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分析

时间:2019-05-14 19:3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英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英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分析》。

第一篇:中英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分析

2015年最新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木马赢家》中父亲的缺席

扭曲的“美国梦”--简析“鸡蛋的胜利”的主题 论《红字》中体现的清教思想

中西方文化中颜色词的隐喻比较研究

在现实与理想间挣扎——论巴比特的无助与无奈 谈电影片名汉译的不忠

论《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冲突和不确定性的体现 英汉天气词汇的隐喻用法 英语委婉语的构成与应用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哈利波特》系列里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二元对立分析 福克纳眼中的美国南方—以《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为例 经典英文电影台词的文体分析 双关语在英语广告中的应用及翻译 英文姓名的起源和文化内涵 英汉委婉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翻译目的论视域下的广告语翻译策略研究 从《艾玛》看简奥斯汀小说中的对话运用 浅析新闻英语中模糊语言的运用

论田纳西•威廉斯《欲望号街车》中的逃遁主义

The Application of TBLT in English Reading Class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从《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解析海明威的冰山理论 试析《旅游巴士》中的犹太文化内涵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West-Eastern Business Negotiations 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男主人公性格分析 从生态批评理论的角度分析《鲁滨逊漂流记》

灵魂救赎者—《七个尖角阁的老宅》中菲比的人物分析 Oscar Wilde’s Aestheticism o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周六夜现场》的幽默剖析

浅析中西方婚礼习俗的差异和融合

The Principles and Approaches of Brand Name Translation 《雾都孤儿》中的女人们——试析狄更斯的女性观 觉醒的灵魂——解读《兔子归来》中的女性主义

显现的被动•隐现的自我——《看不见的人》中被动语态的身份建构功能研究 海明威文学创作中主题的转折点——《乞力马扎罗的雪》 中国时政新词翻译探析

The Comparison of Table Manner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从功能对等角度分析英文电影片名汉译

《厄舍古屋之倒塌》的主题及其象征意义的分析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词性转换翻译研究 论希斯克利夫出走的必然性

An Analysis of Sexism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看不见的人》中的“暗与明”意象探究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反叛精神 儿童英语游戏教学的艺术

An Analysis of Huckleberry Finn’s Personality

从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角度论网络流行语的可译与不可译 论《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性格的双重性 On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dioms 从改写理论的角度看情景喜剧的字幕翻译--以《生活大爆炸》为例 浅谈年世界金融海啸

中西文化差异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 浅谈中美饮食文化差异

“庸人”自扰——《普鲁弗洛克情歌》主题探究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

On English Film Title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ie 中英手机短信的修辞特点分析

从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性主义观点看《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形象塑造 汉英语言中的借词现象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女性性意识的觉醒分析 《虹》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中美礼貌用语的跨文化对比分析 情感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中英色彩词的文化内涵异同分析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

国产电影字幕归化与异化研究--以《集结号》为个案研究 论《紫色》的社会意义

悲剧英雄—赫尔曼梅尔维尔笔下的比利巴德形象分析 《儒林外史》中应对文化缺省的文化负载词翻译 文化视角下的直译和意译

英文外贸合同中表时间介词的使用和翻译

“美国梦”的破灭——《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of Elizabeth Bennet in Pride and Prejudice On“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in Translation of Business Contract 分析《野性的呼唤》的生存原则—从美国自然主义观的视角 形成性评价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中的作用 论《女巫》中的成人形象

《都柏林人》——一座城市的精神瘫痪

《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以人物名字为例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复仇的异同——《基督山伯爵》和《连城诀》比较研究 电影《超人:钢铁之躯》中的西方个人英雄主义体现 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浅析商宴之道

女性意识的苏醒--对《愤怒的葡萄》中的约德妈妈形象的分析 论小组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中西问候语差异对比

论《宠儿》中象征主义的运用

透析《劝导》中的新女性形象 88 文学翻译中译者风格的彰显 89 论《飘》中斯嘉丽的精神源泉 90 礼貌策略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应用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Main Female Characters in Golden Notebook 92 A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Based on Nida's Fu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93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微信营销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 94 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的翻译 96 The Racial Stereotypes in American TV Media 97 Lin Yutang and his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98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aboos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99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00 《蝴蝶君》中两位主角的心理冲突 101 应对写作逻辑乱象的对策 102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103 论汉英翻译软件的局限性

英汉谚语中“爱”的情感隐喻对比研究(开题报告+论)105 从语用等效角度透析旅游景点名称英译 106

查尔斯•达尔内——《双城记》中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人物 108 《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 109 英汉颜色词文化内涵的异同分析 110 中英颜色词及象征意义

A Study of Narrative Techniques in Barn Burning 112 从民族服饰角度看中美文化价值

论商务谈判桌上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谈判的影响 114 词汇的语义关系及其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115 中外大学校训对比研究

A Lonely but Strong-willed Soul A Character Analysis of Ellen Weatherall in The Jilting of Granny Weatherall 117 礼貌策略的英汉对比研究—以《傲慢与偏见》及其译本为例 118 交际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培养元认知策略,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追求自然和谐的童真理想—解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儿童形象 121 外教口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Proverb and Its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 123 言语幽默产生的语音机制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m 125 从女性主义批评看《金色笔记》中的人物描写 126 对《一小时的故事》的批评分析 127 从文化角度对比中美两国谈判风格 128 浅谈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途径

从文化差异看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130 高中英语课堂中的文化渗透 131 《简爱》中的女性主义

《乱世佳人》女主人公斯嘉丽的性格分析

从意象的角度看劳伦斯短篇小说中女性的婚姻爱情观

On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Marlin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35 论“黑”字所体现的对美国黑人的种族歧视 136 信用证中英语语言特点及应用研究 137 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问题与对策 138 海明威《雨中猫》的文体分析

浅论《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的心里分析技巧 140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看幽默的言语机制和翻译 141 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解读

高中英语阅读词汇障碍突破技巧的研究 14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4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45 《喜福会》中的女性身份重建

《到灯塔去》中的两性主义—抵达人类和谐的完美道路

Risk Comparing of Documentary Collection and Letters of Credit 148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分析 149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的节奏分析

Situational Approach to Grammar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English Classes 15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52 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角分析亨伯特和洛丽塔的悲剧 153 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语

154 Angelic devil: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Catherinein Wuthering Heights 155 Pragmatic Consciousnes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156 从英语中性别歧视词看西方女性社会地位之变化 157 汽车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

158 译员主体性在歌曲《我有个梦》歌词翻译中的体现 159 浅析网络语言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160

161 交际法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应用

162 从婚礼仪式浅谈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和交融 163 公示语英译错误分析

164 从约翰·斯坦贝克《菊花》看大萧条时期美国妇女的婚姻生活 165 Harmony is Everything: an Ec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Grapes of Wrath 166 浅论影视字幕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以《老友记》为例 167 中英颜色词内涵对比分析——《骆驼祥子》个案分析 168 情感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理论和实践 169 On the Absurdity in Waiting for Godot 170 论广告英语的语言特色

171 On Social Func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 Expression 172 外国品牌中译的创新翻译研究

173 《还乡》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74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理解障碍

175 从象征主义视角看《阿拉比》和《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176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非乐观性”

177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对《小妇人》的两个中文译本的比较研究 178 论《外婆的家什》中的象征意义

179 On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Environment on Pip’s Growth in Great Expectation 180 A Script-based Study of the Female Theme in Scent of a Woman 181 Discussion on How to Arouse the Students’Interests in English Learning 182 中美称赞语的对比分析

183 从美国总统选举看其民主政治 184 《红字》中对自由的求索

185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

186 Deep Sorrow and Firm Faith--An Elucidation of William Wordsworth’s Nature View through the Exhaustive Analysis of the “Lucy Poems”

187 从文化翻译学行为论看汉语国俗语的英译过程——对林语堂和《吾国吾民》的个案考察 188 从文化角度浅析灾难电影《》和《唐山大地震》价值观的异同

189 女性的自我迷失与回归—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蒂凡尼的早餐》(开题报告+论文)190 从异化和归化角度对《爱玛》两个中文译本的比较研究 191 试分析两种婚姻的差异——以薛宝钗和夏洛特为例 192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永别了,武器》 193 阿法——《多芬的海》中的加勒比人 194 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in Teaching 195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196 从“动态对等”看品牌名的翻译 197 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198 《小妇人》中教养方式的分析 199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三次婚姻

200 一个纯洁的女人的毁灭—苔丝的悲剧性色彩浅析

第二篇:浅谈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

浅谈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

中文摘要

性别歧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国家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自然会在语言中得到折射。本文介绍了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的种种表现形式,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和文化根源,并总结了在英语语言运用过程中消除性别歧视的方法。关键词: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产生原因;消除方法

Abstract

Sex discrimination exists in all the social systems and countries, and as a common social phenomenon, it is surly reflected in language.This paper lists out different forms of sex discrimination in English, analyse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auses of such phenomenon and summarizes the corresponding methods of eliminating sex discrimination in English speaking.Key words: English;sex discrimination;causes;methods of eliminating

引言

在社会生活中,语言对男女一视同仁,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并在人们不断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得到丰富和发展。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约定俗成的一种表达方式,语言必然会反映出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性别歧视是以性别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歧视现象,«朗曼英语词典» 对“性别歧视”的解释是:“以性别为基础的歧视,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偏见。《美国传统字典》的定义是“一种性别成员对另一性别成员,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歧视”。虽然它可以表现为男性对女性的歧视,也可以表现为女性对男性的歧视。但是“性别歧视”通常是对女性的歧视,是人们对女性的偏见和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的反映。“女性长期以来被看作是the weaker sex/the second sex,是男性的陪衬和附属品。即使在标榜人权,平等的西方发达国家中也是如此。而现代女权运动轰轰烈烈的发展形势正是对这一不平等现象的反抗和反映。”[1](P80)从而在语言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性别歧视语,英语也不例外。

一、性别歧视语言现象

(一)人际称谓

亲昵称谓

在西方,男性上司称呼他们的女性下属时可以用一些表示亲密关系的昵称,如sugar, darling, sweetie, girlie;反过来,女性下属却不能用这些昵称来称呼她们的上司,而且女性上司也不能如此来称呼她们的男性职员,可是,陌生男子或非亲密关系的男子却可用昵称来称呼女子,这说明在英美社会女性比男性社会地位低,受到的尊重比男性少。[2](P74)姓名称谓

在西方 ,女子婚前一般用父姓 ,婚后改用丈夫的姓 , 例如 :在西方婚礼上 ,新郎新娘步入教堂时 ,牧师宣布:“I now pronounce you man and wife.”“婚后的男子依旧是man ,而婚后的女子则由Miss变成了wife这种现象不乏女权主义者和职业妇女。”[2](P74)当时的美国总统Bill Clinton的夫人Hilary Rodhamon也在为自己的 ,即支持已婚女性不仅

应当标注夫姓 ,而且只应当标注夫姓 ,而不应继续标注父姓。尽管Hilary Rodhamon本人是一位女权运动者 ,但她还是把自己的名字根据丈夫和自己的政治需要, 先从Hilary Rodhamon改为Hilary Rodhamon Clinton, 最后改为Hilary Clinton。但是, 不管怎么改, 都不能超出如下选择: 要么跟父亲姓, 要么跟丈夫姓。这种以丈夫的姓冠之于前的称呼 ,表明妇女出嫁后就成了丈夫的私有财产, 是属于丈夫的, 因此无法得到与丈夫平等的权利。未婚女性用Miss冠以父姓, 已婚的用Mrs.或Lady冠以丈夫的姓氏。

指代称谓

1)提到男女双方时,双方不是处于平等地位,而是男先女后。

King and queen, brother and sister, father and mother, boys and girls, husband and wife, Adam and Eve, man and woman, Mr.Lucas and his wife Louise.2).一些形式上没有男性标志的词意,人们习惯上把它们当作是男性词看待。

英语及其它讲英语国家的人习惯认为 professor, doctor, lawyer, surgeon, barrister, magistrate 等为男性,当我们听到有人说:My cousin is a professor 时,多数人会断定professor为男性。若要说明这些词是女性的,一般可在前面加上woman, lady, female 等 修饰语。如:woman professor, lady doctor, female worker等,这些所谓的中性词的用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旧社会中地位较高的职业为男子所垄断,相反地teacher, nurse , secretary, model 等人们一般认为是女性,如为男性时前面要加上male或是man,如:male nurse, man teacher。这些习惯除了历史现实情况有关,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会偏见。

(二)词语发展

首先,表面上对应的词,含义却往往褒男贬女在英语中往往通过对女性名词的恶化来达到性别歧视的目的。几乎所有的女性名词都带有贬义,如queen, lady, mistress, madam等,其贬义为“雌猫”、“情妇”、以及“鸨母”等,而与之对应的king, lord, master, father 等词,如将他们的起首字母大写即可升格为“上帝”、“基督”、“主”、“神”等意义。

其次,英语中常用一些动物的名称来指称某些女性。

比如:bat(贱妇,丑妇,妓女);dog(丑妇,贱妇,没有成就的女人,妓女);chicken(见面熟的年轻女人);cat(恶妇,包藏祸心的女人,可卑的女人);cow(子女多的女人,肥胖而不整洁的女人,经常怀孕的女人,妓女);mutton(放荡的女人,做少女打扮的老妇女,妓女)。

并且,英语中还有一些带有轻蔑色彩,专指中老年妇女的词汇。

比如:trot(老太婆);hen(爱管闲事或嘴碎的中年妇女);warhorse(粗声大气,肥胖固执的女人);crone(干瘪皱皮的老太婆);hag(爱做坏事的老丑妇);witch(老丑妇);biddy(长舌妇);harridan(面容枯槁,脾气暴躁的老妇)。

(三)谚语运用

理性类

宋朝黄六鸿《福惠全书,弄名部》载:“妇人水性杨花,焉得不为所动”,诋毁女子“用情不专”,“缺乏理性”,在英语中就有相类似的谚语。

Long hair and short wit.(头发长,见识短)

When an ass climbs a ladder, we may find wisdom in women.(若要女子有才智,除非毛驴攀上树)

言及女子“感情游移”“二三其德”的有:

A woman’s mind and winter wind change a lot.(冬天里的风,女子的心胸---变化异常)

Women, wind and fortune are ever changing.(女子,风向与命运,翻天覆地无常态)

婚嫁类

A fair face is half a portion.(姿色艳,嫁妆半)

When the candles are out, all women are fair.(烛灯熄,无妍女)

Daughters and dead fish are no keeping wares.(女大不中留)

Marry your son when you will, your daughter when you can.(娶媳不忙,嫁女宜速)

There are many good women, it’s true;but they are in their graves.(世上好女实在多,可惜都在坟里卧)

He that has a white horse and a fair wife never wants trouble.(倘若妻俊马俊,一世难得安静)

性情类

一代文豪莎士比亚曾云:“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Frailty, your name is woman)弱女子的典型形象特征是“泪水涟涟”。

Woman is made to weep.(女子生来好哭)

Nothing dries so fast as a woman’s tears.(易干不过女子泪)

Woman is made of glass.(女子脆复弱,象是玻璃货)

Glass and lasses are brittle wares.(少女嫩脆,瓷杯易碎)

(四)职业中的性别歧视

许多表示职业的名词,如engineer ,pilot, scientist ,writer, doctor,pilot, scientist, engineer, pilot等对男女都适用,本来是中性词汇,本身没有性的区别。“由于历史上男性长期占据社会主导地位,人们习惯把它们与男性联系起来。”[3](P210)如要特别指女性从事相同职业时,往往在前面加上female, woman lady, 从而使女性职业名词在外在的形式上呈现出“有标志性”,如woman doctor, female pilot, woman scientist, woman lawyer等。而行业名称冠以男性标记反而不符合语言习惯,但男保姆、男护士除外。只有一些地位较底的职业,如nurse, secretary等,传统上让人联想到女性,而与男性无缘。这种习惯除了与历史和现实有关,也可以说是一种性别歧视。

二、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在西方文化传统中,男性一直被认为富于创造力。在《圣经》里,创造世界的耶和华为男性,而耶和华创造的亚当亦是男性,亚当的妻子夏娃只不过是亚当一条肋骨的衍化物,这一传统观念就把创造力固定在男人身上,后人便有了“男性的特质是创造力的天赋”的说法。并且在圣经《创世纪》关于上帝造人的神话成了语言起源学说的联想依据。“在他们看来,既然上帝造

了亚当这天下第一个男人,语言中的“性”范畴就应将阳性置于首位。如果把两者的顺序颠倒过来,就不符合语言习惯。” [4](P132)英语语法并没有规定“先男后女”的语序,但人们在长期的言语习惯中,大都以男为先,女为后,女性只能是跟随在男性后面的第二性别。男先女后的语序是如此常见,以至于反过来如说woman and man ,she or he等则会令人感到不习惯。

(二)、社会原因

性别歧视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男女所扮演的性别角色。由于男性的肌肉比女性肌肉发达,又不生育,于是他们担当起打猎、耕作的角色,妇女体弱、要生育,所以负责照顾孩子、料理家庭、采集食物等。那时,男女角色虽然不同,但还没有一方价值高于另一方的观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男子逐渐从事更多的农业生产活动,占据了主导地位,妇女的地位随供给食物能力的降低而下降。”[5](P113)到了中世纪时期,妇女由于能生养孩子,能为土地所有者生养合法继承人,她们成了地主丈夫的宝贵财产。为了使妇女处于这样的地位,统治者便借助法律令女性屈服和受制于丈夫,于是,各种约束妇女的各种社会规范和习俗开始形成。在漫长的父系社会里,妇女地位低下,依附男性,受制于男性,这种观念逐渐根深蒂固,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直到二十世纪,妇女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社会化偏见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社会群体,父母,亲友,伙伴的言传身教和大众传媒(广播,电影,电视,报纸)获得的。人们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也是从父母,亲友或群体的交往中直接获得的,或通过大众传媒获得的。在英语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女性的语言歧视已经成为了一种恶性循环。比如,人们一看到或听到“virgin”和“prostitute”这两个词,首先想到的就是“处女”和“妓女”的意思,而很少想到它们还分别可用于指“处男”和“男娼”。

(三)、生理原因

记的有人写道:在医院的育婴室里,每个刚出生的婴儿的小床上都有说明性别的标记,上面清楚写着:“I am a boy”或“It is a girl”.这里男孩的称呼是I, 而女孩却用it。在婴儿还不知道什么是语言时,而在他们的身上已深深打上了文化和语言的印记。在英语中用男性物主代词his指代包括女性在内的任何人的现象也不胜枚举。例如Has everyone completed his

assignment?还有Everyone should do his best on the exam.这里的his已经包括了女性在内。虽然女性享有就业、选举、教育等等同男性一样的权利,然而女性仍然处于社会的边缘,被认为是“弱者”(the weaker sex)和“他者”(the other);男性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6](P210)根据1980年的联合国统计,男性拥有世界资源的99%,而女性拥有的资源不到1%。“因此说,对女性的歧视与偏见有长期的社会历史根源。”[6](P219)

三、消除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妇女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美国女权运动的高涨,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其中核心问题有两个:如何直接剔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词(sexist words);如何消除第三人称代词泛指而引起的性别歧视问题。我们从英语性别歧视词的转换方式和如何选用恰当的人称代词来消除性别歧视问题的对策这几个方面来进行介绍和讨论。

(一)、性别歧视词转换成无性别歧视词(non-sexist words)的方法尽量使用那些包括两性在内的词,即无性别歧视词,例如:immigrant, voter, officer, coach, church member, grandparent, employee, testee, patriot, customers, dealer, clerk, civilian, politician, tutor, etc.2.以阴性词缀-ess, ette, rix和enne 结尾的词要避免使用并改成无性别歧视的词缀:-or, an, er或ist。例如:actress →actor, administratrix →administrator ,suffragette →suffragist, usherette→ usher ,comedienne→ comedian.3.写信时,如果不知道收信人的具体性别时,最好不要使用传统的Dear Sir, Dear Gentleman, Dear Madam, 可用工作职称代替以免出现差错。例如:Dear friends of the library, Dear Madams and Sirs, Dear personnel officer, Dear Committee Member, Dear Agent, Dear Director.(二)、规避第三人称代词泛指所引起的性别歧视问题的对策

1.采用复数形式

Sexist: When bathing a baby, never leave him unattended.Revised: When bathing a baby, never leave them unattended.2.用We/us/our改写原句

Sexist: From each according to his abilities, to each according to his needs.Revised: From each of us according to our abilities, to each of us according to our needs.3.改用第二人称

Sexist: No man knows his true character until he has run out of gas, purchased something on the installment plan and raised an adolescent.Revised: You don’t know what your true character is until you have run out of gas, purchased something on the installment plan and raised an adolescent.4.改用被动语态

Sexist: One who, when he has the choice of two evils, chooses both.Revised: One who, when given the choice of two evils,chooses both.5.用 he and she/ his and her ,但是使用的次数不宜太多,否则会造成用词累赘。s/he仅仅可以用于备忘录(memos),便条(notes),或者非正式的交谈之中。

6.用名词或上下文中用过的同义词替代

Sexist: To find a friend one must close one eye, to keep him, two.Revised: To find a friend, one must close one eye, to keep a friend, two.7.采用交替使用阳性和阴性来达到平衡

例如:A young child is often persuaded by advertisements to buy what he sees on television.When the child does shopping with a parent, she sees the product on the shelf, remembers it, and asks to have it.(三)、英语教学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新创立的中性表达法,学校和教师在语言的习得、文化的传授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改变对女性的否定态度,语言的改革也是重要的一环。语言教师同样也肩负着一份神圣的使命。在英语学习中,教师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语言,在课堂上尽量避免带有性别偏见的语句。然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把女权运动后英语中出现的新词、新用法传授给学生,有意识地加强性别平等的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变化、语言动态。应该强调妇女不应该被忽视。女人们每天在生活中仍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没有女人就没有男人的成功。女人们用自己的智慧竭尽全力使每个家庭生活更丰富多彩。

四、结论

在使用上面谈到的方法、对策时,我们一定要把握一个“度”,具体使用那一种方法、对策要取决于它能否使我们的写作、会话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正如以前女性主义思想家认为,女性与语言疏远太久,与她们的女性经验疏远太久,使她们不能将自己的经历符号

化。”[7](P331)传统的标准句法和确定的文类都代表父权制话语结构。因此女性主义试图找到新的语言和新的文学形式对女性现实做出反映。她们批评并激烈地改变既存语言,大胆地

进行创作实验,使用新词、新拼写、新语法结构、新意象和新隐喻以远离父权语言的权威结构,为女性寻求一片新的话语空间。女性主义的口号之一就是“妇女通过语言获得完全的解放”。而且,“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语言中所折射出的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现象并不是由语言符号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在语言中的必然反映。”[8](P287)语言本身是中性的,但语言的使用者却可以按照其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念,赋予语言一定的语用色彩。若要消除语言包括人际称谓系统中的性别歧视现象,首先需根除社会上存在的性别歧视观念,语言的变革只有在社会变革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实现。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到女性要获得自身的真正解放与不平等要做不懈努力。语言对社会的反映 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旧的歧视清除了,新的歧视还会反映到语言中来。语言中性别歧视的真正消除,只能寄希望于在社会现实中,男女真正的平等。“索绪尔认为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还是思想的载体,没有语言作为载体和工具,人的思维也就无法发展。”[9](P267)性别歧视的改观不能等待男权的施舍,要女性自我的觉醒,要女性自己的参与。在强势和弱势文化的交汇中,同样需要弱势文化自身的努力。强调性别差异的重要性是必要的,但它只是过渡性的,女性不能只作为女性说话,男性也不能只作为男性说话。要走出性歧视的误区,出路在于语言的中性化,而实现语言的中性化,在于不断提高语言觉悟。因此,“女性运动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不是依靠女性自身就能完成的,不仅需要世界范围内广大女性的团结,更需要寻求作为人类另一半的男性的支持与配合,因此更有必要加强与男性的沟通和协商。”[10](P113)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 蒋桂红.谚语视野里的性别歧视[J].宁波大学学报, 2004, 第1期。

[3] 朱伯通等译.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

[4] 穆凤良,李秀萍.英语中的性歧视与中性化[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

[6] 让•雅克•卢梭.洪涛译.论语言的起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 王德春,孙汝建,姚远.社会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8] 柏子明.英语中的性别歧视及女权运动对英语的影响[J].四川外语学院学式化报,1999。

[9](美)埃莱娜•肖瓦尔特.走向女权主义诗学.《新女权批评》及序言[M].纽约:潘修恩图书公司,1987。

[10]朱跃.论英语词义的变化和使用所反映出的对妇女性别的歧视现象[J].四川外语学院,1995。

第三篇:浅谈中英姓名中的性别歧视及其消除

浅谈中英姓名中的性别歧视及其消除

摘 要:姓名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符号,作为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姓名反映了社会成员提供的有关个人身份的信息,同时也是其本人所提供的有关其身份或被期望的身份的信息。这篇文章通过对比分析中英姓名的一些差异来阐述性别歧视在姓名中的体现,指出性别歧视的普遍性,阐述了其根本原因是男尊女卑的历史根源以及破除歧视的方法。

关键词:姓名;性别歧视

一、引言

姓名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符号。不同民族的命名方式各不相同,它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不同的社会阶级、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势。这篇文章主要阐述了性别歧视现象在英汉姓名中的反映,并对这一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

姓名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姓”是家族的符号,象征着血统传承,“名”则是用来区分彼此的识别标志。姓名是一种特殊的符号,社会文化内涵丰富。除了是区别他人的特定标志之外,还是一定的社会文化生活的体现。[5](189)一些学者认为,过去很长时期社会存在着性别偏见。性别偏见是指一类性别成员对另一类性别成员所持有的缺乏充分事实依据的看法和态度,是一种偏离了客观事实依据的、歪曲了的社会态度。其实,何止是偏见,实际上存在着性别歧视。中英文姓名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对女性的歧视。姓名作为一个人的符号,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人际称谓,充分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历史、宗教、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这些符号在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时,其形式及其用法和含义也随着发生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性质的转变。目前,对中英文姓名的研究多集中在姓名结构、来源等方面,对性别偏见、歧视的研究较少。虽然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差异,男性对女性的偏见、歧视各不相同,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这篇文章试着从父亲姓氏的沿袭、男女取名的差异和已婚妇女姓名的变化等方面,对中英文姓名歧视女性的种种现象及对这种现象的消除做了一些探讨。

二、中英姓名中的性别歧视

人们对男女姓名的价值取向也体现了父系社会下“男尊女卑”的观念,这不只表现在汉语文化中,英语文化中也可见痕迹。男子取名体现着力量、权势等阳刚之气,而女性则被赋予温婉简约的阴柔之意,这实际上反映了男性要支配社会统治他人的意愿,反映了社会把女性归于受支配的弱势群体的事实。

(一)关于中英姓名取名的介绍 1.中文姓名的取名法

据文献记载,汉语中一些古老的姓氏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世代相传,一直延续到今天,姓的本来意义只是作为血统的特殊标志而存在的。中文姓名是姓氏加上名字,他们各自代表一定的意义。孩子出生以后,直接继承父亲的姓氏,而且男女取名的差异很大,一般可以从字面意思上很清楚的看出性别。2.英文姓名的取名法

在英语国家,子女一般跟随父姓,家族世代相传。妇女出嫁后改随夫姓。同时,取名也受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多数情况下,我们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性别。女子取名时常用象征美丽、贤淑、优雅、令人可爱的字眼。如Lily(莉莉)的原意为百合花。Susan(苏珊)源于希伯来语,表示优雅、亲切。Diana(戴安娜)源于希腊语,意为“月亮女神”,是美丽、优雅、高贵的象征。而男子取名时象征意义与女子大不相同,体现的多是坚强、勇敢、追求自由、有理想、有抱负的品格。例如,Richard(理查得)源于撒克逊语,意为强有力的。

Andrew(安得鲁)源于希腊语,意为勇敢直率。Lewis(刘易斯)源于法语,意为人民的保护者。[8](105)

根据上述中英女性姓名的取名分析,不难看出,中英女性姓名在构成和历史进程上有一定的差别,但重要的是两者都存在着性别歧视。中英女性的姓名现在基本上都是从父姓;所取的名字往往又多以表示弱小、从属于男子之类的字词为主。由此可见,中英姓名的发展不仅仅是作为人的称谓符号的发展史,也是“男尊女卑”这一思想的发展史,这反映出父权制度下的男性中心主义。

(二)中英姓氏中反映出来的性别歧视 1.中英语言中给孩子取名的原则

在旧中国,虽说不论男女都有代表其家族和血统承传的“姓”,但并不是所有女性同男性一样都有用来区分彼此的“名”。商周时期,女子无名,以姓为名,这是因为女子要嫁到他族去,“明其姓”是为了“同姓不婚”。进入封建时代,女性之名只在出嫁前使用,但即使是在出嫁之前,一般女性也很少有自己的名字,大多依其排行称之为大女、二女、三女或张大姐、张二姐、张三姐。极少数出身显贵、才学出众的女性才有自己的名字。男性不同,除姓、名以外还有字、号,如宋代文学家苏轼,姓苏,名轼,字子瞻,号东坡,不仅如此,男性取名较女性庄重复杂。《礼记·檀弓上》记载:“幼名,冠字,五十以仲伯,死谥,周道也。”[3](70,72)就是说,人一生要有小名、字、尊称与谥号等4种名字、称号。同样在英语姓名中,据统计英语中的女性用名仅为男性的十分之一左右,也反映出了性别歧视。

2.中英语言中已婚妇女姓名的变化

在旧中国,由于受“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的束缚,歧视妇女的现象十分严重,且年深日久根深蒂固。女性婚前必须沿袭父系姓氏,婚后则必须改名改姓,充分体现“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道德规范。一是“从父”,称其为“某某女”或“某某女某氏”,如“赵龙女”或“赵龙女李氏”。二是“从夫”,称其为“某某妻”或“某某妻某氏”,如“钱虎妻”或“钱虎妻王氏”。三是“从子”,称其为“某某母”或“某某母某氏”,如“孙强母”或“孙强母吴氏”。四是用其夫姓加上表示尊称的称谓作为称呼,如“王大娘”、“张大婶”、“李姨妈”。五是以“夫姓+父姓+氏”为女性的称呼,如“张王氏”、“李周氏”、“赵吴氏”。六是妻子不能直呼丈夫姓名,否则就视为大逆不道。七是续写“家谱”、为前辈树碑,女性均不署名。《明史》“烈女传”记载了150多名妇女的事迹,有名有姓的只有10多名。《镇雄州志》(清光绪续修版)“列女”、“节妇”、“殉难”、“寿妇”记载了840多名妇女的事迹,有名有姓的不过几十名。《新纂云南通志》(民国编纂版)“列女传”记载了上万名妇女的事迹,有名有姓的也只有几十名。这些志书记载的妇女大多称之为“某某妻”、“某某妻某氏”或“某某母”、“某某女”。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婚姻关系同样反映着男性的主导地位和女性的从属地位。女性婚

后都要改为夫姓而失去娘家姓氏,如Mary White 嫁给John Brown 之后,其姓名就改为Mary Brown ,原姓氏就消失了。婚后的妇女也可用“Mrs.+丈夫姓名”为其称呼,如上例Mary White也可被称为Mrs.John Brown或Mrs.Brown。[4](39,40)这样不仅表明妇女的依附关系,也揭示了婚姻状况,妇女不仅丢掉了姓氏,连名字也被掩盖了。

(三)中英名字中反映出来的性别歧视 1.中国女性的取名类别

古时中国女性无名,以姓为名,因为女子要嫁到他族。男子则以伯、仲、叔、季为字,女子也是这样。女子又以字系的姓为称谓,如伯姬、仲子、季姜等等,姬、子、姜这些都是姓。现代有些人不明白这些道理,误以为“姬”是女人的通称。现代除了以“姬”为女子的一般称呼之外,类似的还有“娥”。一般女子没有名字。未出嫁时,依次递称为大女、二女、三女、四女或大姐、二姐、三姐、四姐。出嫁后依从夫家行辈顺序称大嫂、二嫂,年长后称大娘、二娘,等等。尤

[7](78,79)为可笑的是当时的江南有些地方以小孩出生时的重量当小名。鲁迅先生在小说《**》里就有这样的描写。男女都以出生时的斤数为小名,但男人成年以后有了其他名字,女人却没有,如,小时叫九斤,老了就变成了“九斤老太”。随着中国封建时代的结束,女性也开始和男性一样有了自己的名字,但大多数女性名字多为“娇、柔、小、巧、香、甜、怡、悦”之字,甚至有“盼弟、招弟、来弟、稳弟”等明显表示了男女性别歧视的名字。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在这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仅从名字上已经不能完全区分男女。正如法国女权主义者朱莉亚·克莉丝蒂娃(1914-)于1974年访问中国后出版的《关于中国妇女》一书中所阐明的“中国共产主义的历史同妇女解放的历史是一致的”。

2.中国男性的取名类别

男性跟女性不同,除姓、名以外还有字、号,如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不仅如此,男性取名较女性庄重复杂,男性一生要有小名、字、尊称与谥号等4种名字以及称号。

一般而言,男性之名与女性之名具有明辨性的差异。汉族传统上的男女人名在外在形式和内在意义上有区别。在历代的取名实践中,男性的取名重视刚劲、响亮,女性取名则充满柔顺、甜美。这些习惯作为历史的积淀,反映了人们对审美观的追求。在这种习惯下,男性的名字与其将要扮演的角色是和谐的,女性的名字与其性别特征也是和谐的。他们认为只有如此,才能反映出名与实德统一。

3.英语国家女性取名的类别

在英语姓名中,姓氏主要是由上辈传承下来的,具有一定的恒定性、不可选择性,但是名字则不同。如果不是某个名字有一定的特殊含义,便是它与其他的让取名者感兴趣的事物有某种联系,或者出于某种特殊的缘由。例如Mary和John这两个名字不但有具体的意义,而且还有基督教中两位重要的宗教人物的名字,因而非常流行。一般来说,英语名字可以反映以下信息:

从《英语名字字典》中,我们可以看出,女性和男性名字类别的不同,他们所反映出来的信息也不同:

a.名字代表美丽,优雅和可爱。如: Amiable(lovely)Amy(loved)Blanch(beautiful)Blossom(flower)Vivian(active)Nancy(elegant)b.名字代表花和草。如:

Lily Poppy Daisy Rose c.名字代表珍贵的石头。如:

Amber Percy Ruby Titan d.名字和屋子里的人有关。如: Etta(the manager of the house)Miriam(woman who wants to give birth to children)e.名字代表温和,单纯和友好。如:

Angles Alice Cherry Vida Katrina 4.英语国家男性名字的命名类别 a.名字代表大气和成功。如:

Aaron(High Mountain)Blair(flat ground)Kent(vast native land)Orville(a golden city)Shelly(a village full of willow trees)Silas(belong to forest)b.名字和动物有关。如:

Adolph(wolf)Arnos(hawk)Lowell(small wolf)Caleb(dog, brave)c.名字和职业有关。如:

Baker(person who makes bread)Barker(person who processes hides)Calvert(herdsman)d.名字代表统治者,征服者和领导者。如: Alaric(ruler)Jerrold(govern)Lord(noble)Ronald(powerful ruler)Donald(the leader of the world)e.名字代表勇气和贵气。如:

Augustus(lofty)Cloven(famous fighter)Gogh(soul)Iron(warrior)f.名字代表上天的给予。如: Godwin(the friend of god)Michael(a person who is like a god)Maxwell(the greatest)Osmond(god-protect)Robert(famous)Owing(god-friend)g.名字代表胜利者。如:

Howard(guardian)Sewell(victory)William(powerful guardian)[1](334,335)

三、中英姓名中产生性别歧视的原因

本来姓名只是一种区别于他人的符号,但人们在选取姓名时却把自己的主观愿望、社会态度等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自觉或不自觉地带进了姓名之中。透过姓名,人们不仅能感觉到性别的差异,也能感觉到对女性的歧视。

(一)宗教或历史原因

在西方,印度宗教是文化的中心,尤其是西方中世纪时期。在英语民族的发展史上,宗教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只是教徒,甚至是平常百姓的生活也深受其影响。《圣经》是西方社会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发行量最大,读者最多的一本书,宗教意识已深入人心。故人物取名自然与宗教信仰有很大的关系,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这种民族传统。

中国封建时代对女性之德行设立了一套严格的规范,“三从四德”、“三纲六纪”被视为约束妇女行为和品格的正统为妇之道。贤淑敏慧、忠贞守节、灵心慧质等是古代妇道的具体规定,因而,在女名中,“贞”、“淑”、“瑞”、“娴”、“静”、“慧”、“巧”等妇德字占有很大的比例。另外,中国古代采取弱化女性才能标准的倾向,认为习得、精通“女红”便是女子之才,因而,女名中也大量采用“纨”、“织”、“绢”、“绣”等与织做有关的字。以妇德字和“女红”字为女名,不但寄托了父母期望女儿忠于妇道、熟于妇道的心愿,而且也符合传

[6](258)统道德对女性的规范和社会风气。

(二)社会习俗:男尊女卑

男女姓氏和取名的差异事实上形成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是女性作为二等性别的弱势地位在语言中的真实反映。尽管姓名的性别差异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相对性.但性别差异在汉英两种姓名文化中表现出的高度一致性似乎说明:只要以男性为主的社会结构不发生根本改变,这一差异将不会彻底消失。

中国封建时代盛行“男尊女卑”的道德规范。“阴为地处下而卑”,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庸而存在。男尊女卑的观念渗透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名也不例外。封建时代的女名很好的体现了“未嫁从夫,夫死从子”的道德规范。女孩出嫁前的名字因为她出嫁了而不再使用,出嫁后采用“夫姓+父姓+氏”的格式,而当丈夫死后又被称为“某某之母”。有些女子终其一生都没有专属于自己的名字,对她们的称谓无不折射出男姓本位的观念。

英语女性的姓是“婚前从父,婚后从夫”,随着上世纪60年代的西方女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也有为数不多的女性婚后仍使用原先的父姓而不改用夫姓。总而言之,女性实质上总是从属于男性。

汉英文化各有其历史、宗教和文化传统,但在对待女性的社会地位上却是有异曲同工之处,汉语谈及人之时必是“男女有别”而不是“女男有别”;结婚是“龙凤呈祥”,先后关系一目了然。英语中的“man”代表了整个人类。英语文化的经典《圣经》中上帝七日创世,第六日用大地之土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男人,怜其形单影孤,又取这男人的一根肋骨和上少许泥土为其做了一个女人。性别歧视存在于这两种不同的文化中的各个方面。[2](28)

(三)传统期待

已婚女子往往将其父有时是其母的姓或名作为自己的中间名,以显示他们之间的这种血缘关系。在英语国家中,男子名的间名往往是选择其祖父或曾祖父的一个名,以示怀念或表达某种敬仰和激励。

另外,在多数情况下,父母亲往往会给自己的孩子取一些吉祥的、可爱的或含有某种美好希望的名字。美国著名诗人弗罗斯特(1874-1963)的全名为“Robert Lee Frost”(罗伯特·里·弗罗斯特),其父因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同情支持南方,对南方著名的将领Robert Edward Lee(1807-1880)无限敬崇,就借用他的名字Robert Lee为其子命名,这位伟大的美国诗人因此而得其名。美国红十字会的创始人,第一任主席Clara Barton(克拉克·巴顿)的原名是Clarissa Harlowe Barton。此名是根据英国十八世纪著名的小说家里查森的当时在美国十分流行的小说《克拉小姐》(一位年轻小姐的故事)中的女主人公的名字取来的。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娇弱秀美,十分可爱。可以看出克拉克·巴顿的父母像普通人一 样,希望女儿成人后做一个符合道德观念的贤妻良母。

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其他各种各样的个人取名动机或原因,因为名字的选取归根结底

纯粹是一种个人行为。那么就可以说选名还有很大的随意性,比如要考虑到其兄弟或姐妹 的名字,或喜欢某个名字的发音结构,或许某种特殊的理由。有时为了选取一个好的名字,不但要考虑到它的发音让授名者听起来感觉好,而且这个名字与现有的名字以及这种语言现有的单词没有联系,比如“Golly”这个词就是新创出来的一个女子名,它没有任何意思,与现有的英语单词没有形式或意义上的联系。这种现象目前也很常见,反映出人们追求与众不同的心理。

四、消除性别歧视的方法

随着全球妇女解放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了新的社会制度以后,破除了旧中国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由“男尊女卑”向“男女平等”转变,作为人际间彼此识别的重要标志——姓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引导女性走向自立

女性需要自立,不是因为女性有经济基础了,就可以和男人抗衡了,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女性需要与时俱进,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在现代社会,不少人相信,人的尊严体现在对政治经济权力的掌握上,女性要做有尊严的人,就必须像男性一样的去寻求政治上、经济上的权力。而这一切如果难以通过取悦男性社会,嫁一个好的男人来获得,妇女就必须通过社会的竞争,靠知识来改变命运,靠自己的工作能力来争取社会的承认。女性们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参与社会全面竞争,争取社会工作岗位及相随而来的社会地位。

社会观念的变迁也是一种原因,这种观念的变迁有一方面表现在姓名的血缘宗法功能逐渐淡化,人们取名不再像过去一样重视姓名的血缘意义,而将姓名作为单纯的人际间彼此识别的符号。过去,许多人名以家族行辈为依据,同一家族的同辈人,均采用属于他那辈人专有的派字。如今,这种现象有不断减少的趋势,人们更愿意在名字中表达愿望、喜好或理想。女名在过去一般不按辈分取,现在更加脱离这一传统规范。近来女名中出现了一些新兴的用字,如“婧”字,因表达了“女子有才能”的意义而被众多望女成风的父母所钟意;又如“书”字,因其含有“知书达礼”的意义而被广泛采用。女名的另一流行趋势在于英文名谐音的采用,如丽娜、琳达、玛丽、海伦等。这些现象都表明人们凤为姓名赋予的血缘宗法意味的减弱,名字在音、形、义、文化蕴意等维度上拥有越来越自由的选择空间。

(二)改变取名的方法

一是女性姓名不再依附男性。今日之中国,“从父”、“从子”的封建道德规范已不复存在,女性婚嫁与否都有自己的姓名,而且婚后也保持原姓名不变。二是在称呼上夫妻可以直呼姓名。有的还只呼名而不呼姓,以示亲切。三是有的用“夫姓+太太”或“夫姓+夫人”称呼女性,如“张太太”或“王夫人”。有的像称呼男同志一样称呼女性,如“张同志”或“李同志”。还有的在女性的姓氏前面加“老”或“小”称呼女性,如“老张”或“小李”。尽管没有称呼女性的姓名,但不是对女性的歧视,是对女性的一种尊称或爱称,女性的姓名依然存在。四是姓氏也有所变化。虽然子女沿袭父系姓氏的仍是多数,但沿袭母系姓氏的也不少。子女姓氏由父母商量决定,有的儿子随父姓、女儿随母姓,有的子女随母姓,有的直接用“父姓+母姓”作为子女的姓名或复姓。五是为子女取名不再是男性仅有的权利,妇女也享有取名权,在当代中国,大多是夫妇共同为子女取名。

目前,西方许多妇女的姓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已婚妇女保持自己婚前的姓氏,不少美国夫妇还开始采用两人的姓作为新的姓,中间以连字符号隔开。如Mary White 与John Brown 结婚之后,他们俩就分别成了Mary White-Brown 和John White-Brown。二

是在称呼上也采用不标示婚姻状况的Ms替代Mrs.,现在,Ms已为许多英语国家的人所接受。此外,对职业女性的称呼与对应的男性称呼相同,如采用Dr.Professor加上女性的姓。三是按性别取名的传统观念已呈淡化趋势,起名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如“书”字,因其含有“知书达礼”而被广泛运用。另外,采用英文名谐音取名也是当前流行的一种方式。不论东西方,父母起名都主要是表达自己的愿望、喜好或理想,女性名字不再局限于“花、惠、丽”等女性化的字眼,男女姓名包罗万象。甚至有男取女名,女取男名。现在已经很难单凭名字去判断一个人的性别,例如,美国著名的NBA球星,Tracy Mc Grady(特雷西·麦克格雷迪),Tracy一般来说翻译成翠丝,是女名,但是因为麦迪是男生,我们就翻译成特雷西,所以有时候难免是会闹出笑话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英文姓名的取名有很多相同之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着改变,社会的道德规范也随着改变,妇女的社会地位也随着改变,作为人际间识别彼此的中英文姓名同妇女的社会地位一样也随着改变,性别歧视的现象也逐渐在消除。

第四篇:中文新闻报道中的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探讨

中文新闻报道中的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探讨

摘 要 由于受到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应扮演的角色即使在现代社会仍然饱受争议,在各行各业都存在着男性对于女性的性别歧视现象。这种性别歧视现象也广泛的存在于新闻报道所使用的语言当中。本文试图从性别歧视在新闻报道中的不同表现入手,探析如何避免歧视性语言的出现。

关键词 新闻语言;性别歧视;平等意识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7-0012-02

新闻语言自人类社会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而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新闻语言是文字在传播过程中的一种编码方式,而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得在编码过程中语言所要表达的意图发生改变或遭到误解,这些都有可能造成不同层次方面的语言歧视。在所有已知的语言体系当中,性别歧视可以说是表现最为突出的一种语言歧视现象。在新闻报道中的性别歧视一般是指在不是必须的情况下,在能力、秉性及职业等多方面将女性和男性加以区分或强调。语言性别歧视的表现

1.1 男性中心论

汉语是一种有性别的语言,这种性别首先就体现在人称代词和部分名词的选用上。在中文的新闻语言中的男性中心论主要体现在选用词汇的词序和语义上。首先,在长期以来形成的语言习惯当中,几乎所有有关男女性别的词汇都是男先女后,例如兄妹,夫妻,男才女貌等。在男性为主的社会里,社会结构概念和人们的认知角度都倾向于男权化,人们的经验结构随之也会产生一种心理定势,从而对词序产生强制作用。其次,在一些新闻报道中,如果新闻当事人包含两种性别,在代词的选择上多数会选用男性的“他们”来笼统涵盖当事人的性别。如果在不确认当事人的性别情况下,新闻报道中多数习惯选用“他”而不是“她”。这种词序的安排和笼统包含在新闻报道中的使用,潜移默化的给读者造成了一种以男性为主体的认知。再次,在语义上的歧视主要体现在一般和男性相关的词汇都是中性词汇或隐含褒义,而女性相关的词汇则大量含有贬义。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看到“娘炮”、“寡妇”“女流之辈”等词语都过分强调女性性格特征中负面的一部分,认为软弱、贪婪、充满消费欲望是女性的共同特征和代言词。另一方面把女性看作是男性的附属品,只有具备了男性性格中坚毅的品格的女性才是杰出的。如中国网一则标题为“埃及著名交际花被捕 系军方领导人赛西的狂热粉丝”报道,在标题中使用了“交际花”这一词语,交际花多指旧时在社交场中活跃而有名的女子,含有轻蔑意义,虽然现代有时也用来指代妩媚且交际能力强的女子,但是此处用在新闻标题中过分强调女性的交际特征,并且在文中使用了诸如“恶毒”“放荡”等形容词对其进行描述。看看新闻网的一则新闻标题为“赵丽颖吃醋陈晓约袁珊珊 撅小嘴当场变身母老虎”。“母老虎”这一词语也含有贬义,多用来形容泼辣剽悍的女人,出现在标题中表达的是对女性的一种刻板印象。诸如此类词汇在新闻报道中屡见不鲜而且往往是隐蔽的,甚至是连女性本身也难以察觉其中的歧视意味。

1.2 女性外貌特征强化

在新闻报道中女性的外貌特征常被放大或强化,把可观赏性作为女性最重要的社会价值之一。“蛇蝎美女”、“性感尤物”、“红颜祸水”等用来形容女性的词语多数是从男性的角度出发,美貌与否都是以男性的审美标准为尺度进行评判。“女神”、“小花旦”、“女汉子”等词汇在新闻中的频繁出现其实也是一种常见的语言歧视现象。多次担任总理记者会首席翻译的张璐也因为其才华外貌出众而出现在各大新闻报道中,而这些新闻报道几乎都在标题中给“张璐”这个名字冠以“美女翻译”的修饰性定语,相对于她的才华,媒体在报道当中首先提及的却是她的端庄典雅。以下是一些媒体在报道中所使用的一些标题。

“总理记者会美女翻译张璐迷翻网友” 中国青年网

“美女翻译张璐现身总理记者会 依旧高大上 ” 扬子晚报

“两会美女翻译引关注 冷艳干练神似赵薇” 新快报

可以看出,女性出众的外貌才是能够吸引大众的话题,相比之下女性的才能和学习力经常在报道中被淡化或忽略。

1.3 女性角色标签化

由于“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根深蒂固,在新闻报道中,女性的角色往往更容易被标签化,教师、护士、家庭主妇等作为传统的女性角色被广泛认可,而对于身居要职声名显赫或是独树一帜的女性大肆报道,似乎女性的成功或失败相对于男性来说都是异常的。英拉作为泰国历史上第28位总理,她的上任与职务解除都成为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的题材。而在所有与英拉有关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会见到“首位女总理”、“美女总理” 等词汇的出现,而且绝大部分会作为定语出现在新闻标题中。在有关女性政要的新闻中,媒体更关注的是她们的性别,容貌与家庭等因素。这种对于国际政要的女性身份的特殊强调,实质上是对女性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一种不公平对待,因为在整个社会的整体认知中,“总统”“总理”等一般被默认为男性词汇,而实际在语言学中这些词语是中性的,并没有性别标记。包括像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韩国总统朴槿惠、德国总理默克尔等女性国际政要在许多报道中所扮演的都是一个“突破自我”的女性形象,因为这与传统的女性角色定位冲突。再来看一些新闻标题:

“铤而走险骗钱财 家庭主妇成囚犯” 法制网

“温州大妈聚众吸毒 寂寞是主因” 中国妇女报

“贪官情妇成高危人群 为何还有女人趋之若鹜往上扑” 中国网

不难看出,在这些新闻标题中,无一不把女性的社会角色标签化,在人们的意识中,已经形成这样的一种思维定式:女性的角色应该是母亲,所有女性的身上都散发着母性的光辉,生儿育女是每个女人必须经历的人生过程;女性的角色应该是家庭主妇,洗衣做饭操持家务是女人在家庭生活中理应承担的责任;女性的角色应该是被称为“白衣天使”的护士,长相姣好,轻声细语的呵护每一个病患。在有关贪污腐败案例的报道中,“情妇”、“小三”、“二奶”等词语更是成为高频词汇,把官员贪污腐败的发生与女性的作用联系起来,夸大或强调女性在此类案件中的负面影响和作用。这些词汇的选用都是语言性别歧视的一种体现。结论

人们对于周边生活世界的认识大多数是来自大众传媒,新闻文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建构。所以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应该正视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树立平等公正的思想观念,摆脱刻板印象带来的影响,无论是在议题选择上还是遣词造句上,都应考虑到不同群体的感受和利益。对于每一篇新闻报道都要仔细斟酌其所运用的词语是否有言外之意,是否是在真正客观公正的反映某个社会现象或问题,要在不断的新闻实践基础之上总结经验和方法,提高对可能出现的语言性别歧视的敏感性,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通过更加温和客观的传播方式体现出大众传媒对于社会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徐莉.传媒语言的性别歧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8(1).[2]孙书蝶.大众传媒中的性别歧视[J].新闻爱好者,2003(3).

第五篇:如何避免性别歧视语言

[导读]近四十年来,尽管非性别歧视语还没有达到非不可的程度,但它毕竟已进人日常会话和写作的主流之中。随便翻开一张英美的报纸,或瞧一下五花八门的宣传广告,就会发现supervisor(工头,领班)替代了原来的foreman,workman„s compensation(工人赔偿金)变成了worker„s compensation;sales rep,sales associate或seller(推销员)取代了常用词salesman等。

近四十年来,尽管非性别歧视语还没有达到非不可的程度,但它毕竟已进人日常会话和写作的主流之中。随便翻开一张英美的报纸,或瞧一下五花八门的宣传广告,就会发现supervisor(工头,领班)替代了原来的foreman,workman„s compensation(工人赔偿金)变成了worker„s compensation;sales rep,sales associate或seller(推销员)取代了常用词salesman等。为此,笔者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供英语学习者参考。请注意,所选用的例句,除个别注明外,均选自Rosalie Maggio编写的The Nonselist Word Finder: A Dictionary of Gender-Free Usage(Maggio,1989)。

1.尽量不用通性代词he,除了明确地指代一个男性人物时,都要设法避免使用之。可以根据语境需要,选用下列替换方式:

1)采用复数形式

Sexist: When bathing a baby,never leave him unattended.Revised: When bathing babies,never leave them unattended.给婴儿洗澡时,一定不能让他们无人照料。

2)用we/us/our改写原句

Sexist: From each according to his abilities,to each according to his needs.Revised: From each of us according to our abilities, to each of us according to our needs.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3)改用第二人称、Sexist: No man knows his true character until he has run out of gas, purchased something on the installment plan and raised an adolescent.Revised: You don„t know what your true character is until you have run out of gas,purchased something on the!installment plan and raised an adolescent.只有当汽车大的油用光了,按分规付款方式购物和抚养大一个孩子时,人的本来品性才会显露出来。

4)改用被动语态

Sexist: One who,when he has the choice of two evils,chooses both.Revised: One who,when given the choice of two evils, chooses both.一个在两种恶行之中要作出选择就两者都选的人。

5)完全省略代词

Sexist: What a person thinks of after he becomes a departee?

Revised: What a person thinks of after becoming a departee?

一个人离去后,会作何感想呢?

6)用冠词替代

Sexist: Can a critic give his opinion of an omelet without being asked to make one?

Revised: Can a critic give an opinion of...?

评论家议论煎蛋时难道到非要他去自己煎鸡蛋吗?

7)用someone,one, the one,no one等替代

Sexist: He who can take advice is sometimes superior to him who can give it.Revised: Someone who can take advice is sometimes superior to the one who can give it.接受忠告者有时胜过发出忠告者。

8)使用he and she或his and her,但使用的次数不宜太多。s/he仅可用于备忘录(memos), 便条(notes), 或者非正式的交谈之中。

9)用名词或上下文中用过的同义词替换

Sexist: To find a friend one must close one eyeto keep a friend, two.想找朋友;就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留住朋友,就得双眼都闭上。

2.尽量使用那些包括两性在内的词,即无性别之分的词(gender-free words),例如: child,teacher,officer(警官),people,worker, immigrant(移民),voter(投票者,选民), coach(教练),church member(教友), sale rep(推销员),grand parent(外/祖父或祖母),leader,evening student, employee(雇员),testee(考生,应试者),engineer,customers(顾客), dealer(交易者,商人),clerk(职员,办事员),civilian(平民),scientist, operator(接线员,办事员),patriot(爱国者),person, planner(策划者,计划者),politician(政客), producer(生产者、制造者),tutor(家庭教师,导师,[美国]助教),reporter,writer,chief executive(首席行政长官),everybody, expert等.3、如非特指男性或女性,尽量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替换含有-girl,-woman,-wife,-man后缀的词,例如:

calendar girl(月份牌上的美女像)-calendar model 挂历模特

call girl(应召女郎)--prostitute妓女

cover girl(杂志封面女郎)--cover model封面模特

flag girl(女司旗手)--flag bearer司旗手,执旗员

flower girl(卖花女)--flower seller卖花人

housewife(家庭主妇)--house worker(家务工人)

midwife(接生婆)--birth attendant(助产士)

showgirl(舞女,歌女)--dancer(伴舞者)

chairman(主席)--chair, head(主席,头头)

ring man(赌/赛马者)--bettor;gambler(赌马者,赌博者)

seaman(海员,水兵)--sailor;navigator;mariner pilot, captain 水手,航海者,船员,领航员,船长

spokesman(发言人)-speaker;representative, voice;press agent 发言人,代表,right-hand man(得力助手)--right hand;deputy;assistant;helper 得力助手,副手,助理,助手

4.写信时,如果不知道收信人的性别,最好不要使用传统的Dear Sir;Dear Gentleman,Dear Madam.可以选用下列之一:

1)Dear friends of the library(亲爱的图书馆的朋友们)

2)Dear Madams and Sirs(亲爱的女士们及先生们)

3)Dear Personnel Officer(亲爱的人事处长)

4)Dear Committee Member(亲爱的委员)

5)Dear Citizen(亲爱的公民)

6)Dear Customer(亲爱的顾客)

7)Dear Councilor(亲爱的参议员,或顾问)

8)Dear Agent(亲爱的代办)

9)Dear Director(亲爱的厂长或局长;主任;)5.尽量少引用含有通性词man;men的引语,如果非引用不可,下列处理办法可供选择:

1)不直接引用,把引语进行释义

Sexist: W.Phillips said: “The best use of laws is to teach men to trample bed laws under their feet.”

Revised: W.Phillips suggested that the best use of law is to teach people to trample bad ones under their feet.W·菲利普斯说:“行使法律的最好办法是教导人们把不好的法律踩在脚下。“

2)使用[sic](原文如此)让读者意识到原文中的man使用得不大恰当。例如:

w.Phillips said: “The best used laws is to teach men[sic] to trample bad ones under their feet.”

3)对上述引语,也可只引用其中的一部分,例如:

W.Phillips said the best use of laws was to teach people ”to trample bad laws under their feet”。

我们赞同Rosalie Maggio所讲的话: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acknowledge that there can be no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sexism in society on the level of language alone.Using the word secretary inclusively, for example, does not change the fact that only 1.6% of American secretaries are men.Using director instead of directress does not mean a woman will necessarily enjoy the same opportunities today a man might

下载中英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英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汉字中的性别歧视

    汉字中的性别歧视 刘丽娟 (闽江学院08中文1班,福建 福州 350108) 【摘要】:几千年来,女性的地位始终处于低下的地位,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得到了较多的尊重,但是汉字中所体现的性别歧......

    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

    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 荣风静,肖征 (山东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摘要: 关键词: 中途分类号:文献标志码: 一、引言 性别歧视在当今社会是指一种女性受歧视的现象。社会......

    《圣经》中的性别歧视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茶......

    英语中对女性性别歧视语言的词汇特征

    英语中对女性性别歧视语言的词汇特征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张 娜 来源:考试周刊 发布时间:2007-11-03 关键字:英语 女性 性别歧视 语言 词汇 摘要:本文从熟语和人名两个方面,......

    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分析

    创伤情绪危机干预 社102班19号李智丹 一、问题概况: 我的一个朋友,性别女,年龄22,,她是有他爷爷带大的,从小跟爷爷一起生活,常年与父母分开,跟爷爷的感情非常深厚。 在她大一的时候......

    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分析文献综述

    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分析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各个高校的招生规模也在逐年的增加。这也就导致了毕业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竞争压力也慢慢增大。与此......

    浅谈女性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浅谈女性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2134122463 环境科学 徐琳桢 摘要:女性就业中的不平等性尽管不是一个新问题,但近几年越来越引起妇女界的关注。就业的不平等问题实质上是性别歧视问......

    浅谈广告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浅谈广告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中文系 黄梦云 指导教师 宋慧勋 摘 要 在如今的商品经济时代,广告借助各种传媒,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