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盐城事业单位面试热点:档案造假
2015盐城事业单位面试热点:档案造假
材料1:
步入2015,中纪委推出一出开年大戏——“官场现形记”。据媒体报道,在中纪委公布的2014年中央巡视组两轮巡视整改情况中,巡视涉及的20个省份中15个省份的整改通报提及整治干部档案造假。其中,修改三龄(年龄、工龄、党龄),篡改两历(学历和工作经历),骗取干部身份几乎成了一些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公开的秘密”。
材料二:
2015年5月12日记者从黑龙江绥化市委纪检委得到证实,经纪检部门调查,绥化市庆安县委常委、副县长董国生因户籍年龄造假、学历造假以及妻子“吃空饷”等问题被停职。目前,绥化市委已决定停止董国生的工作,并责成有关部门对其违纪事实进行深入调查,依据调查最终结果,对其本人及有关责任人做出依法处理。
【中公教育点评】
档案对于干部来说,既是身家清白的证明,也是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是不可或缺的“底子”、“根子”。如果连档案都可造假,那么干部的真伪就无法分辨,各种底细也无法摸清,不仅会让一些“带病干部”浑水摸鱼,更将动摇干部队伍的根基,不可小觑。
在档案中修改年龄、增删履历,将个人背景资料整体“洗白”,董国生这种公然造假的恶劣行径并非个案。干部们之所以想造假就造假,无所顾虑,其根本的动因是,凭借篡改个人档案,可以一路蒙混过关,甚至还可能实现“火箭升迁”。这不禁让公众在惊叹其神通广大的造假能力的同时,也不得不对国家干部任免与监管制度提出质疑。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整治档案造假,还必须要动“大手术”才行。
一是要“动刀子”。一些干部敢于档案造假,就是侥幸心理在作怪,认为就算“东窗事发”也不过是批评警告而已,故而胆子越来越大。因此对于档案造假的违规者,要严加惩治,将他们打疼、打怕,甚至剔除出干部队伍,才能有效制止造假行为的蔓延。
二是要“挖底子”。“底子”是否清白、是否符合要求,往往关系着干部的选拔任用升迁。有些条件不够的干部为了“占位子”、“争帽子”,将档案造假当成仕途升迁的“捷径”,留下不少“隐患”。而档案管理人员马虎大意,责任心差,导致干部档案
纠察缺少刨根问的过程。因此,对一些已经“洗白”的档案,不去深挖是很难发现问题的。
三是要“斩黑手”。档案造假过程看似很简单,只要将公安户籍和人事档案部门疏通好,进行信息涂改即可。但事实上,公安、组织人事等部门是管理十分严格的地方,即便有些干部想造假,也极难蒙混过关,造假行为之所以频频出现,往往是造假者背后的权势在施压、干扰正当管理程序,才导致“火箭提拔”、“带病提拔”等现象的发生。因此,不“敲山震虎”,不斩断幕后“黑手”,不做到追责到底,是无法彻底解决造假问题的。
四是要“缝口子”。“满屋子数千份干部档案其实就一人管,管好办公室不被偷就不错了。”曾在广西担任过基层县委组织部部长的一名干部讲出了实话。可见,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关键是看落实,不能空谈“从严”、“重视”,组织人事部门要投入足够的精力,当好干部档案的“管理员”,既要守好干部档案的“口子”,还要扎扎实实从一份份档案查起,祛除一个个“带病干部”的“底子”,还干部队伍一片风清气正。
最新招考公告、备考资料就在盐城事业单位考试网http://www.xiexiebang.com/jiangsu/
第二篇:2015内蒙古事业单位面试热点:档案造假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内蒙古事业单位面试热点:档案造假
【热点概述】 材料1:
步入2015,中纪委推出一出开年大戏——“官场现形记”。据媒体报道,在中纪委公布的2014年中央巡视组两轮巡视整改情况中,巡视涉及的20个省份中15个省份的整改通报提及整治干部档案造假。其中,修改三龄(年龄、工龄、党龄),篡改两历(学历和工作经历),骗取干部身份几乎成了一些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公开的秘密”。
材料二:
2015年5月12日记者从黑龙江绥化市委纪检委得到证实,经纪检部门调查,绥化市庆安县委常委、副县长董国生因户籍年龄造假、学历造假以及妻子“吃空饷”等问题被停职。目前,绥化市委已决定停止董国生的工作,并责成有关部门对其违纪事实进行深入调查,依据调查最终结果,对其本人及有关责任人做出依法处理。
【中公教育点评】
档案对于干部来说,既是身家清白的证明,也是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是不可或缺的“底子”、“根子”。如果连档案都可造假,那么干部的真伪就无法分辨,各种底细也无法摸清,不仅会让一些“带病干部”浑水摸鱼,更将动摇干部队伍的根基,不可小觑。
在档案中修改年龄、增删履历,将个人背景资料整体“洗白”,董国生这种公然造假的恶劣行径并非个案。干部们之所以想造假就造假,无所顾虑,其根本的动因是,凭借篡改个人档案,可以一路蒙混过关,甚至还可能实现“火箭升迁”。这不禁让公众在惊叹其神通广大的造假能力的同时,也不得不对国家干部任免与监管制度提出质疑。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整治档案造假,还必须要动“大手术”才行。
一是要“动刀子”。一些干部敢于档案造假,就是侥幸心理在作怪,认为就算“东窗事发”也不过是批评警告而已,故而胆子越来越大。因此对于档案造假的违规者,要严加惩治,将他们打疼、打怕,甚至剔除出干部队伍,才能有效制止造假行为的蔓延。
二是要“挖底子”。“底子”是否清白、是否符合要求,往往关系着干部的选拔任用升迁。有些条件不够的干部为了“占位子”、“争帽子”,将档案造假当成仕途升迁的“捷径”,留下不少“隐患”。而档案管理人员马虎大意,责任心差,导致干部档案纠察缺少刨根问的过程。因此,对一些已经“洗白”的档案,不去深挖是很难发现问题的。
三是要“斩黑手”。档案造假过程看似很简单,只要将公安户籍和人事档案部门疏通好,进行信息涂改即可。但事实上,公安、组织人事等部门是管理十分严格的地方,即便有些干部想造假,也极难蒙混过关,造假行为之所以频频出现,往往是造假者背后的权势在施压、干扰正当管理程序,才导致“火箭提拔”、“带病提拔”等现象的发生。因此,不“敲山震虎”,不斩断幕后“黑手”,不做到追责到底,是无法彻底解决造假问题的。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四是要“缝口子”。“满屋子数千份干部档案其实就一人管,管好办公室不被偷就不错了。”曾在广西担任过基层县委组织部部长的一名干部讲出了实话。可见,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关键是看落实,不能空谈“从严”、“重视”,组织人事部门要投入足够的精力,当好干部档案的“管理员”,既要守好干部档案的“口子”,还要扎扎实实从一份份档案查起,祛除一个个“带病干部”的“底子”,还干部队伍一片风清气正。
第三篇:2015内蒙古事业单位面试热点:“火箭升迁”揪出“档案造假”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内蒙古事业单位面试热点:“火箭升迁”揪出“档案造假”
【热点概述】
2014年9月29日,江西省政协对外通报3名省政协委员涉嫌违纪被撤职,其中包括鹰潭团市委原书记徐楷。三十出头的徐楷8年时间,任职8个岗位,横跨两省5地,且多个岗位任职不满一年,从一名副科级乡镇干部变身为正处级团市委书记,还戴上了省政协委员的光环。最终因涉嫌年龄造假、入团志愿书造假、违规任用等问题被撤销江西省政协委员资格。
【中公点评】
八年时间换了八个岗位,年龄存在两个版本——原江西鹰潭团市委书记徐楷涉嫌年龄造假、入团志愿书造假、违规任用等情况的背后,是一些地方干部档案造假事件频发的现实。当然,这种公然违法乱纪的行为并不是个例,既是对党实事求是路线的严重践踏,也是对国家人事制度的公然藐视,其后果不堪设想。
凭借篡改个人档案,能一路蒙混过关,甚至实现“火箭升迁”或者“平步青云”,不免让公众惊叹这种神通广大的能力,却也不得不对国家的任免与监管工作提出质疑,也进一步牵扯出当前官员之间存在的“灰色关系”,让官场中变味的“圈子文化”带来的弊端展露无遗。
除此之外,对于像徐楷这样的人民公仆,选择用假冒的身份资料去谋求政途发展,可见也没能真正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也暴露出自身“诚信道德”的缺失。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诚信更是为官的基本态度,上对组织要诚信,下对人民更要诚信,一个靠着造假档案欺骗组织换来乌纱帽的人,根本担不起“为民谋福利”的重担,也得不到人民的信任与支持。
“造假档案”虽然假的是“资料”,但让人怀疑的却是造假的“人”,基于此暴露出来的人事漏洞与监管疏忽不容忽视。所以,相关部门要强化思想,严管严抓,加强打击,让这些在人事任免中帮助他人投机取巧、蒙混过关的人受到应有的制裁。同时,广大党员干部也要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自觉规避为政生涯中的违法乱纪行为。
第四篇:事业单位面试热点:惩处学术造假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惩处学术造假
【材料】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9日在官网发布《关于一学术不端案件的情况通报》称,据向有关方面了解,该校一位原副校长、原广东财经职业学院负责人陈某,因其早年的博士论文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正由上级有关部门立案检察。
【解析】
学术造假是一种违背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的表现,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这种现象。学术造假看似不会像商品造假那样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经济利益产生直接而明显的危害和影响,但若从深层思考,学术造假造成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学术造假阻碍学术发展,影响科技进步。无法推动社会发展,使得科研的发展与进步受到严重阻碍。学术造假破坏社会公平、公正,使社会前进缺乏动力。社会的公正公平体系遭到破坏,没有人去扎扎实实地做学术、搞科研,社会进步与发展就会严重地缺乏动力。
科研学术领域,理应成为一方圣土,容不得丝毫的玷污。否则,造假作伪满天飞,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就不会有希望。给科研以敞亮,还学术以圣洁,不仅需要科研学术人员的自强自律、誓死捍卫,也需要全社会的认真监督、精心呵护。
首先加强国民道德建设,提高国民特别是学术工作者的学术道德良知和学术道德自律能力,为防治学术造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其次,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去除急功近利的畸形心理。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提高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的待遇,改善其研究的条件。
最后,加大对学术造假的惩处力度,加快完成对学术造假的惩处的立法,建立完善国民诚信档案系统,对学术造假的人和行为予以记录。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第五篇:2014年事业单位面试热点
2014年事业单位面试热点:染色河流
【导语】水是生命之源,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几何增长、现代工业废水的乱排乱放、城市垃圾、农村农药喷洒等等,造成河流污染严重,本来已是极少的淡水资源加剧短缺,无法为人所用。面对这类现象,我们该怎么办呢?
【背景链接】
近年来,我国一些河流、湖泊、近海水域及野生动物和人体中已检测出多种化学物质,局部地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内分泌干扰物质浓度高于国际水平,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造成多起急性水、大气突发环境事件,多个地方出现饮用水危机,个别地区甚至出现“癌症村”等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
【问题原因】
第一,法律认定违法排污非常困难。要同时具备:超标、治污设施停止运转、故意停运等3项条件。对于环保部门来说,在执法过程中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看到污染,更要从实际执行标准来判断是否适用法律来解决相关的问题。颁发执照的工商管理部门也面临这样的尴尬,是自己的职责范围,但是缺乏实际的执行能力。
第二,生产商家对于利益的追求,忽视对于环境的保护。各地的河水被污染,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产和种植。对于这些触目惊心的污染结果,生产商家往往为了眼前的利益,至社会公共健康的利益而不顾。
第三,社会监督的力度缺乏一定的长期性。哪里污染追到哪里,是我们社会舆论媒体的焦点。政府部门对于各地的污染事件的处理力度不一样,有些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居然对于明显已经污染的河流,说可以使用。
【对策建议】
我国是一个缺乏水资源的国家,对于河流的污染如果处理不及时,将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一些不稳定因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地方政府环境责任法律化。许多地方环境污染的背后,总能看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子。环境指标纳入政府官员考核指标体系将是斩断地方保护主义的利剑。“区域限批”制度是环境监管手段的重要创新。实践证明,“区域限批”制度的效果非常明显,不仅使违法建设单位受到严厉惩罚,也使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对环评等法律制度产生了敬畏。
第二,政府、企业应当做好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在处理安全生产事故过程中产生的可能严重污染水体的消防废水、废液直接排入水体。对于已经产生危害的企业,要严格控制,给与一定的处罚,尽快还河流的洁净。
第三,及时公布信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让政府的权利在公众的监督下进行,使权力正常合法使用。民众对于企业的排污行为,依法要求公开的信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在公众知晓的报纸、媒体上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