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历史标准教案--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的目的、含义、内容和作用。
(前提: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周朝建立。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周武王(姬发),姜尚为丞相。都城镐京(今西安)。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周平王(姬宜臼)东迁洛邑。)
(1)原因:疆域辽阔,生产力落后,以宗法制为基础
(2)含义:又叫封邦建国,古文中即为封建,是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作为地方政治制度,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3)内容
①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②对象:同姓亲族(鲁国、晋国、燕国)功臣(齐国)、殷商降族(宋国)。③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体现诸侯出兵勤王的义务。)
④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天子坐北朝南,三公、诸侯(公侯伯子男)、九夷、八荒依次排列,体现分封制的等级。)
(4)影响
①周人文化向周边扩展,为以后大一统奠定文化基础。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天子与贵族共治天下。
③前期巩固统治,开发边疆,到东周由于生产力发展,诸侯实力强大,天子地位衰落,开始了春秋战国的**局面。
2.宗法制的目的、含义、内容和影响。
(宗法制确立于夏,大禹传位于儿子启,发展于商朝(父传子,兄传弟),完备于西周。)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
①核心特点:父家长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
②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
(古代的婚姻制度为一夫一妻多妾制,嫡长子为天子的王后(妻子)的大儿子。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嫡长子拥有祭祀权,体现周以人文化为主,崇拜祖先。祖宗,太庙,祠堂,祖坟,百姓,同姓不婚,都是宗法制的体现。)(3)作用
①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形成“家国一体”(纵向看是国,横向看是家)。
(礼乐制是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纽带,作为社会的行为规范,维护贵族的统治秩序。核心为:长幼有序,华夷有别(束发右衽为华夏,披发左衽为蛮夷),贵贱有等,亲疏有差。)
3.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1)背景:①战国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强大。
②公元前230年,秦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定都咸阳(西安)。(公元前206年,刘邦入咸阳,秦朝灭亡,前后15年。)
(2)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3)内容 ①皇帝制度
皇权至上:军国大事,一人裁决。皇位世袭:嫡长子继承制。皇帝至尊: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皇帝称号:①年号:是古代帝王为记载和计算自己在位年代而起的一种称号。汉武帝开始,公元前140年为建元元年,明清之前一个皇帝有多个年号,明清后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如洪武、崇祯、康熙、光绪。②谥号: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谥号分三种:表扬型:经纬天地曰文,克定祸乱曰武,布义行刚曰景;批评型: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同情型:在国遭忧曰慜,短折不成曰殇。③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唐高祖,唐太宗。④尊号:是皇帝在位时候的美称,对在位皇帝进行歌功颂德,武则天,慈禧。一般来说,对隋以前的皇帝多称谥号,如汉文帝、晋武帝、隋炀帝等。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仁宗、元英宗等。明、清两朝的皇帝多称年号,如嘉靖皇帝、康熙皇帝等。)
② 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九卿:在丞相下设九卿,协助丞相处理全国政务。比如奉常管祭祀,廷尉管司法,宗正管皇家亲属。
(丞相、太尉,秩万石,金印紫绶;御史大夫,秩五千石银印青绶;九卿秩两千石,铜印黄绶。三公统称为宰相。三公各自开府独立办公,皇帝五日一朝,召见三公听闻国家大事。)
作用:各官员之间互相牵制和配合,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加强皇权。②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郡守秩两千石,为郡的长官,下设郡丞管行政,郡尉、郡监分管军事与监察。县分大县,人口过万户,称县令,秩千石,小县人口不足万户,称县长,秩六百石。木印黑绶。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乡官有三老,掌教化,啬夫掌诉讼与赋税,游徼,掌盗贼。一乡十亭,设亭长(刘邦),一亭十里,一里管百家。乡里的官员非皇帝任命,由其自治。秦的郡的划分多以“山川形变”,自然区域为准。
③ 统一文字、度量衡、车轨、货币。秦统一后,改大篆为小篆,民间同行隶书。统一长度、重量和容积;以六为常数,尚黑色,统一车轨为六尺;统一货币为秦半两。后世用书同文,车同轨说明天下统一。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相同点:都是地方行政制度,都为了加强统治。不同点:a,前者由皇帝直接任免,依赖俸禄,是官僚统治;后者由世袭产生,有封地,是贵族统治;b,前者是集权,权力在中央,郡县是中央的派出机关;后者是分权,天子把权力分给贵族c,前者权力受到很大限制,后者拥有很强的独立性。d,前者巩固了统一;由于地方权力过度削弱,从而导致统治者独断专权;后者地方权力过于强大,容易导致分裂割据
④颁布秦律,重用法家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特点:细密严苛,轻罪重罚。
⑤北击匈奴修长城,南服百越修灵渠,修驰道,阿房宫,骊山墓,徭役繁重。⑥ 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愚民政策。
(4)影响
①积极: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影响后世,百代皆行秦政治。
②消极:加强了对人民的压榨,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朝二世而亡。4.汉至元中央对地方加强集权的演变
西汉:(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享国211年;西汉亡于外戚专政)(1)① 汉高祖刘邦时,实行郡国并行;
② 汉景帝时,地方王国势力强大,爆发“七国之乱。”
③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的实力。(推恩令规定,准许诸侯王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土地分给其他诸子,由中央给予封号(列侯),从属于郡县。)为打击地方豪强,汉武帝设茂陵县。打击游侠,西汉第一大侠郭解被杀。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北击匈奴,缓解匈奴对中原的威胁。
设刺史制,全国分为十三部,每部设一名刺史,监督郡国官吏。东汉赋予刺史治民权与将兵权,逐渐凌驾于郡之上,改为州牧,成为地方最大的行政区,地位变为州、郡、县三级,尾大不掉,导致汉末大乱。
公元9--23年为王莽新朝,王莽在位期间大力改革,实行新政,废除奴隶制,改革货币,平抑物价,平均分配土地等但是不符合实际情况,最后垮台。
东汉,公元25-刘秀建立,定都洛阳,享国195年,亡于宦官乱政。)
(2)唐朝:实行道、州、县三级。唐玄宗后期,节度使权力过大,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
(公元618年李唐代隋,唐高祖李渊,定都长安,享国289年。)
(3)宋朝:措施
(北宋公元960建立,宋太祖赵匡胤,定都汴京(开封),共167年,南宋1127建立,宋高宗赵构,定都杭州。)
①收精兵。统兵之权归“三衙”,发兵之权归枢密院,实现了统兵权和发兵权的分离,形成“以文治武”。在中央编练禁军,形成强干弱枝。
②削实权。地方实行路、州、县三级。州县直属中央,长官由中央委派文官担任知州、知县。同时在州一级设通判,监督知州。(宋朝初年实行州县两级,后改唐朝道为路,路的长官有四个,“漕司,负责财赋和监察;宪司,负责路的刑狱;仓司,负责仓储。帅司,负责军事。)
③制钱谷。设转运使,地方财政收归中央。(解除藩镇割据之根本)
④收死刑。宋在诸路设提点刑狱司掌司法,并规定凡死刑需报刑部复审执行。
(3)影响
①积极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②消极方面: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政治和财政危机。
(4)元朝(公元1271建立,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北京)。
行省制:有临时变为常设,下设路府州县,管辖范围大,权力集中但受中央节制,是现在省制的开端。在边远地区设宣慰司管理少数民族。(行省内部实行群官圆署,集体决策。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是为了防止地方割据,故为明代、清代所继承。)
5.秦汉以后皇权加强的演变(1)汉朝
① 汉高祖时,丞相位高权重,拥有行政、军事的决策之权,同时还有封驳谏诤之权。(丞相可以开府建邸,自辟僚属,其下属部门为十三曹,秩千石。丞相裁决国家大事,皇帝可以视听,丞相建议皇帝一般都要采纳。)
② 汉武帝设“内朝”,掌握决策权,削弱相权,史称“内外朝”。
(汉武帝时,因北击匈奴,西通西域,还要对付地方诸侯,汉武帝任用身边的人如侍中、尚书、散骑,因开会地方在皇帝的寝宫,所以被成为“内朝”或“中朝”,以区别与丞相的外朝。后来以大司马来领导内朝,权重一时,以此来剥夺丞相之权。)
③ 东汉改丞相为司徒,御史大夫为司空,太尉常设,但是“三公”已成摆设,权力以转移到尚书台,尚书台的长官为尚书令,秩千石。
(2)隋唐:三省六部制。(1)职权:中书省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长官为中书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长官为门下侍中,副长官为门下侍郎;尚书省—执行政令,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特点:三省互相牵制,互相监督;分工明确。三省长官为宰相,相权一分为多;影响:政府与皇家事务分开,提高行政效率;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
(最初三省长官办事地点为政事堂,所以唐代的权力中心为政事堂。后来因为尚书省是执行机关,尚书令就不入政事堂,政事堂就称为中书门下的集合办公地。皇帝下诏须有政事堂批准,否则被视为违法。同时唐太宗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等名号,入职政事堂,执行相职。)
(3)宋朝:二府三司制
二府指中书门下省与枢密院:中书门下省——行政(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院——军事(枢密使)
三司——财政(三司使)。谏院,用来弹劾大臣,牵制宰相。
(4)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行政权由左、右丞相掌握。中书省下设六部,与唐宋相同。设枢密院,专掌军务。设御史台,管监察,“纠察百官善恶”。设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又直接统领吐蕃的政务和军事。
(5)明朝(1368年建立,明太祖朱元璋,都北京)
① 1380年,明太祖废除丞相,由皇帝掌管六部;后设立殿阁大学士。②明成祖:设立内阁,取得了“票拟”权。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性质——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临时机构。)③明朝后期,内阁权力过大,是皇权加强的畸形表现。
(明代中后期,太监、首辅专权,是皇帝信任这些人,把权力给他们,并不是国家正式赋予的,所以是皇权加强的畸形表现。
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承宣布政使司,管理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管理监察和司法;都指挥使司,管理军政,统称为三司。
军事上,洪武十三年(1380)以大都督府权力太大为由改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别管理京师及各地卫所。
颁发大明律,法律森严,惩办贪官污吏,大明律增加了经济立法的内容,反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另外朱元璋颁发《明大诰》,进行普法教育。另设立锦衣卫,实行特务统治。)
(6)清朝:(公元1644年,清太宗皇太极建立清朝,都北京。)
1、军机处的设立
(1)目的:雍正时期是为了用兵西北,后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2)职权:参与处理军务,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要案;军机大臣本身品级不高;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特点:临时设置,形式快捷,地处内廷。
(4)影响:使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着专制皇权的高度发展。
2、清初,在沿用明朝内阁制的前提下,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大于皇权,康熙时设南书房削弱其权力,雍正时设军机处,剥夺其权力,乾隆时正式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
6.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1)历程
①西周:世卿世禄制;标准:血缘世袭。(所谓世官制指: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来掏地洞,与宗法制密切相关联。)
②战国—汉初:军功爵制度;标准:军功。
③汉武帝: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标准:德才。(征为皇帝征召天下名士,比如司马相如,朱买臣等,辟为丞相、郡守招聘幕僚,特点是自上而下选拔。察举是主流,科目为:孝廉、秀才、贤良文学,如董仲舒是举孝廉,东方朔是举贤良文学。
④东汉末年开始,曹操唯才是举。
⑤魏晋南北朝:采用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标准:门第,德才。权力把持在世家大族手中。(又称九品官人法,在州设大中正,郡设小中正,对当地的人物进行品评考察,定品级主要看门第,品级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于是就行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确实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其选拔标准家世、品德、才能并重;剥夺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拔标准仅仅重视门第出身。这就使得九品中正制失去了选拔人才的意义。)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共369年。)
⑥隋朝科举制(581年—618年,定都长安,共37年):隋炀帝时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
唐代:分为进士、明经两科,定期举行的考试。(科举考试有礼部主持,进士及第称“等龙门”,第一名为状元。武则天时开始殿试、武举。唐代考生来源是官宦子弟,来源少,录取率低。)
宋朝:糊名制,誊录制,科举取士来源广泛,录取人数多。(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州使、省试、殿试。)
明清:八股取士:考试范围为《四书》、《五经》;“代圣贤立言”,以朱熹的注解为准;写作上采用八股文体。(八股文取士,虽主要考《五经》、《四书》,以至专重《四书》,但却不采用要求考生死记硬背之法,而是规定必须撰写文章,阐述经义,以“代圣贤立言”。一方面防止了死记硬背,另一方面又防止了束书不读,胡乱联系历史与现实,故为新奇诡异之论的毛病。从考试内容上说,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巩固王朝统治。文章格式的要求,所谓“排比有定式”,一般需要四组文句,每组两个段落,相互对仗,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因共有八个段落,故称八股文,700字。主要是防止考官的主观升降和徇私舞弊。)
(2)影响
①相对客观公正,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②打破世家大族的垄断,把官吏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③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④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阻碍了古代科技的进步。
7.中国古代监察与谏议制度的演变(1)历程
①监察——对官员的监督:秦朝的御史大夫;西汉御史大夫、御史中丞,武帝时设刺史;东汉的侍御史,司隶校尉;唐朝的御史台,魏征为御史中丞;北宋中央御史台,地方设通判;明清时中央设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省级机构还专门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
②谏议——给皇帝提意见:隋唐时期的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2)评价
①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②常设政治制度,整顿吏治,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8.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且皇位世袭。(2)人治高于法治。
(3)政权与神权相结合,儒家经典是其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4)中央集权和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第二篇: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反思
学习了赵利剑老师的课堂录像,然后结合当时自己的授课,我感到很有必要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做一个的反思。
第一个问题:我在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时,仍然按照原来的授课模式,更多的把精力放在知识的深挖与拓展上,而在“备”学生上明显不够,自己讲的起劲,归纳了许多,而学生真正能接受多少,领悟多少却缺少考虑,因为知识不是他自己归纳出来的,理解很表面,过几天又忘了。学生记了忘,忘了记,除了历史学科知识的庞杂外,老师的授课方式大概是一个很大原因。而新课程对老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但更侧重“备学生”,了解学情,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老师在备课时应更加注重设问的技巧,注意如何一步步引导学生由浅到深的理解问题;老师既要敢于放给学生,又要能够收回,能够总结、升华,能够画龙点睛;老师一句好的过渡语,既能让学生感到自然,又能激起学生对下面问题的好奇感和积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原来的惯性思想应有根本性的变化,以适应新课改的更高的要求。
第二个问题:我在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时,也曾经让学生进行过讨论。但回想起来,仍有不足。课程教教学中不变的灵魂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而教学方法应该是千变万化的,是不是让学生小组讨论某个问题就算是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了?这个问题是否值得讨论?讨论后学生在知识、能力或价值观方面有何提高?讨论后老师如何归纳升华,这些都是应该认真考虑的。老师讲解、归纳,互动中对学生提问、学生就近讨论、分组讨论、甚至包括上黑板答题、默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都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需要哪种方式应根据时间、内容及时调整。学生收获的大小是判断这节课好坏最主要的标准,学生上完一节课的表情反应应该能部分说明问题。看了录像课我觉得应该采取的模式是“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在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本章开始应该首先让学生阅读专题序言,让学生分析各段的大意,并相机诱导、指正。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过程:西周雏形,秦朝形成,汉巩固,隋唐完善,宋加强,元进一步发展,明清顶峰。新课程改革绝不仅仅是教材体系的变化,课本上知识表述侧重的变化,更是教学理念的真正的变化,高中历史老师首先是我自己,要有紧跟新课改步伐的意识和决心。理想的教育教学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与教育的主体(教师)交互作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正确引导,教师的指导要到位而不越位,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学生引导到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要让学生对教育活动有实质性的参与。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相长
第三篇: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授课人:*** 授课内容: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重要概念中朝与外朝、三省六部、行省制度等。
2.认识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
3.结合历史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理解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和一般方法。
3.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法加强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形成本课的知识框架与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
2.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过自己的贡献。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的演变:按朝代顺序,分别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两个方面,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难点: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以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秦王朝建立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总结:
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我们知道,是秦王朝奠定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础,以后历朝历代基本都继承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对它进行了不断的改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主要就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过程,在学习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要紧紧地抓住两条线索:君权与相权的斗争,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
(一)君权与相权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指出秦朝皇权至高无上的表现,以后历代的中央官僚体制虽有变化,但是维护皇权的基本原则从来不曾改变,君臣关系实际上是主仆关系。
由于皇帝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许多事务要由宰相来处理,宰相位高权重,在处理政务的过程中,君、相之间难免会出现意见相左的情况,或者产生一些矛盾。
1.汉朝的君权与相权之争 秦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之中,太尉名义上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但没有调兵权;御史大夫只是丞相的助手;丞相则是掌握实际大权的最高行政长官,权力很大,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西汉前期基本上沿用了秦的制度,只是将三公改为司徒(丞相)、司马(太尉)、司空(御史大夫),丞相的权势过大势必威胁到皇权。
事例说明:
西汉前期,丞相位尊权重,礼遇殊隆。丞相要进见,皇帝要起座;丞相生病,皇帝要亲临问候。皇帝的诏命,丞相认为不妥的,可以据理力争,也可拒绝执行。
吕后曾想封吕氏兄弟为王,丞相王陵就当面抵制,力言‚不可‛。汉景帝欲封皇后之兄王信为侯,丞相周亚夫坚决反对,说:‚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
帝无言以对,只好作罢。在封建社会,国家是皇室的天下,如果相权过大,那么会对皇帝的行为产生制约,不管是不是明君,多数的皇帝都无法忍受这种情况,因此多采取一些措施来限制相权,从而保证自己的权威。设问:如果你是皇帝,你会如何保障你的权威?
总结:
解决的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裁撤丞相这个职务;
二是找一些容易控制的人当丞相;三是增设一些机构,分割丞相的权力。
在汉朝,整个政府机构的设置还不是很完善,皇帝需要助手来帮他处理国政,因此没有办法把丞相这个职务撤除。作为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汉武帝采取了他自己的办法来保障自己的权力不受影响。首先,频繁地更换丞相,在他在位的54年间,前后有过12个丞相,其中多人是被免职或处死,经过这些年,相权遭到很大的打击。其次,起用布衣丞相,这些人没有家族势力,容易控制。
再次,分割相权,建立“中朝”。汉武帝破格录用身份低微的人,任用设在宫廷中的尚书及一些侍从人员,让他们参与议政与决策,(尚书原是九卿之一少府的属官,掌通章奏而已,没有事务决定权。)加上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也经常参加参议机要,这些人形成“中朝”,慢慢地就变成了执行机构。
东汉光武帝进一步剥夺三公的权力,正式设置了尚书台,扩大其权力,形成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成为虚衔,连九卿的职权也被尚书台下的六曹侵夺了。
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丞相制度
汉朝之所以要设置尚书台的目的是制约相权,但随着尚书台职权的扩张,相权实际上又转移到了尚书身上,这不能不引起皇帝的猜疑,于是又设置其它机构,以分割尚书的权力。
三国时,魏文帝又将尚书台变成单纯的执行机构,另外设置了中书省执掌机要,审理奏章,发布诏令。西晋时又设立了门下省,作为皇帝的侍从和顾问机构,到了南北朝,门下省又变成了参与决策的机构。
3、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
隋唐在历代中央机构演变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省六部。
提问:根据你们所了解史实,能否说出三省六部指的是哪些机构?
隋唐设立了三省六部制,中书负责决策,草拟和颁诏书,门下省负责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则是执行机构,其下设六部(由尚书台的六曹发展而来的),其长官都是尚书,负责具体的行政事务。小结:
利用知识结构图进行总结。
四、作业布置:
用一段文字说明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是怎样
五、板书设计:
一、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1、汉朝的君权与相权之争
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丞相制度
3、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
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
1、汉朝的地方行政机制:从郡国并行制到州、郡、县三级制
2、隋到宋的地方行政区划
3、元朝的行省制度
三、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演变。
第四篇: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单元测试
岳池一中高2010级历史第一轮复习测试题
必修(Ⅰ)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判断原始社会后期出现贫富分化的主要依据是
A.史书中的记载B.出土陶器上的符号
C.一些原始墓葬中随葬品的悬殊D.原始居住区中房屋的高低
2.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的制度是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
3.“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该文表明班固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
4.从“焚书坑儒”到“挟书律”反映出的历史趋势是
A.封建制代替了奴隶制B.儒法之争激烈
C.仁政代替了法治D.统治者对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
5.在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中,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愚民政策的是
A.推行郡县制B.颁布“挟书律”
C.实行土地私有制度D.实行三公九卿制
6.秦朝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
A.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C.促进了华夏文明的发展D.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7.汉朝实行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这个监察制度就是
A.刺史制度B.察举制度C.三公九卿制度D.设立“中朝”机构
8.秦朝建立的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B.设立三省,分散相权
C.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
9.隋唐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其“完善”的含义是①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②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③地方官吏由中央统一任命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10.唐赵嘏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是说唐太宗
A.善于用人B.虚心纳谏C.科举取士D.勤政爱民
11.隋唐时期推行科举制,从实质上说是
A.封建国家选拔官员的需要B.庶族地主掌握政权的需要
C.笼络人才、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D.发展教育、文化的需要
12.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法家思想的影响B.儒家思想的影响
C.皇权意识的增强D.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13.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④逐渐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4.为对辽阔的地域实行有效的控制和管治,元政府决定
A.确立册封制度B.设立三司、六部
C.设置理藩院D.推行行省制度
15.元朝建立的行省中不包括
A.辽阳行省B.云南行省C.江浙行省D.福建行省
16.以下哪组地方在元朝和清朝都曾单独设立过(行)省
A.陕西、甘肃、云南B.陕西、山西、江西
C.江西、山东、四川D.江苏、江西、云南
17.对元朝设置的行政机构说明正确的是
A.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是尚书省B.枢密院是国家制定政策和最高决策机构
C.宣政院统领强渡和西藏地区事务D.在一些偏远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18.明清两朝实施的“改土归流”,其正确含义是
A.开垦土地,兴修水利B.对地方官实行的人员流动制度
C.设立土司等各级政府机关D.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员代替土司长官
19.下列负责监察事务的官员(或机构)不包括
A.御史大夫B.刺史C.都察院D.参知政事
20.要展示雍正帝的政治改革内容,选择的历史事件最好是
A.仿明制设内阁B.创设南书房
C.设置军机处D.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
2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巩固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
A.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发展社会经济
C.巩固国防抵御侵略D.加强民族交流
22.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
A.激化了阶级矛盾B.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D.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2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24.西周的分封制和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度
A.都使疆域得到了拓展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C.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D.都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
25.隋唐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完善”的含义是
A.中央机构设置的增加B.使地方权力进一步分散
C.使皇权进一步加强D.使中央各部门权力得以相互制约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寮以众,资费日多;吏卒又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二......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 引自《隋书.杨尚希传》材料二臣伏见,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计九千七百八十五员,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授差遣京官、使臣及守候人不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愈一倍多矣。......以至隋唐虽设官浸多,然未有如本朝繁冗甚也。今天下州郡三百二十,县一千二百五十,而一州一县所任之职,素有定额,大率用吏不过五六,复有台寺之小吏,府监之杂工,萌序之官,进纳之辈,总而计之,不止于三倍。
——引自包拯奏报材料三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西汉时期,全国人口5959万,官员7500人,官民
之比为1:7945;而唐高宗时,全国人口5288万,官员13465人,官民之比已增加一倍:1:3927;元成宗时,全国人口与西汉相差无几,5881万,官员已增至22500人,官民之比为1:2613;清康熙时,全国人口2459万,官员27000人,官员之比已高达1:911。
——引自《江淮论坛》1982年2期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其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象,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带来的影响。(12分)
要求表述应当成文。限180字左右,超过200字要扣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材料三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并用列举史实说明。
一、选择题:
1.C2.C3.D4.D5.B6.A7.A8.B9.C10.C11.C12.D13.A
14.D15.D16.A17.D18.D19.D20.A21.A22.D23.D24.C25.C
二、材料解析题:
21.问题:滥设郡县等官僚机构;官员的委任愈制超额;官民之比发展畸形。
根本原因: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必然产物。
影响:①大大增加了人民负担;②影响国家的财政收支平衡;③导致吏治的腐败;④官场出现扯皮、人浮于事的现象,影响办事效率。(对影响的表述可有多种答案,允许有创见,阅卷时不必死扣答案。)
22.(1)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率领百官筹划全国政务,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等。
(2)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等分理全国军政、行政等国事;各部门相互监督和牵制,保证全国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3)趋势:
①不断调整、改革中央行政结构,以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直至被废除。如明太祖废丞相,使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基本上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局面;清初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跪受笔录。
②不断调整、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如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基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条件,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缓和,在元明清三朝,再没有出现过国家大分裂。
③思想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和清朝的文字狱就是典型的表现。
第五篇: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本专题考点范围:第一章第二节,第二章第一节,第三节,第四章第四节,第五章第二节第四节五节六节,第六章第一、三节。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前者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后者是指全国各种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2.原因:
①经济根源: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②政治根源:适应地主阶级建立和巩固政权,完成和巩固统一,加强对人民控制的需要。③理论来源:法家“集权”理论。
3.过程:
形成:战国。①韩非子“集权”思想;②秦国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确立:秦朝。①政治上:确立皇权至高无上;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实行郡县制;颁布秦律。②经济上:确立土地私有;统一货币、度量衡;车同轨,修驰道。③思想上:推行“焚书坑儒”,实行思想专制。④文化上:书同文、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巩固:西汉。政治上: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②汉武帝推行封建大一统的措施:在政治上主要有改革官制,设内外朝,加强皇权;推行察举制,以扩大统治基础;建立刺史制度,以监督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实行“推恩令”、“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权力;强化完善封建法制,打击豪强地主势力。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崇尚法制。在军事上主要有北击匈奴,南攻越族。
完善:隋唐。①实行三省六部制;②科举制
加强:北宋。①集中军权:.解除朝中大将兵权,削减节度使实权;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置枢密院与将帅互相牵制;行更戍法;精编禁军,且分住两地,形成“强干弱枝”,“内外相制”局面。②集中行政权。在中央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宰相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便于皇帝总揽大权。在地方:文臣知州,设立通判。二者互相牵制,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③集中财权。设转运使管赋税运输,以削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④集中司法权。中央派文官管地方司法,把司法权收归中央。
发展:元朝。①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政和监察,设宣政院管理宗教和西藏。②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
强化:明清。明朝:①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皇权空前加强;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大权统归中央。② 颁布《大明律》,维护封建特权,加强对人民的镇压。③设锦衣卫和厂、卫等特务机构,以保卫皇权。④实行八股取士,以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清朝:①清初,沿用明制,设内阁、六部。但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限制。②康熙设南书房,以加强皇权。③雍正设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 顶峰。④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造成社会恐怖。
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特点: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实行专制独裁;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以“君权神授”来神化皇权以巩固统治;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着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5.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 一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其发展总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二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
三、加强对人民思想控制。
发展总趋势:地方权力不断收归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⒋特点:主要特点,君主主宰国家而没有其它力量对他制约;君主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人”和“奴才”的关系。另一特点,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服从 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6.评价
(1)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维护祖国统一、国家独立与领土完整。③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公共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④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不利影响:①在封建社会上升发展时期,其积极作用为主流。但在下降时期,其消极作用越来越明显,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②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
二、中央机构和官制的变化 秦朝:三公九卿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
(1)形成和演变: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在继承魏晋以来中央行政制度的基础上创立的,唐朝时继续沿用。
唐 朝时三省有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六部有吏、户、礼、兵、刑、工。其中尚书省掌管行政,中书省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门下省掌管国家政权的审批,六部直属于尚书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他们互相牵制和制约,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宋、元、明、清在沿袭隋唐官制格局的基础上稍有变化,但也只是局限于形式。
(2)特点:三省六部制是在继承和发展前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形成和完善的,体现了承上启下的特点;由于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各有职权却又相互牵制,这就使得相权进一步被削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大大加强了。
(3)影响: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央行政机构的建立,表明我国古代封建国家的官僚制度完全趋于成熟;该制度有效地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政权更趋巩固,并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安定繁荣,成为唐朝强盛的政治保障;三省六部制对后世影响巨大,唐以后的中央行政机构的格局一直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北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宰相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元朝: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还专设宣政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清朝:设军机处,1911年废军机处,设内阁。
三、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度、土司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
⒈规定:①元代以行中书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简称行省或省,全国分为十个行省;省以下行政区划为路、府、州、县。②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机构并直接管理大都及周围地区称之为“腹里”;二是宣政院管理西藏、四川和青海的少数民族地区。
⒉特点:行省是最高地方行政政区,但受中央直接控制。
⒊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改变了宋朝地方行政效能低下的缺点)有利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四、选官制度
两汉:察举制、皇帝征召等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至明清:科举制(隋:建立;唐:完善;北宋:发展;明清:没落)
五、监察制度 秦朝:御史大夫 两汉:刺史制度
北宋:通判 元朝:御史台
明朝:按察使司和厂卫特务机构
六、对百姓控制的制度
战、秦:实行连坐法。西汉:编户制度
北宋:王安石变法实行保甲制度
抗战时期:日本在沦陷区,国民党在国统区实行保甲制度
七、少数民族的政治制度 辽:蕃汉分治
金:猛安谋克制度 后金:八旗制度
06年高考题之变形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封建国家加强专制主义集权的重要方面,以秦朝、隋唐、北宋、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制度建树概括说明皇权强化的过程。
答:①秦朝确立皇权至高无上,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其中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②隋唐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北宋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分散相权,集中皇权。④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的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君主专制空前加强。⑤清朝前期,雍正帝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皇权进一步加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高峰。
八、中国古代社会的地方组织制度——编户制度、保甲制度
1.编户制度
(1)形成:西汉时期,政府为了控制和剥削农民,把民户的人口、年龄、性别和土地财产等情况详细登记在户籍上,作为管理人民、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的根据。编户不许无故迁移。这种制度也称作编户齐民。
(2)特点:实行的目的是为控制和剥削农民,编户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租赋制度。
(3)影响:编户制度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承受着繁重的封建剥削和各种差役,加强了西汉政府对农民的控制,同时,农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西汉经济的发展。2.保甲制度
(1)形成: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实行保甲制度。
(2)特点:保甲制度是一种兵民一体的社会组织制度。
(3)影响:保甲制度的实行,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也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和治安力量。
九、古代军事制度 府兵制 募兵制
猛安谋克制 八旗制
十、中国古代的重要改革
(一)古代改革的分类
(1)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政治改革:
管仲改革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使齐国国力强盛,确立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2)促成社会性质转变的政治改革: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废井田、废特权,奖励耕战,建立县制,使秦国的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为秦灭六国创造了条件。(3)封建社会调整统治政策,挽救封建统治危机的政治变革 王安石变法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推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和保甲法,取得了一定成效。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它们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废除。
(二)对中国古代政治改革的认识 1.从原因上看
① 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 为了达到某一政治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③ 顺应历史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④ 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后,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⑤ 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了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2.从目的上看
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主要目的是克服封建危机;实现富国强兵。3.从性质上看
① 奴隶主贵族为实现富国强兵,达到某一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军政改革;
② 封建地主阶级为建立封建统治基础,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政治变革;
③ 少数民族统治者为加速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而进行的社会改革。
4.从内容上看
① 调整生产关系,改革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
② 采取措施(如屯田,减免租税,兴修水利等)恢复、发展经济; ③ 整顿政治,惩处贪官污吏(如后周世宗改革); ④ 改革军制,严肃军纪;
⑤ 开源节流,增加财政收入; ⑥ 吸收先进民族的文化等。5.从结果和作用上看
有的改革成功了,如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周世宗改革等,这些改革增强了经济、军事力量,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发展进程,为实现其政治目的奠定了基础。但挽救封建统治危机的改革尽管一度取得成效,但最终结果还是失败了,如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等。
6.从失败原因上看
一是改革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二是用人不当或操之过急,新法反而危害百姓等,如王安石变法。
7.从成功原因上看
① 顺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② 改革者或为最高统治者,或赢得最高统治者的充分信任和支持; ③ 制定了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并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④ 改革者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决心。
十一、盛世局面
我国封建社会曾经出现一些天下大冶的盛世局面,这些盛世局面大多出现于一个朝代的初期或前期。
1.文景之治:西汉建立后,吸取秦亡教训,文帝、景帝从稳定统治秩序,恢复社会经济的现实需要出发,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鼓励农耕、提倡节俭,减轻刑罚,出现了“文景之治”,为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2.贞观之治:唐太宗继位后,吸取隋亡教训,善于纳谏,调整统治政策,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又实行了租庸调制,采用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推行科举制,使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3.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视官员的人选,任用有才干的姚崇、宋景做宰相,形成了唐朝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开元盛世”。
4、康乾盛世
对中国封建社会盛世景象的认识
1.根 本原因是统治阶级认识到农民战争的威力,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使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时期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重要原因 是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以及雄才大略等,如善于纳谏,任用贤臣以及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等。直接原因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他 们才是盛世局面的直接创造者。2.作为盛世景象下的劳动人民相对于其它时期而言,生活状况的确有所改善,封建剥削也有所减轻,并在一定程度上过着详和、安定的生活,但他们并没有、也不可能摆脱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他们的阶级地位没有丝毫改变。练习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秦朝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时期。据此回答1~3题: 1.以下有关秦朝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
B.其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残暴性
C.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D.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2.秦朝郡县制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3.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对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威胁的事件或现象不包括
A.儒生攻击郡县制
B.刘邦分封同姓王
C.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D.豪强地主把持政权
儒家思想在中国享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据此回答4~6题: 4.董仲舒对儒学作了较大的改造,其本质意图是
A.用儒家思想教育青年子弟
B.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C.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使儒家经典成为封建教育的课程
5.与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有关的社会政治背景是
A.君主集权取得对割据势力的胜利
B.西汉中央地方教育系统的建立
C.佛教冲击了我国传统文化
D.经济发展使综合国力增强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
B.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来巩固统一
C.用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D.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据此回答7~9题: 7.唐朝前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其完善的含义是①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②通过科 举选拔官吏 ③地方官吏由中央统一任命 ④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8.隋唐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C.加强了皇权
D.中央机构有了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高了工作效率 9.三省六部制的特点不包括
A.分工明确
B.相互配合C.防止独裁
D.机互牵制
北宋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宋太祖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据此回答10~13题:
10.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兵进攻
D.节省军费开支 1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最突出特点是
A.极力提高皇权
B.竭力削弱相权
C.削弱将帅权力
D.削弱地方势力
12.北宋造成“冗兵、冗官、冗费”的局面,从反面证明了
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弊大于利
B.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作保证
C.兵越多,战斗力越弱
D.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13.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秦朝形成后历经各朝不断完善巩固,到明清时期空前强化。据此回答第14~17题:
14.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巩固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在在于
A.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发展社会经济
C.巩固国防抵御侵略
D.加强民族交流
15.北宋赵匡胤和明太祖的中央集权措施最相似之处在于
A.废除丞相
B.改变、分散地方机构和权力
C.废除原全国行政区划
D.文化专制
16.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D.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7.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有关制度,曾经发挥过重大的历史作用。回答4~6题。18.与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推行的猛安谋克制的性质基本相同的制度是 A.募兵制 B.府兵制 C.八旗制度 D.保甲制
19.契丹建国后,曾采取“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因为 A.契丹与汉族的民族矛盾尖锐 B.辽境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皇帝与汉族官僚谋求妥协
D.中原先进政治制度的吸引
20.下列是关于“八旗制度”的特点和影响的表述,其中正确的说法是①建立于清朝②具有行政管理、军事征战、组织生产三项职能 ③对满族的壮大和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C4B5B6C7D8D9C10A11D12D13A14A15B16D17B18.C19.B20.C
古代的重要改革
(一)、概述:奴隶社会的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促使社会性质变化的改革:商鞅变法。封建统治者调整政策的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二)填表
对比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
1商鞅变法 2王安石变法 背景
1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崩溃,新兴地主要求政治改革
2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土地兼并,阶级矛盾,冗官冗兵冗费,辽、西夏的威胁 目的
1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富国强兵
2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
性质
1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促进社会性质变化的公共
2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封建统治者调整政策的改革 内容
1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军功;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废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
2理财: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军事:保甲法;将兵法教育:改革科举、整顿太学
结果作用
1废除了奴隶主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严刑峻法、文化高压,消极影响 2财政收入增加,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军事实力增强,一定程度扭转积贫积弱的局面。但最终失败 成败原因
1顺应历史潮流,态度坚决,措施得力,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2改革中用人不当,出现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遭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1.西周时期,对其统治中心威胁最大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 B.东湖 C.犬戎 D.山戎 答案:C 2.春秋诸侯争霸促进民族融合主要体现于
A.汉族政权“尊王攘夷”抵制边地各族的进攻 B.犬戎攻破镐京,帮助推翻西周汉族政权 C.华夏族和其他民族接触频繁 D.少数民族大量迁往内地与汉族杂居 答案:C 3.下列哪项不是管仲相齐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并施行“尊王攘夷”行动的 A.援助燕国打败山戎的进攻B.帮助卫国挫败狄人的侵犯
C.讨伐不向周王进贡的楚国 D.打败攻破镐京的犬戎 答案:D 4.秦朝修建万里长城的本来目的是
A.秦始皇好大喜功,显示其威风 B.巩固北方,保护北方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C.加强和匈奴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D.为统一中国作防御准备 答案:B 5.贾谊(前200年-前168年)在《过秦论》中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是下列哪一次军事行动所造成的
A.蒙恬率军出击匈奴B.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窦宪率军出击北匈奴D.窦固带兵出击北匈奴
导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旨在考查考生准确阅读理解材料和依据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贾谊的生卒年代:前200年-前168年,以及材料的出处《过秦论》,可判断BCD三项都发生在贾谊死后,不可能是材料所说的军事行动,故可排除。答案:A 6.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了东汉时期我国国际交往情况的是
A.佛教在开始传人中原地区 B.开始探索到达西亚、欧洲的商路
C.欧洲国家与东汉政府开始直接交往 D.与日本各小国的交往开始形成 答案: C 7.西汉文帝时,对边疆少数民族尽量避免出兵其主要意图是
A.预防内忧外患 B.促进民族间友好
C.为了休养生息D.推行儒家文化 答案:C 8.对下列这一民族称呼的先后顺序是①靺鞨②女真③黑水④满族⑤满洲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④ C.①③⑤②④ D.①③②⑤④
导析:本题为排序式选择题,重在考查考生准确掌握知识和排序能力。靺鞨族原居住黑龙江凇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七世纪中叶以后,其中黑水和粟末两部强大起来。女真族是唐朝时的黑水靺鞨,契丹称他们为女真,满洲是女真族发展起来的,辛亥革命以后称满族。由此可知正确选项应为D。答案:D 9.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实质上是少数民族 A.内迁杂居过程 B.社会封建化过程
C.民俗汉化过程 D.南下开发过程 答案:B 10.唐宋两代,民族问题呈现出不同现象和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的优劣B.封建制度的强化C.封建国家的盛衰 D.民族政策的正确与否
答案:C 11.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②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③蒙古分裂为漠北、漠南、漠西三部④蒙古分裂为鞑靼和瓦剌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导析:本题为排序式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和排序组合能力。①发生在东汉初年,②发生在隋朝,③发生在明末清初,④发生在14世纪末。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D。
12.自汉朝至明朝,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首推
A.铁器和纸张 B.丝绸和茶叶 C.瓷器和丝绸 D.纸张和火药 答案:C 13.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直接到达非洲的朝代有①唐朝②北宋③南宋④明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特别注意“直接”二字。答案:B 14.下列外国人来中国交往的先后顺序是①安敦王朝的使臣②崔致远来华留学③倭奴国的使者④马可波罗⑤利玛窦 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③②⑤C.③④②①⑤D.③①②④⑤(D)15.宋元时期民族关系所具有的特征是①既有战争,也有议和②由多民族政权对峙到走向统一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④新的少数民族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16、戚继光率领明军抗击来自东方侵略的同时来自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活动有 A.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B.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C.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D.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C)
17.郑和下西洋时进行的一些贸易活动,从本质上看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B.当时商品经济活跃的表现
C.政府重视对外贸易的表现 D.明政府加强同各国交往的一种手段 答案:D 18.中国古代吸取外来经济、文化的诸项史实中,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①学习天竺的熬糖法②佛教传人中国③从吕宋传入原产美洲的甘薯、烟草
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①③ 答案:C 19.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促进了 A.游牧民族农业化B.少数民族封建化
C.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答案:D 20、下列战役属于反抗外来侵略、捍卫中华民族利益的是①东京保卫战②台州九捷③郾城大战④北京保卫战⑤雅克萨之战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⑤ D.②⑤答案:D
21.概括明朝以前中外关系的主要特点。明清时期对外政策呈现什么趋势?为什么会呈现这种趋势?后果怎样?(1)特点:①中华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成为周边国家、亚非地区经济文化中心②中外关系以互通使节、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为主。③汉、唐、宋、元各朝基本上采取了对外开放政策。
(2)趋势: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由开放到闭关自守。
(3)原因:①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腐朽。②外因是倭寇侵略我国东南沿海,西方殖民者的东来。(4)后果:闭关政策阻碍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国几乎脱离了世界发展的潮流,落后于西方,从而进一步受到西方的侵略。
一、中国古代社会最高首领的更替制度: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 1.禅让制: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2.王位世袭制: 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早期政权(王权)和神权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⒈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相权不断分散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
⒉君主主宰国家,统治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人”和“奴才”的关系。
⒊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三、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使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日益受到压抑。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独断和随意,容易出现失误;使大小官吏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这一切,都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
四、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的比较
1.不同点:①时代:分封制,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盛行于西周;郡县制,战国到元朝以前的封建 社会;行省制:元朝以后②和中央的关系: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有相对的独立性。郡县制,是中央下属的行政机构,官员由皇帝任 免,直属于中央。行省制: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③作用和影响:分封制,前期起到积极作用,如使西周疆域扩大,统治巩固。但是,因为有较大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国家分裂战乱,破坏统一。郡县制和行省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积极作用明显。
2.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实行目的都是为巩固统一;都产生过积极作用。
五、府兵制与募兵制的比较
府兵制与募兵制都是重要的兵制。从南北朝到唐朝后期,我国主要实行府兵制;唐玄宗起募兵制是我国的主要兵制。两者的主要区别:一是士兵职业的性质。府兵制下的士兵是与农业紧密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平时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农闲受军事训练,轮番宿 卫京师,战时应征作战并自备武器、粮食等,军费由农民负担。战事结束,解甲归田。募兵制下的士兵应国家招募当兵,当兵是他们的一种职业,完全脱离农业生 产。他们由国家供给衣食,免征赋役。二是兵将关系。府兵制的兵将平时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募兵制下,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 了隶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与此极有关系。六、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比较(1)相同点
①都对古代社会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中央行政制度; ②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加强的表现。(2)不同点
①时代不同:前者确立于秦,盛行于汉;后者确立与隋,盛行于唐。
②内部结构不同:前者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制度,其中行政、军事、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皇帝的家政、国政混为一谈;后者则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
③丞相的组成和地位不同:前者中的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后者由于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了皇权。
七、、科举制
(1)历史沿革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
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 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实行糊名制,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
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2)评价
实质:科举制的开创,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的产物。①积极作用:
A.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前期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
B.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士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C.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D.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E.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②消极作用:
A.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B.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C.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D.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E.明清八股取士为封建统治者培养的忠实奴仆,严重桎梏了人才的成长,是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皇权统治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