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情满怀浓似酒 呕心奉献育桃李
乡情满怀浓似酒
呕心奉献育桃李
当我第一次带着飞扬的热情、难掩的羞涩踏进家乡的小学校门时,一个“做一名优秀教师”的信念激荡在心中。但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实现这一信念远远不是我想像的那样简单,真是“醉后方知酒味浓,为师方知为师难”呀!
为师难,做班主任更难。但在十多年的教育工作中,幸运的是我从无数次的失败与教训中也掏得了一桶桶“金”。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我认为首先要有广博的知识。拥有了它,才会有敏捷的思维,善变的口才;拥有的它,才会有处变不惊的态度,游刃有余的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和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外,还潜心自修。2008年,我获得了廊坊师范学院颁发的本科学历证书。学习、读书保证了有源源不断的甘泉给学生。
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树立良好班风
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生成,是铸就人才的重要基础。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纪律涣散。于是,我从此入手,课上进行趣味教学,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律。例如,在教学朗读《荷叶圆圆》一课时,我这样做: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一边读一遍做动作)……我抓住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把读和动作结合起来,把简单的读变成有趣的表演,学生从此更爱读书。渐渐的,学生还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边读边演。这样一来,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数学时,我设计情境串,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身临其境,去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我还让学生利用晨读、周会、思想品德课,学习规章制度,并且在课后注意观察其行为,根据表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在日常学习中,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逐渐养成认真听讲、认真作业、讲文明、讲礼貌等好习惯。班级是一个整体,学生要在这个集体中生活、学习、成长。好的环境能催人奋进,因此,这个集体必须要有一种蓬勃向上、金争先创优、爱班好学的班风,这当然高不开班主任的政治思想工作。对此,我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一周一会,一课一反思,班内借阅书籍、报纸等各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这些活动,“班荣我荣,班落我耻,以班为家”成为每个同学根深蒂固的思想。这样,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自然就增强了。其次,建设强有力的班委会。我通过委任、竞选、自荐等渠道把那些表现突出,愿为同学服务,并且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的学生选为班干部,并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班级建设的排头兵。正因为此,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班委会“左膀右臂”作用的充分发挥,帮了我大忙。
三、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制定评价策略
人们常说:“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因此,我注意激发本班学生与外班学生以及班内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意识。从集体活动的表现、班集荣誉的争取、留给老师的印象以及个人获奖情况等各方面,激发全班由整体到个人的竞争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出来了,还要设立定期评价制度。以评价手册和“周评分细则”等相对固定的评价模式,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各种表现定期评价,使每个学生和小组都能明确:近期优缺点何在,在班上居何位置。从而提高警惕性,增强进取心。我班的王宇同学,刚来我班时玩劣成性,不完成作业更是家常便饭。在分组时,我故
意把他与成绩优秀的同学放在一组,并且告诉他:“你在老师眼里是非常聪明的,老师相信你经过努力,一定会和他们一样。”就这样,王宇从此变了,他变得乖巧,变得积极,变得优秀起来。
四、用爱心开启学生心门
深刻的爱是一把万能的钥匙,它能开启人的心灵,铸造出闪亮的灵魂,把人引向更广阔的知识海洋。记得2005年接手的那个班级中,班上有个残疾孩子叫李伟,走路不稳,经常跌倒。为此,我把他叫到身边说:“做值日这项工作较繁重,我怕你吃不消,值日你不必做了。”不久,我连续几次发现他和其他同学一起起劲的做值日。我告诉他不必做了。他说:“老师,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做!我能做好!”他的目光是那样坚定。我恍然意识到自己错了,他不需要这种软弱的爱,他更需要一种更深层的爱。只有这种爱,命运才不能征服他,生活才不会抛弃他。每次再遇到这事,我都会给他一个真诚的微笑,一次赞许的点头。
在生活中,我更是无微不至的关心每个学生,帮他们削铅笔,提醒学生按时吃药,给学生点眼药水,甚至学生呕吐身上,我都尽心帮助,和学生一起动手弄干净。对于那些后进生、德困生,我则通过谈心、找其优点,和家长经常保持联系的方式使其进步。而对于那些开小差、想辍学的同学,我则不厌其烦地扎扎实实做好思想工作,竭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样,他们基本上都能重返校园。记得郝鑫是学校里出了名的捣蛋大王,别人打架他会拍手叫好,和同学有冲突,他会大开脏口;桌椅板凳挡住路,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大脚开路。发现了他的这些行为,我找到他并和他多次促膝交谈,让他视我为朋友并且抓住他爱动脑筋的“闪光点”,让他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露了几手。自此,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他更是信心满满进步连连。正因为我像妈妈似的爱着他们,他们对我也分外亲热。我想这就是爱的无穷力量。
也许是“天道酬勤”吧,我班的成绩在全乡一直是名列前茅。我也因此屡获殊荣。但是,我不会因此而停下勤勉的脚步,在今后的漫漫长路中,我会用理想而生的热忱,无知而生的勇气,理性而生的智慧投入到我所挚爱的教育工作中。
去做人梯——用我的坚韧,让学生踩着我的肩膀奔向新的征程。去做春蚕——用我的才能,让知识的绸缎从我的身上延伸。
去做黄土——用我的巧手,在贫瘠的乡土上培植出美丽的花朵。
第二篇:呕心励志育桃李 励精图治谱新篇
呕心励志育桃李 励精图治谱新篇
——
商国策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锐意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他深深知道: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此,突泉县第一中学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课改为契机,以教学模式改革为先导的原则,结合八十多年的教育发展经验,以创建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为目标,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诱思探究-学案导学”为教学模式,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逐步探索形成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改革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创新管理机制,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该校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和级部制管理。为使学校工作有序、高效进行,该校按职、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实行年级部管理,由三位副校长任年级部执行校长,两位分管德育和教学的主任组成年级部领导核心,在校委会领导下自主执行本年级的教育、教学、教研和队伍建设等管理工作,三个年级校长直接对校长负责;同时成立了教研部和教研中心,专司学校教科研工作,建立学校、年级、教研组和备课组四个梯次的教研网络,为教学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加强校园安全建设,成立了综治办,负责学校和谐校园的建设任务,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保驾护航”。学校党总支、团委、工会、年级德育主任、综治办主任以及全体教工通力合作,对校务工作进行监督,校长办公室协调各方工作,形成合力、高效、有序的校园管理机制。
转变教学理念,建立民主课堂。学校工作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而课堂又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按照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突泉县第一中学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2008年暑假始,该校邀请教育专家、陕西师大教授“诱思探究教学论”的始创人张熊飞到该校进行《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该校在吸收“诱思探究教学论”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又把“学案导学”的基本形式引入教学中,创立了“诱思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学生自由组成4到6人的学习小组,明确组内成员的分工,有效进行合作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又调动了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耳听,动眼看、动口说、动情读、动笔写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不仅建立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还建立了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集众人智慧更好地解决问题、发现新知。
建立高效机制,确保课改实施。
该校2009年实施新课程改革,为确保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突泉县第一中学强化措施,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有高一年级部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参加的新课改领导小组,制定了《新课程实施方案》、《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社会实践活动计划》、《学分管理制度》、《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等十几个指导性文件,设专项经费保障新课程实施。
加强校本培训,转变教师观念。
通过教师全员培训,形成通识理念,通过主管领导培训,形成课改领导力量;通过骨干教师培训,形成课改中坚;通过多媒体技术培训,让老师们掌握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参加各 1
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新教材培训,对新课程、新理念形成初步的和整体的认识。编制校本课程,该校从2008年开始筹备,利用2009年暑假集中教研组一批骨干教师,编写了五大类37本校本课程。经过2009年半年的实践,总结出一套关于校本课程开设、选课、考核、定分的经验和方法。
经过不断的实践,“以思维为主攻,以体验为主线”的“诱思探究-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去的教学,是老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只是装知识的容器,是被动的听众,没有创造性,更谈不上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后,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已被师生接纳,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让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师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团队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模式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大幅度增加。“诱思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和知名教育专家的认可。该校校长在2009年被《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授予首届中国教育创新“优秀校长奖”。
科研兴校——打造书香校园
突泉县第一中学从学校实际和教师实际出发,把教学岗位作为教科研的主阵地,以诊断、反思等教学实践为基本特征,以互动、参与等教研为主要形式,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目标,积极高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享受阅读,打好师生人生底色。
突泉一中深入体会新课程精神,推出“书香校园”的计划:投入200多万元,配置70个多媒体教室,建立了12万册的数字图书馆,40个机位的电子备课室,增设纸质教师阅览室,购买了中学学科网、高考资源网、全品高考网等教学资源网的使用权,新购进近万册纸质图书,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将“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有计划,有目的,指导性地开展全校性读书活动,让师生享受阅读,享受教育,享受人生。现在这些设施已成为该校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师生读书常式化,制度化、课程化,每位教师有读书笔记、灵感集、摘抄集,学生有读书心得,摘抄笔记,营造了该校勤勉好学、求知上进的书香氛围。
以备课组为单位,抓集体备课和校本教研。备课组是学校教学活动最基础的团队,是教师日常教学交流的主要环境,为此该校制定了《备课组校本教研管理办法》、《备课组校本教研活动制度》,要求备课组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节研讨课或会诊课;每周进行一次有主题的集体备课;教研组要开展全组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讲课说课、互听互评、教学反思、案例分析、问题会诊等活动。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到新的共识,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以教研活动为平台,狠抓教学业务提升。建立教研部(含教研中心)、教研组、备课组教研网络,在集体备课下,集思广益,共享课程资源,探讨课堂上如何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乐于探究问题,并把善于诱导学生探究问题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各教研组和备课组积极开展新教法研究、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等主题式教研活动,并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主要有教研组、备课组牵头的教改诊断课,教研部牵头的教改研究课,年级部组织的教改展示课和向学校和全校教师做的汇报课。并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依托这些活动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使他们在一次次活动中扎实教学基本功,提高业务素质。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抓校本教研上水平。
以教学改革带动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学改革。这是该校发展的新模型。针对高考新形势和新课程实施的实际,选择符合本校实际的、急需的研究课题——《诱思探究学科 2
教学论》的应用和“学案导学”的实施。突出课题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既为高效课堂注入活力,又为高中新课程改革打下基础。现在,各个教研组都有正在进行中的不同级别的课题。一些国家级、自治区级或盟级研究课题已经结题。目前,该校是教育部重点课题——《诱思探究教学论》总课题组的成员。
以勤思好学为目标,建设复合型教师队伍。
该校教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做好几项记录,即:记录失当之处、记录教学灵感、记录学生的学习问题、记录教师的教学心得。通过反思和学习不断修正错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效率。现在,在突泉一中的教学资源库里,有教师三年来编写的各科学案、习题近千套,有定期整理,不断完善的教师读书笔记、教师教学反思集、教师论文集,为教师们保存了第一手的备课材料,也见证了学校求真务实的教研工作。
以备战高考为动力,系统制定教学计划。
为确保复习备考工作顺利进行,突泉县第一中学采取“三四五制”集体备课的方式(所谓“三四五制”就是要求各备课组做到“三定”、“四统”、“五备”。“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习题配备;“五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各备课组反复、认真地学习和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对考纲所列知识点和能力培养目标进行仔细研究,从历年高考题中总结考试规律,明确考试方向。
为确保复习备考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题海战术,提高复习的时效性,每个备课组都发挥组内教师的集体智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命题或组题,尽量使每一道题都有代表性,能让学生在练习中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同时,有选择地组织老师参加高考信息会、高考经验交流会,使教师及时了解有关高考的各种信息,学习和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指导复习备考工作。及时召开高考研讨会,掌握高考的基本方向,有计划地组织考试和考后分析会,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召开家长会,使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工作,了解年级部的教学情况,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组织考前心理辅导讲座,疏导个别学生考前焦虑等心理问题;及时更新高考信息,向学生介绍有关高考的政策和政策变化,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技巧等。
科学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加强管理,做好学校中心工作。
突泉县第一中学坚持钢性管理和弹性管理相结合,在实行校长负责制下,建立职责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公正合理的用人机制;严格按章办事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各种教学管理制度,如:《课堂教学管理办法》、《集体备课制度》、《校本教研制度》、《多元评价制度》和《教学反思制度》等。在教、学、考、评、管方面给予一定的空间范围,实行弹性管理,让老师教有所长,学生学有所得,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
张扬个性,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新课程改革所要建立的新的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该校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形成了多元评价体系,即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形成性评价;他评与自评相结合,侧重于自评;评学与评能相结合,侧重于“以能论学”;德智体全面评价与个性化评价相结合,突出个性的张扬。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多元评价思想。目前,一中已基本形成了“教学氛围宽松和谐,教学方法求实创新,教学管理‘双基’扎实,教学评价客观公正,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模式框架。
规范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健康人生。德育工作是学校全部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服务的人的关键 3
问题,也是能否主动学习,是否乐于学习的内在动力,为此一中建立一整套严密的德育体系,这个体系由党支部主管,团委、年级、综治办和心理咨询室具体实施,以思想政治课为主渠道,以全体学生为主体,通过强化教师的师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对全体学生进行全方位德育教育的主导力量,每时每刻都向学生渗透德育和美育教育,并通过建立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平台,采取各种手段,开通各条渠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教育网络。
规范教育管理,科学评价教师工作。
该校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外在动力,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新局面。在教师中,通过对教师工作的科学评价来选模评优,让那些工作有突出成绩的人站到前面,以其榜样的力量带动他人。在学生中,学校表彰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使之成为学生的行动标兵。实行封闭管理,把严格管理和人本关怀相结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接触谁负责,谁发现谁负责的制度,形成了大家齐抓共管,建设和谐、平安校园的氛围。
规范行政管理,形成优良校风。
抓好常规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实行校委会领导,处室主任负责,教研组、年级组、各办公室具体实施的层级管理模式,形成管中有导,管导结合的管理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做到职责明确,奖罚分明。
规范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工作。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开源节流和用小钱办大事为工作原则,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定期述职,内外监督,部分后勤事务,实行社会化管理,将市场机制引入后勤管理中。
加强日常管理,严肃校风、校纪。
年级部每天有专人对班级考勤、纪律、卫生、作业、校服等情况进行检查,宿舍每天都有考核评比,结果上墙,通报各班,对违纪学生的教育严肃、负责,学校定期召开各年级家长会,把学校加强管理的目的和做法向家长进行宣讲,严谨务实的办学作风和一中真正为学生利益和发展考虑的一系列举措,赢得了社会和家长们的广泛赞同和支持。
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自主人格。
学生自主管理旨在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摆脱“保姆式”教育管理的弊病,以学生为本,将学校教育和社会道德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通过自我生活管理、自主学习管理、自主活动管理、参与学校管理和人际关系管理达到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生存的目的。让学生终身受益,让家长放心。
该校的具体做法:
一是建立自主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首先,制定了突泉第一中学学生自主管理章程及宿舍、食堂、活动、值周、纪律仲裁和调解、合作学习、同学互助等各方面自主管理制度。其次,在学生会下建立学生生活自主管理委员会、生活纪律自评自查委员会、学生纪律仲裁委员会、宿舍、食堂管理委员会、学生各部门工作领导小组等。二是学会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该校根据大部分学生是住宿生的情况,把宿舍作为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主要场所。通过宿舍文化培育、自我教育提升、规章制度约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学会自立、学会尊重、学会关爱。三是更新德育理念,创新德育方法,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在新课程背景下,引导教师逐步从“制约性德育”转向“主体性德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德育实效,在德育标准、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途径、德育管理以及德育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实践与探索,通过参与值日值周、社区活动、社会实践、团队活动等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对学生的自我教育评价中,注重学生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学生良好品行的生成。通过建立成长记录档案、定期小组互评、口头交流和书面评语、家长参与评价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评价时既注重全面发展,又鼓励个性张扬,通过评价逐步形成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新局面。四是加强学习指导,让学生学 4
会学习。通过落实“诱思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和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群体效应,使大多数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是让学生全面参与学校的管理,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学校通过让学生们直接参与值日值周监督、卫生纪律检查、活动组织、评师评课、校园建设、班级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宿舍文化建设、违纪违规仲裁、食堂伙食监督、便生服务等校务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对学校的管理中来,提高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了不教而教的教育目的。
强本固源——打造优秀团队
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高低。突泉县第一中学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点,探索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强校本研训力度,培育学校核心竞争力,严格教师依法执教,严格按师德办事,锻造了一支集“教、学、研”于一身的师德高尚的复合型教师队伍。
建立教师成长档案。
为促进教师专业素质不断提升,更好地科学记录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增强教师自我反思、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引导教师关注自身的成长经验,突泉县第一中学要求教师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跟踪管理。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各类教育教学比赛,这一系列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政策,激发了教师教研兴校的主人公意识,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过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政治素质。
启动“传帮带”教师素质提升系列工程。
在对教师充分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给教师充分的成长空间,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注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用尊重和关爱去激发教师内在的潜能,用团队意识去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启动老新教师“一带一”助教工程,骨干教师的培训工程,为教改建设一支带头人队伍,以教改为核心,从理论、实践、反思三个模块构建骨干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名师工程”的启动,为教师成长创造了成长平台和有利条件。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突泉县第一中学打造了一支过硬的教师团队。该校现有特级教师1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能手2人,盟级教学能手22人,兴安盟名师2人。还有从县级到国家级的优秀教师60多人,很多教师在各自的学科领域都获得了各级各类荣誉称号,有的教师已经成为“社会名师”。
传承历史——弘扬一中文化
突泉县第一中学师生践行“明德励志,为学创新”的校训,以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为建设标准,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多渠道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营造了师生共进、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先后被评为兴安盟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兴安盟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自治区红旗团委。
85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一中独特的校园文化。践行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多年来,突泉县第一中学一直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高起点地创办了“突泉一中校园网”,《突泉一中校报》,“校园之声”广播站,举办形式多样,富有思想性的校园文化活动,既有娱乐性的,又有知识性的,又有实践性的,如各种体育比赛、运动会、文艺汇演、课本剧表演、学科知识竞赛、知识讲座、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从2008年以来,该校启动阳光体 5
育活动、“书香校园工程”、“名师优生工程”等系列校园文化建设工程,丰富了学校文化生活。《突泉一中校报》在2010年获得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教育杂志社授予的“最佳校报一等奖”和全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授予的“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内报刊一等奖”。
学校新设12万册的电子图书馆,开放纸质图书馆和阅览室,在班级建立“图书角”,把阅读课正式纳入校本课程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每学期至少读一本好书,创建“书香校园”,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该校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文体活动,有近百名学生在全国、区盟的书画、表演、体育、摄影、征文等比赛中获奖。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了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集体主义荣誉感,提高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显示了学生们的青春活力,映射了学生们良好的心理和思想状态,有效地激活了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由静向动的发展,为校园注入了勃勃的生机,进一步激发了校园文化的发展。
历史的积淀,形成了突泉一中的文化精髓,那就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表现为“法而不泥”的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时代精神。具体表现在:
——敢于创新管理机制,实行年级部管理。
——敢于创新教学模式,实行“诱思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改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
——敢于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构建学校、年级、教研组、备课组教研网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敢于丰富和完善课程体系——编写和实施校本课程。85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突泉一中的学校特色。——科学民主的管理特色
学校分年级管理,设立三个年级部,各自独立完成教育、教学、教研任务;直接对校长负责。既有广泛民主,又有高度集中的生动活泼的管理机制;
实行半封闭管理,严格校园纪律,构建平安校园,保证学生在校安全;实行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自我管理;在宿舍管理中,把严格管理与人本关怀相结合起来,建设学生生活大家庭,共享家庭之乐,创建宿舍文化。
——诱导启发的教学特色
学校创新教学模式,在“诱思探究教学论”的支撑下,采取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坚持尊重主体、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多元评价的教学方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
——以学为乐的师生成长特色
注重内涵发展,践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实施“名师优生工程”,打造了一支善学、能研、乐教的复合型教师队伍,也培养了一代乐学,爱学、会学的学生。
花香蝶自来。突泉县第一中学因校园环境优雅、和谐、统一,文化氛围浓厚,办学理念独特新颖,管理模式民主规范,突泉时报、兴安盟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兴安日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学会和《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等媒体和机构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实绩均做了专题报道,被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以简报的形式发送到全盟各旗县市和盟直各单位。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突泉一中不懈的追求。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突泉一中在推进学校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征程中,必将迎 6
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第三篇:呕心育桃李 无悔铸师魂
呕心育桃李
无悔铸师魂
------我的教育故事
宁县宁江小学 李小妮
我很荣幸,因为我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从教6年多来,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值得称颂的大做为。但在这6年多来,我有过辛酸,有过喜悦,有过成功,有过失败,更有诸多说不完的故事。
在我眼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吗,作为班主任,我有责任让他们都绚丽的绽放,特别是那些“带刺的花蕾”,我更应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和呵护。当了6年多班主任的我,遇到过很多的“小刺头”,在他们身上,发生过许多令我辛酸也令我感动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给了我永远的鞭策和启迪。这是发生在我刚参加工作不久时的一个真实故事,当时我接任的是五年级,常言道:“棍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徒”,我必须严厉点,要镇住他们。于是,我就想用严厉的面孔、严厉的批评、严厉的惩罚来使学生折服。当时班里有一个出了名的“捣蛋大王”叫袁明星,他学习成绩差,经常没事找事欺负同学,搞恶作剧,全班同学都惧怕他。他犯了错误谁也不敢告状,怕挨打,说他做坏事时还有同学为他站岗放哨看着老师,同学们暗地里给他起了个了不起的绰号:袁捣蛋。一次,他又往班里葛杨坤嘴里塞烟头,家长找到学校后我才知道,我不由分说将他揪到办公室,火冒三丈的对他一顿狠狠地训斥。没想到,他不但不服气,还理直气壮地顶撞我,感到颜面尽失又忍无可忍的我打了他一个大耳光,谁知他居然骂骂咧咧地冲出了办公室。当时我被气哭了,感到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和耻辱。
这件事之后,我对他冷若冰霜,而他上课再也不听我讲课,经常变着花样给我捣乱,导致我在上课时总是发脾气,而对于我的大发雷霆,他根本就无动于衷,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下课后,他更加变本加厉地欺负同学。他每天都给我繁忙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带来更多更大的麻烦。当时,我对这个孩子既恨之入骨,又无计可施。
可后来的故事却改变了他,更醒悟了我。有一天,我打开抽屉拿作业本,发现抽屉里有一张字条,上面写道:“老师,你一定非常非常地讨厌我、恨我吧,但我不讨厌你,因为我知道你恨我这块铁不能成钢,可我讨厌你对我毫不留情的训斥,讨厌你给我的大耳光”。课下,我把这张字条读了很多遍,内心深处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更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一张字条惊醒了总想给学生下马威的我,该是我好好反省的时候了,我决定找袁明星同学好好谈一谈。那天下午放学,我主动找到他说:“明星,咱们一起走吧”。我和这个我一直讨厌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和颜悦色的谈话,这是我第一次非常亲切的和他说话。在谈话中,我向他道歉,不该用粗暴的话语伤害他,更不该动手打他。对着我改变的新面孔,他有些不自在,又好像有点受宠若惊,一改往日那副蛮横的样子,向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说自己捣乱、欺负同学都是故意的,原因就是对我不满,想对我报复。他很真诚地表示以后不会这样了,还十分诚恳地对我说:“老师,我喜欢今天的你,相信我也会喜欢以后的你。”最后他还问到:“老师,我给你惹了那么多麻烦,你还会喜欢我吗?”我当时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我会把你看成我最好的朋友”。
这件事已过去6年了,但6年来,这件事一直珍藏在我的心底。这张给了我教育的纸条我也一直珍贵的保存着,它时刻鞭策着我以后的班主任工作,时时提醒我最可恶的孩子也有他最可爱的一面,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灵动的个体,有着各自独特的性格,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去尊重和热爱自己的学生。作为一名班主任,应用自己的和颜悦色,用亲切的目光,用慈爱的双手给每一个学生以自尊、自信、关爱和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能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同时,更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自己的学生,理解自己的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变得眼明心亮,才会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那年期末考试时,写过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老师》,孩子们在作文中写道:“我的老师爱说爱笑的,眼睛整天笑眯眯的,好像没有一点愁事儿,可是她为我们的学习有时也愁眉不展,可见她为我们操碎了心……”有的孩子写到:“她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既像我们的朋友又像我们的妈妈……”
因为有了这个故事,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以火热的情怀辛勤工作,以平等、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一个孩子的心门,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成为遗憾。还记得我们班郑康同学家庭很困难,我把我弟弟穿过的衣服和鞋子全都给了他,他妈妈见了我总是过意不去,逢人就讲“李老师心眼真好”。现在,我又接任了新的班级,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的低年级的孩子们。在纪律上,他们基本上都很听话,不用我去花费太多的心思,可在学习上,有几个学生却让我感到很棘手,他们总是跟不上课。每次考试,他们的成绩都很低,甚至有考二三十分的,虽如此,我对他
们也没有放弃。因为我知道,放弃了一个学生对一个教师来说,不过是放弃了百分之几或百分之十几的希望,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放弃的却是百分之百的希望啊!我始终坚信一句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经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这几个学生补课。早晨,我总是第一个走进教室先从他们几个开始,双休日,我有时主动到王嘉昕,蔡琪这两个学生家里去家访。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几名学生除了王博文还没有跟上课外,其他学生都跟上了队伍。我想作为班主任爱学生是必备的修养,我要以赤诚的爱心对待我们的这些孩子们。现在,我更加深深体会到老师的一次抚摸,一句夸奖,一次关心都会成为温暖学生心灵的良药。老师们,让我们为了学生的一切努力拼搏吧!让我们为了一切的学生辛勤工作吧!让我们一切为了学生,无悔的奉献自己的青春吧!
第四篇:丹心育桃李 奉献铸师2
丹心育桃李
奉献铸师德
经济开发区张家洼中学
邹忠谦
有人说:“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奉献精神、敬业精神。有人问我:“对于教师而言,什么是幸福?”我的回答是:“学生的喜欢,家长的信任是一个教师的最大幸福。”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并连续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高尚的品格塑造人、以渊博的学识培养人,努力做一个“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教师。
一、乐奉献、肯吃苦、爱岗敬业
我认为老师就是一个爱的传递者。参加工作以来,我把爱的阳光无私洒向我的学生。我热爱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引导学生成才。在我的思想里学生没有好坏,只有差异。我努力挖掘他们各自的闪光点,倾心栽培。学生有困难,我总能及时地掌握情况并给予切实的帮助。生病的学生,我亲自去探望;缺课的学生,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他们补习功课;家庭困难的学生,我为他们捐款救助;学生考试落后或下降,我把一句句名言警句写在益言卡上鼓励学生;为了预防疾病,我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教室消毒;突发事件,她总能第一时间迅速到现场进行妥善处理。2005年,我担任了一个后进班级的班主任,由于多次分班,这个班囊括了来自年级所有班的学生,不同的班主任的管理模式各异,很难融合。后进生占多数,班级管理困难重重。面对这样的班级,我毫无怨言,自觉服从学校安排,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说转化一个问题生可能要比培养十个优秀生更有意义。我深入研究教育规律和青少年的成长规律,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坚持成才先成人的理念,把外化的教育变成激发学生自己内在动力的教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德育风格。为了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涵,寓思想道德教育于教学中。还通过读书会、报告会、家长与学生联席会和“让青春在学习中闪光”、“感动母亲”、“我的纪律观”等一系列主题班会和心理健康辅导等活动,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在课前三分钟开展“小故事,大智慧”活动,效仿电视节目《大家》开展“名人一瞥”活动,介绍古今中外的名人、伟人的感人事迹。用青春梦想来激发学生的激情,从生命深处唤醒沉睡的自我意识,唤醒人的创造力和价值感,实行自我教育。坚信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明确方向,进行自我目标设计。在班级内部,精心创设和谐、民主、健康的育人环境,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舆论氛围,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班级面貌焕然一新,学生积极向上,守纪爱学,团结友爱,学习成绩大幅度上升,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个班级的家长对我说:“把孩子交给您,俺一百个放心!”
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然而,付出爱的道路却是艰辛的。在妻子生病住院时,在孩子高考备考时,在家人患病在床时„„都是家里其他人在替我尽职尽孝,从未耽误过学生一节课。多少个春秋,多少个寒暑,我始终坚持在三尺讲台上,真正做到以校为家。
二、倾真情、献爱心、教书育人
有人把教师比作“泥土”,把爱给了花,也给了草。对待那些令任课老师头疼的学生,我们要用阳光般的笑容,春风般的话语铺设师生相互信任与尊重的心桥,耐心教育。对暂时落后的孩子,决不轻言放弃,用师爱点燃他们心灵上进的火种,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班上有个男孩,年幼时母亲遇车祸不幸身亡,父亲又娶,继母刻薄,待他不好,因此他性格变得很孤僻。男孩语文底子很薄弱,在每次默写后,红叉满眼。见此情景,我很着急。不是着急她会拖我们班的后腿,而是着急他会由于一次次地失败而放弃学习!我决心帮助他。我把他叫进办公室,先帮他复习拼音,讲解拼音的拼写规则,然后教他一些快速有效地识字方法。讲解中,我发现他眼睛红红的,有些湿润。见此情形,我没敢多说话,只是轻声说了句“老师是你朋友,有困难找我!”第二天上课,我特别关注了他一些。只见他坐得端端正正,眼睛迥然有神,还一边听讲,一边在书本上圈圈点点。课后检查作业时,也特意多看了看他的,字体比之前工整了许多,错误也少了许多。看后,我很欣慰。在以后的日子里,男孩也由原来的闷闷不乐而活跃了起来,融入了班级!有次早读课时,他居然主动和我交流,说他把课文读了好多遍,都会背了。从他明亮的眼睛里,我感受到了他对学习的渴望!“很好,能背给我听吗?”他点点头,表示同意。他把全文背完了,虽然有几处错误,但已经很出人意料了。男孩用询问的眼光注视着我:“行吗,老师?“太好了!太好了!”我不住地夸奖他,随后,奖励他一张“笑脸”。他高兴极了,把“笑脸”张贴在了课本上。就这样,我也没做什么,却让学生感受到了爱。
别林斯基说过:“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我时刻牢记这句名言,要求自己诚实、公正、体贴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严律己、正行为、为人师表
我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教师形象,实践着身正为范的人生追求。我恪守职业道德,廉洁从教,教风正派。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许多老师纷纷办班做家教,但在我看来,一旦把教育同金钱这样紧密地联系起来,就成了一种交易,一种赤裸裸的买卖关系,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就会大打折扣。我从不做有偿家教,不少学生确实需要补缺补差,我便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为学生补课。作为公民,我洁身自好,正直守纪,严格自律。在原则问题上能够明辨是非,立场坚定。作为儿子、父亲,有着强烈的家庭道德观念,充满责任感。我仰慕老莱子的彩衣娱亲,孝顺父母;我教诲儿子成人成材,孩子成绩优异。我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关心集体、尊重同事,在教育教学中团结协作,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我认真负责的态度、丰富的学识、朴实的作风、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感染着学生。用自己健康而丰富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去陶冶学生,做最能以身作则的人。我爱校如家,亲自动手,和学生共同劳动;要求学生不迟到,我每天总是早早来到班级;要求学生看到地上有脏东西捡起来,我总能弯腰示范。耳濡目染间,我的学生渐渐成长起来,因为良好的师德已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初四有一段时间,我嗓子哑的很厉害,近乎失声,医生建议我休息,但是我怕影响孩子们学习,坚持上课。在我默默无言的激励下,孩子们的学习的劲头与日俱增,家长感动的送来草药。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我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做学生楷模。体现了对学生深沉的爱。
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是师德的最高境界。我以自己良好的教师形象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塑造着学生良好的品行,受到师生赞扬和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勤学习,重研究,硕果累累 常言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不能局限一桶水,还要有源源不断的长流水。”因此,我一方面广泛阅读叶圣陶、魏书生、苏霍姆林斯基等人有关教育理论书籍,阅读报刊,转变教育观念,了解课改的新动向。多年来,我持之以恒地主动学习课改理论,掌握《新课标》的基本精神,阅读了大量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书籍,写了十几万多字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一方面积极“走出去”,交流教研,听课取经,从名师身上采撷精华,厚实自己的课堂教学底蕴。教学中,我大胆尝试创新,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自读、自思、自练、合作交流的最佳课堂教学模式,教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方法。在课堂中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我引导学生运用已获得的规律性知识,通过人人动脑、动手、动口、边读边思的学习方法,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总结规律,使学生在精神上获得成功感的喜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有所得,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始终位列前茅,深受领导、家长的好评。我撰写的论文多次在省市刊物上发表,连年被评为区、办事处优秀班主任。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说:“我是一名普通而平凡的教师,我只是做了一些我该做的工作。”
第五篇:碧血丹心育桃李 奉献教育树丰碑
碧血丹心育桃李
奉献教育树丰碑
——记阆中市金城乡中心学校教师魏建春
魏建春,男,生于1966年10月,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
扎根山乡廿七载 奉献青春给教育
魏建春于1988年8月毕业阆中师范学校,被分配到金城乡中心学校任教。27年来,他一直坚守在距城区50公里以外的边远山区任教而从未申请离开过。
魏建春自从走上教育教学岗位,一直担任班主任和从事教学工作。在任教九年级政治的十一年中,创造了十一个该科河溪片区毕业班教学成绩第一名的记录。
在班主任工作中,他凭着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和爱生如子的慈父情怀赢得了社会的好评和家长的敬重。学生病了,他亲自送其就医、照料起居;学生违纪了,他促膝长谈、耐心开导;学生家庭有困难,他无数次的家访、慰问。
06年春季,魏建春班上有两名学生辍学准备外出打工,他租车三十多公里连夜追了回来,经过两天的耐心开导,这两个学生重新回到学校静心学习,在三个月后的中考中,两人都考入了城市重高。
09年开学,班上转来一个叫侯金豆的学生,其父亲是聋哑人、母亲早已改嫁他人、奶奶常年生病在床,一家人的生活重担仅靠一个年近八旬的爷爷维持。魏建春了解情况后,一方面找学校、找当地民政帮助解决;另一方面,亲自带上钱、物家访,找孩子谈心,发动班上同学献爱心。在来年的中考中,这孩子终于考上了阆中中学特重班。
二十七年来,魏建春资助过的学生不下百人、资金不下万元。正因为在班级管理中他擅于用心、用情,所以,他所带的班历来班风纯、学风浓,多年被学校和上级评为“先进班集体”。
工作不分份内外 样样都能干出色
魏建春刚参加工作时,正赶上建修学校,白天除了上课,其余时间全部参加建校劳动,打夯石、平屋基、磊堡坎、砌围墙、开荒地、背土石、运砖瓦;晚上才备教案、改作业,这一干就是十一年,他所在的学校成就了远近闻名的“勤俭建校、艰苦创业”的金城精神,也炼就了魏建春“艰苦朴素、勤劳进取”的坚韧品格。2013年至2014年,学校进行大规模的维修改造,学校需要一个懂基础建设的人来管理,魏建春主动请缨,做学校建修工程质量管理。两年来他以校为家,就连寒暑假、周末都坚守工地,却从不向学校索要任何报酬。
魏建春对学校安排的工作从不讲条件。不管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记得1992年春季,他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和教学工作,很忙。白天上课、劳动,晚上备教案、改作业,恰好他妻子在老家坐月子,白天根本抽不出时间回去照看她们母子,只有学校师生都睡了后,才匆匆回家看一眼,天没亮又赶到学校上课。还记得1996年、1997年这两年,他年迈的父母先后生病住院做手术,由于他仍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和教学工作,再加上建修学校,确实抽不开身,只好委托他的亲友照顾。后来,魏建春去接他父母出院的那天,深感内疚地跪在他父母面前,而他的父母安慰却安慰他说“孩子,我们能理解,你是舍小家、顾大家,学校那里更需要你”。
碧血丹心育桃李 奉献教育树丰碑
魏建春事事身先士卒,每天所做的工作比一般老师都要多出三个小时以上,却从不计较个人名利。记得1999年春季的一个周末,魏建春在做学生家访的返回途中不幸被一条野狗咬伤,他当时认为没有什么大问题,便到当地的一个村卫生室做了简单的处理就回校了。哪知几天以后,伤口发炎了,这时正值学校督导迎检,他只是自己用酒精冲洗伤口,吃点消炎药,没有抽出时间到医院正规治疗,后来伤口溃烂只好做了手术。然而,手术后他没有在家休息,便拖着一条伤腿立即赶到学校上课,这样一来二去,他的伤口足足有两个月才慢慢好转,现在在他的左腿上都留下了一块难看的疤痕。他就是这样,为了孩子、为了工作、为了学校,二十七年来从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从没有因私事请过一天假。他教过的学生有近2000人,这2000名学生中,后来有500多名学生考上了大学,为边远山乡培养了大批建设祖国的人才。
魏建春自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被主管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
现在,他的身体看起来比实际的年龄要衰老许多,但他无怨无悔,因为他心中有着执着的坚守:人就得趁活着给世间留下一点值得纪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