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会计讲稿
成本性态分析
一、成本的分类
1、成本按其相关性分类 相关成本----机会成本
例:A手上有50万元,如果投资股票可以赚7万元,如果投资基金可以赚2万元。
如果投资股票---机会成本 2万元 如果投资基金---机会成本7万元
非相关成本----沉没成本(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例:甲公司外购原材料60万元,在途中非正常损耗2万.沉没成本2万
2、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
① 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直接成本
直接人工---直接成本
制造费用---间接成本 ② 非生产成本---期间成本
期间成本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二、成本性态
1、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不随业务量的变化对应那部份成本。产量越大,单位固定成本就越小,成反比例变动。固定成本分类: 约束性固定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员工培训费、产品广告费等
2、变动成本---在相关的范围内,随业务量的变化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如果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但随着产量的变化,单位变动成本不变。
分类:
技术性变动成本---如工艺改进等。
酌量性变动成本---如在产品质量能够得以保证的前提下,企业可以在不同地区或不同供应商之间来选择材料。
3、混合成本---即有固定成本,也有变动成本 标准式混合成本----如企业发生的电话费 阶梯式混合成本----如企业质检人员的工资等
二、混合成本的分解
方法:高低点法、散布图、一元线性回归 高低点法: Y=a+bx 其中Y表示总成本、a表示固定成本、b表示单位变动成本 X表示业务量
b=(高点成本-低点成本)/(高点业务量-低点业务量)a=高点成本-b*高点业务量或低点成本-b*低点业务量
P45页练习一
解:(1)b=(84500-7100)/(30-25)=2700 a=84500-2700*30=3500 建立数学模型:y=3500+2700*x 如果7月份的产量37件,预测7月份的总成本是多少? Y=3500+2700*37=103400 练习三
解:(1)b=(40-20)/(13-5)=2.5 a=20-2.5*5=7.5 建立数学模型:y=7.5+2.5x
变动成本法
一、变动成本法成本的构成
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 期间成本(非生产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性销售费用+固定性销售费用
+变动性管理费用+固定性管理费用+变动性财务费用+固定性财务费用
营业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二、完全成本法成本的构成----财务会计 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期间成本(非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营业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P53页例3-1掌握 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 每件产品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4000=2.5 3000*2.5=7500 1000*2.5=2500 变动成本法下营业利润=3000*20-3000*10-15000=15000 完全成本法下营业利润=3000*20-3000*12.5-5000=17500 二者相差2500 P79页练习题
解:(1)2008年该企业销售量大致分布区间为800-1000件之间 2008的营业利润22000介于2006年与2007年之间。.(2)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20000元。因为2009年预计的销量与2006年一样,所以营业利润也一样
(3)2009年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制造费用=100*48=4800 2009年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100*60=6000 二种成本计算方法营业利润的差额=6000-4800=1200
本量利分析
一、本量利分析基本关系式
边际贡献(贡献毛益)=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
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或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0=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保本量)= 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盈亏平衡点销售量(保本量)*单价 P98练习一 练习二
要求:计算三种产品的保本量及保本额和各自的营业利润(目标利润)解:甲产品保本量=19800/(1000-800)=99(万件)甲产品保本额=99*1000=99000(万元)
营业利润(目标利润)=120*1000-120*800-19800=4200(万元)乙产品保本量=19800/(250-150)=198(万件)乙产品保本额=198*250=49500(万元)
营业利润(目标利润)=60*250-60*150-19800=-13800(万元)丙产品保本量=19800/(500-350)=132(万件)丙产品保本额=132*500=66000(万元)
营业利润(目标利润)=130*500-130*350-19800=-300(万元)练习三
解:(1)保本量=90/(60-42)=5(万件)(2)180=销售量*60-销售量*42-90 销售量=15(3)保本点销售量=63/(60-46)=4.5万件
二、目标利润的预测
目标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例:某企业只经营一种产品,单价为2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120元/件,固定成本500000元。2007年实现销售10000件,获得利润300000元。如果2008年企业的目标利润为500000元。计算各因素变动对目标利润的影响。
(1)在销售量达到多少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实现目标利润? 500000=X*200-X*120-500000 X=12500 2008年销售量达到12500件时,实现目标利润500000元,销售量比上年增长2500件,达2500/10000=25%(2)在单价达到多少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实现目标利润?(3)在单位变动成本达到多少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实现目标利润?(4)在固定成本达到多少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实现目标利润?
资金需求量预测
销售百分比法:
1敏感资产:是指随销售额的变动而变动的那部份资产 资产:流动资产(敏感资产)和非流动资产(非敏感资产)2敏感负债:指随销售额的变动而变动的那部份负债 负债:流动负债(敏感负债)和非流动负债(非敏感负债)3基期销售额:指预测期的上一年销售额 4报告期销售额:指预测期的销售额 5销售净利率:指净利润/销售收入
6股利支付率:当期支付的股利/未分配利润 7计算预测期应追加的资金需要量 预测期应追加的资金需要量
=(基期敏感资产/基期销售额)*报告期销售额-(基期敏感负债/基期销售额)*报告期销售额-报告期销售额*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零星资金开支+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需资金
例5-11 基期敏感资产=100000+950000+1000000=2050000 基期敏感负债=750000+150000=900000 基期销售额=5000000 基期敏感资产/基期销售额=2050000/5000000=41% 基期敏感负债/基期销售额=900000/5000000=18% 销售净利率=400000/5000000=8% 股利支付率=160000/400000=40% 测期应追加的资金需要量
=41%*8000000-18% *8000000-8000000*8%*(1-40%)+100000 =3280000-1440000-384000+100000=1556000
例:以下为简略的资产负债表
资产 金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金额 库存现金 5000 短期借款 15000 应收账款 15000 应付账款 5000 存货 30000 应付利息 10000 固定资产 20000 长期借款 10000
实收资本 20000 留存收益 10000 资产合计 7000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 70000 假定甲公司2008年销售收入为100000万元,净利润10000万元,当年支付股利6000万元,公司现有生产能力尚未饱和,预计增加固定资产100万元,预测2009年公司销售收入将提高130000万元,企业销售净利率和股利政策与基期一致。要求:预测2009年对外筹资量
短期经营决策
一、生产决策-是否生产的决策 1.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
(1)剩余生产经营能力无法转移的条件下(参考例6-1)
-20000=X-160000-60000 X=220000-20000=200000 边际贡献=200000-160000=40000 决策:如果边际贡献大于0,继续生产
如果边际贡献小于0,停止生产
(2)剩余生产经营能力可以转移的条件下(参考例6-2)2.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
决策:增产产品的边际贡献大于原继续生产的边际贡献,应当增产。P169练习一
解:20*8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
变动成本=2000*80%=1600万元 边际贡献=2000-1600=400万元 机会成本=500万元
(1)由于边际贡献大于0,企业应当继续生产该产品
(2)由于机会成本500万大于边际贡献400万,所以应当停止生产该产品,将剩余生产能力对外出租。
(3)边际贡献=3000-2400=600,由于增产后的边际贡献大于原继续
生产的边际贡献,所在应当选择增产。
项目投资决策
一、投资分类
1、直接投资---购买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2、间接投资---以获取利息、股利为主要目的,如购买的股票、债券、基金、期货等金融资产。
二、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1、项目计算期(n)=建设期(s)+运营期(p)
2、资金投入的成本
零点投资(建设起点)------原始投资(初始投资)流动资金投资或垫支流动资金------发生在建设期末或建设期内 原始投资=建设投资+垫支流动资金 项目总投资=原始投资+资本化利息
3、流动资金投资估算
某年流动资金垫支数=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截至上年的流动资金投资数
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年该流动资产需用数-该年流动负债需需用数
4、净现金流量(NCF)=该年现金流入量-该年现金流出量(1)现金流入量----营业收入、期末收回的垫付的流动资金、固定资产余值回收
(2)现金流出量----营业成本(付现成本)、建设投资、流动资金投资、营业税金、企业所得税等
经营成本=付现成本
总成本=付现成本+折旧+摊销
例:A公司购建固定资产项目,预计投资产后第一年发生的原料及主要材料600万元,支付职工酬70万元,其他费用10万,发生的年折旧费30万,摊销20万,发生的利息支出(资本化)40万 经营成本=600+70+10=680 总成本=680+30+20=730(3)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营业税+应交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注:不包括增值税,但是在计算净现金流量时应包括增值税(4)企业所得税的估算
调整所得税=息税前利润*企业所得税税率(25%)例:某企业净利润700万,发生的企业所得税50万,成本费用中列支的借款利息财务费用80万 息税前利润=700+50+80=830
(5)净现金流量(NCF)=该年现金流入量-该年现金流出量 =该年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流动资金回收额
例:A公司某项目投产后,第一年发生营业收入100万,发生营业成本 80万元,其中折旧费3万,无形资产摊销1万。发生营业税金及附加7万元。计算第一年的NCF? 息税前利润=100-80-7=13 第一年的NCF=13+3+1=17(6)单项固定资产项目NCF的计算
例:A公司在建设起点一次性投资1000万元购买固定资产,建设期为1年,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净残值率为5%,按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投产后每年企业新增200万的息税前利润,企业所得税率为25%。计算各期的NCF。年折旧额=1000*95%/10=95 NCF0=-1000(万元)NCF1=0(万元)NCF2-10=200+95=295 NCF11=200+95+50=345(7)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如果运营期每期NCF都相等投资回收期计算如下P203 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1000/295=3.39年 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3.39+1=4.39年
0 1 2 3 4 5-1000 0 200 300 600 500 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3+500/600=3.83年 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1+3.83=4.83 如果运营期每期NCF不相等,投资回收期计算P205 决策分析: 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或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小于运营期/2或计算期/2,方案可行(8)净现值(NPV)是指将每期的NCF进行折现
只有该指标大于或等于零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承上例:折现率
NPV=-1000+200*(P/F,10%,2)+300*(P/F,10%,3)+600*(P/F,10%,4)+500*(P/F,10%,5)
=-1000+200*0.82645+300*0.75131+600*0.86301+500*0.62092 >0 0 1 2 3 4 5-1000 0 400 400 400 600 NPV=-1000+400*(P/A,10%,3)*(P/F,10,1)+600*(P/F,10%,5)>0 P34页练习一 1.解:(1)A方案:建设期=1年 运营期=10年 计算期=1+10=11年
B方案:建设期=1年 运营期=10年 计算期=1+10=11年 C方案: 建设期=1年 运营期=10年 计算期=1+10=11年 D方案: 建设期=1年 运营期=10年 计算期=1+10=11年 E方案: 建设期=0年 运营期=11年 计算期=0+11=11年(2)A方案和D方案资金投资方式为分次投入,B方案和C方案还有E方案资金投入方式为一次性投入
(3)A方案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2+150/400=2.375年
A方案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2.375+1=3.375年 B方案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9+400/450=9.89年 B方案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9.89+1=10.89年 C方案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1100/275=4年 C方案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4+1=5年 D方案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1100/275=4年 D方案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4+1=5年 E方案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1100/275=4年 E方案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4年(5)缺点:投资回收期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C方案NPV=-1000*(P/F,i,1)+275*(P/A,i,10)*(P/F,i,1)或NPV=-1000*(P/F,i,1)+275*[(P/A,i,11)-(P/A,i,1)](9)净现值率(NPVR)=NPV/I现值
只有该指标大于或等于零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10)内部收益率(IRR)
内部收益率是指投资项目净现值等于零时的利率。NPV=-254579+50000*(P/A,IRR,15)=0(P/A,IRR,15)=254579/50000=5.09158 IRR=18% 只有该指标大于或等于基准折现率(一般以银行同期的贷款利率作参考)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NPV=-100+20*(P/A,IRR,10)=0(P/A,IRR,10)=100/20=5 14% 5.21612 IRR 5 16% 4.83323(IRR-14%)/(16%-14%)=(5-5.21612)/(4.83323-5.21612)IRR=15.13%(11)运用指标评价项目的财务可行性----P219 投资利润率=利润总额/原始投资额---辅助指标 主要指标:NPV,NPVR,IRR 次要指标:PP,ROI P234练习二
(1)建设期=1年 运营期=10年 项目计算期=1+10=11年
固定资产原值=1980+120+100=2200万元 建设投资=1980+120+25=2125万元 原始投资=1980+120+25+20=2145万元
项目总投资=1980+120+25+100+20=2245万元(2)A=70 B=60+30+10=100 C=200+120=320 D=200 E=20(12)多个方案项目投资决策方法
A净现值法----NPV最大的方案为优,适用于原始投资额相同且项目计算期相等的多个方案比较决策。甲方案
期数 1 2 3 4 5 NPV-500 200 200 200 200 丙方案
期数 1 2 3 4 5 NPV-500 300 50 360 120 甲(NPV)=-500+200*(P/A,I,5)
丙(NPV)=-500+300*(P/F,I,2)+50*(P/F,I,3)+360*(P/F,I,4)+120*(P/F,I,5)
(13)净现值率法-决策依据与净现值法相同(14)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适用于二个投资方案不同,但项目计算期相同
P236练习三
(1)-1000+200*(P/A,△IRR,10)=0(P/A,△IRR,10)=1000/200=5(P/A, △IRR,10)=100/20=5 14% 5.21612 IRR 5 16% 4.83323(IRR-14%)/(16%-14%)=(5-5.21612)/(4.83323-5.21612)IRR=15.13%(2)当基准利率为10%时,由于△IRR15.13大于基准利率10%,应选原始投资大的为优,即A方案为优。从净现值法方面看,由于A方案的净现值10722.84元大于B方案的净现值10493.92元,因此也是A方案为最优方案。
当基准利率为20%时,由于△IRR15.13小于基准利率20%,应选原始投资小的为优,即B方案为优。从净现值法方面看,由于A方案的净现值3866.12元小于B方案的净现值4027.63元,因此也是B方案为最优方案。
(4)应选择B方案,因为B方案的IRR大于A方案IRR,在二个原始投资额不相同,项目计算期相同的情况下才可行。(15)固定资产更新决策---P228
△NCF0=-100000 第一年总成本=25000+20000=45000元 第一年营业利润=50000-45000=5000 第一年企业所得税=5000*25%=1250 第一年净利润=5000-1250=3750 第一年的△NCF1=3750+20000+3750=27500 第二至五年总成本=30000+20000=50000元 △ NCF2-5=10000*75%+20000=27500 P236练习四
(1)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
运营期每年新增息税前利润=200+100=300 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1000/200=5(2)可以利用净现值法进行决策,因为二个方案的原始投资额相等,项目计算期相等
(3)B方案最优方案,因为B方案净现值273.42万元大于A方案的净现值180.92万元。
第二篇:管理会计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教学要求
掌握账户分析法、高低点法和直线回归法的分析过程;
理解成本的含义及分类,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中成本的不同定义,根据不同决策目的提出的不同成本分类方法;成本性态的含义;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的含义及分类;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特点和相关范围;
了解历史资料分析法(包括高低点法、散点图法和回归直线法)、技术分析法、账户分析法、合同确认法和散点图法的分析过程;各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教学重点
根据不同决策目的提出的不同成本分类方法,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的含义和分类,历史资料分析法(包括高低点法、散点图法和回归直线法)、技术分析法、合同认定法和散点图法的分析过程。
教学难点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的含义和分类,账户分析法、高低点法和直线回归法的分析过程。
课时安排
本章安排3课时。
教学大纲
成本性态,可以揭示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使企业进行最优管理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绩效。
第一节成本的含义及其分类
一、管理会计中成本的含义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成本是由产品价值中物化劳动的价值和活劳动中必要劳动的价值组成。
现代西方财务会计学的理论认为,成本是企业为了获取某项资产或达到一定目的而发生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价值牺牲。
我国传统会计把产品成本定义为: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为生产一定产品所支出的费用总和。
从管理会计角度看,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
美国会计学会曾在1951年给出了一个较广泛意义上的成本定义:“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牺牲。”
1.不同目的具有不同的成本分类
管理会计中成本分类确定的中心思想是:“针对特定的决策需要确定特定的成本对象、计算特定内涵的成本。”同一项成本费用在不同目的中会有不同的归类。例如,生产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在会计核算中属于生产成本,在成本性态分析中又是变动成本,在决策分析中会被确定为是相关成本或是无关成本,在业绩评价中要归类于可控成本或不可控成本,等等。
3.采用广义的成本观念
广义的成本观念是管理会计全面、全过程进行成本管理的基础。
二、成本的分类
不同的决策目的决定了不同的信息需求。企业管理当局决策的多样化直接导致了成本信息的多样化,即“不同目标,不同成本”。
除了最常用的按经济职能和成本性态对成本分类外,还可按成本与决策的关系把成本分为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按可控性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等等。
(一)按经济职能分类
财务会计中广泛采用的成本分类方法,是按其经济职能划分为制造成本和期间成本。
1.制造成本
制造成本也称生产成本,是指为制造(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支出,根据其具体的经济用途可分为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三个子成本项目。
2.期间成本
根据经济职能的分类,主要是依据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有直接联系作为分类标准的。如果是直接形成产品或服务本身价值的支出,那么就是制造成本,而与相应的产品或服务本身价值无关的支出则是期间费用。
(二)按成本性态分类
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产量、工时等)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根据与业务量协同变动关系的不同,成本可以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由于本章第二节对成本性态分析将有进一步的讨论,所以这里仅给出成本性态的定义。
(三)按成本追溯到成本对象的方式分类
成本对象即成本归集分配的最终承受体,它不仅仅限于某种产品或服务,还可以是某个部门、某条生产线等。按追溯到成本对象的方式不同,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划分直接和间接的标准是相应的成本能否准确地直接归结到某一特定产品上。在简单的生产流程中,生产的产品较容易归集成本,所以直接成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和间接成本(制造费用)比较容易区分。随着生产经营流程的不断改进,成本核算体系的不断进化,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划分越发困难。
(四)按决策相关性分类
按费用的发生是否与所决策的问题相关联,成本可以划分为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
1.相关成本
2.非相关成本
(五)按成本的可控性分类
按费用的发生能否为考核对象(责任中心)所控制,成本可以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成本的可控性是指责任单位对其成本的发生是否可以控制,即在事先预计并落实责任,在事中施加影响以及在事后进行考核。
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都是相对的,对一个部门来说是可控的,对另一个部门来说就可能是不可控的。但对于整个企业来说,所发生的一切费用都是可控的。
(六)按发生时态分类
按发生时态不同,成本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
1.历史成本
2.未来成本
第二节成本性态的分类以及分析方法
一、成本性态的含义及分类
成本性态也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如何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产生不同的变动,即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
按成本性态可以将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这里的业务量可以是产品产量、人工小时、机器工作小时、销量等。
(一)固定成本
1.固定成本的含义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与业务量的变动无关的成本,主要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费用和固定管理费用。例如,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财产保险费、不动产税、按直线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职工教育培训费等均属于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具有如下两个显著特点:
必须注意的是,固定成本并非是固定不变的成本,这里“固定”的含义只是说明固定成本总额和业务量变动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会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超出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固定成本总额也会发生改变。
2.固定成本的分类
按是否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的影响,固定成本可进一步细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进行这一划分的意义在于寻求降低固定成本的途径。
3.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
固定成本的前提是“在一定期间”或“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也就是说,固定成本的“固定性”的限定条件是“相关范围”,具体表现为一定的期间范围和空间范围。
(二)变动成本
1.变动成本的含义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一般来说,制造企业的变动成本主要包括变动制造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和变动管理费用。直接材料费、产品包装费、按件计酬的工人薪金、推销佣金及按加工量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均是典型的变动成本项目。
2.变动成本的分类
根据发生的原因不同,变动成本可以分为酌量性变动成本和技术性变动成本。
无论是酌量性变动成本,还是约束性变动成本,对特定产品而言,其单位量是确定的,其总量均随产品产量(或销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
3.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
与固定成本一样,变动成本的变动性,即总额与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也有其相关范围。变动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呈正比例增减变动并不是绝对的,前提是在一定时期、一定业务量范围内,超过这一时期和这一业务量范围,两者之间就可能不存在这种正比例变动关系。
现实经济生活中,很难将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的关系描述为完全线性关系。但是可以假设在相关范围内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并以此进行成本性态分析,从而为相关的预测和决策行为提供数据支持。
(三)混合成本
1.混合成本的含义
为了进行决策,特别是短期决策,人们将成本按性态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但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往往会发生一些既不与业务量成正比例的增减变动,又不是固定不变的成本,由此产生了混合成本。混合成本是指具有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双重性态的成本,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其总额虽然随业务量变动但不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例如,设备维修费、机械动力费、检验人员工资、行政管理费等都属于混合成本。
2.混合成本的分类
混合成本项目繁多,按照变动趋势不同,混合成本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半变动成本。
(2)半固定成本。
(3)延期变动成本。
(4)曲线变动成本。
二、成本性态分析方法
成本性态分析是在相关范围假设和一元线性假设(总成本近似于一元线性方程yabx)的基础上进行。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历史资料分析法、技术分析法、账户分析法和合同确认法。
主要概念
1.制造成本和期间成本
2.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
3.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4.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
5.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6.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
7.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
8.酌量性变动成本和技术性变动成本
9.半变动成本
10.半固定成本
11.延期变动成本
12.曲线变动成本
13.高低点法
14.散点图法
15.回归直线法
16.技术分析法
17.账户分析法
18.合同确认法
第三篇:浅谈管理会计
浅谈管理会计
【中文摘要】管理成本会计是为适应经济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职能是通过建立各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编制和提供内部经济效益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等,提供最优经营决策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本文论述了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管理会计;应用环境;环境;战略
管理会计是将管理和会计这两个主题融合在一起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管理成本会计是为适应经济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职能是通过建立各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编制和提供内部经济效益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等,提供最优经营决策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应用中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亟需将以往企业应用中经验加以总结和提高,形成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从而适应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的需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率,以促进企业自身适应能力的提高。
1.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必要性。
1.1应用管理会计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的重大变化,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就需要依靠管理会计。管理会计能运用先进的方法对复杂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从而针对企业自身的情况制定企业发展的目标及实施措施,降低企业的管理风险,促进企业稳定有序地发展。
1.2管理会计是企业获取快捷有效信息的重要途径管理会计核算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是多样的,从而使得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更加快捷有效;同时管理会计在信息来源上除财务会计本身所提供的信息外,还有许多的外部信息,从而使提供的信息更加客观和有效,为企业经营者制定正确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1.3管理会计是企业准确决策的有力保证现代企业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建立一系列科学的管理体系,从而有序地使企业各项经济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利用,创造最佳经济效益。
2.管理会计在我国的现状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两大分支之一,其在利用财务会计历史资料和信息进行科学预测分析、优化资源配置与使用、准确调节和控制各类经济活动、合理评价考核业绩等方面上的功能是不可替代的。然而,现阶段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情况并不理想,大部分企业对全面预算、风险分析、差量分析、长期投资决策方法、企业员工业绩评价等管理会计知识知之甚少,企业领导者和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管理会计观念,更谈不上应用这些方法去参与经营、决策,管理会计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多数企业的重视,仍然处于一种漂浮状态。
3.影响我国管理会计运行的原因
3.1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
管理会计与企业外部环境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因素。
3.1.1经济体制环境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企业的供、产、销及人、财、物均纳入相应的计划,企业没有独立经营权,更不能独立地进行投资决策。这一权力属于上级部门或政府机构。如此,由于权限所限,给企业经营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尽管我国进行了多年的企业体制改革,但企业受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影响还依然存在。同时,现阶段我国的金融体制、价格体制还不完善等诸多因素,使得管理会计在实际运用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3.1.2法律环境的影响。管理会计要给企业的经营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必须在一个公平、竞争和高度灵敏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但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不能造就一个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税法对不同地区、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规定了差别税率,对大小规模纳税人规定了不同的增值税处理办法,这些都造成了企业不平等的地位。这些法制上的不健全、不完善使得管理会计给企业提供经营决策信息时在有用性、相关性方面大为减弱。同时,在现实工作中权大于法的现象时有发生,法律的权威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非规范的会计行为几乎存在于所有企业,这使得主要信息来源于财务会计的管理会计只能给企业的决策者提供非正确的信息,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运用缺乏一定的保障。
3.1.3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一些会计人员和厂长经理对会计工作认识有偏差,认为会计就是算账、报账,至于管理、经营决策,那是企业领导的事,缺少必要的管理会计意识;同时,管理会计在评价业绩时要求赏罚分明,许多经营者深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思想影响,难以做到“罚”字。这就使得管理会计在企业中作用很难发挥,从而影响它的推广应用。
3.2内部环境的影响
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服务的,企业的内部环境对管理会计普遍应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因素。
3.2.1企业经营决策者的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层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能否普遍应用。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更要懂管理,这其中包括管理会计。而现阶段,多数企业经营者管理会计意识淡薄,在实际工作中忽视和忽略管理会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
3.2.2会计人员的影响。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运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人员素质上。虽然有些会计人员学习过一些管理会计知识,但大多数处于纸上谈兵阶段,没有进行系统的实际操作。同时,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准不是很高,在会计披露上弄虚作假,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严重。这些因素都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
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使得管理会计不能适应现代市场发展,从而削弱了管理会计的作用,造成了管理会计在现阶段企业中应用滞缓。
4.管理会计在应用中的建议与对策
4.1行为管理会计
纵观管理会计的形成、发展和变革以及未来的发展,可以看出,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在围绕着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社会行为展开研究。在形成时期,注重研究个体行为,寻求成本的降低:
在发展变革时期,研究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寻求提高竞争力和提高经济效益;管理会计未来的发展,注重把企业放在社会大环境中进行行为研究,寻求企业行为的社会效应。虽然管理会计包括规划、决策、控制和考核等诸多内容,但从本质上说,人是关键因素,人是计划和目标的执行者。旧本企业并不注重在现有约束条件下创优,而是注重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激励全体员工紧紧抓住那些约束条件不断进行改进。
4.2完善法律制度环境及创建人文环境。4.2.1 对日本推行管理会计使用制度化的思考。管理会计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企业加强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管理会计是以会计学和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对企业经营过程进行规划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活动。考虑到我国会计工作乐于应用法律规范的惯例,制订指导性的制度来引导企业管理会计的运行是十分必要的,至少我们应规定管理会计的原则,这对于管理会计的推广及创新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它是适应企业规模的扩大,资本的高度集中,市场竞争的激烈,利润的下降,这一形势而产生的,旨在提高经济预测和决策水平。
4.2.2 重视人力资源在管理中的运用和发展。
管理会计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与控制的过程中,若将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对人的管理结合起来,重视人力资源在管理中的运用和发展,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具体应当注意做到:
首先,进行人的行为研究。采用有效的激励方式和业绩考核方案,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行为积极性。
其次,对人力资源价值及成本的确定。为了实施具体的人力管理,有必要将人力资源价值与成本量化,因为量化后的人力资源数据有助于各项管理措施的操作。
最后,进行人力资源的投资分析。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同物力资源一样,不仅能够在未来为企业获得一定的收益,还有助于企业在总资本预算中考虑到人的因素,使企业资金的分配更为有效,克服以往管理者追求短期利益而不重视人力投资的急功近利行为。
4.3应用管理会计案例研究。
(1)“案例研究”可以充分体现管理会计学科的特征由于管理会计学科自身特点,案例研究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使企业管理者在短时间内把握管理活动实质,并为管理者寻求最佳管理模式提供信息资料、提供思路,将其灵活地运用于企业实践。尤其是联系到我国实际,深感加强案例研究更为迫切。
(2)“案例研究”需要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很好配合与协调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研究,需要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很好配合与协调。这样学术界与实务界双方的配合与协调比较好,案例研究也开展得比较普遍。前者主要侧重于实务经验的介绍,后者则侧重于学术性和理论性研究。4.4改善管理会计信息环境。
要突破管理会计应用的技术瓶颈,需要分别从信息加工的三个阶段入手。在数据输入阶段,必须考虑信息点的设定、需要采集的基础数据、数据的采集方式和频率及数据的储存形式。在数据加工阶段,各种管理会计方法及其原理,将通过计算机得以体现。该阶段工作完成的好坏,受到前一阶段数据质量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管理会计方法科学性和数据库模型质量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上述三个阶段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条件,即构造一个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这个框架,可按事项会计法的原理来设计。
以事项会计为基础重构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全面理顺企业的数据流和信息流,从技术层面突破管理会计的发展瓶颈。重构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整体框架从企业的战略出发,根据战略分析展开战略管理、经营管理和业务管理等活动;并将信息系统与业务处理系统结合起来,在经济事件发生的一刹那及时采集、处理、存储和传递事件的多维特征数据,根据该事件的处理逻辑对其进行实时控制。大部分的事件数据都以原始的、未经加工的方式集中存放在数据仓库里,以支持多种信息的输出需求。信息使用者可以随时进入各种信息渠道,直接获取系统提供的通用信息,或者选择系统按相对稳定的信息需求所设定的模型对信息进行加工,甚至可以自行定义模型或加工规则以生成个性化的信息。通过该系统,可以从两个方面突破管理会计应用的技术瓶颈:①解决基础数据的采集难题;②实现各种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
4.5推行战略管理会计。
战略管理会计,是指管理会计与企业战略相结合,旨在用战略的观点来看待内部信息,强调运用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帮助企业制定卓越的战略,在预算体系、控制方法、业绩评价等管理会计发挥作用的所有领域,一切活动以保证战略目标实现为前提。为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应及时提供各个决策层次所需要的战略决策和经营决策信息,并通过具体的控制措施,使目标协调一致,并最后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亦即从战略管理角度出发,对传统管理会计进行全方位变革,这是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取得主动权的重要手段。
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战略目标的制订、战略成本管理、经营投资决策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和风险管理。从目前来看,战略管理会计拓展了管理会计对象的范围,适应了战略管理的需要,注重了企业的长远目标及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对多样化的信息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代表着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战略管理会计能够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信息支持,主要表现在:
(1)战略目标的确定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现代的企业不同于传统的企业,传统企业的发展依赖于机遇性和投机性,现代企业的发展必须具备发展的计划性、前瞻性和科学性。
(2)战略管理会计的外向性是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战略管理会计不仅关注企业的内部运营,还时时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不断把外部信息向管理层反馈,从而为管理层随时调整战略目标,巩固和发展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信息支持。
(3)战略管理会计综合运用了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对企业业绩和营运情况做出评价,能够更准确的把握竞争环境,从而为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晓惠,管理会计在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6,(27).[2]王玮芬,提高我国管理会计运用水平的措施[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07).[3]张艳霞,浅谈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04,(05).[4] 栾晓军,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分析[J].科技资讯,2005,(23).[5] 赵晖。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及其创新发展[J].会计之友,2006(5).[6] 郑石桥,李宇立。关于管理会计研究的若干思考[J].财会月刊,2006(5).[7] 郭延琦。对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6(2).[8] 赵莹,陈元东.我国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选择态势与发展阻力[J].财务会计,2005(1).
第四篇:供应商管理讲稿
供应商管理讲稿
今天我们要讲的课程是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章,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看一下书本上关于沃尔玛的案例,沃尔玛的供应商认证体系。这边我列举了一些成为沃尔玛供应商必须要满足的条件:要想成为沃尔玛的供应商,首先你供应的东西质量要好,而且价格还要最低,他还要你的全部的资料,从各个方面去评判看你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成为他们的供应商;第四点就是你第一次去和他谈合作的时候要带上你们的样品,让他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你们公司可以提供的商品的质量是否符合他们公司的要求;第五点是要有销售记录的增值税发票;最后一点也是最为苛刻的一点就是你能够满足大批量订单的需求,如果有供应短缺,要在第一时间通知他们,如果你三次不能满足他的订单,那么你们的合作关系就会被取消。
下面我们正式的进入我们的课程学习。本章一共分为四节内容,第一节是供应市场的分析,这一节不是我们本章的重点,所以等会讲的时候速度会有点快,稍微带过就好。第二节是供应商的开发,这一节还是有些东西需要我们同学掌握的。第三节就是我们本章的重点了,在我讲的时候希望同学们可以认真仔细的听讲,并做相应的笔记。最后一节供应商资源整合,也不是需要掌握的知识,我们了解一下就好了。
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节的内容,把书翻到第38页,供应市场的分析可以从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供应市场结构分析、供应商分析四个方面去分析,从宏观经济角度去分析的话主要是从整个世界或国内的经济发展趋势去分析,国内的话可以借助各类指标去衡量。行业分析,顾名思义就是从行业的角度,从你行业的发展态势去分析。说到供应市场结构,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市场结构可以分为哪几类?供应商分析的话就是从各个方面去了解你的供应商,比如说生产能力、获利能力等等。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节的能容供应商开发与管理。这一节也是相对比较重要的。首先书本上供应商开发与管理的定义同学们可以画一下。供应商开发的过程,第一步就是要发现潜在的供应商,然后评估潜在供应商,看其是否可以成为你的供应商,第三步就是选择供应商,最后就是发展供应商。发现潜在的供应商可以借助很多渠道,书上一共有八种,对于供应商目录来说,就是一个企业的管理部门会将所有可能的供应商列举在一个目录里,不仅可以方便查询供应源还可以为采购经理估计价格和采购成本。其他的就不仔细说明了,同学们可以看书本进一步了解。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供应商评估与资格论证,采购人员可以依据供应细分法来评定供应商是否可以成为战略供应商,战略供应商是指公司战略发展所需的少数几家供应商。如果是的话意味着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采购商未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就必须花费时间与资源进行评价。战略型产品供应商的评估可以从九个方面去评价,书本上可以每个小点都画下来。下面我们接着来看供应商的选择,他这边主要就是和我们说了一下选择的方法,有主观经验判别法,这个方法的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打分法的话就是比较全面,他从供应商的各项指标去评判,是比较科学的办法,采购成本比较法的话就是比较注重成本,这种方法对于刚刚起步,资金还不是特别稳定的时候是可取的。供应商的培育与发展,第一点,供应商培育的方法,主要是供应商的业务流程改进,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培育,供应商的研发能力培育,建立供应商激励机制。供应商的发展主要就是六个阶段,同学们可以画一下,了解一下就好了。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本章最重要的知识,也是本章的难点,你们可以适当的做一下笔记。为什么要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呢,因为供应商在产品设计、产品质量、交货提前期、库存水平等方面的表现都影响着企业的成功。所以对供应商进行管理是很有必要的。供应商的关系管理可以分为传统供应商的关系管理和现代供应商的关系管理。传统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办法有直接判断法和ABC分类法。直接判断法的话全依靠评价人员的主观判断,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ABC分类法相信同学们都不陌生吧,在物流学和仓储课上都有讲到过。下面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说一下什么是ABC分类法。
现代供应商关系管理,彼得卡拉杰克创建的2乘2的模型使是我们现代供应商关系管理的一个办法,就是供应细分矩阵。X轴表示的是成本或者价值,Y轴表示的是风险程度或不确定性。风险程度或不确定性低,成本也低的是第一种类型叫做策略型。风险程度或不确定性低,但是成本高的是第二种杠杆型。风险程度或不确定性高但是成本低的是关键型。风险程度或不确定性高成本也高的就是第四种战略型。第一种的产品数量往往占到企业采购整体数量的80%左右,而采购总支出一般只占总支出的20%左右。
其实我们平时吃饭也是一种采购,去二楼食堂吃饭相对于别的地方来说,是充分可得的,是一种标准的产品,也是很容易被替代的,它的价格相对较低,我们平时基本上是在二楼食堂采购我们的食粮的,我把它列为我们的第一种类型—策略型。一楼和三楼就相对来说价格比较贵,也就是采购成本比较高,但是也是充分可得的,当然如果你不想吃食堂的话还是有别的选择的,所以一楼和三楼也很容易被替代,我把它列为第二种—杠杆型。来本部这么久了,好像只有一鸣真鲜一家是卖蛋糕面包这种可以作为早饭的食物的,杭州湾那边还有爱拉屋,绿姿和麦香烘焙三家可以竞争,所以它几乎垄断了我们大红鹰这个小市场,替代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价格可以接受几乎可以算作是低成本的采购了,因为是保质期只有两三天的蛋糕所以没有很对的存货基本上早上就可以卖断货的,你中午去买的话可能就采购不到你想要吃的蛋糕或是面包了,所以他的风险很高,可以算作我们的第三类—关键型。在大红鹰这个小市场里,身为重口味的我当然不能放过蜀一蜀的冒菜了,在大红鹰好像也只此一家,所以替代或是更换比较困难,但是它的采购成本很高,稍微点一点就要20多,所以我把它列为都四种—战略型。你们可能和我不一样,举这个例子只是方便大家理解。很多大型的企业应该是采用这种方法来对他们的供应商的关系进行管理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供应商的分类管理,一共可以吧供应商分为四类,分别是普通关系供应商、优先关系供应商、合作关系供应商、战略关系供应商。普通关系供应商提供的是策略型的产品,供应商可以有很多,而且可以低成本的更换供应商。但是也不能应为他们是普通供应商就忽视对他们的管理,对于他们企业应该建立战略联盟,合作开发,利益共享。优先关系供应商提供的主要就是供应型的产品,企业应该加强合作、消除供应风险,寻找替代供应商。合作关系供应商对应的主要就是关键型的产品或服务。这类产品虽然价值不高,但是对于企业的经营仍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关键型的产品或是服务市场风险比较大,供应商不多,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应该要加强对于这类供应商的管理,防止合作关系间断而增加经营的风险。对于合作关系的供应商企业应该集中采购、扩大采购范围、短期合同管理。战略关系供应商对应的产品是战略型产品或服务,由于价格高,风险大,几乎没有可以替代的供应商,随意这类供应商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对于这一类型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应以长远发展为重,与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形成供应联盟,集中采购,减少供应商的数量,通过战略性的产品或服务将竞争优势最大化,拓宽市场,确保产品质量,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供应商的关系有建立当然也有解除合作关系的,有些是出于不得已的原因必须结束与供应商的合作,比如说供应商因为能力有限不能再为企业提供有用的产品或服务的,在这种时候企业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平和的语调、专业的理由通知你的供应商,友好的结束你们的合作关系,尽量减少对双方的影响。
这里对于供应商关系的管理模式做一点补充,其实和那个2乘2的供应细分矩阵差不多。我们可以根据供对于生产的重要程度将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就是重要程度高,采购量大、消耗量也大的关键原材料,对于这种原材料的供应商我们应该建立关键性的伙伴关系。第二种是瓶颈物资,重要程度高,但是采购数量少,对于这种产品的供应商企业应该竟可能的寻找他的替代者,避免该供应商的物资短缺不能及时提供给企业造成经营风险。第三种就是办公用品,重要程度低采供数量也不多的产品对于这种企业应该寻找集成供应商,建立一般的契约关系。第四种就是重要程度不高但是采购数量大的一般性的原材料,建立一般性的伙伴关系即可,企业对于这类供应商可以公开招标,价低者得。
供应商资源的整合由两部分构成,第一个就是整合的作用,第二个是整合的趋势。一个大型的企业比如说沃尔玛,他的供应商可以说是各种各样的都有,那么数量如此庞大的供应商如果我们不对他进行整合的话势必会造成管理混乱,采购费用高,采购谈判盘没有优势等不好的现象。所以对于供应商进行资源的整合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我们来看供应商资源整合的作用。第一点就是可以降低成本改善效率,缩减供应商的数量,与少数的几家供应商合作会获得更好的采购价格从而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如果你的采购数量大,并且都是同一个供应商的话它也许会把你提升为他的主要客户,会第一时间给你提供你所需要的商品,效率也会因此有所提高。第二点就是准确预测需求,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库存,也可以获得采购成本的优势。第三点就是优化供应商,第四点就是满足客户需求,第五点是创造市场价值。供应商资源整合趋势,第一个是精简供应商,很多公司都在精简自己的供应商,这样子可以集中采购获取做大的价格优势。我们可以看一下书本53-54页的宜家,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大批量的采购可以取得较低的价格,挤压竞争对手的盈利空间,同宜家的集中采购相比,仿制着无法以相同的低价获得原料,产品价格如果想和宜家一样的话就要偷工减料才可能实现,所以无法和宜家价格低东西好相比。精简供应商的数量有两点好处,第一个就是供应商的作用增强,第二就是在企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供应商也得到了发展。不过精简供应商的数量也有不好的地方,如果你现在只有一个供应商而且你也不是他的主要客户,在资源短缺的他肯定是优先提供给他的主要客户,那么你将面临生产原料不足而导致的经营风险。第二点就是供应商的分级管理比如说我们吃饭的时候一级供应商肯定就是食堂了,二级供应商的话就是其他的小吃店。这样的话是不是更好理解。
第三章就这样结束了,如果还有不懂的话现在可以提出来,没有的话就自己再看看,完成课后相应的作业。
第五篇:工程造价管理讲稿
工程造价管理讲稿
主
讲
马
静
第一章
工程造价概论
本章主要内容:
1、掌握建设项目的组成、工程造价的概念、管理的基本概念、工程造价的计价特征
2、了解造价工程师的有关制度
第一节 项目建设程序及建设项目的组成
一、项目建设程序
项目建议书阶段:
提出建设必要性、可行性规模、地点、资金来源及经济社会环境等效益的估测
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报告的编制与审批主要有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编制计划任务书:对可行性研究进行确认 选择建设地点:地质条件、水电运输等 设计阶段:初步、技术、施工图设计
建设准备阶段:编制计划、土地征用、工程的招标
施工阶段:工期从开工时算起包括土建、装饰、水暖电等 竣工验收阶段:考核建设成果、检验设计和工程质量
项目后评价阶段:项目竣工投产运营一段时间后对立项、设计、施工、生产等进行的系统评价
二、建设项目概念与组成
建设项目:有一个总体设计,行政上有独立的的组织机构经济上实行独立的核算。例如:学校 单项工程: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建成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和效益的工程。如:教学楼 单位工程: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建成后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和效益的工程。如:土建 分部工程:是按照工程的不同部位不同施工方法或不同材料从单位工程中划分出来的。如:基础工程
分项工程:是按照不同施工方法或不同材料规格,从分部工程中划分的。如:土石方
第二节
工程造价的概念
一、工程造价的含义:工程造价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费用。显然这一含义是从投资者— 业主的角度来定义的。
投资者选定一个项目,为了获得预期的效益,就要通过项目评估进行决策,然会进行设计招标、工程招标直至竣工验收等一系列投资管理活动,所有这些开支就构成了工程造价。从这个意义上说,工程造价就是完成一个工程建设项目所需投资费用的总和.工程造价的另一种含义是指工程价格。它一般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由市场形成的价格。它可以是一个大的建设项目、也可以是一个单项工程甚至是一个工程中的某一阶段。通常把这种含义也叫做承发包价格.它是由需求主体(投资商)和供给主体(承包商)共同认可的价格。
二、工程造价的特点及职能
(一)工程造价的特点
1、工程造价的大额性:能够发挥投资效益的任一项工程不仅实物形体庞大而且造价高昂。可以是百万、千万、数亿,特大型工程可达百亿、千亿等。
2、工程造价的个别性、差异性:任何一项工程都有特定的用途、功能、规模,每项工程所处地区、地段都不相同,因而工程内容和实物形态的个别性和差异性决定了工程造价的差异性。
3、工程造价的动态性:一项工程从决策到竣工交付使用,有较长的建设周期,由于一些动态因素如:工程变更、人工、材料机械等动态因素的影响使工 程造价在整个建设中处于动态状态。
4、工程造价的广泛性和复杂性:由于构成工程造价的因素复杂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协同配合所以具有广泛性的特点;造价的复杂性取决于工程的复杂性。建设项目含多个单项工程,一个单项工程又有多个单位工程,单位工程又有分部工程组成,分部工程又有分项工程组成所以构成工程造价有5个层次。
5、工程造价的阶段性:根据建设阶段的不同,对同一工程的造价在不同建设阶段具有不同的名称。分估算、概算、预算、结算、决算等
(二)工程造价的职能
工程造价除了具有一般商品的基本职能(表价、调节职能)以外,还有自己特殊的职能
1、预测职能:投资者预先测算工程造价不仅作为项目决策的依据,同时也是筹集资金控制造价的依据。承包商对工程造价的测算,既为投标决策提供依据,也为投标报价和成本管理提供依据。
2、控制职能:一是对投资的控制,在各阶段对造价进行全过程多层次的控制。二是对企业成本的控制。
3、评价职能:工程造价是评价总投资和分项投资合理性和投资效益的主要依据之一。在评价项目的偿贷获利效益时,可依据工程造价;评价建筑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成果时,工程造价也是重要依据。
4、调控职能:工程造价作为经济杠杆,对工程建设中的物质消耗水平、建设规模、投资方向等进行调控和管理。
三、工程造价的计价特点
1、单件性计价的特征:产品的个别性差异性决定每项工程都必须单独计价。
2、分部组合计价:建设项目是一个工程综合体,可以分解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其价格也是一个逐步组合的过程。
3、多次性计价:建设工程周期长、规模大造价高,因此按建设程序要分段进行,相应的也要在不同阶段多次计价,以保证造价的科学性。
4、方法的多样性:工程造价方法取决于研究对象的客观情况,建设项目处于不同阶段响应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例如:投资估算采用生产能力指数法、设备系数法;概预算采用单价法和实物法。不同方法各有其利弊。
第三节
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含义:工程造价有两种含义,工程造价的管理也有两种管理: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的管理和工程价格的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是从货币形态来研究完成一定建筑产品的费用构成及如何利用经济规律和科学的方法对建设项目从立项到交付使用全过程的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
二、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特点及对象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合理确定造价和有效控制造价以提高投资效益和建筑安装企业经营的效果。
(二)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
1、时效性:反映的是某一时期内价格特性,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公正性:即要维护业主(投资人)的合法权益,也要维护承包商的利益。
3、规范性:由于工程项目有差异性,构成造价的基本要素可分解为便于可比和便于计量的基本单位,因而要求标准客观、程序规范。
4、准确性:运用科学、技术及法律手段进行科学管理,使计量、计价、计费有理有据,有法可依。
(三)工程造价管理对象
客体:工程建设项目;主体:是业主或投资人(建设单位)、承包商或承建商(设计、施工)以及监理、咨询等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三、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
(一)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就是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合理确定投资估算、概算造价、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价。
(二)工程造价的控制途径
1、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造价控制。
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在项目决策后,控制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据西方某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占建设项目全部费用的1%以下,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占75%以上,所以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至关重要。
2、由被动控制转为主动控制
当实际值偏离目标值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确定下一步的对策这种立足于调查分析决策基础上的偏离纠偏再偏离再纠偏的控制方法,只能发现偏离不能预防偏离所以只能说是被动控制。
将控制立足于事先主动的采取措施,以尽可能减少目标值和实际值的偏离这是主动控制
3、技术与经济结合技术
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应从组织上明确项目组织结构、明确管理职能的分工;从技术上重视设计方案的选择;从经济上要动态的比较计划值和实际值,严格审查各项费用的支出,采取对节约投资的有利奖励措施。
第四节
国外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和造价工程师
一、国外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一)国际造价工程师联合会(简称 ICEC)
(二)国外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
1、政府间接调控
2、有章可循的计价依据
3、多渠道的工程造价信息
4、动态估价
5、通用的合同文本
6、动态控制
二、我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
(一)申请报考条件
1、工程造价专业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满6年。
2、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满4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满5年。
3、获上述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毕业和或硕士学位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满3年。
4、获上述专业博士学位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2年。
(二)考试内容
第一科目: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相关法规
工程造价管理概论;工程经济;工程财务;工程项目管理;经济法律法规 第二科目: 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
工程造价的构成;工程造价计价基本方法;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计价与控制;建设项目招投标与合同价的签订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竣工决算的编制和竣工后保修费用的处理 第三科目: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
土木工程:工程构造;工程材料;工程施工技术;工程施工组织;工程计量 安装工程:材料基本知识;设备基本知识;工程施工基本知识;工程计量 第四科目:工程造价案例分析: 主要考察报考人员在掌握3个基础科目的基础上综合解决工程造价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节
资金的时间价值
一、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的增值。
二、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概念
1、利息:借款人向贷款人支付的报酬
2、本金:产生利息的那部分资金
3、利率:单位时间中产生的利息与本金之比
4、计息次数:计算利息的次数
5、现值:资金在某一特定时间序列点上的值,用P表示
6、终值:资金在某一特定时间序列点上的值,用F表示
7、年金:资金在某一特定时间序列各计算期末的等额资金序列
8、等值: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条件下,不同时点发生的绝对值不等的资金可能具有相等的价值。
三、现金流量
(一)几个概念
现金流入:在某一时间点上的实际收入 现金流出:在某一时间点上实际支出
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差额
(二)现金流量图
四、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一)单利法:只计算本金应得的利息。本金为P,利率为ί,n 年后本利和为F,则:F=P+P ί n
(二)复利法:不仅本金要计算利息,前期的利息到期也要付利息。根据支付方式不同,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一次支付类型:又称整付。是指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均在一个时点上发生。
1、一次支付终值公式
F=P(1+ ί)n =P(F/P,ί,n)
例1某企业向银行贷款110万元,年利率为10%,5年后一次归还银行本利和为多少?
F=P(1+ ί)5=177.21元
2、一次支付现值:由已知终值F求现值P的公式
P=F(1+ ί)-n 例2:欲在5年后获得2万元的收入,利率为6%,现在应投资多少?
P=F(1+ ί)-n=20000×(1+0.06)-5=20000×0.7473=14946元
第二类:等额支付类型(多次支付)
1、等额分付终值公式:从第一年年末至n年年末有一等额现金流序列,每年年金为A,求终值。F=A(1+ ί)n-1+A(1+ ί)n-2+…+A
则
F=A×[(1+ ί)n-1 ]/ ί =A(F/A,ί,n)
例3每年年末存入银行3万元,利率为10%,第五年年末基金总额是多少? 解:F=A(F/A,ί,n)=3×6.105=18.315(万元)
2、等额分付偿债基金公式:是等分付终值公式的逆运算,由已知终值求年值。
A=F×ί/[(1+ ί)n-1]=F(A/F,ί,n)
例4某项目3年后需要300万元,银行利率为12%,每年年末需存入多少钱? 解:A=F(A/F,ί,n)=300×0.29635=88.91(万元)
3、等额分付现值公式:从第一年年末到n年年末有一个等额的年值A,求第一年年初的现值P 由 F=P(1+ ί)n 和 F=A×[(1+ ί)n-1 ]/ ί
则 P= A×[(1+ ί)n-1 ]÷[ί×(1+ ί)n]=A(P/A,ί,n)
例
5、某工程一年建成投产,寿命为10年,每年净收益4万元,按10%的折现率计算,恰好在寿命期内把投资收回,问工程起初投资多少钱?
P= A(P/A,ί,n)=4×6.1445=24.578(万元)
4、等额分付回收公式:是等额分付现值公式的逆运算,即由现值P求与之等价的年值A
A=P [ί×(1+ ί)n]÷ [(1+ ί)n-1 ]=P(A/P,ί,n)
例
6、某设备价值5万元,希望在5年内等额收回全部投资,折现率为10%,问每年应至少收回多少钱?
A= P(A/P,ί,n)=5×0.25046=1.2523(万元)将上述6个基本公式中已知和求解关系归纳如下表
五、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在复利计算中,一般计息周期为年,计息周期和复利周期是一致的,当计息周期和复利周期不一致时,则产生了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差别。
名义利率是每一个计息周期的利率与每年的计息周期数的乘积
实际利率是一年中的实际利息与本金的比值。
设名义利率为r,一年中计息周期数为m,则一个计息周期的利率为r/m,一年后本利和为:F=P(1+r/m)m 利息为:I=F-P= P(1+r/m)m-P 实际利率为: ί=[P(1+r/m)m-P]/P=(1+r/m)m-1 例
7、年利率为12%,每季度计息一次,年初存款100元,年末本利和为多少? 解 ί=(1+r/m)m-1=(1+12%/4)4-1=12.55 年末本利和为:F=P(1+ ί)n =100(1+12.55%)=112.55 元
第二章
工程造价的构成
第一节
概述
一、我国现行投资构成和工程造价的构成
建设项目总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流动资金
二、静态投资与动态投资
1、静态投资:是以某一基准年、月建设要素的价格为依据所计算出来的建设项目投资的瞬时值。包括:前期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
2、动态投资:是指为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预计投资需要量的总和。包括:静态投资、涨价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新开征的税及费率变动等 第二节
设备、工器具费用的构成
一、国产设备原价的构成及计算
(一)国产设备原价
国产设备原价是指设备制造厂的交货价,即:出厂价或订货合同价。国产设备分标准设备和非标准设备。
标准设备:按照主管部门颁布的标准图纸和技术要求,由厂家批量生产的,符合国家质量检测标准的设备。
非标准设备:国家尚无定型标准图纸,只能根据具体的设计图纸按一次定货的设备。
非标准设备原价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成本估价法、扩大定额估价法、类似设备估价法、概算指标估价法等
(二)费用构成
国产设备购置费=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
二、进口设备原价的构成与计算
(一)费用的构成
进口设备原价是指进口设备的抵岸价,即抵达买方国家边境港口或边境车站,且交完关税后所形成的价格。
进口设备购置费=进口设备抵岸价+进口设备国内运杂费
(二)进口设备抵岸价的构成
进口设备原价(抵岸价)=货价+国际运费+运输保险费+银行财务费+外贸手续费+关税+增值税+消费税+海关监管手续费+车辆购置手续费
进口设备的交货方式有3种:内陆交货类、目的地交货类、装运港交货类
一般指进口设备的装运港船上交货价,又称离岸价格。
离岸价格:指卖方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把货物装到买方的指定的船上并负责货物上船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三、设备运杂费的确定
设备运杂费=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率
第三节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
一、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直接工程费
;间接费 ;
利润及税金
(一)直接工程费
即工程的直接成本,包括直接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
(1)直接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和有助于工程实体形成的各项费用。
(2)其他直接费:是在施工过程中直接发生的其他费用,就具体单位工程来说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其他直接费的组成内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材料二次搬运费、仪器仪表使用费、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检验试验费、特殊工种的培训费、工程定位复测、工程点交、场地清理费等
(3)现场经费:临时设施费、现场管理费
(二)间接费:是指虽不直接有施工工艺过程引起,却是施工企业为组织和管理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企业所发生的各项经营管理费用。
间接费包括:
1、企业管理费:是指施工企业为组织施工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2、财务费: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3、其他费用:是指包括按规定支付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定额编制和测定的费用,以及按有权部门规定支付的费用。
(三)计划利润:是指按规定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施工利润,是施工企业职工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在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中的体现。
(四)税金:是指国家依据法律条例规定,向从事建筑工程的生产经营者征收的财政收入。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
二、建筑安装工程费的确定
1、直接工程费的计算
(1)直接费:①实物法:
单位工程直接费=∑(分项工程量×人工定额用量×当时当地人工单价)+ ∑(分项工程量×材料定额用量×当时当地材料的预算价格)
+ ∑(分项工程量×施工机械台班定额用量×当时当地机械台班的单价)特点:与实际接近,不需要调整价差。
②单价法:
单位工程直接费= ∑(分项工程量×相应分项工程定额基价)
特点:简化计算,但需要调整价差 ⑵其他直接费:
建筑工程:其他直接费=直接费×其他直接费率 安装工程:其他直接费=人工费×其他直接费率 ⑶现场经费:
建筑工程:现场经费=直接费×现场经费费率 安装工程:现场经费=人工费×现场经费费率 直接工程费=直接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
2、间接费的计算
建筑工程:间接费=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费率
安装工程:间接费=人工费×间接费费率
3、税金的计算:
(1)确定税率;(2)确定应纳税额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税 一般按
(工程直接费+间接费)×相应税率
4、利润: 利润按拟建工程类别及建筑市场的供求情况确定 建筑安装工程预算造价的确定
不含税工程造价=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 含税工程造价=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
第四节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构成与确定
一、土地使用费
土地补偿费
青苗补偿费和被征用土地
地上的附着物赔偿费
1、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
安置补助费
(划拨方式时间长)
缴纳的耕地占用税
征地动迁费
水利水电工程水库
淹没处理补偿费
2、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有尝出让(政府与使用者)(有限期)
转让(使用者与使用者)
二、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其他费用
1、建设单位管理费:建设单位开办费、建设单位经费
2、勘察设计费
3、研究实验费
4、建设单位临时设施费
5、工程监理费
6、工程保险费
7、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其他费用
8、工程承包费
三、与未来企业有关的其他费用
1、联合试运转费
2、生产准备费
3、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第五节
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一、预备费:基本预备费、张价预备费
(一)基本预备费:在初步设计阶段及概算内难以预料的 工程费用。如:设计变更、一般自然灾害造成损失和预防的 费用、竣工验收对隐蔽工程的鉴定所发生的费用。
(二)涨价预备费:在建设期间内由于价格等变化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预测预留费。如:人工材料机械的价差费、利率汇率的调整等
二、建设期贷款的利息
1、一次性贷出;F=P(1+ ί)n 贷款利息=F-P
2、分年均衡发放:建设期贷款利息的计算可按当年贷款在年中支用考虑,即当年贷款按半年计息,上年贷款按全年计息。
qj=(p j-1+1/2Aj)× ί
qj年应计利息;建设期第(j-1)年应计利息;Aj年贷款金额;第ί年利率
例:某建设项目,建设期为3年,分年均衡贷款,第一年贷款300万元,第二年600万元,第3年400万元,年利率为12%,建设期内只计息不支付,试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解: q1=1/2×=1/2 ×300 ×12%=18万元
q2=(p 1+1/2A2)× ί=(300+18+1/2 × 600)×12%=74.16万元
q3=(p 2+1/2A3)× ί=(300+18+74.16+1/2 × 400)×12% =143.06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 q1 + q2+ q3 =18+74.16+143.06=235.22万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国家为引导投资方向,调整投资结构,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对在我国境内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单位和个人(不含中外合资项目、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一)税率
投资方向调节税实行差别税率,税率为0%、5%、10%、15%、30%共5个档次。分两大类别:基本建设项目、更新改造项目
(二)计税依据: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际完成额为计税依据
(三)计税方法:首先确定单位工程应税投资完成额;其次确定单位工程使用税率;最后计算工程应纳税额。
(四)交纳方法:投资方向调节税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单位工程计划投资额预交,终了,按实际完成投资额结算,项目竣工后按实际完成的投资额进行清算。
第六节
国外工程施工发包承包价格的构成
一、工程施工发包承包价格的构成
(一)直接费
包括:工资、材料费、施工机械费
(二)管理费
(三)开办费
(四)利润
(五)暂定金额和指定价格
(六)分包工程费用
二、国外工程施工发包承包价格的组成形式
第三章
工程造价的确定方法
第一节
概述
一、工程造价的确定方法
(一)定额计价法:依据定额。定额是造价管理部门根据社会平均水平确定的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数量标准。特点:报价时表现为平均主义,不能自主定价。
(二)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是指招标人提供公开工程量清单,投标人自主报价。特点:市场定价。
二、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之一——定额
(一)定额的概念:是指完成单位合格建筑安装工程产品所消耗的工时、材料、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
(二)定额的特征:
1、真实性和科学性:如实和客观的评价工程造价;用科学的态度制定定额,尊重客观实际,力求定额水平合理。
2、系统性和统一性:定额的系统性是由工程建设特点决定的。在项目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定额与之相适应;建设定额的统一性主要是由国家对经济发展有计划的宏观调控职能决定的。工程建设的规划、组织、调节、控制必须在一定范围内用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只有统一尺度,才能对项目决策、设计方案、投标报价、成本控制进行比较和评价。
3、稳定性和时效性:任何一种定额都是反映一定时期技术发展和管理水平的。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具有稳定性;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原有定额不能适应生产发展时就要进行修订和补充。
(三)定额的种类
(1)人工定额
1、按定额反映的物质消耗内容分类
(2)材料消耗定额
(3)机械台班定额
(1)施工定额
(2)预算定额
2、按定额的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
(3)概算定额
(4)概算指标
(5)投资估算指标
(1)建筑工程定额
(2)设备安装工程定额
3、按投资费用性质划分
(3)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4)工器具定额
(5)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
(1)全国通用
4、按专业性质划分:(2)行业通用
(3)专业专用
(1)全国统一
(2)行业统一
5、按主编单位和管理权限
(3)地区统一
(4)企业定额
(5)补充定额
(四)各种定额的构成与关系
(五)定额的作用
1、定额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2、定额是组织和协调社会化大生产的工具
3、定额时宏观调控的依据
4、定额是实现分配,兼顾效率与社会公平方面有巨大的作用。
第二节
工程建设定额原理
一、施工定额
是指具有合理劳动组织的建筑安装工人或工人小组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
(一)劳动定额
1、定义:劳动定额又称人工定额,是指在合理的劳动组织和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完成合格单位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劳动时间,或在一定劳动时间中所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
1)工人工作时间分析:
定额时间和非定额时间
定额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休息时间 例:测时资料表明,人工挖土方1立方米须消耗基本工作时间60分钟,辅助工作时间占工作班延续时间的2%,准备与结束时间占工作延续时间的2%,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占1%,休息时间占20%,计算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解:设定额时间为X 则: X=60+ X(2%+2%+1%+20%)
X= 80
(分钟)
8060 8=0.166
(工日)产量定额:1/0.166=6.02(立方米/工日)
2)人工定额的表现形式
人工定额的表现形式:时间定额、产量定额。
时间定额:指在一定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某技术等级的工人或小组,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工作时间。(工日/单位合格产品)
产量定额:在一定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某工种、某技术等级的工人或小组,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单位合格产品的数量/工日)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互为倒数: 即时间定额=1/产量定额 工日:每人工作8小时
(二)材料消耗定额
1、定义:是指在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生产质量合格的单位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材料数量。必须消耗的材料:是指在合理用料的条件下,生产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材料。包括:净用量:直接用于建筑安装工程的材料;损耗量:不可避免的施工废料,不可避免的材料损耗。
2、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1)观测法:对施工现场进行观测并测定完成产品的数量与材料消耗的数量。2)试验法:指在试验室通过专门仪器设备确定材料消耗数量的方法。
3)统计法:材料的发退数量和完成产品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获得材料消耗的数量。
4)理论计算法:运用一定的公式计算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例如:砌砖工程中砖和砂浆用量的计算;镶贴块料面层的块料与砂浆的计算
A、计算砖墙的砖净用量
1立方米/砖的砌筑体积
计算砖的消耗量:砖的净用量×(1+损耗率)
每立方米墙体砂浆的净用量:1立方米-砖的净用量 单块砖的体积 每立方米墙体砂浆的消耗量:砂浆的净用量×(1+损耗率)B、块料面层的计算
100平方米面层净用量=100÷[(长+缝)×(宽+缝)] 砂浆的净用量:缝
(100 -块料的净用量×单块的面积)×块料厚 结合层 :
×结合层的厚度 砂浆的总净用量:缝+结合层 消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
例:计算立方米240墙体砖与砂浆的净用量,假设损耗率为1%,计算其消耗量。砖的净用量:
砖数=2 × 1[0.24 ×(0.24+0.01×0.053+0.01)] =529
块 砂浆的净用量:1-29×0.24×0.115×0.053=0.226 砖的消耗量:529×(1+1%)=535 砂浆的消耗量0.226×(1+1%)=0.228 注意:
标准粘土砖的规格:240 ×115 ×53
1/4 砖
半砖
¾砖
1砖
1砖半
2砖
俗称:
120
180 240 370
490 计算厚度
115
178 240 365
490
三、周转性材料:
按照多次使用,分次摊消的方法。
一次使用量=材料的净用量×(1-材料损耗量)摊销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
(三)机械台班定额
1、包括机械台班人工配合定额和机械台班产量定额。
机械台班配合人工定额: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机械台班同配合的工人数量和在工人配合下单位时间内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
机械台班产量定额: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每台班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
2、机械工作时间分析 机械的时间定额:
单位:台班
机械的产量定额:单位:1/台班
二者的关系:互为倒数
3、确定机械台班的消耗量
1)确定正常的施工条件:地点的合理组织、人员的合理安排。2)确定机械1小时纯工作正常生产率 3)确定施工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 4)计算施工机械台班的产量:即
施工机械台班产量定额=机械1小时纯工作正常生产率 工作班延续时间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 施工机械的时间定额=1/机械台班的产量定额 台班:一台机械工作8小时
二、预算定额
(一)概念:是指规定消耗在合格质量的单位工程基本构造要素上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
1、人工消耗量指标:包括:基本用工、和其他用工 其他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
2、材料消耗指标:
实体性材料:观察法、试验法、统计法、计算法 其他材料:对于用量很少价值也不大的次要材料 周转性材料:多次使用分次摊销
3、机械台班消耗量指标:
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施工定额台班的消耗量(1+机械幅度差率)
三、概算定额和概算指标
1、概算定额
概念:是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完成一定单位的扩大分项工程或扩大结构构件的生产任务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的标准。
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的允许幅度差为5%以内。
2、概算指标
比概算定额更为综合和概括,通常是以整个建筑物或构筑物为对象,以建筑面积和体积或成套设备的台或组为计量单位。包括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量标准和造价指标。
四、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
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就是预算定额,所以成为基础定额是因为它规定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标准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强度下全国所有的建筑建筑生产企业生产一定计量单位的合格产品时所需消耗最低的数量标准。它使全国的工程建设有了一个统一的计价核算尺度。各省市根据预算定额编制单位估价表。
第三节
施工资源价格原理
建筑安装工程分项预算单价也称定额基价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 其中:人工费=∑(定额工日数×相应等级日工资标准)材料费= ∑(定额材料消耗量×相应材料的预算价格)
机械费= ∑(定额机械台班消耗量×相应施工机械台班的预算价格)基价=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
一、人工单价的确定
1、组成:
基本工资、工资性津贴 辅助工资、工资附加费 劳保福利费
2、影响人工单价的因素政策因素、市场因素、管理因素
二、材料价格的与确定 1)预算价格的组成:
(1)原价:材料的出厂价或商业部门的批发价。(2)材料供销部门的手续费
(3)包装费:为使材料在搬运、保管中不受损失而便于运输对材料进行包装所发生的费用。(4)运输费:材料由采购地点运至工地仓库的全程运输费用。运输损耗费:材料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的合理损耗。
(5)采购和保管费:指为组织材料采购、供应和保管所发生的各项必要费用。2)确定
(1)供应价的确定:
A、原价的确定:材料因产地不同、供应渠道不同出现几种原价时,其综合原价可加权平均计算。
82.3×27.33%+81.7 ×16.51%+83.17×25.38%+ 80.06×30.78% =81.73 B、供销部门手续费: =原价×供销部门手续费率 供应价=原价+供销部门的手续费(2)材料包装费的确定
包括运输中的支撑、包装袋、包装箱、绑扎等费用。材料运到现场或使用后,要对包装品进行回收,回收价值冲减材料的预算价格。
(3)运输费用的确定:同一种材料因来源地不同,其费用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6.76 ×27.33%+11.14 ×16.51%+9.87 ×25.38% +7.33 ×30.78%=8.45(4)运输损耗费的确定:材料的原价×响应材料的损耗率
(5)采购及保管费的确定:材料运到工地仓库的价格×采购及保管费率
材料的预算价格:(材料原价+供销部门手续费+包装费+运输费+运输损耗)×(1+采购及保管费率)-包装品的回收价值
三、机械台班单价的确定
1、组成:
折旧费:施工机械在规定使用期内,每一台班所摊的机械原值及支付贷款利息的费用。
大修理费:指施工机械规定的大修间隔台班进行必须的大修,以恢复其正常功能所需的全部费用。
经常修理费:在寿命期内除大修理以外的各级保养。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指机械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拆卸所需的费用;运输费是指自停置点运至现场或从一工地运至另一工地所需的费用。
燃料动力费:指机械在运转或施工作业中所耗用的费用。人工费:指机上人员的工资。
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交纳的养路费 和车船使用税。
第四节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
工程造价工程量清单计价过程 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格式 组成:
1、封面表3-2,填表须知
2、总说明表3-3
3、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3-4
4、措施项目清单3-5
5、其他项目清单3-6
6、零星工作项目表3-7
第四章
决策段工程造价的
确定与控制
本章主要内容:
1、了解估算内容和估算方法。
2、熟悉决策阶段影响造价的因素;了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
3、熟悉财务报表的组成。
4、会计算投资回收期
第一节
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一、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
1、项目的建设规模:从投资总量上来说,建设规模越大投资越多,但单位投资额是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而逐渐减小的,这是因为大规模生产小规模生产在基础设施的投资上相差很小而导致的,这种现象称为规模效益递增。但规模的大小要和产品市场的需求量相一致否则就会出现规模效益递减的现象。所以合理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不仅要考虑项目内部各因素间的数量匹配、能力协调,还要使所有生产力因素共同形成的经济经济实体在规模上大小适应,以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2、项目建设的标准:是指项目想达到的规格程度。不同的建设标准会使工程造价有很大的差别。建设标准水平过高,会脱离我国的实际情况,标准过低也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所以,建设标准水平应区别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等级、不同功能合理确定。在建筑方面,应注意经济、适用、安全、美观的原则。
3、项目建设地点:地点的选择会对投资上有较大差距。一般从两个方面影响工程造价,一是项目建设期投资(地价等),二是项目建成后的使用上(交通运输等)。
4、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表现在工业项目中。包括:生产工艺方案的确定和主要设备的选择两部分。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
1、概念:可行性研究是在投资决策前,对拟建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对项目可能的拟建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进行预测和评价,由此得出该项目是否应该投资以及选定最佳投资方案的结论性意见,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2、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1)可行性研究是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
(2)是项目筹集资金和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依据;
(3)是项目科研试验、机构设置、职工培训、生产组织的依据;(4)申请建设执照的依据(5)是项目建设的基础资料;(6)是项目考核的依据。
3、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避免错误项目的投资决策;(2)减小项目的风险;(3)避免项目方案多变;(4)保证项目不超支、不延误;(5)对项目因素的变化心中有数;(6)达到投资的最佳效果。
4、可行性研究的阶段划分
5、可行性研究的编制程序
6、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
(1)小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隶属关系有各主管部门及各省、市、自治区或全国专业性公司审批;
(2)大中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各主管部门及各省、市、自治区或全国专业性公司预审,报国家计委审批,或由国家计委委托有关单位审批;
(3)重大项目或特殊项目由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预审报国务院审批。
第二节
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的概念
是指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依据现有的资源和一定的方法对建设项目投资数额进行估算。
二、投资估算的的阶段划分
投资估算阶段划分
投资估算误差率
投资估算的主要作用
项目规划阶段
±30%
1、按规划要求和内容,粗估项目投资
2、否定或决定是否进行深入研究的依据。
项目建议书阶段
±30% 内
1、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的依据;
2、否定或决定项目是否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
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
±20% 内
决定项目是否进行详细可行性研究
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
±10%内
1、决定项目是否可行
2、是否列入计划 评估审查阶段
±10%内
作为可行性研究结果进行评价的依据
2、作为最后决定的依据
设计任务书阶段
±10%内
1、作为编制计划,进行资金筹措的依据
2、作为控制初步设计概算和整个
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
三、投资估算的内容: 固定资产投资投资估算;流动资产投资估算
四、固定资产投资估算的方法
(一)静态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1、生产规模指数估算法
是利用已建成项目的投资额和生产能力估算拟建项目的投资额。
2、分项比例估算法
是将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分为设备投资、建筑物与构筑物投资、其他投资三部分,先估算出设备的投资额,然后按一定比例估算建筑物与构筑物投资和其他投资,最后将这三部分投资加在一起。
3、单位面积综合指标估算法:适用于单项工程的投资估算。
单项工程投资额=建筑面积单位面积造价价格浮动指数±结构和建筑标准部分的价差
另外还有单元指标估算法、资金周转率法等
(二)动态投资估算法:指在投资过程中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动态投资包括静态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投资方向调节税、涨价预备费及汇率变动等(见第二章)
五、流动资金估算法
是指为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等所必不可少的周转资金。它是伴随固定资产而发生的永久性流动资产投资
1、扩大指标法:是按照流动资金占某种基数的比率来估算流动资金的。(1)产值(或销售收入)资金估算率法
流动资金额=年产值(或销售收入)产值(或销售收入)资金率
例
1、某项目投产后年产值1.5亿,其同类企业百元产值流动资金占用额为18元,试求该项目流动资金估算额
该项目流动资金估算额=1500018/100=2700万元(2)经营成本(或总成本)资金率估算法
流动资金估算额=年经营成本(年总成本)经营成本资金率(总成本资金率)(3)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率估算法
流动资金估算额=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率(4)单位产量资金率估算法
2、分项详细估算法
流动资金估算额=年生产能力单位产量资金率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现金+应收及预付帐款+存货 流动负债=应付帐款+预收帐款
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1)现金估算;(2)应收(预付)帐款估算(3)存货的估算;(4)应付(预收)帐款的估算
第三节
建设项目财务评价
一、主要财务报表:财务现金流量表、损益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资产负债表、财务外汇平衡表
二、财务评价内容、基本报表与评价指标
三、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指标
1、财务净现值(FNPV):是把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财务净现金流量,按照一个给定的标准折现率(基准收益率)折算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
当FNPV0,则项目可行
2、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财务 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等于零时的
折现率。
财务的内部收益率基准收益率,则项目可行
3、投资回收期: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是指以项目每年的净收益回收项目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当静态投资回收期 基准投资回收期时,项目可行
动态投资回收期:是指在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情况下,以项目每年的净收益回收项目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当动态投资回收期基准的动态投资回收期,则项目可行
或者说当动态投资回收期项目的寿命期,则项目可行
4、投资利润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年份的年利润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是考察项目单位投资赢利能力的静态指标。当单位投资的赢利能力本行业的平均水平,则项目可行
5、投资利税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年份的年利税总额或项目生产期内年平均利税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
当投资利税率本行业的平均水平,则项目可行 关于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1、静态投资回收期
(1)项目建成投产后各年的净收益均相同,则静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公式为Pt=K/A
例1某投资方一次性投资500万元,估计投产后其各年的平均净收益为80万元,求该方案的静态投资回收期。解:Pt=500/80=6.25年
项目建成投产后各年的净收益不相同,则静态投资回收期可根据累计净现金流量求的。
第五章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 的确定与控制
第一节
概述
一、工程设计的含义:是指在工程施工之前,设计者根据已批准的设计任务书,为具体实现拟建项目的技术、经济要求。拟定建筑、安装及设备制造等所需的规划、图纸、数据等技术文件的工作。
在建设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
二、设计程序 设计前的准备阶段
初步设计
设计概算
技术设计
修正概算
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预算
设计交底和配合施工
三、工业建筑设计和工程造价的关系
1、厂区总平面设计:
(1)占地面积:面积大费用高,尽可能节约面积。
(2)功能分区:使平面布置合理紧凑,使生产工艺流程顺畅。
2、平面和立面的设计
(1)层数的选择:经济层数。
(2)层高的选择:层高增加,费用增加。(3)合理确定柱网:
(4)尽量减少厂房的体积与面积
3、建筑材料与结构选型
4、工艺技术方案与设备的选型和设计等
四、民用建筑设计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1、小区建设规划的设计:占地面积影响建设的总造价。在保证居住功能的前提下,密度越高越有利于降低小区的总造价。
2、住房建筑的平面布置:在同样建筑面积下,由于住宅建筑平面形状不同,其建筑周长系数(即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所占的外墙长度)也不相同。圆形、正方形、矩形、T型、L型其建筑周长系数依次增加,但由于圆形较矩形施工复杂较矩形费用增加20%~30%左右,所以矩形、长方形既有利于施工又能降低工程造价,而在矩形中又以长宽比2:1为最佳。
3、结构系数越小,设计方案越经济。
结构系数是结构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因为结构面积减小,有效面积就响应增加,这也是结构经济与否的标准。
4、住宅的层高与净高:据资料分析层高每降低10cm,可降低造价1.2%~1.5%,层高降低还可提高住宅区的建筑密度,节约征地费及市政费用,一般住宅的层高不宜超过2.8米。
5、住宅的层数:低层住宅为1~3层;多层住宅为4~6层;中高层住宅为7~9层,高层住宅为10层以上。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住宅层数的增加而降低,即层数越多越经济。但住宅超过7层,就要增加电梯费用需要较多的交通面积,因而费用增加。另外高层住宅要经受较强的风荷载,需要提高结构强度。
6、住宅建筑结构类型的选择:对同一建筑物不同的结构类型造价是不同的,一般说来砖混结构比框架结构的造价低。在选用结构类型时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用经济合理的结构类型。
第二节
价值工程
一、价值工程的含义:是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成本进行系统分析,用最少的成本支出实现必要的功能,从而达到提高产品价值的一门科学。
价值=功能(效用)/成本(费用)即V=F/C
二、提高价值的途径
提高产品的价值,有以下五种途径
1)提高功能,成本降低。这是最理想的途径。2)保持功能不变,降低成本。3)保持成本不变,提高功能水平。
4)成本稍有增加,但功能水平大幅度提高。5)功能水平稍有下降,但成本大幅度下降。
三、价值工程的一般工作程序
四、价值工程的应用
在设计阶段实施价值工程的步骤为:
1、功能分析:一般分社会性功能、实用性功能、技术性功能、物理性功能和美学功能5类
2、功能评价:比较各项功能的重要程度,用0~1评分法、0~4评分法、环比评分法等计算各项功能的功能评价系数,作为该功能的重要度权数。
3、方案创新:根据功能分析的结果,提出各种功能实现的方案。
4、方案评价:对各种方案的各项功能的满足程度打分,然后以功能评价系数作为权数,计算各方案的功能评价得分,再计算各方案的价值系数,以价值系数最大者为最优。
第三节
概算的编制与审查
一、设计概算的内容
三级概算的关系(如图)
一、概算的编制:设计概算是从最基本的单位工程概算编制逐级汇总而成。
1、扩大单价法:首先根据概算定额编制单位估价表(概算定额基价)它类似用预算定额编制的工程预算。
概算定额基价=概算定额中人工的消耗量×人工工日单价+概算定额中材料费×材料的预算价格+概算定额中机械台班消耗量×机械台班费用单价
扩大分部分项工程量×概算定额的基价=单位工程概算
步骤:计算工程量-套用概算定额-计算直接费-汇总后计算间接费利润税金等-最后汇总为工程概算造价
要求初步设计达到一定深度,建筑结构已比较明确时,才可采用。
2、概算指标法:
是用拟建的建筑面积或体积乘以技术条件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概算指标得出直接费,然后按规定计算其他费用,从而编制概算的方法。
步骤如下:根据拟建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概算指标-根据选定的概算指标计算拟建工程的概算造价-根据选定的概算指标计算拟建工程主要材料用量。
适用范围:当初步设计深度不够,不能准确地计算出工程量,但工程设计是采用比较成熟而又有类似概算指标可以利用的,可采用此法。两种方法:直接概算指标法、修正概算指标法
3、类似工程预算法:
是利用技术条件与设计对象类似的已完工程或在建工程的工程资料来编制拟建工程设计概算的方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拟建工程初步设计与已完工程或在建工程的设计类似而又没有可用的概算指标时。但须对结构差异和价差进行调整。
三、设计概算的审查
1、审查的内容:
(1)审查设计概算的编制依据:合法性、时效性、适用范围。
(2)审查概算的编制深度:编制说明、编制深度、编制范围
(3)审查概算的内容:1)是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2)建设规模、建设标准、投资数量;对概算投资超过批准投资估算的10%以上,应查明原因重新上报审批。3)编制方法、编制依据;4)工程量是否正确;5)材料用量和价格;6)设备的规格、数量和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7)安装费用的计取;8)综合概算和总概算的内容与方法;9)概算文件的组成;10)工程建设其它各项费用;11)“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治理;12)技术经济指标;13)投资的经济效果。
四、审查设计概算的方法
1、对比分析法
2、查询核实法
3、联合会审法
第四节 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查
一、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1、依据(1)施工图纸及说明书和标准图集;(2)现行预算定额和单位估价表;(3)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4)材料、人工、机械台班预算价格及调价规定;(5)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等
2、编制方法:
(1)单价法:(2)实物法
二、施工图预算的审查
1、审查的内容:(1)审查工程量;(2)审查材料设备的预算价格;(3)审查预算单价的套用
三、审查的方法:
1、全面审查法又叫逐项审查法,是按预算顺序逐一的全部审查的方法。
2、标准预算审查法:是对利用标准图纸或通用图纸施工的 工程,以标准预算为准,只对局部修改部分单独审查,不需逐一详细审查。
3、分组计算审查法:预算中有关项目按类别划分若干组,利用同组中的一组数据审查分项工程量的方法。
4、对比审查法:当工程条件相同时,用已完工程的预算或未完工程但已经过修正的工程预算对比审查拟建工程的一种方法。如:采用同一施工图纸,只是基础部分或施工条件不同;工程设计相同但建筑面积不同;工程面积相同但设计图纸不完全相同。
5、“筛选法”审查:相同结构形式的建筑物,虽然面积高度不同,但各分部分项工程单位面积指标变化不大,找出单位面积的工程量、价格、用工三个基本指标用来筛选各分部分项工程,对不符合的进行详细审查。
6、重点审查法:抓住工程预算中的重点进行审核的方法。
第六章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与
合同价款的确定
第一节 概述
一、建设工程招标与投标及范围
1、建设工程招投标的概念
建设工程招标:是指招标人(或招标单位)在发包工程项目前,按照公布的招标条件,公开或书面邀请投标人(或投标单位)在接受招标文件要求的前提下前来投标,以便招标人从中择优选定的一种交易行为。
2、投标:是指具有合法资格和能力的投标人(或投标单位)在同意招标人拟定的招标文件的前提下,对招标项目提出自己的报价和相应条件,通过竞争企图为招标人选中的一种交易方式。招标单位又叫发包单位;中标单位又叫承包单位。
3、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下列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1)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2)全部或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家融资的项目(3)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二、建设工程招标的方式及基本原则
1、建设工程招标方式(1)公开招标(2)邀请招标
2、招标的基本原则(1)公开原则(2)公平原则(3)公正原则(4)诚实守信原则
第二节 建设工程承发包方式
我国建设市场中的承包方式
按承包范围(内容)分: 建设全过程承包;阶段承包;专项承包 按承包者所处的地位分:总承包;分承包;独立承包;联合承包 按合同类型和计价方法分 :投标竞争;委托协商承包;指令承包
按获得承包任务的途径分: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统包(交钥匙)合同
一、按承包方式和范围划分承包方式
1、建设全过程承包:又称“统包”,即通常说说的“交钥匙”工程。适用于大型工厂、住宅区、国防工程。
业主只提出使用要求和竣工期限,承包商从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组织施工、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等建设的各阶段负责完成
2、阶段承包:包工包料;包工部分包料;包工不包料
3、专项承包:对某一专门项目承包。第三节 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价款的确定
一、建设工程招标
1、招标人应具备的条件:招标人是依法提出要进行招标的项目,公布招标的内容,并面向社会进行招标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招标机构分为甲、乙两级
二、建设工程投标
根据我国《招标投标法》,投标人是相应招标、参加投标竞争的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人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应当具备相应施工企业的资质。并在工程业绩、技术能力、项目经理资格条件、财务状况等方面满足招标文件提出的要求。我国投标报价的模式
合同价款的确定
1、总价合同:是指在合同中确定一个完成项目的总价,承包商据此完成项目全部内容的合同。
2、单价合同:是指项目业主单位或其招标人向投标的各承包商提供一套以某一具体工程为标底的招标文件,让他们以工程量清单的形式报价有业主与承包商共同承担风险。
3、成本加酬金合同:是指业主向承包商支付实际成本并按事先约定的某一种方式支付酬金的合同。
适用于急于上马的工程或新工程。风险有业主完全承担
第七章 建设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 的确定与控制
第一节 工程施工计量
一、工程计量的重要性
1、计量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
2、计量是约束承包商履行合同义务的手段
二、工程计量的程序
1、施工合同约定的程序
2、建设工程管理规范规定的程序
三、工程计量的依据
1、质量合格证书
2、工程量清单几家规范和技术规范
3、设计图纸
四、工程量计量方法
1、均摊法:就是对清单中某些项目的合同价款,按合同工期平均计算。
2、凭据法:根据承包商提供的凭据进行计量支付。
3、估价法:按合同文件规定,根据工程师估算的已完成工程的工程价值支付。
4、图纸法:按照设计图纸所示的尺寸进行计量。
5、分解计量法:根据工序或部位分解为若干子项,对完成的项目进行计量支付。
第二节 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
一、我国现行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的工程价款的确定方法如下
1、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照合同已有的价格确定;
2、合同中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可以参照类似价格变更;
3、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有承包人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工程师确认后执行。
(一)采用合同中工程量清单的单价和价格
(二)协商单价和价格 第三节 施工阶段造价的控制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
一、组织措施
二、经济措施
三、技术措施
四、合同措施
第五节 工程结算
一、工程价款的结算
(一)工程价款的结算方式
1、按月结算
2、竣工后一次结算
3、分段结算
4、结算双方约定的其他结算方式
(二)工程预付款
1、按合同约定
2、公式计算法
三、工程预付款的扣回
发包人支付给承包人的工程预付款是预支款。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拨付的工程进度款数额的不断增加,原支付的预付款应以抵扣的方式予以扣回。扣款方式:
1、由发包人和承包人通过协商用合同的形式予以确定,采用等比例或等额扣款的方式。
2、从未施工工程尚需的主要材料及构件的价值相当于相当于工程预付款数额是扣起,从每次中间结算工程价款中,按材料及构件的比重扣抵工程价款,至竣工前全部扣回。因此,确定起扣点是工程预付款起扣的关键。起扣点公式:
T=P-M/N T:起扣点
P:承包工程合同总款 M:工程预付款
N:主要材料构件所占比重
例:某工程合同总额200万元,工程预付款合同约定站工程总额的15%,主要材料、构件所占比重为60%,问预付款是多少?起扣点是多少? 解:工程预付款:200×15%=30(万元)起扣点:T=200-30/60%=150(万元)四:工程进度款 工程进度款的计算
1、可调工料单价法
2、固定综合单价法
3、工程价格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