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时间:2019-05-14 19:36: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第一篇:论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论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2010-12-2 11:55 羊纳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摘要:随着我国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大学生就业环境日趋激烈。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探讨和分析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不仅仅是回答女大学生何以就业难的问题,而且对营造两性平等竞争、就业机会平等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士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表现

1.1 就业机会的性别歧视

首先,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相对狭小,不少用人单位干脆在招聘启事中声明不招女生。除了这些明目张胆的显性“性别歧视”外,还有许多用人单位则采取了阳奉阴违的办法,表面上一视同仁,不论男女,求职简历来者不拒.但在面试通知时却是有男无女。用人单位有意或无意地对女大学生进行职业上的分流、隔离或封锁。制造高学历依然无法跨越的职业门槛,使得很多女大学生只能集中在办公室内勤、小公司秘书、餐饮美容行业、市场销售等传统型的与专业不对口的职业上。其次,女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没有拥有与男生相同或相等的就业机会(即“同民同工”)。也就是说,女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要大于男同学。有些用人单位对男性的偏向十分明显,也许是受到所谓的“女人是弱势群体”这种观念的影响,在男女生同等条件下、甚至男生处于轻微劣势的情况下也倾向于录用男生,或者提高录用女生的标准,给女大学生增加了比男同学要高得多的求职、就业成本。

1.2 职业待遇的性别歧视

在相同的工作中,女大学生无法得到与自己工作能力相符的工资报酬(即“同工不同酬”)。签约单位对男生拟付的月工资水平要高于女生。性别对女大学生报酬率的影响比对大学生就业率的影响更为显著。目前存在着部分女大学生就低谋职的现象,为了能得到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宁可降低门槛。与男同学相比,女大学生就业质量要低得多。

1.3 发展机会的性别歧视

相对男大学生来说,企业认为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较短,工作的连续性较差,不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条件都不如男大学生优秀,特别是由于人为的歧视因素,女性获取高层次职位的机会远远少于男性。从总体上看,女性在智力型职业中的比例小,在体力型职业中所占比例大。由此可见,发展机会中的性别歧视在就业中是极为严重的。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原因分析

2.1 传统文化偏见的影响

在传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我国封建社会所形成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等思想根深蒂固,女性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虽然今天已进人知识经济的时代,法律也明文规定男女平等,但是这种社会偏见和性别歧视依然存在。一方面,社会在对女性的理解上,普遍认为女性的优势在于心细、有着较强的记忆和学习能力,但是却缺乏创新精神和开拓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精神和开拓力恰恰是一个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法宝,因此一些企业尽量避免录用女性应聘者。另一方面,受长期以来社会对女性角色期待的影响,社会对女性的期待更多的是贤惠温淑、端庄持重、遵守传统、相夫教子。传统观点认为,女性在结婚之后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家庭上,不利于专心工作和事业开拓,这使得许多单位拒绝接受女性。传统的社会性别意识使得用人单位片面夸大女学生的负面效应。让很多德才兼备、学有所长的女大学生,连参与面试进入竞争的机会都没有,就被用人单位冷酷无情地拒之门外,在实际择业中处于劣势地位。

2.2 用人单位利益驱使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讲求“经济人理性”,追求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单位都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由于各种生理因素的影响,使得女大学生的成本要高于男大学生。首先,女大学生工作不久便会面临婚育等系列问题。用人单位需要为此付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我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女职工按规定享受的产假期间,工资照发。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女性产假期间的工资奖金,承担岗位空缺填补成本,造成直接成本。另一方面,生育问题使女性产生工作生涯的中断,重返工作岗位后又需要一段时期的恢复和调整,由于相关法律的制约,重返者的工资水平不能低于退出时的水平,这样用人单位就要承担由此带来的成本负担。其次,从长远来看。女职工的退休年龄一般要比男职工提前5—10年,这就意味着,她们比男职工们要少贡献5—10年,而多拿几年的工资,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单位的成本。再次,由于生理等多种原因,女大学生到工作单位后,用人单位不能根据工作需要随意安排工作。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使得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用人单位对女性实行非准入机制。还有我国尽管在法律中明文规定男女平等,但由于对违法主体缺乏具体的罚则,所以对用人单位难以约束。

2.3 相关的法律政策不健全

关于性别歧视,我国目前尚无一部完整的关乎于此的综合性法律,《反就业歧视法》的制定尚未被提上议事日程,相关条文只散见于各种法律之中,而且仅有禁令却无罚则,劳动监察缺失,司法渠道不明。以我国《劳动法》第13条为例,“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之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妇女的录用标准。”禁令虽有,却无任何可操作性,哪个部门负责监察、将采取何种惩戒措施惩罚违法企业都不得而知。因为无论立法机关还是司法机关,都没有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将反对就业歧视的法律条文落在实处。可以讲,立法的缺失在客观上纵容了就业歧视的畅行。

2.4 女大学生自身原因

传统性别角色的分工,使得社会对女性产生了一定的偏见,女大学生尽管接受了高等教育,也无法完全摆脱这种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很多女生自身给自己一个较低的定位,形成了一种社会性别自我歧视。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有些女大学生好高骛远,就业观念不现实,她们认为自己受的是高等教育,大学毕业后就应该“坐办公室”,就应该是“白领”,而不愿意去工地、去车间、去基层锻炼。她们大都喜欢选择比较稳定、轻松和风险小的工作,相对于男生,她们更喜欢选择待遇高和环境好的单位,而对于一些竞争性强、挑战性大的职业,她们大都不愿意接受,甚至不敢问津,也缺乏竞争意识。这不但给外界形成了女大学生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怕苦怕累、享受思想严重的主观印象,也影响了用工单位对女大学生的选择。而且她们自身在自我否定中放弃开发自身潜能的努力,即使那些有才华的女大学生也往往在“我不能”的阴影中错过了就业良机。另一方面,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是女性中的佼佼者,她们在择业时的期望值要高于普通女性,她们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充满一种“浪漫”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大部分女大学生把“国家机关”、“外资企业”作为自己理想的工作单位,把“大中城市” 作为理想的就业选择,有的女生还希望未来的工作单位有“出国”、“培训”等机会。和男生相比,女生不愿意下调对工作的期望值,这也成为一些用人单位不愿意录用女生的原因之一。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对策分析

3.1 社会要加大宣传性别文化的观念

传统文化中的性别差异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要消除就业领域的性别歧视,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性别差异观念。全社会要致力于消除性别歧视,树立公平的竞争意识,做好舆论宣传,对女大学生工作能力给以客观、公正的评价。以消除社会对女性的偏见。为了消除就业的性别歧视问题,从根本上要转变观念,剔除“男尊女卑”的封建落后思想,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应该把女性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为此,全社会要致力于消除文化观念中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树立公平竞争意识和平等意识;传媒要加大对成功女性的宣传;要改变社会对男女价值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女大学生的优势。促进男女两性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3.2 用人单位要转变用人理念

用人单位要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在招聘人才时不能仅考虑近期的经济利益,而应从企业文化内涵、岗位需求、人才素质、性别比例等更为长远和可持续的角度进行综合考虑。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拒招或少招女性是规避女性自然附着成本的一种理性选择,但是,对女性自然附着成本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减少女性自然附着成本需要政府制定相应政策,也需要用人单位转变用人理念,消除对女性的偏见。刚走出校园的女大学生具有自身的优势和好学的精神,用人单位要转变“女不如男”的用人观念,科学认识女性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做到唯才是举,给女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女大学生受到赏识后,就会完全接受用人单位的文化观和价值观,与用人单位荣辱与共,竭尽全力为其服务。同时,在工作中男女合作会对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人际环境具有相当的积极作用。

3.3 政府要加强有关立法工作

要消除就业的性别歧视,最强有力的武器还是法律。政府要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平等的就业制度,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女大学生就业的各种权利,消除就业市场的性别歧视,给女大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对违规企业从严从重处罚,使性别歧视的机会成本远远大于收益,而企业与生俱来的成本观念便会自动发挥作用,制约企业不再歧视女生。鉴于就业中性别歧视的隐蔽性。当前很难对用人单位的歧视行为进行处罚。因此建议设立专门的性别平等政策评价监督机构,对招聘单位性别就业比例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和纠正性别歧视行为,保障女大学生的就业平等权。同时,法规的出台也有助于促使政府的行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

3.4 女大学生自身的应对策略

要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除了社会、用人单位和政府的努力外,女大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不少女大学生容易在“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说法影响下产生畏难的心理。在面临就业问题时,女大学生要克服自卑心理,消除心理上的自我歧视,要有足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要在竞争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要坚持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相信自己和男生一样有实力,要敢于竞争,克服自卑、胆小、怯懦等不良心理状态。以优秀的表现证明自身的价值,改变社会及用人单位对女性的不正确认识。同时,女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一定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要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做好从基层做起的准备,摆脱“大城市、高薪水、舒适岗位”等想法的局限。

消除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保障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利、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比例,是我国经济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全社会要共同努力,从政府、社会到个人,都要冲破传统的性别歧视与偏见,为女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使她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有用人才。

第二篇: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

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有被用人单位歧视的情况吗?假如有的话,为什么呢?是女大学生本身的原因还是用人单位的原因?还是其他因素?实践中还是有,只是用人单位不会明说罢了,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1、在现实择业过程中,男女存在着极大的不平等,目前社会上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就业过程中,“女硕士=男本科、女本科=男专科”,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男生一般投2到3份简历即可得到一次面试的机会,而女生要得到一次面试机会,要投8到10份简历。女大学生就业歧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每年女大学生考研比例高于男生,考研也成为女生逃避就业的一种方式,可是就算一路考到博士,仍然对就业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甚至造成女大学生“赢在考试输在就业”的现状。

2、用人单位考虑也比较实际,女生大多在工作2-3年后就要结婚生孩子,许多人说休产假是主要原因,我觉得不完全,还因为女生怀孕期间单位无法安排较繁重的工作,尤其是一些体力活,造成其他人的负担。另外,如果是一些需要安排夜晚值班的工作岗位,更加麻烦,单位又不能多招一个人。此外,女性较重家庭的观念也会使用人单位不好安排工作,而男员工却可以随时待命、随时出发。有些用人单位直接挑明“只招男性”或“男性优先”,而更多的用人单位不会直接“歧视”女性,而是采用某些变相的用工歧视,如提高录用女大学生的标准,对其设置比男生高的各种聘用条件,或招聘简章不明写,但授意工作人员“只招男性”。由于用人单位在招工简章中公开歧视女性的行为将受到劳动监察部门的查处,他们往往在招聘现场只收集简历,事后不再通知女性求职者面试或在面试之后,再由内部掌握淘汰女性。

3、女大学生对工作期望、要求较高。女大学生一般都会认为自己经过多年的苦读,且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对未来的工作都有一个过高的期望:不希望工作流动性太大、对工作稳定性的要求高、对劳动环境的要求也较高、不能从事劳动强度高的工作、有些工种也不适合女性、还有人身安全问题,这些都需要用人单位给予额外的关怀和照顾,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而这些要求无疑也限制了女大学生的择业范围。

二、几点思考:

1、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显然会给女大学生带来不小的压力和负面影响,还可能助长部分学生“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更严重的是,这种性别歧视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原则,使全社会的人才流动不畅通、劳动力资源配置失衡,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2、现实中的歧视使得很多女大学生为了生计的考虑而不得不去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薪酬较少的职业。长此以往,她们就会面临贫困化、边缘化、底层化的影响。

女性享有平等就业权,是宪法和相关法律赋予女性的基本权利。在劳动力市场上以及工作环境中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它们对女大学生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这需要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人社保障部门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把就业歧视真正落到实处。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答复意见:

近年来,我局一直高度重视女大学生就业工作,帮助女大学生就业主要措施有:

1、构建交流平台,促进女大学生就业。我们每年都单独或联合有关部门举办女性专场招聘会。通过架设平台,促进用人单位与女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达到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目的。每周四市人才市场组织的招聘会,我们都要求进场招聘的单位对一般性工作岗位不允许有性别要求。

2、加强宣传引导,鼓励多渠道就业。我局将根据省市统一安排及时在网上宣传毕业生就业政策,除每周四正常招聘外,每年的机关事业单位招录、村官、“三支一扶”人员招聘对性别都没有要求,针对大多数女大学生学习能力强的特点,我们鼓励她们积极参考。

3、小额担保贷款,助力女性创业。在国家鼓励全民创业的氛围下,我局联合妇联积极开办女大学生创业培训班、举办成功创业项目展示等形式,提高她们自主创业意识,增强自主创业能力,鼓励和帮助更多的女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

4、走进大学校园,介绍就业形势。利用到高校招聘的契机,通过人力资源部门经理宣讲政策,介绍单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使女大学生能调整期望,适应社会。

下一步,我局将加大人力资源市场执法力度,保障女大学生基本权益,消除就业歧视,同时鼓励她们多渠道就业。

第三篇: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分析

创伤情绪危机干预

社102班19号李智丹

一、问题概况:

我的一个朋友,性别女,年龄22,,她是有他爷爷带大的,从小跟爷爷一起生活,常年与父母分开,跟爷爷的感情非常深厚。

在她大一的时候,爷爷突然去世了,她在四天后才接到消息,刚开始不相信,很着急,给父母打电话确认了这个噩耗,她当场痛哭,她很难受,很自责,她觉得自己对不起爷爷,爷爷对她那么好,说好了她毕业了就带爷爷过好生活,可是也要早走了,她连爷爷最后一面都没见到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她情绪一直处于悲伤地状态,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很长时间都没恢复过来,课上听到老人的事例她会哭,在街上看到老人她会哭,只要能让她想起爷爷的东西都能让她痛哭。

二、危机干预:

1、明确问题:

情绪问题:长期处于悲伤地情绪之中,悲痛

认知问题:对爷爷一直有自责,觉得没完成答应爷爷的事很后悔,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

2、确保受害者的安全:保证受害者不会因为亲人离世的悲痛和愧疚,而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

3、与受害者沟通、交流,积极、无条件的接纳受害者。

认真倾听,鼓励受害者感情宣泄。让受害者把悲痛的情绪都发泄出来。

4、启发引导,找到变通的方式。找个方式转变受害者认知,如:让受害者回忆爷爷生前对他的期望,最希望自己做什么,让她知道爷爷最希望的是她开开心心的幸福生活下去。

也可以让她给爷爷写一封信,写上自己最想说的话,然后到爷爷的墓前读给爷爷听等

找到可以让她发泄自己的情绪,找到方向,尽快放下爷爷离世产生的负面东西。

5、制定计划

让她制定一个适合她自己的生活,学习计划,让自己忙碌起来,减少对爷爷的挂念

6、获得承诺

让她答应我不做伤害自己的事;尽量做到计划里的事;每次想哭的时候就给爷爷写一封信,并读出来。

使用以上的方式,让她尽早从爷爷去世的阴影里走出来,找到生活、学习的兴趣,不要影响以后的生活。

第四篇: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分析文献综述

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分析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各个高校的招生规模也在逐年的增加。这也就导致了毕业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竞争压力也慢慢增大。与此同时它将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问题推向了一个新的局面。本文就搜集众多学者观点及部分文献信息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进行简要分析综述,并提出一些建议及对策。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区别对待;

大学生就业环境日趋激烈,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就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中女生占的比例已达44 %,在相同条件下女生就业机会只有男生87% ,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3.4% ,比男生低8.7个百分点。这一现象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搜集相关材料,从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定义、国内外相关研究、就业歧视成因和就业歧视对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力求能得出一些有实质意义的合理化建议和对策。

一、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界定

分析女大学生就业现象,首先应该明确一下概念。

(一)性别歧视

国际劳工组织1958 年通过的《就业与职业歧视公约》(第ll1 号公约)对“就业歧视”的界定是: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 统或社会出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效果为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方面 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覃伟丽认为研究我国大学生就业歧视,首先必 须将大学生就业歧视与一般的就业歧视进行区分。形式逻辑学“种差加属”的 定义方法能够对大学生就业歧视进行较为准确的定义区分。根据其分析得出 “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是指,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等原因,雇主方对于获得大学文凭就业者的初次或初期就 业,采取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效果为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3]

(二)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的表现,不同学者也持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不过在这个广泛关注的话题下,虽说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就业歧视的表现,不过几乎所有学者在具体表现方面都达成了一致的见解。朱红艳在《大学生就业歧视及其应对》这篇文章中指出就业歧视表现为以下十个方面。年龄方面的限制、性别的限制、工作经验及年限的限制、身高及长相的限制、疾病的限制、区域的限制、有无出国背景、第一学历、专业及毕业大学是否为重点或211 和985 工程大学的限制、安家费及科研启动费等待遇歧视和资格证明的限制。[6] 羊淑青在《对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多维审视》一文中对就业歧视的表现分为两大类:其一,国家机关招考录用过程中的歧视。如公务员录招,这主要表现在国家公务员招考公告和招考职位涉及的具体招考条件以及国家公务员体检标准的限制中;其二,一般用人单位在招聘中的歧视。在这个方面中,羊淑青主要描述了性别歧视、学历及院校歧视和工作经验歧视。[4]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944年,冈纳 缪尔达尔的著作《美国的困境》可视为经济学产生的标志,从此其实就纳入经济学的分析中,在Sanboin(1950)的性别差异研究中,他的定期目标是仅在同样工作报酬的背景下考虑歧视,而不是处理来自职业隔离的歧视。对于职业分布,工作年小时数、教育、城市化、种族和工作经验进行调整,收入比率上升了。

在此基础上,Fuchs(1960)计算了每小时的收入,女性相对于男性是Q60,意味着男女工资差别是0.66。为了研究性别差异的原因,Malkiels对男女工资超逸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即1966和1969-1971,差异值分别是0.48和0.51。这清楚地表明同样工作下不同的厂资并不是歧视的重要来源,歧视是以工作级别的分配为中心的。

文化、传统和公开性歧视趋势于狗日参与到劳动中的女性加以限制。Ronalds Oaxaca(1973)研究的目的在于平菇女性工作者骑士的平均程度并提供一个男女工资差异来源的定量评估。

Masao Nakamura, Alice Nakamura和Dallas Nakamura(1979)以已婚妇女个人和家庭共同决定的行为做为模板,将家庭劳动力作为以收入和时间为约束的最大化二阶条件效用函数,研究工作机会、支付工资和已婚妇女劳动供给,并且发现巨大的劳动市场环境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家庭劳动中,比较综合的莫办事1997年Bemaid Fortin和Guy Lacroix的关于家庭劳动攻击的单式和集合式模板。他们将男女工资差别分解为职业和工资两个成分,把通常所用的工资歧视方法作为模板中的一个特殊情况,他们的方法可以说是分析收入差别的两个方法的精炼和综合,对分析和解释所观察到的歧视做出了一个更加全面的步骤。

三、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一)经济学角度的研究

国内最早的研究就业领域的其实问题的是郭正模(1994)在《“劳动歧视”问题初探》劳动中阐述了西方经济学对劳动其实的理论分析和对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劳动歧视”现象进行了剖析。另外,分析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较下的一些特点和加强劳动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

周兢(2003)针对劳动力就业歧视现象,分析就业歧视产生的原因以及危害,提出解决劳动就业歧视问题的一些建议。

但是,早期对于性别歧视的研究都是描述性的,即便是进行原因分析,也是一些主观的判断。阚凯(2005)运用贝克尔的歧视模板对劳动力市场中性别歧视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存在的根源以及提出了相应的消除性性别歧视的对策。[2] 对于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张抗私(2004)认为,一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价值取决于影响其边际劳动生产率的所有供给和需求因素,如果与生产率无关的因素在劳动力市场上取得正的或者负的价值,才可能导致歧视。

(二)社会学角度的研究

对于引起性别歧视的原因及其影响, 关于大学生就业, 谭卫华(2001)从大学生社会化、社会发展的关系和职业社会学研究的视角入手, 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行为。认为与韦伯社会行动分类有所不同, 大学生的就业行为还存在随机的情况。针对我国现阶段价值观的多元化, 解决性别歧视问题, 实现男女平等, 王伟琴(2004)比较全面地从社会学角度做了分析, 主要指出, 传统思想和社会性别理论使得男女自身的价值有了高低之分, 而不是劳动力市场中某些个人因素或个别行为所决定。她同时指出, 这种基于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角色期望影响到了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也阻碍了社会的健康发展。李晶(2004)认为当务之急是在社会中构建起先进的性别文化, 她认为传统性别文化的回归是造成性别歧视问题的主要原因。对于引起性别歧视的原因, 除了客观性以外, 还有一部分是女性主观上的社会性别自我歧视(陈媛, 2002), 这一不良心理倾向使其竞争意识下降, 影响到了就业。

2005年石春燕写的《社会资本的性别差异一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社会学思考》,文章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出发,探讨社会资本的性’别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从国家的政策法律因素、社会因素以及文化因素等方面分析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提出消除社会资本性别差异的途径。从不断完善女性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提高女大学生的整体受教育程度,女大学生自身选择适合市场需要的、有就业优势的专业学习等方面指出应对措施。

(三)法律角度的研究

比较早从法学角度比较全面地综述就业歧视的是朱懂理(2004),他同时也从法学角度分析了歧视产生的原因和消除歧视的对策。他认为存在歧视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监督执法力度不够等。而其中立法不完善是多数学者共同持有的观点。[5] 娄耀雄(2004)针对目前我国反响强烈的各种“就业歧视”现象进行了法理学分析, 提出了立法建议。详细介绍了就业歧视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成因, 指出了应对“就业歧视”现象的对策和对制订“反就业歧视法”有关问题的建议。同时也应注意到反“就业歧视”并不能增加就业岗位, 立法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对人的平等权利保护上。

于艳(2004)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阐释了市场与歧视的密切关系, 得出了歧视无法经由市场自身加以消除, 必须通过法律手段才能予以解决的结论。她同时借鉴了美国的相关法律制度, 指出我国应当尽快制定反对就业歧视的单行立法, 从实体制度与程序制度两方面构建我国的平等就业权保护体系。

四、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原因

傅宝英在《大众化就业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探究》一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的成因分析中认为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一跌再跌,显然不是因为人才资源过于旺盛!因为在美国和日本,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比重,分别为35%和23%,而我国仅为5%。她还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失衡、政府不合理的政策导向、法律制度不健全、封建思想的影响等等。并将其归纳为:利益因素的影响、观念因素的影响和法制因素的影响三方面然后进行深层次分析。[1]

左守秋等人在《对大学生就业中歧视问题的思考》一文中将就业歧视的成因分析为: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其中主观方面主要指大学生自身因素,即对自我认识的偏差、对用人单位不切实际的期望偏差、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和劳动力就业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客观方面主要包括:法律因素、政府因素和市场因素。[8] 朱敏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的现状及对策》中指出三大原因。分别是社会原因、高校原因和毕业生自身原因。其中社会原因包括: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法律救济手段缺乏和社会经济原因造成的就业岗位减少,致使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处于弱势地位,造成就业歧视等;高校原因包括:指导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且人员缺乏和就业指导内容片面等因素。[7] 从搜集的多篇论文中分析,我认为造成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主要存在于社会传统观念、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相关法律制度的缺陷 和大学毕业生自身因素等几个重要原因。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人数在急剧增加,从而导致毕业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而女生占大学生的人数的比例也在上升。但是社会每年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和需求严重不协调,形成了供求关系的矛盾。另一方面,女大学生就业难很很总要的客观原因是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速度小于毕业生的增长速度,高校的扩招也使高校就业转为“买方市场”。面对供大于求的现象,用人单位抬高录用标准,在学历和性别方面加以限制。

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宋福进(2002)分析了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指出这一指标在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不同学历层次的替代程度与价格弹性不同。

王小波(2002)专门就女学生就业难问题展开调查,认为女学生在就业中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凭借自身较高的素质,在付出更大的搜寻成本后,许多女大学生仍然会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

岳昌君等(2004)分析得出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个人付出的求职成本对求职结果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有利于提高起薪水平,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对求职结果和起薪水平都有显著的影响。

五、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对策研究

(一)社会要加大宣传性别文化的观念

传统文化中的性别差异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要消除就业领域的性别歧视,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性别差异观念。全社会要致力于消除性别歧视,树立公平的竞争意识,做好舆论宣传,对女大学生工作能力给以客观、公正的评价。以消除社会对女性的偏见。为了消除就业的性别歧视问题,从根本上要转变观念,剔除“男尊女卑”的封建落后思想,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应该把女性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为此,全社会要致力于消除文化观念中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树立公平竞争意识和平等意识;传媒要加大对成功女性的宣传;要改变社会对男女价值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女大学生的优势。促进男女两性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用人单位需要转变用人理念

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据招或是少招女性,是依附于自身成本的一种理性选择。在与其的劳动生产率中,用人单位认为男生要比女生的生产率高,然而根据统计数据表明,女生的能力并不比男生差。在中国企业调查体系最新数据中显示,女性企业家盈利企业要比男性的的企业多出了7.8个百分比。这么数据都显示了,在工作中女性比不比男性差,女性同样十分的优秀,同样可以给用人单位带来利润。

刚走出校园的女大学生拥有资深的优势和好学的精神,用人单位要转变传统观念的影响,科学的认识女生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做到唯才是举,给女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同事,在工作中男女合作会提高工作的效率、优化人际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政府承担社会责任,为女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完善平等就业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从而营造有利于两性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环境[11],推动全社会广泛的社会性别态度的转变,对于消除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有重要的作用有必要在借鉴国外的反就业歧视法规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反就业歧视立法,从而营造有利于两性平等的劳动力市场环境。一方面,通过法律条文的形式,向劳动力市场传递政府反对歧视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加大歧视者的风险和成本的方式减少用人单位的歧视行为。

(四)高校女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要解决就业歧视现象,出了社会、用人单位和政府的努力的之外,女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以及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女大学生在高校就读期间,除了学习课程、发展兴趣之外,还应多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工作能力和交际能力。在就业过程中,女大学生要仔细分析就业形势,适度降低个人就业期望,以拓宽就业领域和增加就业机会在。面临就业压力问题时,女大学生要消除自卑心理,克服心理上的自我歧视,要有足够的信心和竞争意识,要在竞争中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以优秀的表现证明自身的价值,改变用人单位对女性不正确的认识。

同时,女大学生要改变就业观念。要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顺应时代的要求,正确的进行自我分析,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并且做好从基层做起的准备。

总而言之,就业歧视使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通过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使女大学生能顺利毕业、充分就业,是非常紧迫的课题。解决性别歧视问题,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支持,更需要女大学生不断地按社会需要去塑造自己、完善自己,以自己的实力去把握机会,找到自己的位置。目前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一现象,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未能从根本上消除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仍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傅宝英.大众化就业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探究.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 论研究所.CN53—1203/C(2010)4-001 [2]阚凯.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经济学分析.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3):39-42.[3] 覃伟丽.大学生就业歧视对高校教学改革的影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10(3)

[4] 羊淑青.对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多维审视.湖南大学法学院.2010(7).[5]朱懂理.促进就业与反歧视研究综述.中国劳动.2004(2):24-27.4 李锐利.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硕士论文.2004.5:3.[6] 朱红艳.大学生就业歧视及其应对.学工视窗.2011(10)-0081-02.[7] 朱敏.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的现状及对策.安徽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 院.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8).第32 卷第8 期.[8] 左守秋,高健,韩文.对大学生就业中歧视问题的思考.唐山学院学报.2009(9).第22 卷第5 期.

第五篇:浅析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解读

浅析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为密集型,科技水平的提升,丰富的劳动力却成为了社会的负担,就业问题提到了议程。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劳动密集型是其突出的特征,导致就业结构问题突出,因此不可能提供足够的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而大学生就业难则是其中的一大难啃骨头。大学生是接受了高等教育且具备一定工作能力的新生后备军,满怀激情投身于社会的建设中,希望能够在社会岗位中大展风采。而现实给他们泼了盆冷水,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加大,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正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平等的就业机会在大学生中产生较为强烈的不满情绪。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怪现象:大学生找工作难,女大学生找工作更难。在知识需求的时代,大学生为什么会遇到如此难堪的问题?在现代的平等潮流中,这批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本应该成为社会发展的宝贵后备人力资源,却因为性别的差异而失去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产生对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原因与责任在哪里,面对如此不公平的就业条件,女大学生该如何维护自身的权利。

关键词:女大学生平等权 就业歧视

大学,是许多人接受义务教育之后冲刺的一个大目标;大学,是培养社会接班人的园地,是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跳板;大学生,是社会普遍认可的高素质后备军。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增长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跟着提高了,就业难也成为了社会焦点之一,于是

出现了“大学生找工作难,女大学生找工作更难”的怪现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也是一个构成非常复杂的人群。从学历来看,一般把从大专学生到博士研究生的多个阶段和层级的学生都归为“大学生”。那么女大学生我则可以如此定义:接受了高等教育,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同时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女性群体。不同层级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存在很大差异,但同一层级的女大学生却比男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这令人费解。

在我国的封建时代产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曾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即使在现在的倡导男女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代,这一封建思想仍然扎根于部分人的大脑,一定程度上还左右着他们的行为。而平等作为一项最基本的人权,是指每个人在生来有不同的资质、环境和条件的情况下,法律保障每个人有同等的机会参与国家事务和享受经济、社会、文化的权利。平等权不是天赋的权利,而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26条规定,“所有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并有权受法律的平等保护,无所歧视。在这方面,法律应禁止任何歧视并保证所有的人得到平等和有效的保护,以免受基于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理由的歧视。”我国宪法也把平等权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首要权利,冠于各项基本权利之首,其中第4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虽然人人平等有了立法上的保障,但是现实中依旧存在“大学生找工作难,女大学生找工作更难”的怪现象,这就需要我们正确理解平等的含义。在此所说的平等,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程序保障,不是事实或结果的平等,不是不分能力和创造地对劳动成果加以区别,而是同等分享成果。平等仅仅是机会的平等,给每个人提供同样的条件和起跑线。而在经济、社会、文化上的平等则体现在一是受教育的平等机会,二是就业和工作机会的平等。当然这种平等只是强调机会的平等、手段的平等,而不可能追求结果上的平等,结果上的平等是不现实的。所以,在追求实现男女大学生平等就业中是追求就业机会上的平等,这样的平等在给他们提供一个充分发挥才智和能力的公平舞台的同时又不至于扼杀社会的创造性和效率。

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改革,整个社会和经济进入了竞争时代,同时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个人利益和多元化经济利益,竞争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用人单位出现各种不同的选择,于是产生了平等与歧视的问题。因此要实现男女大学生的就业平等,那就要反对就业中对女大学生的歧视。虽然男女在受教育方面存在性别鸿沟,但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这批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本应该成为社会发展的宝贵后备人力资源,然而事实证明,女大学生在就业中确实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歧视。那何为就业歧视?

所谓就业歧视,是指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受某些与个人工作能力无关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够享有与他人平等被雇佣的机会,从而使其就

业平等权受到侵害的现象。性别歧视是指基于性别的差异,而具有取消或损害就业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惠。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则是指女大学生在进入劳动力市场时,由于其性别的原因而遭受到显性的或隐性的有区别的对待或排斥。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证明,在同等的条件下,女大学生因为性别的差异而失去更多的就业机会,表明女大学生在就业中确实存在歧视现象。

(一)显性歧视

在校园信息公开栏里,粘贴着许许多多的招聘信息。通过观察,我们会很明显的看到在95%的招聘信息中的第一条要求就是关于招聘对象的性别限定,其中的绝大部分明显表示只招男生,当然同一意思表述多样,如“男生优先”、“要求男生”等等。在这第一关中,由于用人单位把招聘对象限定为男生,那么基于性别差异的因素,女大学生面对这个“绝杀”性的要求只能低头认命,因为性别不是我们所能选择的。

根据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劳动科学研究所对于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一大部分单位在招聘中存在明显偏向录用男生或有性别倾向的现象。这种雇主的偏好倾向又称统计性歧视,是指凭借经验和习俗,对某个职业岗位不做具体分析,就对其的任用或安排进行强制的限定,进而使任用或安排的程序或结果不合理。正是由于雇主的这种个人偏好,使女大学生在求职中失去了竞争的机会。

(二)隐性歧视

由于近年来学者和社会对性别歧视的愈益关注,就业歧视也越来

越隐蔽。虽然在招聘信息的发布中,已经注意相关措辞,制造了一种不歧视的假象,但是在最终的录用中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女大学生。这一隐蔽歧视表现在面试过程中和工作中的待遇方面。

在面试过程中,用人单位通过设置特别问题来限定女生,如“是否已经有男朋友及对结婚的打算”,而对于女博士研究生还涉及婚后的生育情况等问题。通过调查表明,男生在面试中很少甚至没有被问到相关婚姻家庭情况,而女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表示遇到这样的问题。除此外,有些单位甚至规定女大学生在录取后多少年内不得结婚或者怀孕。这样的规定是不合理的,妇女(法律中的定义)承担着哺育人类的特殊责任,在孕期、产期、哺育期受法律特别保护。虽然妇女在这些特殊期限内会影响正常工作,但是用人单位有容忍义务,这种义务是一种社会义务,也是一种法律义务。在工作中则表现为同工不同酬、机会多寡不均、岗位层次高低不同、福利待遇也不同。此外,在简历的筛选中也存在着隐性歧视。虽然许多用人单位没有在招聘广告中明确要“男生”,但在实际的筛选简历环节依然是只留男生的简历,这种隐性的歧视并不给女生以任何解释,看似好像是女生因为各种“能力”原因而被淘汰。

再看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劳动科学研究所对全国16所大学的应届毕业生进行科学的抽样调查,所得的数据表明,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55.7%,而女性毕业生的该项比例仅为41.08%,由此可见,性别因素在大学生求职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通过大量的数据与实践表明,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着被歧视的现象。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告诉我们,任何现象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女大学生在求职中遭受的不平等现象的起因于何方呢?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经济学分析认为,劳动力市场歧视通常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个体的歧视偏好,由于个人不喜欢与某些特定人群打交道而产生;二是统计性的选择,雇主将某种先入为主的群体特征强加在个体身上而引起;三是非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力量,由某种制度、约定俗成形成。此外原因还有可能是原单位性别比例失调,通过招收男生调整,传统性别观念和性别劳动分工在人们心中的内化,使得女大学生就业遭歧视赖以存续的一块沃土。

面对就业中的这一系列歧视,女大学生不能就此甘于沉默,安于现状,应该做出一个积极的反应。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形势中,女大学生就业遭受歧视,那么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自身:

首先要认清自身的地位,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结合我国当前实际,转换个人择业观念。对于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人们一般的认识是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制约了他们的就业渠道,具体而言就是他们只看好工作环境好、薪酬较高并且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劳动密集型是其突出的特征,导致就业结构问题突出,因此不可能提供足够的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所以要转换不着边际的过于理想化的个人择业观。

其次努力提升个人能力,重视校内、校外社会活动。传统观念就认为女生的能力不如男生,加上身体生理的特殊性,女大学生更要注

意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最后,女大学生要敢于面对现实,对于用人单位的歧视性待遇,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当前的社会情况看来,许多女大学生选择容忍沉默来对待这些歧视问题,而不是勇敢的抗衡,更多的是因为女性的妥协心理及时间与金钱的成本。

一个社会问题的出现时由于多方面原因的,那就要对症下药。因此社会就要努力打造一个公平、公正、宽松的就业环境。

首先用人单位要尊重与认可女大学生,不能一味排斥女大学生,消除个人传统观念及人际关系等在求职中对女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其次学校加强女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网络,成立女大学生就业互助组织,完善就业信息服务。

最后国家政府加强对大众的性别平等意识,同时面对各种招聘方式中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建立明确的反性别歧视机构和法律条文,加大执法力度,规制招聘中性别歧视的现象。

参考文献:

1、谭琳、杜洁著《性别平等的法律与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游钧 主编 《中国就业报告(2006—2007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3、蔡定剑 主编 《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下载论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分析文献综述

    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分析文献综述本文收藏自:神虎网 社会工作专题 ——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分析文献综述 作者:李智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朝产业化方向发......

    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论文

    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大学生就业环境日趋激烈。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探讨和分析大学生就业......

    女大学生就业隐性性别歧视原因及对策分析

    女大学生就业隐性性别歧视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越来越受重视,当前,我国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遭遇隐性性别歧视。隐性就业歧视给广大女......

    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分析文献综述5篇范文

    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分析文献综述 本文收藏自:神虎网 社会工作专题 ——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分析文献综述 作者:李智丹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朝产业化方......

    中国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3至2014学年度实训周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报告 《中国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状与对策》 学院:政法学院 专业:13级公共事业管理 指导老师:符文品老师黄开腾老师 学生:李炯辉(组长......

    就业性别歧视

    我国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就业性别歧视,在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关于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的规定中首先提出,“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指基于性别的任何区别......

    论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Sexism in English Vocabulary 学 号: 姓 名: 院(系): 专 业: 完成时间: 指导老师: CONTENTS Acknowledgements…………………......

    浅谈女性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浅谈女性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2134122463 环境科学 徐琳桢 摘要:女性就业中的不平等性尽管不是一个新问题,但近几年越来越引起妇女界的关注。就业的不平等问题实质上是性别歧视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