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南京学习教师培训发言

时间:2019-05-14 02:36: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赴南京学习教师培训发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赴南京学习教师培训发言》。

第一篇:赴南京学习教师培训发言

赴江苏学习回校后教师培训发言稿

马家砭镇中心小学

王建东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县教育局组织安排的外出学习活动,通过几天忙碌的考察学习,无论在教学理念还是在教学理论上都让我受益匪浅。我们这次学习考察团是由教育局副局长张世忠带队,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王彦和全县16所中小学校的校长、骨干教师等34人组成,共参观了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泰兴市洋思中学和宜兴市实验中学等三所学校。接下来我将对我几天来看到、听到和想到的一些情况向各位老师做一汇报,我会尽量多讲一些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少讲一些自己的个人观点,希望各位老师听后能积极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联系我校实际讨论一下我们学校今后的办学方向。

一、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教学模式

我们14日到南京后直接到达溧水县东庐中学进行考察学习。在东庐中学的两个多小时中听了一节课和一个报告,初步了解到以下情况:

东庐中学是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永阳镇一所农村初中。作为一所普普通通的农村初中,曾长期处于硬件差、师资差、生源差和观念落后、手段落后、质量落后的“三差三后”状况。在几年前学校还没有轩昂的教学楼,连黑板都是老式的黑漆板,学校的电脑除了一部分是上级新给配置的,其余都是城市学校淘汰下来的„„当初,东庐中学也曾跟在别的学校后面苦苦地追求过升学率。但师资水平差、生源质量差、硬件设施差、教育观念落后,东庐中学必然地每每败下阵来。在教育布局调整时,东庐中学一度成为撤并对象。在困境中,东庐中学积极寻求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力图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的整体层次不高,但毕竟有业务能力稍胜一筹的。东庐中学在摸索过程中,让业务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先准备教案,然后拿出来经过集体讨论后大家共享,以促进所在备课组乃至教研组教学质量的提高。在阶段性测试中,最早试行这一办法的数学、化学组的整体成绩有了明显上升。此时,又有教师及时提出,这种供教师使用的文稿,可以略加变动后也发给学生一份,既可当作课堂 1 作业,也可当作家庭作业,还可充当复习资料;既可明确学习目标,又可让学生少做笔记。于是,“讲学稿”诞生了。

从1999年起,东庐中学尝试进行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高的新生之路。

“讲学稿”来自于新的备课模式,这一模式可以概括为“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主备教师提前一周将“讲学稿”草稿拿出;组长初审后提前两天发给全体组员,提出修改意见;充实后交主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第二天师生共用这一文稿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要在“讲学稿”上填写“课后记”,学生填写“学后记”,用作下次集中备课交流时的补充。“讲学稿”不是简单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而是以学生有效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从2000年起,东庐中学开齐开足课程,停止了初

一、初二的双休日补课,初三的周日补课以及寒暑假补课;教师在认真指导学生使用“讲学稿”、上课前抽批部分“讲学稿”以了解学习情况的同时,原则上不允许再布置课外作业。“课内损失课外补”没了时间和空间。教师“穿新鞋”不能走老路就得改变思路,就得研究如何在课内做文章;给学生松了绑,许多课外活动得以全面开展起来。

要问东庐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吗?客观地说,没有了家庭作业,但学生头天晚上要依据“讲学稿”预习第二天的学习内容,上课时释疑、巩固;课后复习、提高,的确也很紧张。可是,自主让学生找到了自信,并且自觉地刻苦学习。校方说,教学质量的迅速提高,主要是学生“动”了起来,而不是所有教师突然提高了水平。因此,只要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主动投入,就不会感觉到负担重。

正是东庐中学的改革措施,实现了“六无”:一是无辍学,学校学区内学生100%进入学校;二是无外流现象,彻底改变了以往好学生外流到城区学校上学的状况;三是无快慢班,学校严格执行平行分班;四是无不开课程;五是无加班加点,不赶进度,不违规补课;六是不买教辅书,不用练习册。在短短几年内连获殊荣:被江苏省确认为示范初中、获得南京市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被评为南京市师德先进集体、南京市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基地、南京市和融教育项目研究中心、全国优质品牌学校、国家教育改革特色学校、成为全县、全市乃至全省中小 2 学学习的先进典型。

听了东庐中学的老师,兼全国讲学稿研究会学科主管史正红的这样几句话,或许对大家是有启发的。

1、教师怪学生能力差,校长怪教师素质差,那都是无能的表现。

2、应试教育是个小概念,素质教育是个大概念。

3、阶段性的检查抄教案,平时上课无教案,两案结合。

4、教师说现在的学生不如以前的学生,就说明老师落后了。

5、做“懒教师”,先交流预先情况,再指正、教,最后再交流检测。

6、表扬不是结论,而是一种策略,好学生是被夸出来的。

7、给学生信心,让学生考高分,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勾引”学生不可不学。

8、做永远的“周伯通”,和学生交朋友。

9、不做张飞做孔明。

10、不做子怡做艺谋。

11、以体罚惩戒和以保障的生活吸引学生学都是行不通的。

12、要把书交活了,而不是交死了。

13、只看教参和教材是呆子老师。

14、讲学稿教学虽然不是完美的,但是实用的,更好的。

15、把个人、学校的特色做强、做大,发扬光大。

二、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

我们是15号早晨5点左右就乘车出发,坐了大概两个多小时的车才到达洋思中学。一走进校门就能感受到洋思中学与众不同的校园文化氛围。道路两侧随处可见发人深省、催人奋进的标语、校训、名言;横梁正反两面,写满了古诗词、英语单词等主要学科要求背诵的内容。从中看出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上的独具匠心。

1、洋思中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洋思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创办于1980年(校址在农村),当时只有5个教学班,13名教职工(其中一名公办教师,4名民办教师,8名代课教师),用2.4万元,盖了26间简易平房,设备几乎全无,课桌椅全是借的。经过20多年的努 力,洋思中学已从默默无闻到闻名遐迩:2000年起实行国有民营,面向全国招生;2002年被评审为“中国名校”;2005年8月斥资1.3亿迁址进泰兴城。现有教学班65个,教职工382名,学生3800余名。目前,洋思中学已产生了惊人的办学效应,出现了“四多”现象:

(1)外来择校的学生多。洋思中学许多学生来自外地,遍及27个省市。这些学生的家长都是慕名而来的。

(2)宣传报道的媒体多。有《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教育研究》等国家权威报刊相继报道洋思中学的办学经验,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洋思现象作了深入细致的考察研究后撰写了相关文章进行报道,轰动了教育界。

(3)参观学习的人数多。据洋思中学的领导介绍,来洋思中学参观学习者每天有几百人。有时一个教室内听课人超过百人,教室内容纳不下,听课者只能站在教室外走廊旁听。

(4)学校创收的经费多。由于外地学生多,学校收取的赞助费多,仅收取外来参观学习的门票费每天约1万元,一年要数百万。

2、洋思中学的基本经验

(1)坚守一种让每一位家长满意的办学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教学楼上醒目的大字更让人深思:“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更是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了第一位,它让学生自信,让教师们感到责任重大。学校确立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的办学理念,坚持从初一年级开始,从最后一名差生开始,狠抓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时时关心、教育、帮助后进生,建立了层层责任制、承包制,千方百计地确保教好每一位学生,学校坚持不分快慢班,采取一定措施把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分散到各个班,便于老师辅导,便于班级竞争,排座位时,把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与优生同桌,做到生生相教。

洋思人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把信念变成信心和行动。

学年开学初,洋思中学要举办三次全校演讲会,一次是教师演讲会,一次是学生演讲会,一次是新同学演讲会,主题都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以此来坚定师生的信心,鼓舞师生的士气。平时,又通过班会,校内传媒与相关活动,树立和宣传典型事例。

4(2)坚持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从上课抓起——建立一个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会学、都能学好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我们可以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扩展为:提出目标,指导自学,互学互教,当堂反馈。

这个教学模式的程序是: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这堂课的自学要求——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学生汇报自学结果(优先差生)——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学生完成当堂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

“先学”,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首先是提出学习目标,并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记下来,但不讲话,不干扰学生自学。

“后教”,不是教师漫天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洋思现在的“后教”环节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在学生自学结束之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让已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兵”教“兵”的目的。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一般不少于15分钟,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着重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难点。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其中蕴含的却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洋思人教学致胜的法宝。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并没有固步自封或将其教条化,而是结合自己在实践中日渐逼近教学本质的理解,不断丰富和发展它。现在,在洋思人的思想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体现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思想。

①从学生实际出发

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谁更重要?是让“学生走向教师”还是让“教师走向学生”?洋思的做法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洋思中学的做法是——每周初进行的集体备课活动中,同年级中执教相同科目的老师集中到一起,此时,老师们考虑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这就要对教学进度与得失情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在教学的内容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哪些还比较模糊,已经会的就不教,要教的是学生不会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共同研究下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确定学生的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以及自学要求等。另外,学生自学时可能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设计怎样的当堂检测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等等。这些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

②教师引导学生自学

我们习惯上认为,教师“深挖洞”——讲得越多、越细、越深、越透,学生学得就越快、越好,教师带领学生“钻山洞”,总比学生自己摸索要来得更快一些。事实上,这样做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学生成了被动的“哑巴”。

到洋思听课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课堂上都是学生在自学,思考、讲座交流,教师讲得很少,几乎成了“哑巴”。洋思的课堂上,教师一般讲课都在10分钟左右,最少的甚至只有4、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通常达到35分钟以上。理科如此,文科也是这样。

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或用投影显示,准确地提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之后,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学生自学时,教师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特别是通过板演、练习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对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后教”做好准备。

“教”也是有讲究的:教什么?怎样教?其中奥妙无穷。“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少讲精讲,只作点拨性的引导”,这是洋思人摸索总结出来的教学策略。留心一下洋思的课堂,就会发现教师绝不就题讲 6 题,或只找出答案,而是寻找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教的方式,都是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既使倾向性问题,也可能有人会),如果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

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则更正。这样,教师讲的时间就少了。洋思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几乎都是让学生自学。但是,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点拨。教师几乎成了“哑巴”,不是说教师“无为”,而是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答疑当好“参谋”,创造条件尽可能地让学生“有为”,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建构,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③生生互学,师生互教

“兵”教“兵”,是洋思人在“后教”这个环节上通过长期实践摸索出来的一种有效的“教法”;针对学生在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

洋思的“兵”教“兵”是全过程、全方位的,更多地体现在课后。洋思的学生中,学习“有困难的”比较多,在课堂上,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很不充分。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在课后都要进行单独辅导,这样下来,教师的负担和压力都比较大。洋思的学生多半是寄宿的,平时学生生活都在一起,洋思人正是利用一点,开展了“一帮一”、“兵帮兵”的活动,让优秀生和后进生搭配坐在一起,结成“帮扶”对子。

“兵”教“兵”、“一帮一”不仅有力地解决了学困生的问题,而且还促进了优秀学生的提高。优秀学生要想帮助他人,自己就得要充分地理解,学习上也有了紧迫感,还把自己理解的知识清晰地表述出来,这本身就是另一种提高。“教学”相长,这就是“兵”教“兵”的魅力。

另外,洋思中学有一个特殊的观念,每堂课要从始考到终,以“考”促学,让学生始终保持紧张的状态,象高考那样对待每一节课。这样知识落实,反馈迅速,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过程兴奋积极,课堂效率高。

(3)实施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三清”活动

所谓“三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就是要求学生向每节课要质量,向每天要质量,向每周要质量,做到“课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课后”、“今日事今 7 日毕”、“适时温故知新,巩固提高”,一着不让,一天不松。这样的道理说起来简单,但真正按照这个要求做下去,那实在不是一般的难。

三、宜兴实验中学的“整体建构、和谐教学”模式

我们是在17号的上午考察了宜兴实验中学,共考察一上午,听了一节和一个报告。宜兴实验中学创建于2000年8月,是由原江苏省宜兴中学初中部迁址创办的一所公办民营的寄宿制初级中学,创立于1928年,由徐悲鸿创立。目前有60个教学班,大约3000多学生,教师平均年收入七八万。

其实宜兴实验中学的“整体建构、和谐教学”模式的目标就是: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工具”

第一个问题是“教什么?”

“人生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我们应该在有限的时间里教给学生‘最有用’的知识。”

“知识内容结构”是由学科基本概念为核心组成的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它揭示了学科基本概念内在的逻辑联系。“掌握知识内容结构,有利于学生运用概括化知识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运用整体、联系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形成解决某一类问题的认知结构。”

“方法程序结构”是指结构化了的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这是知识升华为智慧的关键,也是‘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如果课堂上能关注这样的方法程序,并能将之概括化、结构化,学生习得了这种方法程序,就能有效地解决同一类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两类结构’,学生掌握了‘两类结构’,就掌握了主动学习的工具,学生就能自主地学习,独立地学习,高效地学习,最终实现教师少教或不教而学生能多学的目的。”

第二个问题是“怎样教最有效?” 概括为一句话:“三环二线一核心”。

“三环”指以“例题找方法”,“习题悟方法”、“试题验方法”三个大环节构成的教学过程。

“二线”指以例题、习题、试题等教学内容构成的知识线(明线),以及贯穿其中的学习某一类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而构成的方法线(暗线)。“一核心”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某一类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其实质就是学生掌握学科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和学科思想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概念、原理、法则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以上三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内容为“知识线”,是“明线”;而学习某一类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为“方法线”,是“暗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用‘暗线’控制引导‘明线’。通过教师的引导,‘知识线’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方法线’让学生形成了能力,老师的教法转化为学生的学法,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变得‘会学’和‘乐学’。”

以上便是我此次远行学习了解到的一些基本情况,望各位老师积极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总之,我认为,我们完全照搬人家的模式也不是一个好办法,关键就是我们要转变观念,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一下,针对我们的校情和生情等,研究出一套独特、实用的模式来搞好我们的教学工作,从而使我们学校也能创出佳绩、创出名气。谢谢大家!

第二篇:赴南京学习教师心得

赴南京学习心得体会

扬州市东花园幼儿园 居永琴

在校领导的安排下,我与学校的几位老师有幸来到六朝古都南京市学习。本次的南京之行首选是南京市珠江路小学,在聂校长的推荐下,我们先去观摩那儿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写字教学。

百年老校珠江路小学是一所全国写字教育实验学校。学校占地面积不大,但整个校园却洋溢着一股浓浓的文化氛围。一踏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书写着字帖般粉笔字的小黑板,那是老师们每周“三笔”作业之一。据林校长介绍,每周二学校的所有老师就会将自己的板书送到特定的位置进行展示,这早已是个惯例了。小黑板后,是学校的文化长廊,汇聚了古今中外书法名家的故事及墨宝。步入教学楼,楼梯间悬挂着写了各种笔画名称及以歌谣形式概括的书写要点的提示板,孩子们每日里上下楼梯时都可以边走边读,不断复习。每一间教室的黑板上,都用红漆写着“头正、肩平、身直、足安”八个大字,时刻提醒着大家写字时应当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 在教学楼的一至四楼,还布置了“国学文化墙”,分别以笔、墨、纸、砚为主题,展示国学精粹,文房四宝、还有相关的小故事、对联、诗句供学生们阅读欣赏;在学校的走廊上、转角处、教室里,到处悬挂着师生们的优秀作品,在这向日葵的中央是孩子们围绕“微笑是我的名片”这一主题拍摄的相片。这是一间普通的教室,不仅在展板上展示着学生的作品,就连这贴着瓷砖的墙壁上也都被充分利用,成了

孩子们展示自我的小舞台。将自己的名字以艺术的形式呈现,不仅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了汉字的美,而且也极大的丰富了孩子的想象。这是我眼中的阳光房,更是孩子们心中的书吧,下课了,放学了,三三两两,开心的坐在这干净的楼梯上,读着自己爱读的书。这是篆刻小组活动的场所,它被设计在楼顶上,很干净,很有特色。古色古香的书法教室,挂满了孩子们的书法作品,一边聆听着丝竹小调,一边挥毫泼墨,墨韵之情正无声无息的浸润到了孩子的心底,力求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让学生随时随处进行阅读。这正是珠小的文化建设内涵所在吧。珠小匠心独运,用“墨韵”这样一条线,串起了精致教育的一个个点,使书香墨韵渗透在课内外,浸润于校内外。通过参观珠江路小学的写字教学和文化建设,让我对学校特色的深入创建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相信,只要我们学以致用,不断创新,写字教学将会成为我们学校的一张名片,成为我校教育的又一个品牌。篇二:周永红 赴南京学习心得体会 jiao 赴南京学习心得体会

山丹二中 周永红

很荣幸到南京名校学习,虽然时间短暂,但是收货颇多,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那我把这次学习的所见,所听,所闻,所感给大家做个简单的汇报。

在这秋高气爽,果实累累的金色九月,我们有幸踏进了六朝古都——南京,怀着无比期盼的心情的走进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怡康街分校受到了叶校长热情接待,为了让我们获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叶校长特地为我们安排了专门的师傅,帮我们答疑解惑,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一、学校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怡康街分校是由百年名校南京师大附中和建邺区教育局于2014年6月合作创办的一所公办性质的初级中学,与附中本部及新城集团实施教科研一体化管理。学校占地面积约40亩,校舍建筑面积21996平方米,在校学生600多人,学校秉承附中的办学理念“促进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让优秀者更优秀,让平常者不平常”,继承和发扬附中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精神,积极营造“诚朴做人,诚朴做事,诚朴做学问”的“诚朴”校风。在继承和发扬附中优良办学传统的同时,总结和发扬原虹苑中学的优势和传统,努力把学校建设成高品位、高质量,实验性、示范性,具有现代化国际视野的全国一流小班化初中。

二、浓厚的教研教学氛围

南师附中新城初级中学怡康街分校的教研活动扎实有效,各课教研组每两周在本校活动一次,活动时间为一个课时,9月16号参加了南师附中怡康街分校英语教研组活动,进行教研活动的时候,全校三个年级的11位英语老师共同参加活动,先由年轻老师陈述自己的教学想法和存在的困惑,然后由年长的老师给予解答和指导,各位老师都是各抒己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忆康街中学初一的学生每周星期二和星期四有两节口语课,由外籍老师授课,外籍教师诙谐幽默的话语,丰富的表情动作和肢体语言使孩子们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

除此之外,全区各个学校、各个学科统一都有一个早晨不安排课,然后指定学校准备全区的集体备课活动,全区该学科老师全员参加集体教研活动,比如,全区的英语老师星期一早晨没有课,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分次活动,相关的英语老师必须全员参加,备课活动在指定的学校开展,由南京市其中一所中学的一位英语老师上一节课,然后由主办活动方的一位英语老师主持集体备课活动,活动持续两节课的时间。上课老师先说课,主持活动的老师进行分析,总结,接下来由下周上课的老师介绍所上内容。9月17号,我们参加了在南京莲花实验中学举办的建邺区语文优质课活动,由王兴芳老师讲授《爱莲说》和王芳老师讲授《背影》,两位老师以引导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讲解点拨为辅,教学效果比较好,之后,由莲花实验中学的教导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对选手们思路清晰、层层推进、步步精心的教学设计给予高度的评价。9月18号,我们参加了在怡康街分校举办的建邺区数学优质课活动,由溧水区明觉中学的杨绍平老师和上新河中学的廖晨辉老师讲授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两位老师年轻有为,讲解清晰明了,很有激情,课堂效果比较好。9月21号,参加了在南湖二中举办的建邺区英语教师集体备课活动,由黄山路中学的小王老师讲授了一节公开课,然后由南湖二中的主管英语教学的副校长主持研讨活动,校长首先发言,准备的比较充分,然后其他老师各抒己见,整

个教研活动持续了两个小时,扎实有效。9月23号,我们一行的11位老师参加了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座谈会,由朱国美校长主持,会上朱校长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致远小学,金中实小,怡康街分校和黄山路中学四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唐书记为我们介绍了南京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我们收获颇丰。篇三:赴南京学习心得体会

赴南京学习心得体会(1)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能参加克拉玛依市中小学第三期校长高级研修班,可以说,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回首在南京的学习过程,感慨颇多,收获颇多。许多可贵的精神和宝贵的经验必将成为我今后工作的财富和动力。现将参加南京晓庄学院的集中学习、蹲点学校的对口交流、实地考察等学习体会做以下汇报:

一、集中学习培训 这次理论培训历时10天,即2008年3月17日——3月28日,培训学习了十几个专题,内容涉及教学管理,学校文化建设,校本教研,法律法规,特色建设,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十天的学习中,在聆听了16位专家教授们的精彩讲座后,使我对教学校长应具备的理论素养和能力素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在教学理念、教育理论、教育教学管理、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心理、教学设计等方面拓宽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希望自己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力求把在学习中的收获努力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教授——傅宏老师,他的语言风趣幽默,深受我们学员的喜爱。他先给我们以美国为例分析了青少年问题现状令人忧虑,给我们讲述了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基本问题,让我们要理解和善待青春期心理成熟,并以美国学校心理辅导的一些做法为例给我们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还教给我们舒缓学生压力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1、理解与尊重,适时鼓励;

2、通过放松训练调节与缓解紧张状态;

3、重视与家庭的配合;

4、放眼长远,提高积极期待,教育学生为学的同时不忘为之培育。)2009-2010学第一学期校本研修工作小

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教科室

本学期,学校围绕主课题和学期中心工作将校本研修主题确 定为“聚焦减负增效,打造绿色课堂”。根据学科特点和名校长工作室、特级教师工作室的要求,各学科聚焦打造“绿色”课堂,着眼减负增效,在实践中提出研究主题,在研究中指导课堂实践,注重过程,形成专题,切实提高了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1.完善制度,提高校本研修实效。

学校根据本学期工作思路制订了具体的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直接参与到教研组活动中,及时了解、反馈和解决教学教研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教研组活动提供帮助。

学校对教师的校本研修提出明确要求,每学期须按规定时间

进行业务学习和自培自训的学习,同时每学年写一篇案例、一篇论文。实际操作下来,老师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大多数教师皆超额完成任务,成绩显著。在第八届全国教师教育科研成果评选活动中我校6位教师获奖,在南京市2009优秀教育案例、叙事评选中我校21位教师获奖,在江苏省教育学会优秀教学案例评比中我校21位教师获奖等。2.探索培训模式,做到常规加创新。

做好校本培训工作,以学校系列培训为主要活动形式,将此项

工作形成为特色的常规工作。本学期,我们注重教师自我研修基础上的集中讨论和学习,主要形式有读书活动等,从暑期开始就布置教师有目的地读相关读物,并集中交流学习心得,读书学习的形式在金中实小已蔚然成风。

此外,我们继续为广大教师创造集中学习研讨的机会,如学期

初,我校请来了江苏省现代教育研究所所长徐国华教授和《江苏教育报》主任蒋新生就我校国际化教育理念展开漫谈,老师们受益

匪浅。再如9月27日下午,学校邀请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辑

部黄为良主任来校做了一场有关“小学数学核心知识”解读的讲

座。深化了我校教师对于“小学数学核心知识”的认识,提升了

数学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从而更加轻松地走在“简约数学”的大道上。

以名校长工作室、特级教师工作室为引领,开展主题沙龙活

动,注重教师的互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根据学科特点确立相关

主题,引领教师在研讨中碰撞思维的火花,提高校本研修水平。

本学期我们按照计划,成功开展了两次全校性的主题沙龙活动。10月14日,适逢单周的周三,又是一次金中实小校本研修的时间。本次校本研修,全校教师齐聚一堂,就本学期校本研修的课题——聚焦“减负增效”,打造“绿色课堂”,展开沙龙式座

谈。此前,学校已经围绕此课题,开展了行政班子、教研组长和 备课组长两级研讨会,并碰撞出了极有意义的思维火花,取得了

很好的效果。今天,全校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准备,各抒己

见,畅谈“减负增效”。

元月20日下午,金中实小报告厅内暖意洋洋,学校校本研修

特色活动——主题沙龙正在热烈进行着。继上次“聚集减负增效,打造绿色课堂”沙龙研讨活动之后,本次沙龙活动仍然围绕本学

期校本研修主题“减负增效”展开,主题为“课堂中的‘精彩一

瞬’”。

3.构建绿色课堂,促进教研水平。

围绕绿色课堂,分管领导长期地一线教师进行随堂听课、评

课,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定期总结。本学期在有效的教学常规管

理下,我校迎来了区教学视导,经反馈,效果十分理想,视导成绩排在全区前列。

教研常规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每学期开展一次大型的轮听

课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时间定地点开展研讨,围绕主题有

针对性的提高、展示。

并且在做好校本研修的基础上,我校的语文、数学、综合实

践、体育四个学科分别承办了一次区级研讨活动,充分展示了金

中实小绿色课堂的实效性和特色化。同时学校也注重校际间的交

流,如,金中实小和南湖三小数学教师联合开展了题为“简约数

学之课堂练习设计”的校本研修活动就是两校教师对简约数学深

度思考的开端,也成功开辟了一条校际合作教研之路。4.创造良好条件,鼓励教师课题研究。

本学期我校围绕“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以两项课题研究

为重点,一项是学校大课题——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

展的校本研究”,另一项是省级立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 本化开发的研究”。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作为学校大

课题已成功立项为南京市“十一·五”规划课题,经过校课题组

多次商讨和修改,形成了较完善的课题方案,计划在下学期正式

开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的研究”承续上学期良好的研究态势,继续进一步研究下去。一方面组织教师深入开发和研

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另一方面,我们正着手将学校筹建的自然

科学馆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整合在一起,编写校本课程,此

项工作正在进行中,已形成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建立起了一支校

本课程建设队伍,课程的编写也已在科学有效的指导下展开。

而且,结合本课题的研究,我校本学期还在12月9日上午承

办了一次区内教研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校本化开发中协同教学的研究。江苏省教育学院的综合实践活动

专家王明忠教授受邀参加此次活动。王教授全程听课,并做了精

彩点评,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就是重塑校园文化的过程。区教研员周洪妹老师对金中实小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给

予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在个人课题研究上,教科室做好组织、指导和服务工作,一

方面有序组织好南京市第四期“个人课题”的申报工作,我校有7 位教师的“个人课题”顺利立项,另有17位教师的“个人课题”

在建邺区第二期教师“个人课题”申报中顺利立位;另一方面,指导南京市第三期“个人课题”主持人准备结题材料,申报结题,目前结题结果尚未公布。

5.打造亮点工程,建设教科研载体。

作为一所追求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的学校,在教育科研

活动中,必须重视学校教科研互动载体的建设,目前学校以校园

网站、特级教师工作引领的案例网为主的电子形式已初见其成效,实体形式有待建设。

本学期,我们以教科研期刊建设为主,以季度为单位,每季

度出一期。因为是创刊号,所以教科室精心计划,多方研讨征询

各方意见,成立了由领导班子和教科研骨干为主的编写队伍,前

后正式开了三次工作会议,传达精神、沟通要求,此刊将于下学

期初正式与全校师生见面。

外出听课感想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学习的大好机会,从中可以取得真实课堂教学中的经验。11月26日,我来到辽宁省实验学校,有幸听了八位优秀教师的数学课,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感受颇多,震动很大。下面是我在听完课后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1、课堂常规规范,学生精神饱满

一走进听课的教室,虽然学生较多,但都坐的整整齐齐的,再从课堂中回答问题时的有板有眼、铿锵有力的表现一眼就能看出实验学校的学生精神面貌饱满、高涨。从学生的这些精神面貌中,不难看出这绝不是一天两天训练出来的,肯定是教师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重视学生练习。特别是第一节的学生课堂活动这一环节,学生一点都没有乱哄哄的感觉,进行的有条不紊。而且从中我也感受到了学生的知识积累是多么的丰富。

2、教师基本功扎实,课堂驾御能力突出

赴南京学习心得

官长荣

在外学习一个星期,回来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有得也有失,得是因为许多名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确实做得很好,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借鉴。失的是我们听到的,和一些看到的有许多都是他们在炒作,他们所做的报告和他们的老师在上课的表现并不完全相同。

一,学习的第一所中学为东庐中学:东庐中学的教学改革,是从课前备课,到课堂教学,到课后辅导,到学校管理的全方位的改革,改革深入到了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分了挥了各环节的效益。以讲学稿为载体实施教学合一的课堂教学改革使东庐中学探索出了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教学质量高的教改新路。其中的许多经验值得借鉴。特别是教研主任史正红说,讲学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必须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比如:对于预习时间的把握,不同的学科所用的时间也不同。他重点讲了初三九门学科怎样来学习,对我的印象很深。特别是他们学校的特色是讲学稿,也是他们学校起死回生和成名的关键所在。二,学习的第二所中学为杨州的文津中学:他们用的是把讲学稿进行提炼,升华变成四导四学的教学模式。他的优点在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是引导学生学,怎么去学,如何学好,在于促进每个教师的发展。四导四学分四大板块,导预疑学,导问研学,导法慧学,导评促学。课堂的学习效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恰当地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的优化学习。三,学习的第三所中学是泰兴市洋思中学:他是我们学习三所学校中最有名气的学校,他有一句我们都熟悉的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虽然我不完全赞同这句话,但他的教学理念还是值得我学习,他的好的做法是主要抓了引导孩子自查自测,自己更正,达到了日日清,周周清,和月月清。差生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因为这个,那个原因,缺课太多,问题成堆,失去学习的信心和能力而形成的。只要从实际出发,给他适宜的条件,再引导他不停地有针对的补缺,由浅入深地学习,差生就一定会变成好生。特别是起始科目,学生从头学好完全是可以的。如果只抓尖子生,放弃后进生,怎么能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呢?他的课堂教学特色是都让学生自学。但是,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一方面督促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学,确保完成好自学任务,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可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另一方面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特别是通过板演,练习等检测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为后教作好准备。

以上几点,都是他们在报告中向我们这些来学习的同志讲的,但他们的老师在课堂中并没有像他们说的这样好,我在洋思中学听了生物课和化学课各一节,反正我觉得很一般,这还是他们的公开课,并不比我们的315课堂好多少。而非公开课有时还不让我们的老师听课,门还关着。我想:包装,宣传,炒作!更可能是他们的优点。篇五:赴南京考察学习后的心得体会

赴南京考察学习后的心得体会

张文献

10月20日---25日,我校一行11人在杨四新校长的带领下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全国《普通高中教学管理与高效课堂观摩交流会》,一路风餐露宿,马不停蹄,先后赴南京、无锡、海门、启东、如东五地实地考察、听报告和观摩课,受益匪浅。经过考察校园文化建设、交流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科研成果、特色课程开放、素质教育的不同形式,学习了先进的管理和教学经验,开阔了办学的眼界,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方向,提高了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对下一步的教育教学工作将起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被考察和学习的五处学校的情况

1、广东仲元中学

广东仲元中学位于中国广州市番禺区市桥镇,是一所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始创于1934年春天,为纪念邓仲元而命名的一所中学。学校拥有优良的革命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广东仲元中学的育人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仲元中学在创建的早期已明确提出了“德智并重、文武兼通、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春风伴我行”(身心雅正、志于成人)的德育育人目标和“和谐发展,学有所长,学有所创,鼓励冒尖,个性张扬”的智育育人目标。

仲元中学的办学思路可用以下三句话来概括:(1)立足课堂,追求卓越;(2)崇尚创新,兼容并包;(3)强师为要,善己为先。其中“立足课堂,追求卓越”是办学基础和出发点;“崇尚创新,兼容并包”是办学所持态度;“强师、善己”是办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学校以“因材施教、注重实效、全面发展、爱国爱民”为宗旨,以“立足于广州,面向全国”,把仲元中学建设成广州地区教育春风的引领者、领跑者、传播者为目标,把广东仲元中学建设成“百强”与“千所”名校,是学校发展计划的明确定位。

2、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系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校,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首批、无锡市首所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有学生2800余人,教职员工300余人。

近年来,全校上下大力倡导“坚守理想,奋斗不息”的学校精神,大力推广“谦恭厚重,大气恢弘”的校风,大力弘扬“大爱大智”的教风,大力营造“好学力行,敬业乐群”的学风。坚持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坚持把建设校本化的课程体系作为实现教育理念的基本载体;坚持把培育、延揽名师从教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把激励为主的多元评价作为促进学生成长的有效手段。通过挖掘传统精神,彰显历史文化内涵,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通过弘扬大爱大智教风,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不断提升教育团队的整体水平;通过探索有效教学的技术路径,不断提升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通过积极拓宽国际合作渠道,为学生的充分发展提供更为多样、优质的教育服务。在激活历史文化、实施课程改革、探索有效教学、实施激励评价、培育名师团队、推进教育国际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并形成了学校发展的特色优势。学校课改成果获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二等奖,课改经验由教育部推

介,从央视《聚焦新课程》节目到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专访,影响辐射到大江南北;教学质量优异,学生成才率高,是无锡人民优先选择子女就读的优质高中之一。近年来,学校还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和谐校园”、“ 江苏省课改先进集体”等省市级荣誉近30项。被江浙沪三地教育厅(委)确定为“长三角名师、名校长实践培训基地”,是“教育部影子校长培训基地”。

3、江苏海门中学

办学特色——“三全、三高、三自”,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办学高标准;教育高效率;学生高质量”。“培养学生自觉、自学、自治”的能力。

办学特点——科学管理,人本师训,校本课程。

办学理念——实施人性教育,培养有为人才。

办学目标——信息化、国际化、集团化、国内有广泛美誉度、国外有一定影响的五星级名高中。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成为喜欢学习、善于学习;保持自信、尊重他人;智能双全、文理兼备;适时休闲、身心健康。

工作目标——努力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尤其是育人质量,不断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特别是学生的个性特长,实现学校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持续、全面、协调发展。

学校现有51个高中班级,18个初中班级,在校学生2851人。每年有学生在全国和省的学生发展创造及科技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有100余人次在省级竞赛中获奖。2012年高考,各项指标全面超过2011年,以优异成绩再创历史新高,高分学生群体突出。清华北大上线人数22人,9位同学总分名列全省前100名, 380分以上高分人数名列江苏省前三名。本一上线人数722人,本一上线率达81.34%,本二上线人数877人,本二上线率达97.65%,位居江苏省前列,海门市第一。

4、江苏省启东中学

江苏省启东中学创办于1928年,现有99个教学班,教职工440多人,在校学生5400多人。为江苏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江苏省首批四星级学校。

教学质量一流。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培养特色人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高考连续十多年名列江苏前茅,每年都有15人左右考取清华、北大。办学特色鲜明。1995以来学校在国际中学生学科竞赛中共获得14块金牌2块银牌。体育、文艺、小发明等方面也培养了不少特长学生,小发明多次获国际中学生小发明金奖。学校被媒体和同行誉为“英才培养的沃土,奥赛金牌的摇篮”。

5、江苏栟茶高级中学

江苏栟茶高级中学创办于1928年,为南通市农村重点中学,全国教育系统

先进单位,江苏省重点高中,四星级普通高中。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创江苏名校、育一流人才”为办学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遵循“改革立校、开放办校、科研兴校、民主治校、发展强校”的办学思路,以一流的师资推进素质教育,以校风育人为办学特色,以出类拔萃的教学质量饮誉社会。学校秉承优良校风,坚持科研兴校,办学水平稳居省、市前列,特别是近几年,以骄人的高考成绩在全省同类学校中遥遥领先,成为一所人民群众满意、社会影响较大的名校。

学校弘扬校风育人办学特色,以纯正的校风、扎实的学风、严谨的教风饮誉大江南北,为学校的发展特别是高考优异成绩的取得,起到导向、激励和保证作用。每年接待近千名省内外的教育同行来校交流、观摩。学校办学水平在全省同类学校中稳居前列,尤其是多年来“以二流生源创一流佳绩”的高考辉煌,被专家誉为“栟中现象”,让省内外同行为之瞩目。

二、启发与收获

1、改革与创新是学校的生存之道。

因为“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是学校永恒的教育价值,所以,改革与创新永远是学校的主题词。知识不仅仅来源于课本,教学不仅仅发生于教室,能力不仅仅来自于读书,情感发展不仅仅得益于校园,??多种生活课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改革、选择带来的多样性、自由性、个性化冲击了传统教育整齐划

一、批量生产的模式和理念。对于学生来说,拥有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权利之后,最重要的任务依然是学会选择。

2、优秀与卓越是学校的发展之道。

人的心理深层有种被同类认知的赞同感,那就是每个人都渴望优秀与卓越。因此优秀与卓越是学生主体性发展能力的选择。是教师自主型专业发展能力的选择。是学校管理民主制度与文化的选择。

3、教师的敬业与精业是学校的精神支柱。

学校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空间,施展才华的舞台和幸福生活的家园。老师的敬业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老师的精业是知识专业化的需求,也是学生积累知识和未来生活实践的重要保证。

4、制度与民主的和谐是学校管理的精髓。

制度与民主是学校管理的一种选择,也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选择,这个选择是正确而有效的,因为既选择了民主,又选择了制度。民主,是学校长盛不衰的鲜活血源;而制度是学校有序发展的保证。

5、尊重与理解、对话与交流是学校人际关系的准则。尊重和理解是我们的教育文化。“尊重与理解”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使师生关系饱含着爱和宽容,走向了民主与平等;它使学校、家长、学生各方趋向共识,共同努力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尊重与理解,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理解与尊重,使校园变得更加和谐。尊重与理解,成为学校主体性德育的主音符。

学校在“传授”的基础上增加了“交流”,由此“教学”双方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平等关系的两个主体。而主体性教学文化的生成也就因此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是那么的简单而独特,有时甚至令人喜出望外!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心与心的感应,是来自心灵深处的行动。

三、反思

一、对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的反思。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看学生是否理解数学本质,是否掌握了数学知识,是否形成数学能力。我们把人类几千年积累的知识,取其精华,在很短的时间内,要让学生掌握,并形成能力,不但需要教师讲解引导,而且对教师的讲解引导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课堂应是充满火热思考的课堂,而不是游离于数学本身的表面形式上的活跃和探究。而教师角色的定位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迷茫的学生,“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数学中概念性知识(包括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需要学生对每一个数学概念构造自己的理解,使得“教”的作用不再是演讲、解释、或者企图去“传送”知识,而是为促使学生进行心智建构,适时、适度、适法地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教学。

如在《数学(必修5)》数列概念的学习时,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特征和表示数之间的关系,适时地体会数列的各项的顺序与其序号的对应,归纳得出数列的定义后,为了加深对数列概念的理解,教师设计如下问题:“1,2,3,4,5”与“5,4,3,2,1”是同一个数列吗?与“1,3,2,4,5”呢?请尝试用文字叙述这一特点。当学生理解了“在两个数列中,相同序号上的项相同时为相同的数列,否则为不同的数列”,再设计如下问题:

“数列中的数和它的序号是什么关系?哪个是变动的量,哪个是随之变动的量?你能联想到以前学过的哪些相关内容?”

这些问题促使学生对数列定义进行反思,并透过数列定义的文字,用已有的函数知识去构造对数列概念本质的自我理解。

二、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反思。数学是一种思维的体操,它的各种思维方法不仅存在于数学之中,而且也存在于物理学、化学、甚至人文学科中,都是对生活现象与经验的提炼。弗赖登塔尔认为人类知识有两类: 思辩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思辨性知识适合“探究” 方式学习。张奠宙教授认为数学中经验的知识如:无理数,复数、函数、公理化方法等,学生日常经验得不出这样的数学思想;象无理指数幂,为什么要使用弧度,线性规划求解等难以证明的知识,以及对数运算、向量运算,三角恒等变换这些主要是记忆的程序性知识不宜“探究”,学生适用“接受性”学习方式。这类似于语言的学习,方法是记单词,熟语法,多练习,而数学的学习也要多注意数学符号语言的学习。数学中思辨性知识是指“怎么想”、“怎么做”的,它的本质是指个人的理解力和领悟性,存于个人经验的体验中,又嵌入于实践活动,只能在探究活动中通过体验去意会升华,对这种知识学生适用“探究”方式学习。

如《数学(必修5)》正弦定理的教学中,学生对问题“在任意三角形中有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的边角关系,我们是否能得到这个边、角关系准确数量化的表示呢” 探究,考虑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准确数量化关系,后把任意三角形作“高”化为直角三角形的问题从而得证。正弦定理的证明中蕴含将一般情形归结为特殊情形处理的思想方法和化归思想方法,这些思辨性方法知识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活动得到体验和意会升华,和“接受性” 的教师讲解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个人程序性知识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就内化为方法性知识,而方法性知识的理解和领牾又外化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引导学生关注不同类型的知识,选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三、课堂教学中师生合作学习的反思。

课堂是师生“对话的场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主要是交流合作。教师和全班学生互动讨论,也是一种师生交流合作地学习。但数学是个人思考的学科,教师所提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主动思维、独立思考,才能促使高质量的师生的互动。那么教师怎样提问呢?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提问题,也就是在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点”上,或在解题策略的“关节点”上,或在知识间联系的“联结点”上,或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上提问。好的提问就是“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另外课堂上的分组讨论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由于思考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没有经过充分的独立思考,表面热闹的合作学习是形式上合作,是没有意义,也没有实效的。要提高合作学习实效,需要课堂内外合作结合,教师还必须正确面对合作中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平等还是独裁,是独立思考还是照抄别人等问题,及时地给予指导,把内容和要求交代清楚。如在《数学(必修2)》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学习时,为了加强对斜率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教师布置学生课前阅读并思考《魔术师的地毯》问题,把想法在组内讨论,然后选出一人在课堂上交流思辩。这样有了课前充分的独立思考与合作,课堂上的交流合作就能节省时间,又能深刻理解交流问题的实质,因此提高课堂效率和合作效果。新课程提出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是课堂“舞台”上的“导演”,是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培养理性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但学生的日常经验还不能支撑全部数学,因此数学教学要把隐藏在背后的理性思考激活,要把数学的文化价值点穿,生才会喜欢数学。帮助学生体会“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数学解题意境,学

第三篇:赴南京培训学习心得

赴南京培训学习心得

豆岁琴 2010-9-22 今年暑假,我有幸赴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聆听了多位专家十分精彩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从一场场精彩的讲座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下 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灵魂得到了净化。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在听课之前,我总是认为新课标实施起来有些困难,毕竟各地条件不一样,有些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功近利观念太强,他们倾向于应试教育,认为儿女只要考取大学就万事大吉。但我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后才知道:任何改革在其初期都会产生阵痛,只要是对人民、对祖国有利的事我们就要义无反顾地坚持并将它做好。我们人民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而且还有生我养我的祖国。如果不搞好课改又怎么会培育得出高质量的创造性人才呢?只有实施课程改革,才能培育学生创造力,才能让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加强科学文化学习,做一专多能的教师。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这几天几位专家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面对 的是一群听力有残疾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教育艺术”的学习,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例如学习“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策略”等。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三、积极推动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在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但经过这一次的培训,使我深刻的认识到:

1、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就是参与吗?专家的观点是:“应该说,站起来发言是参与,但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

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

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还不习惯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学生的需要没有真正地被关注。

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

一堂新课开始,教师可通过新课导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然后,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教师除了必须把学生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外,还需精心设计每一次自学的目标、内容,同时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

总之,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我们应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之中,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心路,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第四篇:赴南京学习心得体会

赴南京学习心得体会

本人受黔东南州总工会派遣,于6月8日至14日赴南京石头城江苏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参加“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培训班”学习考察。这是为我们县级工会干部营造业务知识加氧和中途加油加劲的良好机遇。通过这次学习,提高了自己对“工资集体协商”新的认识。

通过头两天的业务知识学习,我听了殷同喜、刘瑛、顾潮、徐东兴、范幸福、施志刚等专家教授的精辟演讲,他们以各种案例中的论点论据和充实的数据分析,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在“江苏工资协商创先的思考与建议”中,让我感慨的是,开展工资协商是中国之路情形所需,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必然,是社会维稳的当务之急。在“工资分配支付、法律规定和实务操作”上,我感慨到转换钱与思想,老板与职工的理念。就是如何让老板与职工们的思想统一,如何把老板的钱拨一份放进职工包里的理念。在“工资协商过程涉及的法律知识”中。我感慨到,法律的尊严是我们指导员开展协商工作的必然依据。从“协商要约到合同终止”途中十个环节,进一步明确开展协商工作的一些法律知识和业务过程。在“工资协商谈判的策略与技巧”上,我感慨到,进一步拓开了指导员的思维和分析能力,在协商操作过程中,指导我们用一些基本的策略技巧赢得企业老板与职工在协商工作中双向取胜。

在扬州、黄山、杭州等地学习考察中,通过走访、询问一些独立性的企业和行业性的职工。基本了解到他们都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活动,同时也展现出职工代表方与行政代表方在工资集体协商合同上的法律权威,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但是,在一些区域性个体非公有制中,还有部分员工不知道什么叫工资协商,也不知道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线,在大城市私人企业较多,重独立性、行业性工会,这是必然。

总之,本人通过学习,吸取到协商工作中许多知识,清洗了头脑,进一步增强了解开展企业建立工会,推动企业开展工资协商的新理念。结合本地非公有制企业实际,进一步摸清企业底数,掌握非公企业数据情况,为我县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奠定基石。

黔东南州黄平县总工会

夏诗宗

2011年6月23日

第五篇:赴南京学习心得体会

赴南京学习心得体会

扬州市东花园幼儿园居永琴

在校领导的安排下,我与学校的几位老师有幸来到六朝古都南京市学习。本次的南京之行首选是南京市珠江路小学,在聂校长的推荐下,我们先去观摩那儿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写字教学。

百年老校珠江路小学是一所全国写字教育实验学校。学校占地面积不大,但整个校园却洋溢着一股浓浓的文化氛围。一踏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书写着字帖般粉笔字的小黑板,那是老师们每周“三笔”作业之一。据林校长介绍,每周二学校的所有老师就会将自己的板书送到特定的位置进行展示,这早已是个惯例了。小黑板后,是学校的文化长廊,汇聚了古今中外书法名家的故事及墨宝。步入教学楼,楼梯间悬挂着写了各种笔画名称及以歌谣形式概括的书写要点的提示板,孩子们每日里上下楼梯时都可以边走边读,不断复习。每一间教室的黑板上,都用红漆写着“头正、肩平、身直、足安”八个大字,时刻提醒着大家写字时应当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

在教学楼的一至四楼,还布置了“国学文化墙”,分别以笔、墨、纸、砚为主题,展示国学精粹,文房四宝、还有相关的小故事、对联、诗句供学生们阅读欣赏;在学校的走廊上、转角处、教室里,到处悬挂着师生们的优秀作品,在这向日葵的中央是孩子们围绕“微笑是我的名片”这一主题拍摄的相片。这是一间普通的教室,不仅在展板上展示着学生的作品,就连这贴着瓷砖的墙壁上也都被充分利用,成了

孩子们展示自我的小舞台。将自己的名字以艺术的形式呈现,不仅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了汉字的美,而且也极大的丰富了孩子的想象。这是我眼中的阳光房,更是孩子们心中的书吧,下课了,放学了,三三两两,开心的坐在这干净的楼梯上,读着自己爱读的书。这是篆刻小组活动的场所,它被设计在楼顶上,很干净,很有特色。古色古香的书法教室,挂满了孩子们的书法作品,一边聆听着丝竹小调,一边挥毫泼墨,墨韵之情正无声无息的浸润到了孩子的心底,力求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让学生随时随处进行阅读。这正是珠小的文化建设内涵所在吧。

珠小匠心独运,用“墨韵”这样一条线,串起了精致教育的一个个点,使书香墨韵渗透在课内外,浸润于校内外。通过参观珠江路小学的写字教学和文化建设,让我对学校特色的深入创建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相信,只要我们学以致用,不断创新,写字教学将会成为我们学校的一张名片,成为我校教育的又一个品牌。

下载赴南京学习教师培训发言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赴南京学习教师培训发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赴南京学习考察报告

    赴南京学习考察报告公司董事会:为学习和了解商业综合体经营管理经验,更新观念,2013年5月28日至5月29日,公司安排我带领营运部一行6人赴南京学习考察。通过这次考察学习,普遍感到......

    赴南京学习考察体会

    赴南京学习考察体会 东方红中心校 赵玉铁 2011.10.26 2011年10月下旬,我有幸参加了莫旗教育局组织的校长任职培训考察团,到南京、山东的五所学校南京五老村小学、中山小学、......

    赴南京高校学习心得体会

    特色化的教育 人性化的管理 ——记XXXX市一中学习感受 2014年4月24日至6月24日,在XXX县教育局的组织安排下,我们一行30人从巩留县出发奔赴教育名市——江苏省XXX市为期两个月......

    赴南京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赴南京参观学习体会11月26日至11月29日,我和傅丽芳老师一起到南京参加主题为“全国幼儿教师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高级研修班”的活动。期间,我们听了四个专家专题讲座和参观......

    赴南京参观幼儿园学习心得体会

    赴南京参观幼儿园学习心得体会 李明花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要承但起这一重任,首要的就是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作为新时代的......

    赴南京参观幼儿园学习心得体会

    赴苏州幼儿园学习心得体会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要承但起这一重任,首要的就是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通......

    赴南京学习心得

    赴南京学习心得 ——安集海镇中心学校夹河子分校 潘红娣 2015年11月23—29日,在教育局的精心安排下,我们一行46人,在领导的带领下,到江苏省南京市的多所学校进行了参观和学习。......

    赴南京学习体会

    学习体会 阳春三月,我有幸去江苏南京学习,虽然去来两个晚上都在车厢度过,有点辛苦,但却感到不虚此行。此次外出主有两个任务,首先去吴江市屯村实验小学,学习他们颇具特色的写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