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
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
第一章 绪论
1、道路的分类:
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乡村道路。
2、公路等级的划分: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3、城市道路等级的划分:
快速路、主干路(Ⅰ、Ⅱ、Ⅲ 级)、次干路(Ⅰ、Ⅱ、Ⅲ 级)、支路(Ⅰ、Ⅱ、Ⅲ 级)。(Ⅰ级—大城市;Ⅱ级—中等城市;Ⅲ级—小城市。)
4、公路主要技术指标:
一定数量的车辆在车道上以一定的计算行车速度行驶时,对路线和各项工程的设计要求。
5、路面结构组成及各组成的功能: 组成:面层、基层、土基。
功能:面层: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以及车身后所产生的真空吸力的反复作用。基层:主要承受面层传递的车轮垂直力的作用,并把它扩散到垫层和土基。土基:
6、勘测设计阶段的划分:
(1)一阶段设计:路线视察、设计任务书、一次定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
(2)两阶段设计: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初测、初步设计、设计预算、定线测量、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
(3)三阶段设计:预可研、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7、重要概念:
(1)公路:连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等,主要供汽车行驶,具备一定技术和设施的道路。(2)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及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设施的道路。
(3)计算行车速度:又称设计车速,在具有控制性的路段上(如弯道、坡道),具有中等驾驶水平的驾驶员,在天气良好、低交通密度时,安全顺适行驶所能维持的最大速度。
(4)AADT:(年平均日交通量)代表着一年内所有日交通量的平均值,可反应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的交通流趋势。
(5)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是指在1h为单位进行连续若干小时调查所得结果中,交通量最大的小时交通量。
(6)通行能力:在正常可接受的运行速度、行车舒适、车辆无阻碍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上某一断面处的最大车辆数。
(7)城市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的分界控制线,红线间的宽度为道路的用地范围。
第二章 汽车行驶理论
1、汽车行驶中的受力分析:
汽车运动时所受的力可分为:①路面摩擦力②路面凹凸不平产生的力③路面构形产生的力(包括路拱侧向力、路面形状而产生的力、弯道引起的力)。
2、牵引力如何产生:
来自内燃发动机。燃料在发动机内燃烧,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因此牵引力取决于发动机的性能。
3、行驶阻力包括哪些?方向如何?每种阻力有哪些影响因素?
行驶阻力和方向:滚动阻力(正)、空气阻力(正)、坡度阻力(上坡正,平坡零、下坡负)、惯性阻力(加速正,等速零、减速负)。影响因素:滚动阻力:滚动阻力系数、汽车总重量。空气阻力:迎风面积、空气阻力系数。坡度阻力:车重、公路的坡度角。
惯性阻力:车轮惯性影响系数、发动机飞轮惯性影响系数、汽车回转质量换算系数。
4、汽车纵、横向行驶稳定性的受力分析(P33)
5、汽车在道路上重心轨迹的几何特征:①轨迹连续且圆滑。②曲率是连续的。③曲率变化是连续的。
6、重要概念:
(1)附着系数:是附着力与车轮法向(与路面垂直的方向)压力的比值。(2)道路阻力系数:坡度阻力系数与滚动阻力系数之和。(3)横向力系数:横向力与车重的比值。
第三章 道路平面设计
1、确定直线的最小、最大长度考虑哪些因素?
最大长度:公路线形应与地形相适应,与景观相协调,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所限制,当采用长的直线线形时,为弥补景观单调的缺陷,应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最小长度:当设计速度不低于60km/h时,同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不小于设计速度的6倍为宜。
2、圆曲线最小、最大半径考虑哪些因素? 最小半径:横向力系数、路面横坡
最大半径:考虑测设、施工。不超过10000m为宜。
3、圆曲线的计算
4、缓和曲线的线形特征:
①缓和曲线曲率渐变,线形符合汽车转弯时的行车轨迹,从而使线形缓和,消除了曲率突变点。②由于曲率渐变,使道路线形顺适美观,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心理作用感。
③使平面线形更为灵活,线形自由度提高,更能与地形、地物及环境相适应、协调、配合。④与圆曲线相比,缓和曲线计算及测设均较复杂。
5、缓和曲线的曲线参数的选取
与回旋曲线上任一点的曲率半径、回旋曲线上任一点到曲线起点的曲线长度有关。
6、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考虑哪些因素?
①从控制方向操作的最短时间考虑。②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7、缓和曲线的计算
8、最大超高坡度考虑哪些因素?
根据设计速度、圆曲线半径、公路条件、自然条件等经计算确定。
9、超高方式、超高旋转的过程(书:P56)
10、超高设计值的计算和超高设计图
11、超高缓和段长度的确定
①超高缓和段长度应采用5m的倍数,并不小于10m。
②当线形设计须采用较长的回旋曲线时,横坡度由2%(或1.5%)过渡到0%路段的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1/330。
③超高的过渡应在回旋线全长范围内进行,但当超高渐变率过小时(为保证排水),而只设在该回旋线的某一区段范围之内。
12、确定加宽值考虑的因素?
几何需要的加宽、汽车转弯时摆动加宽。
13、停车视距、超车视距的主要组成部分? 停车视距:司机反应时间内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超车视距:加速行驶距离、超车汽车在对向车道上行驶的距离、超车完毕,超车汽车与对向来车之间的安全距离、超车汽车从开始加速到超车完成的过程中,对向汽车的行驶距离。
14、不同行车视距的适用情况?
①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满足停车视距要求。②二、三、四级公路,一般满足会车视距的要求。③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应根据需要并结合地形在适当的距离内设置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一般情况下,不小于路线总长度10%~30%。
15、图解法确定视距切除范围?
绘制弯道平面图,并示出行车轨迹线位置;在轨迹线上从弯道两端相连直线上距曲线起点的地方开始,按距离定出多组视线;绘出这些视线的包络线(内切曲线)即为视距曲线。量出相应断面位置的横净距。
16、平面线形的组合(回头曲线、S型曲线、复曲线等)
回头曲线:指在山区公路为克服高差,在同一坡面上展线时所采用的,其圆心角一般接近或大于180°的曲线。
S型曲线:两个反向圆曲线间用两个反向回旋线连接的组合形式。
复曲线: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半径不同,转向相同的圆曲线径相连接(Lf=0)或插入缓和曲线(Lf≠0)的组合曲线。
17、平面交叉的分类及适用情况?
加铺转角式:交通量不大、速度不高、转弯车辆少。分道转弯式:交通量不大、转弯车辆较多的岔路口。加宽路口式:交通密度较大的交叉口。
环形交叉:多条道路相交,左右转弯车辆多,交通量500-3000辆/h,地形平坦。
18、平面交叉口边缘圆曲线半径的确定
19、熟悉不同地形处交叉口的等高线分布趋势(P81~P83)20、掌握交叉口竖向设计方法: 方格网法(便于测设):绘出5×5m或l0×l0m平行于路中线的线,确定方格网角点处的地面标高和设计标高。
设计等高线法(清晰反映竖向设计线形状):选定路脊线和划分标高计算线网,算出路脊线和标高计算线上各点的设计标高,最后勾画设计等高线。二者结合法:综合二者所长。
21、路线平面图设计内容
地形、地物、路线位置及桩号、断链、平曲线主要桩位与其他主要交通路线的关系,以及县以上境界等,标注水准点、导线点及坐标网络或指北图式、示出特大桥、大桥、中桥、隧道、路线交叉位置。
22、基本概念:
(1)超高: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在该路段横断面上设置的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
(2)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曲线半径较大,离心力较小,靠轮胎与路面间的摩阻力就足以保证汽车安全稳定行驶所采用的最小半径,这时路面就可以不设超高。
(3)停车视距:驾驶人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停车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4)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超越前车,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并与对向来车保持所必要安全距离所需的最短距离。
(5)横净距:公路曲线范围最内侧的车道中心线行车轨迹由安全视距两端点连线所构成的曲线内侧空间的界限线的距离。
(6)视距曲线:绘制弯道平面图,并示出行车轨迹线位置;在轨迹线上从弯道两端相连直线上距曲线起点的地方开始,按距离定出多组视线;绘出这些视线的包络线(内切曲线)即为视距曲线。(7)交织长度:环道在两相邻岔道口导流岛边缘之间的净距离。(8)交织角:两相邻的岔道口以转弯圆曲线车道边缘内侧1.5m(相当于外侧车道中心线)为定点,同时向中心岛边缘外侧1.5m(相当于环道内侧车道中心线)作圆弧的两条外公切线,这两条外公切线代表岔道与环道之间车流交织线,它们相交时所夹的锐角。
第四章 纵断面设计
1、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平均纵坡考虑的因素?
最大纵坡:汽车的动力特征、道路等级、自然条件、车辆行驶安全以及工程、运营经济。最小纵坡:长路堑路段、横向排水不畅路段。平均纵坡:路线长度两端的高差、路线长度。
2、最大坡长、最小坡长考虑的因素? 最大坡长:汽车动力性能。
最小坡长: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设计速度。
3、如何确定组合坡长? 当连续陡坡是由几个不同受限坡度值的坡段组合而成时,应按不同坡度的坡长限制折算确定。
例:三级公路(30km/h)最大坡度限值:8% —— 300m;6% —— 700m。问:8%长120m,则6%可设多长?解:120/300=2/5;剩余的3/5的额度可用来设计6%的坡度,即3/5*700=420m
4、合成坡度、缓和坡段主要在哪些情况下要考虑? 合成坡度:公路等级、设计速度。缓和坡段:位置、大小、长度。
5、竖曲线计算
6、竖曲线(凹、凸)最小半径考虑了哪些因素?
凹形:①限制离心力。②前灯照射影响。③跨线桥下视距。凸形:①限制失重。②纵面行车视距。
7、竖曲线最小长度如何确定?
在竖曲线上3s的行程时间控制竖曲线的最小长度。
8、爬坡车道在何种情况下需设置?
公路:① 上坡行驶的载重汽车的行驶速度降低到一定程度。② 上坡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小于设计小时交通量。
城市道路:① 纵坡度大于5%的路段。②上坡路段混入大型车辆的干扰,降低路段通行能力。③沿上坡方向大型车辆的行驶速度降低到50km/h时,或行驶速度降低到40km/h。
9、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原则:
①连续性。②均衡性。③安全性。④配合性。
10、纵断面设计步骤:
①准备工作。②标注控制点。③试坡。④调坡。⑤核对。⑥定坡。⑦设计竖曲线。⑧高程计算。
11、纵断面图中需表达的内容: 比例尺。
上半部分:①高程、地面线、设计线、竖曲线。②桥涵。③隧道。④与道路、铁道交叉时的桩号及路名。⑤水准点的位置、编号及高程。⑥断链桩位置及长短链关系。⑦沿线跨越河流的现有水位和设计洪水位,影响路基稳定的地下水位。
下半部分:土壤地质情况、施工高度、设计高程、地面高程、坡长及坡度、里程及桩号、直线及平曲线。
第五章 横断面设计
1、我国公路限界(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书:P126)
2、中间带、路肩的组成及作用。路肩:
组成:土路肩、硬路肩。
作用:①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的作用。②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放之用。③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增加驾驶的安全和舒适感。④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所。⑤增加公路的美观。中间带:
组成:中央分隔带和两条左侧路缘带组成。
作用:①分开车流。②防眩光。③为沿线设施提供场地。④为公路分期改建提供储备用地。⑤视线诱导的作用。
3、行车道宽度的构成(侧向余宽)
车与车之间的余宽和车与边之间的余宽之间的余款。(侧向余宽值的大小与车速和交通组成有关,且与车速成正比。)
4、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优缺点及适用条件。一块板(单幅路): 优点:占地少,投资省。
缺点: 各种车辆混合行驶,于交通安全不利
适用:①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②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改建的城市道路上。二块板(双幅路):
优点: 减少行车干扰,提高车速,分隔带上可以用作绿化、布置照明和敷设管线等。缺点:机非混合行驶,不安全。适用:郊区快速路。三块板(三幅路):
优点: 机非分行,分隔带在分隔带上布置绿带,有利于夏天遮阳防晒、减少噪音和布置照明,缺点:占地多,只有红线宽度等于或大于40m时才满足车道布置的要求。适用: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道路交通组织: 四块板(四幅路):
优点: 机非分行,对向分隔,车速高,缺点:占地多。
适用: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主干路和快速路。
5、了解常用路拱、边沟及边坡的坡度设置。路拱:路肩横坡略大于路面1-2%。
边沟:一般同路线纵坡,若路线纵坡为零,边沟也应保持0.3-0.5%。
边坡:若路堤基底情况良好,边坡高度≤20。若边坡高度>20m,需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
6、“两图两表”包括哪些内容?
路基横断面设计图、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计算表。
7、掌握土方调配的方法。(书:P146)
8、基本概念:
(1)建筑限界:又称净空,是为保证车辆、行人的通行安全,对道路和桥面上以及隧道中规定的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限。它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2)中间带: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上用于分隔对向车辆的带状构造物。(3)路基宽度: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
(4)计价土石方:土石方计算与调配中,所有挖方均应予计价,填方则应按土的来源决定是否计价,就近借土就应计价。
(5)经济运距:按费用经济计算的纵向调运的最大限度距离。L= B/T+L
经免
第二篇:道路勘测设计考试重点
道路勘测设计
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及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道路运输的作用:(这个得自己总结着来~)
A.道路运输是最便捷也是唯一具有直达功能的运输方式
B.道路运输具有衔接其他运输方式的纽带作用
C.道路运输的通达深度广,覆盖面大
D.道路运输的发展是实现各种运输方式高效、快捷运转的重要手段,起主导作用 E.道路运输成为世界各国发展速度最快和主要的运输方式
3.道路按其用途分为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等。
4.公路按功能可划分为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和地方公路三类。公路按行政管理属性划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四类。
公路按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5.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6.设计速度,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设计交通量是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7.设计阶段:一阶段设计即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阶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
8.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9.直线最小长度,31页自己看吧.....10.横向力系数μ=v²/127R—ih
11.城市道路圆曲线最小半径.37页.......也自己看吧..........12.缓和曲线的作用:a.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 b.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 c.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 d.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13.回旋线的基本公式:rl=A²
14.汽车在缓和曲线上的行驶时间至少有3s。
15.在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线:地面线,设计线。
16.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高程: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高程;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高程,在设置超高、加宽前地段为设超高、加宽前该处边缘高程。
17.汽车的行驶阻力: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惯性阻力。
18.动力因数,是指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的性能。
19.位于海拔2000m以上或严寒冰冻地区,四级公路山岭、重丘区的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
20.缓和坡段,63页,也自己看.........21.最小纵坡不小于0.3%,为保证路面排水,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0.5%。
22.竖曲线要素计算公式,68页,例题71页,计算题
23.纵断面设计的方法和步骤:a.拉坡前的准备工作 b.标注控制点的位置 c.试坡
d.调整 e.核对 f.定坡(不能简单地这么回答,要自己总结的更详细些,80页)
24.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类型: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
25.路肩作用:a.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b.供临时停车用c.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能增加驾驶的安全和舒适感d.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地e.对未设人行道的道路,可供行人及非机动车使用。
26.一侧车道加宽值b=A²/2R
27.超高过渡方式:a.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绕内边线旋转,绕中线旋转,绕外边线旋转;b.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绕中央分隔带中线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线旋转,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28.横断面超高值计算,106页自己看
29.视距类型: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
30.各级道路对视距的要求,117页自己看.....31.横断面面积计算方法:积距法,坐标法。124页
32.调配计算,128页,计算题
33.平曲线的长度,132页
34.平面线形要素的计算,135页
35.组合设计原则:a.在视觉上能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b.保持线形技术指标在视觉和心理上的大小均衡c.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d.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36.选线的步骤:路线方案选择,路线带选择,具体定线。
37.平原区路线选线要点: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联系,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注意土壤水文条件,正确处理新旧路的关系,尽量靠近建筑材料产地。
38.越岭线指翻越山岭布设的路线。其特点是需克服很大的高差,路线长度和平面位置主要取决于路线纵坡的安排。越岭线选线主要解决垭口选择、过岭高程选择和垭口两侧路线展线三个问题。
39.展线方式: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
40.大体上沿山脊布设的路线,称为山脊线,又称分水岭。
41.路线布设方式:平坦地带——走直线,较陡横坡地带——走匀坡线,起伏地带——走直线连线和匀坡线之间。
第三篇:道路勘测设计心得体会
经过近一个月忙绿的道路勘测课程设计,我切身感受到作为一个道路工作者的艰苦和辛酸。这一个月对我来说是一种考验,在这期间,我经历了各种困惑和迷茫,有难过但也有快乐。
由于课程设计期间还有很多其他课程和考试,所以我每次周六周日早上7点半就起床,带着电脑和课程设计的工具早早的去了自习室,每次看到空旷的自习室都感觉到一种莫名的辛酸,以前课程任务比较轻松,忙完学习任务之后还有很多课余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现在只能专心致志的来画图和计算,觉得自己很辛苦。但是当我真正投入到工作状态的时候,有感觉到其间趣味无穷,面对地形图上崎岖的山路,到平面上连绵平滑的曲线,再到险峻陡峭的纵断面,都无疑显示了他的魅力无穷。
生活就是这样,汗水预示着结果也见证着收获。
开始接到课程设计的时候,我曾一时感觉到无从下手,因为设计参数太多了,有切线T、外距E、缓和曲线Ls、曲线总长Lh、圆曲线半径R、转角α、p、q等,他们之间的关系虽然说是有公式,但对于不同的曲线和不同的控制条件都有不同的算法,比如说有控制切线长的,有控制外距的,有控制圆曲线半径的。我曾反复推导,来回演算,最后终于能熟练运用书上写的各种公式,对于各种控制条件我都能很快算出他的平曲线各要素。在此基础上,我自己动手设计了一条C形曲线,两条S形曲线,两条反向曲线。算完这些平曲线要素之后,我用这些数据输入我用Excel编的人机对话进行验算,得出的结果跟我自己算的结果一致,我感到很欣慰,因为这表示我在平曲线这一块从开始的一团糟到现在的熟练运用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证明我的努力取得了应有的成果。
算完平曲线各要素,画出平面线形之后,就要着手进行纵断面的设计了,我根据平面线形先在纵断面的坐标纸上画出了各个点和主点的地面高程,然后就要开始拉坡了,第一次,因为我只考虑到纵断面的填挖土石方量,坡拉完之后,答疑的时候我让老师看看我的纵断面,老师评价说我用的坐标纸的格式不是A3纸的标准格式,而且纵断面的起点和终点的地面高程和设计高程要一样,我一下就懵了,因为这就意味着我前两天的工作全都白费了,要重新画一遍纵断面,我很难过。但是,为了课程设计,为了以后能更好更快的走上工作岗位,这点苦算什么,于是,我毅然决然的重新设计了我的纵断面,第二遍,我充分考虑到了纵坡的坡度和坡长,与平曲线之间的组合,和填挖土石方的平衡。最后根据竖曲线半径约等于平曲线半径的10到20倍的设计竖曲线的半径,算出竖曲线的切线长和外距,再由坡度和竖曲线算出各个点和主点桩号的设计高程,最后,我拿着自己辛苦算出的数据用Excel进行验算,验算的数据跟我自己算的数据一致,我又一次见证了我的劳动成果。这也增加了我做课程设计的信心和激情。
做完纵断面,我开始着手填《路基设计表》,这里,我充分运用各种计算软件,输入所需的数据进行计算,这是我第一次运用这个软件,我对它还不是很了解,不知道这个软件是不是根据我们的课程设计进行制作的,所以我不太放心,先用软件计算之后,我又随机抽取了若干个点进行了人工手算,之后对两个计算结果进行了比对,两个结果非常吻合,之后我用这个软件计算的时候就比较放心了,我认为这一步不是我画蛇添足,这是作为一个搞施工设计人最基本的素质。我们在进行设计和预算的时候应该保持严谨的态度。
最后一步就是画出横断面和土石方的调配了,我根据自己的路基设计表和平面上各个点的横断面的高程,我画出了每个桩号的地面高程和道路的设计高程,最后根据填挖的高度选择了不同的设计方法,有两边都是边坡的,有一边是挡土墙的,有两边都是挡土墙的,挡土墙有衡重式的,加筋式的,有墙后加混凝土拖板的,这些都是考虑到边坡稳定和填挖土石方量进行设计的。之后,我填了土石方调配表,考虑到免费运距和经济运距,精心设计了调配方案,最后进行了土石方的总核算和每页的核算,结果正确,我拿着自己的土石方调配表和别人的进行比较,发现我的土石方量比大部分人的都要小很多,这与我之前选线的时候反工了两次是分不开的,对此,我感到很欣慰。
最后,课程设计结束了,回想之前的种种困难和快乐,我感慨万千,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而且充分感受到自己动手完成一项大的设计任务所带来的成就感,虽然我的设计中仍然存在很多很多问题,但是作为一个初学者,我对自己的成果感到很满意,也对以后从事这个行业有了更多的激情。
第四篇:道路勘测设计复习资料
一、交通运输的特点:
1、交通运输具有其自身特有的运转过程;
2、染,安全性好;
6、可远程控制,自动管理,维修量小,因而劳动生产率高;
7、运送货交通运输业的投资比较大;
3、交通运输中材料消耗基本是所使用的运输工具和设施的消耗,而不是运输对象的消耗;
4、交通运输具有明显的流动性;
5、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有较强的替代性。
二、现代交通运输是由铁路、道路(含公路与城市道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系统。
水运是以船舶在江、河、湖泊、人工水道及海洋运送客货的运输方式。特点是:
1、载运量大,内河单船载货质量达几百至上万吨,海运货轮载量几千至数万吨,相当于铁路200~300节车皮的载量,且适宜进行长途运输及特大件货物运输;
2、耗能少,成本低;
3、投资省,尤其在节约土地方面较铁路与道路运输经济效益明显;
4、劳动生产率高;
5、不足之处是会受到通航水道与航线的制约,并受天气因素的影响,航行速度较慢。
铁路运输是利用列车运输客货的运输方式。特点是:
1、客货运量大,尤为适宜大宗的笨重货物长距离运输;
2、运送速度快,火车时速一般高于船舶与汽车,特别在长途运行中发挥充分;
3、一般不受气候和季节影响,连续性强,高速、准时,可靠性强;
4、运输成本不高。
航空运输依靠以飞机为主的各类航空器实现客货运送。特点是:
1、运送速度快,运程直捷,并可抵达地面运输方式难以到达的地区;
2、运载量小,营运成本高,故只适合于远距离的客运和急需物资、贵重物品、时间要求紧等情况的小批量货运;
3、具有显著的舒适性和相对安全性;
4、基建周期短,投资少,不需像地面交通线路建设那样大量的基建费用。
管道运输是利用封闭管道,以重力或气压动力连续运送特定货物的运输方式。特点是:
1、运量最大,连续不间断,一条输油管道的运量相当一条铁路全年的运量;
2、运距短,占地少,因埋设于地下,现形的灵活性较大;
3、耗能与费用低,接近于水运;
4、受气候和季节影响小;
5、沿程无噪声、污
物类别单一。
道路运输广义讲是指货物和旅客借助一定的运输工具(如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沿道路某个方向做有目的的移动过程;狭义讲是指汽车在道路上有目的的移动过程。(具有广泛性、机动性和灵活性)特点是:
1、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
2、机动灵活,运送方便,适应性强,商品流通周期短,资金周转快;
3、可实现“户到户”的直达运输,且运输损耗少;
4、随着高速公路的出现,运输速度显著提高,运量明显增大。
三、道路运输的优点:
1、机动灵活,直达门户。这是其他运输方式所不具备特点;
2、运送速度快,适应性强。公路运输可避免中转重复装卸,能满足各方面多种运输需要,不受批量限制,时间不受约束,对贵重物品、易碎物品、防腐保鲜货物的中短途运输尤为适宜;
3、为其他运输方式集散,接运客货。如果缺少公路运输的这种作用,其他运输方式功能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4、道路运输的技术特性简单,车辆易于驾驶,投资回收快。
5、道路运输在客运上又很大优势。这不仅表现在道路运输的机动灵活和直达门户方面,还表现在客运成本低、投资小、收效大和舒适方便等。
四、公路等级划分: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根据公路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1、四车道,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2、六车道,45000~80000辆;
3、八车道,60000~100000辆。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1、四车道,15000~30000辆;
2、六车道,25000~55000辆。
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双车道,5000~15000辆。
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双车道,2000~6000辆。
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1、双车道,2000辆以下;
2、单车道,400辆以下。
五、城市道路划分:我国根据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建筑物服务功能的不同,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即快速路、筑的工程设施。如挡土墙(一般见于高山)、护坡、护栏等。
特殊构造物:如隧道是穿越山岭为改善现形、缩短路线长度所修筑的山洞;半山桥(洞)是山区路基悬出一半所修筑的桥梁或所开挖的部分路宽的山洞;悬出路台是在悬崖峭壁上所修筑的悬臂式构造物。
交通服务设施:
1、照明设施(灯柱、弯道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除快速路外,各类道路按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的不同又分为三级,总共四类十级)
六、公路是布置在大地表面供各种车辆行驶的一种现行带状结构物。
公路设计有现形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公路路线是指公路的中线,为平面现形和纵面现形构成的立体空间现形。平面现形由直线、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组成。
纵面现形由坡度线及竖曲线组成。
立体空间现形的图形显示分解为平面图、纵断面图。
公路的结构组成主要包括:路基路面工程、排水工程(桥涵、渗水路堤、过水路面等)、防护工程(挡土墙、护坡、护栏等)、特殊构造物以及交通服务设施。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设计时必须保证其稳定、坚实并符合规定的尺寸,以承受汽车和自然因素的作用。公路断面形状一般有路堤、路堑、半填半挖三种路基形式。
路面是用各种坚硬材料铺设于路基顶面的单层或多层供汽车直接形式的结构层。路基由基层及面层两部分组成。路面划分:按其使用品质、材料组成和结构强度可有高级、次高级、中级、低级之分;按其力学性质可分为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常用材料有:沥青、水泥、碎(砾)石、砂、黏土等。排水构造物:常见有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桥涵、盲沟、渗井等。山区及宽浅水流处有时修筑渗水路堤及过水路面。
桥涵:公路在跨越河流、沟谷和其他障碍物时所使用的构筑物。当桥涵的单孔跨径大于或等于5m,多孔跨径总长大于或等于8m时称桥梁,反之称涵洞。防护工程:为保证路基稳定或行车安全所修
反光镜等);
2、交通标志(警告标志:指明前面有行车障碍物和行车危险的地点,促使驾驶员集中注意力;禁令标志:指明各种必要遵守的交通限制,如车速限制、不准停车等;指示标志:指示驾驶员行驶的方向、里程等;指路标志:表示行政区划分界、地名、预告出入等);
3、服务设施(加油站、汽车站、养路道班、食宿站等);
4、植树绿化与美化工程(是美化工路的不要组成部分,为道路使用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环境绿化有利于净化空气、舒畅人们的心情,且可提高人民的行车安全)。
七、道路勘测设计程序:
1、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
2、计划任务书;
3、勘测设计阶段的划分;
4、设计文件编制。
公路基本建设程序(根据我国《公路工程基本建设管理办法》):
1、根据长远规划或项目建议书,通过视察,进行可行性研究;
2、根据可行性研究,通过踏勘,编制计划任务书;
3、根据批准的任务计划书,进行现场初测,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和概算;
4、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进行现场勘测,编制施工图和施工图预算;
5、列入基本建设计划,进行招标、投标,确定施工承包单位、监理单位;
6、进行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7、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开工报告,报上主管部门审批;
8、严格执行有关施工的规程和规定,坚持正常施工程序,做好施工记录,建立技术档案;
9、编制竣工图表和工程结算,办理竣工验收。
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
1、总论:论述建设项目的任务依据、历史背景和研究范围,提出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
2、现状及问题:调查及论述建设地区综合运输网的交通现状和建设项目在交通运输网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述原有公路的工程技术状况及
不适应的程度;
3、发展预测:进行全面的交通调查和经济调查,论述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经济特征,研究建设项目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预测交通运输量的发展情况;
4、后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通过补充测量编制施工图。三阶段设计:对于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殊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公路建设标准和规模:论述项目建设规模和采用的等级及其主要技术指标;
5、建设条件和方案选择:调查建设项目所处地理位置的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特征,建设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进行路线方案的必选,提出推荐方案的走向和主要控制点;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包括主要工程数量、公路建设用地和拆迁、单价拟定、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等;
7、工程建设实施计划:包括勘测设计和工程施工的计划与要求、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等;
8、经济评估:包括运输成本等经济参数的确定,建设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和费用的估算,进行经济评价敏感性分析,建设项目的间接经济效益分析;收费公路还需进行财务分析。
可行性研究应附图表:包括路线方案(及比较方案)图、历年工农业总产值与客货运量统计表、公路客货运量、交通量预测表、效益计算表等。
设计任务书一般由提出计划的主管部门下达或由下级单位编制后报批。包括:
1、建设的依据和意义;
2、路线的建设规模和修建性质;
3、路线的基本走向和主要控制点;
4、工程技术等级和主要技术标准;
5、勘测设计的阶段划分及各阶段完成的时间;
6、建设期限,投资估算,需要钢材、木材、水泥的数量;
7、施工力量的原则安排;
8、路线示意图。
公路勘测设计的划分:根据路线的设计和要求,可分为一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一阶段设计:适用于设计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公路工程,即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进行一次详细定测,编制施工图设计和工程预算。两阶段设计:为公路预测一般采用的测设程序,步骤为:先进行初测、编制初步设计和工程概算;经上级批准初步设计后,再进行定测、编制施工图和工程预算,也可直接进行定测、编制初步设计;然
必要时应采用三阶段设计,即分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技术设计阶段主要是对重大、复杂的技术问题,落实技术方案,计算工程数量,提出修正的施工方案,修正设计概算。)设计文件根据《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规定,组成和内容为:
1、初步设计文件:由总体说明书、总体设计、路线、路基路面及排水、桥梁涵洞、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境保护、渡口码头及其他工程、筑路材料、施工方案、设计概算等13篇和附件所组成,其表达形式有文字说明、设计图、表格三种。
2、施工图设计文件:由总说明书、总体设计、路线、路基路面及排水、桥梁涵洞、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境保护、渡口码头及其他工程、筑路材料、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预算共13篇及附件所组成。
八、P23
第五篇:道路勘测设计复习
一.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
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干线公路。其他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线公路(一、二级公路)、集散公路(三级公路)、地方公路(四级公路)分四个等级。这样突出了使用功能,便于选用,便于选用,也有利于与国际接轨,便于交流。
按照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汽车外廓尺寸限界即对汽车的总高、总宽、总长的限制规定,这项规定适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运输用的汽车及列车。车高:一般以载重汽车及半挂车的高度决定净空高度,以小客车的高度确定驾驶员的视线高度。车宽:一般2.5m。车长:载重汽车的长度为不超过12m。
设计速度:在气候条件良好,车辆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影响时,具有中等驾驶技术的人员能够安全、顺适驾驶车辆的速度。各级公路按地形条件的差别,从20km/h到120km/h。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断面的交通流量,即单位时间通过道路道路某断面的车辆数量。
年平均日交通量:用一年的总交通量除以365而得,指的是全年的日交通量观测结果的平均值。
设计交通量是指欲建公路到达交通预测年限时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不宜作为具体设计的依据。
小时交通量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和车道宽度或评价服务水平时的依据。公路设计小时交通量宜采用年第30位小时交通量。
通行能力是在一定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在理想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一个车道或一条车道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小客车最大数,是计算各种通行能力的基础。
二.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牵引力必须等于汽车运动时各项行驶阻力之和。充分条件:汽车的牵引力必须小于或等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
动力因数: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度上,满载情况下,单位车重所具有的后备牵引力。
横向力系数:横向力与竖向反力的比值μ,决定了汽车横向稳定性的好坏。
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三.直线的最大长度:20V(V:设计速度,km/h)。直线最小长度:1.同向曲线之间:不小于6V。2.反向曲线间:不小于2V。
道路的超高横坡度不应该小于道路直线段的路拱横坡度,否则不利于道路的排水。
圆曲线的最小半径包括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和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是指各级公路对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行车的最小允许半径。一般最小半径是指通常情况下各级公路对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性和舒适性行车的推荐采用的最小半径。平曲线半径较大时,离心力影响小,仅有路面的摩阻力就可以保证汽车有足够的稳定性,此时不需设置超高。
除四级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处,其余各级公路在其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都应设置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的作用:1.曲率逐渐变化,便于驾驶操作。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消除了离心力突变3为设置超高和加宽提供过渡段4与圆曲线配合得当,美化线形。线:ρ*l=C= A^2
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的大小需要考虑:1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a(s下标)=v^2/(Rt),离心加速度将随着缓和曲线的变化而变化,若变化得过快,将使乘客有不适的感觉,取Ls,min=0.036V^3/R。2驾驶员的操作及反应时间,Ls,min=V/1.2。3超高渐变率Ls,min=BΔi/p。4视觉条件R/9≤Ls≤R。S型:两个反向圆曲线用回旋线首尾连接的组合。卵型: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形式称为卵型。C型:同向曲线的两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相衔接的组合形式。
行车视距:1停车视距:汽车在单车道或有明显分隔带的双车道上行驶中,当驾驶员发现前方障碍物后,立即采取制动措施,至汽车在障碍物前安全停下来所需要的最短距离。2会车视距:指两对向行驶的汽车能在同一车道上及时刹车所必需的距离。3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从驶离原车道开始,在对向车道上完成超车,再回到原车道止,所需要的安全距离。
行车视距标准: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
2二、三、四级公路,一般应满足会车视距的要求。
四.最大纵坡:是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是纵断面设计的重要控制指标。根据动力特性、道路等级、自然条件、车辆安全行驶以及工程、运营经济等因素合理确定。
最小纵坡:挖方路段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良的路段所规定的纵坡最小值称为最小纵坡。由①路基的纵向排水; ②路面的纵、横向排水确定
缓和坡段的纵坡不应大于3%,且坡长不得小于最小坡长的规定值
平均纵坡:指由若干坡段组成的路段所克服的高差与路线长度之比,是衡量线形质量的重要指标,目的是为了合理运用最大纵坡、坡长及缓和坡长的规定,以保证车辆安全顺利地行驶的限制性指标。
合成坡度:指由路线纵坡与弯道超高横坡或路拱横坡组合而成的坡度,其方向即流水线方向。I=√(i22h+i)凸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主要影响因素是行车视距问题1.(1)L≥S:采用停车视距Lmin=S2Tω
/4 ,R2采用会车视距L2= S2
min=ST/4min= SHω/9.6,RminH /9.6。(2)L 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最好是使竖曲线的起终点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 线内,即平包竖 纵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1准备工作。2标注控制点3试坡4调整5核对6定坡7设置竖曲线 五.路幅是指公路路基顶面两路肩外侧边缘之间的部分。路幅布置类型1)单幅双车道,适用于二级路、三级路和一部分四级路2)双幅多车道,适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3)单车道:交通量小、地开复杂、工程艰巨的山区公路或地方性道路 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布置类型:1单幅路:俗称一块板断面2双幅路3三幅路4四幅路 平曲线的加宽: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在右侧硬路肩宽度内设右侧路缘带,其宽度为0.5m 超高: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 超高的过渡形式:1)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a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车道边缘旋转。有利于路基纵向排水,适用于新建工程。b绕中线旋转。可保持中线标高不变,多用于旧路改建工程。c绕外边缘旋转。仅用于某些为改善路容的地点。2)有中间带公路的超过渡:a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b绕中央分隔带边缘边缘旋转。c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超高值:指设置超高后路中线、路面边缘及路肩边缘等计算点与路基设计高程的高差。 新建公路的路线设计高程: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高程;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处边缘高程;设置超高、加宽地段为超高、加宽前的路基设计高程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整体式路基以中央分隔带中心线为平面设计线 道路用地是指为修建、养护道路及其沿线设施而依照国家规定所征用的土地。 城市道路用地范围为城市道路红线宽度。城市道路红线指划分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生产用地及其他备用地的分界控制线。 道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是为保证车辆、行人的通行安全,对道路和桥面上以及隧道中规定的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限。它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 横断面设计步骤:1点绘横断面地面线。2填写路基设计表3示出土石界线4绘横断面的设计线,俗称戴帽子5计算横断面的填挖面积6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横断面设计成果:两图两表,即路基横断面设计图,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路基设计表与路基土石方计算表 土石方调配…在半填半挖的断面中,应首先考虑在本路段内移挖作填进行横向平衡,然后再作纵向调配,以减少总的运量。 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借方=填方。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弃方=挖方。挖方+借方=填方+弃方 平均运距:土石方调配时,从挖方体积重心到填方体积重心的距离。 计价土石方数量=挖方数量+ 借方数量 六.山岭区选线路线特征:走向:顺山沿水方向和横越山岭方向。顺山沿水的路线,按其线位的高低,从低到高又可分为沿溪线、山腰线和山脊线。路线布设时一般以纵面线形为主安排路线,其次才是横断面和平面 沿溪线是指道路沿河谷方向布设的路线布线要点:1河岸的选择2线位的高度3桥位的选择 越岭线是指公路走向与河谷及水岭方向横交时所布设的路线。布线要点:1垭口的选择2过岭高程的确定3展线布局:越岭展线的形式: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 八.交通岛类型: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方向岛、分隔岛、安全岛、中心岛 交叉口的类型:1加铺转角式2分道转弯式3扩宽路口式4环形交叉:在交叉中央设置中心岛 交叉口的交通分析:车辆行驶方式不同,交错方式也不相同,交错点的性质不同。分流点: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行驶的地点。合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冲突点:来处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渠化交通:在车道上画线,或用绿带和交通岛来分隔车流,使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像渠道内的水流那样,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这种交通称为渠化交通。 视距三角形:由相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 相交道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R=V2 /127(μ+-ib)交织:就是两条车流汇合交换位置后又分离的过程。交织长度: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辆,在环道行驶时相互交织,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驶的距离。 交织角:是进环车辆轨迹与出环车辆轨迹的平均相交角度。 题样 一、填空题 1、汽车通过弯道时,由于横向力系数的存在,它不仅影响到乘客的舒服度,还增加了(燃油)消耗和(汽车轮胎)磨损。 2、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惯性阻力)。 1、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2、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同向)曲线,而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反向)曲线。 3、在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6倍设计车速)。 4、在转向相反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2倍设计车速)。 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和(不设超高最小半径)三种。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米。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应设缓和曲线。但(四级)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用直线径相连接。 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其方程表达式为(R·L=A2)。 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和一级公路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二、三、四级公路应保证(会车)视距的要求。 10、平曲线上行车视距的检查有两种方法,一是(解析法),另一是(几何法)。 11、平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型是按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的顺序组合起来的线形形式。 1、在公路路线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一条是(地面线);另一条是(设计线)。 2、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直线(均坡线))和(竖曲线)组成的。 3、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它是以路线(高差)和(水平距离)之比的百分数来度量的。 4、新建公路路基设计标高即纵断面图上设计标高是指:高速、一级公路为(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二、三、四级公路为(路基边缘)标高。 5、纵断面线型的布置包括(设计标高)的控制,(设计纵坡度)和(变坡点位置)的决定。 6、缓和坡段的纵坡不应大于(3%),且坡长不得(小于)最小坡长的规定值。 7、二、三、四级公路越岭路线的平均坡度,一般使以接近(5%)和(5.5%)为宜,并注意任何相连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5.5%)。 8、转坡点是相邻纵坡设计线的(交点),两坡转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坡长)。 9、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应避免插入(小半径)平曲线,或将这些顶点作为反向平曲线的(拐点)。 10、纵断面设计的最后成果,主要反映在路线(纵断面设计)图和(路基设计)表上。 二、选择题 1、横向力系数的定义(A 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2、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程度的指标是(D横向力系数 3、汽车转弯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D回旋曲线 1、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B 2% 2、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A 1:1:13、技术标准规定各级公路最大容许合成坡度的目的是(A 控制急弯和陡坡的组合4、不使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感到困难的平曲线最小长度为设计车速的()行程。C 6s5、横净距是指视距线至()的法向距离。C行车轨迹线 6、各级公路超高横坡度的最小值是(D 直线段路拱横坡度 1、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C 路基边缘标高 2、设有中间带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为(D 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 3、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来选取其中较大值。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 4、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C 曲线长 6、最大纵坡的限制主要是考虑()时汽车行驶的安全。B下坡 7、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D 排水要求 10、在纵坡设计中,转坡点桩号应设在()的整数倍桩号处。B 10m12、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路线()设计成果。D平、纵、横 三、名称解释 1.缓和曲线:是指有超高的平曲线中,由直线段的双向横坡过渡到圆曲线的单向横坡所需设置的渐变段曲线。3.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自驾驶员看到障碍物时起,至在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4.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在与对向来车相遇之前,完成超车安全回到自己的车道,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1公路的纵坡度:是指公路中线相邻两变坡点之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比值的百分比 四、问答题 1.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什么?答: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①有利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②消除离心力的突变,提高舒适性;③完成超高和加宽的过渡④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 2.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需从哪几个方面考虑?答:①控制离心加速度增长率,满足旅客舒适要求;②根据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所需经行间;③根据超高渐变率适中; ④从视觉上应有平顺感的要求考虑。 4.简述平面线形的组合形式。S型:两个反向圆曲线用回旋线首尾连接的组合。卵型: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形式称为卵型。C型:同向曲线的两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相衔接的组合形式。 3.确定竖曲线最小半径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答:⑴对于凸形竖曲线应考虑:①缓和冲击;②经行时间不宜过短;③满足视距要求。⑵对于凹形竖曲线应考虑:①缓和冲击;②前灯照射距离要求;③跨线桥下视距要求;④经行时间不宜过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