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历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与曲折发展教案
高三历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与曲
折发展教案
www.5y
kj.co
m专题五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与曲折发展●重点关注:本专题内容应关注,在高考命题中具备升温的条件;题型和取材上都有很大的命题空间,且容易与新课程改革的走向吻和;而且与现实发展联系密切,因而应适度关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改革、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等;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的全程式、整体上的认识和评价。建议在复习中突出四个专题:“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开始”、“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苏联与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和“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关注热点XX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XX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认为,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整合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可以整合思考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及其经验教训,与此主题有关的苏联史、苏联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中苏关系、中美关系、美苏争霸等内容,都应从这一视角进行认识,给予关注。●知识整合(一)教材知识点拨主题课文内容知识要点与要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开始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从社会经济前提、阶级基础和思想等方面归纳掌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和意义;▲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和失败原因;▲了解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和列宁主义的诞生。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解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影响;▲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了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及其特点。苏联与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了解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分析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曲折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人大、政协、民族区域自治)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的形成;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了解建国初期党的政策措施及其影响;▲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的曲折及原因;▲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及其成就和邓小平的贡献;▲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历程,探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的曲折性;▲了解我国人大、政协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知识归纳: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①1917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②1917年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③苏维埃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俄共(布)“十大”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④1922年成立苏联,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1927年“十五大”通过农业集体化的方针;1936年通过苏联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2)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②1953年颁布过渡时期总路线,主要内容为“一化三改”。③到1956年底,国家对工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2、中外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1)巴黎公社: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苏维埃俄国: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制定了宪法大纲,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无产阶级政权。(4)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东欧建立的八个人民民主国家(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民主德国)、亚洲四国(蒙古、朝鲜、越南和中国)。
3、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与曲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呈现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变成现实、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出现了曲折。(1)由空想到科学: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2)由理论到实践: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社会主义运动迅速发展。1848年欧洲革命声势浩大,其中六月起义是“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1864年成立的第一国际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标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社会主义由理论发展到实践。(3)由理想变成现实: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尝试。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列宁主义诞生。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4)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一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活动一度高涨。共产国际成立,指导了各国共产党的活动。苏俄巩固了十月革命成果,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巨大成就。共产国际“七大”推动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随着二战结束,社会主义超出了一国范围,世界上许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50年代,12个国家形成了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5)曲折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和东欧改革受挫。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4、社会主义运动中经历的三次大曲折三次挫折: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此前和之后,社会主义运动中有许多不足和挫折,具体表现在:①苏联自1917~1991年曲折发展;②40年代中斯到90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③1919~1943年的第三国际至1947~1956年的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再到60年代以来国际共运的大分裂。
挫折原因:社会主义运动发生重大挫折,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①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存在时间很短,缺乏基本经验,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②“二战”以来的社会主义国家除东德外,都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或不够发达的条件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要赶上或超过资本主义,决非短时期能达到的;③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它的巩固比任何革命都艰巨、复杂,需要一个历史长过程才能走向成熟;④社会主义体系的诞生宣告了资本主义永世长存神话的破产,它必然遭到资本主义的敌视、遏制、围剿以至颠覆。虽然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但是中国在70年代末以来,逐渐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重要启示: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前进的历史给人们以重要启示: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它不是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②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一定要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从实际出发,坚持长期斗争;③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还处在初创阶段,需要不断的革命来完善。【思维拓展】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共同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改革历程:20世纪40、50年代南斯拉夫在困境中率先改革;20世纪50、60年代,首先从苏联开始、接着波及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诸国,形成改革浪潮;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也走上了改革之路。改革的模式:一是南斯拉夫式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二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基本框架内进行改革的苏联模式;三是实行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匈牙利模式;四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选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果:苏联、东欧各国的改革没有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经济理论,许多社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而相继遭到挫折。南斯拉夫则因过度自治,导致国家四分五裂;中国吸取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巨大成就。
www.5y
kj.co
m
第二篇:高三历史第九单元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教案人民版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教案:第九单元 社会主
义曲折发展时期(人民版)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1)经济建设方针的确定;(2)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反右倾”斗争和三年经济困难;(3)七千人大会和十年建设成就 ;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和开始;(2)全国夺权和二月抗争;(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4)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5)**中的国民经济;(6)20世纪70年代初期对外关系的新成就。
2.解析:社会主义建设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党尚未认识到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还没有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开始了艰苦的探索。1956年举行的苏共二十大,批判了斯大林的严重错误及对他的个人崇拜。帝国主义乘机掀起世界性的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思想混乱,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巨大困难。中国共产党不同意苏领导人全盘否定斯大林;但是也由此破除了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更加注意总结本国建设的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产道路。由此,苏共推行反华政策,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由于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加之后来“左”倾错误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遇到了困难,但仍在曲折中前进。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2).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3).“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2.解析:本单元内容在近三年高考中均有所体现。从考点分布看,主要围绕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9---1961年国民经济困难的原因;中共八大;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邓小平全面整顿;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在尖端科学技术及外交上的主要成就等来命题。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在比较紧张的国际环境下进行的,成功之处反映我们党执政能力水平高;探索的失误,一方面原因在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缺乏建设经验,修改了中共八大的路线,另一方面也受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影响。2.探索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使党和国家一些领导人片面追求高速度,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极大的困难。
四、教学过程
问题1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了,为此,中国共产党确定了什么样的经济建设方针呢?
设计意图:就整个世界而言,社会主义是一种新生的社会形态,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然而,中国的国情与苏联的不同,不能教条地照搬 苏联的做法。中国的社会主义应当怎样建设,这是一未知的问题。但有一点,那就是制定什么样的经济建设方针,怎样进行经济建设都必须从国情出发,否则就会脱离实际,无法实行阻碍社会进步。所以,中共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
讲解:经济建设方针的确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为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他强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他在谈到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时说,要适当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农业、轻工业投资的比例要加重一点,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期,就注意探索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
1956年秋,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大会提出了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在经济建设上,八大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师生互动:“谷散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C)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解析:先读材料,根据“青壮炼铁去”“20世纪50年代末”等信息,判断出该事件是“大跃进”运动(或“大炼钢铁”),由此推理便知其原因是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急向“左”转的结果。
问题2 十年建设时期“左倾”错误有哪两个主要表现?其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左倾”错误主要表现在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的速度两个方面。其原因既有具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中共指导思想方面的错误所致。
讲解:(1)当时的”左倾”错误主要有两个:一是对社会主义制度下阶级斗争的认识问题:二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问题。我党在这两个问题上一再发生错误,而且两方面互相影响,使探究充满了曲折。(2)这一时期滋生”左”倾错误的原因有: ①历史传统的影响。中国封建专制存在的时间长,封建家长制思想很容易侵蚀党的机体,致使民主法制意识淡薄,易出现盲目服从。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一直有阶级斗争学说来指导革命,用群众运动的方法解决问题,难以很快转变观念。②急于改变我国落后状况的主观愿望与经济发展的实际严重脱节。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 热情很高,迫切需要摆脱贫困落后的状况。③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想尽可能纯洁革命队伍。④民主、法制不够健全。尤其是反右派斗争扩大和“反右倾”斗争两次运动更使正常的言路被堵赛。⑤国际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尖锐,于是想加速建设社会主义以便对抗资本主义。
师生互动1:1957年针对整风运动中的过激言论,毛泽东提出了“引蛇出洞”“诱敌深入”“阴谋”等说法,这说明(B)A.党中央继续坚持整风运动的指导思想 B.毛泽东夸大了阶级斗争的严重性
C.毛泽东认为走资派已经渗透到党内 D.发动“文化大革命”是非常必要的 解析:“引蛇出洞”“诱敌深入”“阴谋”等说法说明毛泽东已经将这些过激者视为敌对分子,过分夸大了阶级矛盾。师生互动2: 1958年毛泽东提出:“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毛泽东的这段话是针对(B)
A.“大跃进” B.人民公社 C.农业生产合作社 D.“红卫兵运动”
解析:解答本题注意两个关键信息,一个是时间“1958年”;另一个是“组织军事华、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反映的生产关系特征的特点-----公有化程度高。根据这两个信息判断毛泽东针对的是人民公社。师生互动:3:人民公社体制约存在了(B)A.10多年 B.20多年 C.30多年 D.40多年
解析:人民公社体制开始于1958年,1978年废除,约存在了20多年。
师生互动4:刘少奇说:“过去我们经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现在恐怕不能这样套„„有些地区,缺点和错误不止是三个指头”这主要是针对(C)
A.土地改革运动 B.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解析:这是刘少奇针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说的话。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整体上是正确的。“文革”期间刘少奇受到迫害,不久就去世了。问题3如何理解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性质结果和教训?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文革的原因、性质、结果和教训有深刻的印象。
讲解:⑴原因:文革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一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二是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逐步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的削弱和破坏;三是周边国际形势的紧张,中苏两国关系的恶化;四是江青林彪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推波助澜,最终导致了”文
①化大革命”的爆发。1965年冬,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点名批判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写的《海瑞罢官》。这一批判得到毛泽东的支持,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⑵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运动。它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建国以后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了。⑶后果:文革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社会后果。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使民主法制遭到肆意践踏;经济上:使国民经济遭到了巨大损失;文化上: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历史文化遗产遭到巨大破坏;横向上看: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中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⑷历史教训:一是无产阶级掌权以后,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能偏离这个中心,大搞阶级斗争;二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原则;三是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法制,反对个人崇拜。
师生互动1:1966年夏,中共中央提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要派”。其中的“当权派”是指(B)A.以林彪、江青为首的野心家 B.各级坚持正确路线的领导干部 C.文艺界的领导 D.犯过“左”倾错误的党的领导人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66年夏,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就是“文化大革命”,那是一个颠倒黑白的时代,“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正是坚持正确路线的领导干部。
师生互动2:当今以口述回忆为基本史料的口述史正悄然兴起。据一位老人在回忆录中提到,1968年火车拥挤,交通堵塞。出现回忆录中这一现象的原因是(C)
A.各地群众纷纷到首都悼念周恩来总理 B.全国掀起“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C.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D.“四人帮”发动批林批孔运动
解析:题干的关键信息是“1968年”,此时“文革”进入全面夺权阶段,严重冲击了
五、作业布置 完成学案相应练习
第三篇:高三历史标准教案--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的目的、含义、内容和作用。
(前提: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周朝建立。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周武王(姬发),姜尚为丞相。都城镐京(今西安)。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周平王(姬宜臼)东迁洛邑。)
(1)原因:疆域辽阔,生产力落后,以宗法制为基础
(2)含义:又叫封邦建国,古文中即为封建,是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作为地方政治制度,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3)内容
①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②对象:同姓亲族(鲁国、晋国、燕国)功臣(齐国)、殷商降族(宋国)。③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体现诸侯出兵勤王的义务。)
④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天子坐北朝南,三公、诸侯(公侯伯子男)、九夷、八荒依次排列,体现分封制的等级。)
(4)影响
①周人文化向周边扩展,为以后大一统奠定文化基础。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天子与贵族共治天下。
③前期巩固统治,开发边疆,到东周由于生产力发展,诸侯实力强大,天子地位衰落,开始了春秋战国的**局面。
2.宗法制的目的、含义、内容和影响。
(宗法制确立于夏,大禹传位于儿子启,发展于商朝(父传子,兄传弟),完备于西周。)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
①核心特点:父家长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
②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
(古代的婚姻制度为一夫一妻多妾制,嫡长子为天子的王后(妻子)的大儿子。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嫡长子拥有祭祀权,体现周以人文化为主,崇拜祖先。祖宗,太庙,祠堂,祖坟,百姓,同姓不婚,都是宗法制的体现。)(3)作用
①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形成“家国一体”(纵向看是国,横向看是家)。
(礼乐制是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纽带,作为社会的行为规范,维护贵族的统治秩序。核心为:长幼有序,华夷有别(束发右衽为华夏,披发左衽为蛮夷),贵贱有等,亲疏有差。)
3.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1)背景:①战国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强大。
②公元前230年,秦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定都咸阳(西安)。(公元前206年,刘邦入咸阳,秦朝灭亡,前后15年。)
(2)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3)内容 ①皇帝制度
皇权至上:军国大事,一人裁决。皇位世袭:嫡长子继承制。皇帝至尊: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皇帝称号:①年号:是古代帝王为记载和计算自己在位年代而起的一种称号。汉武帝开始,公元前140年为建元元年,明清之前一个皇帝有多个年号,明清后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如洪武、崇祯、康熙、光绪。②谥号: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谥号分三种:表扬型:经纬天地曰文,克定祸乱曰武,布义行刚曰景;批评型: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同情型:在国遭忧曰慜,短折不成曰殇。③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唐高祖,唐太宗。④尊号:是皇帝在位时候的美称,对在位皇帝进行歌功颂德,武则天,慈禧。一般来说,对隋以前的皇帝多称谥号,如汉文帝、晋武帝、隋炀帝等。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仁宗、元英宗等。明、清两朝的皇帝多称年号,如嘉靖皇帝、康熙皇帝等。)
② 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九卿:在丞相下设九卿,协助丞相处理全国政务。比如奉常管祭祀,廷尉管司法,宗正管皇家亲属。
(丞相、太尉,秩万石,金印紫绶;御史大夫,秩五千石银印青绶;九卿秩两千石,铜印黄绶。三公统称为宰相。三公各自开府独立办公,皇帝五日一朝,召见三公听闻国家大事。)
作用:各官员之间互相牵制和配合,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加强皇权。②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郡守秩两千石,为郡的长官,下设郡丞管行政,郡尉、郡监分管军事与监察。县分大县,人口过万户,称县令,秩千石,小县人口不足万户,称县长,秩六百石。木印黑绶。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乡官有三老,掌教化,啬夫掌诉讼与赋税,游徼,掌盗贼。一乡十亭,设亭长(刘邦),一亭十里,一里管百家。乡里的官员非皇帝任命,由其自治。秦的郡的划分多以“山川形变”,自然区域为准。
③ 统一文字、度量衡、车轨、货币。秦统一后,改大篆为小篆,民间同行隶书。统一长度、重量和容积;以六为常数,尚黑色,统一车轨为六尺;统一货币为秦半两。后世用书同文,车同轨说明天下统一。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相同点:都是地方行政制度,都为了加强统治。不同点:a,前者由皇帝直接任免,依赖俸禄,是官僚统治;后者由世袭产生,有封地,是贵族统治;b,前者是集权,权力在中央,郡县是中央的派出机关;后者是分权,天子把权力分给贵族c,前者权力受到很大限制,后者拥有很强的独立性。d,前者巩固了统一;由于地方权力过度削弱,从而导致统治者独断专权;后者地方权力过于强大,容易导致分裂割据
④颁布秦律,重用法家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特点:细密严苛,轻罪重罚。
⑤北击匈奴修长城,南服百越修灵渠,修驰道,阿房宫,骊山墓,徭役繁重。⑥ 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愚民政策。
(4)影响
①积极: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影响后世,百代皆行秦政治。
②消极:加强了对人民的压榨,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朝二世而亡。4.汉至元中央对地方加强集权的演变
西汉:(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享国211年;西汉亡于外戚专政)(1)① 汉高祖刘邦时,实行郡国并行;
② 汉景帝时,地方王国势力强大,爆发“七国之乱。”
③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的实力。(推恩令规定,准许诸侯王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土地分给其他诸子,由中央给予封号(列侯),从属于郡县。)为打击地方豪强,汉武帝设茂陵县。打击游侠,西汉第一大侠郭解被杀。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北击匈奴,缓解匈奴对中原的威胁。
设刺史制,全国分为十三部,每部设一名刺史,监督郡国官吏。东汉赋予刺史治民权与将兵权,逐渐凌驾于郡之上,改为州牧,成为地方最大的行政区,地位变为州、郡、县三级,尾大不掉,导致汉末大乱。
公元9--23年为王莽新朝,王莽在位期间大力改革,实行新政,废除奴隶制,改革货币,平抑物价,平均分配土地等但是不符合实际情况,最后垮台。
东汉,公元25-刘秀建立,定都洛阳,享国195年,亡于宦官乱政。)
(2)唐朝:实行道、州、县三级。唐玄宗后期,节度使权力过大,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
(公元618年李唐代隋,唐高祖李渊,定都长安,享国289年。)
(3)宋朝:措施
(北宋公元960建立,宋太祖赵匡胤,定都汴京(开封),共167年,南宋1127建立,宋高宗赵构,定都杭州。)
①收精兵。统兵之权归“三衙”,发兵之权归枢密院,实现了统兵权和发兵权的分离,形成“以文治武”。在中央编练禁军,形成强干弱枝。
②削实权。地方实行路、州、县三级。州县直属中央,长官由中央委派文官担任知州、知县。同时在州一级设通判,监督知州。(宋朝初年实行州县两级,后改唐朝道为路,路的长官有四个,“漕司,负责财赋和监察;宪司,负责路的刑狱;仓司,负责仓储。帅司,负责军事。)
③制钱谷。设转运使,地方财政收归中央。(解除藩镇割据之根本)
④收死刑。宋在诸路设提点刑狱司掌司法,并规定凡死刑需报刑部复审执行。
(3)影响
①积极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②消极方面: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政治和财政危机。
(4)元朝(公元1271建立,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北京)。
行省制:有临时变为常设,下设路府州县,管辖范围大,权力集中但受中央节制,是现在省制的开端。在边远地区设宣慰司管理少数民族。(行省内部实行群官圆署,集体决策。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是为了防止地方割据,故为明代、清代所继承。)
5.秦汉以后皇权加强的演变(1)汉朝
① 汉高祖时,丞相位高权重,拥有行政、军事的决策之权,同时还有封驳谏诤之权。(丞相可以开府建邸,自辟僚属,其下属部门为十三曹,秩千石。丞相裁决国家大事,皇帝可以视听,丞相建议皇帝一般都要采纳。)
② 汉武帝设“内朝”,掌握决策权,削弱相权,史称“内外朝”。
(汉武帝时,因北击匈奴,西通西域,还要对付地方诸侯,汉武帝任用身边的人如侍中、尚书、散骑,因开会地方在皇帝的寝宫,所以被成为“内朝”或“中朝”,以区别与丞相的外朝。后来以大司马来领导内朝,权重一时,以此来剥夺丞相之权。)
③ 东汉改丞相为司徒,御史大夫为司空,太尉常设,但是“三公”已成摆设,权力以转移到尚书台,尚书台的长官为尚书令,秩千石。
(2)隋唐:三省六部制。(1)职权:中书省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长官为中书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长官为门下侍中,副长官为门下侍郎;尚书省—执行政令,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特点:三省互相牵制,互相监督;分工明确。三省长官为宰相,相权一分为多;影响:政府与皇家事务分开,提高行政效率;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
(最初三省长官办事地点为政事堂,所以唐代的权力中心为政事堂。后来因为尚书省是执行机关,尚书令就不入政事堂,政事堂就称为中书门下的集合办公地。皇帝下诏须有政事堂批准,否则被视为违法。同时唐太宗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等名号,入职政事堂,执行相职。)
(3)宋朝:二府三司制
二府指中书门下省与枢密院:中书门下省——行政(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院——军事(枢密使)
三司——财政(三司使)。谏院,用来弹劾大臣,牵制宰相。
(4)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行政权由左、右丞相掌握。中书省下设六部,与唐宋相同。设枢密院,专掌军务。设御史台,管监察,“纠察百官善恶”。设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又直接统领吐蕃的政务和军事。
(5)明朝(1368年建立,明太祖朱元璋,都北京)
① 1380年,明太祖废除丞相,由皇帝掌管六部;后设立殿阁大学士。②明成祖:设立内阁,取得了“票拟”权。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性质——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临时机构。)③明朝后期,内阁权力过大,是皇权加强的畸形表现。
(明代中后期,太监、首辅专权,是皇帝信任这些人,把权力给他们,并不是国家正式赋予的,所以是皇权加强的畸形表现。
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承宣布政使司,管理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管理监察和司法;都指挥使司,管理军政,统称为三司。
军事上,洪武十三年(1380)以大都督府权力太大为由改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别管理京师及各地卫所。
颁发大明律,法律森严,惩办贪官污吏,大明律增加了经济立法的内容,反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另外朱元璋颁发《明大诰》,进行普法教育。另设立锦衣卫,实行特务统治。)
(6)清朝:(公元1644年,清太宗皇太极建立清朝,都北京。)
1、军机处的设立
(1)目的:雍正时期是为了用兵西北,后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2)职权:参与处理军务,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要案;军机大臣本身品级不高;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特点:临时设置,形式快捷,地处内廷。
(4)影响:使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着专制皇权的高度发展。
2、清初,在沿用明朝内阁制的前提下,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大于皇权,康熙时设南书房削弱其权力,雍正时设军机处,剥夺其权力,乾隆时正式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
6.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1)历程
①西周:世卿世禄制;标准:血缘世袭。(所谓世官制指: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来掏地洞,与宗法制密切相关联。)
②战国—汉初:军功爵制度;标准:军功。
③汉武帝: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标准:德才。(征为皇帝征召天下名士,比如司马相如,朱买臣等,辟为丞相、郡守招聘幕僚,特点是自上而下选拔。察举是主流,科目为:孝廉、秀才、贤良文学,如董仲舒是举孝廉,东方朔是举贤良文学。
④东汉末年开始,曹操唯才是举。
⑤魏晋南北朝:采用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标准:门第,德才。权力把持在世家大族手中。(又称九品官人法,在州设大中正,郡设小中正,对当地的人物进行品评考察,定品级主要看门第,品级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于是就行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确实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其选拔标准家世、品德、才能并重;剥夺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拔标准仅仅重视门第出身。这就使得九品中正制失去了选拔人才的意义。)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共369年。)
⑥隋朝科举制(581年—618年,定都长安,共37年):隋炀帝时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
唐代:分为进士、明经两科,定期举行的考试。(科举考试有礼部主持,进士及第称“等龙门”,第一名为状元。武则天时开始殿试、武举。唐代考生来源是官宦子弟,来源少,录取率低。)
宋朝:糊名制,誊录制,科举取士来源广泛,录取人数多。(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州使、省试、殿试。)
明清:八股取士:考试范围为《四书》、《五经》;“代圣贤立言”,以朱熹的注解为准;写作上采用八股文体。(八股文取士,虽主要考《五经》、《四书》,以至专重《四书》,但却不采用要求考生死记硬背之法,而是规定必须撰写文章,阐述经义,以“代圣贤立言”。一方面防止了死记硬背,另一方面又防止了束书不读,胡乱联系历史与现实,故为新奇诡异之论的毛病。从考试内容上说,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巩固王朝统治。文章格式的要求,所谓“排比有定式”,一般需要四组文句,每组两个段落,相互对仗,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因共有八个段落,故称八股文,700字。主要是防止考官的主观升降和徇私舞弊。)
(2)影响
①相对客观公正,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②打破世家大族的垄断,把官吏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③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④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阻碍了古代科技的进步。
7.中国古代监察与谏议制度的演变(1)历程
①监察——对官员的监督:秦朝的御史大夫;西汉御史大夫、御史中丞,武帝时设刺史;东汉的侍御史,司隶校尉;唐朝的御史台,魏征为御史中丞;北宋中央御史台,地方设通判;明清时中央设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省级机构还专门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
②谏议——给皇帝提意见:隋唐时期的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2)评价
①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②常设政治制度,整顿吏治,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8.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且皇位世袭。(2)人治高于法治。
(3)政权与神权相结合,儒家经典是其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4)中央集权和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第四篇:高二历史必修三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教案
高二历史必修三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内容标准】
知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中国成立初期限面临新旧社会的交替,“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学艺术领域硕果累累。
2、了解“文革”时期文化事业遭到严重破坏,认识政治高压不利于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3、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二为”方向指引下,文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4、发展新旧中国体育发展史实,通过比较认识中国已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大国”的转变,体育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
【过程与方法】
1、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分组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赞赏和鼓励学生发表创新见解。
2、选取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或图片资料讲“活”枯燥的文化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
各个领域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使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用这些成就激励青年学生发奋学习,为振兴中华面努力
【本目重点、难点】
重点:“双百”方针;“双为”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及体育运动的成就
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
课前预习:
1、双百方针提出的的社会背景、时间、历史意义及在此方针指引下取提的硕果。
2、文革期间文化的特点及其原因、表现
3、改革开放后文化体育事业的特点及其原因、表现
二、教学过程 新授:
引导学生看导语,了解本专题中国文化与科技的三个历史阶段及其特点
识记课前提示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学艺术的特点、原因及成就
2、今年是“双百”方针提出多少周年?
3、“双百”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内容及意义
4、探究: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提示:内容上:“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热情讴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方针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式上:革命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相结合,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出现第一次高峰
二、“十年**”与文化凋零
1、文革期间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原因、表现
2、探究:“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文艺事业遭到怎样的摧残?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文革”期间,中国文艺事业出现万马齐喑的局面,大批文艺工作者被下放到农场劳动,遭到政治批判甚至被迫害致死,文艺作品遭到封杀,仅留下“八个样板戏”,文化园地百花凋零,原因是林彪、江青一伙推行文化专制主义
三、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
1、“二为”方向的提出时间、提出者及会议
2、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巨大成就
3、引人注目的体育成就有哪些?
4、探究:你知道在影视戏曲方面政府奖项的名称是什么吗?你能说出其中一部作品的名称吗?
答案提示:影视戏曲方面的政府奖项有:百花奖、金鸡奖、梅花奖等。
《开国大典》获金鸡奖 课堂检测:
1、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几年中,文化事业有过一段曲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受到干扰,主要表现为:(C)
A、一些文艺作品思想艺术性不高 B、部分著作的学术观点不对
C、在文学艺术界进行了错误过火的政治批判 D、资本主义性质的文化有所发展
2、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哪两个高峰时期?简析产生这两个高峰时期的主要原因。
答案提示:两个高峰:一个是指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一个是指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文学艺术创作取得丰硕成果
主要原因:(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开始,党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促进了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党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向,概括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艺术发展的根本目的,推动了文学艺术创作的又一高峰
(3)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 课后阅读
今年是“双百”方针提出50周年。195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第一年,也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思想极为活跃的一年。为了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们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设想。1956年4月28日,旨在繁荣我国文学艺术和推进学术研究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就是这种探索的重要内容。本文摘编当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的经过,以飨读者。
“解决历史问题还是自由争鸣好”
建国后头几年,中国不但在经济建设领域,就是在意识形态甚至自然科学方面,都全方位向苏联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教条主义的倾向,有的甚至教条到滑稽可笑的地步。
据陆定一回忆说:“曾经一位当过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的老同志,知道了苏联的巴甫洛夫学说之后,要改造中国的医学。他说:‘中医是封建医,西医(以细胞病理学者微尔和的学说为主)是资本主义医,巴甫洛夫是社会主义医。’我想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当然就应该反对中医和西医,取消一切现在的医院,靠巴甫洛夫的药(只有一种药,就是把兴奋剂和抑制剂混合起来,叫‘巴甫洛夫液’)来包治百病。
当时人们对苏联盲目崇拜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怎样才能克服学术研究中存在的教条主义,毛泽东给学术界提出的方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最初是毛泽东就中国历史问题的研究而提出的。
毛泽东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表态,是因为当时中国两位受党的领导人器重的大历史学家郭沫若和范文澜,在中国历史的分期上有不同看法,分别提出了春秋战国封建说和西周封建说。郭沫若主张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期标志在春秋战国时代,范文澜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始于西周。郭和范都是中国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虽然毛泽东本人在历史分期问题上更倾向于郭沫若一些,但他确实不好做出孰是孰非的结论,便认为解决历史问题还是自由争鸣为好。
又据历史学家黎澍回忆,1956年以前,毛泽东还两次讲过历史研究要“百家争鸣”。一次是1952年或者1953年,中共中央宣传部约请翦伯赞、邵循正、胡华合写一本《中国历史概要》,请示毛泽东如何解决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等。毛泽东回答说:“把稿子印发给全国历史学家讨论,实行百家争鸣。”另一次是1955年9月或10月,陆定一向毛泽东请示关于中共党史编写问题的意见,毛泽东也回答说:“百家争鸣”。
虽然在此之前,毛泽东已明确提出要实行“百家争鸣”的方针,但它所涉及的领域仅是历史研究。这大概与毛泽东对中国的历史十分熟悉有关,他熟读过许多中国古代的典籍,对历史很有研究,说他是一位历史学家是不为过的。正因为如此,他也深感历史研究“百家争鸣”的必要。
“双百”可以在科学研究各领域展开
至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在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都可以开展“百家争鸣”,那是在1956年2月。在这个月毛泽东主持召开的一次会议上,陆定一汇报了当时学术界的情况,并谈到学术研究中存在着抬高某一学派压制另一学派的倾向。在这个会议上,中共中央决定在科学工作中采取“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于这次会议的情况,陆定一在他的回忆文章中谈得十分简略,相关的档案材料也未见公布。不过,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此时作出科学研究应当开展“百家争鸣”的决定,大致是有依据的。因为同一月发生的另一件事,可以与此互为印证。
这年2月1日,中宣部给中共中央写了一个报告,说他们接到广州中山大学的反映,有一位在中国讲学的苏联学者,在访问孙中山的故居时,向陪同人员谈起,他对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关于孙中山先生世界观的论点有不同的看法。中宣部认为,这“有损于我党负责同志的威信”,请示中共中央是否有必要将此事向苏联方面反映。2月19日,毛泽东批示说:“我认为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这是对学术思想的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无所谓损害威信。因此,不要向尤金(按:尤金时任苏联驻华大使)谈此事。如果国内对此类学术问题和任何领导人有不同意见,也不应加以禁止。如果企图禁止,那是完全错误的。”
这年4月中旬,毛泽东又看到了一份关于学术问题的材料,这是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哈格尔3月2日的谈话纪要。哈格尔说,过去教条主义的错误,主要在过分强调苏联的先进经验和科学成就。例如,我们宣传苏联农学家李森科的学说一切都好,将德国科学家中很有权威的微耳和(RudolfVirchow)的一切都否定了,认为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的一切都是反动的,而在德国的生物学家,绝大多数是孟德尔派。科学可以有各种学派。我们相信久而久之可以使一些真正研究科学的人走上唯物主义。苏联科学有好的我们应该学习,但不能将苏联科学界的每句话都认为是神圣的。这份材料使毛泽东产生了共鸣,他感到中国又何尝没有出现同样的情况。
4月18日,毛泽东给中宣部副部长张际春(部长陆定一外出)写了一封信,请中宣部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学术研究也不能搞教条主义
4月25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讲话的核心是如何“以苏为鉴”,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毛泽东在讲话中虽然没有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提法,但他强调不可盲目地学习外国,学术研究也不能搞教条主义,资本主义国家的好的东西也应该学习等,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双百”方针的内容。
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原本计划讨论农业合作化问题,毛泽东作了这个讲话后,会议的主题自然发生了变化,就转而讨论讲话的内容。
4月27日,政治局扩大会议继续讨论毛泽东的讲话。陆定一在发言时谈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他认为对于学术性质、艺术性质、技术性质的问题要让它自由争鸣,要把政治思想问题同学术性质的、艺术性质的、技术性质的问题区分开来。
陆定一讲到了医药界的问题,并且表示,不能说巴甫洛夫是社会主义医学,微耳和是资本主义医学,中医是封建医学,这是根本错误的。在生物学方面,有的说摩尔根、孟德尔是资产阶级的,李森科、米丘林是社会主义的。这根本同社会主义没有关系。在物理学方面,不能说牛顿的物理学是封建的,爱因斯坦的物理学是资本主义,这种说法是没有道理的。把那些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帽子套到自然科学上去是错误的。他还说,中国现在发展科学,向科学进军,如果有人出来一个主张,把大帽子一扣,说某某学者或某某学派是资产阶级的,那科学的发展就完蛋了。这样对我们的建设是很不利的。
“《乌鸦与麻雀》是部好电影,《十五贯》应该到处演。陆定一又讲到文艺问题,认为这个问题也值得研究。他说,要写新人物,写新人物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写一写老人物也可以。如果现在有一个人能把上海三十年代社会的变化写出来,我说,那是世界第一的小说,好极了。
毛泽东说:“《乌鸦与麻雀》,那是部很好的电影,那是写上海解放军进城的前夜,我们电影局就是不许它演。这两天可以找出来给大家看一看,见识见识,这是中国一篇很好的历史。”
周恩来问陆定一:“最近看《十五贯》没有?”
陆定一说:“我看过,很好。”
毛泽东说:“《十五贯》应该到处演,戏里边的那些形象我们这里也是很多的,那些人现在还活着,比如过于执,在中国可以找出几百个来。”《十五贯》是据清代剧作家朱素臣的同名传奇改编的昆曲,写的是娄阿鼠偷走油葫芦15贯钱并将其杀死,县令过于执凭熊友兰所有的15贯钱判定其为杀人凶手。知府况钟监斩时发现其中有冤情,重审此案,拿获了真凶。过于执也就成了中国戏剧中官僚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陆定一接着说:“在文艺问题上有无数的清规戒律,日丹诺夫有几条,马林科夫有几条,这个有几条,那个有几条,很多很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最进步的文艺方向,但是人家写点自然主义的作品有什么关系?他政治上赞成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写几篇自然主义的东西?毛主席讲民主党派万岁,因为他们赞成社会主义。我们是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主,其他主义有一点无关大局。”
4月28日,毛泽东在会上作了总结讲话,他第一次明确地宣布要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作总结讲话时,再次重申了这个方针。
一个星期后,即5月9日,国务院第二办公室副主任钱俊瑞在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的讲话,第一次把中共中央将在学术方面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透露了出来。5月11日,《人民日报》以《学术方面应该执行百家争鸣的方针,钱俊瑞在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讲话》为题,发表了这个讲话的内容。这是中共中央机关报第一次刊登有关“百家争鸣”的消息,实际上向全社会发出了在学术研究上将实行“百家争鸣”方针的信号。
陆定一对“双百”方针的诠释
“双百”方针提出后,有必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全社会特别是知识界公布,并由此推动我国文艺和科学研究的繁荣。1956年5月26日,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组织的千人聚会上,陆定一对“双百”方针做了诠释。
陆定一解释了为什么现在才着重提出这样的政策。他说:“我国要富强,除了必须巩固人民的政权,必须发展经济、教育事业,加强国防以外,还必须使文学艺术和科学工作得到繁荣的发展,缺少这一条是不行的。”
他接着说:“要使文学艺术和科学工作得到繁荣的发展,必须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文艺工作,如果‘一花独放’,无论那朵花怎么好,也是不会繁荣的。”“在科学工作方面,我国也有历史经验。我国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学术方面曾经出现过‘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成了我国过去历史上学术发展的黄金时代。我国的历史证明,如果没有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没有自由讨论,那么学术发展就会停滞。相反,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
陆定一强调,在贯彻“双百”方针时,必须坚持这样的原则:在学术批评和讨论中,任何人都不能有什么特权;以“权威”自居,压制批评,或者对资产阶级错误思想熟视无睹,采取自由主义甚至投降主义的态度都是不对的。学术批评和讨论,应当是说理的,实事求是的,提倡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学术论争。后来在6月13日的《人民日报》上正式发表了陆定一的这个报告。
知识界的一缕春风
“双百”的提出,为我国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用“兴奋”和“激动”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当时知识界的心情,应该是不过分的。
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在文艺界,一大批传统剧目被发掘、整理和上演,仅北京市就先后开放了京剧传统剧目20余出,同时收到名老艺人献出和收集的京剧剧目1000多个本子,1060余出戏。在文学创作上,“题材和主题的范围扩大了,体裁和风格多样。最能反映思想活跃的杂文这片荒芜已久的园地,也开始繁盛起来。”刘宾雁的特写《在桥梁工地上》、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陆文夫的小说《小巷深处》等一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均属上乘的作品,都是这个时期发表的。为了贯彻“双百”方针,1956年底,中国作协还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1957年起,文学期刊一律取消“机关刊物”的说法,而以某某社或编委会代替,以示各文学期刊地位平等,没有指导与领导的关系。
学术界也空前地活跃起来。据1956年12月21日新华社报道,1956年一年中举行的比较重要的全国性学术会议,据初步统计有50多次,多于过去任何一年。科学工作者提出的学术论文和报告共有2000篇以上,也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
这年8月,由中国科学院和高教部共同主持,100多名中国的生物学家在青岛举行了遗传学座谈会。中国遗传学的摩尔根学派和米丘林学派的主要学者都参加了会议,两派学者第一次坐在一起,就几十年来国际上两个遗传学派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缜密的探讨。会议各抒己见,两派学者互相学到了长处,互相了解了情况,打破了长期以来遗传学界米丘林学派一家独鸣的局面,收到了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增强团结的效果。其他中国自然科学史讨论会关于中国数学史和天文学史方面的争论,电影界关于电影问题的讨论,教育界关于尊师重道的讨论,以及哲学界关于真理的阶级性、真理的标准的讨论,都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学术界这种热烈争鸣的局面,是几年来未曾有过的。更重要的是,随着“双百”方针的提出,科学家、艺术家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许多人感觉到他们的眼界开阔起来了,思想活泼起来了,心情也舒畅起来了。(摘编自《当代历史问题札记二集》,罗平汉著)
第五篇: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评论员文章--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适应国家经济基础发生的深刻变化和人民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司法制度、决策机制、权力制约监督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还要看到,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相比,同保障人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新要求相比,我国政治体制还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政治体制改革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事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要坚定不移,又要积极稳妥,特别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目的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具体讲,就是要按照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履行党的执政使命的高度,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切实保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享有更多切实的民主权利,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推进依法行政,坚持执法为民,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把
评论员文章--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出来,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我们一定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出发,在科学总结和正确运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更高地举起人民民主的旗帜,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