致了对商业的抑制。
中国历史上唯一 一个从不贱视商业的王朝是元朝。
(二)生活
1、衣服
(1)基本情况
中国服饰最早利用的植物纤维是葛,成为文化残存的中国古代的衣服材料是麻,丝与瓷是中国早期外销的最重要的两种商品(2)中国服饰的文化功能 A人兽之别,羞耻感
B华夷之别,交领右衽
C尊卑之别,长衣配饰(3)当代社会中的服饰
2、饮食
人类饮食所共有的文化现象是进餐时间的规律性
传统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第一,典型的农业文明; 第二,宗教观念淡薄; 第二,极强的群体意思;
第三,等级性和平均主义观念相辅相成; 第五,中国文化的早熟而不成熟。
最早提出“中国文化早熟”的人是梁漱溟。中国文化早熟(优缺点)的表现(如何理解)第一、思维方式上,直觉发达,理解滞后;第二,世界观上以天人合一代替天人相分;
第三,社会关系上以血缘代替业缘;第四,文化人格发展的口腔期固着。
3、建筑
(1)传统建筑概说
世界建筑分为三大体系:欧洲,伊斯兰和中国
中国建筑的三层式被称为天地人
中国传统建筑如何体现传统价值观的?
第一、由于受天人合一的影响,中国建筑历来主张顺应自然,从未有西方式建筑永恒不朽的思想,中国建筑以木料为主要购材,斗拱为结构之关键;
第二,祖先崇拜的宗法制文化传统;
第三,极强的守恒性;第四,强调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
4、社会交往
黄帝——轩辕氏|:车子的发明者 中国社会公德缺乏的原因:(1)社团生活的缺失
(2)社会公德所要求的理性精神的缺乏(3)社会伦理的家庭化
(4)公共空间的权力化、等级化。
第六章
中国的制度文化
一、制度文化的定义: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为适应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而组建的各种具有外在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二、特点:
1、时代性
2、客观性
3.、强制性
三、中国制度文化元素概述
1、科举制度
(1)定义: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并由分科取士而得名。从隋唐至清末,历时1300年,全盛于明清时期。(2)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演变: A两周时代:世卿世禄制
B战国时代:客卿制
C帝国时代
察举也是汉代最重要的官员选拔制度
D共和时代:选举
(3)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A使权力资源的分配有序化,减少了社会动荡;
B维护了大统一的政治格局,强化了中央集
庹国阳
1:54:57 AM
第 3 页
2013-4-8
1:54:57 AM 权统治;
C传承了中华文明;
D科举制度造成了一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维定势。
2、法律制度(1)定义和特点
(2)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A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以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统治;
B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以法律手段推动和保护改革;(历代王朝的各种改革称之为“变法”)C儒家思想对法制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D君主在立法和司法中具有决定作用;
E重刑轻民,民事、经济法律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F立法、司法与行政统一,行政干预司法;G以实质正义代替程序正义。
《唐律疏议》——把儒家思想法律化
第七章 中国的行为文化
一、行为文化定义
行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它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二、特点:
1、大众性
2、民族性
3、地域性
4、非强制性
三、行为文化元素概述:仪式
(一)定义与特点
1、定义:仪式是指按某种规定程序而进行的,由传统习惯发展而来,并且为人普通接受的一种行为方式,用以界定和表现特殊时刻、事件或变化所包含的社会与文化意味。
2、特点:(1)神圣性
(2)话语的神话性(3)象征性
(4)高度的形式化
(二)节日
1、节日的本性(1)节日能让人在一个非对象化的时空中自由地舒展开来。
(2)节日体现了一种活生生的时间节奏。在中国,仰韶文化时代是森林休耕,龙山文化 史灌木休耕;春节在中国已经有至少三千年的历程。
(3)作为生存时间与体验的节日,总是会有些不寻常的交汇和新鲜经验。(4)节日还具有一种重新创造世界的神圣氛围。
2、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国文化那些特点?(1)根植于农业文明
(2)祖先崇拜的宗法制特征(3)天人合一的文化心理(4)非人格化特征
第八章
中国的心态文化
一、定义
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等。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二、特点:
1、精神性
2、先验性
3、超稳定性
三、中国心态文化的特点:人文性
1、这种人文性并不意味着对作为个体的人的尊重;
2、这种人文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反神本主义;
3、与此相关的就是中国人对伦理的过度重视;
4、非科学性的实用理性文化传统。中国四大实用文化:兵、农、医、艺。
唐代佛教唯识宗哲学消亡的原因就是因为思辨性太强。
中国文化实用理性的文化传统产生的原因:
1、与商周巫术文化传统的没落有关;
2、长期的小农生产的经验论导致了实用理论的顽强保存;
3、宗法血缘导致了人际关系异常突出,阻碍了纯粹理性的发展;
4、先秦时代的社会大变动决定了当时中国人执着于人间世道的实用探求。
四、中国心态文化元素概述
心态文化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思形态。
(一)社会心理
1、定义:指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风貌,是尚未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大众心态,诸如人们的要求、愿望、情绪等。庹国阳
1:54:57 AM
第 4 页
2013-4-8
1:54:57 AM
2、乐感文化
从文化模式来说,西方文化是罪感文化(也称爱感文化),基督教就是这种文化的表征,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类型:伦理型 特点:
印度文化是苦感文化,日本文化按照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的说法就是耻感文化。特征: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中国古代的艺术(1)青铜器
A、特点:饕餮纹,人兽共生
B、美学风格:李泽厚称之为“狞厉的美”(2)雕塑
特点:与绘画有关:一是平面性,二是彩绘(3)书法
最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4)绘画
特点:一是散点透视,二是遗貌取神 文人山水画以宋元时期水平最高(5)音乐
中国音乐的主流是无音节体系(6)戏曲
中国古代戏曲最有代表性的剧种是京剧和昆曲
特点:程式化,虚拟性
程式化:程式指的是前人戏曲艺术经验的凝固形态、程式化就是在戏曲表演中以故常为法度的一种普遍倾向,是对前人戏曲经验和已有格局的蹈袭和俯就。
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3、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
4、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
5、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
6、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7、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的文化领域 经学:训解和阐释六经及其儒家经典的学问,是中国古代学术领域中压倒的一切的学问,成为古代社会汉以后历代的官学。
近代以来在物态文化方面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洋务运动”;在制度文化层面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在心态文化方面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五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