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最佳生态人居环境的思考
打造最佳生态人居环境的思考 长宁县规划和建设局 梁 胜
所谓生态人居环境,就是应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来规划和组织城市、城区和居住小区的建设和管理,以达到为人们提供一个清洁、美丽、舒适的人居空间。生态人居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两类,通过人工方法对这两类环境的加工、改造和建设,使之达到一定的要求,以满足人们的需要。长宁正在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打造中国最美的竹生态旅游名城,有着自己独特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文化蕴涵,县城建设特别是打造最佳绿色生态人居环境方面应该朝着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和谐方向发展。
一、基本概况
长宁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宜宾市腹心地带,全县辐员面积1007.2平方公里,辖8乡10镇。有汉、苗、彝等9个民族,总人口43万人。县城建成区面积5.26平方公里,建成区常住人口3万多人。长宁建城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长宁县地理位置优越,宜宾至长宁、长宁至江安的公路是目前四川最好的橡胶沥青旅游公路,北距宜宾机场50公里,东临长江“黄金”水道,西有沙河火车站,拥有健全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境内拥有丰富而独特的自然及人文景观和资源,有“西南地质博物馆”之称。探明可供开发的矿产资源达19种。其中:盐储量100亿吨以上,有第二“盐都”之称;天燃气储量100亿立方米以上;白云石储量200亿吨以上;有竹类427种,竹林面积4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5%,年产楠竹100多万根,杂竹20万吨;盛产竹笋、竹荪等农产品;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中国竹子之乡”。县境内的蜀南竹海是集山水、溶洞、湖泊、瀑布于一体,兼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世界罕见、国内唯一”以竹类资源为主的国家AAAA级旅游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
一、中国最美十大森林之
一、世界“绿色环球21”认证景区“双十佳”。梅硐镇竹石林旅游区和佛来山旅游区为国家AA级旅游区。世纪竹园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竹类品种最多的竹类系统生态园。
长宁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全县年平均气温为16—18℃;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无霜期长。至2008年底,县城建成区绿地率35.1%,绿化覆盖率40.0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18平方米。在县城园林绿化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县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区环境质量大大改善,全县大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长宁县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优质果品基地县”、“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全国电气化示范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等殊荣。
二、打造最佳绿色生态人居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打造最佳绿色生态人居环境,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中提出“住有所居”的目标,这为打造绿色生态人居环境指明了方向。长宁县城要建设成为国家园林县城、中国最美的竹生态旅游名城,就务必要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突出体现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发展,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并以园林城市的建设为切入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我县作为旅游大县,县城的建设目标是要形成蜀南竹海的又一中心景点,让游客“可进入、可停留、可观赏、可回味”,这就要求我们在打造人居环境方面不仅仅停留在建设面的层次上,更要注重质的提高,不仅要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而且要形成深厚的人文观念,舒适的人居环境。我们要时刻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整个县城建设的理念中,突出建设最佳绿色生态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目标。
(二)打造最佳绿色生态人居环境是助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长宁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中国旅游四十佳的风景名胜区蜀南竹海就位于长宁境内,如何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与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结合起来,发挥最大的效益呢?从城市建设方面来说,需要我们在开发建设的同时一定要克服以牺牲生态环境加快经济发展的短期行为,紧紧围绕生态园林旅游城市的建设目标,提升生态园林城市的水平,赋予城市更多的生机和美感,营造最佳绿色生态人居环境,才能更好地吸引投资和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吸引企业“安家落户”和外来人口到长宁定居。同时,打造最佳绿色生态人居环境过程也会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打造最佳绿色生态人居环境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
《老子》云:“安其居,乐其业”,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既是社会理想,也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随着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需求已从单纯的温饱需求上升到追求生活质量的提升,尤其是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要求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追求优美舒适的生态城市环境。目前联合国提出的标准是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达到60平方米为最佳人居环境,住宅小区的气环境,室外空气质量要求达到二级标准,室内达到居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声环境,室外白天噪声小于50分贝,夜晚小于40分贝;室内白天噪声小于35分贝,夜晚小于30分贝;热环境,冬季室内要求20℃~24℃,夏季室内要求22℃~27℃等等;从而使人居环境更适合居民生活、工作、娱乐、休息等的需要。另有资料研究表明:城市的绿色空间最低标准不少于三分之一,才能达到生态平衡,才能满足城市人民群众游憩空间的需要。县城是一个不完全的生态系统,必须通过人们的调控和建设才能使其成为宜人的、优美的、舒适的人工生态系统。人居环境,特别是它的高层次——县城环境,是大自然控制下的自然环境的一个局部,自然环境的一切构成因素都决定和影响着城市环境。县城是人口集中、生产活动频繁、对环境干预强烈的地方。县城扩展过程中原来环境的自然地貌、植被、动物被密集的建筑群、光秃的道路、拥挤的车流人流所代替;县城的污水、垃圾、废气等也无法在县城生态系统内自己稀释、净化。只能而且必须经过人工措施加以处理。因此,我们在县城建设方面应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人居环境”的需求,牢固树立“生态功能是绿化的第一功能”的思想,提倡设计生态化,不仅要注意绿化的美观化,更要从实际出发,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
三、打造最佳绿色生态人居环境的途径
(一)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指导思想:以住宅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提高全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加强绿色生态人居环境建设,打造长宁县绿色生态家园,建造舒适、优雅、美观的人居环境。充分利用长宁县现有的优质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把居住环境的改善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营造人口规模适度、人居环境优化、生态意识普及、创建布局合理,绿化高、舒适度较好、城乡生态功能显著的最佳绿色生态人居环境。规划原则:坚持“适居性”和“城乡一体化”的原则。建设生态人居环境的前提必须要以“适居性”、“城乡一体化”为宗旨,对居住区合理布局和整体规划,建设环境清洁、优美、安静、舒适的人类住区,且要注重城乡之间的一体化。一是因地制宜,注重特色设计的原则:主要应着重三个方面,即建筑特色、环境特色、人文特色等。二是强调多样性原则:不仅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还应保护社会组织结构和阶级层次的多样性,在人的经济组织活动中体现产业、聚落和建筑产品等各个方面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特征。在整个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上达到完美的和谐。
(二)科学规划,构建新的城市生态结构。
生态人居环境建设要突出绿色生态和科学规划的意识和理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并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按照一廊道、二环、三翼、五山片区布局,构建新的城市生态结构。
一廊道:以长宁河岸滨水景观轴为基础向上至三里半片区,与竹海外围景区相接,向下至宋家坝以下,构成蓝色与绿色交融的旅游景观带,长达6km宽200-300m的系列绿色景观轴线。
二环:以竹都大道——洗脚凼——桥东部工业区中心——鲤鱼湾大桥——碧玉溪——竹海广场作为内环,以道路景观、文化景观为主,为旧城区服务,两侧留出较宽绿化带。
五山片区:大山坡与霹雳山、大石包、营盘山、凤凰山作为城市生态绿地片区山体永久保留。
(三)构架新的城市生态景观格局。从生态景观格局优化的角度规划用地及建立多层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长宁旅游公路——城北过境路——宋家坝大桥——东片区外围环线——三里半片区——淯江河接宜长旅游道路,两侧各设置20m绿化带。
三翼:淯江河中心轴线两侧,碧玉溪上游延伸,炳林河两岸,大桥板河两岸。容量,保障生态服务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做好县城区域林地,包括大山坡与霹雳山、大石包、营盘山、凤凰山等目前资源保护状况良好,人为干扰较轻的重点区域,今后应严格控制和保护核心栖息地,严禁任何工业,严格控制规模,严禁砍伐、采石等破坏活动。
(四)加强县城生态人居环境体系建设。
以生态城的网络建设为核心,在加快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推进社会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构建山、水、园、林的绿色空间网络。
山:县城周边较近的山体、丘陵保持原生态,形成森林公园,保持山体与城市内部空间的可视性,在可视范围内允许小规模、低强度开发,建筑体量小巧、色彩和谐。扩展四周山体、丘陵的绿化面积,对一些有绿化建设条件和潜力的山头丘陵,通过提高完善绿化水平及娱乐设施,配合城市建设,有效串联、结合起来,形成绵延的城市外围大绿化圈。
水:规划突出长宁发展生态住区的城市特色,重视规划建成区范围内水系的保留与利用。沿河道空地开辟街头绿地,实行见缝插针,多点分布的策略,在城市中心区,主干道交叉口、桥头等视觉敏感地区开辟小、多、匀的街头绿地,丰富城市景观。
园:包括在城市内部设置的各种公园、花园、居住区、游园及街头绿地,应保持设计人性化,施工精良,设施配套齐全,艺术欣赏化程度较高,就近为居民服务,重点设置居住区的公园、花园、游园等。林:培育竹资源,更加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构建生态屏障,建设“全国竹生态经济强县”,将竹林资源的保护、利用与旅游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更加重视城周生态保护与建设,包括河岸林、沿路防护林建设等,应在县城中保留相当宽度的生态廊道,在沿河地区、沿(高速)公路地带,以及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的隔离地带,种植50—100米宽的绿色廊道,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长宁”创造有利条件。建设更好更多的竹林隧道,进一步打响“中国竹子之乡”的品牌。
(五)加强绿色生态人居环境建设的措施。
根据长宁县的具体情况,建设最佳绿色生态人居环境的主要措施与方法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大力推广生态示范工程。
在全县推广生态示范细胞创建工程,结合环境优美乡镇的建设工作,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治理城乡镇“脏、乱、差”的现象。对居住区的生活垃圾进行收集与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是一种国家资源,按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分装,经过分门别类的回收利用,既可节约土地资源,又可清洁环境。创建园林式单位、城镇,绿化美化环境。
2.营造生态建筑,推广环保型建筑材料,提高居住区质量。
生态建筑是指按照生态平衡的原理,使人工建筑环境及其所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从而产生的一个相对稳定的互为依存的新型建筑。在住宅建设过程中,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减少实心黏土砖、铸铁管等耗能高、浪费土地资源的材料和产品。提高住区质量和住宅业的产业化水平,加强住宅室内环境污染的监督和管理,使住宅室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3.加大生态人居建设理念的培育。人居环境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原则。不仅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健康、安全、优美、舒适、经济、适用”以及其它多样化的需求,而且要追求人类与大自然的亲融和谐,把人文环境的建设与自然环境的保护协调统一起来。
开展生态人居住宅建设,要将生态卫生、生态安全、生态产业、生态景观、生态文化耦合在生态人居建设中。一是着力营造“生态美”。生态结构健全的人居环境,都会给人以一种生机蓬勃的外在美感,即“生态美”。“生态平衡”产生了“生机”(生存的机会,生命力)。生机盎然的环境,产生了“美感”,它使人振奋向上、心旷神怡。反之生态失调的环境,都是生机窒息的环境,都是不美的环境。二是着力提升文化环境。传统与文化的结合、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人居环境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人居环境事业的发展有赖于传统文化的支撑和科学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和艺术,更是人居环境事业的根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是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居住区的基本功能中均有不同的文化功能,如居住文化,教育文化,饮食文化,娱乐文化等。在考虑这些基本功能中要贯穿一条各类文化的红线,使它们在满足具体功能的原则下都提高到文化的品位,在公共绿地乃至小品雕塑方面均要具有竹文化特征。通过一系列不同文化环境的设计,使人们在居住,休闲,购物,饮食场所内都感到有一种竹文化环境氛围,从环境的内涵上使人们在心灵深处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来陶冶自己情操。
4.切实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水平,实现人居环境的根本改变。
人居环境建设的本质是实现人和环境的改善,达到和谐共处的境界。这决定了人居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县城人居环境建设既要关注居民经济收入的改善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也要关注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如住宅的宽适度、给排水状况、日照通风条件、生活垃圾收集等,还要关注社区环境的状况,如社区组织的建立、社区场所的建设、小孩教育的环境、购物的方便度、文化环境、治安状况、街道美化、公交便利的程度等。既要注意引导市场经济可以自行完成配置的服务设施的合理分布和规模,也要采取多种投资渠道,政府制定规则、框架,按照“谁投资、谁收益”和公平争的原则进行公共物品的建设;注意将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等与居民切身相关的公共设施纳入区域统一考虑,避免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造成的重复建设和规模不经济,注重县、镇、社区等各级公共设施的等级和系统规划的统筹考虑,建设完善的公共设施配置体系;注重监管和保障措施的建立健全,避免因市场经济造成对公共设置的建设滞后。在室外应具备有教育、购物、文体活动、医疗、居民交往休闲、老人、儿童的活动场所、残疾人的通道、停车场及市政等设施用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出现对基本生活质量的追求及对文化的崇尚,家务劳动愈益社会化、人口老龄化使生活闲暇时间增多,健身娱乐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居住区的生存空间将大为扩展,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生活观念将会渗入居住生活的领域,小汽车拥有量会逐年增加,经济活动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居住区内。因此,居住区应当留些后备公建用地,以满足日益进化的生活及文化设施的要求。
第二篇:打造生态文明家园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模版]
打造生态文明家园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关于我市农村环境建设的调查
杨积峰 刘汉林 张晓丽
建设优美的农村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涵,也是和谐奋进新宝鸡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建设,坚持以生态家园为抓手,整合项目,加大投入,创新载体,强力推进,农村面貌明显改观,人居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一、建设成效
---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积极实施水利水源工程建设,全市已建成农村饮水工程1195处,农村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达到162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8%。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步伐不断加快,实现了“无电村”建设目标。同时,不断加大农村“双通”道路建设,99%的乡镇通上了油路,93%的行政村通上了沥青(水泥)路。广电网络覆盖101个乡镇、523个行政村,有线电视用户达30.7万户。
---农村环境整治深入推进。以清理“三堆”、治理“三乱”、美化“三口”为抓手,全市已建成生态示范县区4个、乡镇10个、村48个。新建五星级村47 个,四星级村225个。硬化村庄道路1364公里,新建农村户用沼气近8万户,改厕6.8万座,建成无害化厕所占到总农户20%。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90个,农民文化休闲娱乐广场32处,农村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环境建设得到有效改善。---“绿色宝鸡”创建成效显著。营造市域“四沿”绿色林带7530公里,造林27.5万亩,植树5000多万株,初步形成了“主要公路水系林带化、重点城镇园林化、台塬坡面森林化、农田渠路林网化、村宅绿色家园化”的“绿色宝鸡”大框架。森林面积14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
---生态农业建设初具规模。建成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10个,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面积30多万亩,16项农产品取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7种农产品注册了商标并获得原产地保护。
---农村工业污染治理及重点流域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已建成废气治理设施636套、工业废水治理设施247套,工业废气、烟尘达标排放率提高到95%以上,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6.8%。实施“陈仓环保世纪行”、“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专项整治”等活动,综合整治渭河、清姜河、金陵河、千河、小韦河、石头河等流域水污染,依法淘汰了一批小造纸、小水泥生产企业,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500多起。
二、存在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农村村庄街道道路建设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投入。目前农村仍有117.12万人饮水不安全,以改厕为重点的庭院卫生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全市农村已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农户仅占总农户的20%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没有达到“三有四无”标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简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没有破题。
(二)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的环境整治需进一步加大力度。一是城乡缺乏互动性,整治城市环境有投入,农村缺投入;二是农村环境整治“点与面”、集中整治与经常性管理结合不紧密,前整后乱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农村环境整治投入项目难以有效整合,向下投入资金分散。四是环保意识滞后。相当一些农民对“环境”概念仍局限于门前场地甚至是居家室内,“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的现象普遍存在。分析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不大的主要原因是:1.农村环境保护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配套设施比较缺乏。以农村村内街道整治为例,不少设施存在着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更新改造缓慢等问题,很多自然村的村内道路虽经整修,但质量不高,狭窄坎坷,严重地影响了当地居民正常生活。2.农村环境整治缺乏长效管理机制,环境整治往往采取“突击”的办。3.基层干部对环境建设、管理和保护重视不够。
(三)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我市农业化肥年使用量71.08万吨,每公顷化肥使用量达1470公斤,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造成污染设置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部分地区生产的蔬菜、水果中的硝酸盐、农药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量超标。农用地膜残留量平均每公顷37.8公斤,阻碍作物根系对水肥的吸收和生长发育。同时,全市畜禽粪便年产生量700多万吨,大多未经无污染处理和利用;年产秸秆168万多吨,综合利用率不到10%,一些秸秆还被随意焚烧,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空气。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生产方式和环境立法滞后。一些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不按规程使用农药肥料,加之施肥、施药器械不完备,造成农用化学品大量浪费并直接污染环境。分散的以户为单位的生产方式,造成了人畜禽混居、畜粪便随处堆放,许多小型养殖场粪便污水未经处理就外排,使原本脆弱的农村环境“雪上加霜”。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严重不足,如有关畜禽养殖污染、面源污染、土壤污染,赔偿等,都缺乏必要的法规依据。
(四)新能源建设比较滞后。我市农村沼气资源十分丰富,理论产气量达4.3亿立方米,但有效利用率不到4%。生物质能源消耗占整个用能结构71.8%,以烧柴为主体的用能结构模式仍未有效改观。太阳能、风能推广利用没有破题。
(五)工业垃圾污染和城市生活垃圾污染不容忽视。工业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向农村特别是向城郊倾倒现象屡禁不止。部分地处乡村周边的工业企业缺乏治理设施,生产过程中排放烟粉尘、噪声、异味、污水,直接影响到农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
三、对策建议
(一)切实提高农村环保意识。各级要站在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切实把农村环境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抓。使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有机统一起来。由市政府牵头,农业、环保和广电部门联合,利用各种形式深入开展环境警示教育,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和文化体育等活动,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不断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能力,成为农村环境建设的主体,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加大资金投入。采取“五个一”的办法,不断加大农村环境建设投入。一是市、县区财力每年安排一点,实行以奖代补政策,重点用于支持村内道路、卫生设施建设;二是有条件的村集体资金挤出一点,支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发动先富起来的村民和社会各界捐献一点,以支持公益事业;四是发动村民自愿承担一点,用于改厕、排水和门前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坚持建设工程公开招投标做法,节约一点资金投入。引导和支持农民承包农村环境建设工程,鼓励先富起来的农村私营业主为改善环境做贡献。制定优惠政策,引导村民、企业、村级经济组织等多元主体在农村环境建设中投入启动资金,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坚持集中整治和经常性管理相结合,在全市农村深入开展以清理“三堆”(土堆、粪堆、柴堆)、治理“三乱”(垃圾乱倒、污水乱流、建筑乱建)、美化“三口”(村口、路口、家门口)、加快“四改”(改房、改灶、改厕、改圈)实现“五化”(街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村容美化、街巷亮化)为内容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议将每年的四月和九月确定为农村环境建设整治月,在农户中广泛开展文明卫生评比活动。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按照“四沿造绿、镇村披绿、庭院添绿”的要求,突出乡土树种和经济林发展,抓好村庄绿化美化,板块推进“三化一片林”生态家园工程,新农村建设五星村、四星村要率先建成生态家园示范村。
(四)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一要以现代农业为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加紧建设一批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二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加大监测,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和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减少农业的白色污染。三要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减少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堆放。积极推广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提高秸秆处理利用率。四要加强对畜禽养殖业的监管,控制畜禽养殖污染。
(五)积极推进农村新能源建设。一是应把农村新能源建设纳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二是结合农村实际,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着力发展户用沼气、养殖企业沼气工程和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秸秆综合利用工程。三是建设一批标准高,质量好,综合效益突出的生态循环型园区和示范村,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五星村和四星级村,要加快推广“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地下建设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农民炊事使用沼气等清洁能源”的能源生态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六)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完善农村环境管理体制。环保、农林、建设、城管、卫生、工商等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职责,管理工作向农村延伸。二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细化各级新农村环境建设考核量化标准,将垃圾集中收集率、林木覆盖率、绿地率、地表水质量等评价指标纳入党政领导政绩考核。三是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逐步形成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四是探索推行村民自治机制。对规模较大、集体经济较强的村,可借鉴城市小区管理模式,组建专门管理队伍进行管理;对中等规模村庄、村民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可采用承包管理模式,村民交纳一定的环境卫生管理费,集中委托管理;对村庄规模较小、村民经济条件较差的村,可动员老干部、老党员、老劳模、老军人、老教师担起管理职责,采取自愿投工为主、集体适当补助的办法,也可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由农户轮流值日。条件成熟时,可实行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专业化运作。村级垃圾运输和保洁也可承包给有运输工具的村民。
第三篇:打造生态文明家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打造生态文明家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关于我市农村环境建设的调查 杨积峰刘汉林张晓丽
建设优美的农村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涵,也是和谐奋进新宝鸡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建设,坚持以生态家园为抓手,整合项目,加大投入,创新载体,强力推进,农村面貌明显改观,人居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一、建设成效
---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积极实施水利水源工程建设,全市已建成农村饮水工程1195处,农村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达到162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8%。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步伐不断加快,实现了“无电村”建设目标。同时,不断加大农村“双通”道路建设,99%的乡镇通上了油路,93%的行政村通上了沥青(水泥路。广电网络覆盖101个乡镇、523个行政村,有线电视用户达30.7万户。
---农村环境整治深入推进。以清理“三堆”、治理“三乱”、美化“三口”为抓手,全市已建成生态示范县区4个、乡镇10个、村48个。新建五星级村47 个,四星级村225个。硬化村庄道路1364公里,新建农村户用沼气近8万户,改厕6.8万座,建成无害化厕所占到总农户20%。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90个,农民文化休闲娱乐广场32处,农村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环境建设得到有效改善。
---“绿色宝鸡”创建成效显著。营造市域“四沿”绿色林带7530公里,造林27.5万亩,植树5000多万株,初步形成了“主要公路水系林带化、重点城镇园林化、台塬坡面森林化、农田渠路林网化、村宅绿色家园化”的“绿色宝鸡”大框架。森林面积14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
---生态农业建设初具规模。建成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10个,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面积30多万亩,16项农产品取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7种农产品注册了商标并获得原产地保护。
---农村工业污染治理及重点流域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已建成废气治理设施636套、工业废水治理设施247套,工业废气、烟尘达标排放率提高到95%以上,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6.8%。实施“陈仓环保世纪行”、“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专项整治”等活动,综合整治渭河、清姜河、金陵河、千河、小韦河、石头河等流域水污染,依法淘汰了一批小造纸、小水泥生产企业,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500多起。
二、存在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农村村庄街道道路建设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投入。目前农村仍有117.12万人饮水不安全,以改厕为重点的庭院卫生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全市农村已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农户仅占总农户的20%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没有达到“三有四无”标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简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没有破题。
(二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的环境整治需进一步加大力度。一是城乡缺乏互动性,整治城市环境有投入,农村缺投入;二是农村环境
整治“点与面”、集中整治与经常性管理结合不紧密,前整后乱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农村环境整治投入项目难以有效整合,向下投入资金分散。四是环保意识滞后。相当一些农民对“环境”概念仍局限于门前场地甚至是居家室内,“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的现象普遍存在。分析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不大的主要原因是: 1.农村环境保护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配套设施比较缺乏。以农村村内街道整治为例,不少设施存在着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更新改造缓慢等问题,很多自然村的村内道路虽经整修,但质量不高,狭窄坎坷,严重地影响了当地居民正常生活。2.农村环境整治缺乏长效管理机制,环境整治往往采取“突击”的办。3.基层干部对环境建设、管理和保护重视不够。
(三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我市农业化肥年使用量71.08万吨,每公顷化肥使用量达1470公斤,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造成污染设置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部分地区生产的蔬菜、水果中的硝酸盐、农药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残留量超标。农用地膜残留量平均每公顷37.8公斤,阻碍作物根系对水肥的吸收和生长发育。同时,全市畜禽粪便年产生量700多万吨,大多未经无污染处理和利用;年产秸秆168万多吨,综合利用率不到10%,一些秸秆还被随意焚烧,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空气。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生产方式和环境立法滞后。一些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不按规程使用农药肥料,加之施肥、施药器械不完备,造成农用化学品大量浪费并直接污染环境。分散的以户为单位的生产方式,造成了人畜禽混居、畜粪便随处堆放,许多小型养殖场粪便污水未
经处理就外排,使原本脆弱的农村环境“雪上加霜”。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严重不足,如有关畜禽养殖污染、面源污染、土壤污染,赔偿等,都缺乏必要的法规依据。
(四新能源建设比较滞后。我市农村沼气资源十分丰富,理论产气量达4.3亿立方米,但有效利用率不到4%。生物质能源消耗占整个用能结构71.8%,以烧柴为主体的用能结构模式仍未有效改观。太阳能、风能推广利用没有破题。
(五工业垃圾污染和城市生活垃圾污染不容忽视。工业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向农村特别是向城郊倾倒现象屡禁不止。部分地处乡村周边的工业企业缺乏治理设施,生产过程中排放烟粉尘、噪声、异味、污水,直接影响到农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
三、对策建议
(一切实提高农村环保意识。各级要站在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切实把农村环境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抓。使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有机统一起来。由市政府牵头,农业、环保和广电部门联合,利用各种形式深入开展环境警示教育,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和文化体育等活动,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不断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能力,成为农村环境建设的主体,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加大资金投入。采取“五个一”的办法,不断加大农村环境建设投入。一是市、县区财力每年安排一点,实行以奖代补政策,重点用于支持村内道路、卫生设施建设;二是有条件的村集体资金挤出一点, 支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发动先富起来的村民和社会各界捐献一点,以支持公益事业;四是发动村民自愿承担一点,用于改厕、排水和门前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坚持建设工程公开招投标做法,节约一点资金投入。引导和支持农民承包农村环境建设工程,鼓励先富起来的农村私营业主为改善环境做贡献。制定优惠政策,引导村民、企业、村级经济组织等多元主体在农村环境建设中投入启动资金,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坚持集中整治和经常性管理相结合,在全市农村深入开展以清理“三堆”(土堆、粪堆、柴堆、治理“三乱”(垃圾乱倒、污水乱流、建筑乱建、美化“三口”(村口、路口、家门口、加快“四改”(改房、改灶、改厕、改圈实现“五化”(街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村容美化、街巷亮化为内容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议将每年的四月和九月确定为农村环境建设整治月,在农户中广泛开展文明卫生评比活动。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按照“四沿造绿、镇村披绿、庭院添绿”的要求,突出乡土树种和经济林发展,抓好村庄绿化美化,板块推进“三化一片林”生态家园工程,新农村建设五星村、四星村要率先建成生态家园示范村。
(四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一要以现代农业为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加紧建设一批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二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加大监测,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和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减少农业的白色污染。三要延长农产
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减少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堆放。积极推广 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提高秸秆处理利用率。四要加强对畜禽养殖业的 监管,控制畜禽养殖污染。
(五)积极推进农村新能源建设。一是应把农村新能源建设纳入农 积极推进农村新能源建设。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有关部
门和社会力量参与 建设,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二是结合农村实际,坚持因地 制宜,突出重点,着力发展户用沼气、养殖企业沼气工程和农村生活污 水净化沼气工程、秸秆综合利用工程。三是建设一批标准高,质量好,综合效益突出的生态循环型园区和示范村,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五星村和 四星级村,要加快推广“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地下建设生活污水净 化沼气池、农民炊事使用沼气等清洁能源”的能源生态模式,不断提高 农民的生活质量。
(六)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完善农村环境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环保、农林、建设、城管、卫生、工商等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职责,管理 工作向农村延伸。二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细化各级新农村环境建设考 核量化标准,将垃圾集中收集率、林木覆盖率、绿地率、地表水质量等 评价指标纳入党政领导政绩考核。三是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对污染 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逐步形成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四是探索推行村民自治机制。对规模较大、集体经济较强的村,可借鉴 城市小区管理模式,组建专门管理队伍进行管理;对中等规模村庄、村 民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可采用承包管理模式,村民交纳一定的环境 卫生管理费,集中委托管理;对村庄规模较小、村民经济条件较差的村,可动员老干部、老党员、老劳模、老军人、老教师担起管理职责,采取 自愿投工为主、集体适当补助的办法,也可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由 农户轮流值日。条件成熟时,可实行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专业化运作。村级垃圾运输和保洁也可承包给有运输工具的村民。
第四篇:人居环境
居住建筑与人居环境
姓名:XX学号:XXXXXXXXXX
简介:从人居环境学和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的角度 分析 了人居环境及居住建筑的基本内涵,分析了人居环境及居住建筑对人体健康的 影响,提出健康建筑体系是未来持续 发展 的人居环境模式,最后提出建筑师在推广居住建筑设计中的任务。人居环境在居住建筑方面的探讨.关键字:人居环境 居住建筑
人居环境,简而言之,是我们成为人类之本。这不只因为人类有能力营建气势磅礴的建筑——因为同样动物也能为自己搭建精巧复杂之栖息场所,还因为人类在为自身营造居住环境的过程中充斥着与土地和 自然 间若即若离的恩怨矛盾。对土地、自然的依附眷恋以及逃避是一对在人居环境史中反复出演的矛盾戏剧。而这样的矛盾,在二十世纪尤为突出:二十世纪在见证了人类与土地和自然之间的前所未有的融合的同时,也呈现出人类彻底逃避于人造环境之居住状态。其典型例子为大量无选择地使用透明玻璃,以及悬索轻型结构以企图逃离土地之重力束缚。但是我们似乎并不知道我们人类为何这样做,也不知是否体现了我们对土地自然的恩情与怨恨。基于此 问题,才提出了居住建筑的人居环境问题。中国 人居环境问题更值得我们去关注,不仅仅由于自己的身份,而更深切的是居和住本是人的重要的部分。中国人居环境建设需具备五大条件。它们是:住区居民适当住房的保证;健康与安全的保障;人与城市住区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住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同时,中国人居环境建设还应遵循五大原则:正视生态困境,提高生态意识;人居环境建设与 经济 发展良性互动;发展 科学 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和 社会 繁荣;关怀广大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发展整体利益;科学的追求与 艺术 的创造相结合。下面我就从五个方面阐述一下我对人居环境在居住建筑方面的认识。
一.居住建筑人居环境的范围及其要求:居住建筑主要是指供家庭和集体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包括各种类型的住宅,如别墅、低层住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以及大量性建造的宿舍、旅馆等。其人居环境的主要范围包括居室、个体建筑、建筑群和住宅小区。人居环境应包括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物理环境等)和人文环境(包括艺术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两个方面。在进行规划与设计中,要求把这两方面的环境和谐的协调好,以达到居民所要的生活舒适、工作便利、邻里和睦、身心健康、环境美化的目的。1.自然环境方面:首先,要注意建筑地域的生态环境。居住区的建设离不开土地,它与建筑基地地形、地貌、地物等密切相关,规划设计要充分注意保护环境,防止污染,防止见山就挖、逢水就填、逢树就砍,致使青山绿水不断地遭到破坏的行为。不要滥用耕地。1
小区内要保证有足够的绿化面积,并要注意防止空气和水域的污染,应为居民创造出一个能健康地成长、愉快地生活的人居环境。其次,要遵循地区气候的特点。要注意居住区内气候环境设计,利用当地气候的有利因素,改善其不利因素。尽量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多利用自然能源,寻求适应于当地气候特点的建筑形式,利用建筑自身的气候调节能力创造宜人的小气候。第三,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在 现代 化的城市里,人口高密度聚居,耗能量剧增,城市街道宛如蛛网,机动车来往频繁,绿地、水面严重不足,以致空气污浊,噪音干扰,温度高,较干燥,在这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的声、光、热和空气的环境恶化,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与身体的健康,所以在建筑规划与设计以及建筑的措施与构造方面更要加以注意,如改善城市、住宅区以至室内的声、光、热和空气的质量应在重要的位臵上。在城市里,建筑群的布局和房屋设计中要争取日照和自然通风,利用天然采光,防止噪音干扰,净化空气及调节好室内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创造一个令人满意的良好的物理环境。2.人文环境方面:建筑要美观,环境要美化。众所周知,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而建筑就是为了解决人类“住”的问题的。建筑不仅只是满足人们物质方面的要求,而且还要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要求。建筑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在建筑形式的创作中,要认识到形式要追随功能、环境、材料、构造与技术、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与文化传统等因素而定。构成建筑形象的要素,包括建筑群体和单体的体形、内部和外部的空间组合、立面构图、细部处理、材料的色彩与质感以及光影和装饰的处理等等。建筑形象是反映建筑 内容 的建筑空间艺术形象和建筑外形构图。一个完善的建筑,其内容与形式应该是统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脱离内容的形式不是真正的建筑美,缺乏艺术表现力的内容也不能形成完美的建筑。除了建筑本身的美观外,对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要注意美化,例如:种树、植草、开辟人工湖及设臵喷泉、假山等。
二.衡量健康型住宅的相关标准:2001年10月10日世界居室卫生日,在国际建筑中心联盟2001年大会“生态住宅建筑”的分论坛上,中国建筑技术 研究 院副总建筑师开彦先生向与会者详细地阐述了“健康住宅”的理念。健康住宅的主要基点在于:一切从居住者出发,满足居住者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生活在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室内和室外的居住环境中。因此,健康住宅的标准要素不仅包括与居住相关联的物理量值,诸如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噪音、光和空气质量等,而且还应包括主观性心理因素值:诸如平面空间布局、私密保护、视野景观、感官色彩、材料选择等等,制止因住宅而引发的疾病,营造健康,增进人际关系。根据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2年制定的“健康住宅建筑技术要点”,将健康住宅的评估标准大体分为四个因素;其一,人居环境的健康性。主要指室内、室外影响健康、安全和舒适的因素。其二,自然环境的亲和性。提倡自然,创造条件让人们接近自然、亲和自然。其三,住区的环境保护。包括住区内视觉环境的保护,污水和中水处理,垃圾和垃圾处理及环境卫生等方面。其四,健康环境的保障。主要是针对居住者本身的健康保障,包括医疗保健体系、家政服务系统、公共健身设施、社区老人活动场所等硬件建设。健康住宅理念的推出在全社会引起极大的反响。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早就在推行健康住宅,提倡健康住宅。从日本来看,开始并不是建设部门要来提倡健康住宅,而是卫生部门、医学界逼着建设部门不得不这样做。当时日本的卫生部门发现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怪病,其中一部分经证实与室内空气质量相关,最后在医学界的推动下,建设部门设立了相关的标准。
三.从人者有其居到花园小区和生态城市:20世纪的最后20年,是我国的人居环境发生巨变的20年,也是人居观念不断更新的20年。改革开放后,社会 进入转型阶段,但由于 历史 原因,城市基础设施欠账严重,人们的居住条件还相当不理想,许多人没有自己的住房,拥挤在环境恶劣的棚户中。于是,“人者有其居”成为一种理想,也成为各级政府的努力方向和政策的出发点。在此观念下,住房的增加是第一位的,而住房的舒适度及其周边环境,由于各种原因并不是政策的主要考虑 内容。尽管这个观念很传统,但在当时的背景下提出,还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对于解决群众的住房 问题,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许多人因此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然而,人者有其居,只是解决了人的基本需求,并未反映出入们的全部愿望,与社会整体的需要也有相当的距离。伴随着改革的深入,物质积累的增加;也伴随着思想的解放,人们接受了诸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以人为本、可持续 发展 等等广泛流行于当今 时代 的理念。于是在住宅问题上,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仅住宅本身的设计要更人性化,更舒适合理,住宅之外的环境也变得重要起来,小区的设施要配套,环境要美好,交通 要方便等等。进而言之,整个城市的环境也被与人居联系起来,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城市的环境要绿化美化,生态要平衡,城市要适宜人居住。
四.居住建筑人居环境创造与改善的对策和途径:认识上的偏差,能使人居环境建设遭遇困难。我国的人居环境建设成就巨大,这一点有目共睹,但同时也有许多遗憾,而造成遗憾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是观念认识上的问题。比如,城市中一幢幢高耸而相互间毫无关联的楼房,一个个大而无用的广场,一条条不断拓宽仍然拥堵的道路;再如,外观华美的建筑内里则简陋粗糙,居民众多的小区里缺水少电等等。良好的人居环境,在小环境上体现在每一个细节的完美,每一处设施的适用;在大环境上要体现系统和综合的魅力,如果把建筑物、聚居区、城市群孤立看待,单独设计,而不与其他相联系,就会出现上述问题,这与人居环境的要求是不符合的。随着 经济 的发展,能源与环境的污染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由此可见,如何使建筑、适应时代的挑战,加快探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已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历史重任。根据《芝加哥宣言》提出的“为争取持久未来的相互依赖”的宗旨,根据当今世界 哲学 发展的主潮流——以生态为中心的世界观,根据 中国 “天人合一”的哲理,认为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也就是所谓“生态建筑”或称“绿色建筑”的建筑观应确立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遵循 自然,回归自然;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生态综合平衡,生生不息地可持续发展。“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返朴归真的生活,使生命活得有意义,让生活同生命和谐。尊重生活,维持生命。以生态为中心的世界观表达的就是返朴归真的生活,这是一种富有创造力和想像力的生命,也是同自然界和宇宙生命相联系的生命。“天人合一”既是一种宇宙观,也是一种道德观。“建筑是环境的 科学 与 艺术。”在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它的构思应把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和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包括艺术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两者相结合而和谐地协调发展,创造出健与美的人居环境。居住建筑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要有利于促使人造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有利于形成自然环境的生态的良性循环。一般要采取多学科(包括地理、生物、卫生、植物、能源等)、各专业人才共同探讨,由建筑师进行综合设计,这就意味着建筑设计要超越单一建筑建造的范围,走向设计的整个环境,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不能只偏重于空间、形态、形式、视觉等方面去 研究,而应
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去研究和探索问题。在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创造和改善居住区、住宅和居室的气候环境和物理环境,利用其有利因素,防止和改善其不利因素。同时要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满足人们的艺术爱好与邻里的社会活动。要善于继承地方传统建筑的宝贵经验,并善于 学习和吸收国外建筑先进和科学的设计手法和具体措施,敢于改革和创新,为居民创造舒适良好的生活环境。
五、健康型居住建筑及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要有利于促进人造居住建筑环境及人居环境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有利于形成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一般要采取多学科(包括地理、生物、医学、植物、能源等)各专业人才共同探讨,由建筑师进行综合设计,这就意味着建筑设计要超越单一建筑设计的范围,走向设计整个环境。建筑师直接从事建筑及构配件的设计和选材工作,肩负着“设计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历史重任。无庸臵疑,建筑师在推广设计建设健康型住宅及规划、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规划与设计不能只偏重于空间形态、形式视觉等方面的研究,而应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去研究探索问题。二十世纪内这一深刻内涵仍未提上日程,由于我们一直忙于真实的建造,无暇反思。
自二十世纪交替以来,我们习惯于敏锐地捕捉前卫新奇的先锋艺术,同时也为自己日新月异改造土地的技能挺进而感动。所有这些无疑强化了我们对改造土地、自然及真实建造的意识和能力,但这是否体现了人类“土地恩怨”爱恨之根本情结,惟有敏锐思辩方可赋予其意义。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就为今后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与创新指明了方向,要遵循当地生态环境、气候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进行居住区与住宅的规划和设计,要敢于改革与创新,为居民创造舒适、美好、科学、卫生的生活环境,造福于后代。
参考文献 :1.住宅设计原理编写组,《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 工业 出版社
2.林其标,林燕,赵维稚,《住宅人居环境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3.柳孝图,《城市物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东南大学出版杜
4.齐康,《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 方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5.鲍家生,《可持续发展与建筑的未来》,建筑学报
6.聂游昆,《遵循气候的建筑设计》,建筑学报
第五篇:人居环境
把握科学发展主题推进人居环境建设
太原市晋源区建设管理局局长荣春贵
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的简称,是以“人”为主体来研究生活的,是一个融贯综合的学科,包括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等五大系统,内涵十分丰富。人居环境强调融贯和综合,融贯是指从中国的建设实际出发,以存在问题为中心,主动从相关学科中吸取智慧,有意识的寻找城乡人居环境发展的新模式,不断地推进学科的发展;综合就是把包括自然、人类、社会、居住、支撑系统在内的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生态、文化、社会、技术等各个方面,对人类聚居问题进行系统的综合的研究。融贯综合思想渗透了“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
一、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人居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既是一个古代的命题,也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关系着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备受世界各国关注。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在幕天席地的居住环境中学会了建造茅草屋,他们选择了相对优越的人居环境,营造了更加舒适的生活。在当代,人们通过建筑布局和构造的变化来改善通风、温度,以及减少噪音等各种不同不利条件的侵入。但是,在快速化城镇发展进程当中,城市问题表现得日益严重,具体表现为:居住拥挤、基础设施匮乏和老化、生态环境破坏、旧城改造与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矛盾激化、城市“美化运动” 1
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从而切断了城市的文化和文脉。一个城市的人居环境优劣,会直接对该城市的面貌、品质以及民生状况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关系着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人们的居住观、生活观、价值观和幸福观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指导下,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生活出行、教育文化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更高的追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转变增长方式。”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将人居环境建设提高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那么,建设和谐的人居环境显得异常重要。
二、人居环境建设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建设一个绿色、健康的人居环境,就要求我们的人居环境具有更好的生态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大力发展生态系统平衡、生态结构健全的绿色建筑、绿色家居、绿色人居;还要具有更好的文化艺术性,重视人居环境的文化创意、艺术创意,特别是符合人性化需求的创意。现就人居环境建设所涉及到的自然生态、人类住区、基础设施、人文历史等方面简述如下:
(一)加强人类住区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居健康问题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是人居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1996年联合国人居大会提出两句话:第一句——人
人都有适当的住房;第二句话——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第一个问题差不多基本实现了,因为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现在我们应该向“居者优其屋”的方向迈进,解决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现在人们所追求的是健康人居环境,即:人与自然环境的友好性、亲和性;令居住者身体舒适、精神愉快;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那么,如何打造健康的人居环境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住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城市住区环境长期制约着居民的生理、心理、观念和行为,对人的生活质量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要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对环境合理性、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有一个全面综合的考虑;要强调综合规划先行原则——强调整体概念,根据人文学、生态学、社会学与经济学原则对城市住区人居环境进行区域生态规划和布局;要强调自然生态环境原则——保护和利用原有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使整个城市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要强调绿色建筑技术原则——在居住方面要提高技术,更新材料产品,努力开发出适合资源节约型的住宅建筑体系。
第二,建设健康住区环境,回归舒适、健康、安全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面对各阶层、各个层面的不同住房需求,都拥有各自的健康住区。同时,还需要确保住宅设施
同步建设,采用绿色环保建材,营造绿色家园,保护好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利益。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功能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具有前瞻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科学城建、生态城建、文明城建、高效城建、和谐城建和阳光城建的新理念,努力打造绿色城镇化的里程碑工程,要更加突出保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和谐。
第一,要完善城市供水、供气和供热网络,加大政府对供水、供气、供热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和行业监管,确保供水、供气和供热质量;
第二,要实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实现智能化管理,加大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城市公交场站设施建设,增强公交向农村延伸的服务功能,扩大城市公交覆盖率,满足群众出行需要;
第三,要规划建设合理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合理布局机动车停车场建设,大力完善城市交通设施;
第四,要全方位推进建设领域的节能减排,着力推广污水处理、再生水资源利用和节约用水等工作。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也将有所提高,城市发展后劲有所增强。
(三)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找准发展定位,妥善解决好城市绿地、环境卫生、大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噪音控制等生态问题,大力改善人居环境。
第一,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主体,应根据城市的发展规模、产业布局、自然环境,科学规划城市绿地面积和布局,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坚持生态建设与景观建设相结合,大力实施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道路交通等造林绿化工程,同时还可以将城市绿地与城市周边的山川、水体、林地、农田等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绿色体系建设。
第二,遵循生态规律,整治城市水系,保护好水系两岸的自然滩涂和坡岸,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同时大力控制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提高各项指标综合达标水平。
第三,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改善市民生活环境。重点治理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工地乱象等“五乱”现象,综合整治小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的卫生死角,彻底解决城市环境卫生死角和“脏、乱、差”状况,着力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状况,打造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
(四)发掘城市人文资源,培养文化特色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当中,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城镇化造成的文脉遗失。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不能光是到历史典籍中去寻找,而要体现在现存的城市形态、名胜古迹、古建筑、风
土人情、自然遗产等方面。每个城市都有大量的文物古迹,这些都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精髓,是宝贵的财富,各城市一定要加强保护、修缮和宣传,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要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加强人文景观建设,建设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特色街区、文化广场、公园、雕塑等,培养城市的文化特色,构成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展现自已的独特魅力,提升城市的品位和软实力,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和永恒主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如: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住宅的功能配置、工程质量、装修水平和住宅小区的环境质量、综合配套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绿色人居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在快速发展,中国人居环境也面临着新的历史征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建设一个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