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结题汇报讲义

时间:2019-05-14 02:57: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期结题汇报讲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期结题汇报讲义》。

第一篇:中期结题汇报讲义

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大家上午好,我是濂水中学的教师,现在将由我展示本校十二五课题中期评估——《在九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综合网络平台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教学影响力》

学校简介

我校学校坐落于南郑县西南部,濂水河西岸。现有学生795人,教职工64人,15个教学班,服务濂水两河两镇共28个行政村,服务半径25公里。

课题简介

“十一五”期间,在市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引导下我校建立了各个学科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并在校内通过搭建局域网平台共享,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我校校级语文多媒体资源库,不仅提高了教师备课上课的效率,减轻了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负担,让老师们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课堂,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但我们发现这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缺乏搜索技术支持,检索困难,资源使用界面不人性化,不能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二是整体资源包很大,但同课题教学应用极少,缺乏资源对比手段;三是缺乏资源评价系统,无法判定资源价值优劣;四是从小范围看应用仅仅限于一校一课,教师之间资源应用教学体验交流少,资源应用者很难收到资源使用反馈。

我们提出“在九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云技术综合网络平台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教学影响力”这一课题。通过网络平台与社会互动,让教学与社会越来越贴近生活,做到教学相长

课题研究价值

探究在九年级阅读教学中,利用云技术的便捷存储形式和先进的检索手段去替代学校内网的PPT、word资源、音频、视频存储平台,利用其多样化的评价形式来补充教师间的评课议课,利用其搭建我校的综合网络平台探究教学在社会的影响力,是我们这次研究的内容。

通过网络平台与社会互动,教学与社会越来越近,构建学区网络教育环境。

利用网络云存储技术增加资源使用界面亲和力,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利用网络评价手段评估资源价值,获得其它使用资源者反馈意见和评价。为教师提供安静而又有沉淀的鲜活知识体验,传播优秀的知识结晶,提供探究九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组织保障

我校为市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学校建设有校园网络,网络教室1个、多媒体教室数1个、多功能厅1个,总控室1个,为该课题的研究、总结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学校将成立校长挂帅、教科室直接负责、由教科研骨干、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成的课题组。

2、时间保证

学校将建立课题运作管理制度。总课题组成员每月活动一次,各子课题组成员与平时业务学习相结合,每两周一次。

3、经费保证

课题启动后,学校将在经费上予以全力保障。正常情况每年不少于1 万元。

4、我校拥有一批具有较强教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教科研氛围非常浓厚,每年有数十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有开展课题研究的经验。

课题实施

课题研究进度:

1、前期准备阶段

2012年9月起立项后(三个月内),①.制订研究实施方案,召开开课题会议(要求在立项后的两个月内),②.收集相关资料、文献,制定初步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

①.课题分工、培训、计划②.做好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学习及资料积累③.做好各课题的研究实证或案例研讨④.做好课题研究的总结、评价及效果反馈。工作要求:每学期要举行一次校乡级的针对课题研究的研讨展示活动。

3、整理阶段

(总结实施阶段、结题前三个月内)核查、分类、统计、归纳。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及其它成果的整理工作,撰写报告、论文、整理材料、申请结题。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自2012年12月开始至现在,前两个阶段的研究计划全部顺利完成。

前期准备阶段(2012.12--2013.3)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制订和审定了研究方案,建立了百度账号,实现了资源共享。

中期实施阶段(2013.4-2013.9)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修改完善了总课题研究方案;借助于综合网络平台开展了尝试性研究。我们深入探讨科学、合理地运用网络综合平台,构建了具有多样性的高效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具体表现在:

其一,课题组成员从立项至今已经有36篇教学论文分别获得国家级、市级、县级奖励。

其二,课题组成员建立了自己的学术基础核心,拥有一批经过实践检验的教育教学资源。其中仅..老师的中考语文专题获得超过万次浏览量,3000次以上的下载量。其教学资源不仅仅应用于本校,其评价不仅仅存在于本校,其影响力也超过本校。

其三,在课题组研究期间,截至目前共开展研讨会议42次,课题研究课32次,共计11人次参加外出学习,培养了 研究型教师,这些教师在校本研修上都起带头作用,壮大了学校科研力量。

其四,由于资源丰富,课题组成员进行了14次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并全程录像,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极大发展。

其五,促进了毕业班语文教学。等在语文教学取得超出预期的成绩。

三、突破性进展情况表现在:

经过一年的努力全体教师注册了自己的百度文库账号,积极利用网络教研平台进行电子备课,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备课上课效率。教师将转换角色做为学生学习的评价者而存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

建立濂水中学网站,设有“学校简介”、“校园新闻”、“德育安全”“教研教改”、“学生园地”、“家庭教育”、“校友中心”等板块,开始探讨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

与此同时,我校语文教学充分利用百度资源库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储备了中考语文的所有资料,这既是中考复习的基石,又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起点;丰富的资源使我们的老师既继承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点,又通过网络获得反馈与评价,教师专业得到了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校涌现出了一批高质量的优秀课件,它们在百度文库中得到上千次好评,超过万次的下载量,这些点击与评价是对教师研究工作的社会认可。

近一年,我们成功举办了现场会3次,分别是:濂水中学教师百度文库演示会、教师网络教研与应用现场会、校本教研课题会、我们立足于自力更生,逐渐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电教之路,经过努力拼搏,取得了点滴成绩。

四、突出研究成果情况

在广大科研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经学校认真组织协调,2012至2013年度,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共有6项成果正在申报国家级级奖,其获县级奖励36项,教师如何进行课程资源整合有了清晰的认识。

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变化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学校是构建区域化生态环境的最重要最核心一环,学校不仅仅应该影响校内的小环境,更应该影响学校周边的环境,通过教育宣传潜移默化的影响周边社会环境,为学校发展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在课题立项之初,我们设想通过视频能打造出语文阅读教学的通用课堂逻辑结构,并期望得到认同,然后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学校的技术力量和条件不足以完成视频的录制优化等,因此在后期将逐渐转换为以百度文库构建校级资源库,打造教师个人学术平台,同时以建立的学校网站为主,探讨本学期网络生态环境的构想。

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1、技术力量单薄,未能够实现课题初期的构想,后期建议应该以百度文库为主,不求所有,但求我用,建立校本资源库。

2、整合资源力度不够,应该提出教师终身发展的规划与建议,积累资源,做到教学相长。

结束语:感谢各位领导和同行的聆听,谢谢大家,我的汇报完毕。

第二篇:结题汇报材料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

课题结题汇材料

尊敬的课题组专家、教研中心的领导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代表高新区新建小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对我校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课题做一汇报,恳请各位专家给以指导。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当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毫无兴趣时,教学效果较差;相反,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热情很高,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时,教学效果良好。当前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出现(1)情境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2)过分强调情境的生活化,不能凸显“数学味”;(3)情境设计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不能起到完成教学目标的作用。因此,研究此课题的意义在于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使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更加有效合理,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激发学生探究、思考数学的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从而使教学情境服务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内容的呈现以“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应用与拓展”的方式展开,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

做这个课题,还缘于我校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即课堂教学仍以课本为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严重脱节。重视理论价值忽视实际应用价值,理论与实际脱节、知识与能力脱节,素质教育难以深化。因此,我们确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为研究课题,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课堂教学生活化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以求能克服当前我校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弊端,积极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我们认为,这一课题进行的切实有效的研究,它将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首先,本课题的研究直接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的实施将有利于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关爱学生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次,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处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自主性差,对学习的重要意义不够理解。学习方式偏向与注入式的多,主动探讨的少。必然影响到学习和教学的质量。只有让课堂教学情景化,让生活走进课堂,才能有效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其三,从事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佳途径,也是成功教师的必由之路。教师在进行研究时,必须要学习国内外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现代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课程标准,研究生活实践,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练一招一式,过硬本领,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教育教学,并在不断地创新与探索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走科研兴教的成功之路,促使我校教师尽快由“教书型”向“研究型”转化。

其四,本课题研究和积累的经验资料,对于丰富和发展教育生活化理论,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课题研究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学习内容生活化的再改造,让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2、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展示”型的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生活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积累经验,逐步形成一条 “构建与学生生活情景相结合的课堂教学”之路。

4、具有本校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

四、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计划在一年时间里完成,即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013年5月——20013年8月)本阶段的主要工作为:

1.建立课题研究小组,分解研究内容,具体开展活动; 2.设计研究的具体方案和研究活动行事历;

3.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国内外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研究;

4.收集有关研究资料,对国内外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研究对策进行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13年9月——2014年3月)本阶段的主要工作为:

1.按计划开展“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实践研究”; 2.建立课题研究资料和阶段成果共享平台,发表课题研究信息; 3.每月开展一次课题小组成员间的课堂教学效果与研究进展的交流;

4.定期发表课题小组成员的阶段研究成果;

5.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将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以公开课的形式向其他教师展示。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4月——2014年5月)本阶段的主要工作为: 1.编写课堂情境教学随笔集;

2.各研究教师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完成课题报告; 3.分析处理资料,撰写成果报告; 4.举行课题成果展示活动。

五、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1、收集整理软件资料,形成案例

资料的收集是我们前期课题研究的一个核心工作,资料的收集要详实、具体。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我们注重了资料的整体性能,对于课题研究较有帮助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归档,同时我也让我们研究老师自我收集资料,形成自己特色的课题研究资料。对于资料的收集处理,我们课题组专门对文献资料进行归档、整理。

2、教师的培训工作

自我培训:只有一个好的研究教师群体,我们的课题研究的成果才能有一个好的发展,为了将课题研究推向更高的层次,课题组要求每一位研究教师必须自我学习教育理论,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校长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外出的培训学习中对课题组教师进行培训上的倾斜,多次组织课题组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校本培训:从上学期至今,我们先后学习了魏书生的《生活教育与课程改革》、《生活教育与德育》、《走进新课程》、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永明的《和谐课堂管理方法与实施》、国内唯一以教学设计为主要内容的《小学教学设计》等理论学习篇目,要求教师做好笔记,形成思考。在进行备课的同时,也要求我们的课题组教师勤写教后记、教学反思等,通过这些让教师的理论水平有一个提高。

3、围绕课题研究学校开展的活动

为了这个课题的开展,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配合课题研究的需要:(1)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课题研究要有所展示。每学期每位教师都要上一堂研讨课,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出课题的研究。这样使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全体教师真切地感受到,课堂是产生问题的地方,要解决问题就得进行研究。

(2)从学校的大环境出发,为了整个课题的发展,学校更换了一批标语和橱窗的内容,将以前一些比较陈旧的内容换上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图片,一些熟悉的有激励作用的标语、名言、古诗词等,通过这一环境的变化,让学生处在一个真实的生活学习情境当中。

六、课题研究实践成效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探索,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

(一)课题研究营造了一个令师生基本满意的课堂。

课题组把课堂教学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营造了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课堂。通过寻找教材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和探究活动等形式,加强了课题的实践研究,创设了与学生生活情景相结合课堂的基本途径:从教材入手,改善师生生活;从活动入手,改变师生生活。生活化课堂的营造,在民主、平等、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里,师生的课堂生活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与学生生活情景相结合的课堂,沟通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书本之间的联系,沟通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周围的世界之间的联系,使课堂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的生活,使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世界中获得更精彩。

(二)课题研究营造了一个主动发展教师的课堂。

课题研究首先改变的是教师的角色行为,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中的顾问、帮助者、促进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创造、参与课堂生活,在师生互教互学中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其次,教师的人才观、发展观发生了变化,当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课堂生活被打破,课堂情景的内容延伸到无限广阔的生活空间,教师失去了知识权威的光环。因此,课题组成员十分重视理论学习和文献研究,采取交流式、案例式等有效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逐步形成了一支有理论底蕴,能上好课的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三)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课堂是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重要阵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所创设的自主、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积极愉悦的课堂情景唤醒了孩子们沉睡的潜能放飞被囚禁的情愫,使每一个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上都得到了发展。构建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情景教学,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具有广泛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能积极体验生活,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扎实的基础知识。

七、问题讨论

以下是我们认为存在的问题:

第一,就课题本身而言,原先设想的营造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的一套模式,还需进一步提炼、完善,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第二,在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上,有待于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辅导作用和辐射作用,广泛引领更多教师继续投入到教改中去,在更广的领域内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新建小学的教育科研从起步走到今天,得益于教研中心领导和教研员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特别是王杰组长,罗先奇督学多次到校指导我校的教育科研和课堂教学,为我们出谋划策。多次到校指导听课,参加我们的教研活动。在这我代表新建小学的全体老师对您们的帮助,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新建小学能继续得到各方面支持和帮助。

最后,我想说:不管我们的课题研究到了什么地步,我们都在实践都在探索,我们不一定成功,但一定会成长!我们将认真总结这轮课题研究的成败得失,以期今后取得更大的成果。

谢谢大家!

第三篇:结题 汇报材料

《小学个性化作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难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假话连篇,缺乏个性化体验,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写出的东西毫无童真、童趣。为了使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口语教学和作文教学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最终实现教师教学个性化与学生口头、书面表达个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学习品质,学校确立了个性化作文实验课题,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承担了子课题的实验。为顺利的完成这一课题研究任务,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实施研究,基本途径和具体的行动策略如下:

一、分析原因

经过调查,我发现30%的学生怕写作文,面对题目,找不到合适的素材,不知道写些什么;想写的东西太多了,不知如何取舍;思想很乱,这也想说,那也想说,不知从何写起,结果写出的文章杂乱无章,了糊里糊涂的;总感到没有足够的词汇,写不出优美的语言,致使文章平淡无味;没有真情实感,情节没有起伏跌宕,写出的文章没有新意;

„„

很多学生都曾经或者正在面临着作文过程中总会遇到过这样的苦恼,逐渐失去对作文的兴趣。“教不严,师之惰”,学生在作文方面产生的这些现象,我认为还是要从老师的教学方法上找原因的,二、提出合理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要正确把握大纲的要求,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童年写童言”,不要轻易拔高要求,使学生作文“程式化”、“范文化”,以免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能力的特点设计并开展活动,让活动充满情趣,诱发学生内在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形成固化的思维结晶,形成个性化习作。指导学生作文不能一步登天,而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分阶段训练,恰如其分地提出要求。否则,势必拔苗助长,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对四年级,我着重指导学生写好一件事和片断;五年级,则着重指导学生围绕中心选材写具体,并学习简单的写人文章;到了六年级,要求学生通过记事来写人,并写出读后感和书评。我体会到,提出恰当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写作兴趣。

3.、激发情感,产生写作的欲望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环境气氛中产生的.作文课上,我一是用简练的导语激发学生情绪。例如,在写“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校内外生活中,你一定参加过许许多多的活动,其中有的活动一定会给你留下探刻而难忘的印象,你愿意把你记忆中最有意义的一次活动告诉给老师和同学们吗?”一石激起千至浪,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愿意”学生的写作热情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记忆的闸门打开了,引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从而使他们能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自我经历,描绘自我内心。”同学们都谈了自己参加过的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效果也非常好.在作文时,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盘托出,自然,他们的作文就会声情并茂,有趣而情真。

三、利用课文,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筛选的优秀作品,其思维性、艺术性堪称典范。教师在讲读课文时,要把每一篇都当做范例,从读和写的角度剖析,极力讲清如何写的问题。每讲完一课,便可抓住单元训练重点,根据课文特点,指导学生练写开头、结尾,写几句话、片段、全篇,把读书和作文统一起来,充分利用教材,挖掘作文教学的因素,让学生读写结合,帮助学生“找米下锅”,让他们学习课文后,在扩写、续写、改写等多种写作形式中,迸发出奇特的想象力,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这就是讲读课文的演化和实践。如学习《检阅》一课时,学生们被博莱克顽强的意志深深感动了,于是我们要求学生们当堂写出一篇小短文,四个题目任意选择一点来写,其中一篇是续写的内容是“博莱克参加完检阅后,回到家里,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可以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形象的创造过程,进入“角色”,主动感受语文教材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不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且更深深地被博莱克的意志而感动,这不正是学做人一个良好的契机吗?例如,学习《白杨》一课,写白杨树三个特点的一段话就很值得学生模仿。我们开始可以这样训练:首先让学生找出这段话的基本骨架“白杨从来就……不管……不管……总是……”接着让学生找出白杨的替代,如“松树”等,然后,请同学们找找“松树”的外形与内在联系。经过大家的讨论交流,认为松树与解放军战士、英雄人物、支边工作者等人物有内在相似之处,由此,学生懂得了什么是模仿,怎样去模仿,对模仿就有了兴趣。我认为模仿,绝不是一种呆板扶植。模仿应是从此事物到彼事物之间的“支撑点”。如果学生能够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类似,那么,他的思维已经达到模仿的高度。

但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鼓励学生把模仿学习和积累的语言材料经过理解,吸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再在适当的情境中表达出来,避免直接抄袭或者生搬硬套。(2)应该让学生模仿学习语言表达的方法,在作文中灵活运用。不要人为地交给学习固定的写作套路。(3)关注社会发展,从生活中模仿、学习有生命力、鲜活的生活语言,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知道如何写。

让学生以课文做样板,利用课文材料练笔,兴趣高,思路广,有益于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从怕作文渐变为“乐作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主要以班级上课的形式进行,但还是要学生各人自己动笔去写,所以实际上是学生的独立操作。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他们的认识水平有高有低,特长、爱好、脾气、禀性名式各样,对于同一个事物,观察和思考的角度往往有所不同,看法也往往不大一样。在作文的时候,无论材料的聚会,安排的详略,叙述的顺序,语言文字的运用等等,也都不可能一样。因此,只有注意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充分显示出个性差异,才能写出各具特色的作文,他们的作文水平才能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四、走入生活,体验情趣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学生睁开双眼观察大自然,观察学校以及家庭生活,观察社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作文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现实情境,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亲心感悟来获得具体的素材和丰富的体验。这样才不会在习作时因为没有素材而形成“大、空、套”的现状。作文是指导观察的最佳途径,因为过去的生活往往比较模糊,如果能够有意识地抓住眼前的人、事、物、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体验,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写作欲望,并使他们产生认识上的飞跃。

用感官去感知事物,只是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单凭感官的感知,得到的只是表面的、零碎的印象。感觉到了的东西要经过思考,才会了解透彻,印象深刻。必须把观察和学生个人的独立思考结合起来,发挥学生各自的创造性。

为了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老师要从低年级开始就让学生养成一边看一边想的习惯。可以采取比较和联想的方法。用比较的方法,把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比,同一个事物的这个时候和另一时候比,同一事物的这个方面和另一个方面比等等。通过比较清楚地掌握事物的特点。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用联想的方法,可以借助当时观察的印象,回想这一事物原来是什么样子,现在是什么样子,以后还可以会是什么样子,这样的联想,可以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只有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地进行分析,从而反映客观实际,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在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的训练中,要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基于思考,对事物能有新鲜所在,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这样让学生多观察、就能多积累素材、另外,还需要勤练笔.只有写,你才会写。”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勤观察、勤思考、勤写日记的好习惯,要把当天印象最清晰的、感受最深刻的东西,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及时写下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关键是是否真实,是否表达真情实感。每人每周择一篇在小组或全班交流,每月汇编成册。这样,让学生把自己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都写下来,随事随记、随记随议、随议随感.为了拓宽思路,提高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例如。同学之间发生的事,乘车途中、游览途中见到的事都可以写,同时要阐明自己的观点、看法、感想等。经常引导学生对班级发生的事进行评议,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对事物的认识能力。此外结合单元的训练重点,有目的写.把平日日记内容与单元训练重点结合起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例如,单元训练重点是观察作文,那么就让学生在同一段时间内写观察日记,日记随着单元作文训练重点而记。这样习作课上,学生可以在积蓄的材源中把材料信手拈来。

如“跳竹竿舞”活动,有的学生写自己如何跳,有的学生写别人怎样跳,有的学生写自己打竹竿的感受等等,角度不同了,情节丰富了,趣味性增强了,反映到作文中的内容就会千姿百态。

六、注重阅读,丰富写作语言

在积累素材的时候,一一方面可以从生活中获得,另一方面也可以从阅读中摄取,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深知阅读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把自己的心真正放到文章里面,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

日本心理学家通过大量阅读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拥有的词汇量与智商成正比。认知心理学家指出,3~12岁是记忆最佳期。可见,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记忆优美的诗篇和散文对学生产生何等重要的意义。学生会在大量阅读中丰富知识,学习做人,懂得道理,学会表达,以大量的积累促使质的飞跃。

为此,我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静心读书的机会,在做好正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一周专门拿出两节课让学生静心读书。建立阅读、诵读、对话三级阅读课程体系,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向学生推荐好书,规定读书数量,安排读书时间,进行摘抄写读书笔记,利用课前的三、五分钟组织读书汇报,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读得多,才会积累得多,才会感悟得多。学生在阅读中一方面享受快乐,一方面丰富作文知识,提高写作技能。

除了这些,还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体现学生主动性与参与性的训练方法:

1、教给学生编写制作“好书推介卡。”具体做法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欣赏,最喜爱的好书,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值得阅读的原因,以及部分精彩语句的摘录,编写在带孔的卡片上,最后标上推荐人的姓名,还可以画上装饰性的花边图案。卡片制做好后,挂在教室的图书角或板报一角,供同学们参阅、交流。“好书推介卡”人人制做,定期更换,不断为同学提供好书信息。学期末由学生自己评选出“最佳推介奖“。这极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制做的热情,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以及鉴赏选择好书的能力,推动了读书活动的发展,促进作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2、结合课文内容,多方面搜集信息,补充知识,编写制做“百科知识卡”。

叶圣陶在《和教师谈写作》一文中指出:“小学生今天作一某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路,语文等方面的积累。”可见材料的积累,功夫在平时靠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百科知识卡”就体现了这样的结合。很多学生在对课文学习后并不满足于课文中有限的知识提供,他们的头脑中还有很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得不到解答,在这种情况下,我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图书、报刊杂志„„搜集获取相关信息弥补课堂教学与课内阅读的不足,为作文做积累的准备。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摘写在卡片上,并用简短的语句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启发,最后标明信息来源、制卡人姓名,还可以粘贴图片,绘画插图以配合知识内容,图文并茂。“百科知识卡”布置在教室的知识角,随课文的进程而更换。它给同学们开辟了一个补充知识,更新知识的新天地。

“双卡制做”的活动,把阅读、收集、摘抄、写作、绘画等多方面结合在一起,大大开扩了学生的视野,日积月累,为学生作文做好语言和素材的准备,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促进了学生习作的主动性。

(五)改革作文的评价机制,呵护学生的人格尊严

(1)评讲必须及时。学生辛辛苦苦写好作文后,总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印象很深,应给予及时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很容易接受,讲评是反馈的一种重要形式,必须讲究其时效性,学生作文后一般1至2天、就必须反馈评讲,不能久拖不评,拖久了就会模糊学生对训练重点的印象,冲淡学生写作兴趣,进而阻碍学生急切获取新的写作知识的欲望。

(2)评讲必须紧扣重点。训练什么,评讲什么,必须有针对性,不能胡子头发一把抓,在作文修改的指导上应有所偏重,不可面面俱到否则学生作文将变成某一种模式。对于全班有倾向性的问题,可以由班上同学进行讨论评改;对于某些个性化的毛病,有针对性个别指导。这样就不会停留在就某—篇文章的字、词、句、语法等修改上,而是师生共同进行交流,双方思想上进行碰撞,学生也才会诚心去修改,而且会逐渐对写作产生兴趣,才能越写越好。

讲评是一次作文的终点,又是另一次作文的起点,好的讲评能起画龙点睛,举一反三的作用。我认为构思是否新颖,是否别开生面,是讲评学生作文优劣的重要尺度。因为写文章就要讲究一个“新”字。只有重视了这个问题,写出来的文章才能不落俗套。因此,教师在讲评学生的作文时,不但要总结出他们共同的优点和缺点,尤其要善于发现,肯定他们各自的独到之处。

(3)增强作文评价交互性,共享作文之乐。

1.作文修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修改主要是学生自己的事,无需老师包办代替,否则达不到师生思想交流的目的,有些教者认为学生修改“不放心”,总不肯大胆放手,生怕搞砸了,这种“灌输式”、“代替法”会禁锢学生韵良性思维韵,肘伺一久,学生韵依赖性变强,反正有老师改,有时连老师修改的部分—扫而过,根本也不去认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改”。所以,一般我是先分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参与评价,以提高审美能力,享受文章之美,享受作文之快乐情趣。2.评讲的方法必须不断创新,包括自己修改、同桌修改、伙伴批改、教师批改,教师与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面对面共同修改等,使学生既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又学到了别人的许多优点,从而不断增强写作信心和兴趣,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好习惯。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我当过教师,改过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深切的体会,无自修自改便徒劳无益„„假如着重培养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决定,这是终身受用的。“几句话为我们点明了作文修改的方向,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改交流中拓展学生思路,开阔视野,让学生享受习作修改中获得的成功愉悦,实现叶圣陶先生倡导的语文教学最高境:让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习作能力“自求得之”。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学生终生受益。

八、创设展示机会,品尝成功喜悦

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更渴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赞许、羡慕,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学生这一心理需要,一个班级六七十名学生,作文能力必定参差不齐。教师情感的天平不能倾斜于少数学习尖子,而应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老师重视他的作文,营造一种良好的作文氛围,这是保持学生作文兴趣乃至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尽量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每周可安排一次佳作欣赏课,请本周日记写得好的同学上台朗读自己的佳作,读后请小作者谈体会,同学展开讨论。并且利用学习园地和宣传窗,展出优秀作品。每当看到自己的习作前站满了欣赏的同学和家长时,学生内心肯定有说不出的喜悦。开展这一活动时,教师要注意选择面,给每个学生以机会,让优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对于学困生哪怕只有一词一句之妙,也应视为“闪光点”。及时鼓励,增强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成功的感觉。这样让学生能找回失落的自我,找回失落的自由个性和人格尊严,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这样一来,班上便会形成比学赶超的风气,学生个个信心百倍,写作兴趣就更加浓厚。

2.自办手抄报,自编作文集。手抄报可每月或两月一次,内容主要是学生平时从书报中积累的优秀作文、精彩片断、好词佳句、名言警句、成语及写作知识等,也可以是班上同学或自己创作的文章。手抄报完全由学生自己设计版面,自己抄写,自己插图装饰。

3.自编班级作文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编辑自己的作文集,打印成册,人人参与,或审稿修改、或插图设计„„每人入选1—3篇习作,以鼓励后进,激励优秀。通过“发表”,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写作积极性。

4.推荐佳作。教师要不断拓展学生“发表”的阵地,一方面向学校文学社刊、文化橱窗及广播站荐稿,另一方面向上一级学生刊物投稿。学生文章一旦“发表”,他们将会享受到难以言表的喜悦,其他学生也将分享这一成功的乐趣。同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定将激发全班学生的写作情趣,使大家更积极、热情和充满信心地投入到创作之中。

总之,情趣是作文的先导,它是推动学生掌握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愿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趣情境,扩展学生生活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既激发其兴趣,又激发其感情,让学生好学、乐学,让学生的写作尽可能进入“角色”。“只有胸中充满情意,文思才能汩汩如泉,笔下才能洋洋洒洒„„”

对学校的读书、征文等活动,我认真组织学生参加,争取让学生在不断的锻炼中得到提高。

六、研究成果

(一)激发了学生参与习作的兴趣以及强烈的表达欲望,使他们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自由地、多形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通过实验,学生的作文兴趣与潜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广播电台举办的作文比赛中魏祎、涂金慧、舒珂、王瑜分获二、三等奖,在漯河市创新作文大赛中我班有二十多名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刘艺迪、马翔宇和涂金慧等学生的作文被《个性化作文》采纳,学生作文常被多家作文报登载。

(二)通过实验,我个人也得到了提高。研究过程中,教师随时注意观察作文中的情况,撰写了教学论文,论文《浅谈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追赶时代,超越课堂》和《锻炼学生思维,提高作文能力》相继刊发于《作文阅读个性化课题通讯》2008年第11期和2009年第10期;论文《巧用教学资源,挖掘习作素材》和《浅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能力》分别获第二届、第三届“个性杯”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课例、教学设计大赛小学组二等奖。

八、实验结论

本实验经过三年的实验,已基本结束,我们群策群力,从激发学生兴趣出发,在积累上求实,在内容上求新,在形式上求活,在评价上求变,全面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达到了预期目标。

八、问题与展望

实验工作中,我们苦乐参半。我们苦苦追寻个性作文途径,我们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境界。

有许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进一步提高教育思想,树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评价上更民主、更自由,个性化阅读应紧紧跟上,在教学的成效上要下工夫,要能让学生把习得的语言内化,要让学生真正学会观察、感受,并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一些写起文章来总是淡如水的学生,还需要做好及时的辅导。诸多的方面,都还需要努力。

第四篇:怎样写课题中期报告和课题结题报告

怎样写课题中期报告和课题结题报告

(对中小学科研的很有针对性的讲评——很有实用的指导意义)

2009年06月01日 星期一 09:17

怎样写课题中期报告

一、课题中期报告的功能和结构

1、功能:科研中期报告是科研课题的执行人在科研过程中向科研主管部门汇报课题研究工作进度的情况及阶段性成果的书面材料。

主要功能有:

①课题执行人总结前一段研究工作的成绩和经验;

②向主管部和协作单位通报信息,以便检查研究进度,安排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2、结构:科研进度报告由:

课题名称;

a.课题概述(课题来源,起止时间,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支持的经费等);

b.本阶段研究工作的内容、情况和存在问题;

c 阶段性成果.d.下阶段研究工作的计划;

e.参加这段工作的人员名单和报告时间等六部分构成。

二、课题中期报告的写作

1、本阶段研究工作的内容,情况和存在问题:写法上应按工作计划上规定本阶段任务条款,逐条检查落实,注意写明完成情况,也同时写明存在问题,分析存问题的原因,如果不具备研究条件而未完成任务应作出说明。这部分写得如何,是衡量报告质量的关键所在。

2、下阶段研究工作计划:这部分写作既要参照课题工作计划写出下一阶段将进行的研究,又要针对上阶段工作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将未完成的任务移至下一阶段去完成。如果研究工作计划有变动,应写明变动原因并作出新的安排。

3、报告的编写方法:对单一课题,可采用时序式编写,按任务完成时间的先后写。但重点放在本阶段研究工作的进展和结果上,避免写流水账。对项目比较多的课题,如分有多个子课题,可采用任务分项式编写,一项一项地写。也可把时序或任务分项式结合起来编写。

4、内容真实,把握分寸:报告写作的重点应放在“研究计划完成情况”和“未能按计划完成的工作”两部分上。写作中应如实反映研究的客观实际,正确估价取得的成果;写成绩不要过分夸大,同时要写明存在困难和问题。

结题报告的写法

结题报告是一种专门用于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实用性报告类文体。它是研究者在课题研究结束后对科研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描述,是课题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主要依据。

一篇规范、合格的结题报告,需要回答好3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即这项课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研究这项课题有什么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是“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要着重讲清研究的理论依据、目标、内容、方法、步骤,讲清研究的主要过程。三是“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一份规范的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其基本结构大致包括以下10个部分(也可分为8个部分):

1、课题提出的背景;

2、课题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归入“课题提出的背景”部分);

这两个部分着重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4、课题研究的目标;

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6、课题研究的方法;

7、课题研究的步骤;

8、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从第3部分到第8部分,回答的是上面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

结题报告的这8个部分,除了第8部分外,从第1到第7部分在填报课题立项申报表、在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在开题报告中,都有要求,内容基本相同。到了撰写结题报告时,只须照抄或作适当修改就可以了。而第8部分,则需要通过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梳理、归纳、提炼。有时候,第7、8两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写。

9、课题研究成果;

这个部分是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三个问题“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10、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的结构,基本上与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别在3个地方:

1、研究报告中的第3部分“课题研究目标”,在实验报告中应改为“实验假设”。

2、研究报告中的第9部分“课题研究成果”,在实验报告中应改为“实验结果与分析”。

3、研究报告中其他部分的标题中的“课题研究”,应改为“课题实验”。

二、结题报告的总体要求

1、要根据课题研究类型的要求,规范小标题的表述。

科研课题的类型大致分为两类,即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实验性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实验性研究课题的结题报告,在小标题的表述上是有所区别的(这个区别在第一部分已讲过了),要按照不同类型的要求来表述小标题,做到前后一致。在这次结题验收评审中,我们发现,有些课题组没有分清所研究的课题属于应用性研究课题还是实验性研究课题,因而,在结题报告小标题的表述中出现不应有的混乱:在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中,有些部分的小标题以“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成果”等来表述,其他部分的小标题则以“实验目标”或“实验内容”这样的小标题来表述,小标题的表述互不协调。还有,“假设”是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结构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但在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中有的没有这一“假设”,而在应用性研究课题的结题报告中有的反而出现“假设”。这样的表述是不规范的,在修改时应使注意小标题的表述前后一致。

2、要扣紧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撰写结题报告。

围绕科研课题题目,尤其是扣紧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是写好一篇结题报告的基本要求,也是填写好立项课题申报表,制定好课题研究方案,撰写好开题报告,组织好课题研究的基本要求。如果能切实做到紧扣题目,紧扣关键词语,在撰写时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例如:《培养新型主体人格的德育目标研究》这项课题,其关键词是“德育目标”,“培养新型主题人格”是“德育目标”的修饰语。在结题报告中就要抓住“德育目标”这个关键词,在“研究成果”部分表述所研究的“德育目标”是什么。

3、结题报告的结构要完整。

要按照10个部分(或8个部分)的基本结构要求来撰写结题报告,做到结构完整。有些结题报告存在结构性缺失,有的缺失一、二项,有的缺失多项,有的自定结构,自设小标题,这些都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结题报告的撰写格式不同于论文的撰写格式,要注意不要仿照论文格式来写,不要在结题报告的前头增设“内容提要”、“关键词”、“引文”等。结题报告也不同于经验总结,不要以经验总结的格式要求来撰写结题报告。

4、语言文字表达要规范。

结题报告运用的语言应是陈述性的报告性的,文字应当简洁流畅。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中,一要注意不要使用经验总结式的语言;二要准确表达,切忌答非所问;三要

简练,文字切忌累赘、重复。

三、结题报告各部分的基本要求

1、课题提出的背景:

这个部分内容的陈述,要求用两、三段简洁的文字讲清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的原因、理由,回答好“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来研究”这个问题。个别的结题报告,如有必要,还可列出一个部分“课题内涵的阐释”,专门对课题的内涵作说明。

2、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题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个部分既可以单独作为一个部分来陈述,也可以归入“课题提出的背景”来陈述。这样处理的好处,在于能更充分地回答“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来研究”这个问题。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是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课题研究需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来进行。这部分的陈述要求理论依据要具体,要围绕课题研究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列出课题研究所依据的若干个具体的理论观点或若干项具体的政策,所依据的理论要具科学性和先进性,所选择的政策要具时代性。在陈述理论依据时,应切忌将某一专家、学者的整篇著作或某一个文件、某位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全文当作理论依据。

4、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体现的是本课题研究的方向,是本课题研究所要最终达到的目的。在实验性的课题中,它体现的是“实验假设”。实验假设其实也是实验将要达到的目标。这一部分的陈述只须用一、二百个字就能说明问题。这个部分的陈述,要注意以下3个问题:

一是课题研究目标的确定不要过于空泛,过于原则,或没有扣紧课题题目。例如,有的课题研究报告在“研究目标”中,提出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使学生成为“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康的情感、健全的个性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自尊、自信,敢于迎接社会的挑战”,这样的研究目标显得过于空泛、原则。有的提出,要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探索德育的性质,研究对培养人素质和新型主体人格的普遍要求,探索培养目标,探索德育的基本任务,探索德育的主旋律”,确定这样的已经由国家确定了的研究目标,显然是不妥的。

二是要注意结题报告结构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本课题所确定的研究目标,最终必须落实到研究成果中去。看一个课题的研究合格不合格,能不能通过验收,就看在研究成果中,所取得的成果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在陈述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时,一定不能忽略研究目标与研究成果之间这一内在的联系。否则,会令人感到这个课题研究并不成功。

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陈述的是课题研究的范畴,课题研究的着力点。对研究主要内容的表述应当紧扣研究目标,简明扼要,准确中肯。在陈述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时,有的将子课题表述成研究的内容,这也是一种简洁明了的表述办法。必须注意的是,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课题研究成果同样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的研究结果必须在研究成果中予以体现。

6、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的方法,指的是该项课题在研究时所采用的教育科研方法。一项课题的研究,往往要采用多种科研方法。比如,采用实验法,同时也可能采用问卷法、调查法、统计法、分析法等。这部分的陈述,一般列出将采用的科研方法,稍加说明就可以了,花费的笔墨不必很多。

7、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这部分的陈述比较简单。一般将课题研究分成准备、实施研究、总结等三个阶段,也有的分成四个、五个阶段。然后,在每个阶段中简要陈述做了几项工作,一做什么,二做什么,三做什么,简明扼要,不必详细陈述。

8、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这部分,需要花费较多的笔墨来陈述。要通过回顾、归纳、提炼,具体陈述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具体陈述采取哪些措施、策略,或基本的做法来开展研究。

“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这部分也可以与“课题研究步骤”合在一起陈述,在每一个阶段中具体陈述所做的几项工作,所采取的研究策略或措施等。

撰写“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这部分内容时,应注意不要用总结式的语调来撰写,不要将这部分写成经验总结或研究体会。

9、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是整篇结题报告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一个结题报告写得好不好,是否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使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价值,就看这部分的具体内容写得如何。一般说来,这部分的文字内容所占的篇幅,要占整篇结题报告的一半左右。

“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内容的表述,要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不要只讲实践成果,不讲理论成果。一个结题报告的研究成果,应当包括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两个部分。不少的结题报告,是这样陈述研究成果的:我们通过研究,开设了几节公开课、观摩课,发表了多少篇论文,获得那一级奖,在CN刊物和那些汇编上发表了几篇文章,有多少学生参加什么竞赛获得了那些奖项。或者是,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获得了哪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得到了哪些

提高等等。这些是不是研究成果?是成果。但仅是属于实践成果。一篇结题报告,单单这样陈述,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的陈述,别人无法从你们的研究成果中学习到什么,这样的研究成果没有什么借鉴推广价值。具有借鉴价值和推广价值的,往往体现在理论成果部分。有的同志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没有什么理论成果。其实不然。我们所说的理论成果,就是我们通过研究得到的新观点、新认识,或者新的策略、新的教学模式等等。这些新观点、新认识、新策略、新模式,又往往与我们在“研究目标”或“研究内容”中所确定了的要达到的成果密切联系。例如,有项研究阅读教学的课题所确定的研究目标是:要通过研究,“建构具有主体性、开放性、实效性、体验性、创造性的自主探究、激励成功的阅读教学新模式,研究探讨该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操作程序和常用操作程序以及操作该程序的有效展开和运作的基本教学策略”。那么,在“研究成果”中,具体陈述所建构的新模式是什么,以及基本原则、操作程序、基本教学策略等。这些就是研究的理论成果,这样的研究成果才有借鉴和参考的价值。

第二,研究成果的陈述不能过于简略。有些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撰写出多篇学术论文。这些学术论文,就是课题研究的部分主要成果。在结题报告“研究成果”部分,要将这些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炼、归纳进去。有的结题报告是这样陈述所取得的成果的:研究成果详见什么什么论文。只是这样的陈述是不行的。如果一个课题分为几个子课题来研究,在结题报告的成果表述中,也要将这几个子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提炼、归纳。在提炼、归纳时,应注意不要只是简单地罗列这个子课题的主要成果是什么,那个子课题的主要成果是什么,而应融会所有子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出几点。同时也应注意这些子课题的研究成果必须体现所确定的研究目标。

第三,有关课题的研究经验或研究体会不要在“研究成果”这个部分来陈述。一般说来,一个研究课题在通过结题验收以后,课题组还需要进行总结。这个总结,就要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谈及研究的体会。而在结题报告中,就不要陈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10、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这个部分内容陈述要求比较简单。但要求所找的主要问题要准确、中肯。今后的设想,主要陈述准备如何开展后续研究,或者如何开展推广性研究等。

第五篇:课题结题汇报材料

《小学语文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实践创新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汇报材料

第五小学 何瑛姝

尊敬的课题组专家、教研中心的领导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代表第五小学《小学语文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组中的子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实践创新学习方式的研究》做一下总结汇报,恳请各位专家给予知道。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听了会忘记,看了能记住,做了才理解。”这话非常深刻地揭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在倡导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让学生在“做”中求发展,在“做”中求创新。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就十分明确地将“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相并列的学习领域。

在实施课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喜欢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了,能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都真切地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深刻地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增强了他们自主设计实践活动、应用数学的意识。学生纷纷表示,现在的数学“有意思多了”,比以前“好学多了”??

一、学生在自主参与中体验。

在学习活动中,孩子们或许会相信你告诉他的,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经历的事,这就是一种“体验”。体验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学生真心感悟、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能最终沉淀到他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伴其一生,受用一生。而数学实践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自主参与,亲身经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在尝试探究、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发展实践能力。

如在教学常用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时,我们可以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首先告诉学生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1平方分米这么大物体。然后,让学生制作1平方分米的纸片,并用这纸片去量一量课桌的面和教室的面积有多大。学生跃跃欲试,不一会儿,量出了课桌的面积大概是30平方分米,当他们再用这张纸蹲下身去量教室时,发现这纸太小了,太费事了,就这样在他们自己的亲身体验中得出了要找一个比平方分米大的面积单位 “平方米”,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习和研究“平方米”的欲望。最后,在地面上画了一个面积是1平方米正方形,请学生们上来站一站,能站几个同学,进一步体验和感受1平方米的大小。整个活动,学生自主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活动的全过程,经历之、感受之、考察之,不仅要用“脑”去学习,而且要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因为体验而真实,因为体验而美妙,因为体验而智慧,从而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价值。

二:学生在回归生活中享受快乐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学习应是儿童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小学数学教育应真正地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中去,真正去关注儿童关心什么?经历了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在生活中发现了什么?也就是用一个整体浸入儿童生活的视野,去充分关注儿童的整个生活的、精神的和科学的世界,将学习与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求、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享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比如,在学习了圆的认识以后,学生们收集了很多生活中的圆,并通过不同大小的车轱辘计算圆的周长,并且还有学

生会问,骑车子还能测量出从学校到家的距离。

三:学生在不断创造中成长。叶圣陶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并不神秘,是人在灵感激活的瞬间产生的思维冲动和奇思异想,创造不是天生就有,只不过被狭窄的生活空间、机械重复的模仿训练给扼杀了。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接触大自然,他们的思维会产生出很多创造的火花。牛顿看见苹果落地,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因烧水,发明蒸汽机。可以说,历史上任何一个伟大的发明,都是发明者在实践中,因一些无意识的刺激激活了灵感所发生的。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参加“用数学”的活动,让学生到大千世界中寻找数学问题的原型,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数学问题和非数学问题。

例如在学生学完了有关圆的面积计算后,我让学生设计并参加应用性的实践活动。学生设计出了多种方案,其中较多的是户外测量和计算面积的。通过测量,同学们有的算出篮球场的面积15×28=420(平方米);有的算出了铅球投掷圈(圆形)的面积大约是3.14×1×1=3.14(平方米);有的算出了篮球场罚球区(半圆+梯形)的面积3.14×1.8×1.8÷2+(3.6+6)×5.8÷2≈33(平方米);有的算出了篮球场三分线所围成的圈(近似于半圆)的面积大约是3.14×6.3×6.3÷2≈62(平方米);有的还估算出了学校内三个花坛的总面积大约是36平方米;有的还估算了整个校园的面积大概是600平方米?? 当各小组交流的气氛非常热烈时,有一名学生突然问:“我想估算我们赤峰市的面积,有什么办法呢?”这一问把大家给难住了,大家都在静静地沉思。不久,一只小手举起来了:“我想,我们可以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看本市的地图来估算。”“可是,地图上我们市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呀!”刚才提问的同学站起来反驳道。“可以用割补的方法。”“割补的方法很麻烦,也不精确!”同学们在教

室里争论了起来。这时我让每个同学回去思考这个问题。两天后有位同学兴奋地介绍说:“我们可以用厚纸板剪成本市地图的形状,先在硬纸板地图的中间刻一个长和宽都是10厘米的正方形,用天平称出它的重量,再把这块纸板放回原处,称出整个赤峰市这块纸板地图的重量,最后算出整块纸板重量是10厘米正方形纸板重量的几倍,就算出整个地图的面积是了。”真是绝妙!这位同学从算面积想到估面积,再想到“称面积”,学生在这样的自主实践和交流交往中,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

总之,面对数学实践活动这一新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我们应该敞开胸怀,还学生一个自主参与的空间,让他自己去体验;还学生一个回归生活的乐园,让他自己去生活;还学生一个创造的天地,让他自己去成长。最后,我想说:不管我们的课题研究到了什么地步,我们都在实践都在探索,我们不一定成功,但一定会成长!我们将认真总结这轮课题研究的成败得失,以期今后取得更大的成果。

谢谢大家!篇二: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摘要 2005年九月我校低年级组向区课题组申请了题为《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实践》并于05年十月份在区级立项。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应关注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本文针对传统作业出现的种种弊端,从作业设计的趣味性、个性化、实践性、拓展性等方面去反思现状并根据调查到的几种弊端分析出相应的对策,对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进行研究,从而探讨出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措施。从05年十月到06年七月我们课题组成员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本课题总体目标: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减轻学习上过重、不适当的心理负担和恐惧心理;创设一定的条件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改变作业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在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中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实现完美人格。并在实践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化的作业方式。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创设利于学生发展的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作业兴趣。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展他们喜闻乐见的作业形式,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其作业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发现,促进学生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阶段,学会创造性学习。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第二阶段:规划设计阶段。第三阶段:教学策略的实践操作阶段。第四阶段:结题推广阶段。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得出结论:在教学班中实行“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对于推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不可估量的作业。

二、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该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经验,使教师对新课改视眼下语文家庭作业的设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对于学生,好的作业设计对课堂教学的收获是有益的补充,可以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做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和观察力,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知识的好习惯;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学会创造性地学习。

(二)课题的提出及背景分析:

优化作业设计,实现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意识。《新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深化指明了方向,也引领和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近年来,全国各地对作业设计方面的研究非常重视。但综观目前作业设计现状:传统作业设计的种种缺陷仍然有目共睹。为此,本课题组通过对大量课堂内外的作业进行调查、反思、分析归类和思考,发现了以下几种常见的弊端。

综上所述:虽然,传统的作业设计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它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却极为不利的,如果不加以改变必将使作业陷入机械重复的误区。学生终日陷于“题海“之中,苦不堪言,身心的发展也必将因此受到抑制。所以本课题在对目前作业的设计进行充分调查之后,吸取国内外优化作业设计的理论精华,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形成合理的作业机制,从而构建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背景2:教师对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困惑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可见这样的情景:快下课了,教师在学生的叫喊声中慌慌张张地进教室布置作业,教师的声音常常淹没在下课的铃声以及学生的喧嚣声中;上完课后让小老师将作业抄在教室的小黑板上,满满一黑板,学生下课急着抄,中午趴着抄,互相传着抄„„

为系统了解教师对学生作业情况的了解,本课题组拟定了以下几个问题,并将结果加以归纳,反馈如下:

通过对教师的调查分析发现:许多教师都意识到作业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弊端。有心致力于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教师反应:

1、批改新课程下的作业加大了他们的批改难度:此类作业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思辫能力以及新视点的把握等具有很大的挑战。

2、部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管面对学生的层次如何一刀切的实行只有部分优等生能掌握的作业,却忽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刻意拔高作业难度。

3、批改作业所需的大量时间造成教师无法深入钻研教材,优化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背景3:学生对优化作业设计的渴望

我们课题组拟定了一份低年级学生作业调查表(详见附页)对全校低年级11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做作业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作业形式单

一、没有选择的自由,成了压抑学生成长的工具。他们渴望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作业内容的开放性,渴望在作业中放飞自己的理想。另外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自觉性再加上教师对作业又缺少必要的指导,使得作业的有效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流于一种形式。

总之在实践中,仍然出现大部分教师对优化作业设计的片面理解和低效操作,对学生缺少必要的指导。本课题在分析这些低效作业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进行研究和验证。从优化作业设计的有效角度摸索出可推广的对策。

(三)文献综述:

“任务学习”认为:学生是作业的主体,作业的设计与指导应该围绕学生具体的、个性的学习活动展开,而不应是整齐划一的。作业的设计必须尊重学生的实际,教学活动开展的需要和学生现有的认知特点。它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有效性特指“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标准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效果和时间,既提高质量,又不增加负担。“有效”不等于“理想”,它是特指一定条件下的最优。作业设计有效性是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点,将作业进行最优化设计,让学生对作业产生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本课题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阶段研究。

调查归因找准切入点

作业形式体现多样性

作业内容突出趣味性

作业评价构建人性化

作业方式力求兼容性 另外,国内外教学论研究中对作业问题也相当重视如:早期苏联的教学论专家凯洛夫、斯米尔诺夫,他们都将作业与课堂教学视为同等重要,把作业研究视为教学论研究的重要方面;美国学者库柏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版了专著《家庭作业》对作业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国学者吴也显在他的著作《教学论新编》中把教材分成三个系统:课题系统、图象系统和作业系统。

我们课题组成员吸取了任务学习理论的精髓所在,将它与新课程标准下的作业改革相结合,并以此作为我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及依据。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扬长避短。针对目前作业设计现状所出现的种种弊端进行调查,同时结合国内外的理论基础,对调查的弊端反思出相应对策并进行研究,实现作业的优化设计。

(四)研究基础

我们课题组的区级课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生活化研究》已于今年上半年完成。在结题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如何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与经验,促进其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学会创造性的学习等。这即是“识字教学生活化”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又是优化作业设计的宗旨,是它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因为优化作业设计的“生命力”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启发和引导,让学生以各种形式的作业设计,在趣味性、个性化、实践性、拓展性的作业中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和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新课程的颁布与实施为优化作业设计创造了重要的契机。学校、家庭、社会已为优化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将会为此创造更佳的条件。

三、研究构想

(一)研究内容 1.调查小学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现状,从学生作业有效性出发,分析学生作业的兴奋点,寻找

有效地激发学生作业兴趣的方法。如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设计创造性的生活化作业等。2.探寻保持学生作业兴趣的方法。当学生的作业兴趣被激发起以后,为了稳定和保持这种兴趣,也为了获取他们完成作业效果的反馈信息,可以采用竞赛、交流等方法。3.挖掘教材特点科学地进行作业设计,科学地布置作业。

(二)研究对象

在《作业设计有效性》预试阶段和正式实施阶段,将年级组的几个教学班的学生及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三)研究工具和材料

准备阶段:本课题以调查分析为主要方法辅以文献法、问卷调查法 等。调查对象以海门小学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为落脚点,分布到各个班的课内外作业设计中去。

实施阶段: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个案跟踪研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课外的作业设计中。根据两位对照班教师对同一课文设计的不同作业进行对比比较,结合课题研究,进行分析和对策归因。保证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个性化让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需要并开展一系列活动,并对几个典型的好、中、差学生建立个案,跟踪研究,以观察此研究的效果。

总结阶段:以经验总结法为主。这阶段教师将以论文,结题报告等形式对这一研究作总结,同时展示学生作业实践、比赛活动等照片。

调查及对策的研究时:为了保证调查现象的确实性和对策形成的稳定性,遵循“周而复始”的研究过程(详见下图)有效性研 究

现象

调查

反思

分析

对策

验证篇三:课题结题汇报材料(黎琼)课题结题汇报材料

西乡县金牛小学 黎琼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评委: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西乡县金牛小学的教师黎琼,我们申报的2013年汉中市基础教育教学科研规划课题《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策略探究》,于2013年10月批准立项,历时一年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在我就该课题研究情况作以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课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实践,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古诗文诵读的兴趣,学生能有个性地朗读优秀的古诗文,背诵一定量的古诗文,积累一定的人文底蕴。2.通过课题的研究、实践,寻求古诗诵读教学的方法,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诵读教学策略。

3、通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不断改变诵读形式,对诵读与课堂教学整合进行积极探索,摸索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要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三、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标准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2、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的研究,能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调查法:此方法使用于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对学生的古诗文占有情况进行摸底,并做好统计工作,并使用于研究的后期,对学生的古诗文情况进行统计并作对比分析。

文献法:搜集一些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并对国内的研究情况作动态了解。

总结法:对研究的情况进行经常的总结,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六、研究的主要过程:

课题分三个阶段进行。

准备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1月)(1)进行前期调查,我们课题组4位成员担任五年级4个班语文教学工作,确定了四个班的学生为课题实施对象,我们下发了学生问卷200余份,教师问卷20份,家长问卷50份,通过问卷我们了解到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是小学生学习的需要,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需要。我们确定了研究的内容,制定了实施方案。(2)加强课题组实验教师的培训,加强理论学习。通过查找大量文献资料并进行去粗取精的归纳整理,掌握有关经典诵读理论和案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确定诵读经典的思路。课题组安排了专项学习时间,通过观看名师录像课,听古诗、文言文等教学研究课,自修、同伴互助等方式,使教师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3)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我们课题组老师从诵读古诗文,提高语文素养出发,将课题研究的美好前景广为宣传,每周定时间播放古诗配乐朗诵,抽一节课时间诵读经典古诗文。实验班级的师生们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精心布置教室,营造出浓郁的班级诵经文化氛围。诵读经典班级安排每天晨读10分钟,午读10分钟,课前5分钟,阅读课、口语交际课、班会课进行诵读经典诗文。为减轻学生背诵经典诗文的负担,教师见缝插针,积少成多充分利用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时间,课后五分钟开展“课前一吟、课后一吟”活动,并精心挑选了一些文质兼美的诗歌集及作品推荐给学生,学校也为了配合课题组开展活动在走廊、过道挂出经典诗文,做到了“书香校园”飘书香。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诵读氛围。

实施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8月)

(1)以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开展主题诗会活动,利用班队会课的时间来举办擂台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班级开设“古诗词”园地,组织学生开展作诗绘画、改写古诗、活用古诗、欣赏古诗、创作儿童诗等活动。在欢庆儿童节、国庆节、元旦等节日时,各个诵读班级都开展了以“诵读经典诗文”为内容的庆祝活动。形式多样,有相

声、情景剧、诗歌表演唱、古诗句对对碰等。

(2)我们制定了“古诗文诵读”考核办法,每学期对实验班级进行“古诗文诵读先进班”评比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古诗方面的竞赛,出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方面的题目,以竞赛促使学生扩大古诗文的诵读量。在语文教师的组织下,每班每学期考核一次,对背诵达到一定数量的学生授予“小诗仙”、“小诗圣”等荣誉称号,还制作了诵读卡,并评选了班级诵读之星等。为了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我校举行了“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学生登台献艺,邀请家长一同观看学生的才艺展示。此举不但鼓励了学生,也取得了家长对我校古诗文诵读工作的大力支持。

总结阶段:(2014年8月---9月)

汇总课题资料,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在全校进行推广。

五、课题研究成果

(一)总结出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古诗文教学诵读策略。1.激发兴趣鼓励“读”

(1)引人入胜的情境激发

一是引入故事激趣。小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在诵读前,讲一些跟古诗词相关的故事,既能激趣,又能帮助理解意思。二是创设优美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借助媒体创设优美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美,从而使诗中的景物在学生心中“活”了起来,让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2)生动形象的范读引路

范读是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动情的范读,使学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情感产生共鸣,所以都自觉尽力去模仿老师的语气、语调、表情、节奏去读。(3)灵活多变的方式训练

诵读古诗词时,我们变换朗读形式,如师生、生生对诗;小组诵读;生单独诵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变式训练中体会朗读的快乐,由此激发他们的诵读兴趣。

(4)自由生动的表演舞台

一是配乐朗读。教师事先准备好与朗读作品情调、节奏相和谐的音乐,营造音响氛围,诱发情感体验,学生读起来也就入情入境。二是表演朗读。在课堂上,我们给学生情境表演朗读的时间,学生也就摇头晃脑,闭眼陶醉地诵读起古诗文。还有的编成课本剧,在课堂上表演,兴趣十足。三是绘画朗读。在教学时,根据诗词所描绘的画面,让学生用笔画下来,朗读时,便可身临其境,情不自禁地吟诵。2.创造条件促进“读”

(1)保证时间。我们除了利用早读、课前三分钟指导学生诵读,每周还专门用一节课进行诵读指导。

(2)营造氛围。学校的宣传橱窗、教室里的墙报都经常刊录优秀的古诗文;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古诗大王”擂台赛;古诗配画和书法以及一年一度的诗文诵读表演大赛;让古诗文的吟诵声充满校园,成为学生生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3)推荐篇目。我们老师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最适合他们诵读的篇目。例如:《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唐诗三百首》等,好的学生已有了一定量的积累。3.介绍方法引导“读”

我们对学生进行学习古诗方法的指导:

(1)选读法。即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读有关的古诗文或诗文中的有关部分。

(2)摘读法。即在诵读过程中摘抄有关内容或名言佳句。学生利用阅读卡、古诗卡摘抄好词佳句和喜欢的古诗文。

(3)创作法。根据所学诗文内容,让学生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写一写,都是一种创作。

4、分类积累指导“读”

根据内容如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来背诵。比如友情难忘,友谊天长地久一类的送别诗:《黄鹤楼》《别董大》《赠汪伦》等。根据古诗词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春晓》《忆江南》等。

5、开展活动强化“读”

小学生最喜欢各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的才艺能得到很好地展示,因此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例如,在“汉字文化周”活动中我们开展了古诗对句大赛;进行诗文接龙游戏;举办“诗文交流会”、举行“诗词书法绘画大赛”、接对联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强化学生诵读古诗文。

(二)通过研究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经典诵读、国学精粹进校园这一活动在我们校园里常态化、持久化进行着,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的习惯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语文成绩也在逐步提升。

(三)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实现打造高效课堂。

1、课题负责人黎琼获县级教学能手,她的论文《让学生在诗海中徜徉》获

得全国教育学会成果评选的一等奖,并发表在教育刊物《学校教育研究》上。

2、侯小静同志获市级教学能手,市级名师,她的论文《浅谈如何在古诗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获得县级二等奖,教学课例《乡村四月》获县高效课堂优秀课例,获县级高效课堂先进个人。

3、屈瑛同志的论文《创设话题情景 激发诵读兴趣》获省级三等奖。

五、课题研究的反思

我们认为以后应该在这三方面努力: 1.一是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在更高的领域开展诗词研究活动,使诗文诵读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2.教师一定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和语文素养,自己对所教学的古诗文要有独特的理解和感受。3.由于教师的古诗文阅读量有限,经典诵读内容的质和量都有待提高。学生诵读古诗文大多是在教师的影响下被动地诵读。如何使学生乐诵、勤诵、多诵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最后,我想说:不管我们的课题研究到了什么程度,我们都会继续实践、探索,扎扎实实搞教学,认认真真搞研究,在课题中成长,努力打造高效课堂,谢谢大家!篇四: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格式 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格式

报告标题:课题名称+结题报告、标题二号宋体加粗居中,名称统一为《xxxx》课题结题报告

作者署名:单位+姓名(负责人或负责人和撰写人),署在标题的下面。三号楷体居中(一级标题三号宋体加粗,用“一、二、三”标示;二级标题四号黑体,用“

(一)(二)

(三)”标示;三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用“1.2.3.”标示;四级标题四号宋体,用“①②③”标示。)一份规范的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其基本结构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或问题的提出):

要从背景、现状、基础等三个方面去回答“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这一部分内容的陈述,要求用两、三段简洁的文字讲清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的原因、理由,当然还必须考虑到教育形势的发展和观念、方法、理念、手段的更新。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可能性等方面去思考。

(这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归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部分)

三、课题研究的界定:

对课题名称中一些重要词语的内涵,课题研究涉及的范围等作简单阐述。所应用到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只能选最精辟、最适用的摘录,要围绕课题研究的需要,切忌全文照搬。依据理论的支撑,说明自己的主要研究思想。所依据的理论要具科学性和先进性,通过这些学说、观点、使本课题研究得到理论的支撑。

四、课题研究的达成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体现的是本课题研究的方向,目标的确定不能过于空泛,要扣紧课题。还要注意其结构的内在联系,所确定的目标,最终要落实到成果中去。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主要是陈述课题研究的范畴、立足点。表述须紧扣研究目标,简洁,准确、中肯。也可将子课题表述成研究的内容的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与课题研究成果同样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必须在研究成果中予以体现。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的研究,往往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实验法,问卷法、调查法、统计法、分析法等。这部分的陈述,一般列出将采用的科研方法,稍加说明就可以了,花费的笔墨不必很多。

也可用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数理统计法、检测分析法、跟踪比较法等等,还可用观察法、追因法、归因法、实验法等不同的表述方法。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这部分的陈述比较简单。一般将课题研究分成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三个阶段,也有的分成四个、五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简要陈述做了几项工作,简明扼要,不必详细陈述。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这部分,可以花较多的笔墨来陈述。通过回顾、归纳、提炼,具体陈述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具体陈述采取哪些措施、策略或基本的做法来开展研究。撰写“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这部分内容时,应注意不要用总结式的语调来撰写,可分写成以下几个部分。

(一)准备阶段: 1.2.3.(二)实施阶段: 1.2.3.(三)总结阶段: 1.2.3.(这部分也可以与“课题研究步骤”合在一起陈述,在每一个阶段中具体陈述所做的几项工作,所采取的研究策略或措施等。)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 这个部分是结题报告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否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使课题研究成果得以推广和借鉴,就看这部分。篇幅也可适当长些。

要从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两方面去陈述。不能笼统地谈。理论成果可以是我们研究所得到的新观点、新认识,包括课题研究结的题报告、教师论文发表或获奖情况,论文集等等。实践成果包括优秀教案或活动设计汇编、个案汇编、实验课、示范课、观摩课(课件)的获奖情况、学生作品集、情况汇总等等。这样的研究成果才有借鉴和参考的价值。同时也应注意研究成果必须体现所确定的研究目标。

十、研究中的反思及今后的设想:

这个部分内容陈述要求比较简单。但要求所找的主要问题要准确、中肯。今后的设想,主要陈述准备如何开展后续研究,或者如何开展推广性研究等。

一、问题的提出

艰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素质和能力,还是使儿童身心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早在我国古代,就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之说,“乐德之教,乐语之教,乐舞之教”(西周)也充分提示了音乐对人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功能。

音乐教育符合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江总书记曾经说过“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为幼儿期能否接受高素质的教育,将决定其一生的发展,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富有人文内涵的艺术教育。西方有识人士认为“音乐是比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中 来的”。这说明音乐教育所具有的特殊的育人功能是其他教育无可比拟的,因此安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音乐是促进脑发育的最好途径。人脑分为左右两半球,可说是宇宙中最复杂、神奇的构造,它由一万亿脑细胞组成。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大脑的左半球视为优势半球,近期研究则注重强调两个半球功能上的互补。《学习的革命》一书中形象地称左右半脑为“学术性左脑”和“创造性右脑”,左右脑均衡发展、功能互补,才是人脑发挥其最大潜能的要点。而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常造成学生左脑超负荷、右脑则呈睡眠状态。音乐活动的开展则能够使大脑建立更多、更复杂的神经联系,因为熟悉旋律、感知节奏等音乐活动都需要右脑的参与,而对音乐性质及乐曲之间关系的理解,左脑则起着决定作用。活动时手脑并用,既可使幼儿的观察、记忆、想像等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又有利于幼儿大脑的整体协调,为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二)我国幼儿教育现状分析

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我国幼儿音乐教育在经历了照搬前人——模仿国外的漫长阶段后,虽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横向考察,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缺乏宏观意识、不能从全面发展的整体思路来实施音乐教育。

人们从音乐有利于早期智力开发的角度考虑较多,而思考音乐与道德、身体、审美及劳动之间关系的人较少;有不少虽考虑到音乐专门教育的早期培养价值,但又往往陷入形成上学的思考怪圈。

在教育观念上,常常看重音乐教材,而忽视幼儿发现、创造、表现等能力的培养;在教育内容上,习惯以唱歌教学代替整个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内容,忽视音乐欣赏、打击乐器演奏等内容;在教育方法上,过多地使用灌输式、填鸭式,忽视幼儿对音乐的自由探索、主动感受、大胆实践、充分表现等。

鉴于此,我们济南市天桥区实验幼儿园在对幼儿音乐教育进行小规模试点和研究的基础上,做了多方面准备,并经过可行性论证,于2001年向市教科所早报了《实施大音乐教育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研究课题,并由市教科所推荐,立项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我们力求通过研究,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变原本割裂的、单一的学科教学为“以音乐为载体,一日活动中渗透”的大音乐教育模式,突破原来单一的学科教育机制,把音乐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渗透到各种活动中去,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学习各类知识,锻炼其能力,从根本上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关键概念的界定

大音乐教育——是指突破单

一、传统的教育模式,根据幼儿心理发展规律,把音乐作为一种教育手段,通过一日活动、环境创设、家园合作等,把原本割裂的学科式教育变为以音乐为载体的整合式教育,促进幼儿注意、感知、思维等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

教学——是指能够使学习发生的教育技巧和策略,它涉及师幼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包括学习环境的某些准备。

有效学习——是根据幼儿认知和社会性行为发展的测查结果来确定的样本。

1、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创新的研究。

2、音乐教育是在其他教育活动中渗透的研究(途径及方法)。

3、把音乐贯穿于一日活动中的有效途径、方法及具体措施。

4、家园合作开展音乐教育的研究。

5、大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积极意义,即指对幼儿素质提高及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发展的作用。

(三)研究对对象与方法篇五:科研项目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要求

科研项目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要求(之一)

一、项目背景及立项(800~1000字左右)

二、项目简介(500字左右)

三、项目的理论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500~800字左右)

五、项目理论研究和探索(5000~8000字左右)

六、项目研究的主要阶段成果(2000~5000字左右)

七、项目终结成果目录

八、参考文献

科研项目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要求(之二)

1、报告标题:项目名称+结题报告

2、作者署名:单位+姓名(项目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和撰写人),署在标题的下面。

3、内容摘要:主要观点、内容。

4、问题提出: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对研究方案中的研究意义部分的深化)、理论依据、前人研究综述(包括研究方案中前人研究综述以及立项后又看到过的同类课题研究成果)。

5、研究过程:简单介绍研究经过、方法、步骤。方案中的研究过程是一种假设,而结题报告中的研究过程是实际做的。

6、结果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分析是结题报告的主体部分,应按原来设计的内容,分几个部分把自己已做的工作加以描述分析出来。这些事情做后得到什么启发,得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可以有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若在文中恰当运用图表,可以简捷明了地表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图表可以对研究过程中一些零乱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加工整理,从而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某些规律和特征,显示事物发展规律、变化趋势及分布状况。常用的表格有分类表、频数频率分布表、累积频率分布表等。使用表格一般都要进行显著性检验,如卡方检验。有时为了更直观地表达研究结果,可以用统计图像,如条形图、圆形图、线状图等。在论文中若运用量表和常模,必须标出名称,并简述使用方法。

7、成效分析: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效果的分析。成绩与效果的分析最好是对比分析,通过前测、中测、后测得到三组数据,最能反映出成效。也可以通过具体案例的描述看出效果,如某个学生行为的变化,研究之前什么样的行为,通过一年的干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他们的行为描述出来。

8、问题思考:研究的特点,今后努力的方向。充分肯定自己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看看还存在什么问题。

9、参考文献:引用参考他人的成果。要注意参考文献的格式。

10、附录:不便列入正文的原始材料等。如一些原始材料,包括调查问卷,一些统计过的数据,一些典型的案例,一些照片等材料。

上述第4至8部分是结题报告的正文部分。

科研项目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要求(之三)

一、报告正文

1、摘要、关键词

以深入浅出的语言简明扼要地概括出项目的精华,如背景、方向、主要内容、重要结果、关键数据及其科学意义等。关键词不超过5个,并用分号隔开。

2、研究计划要点及执行情况概述

是否按计划进行,哪些内容作了必要的调整和变动,哪些研究内容未按计划进行,原因何在。

3、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和所取得的成果

本部分内容是《结题报告》的核心部分,也是科研项目中最有学术价值和可供其它研究者进一步研究的基础,要求项目负责人和承担者实事求是地认真撰写,包括代表性成果介绍,说明其水平和影响,并简要阐述其科学意义或应用前景等。视情提供必要的国内外动态和研究成果的比较,必要的参考文献出处等。对重要的研究进展或成果,尽可能“一事一议”,分段撰写,以便今后成果展示或管理汇报时可以整段地剪贴引用。对在后面成果目录表及统计数据表中的一些内容,如学术奖、数据库、软件等,应在本部分中具体地描述。

4、经费使用情况的说明

主要针对资助的经费,给出必要的说明。

5、存在的问题、建议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包括项目研究工作中的难点和经验,本项目研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如未达到,请分析原因和可能的解决途径。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设想。

二、研究成果目录和数据统计表

为了规范管理,获得准确的统计数据,如实反映研究成果,要求数据必须准确并保证几个表的数据相对应、一致。成果类型分为“获奖、专利、专著、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其他”六大类,请归类集中填写,逐类单独编号;无正式录用证明的论文暂不列入;成果名称栏目填写论文题目或专利或奖励名称;主要完成人根据作者或获奖人实际情况按顺序填写,并在论文通讯作者后加*标注;成果说明栏目分别按以下格式填写:

1、期刊论文按“作者﹒论文名称,刊物名称,卷(期),起-止页码。

2、会议论文按“国际/国内,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墙报展示,会议名称、时间”格式填写说明。

3、专著按“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字数,发行量”格式填写说明。

4、专利按“获准专利国别,类别,专利号,获专利时间”格式填写说明。

5、获奖按“授奖单位,授奖时间,奖励名称,等级”格式填写说明。

6、其他,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并做必要的说明。

三、附件材料(随结题报告提供的材料)

1、提供论文或论著的封面、目录页和正文权属页的复印件。

2、大会特邀报告须提供特邀报告通知书和会议论文集的封面、目录页、正文权属页的复印件。

3、提供研究成果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如:科学技术鉴定证明书、奖励证书、专利证书的复印件等。装订顺序须与研究成果目录中的排序一致。

4、研究者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

下载中期结题汇报讲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期结题汇报讲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研课题结题汇报材料(范文)

    《阅读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与实施》 结题工作汇报校长黄德荣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浦城县首个县级科研课题《阅读教学中“情感、......

    如何撰写课题开题、中期及结题报告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研究方案)的结构与写法 撰写开题报告是进行科研课题申请的首要工作。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

    怎样写课题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

    怎样写课题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 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计划或方案)如同建筑师的蓝图......

    课题研究中期总结与结题

    课题研究中期总结与结题 ——《中学有效心理健康教育操作模式研究 》课题中期总结与结题培训 大东教师进修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指导中心 张辉 ★什么是结题? 所谓结题,就是对教育......

    和谐师生关系个人 中期结题报告

    师生关系的和谐构建课题研究中期报告王影2006年9月我校得到批准加入了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区域和谐普惠教育发展研究》子课题――――《师生关系的和谐......

    课题结题PPT材料汇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潜能生学习效率的策略研究》 结题汇报材料 尊敬的的各位评委老师: 我要汇报的课题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潜能生学习效率的策略研究》,我将从一......

    课题研究结题汇报

    结题复验会课题汇报 (提前打开相关博文14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在这里和诸位分享“共建多省区学生共同学习的乐园”这一课题的研究历程。 由于......

    中期汇报材料

    “关于农远资源与农村中学理化实验教学整合的研究”的 课题中期汇报材料 2012年3月,我课题组成员针对我校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中学理化实验教学情况,决定对理化实验的教学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