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考试复习材料

时间:2019-05-13 04:35: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道路勘测设计考试复习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道路勘测设计考试复习材料》。

第一篇:道路勘测设计考试复习材料

第一章 绪论

1.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道路运输的特点是什么?

答:交通运输是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运输方式所组成。

道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①机动灵活,直达门户

②运输速度快,适应性强

③为其他运输方式集散、接运客货

④道路运输的技术特性简单,车辆易于驾驶,投资回收快

⑤道路运输在客运上有很大优势

2.高速公路与一般公路相比有哪些特点?它在公路运输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答:(1)高速公路的特点

高速公路是汽车专用、分隔行驶、全部立交、全部控制出入、设施完善及高标准的公路。与一般公路相比有以下优点:

①车速高

②通行能力大

③运输费用省,经济效益高

④行车安全(2)高速公路的地位和作用

①高速公路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a.促进全社会的生产和运输的合理化

b.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

c.加速物质生产和产品流通

d.促进水运、铁路与高速公路的联运

e.有利于城市人口的分散和卫星城镇的开发

②高速公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经济的发展

a.直接经济效益

b.间接经济效益 3.什么是道路?它包括哪些主要种类? 答:(1)道路的定义

道路是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

4.公路和城市道路的等级是怎样划分的?各级公路与城市道路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答:公路等级的划分:根据公路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线形标准、载重标准、净空标准

城市道路等级的划分:城市道路就其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建筑物服务功能的不同,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10级,即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行车速度、交通量

5.公路勘测设计为什么要分阶段进行设计?针对不同情况如何选用设计阶段?

分阶段设计的目的一是优化设计方案,二是便于进行项目的估算和概预算

一阶段设计:对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可采用,即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两阶段设计: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三阶段设计: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殊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必要时采用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6.设计文件由哪几部分内容组成?

答:设计文件组成和内容:由总说明书、总体设计(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线、路基、路面及排水、桥梁、涵洞、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境保护、渡口码头及其它工程、筑路材料、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计划)、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共13篇组成。其表达形式有:文字说明、设计图、表格三种。

7.公路等级选用时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答:公路等级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1)确定一条公路建设标准的主要因素是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交通量。

2)对于一条比较长的公路可以根据沿途情况的变化和交通量的变化,分段采用不同的车道数或不同的公路等级。(3)交通量是确定公路等级的主要依据。第二章平面设计

1、何为路线的平面?

答: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综述平面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线性特征。

答:平面直线:通视条件好、行驶受力简单、方向明确、便于测设等;

圆曲线:易于地形相适应、可循行好、线性美观、易于测设等;

缓和曲线: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超高

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稳定;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行美观。

3、为什么过长的直线不是好的线形?平面直线有哪些标准? 答:(1)因为过长直线难于地形想适应,而且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劳和急躁,易超速行

驶,对安全行车不利。

(2)平面直线有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两个标准。

4、平曲线半径规定了哪些指标? 答:《规范》对公路平曲线半径规定了: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最下半径

及最大圆曲线半径等指标。

5、何为缓和曲线?为什么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缓和曲线的作用是什么? 答:(1)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间或半径相差较大、转向相同的两圆曲线的一种曲

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2)①因为我国《标准》推荐的缓和曲线是回旋线;②且回旋线的曲率是按线性函数增

大,A越大,曲率K越小,回旋线变化慢,A越小,曲率K越大,回旋线变化快;

③满足形式轨迹三条特征程度高。

(3)①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②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③超高

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④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6、缓和曲线的省略条件是什么? 答:(1)在直线和圆曲线间,当圆曲线半径大于或等于《标准》规定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

径”时;

(2)半径不同的同向圆曲线间,当小圆半径大于或等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

(3)小圆半径大于复曲线中小圆临界曲线半径,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

①小圆曲线按规定设置相当于最小回旋线长的回旋线时,其大圆与小圆的内移值之

差不超过0.10m;

②计算行车速度≥80km/h,大圆半径(R1)与小圆半径(R2)之比小于1.5;

③计算行车速度<80km/h,大圆半径(R1)与小圆半径(R2)之比小于2。

7、视距的种类有哪些?设计时,如何采用三种视距标准?为什么? 答:(1)视距的种类有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以及超车视距。

8、平面组合线形有哪些?

答:平面组合线形有基本型、S型、C型、卵型、凸型以及复合型和回头形曲线等。

9、何为超高、超高缓和段?设计时,超高坡度如何确定? 答:(1)超高是指路面做成向内侧倾斜的单向横坡的断面形式;从直线的双向路拱横坡

渐变到圆曲线段具有单向横坡的路段称为超高缓和段。

(2)设计时,超高横坡度ih应按计算行车速度、半径大小、结合路面种类、自然条件

和车辆组成等情况确定。

10、何为加宽?《标准》规定加宽值考虑因素?如何确定加宽值及设置加宽? 答:(1)加宽指为满足汽车在行驶时,后轮轨迹偏向曲线内侧的需要,路面相应增加路面、路基宽度。

(2)《标准》规定加宽值考虑因素有曲线半径、汽车轴距加前悬。

(3)加宽值与平曲线半径,设计车辆的轴距有关,轴距越大,加宽值就越大;《标准》

规定,当平曲线半径小于等于250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11、何为加宽缓和段?加宽缓和段内加宽值的过渡方式有哪些?各适用条件? 答:(1)加宽缓和段是指路面由直线上的正常宽度过渡到曲线上加宽后的宽度的渐变段。

(2)过渡方式有比例过渡、高次抛物线过渡以及回旋线过渡。第三章 纵断面设计

1、何为路线纵断面?路基设计标高是如何规定的? 答:(1)沿着道路中线竖向剖面的展开图即为路线纵断面。

(2)①对于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

标高,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指设超高加宽

前该处原路基边缘的标高;

②对于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办理,也可以视具体情况

而采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

2、纵坡和坚曲线的标准各有哪些? 答:略。

3、为什么《标准》要对最大纵坡加以限制?规定最大纵坡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1)因为对于大纵坡才有坡长限制,且纵坡大,长度太长难以上车,下行的话存在安全隐患。

(2)①汽车的动力性能、②公路等级、③自然因素。

4、何为平均纵坡、合成纵坡、最小坡长? 答:(1)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H与路线长度L之比(连续升坡或降坡路段);

(2)合成纵坡是指由路线纵坡与弯道超高横坡或路拱横坡组合而成的坡度,其方向即流水线方向。

(3)最小坡长是指各级公路在特殊情况下容许使用的最小坡度值(0.3%,一般取值0.5%)。

5、何为缓和坡段?它设置的条件和设置的位置各是什么? 答:(1)在纵断面设计中,当纵坡的长度达到限制坡长时,按规定设置的较小纵坡路段称为缓和坡段。

(2)各级道路为连续上坡或下坡时,应在不大于规定的纵坡长度之间设置缓和坡段。

6、《标准》在制定坚曲线半径时,主要考虑了哪些因素?

答:①缓和冲击、②汽车行驶时间不能过短、③应满足视距的要求。

7、各种线形组合要点和注意问题?

答:①在视线上能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②保持形心技术指标在视觉和心理上的大小均衡;

③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 ④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

8、简述纵断面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答:(1)收集有关设计资料(2)点绘地面线,填写有关内容(3)试坡(4)调整(5)核对

(6)定坡(7)竖曲线设计(8)设计高程计算。名词解释

1、路线:一组公共交通工具所经过的道路(或道路中线的空间位置)。

2、设计车速: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之后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是,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舜适形式的最大行驶速度。

3、平均技术车速:是指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十级道路状况和交通条

件下所能保持的安全速度。

4、设计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

5、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

过的最大车辆数。

6、公路技术标准:是指在一定自然条件环境下能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所采用的技术指标

体系。

7、服务水平:车辆在交通流中的运行条件和驾驶员与乘客所感受的行车质量的量度。

8、回旋曲线参数:回旋曲线参数A表征回旋线曲率变化的缓急程度。

9、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自驾驶人员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离。

10、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可见逆行

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

11、基本型曲线:按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的顺序组合的线形称为基本型曲线。

12、凸形平曲线:在两个同向回旋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径相衔接的组合的线形称为凸形平曲

线。

13、S型曲线:两个反向圆曲线用两段回旋线连接的组合的线形称为S形曲线。

14、C型曲线:同向曲线的两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相衔接的线形称为C形曲线。

15、纸上定线:在大比例地形图上(一般以1:2000为宜)定出道路中线位置的工作。

16、越岭线:沿分水岭一侧山坡爬上山脊,在适当的地点穿过垭口,再沿另一侧山坡下降的 路线。

17、展线:指的是减缓纵坡,延长起、终点间路线长度的设计定线,称为展线。

18、同向曲线:两个专向相同的圆曲线中间用直线或缓和曲线或径向相连接而成的平面线

形。

19、反向曲线:两个转向相反的圆曲线之间以直线或缓和曲线或径向相连接而成的平面线

形。

20、汽车行驶稳定性: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外部因素作用下,汽车尚能保持正常行驶状态和

方向,不致失去控制而产生滑移、倾覆等现象的能力。

21、地面线:它是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而点绘的一条不规则的折线。

22、设计高程:一般公路,路基未设加宽超高钱的路肩边缘的高程。

23、富余宽度:是指对向行驶时两车箱之间的安全间隙、汽车轮胎路面边缘的安全距离。

24、路肩: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称为路肩。

25、路拱:为了利于向路面横向排水,将路面做成中央高于两侧的具有一定横坡的拱起形状,称为路拱。

26、加宽过渡段:路面由直线上的正常宽度过渡到曲线上加宽后的宽度的渐变段。

27、山脊线:沿分水岭方向所布设的路线。

28、定线:根据既定的技术标准和路线方案,结合地形、地质等条件,增和考虑路线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具体定出道路中线的工作。

29、实地放线:将纸上定线和纸上移线定好的路面敷设到地面上,供详细测量和施工只用的 作业过程。

30、平面交叉口:道路与道路在同一平面上相交的地方称为平面交叉,又称为交叉口。

31、分流点: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行驶的地点。

32、合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

33、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互相交叉的地点。

34、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是指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行驶的 最小半径。

35、平均运距:一般指挖方断面间距中心至填方断面间距中心的距离。

36、经济运距:移挖作填与附近借方经济比较,调运填方最大距离即所谓的经济运距。

37城市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的分界控制线,红线间的宽度为道路的用地范围,也称道路的总宽度、规划路幅。8 公路选线的基本步骤是什么?简述各步骤的一般要求和要点。

1.路线总体布局:路线方案选择 路线方案选择主要是解决起、终点间路线基本走向问题。

2.路线带选择 在路线基本方向选定的基础上,按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定出一些细部控制点,连接这些控制点,即构成路线带,也称路线布局。

3.具体定线 定线就是根据技术标准和路线方案,结合有关条件在有利的定线带内进行平、纵、横综合设计,具体定出道路中线的工作。

9公路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有哪些?为什么说公路选线中应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是一条重要的原则? 1.多方案选择;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2.工程造价与营运、管理、养护费用综合考虑; 3.处理好选线与农业的关系; 4.路线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 5.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影响; 6.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

10试根据平原区的地形、地物特征简述平原区的路线特征,并简要回答平原区选线的要点。平原区是地面高度变化微小的地区,有时有轻微的波状起伏和倾斜;

平原地区除泥沼、盐渍土、河谷漫滩、草原、戈壁、沙漠等外,一般多为耕地,且分布有各种建筑设施,居民点较密;易受当地自然条件和地物的障碍。

(一)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

1.平原区新建公路要占用一些农田,要尽量做到少占和不占高产田。

2.路线应与农田水利建设相配合。

3.当路线靠近河边低洼的村庄或田地通过时,应争取靠河岸布线,利用公路的防护措施,兼作保村保田之用。

(二)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联系

1.国防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应尽量避免穿越城镇、工矿区及较密集的居民点。

2.一般沟通县、乡、村直接为农业运输服务的公路,经地方同意也可穿越城镇,但应有足够的路基宽和行车视距,以保证行人、行车的安全。

3.路线应尽量避开重要的电力、电讯设施。

(三)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

1.指定的特大桥是路线基本走向的控制点。

2.大桥原则是应服从路线总方向,一般作为路线走向的控制点。3.中小桥涵的位置应服从路线走向。

4.一般情况下,桥位中线应尽可能与洪水的主流流向正交,桥梁和引道最好都在直线上。

(四)注意土壤水文条件

(五)正确处理新旧路的关系

(六)尽量靠近建筑材料产地

11、山区主要自然特征有哪些?这些自然特征影响下路线的一般特征是什么?根据不同的地形特征路线布置有哪些基本型式?

地形方面、地质方面、气候方面、水文方面、选线方面 山岭区布线形式可分沿溪线、越岭线和山脊线三种: 12什么叫沿溪线?沿溪线布线关键问题?应掌握哪些要点?

沿溪线是沿着河、溪岸布置的路线。沿溪线布局的决定因素是水的问题

1)河岸选择

2)路线高度3)桥位选择

13什么叫越岭线?布线时应掌握哪些要点?

沿分水岭一侧山坡爬上山脊、在适当地点穿过垭口,再沿另一侧山坡下降的路线,称为越岭线。越岭线关键问题:克服高差1.垭口选择:(1)垭口的高低。(2)垭口的位置。(3)垭口两侧地形和地质条件2.过岭标高的选择(1)垭口及两侧的地形(2)垭口的地质条件(3)结合施工及国防考虑 3.展线布局的步骤(1)全面视察,拟定路线走向(2)试坡布线。(3)分析落实控制点,决定路线布局(4)详细放坡试定路线 14公路越岭线有哪些基本形式?为什么说回头展线是不理想的展线形式? 展线方式: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 15实地选线与纸上选线的特点是什么?

纸上选线适用于技术标准高的、地形、地物复杂的路线。工作对象是地形图俯视范围大,控制点容易确定,使用于各等级各类地形条件的路线

实地选线适用于标准较低的路线。工作对象是现场实际地形,不需要测大范围大比例尺地形图。、平纵线性难以很好组合的局限性。

16何为路线纵断面?路基设计标高是如何规定的? 沿道路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即为路线纵断面。

新建公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高程,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高程,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为设超高。加宽该边缘高程。

改建公路:一般 按新建公路段的规定设计,也可视具体情况采用行车道中线处的高程。城市道路设计高程可视具体的情况,采用中央分隔带边缘、中线或行车道外边缘 17何为平均纵坡、合成纵坡、最小坡长?

平均纵坡:指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H与路线长度L之比(连续升坡或降坡路段)。合成坡度是指由路线纵坡与弯道超高横坡或路拱横坡组合而成的坡度,其方向即流水线方向。最小坡长各级公路在特殊情况下容许使用的最小坡度值。

18纵坡和坚曲线的标准各有哪些?

1.纵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规定。2.保证车辆以一定速度安全顺适行驶,纵坡平顺,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合理安排缓和坡段,不宜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夹最短长度的缓坡。越岭线哑口附近的纵坡应尽量缓一些。3.纵坡设计应综合考虑沿线地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等,视具体情况加以处理,保证道路的稳定与通畅

第二篇:道路勘测设计复习

一.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

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干线公路。其他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线公路(一、二级公路)、集散公路(三级公路)、地方公路(四级公路)分四个等级。这样突出了使用功能,便于选用,便于选用,也有利于与国际接轨,便于交流。

按照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汽车外廓尺寸限界即对汽车的总高、总宽、总长的限制规定,这项规定适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运输用的汽车及列车。车高:一般以载重汽车及半挂车的高度决定净空高度,以小客车的高度确定驾驶员的视线高度。车宽:一般2.5m。车长:载重汽车的长度为不超过12m。

设计速度:在气候条件良好,车辆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影响时,具有中等驾驶技术的人员能够安全、顺适驾驶车辆的速度。各级公路按地形条件的差别,从20km/h到120km/h。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断面的交通流量,即单位时间通过道路道路某断面的车辆数量。

年平均日交通量:用一年的总交通量除以365而得,指的是全年的日交通量观测结果的平均值。

设计交通量是指欲建公路到达交通预测年限时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不宜作为具体设计的依据。

小时交通量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和车道宽度或评价服务水平时的依据。公路设计小时交通量宜采用年第30位小时交通量。

通行能力是在一定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在理想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一个车道或一条车道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小客车最大数,是计算各种通行能力的基础。

二.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牵引力必须等于汽车运动时各项行驶阻力之和。充分条件:汽车的牵引力必须小于或等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

动力因数: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度上,满载情况下,单位车重所具有的后备牵引力。

横向力系数:横向力与竖向反力的比值μ,决定了汽车横向稳定性的好坏。

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三.直线的最大长度:20V(V:设计速度,km/h)。直线最小长度:1.同向曲线之间:不小于6V。2.反向曲线间:不小于2V。

道路的超高横坡度不应该小于道路直线段的路拱横坡度,否则不利于道路的排水。

圆曲线的最小半径包括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和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是指各级公路对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行车的最小允许半径。一般最小半径是指通常情况下各级公路对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性和舒适性行车的推荐采用的最小半径。平曲线半径较大时,离心力影响小,仅有路面的摩阻力就可以保证汽车有足够的稳定性,此时不需设置超高。

除四级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处,其余各级公路在其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都应设置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的作用:1.曲率逐渐变化,便于驾驶操作。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消除了离心力突变3为设置超高和加宽提供过渡段4与圆曲线配合得当,美化线形。线:ρ*l=C= A^2

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的大小需要考虑:1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a(s下标)=v^2/(Rt),离心加速度将随着缓和曲线的变化而变化,若变化得过快,将使乘客有不适的感觉,取Ls,min=0.036V^3/R。2驾驶员的操作及反应时间,Ls,min=V/1.2。3超高渐变率Ls,min=BΔi/p。4视觉条件R/9≤Ls≤R。S型:两个反向圆曲线用回旋线首尾连接的组合。卵型: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形式称为卵型。C型:同向曲线的两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相衔接的组合形式。

行车视距:1停车视距:汽车在单车道或有明显分隔带的双车道上行驶中,当驾驶员发现前方障碍物后,立即采取制动措施,至汽车在障碍物前安全停下来所需要的最短距离。2会车视距:指两对向行驶的汽车能在同一车道上及时刹车所必需的距离。3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从驶离原车道开始,在对向车道上完成超车,再回到原车道止,所需要的安全距离。

行车视距标准: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

2二、三、四级公路,一般应满足会车视距的要求。

四.最大纵坡:是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是纵断面设计的重要控制指标。根据动力特性、道路等级、自然条件、车辆安全行驶以及工程、运营经济等因素合理确定。

最小纵坡:挖方路段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良的路段所规定的纵坡最小值称为最小纵坡。由①路基的纵向排水; ②路面的纵、横向排水确定

缓和坡段的纵坡不应大于3%,且坡长不得小于最小坡长的规定值

平均纵坡:指由若干坡段组成的路段所克服的高差与路线长度之比,是衡量线形质量的重要指标,目的是为了合理运用最大纵坡、坡长及缓和坡长的规定,以保证车辆安全顺利地行驶的限制性指标。

合成坡度:指由路线纵坡与弯道超高横坡或路拱横坡组合而成的坡度,其方向即流水线方向。I=√(i22h+i)凸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主要影响因素是行车视距问题1.(1)L≥S:采用停车视距Lmin=S2Tω

/4 ,R2采用会车视距L2= S2

min=ST/4min= SHω/9.6,RminH /9.6。(2)L

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最好是使竖曲线的起终点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

线内,即平包竖

纵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1准备工作。2标注控制点3试坡4调整5核对6定坡7设置竖曲线

五.路幅是指公路路基顶面两路肩外侧边缘之间的部分。路幅布置类型1)单幅双车道,适用于二级路、三级路和一部分四级路2)双幅多车道,适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3)单车道:交通量小、地开复杂、工程艰巨的山区公路或地方性道路

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布置类型:1单幅路:俗称一块板断面2双幅路3三幅路4四幅路

平曲线的加宽: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在右侧硬路肩宽度内设右侧路缘带,其宽度为0.5m

超高: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

超高的过渡形式:1)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a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车道边缘旋转。有利于路基纵向排水,适用于新建工程。b绕中线旋转。可保持中线标高不变,多用于旧路改建工程。c绕外边缘旋转。仅用于某些为改善路容的地点。2)有中间带公路的超过渡:a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b绕中央分隔带边缘边缘旋转。c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超高值:指设置超高后路中线、路面边缘及路肩边缘等计算点与路基设计高程的高差。

新建公路的路线设计高程: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高程;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处边缘高程;设置超高、加宽地段为超高、加宽前的路基设计高程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整体式路基以中央分隔带中心线为平面设计线

道路用地是指为修建、养护道路及其沿线设施而依照国家规定所征用的土地。

城市道路用地范围为城市道路红线宽度。城市道路红线指划分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生产用地及其他备用地的分界控制线。

道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是为保证车辆、行人的通行安全,对道路和桥面上以及隧道中规定的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限。它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

横断面设计步骤:1点绘横断面地面线。2填写路基设计表3示出土石界线4绘横断面的设计线,俗称戴帽子5计算横断面的填挖面积6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横断面设计成果:两图两表,即路基横断面设计图,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路基设计表与路基土石方计算表

土石方调配…在半填半挖的断面中,应首先考虑在本路段内移挖作填进行横向平衡,然后再作纵向调配,以减少总的运量。

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借方=填方。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弃方=挖方。挖方+借方=填方+弃方

平均运距:土石方调配时,从挖方体积重心到填方体积重心的距离。

计价土石方数量=挖方数量+ 借方数量

六.山岭区选线路线特征:走向:顺山沿水方向和横越山岭方向。顺山沿水的路线,按其线位的高低,从低到高又可分为沿溪线、山腰线和山脊线。路线布设时一般以纵面线形为主安排路线,其次才是横断面和平面 沿溪线是指道路沿河谷方向布设的路线布线要点:1河岸的选择2线位的高度3桥位的选择

越岭线是指公路走向与河谷及水岭方向横交时所布设的路线。布线要点:1垭口的选择2过岭高程的确定3展线布局:越岭展线的形式: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

八.交通岛类型: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方向岛、分隔岛、安全岛、中心岛

交叉口的类型:1加铺转角式2分道转弯式3扩宽路口式4环形交叉:在交叉中央设置中心岛

交叉口的交通分析:车辆行驶方式不同,交错方式也不相同,交错点的性质不同。分流点: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行驶的地点。合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冲突点:来处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渠化交通:在车道上画线,或用绿带和交通岛来分隔车流,使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像渠道内的水流那样,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这种交通称为渠化交通。

视距三角形:由相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

相交道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R=V2

/127(μ+-ib)交织:就是两条车流汇合交换位置后又分离的过程。交织长度: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辆,在环道行驶时相互交织,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驶的距离。

交织角:是进环车辆轨迹与出环车辆轨迹的平均相交角度。

题样

一、填空题

1、汽车通过弯道时,由于横向力系数的存在,它不仅影响到乘客的舒服度,还增加了(燃油)消耗和(汽车轮胎)磨损。

2、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惯性阻力)。

1、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2、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同向)曲线,而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反向)曲线。

3、在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6倍设计车速)。

4、在转向相反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2倍设计车速)。

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和(不设超高最小半径)三种。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米。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应设缓和曲线。但(四级)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用直线径相连接。

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其方程表达式为(R·L=A2)。

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和一级公路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二、三、四级公路应保证(会车)视距的要求。

10、平曲线上行车视距的检查有两种方法,一是(解析法),另一是(几何法)。

11、平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型是按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的顺序组合起来的线形形式。

1、在公路路线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一条是(地面线);另一条是(设计线)。

2、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直线(均坡线))和(竖曲线)组成的。

3、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它是以路线(高差)和(水平距离)之比的百分数来度量的。

4、新建公路路基设计标高即纵断面图上设计标高是指:高速、一级公路为(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二、三、四级公路为(路基边缘)标高。

5、纵断面线型的布置包括(设计标高)的控制,(设计纵坡度)和(变坡点位置)的决定。

6、缓和坡段的纵坡不应大于(3%),且坡长不得(小于)最小坡长的规定值。

7、二、三、四级公路越岭路线的平均坡度,一般使以接近(5%)和(5.5%)为宜,并注意任何相连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5.5%)。

8、转坡点是相邻纵坡设计线的(交点),两坡转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坡长)。

9、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应避免插入(小半径)平曲线,或将这些顶点作为反向平曲线的(拐点)。

10、纵断面设计的最后成果,主要反映在路线(纵断面设计)图和(路基设计)表上。

二、选择题

1、横向力系数的定义(A 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2、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程度的指标是(D横向力系数

3、汽车转弯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D回旋曲线

1、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B 2%

2、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A 1:1:13、技术标准规定各级公路最大容许合成坡度的目的是(A 控制急弯和陡坡的组合4、不使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感到困难的平曲线最小长度为设计车速的()行程。C 6s5、横净距是指视距线至()的法向距离。C行车轨迹线

6、各级公路超高横坡度的最小值是(D 直线段路拱横坡度

1、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C 路基边缘标高

2、设有中间带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为(D 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

3、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来选取其中较大值。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

4、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C 曲线长

6、最大纵坡的限制主要是考虑()时汽车行驶的安全。B下坡

7、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D 排水要求

10、在纵坡设计中,转坡点桩号应设在()的整数倍桩号处。B 10m12、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路线()设计成果。D平、纵、横

三、名称解释

1.缓和曲线:是指有超高的平曲线中,由直线段的双向横坡过渡到圆曲线的单向横坡所需设置的渐变段曲线。3.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自驾驶员看到障碍物时起,至在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4.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在与对向来车相遇之前,完成超车安全回到自己的车道,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1公路的纵坡度:是指公路中线相邻两变坡点之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比值的百分比

四、问答题

1.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什么?答: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①有利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②消除离心力的突变,提高舒适性;③完成超高和加宽的过渡④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

2.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需从哪几个方面考虑?答:①控制离心加速度增长率,满足旅客舒适要求;②根据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所需经行间;③根据超高渐变率适中; ④从视觉上应有平顺感的要求考虑。

4.简述平面线形的组合形式。S型:两个反向圆曲线用回旋线首尾连接的组合。卵型: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形式称为卵型。C型:同向曲线的两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相衔接的组合形式。

3.确定竖曲线最小半径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答:⑴对于凸形竖曲线应考虑:①缓和冲击;②经行时间不宜过短;③满足视距要求。⑵对于凹形竖曲线应考虑:①缓和冲击;②前灯照射距离要求;③跨线桥下视距要求;④经行时间不宜过短。

第三篇:道路勘测设计复习要点

第1章 绪论

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及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我国将用30年时间,形成8.5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网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为“7918网”,将把我国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全部用高速公路连接起来,覆盖10亿人口。3.公路按功能划分为: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4.公路按行政管理属性划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

5.公路分级(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6.全部控制出入的高速公路应符合的条件:必须具有四条或四条以上的车道,必须设置中间带,必须设置禁入栅栏,必须设置立体交叉。

7.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8.除快速路外,各类道路划分为Ⅰ、Ⅱ、Ⅲ级。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

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Ⅲ级标准。

9.城市道路设计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根据规定:快速路、主干路为20年:次干路为15年;支干路为10~15年。

10.作为道路设计依据的车辆可分为四类: 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铰接车。11.设计速度(又指计算行车速度):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12.运行速度:是指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的安全速度。

13.设计交通量: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14.设计小时交通量的合理取值范围应在第20~40位以内,宜采用第30位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的依据。15.各级公路车辆折算系数:

小客车1.0中型车1.5大型车2.0拖挂车3.0 16.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分界控制线。

17.道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它是为保证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与安全,规定在道路的一定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设施及障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净高即净空高度,是指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满足的竖向高度。净宽是指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满足的横向宽度。18.道路勘测设计阶段

(1)一阶段设计:即一阶段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地小型建设项目。

(2)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

(3)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或隧道等。

19道路运输特点: 灵活性 公益性 直达性 主导性 运输成本高20公路建设的基本程序:1根据长远规划或项目建议书,进行可行性研究2根据可行性研究,编级任务书3根据批准的计划任务书,进行现场勘查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和概算4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施工图和施工图预算5列入基本建设计划6进入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7编制施工性组织设计及开工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8严格执行程序和规定,坚持正常施工秩序,做好施工记录,建立技术档案9编制竣工图和工程决算,办理竣工验收

21工程勘测设计程序:工程可行性研究 设计任务书 勘测设计阶段

22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技术依据 自然条件 交通条件

23公路技术标准:是指一定数量的车辆在车道上以一定的设计速度行驶时,对路线和各项工程的设计要求。24公路主要技术指标一般包括:设计速度、行车道数及宽度、路基宽度、最大纵坡、平曲线最小半径、行车视距、桥梁设计荷载等。

25服务水平划分标准::高速一级以二三公路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

26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1方格网式 2环形放射式3自由式:4混合式

27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通行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它是正常条件下道路交通的极限值,故也叫饱和交通量。1.基本通行能力2 可能通行能力3设计通行能力

28汽车行驶阻力:滚动阻力 坡度阻力 空气阻力惯性阻力

第二章平面设计

1.路线是指道路中线的空间位置。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路线的平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中线上任一点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断面.路线的平面、纵断面和各个横断面是道路的几何组成。

路线设计:确定空间位置和几何尺寸的工作 圆曲线最大半径不超过1000米

2.行驶中的汽车其重心轨迹在几何性质上的特征:(1)轨迹是连续的;(2)轨迹的曲率是连续的;(3)轨迹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3.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是平面线形三要素。4.为什么要限制直线的最大长度?(1)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直线难以与地形相适应,产生高填深挖路基,破坏自然景观。若长度运用不当,会影响线形的连续性。

(2)过长的直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倦和急躁,易超速行驶,对安全行车不利。

(3)所以在定线中直线的运用、长度的确定,应当慎重考虑,不宜采用过长的直线。5.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指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外部因素作用下,汽车尚能保持正常行驶状态和方向,不致失去控制而产生滑移、倾覆等现象的能力。6.横向超高:为了抵消或减小离心力的作用,保证汽车在圆曲线上稳定行驶,必须使圆曲线上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呈单向横坡的形式,称为横向超高。7.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时,在发生横向倾覆之前先产生横向滑移现象。为此,在设计中应保证汽车不产生横向滑移,同时也就保证了横向倾覆的稳定性。8.极限最小半径:为保证车辆按设计速度安全行驶所规定的圆曲线半径最小值。9.一般最小半径:各种公路对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舒适的最小圆曲线半径。

10.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指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圆曲线最小半径。8﹤9﹤10

11.缓和曲线: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在平面线形中,在直线与圆曲线,圆曲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的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12.缓和曲线的作用:

1)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

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 3)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 4)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13.回旋线:曲率随着曲线长度成比例变化的曲线。其基本公式为:rl=A×A

式中:r回旋线上某点的曲率半径l回旋线上某点到原点的距离A回旋线参数

14.研究认为:回旋线参数A与连接的圆曲线半径应该相协调,二者之间只要保持R/3≤ A≤R,便可获得视觉上协调、舒顺的线性。15横向力系数越大越不利:危及行车安全 增加驾驶操作的困难 增加燃料消耗和轮胎磨损

16平面线形设计一般原则 1.平面线形应便捷、连续、顺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2.安全要求是基本的,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应尽量满足3.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4.应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 5.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17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需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控制离心加速度增长率,满足旅客舒适要求; ②根据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所需经行时间③根据超高渐变率适中;④从视觉上应有平顺感的要求考

18何谓超高?设置超高的原因及条件分别是什么?

平曲线超高:为了抵消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的单向横坡的形式。②设置超高的原因:将弯道横断面做成向内倾斜的单向横坡形式,利用重力向内侧分力抵消一部分离心力,改善汽车的行驶条件。③设置超高的条件是: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

第三章 纵断面设计

1.在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一条是地面线,另一条是设计线

2.发动机特性曲线:当发动机节能阀全开时,将发动机的功率P、扭矩M以及燃油消耗率g 与发动机曲轴的转速n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曲线表示,该曲线称为发动机转速特性曲线或者简称为发动机特性曲线。3.当使用低排档时,用较大的r(伽马)值以获得较大的驱动力T,但车速v较小;而使用高排档时,用较小的r值,具有较小的驱动力和较高的车速。4.最小纵坡:是为纵向排水的需要,对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所规定的纵坡最小值。5.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路段两端点的高差与该路段长度的比值。它是衡量纵断面线形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6.合成纵坡:是指道路纵坡和横坡的矢量和。计算公式:I=式中:I——合成纵坡(%)i——路线纵坡(%)

ih——超高值(%)7.爬坡车道:是指设置在陡坡路段上坡方向右侧供慢速车行驶的附加车道。8.避险车道:在长陡坡下坡路段车道外侧增设的供速度失控车辆驶离正线安全减速的专用车道。9.室内纵断面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1)拉坡前的准备工作(2)标注控制点位置(3)试坡

(4)调整(5)核对(6)定坡

10.汽车的行驶阻力分为三种:空气阻力、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

11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1。必须满足《标准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规定 2纵坡应该尽量平顺起伏不易过大3考虑沿线地形 地质、水文等4纵坡设计应考虑填挖平衡5。平原区应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6。桥梁隧道交叉口前后纵坡应较缓12.最大纵坡:道路设计是个及道路允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 制订最大纵坡的依据:⑪考虑汽车下坡的安全性⑫.拖挂车的要求⑬.冰雪及雨滑时,汽车上下坡安全行驶的要求

13.最短坡长的限制主要是从汽车行驶平顺的要求考虑的。①如果坡长过短,使变坡点增多,汽车行驶在连续起伏地段产生的增重与减中的变化频繁,导致乘客感觉不舒适,车速越高越感突出 ②从路容美观、相临两竖曲线的设置和纵面视距等也要求坡长应有一定最短长度。通常取9-10秒的行程距离。最大坡长限制是指控制汽车在坡道上行驶,当车速下降到最低允许速度时所行驶的距离。

纵坡大,坡长较长的时候对行车表现在:1使行车速度显著下降,甚至要换较抵挡位克服坡度阻力;②易使水箱“开锅”,导致汽车爬坡无力,甚至熄火;③下坡行驶制动次数频繁,易使制动器发热而失效,甚至造成车祸

14.竖曲线的作用如下:(1)缓和纵向变坡处行车动量变化而产生的冲击作用;(2)确保道路纵向行车视距;(3)将竖曲线与平曲线恰当组合有利于路面排水和改善行车的视线诱导和舒适感。《标准》和《规范》均规定在变坡点处应设置竖曲线。

15.竖曲线一般采用圆曲线和二次抛物线两种。16.竖曲线最小半径考虑了三方面的要求

⑪缓和冲击⑫时间行程不过短⑬满足视距的要求 17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

⑪.应在视觉上能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任何使驾驶员感到茫然、迷惑或判断失误的线形,必须尽力避免。在视觉上能否自然地诱导视线,是衡量平纵组合的最基本问题。

⑫.注意保持平、纵线形的技术指标大小应均衡。它不仅影响线形的平顺性,而且与工程费用相关。对纵面线形反复起伏,在平面上却采用高标准的线形事无意义的。反之亦然。⑬.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⑭.注意与道路周围环

境的配合。它是可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和紧张程度,并可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

18纵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 1.准备工作:(1)应收集有关设计资料:①里程桩号和地面高程;②平面设计成果;③沿线地质资料等。(2)点绘地面线,填写有关内容。2.标注高程控制点:①路线起、终点;②越岭哑口;③重要桥涵;④最小填土高度;⑤最大挖深;⑥沿溪线的洪水位;⑦隧道进出口;⑧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点;⑨铁路道口;⑩城镇规划控制标高以及受其它因素限制路线必须通过的标高控制点等。山区道路的“经济点”或“挖方点” 第四章 横断面设计

1.由于公路等级高、交通量大,双向(上、下行)行车之间必须分开,形成双幅多车道公路。分隔方式:采用中间带。一种是用等宽同高的分隔带分隔,叫做 整体式断面;另一种是将上、下行车道放在不同的平面上分隔(即采用不等宽不同高的宽分隔带),称为分离式断面:

整体式断面的路幅构成: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避险车道等。2.公路横断面的类型

(1)单幅双车道适用:

二、三级和一部分四级公路。(2)双幅多车道适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3)单车道适用:交通量小、地形复杂、工程艰巨的山区公路或地方道路,采用设错车道的单车道公路,适用于地形困难的四级公路 3.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类型

(1)单幅路俗称“一块板”断面(2)双幅路俗称“两块板”断面。(3)三幅路俗称“三块板”断面。4.适用条件:

单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且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以及用地不足和拆迁困难的旧城改建的城市道路。

双幅路:适用于各向至少具有两条机动车道,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有平行道路可供非机动车通行的快速路和郊区道路以及横向高差大或地形特殊的路段亦可采用。

三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红线宽度≥40米的城市道路。

四幅路:适用于机动车车速度较高,各向两条机动车道以上,非机动车多的快速路和主干路。5.路肩: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

作用: ⑪.由于路肩紧靠在路面的两侧设置,具有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的作用。⑫.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放之用,有利于防止交通事故和避免交通紊乱。⑬.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能自己增进驾驶的安全和舒适感,这对保证设计车速是必要的,尤其在挖方路段,还可以增加弯道视距,减小行车事故。⑭.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所。⑮.精心养护的路肩,能增加公路的美观。

6.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7.超高过渡方式

(一)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 1)当超高值等于路拱横坡度时

方法:只需行车道外侧绕中线外侧逐渐抬高,内侧不动,直至内、外侧坡度相等为止。2)当超高值大于路拱横坡度时

有三种过渡方式:①绕内边线旋转②绕中线旋转③绕外边线旋转评价:方法①:适用于新建工程。方法②:适用于旧路改建工程。方法③:只适用于特殊情况,例如某些改善路容的地点,一般不采用。超高:小半径曲线上为了抵消离心力,路面作成向弯首内侧倾斜的单一横坡,称作超高 作用:合理地设置超高,可以全部或部分抵消离心力,提高汽车行驶在曲线上的稳定性与舒适性。

(二)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

1)绕中央分隔带中线旋转2)绕中央分隔带边线旋转 3)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8.汽车的制动性:指汽车行驶中强制降低车速以至停车且能保持行驶方向和在下坡时能保持一定速度行驶的能力。

9.评价汽车制动性的指标: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及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三个方面。

10.制动距离:是汽车从制动生效到汽车完全停止,这段时间内所行驶的距离。视距由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安全距离构成。**①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当视高

为1.2m,物高为0.1m时汽车行驶时,驾驶员自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起,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离。

②会车视距:两辆车相向行驶,驾驶员自看到前方车辆时起,至安全会车时止,两辆汽车行驶所需的最短距离。

③错车视距:在没有明确划分车道线的双车道道路上,两对向行驶汽车相遇,自发现后采取减速避让措施至安全错车所需的最短距离。

④超车视距:在双车道道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自开始驶离原车道初起。至可见对向来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

**上述四种视距中,前三种属于对向行驶,第四种属于同向行驶。第四种需要距离最长,须单独研究。而前三种中,会车视距最长。

11.视距曲线:是指驾驶员视点轨迹线每隔一定间隔绘出一系列与视线相切的外边缘线。12.各级道路对视距的要求

(1)各级公路的每条车道均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采用停车视距;二、三、四级公路应满足会车视距要求,其长度不小于停车视距的2倍;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而采取分道行驶措施的路段,可采用停车视距。

(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大型车比例高的二级公路、三级公路的下坡路段,应采用下坡段货车停车视距进行检验。

(4)具有干线功能的二级公路宜在3min的行驶时间内,提供一次满足超车视距要求的路段;其他双车道公路可根据情况间隔设置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13.土石方调配原则

(1)在半填半挖断面中,首先考虑在本路段内移挖作填进行横向平衡,再作纵形调配,以减少总的运输量。(2)土石方调配应首先考虑桥涵位置对施工的影响,一般大沟不作跨越调运,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上坡运土。(3)为使调配合理,必须根据地形和施工条件,选用适当的运输方式,确定合理的经济运距,用以分析工程用土是调运还是外借。

(4)土方调配“移挖作填”不仅要考虑经济运距问题,还要综合考虑弃方或借方占地,赔偿青苗损失及对农业的影响等。

(5)不同的土方和石方应根据工程需要分别调配,以保证路基稳定和人工构造物的材料供应。

(6)位于山坡的回头曲线路段,要优先考虑上下线的土方竖向调运。

(7)土方调配对于借土和弃土应事先同地方商量,妥善处理。

22.土石方调配方法:土石方调配表法。⑪.将影响运输调配的桥涵位置、陡坡、大沟在表上注明。⑫.做横向平衡,明确利用、填缺、挖余数量

⑬.纵向调配前,定出合理的经济运距。⑭.逐桩逐段地将毗邻路段的挖余就近纵向调运到填缺内加以利用,并把具体的调运方向和数量用箭头表明在纵向利用调配栏中⑮.经过纵向调配,仍有填缺或挖余,则应确定借土或弃土地点。

⑯.土石方调配后,应按下式进行复核: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借方=填方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弃方=挖方 挖方+借方=填方+弃方

运距:是指从挖方体积的重心到填方体积的重心之间的距离。平均运距:挖方路段中心桩号至填方路段中心桩号的距离计算。(3)运量 土石方运量为平均运距与土石方调配数量的乘积

14路拱:为了迅速排除路面和路肩上的降水,将路面和路肩作成有一定横坡的斜面。直线路段的路面为中间高两边低呈双向倾斜,称作路拱。

15开口的作用:作用: ⑪.上、下流分开,防止因快车驶入对向行车带造成车祸,减少公路中心线附近的交通阻力,从而提高通行能力。⑫.是设置公路标志牌及其它交通管理设施的场地,也可用为行人的安全岛使用⑬.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可防止向车辆灯光眩目,还可起到养化路容和环境的作用。⑭.分隔带两侧的路缘带,由于有一定宽度且颜色醒目,既引导驾驶员视线,又增加行车所必须和侧向余宽,从而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16.影响路拱大小的因素⑪ 路面类型⑫ 降雨 ⑬车速 ⑭路面宽度

17..视距曲线:汽车行驶轨迹线上的不同位置引出的一系列视线,它们的弧长都等于S视距,与这些视线

相切的曲线称为视距曲线。

18.横净距:在弯道各点的横断面上,汽车轨迹线与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

19.行车轨迹线的位置:距离路面内边缘(为加宽前1.5m),视线高1.2m,20.公路横断面设计内容1.确定路幅横断面尺寸(宽度及横坡度);2.确定路基高度:纵断面设计完成; 3.路基横断面形状设计:如梯形(直线式边坡)、折线式边坡、台阶形边坡;4.边坡坡度确定;路堤及路堑边坡,土质与岩石边坡5.横断面面积计算及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

21.公路横断面设计方法在计算纸上绘制横断面的地面线。比例尺一般为1:200

2.从路基设计表中抄入路基中心填挖高度等数据 3.绘出路幅宽度,边坡线。在需要支档和防护的地方绘出结构物的示意图。4.绘出边沟,截水沟等地位置,第五章 线形设计 1.平面线形设计要点

(一)平面线形应直捷、流畅,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二)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续

(三)注意与纵断面设计相协调。

(四)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2.基本型曲线:平曲线按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顺序的组合形式。3.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的原则

1)在视觉上能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2)保持线形技术指标在视觉和心理上的大小均衡。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

4)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4.线形设计检验与评价的方法

(一)道路透视图二)沿线耗油量三)事故率预测模

(四)可能速度法五)运行速度法 5.划分分析路段:根据圆曲线半径和纵坡的大小将整条路线按平直路段、纵坡段、小半径平曲线段和弯坡组合段四种分析单元进行划分。6.线形设计的评价

1)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

2)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 第六章 选线与总体设计

1.选线:根据路线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考虑安全、环保、土地利用和施工条件,以及经济等因素,通过全面比较,选定路线中线的全过程。

2.选线的方法和步骤

1)路线方案选择2)路线带选择 3)具体定线 3.路线控制点:指公路网规定的通过地点以及为便于分段布线,在选线过程中选定的对路线走向起控制作用的点。

4.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

(1)路线在政治、经济、国防上的意义,国家或地方建设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要求,改革开放、综合利用等重要方针的体现。

(2)沿线在铁路、公路、航道、空运等交通网系中的作用,与沿线工矿、城镇等规划的关系,以及与沿线农田水利等建设的配合及用地情况。(3)沿线自然条件的影响。

(4)路线主要技术标准和施工条件的影响。

(5)沿线旅游景点、历史文物、风景名胜等的联系5.路线方案选择的方法和步骤

(1)收集资料:搜集与路线方案有关的规划、计划、统计资料及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航测图、水文、地质、气象等资料。

(2)根据确定的路线总方向和公路等级,先在小比例尺(1:50000或1:100000)的地形图上,结合搜集的资料,初步研究各种可能的路线走向。

(3)按室内初步研究提出的方案进行实地调查,连同野外调查中发现新的方案,都必须坚持跑到、看到、调查到,不遗漏一个可能的方案。

(4)分项整理汇总调查成果,编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上级编制或补充修改设计任务书提供依据。6.平原区路线选线要点

1)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 2)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 3)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

4)注意土壤水文条件 5)正确处理新、旧路的关系6)尽量靠近建筑材料产地7)合理选用技术标准

7.山岭区选线:分类(按行经地带的部位):沿河(溪)线(河岸的选择 路线的高度跨河的位置)、越岭线、山脊线等

路线高度:低线一般是指高出设计水位不多,路基临水一侧边坡常受洪水威胁的路线

优点是线形比较顺直、平缓,易争取到较高标准,路基土石方工程也较省,边坡低,易稳定;路线活动范围较大,便于利用有利地形和避让不良的地形、地质;便于在沟口直跨支流,必须跨越主流时也较易处理。缺点是受洪水威胁,防护工程较多。②高线是指高出设计水位较多,基本不受洪水威胁的路线。优点是不受洪水侵袭,废方较易处理缺点是,路线必然虽山势曲折弯曲,线形差,工程大;遇缺口时,常需设置较高的挡土墙或其他构造物;此外如避让不良地质和路线跨河,都较低线困难。8.越岭线的展线方式主要有三种,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

1)自然展线优点:走向符合路线基本方向,行程与升降统一,路线最短。缺点:避让艰巨工程或不良地质地段的自由度不大,只有调整坡度这一途径。

2)回头展线的缺点:在同一坡面上,上、下线重叠,尤其是靠近回头曲线前后的上、下线相距很近,对行车、养护、施工都不利。

优点:便于利用有利地形,避让不良地形、地质和难点工程。

3)螺旋展线优缺点:它虽比回头线具有线形较好,避免路线重叠的优点,但需要建隧道或高桥、长桥,造价很高,因而很少采用。9.路线布设方式

(一)平坦地带——走直线

(二)较陡横坡地带——走匀坡线

(三)起伏地带——走直连线和匀坡线之间 10.多年冻土地区选线要点

(1)路线通过山坡时,尽量选在平缓、干燥、向阳的地带。

(2)路线通过山岳丘陵区时,选在融冻坡积层缓坡的上部。

(3)路线宜选择在岩石、卵石土、砾石土、砂和含水量小的黏土、黏砂土、砂粒土等少冰冻土地带。(4)路线应尽量选用填方,尽可能避免挖方、零断面或低填浅挖断面。

(5)大、中桥宜选在大河的融区或基底为少冰冻土的河段。

(6)隧道应尽量避免穿过地下水发育的地层。11.3S技术是遥感(remote sensing)、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的有机结合。第七章 定线 1.定线:是根据既定的技术标准和路线方案,结合地形、地质等条件,综合考虑路线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具体定出道路中线的工作。

*定线的任务:是在选线布局阶段选定的“路线带”的范围内,按已定的技术标准,结合细部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面的合理安排,定出道路中线的确切位置。2.定线按工作对象的不同,分为:纸上定线、实地定线、航测定线。

3.纸上定线按操作方法,可分为:直线形定线法、曲线形定线法。

4.直线形定线法和曲线形定线法这两种定线方法的异同?

1)两种定线方法在本质上无区别,定线成果都是由直线、缓和曲线及圆曲线组成的中线;

2)但在定线手法上两者相反,前者是先定直线再定曲线,后者是先定曲线再定直线;

3)另外,直线形定线法可用于纸上定线或现场定线,而曲线形定线法只能用于纸上定线。5.山岭、重丘区定线步骤(1)定导向线

1)分析地形,找出各种可能的走法。2)放坡定坡度线。

3)确定中间控制点,分段调整纵坡,定导向线。(2)一次修正导向线 1)试定平面和纵断面。2)定一次修正导向线。3)二次修正导向线。(3)定线

定线是在二次修正导向线的基础上进行。二次修正导向线是一条平面折线,不满足技术标准的要求,必须适当取直,并用平曲线连接,定出中线的确切位置。6.曲线形定线方法的定线步骤

(1)参照导向线或控制点,徒手勾绘线形順适、平缓并于地形相适应的概略线位。

(2)用直尺或不同半径的圆曲线弯尺拟合徒手线位,形成一条由圆弧和直线组成的具有错位的间断线形。(3)在圆弧和直线上各采集两点坐标固定位置,通过试定或试算,用合适的缓和曲线将它们顺滑连接,形成连续的平面线形。7.现场定线的工作步骤

以山区越岭线为例说明现场定线的工作步骤:

1)分段安排路线2)放坡、定导向线3)修正导向线

4)穿线交点5)曲线插设6)设计纵断面 8.移线条件

(1)路线平面技术标准前后不协调,需要调整交点位置和改变半径,或室内纵断面定坡后发现局部地段工程量过大时;

(2)路线位置过于靠山使挖方过大,或过于靠外使挡土墙较高时;

(3)增加工程量不大,但能显著提高平、纵线形标准时。

9.实地放线:将纸上定线和纸上移线定好的路线敷设到地面上,供详细测量和施工之用的作业过程。

常用的方法:穿线交点法、直接定交点法和坐标法。10.穿线交点法可以分为支距法(量支距、放支距、穿线交点)和解析法(计算夹角、计算距离、放线)两种方法。

11.穿线交点法和直线定交点法的总结:

1)以上两种方法的放线资料都来源于图解,准确度不高,当路线活动余地比较大时可以采用。

2)另外,只用在路线导线的标定,路线的曲线部分

还需用传统的曲线敷设方法标定。3)这两种方法只适用于直线形定线方法。11.坐标法放线数据全部来自于精确计算,放线精度高,可用于直线或曲线的标定。因此,坐标法适用于直线形定线法和曲线形定线法。12.交叉口设计内容

⑪选择交叉口的形式,确定交叉口的几何尺寸 ⑫进行交通组织,合理布置各种交通设施 ⑬验算交叉口的视距,保证安全通视条件 ⑭交叉口立面设计,布置雨水口和雨水管道

分叉点:同一方向行驶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开行驶的地点。合流点: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的地点冲突点: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13.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

⑪.设置交通控制信号。禁止、限制交通,封闭支路等⑫.渠化交通优点:①缩小交叉口面积.②.改变交叉角度。使斜交对冲的车流变为直角或锐角交叉 ③限制进入交叉口的车速。④使交叉口内的冲突点分散 ⑤引导车流向驶入的方向转移。⑥设置转弯车辆与交叉车辆的避让部分⑦渠化交通对于解决畸形交通尤为有效 ⑬.选择合理的交叉口形式,正确组织交通⑭.立体交叉

14.车辆交通组织

任务:⑪保证车流、行人安全⑫提高通行能力

方法:⑪正确组织不同去向的车流⑫设置合适的车道数⑬合理布置交通岛、信号灯、交通标志4渠化交通 具体措施:⑪设置专用车道⑫组织左转车辆⑬渠化交通⑭调整交通⑮交通控制中心,自动控制 着眼点:解决左转及直行车辆的交通组织 路面内部排水:

路面内部的水是指通过路面接缝、裂缝或空隙,以及由路基或路肩渗入并滞留在路面结构内的自由水,通常可沿路面边缘或者在路面结构层设置排水基层或排水垫层排除。

地下排水:是指在地下水危及路基稳定(包括整体和局部稳定)或严重影响路基强度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拦截、旁引、排除含水层的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或者疏干坡体内的地下水。

明式排水系统 :明式系采用明沟排水,仅在街坊出入口、人行横道处增设某些必要的带漏孔的盖板明沟或管涵。这种方式多用于郊区或临街建筑物稀少的道路。暗式排水系统:

混合式 :明沟和暗管相结合的排水方式 在建筑密集、交通量大的建成区道路----暗式(行人交通出入方便和环境卫生)在郊区以及工业区、居民区边缘至城镇分区----明式(节省投资,便于维修)公路排水设计的一般要求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少占农田、并与当地排灌系统协调,防止冲毁农田及其水利设施;重视环境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和水源污染。

2)根据公路等级、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以及桥涵设置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注意各种排水设施及排水构造物之间的联系与协调,使全线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

3)在不断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试验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

4)考虑施工场地的临时性排水设施,并尽可能使之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结合起来。各项排水设施和构造物的设计,均应考虑便于施工、检查和养护维修。

5)穿越城镇的公路,其排水设计应与城镇现有或规划的排水系统和设施相协调。

6)黄土、膨胀土、盐渍土、多年冻土、滑坡等特殊地区(段)的公路,其排水设计应结合该工程的其它处治措施综合进行。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排水是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交通畅通、生产和人民生活,城市中除需要排除的雨、雪水等,还需要排除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由于废污水和雨水的水质不同,因此,可分别组织不同的管道系统来排除。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分为分流制和合流制两种。

第十章 道路沿线设施

1.城市公共交通站点(简称公交站)分为:首末站、枢纽站和中间停靠站。2.枢纽站:在城市居民大量集散地,常有几条公交线路经过,上下车和换车的乘客多,各条线路的站点比较集中,这种站点称为枢纽站。3.公交站台的布置方式:沿人行道边设置和沿行车道分隔带设置。

(1)沿人行道边设置的布置方式:一般只需在人行道上辟出一段用地作为站台,以供乘客候车和上下车。特点:是构造简单,对乘客上下车最安全,但停靠的车辆占用非机动车道,对非机动车交通影响较大,多适用于非机动车交通量较小、车道较宽的单幅或双幅路。(2)沿行车道分隔带设置的布置方式:站台需全部或部分占用行车道分隔带,以供乘客候车和上下车。特点:停靠的公交车辆对非机动车影响小,但上下车乘客需横穿非机动车道,影响非机动车道的交通。适用于非机动车交通量较大的三幅或四幅路。4.车辆的停放方式,按汽车纵轴线与通行道的夹角关系分为:平行式,垂直式和斜放式三种类型。5.道路照明设计时设置道路照明的场合? 1)我国城市道路一般均设有照明设施。

2)公路的收费广场、服务区、停车区、管理设施等场区应设置照明设施;

3)位于城市出入口路段的互通式立体交叉、特大桥和通往机场公路等特殊路段上宜设置照明设施;

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隧道,其长度大于100m时应设置照明设施;二、三、四级公路的隧道,其照明设施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

6.道路照明应满足平均亮度(照度)、亮度(照度)均匀度和眩光限制三项指标。

第四篇:道路勘测设计考试重点

道路勘测设计

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及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道路运输的作用:(这个得自己总结着来~)

A.道路运输是最便捷也是唯一具有直达功能的运输方式

B.道路运输具有衔接其他运输方式的纽带作用

C.道路运输的通达深度广,覆盖面大

D.道路运输的发展是实现各种运输方式高效、快捷运转的重要手段,起主导作用 E.道路运输成为世界各国发展速度最快和主要的运输方式

3.道路按其用途分为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等。

4.公路按功能可划分为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和地方公路三类。公路按行政管理属性划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四类。

公路按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5.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6.设计速度,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设计交通量是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7.设计阶段:一阶段设计即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阶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

8.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9.直线最小长度,31页自己看吧.....10.横向力系数μ=v²/127R—ih

11.城市道路圆曲线最小半径.37页.......也自己看吧..........12.缓和曲线的作用:a.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 b.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 c.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 d.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13.回旋线的基本公式:rl=A²

14.汽车在缓和曲线上的行驶时间至少有3s。

15.在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线:地面线,设计线。

16.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高程: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高程;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高程,在设置超高、加宽前地段为设超高、加宽前该处边缘高程。

17.汽车的行驶阻力: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惯性阻力。

18.动力因数,是指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的性能。

19.位于海拔2000m以上或严寒冰冻地区,四级公路山岭、重丘区的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

20.缓和坡段,63页,也自己看.........21.最小纵坡不小于0.3%,为保证路面排水,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0.5%。

22.竖曲线要素计算公式,68页,例题71页,计算题

23.纵断面设计的方法和步骤:a.拉坡前的准备工作 b.标注控制点的位置 c.试坡

d.调整 e.核对 f.定坡(不能简单地这么回答,要自己总结的更详细些,80页)

24.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类型: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

25.路肩作用:a.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b.供临时停车用c.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能增加驾驶的安全和舒适感d.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地e.对未设人行道的道路,可供行人及非机动车使用。

26.一侧车道加宽值b=A²/2R

27.超高过渡方式:a.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绕内边线旋转,绕中线旋转,绕外边线旋转;b.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绕中央分隔带中线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线旋转,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28.横断面超高值计算,106页自己看

29.视距类型: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

30.各级道路对视距的要求,117页自己看.....31.横断面面积计算方法:积距法,坐标法。124页

32.调配计算,128页,计算题

33.平曲线的长度,132页

34.平面线形要素的计算,135页

35.组合设计原则:a.在视觉上能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b.保持线形技术指标在视觉和心理上的大小均衡c.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d.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36.选线的步骤:路线方案选择,路线带选择,具体定线。

37.平原区路线选线要点: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联系,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注意土壤水文条件,正确处理新旧路的关系,尽量靠近建筑材料产地。

38.越岭线指翻越山岭布设的路线。其特点是需克服很大的高差,路线长度和平面位置主要取决于路线纵坡的安排。越岭线选线主要解决垭口选择、过岭高程选择和垭口两侧路线展线三个问题。

39.展线方式: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

40.大体上沿山脊布设的路线,称为山脊线,又称分水岭。

41.路线布设方式:平坦地带——走直线,较陡横坡地带——走匀坡线,起伏地带——走直线连线和匀坡线之间。

第五篇:道路勘测复习

一.填空题

1.公路按使用任务、功能及适应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高速、一、二、三、四级公路。

2.汽车行驶稳定性从不同方向来看,可有纵向稳定性和横向稳定性。从丧失稳定的方式来看,可有滑动稳定性和倾覆稳定性。

3.同(反)向曲线间的最短直线长度以不小于

4.平面线形的组合有基本型、S型、卵型、凸型、复合型、C型。

5.道路建筑界限又称净空,由净高和净宽组成7.6.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8.纵断面设计线由竖曲线和直坡线组成9.山岭重丘区的选线:山腰线,沿溪线,山脊线,越岭线

10.三.名词解释

1.纵断面:沿着道路中线竖直剖切然后展开得到的断面即为路线纵断面。

2.横断面:道路的横断面,是指中线上各点的法向切面,它是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所构成的。

3.路拱:为了利于路面横向排水,将路面做成由中央向两侧倾斜的拱形,称为路拱,倾斜大小用百分率表示。

4.超高: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这就是曲线上的超高。

5.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指各级公路对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行车的最小允许半径

一般最小半径:指通常情况下各级公路对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性和舒适性行车的推荐采用的最小半径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曲线半径较大,离心力较小,靠轮胎与路面的磨檫阻力足以保证汽车安全稳定行驶所采用的最小半径

6纵断面设计要素

合成坡度:指由路线纵坡与弯道超高横坡或路拱横坡组合而成的坡度,其方向即流水线方向

平均纵坡:指由若干坡段组成的路段所克服的高差与路线长度之比,是衡量线形质量的重要指标

行车视距:汽车在行驶中,当发现障碍物后,能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事故所需的最小距离

7公路行车的限制因素:

设计车辆:是一种选定的机动车,作为道路新建和改建中制定各项道路设计指标以保证车辆安全和顺利通行的依据

设计速度:在气候条件良好,车辆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影响时,具有中等驾驶技术的人员能够安全、顺适驾驶车辆的速度。

设计交通量:是指欲建公路到达交通预测年限时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在理想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一个车道或一条车道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小客车最大数,是计算各种通行能力的基础。

四、简答

1.超高: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称为超高:作用:合理地设置超高,可以全部或部分抵消离心力,提高汽车行驶在曲线上的稳定性与舒适性。

2.选线的步骤和方法 ①步骤:全面布局,逐段安排,具体定线②方法:实地选线,纸上选线,自动化选线

3.平曲线加宽的原因: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各轮轨迹半径不同,其中以后内轮轨迹半径最小,且向曲线内侧,故曲线内侧应增加路面宽度,以确保曲线上行车的顺适与安全

4.山岭重丘区的定线步骤 ①定导向线:拟定路线方案,绘均坡线,定导向线,平面试线②修正导向线:点绘纵断面草图,纵断面修正导向线,横断面修正导向线③定线④设计纵断面

5.基本平曲面加宽平面图

6.超高的过渡方式(有中间过渡带和无中间过渡带)画图并说明形成过程(课本144)形成过程——⑴无中间过渡带的: ①内侧车道边缘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值②绕外边缘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外边缘旋转,与此同时,内侧车道随中线的降低而相应降低,待达到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仍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③绕中线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绕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

⑵有中间过渡带: ①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先将外侧行车道绕中间带的中心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一同绕中心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值②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使之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③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各自的中心线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

7.横断面图(课本122)8.路径设计表的横断面图(最后附表)五·计算平断面设计或纵断面设计

下载道路勘测设计考试复习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道路勘测设计考试复习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道路勘测设计心得体会

    经过近一个月忙绿的道路勘测课程设计,我切身感受到作为一个道路工作者的艰苦和辛酸。这一个月对我来说是一种考验,在这期间,我经历了各种困惑和迷茫,有难过但也有快乐。 由于课......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资料

    一、交通运输的特点: 1、交通运输具有其自身特有的运转过程;2、染,安全性好;6、可远程控制,自动管理,维修量小,因而劳动生产率高;7、运送货交通运输业的投资比较大;3、交通运输中材料......

    《道路勘测设计》教学大纲

    《道路勘测设计》教学大纲 学分: 2 总学分:54 理论学时:54 实验学时:0 面向专业:土木工程 大纲执笔人:史红 大纲审定人:张建刚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道路是一种带状......

    道路勘测设计实习报告

    道路勘测设计实习报告 班级 姓名 一、实习的任务、目地和要求 实习的任务: 初测是两阶段设计第一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的外业勘测工作。 初测的目的是根据计划任务书确定的修建原......

    道路勘测设计实习报告书

    道路勘测设计实习报告书 (一) 前言 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完成专业必修课的学习,结合建筑工程测量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

    道路勘测设计实习心得

    道路勘测设计实习心得道路勘测设计实习是我们测绘工程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目的是让我们了解道路分类、规划、组成等方面的知识,加强对道路勘测设计级其他方面的知识。本次实习......

    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

    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 第一章 绪论 1、道路的分类: 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乡村道路。 2、公路等级的划分: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

    道路勘测设计读书报告

    道路勘测设计读书报告 班级:20074041学号:2007404141姓名:郑静怡 论文摘要:通过对道路勘测设计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对道路设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条优美的现代公路,既要求有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