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统服饰文化汉服[共5篇]

时间:2019-05-14 19:27: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古代传统服饰文化汉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古代传统服饰文化汉服》。

第一篇:中国古代传统服饰文化汉服

服饰与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服饰是中国文化元素中不可缺少而且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左传》中即有“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由此可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衣冠上国,并有其光辉灿烂的历史。

首先,我们必须指出,在中国服饰文化中,所谓“衣冠”,不仅仅就是指衣服和帽子,在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中,包括人从上到下的一切服装和配饰。并且在中国古代社会制度中,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的场合穿戴不同的服饰。由此而制定出相应的典章制度。

可以说,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服饰与文化始终相伴相生,互相依存,从山顶洞人的项饰和骨针的发现开始,就预示着中国已经有了服饰,同时也产生了文化。此后,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愈加丰富,愈益深邃,中国文化思想中出现的儒、道、墨、法、阴阳、纵横诸家开始对中国的服饰产生影响。服饰成了“礼”的载体。这在中国古代典籍《周礼》、《仪礼》中的服饰制度中可以得到最直接的反映。

进入两汉,经过魏晋直到隋唐,不管是民族之间的融合还是佛、道的兴起,这些都毫无例外的作为中国文化现象在中国服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痕。

在中国最早期的诗歌中就保存有大量的关于服饰的信息,例如屈原所创作的楚辞中就保留了楚地文化的面貌,其中还包括不少关于中国早期的植物服饰的描写,在《九歌》中就有“荷衣兮蕙带”“披薜荔兮带女萝”、“披兰兮带杜蘅”《淮南子》中有“緂麻索缕,手经指挂”的记载,从中可以看到在没有纺织技术之前,人们用手以草、麻来编织衣裳的景象。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类关于服饰的创造离开了直接用植物和兽皮的时代,而开始掌握用植物纤维来织布、制衣的工艺。这一点也可以从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诗篇中得到反映,《诗经》中有“丘中有麻”、“不绩不麻,市也婆娑”“东门之池,可以沤麻”等诗句正是对古代服饰质料的反映。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和服饰是分不开的,服饰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它起到帮助人们御寒、蔽体的作用,已经融入到了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成为他们歌咏的对象。

在中国早期的文化思想中,服饰因其存在的广泛性,而被不同的思想所关注,因而承载了不同的文化思想内涵,其中儒家思想以其在中国思想史上所具有的统治地位而赋予服饰以独特的文化内涵对中国后世服饰的发展影响尤其深远。

在儒家思想中,孔子曾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这里,孔子所重视的是个人修养中形式与内在的关系。并肯定了外在形式,这其中也括服饰的地位。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儒家对服饰及外表的重视。在《孔子家语·致思》中有“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饰。不饰无类,无类失亲,失亲不忠,不忠失礼,失礼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愈明者,学也。”这些关于外表装饰的描写,其更多的可以反映到人们日常所穿着的服饰上。

墨家对于服饰,则有完全不同于儒家的看法,在其服饰观中,更多的是表现“节用”“非乐”的思想,《墨子》中有“诚然,则恶在事夫奢也。长无用,好末淫,非圣人之所急也。故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长,行可久,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中的表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墨子是反对追求服饰美的。《墨子·辞过》中也有“故圣人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的说法。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无为,这种理论影响到服饰中则表现为《老子》中所说的“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褐是一种短衣,是古代劳动人们所穿的粗布衣服,在这里,老子借其对服饰的态度很好的表达了他的思想观点。

可以说,中国的服饰观紧密地随中国文化发展并存并行,在中国服饰中,服饰图纹是一种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文化符号的反映。中国服饰图纹与中国人意识、认识中的天象地形、阴阳八卦、五行五色、吉祥图案等各类文化符号紧密相通,这构成了中国服饰图纹鲜明的文化特色与艺术风格。这其中一种典型的服饰就是十二章纹,是古代或绘或绣在帝王和贵族礼服上的纹饰,包括“日、月、星、龙、山、花虫(雉属)、宗彝(宗庙之礼器)、藻(水草之有纹者)、火、粉米(白米)、黼(金斧形)、黻(两己相背形)十二种物象。还有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服饰图纹便是明清两代用于官服上的补子,可以说它是官服上标明品级的标志,在中国服饰图纹中极具文化性。

纵观中国整个历史,每一个朝代的服饰既有其明显的传承的特点也体现出时代的特色,如魏晋时期,褒衣博带成为主要的服饰风格,而隋唐时期,随着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于服饰本身也广泛吸收了其他民族服饰,而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绚丽多彩的服饰风格。

第二篇:魏晋风度与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魏晋风度与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环境工程101 陶涛 201008340230 摘 要:自古以来,我国便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有特点的多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兼收并蓄,推陈出新,而日趋丰满。具有起承转合功能的文化,对民众的衣食住行有着莫大的影响。本文将以魏晋服饰文化为例,试图古代服饰文化做一定的研究,并对其与民族文化交流关系做一个简单的探讨,望对相关性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民族;文化交流;服饰

服饰作为文化的一种外延,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精神风貌。魏晋时期社会变迁,服饰从开放到简约,由“推行”走向“禁止”。本文拟以魏晋时期服饰变化为例,在查阅历史文献、异志小说等的基础上,加之最新考古资料来探讨不同时期,简要探讨民族文化交流与中国古代服饰变化的关系。

一、魏晋时期服饰变化及其特点

魏晋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它并蓄古今、博采中外,创造了繁荣富丽、博大自由的服饰文化,而身处其中的宫廷和上层社会妇女即贵族女性,除律令格式规定礼服之外的日常着装更是极富时代特色,引领女装潮流,出现了神秘高耸的帷帽、潇洒伶俐的服饰、轻巧袒露的薄纱衣裙等新奇大胆的装束。整体看来,魏晋女装主要有三种组合变化,即孺裙装与女着男装。女性装束多与隋代相近,上穿小袖短孺,披帛,下着紧身长裙,裙腰束至腋下,用绸带系扎,以后数百年虽屡经变化,且受到别样流行服式冲击,但始终保持孺裙这一基本样式;来自异域的服饰以其全新的形式受到广大贵族女性的青睐,在此风气影响下,女着男装也盛行一时;后来更多地恢复了传统,经过改制的宽衣大袖的孺裙装又成为妇女的主要着装形式。

魏晋时期对衣冠的接受态势是显而易见的。据考古资料证实,在陕西乾县水泰公主墓出土的石刻、陶俑中,有很多身穿华服的妇女形象,她们通常身着翻领窄袖袍、条纹小口裤(易于劳作)和软锦靴,极具异域特色。《新书·舆服志》兑:“妇脾衣斓衫,而仕女衣服。”除此以外,还出现了人兴帽等社会现象。所谓帽,实即西域地区的浑脱帽,一般多用较厚的锦缎制成,也有用“鸟羊毛”制成的,帽子的顶部略成尖形,周身织有花纹,有的还镶嵌各种珠宝《旧书·舆服志》载:“从驾宫人骑马者,皆着帽,靓妆露而,无复障蔽于庶之家又相仿效。”

魏晋时期所谓的服饰,主要指的是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契丹和女真所着的衣装。出于政治和其它方而的原因,魏晋长期受到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压力,时常处于对峙的状态,这种状态对于社会心理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同时又是不容忽视的。政府曾多次下令禁止仿效。

从文献记载和传世的有关实物、图像来看,魏晋时期的妇女服饰是趋于拘谨、刻板和保守的,式样花色也不丰富,色彩也不那么明快鲜艳,给人的感觉是质朴、洁净、自然、规整换句话说,此时女子服饰的潮流以奢华转为典雅、简朴。

二、原因简析

长期以来,许多研究者认为,贵族女装、大胆时尚是国力强盛、社会开放、文化发达的产物,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完备,因为它无法进一步说明:为什么多变开放的贵族女装恰恰产生,而不是国家大分裂时期?而后世为什么被禁,妇女服装走向简约?双轨制的服装格局又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制约?借助可考文献及其其他相关数据,笔者在此做一个简要的分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民族之间的交融渗透早已突破了单

一、因袭的传统格局,诸化成为现实。丝绸之路的重新畅通,将当时世界诸多文明形式引人,在积极吸收这些文明成果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文明盛极一时;此外,王朝建立以来,以儒学为主,薄于儒术而归心于佛道,则以佛教治国,道教大炽等,形成了儒道佛三家并立的文化新格局,其他宗教如景教、摩尼教等也纷纷在找到了适宜发展的广阔空间,这样使人们的价值取向进一步突破传统儒家的桎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正是异国文明、宗教文化与本土传统相互交流影响,造就了兼容并包、平等开放的独特的社会心理,使自我认同感加强,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敢于冲破陈旧观念,勇于接受新鲜事物。

再之,据《六典》记载,和政府来往过的国家,曾经有二百多个,有回给人、龟兹人、叶蕃人、南诏人以及日本人、新罗人、波斯人及阿拉伯人等等。随着大量外国人和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必然带来各种文化的意识形态碰撞和交融,服饰文化必受其影响。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这使得其服饰带上了奇特的异域风采。特征是翻领、对襟、窄袖,新疆叶鲁番阿斯塔那出上的绢画中有许多穿这类服装的妇女。开元年间,服之风盛行。妇女皆著服帽,有浑脱帽、搭耳帽、卷檐毡帽等形制。当时影响中原的外来服饰,绝大多数都是马上民族的服饰。那些粗犷的身形,英武的装束,以及矫健的马匹对女装风格产生一种渗透式的影响。渐渐的,有宫人们骑马而目“有衣男子衣而样”的,也有妇女“靓妆露而,无复障蔽”的,这种盛行的女穿男装的风气,就是当时对外文化交流的结果。

建立初期,辽、西夏和金朝分别在中国北部和西部的开发中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并在社会文化的某些方而日益接近宋朝,甚至有些习俗还被人民所吸取,成为人民习俗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统治者屡屡对百姓发布禁令,但当时的服饰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社会生活中伴随着民族间的不断融合,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继续盛行不足为奇,实际上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与下层民众反应不同的是,当权者,因袭春秋大义观念影响甚深,认为以夏变夷才是正义,以夷变夏则为汉人所不耻。尽管这种抑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效力,使服饰类型按照礼数和伦理的要求转向了拘谨和保守的风格,但事实上,服饰依然沿袭其风。谈及此种情形,或许朱熹的一句话能清楚地予以阐释:“金世之服,大抵皆此。如上领衫、靴鞋之类,先土冠服扫地尽矣。中国衣冠之乱,自晋五胡,后来遂相承袭。果不其然,服装大抵只有“祭服”、“朝服”或提倡但不太流行的“深衣”等还保留了制外,其他都是从变化而来或受其深刻影响。

诚然,社会开放的程度不及盛时期,但作为中国封建社会转折时期的一个土朝,其社会政策或多或少地继承了开放的遗风,并非因循保守、封闭呆板。众所周知,以后民族文化融合的又一加速推进时期。虽然这种融合充满着被动与强迫、战争与血污,不像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是在一种平等友好气氛中主动进行的。尽管统治者对于这种民族文化交流的趋势心存畏惧心理,然而各民族间习俗的杂糅,已为大势所趋。不过不同的是,国内环境要纷乱得多。它处在一个北方游牧和少数民族不断崛起的时代,其北方先后有辽、夏、金的不断雄起,这些晓勇的游牧民族与地处中原的汉族发生着或和平或战争的交往与对峙,使得宋代整个社会环境不够安定。而对来自这些游牧民族的袭扰与劫掠,宋代权贵们的忧患、敌对意识与日俱增,自然不可能产生统治者的淡定、从容和大度。这种严峻的社会外交环境使它做不到不同社会系统之间的相勺_开放,因而表现在服饰方而,就是官方主张禁止其的盛行,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予以被动接受而非主动吸收。

三、总论

服饰是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产物,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人的着装是根据社会形态、文化背景及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地进行传承和创新的,并形成诸多不同的类型。

服饰文化是民族精神外化的一种体现,更是民族心理折射的一种反映。民族精神和心理反过来又促成了服饰文化现象的形成,并为其发展提供了前提通过服饰这一层而的表现,开放、恢宏、包容的气象显现无疑;而宋代保守、精细、雅致的特色也鲜明呈现。在融合与对立的民族关系交替影响的中国封建社会,不仅是一个繁荣的王朝,更是一个开放的时代。这一时期所实行的一系列对外政策、措施,不仅扩大了中国与周边及世界其他各国的交往,提高了在世界历史舞台上的地位,而且给社会注入了活力,促进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虽同样都处在封建社会的高峰期,但宋代社会却动荡不安。曾经强大的实力出于内耗严重,到宋代已是有名无实,它无论如何也没有实力继承气魄了。相反,开放加强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在帝国的雄厚荫护下,周边少数民族不断发展,此消彼长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巨人变化这就使宋代社会心理中的忧患和敌对意识滋生蔓延,反映在对服饰的审美选择上,出现了与人为不同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书店,1997 [2]傅乐成.魏晋型文化[A].中国通史论文选[C].台北:华世出版社,1979 [3]李泽厚.美学三书[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4]王巧玲.魏晋妇女日常服饰与对外文化交流[A],浙江万里学院学报,第21卷,第1期,P43-45

第三篇:《说文解字》中的“衣”部与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

《说文解字》中的“衣”部与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 2009-12-20 19:28 内容摘要

服饰是人体衣着及其装饰品。在衣、食、住、行四项中,衣列于首位,足见服饰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服饰不仅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而且也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中国古代的服饰在式样、纹色、用料等方面都有其鲜明的特点。我们试图通过对《说文解字》中有关服饰的字的全面考察,来索取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若干信息,以致能更灵活的认识和应用这些字。【关键词】:《说文解字》 “衣”部 服饰文化

一、引言

服饰不仅仅是人类外表的包装,也是人类内心的折射,更是人类思想与文明进化的具体表现。对于道德观念、性意识等这些表面看来与衣着毫不相干的人类思想意识,却是造成衣服降生的决定因素。衣服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被牢牢地捆在了文明与思想的快车上。我们知道,服饰不可能完整地保存下来让我们研究,我们要研究服饰文化,只能通过一些和服饰有关联的途径去考察。本文试图从《说文解字》中的“衣”部来探究中国古代的一些服饰文化。

《说文解字》一书是许慎收集东汉的文字而写成的,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收字9353个,另外有重文(也就是异体字)1163个。它不仅仅是一本解释字义的字典,也是一本记载那些文字实际上反映的诸多文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反映我国古代文化制度的,具有文化传承的巨大功用。在《说文解字》中的“衣”部共收字119个,收集的这些字都与服饰有关,而其中有40字是解释衣服的,并与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衣”部字与衣服的材质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同样它的服饰也历史悠久。服饰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服饰的材质就折射了这一点。在《说文解字》中的“衣”部共收字119个,其中表示衣服材质的字有8个, ①袍、襺

袍、襺都是御寒之衣。《说文·衣部》:“袍,襺也。从衣包声。” “袍”古代指长袄,有夹层,中装棉絮。“袍”字声旁“包”兼表义,有包住全身的意思。许慎以“襺”训“袍”,其实,严格而言,“袍”与“襺”还是有区别的。《说文·衣部》:“襺,袍衣也。从衣茧声。以絮曰襺,以缊曰袍。” 絮即新丝绵,缊即旧丝绵,显然襺要比袍要高级些。后来袍又指宽大的单层长衣。在沂南出土的画像石中,就可以见到着袍者的形象。

②裘

“ 裘”,即皮衣。古人穿皮衣有毛的一面朝外,甲骨文“表”字便是毛向外的形象。因为先民在狩猎中发现披着兽皮便于接近和猎捕野兽,便自觉地利用起这个保护色,将兽皮带毛的一面朝外,后来这种遗俗一直相沿下来。“表”、“里”二字正反映了古人穿裘的面貌。《说文·衣部》:“表,上衣也。从衣,从毛,古者衣裘以毛为表。”段玉裁注:“上衣者,衣之在外者也。”“表”的本义是衣服的表面。在《说文·衣部》:“里,衣内也,从衣,里声。“里”的本义是衣服的内层。古代在正式场合还要在裘上加一层罩衣,罩衣古称“裼”。郑玄《礼记》注:“裼,表裘也。”即谓裘上又加衣。《礼记·玉藻》:“表裘不入公门。”因为裘毛朝外而不加罩衣,古人认为是一种不庄重严肃的表现。

③襌、褋、褧

襌、褋、褧均为单衣。在《说文·衣部》:“襌,衣不重。从衣单声。”《释名·释衣服》:“襌衣,言无里也。”襌衣也作单衣,是夏天的衣服。如古乐府《孤儿行》:“冬无复襦,夏无单衣”

《说文·衣部》:“褋,南楚谓襌衣曰褋,从衣枼声。”《方言》卷四:“襌衣,江淮、南楚之间谓之衣褋。”《楚辞》战国屈原《九歌·湘夫人》:“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说文·衣部》:“褧,苘也。《诗》曰:‘衣锦褧衣。’示反古。从衣耿声”。“褧”,是用麻或轻纱所制单罩衣。古代女子出嫁时穿在锦衣外面,以蔽尘土。《诗经·郑风·丰》:“衣锦褧衣,裳锦褧裳。” “褧”所代表的服饰,不仅仅可以用来避尘土,更能衬托出女孩子的妩媚、轻盈。

④褐

《说文·衣部》:“裋,竖使布长襦。从衣豆声。” “褐,编枲袜。一曰粗衣”。“裋褐”常连用,亦指粗布短布衣。《史记·秦始皇本纪》:“大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槽糠。”褐衣不仅不华丽,而且分量重,不保暖。《孟子·腾文公上》:“许子衣褐。”赵岐注:“许子衣褐,以毳织之,若今马衣者也。”把褐衣比作“马衣”,可见褐之粗劣。然而穷苦人有时连褐也穿不上。《诗经·豳风·七月》说农夫:“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因为褐是贫苦卑贱者所服,所以古人常以脱去褐衣表示做官,叫做“释褐”。褐还有一种意义是粗麻编织的袜子。

⑤衰

衰是指用草编成的雨衣。在《说文·衣部》:“衰,草雨衣。秦谓之卑。从衣,象形。”“衰”字篆文的中间部分像是编织之草参差不齐之状。《国语·越语》:“譬如衰笠,时雨既至,必求之。”“衰”字后来被假借去表示别的意义,只有为本义又造字,在“衰”字上加“艹”或“竹”,写作“蓑”或“簑”。“蓑”主要是指牧人及在野外劳作的人的雨具。《诗经·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柳宗元《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三、“衣”部字与衣服的款式

衣服的款式与人的审美观念的变化有着相关的联系,随着人们的审美观念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衣服的款式的要求自然也随着提高。在《说文解字》中有关衣服款式的字有15个:

①袛、裯、襡、襦

袛、裯、襡、襦都是指短衣。在《说文·衣部》:“袛,袛裯,短衣。从衣氐声。”,“裯,衣袂,袛裯。从衣周声。”,“襡,短衣也。从衣蜀声。”,“襦,短衣也。从衣需声。一曰?衣。”。“袛”在《句读》曰:“袛,方言。汗襦自关而西,或谓之袛裯。自关而东,谓之甲襦。陈魏宋楚之间,谓之襜襦,或之襜襦。”说明了“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法,其实都是指同一种款式的衣服。“袛裯”为双声联绵字,指直襟单短衣。襡、襦在《说文》均曰:“短衣也。”襡为长襦,即连腰衣。襦指短衣,短袄。

襦又有长襦、短襦的区别,长襦称褂,僮仆的长襦叫裋,短襦又叫腰襦。但是在古代作品里一般只称襦,不分长短。例如辛延年《羽林郎》: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在诗文中却说“腰襦”。如《孔雀东南飞》:“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襦既然本身就有长有短,却又说襦是“短衣”,这是与“深衣”相对而言的。《礼记·深衣》说:“短毋见肤,长毋被土。”深衣长至踝部,襦与之相比,的确是短衣。襦是一般人(包括仆役)平时所穿的衣服,深衣则是贵族上朝和祭祀时穿的,庶人以深衣为礼服。

②衵、亵、衷

衵、亵、衷都是指贴身穿的衣服。在《说文·衣部》:“衵,日日所常衣。从衣从日,日亦声。”私服,即私居在家穿的内衣。柳宗荣《引经考异》云:“亵谓里衣也,袢谓衣无色也。”司马相如《美人赋》:“女乃驰其上服,表其亵衣。”意谓解开上衣,露出贴身的衣服。亵衣又称“衷衣”。在《说文·衣部》:衷,里亵衣。从衣,中声。《春秋传》曰:‘皆衷其衵服。’”据《左传·宣公九年》记载,陈灵公、孔宁、仪行父等与夏姬私通,都贴身穿着夏姬的内衣。

③袤、襘

袤是指带子,襘是指带子打的结。在《说文·衣部》:“袤,衣带以上。从衣矛声。一曰南北曰袤,东西曰广。” 段玉裁注:“带者,上衣下常之介也。” “带”即上衣和下衣之间的带子。在《说文·衣部》:“襘,带所结也。从衣会声。《春秋传》曰:‘衣有襘’。” “襘”即带子打的结。段玉裁注:“昭十一年《左传》,叔向曰:衣有襘,带有结。视不过结襘之中。所以道容貌也。” 意思是说侍奉君主的人须谨守礼仪,不能随便张望看顾,只能看君主衣带与交领之间的区域,这样侍奉的那个下人便只能低着头了,这两个字说明古代君臣之间的尊卑等级是比较严谨的。

④袴、裈

“袴”,即今之裤字,但形制却跟现在的裤子很不一样。《说文》称之为胫衣,《释名》说“两股各跨别也”,这说明古代袴没有前裆,只有两个裤筒,类似现在的套裤。纨绔是有钱人所穿(纨是织造较为细致的生绢),所以后来专指富贵而不务正业者。跟现在的裤差不多的是“穷袴”。穷袴的通行名称叫裈犊鼻裈,即后代的短裤、裤衩,以其形似犊鼻而得名。

“裈”,古代称为有档的裤,大约出现在汉代。段玉裁对“裈”注:“今之套裤,古之绔也。今之满档裤,古之裈也。自其浑合近身言曰‘裈’,自其两襱孔穴言曰‘幒’。”这种裈与现在前后有档的裤子差不多,其声旁从“军”兼有表义功能,“军”有空围之义,而“幒”的声旁也有空围之义,故可互训。古代的“裈”一般为贴身穿着,又称“穷袴”。

⑤複、袷

複、袷都是夹衣。在《说文·衣部》:“複,衣皃。从衣复声。”《释名·释衣服》:“有里曰複,无里曰襌。”在《说文·衣部》: “袷,衣无絮。从衣合声。”唐·皮日休《夏首病愈因招鲁望》诗:“晓入清和尚袷衣,夏阳初合掩双扉。”就是说因为刚病愈体弱,在初夏的清晨穿袷衣御寒。

⑥裼

裼是指古代衬在裘外面的无袖衣。在《说文·衣部》:“裼,袒也。从衣易声。”《礼记·玉藻》:“裘之裼也,见美也。”即裼是用来增加裘的美色的。裼不是把裘全部包住,而是单独成衣,就像今天的披风,衣领处系在脖子上加以固定,其余任其披拂飘扬,既显得威武潇洒,又可以衬托裘的美色,不同的裘要配不同的裼衣:狐白裘以锦衣裼之;狐青裘以黑中透红的玄绡衣裼之;羔裘以黑色的帛衣裼之;狐裘以黄衣裼之。

⑦衫

衫是指短袖的单衣。《释名·释衣服》:“衫,芟也,芟未无袖端也”毕沅疏证:“盖短袖无却之衣。”明确的指出“衫”是一种短袖的单衣。

四、“衣”部字与衣服的纹饰

在古代的中国,纹饰是富贵人家所追求的,而且也是富贵人家才能拥有的,他们讲究服饰的图案、制作工艺,常常在衣领、衣襟、衣袖上加些装饰,绣上花纹。而广大劳动人民处于社会底层,他们所能穿的一般都是粗麻、乱毛织成的粗布短衣,而且他们的衣服没有什么修饰,甚至是不准有修饰的,所以后来对平民百姓就有了这样的称呼:“布衣”、“白丁”,比如唐代刘禹锡有诗云“往来无白丁”。在《说文解字》中的“衣”部中有关表示衣服的纹饰的字有3个:

①褕

《说文·衣部》:“褕,褕翟。羽饰衣。” 意思是说,褕翟是用山鸡的羽毛装饰的衣服,是周朝时王后的礼服。王后的礼服一共有六种:“袆衣”、“俞狄”、“阙狄”、“鞠衣”、“展衣”、“绿衣”六服。其中“俞”就是“褕”,“俞狄”就是“褕翟”,褕翟和阙狄这两种礼服都是在衣服上刻了羽饰的,褕翟刻了之后又用五彩画,而阙狄刻而不画。褕翟也反映了对鸟图腾的一种崇拜,因此后人称女为“凤”。后来,男女结婚时,在女的衣服上绣有“凤”的图案。

②衮

《说文·衣部》:“衮,天子享先王。卷龙绣于下常。幅一龙,蟠阿上乡。”意思是天子祭祀先王时所穿的吉服。“衮”就是冕服之一,衮冕是一种在下衣上绣上龙纹的衣服,是天子祭祀先王时所穿的吉服。段注中“衮”字下还有这样几句话:“惟天子衮有升龙也,龙曲体而昂首”,“蟠阿上向”,又有“天子升龙,诸侯降龙”,天子衮衣上绣的是头朝上的升龙,三公诸侯祭祀的衣服上也是可以绣上龙纹的,但他们的龙纹只可以是尾朝上头朝下的降龙。即使是位高权重的诸侯公卿也不可僭越礼仪,更不可逾越尊卑等级。由此可以看出古代服饰的尊卑等级之严。

③襐

《说文·衣部》:“襐,饰也。从衣象声。”“襐” 是指绣绘着彩色花纹的衣服。在古时,只有贵族才能穿着绣着彩色花纹的衣服,但对于贫民而言,只能“可望而不可即”。

五、“衣”部字与衣服的颜色

人对色彩的感受出于本性,但在中国古代社会色彩却具有等级差别。服色常常作为身份的一个外在标记,在礼仪制度中传达出人们的尊卑观。不同服色代表着不同的等级地位和权利,颜色的使用也就增添了“上下有序”、“尊卑有别”的内容。在《说文解字》中的“衣”部中有关表示衣服的颜色的字有5个:

①襍

在《说文·衣部》:“襍,五彩相合。从衣,集声。”襍是指五彩相合之意。段玉裁注:“所谓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也。”其实对五色的重视,源于统治者对“天”的崇尚,对宇宙天地的崇尚。因为古代中国人的基本宇宙观是天圆地方,宇宙又可以分为东、西、南、北、中五方,分属于木、火、水、金、土五德,各具青、赤、黄、白、黑五色。古时的染色工艺虽然比较发达,但礼服的颜色却只能采用这五种正色,是象征着高贵,在那时只有王公贵族可以悉用五彩。

②袗、袨

《说文·衣部》:“袗,玄服。” 袗是指黑色的衣服,也是周时的祭服。《周礼·春宫·司服》中说:“祭群小祀则玄冕。”“玄冕”即黑色衣服,黑色又为周代卿大夫的命服,《礼记·王制》中说:“周人冕而祭,玄衣而养老。”

《说文·衣部》:“袨,盛服也。从衣玄声。” 袨是黑色的礼服。在《淮南子·齐俗训》:“尸祝袀袨。”高诱注:“袀,纯服;袨,墨斋衣也。”

③袾

《说文·衣部》:“袾,好佳也。从衣朱声。《诗》曰:‘静女其袾。’” 袾是指朱红的衣服。在《诗经》中有这样的诗句:“我朱孔阳,为公子裳。”此处的“裳”实际上是衣、裳的泛称。可见贵为“公子”者,服色以朱为宜。《礼记》中:“天子居明堂太庙,衣朱衣,服赤玉。”此处“朱衣”虽为应时而用,但毕竟是天子礼服。

④袢

《说文·衣部》:“袢,无色也。从衣半声。一曰《诗》曰:‘是绁袢也。’”袢是指夏天穿的白色内衣。朱骏声曰:“袢当为里衣之称。里衣素无色,当暑用絺袢,即绉絺也。”在古时,“袢”是穿在里面的内衣,但白色的内衣没有尊卑之分,是贵族和贫民都可以穿着的。

六、结语

《说文解字》中的“衣”部的字,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是大体呈现出了汉民族古时服饰的或精细或粗糙的原材料,或长或短的款式,或华美或朴素的装饰,或考究或简单的颜色工艺,或庄重或平凡的功用,并结合中国上下有序,尊卑分明的文化来审美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将会是一种崇尚,更是对于我们学习汉民族文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四篇:中国古代传统指甲套工艺初探

中国古代传统指甲套工艺初探

指甲套又被称为“护指”,最初是为保护长指甲而制,后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工艺的进步,指甲套愈加精致与奢华,集技艺、形式、美感于一体。指甲套在清朝时达到了工艺繁复、细腻的巅峰。指甲套的佩戴者多为贵族,贵族们脱离劳作,不论男女,以留长指甲为阶级地位的彰显。指尖饰品尤其与女子佩戴着华丽的头饰、耳饰形成了恰到好处的呼应。试想在宫苑里,指尖饰品在女子手上随着走动的摆动若隐若现,若离若离,无疑是一道很好的风景。

本文要探究的重点是梳理中国传统指甲套的常用工艺。中国古代传统的指甲套的质地多为贵重金属,如金、银等,玉石如翡翠、珍珠、琥珀作为镶嵌装饰之物;天然材料如玳瑁常常作为特殊材料与金属相配出现。不同的材料加工工艺亦不同。贵重金属质地较软,延展性非常好,经过捶打锻造容易成型,并且天然具有光感与亮度,这里将以指甲套常用到的几种中国传统金银细金工艺展开探讨。

(一)花丝工艺

花丝工艺的材料一般为金属,掐、填、攒、焊、编制、堆垒是匠人常用的加工方式。这些工艺把金属编成工匠设计的指甲套形态,稍加修饰便可成为指尖饰品。再或者加上花丝工艺里延伸出来的镶嵌手法――花丝镶嵌,采用挫、锼、锤、闷、打、崩、挤、镶等工艺技法,将材料片做成底托和各样的爪子形凹槽,镶嵌以珠宝玉石成为精美的指甲套饰品。该工艺被完美运用而制成的指甲套代表作要数清代光绪年间由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制作的“铜镀金累丝古钱纹指甲套”,总长约13cm、套管直径约1.4cm,与其他短类的指甲套相互区别。听名称亦可知是用累丝工艺制成,累丝工艺本为花丝工艺的一步,指甲套身使用很多小环相叠形成古钱的纹样,初成型后用铜镀金。此等工艺复杂、制作精美的指甲套,在当时只有皇室得以享受。

(二)点翠工艺

点翠工艺是装饰和衬托金属饰品的重要手段,主要采用汉代的金银技艺与动物羽毛的特殊方式。先用金属编制好指甲套的图案,再在图案原型上将翠鸟的羽毛镶嵌在金属形状里,还有珍珠、翡翠、红珊瑚、玛瑙等宝石和玉石亦可镶在指甲套形状上。点翠工艺顾名思义使用的是翠鸟的羽毛,因翠鸟的背部土耳其蓝色羽毛鲜艳有光感、最关键是色彩保持度相当高,也是在清朝末期与民国初年消失殆尽。所谓兴之所在,败之所因,自然艳彩的动物羽毛虽然让众多人为之倾倒,但是其残忍的加工工艺和对生物的摧残也使该工艺不能长久存在,因为翠鸟羽毛必须从活的翠鸟身上拔取,翠鸟羽毛细软,即使一个翠羽指甲套的制作也需要牺牲很多只翠鸟。现如今,翠鸟羽毛有了好的替代品,羽毛都是人工制品,因此真正掌握此技术的匠人少之又少。翠羽饰品虽然没有珠宝璀璨,但是它所体现精致恰恰反映了古人的内涵,它所体现的技术才能与艺术造诣会像翠鸟羽毛一样永不褪色。现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有一枚清代的点翠嵌宝石辑米珠镂空指甲套,长110mm,口径14mm,保存的较为完整。

(三)烧蓝工艺

烧蓝工艺是指甲套里比较常用的传统首饰工艺,点蓝工艺是此工艺的别称。因为该“蓝”只能被运用到银器制品,所以还被命名“烧银蓝” “银珐琅”,其中该“蓝”的色彩在制成后有玻璃质感。烧蓝的蓝虽然没有此前提到的点翠工艺制成的指甲套那样鲜活动人,但因烧蓝的色彩与质感具有晶莹剔透的感觉且耐磨、耐损耗,所以委实是一个不错的替代品了。烧蓝工艺是很好的配合型的装饰类工艺,常在指甲套上被人们考察到的珐琅釉颜色有蓝、绿、红、黄、白5种。指甲套作为宫廷的小型器物精致至此,以彰显封建皇帝的尊贵地位。指甲套的烧蓝工艺一般?历以下几个过程:1.敲打雏形,使用银质物料制成指甲套胎形,用银丝掐出纹样放置于套管表面,并焊接成形。2.第一次清洁:配置硝酸钠与水的比例为1:10的硝酸钠溶液,使银胎完全沉浸其中。3.烘干并提高温度:烘干胎体,电烤箱温度要达到700℃,取出指甲套胎体时,一定要保证其胎体都变成了红色。4.第二次清洗:将从电烤箱中取出的银胎再次置入稀硫酸溶液浸煮4遍左右,胎体与图案焊接处的污垢被去除。5.敷涂釉料:敷涂釉料置胎面和图案表面。6.烧制:指甲套胎体放入炉火中烧制,指甲套的银烧蓝部分便制成了。现在江宁织造博物馆有一枚清代银烧蓝指甲套供观赏。

(四)錾刻工艺

錾刻工艺又称为雕刻、镂刻、镌刻工艺。其工艺常被运用于成型器物上,一般使用錾刀刻制纹样。錾刻工艺变化较强,根据刀型的不同(主要为刀的形状和锋利度的不同)可以錾刻风格完全不同的画面,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功效。錾刻工艺在指甲套上的被常常使用的是两种工艺:

1、镂空工艺又称为透雕,錾刻时将纹样图形以外的部分抛掉,给人呈现镂空的美。比如短款的清宫万寿无疆纹指甲套与清宫团寿纹指甲套就是镂空法制成。

2、錾花工艺,錾花最早被发现在春秋晚期,战国时期就非常流行,是非常具有历史的并且沿用至今工艺。该工艺过程中通过捶打各样带有基本图案的錾子,使金属表面呈现被设计的带有立体感的花纹,錾刻工艺对物料利用率较高,因其没有削掉物料,而是从正面或背面敲击金属材料。一般指甲套采用的錾花工艺基本上是采用从背面敲击方式,再从正面敲击加强浮花效果。据查,清代有一指甲套,套身印有花和花瓶,该图案就是錾花工艺制成。

(五)锤揲工艺

锤揲工艺也是我国历史悠久且寻常的传统工艺,该工艺的原理在于利用金、银材料质地较软,延展性好的特点。通过锻造、锤击自然形态或者经过冶炼的金银物料成为可进行继续加工的薄片。在加工过程之中既可以直接锻造指甲套器物也可以为指甲套表面做纹理。优点在于较为简单易行,且材料浪费率低,另一个优点是既可以冷处理、又可以热处理,比较灵活,因实际需用采取方案。如清代金錾古钱纹指甲套,长约52mm,指甲套通体为金片锤揲弯卷制成。由管端至指尖越来越细,用累丝双连古钱纹装饰指甲套面,该指甲套背面使用等距焊接窄条金片,通气且更加轻盈。

指尖饰品身形甚是小巧,造型微妙变化且直接接触皮肤,需以适合的工艺才能在指甲套上施展。随着古代工艺的发展,如此复杂的工艺一种或多种并用在指甲套上造就一个个特别的故事,更能体现皇宫贵族们对自己修饰的彻底。现如今指甲套的阶级意义也不复存在,并且蓄甲对生活的不便导致蓄甲的人较少,指甲套的保护功能不再是刚需,指甲套也因此风光不再。但是指甲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可磨灭一部分,是应该被重视起来的部分,我们能做的不只是偶尔回味、为它过去的奢华惋惜、动容,而是应该在现代的实际生活中找到还能与指甲套联合的点,并且是方便人使用的、可以将传统指甲套之美延续下去的指尖饰品。再谈工艺,部分指甲套传统工艺都被现代的机器加工手段所代替,导致传统手工艺失传,笔者认为应该对传统手工艺保护起来,让手工艺得以延续,因为这些都是中华的文化瑰宝,再者,这并不是代表着敌视抵抗机器生产,应该两者并行,更期待指甲套手工艺与机器制造的相辅相成,为打造更完美的指尖饰品。

指导老师:张玉花

第五篇:学习中国古代传统商业文化有感

学习中国古代传统商业文化有感

英语国际商务系09101班张凯丽0901134010

不知不觉,为期九周的选修课就要画上句号了。之所以选修中国古代传统商业文化,很大程度上是我的兴趣使然;另一个原因就是教这门课的段老师。大二,大三都有和段老师学习的经历,他渊博的历史和经济知识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我们都非常喜欢他的课。我相信他讲的历史课一定更精彩无比。果然,他的课非常有趣,经过八周的学习,他不仅让我了解了很多相关知识,更培养了我对中国的传统商业文化的兴趣,让我受益匪浅。

从最初的儒家思想和中华商道,我们总览了古代商业文化,之后又细致的学习了财神文化,钱币文化以及晋商和徽商的文化,在学习这些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对商业文化——这个包罗万象,纷繁复杂的词有了新的认识。古代的中国,以农为本,把“重农抑商”作为治国方略,商业经济得不到自由发展,力量脆弱。尽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具有民族特色的商业文化还是慢慢形成了。“商圣”白圭曾说“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意思是说“别人大都要抛售的东西就收购过来,而别人大都认为要收购屯积的东西就卖给他们”。我对这句话的感触很深。这样的思想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商业运作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如何把握时机,这是成功的关键。但是要想把生意做得长久,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都有一个共同的黄金法则:注重诚信,戒骄戒贪。白圭虽是一代商业巨贾,金银珠宝无数,但他致富取财有道,他经商活动中常从大处着眼,通观生意全局,在具体的买卖经营上从不贪图眼前小利,也从不靠阴谋诡计等不正当竞争手段进行欺诈牟利。商道即人道,经商也就是做人,这才是经商成功的最大秘笈。

另外,学习完古代的招幌文化后,我感触颇多。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产品的宣传始终是重中之重。再好的东西,如果不宣传,不被人们熟知,那还是无法打开市场。古代的商家大多利用幌子来招揽顾客,走街串巷的小贩们则是以他们独特的吆喝声来专递商业讯息。现代社会,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多媒体的普及让人们常常置身于广告的海洋中,商家也是在广告营销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力求抓住顾客的眼球。其实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奉行诚信广告,这样才会赢得顾客的长久信赖。

经商之道即人道。从古至今,那些留名青史的商业巨贾不仅生意做得好,他们的商业道德更是值得后人学习。希望现代企业能借鉴传统商业文化的精髓,将那些优秀的商业文化发扬光大。

下载中国古代传统服饰文化汉服[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古代传统服饰文化汉服[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饰文化(共5篇)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饰文化 摘要:服装是一个能反映出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综合体,体现着人的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民族风貌和时代精神,浓缩了人类发......

    从旗袍和和服谈中日传统服饰文化间的差异[五篇范例]

    从旗袍和和服谈中日传统服饰文化间的差异 摘 要:旗袍在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特点于一身,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凸显东方女性的美丽。日......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共五则)

    造纸术 西汉初年我国发明了造纸术。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汉景帝时的纸,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纸。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称“蔡侯纸”。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

    中国古代名人(共5则)

    中国古代名人1、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2、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文嘉)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明·凌蒙初)4、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明·凌蒙初)5、......

    从中国古代书画看传统审美观念的特征

    浅谈古代书画看传统审美观念的特征张立业 (连云港市连云区文化馆 222042) 摘 要: 从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绘画艺术两方面分析中国古代艺术的抒情性特征, 可以看出写意是中国......

    中国古代步兵发展史:古老传统铸造出军队中坚力量5篇

    戏说中国古代步兵发展史:古老传统铸造出军队中坚力量! 步兵,战场上的主要兵种,从古至今他们都是部队的核心。如果没有步兵的掩护和支撑,骑兵根本发展不起来,在战场上也绝对就是被......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共五则范文)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 一、填空题 1、《 》以记言为主,所载史事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 2、郭茂倩《》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大类。 3、南北朝作家把经、史、诸子划在文学......

    最全中国古代情诗大全(共五篇)

    上邪 (汉古代经典爱情诗)乐府民歌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怨情 (唐古代经典爱情诗)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