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德育讲稿
德育大讲堂讲稿:
《老师,您辛苦了——教师节写给学生的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之路。有的人在平凡中默默地实现着人生的价值;有的人轰轰烈烈成就卓著。然而,当我们回顾所走过的人生之路,追寻我们事业发展的源头之时,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人,那就是老师。
老师永远是奉献的代名词,有人说:父母之爱,让人感受到养育的艰辛;朋友之爱,让人体会到互助的温暖;教师之爱,让我们享受到了不求回报无私关爱的博大!是啊,老师是每个人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人生榜样,老师是每个人事业前进路上的一串深深的脚印!教师把整颗心都掏给了学生们,他们默默的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光辉的事业——教书育人。相传古代欧洲有个国王,举行了一次最隆重的授奖大会,要把从阿尔卑斯山上采来的一枝并蒂桃花,奖赏给对社会最有贡献的人。将军,诗人,名家,学者都满怀信心地登上了领奖台,却又一个个空手而归。国王最后把这枝桃花别在一位满头银发的教师的衣襟上,对他说“你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没有你,既没有将军,诗人,也没有名家,学者!”教师是一只渡船,将一个又一个生命载向智慧的大海,渡到知识的彼岸。人类文明的意识,因教师而提高,社会文明的进步,因教师才有了长足的发展,历史的长河中,无处不留有教师坚实的步履。教师职业是崇高的,教师职业是无价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高度的概括,应该使人们懂得了教师职业的内涵,也懂得了教师应该是“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帜,爱的化身”。
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离不开教育,教育离不开老师。对此,两千多年前的荀子就有明智的看法,他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这个道理不是已经被古今中外大量事实证明了吗?世界上一些国家之所以发达,都是有尊师重教的渊源的。在日本十几名大学生中一般只有一人能考取小学教师,这说明在日本教师地位之高;在德国,人们在街上碰到老师,都要让路行礼;法国每学期的开学典礼,当地的地方长官和社会贤达都必须参加....他们尊师重教,所以才发达起来。大家要充分认识到“教师节”不仅仅是教师的节日,应该把它看成是全民的节日,我们要通过庆贺“教师节”来养成浓郁的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尊师重教是祖国走向繁荣昌盛的标志,也只有这样才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尊师重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历史上,凡见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无不重视教育,尊重教师。古人云:“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礼记·学记》中指出:“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意为:教师受到社会普遍尊敬之后,教育才能得到重视,教育得到重视后人们才懂得努力学习。三者的关系互为前提。教师受到尊重意味着人们重视教育,人们接受教育就会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为懂得更多的道理就会重视学习,尊敬老师,如此良性循环。《吕氏春秋劝学》中,有这样一句话“疾学在于尊师”,说的是要很快学到知识,重要的是尊重教师,孔子学徒三千,每一个都对老师倍加尊敬,为了感恩,他们四处奔波,传播孔子的仁政。尊师重道是永远的美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
金色九月,充满着丰收的喜悦,老师是这个季节的主题,空气中弥漫着感念师恩的情绪,一个人,无论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他都不应忘记老师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所花费的心血,饮水思源,怀师感恩。在时代迅速发展的今天,尊师更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标志。育才中学以面向未来的姿态昂首阔步,作为育才的学生,更应该让尊师重教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古人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作为学生应从心里敬重老师,学生见到老师应问好或鞠躬行礼,进老师办公室时要轻轻敲门或喊报告,然后开门进去,在老师办公室不能乱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和老师谈话时,应主动请老师坐,若老师不坐,学生应该和老师一起站着说话。同老师谈话,要集中精神,姿势端正,双目凝视老师,有不同看法时,可及时向老师请教、探讨,要虚心接受老师批评,休息时间最好不打扰老师。可同学们是否发现,在我们身边有不少同学在高喊尊师重教的口号,但行为却背叛了自己。譬如,同学遇见老师不主动问好;上课明明迟到,却大摇大摆的晃入教室;课上捣乱纪律,说闲话;课后不完成作业;把老师的教育当耳边风等等,这些都是不尊敬老师的行为,更有甚者,居然当众顶撞老师,这样的举动无不是在伤害一个关心你、爱护你的老师?如此恶劣的行为难道不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与反思吗?可能有的同学会说:老师为什么总是要我们做这做那的,还要批评我们,可同学们想过没有,如果老师对你的一切都不闻不问,你写错了作业,老师不管;你做错了事,老师不问,你说他是一个好老师吗?请同学们仔细回想一下:学业上遇到困难,是谁对我们耐心辅导和讲解;与同学发生矛盾,是谁对我们耐心教育和引导?遇到困惑,感到迷茫,是谁帮助我们指点迷津?是老师,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每一位老师都在为你们的点滴进步费尽心思甚至于通宵达旦,他们会为如何才能把一个知识点讲解得更加生动透彻而冥思半晌,他们会在你考得不理想的时候陪着你一起难过,他们会拿出自己的休息时间为你答疑解惑或是与你促膝长谈,他们会批改卷子直到深夜还不休息,也许有时你会因为老师的一句批评而不开心,但请你们相信老师们也是希望你们能变得更好,我们批评你们的时候又何尝不是批评在你们身上痛在我们心里呢。人世间最大的情感失衡,第一是在父母和子女之间,第二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而当后者意识到这点时,大多已无法弥补,希望在十几年后,我们不要流下悔恨的泪水。同学们,让我们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配合教师的工作,关心老师的生活,以一颗赤诚的心去理解老师,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虚心学习,认真听好老师的每堂课,课后及时完成作业,把老师作为你们最敬重的人。
亲爱的同学们,师恩难忘,希望你们可以以尊师爱校为动力,以理想、信心为针,以勤奋,拼搏为丝,去编织自己彩色的梦!希望你们可以努力学习,用你们最佳的表现献给老师,用你们优异的成绩向和你们共同奋斗的战友,你的老师们去诠释那句“老师,您辛苦了”。
最后,为全校的老师,送上一份我迟到的祝福,教师节快乐。
德育讲稿:
《安全教育》 主讲教师:蔺耀飞
同学们大家好,我很高兴能够能够利用下午时间和各位同学进行交流,本次道德讲堂的主题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根据府谷县教育局《关于印发榆林市市中小学安全教育活动月工作方案的通知》,全市已将10月份确定为安全教育活动月。作为中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安全和利益,我们应该主动去了解、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禁毒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
安全是学校之本,幸福之本,对一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那么健康如是是生命的前提,物质就是基础,精神便是源泉,安全就是堡垒。安全是学校之本,与我们的师生息息相关,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但是有时候我们提醒别人往往很容易,但提醒自己却很难,所以我们更应该多一份自律,就像多了一份安全的筹码,拥有了一张通往安全的绿卡!下面我将从校内安全及如何预防侵害两个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一、校园安全
(一)、在教室内活动应怎样注意安全
在教室内活动,还有许多看起来细微的小事情值得同学们注意,否则,同样容易发生危险。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防磕碰。目前大多数教室空间比较狭小,而且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又置放了许多桌椅、饮水机、整理箱、扫除工具等用品,这些物品大多坚硬、有棱有角,所以不应该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2、防滑、防摔。我们教室的地面为瓷砖质地,非常的光滑,尤其是刚刚擦好的地面带有水印,增加了滑度,此时应减少下地走动,达到避免踩脏地面和防止滑倒受伤的目的。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3、防坠落。我们的教室一般为三层,教室位于高层的同学不要将身体探出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课间在三楼连廊休息的同学更应该注意安全,虽然有围栏的保护,我们也不能将头、手、身体探出黄色警戒线外!
4、防挤压。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掩手,也应当处处小心。
5、防意外伤害。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用后应妥善存放到书桌内或整理箱里,不能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二)、课间活动应注意什么、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用。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能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神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要注意安全,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4、对于篮球、足球等需要场地的运动时,不要抢场,应避免争执的发生。
(三)、寝室安全
对于寄宿制学校,寝室是同学们休息、调节身心的地方,寝室的安全关乎着每名学生第二天能否正常投入到学习之中,所以寝室的安全也是值得我们共同关注的!
1、寝室中住在上铺的同学在上下铺时要多一份认真,防止踩空坠落等危险
2、寝室中避免出现两人或多人共床的现象,以防床铺坍塌,致使摔伤、砸伤
3、寝室中不要打闹,攀爬窗户围栏以免出现危险
4、水房的地面比较潮湿,应穿着防滑的拖鞋,不要跑跳打闹,以免滑倒摔伤。
二、小学生预防侵害的基本方法
1、义正辞严,当场制止。当你受到坏人的侵害时,要勇敢地斗争反抗,当面制止,绝不能让对方觉得你可欺。你可以大喝一声:住手!想干什么?从而起到以正压邪、震慑坏人的目的。
2、处于险境,紧急求援。当自己无法摆脱坏人的挑衅、纠缠、侮辱和围困时,立即通过呼喊、打电话、递条子等适当办法发出信号,以求民警、群众、老师、家长解救。
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当自己处于不利的情况下,可故意张扬有自己的亲友或同学已经出现或就在附近,以壮声势;或以巧妙的办法迷惑对方,拖延时间,稳住对方,等待并抓住有利时机,不让坏人的企图得逞。
4、主动避开,脱离危险。明知坏人是针对你而来,你又无法制服他时,应主动避开,让坏人扑空,脱离危险,转移到安全的地带。
5、诉诸法律,报告公安。受到严重的侵害、遇到突发事件、或意识到问题是严重的,家长和校方无法解决.应果断地报告公安部门
6、心明眼亮.记牢特点。遇到坏人侵害你时,你一定要看清记牢对方是几个人,他们大致的年龄和身高,尤其要记清楚直接侵害你的人的衣着、面目等方面的特征,以便事发之后报告和确认。凡是能作为证据的,尽可能多的记住,并注意保护好作案现场。
7、堂堂正正,不贪不占。不贪图享受,不追求吃喝玩乐,不受利诱,不占别人的小便宜。因为“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往往是贪点小便宜的人容易上坏人的当。
8、遵纪守法,消除隐患。自觉遵守校内外纪律和国家法令,做合格的中小学生。平日不和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不给坏人在自己身上打主意的机会,不留下让坏人侵害自己的隐患。如已经结交坏人做朋友或发现朋友干坏事时,应立即彻底摆脱同他们的联系,避免被拉下水和被侵害。
“我要安全”是一种严肃的生活态度,是一份对家人对亲人的责任,你为人儿女,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应予以回报,如果你哭了先湿了的是你父母的面颊,如果你伤了,最痛的是父母的心,在父母的心中只图儿女能平平安安,这就是他们心中最大的宽慰。“安全不牢,地动山摇。”不是危言耸听,是安全事故之后的痛定思痛。为了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请你牢记安全,你的安全是他们心中最大的宽慰,安全请从点滴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最后祝愿每名同学都能安全幸福!
第二篇:德育讲稿
德育讲稿:培养和谐、自觉、乐学的班集体
我们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那么这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班集体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小社会,它对人的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良好的班集体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对于培养远大理想、增强自我教育和发展个性心理品质具有极其重要意义。一个具有人际关系和谐、自觉纪律、乐学向上的班集体,几乎随时都在熏陶感染着集体中的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个别成员的不良行为不易萌发,而好的行为常得到强化。针对我们班级的情况,我想说一下几点:
首先是第一点:培养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
我们知道班级的成长与发展不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好坏,而是需要我们49份子共同的努力。而融洽的同学关系的建立就是班级发展的一个最基础的前提。举一个例子,我们班级的 行规考核上周为什么落后了,就是因为有几位同学出现了打架的现象而扣分。虽然别的同学都很努力的做好了寝室工作、班级卫生工作,可是这并没有改变一个总体的事实。如果,班级的同学能够融洽的相处,还会出现这种事情吗?
我们每个人都是班级的成员,都需要班级的荣誉贡献自己的力量,当你享受班级赋予你权利的时候,你是不是应该也要进你的义务呢?相信每位同学都是善良的孩子,都是有一颗热忱的心的,你们每个人都是我们10班的主人,所以,你也要摆正自己在这个集体中的位置,积极的与同学合作,积极的于老师沟通,这样不仅有利于你在克服社交中的困难,同时,你也会发现在这个班级中你原来是可以感到集体的温暖、和谐,在这个集体中你也可以感受到催人奋进的学习环境。我们应该为自己是10班这个集体的一员而感到骄傲,我们应该为班级作出努力。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10班好你能不好吗? 其次是第二点:培养班级自觉纪律
自觉纪律是指我们班级成员在履行纪律规范、规则方面的高度自觉,不仅指我们对纪律的认识,重要的还包括我们执行纪律的积极体验以及遵守纪律的行为意向。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的声音,集体的的动作,集体的的表情,集体的信念。“他特别强调“纪律是集体的美“,认为自觉纪律既能美化集体的内在,即集体的思想道德面貌和心理品质,又能美化集体的外表,包括集体的言论、活动等,即班级形象。一个具有自觉纪律的班级,正气是向上的,学生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其言行举止都是和谐的。例如,当你来到一个自觉纪律的班里,你会感到这里文明,整齐,和谐,协调——美。相反,当你走进一个乱班教室里,可能会觉得这里卫生差,语言不文明,行为不规范,气氛不和谐,哪里还有美!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同学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要“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最后一位同学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值日生做好本职工作,绝不马虎,眼保健操时认真对待等等等等,不要以为这些事很小,一个班级就是由这些细微的事情慢慢组成。当然,我也要提一点的就是,有的同学可能觉悟没那么高,自律性没那么强,所以我们作为公民,是有监督权的,我们对班级同学发生的不良现象一定要认真严肃予以批评制止,让我们这个集体来对此也加以谴责,绝不听之任之,保证这位同学也能和我们高素质的班级同步成长。
同时,我也要讲一点的就是,我们高中生到学校主要是来学习的,大家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当你认识到了这一点的时候你就会迫切的认识到一个班级的纪律好坏对你的重要性了。当每个人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每个同学也就不用我讲了,应该都比较懂事的会遵守这个纪律。所以,希望大家把搞好学习与遵守纪律联系起来,认识到纪律是保证学好的前提,我特别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同学们不要做到的是表面遵守,但实际上又是另外一种态度。老师在与不在应该都是一样的。
当然,我也会以身作则,和你们同进同退,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努力,相互鼓励,相互监督,做好自我控制,自觉遵守纪律,良好纪律的形成,有助于良好集体的形成,良好的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我们10班整体的学习才会取得成功。
再是第三点:培养正确的行为归因
什么归因,大家可能不知道,归因,它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推断其原因的心理过程。我们对自我行为的归因模式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结果的影响,归因倾向如何又将会影响到学习效果,影响到自信心的建立。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对自己的行为归因分析,建立正确的归因模式。
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功的体验或失败的教训,在我们取得成功或失败后,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归因:靠自己的努力,凭自己的聪明,碰上好运气,老师辅导正确,同学的帮助,或老师偏见,自己笨,运气不好,主观不努力等等。其中有的是恰当的,有的则不恰当,恰当的归因是再一次投入竞争的驱动力量,不恰当的归因会使其意志消沉。我们要学会正确归因,认识自己成功过程中的内在付出和外在帮助,认识到成功既来自自己的努力,也来自他人协助,暗示自己:不要忘记每一个帮助自己获得成功的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靠大家的支持,竞争才会有更多的成功把握。这样就不会产生成功后的唯我独“上“的优越感。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取得成功的分量,是小成功还是大成功,是中间成功还是终点成功,是与弱者竞争还是在强手如林中竖起成功之旗。这样,我们在享受成功的同时,也就会更加珍惜成功,并准备再次争取成功。
最后一点是:培养乐学的心理
兴趣是我们在认识事物、渴望获得知识、探求真理的内在倾向性。当我们在兴趣中学习时,会不断地自我批评,提高自己,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能积极主动、心情舒畅地去学。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设法激发和维持自己的学习兴趣。方法手段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外部刺激和内部学习心理本质的培养。
我们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目标不要太难,过难的目标万一没有达成会使我们失去信心,过易的目标又对我们没什么用处,唯有那些“半生不熟“,“高而可攀“的目标最能激发人的兴趣,所以大家要善于发现自己,然后让自己慢慢的达到这些小目标,当你成功的时候你就会感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从而产生自信,在自信的推动下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并且,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巩固已建立的乐学心理,帮助自己回忆成功的过程,在回忆中体验成功的艰辛与喜悦,身心得到自我强化,进一步努力的目标也更鲜明,信心也更足了,成功的可能也就愈大,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总之,只要大家一起努力,相信勤奋是舟,方法做桨,老师导航,我们就能顺利抵港!
第三篇:梅南小学德育专题教育讲稿
梅南小学德育专题教育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同学们讲一些常用的法律知识,以便同学们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有所作用。
大家知道,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到各种新鲜的事物,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你们是否能分辨得清楚?你们是否想过,自己日常的一言一行都必须接受法律的约束?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侵犯的,谁触犯了法律,就必定受到法律的惩罚。
那么,什么行为是犯罪的行为呢?要远离犯罪,这是同学们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
(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律的行为,即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
(三)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刑法》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今天在座的都是小学生,也就是说,你们都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犯罪,是未成年人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对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刑法》第17条做了年龄及犯罪行为种类上的限制。《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意思就是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犯罪行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在我国,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因体力、智力已相当发展,并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已具有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因此,应当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一切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充分考虑了他们的智力发展情况,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一般已具有事实上的识别能力,但由于年龄尚小,智力发育尚不够完善,缺乏社会知识,还不具有完全识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他们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应当受他们刑事责任能力的限制,不能要求他们对一切犯罪都负刑事责任。所以,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犯以上规定的八种犯罪,才负刑事责任”。由此可见,法律对未成年人加以保护的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惩罚。那么有些同学会说,我现在还不到十四周岁呢。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如果你实施犯罪行为时,年龄虽未达到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但国家法律还是有惩罚的措施的。比如作治安处罚、送劳动教养、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等等。同时我们认为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从小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性的话,以后要改正就很难;平时又不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注重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做事,最后必将酿成大错。在这里,我给同学们举几个说明未成年人由于不知道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懂犯罪概念而酿成大错的真实案例:
一个是发生在2002年的一名十四周岁的中学生投毒案,这起案件发生在那年四月份的某天下午,该学生将自己买来未吃的冰棒咬破一口,再灌入一点老鼠药,而后放入附近一小学某教室的一张课桌抽屉里。第二天,坐该课桌的小学生喝了这有毒的冰棒后,很快就死了。这起案件侦破后,该投毒的中学生后悔不已,他说自己没有想害死人,以为小学生吃了只会拉肚子,但是严重的后果已经造成,该学生的后悔不能代替法律的惩罚。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投毒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后来该同学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再就是一个发生在2001年夏天的案例:杜某十四岁,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成绩一直很好。在他小学毕业就要升入初中的那个暑假,在与同学玩时认识了在社会上混的李某等一伙人,他见李比自己才大两岁,却比自己潇洒得多:李某出手大方,经常带杜到网吧、游戏厅等地方玩,他很羡慕李某,于是天天跟着李玩。但是出去玩必须要有钱,李某口袋中的钱很快就用完了,李某就对杜说:“我们现在没钱玩了,要玩就必须搞钱”,他们一合计,杜某决定到一个他认为有钱的同学家去抢钱。杜某带着李某等三人趁同学的父母上班、同学一人在家之时闯入同学家实施抢劫,同时还将该同学打成重伤。公安机关很快就破了案,将李某和杜
某等人抓获归案。到了9月1号,杜某坐在牢房里悔恨交加,他痛哭道:“今天是开学的日子,我多么想背着书包去上学呀,当时我只是想到好玩,我没想到我的行为是犯法的,我好后悔呀。”但是法律是无情的,谁触犯了它就要受到惩 罚。
以上所列举的例子只是较为典型的几个案件。我知道有的同学其实很聪明,但他不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调皮捣蛋上,喜欢逞强好胜,有事没事惹一下其他同学,比如别人走路时他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倒;有些同学喜欢打架,将别的同学打伤;有些同学不爱护公物,故意毁坏公共场所的物品;有些同学以大欺小,没有钱买东西吃、没有钱买好东西玩,就强行向弱小同学索要等等行为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你这一逞强就有可能将自己送进班房。所以在这里我要告诉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遵纪守法,特别是双休日、寒暑假,什么游戏厅、网吧、歌舞厅等地方,同学们千万不要进去,因为那种地方很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我们听到看到许多这样的案例:有些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就是由于在游戏厅、网吧、歌舞厅等地结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后被带坏,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下面,我再给同学们讲一讲如何增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法侵害,比如说被人敲诈、被人殴打、被人抢劫等等,一旦碰到了,怎么办呢?我们要增强分辨能力,学会自我保护。国家的法律都是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惩罚各种不法行为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罪犯的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面临危险的时候,同学们要机智勇敢地同犯罪分子作斗争。如果畏惧罪犯的话,就会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使他们有恃无恐地实施犯罪行为。
所谓犯罪的自我防范是指个人为减少被害的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0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未成年人通过加强文化修养和法律知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另一方面是指未成年人在受到犯罪侵害后应通过法律途径,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未成年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未成年人就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守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我前几天在网上看到有一起未成年人入室抢劫案,涉案人员有三人,其中年龄最小的王某年仅14周岁。99年10月的一天晚上,楼某与李某到某市甜梦歌舞厅找到王某,并邀王某去玩,王某就跟随前往来到一住宅区,楼某带头敲开被害人陈某家的门,进屋后要陈某拿钱,陈不从,李某便上前抢陈某脖子上的金项链。王某见状退出房外。最后楼某被判8年徒刑,李某被判5年徒刑,王某因年少,不辨是非,又没有实施具体行为,为体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政策,检察院对他作不起诉处理。此案中如果王某也积极主动地动手帮助实施抢劫,那么王某也将被判刑坐牢。
二、树立自尊、自、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有一抢劫、伤害案,案犯舒某原是一名中学的学生,因从小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不良习惯,一直不好好读书以至成绩越来越差,他的母亲给他转学后,他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还是自暴自弃,成天泡在游戏机房玩游戏,并结识了也是不读书的刘某等人,后与刘某等人一同去打架伤人,抢出租车司机,坠落的无法自拔,最后被关进监牢,被判处七年徒刑。
三、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辨别善恶。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四、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未成年孩子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须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根据实践经验,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切切要记住两点:
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搏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对于这一点,去年十月份发生的一个案例,对同学们很有借鉴作用。那天住在某村附近的小女孩小珍放学后背着书包独自一人往家里赶,罪犯王某看见小珍脖子上挂着一把钥匙往家赶的样子,王某心想:这个小女孩家可能大人没在家,我就跟着她,待她开开门后就冲进她家抢点东西。于是王某就一直跟着小珍。走了一段路后小珍发现后面有个男青年一直跟着她,心里很害怕,在走到自家房子门口时,她想:如果我现在开门进房间的话,这个坏蛋一定会冲进我家干坏事的,我不能开门。小珍一直在家门前马路上逛来逛去,王某见小珍没开门就躲在马路对面等。过了一会儿,小珍看见隔壁的张阿姨走了过来,就立即凑着张阿姨的耳朵把她遇到的情况告诉了张阿姨。张阿姨叫小珍去开门,她立即打110报警。在小珍开门后,王某就冲上前将小珍逼进一个小房间里反锁起来,并威胁小珍不准喊叫,他自己就到小珍父母的房间里翻东西。在王某翻东西时,由于张阿姨报了警,公安人员及时赶到将王某抓获。
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报告。例如前面所举案例中的方某,他当时就没有通过正当的途径保护自己,如果他被刘某第一次抢劫时立即向父母或老师报告,就不会三番五次地被刘某抢劫。此外学生之间打架事件也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据调查,一些学生被同学殴打后并不是向家长或学校汇报,而是自己作主到外面找人来报复,要知道报复伤人也是违法的,情节严重的是要构成犯罪的,要被判刑坐牢。
再给同学们讲另一种自我保护的特殊情形。举一个案例说明:学生蒋某假期与邻居李某及几个朋友在一起玩。一天,蒋某和李某等人坐出租车出去玩,在出租车上,蒋某听李及朋友说:“等一下要将那人的手机抢来,另外还要搜一下他的身看有没有钱。” 蒋某听了这话知道李某等人是要去抢劫,他有点想不去,但碍于朋友情面,他只好跟着去了抢劫现场。实施抢劫时,蒋某站在边上看,李某叫蒋某帮忙搜一下受害人的身,蒋某就上前搜了受害人的身并将搜到的钱全部交给李某。案发后,由于受害人及时报案,公安机关很快将李某及朋友、还有蒋某一并抓获,蒋某归案后一直辩解说他并不想抢别人的钱,他觉得很冤枉,但是法律规定:帮助他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强行劫取公民财物的行为同样构成抢劫罪。蒋某最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要告诉大家:当你与同伴在一起玩,发现同伴有犯罪意图时,你应当制止他;如果你制止不了的话,你就要赶快想办法远离他,千万不能为了哥们义气跟着同伴去抢劫。因为你一旦到了犯罪现场,即使你没有动手,你也难脱干系。因为受害人不管你具体有什么行为,他只说共有多少人实施了抢劫,你们这些去的人即使没动手也都为罪犯助了威。所以我们的同学以后如碰到这种情况,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要惹祸上身。
总之,同学们如遇上不法侵害时,不要害怕,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要敢于检举揭发,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我们要坚信邪不压正的道理,干坏事的人总是心虚的,害怕的应该是他们。
以上我给同学们讲述了违法犯罪的一点基本知识和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方面的问题,我所讲的只是给同学们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同学们要真正做到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还要靠同学自觉刻苦地学习文化、科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011年10月
第四篇:校长德育论坛讲稿
在德育论坛上的发言引言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谁来搞?社会、家庭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谁来负责?社会、家庭、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谁是第一责任人?有时是社会,有时是家庭。现在的情况是,往往把校长看作第一责任人。试问:如果一个男孩儿使一个女孩儿怀孕了,谁是第一责任人?学校教育是万能的吗?我们权力有限,而责任却无限,这使我们很无奈!
我赞同市教委×××提出的要“反思”,该反思什么呢?我认为,要从内容、方式和结果三个方面反思:
反思内容:共产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建设 反思方式:目前的德育方式往往不让学生“待见”,几十年来,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反不如一些宗教能“拿人”,他们更多的是启发人“自省”“顿悟”“忏悔”,触动的是灵魂深处。我们更多的则是“说教”“灌输”“压制”,触动的是表面皮毛。
反思结果:社会、家长、领导期望值与我们目前能达到的形成强烈反差!、“立竿见影”、“质的飞跃””不易做到。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但我们并不是知难而退、无所作为,悲观失望。
我们也不要指望找到灵丹妙药、新式武器,搞个活动就能解决德育面临的难题。因为德育是触及灵魂的工作、触及灵魂深处的工作,需要教育对象自我反省、自我顿悟、自我批评、自我忏悔、自我纠正、自我教育。我们要把时间、精力放在该放的地方,德育不能简单化、表面化、制造假象。德育工作更不能靠搞“运动”。历来的“运动”有以下特点: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形式主义、表面文章、来得迅猛、去得匆匆,“运动”式德育工作有百害而无一利。
我们不仅要了解学生,而且还要了解家长、了解教师、了解社会,因为如果学生是张纸,他们则是支笔!
我们要用更多的时间、精力抓基础,做到“六个先”:
1、先达到最低标准:不抽烟、不喝酒、不吃口香糖(校园中)、不骂人、不违法(如不破坏公物、不进网吧);
2、先查仪表,学生要象学生样;
3、先学说三句话:“谢谢!、”“你好!、”“对不起!”
4、先学会微笑,把微笑带给他人,时时善待他人,与人为善;
5、先学会尊重(父母、老师、同学、他人);
6、先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如做作业、做卫生、做家务等)。做到“六个先”是我们德育工作的初级阶段,是最低标准。但是如果我们区中小学生都能做到上述六条,进入“初级阶段”,我们的德育工作水平就是全国第一!
第五篇:德育主题班会讲稿
各位领导你们好!我今天的德育班会的主题是“合作让生活更精彩 ” 提出主题和学生分析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互助合作的意识较弱,而合作精神的培养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我校在烟台市教科院“和谐高效”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的培养显得日益重要,因此,培养青少年的合作精神是当务之急。
设计理念与目标
本课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让学生懂得合作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体会到互助合作的力量,感悟团结合作意识,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与方式
准备:准备活动道具,提前安排主持人,布置活动步骤。布置好班中桌椅的摆放(将教室围成圆形,中央是体验活动展示场地),调试好多媒体设施。
方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交流、讨论、欣赏相结合的方式使全体学生参与。
活动过程
播放歌曲营造氛围,引入主题
我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众人划浆开大船》,营造氛围。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才能开动大帆船,一棵小树是弱不经风的,但是一片森林就能够经受住大自然的洗礼。大家同舟共济可以叫海让路,让浪靠边。让同学们感受到同舟共济、众人划桨气势,读懂个体能力与集体合作之间悬殊的力量比较。
师生激情导入
一首激动人心的《众人划浆开大船》,令人深思,催人奋进。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合作能力显得日益重要。我们今天就运用合作的力量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班会。下面,掌声有请主持人闪亮登场!“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会共赢,合作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合作是和谐生活的精彩乐章!”两位主持人用简练的语言鲜明的亮出了本节班会的主题“合作”。
欣赏故事感悟道理
伴着舒缓的音乐,主持人朗诵了的故事《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大家欣赏着故事,并感悟着其中的道理。故事讲的是两个自私狭隘的人和两个善于合作的人,他们遇到了相同的遭遇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欣赏完故事之后,主持人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共享体会;然后再邀请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畅谈感想。同学们纷纷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对积极发言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
互助友爱体验(理解合作)
“在活动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让我们一起来亲身体验一下吧。”主持人以欢快的语调开场,宣布开始第一个体验游戏:“让我来做你的右手”。这个的游戏规则是以两人为一组到准备好的拉链前,每位同学都只用左手拉拉链,右手背后面,看谁先完成。三分钟内完成的老师颁发奖品,如果没完成就由另外两名同学只用右手帮助他拉上拉链。同学们觉得这很容易做到,踊跃举手,积极参与,体验中有的手嘴并用,有的利用身体,方法众多,气氛活跃。游戏结束主持人邀请参加游戏的同学谈谈感触,并联系实际生活举出不容易独立完成的事例,大家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主持人阐明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同学们的合作能力,增强团结互助意识。希望同学们互助合作,互相关爱,共同进步。
万众一心体验篇(学会合作)
主持人从对“竹子生存哲学”的解释引出本课的第二个活动体验:“同舟共济”。游戏规则:让4名挑战者站在地上的三张红纸上面,每坚持完1分钟就要撤掉一张红纸,过程中若脚踏出红纸则团队出局。同学们的挑战积极性很高,纷纷要求参加。这个活动体验对挑战者的团队意识要求很高,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眼睛帮助队友寻找落脚点,与队友合作掌握身体的平衡,不但要有语言上的协商与交流,更要有身体动作中的协助与包容。体验过程中同学们的动作花样百出,千奇百怪,观众们气氛十分热烈,在两组挑战之后主持人上台采访挑战者,同学们纷纷谈起刚才胜出或失败的体会,团队合作的技巧,主持人再请学生观众谈了对刚才体验游戏的感悟。由老师结合实际总结出同学们对于学会合作的几方面感悟,提出掌握技能,学会合作学习的小组合作十大技能:提出目标、分配任务、主动学习、认真倾听、有效求助、鼓励赞美、耐心帮助、自我反思、求同求异、有效沟通。并联系小组合作中存在问题的事和人让同学们思考,让他们找到自身的优点,也看到不足之处,达到本节班会加强合作意识的教育目的。
总结与点评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
主持人再次强调出本节班会的精神所在。
教师点评:
同学们的热情参与令我精神振奋,我也再一次感受到了同学们团结合作的巨大力量!这种巨大力量就源自于同学们之间的相互关爱、信任和无私的奉献!来源于伟大而可贵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我们在体验中,还学会了我相信经过这次班会,我们在今后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一定会更加团结,更加和谐,更加温馨!
师生合唱,升华情感
最后,我建议用《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来结束我们这节班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