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南京学习体会
学习体会
阳春三月,我有幸去江苏南京学习,虽然去来两个晚上都在车厢度过,有点辛苦,但却感到不虚此行。此次外出主有两个任务,首先去吴江市屯村实验小学,学习他们颇具特色的写字教学;然后去南京参加全国第四届课堂教学大赛活动。
3月28日下午,我们首先来到了樱花烂漫的屯村实验小学。莫国平校长带领我们参观了书画苑、碑廊、书法长廊、临池十八缸等校园文化景点,并走进普通教室和书法教室,学习他们具体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方法,翰墨飘香的校园让我们流连忘返,啧啧称赞。随后,莫国平校长又向我们介绍了学校写字(书法)特色建设的理念、实践及所取得的成效,总之 “秉承祖国传统文化之瑰宝,精心打造墨香校园、书香校园”,这是屯村实验小学的特色。
我对此次在屯村实验小学的参观学习有两点体会:
一、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就拿屯村实验小学的识字教学来说,他们的学校老师和领导为此付出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并坚持了下来。首先,学生要想写一手好字,得有一名好老师的指导和监督,而老师的“眼力”在写字教学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屯村实验小学每个班级,每天都会评选出一名写字小明星。“这就需要老师有非常惊人的洞察力。哪个孩子今天比较认真,哪个孩子进步比较快,孩子原来的水平是怎样的,现在又达到了怎样的水平,这些老师都要掌握。”有“眼力”的老师,对孩子的每一点每一滴进步都会给予鼓励,让孩子更有学习的动力。这个学校也非常
重视老师书法方面的培训,不少教师都参加了吴江书画院的培训,而且每两周学校就会请苏州书协的老师校给老师培训。“学校还特地成立了写字师资培训工作室,要求每位老师每天都写钢笔字、毛笔字,以及一小黑板的粉笔字。”其次,屯小有自己的书法校本教材,里面不仅有对字的笔画、结构等介绍,还有各种铅笔字钢笔字供学生练习。“他们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写字教学的要求,制定了书法特色教学课程目标体系。”使用自己的教材,还使得书法特色教育更有生命力。在课堂学习中,学校注重扎实、有趣。对于练字,学校抓得很紧,午休时间学生会练20分钟的硬笔字,长学长练让学生的字写得更好。在平时的写字比赛中,老师会对教材进行重组,并制作课件,准备词卡,把写字内容编成简单生动的顺口溜或儿歌,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这些教学智慧是一线老师们一点一滴总结出来的,也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最后,在教学生练字时还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练字氛围,教学生写好字做好人。在屯小,每个班级门口,都有一块硬笔字展板。展板每月出一期,上面展出的是学生当月的作品。在作品边上还贴有学生的照片,学生都以登上展板为荣。每学期学校还会有整班的写字比赛,学生们为了不拖班级后腿,为了班级荣誉,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学校还有段位比赛、整班作业本比赛、全校写字小明星评比等。写字教学已经融入了屯小的每一堂课,每一个角落。“字练好了,各方面的习惯都会有所改善。写字让人静心、做事专心致志,拥有了这样的好习惯、好品质,学生将终生受益。正是由于屯村实验小学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形成了屯村实验小学的特色。
二,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晚清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提到做学问要经过三种境界,我认为做事业也需要经过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自晏殊的《蝶恋花》,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而屯村实验小学刚开始就处于这个阶段,他们经过分析研究,明确了学校的目标与今后发展的方向,为日后学校写字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段诗句出自宋代的另一位词人柳永的《蝶恋花》。王国维用在这里,他想说明,对事业,对理想,要执着追求,忘我奋斗,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而屯村实验小学也是经历了这样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其间也避免不了走一些弯路,受到一些挫折,但他最终坚持了下来,并取得了成功,它是经过了上下而求索,历尽艰苦磨难而不悔,才开始见到曦微的曙光。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在这里采用了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词句。王国维用在此处,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就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这就达致了最后的成功。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这一阶段
是豁然开朗,终于找到了事业成功的钥匙,顿时感到,答案原先以为远在天边,实则近在眼前。这也是屯村实验小学的现阶段。
参观了屯村实验小学,接着赶到南京去参加全国第四届小学语文课堂大赛,通过三天的听课评课,我感受颇深。聆听了许多精彩的语文课,通过听课,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这些老师给我们展示了风格各异但同样精彩的课堂,这些课堂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重视了写字教学的指导。虽然每位教师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节课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在习字课的教学活动中,执教老师文中生字为例来发现汉字的结构之美,可谓匠心独具。在教学过程中,他先让学生区分独体字和合体字,然后通过读贴,让学生了解独体字要自由流畅伸展,写好主笔,合体字要穿插谦让,注意和谐。并通过自己优美的舞姿来揭示汉字的结构之美,在指导学生写好字的基础上,展示了中国汉字的文化内涵,使我受益匪浅。
总之,执教老师规范的书写,纯净的语言,流畅的简笔画,以及对教材的独到而深刻的理解,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使我陡升羡慕之情。回家的路上,梅老师要求我们对这次外出谈谈自己的体会,同车人员都积极发言,说出了自己独到的体会。但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通过这次听课和讨论,我也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首先,我要练好字:粉笔字、钢笔字和毛笔字。当然,练好字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持之以恒,除了平时在写教案,写板书时注意书写规范,还要练习临帖,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我们的书写一定会
有很大进步。
其次,要注意修炼自己的语言。通过这次听课,我深刻体会到语言对一个教师有多么重要,好的语言能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之,学生上课就会没有激情。要想修炼好自己的语言,第一,要从朗读做起,如果一篇文章,老师都读不好,添字掉字没有感情,那就更别提指导学生了,所以教师要练好朗读的本领。第三,教师要丰富自己的评价语,要做到评价真诚、恰到好处。我们在实施评价时一定要把握:我的评价要能为学生的学习带来动力或者起到一个修正偏差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平时多听课,多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评价语。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定要从基础做起,练好自己的基本功,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上至一个新台阶。
莘县国棉学校 袁鲁振 2013-4-16
第二篇:赴南京考察学习体会
赴南京“小班化教育”考察学习体会
在区教研室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我有幸与领导、同行们一同赴南京实地考察了小班化教育。12月3日,我们怀着虔诚的心情来到六朝古都——南京,被这座城市的繁荣与发展所感染,更被所考察的南京54中、火瓦巷小学、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学、南京市太阳城小学各具特色的小班化办学风格,骄人的工作业绩,超前的思想,创新的举措所感染。通过观摩课堂教学、参观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聆听校长的报告等活动,感觉自身对小班化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感受颇深,受益颇多。
一、校园文化“别具一格”
小巧、精致的校园环境无处不注重细节,校园占地面积都不大,但却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每处空间都被合理利用起来,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甚至包括走廊、门厅、操场周围的墙壁、门厅楼梯过道都会说话;每间教室的布置非常温馨:墙壁都是那么引人注目,鲜艳的颜色、充满童趣的图案,处处都会显示出与众不同:有的墙壁上贴上学生的照片,把学生平时得到的小红花贴在照片的旁边,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有的墙壁贴上小组的名称以及小组获得的奖励,有的是课外书籍的介绍;有的是学生自己读书感受、动手制作的作品等,这些布置无不关注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无不为每位学生服务。给人一种家的温馨,像小社会一样的资源丰富,可以说小班理念体现在学校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
二、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听了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四节课,我发现:每节课教师注重:
1、激发学习激情,营造民主气氛
教师都能走近学生,甚至站在孩子们中间,零距离接触,用谈话聊天的方式,共同探讨,平等对话。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中肯的赞扬、抚摸一下孩子的头表示对他开个小差的提示、俯下身说上一句悄悄话表示对他的肯定和希望。这些信息的传递,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更融洽,每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能不断地调节着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着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真正地做到用心和学生交流。师生之间的这种交流,营造了平等的民主气氛,激发了师生情感上的共鸣。胆怯的学生变得勇敢了,“不安份”的学生变得专心了,爱动脑筋的学生会迸发出更加灿烂智慧的火花。这种学习情感的激发,顺应了新课标的需要,为学生更大热情地投入到学习、讨论中去提供了保障,也使小班化教学凸显出其特有的优势。
2、注意个体差异,发展孩子的个性
“每一个孩子都是充满生命的绿叶”这是其中一个实验学校的办学宗旨,我对这句话印象特别深,而每位授课教师都能很好的体现这一点,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求得更大程度的发展。一个班级中,总有一些求知欲望强、知识面广的学生,也有一些聪明但学习热情一般的学生,甚至还会有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教师们的分层教学法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使优等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培养他们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对于中等生,要他们跳一跳,摘到桃子;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由浅入深,不厌其烦地启发引导,适时捕捉其闪光之处,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成功之处和进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让学生根据其能力挑选合适的环节去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动起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温馨和谐的课堂环境,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我来!”“我来!”这样的课堂氛围,是这四堂课的共同之处。
3、合作学习注重实效
我发现:每节课上老师都能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而且学生们的小组合作很有效果,无论是讨论还是汇报,都井井有条,显然平时的训练很扎实,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设计非常精彩,而更精彩的是学生,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和良好的自学能力让我们听课老师赞叹。
从课堂上观察,讲课教师是依据学生的能力、性别、个性特征、专长、兴趣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混合组成优势互补的群体。在整个教学中,教师把很长的时间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结束由每一小组的代表来代表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同时,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征的需求,对表现优异的小组和学生,进行奖励。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团结协作精神。
三、细品报告,提升理念
54中丁征校长《小班课堂四维助学的研究》、火瓦巷小学杨校长《重塑教育伦理,邀约润泽人格》,石湫中学洪校长的《且思且行》太阳城小学陈婷婷副校长《四自课堂教学模式》四个报告,都十分精彩,我们悉心聆听,认真笔记,并与四位专家直接交流,使我们对小班化教育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
1.小班化教育的目标与理念
通过考察使我明确地认识到:小班化教育与大班教育在教育目标和理念上没有根本的区别,大班的教师想的是怎样教,而小班化教师则要研究如何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受到关注;小班化拓展了教育的时间与空间,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小班化注重学生情感的关注;大班关注的是优秀的学生及比较差的学生,而小班化则是关注每一个,立足每一个。只是小班化教育更突出“以生为本”和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设计要找到每个学生在这堂课的最近发展区,解读学生比解读教材重要;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和学生零距离的接触;小班化教育就是一个“游泳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游泳”,教师不仅是“教练员”同时也是“安全员”。
2.小班化教学中分类教学更为人性化
小班化教育追求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不能实施分层教学,应更多地实施分类教学,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长进行个别化教育。
那么从教育的人性化和个性化角度去反思,不难发现,真正的教学有效还应该落脚于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品质的激发和培养。分类教学是在常规的小班化教学中,师生互动过程中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障碍、学习进展以及教师所应采取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形式,并努力通过教师的影响,使得不同的学生取得较为满意的学习效果,最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分类教学不仅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差异,还从学生的行为、情感特点等综合因素加以考虑,并确定合理的目标,采取适切的方法,这样就有利于提高师生互动的流畅性、课堂中良好的教学氛围的营造,进一步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专注度和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满足度,从而达到教学活动真正意义上的有效。
3.落实“百分百”课堂,面向“每一个” 让学生动起来,课堂从僵化课堂,走向活跃课堂,从参加学习走向参与学习,南京市教科所在课堂教学上提倡四个“百分百”,就是通过四个“百分百”,即百分百的发言、百分百的面批、百分百的互动,百分百得关注,从而达到小班化的面向“每一个”的教育。逸仙小学推崇的“魅力课堂”,就是由六个“魅力百分百”构建而成,通过课前展示的“百分百”、过程展示的“百分百”、组内展示的“百分百”,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展现,在展现中学习。我想小班化”教育虽班小,但我们的学习含量却十分庞大,需要多思考,多探索,细研究,乐实践,立足课堂,选择有效策略,组织形式,开发课堂资源,选择面向“每一个”的教育目标,使“百分百”课堂多彩性,多元化评价学生,从而发展“小班化”教育,推进小班化教育发展。
今后,一定努力把这次考察中学到的先进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应用到小班化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去,使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沐浴在爱与希望的阳光里。
第三篇:南京学习体会
南京苏教教材培训后的感受和思考
黑龙江嘉荫县第二小学——赵伟升
简述:2014年12月20日至24日,我和徐杰老师共同参加了全国苏教版教学设计高级研修班培训学习。20日和21日分别听了郝京华教授和台湾王教授的有关于学生核心素养和教学设计等理论讲座。后来在外国语学校分别听了四节科学课。最后进行一次教学设计交流活动。在整个活动中,都让我们不停的感受着思考着。
一、开拓视野,走近前沿思想
在这次活动中开拓了视野,了解到小学科学教学一个国家级的层面研讨,有幸聆听到来自于课标组专家对于小学新课标的基本思想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和解读。更有幸听到台湾屏东大学王教授对于科学设计的精彩教学与互动。这些都是当前较为前沿的学科思想,也让我们感受到小学科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里,郝教授主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详尽阐述,对于小学科学的核心素养则更加开放的留给了在坐的教研员和一线老师。她说:当下各课标组专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缺少一线教学实践,所以对于学生真正的需要及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无法体验。这就需要一些来自于一线的声音。(当小学毕业时,学生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科学素养)
在台湾屏东大学王教授的关于教学设计讲座中,认识到当下小学科学教学中,对于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重要性。教学中更多的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科学问题、科学实践、证据采集、科学表达)养成,更多一些关注学生科学思维层面的成长。
对于专家讲座中,提及的“大数据时代”学生对于信息的采集和辨析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必备的能力素养。这一点我很有同感,当下的信息来源太广泛了,且信息杂乱海量,辨析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哪些有用哪些无用,则需要每一个现代人必应具有的能力了。
二、学术与文化的交流,两种不同的收获
本次培训中,我觉得的确收获了一些对于自已专业发展和学科素养有价值的东西。如:具体的课堂实践活动,台湾与大陆教师课堂中的教学关注点。教学实验单的设计等。他们对学生实验单的设计思想和我们现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些共同之处。就是:节约时间,各实验选择等都是以勾选方式进行,记录形式多样化,多以画图或图文并茂方式来记录。实验单还可以更好的聚焦本课要研讨的科学问题,导向作用很大。(这一点我在大会交流的教学设计中也有所体现)课堂上老师应用一个量化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投入到学习中。
总体感觉就是他们的教学设计很细,全面且重点突出。尤其是对于“星空部分”的教学设计,我从中学到了具体这一部分内容如何去教的问题。大家普遍感受到这个点很难操作,我也是如此,每当教学这部分内容时都只是利用点视频资料,简单介绍而已。殊不知还有这样丰富的教学设计,课上学生还可以有大量的参与活动。这些都是可以直接作用和改变我的课堂教学的。
我还觉得,学习中的另一种收获是和来自于全国各地的教师间的其他交流,感受着他们教学以外的世界。活动中,我和双鸭山徐洁老师都感受到,越是向南的地方,教师们的思想越是活跃,活动中越是积极,比我们多了一份进取心。我们东北的老师,尤其是我周边的老师。年龄一到40岁,马上就觉得步入准退休时间了,工作开始懈怠。而看发达地区的同行们,他们五六十岁对于工作仍是积极的心态,这可能是一种自身的专业素养吧。这点的确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思考学习与转变的关系
如果有人说,通过一次的学习真的学到了好多好多,自已提升了什么样的水平等,这一定不是事实。就如专家们的观点一样“就是全国特优教师的课,你把他的每一句都背下来,再重复这一课,也是无法取得什么效果的。”没有万能的方法,一切都在于教师。
对于培训学习的作用,我想,最主要的是,学习中能触动一种思想认识。每个学习者根据自已的需要汲取不同的营养。且要有一个消化的过程,变成自已的东西。我们大多的学习都是这样的,刚结束时个个满腔的热情和热血。可回到各自的环境中,用不了多久,能量就消耗尽了。再加上我们自已的意志力不够坚定,环境和习惯把我们拉向原来的我。
所以说,每一次的学习,只要能有一点点实质上的思考和转变也就很不错了。在这次的学习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收获也就是让我认识到,我或是我们很多科学老师真的需要在理论上学习和提高。一直以来,我只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课堂,实实在在的实验探究,对于学科教学理论关注很少,甚至有些排拆。但近两年,逐渐发现,自身的专业发展走向了一个瓶径期。在和参会教师交流中发现,他们很多人在理论上都有一个高度,而我们则停在一个低水平的一个层次。所以,这一点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我认为,培训和学习只对那些想转变的人起作用,且这种要变化的能动性和需求性愈强,则发生转变的可能性也就愈大。
四、关于科学学科发展的思考
1、科学师资问题
在培训学习中,从专家的讲座中,可以感受到我们小学科学教育在国家层面上的重视不亚于语数外学科。所以关于课标的编写也一改再改,难以定稿。当时就产生一个想法:课标定的再科学合理,谁来实施这个工作?最后还不是科学一线教师吗?没有优质的科学教学师资一切不都是空谈吗?
我们大部分的学生生活在相对偏远的中小学,这里的科学师资基本的科学素质都无法保证,大多来自于二线和临退人员。在去学习时的路上,遇到一个林业局的小同学,谈起了科学学习,她各科成绩优异。我问她:你们做过什么科学实验呀!她很惊讶,什么实验呀?一脸的疑惑。多么可怜的孩子,一个小学阶段里,那么多有趣的科学实验都体验不到,这是我们科学教育的悲哀。这都源于师资配备问题吗?
这种现状短时内很难改变,将是一个长期的“抗战”。从一名科学老师的角度,自已能做点什么?这个想法常在心中萦绕。我能影响到我所教的孩子,能影响到我的同事,这是目前能做到的了。
2、地区科学教研指导的问题
如果说师资力量配备取决与教育行政部门,那么师资的水平提升就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上一级的教研指导,也就是地区、局的科学考研员的指导了。
而当下问题是,有些教研员自身专业能力有限,有的根本没有一线经验,更有甚者连相关专业都和科学不靠谱。实践与理论全无,如何来指导基层老师,如何促进他们的发展呀。
所以,我就想,基层教研员的能力素养应接受考核,应有标准,应有一种类似于其它技术行业的一种资质认定,确保他们所存在应为地方的科学教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解决科学老师教学实际中的具体问题
科学教师中素质良莠不齐,这是实情。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会或多或少的存在困惑。需要一种途径或是一个窗口,表达自已的问题,要有一些人能及时提供帮助。让这种交流直接作用于教学,同时促进教师间的相互成长。
所以,我觉得,是否有必要建立一支网络志愿者队伍。在我们的群平台中服务。
还有,科学实验问题,我们也可不可以分类去做,力求把每一部分的实验设计做好,让其具有可操作化,做到成本低,操作性强,一般水平老师都能拿来就用。(这也是我和您说的想做的一个课题)这是个庞大的工程,需要时间和精力,更需要一个上位指导,统筹安排。
第四篇:南京学习体会
南京学习心得体会
张梅勇
阳春三月,我们一行七人踏着轻快的脚步走进南京大学,参加在这里举行的“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第三届幼儿园音乐教学高级人才培养课程班”。在南京大学科学馆会议厅里,来自全国的四百多名幼儿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分享这丰富的知识盛宴。在研讨会上,课程班不同年级的13位教师做了精彩的音乐教学活动展示;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团队、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团队、南京市游府西街幼儿园团队、南京市第一幼儿园团队做了工作坊的活动展示;南京师范大学的许卓娅教授作了“音乐教学游戏化与学习品质培养”的主题报告。
许教授有一个特点:与台下四百多名一线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在音乐游戏中将音乐的快乐带给我们,将团体游戏的基本流程与实施策略告诉我们,结合幼儿园开展音乐教学的实际,为我们幼儿教师提供了最新、最实际、最可操作的内容,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幼儿园教师的音乐教学理念和技能。他们也用实际行动传播了杜威“做中学”的学习理念,诠释了幼儿以动作思维为主的学习方式。整个报告充满了歌声、掌声、和欢笑声,给我们一线的幼儿教师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示范课。
此次培训中,学员们的十三个优质的音乐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带给我很多思考。
一、故事引入,情节贯穿,童趣盎然。
十三个优质课程都以充满的童趣的故事作为引入,整个音乐活动围绕故事情节展开,童趣十足,牢牢抓着幼儿的注意力。
二、目标清晰,教具准备简单。
十三个优质课程中除了两个小班的音乐活动,进行了简单的场景布置,其余的十一个活动在教学准备中所用教具极少,这不得不使我想到我们幼儿园每上一次年级组课或者公开课都要花很多时间在教具准备上,以至于教师感到特别累,如以夏天的瓜为主题的音乐活动中把各种瓜请进了教室,这些大大小小的瓜是帮助我们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还是让孩子游离在活动之外呢?这不得不引发我的思考。多而烦,少而精,音乐活动最主要的教具是什么?我认为是音乐,选一段好的音乐,一段鲜明的音乐,一段有趣的音乐,让孩子感受音乐的美,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这才音乐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十三个优质课程的目标也是紧紧围绕音乐展开,情感的体验以及技能的习得都是在音乐中完成,所以我们不要忘了音乐本身就能带我们走进丰富的世界。
三、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在十三个优质课程中,我们都愿意看到孩子如花的笑靥,不愿看见孩子的眼泪,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只有快乐、幸福的情感体验,我们必然会经历失败,挫折,苦难,必定会体验恐惧,悲伤。我们有义务告诉孩子人生的丰富多彩,有必要让他们知道恐惧,悲伤也是多彩人生的一部分。避免孩子在面对恐惧和悲伤时不知所措,无法战胜困难。
四,适时转变教师角色
虽然在学校学习时,知道教师要适时转变角色,给孩子提升的空间,给孩子自主练习的机会,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生怕一放手,课堂就乱成一锅粥,一心只想掌控好整个课堂,没有下意识地转变角色,没有扮演好教师的多重身份。这次学习让自己有了醍醐灌顶般的感悟,学到了很多东西,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己是一个很大的提升,更坚定了自己要不断学习,虚心学习的决心,正如许卓娅老师所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但是如果我们自己都是矮子,又怎样给孩子搭建成长的平台呢?所以我还要努力完善自己,让自己变优秀,只有这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第五篇:赴南京行知小学参观学习体会
赴南京行知小学参观学习体会
11月13日上午,我校组织教师前往南京行知小学考察学习。一天的时间匆匆而过,但留给我的思考却很多很多。
这次学习,我们不但从外观上认识了行知学校,还感受了学校的班级布置,校园文化等。听了杨瑞清校长那精彩报告---------《走在行知路上创造精彩人生》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震撼。
从行知小学的发展历程中,能看出杨瑞清校长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的人,让我感受了他的人格魅力。他1981年从晓庄师范毕业时就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学陶师陶,到最偏僻最艰苦的农村去教书,让农民的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他和同学李亮到了当时非常破旧的五里小学,也就是现在的行知小学。从最初的行知实验班到创建行知小学;从最初的破旧的平房到现在集行知幼儿园、行知小学、行知初中和行知实践基地为一体的新型乡村学校,杨校长经历了很多,也付出了常人所不能付出的东西。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让乡村孩子享受最优质教育。杨校长几十年如一日,为着心中的理想奋斗着、努力着,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在报告中,杨校长讲到赏识教育,讲到了对待孩子要有“花苞心态”,要“收回食指,翘起大拇指”,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听众。他说:“我们在欣赏花的时候,可能都喜欢那盛开的鲜花,而忽略了旁边的花苞,可是那些花苞盛开后可能会更漂亮更美丽。花开放的时间有早有迟,学生也是一样,那些学困生就像那些还没有开放的花苞,但最终他们会盛开的,也许会更会开的精彩。”“食指总是指向孩子的缺点,收回食指,多用大拇指,表扬鼓励孩子,他们幼小的心灵就少一伤害,多一份自信。”多么简单的道理,在这道理中蕴含着多少令人感动的哲理!听了这些话,我想我们所有教师都应该知道怎样对待我们的学困生了,那就是:花苞心态,才是真爱,花苞心态,缺点可爱,花苞心态,耐心等待,花苞心态,和谐时代。要学会赏识,让孩子也学会爱,让孩子们从博爱、自爱、真爱、到会爱。要尊重第一个学生,尊重孩子的人格,相信孩子的潜力,理解孩子的个性,激励孩子的优点,包容孩子的特点,提醒孩子的缺点。
走在行知小学的行之路上,沐浴着校园里浓浓的爱意。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学会赏识,学会爱,达成被爱:让每个生命成为爱的聚焦,引导施爱:让每个生命成为爱的源泉,启发自爱:让每个生命成为爱的堡垒。让班级成为爱的磁场,让家庭成为爱的港湾,让生命成为爱的化身。做为教育者的我要好好学习,学生才能天天向上。要立大志,做小事,立大志,做实事,立大志,做新事。让我们并肩走在教育路上,携手创造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