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讲稿)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讲课稿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源于实践,由于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怎样来理解认识发展的过程,并从中把握其规律,这就是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首先,一起来看毛泽东《实践论》中的一段话:“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事实上,毛泽东的这句话就揭示了认识运动有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不断循环往复就构成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第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是通过认识事物外部特征和现象逐渐把握事物本质的过程。主要涉及两个概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负责认识事物的外部特征,而理性认识负责把握事物本质。那现在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者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的含义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它是认识的初级阶级。人的五种感觉器官主要是眼耳口鼻手(触)。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感觉: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比如天气很暖和,是你的触觉感觉到的;外面的房屋很高则是视觉发挥的作用。因为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所以它是认识运动的起始环节。
知觉: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的整体反映。从这个含义中,可以看出知觉和感觉的不同:认识从个别到全面。有哪位同学去过海边?能不能分享一下对大海的认识。
用感觉器官把握事物的整体特征,这个过程就是感认的第二种形式——知觉。事实上,刚刚这个过程并不是知觉,而是表象,是感性认识的第三种形式。表象:人脑对过去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是曾经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再现。
通过理解“表象的含义”,就能知道刚刚我们对大海的认识是表象而不是知觉。因为感觉和知觉强调的是外部事物就在眼前,可以直接感受到;而表象则是事后对客观事物的回忆。
同时,从感觉、知觉到表象,可以看出已经存在一个从部分到全体、从直接到间接的趋势。但总体来说,感性认识只是在直观地反映着外部世界,并没有深入对事物本质的探讨,所以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的特点是直接性。
我们要真正认识客观事物,不能只抓住其表面联系,更要把握它的本质,而认识事物本质而任务就交给了理性认识。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的含义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和感性认识一样,理性认识也有三种形式。
概念:对同类事物共有的一般特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概念我们随处在用,如水果、民族、国旗。
判断:展开了的概念,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是对事物是或者不是、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形式。如肯定判断:知识就是力量;否定判断:人民就是公民。人民是政治概念,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因而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公民是法律概念,只要是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
推理:形式上表现为判断和判断之间的联系,从事物联系中由已知合乎逻辑地推出未知。
从概念—判断—推理,是理性认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先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整个过程都表现为抽象概括,所以和感性认识相比,理性认识的特点更突出地表现在其抽象性、间接性上。
通过PPT上的表格,可以更直观地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进行对比。刚刚讲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形式和特点,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但是它们之间又不是相互分离的,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它们的关系。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可能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我们需要感性认识,但是对于更深刻的认识世界,把握事物的本质,则需要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通过这张在几天前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广为转发的图片来理解这句话。小学生和大学生都同时看见了这张图片,这是一种感觉。但显然他们的认识程度是不同的。小学生可能只会关注图片本身,而大学生了解这幅画背后的时代背景和寄寓的深厚内涵,还可能潸然泪下。所以看事物要看其本质,感性认识有待上升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离不开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当然,不能用片面的眼光,而应辩证看待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过分重视感性认识,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只注重理性认识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所以我们要辩证看待两者的关系,并不断推动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因为这个过程是从现象到本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才能实现。4.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①勇于实践,深入调查,收集丰富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渡的基础。习近平深入到贫困地区进行调研,在2014年全国贫困人口总数高达8000多万。八千多万贫困人口,这是获得的直观的感性材料。
②通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这是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渡的关键。基于对感性材料的分析概括,明白是什么原因致贫,然后才能精准扶贫,“五个一批”脱贫路径正是基于对出现贫困原因的分析提出的。5.重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不能仅仅依靠外部的输血,更要靠自身造血。
需要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非理性因素主要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起作用的结果。例如郭亮村挂壁脱贫公路所体现出来的“永不言弃的太行山精神”就是非理性因素发挥积极作用之后的结果。
(二)从认识到实践——第二阶段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必须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所以开展第二阶段是必须的。
1.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第一,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些都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
第二,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屠呦呦进行疟疾研究,从中药中获取灵感提取出青蒿素,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造福百万疟疾患者。2.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①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具有指导意义,才能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强大生机。
②一定的中介环节即实践目的、实践理念、实践方案等。
③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推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到人民群众特别谈到了青年在推动发展中的作用。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仔细领会总书记精神,我们广大青年也可以将其转化为实践。
④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实现了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吗?答案是既完成了,又没有完成。说完成了,是因为在由认识到实践飞跃的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那么对于这一具体运动过程就算完成了。说没有完成,这是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还是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
如改革开放初期在农村进行的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将正确的认识付诸于实践。但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逐渐转移到城镇或城市,导致农村土地闲置,这将极大影响农村的发展,根据新的实践的变化,提出了“三权分置”即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1.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性
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人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客观和主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2.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由于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因而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
所以,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而道路是迂回曲折的;表现形态既不是直线式,也不是循环式,而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
学习了本节课,要注意把握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要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坚持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
第二篇: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中心论点: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基本构架(1):实践——认识——实践
(一)从实践到认识(认识运动辩证过程的第一步)
从实践中获得认识的两种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其中,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又经历了能动的质的飞跃。)
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从感觉到知觉到表象,包含了认识的三个步骤。感觉,即实践的主体——人,利用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触觉、听觉、嗅觉等)初步与客观存在的事物建立了联系,即事物为人所感知;知觉,即人意识通过感官的反映对所接触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大脑中勾勒了初步的形象;表象,即人通过自身思维的加工,初步在意识中勾画出了先前反映在大脑中的事物的相对完整的肖像画,形成了自己对该事物浅层的认识。这两个阶段是实践中介的第二系统——人的感官和大闹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运动的结果。这是个由个别的特性到完整的形象,由当时感知到的印象的直接保留和事后回忆的过程,这里已经包含着认识由部分到全体,由直接到间接的趋势。因为尽管我们的感官所能捕捉到的关于客观事物的信息是有限的。但我们的思维会对来自于感官的信息进行加工和修补,从而在大脑中形成一个相对较完整的形象反映。但从整个的认识过程来看,我们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而得到的认识却只是事物的浅层以及对事物表像的反映。例如,我们在初次看到桌子的时候,并不知道它是桌子,我们首先看道的是它有四条腿和一个平面。在被告知它叫“桌子”之后,我们开始称之为“桌子”。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它为什么叫桌子以及桌子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它有什么用途等等。在我们的意识里一开始只有一块板放在四条腿上这个概念而已。这是一种“生动的直观”,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特点。感性认识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比如说我们一开始只知道桌子是四根木条上撑着一块木板,并不知道木条与木板是相连的。那么我们在模仿着做桌子的时候可能就会在为什么木条怎么也无法站立住,怎么也不能撑起那块木板而苦恼无比。这种由观察事物的外部形象而得出的认识是很肤浅的,依靠这种认识,我们很难找到正确的进行实践的方法。所以,感性认识虽然是生动的、形象的,但是还不深刻,这是其局限性所在,因而也是它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因所在。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所谓概念,是我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事物表象的相对完整的认识。这一过程是承接于感性认识的。感性认识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材料,我们再运用自己的能动思维对所积累的材料进行整理加工,从中剥离出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等一系列用于界定事物物理特性的信息,进而加以命名,形成固定的认识。例如,桌子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称为桌子的,而是在对它进行一定的认识之后,我们才把这种四根木条支撑着一块木板的物品定义为桌子。这个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剥离有效信息,形成固定认识的过程就是形成对事物的概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接收了大量的来自于感性认识所积累的材料,并通过抽象思维对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整理。
但是,四根木条支撑一块木板的物品也很多,如凳子、床等,这诸多的形象汇集予我们的意识中,很多时候会使我们分不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但在对桌子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之后,我们知道,桌子一般比凳子高,没有床那么大,而且凳子是用来坐的,床是用来睡的,桌子是用来放东西、读书、写字和吃饭的等。在着诸多的定义限制之下,我们分清了桌子和凳子和床的区别。但反过来思考,我们会发现,我们也是在桌子、凳子和床之间混乱了好久,不断地分辨,在分辨和混乱之间不断地练习,才慢慢地积累出关于桌子的较为确切的认识,从而在自己的大脑中剥离出来桌子区别于其他二者的特有形象,将三者彻底分清的。这个对桌子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更加准确的认识的过程,就是一个判断区别的过程。
此外,在认识了事物的外表之后,我们开始对事物的内部结构进行更为深刻的认识,这是我们进行实践的要求。例如我们想要做桌子,就必须了解桌子的结构是怎样的,要怎样才能把它做出来。这一过程中,我们会选择先对桌子内部进行推理,根据桌子的结实和桌腿与桌面的不可分割我们推理出二者是连接在一起的。在进一步的探索之后,我们就对桌子的结构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这时我们的认识就前进了一大步,至少我们在做桌子的时候不会就把一块木板放在四条腿上那么看似简单事实上却怎么也做不出来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表现为一系列的抽象概括、分析和综合。这个阶段是“抽象的思维”的阶段,即认识过程开始从客体到主体的运动转变为主体内部的运动的阶段。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据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在这个阶段中,我们的认识已经从一大堆错综复杂的表象中过滤出来,逐渐有了较为清晰的条理。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再停留在它的外部形象阶段,而是进入对内部结构以及运行情况的探究。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它对事物的反映是深刻的。深刻的理性认识在经过人们的二次整理、加工之后,变得有条理性和富有指导意义。这时,理性认识就成为了理论。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辩证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正如我们先前所提到的,在理性认识中,我们形成概念的过程以对感性认识所积累的大量感性材料的承接为前提。正如工厂没有原料就无法进行生产加工一样,没有大量的感性材料的积累,我们就无法运用自己的抽象思维对事物形成固定的认识。因此,感性材料的积累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建立在大量感性材料基础上形成的理性认识才有可能是正确的认识,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的唯物论。也就是说,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意味着我们把自己的思维运动的对象植根于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中。因为感性认识所获得的材料几乎都直接来源于客观世界,即感性认识是意识反映物质的过程。因此,感性认识的成果是客观的,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初接收的材料也是客观的,理性认识作用的对象仍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这就是认识的唯物论。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想认识。
只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感性认识往往只是对事物表层的认识,这些认识大多不够深刻,不能立即用于指导实践。指导实践的认识必须是正确的、深刻的认识,能经受住实践检验的认识。而这一点只有理性认识才能做到。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辩证法包括联系观、矛盾观和发展观,坚持认识论的辩证法,就是用联系的、矛盾的、发展的方法来构建我们的认识论。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使二者在认识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帮助,而不是把它们孤立开来。同时,要分清楚他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在适当的时候主动促成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发展,实现认识的质的飞跃。此外,要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看作是向前发展的过程。认识不可能总是停留在一个阶段,它总是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在实践的推动下不断进步的。而二者的进步也往往伴有一致性,感性认识推动理性认识的发展,而本阶段的理性认识有助于推动下阶段感性认识向前进步。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感性认识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理性的分析和推理,而理性认识运动中也不断产生新的感性材料,从而不断地推动我们的认识向前发展。
(2)统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我们通过实践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形成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这是认识通过实践由客体运动到主体的过程。认识在经过主体的运动即抽象思维的运动后,形成了一定的理性认识。但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认识是否真正从感性过渡到理性,却一直受着实践的检验。如果割裂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经验论和唯理论。即一味地坚持从感性认识出发而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会导致我们过分相信现有的经验而忽视了对经验的提取、分析以发展出更加有利的认识;而只注重理性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感性材料的积累,就会使我们的认识脱离实际而成为虚妄的空谈。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4、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的理性认识的基础。
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是指我们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并从中积累足够数量的感性材料。这是认识运动开展的前提,也是认识运动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所积累的材料大都是没有经过加工整理的粗毛坯,但我们正是从这些粗毛坯中提取出对我们有用的材料来推动我们认识运动的发展的。
在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之后,我们接下来的任务是将这些复杂的、伴有大量杂质的感性材料运用我们的抽象思维进行抽丝剥茧般的分析整理,这一过程包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等内容,从而得出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得出可用于指导实践的认识,我们称之为理论。
(二)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必要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我们所进行的一切认识世界的活动都是为了创造出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实践。
来源于实践的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才有其存在的意义。理论对实践的依赖,除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正确理论之外,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二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同样,实践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因此,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二者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不断推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大活动的发展。
实现条件: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是系统化的理性认识,对相应领域的实践活动有强大的指导作用。如,万有引力定律推动了经典力学的发展,并指导我们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而相对论的提出则使得穿越时空也成为了可能。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人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人以其体力和脑力的主观能动性既从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开展认识的运动,从而得出可用于指导实践的认识,又将所获得的认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作为实践活动的指导。因此,理论要回到实践中,还需要人的努力。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人民群众所掌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由人民群众掌握指导实践的理论,将会使理论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从而实现实践结果的最优,创造人类伟大的历史。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所以,认识运动的一般过程是:第一阶段的实践(获取丰富的感性材料)——认识(运用抽象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得出理性认识)——第二阶段的实践(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取得更好的实践成果)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实践——认识——实践——认识——实践……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循环的过程,而是不断循环往复、一步步深化和提高的过程。即:第一阶段的实践——第一阶段的认识——实践的第二阶段——认识的第二阶段——实践的第三阶段……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不只是实践到认识和认识到实践多次飞跃的综合,而且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运动状态:人们的认识活动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性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即人类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经过加工成为可用于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推动了实践的发展,发展了的实践中又产生了新一阶段的感性认识……认识和实践就在这样的反复循环中彼此作用着向前发展;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后一阶段的认识是前一阶段认识经过实践作用发展的结果,而后一阶段的实践也在新的认识的指导下而较前一阶段进步。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原因: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就存在着差异。出生之后,由于所处环境和所经历的事的不同,人们对待事物的认识会养成不同的思维习惯和视觉定式,这一切都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比如说,在望远镜发明之前,人们无法对宇宙世界的种种景象作出合理的解释,于是出现了众多奇异的传说。此外,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第二,由于物质世界及其发展的无限性,人们的认识如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但这并不等于说实践算完成了。恰恰相反,在现有的已经取得的实践成果上,还会衍生出新的理论来指导更高一级的实践。因为每一次实践的过程都是获得新的感性材料的过程。一旦感性材料放在我们面前,我们就从新进入认识发展的新环节中,新一轮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又开始了。只要实践不停止,人们的认识就不会止步。所以,人们的认识活动是无尽的。因此,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客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总是在进行着的,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要有实践,就会有认识的需要。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会在实践的过程中给实践以指导,同时自身也不断向前发展。而实践也会在认识的指导下不断发展,人们在实践中又获得新的认识,推动认识向前发展。在新的认识的指导下,实践不断地向更高层次前进。人类的两项根本活动因着人的本能而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人类的前进。“主管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具体的: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历史的:主管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方法论: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即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并且虽然在不断向前发展,但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的条件下还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即主观认识也应该在相应的时期和条件下保持对实践的稳定的认识。而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得事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第三篇:考研政治马原强化资料-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讲解
考研政治怎么复习?在考研复习中,复习资料的选择至关重要。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整理了【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同时可以为大家提供名师考研政治视频、考研政治复习资料、考研政治真题和考研政治辅导等,助您冲击名校!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既是它的可靠性所在,也是它的局限性所在。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这是认识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理性认识在形式上超越了客观事物,而在内容上则更深刻、更正确、更完整地反映了客观事物。这是它的特点和优点,但也造成认识脱离现实的可能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所以,“熟知不等于真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的。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
有的知识为背景,使用已有的概念和逻辑框架,在理性认识参与和指导下进行。同样接触客观事物,由于理论准备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所谓“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就是这个道理。现代科学哲学中所谓“观察渗透理论”的命题,也指明人总是以自己的历史文化为背景进行观察的。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是否可靠,能否转化为现实,理性认识本身无法回答。这是认识过程中遇到的又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从实践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指导实践,使认识物化、对象化,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从认识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过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般性的东西,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个别的、具体的事情。一般与个别、理论与实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必须从实际出发,把一般的理论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能从理论原则出发,不顾实际情况地生搬硬套。成语中的“量体裁衣”和“按图索骥”,就是两种正反的典型事
例。第二,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理论向实践转化,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此就必须以对客观事物的事实性认识为基础,对客体的价值即它对人的有用性作出科学的评价,按照客观事物的尺度(外在尺度和人自身尺度(内在尺度,在观念中建构起实践改造所应达到的理想客体,即形成实践观念。这是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变理论为现实的中介环节,也是决定性的环节。第三,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第四,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最终把实践观念和行动方案变为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3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在认识活动中,实践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无论是实践活动还是认识活动,都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人的理智、情感和意志是融合在一起的。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①指导作用。人的认识活动是有目的地探求真理的活动,无论是认识课题的选择、认识工具的使用,还是认识结果的总结和概括,都离不开理性因素的指导。②解释作用。借助科学理论,可以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现象作出系统的说明。③预见作用。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的科学预见比起以日常经验为基础的经验推测,具有更大的可靠性。
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虽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动力作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而实践对认识发生作用,还得通过情感、意志这些非理性因素。人总是在一定的情感、意志的影响下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积极的情感、情绪给认识活动注入活力,对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力量。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意志对人的认识的发展也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②诱导作用。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种种想象和幻想,而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的极
可贵的品质。列宁说:“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③激发作用。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激发下会导致直觉和灵感,而直觉和灵感这种非逻辑力量可以弥补逻辑思维的不足,激发人的创造力,它是一种重要的认识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并重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它全面分析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积极作用和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同非理性主义划清了界限。
(4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的发展过程还表现在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上。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恩格斯说:“从历
史的观点来看……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对于某一自然现象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比较科学的理论。认识社会生活更是如此。我们党对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算达到比较完整、科学的认识,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5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这一认识运动过程和基本规律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
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时,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
造性运用。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认识从群众中来,主要是从群众的实践中来;认识回到实践中去,也主要是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去。
在紧张的复习中,中公考研提醒您一定要充分利用备考资料和真题,并且持之以恒,最后一定可以赢得胜利。更多考研政治复习资料欢迎关注中公考研网。
第四篇:运动的描述讲稿
第一章
运动的认识
同学们!相信经过初中三年物理的学习我们对运动这样一个概念都有了自己的一个大概的认识和了解。我们知道运动是指随着时间的退役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这样一个过程。天空中飞翔的老鹰,公路上奔驰的汽车,足球场上滚动的足球,这些物体都是在运动着得,就连平时我们认为在哪里静止不动的大山啊,其实也是在“坐地日行三千里”。运动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大至天空中的星星,小至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那么今天呢,我们就将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来学习运动这一概念
在学习今天新的课程之前我想大家和我一起来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一列火车长度为380米,运行速度为120km/h,求它从北京开往广州所需的运行时间。(北京到广州的距离大约为2200公里。)
其实啊,同学们在看见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觉得很简单,我们在初中甚至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见过太多这种问题了对吧?
t2.210380101103320.035这样我们就已经把他给算出来了!但是我希望大家注意的一点是我们平时在描述一辆火车的运行时间的时候我们其实只关心它运行了多少小时、多少分钟对吧?我们不会去管说这辆火车到底运行了多少小时多少分钟外加多少秒对吧!所以虽然说上面我们算出的结果是正确的但却不是最合适的,就像我问你早上吃了什么,你却回答我说你昨晚上没怎么睡好。你的回答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这里却不是我最想要的答案。在数学当中我们以前学过一种方法可以最后把这个正确的答案变成我们想要的那个合适合理的答案。那就是估算,估算的核心思想就是忽略次要的因素,突出重要矛盾。这里我们可以让20.03520。这样就得出了我们想要的那个合适题目情景的答案。到此为止。我们用数学的方法解决了这个物理的问题。但是物理学家就不干了!凭什么我们物理问题都得用你们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啊?不行!我得用我物理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那用物理的方法要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聪明的物理学家啊就运用了同估算相同的思想(即武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矛盾。)提出了一个新的物理概念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质点。
什么事质点呢?质点就是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进行研究,那么这个有质量的点就被我们叫做质点。既然是一个点,那么他肯定就是没有大小,不占体积,只有质量的。在上面的问题当中我们如果把火车当做指点的话,那么最后是不是可以得出和估算相同的结果?既然我们说了质点的提出需要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矛盾,那么我想问一下大家前面的这个题目当中次要因素是什么,主要矛盾又是什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私底下去讨论。在这里我需要特别和大家指出的是质点它其实只是我们物理学家理想出来的一个物理模型,换句话说那就是质点其实并不是真正存在的。
有了质点这个概念之后不仅我们物理学家因为争了一口气而高兴啊,其实我们同学也很高兴啊,有同学在下面都已经在说了,质点是个好动西啊,以后只要一遇见问题我就直接把那个物体当做质点来研究,多方便啊。然后有一天我问我们的一位同学说路边的那棵树到底有多高啊?我们这位同学也特别聪明,才学了质点这个概念,他就不假思索的告诉我说那棵树的高度是0,我问为什么啊,他直接告诉我说直接把那树当做质点不就行了。但是这样真的可行么?我们有的同学已经在说了。这是不行滴!换句话说,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可以被当做质点来进行研究。
到这里可能有的同学就开始迷糊了!那到底哪些物体可以被当做质点来进行研究呢? 换句话说,到底在什么样的一种情况下一个物体可以被当做质点进行研究!在这里老是给大家总结了这样的三种情况,在下列的情况下啊我们的物体可以被当做质点来就行研究!(1)平动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一般研究物体的转动时不能把物体看作质点.
(2)物体有转动,但物体的转动不是我们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时,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已变成了次要因素.
(3)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作质点。
在第一种情况当中,平动的物体因为各个点受到的力相同,那么各个点的运动情况也相同。既然这样,我当然可以吧它当做一个质点来进行研究咯。
对着三种物体可以被当做质点的情况进行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物体能不能够被当做质点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是不是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所以啊一个物体能不能够被当做质点还是要看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刚才我们也提到了,质点和我们数学当中的点都是没有体积和大小的!那么他们是一回事么?我们现在就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都是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
2、不同点:质点是实际物体的抽象,它具有一定的物理内涵,不仅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而且是一相对的物理概念;几何中的点没有质量,仅表示位置,而且应该绝对的小。
了解完质点这样一个概念之后啊,我们回到最开始坐车的那个问题上面来,可能火车大家没几个人坐过,那么汽车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肯定坐过。既然如痴,那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在乘坐汽车的时候,路边的人看我们的话认为我们是在飞速运动着的,对吧.而同我们一起乘坐这辆汽车的其他乘客的眼中呢?他们却是认为我们是静止不动的,那有的同学也许就在纳闷了!为什么同一个物体在不同人的眼中的运动状态会有所不同呢?其实啊,预习过的同学很快就能想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我们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参考系是我们为了定性的描述物体运动的状态而引入的一个新的概念。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是相对而言的,那么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就必须选择一个标准作为参考,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就叫做参考系。那么同学们也许会有何前面学习质点时相同的疑问,也就是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可以被当做参考系,还是参考系的选择的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其实啊,这个问题不管事从学术上面还是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参考系的选择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换句话说就是所有的物体都可以被当做参考系,但是我们在选择参考系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的一个因素就是参考系的选择会最总影响到我们要研究物体运动的复杂程度,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老师要研究一下自己受伤带的手表上秒针的转动,我如果以地面作为参考系的话,那么秒针在转动的同时也会各种平动,这个时候要研究他的运动状态就比较复杂。但是如果我们以表盘作为参考系的话,不管我这个戴表的人是在走,在跑,再跳还是躺着,站着。秒针始终只是在绕着表盘转动,这时我们的研究就会简单很多。所以参考系的选择虽然是任意的,但是因该尽量使我们所研究的问题简化。
在看上面这个例题,我们不难看出参考系选择的不同,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会发生变化。车外的人是以地面作为参考系,所以在他们的眼中我是运动的,而车上的人是以汽车作为参考自,所以在他们看来我缺是静止的。这个在我们平时做题的时候需要特别留意一下,一面因为参考系的选择而出现做题的错误。
另外一个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我们在比较两个物体运动快慢的时候必须选择同一个参考系作为标准。我们知道人肯定跑的比车慢,而乌龟呢肯定要比蜗牛要快。那我们能说人跑的比乌龟慢么?这个结论显然是错误的,同样的如果我们在比较的时候选择的参考系不同的话,那我们所进行的比较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最后给大家提出的一点就是参考系在选择之后呢我们就假定它是静止的了,注意“假定”二字,也就是说参考系不一定是真的静止的。好了!定性的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呢我们已经有了参考系了。那如果我想定量的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该状态的变化量又该怎么办呢?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引入了数学上面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个概念——坐标系。坐标系最早是由笛卡尔发明的,同属选上面的坐标系类似,物理上面的坐标系也分为3类,直线坐标系,直角坐标系以及空间三维立体坐标系。构成上也是分为三部分:坐标原点,方向以及标度。其中标度是指单位刻度所代表的物理量是什么。由于在数学上我们已经深入的学习过坐标系了。所以今天在这里我也不做过多的阐述。直接来一起做一个例题加深对坐标系的印象。
一个小球从离地面5m高的A点自由下落,落地后反弹。在离地面一米高的B点被接住。如果以A点一下两米作为坐标原点,坐标方向取向下为正,那么请问A点和B点的坐标分别是多少!
5m 1M
第五篇:太平天国运动讲稿
太平天国本身是一次相对典型的古代农民起义,即王朝末期,人口增长但土地兼并严重,政治腐败加重,底层人民进入无法生活的境地。这种情况下,不得不揭竿起义。起义领导人与以往一样,有不入流的知识分子,有地方大族,也有纯底层上来聪明干将。之所以和以往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不同,是因为恰好处在中国被动进入近代的时间里,所以不得不面对西方国家的介入,所以称为有了反帝的意义。
许多人质疑太平天国是否属于反帝反封建运动,主要在于三点: 一是太平天国并未提出比清政府更先进的理论和行为,虽然清政府是封建,但太平天国的封建程度并不比他轻。
二是战争带来极大破坏,并没有让底层人民生活幸福,反而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三是太平天国使用的拜上帝教,俨然邪教化的基督教,这种政教合一的政治模式和邪教特征,是否让其比坚持儒家思想清政府更不正义?
其实,如果抛去太平天国所处的历史时期,着重看待太平天国作为古代农民起义的一面,这三点都不是问题。毕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整个大清国从皇帝到百姓,几乎没有人意识到时间已经进入近代,这种情况下,太平天国具备古代农民起义的普遍特征并不奇怪。
第一,传统的农民起义本就不可能有更先进的理论。农民阶级的反封建,因为对压迫的反抗具备正义性,但不代表农民阶级有提出更先进生产关系的能力。所以农民起义的结果往往是起义领袖最终向新的封建统治阶级靠拢而结束。第二,古代战争尤其是农民起义的破坏性本就是巨大的。一是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口的暴增导致粮食的不足,所以战争过程中,必然伴随大量的人口死亡,才能保证双方军队的口粮;
二是古代环境及生产力决定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对人生命的漠视度,古代许多改朝换代,人口伤亡超过一半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第三,能够搞大规模行动,从来不是老百姓生活不了一哄而起就可以的,造反的关键是组织而不是个人。
而在古代的农民起义而言,最主要的组织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由本就占据大量人口甚至军队的大族牵头,通过原有的力量组织;二是利用宗教来组织。
前者多出现于地位较高的人牵头造反情况,尤其多出现与唐宋以前世家大族存在的时候;后者多出现与地位较低的人牵头造反情况,从黄巾起义(如果不算陈胜的鱼腹书的话)持续到义和团。对于普通农民来说,知识严重匮乏,纪律整理难度大,所以在古代起义时候往往通过宗教才能较为有效地组织。细数历代农民起义,大部分都多少有宗教参与。而古代宗教用今天眼光看,几乎都可以列入邪教范畴了。所以太平天国的这种行为并不特别。这里插个观点:组织活动是一个难度极高的行为,但也往往是普通人容易忽略的行为。在古代尤其困难。历代农民起义,除了明末起义外,几乎都要么通过本身就有钱有人的地方豪强、军队将领至少也是大家族模式,要么就得通过宗教模式,因为除了这二者,想在官府眼皮下去串联、准备、统一指挥,几乎是天方夜谭。一直到了近代的革命党,才算勉强脱离了这两者,有了用新理论组织的情况。但是细看革命党的组织,除了利用会党(带宗教性质)或军队(军队组织)这种本身就有组织性的势力外,真正自己的组织行动往往局限在小几百人以内。也正是后来共产党组织能力太强了,让人有了种错觉,觉得正常组织就该这样,宗教组织是落后的。其实,人家用宗教组织不过当时最常态而已。
所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典型的古代农民起义特点,有反封建一面,也有无法提供先进生产模式造成巨大破坏一面。今天我们回头看知道1840年以后是近代史了,但在咸丰元年,人们普遍认知还停留在古代情况下,不能要求太平天国运动有更先进的行为。直到后期,帝国主义力量介入后,太平天国运动才不得不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形势,而他们的选择又增添了反帝一面。事实上,中国真正能称作近代农民运动的,得到义和团了。义和团的行动规模、目标和纲领,才和传统的古代农民运动有着鲜明区别。
补充问题。1.太平天国是不是比清政府更残忍?
整体而言,这么说是不对的。固然从后来描述看,太平天国做了很多残忍的事情,但首先要求清楚,今天看到的资料大部分是胜利者写就的。太平天国从武汉到天京是杀戮不少,但曾国藩难道就是浪得虚名?只不过清廷胜利了,所以可以在后续记录中回避自己的杀戮,把所有脏水都泼向对方而已。无论湘军、八旗军还是绿营军,和太平天国军队一样,都是标准的旧军队。拿今天习惯了现代军队的眼光去看旧军队,基本都超出我们可能想象的下限,或许比许多人能想到的土匪还过分。事实上,古代就有说法“匪过如梳,兵过如篦bì如剃”,这真不是胡说的。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战争的惨烈。一旦战争打响,本身就注定许多战场伤亡和更多的战场下伤亡。自古以来,许多农民起义显得格外惨烈,还是因为起义的原因就是缺少粮食要饿死了造反。但是,一旦战争打响,军队需要更多粮食,从事生产的人又大幅减少,这种情况下,只能靠大量人口死亡来解决问题。所以说,造成这个问题,显然不能归咎为起义农民。农民不起义,固然不会有这么大面积伤亡,但意味着要求这部分最困难的农民要自己老老实实饿死。这个锅到底该起义农民背,还是政府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