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得失(共五则)

时间:2019-05-12 21:42: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得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得失》。

第一篇: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得失

谈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最近读了本书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政治有俩部分组成:一是“人事”,一是“制度”人事比较变动;制度由人创立,亦有人改订,亦属人事,而比较稳定,也可以规定人事,限制人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不断演变。秦汉以前:

一、王位世袭制代禅让制“家天下”代“公天下”;

二、分封制;

三、宗法制;

四、礼乐制。秦汉以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处于形成时期,我们不予充分讨论。

我们讲政治制度主要从政府组织、选举制度、经济制度、兵役制度四个方面来讨论。

秦代时期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分管政事、监察和军事。地方实行郡县制。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但是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并不是绝对专制,其中也有民主倾向。丞相、御史大夫多少也能制约皇帝独裁。我们不可否认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我们再来谈谈汉代,汉代开始皇室便与政府形成了一种关系。拿历史的大趋势来看,皇室与政府应该是分开的,而且也确实在依照此原则而演进。皇帝是国家的领袖,而实际政权则不在皇室而在政府。代表国家的是宰相。皇帝是国家的元首,象征此国家之统一;宰相是政府领袖,负责政治上一切实际责任。在汉代中央政府组织中承袭秦制即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九卿各管一摊。三公九卿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总理、中纪委书记和军委主席以及各部部长。汉代开始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已经开始。地方上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而实际上汉代地方政府只有郡和县俩级,郡的长官称为太守,县的长官称为县令。地方各项如财政、教育、刑事等都要上计到中央;中央派刺史监督地方。选举方面起初汉武帝设立太学,太学考试毕业分俩科,甲科出身为郎,乙科出身为吏。贫寒子弟凭借太学资格也可做官,这又是中国历史的一大进步。再说说汉代的选举历史上称之为“乡举里选”当时各地方可以时时选举人才到中央。他们的选举大体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无定期的。通过策问来选拔人才。第二种是特殊的选举:政府遇到特殊情况如自然灾害、战争等需要选拔特殊的人才。由皇帝下召有特殊才能的都可以去报道。第三种是定期的选举:举孝廉。经济制度方面,汉代对于轻徭薄赋 算是做到了汉文帝曾全部免收田租历时十一年之久。然而汉代已经出现了土地兼并。为什么出现土地兼并?因为封建土地私有制和政府允许土地买卖的政策造成的。土地属于私人财产,农民遇到灾荒年会出卖土地来勉强维持生活。封建地主阶级可以趁机大量兼并农民土地。赋税方面汉代开始公私分税后来盐铁专卖。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主张节制资本。兵役制度方面:汉代兵制是全国皆兵。国民兵役分为卫兵、戍卒和原地兵役。中央有南北兵,边疆有戍卒,地方有国民兵,国家一有事这三种军队都可以用上。国民除了服兵役之外还要服力役。汉代很多制度都是空前的,这不能不说是历史一大进步。汉制的缺点在哪呢?首先在经济方面,土地问题没有解决,形成兼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使政府的减轻租税政策全失功效。其次说到军队制度:操练时间短,全国皆兵制,在中国论,一则军队数量太多,二则训练太简略,调调动不方便。结果全国皆兵弄得有名无实。再次讲到政府组织:皇权和相权应该是分开的,然而碰到有雄才大略的皇帝过分消弱相权,皇权至上。选举制度方面“举孝廉”演变为“门阀制度”。但是并不能用“专制、黑暗”来形容汉

制。

之后我们来谈谈唐代,政府组织方面唐代较汉代变化很大。汉代宰相一人

掌握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在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

事经各部门之会议决定。唐朝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此三省职权会和,才等于汉代一个宰相,而监察权并不在内。中书长官为中书令,门下长官为门下侍中,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中书门下

尚书分掌决策、审议、执行之权利。中书主发令:中书舍人拟稿,亦由诸舍人各

自拟撰,是谓“五法判事”然后由中书令或者中书侍郎就此许多初稿中选定一稿,或加补充修润成为正式诏书,然后再呈送皇帝画一“敕”字。门下长官接受此诏

书,即加予覆核。诏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审核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而

尚书执行机构又分为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管一摊。地方上唐

代设立州和县。州的长官为刺史,县的长官为县令。唐太宗后又形成了监察使和

节度使。节度使操纵着地方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容易形成割据,“安史之乱”的出现就印证了这一点。中国是一个广土众民的国家,必须得统一,而实不宜于

过分的中央集权,唐代在中央行政上较汉代有所进步,而地方行政则不如汉。中

央的监察官变成了地方行政长官,这是一大缺点。而由军队首领来充当地方行政

首长,则更是大毛病。选举制度方面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渐渐没落,科举制形成。每一制度,必须

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不变的,更无二三

百年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化,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项制度之用

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于是每项制度,便可寻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既是此一制

度之自然生长。制度须不断生长,又定需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九品中

正制不能适应现实需要你,于是产生了科举制。科举制是中国选拔人才制度的一

大进步,将读书、考试、做官紧紧连在了一起。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

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经济

制度方面唐代实行均田制,土地属于国家。田赋方面实行租庸调制。“租”是配

给农民以耕种土地,年老仍交还政府;在其授田时期,令其负担相当的租额。“庸”

即是役,乃人民对国家之义务劳役;“调”是一种土产供输各地人民须以其各地

生产贡献给中央,大体上只是征收丝织物和麻织物。唐代的租庸调制,大体比汉

代额更轻,说的上是一种轻徭薄赋的制度。而且租庸调项目分明,有田始有租,有身始有庸,有家始有调。此制的最高用意,在使有身者同时必有田有家,于是

对政府征收此轻微的税额,将会觉得易于负担,不感痛苦。这是唐制较胜于汉制

之所在。唐代还形成了一套帐籍制度,当时的户口册叫做“籍”,壮丁册子叫做

“帐”。后来在唐德宗建中元年,杨炎创制了“俩税法”即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

唐代的两税制,规定不收米谷而改收货币,因此农民必须拿米粮卖出,换了钱来

纳税。如是则商人可以上下其手,而农民损失很大。两税制的出现,是中国田赋

制度上的最大变更;这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制度、土地制度古今之变的一个至大项

目。两税制结束了历史上之田赋制度之上半段,而以后也只能沿着这个制度稍事

修改,继续运用下去。兵役制度方面,唐代实行寓兵于农在武装集团寄托生产。

采取“府兵制”。唐代的制度就中央政府之组织:结束了上半段历史的三公九卿

制,而开创了下半段的尚书六部制。就选贤与能方面:结束了上半段的乡举里选

制,而开创了下半段的科举考试制。就租税制度而言:结束了上半段的田租、力

役、土供分项征收制,而开创了下半段的单一税收制。就军队而言:结束了上半

段的普及兵役制,而开创了下半段的义务兵役制。我们可以

说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个最大的转捩中枢。之后我们来谈谈宋代。论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

也是一个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

能说它有建立。宋代继承唐代的三省六部制,设立“政事堂”和“枢密院”分管

行政和军事。另设“三司”,第一是户部司,第二是盐铁司,第三是度支司掌管

财权。监察官方面谏官由原来监察皇帝变成了监察宰相,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地方行政方面设立“路、府、州、县”考试制度方面仍是科举制,进士科专考诗

赋,王安石想改变科举考试内容该考经义和实务策,但是因变法阻力太大没有成功。赋税方面宋代继承了唐代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兵役方面宋代采取“更戍法”

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宋代在政治方面没有实质性的进步。

下面我们来说说明代。明代中央政府废丞相权归六部,六部和都察院、通

政司以及大理院一起称为新的九卿。六部管行政,都察院专掌弹劾纠察,通政司

管公文出纳,大理院主平反。刑部尚书加上都察院和大理院,又叫做“三法司”。

武官则有大都督,全国有五个大都督,他们都只管出外打仗时带着兵。至于征调

军队,一切动员工作,这是兵部的事,不在大都督职权之内。明代政府经过这样的改变,一切大权就集中到皇帝。我们若把明代政府这样的组织来回头和汉唐宋

古代的政府一比较,便知以前宰相之权在政府之重要。但明代虽说一切事权集中

在皇帝,究竟还有历史传统,亦并不是全由皇帝来独裁。有许多事,是必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当时小官归吏部尚书任用,大官则有七卿九卿或者再加上外面的巡抚、总督开会来公开选举,这叫“廷推”。倘有大事各部不能单独决定,也

常有七卿九卿公决,这叫“廷议’倘使有大的狱讼,三法司解决不了,也由七卿

九卿开会定论,这叫做“廷鞫”。这一制度,本来汉代就有。朝廷集议大事,屡

见正史记载。可见一切事,还不是全由皇帝独裁的。皇帝的秘书处是内阁,秘书

是“内阁大学士”。内阁大学士的办公地点在中极、建极、文华、武英四殿,还

有文渊阁、东阁两阁。内外一应章奏,先有大学士看过,拿一张小签条,写出他

们意见,附在公事上,送进宫里,再有皇帝细阅决定。这在当时叫做“条旨”,就是向皇帝分条贡献意见的意思。又称“票拟”,是说用一个小条子拟具意见,送皇帝斟酌。待皇帝自己看过,拿着条子撕了,亲用红笔批下,名为“批红”,亦称“朱批”。批好拿出去,这便是正式谕旨。但是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

级决策机构,而是只为皇帝提供建议的顾问机构,阁臣升降也只有皇帝来掌握。

地方制度方面,明代继承元朝的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行中书省”改称为“承

宣布政使”。全国正式划分为十三个“承宣布政司”。与“承宣布政使”并列的,还有一个“提刑按察使”。布政使管行政,按察使管司法,又有一个“都指挥使”

管司法。三个司称为“三司”。

我们再来看看明代的考试制度,明代科举制的最大亮点就是进士和翰林

院唐宋;两代的考试,由民间先在地方政府呈报,送上中央;这这些人就叫“进

士”

。考试后称“进士及第”。明代进士及第以后,还该留在中央政府读书,由中央

派一个资格老的前辈进士出身的人来教。这个人本身就是朝廷大官,也不严格“教读”照例要待这些进士读书满三年,再加上一次考试;成绩好的,就得入翰林院。明代风尚,看重进士和翰林院,非进士和翰林院出身的就不能做

大官。明代的科举,只进士及第后,便分发服务,以其行政成绩逐渐上升。明代

考试制度还有八股文,八股文犹如变相的律诗。赋税制度方面,自明至清,国家

对于赋税,都有一种重要的册籍,名叫“黄册”和“鱼鳞册”。黄册是登记户口的,鱼鳞册是登记田亩的。其次应该提及的是“一条鞭”法,所谓一条鞭,就是把民间差役杂项,一并归入田赋项下,计亩征银,以求手续之简便任何一项制度之成立推行,绝不是孤立的;它必然须和其他几项制度配合,它必然手其他几项制度之牵动和影响。偱此推说,任何一时期的各项制度,必然会互相配合,互相牵动影响,而形成一整套。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必然是一体的。兵役 制度方面明太祖平天下,原定有“卫所制度”,其实也就如唐代的府兵制,不过名称不同而已。大的兵区叫做“卫”,小的兵区叫做“所”。遇到出兵打仗,由朝廷派一个将军,叫做“总兵官”,所带的便是卫所部队。战事结束,总兵官把兵权交出。平时卫所军给田自养,国家不要他赋税。但是卫所制度随着国家的太平而军队训练不足,养兵反而成了患事,卫所兵生惹是非。总之,明代的政治渐趋黑暗专制,中国的政治走向了封建高峰,随之而来的必是渐趋衰落。

最后我们来谈谈清代的政治制度,清代就中央政府而言承袭了明制,继续权归六部,而不同的是康熙帝在位时设置了南书房,雍正帝时又设立了“军机处”军机处有名无吏军机大臣没有实权,皇帝大权又进一步加强。清代的六部尚书权利较明代小的多,已经不是对下能直接发布命令的机关,六部尚书已经不是行政首长。而不同的是清代的六部尚书、侍郎可以单独向皇帝讲话。地方政府方面,清代在布政使上面又常设有总督巡抚,布政使成为其下属,总督巡抚就变成了正式的地方首长了。清代在全国还设有禁区,清政府把关东三省划成禁地,不许中国人出关。考试制度方面,清代最摧残人性的就是大兴文字狱,读书人成了皇帝的奴才。赋税制度方面,清代采用的是“地丁摊银”只收田租,不再要丁口税。总之清代的政治已经到了金字塔的顶峰,伴随其成长的必然是跌落,中国古代政治到了清代已经不能适应历史发展潮流。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秦代到清代,两千多年并不是“专制政治。不不过有几条大的趋势:第一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政治进步,政权自然集中,任何国家都走这条路。开始是封建,四分五裂,慢慢的就统一集中。第二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治,已造成了社会各阶层一天天地趋向平等。中国传统政治上节制资本的政策,从汉到清,都沿袭着。第三长治久安,是人人都希望的。第四是中国的政治制度,相沿已久,一天天的繁密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自秦开始,汉唐时期走向了高峰,明清到了顶峰并走向了衰落。为什么会出现衰落呢?因为封建土地私有制慢慢地走向了衰落,慢慢地就不适应社会发展了。封建王朝从出现起就伴随着衰落,制度本身不会变,而人为本身的变动必须找准方向,历史上历代的变法都没有从根源变动。现代中国政治制度,人大政协制度本身是不错的,而中国现代没有认真贯彻。中国现代政治制度最大的弊病就是监察制度的缺失,监察权归中纪委,而中纪委没有人能管得了,人大本来是监督机关而因为人大代表是指派的,不是全民选举的结果。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腐败问题,而腐败问题的根源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权力过大,另一个是监督机关的失职。权力机关可以监督政府,但是监督机关的失职就无人能管了,纪委失职是造成腐败的重要原因。不过中国现代的政治制度本身是好的,主要问题就是人为的原因。我们期待中国的政治制度能够越来越好。

第二篇: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几点感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鲁红杰: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几点感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鲁红杰

钱穆先生所说:“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事实上汉朝时期,一切实际事权,照法理,该在相府,而非皇室,宰相才是政府的实际领袖。“三公九卿”制度为政府高效有序的运作提供了先决条件。在唐代,相权被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会议决定。换句话说,唐代的宰相实行的是“委员制”。唐代的定旨出敕之权,实际上是被中书省所操控,皇帝只同意画敕即可。宋朝时期,皇室蓄意减夺宰相职权,设立“政事堂”、“三司”、“考课院”等机构。同时,君权与相权之间也有相应的调节:皇帝——>宰相——>谏官——>皇帝。皇帝用宰相,宰相用谏官,谏官的职责是专门谏诤皇帝的过失。明代则废宰相而设九卿,包括六部尚书,都察院,通政司和大理院。经过这一系列的改变,一系列的大权,就集中到皇帝身上。清代延用了明朝的六部尚书、内阁的制度,并且清代的专制程度与明代相比明显要加强了。

因此,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至于汉、唐、宋诸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其间比重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

钱穆先生举在书中还特意举了一个例子。唐中宗因不经两省(中书省、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而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当时唐中宗私下所封之官,时人称之为“斜封官”,因其未经正式敕封手续而为一般人所看不起。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政治,并不是全由皇帝专制。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一面高唱民主,一面痛斥旧传统,旧文化。我们试问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与此一民族之文化传统有关联,而只经几个人的提倡,便可安装得上呢?而且制度是死的,人事是活的,死的制度绝不能完全配合上活的人事。钱穆先生在《前言》中的这段话则是让我想起了五四运动——那个对传统文化全面否定的时代。鲁迅的话说,就是:“中国的精神文明,早就被枪

炮打败了,经过了许多经验,已经要证明所有的还是一无所有。”正是这种被打败又看不到反败为胜的希望,使中国社会出现了广泛的精神崩溃。在那个精神崩溃的时代,各路中国精英达成一个共识,即国民劣根性以及传统文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最大障碍。甚至连一直拥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梁漱溟也不得不顺应世俗,总结出中国文化的十几条弱点。

那一代人对民族前途所做的设计就是完全放弃本土文化,引进西方文化,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移植西方的政治制度。陈独秀在《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中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断不可调和迁就的。我敢说,守旧或革新的国是,倘不早早决定,政治社会上的矛盾、紊乱、退化,终久不可挽回!”陈独秀的想法显而易见,就是对中完全采用西方的政治制度。像陈独秀一样,胡适也把是否能够复制西方的道路,看做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他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中说:“我们如果还想把这个国家整顿起来,如果还希望这个民族在世界上占一个地位,——只有一条生路,就是我们自己要认错。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这种思潮主导了整个五四运动的进程,它的影响甚至一直持续到现在。一直以来,五四运动一直被奉为主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也一直占据各种学术思潮的主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一直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最为核心的主题。从五四运动以来的一批批人都是在这样的教育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吃狼奶长大的幼崽,对捕捉兔子感觉理所当然;在非洲狮群中长大的幼狮,对捕捉非洲水牛感觉理所当然。自然,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国人,传统文化的批判也会觉得理所当然。

在中国古代,经济制度最重要的就是“农业税”。汉朝时期是“十五税一”,唐朝时采用“两税制”,以后朝代多是在“两税制”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后施行。战国时孟子讲过:“什一而税,王者之政。”所谓的税是指田税,如果只收十分之一的税额就算是“王者之政”了,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对农业何等重视。纵观中国各个朝代,基本上是已农业经济为主,而农业经济对社会稳定的渴望,使统治者对内部治理的重视远远超过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多数统治者所希望的是把国家治理好,最好再形成一个“x x盛世”之类的时期,然后在历史上留下一笔。但鲜有统治者像西方统治者们那样整天想着征服他国,扩大疆域。这种差异影响深远,可以说近代西方航海时代以至于随后的原始资本积累以及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而中国却抱残守缺,最终为西方超过并任人欺凌与这种差异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三篇:读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换一种角度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20101131113彭纯昌

【摘要】上中国政治制度史课,开始对中国历代的政治制度有一个相比之前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对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缺乏了解,不得不说是当下国人的一个弊病。而在缺乏认识的情况下,对历史的传统的文化一概加以否定,则更是狂妄无知。一国一民族无论如何不能够推翻过去的全部传统文化而谋得长远的发展。但是当下或者是更早之前开始,就存在一种思想,封建的都是不好的,必须推翻,彻底抛弃,这就是所谓的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钱穆先生用很客观的学术态度,简洁易懂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代政治制度的得失利弊,同时也教会我们如何更加客观地、抱有一种敬意的态度去看待中国的封建历史,理性地对待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

【关键词】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正文】

钱穆先生这本书是在1952年三四月间,钱穆先生访问台北,应邀作一系列以“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题的演讲,分汉唐宋明清五代,略述各项制度的因革演变,并指陈其得失利弊。后来养病在台中,又应邀写一部“研究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教材,因为截稿期限紧迫,又有病在身,所以钱先生便以演讲讲稿加以修补,正式以《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题交稿成书。

在书中,钱穆先生主要是对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府组织、选举考试、赋税制度、国防和兵制四个范围进行讲述。讲这五个朝代是因为钱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五个朝代。只讲此五个朝代,大体上便可代表中国历史之全进程。”

在前言部分,钱穆先生仔细阐述了为何讲演要从这些朝代讲,为何从这些范围讲。钱穆先生还明确区分了“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这些意见,比较真实而客观。待时代隔得久了,该项制度早已消失不存在,而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时代意见并非是全不合真理,但我们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以往的历史意见。”但是,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看事物必然先从当下之处境出发发出一些论断。由此看辛亥革命,由此看文化大革命就不难理解当时的人为何能够在所谓的“革命先进思想”的鼓吹下地对传统文化那般嗤之以鼻,恨之入骨,恨不得连根拔去。在钱穆先生所讲的这“七端”里,讲述的是一种研究制度这一门学问需要注意的原则:要研究制度就要精熟其人事;任何一项制度不是孤立的,必然是一整套制度的相互配合;制度的创立和消失绝不是无端的,必有渊源和流变;任何一制度的创立必有其内在用意和外在的需要,必须注意当时人所留下的历史材料,而不能以异代人的主观意见和悬空推论断定其当时的用意和需要;要了解一项制度的利弊,必须了解当时人各方的意见,应当重视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的相同;重视制度的地域性;深入到全部的文化史。总结之,则是要研究一项制度,必须注重制度设立的前因后果,注重时代性和地域性,以系统的整体的视角,注重史料的考据,要深入这一制度产生的国家和民族的全部文化史这一土壤。这对于我们看待和分析问题有很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整本书不过二百页,简明扼要,论述精辟,对我的启发很大。钱先生写这本书,其用意并不是为叙述而叙述,而在于通过历代制度的因革演变之叙述,来检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得失。对中国传统文化,辛亥革命以来,国人对于国史的研究,往往或多或少地存在以西方模式作为参照,而对中国传统之一切政治与历史皆以“专制黑暗”一语抹杀,甚至对中国传统文化一概加以否认。这样的一种思想史钱穆先生在整本书中反复批驳的一种思想,从序言到总论,着墨之处多达十几处。字里行间,透露的是钱先生对于中国历史的通透认识和他对于中国历史、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敬意,这也深深地感染了我。钱穆先生在讨论政府组织中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和考试制度的因革演变之时,力图证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并不是像很多人说的那样一团漆黑,在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极力辩诬的同时,钱先生没有失掉史学家的冷静和理智,对传统政治制度的不足之处同样了然于胸,诸如皇权逐渐加强,政府权力也即相权日益下降,中央权力逐渐集中,地方逐渐衰弱的情形,钱先生就认为是中国政治传统的一大弊病。这也是钱先生在正本书中向我们所展示的中国传统政治的大趋势。钱先生在最后一讲中谈到满清后期的变法与革命,认为若认不清中国政治之大趋势,从而对传统政治持排斥与不满的态度,就会影响到对全部历史传统文化的不满,企图推翻它。若全部的传统文化被推翻了,一般人对其国家以往传统所持有的一种“共尊共信之心”就丧失了。但是政治之稳定,制度的成立都是依赖这一心理力量的。

我认为,钱先生所提及的一种“共尊共信之心”正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赖以凝结的一种信仰。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不存在如西方天主教那般强大的宗教,也就谈不上信仰。纵观历史之全貌,唯一在中国延续千年,为中华儿女所共同尊奉的这正是源于周礼的儒家文化。在春秋战国之时,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儒家思想是包含众多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的目标就在于“治平”。这是饱含政治色彩的,随着朝代更替,儒家文化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但是她依旧是全民所尊奉的。到了清末,突然要一下子全部推倒,革命了,就好像是一个人一直尊信某一信条,最后被一下子否决了,顿时思想就混乱了,认不清现实了,没有了主见,失了自我,便容易驶入歧途。这在建国后的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中中都可窥见一斑。这始于辛亥革命,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延续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种推翻传统的思想,也许正是造成当下中国人普遍失去道德灵魂的深层次原因,加之改革开放突如其来的市场经济浪潮和各种思潮,只是中国人的思想普遍地功利化了。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同时,我也在读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在《论美国的民主·上卷》一书中,作者客观地描述了美国成立之初的民情,细致地刻画了美国之成立,美国民主政治之现状,是离不开英裔美国移民从欧洲大陆带来的宗教信仰和乡镇自由精神的。美国从一个荒大陆成为今日之美国,同样不是凭空来的,是一切由英裔美国移民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带来的传统和对自由的追求创造的美国民主与自由之现状。可见立本才能开新,在新的时代潮流下,我们只能够与时俱进,在立足与本国传统,截取西方的本质精神,采取以前的旧经验,开启一条新路子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此外,钱先生在书中讲到清代的时候说到“部族政权”,将清代和元代与其他历朝历代区分开来。这样的观点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感觉耳目一新。这也改变了我以往认为中国古代政治的朝代更替多事推翻暴政之结果,忽略了外族入侵的因素。在整本书中,钱先生对于历代政治制度从创立之初的好的方面,到它慢慢

演化地弊病累累,最终导致一个朝代一个国家的衰落,最终给了别人推翻的机会。清代,到了积重难返之地步,其中部族政权的狭隘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就彻底打破了清王朝的固步自封。

以史观之,中国现代中国政治的种种问题都可以在中国传统政治之中找到可以借鉴的经验,比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从历代政府组织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来看,汉唐与明清的对比是很明显的,地方政府必须享有一定的权力对地方事务拥有一定的自主权,才能够促进地方的繁荣,促进国富民强。而当前,我们的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也是众多学者关注和讨论的问题。当然,如钱先生所言,研究某一项制度要注重时代性和地域性,要系统整体地去分析,因而对一某一个方面的问题绝对不能够简单地说好或者坏,何况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当我们对于中国传统的历史和文化用一种视角看得久了之后,就让我们换一种角度回过头来好好看看我们的文化和传统,相信当下很多的问题都可以在历史文化传统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找到一些有益的启发。

总的来说,读史使人明智,钱穆先生在这本书中不仅极力将历代政治的原本事实展现给我们,让我们对于古代的政治制度有更多细致全面的了解,还教授我们用一种更加敬重合理性的态度去认识和接受我们的传统文化。钱穆先生以其博大精深的知识积累,对中国历代历史洪流进行的梳理,使得其对中国历史深邃的思考和精到的见解如清澈溪流般从我们心中流过,表达那般自然,也让我们被激发地思考和感悟那般自然。大师的境界之高,让我敬畏!

参考文献:

[1]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第四篇: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制度》之我见

这本书是由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老先生写的,是其主要的代表作。钱穆在中国历史界的地位和声望无可替代。他为中国历史界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他的这部代表作及其生动和形象的说明了中国政治的发展进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史。就像他自己在本书的序言中说的:“我很早以前,就想写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

这本书虽然很薄,字数不多,但是其内容丰富,语言简练而又不失精彩。钱穆先生用其深厚的语言功底精彩的给我们展现了汉代、唐代、宋代、明代和清代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的设置和日常的运作情况,给我们一种清晰直接的感受。

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每一次社会的过渡都是一种进步。在原始社会是没有政治制度的,因为那时国家还没有产生,没有政治。直到渐渐过渡到奴隶社会国家产生之后,政治也随之产生,但是这时的政治还不够完善。到了封建社会,国家的经济有了质的飞跃之后,作为经济集中体现的政治也有了极大的进步,国家机构渐渐的完善,于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完善的政治制度也就渐渐建立起来了。

中国进入到封建社会是从秦朝开始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随后,他建立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三公九卿制。正如作者在书中提到:“秦代只是汉代之开始,汉代大体是秦代之延续。所以秦代暂亦不讲,而只讲汉代,”汉代延续了秦朝的制度,并有了一定的发展,史上称为“汉承秦制”,汉代的制度是秦代的缩影,所以从汉代说起。汉代的政治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监督都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特别是汉武帝大一统后,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在中央还是设立三公九卿,这是全国除了皇帝以外的最高的官员。三公和九卿有不同的分工,职权明确,行政效率很高。汉武帝在全国推行郡国并行制,有利于对地方的管辖,所以汉朝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比较紧凑。汉朝实行察举制的选举制度,在地方“举孝廉”,推举一些德才兼备的人才管理国家,实行由下而上的推举制度。这在初期确实不失为一种好的选举制度,但是汉朝末年被士族地主所利用,反而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东汉末年,三国纷争,统一于晋朝。晋朝没有实现国家的大一统,政治制度也没有太大的发展。南北朝之后,隋朝实现了短暂的统一。隋朝的短暂的统一之后,唐朝建立了强大的统一的国家,政治制度继承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之间分工进一步细化,并且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这有利于国家政治的平衡,避免了权利的高度集中,并且行政效率大大提高。唐朝发展和完善了隋朝实行的科举制的选举制度,在全国不分贵贱、长幼的选举人才为官,有利于唐朝的建设和发展。

唐末,地方出现了叛乱,国家陷入了混乱之中。经过了五代的分裂之后,赵匡胤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宋朝。鉴于前朝的教训,赵匡胤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集重权于中央,削弱地方的势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地方实力弱,不能同中央相抗衡。但是这也产生了一定的弊端,地方没有发展的空间,导致了国家的积贫积弱的弊病。宋朝官僚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分权,把权力一份为三,相互制约,相互牵制,达到权力的平衡。但是过渡的分权导致的后果是冗官和冗兵,以致冗费。不但降低了行政效率,巩固了中央权力,削弱了地方实力,使宋朝长期的积贫积弱,受到周边政权的攻击。由此可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宋朝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实行考试试卷的糊名制,更加的有利于考试中的公平。

宋被元取代,元朝没有什么发展。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把科举制改成了考八股文章,不让文人有思考的空间,加强了对文人的控制。科举制成为控制文人思想的工具。明朝还实行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特务统治,这些机构不受行政机构的管辖,直接受命于皇上,只对皇上一人负责。这些人检查官员和臣民的一言一行,并把他们的发现报告于皇上。皇上通过他们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和管理,皇权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到了清朝,中国的封建皇权专制达到了顶峰。一方面中央有着对于地方的绝对的控制权;另一方面,清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大力实施文字狱,打击汉族人民的反抗。于是,清朝出现了万马齐喑的现象,封建制度渐渐没落。国家政治制度的腐朽没落,直接导致的是国家实力的减弱,中国渐渐被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所超越,所以鸦片战争中国一败涂地。

由此可见,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封建皇权专制统治制度下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组织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皇权至高无上是其主要的特征,皇权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逐渐的完善,并且对于我们现今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好与坏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盛衰强弱。我们学习中国的政治制度史,就是要以史为鉴,为今天的社会找到一种更合适的政治制度。我们要从历史中,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们国家政治的发展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第五篇: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反思

学习了赵利剑老师的课堂录像,然后结合当时自己的授课,我感到很有必要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做一个的反思。

第一个问题:我在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时,仍然按照原来的授课模式,更多的把精力放在知识的深挖与拓展上,而在“备”学生上明显不够,自己讲的起劲,归纳了许多,而学生真正能接受多少,领悟多少却缺少考虑,因为知识不是他自己归纳出来的,理解很表面,过几天又忘了。学生记了忘,忘了记,除了历史学科知识的庞杂外,老师的授课方式大概是一个很大原因。而新课程对老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但更侧重“备学生”,了解学情,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老师在备课时应更加注重设问的技巧,注意如何一步步引导学生由浅到深的理解问题;老师既要敢于放给学生,又要能够收回,能够总结、升华,能够画龙点睛;老师一句好的过渡语,既能让学生感到自然,又能激起学生对下面问题的好奇感和积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原来的惯性思想应有根本性的变化,以适应新课改的更高的要求。

第二个问题:我在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时,也曾经让学生进行过讨论。但回想起来,仍有不足。课程教教学中不变的灵魂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而教学方法应该是千变万化的,是不是让学生小组讨论某个问题就算是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了?这个问题是否值得讨论?讨论后学生在知识、能力或价值观方面有何提高?讨论后老师如何归纳升华,这些都是应该认真考虑的。老师讲解、归纳,互动中对学生提问、学生就近讨论、分组讨论、甚至包括上黑板答题、默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都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需要哪种方式应根据时间、内容及时调整。学生收获的大小是判断这节课好坏最主要的标准,学生上完一节课的表情反应应该能部分说明问题。看了录像课我觉得应该采取的模式是“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在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本章开始应该首先让学生阅读专题序言,让学生分析各段的大意,并相机诱导、指正。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过程:西周雏形,秦朝形成,汉巩固,隋唐完善,宋加强,元进一步发展,明清顶峰。新课程改革绝不仅仅是教材体系的变化,课本上知识表述侧重的变化,更是教学理念的真正的变化,高中历史老师首先是我自己,要有紧跟新课改步伐的意识和决心。理想的教育教学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与教育的主体(教师)交互作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正确引导,教师的指导要到位而不越位,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学生引导到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要让学生对教育活动有实质性的参与。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相长

下载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得失(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得失(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单元测试

    岳池一中高2010级历史第一轮复习测试题 必修(Ⅰ)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判断原始社会后期出现贫富分化的主要依据是 A.史书中的记载B.出土陶器上的符号 C.一......

    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政治制度[模版]

    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政治制度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周莉莉 中国自秦统一以来2200多年里,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历史延绵不断地国家。这其中有地理的、......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 自己收集整理的 错误在所难免 仅供参考交流 如有错误 请指正!谢谢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本专题考点范围:第一章第二节,第二章第一节,第三节,第四章第四节,第五章第二节第四节五节六节,第六章第一、三节。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授课人:*** 授课内容: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重要概念中朝与外朝、三省六部、行省制度等。2.认识从汉到元政......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从未中断,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 (2)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

    改土归流:就是废除土司制度,改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改由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制。 征辟制度:君主直接选拔人才称之为“征” ,主要长官直接任用属吏称......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之家国同构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放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