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乌兰察布打造中国薯都的实践和战略构想
乌兰察布打造“中国薯都”的实践和战略构想
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总面积5.45万平方公里,辖11个旗县市区,总人口287万,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农牧业大市,也是一个干旱少雨、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地区。全市总耕地1130万亩,农村牧区人口213万,占总人口的76%,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600多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1/3。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关于“西部地区要把小土豆做成大产业”的指示精神,顺应自然和经济规律,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全市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来培育,通过扩规模、强基地、提质量、创品牌,马铃薯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马铃薯产业成为彰显地区特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和品牌产业,在打造“中国薯都”进程中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一、乌兰察布马铃薯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马铃薯是乌兰察布的传统优势产业,种植历史较久,产业基础厚实,追溯几十年来马铃薯种植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5年前的自给自食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种植面积较少,仅有100-150万亩,占同期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0%左右,且产量低而不稳,亩产不足1000斤,只是作为农民饥当粮、饱当菜,养家糊口的食物。第二阶段为1996年至2000年的产业初步形成阶段。1996年,原乌兰察布盟盟委、行署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提出“土豆立盟”的发展思路,扶持引导各旗县大规模种植,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产量有所提高,实现了由产品优势向商品优势的转化,播种面积在1998年时达到450万亩,亩均单产达到1500斤。第三阶段为2000年至2008年马铃薯产业化全面有序推进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产、储、加、销一体化发展格局开始显现,产业各环节的集约化程度有所提高,广大农牧民依靠马铃薯产业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实现了由商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跨越。第四阶段为2008年以后发展提升阶段。这一阶段面积继续稳定在400万亩以上,重点是引入、推广科学的种植技术,节水设施技术得到普遍运用,规模化种植水平进一步提升,品牌化建设迅速推进,进入了依靠科技提高品质、提升效益的发展新阶段,打造“中国薯都”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经过几十年的培育发展,乌兰察布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种薯、商品薯和加工专用薯生产基地。2008年,农业部把我市的10个旗县市列入《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2008-2015年)》中的华北马铃薯优势区,重点生产脱毒种薯、生产加工薯和鲜食薯。全市除集宁区以外,其它10个旗县市马铃薯播种面积均在30万亩以上,其中四子王旗近100万亩,2011年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100元,人均来自马铃薯产业的收入达到1500元左右,占到种植业收入的53%,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30%,马铃薯产业已成为我市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2009年3月,中日食品工业协会正式命名我市为“中日马铃薯之都”。
我市马铃薯产业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种子繁育自成体系。马铃薯良种繁育已形成从组培快繁、网室栽培、原种繁育到种薯规模化生产的完整体系,达到了每四年更换一次良种。
二是综合集成技术成熟。目前,高效节水技术已普遍推广,全市各类喷灌机达1800套,喷灌覆盖面积50万亩,膜下滴灌总面积达135万亩,滴灌马铃薯面积占到80%以上,良种、高垄载培、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全程机械化作业等技术得以组装配套,综合运用。
三是产业化水平提升。全市马铃薯产、加、储、销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马铃薯加工企业已发展到70多家,销售收入超百万元的加工企业达到19家,加工能力达65万吨,加上农户加工,总加工能力100万吨,加工转化率达到25%左右,马铃薯产业的综合增加值突破了30亿元,成为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
四是市场前景广阔。全市马铃薯储存能力近170万吨,其中大中型储窖规模储存100万吨,农户小储窖70万吨,基本实现了错峰销售,均衡上市。建成大型马铃薯交易市场11处,年交易量20多亿斤,鲜食薯销售遍及山东、江苏、云南、湖南、广东等20多个省市和俄罗斯、蒙古、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种薯销往广西、云贵、四川等地。
二、乌兰察布打造中国薯都的优势和主要举措
乌兰察布打造中国薯都有五大优势:一有独特的自然条件。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高原,马铃薯产区海拔1300-1500米,气候冷凉,结薯期的七、八月份平均气温17-21℃,昼夜温差大,而且土壤类型为栗钙土,多呈沙性,土壤疏松,非常适宜马铃薯生长。全市降水多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也正是马铃薯生长需水量最大的时期,雨热同季,对马铃薯生长发育极为有利。加之海拔高、空气干燥,不但有利于马铃薯块茎膨大、干物质积累,而且马铃薯的晚疫病发生频率低,传毒蚜虫少。同时,我市马铃薯耕作区地势相对平坦,具有机械化作业的优越生产条件。二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多年稳定在400万亩左右,年产量400-450万吨,种植面积和总产在全国地区级位居第一,占自治区马铃薯产量的40%以上,种薯生产面积达50万亩,其中原种一代生产面积达5万亩,加工专用薯基地达100万亩。此外,规模化种植马铃薯,土地、人力、电力成本都较低,投入产出效益明显。三有强劲的科研支撑。我市马铃薯的研究和种薯生产时间较早,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马铃薯遗传育种、专用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马铃薯模式化栽培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一些研究项目和技术成果在国内、国际处于领先水平。全国第一个马铃薯原种场、第一座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网室、第一个脱毒种薯组培室就建在乌兰察布;“马铃薯实生薯在生产上的应用研究”成果于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马铃薯无病毒种薯生产试验”于1980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马铃薯病毒血清鉴定”、“马铃薯实生种子杂交与利用”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乌兰察布市农科所参加了“六五”、“七五”、“八五”三个五年计划的马铃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从1986--2000年主持或参与了国际马铃薯中心的合作研究项目,育成“蒙薯10号”和“蒙薯11号”等10多个优良品种。乌兰察布市职业技术学院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备案,开设了“马铃薯生产加工系”,2008年秋季正式招生,在全国高等院校中首开马铃薯生产加工专业之先河。四有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乌兰察布市位于环渤海、京津冀、呼包鄂经济圈的结合部,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区的重要交通枢纽,通往蒙古、俄罗斯和欧洲的国际通道。北通陆地口岸二连浩特市,与蒙古国接壤;东与河北省张家口、京津地区相接;南与“煤都”大同市相临;西靠首府呼和浩特市。境内有两条国道、两条高速、1条省际大通道和七条铁路,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市政府所在地集宁区分别距北京336公里,大同100公里,呼和浩特130公里,包头280公里,二连浩特340公里,优越的区位交通为马铃薯运销终端市场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条件,同时,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发展,产地批发市场布局合理,现代物流发育较快,使我市马铃薯产品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市场优势。五有极具竞争力的品牌。2008年以后,我市向国家工商局注册了马铃薯“图木苏”(蒙语,意为马铃薯)产地标识和“敕勒川”商标,丰富了乌兰察布市马铃薯文化品牌。2011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了乌兰察布马铃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进一步扩大了“中国薯都”影响力,提升了乌兰察布马铃薯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近年来,乌兰察布在发展马铃薯产业上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强化组织引导,推进产业规模发展。我市将马铃薯产业作为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来抓,把推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纳入到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范围,切实加强对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为实现产业规模化、合理化发展,我市对马铃薯产业带进行了统一规划,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2010年,市政府提出并实施马铃薯“双百万”工程,即发展节水灌溉100万亩,发展旱作覆膜马铃薯100万亩。为了推进规模化种植,全市各地积极鼓励农村土地规范流转,引导农民以股份合作形式联户经营或与种植大户、企业进行参股经营,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213万亩,占总耕地的21%,80%以上种植马铃薯,不仅为规模化种植创造了条件,壮大了基地规模,而且有利于机械化作业,抑制种子退化,实现精准种植、精准灌溉、精准施肥,推动种植水平全面提升。在组织引导上,全市还加大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力度,目前全市建成“马铃薯示范园”11个,面积2.1万亩,今年又建设马铃薯精品示范田20万亩。为保障马铃薯种植基地效益,全市每年抽组500名科技人员,组成马铃薯科技服务集团,进村入户,推广各种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从整地、播种、施肥、浇水到田间管理进行全程跟踪服务。
(二)加大投入力度,保障产业顺利发展。近年来,我市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不断加大设施农业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有效发挥国家各类补贴和地方财政资金的扶持引导作用,促进了马铃薯良种良法特别是节水设施的快速发展。自治区马铃薯主产区良种补贴在我市连续实施8年,累计实施面积47万亩,2009年国家出台马铃薯原种补贴,我市累计承担40.95万亩,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又把马铃薯列入良种繁育补贴范围,这些补贴都及时发放到基地和农户。认真落实国家农机补贴政策,每年积极争取和筹措资金4亿元左右用于对节水农业的补贴,主要的补贴政策是:购买大中型喷灌机补贴一半,软管微喷每亩补贴200元,旱作覆膜每亩补贴20元;2009年以来,市委、政府加大对马铃薯滴灌的扶持力度,对推广膜下滴灌进行大力度补贴,其中市财政每亩补贴200元,旗县财政每亩补贴200元,农机补贴每亩234元。针对去年马铃薯市场出现价格低迷、销路不畅、仓储不足、加工收购缓慢等困难和问题,市政府拿出4.3亿元支持13家加工企业作为流动资金,确保企业满负荷生产,最大限度消化马铃薯,市政府拿出550万元补贴建设简易储窖。
(三)发挥科技助推作用,积极探索高效节水模式。通过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园区建设的带动,我市引入和大力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良种、高垄栽培、合理密植、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液体肥运用、病虫害综合防治、全程机械化作业等农机农艺措施得以大面积推广运用。针对乌兰察布严重干旱缺水的实际,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有地下水资源,从2009年开始,我们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综合集成运用各种先进的农机农艺措施的前提下,全市大面积推广更为节水的膜下滴灌,2009年,全市试验示范7万多亩,2010年达到33.4万亩,2011年达到50万亩,2012年又新增46万亩,膜下滴灌马铃薯单产水平达到2500公斤左右,比普通水地种植增产1000公斤左右。滴灌种植有以下几大好处:一是节水效果显著,传统漫灌种植马铃薯每亩耗水300-400吨,而膜下滴灌每亩只需耗水80-110吨,135万亩膜下滴灌比漫灌节水约2000万吨,相当于新建30座小型水库。二是节肥效果显著。膜下滴灌可使肥料有效利用率由过去的30%-40%提高到60%-70%,传统的漫灌种植马铃薯每亩用肥150-200公斤,而膜下滴灌每亩只需60-100公斤,滴灌比漫灌每亩节支80元。三是节能降耗。采用膜下滴灌一次每亩耗电15度,而漫灌一次每亩耗电65度,滴灌比漫灌每次节约电费28元/亩。四是投工费用低。滴灌比漫灌每亩省工5个,有效的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工开支。实践证明,推广膜下滴灌抗御了严重干旱,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干旱缺水地区发展节水农业的必然选择,是顺应天时、抗御自然灾害的革命性举措。
(四)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科技兴农,良种先行。我市从马铃薯良种这个源头入手,狠抓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升发展水平。目前全市马铃薯脱毒组培室达到2.09万平米,可生产脱毒苗1.2亿株,网室2800亩,生产脱毒微型薯4.5亿粒,原种10万吨,合格种薯100万吨。马铃薯良种繁育已形成从茎尖脱毒、组培快繁、温网室微型薯生产到原种一、二代繁育的完整体系。内蒙古嘉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马铃薯脱毒种薯和商品薯品种开发、仓储、销售及保鲜加工于一体的生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计划到2016年建成20万亩脱毒种薯优良品种示范基地,占领全国10%的市场份额。民丰薯业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现有1万平米马铃薯脱毒苗组培室,500平米脱毒研发中心,2200平米加工研发中心、8亩智能温室、30亩日光温室、350亩防虫网室、6万亩原种生产田、7万吨马铃薯种薯仓储库,2012年可生产微型原原种薯2亿粒,原种5万吨,为我市打造全国最大的种薯繁育基地奠定了基础。
(五)强化产业配套,积极推进产业体系建设。农牧业增效的潜力在产业化,产业化增效的关键环节在加工转化。我市坚持以工业化思路谋划马铃薯产业发展,采用“公司+农户”、“公司+基地”的发展模式,打破地域、行业界限,把资金、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集中。几年来,扶持和培育了富广公司、奈伦精淀粉公司、博仓薯业、卓资龙的、商都太美等一批马铃薯加工骨干企业,其中富广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马铃薯全粉生产企业,年产马铃薯全粉1.2万吨;龙的公司具备年产2万吨精淀粉、1400多吨薯蛋白的能力,薯蛋白填补了国内的加工空白;奈伦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年可生产精淀粉8万吨、变性淀粉4万吨。按照“大生产、大流通、一体化”的要求,我市不断强化流通服务、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着力扶持和发展马铃薯产、加、销协会,目前,全市成立马铃薯营销协会28个,马铃薯经济人280多人。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30-50万吨优质种薯由我市调往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宁夏等省区;约有160-180万吨优质商品薯调往北京、上海、广东、海南等地,并出口到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每年还为上海百事(中国)食品有限公司、北京辛普劳马铃薯食品公司、上好佳食品公司等企业提供加工专用薯。为有效解决鲜薯贮藏问题,我市在充分利用当地农户自建贮藏窑的基础上,政府部门做了大量的扶持、引导工作,以企业为主体,先后建设了装备世界先进调控设备的现代化储库8处储存能力达60多万吨,贮存能力200吨以上的储窖2700座,仓储设施的建设和进一步完善,实现了马铃薯销售旺季有序、淡季不淡,保证了马铃薯全年均衡上市。
(六)强化品牌文化建设,提升产业影响力。2008年、2010年我市成功举办了两届马铃薯文化节,2009年2月,在北京举办了马铃薯产业发展高层论坛,邀请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科技部等部委有关领导和中国农科院的有关专家、学者,为打造“中国薯都”建言献策。马铃薯文化节集技术研讨、种薯订货、市场推广、品牌宣传为一体,通过这一平台,既展示各种马铃薯相关产品和打造“中国薯都”的成就,又主动学习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同时也把我们的科研成果、发展模式、发展理念推向全国,提升了我市马铃薯产业的影响力。
三、“十二五”期间和今后一个时期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
马铃薯是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的主要农作物,营养丰富、全面、平衡,素有“地下苹果”、“第二面包”之称。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民族产业发展和推进农民增收致富,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在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战略是:按照“科技兴薯、稳定面积、提产保质、延伸链条、打造品牌”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以膜下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种植模式,全力建设一个园区(以嘉恒河民丰公司牵头的集宁马铃薯特色产业科技园区),打造三大基地(种薯、加工专用薯、鲜食薯三大生产基地),提高五大能力(科技支撑能力、基地规模能力、龙头带动能力、物流服务能力、品牌影响能力),健全六大体系(良种繁育体系、标准化生产体系、市场营销体系、精深加工体系、科技支撑体系、文化宣传体系)。到“十二五”末,全市建成设施马铃薯300万亩,亩产3000公斤;到2020年种植面积保持在450万亩的规模,平均单产达到1800公斤,总产稳定在800万吨。种薯基地稳定在150万亩,种薯产量达到250万吨以上;商品薯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产量达到550万吨。
为实现目标任务,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坚定不移地发展设施马铃薯,大幅度增加节水田面积。将马铃薯产业发展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紧密结合,利用三到四年时间将目前全市200万亩水浇地全部改造成滴灌,使传统的渠灌、畦灌退出农业生产,使全市马铃薯高效节水田总面积达到300万亩。同时不断提升节水设施的科技含量,加大科技培训、科技示范推广力度,节水增效并重,在扩大节水农田面积的同时,努力实现精准种植,精准灌溉,精准施肥,使新科技、新技术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继续推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打造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薯基地。大力实施“良种工程”,实现种薯优质化,实现组培、脱毒、快繁的规模化、工厂化生产,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按照培育加工原料型(薯条、薯片、薯泥)、全(淀)粉生产型和优质食(菜)用型以及良种繁育型四大系列用薯的需求,围绕现有的十几个成功品种进行大面积改良推广,依托科研和先进技术推进产业升级。我市将在市农科所和种子公司脱毒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中国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建成马铃薯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建设马铃薯育种与脱毒繁育中心,聘请全国知名的20名专家加盟,加上我市的14名专家,组成实力雄厚的专家团,每年定期召开学术会议,对马铃薯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联合攻关,为打造“中国薯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延长产业链条,促进薯业精深加工。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不断探索新机制,大力支持马铃薯龙头企业开发新产品,尽快形成淀粉、变性淀粉、全粉、薯类食品以至用马铃薯作原料的生物质能源等系列产品成龙配套的加工模式。我们将加快建设马铃薯产业园,通过全国和全球招商,吸引大型企业集团入住园区,开展精深加工,使30%的马铃薯实现转化增值,不断提高我市马铃薯产业的开发层次和产业素质。同时积极扶持建设马铃薯储库、储窖,到“十二五”末,全市新增马铃薯仓储能力180万吨,总仓储能力达到350万吨。
(四)抢抓政策机遇,着力拓展市场空间。一是继续扶持全市现有的马铃薯交易市场,巩固扩大产地批发市场原有的渠道,乌兰察布马铃薯电子交易信息平台正在建设中,同时,2012年我们将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在我市规划建设大型马铃薯期货市场,打造好更大更有辐射带动力的流通销售平台,提高我市马铃薯在全国大市场中的份额。二是抓住北京市与我市对口帮扶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我市马铃薯品牌和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积极与大型超市、大型批发市场实现无缝对接,使薯都的优质马铃薯产品真正进入首都。三是大力发展各种薯业中介服务组织,组建种植协会、运销协会等,组建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把流通搞活,把薯业的文章做活,让乌兰察布的马铃薯真正走向全国各地。(赵锦)
第二篇:中国信托业现状及信托投资公司战略发展构想
中国信托业现状及信托投资公司战略发展构想
邢成
第一部分 中国信托业现状
一、宏观政策背景
进入2001年,以《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中国信托业基本结束了长达三年的“盘整”格局,跃出谷底,步入规范运行的轨道。2002年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发[2002]第5号令,根据《信托法》和《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再次对《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其内容较原《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对信托投资公司业务开展的可操作性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使信托投资公司在发起设立投资基金、设立信托新业务品种的操作程序、受托经营各类债券承销等方面的展业空间有了实质性突破。按照新《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信托投资公司可以直接作为投资基金的发起人从事投资基金业务,而无需先成立基金管理公司,同时,信托投资公司设计信托业务品种可完全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而无须向中国人民银行报批核准。《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也于2002年6月13日正式颁发,并在7月18日正式实施,进而为信托投资公司开展资金集合信托业务提供了政策支撑。至此,由《信托法》、新《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文件和规定构建起来的信托公司规范展业的政策平台已经趋于完善。
二、中观行业整合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全国批准保留的信托投资公司为六十家左右,原则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保留一至两家,到2002年6月份之前,已有二十余家信托投资公司完成了中国人民银行要求的重新登记工作。其中主要包括:陕西国投、北京国投、平安信托、深圳国投、东莞信托、中国信托、中煤信托、大连华信、重庆国投、重庆新华信托、厦门国投、山东英大、吉林信托、上海国投、华宝信托、爱建信托、中海信托、金新信托等。预计2002年6、7月份全国大部分信托公司将完成第二批重新登记工作,余下少部分也将在年内全部完成。至此,获准保留的信托投资公司均已领到“准入证”,具备了全面开展规范化信托业务的基本条件。
当前我国信托业在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洗礼、重组、整合之后,主要体现出下述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相关法规的滞后性与外部环境趋于完善并存。尽管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信托法律体系尚不完善,相对信托实际业务的需求仍显滞后,如日本除基本法中设有《信托法》、《信托业法》、《兼营法》外,而且设立了种类齐全的信托特别法,主要包括:《贷款信托法》、《证券投资信托法》、《抵押公司债券信托法》等等。但应当说当前我国信托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比起信托业发展初期,已发生了明显改善。首先是法律环境的改善。除2001年分别正式颁布、实施了我国第一部《信托法》之外,同年还制定出了《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并在2002年5月再次对该办法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同时《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信托机构管理条例》也已出台或正在紧张地筹备制定之中。其次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全国保留的六十家信托投资公司完成重新登记后,公司的治理结构、内控制度、资产质量、专业人才队伍都进行了重大重组和整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了较大提升。特别是中国入世后,伴随着经济环境全球化的趋势,信托业的国际竞争与合作日趋显露,信托业的展业空间得以巨大拓展。与此同时,中国连续十几年创造经济增长率7%以上的奇迹,GDP总值2001年已达1万亿美元,财产积累和可支配主体多样化,各类发展基金和公益基金的日益增加,居民个人的货币拥有量及金融性财产快速增长,国企改革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要求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必须加以改革。这一切均要求迅速建立和完善一个以法人信托市场、个人信托市场以及公益信托市场共同构建的信托市场体系,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信托理财机构和理财专家队伍,提供种类齐全、多元化的兼具安全性和收益性的信托品种和相关服务。一个信托业强势崛起的时代已经到来。
(二)传统业务的局限性与信托品种不断创新并存。传统的信托业务实际上大部分基本都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信托范畴,不仅容易产生运营中的不规范,而且也很难为信托公司的长远、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依托。虽然在当前特殊和转轨期,还有部分信托机构较大程度的依靠资本市场投资、资金委托贷款等传统业务维系,但是一个更加广阔的充满希望和挑战回归本业的信托市场空间已经打开,一大批观念超前,按市场化规则运营的信托公司,运用全新的金融工具,按照市场导向和社会需求开发出大量的创新信托产品,例如:土地信托、公益信托、年金信托、职工持股信托、国有资产管理信托等等,从而使得信托业亮点频频,真正具备了金融支柱的态势。
(三)总量规模的控制性与信托机构相对稀缺并存。中国的信托机构自改革开放以来,最高峰时达一千余家。经过最近一次的重组整合之后,只保留了六十家,从数量上有了大幅度缩减,从业态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度上表面看似乎有所减弱,但与之相伴而至的是信托机构作为一类可以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金融机构同时具有了资源的稀缺性质。按照中国人民银行[2002]第5号令,《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信托业,任何经营单位不得在其名称中使用“信托投资”字样。面对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现存的信托机构无疑面临着一次空前难得的发展机遇。
(四)分业管理的专业性与信托业务多元化并存。我国目前采取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在对信托业规范管理的同时,也对信托业“金融超市”的特色带来一定约束,但分业经营的管理模式对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也同样具有约束效应。相比之下,信托业由于其经营范围的广泛性,产品种类的多样性,经营手段的灵活性和服务功能的独特性,可以对不同种类的市场需求和服务对象,通过信托品种的创新设计、组合运用,对信托财产和自有资金采取出租、出售、贷款、投资、同业拆放、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满足各类市场需求,具有极明显的综合优势。
三、微观机构现状
(一)从当前全国已保留的信托公司的股本构成和管理体制看,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传统模式型。政府背景,地方财政或政府投资,一股独大,企业机制、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缺乏活力和发展动力。当前主要忙于分业整合。危机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相对淡漠。
2、集团控股型。一些观念超前的信托公司熟悉资本市场和企业组织架构,在分业管理、信证分离、剥离证券的过程中,运用资本运作手段,组建集团控股公司(实际由信托公司发起创立、投资),然后通过股权关系控股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实业投资公司,例如浙江国投、上海国投、安徽信托、金新信托均属此类。其优势是在符合分业经营,信证分离的前提下,并没有实质性的丧失证券经营的资源,从而使信托公司不仅在业务拓展过程中空间广阔,回旋余地大,而且生存压力弱化,能够稳定渡过重新登记过程中的业务真空期,避免了因生存压力过大而冒险违规操作的诱因。
3、重大改制型。一部分信托公司在重新登记过程中,为更贴近市场,更符合市场运作规律的要求,适应中国入世的要求,引进多成份的投资者。在股本成份中,或大量引入业已存在的战略投资人或是极具指向性的民营资本,甚至是外资,从而在资本层面形成极具活力的股本结构,进而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制定全新竞争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贴近市场,大胆拓展。天津北方信托、金新信托、爱建信托均属此类。
4、企业内属型。依托某大型企业集团,基本扮演企业内部财务公司角色。,自主权较小,关联性大,运营相对稳定,生存压力小,收益较为均衡。英大信托(鲁能集团控股)、宝钢集团下属的华宝信托等均属此类。
(二)当前信托公司的经营现状和思路。
1、积极拓展,超前行动型。目前上海国投、爱建信托等,在市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均已实质性推出信托产品,正式上报人总行信托计划,分别介入上海重点基础建设和市政工程。包括上海轻轨项目、黄浦江外环越江隧道工程、复兴东路隧道工程等市政设施和基础建设,信托资金规模达数十亿元人民币。天津北方信托全国首家引进外资股份,并积极设计开发滨海新区基础设施投资信托;北京信托也在市政府的支持下,积极筹备参与奥运建设的融资体系中,拟发行不同种类的奥运建设信托收益凭证,进一步扩展市场份额。金新信托去年信托项下的受托资产管理新增业务达100亿。并在北京、上海各设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研究所,人员均在30-40人,前者侧重政策、法规;后者侧重实务和操作。同时在江、浙等较发达地区设立代表处,市场开发人员经系统培训后,直接在一线拓展市场并以强大的投行部、研究所、投资部作专业支持,跟进纵深服务。爱建信托提出“两大战略”,即抢滩战略和人才战略。“三大管理”,即强化成本管理、风险管理和流程管理,并在信托业首家获得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浙江国投引入“大投行部”概念,将投资银行部作为公司全部业务的枢纽,制定特殊政策,强力引入一批高学历、从业经验丰富的高级人才,以投行拓展业务,以投行运作业务,以投行提高和完成信托相关业务。此外,上海国投、安徽信托等七家信托公司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政策倾斜和出面协调下,已获国债承销资格,并正努力争取成为国债一级自营商。
2、蓄势待发,逐步摸索型。绝大多数信托公司经重组、申报、重新登记后,均已看到光明的发展前景,同时也感到巨大的生存压力,因为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所以,纷纷调整机构设置,改变分配机制,引进高级专业人才,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新业务、新产品、新投资领域和资金来源的研究和探索,并借助国处的一些经验和相关行业的专业力量。设计公司的发展规划、内控制度、分配办法以及一些较为系统的新产品储备。认真关注同行业业务进展情况,高度关注决策层的政策动向,及时配合地方政府、大区分行与人总行沟通和协调,在展业吃饭和遵纪合规的夹缝中探求和摸索,等待未来的发展机遇。
3、消极等待,态度悲观型。由于当前宏观政策面的约束,“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又刚刚出台,许多信托业务的展业细则不能配套,相关的财务、税收问题没有明确的说法和规定,信托公司目前实际是处在一个传统业务日渐收缩、规范,新业务又不具操作性,举步维艰、极端困难的真空阶段。从人民银行目前把握的标准看,面对社会公众发行的公募性质的资金集合信托业务尚没有彻底放开,而此类业务又恰恰是信托公司新业务品种最广阔的市场所在。因此,一些国有股份一股独大背景的信托公司(个别公司仍沿用处长、科长体制管理),把规避政策风险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因素,不愿主动探索,积极争取,不愿冒风险,不愿去尝试,抱着“车到山前”的思想,寄希望于决策层出台一步到位的新政策、新规定,给业务给出路。基本处在原地踏步等、靠、耗的状态。个别公司消极等待一切都明确化、格式化以后再开始运营。甚至也有一些信托公司认为此真空状态不是短期可以改变的,信托业作为一个独立行业,生存压力十分巨大。
4、观念超前,随遇而安型。还有一些大集团背景的信托公司,虽领导层或业务骨干对信托行业、信托公司、信托政策、信托前景的判断,认识都十分深刻、全面而正确,理念也很超前,在人事、机构等方面也作了一些相应调整和健全,但限于当前政策面的约束而集团实力十分强大,经济基础比较雄厚,又有相当固定的内部业务和收入或其他交叉业务。吃饭并不成问题。所以在拓展业务、创新品种、迂回进取、积极呼吁方面表现得有些无所谓。
第二部分 当前信托投资公司竞争环境分析
由于信托投资公司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中,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信托主业之上,在金融领域中定位模糊,业务范围不清,长期扮演“拾遗补缺”的角色,甚至在一定时期中集银行、信托、证券、投资等为一身,名为信托实为信贷,有的基本成为地方政府的附属物,因此一旦严格分业管理之后,伴随信银分离、信证分离的实施,信托业“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经营性缺陷就凸现出来。
伴随《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和实施,以及信托机构重新登记工作的完成,我国信托投资公司彻底告别业务范围混乱不清的历史,从以信贷、实业和证券为主营业务和主要收入来源的模式,转向以“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为主营业务,以收取手续费、佣金和分享信托受益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金融机构。根据《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托公司的业务范围可划分为五大类:
1、信托业务。包括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业务;
2、投资基金业务。包括发起、设立投资基金和发起设立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3、投资银行业务。包括企业资产重组、购并、项目融资、公司理财、财务顾问等中介业务,发起、管理投资基金,回清企业债的承销业务;
4、中间业务。包括代保管业务、使用见证、贷信调查及经济咨询业务;
5、自有资金的投资、贷款、担保等业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向企业和个人倾斜,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以及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的发展,商务信托市场成为我国信托市场的基础。目前和今后信托机构间的竞争主要集中于此,同时,信托投资公司还分别面临来自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的挑战和竞争。
一、资金信托业务
在此领域竞争程度最为激烈,竞争对手最为集中。虽然从理论上讲,信托投资公司不仅可以选择证券投资,还可以运用信贷、拆借、项目投资等多种途径进行组合管理,但是,由于业务范围的固定性与市场的非专属性,信托投资公司面临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激烈竞争。
(一)商业银行。与信托公司形成竞争关系的商业银行业务主要是指委托存贷款和投资证券、投资基金。其中委托存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其在资金网络、信誉、服务手段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托管证券投资基金资产是商业银行的专有业务,其他机构无权介入。而信托公司则要受制于分支机构和结算职能。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商业银行在委托贷款和基金资产托管市场将居于主导地位。
(二)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对信托公司资金信托产生严峻挑战的主要是其委托资产管理业务。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投资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之一便是委托资产管理。1998年美林证券来自于资产管理的利润为42.02亿美元,摩根斯坦利达到28.49亿美元,分别占其总利润的11.72%和9.15%。伴随我国证券市场的完善和发展,目前上市公司已达1200余家,流通总市值达13000亿元,居民储蓄余额已超过8万亿元,存在巨大的资本市场的投资需求,巨额的企业资金和民间资金都极欲在资本市场进行投资并谋求增值,证券公司的委托资产管理业务迅速增加。面对巨大的需求,我国已正式颁布相关法规,允许证券公司设立专职从事于委托资产管理业务的控股子公司。伴随证券公司此项业务项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并将对信托公司的资金信托业务产生强烈冲击。
(三)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业务是重要的信托业务,也是最具发展前途的资金信托业务之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2]第5号令,对《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修订,对信托公司开展基金业务做了重大突破,在第二十条中明确规定:信托投资公司“受托经营法律、行政法规允许从事的投资基金业务,作为投资基金或者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从事投资基金业务。”此规定使信托公司具备了基金管理公司的职能,充分体现了回归信托本业的宗旨。
按照国际上对基金的划分,可分为证券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创业)投资基金,而目前,在我国真正具有可操作性或已形成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只局限于证券投资基金。由于我国采取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战略,基金管理业发展迅速,截至2001年底,我国的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共48只,专业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10家,3支开放式基金已面向社会公开发行,这些业已存在的基金管理公司就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而言,无论从人才、资金和管理上都具有很明显的优势,而其在产生后的四年间,在政策扶持下,已基本确定了其在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主导的地位。这必将对资金及信托市场产生一定冲击,使信托投资公司在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投资银行业务
按照《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规定,信托投资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便是包括投资银行业务,而且国际上一些著名信托机构投资银行业务收入构成其主要利润来源。但我国信托投资公司由于历史因素,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领域中面临证券公司和专业企业咨询公司的有力竞争。上市公司股票发行承销、国债、企业债券承销业务,特别是拟上市企业资产的重组、购并及财务顾问等中介业务,均为证券公司的传统业务。信托公司过去虽也不同程度地介入过一些此类业务,但专业化程度和涉及范围均存在较大差距。
其中较为重要的客观原因之一是企业的重组、购并等中介业务经常与证券市场紧密关联,即最终目标往往是以股票的发行和上市公司的重组,显然证券公司更具优势。与此同时,伴随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以及改革的深层要求,国内出现了一批专业化、高水平的企业发展咨询公司,从企业经营目标到专业队伍建设,完全按各类投资银行业务的展业规律构架,效率高、成本低、运转灵活、针对性强。此外,伴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许多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机构和咨询公司也看中这片广阔的市场,纷纷抢滩登陆,分割市场分额,甚至出现了国内信托机构请麦肯锡这样的境外公司为其制定发展规划的案例。
三、信托机构间的竞争
由于我国信托公司历史上多数基本是由国家创办和经营的,许多地方政府办的信托公司甚至演变成地方政府的附属物,主要服务于地方政府自筹的基本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所以信托投资公司从一开始就承担了一部分政府的职能,政府职能强化的效应就是信托机构业务发展空间的条块分割,地域性极强,各信托机构之间基本没有合作,同时也较少竞争。
但伴随此次信托投资公司的整合和重组进程逐步接近尾声,大多数信托机构对股本结构、企业模式、内控机制、管理体系均按照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和市场化标准进行了重大调整,基本消除了以前行政干预严重,按行政命令办事的现象,实现了全部资源科学化、市场化配置的模式。同时《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也为信托机构的市场化运营提供了政策支持,一些观念超前、机制灵活的信托投资公司已将业务发展战略目标在全国乃至国际范围内统筹安排。新疆金新信托、新疆国投、厦门联合信托、青海庆泰大举入驻上海,已为此趋势判断做出了强烈信号和诠释。在信息汇集、资金运用、项目拓展、产品营销诸环节,把市场需求作为唯一导向和衡量标准,不分行政区域,不分境内境外。信托机构之间的全方位竞争态势已初现雏形。
综上所述,在证券投资领域中的资金信托和投资银行业务,信托公司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从事着通质的业务,客户资源和市场定位具有趋同性,而信托公司业务规模小、专业力量弱、进入时间晚,加之信托机构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凸现,信托公司要想在竞争中占得先机,必须在运营机制和发展战略上采取根本性的变革。
第三部分 信托投资公司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
一、市场区域战略
信托投资公司的市场区域基本定位应为:依托本地经济、覆盖国内市场、涉足国际业务。
(一)起步期。以本地经济作为市场拓展的中心和重点,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政府资源,确立在本地区市场份额的绝对优势。在市场培育的初期主要注重信托投资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以及理财服务特色和优势的培养,为公司的中长期战略发展和超常扩张做准备。
(二)发展期。利用各公司所在各个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当中的不同地位,充分发挥各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科技产业园区、港口等独特的优势,辐射周边地区及全国市场,与业内同行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不同领域的业务开展中形成战略同盟,利用各自的优势,共同拓展信托市场。初步确立本地区的首要位置。
(三)成熟期。以产业整合、资本运营为手段,通过交易性扩张战略实现市场化的横向联合,以建立同业战略同盟关系、成立金融控股集团、公司上市以及与国外同业实质性合作等模式和载体,将公司业务在境内外全面展开,使公司真正成为一个跨区域经营的国际化信托机构。
二、集团化发展战略
从国际信托机构发展趋势看,我国信托业必然还会发生一次完全市场化的整合和重组。规模巨大、业务齐全、经营混业、全方位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的“信托航母”在不久的将来呼之欲出。因此信托投资公司必须未雨绸缪。
(一)加快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步伐。
信托投资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目标,是要实现国际化运营,在策略上,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发展过程中设立以下几个分目标:
1、增加高层交流和互访,为进一步的合作奠定基础;
2、开展交流与合作,引进、吸收、学习国外同业的先进管理经验、管理手段,提升公司整体业务水平;
3、合作创新开发、设计信托产品,在学习国外同业的基础上,创新地发展自己的品种和业务;
4、合资成立基金管理公司,联合进行基金营销和管理,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合作,与国外同业结成战略同盟的关系,为进一步实质性合作创造条件;
5、合资成立投控股专业公司;
6、股权合作,在股东中真正实现引入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在所有权结构、业务、经营理念上真正实现国际化。
(二)建立金融控股集团,开展集团内混合金融业务。信托投资公司目前多数自身都拥有投、控股公司,其中包括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房地产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与各大集团公司有众多直接或间接的资产关系。因此,应抓紧时机,以信托投资公司为旗舰,通过资产重组和剥离,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或控股集团公司。
1、金融资产评估、剥离和整合。以信托投资公司为主发起人和控股股东,将原有关单位所涉及的对所有金融企业的投资全部剥离作价,以净资产折股方式或通过股权转让方式投入控股集团公司,再向外适当招股,形成资本金总额达到较大规模的有限责任公司,进而形成一个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证券投资、实业等各类金融机构及行业齐全的大型金融控股集团,实现集团金融业务的混合业务构架,彻底消除信托投资公司原来业务方向和盈利来源单一的制约。
2、委托管理。在上述基础上,通过运用表决权信托或国有资产管理信托等信托工具,将集团公司所持有的金融机构的股份以信托方式委托给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和处置,使信托投资公司成为各金融机构的实质性股东,达到投、参、控股各类金融机构的目的。并通过委托管理的方式,进一步实现控股集团层面的空壳化,避免控股集团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同时与信托投资公司之间产权明晰、利益清楚,控股集团仍获取投资收益,信托投资公司也增加了管理佣金收入,实现了“双赢”。控股集团公司基本架构如下图
(略)
3、重组上市。在集团和信托投资公司资产结构全部整合完毕,业务运营成熟,管理全面到位后,选择恰当时机,通过再次剥离重组,实现集团或信托投资公司公开上市,发行股票。
三、人才构建战略
人才是现代企业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司的可持续能力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结构、素质、知识和年龄层次等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人为本,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最终和最高的目的。
信托机构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面对接踵而来的制约因素基本分为三个梯次:第一阶段是信托资金的筹集问题;第二阶段是信托资产的投向问题;第三阶段是信托资金的管理、回报和兑付问题。因此,信托公司要顺利解决上述“瓶颈”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必须建立起四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一)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按照通行的定律,公司的核心业务80%的利润,实际上是由20%的高管或专业人员承担和完成的,一支经过专门训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完美的人格品质、灵敏的市场嗅觉、综合的业务能力的职业经理队伍将是公司兴衰的重中之重,(二)高素质的理财队伍。
信托机构生存的支点是委托人对信托投资公司的信任,这种信任不仅是道德上的信任,因为信托机制的建立需要信托财产完整的存续和良好的回报来维系。因此《信托法》中将诚实、信用、谨慎、有效作为信托机构的基本义务和原则,而信托公司的天职必然,也只能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代人理财、助人致富。这就要求信托机构具有一大批精通政策法规,掌握投资技巧,了解市场动态,熟悉投资对象的理财专家,进而使信托投资公司真正具备专家理财的水准和能力,高素质的理财队伍的建立和理财特色的形成也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高素质的研发队伍。
现代金融是风险高度集中的行业,这一特征使得金融业成为一个知识、信息、技术、高度密集和快速更新的行业。特别对信托机构而言,金融创新已成为其发展壮大的能动性要素,是公司成败的关键,这种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尤为突出。公司要不惜重金广揽人才,全方位运用最前沿的金融工具创新信托业务,要迅速建立一整套包括产品设计研究、市场开发研究、资本运营研究、网络信息收集研究、技术开发研究、公司制度研究、战略决策研究、企业形象研究、企业文化研究、公共关系研究等在内的研究创新体系,确保公司适应迅速变化的外部、内部环境,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高素质的营销队伍。
实现公司产品与市场需求的紧密对接,必须拥有一批精干高效的营销专业人才。高水平的营销人才应具有先进的营销理念,高超的营销技巧,现代的营销手段,广泛的营销渠道,丰富的营销载体以及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与之对应的是先进的激励机制和系统的培训体系。
四、市场营销战略
(一)主动出击与形象吸引相结合。
在信托投资公司发展初期,建立理财服务中心和市场拓展部,一方面由营销经理和市场拓展人员主动走出去,拓展市场、开发客户、推销公司产品;另一方面通过营销人员和新闻媒体的宣传和推介,在理财服务中心设立理财专家工作室,开展日常业务,从而使被动委托人能够“坐享其成”,而主动委托人能够“寻财有门”,从而公司形成一个动静结合、进出有序的营销体系。
(二)立足本土与异域拓展相结合。
在发展初期,信托投资公司可先以本市和周边省市为营销范围,逐步覆盖本地区并进一步辐射全国,在信托机构打破行政分割,划分全国市场份额的第一时间占得先机,赢得主动,在本地区乃至国内有一定的地位后,信托投资公司最终目标是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
(三)独立扩张与战略同盟相结合。
在完全按照供求规律和市场化选择确定公司的营销范围和对象的过程中,既可以采取设立代表处、分支机构、代理机构等方式独立扩张;还可以通过国内外同业,按照市场原则建立紧密或半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代销、分销、包销、承销等方式,借船出海,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精英团队与普及推广相结合。
信托产品的营销方式既不同于保险公司业,也不同于证券公司,有其专属的特性。因此,营销主渠道应是一支业务素质全面,营销技巧高超,与公司具有紧密归属关系的营销经理队伍。针对某些集合性信托品种则可灵活运作,借助一些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或者保险公司的营销网点和人员配合做普及推广的营销业务。
(五)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在营销手段、渠道和载体的选择过程中,应组合运用传统手段和现代技术,在充分运用各种媒体进行信托业务和信托知识宣传以及通过营销人员进行推介、直销的同时,深入研究和开发电子商务的销售功能,通过电子网络,针对高端客户和中产阶级进行营销手段的创新,从而在提高营销效率,降低营销成本费用,而且可以提升公司现代企业的形象。
五、业务定位战略
(一)财产管理业务。信托投资公司回归本业,财产事务管理,是信托业的基本功能,因此,信托投资公司业务创新应重点突出此类业务。即以本地区的经济建设为核心,以资金信托为手段,以四个领域为突破口,全面迅速的形成信托投资公司的核心盈利模式。
1、构建实业投资领域信托产品体系,确立可靠稳定的资金出口和公司盈利核心。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国民经济高速稳定的增长,各个地区巨大的经济总量和大量收益稳定的存量资产的变现需求,及其收益稳定现金流充足的特点,必然会形成信托投资公司信托业务的重要展业领域和主要利润来源。同时也会对追求长期收益稳定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形成相当吸引力,保证资金来源的供给。
针对国家及本地区五年发展规划中列入的全部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系统梳理一遍,分别公益项目、公共项目和特许经营项目三个层面进行筛选,特别是对第三类项目即投资周期适中,短期收益明显,有现金流保证,属政府专属或特许经营的项目,要果断切入,大力拓展。尽快推出以高速公路、桥梁收费权或经营权等为投向的专项资金信托;以环保产业为投向的专项资金信托;以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经营权为投向的专项资金信托等。此类以投资于实业经济方向的专业资金信托,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涉足,是信托投资公司树立信托品牌、提高信托市场占有率的捷径,也是与实业经济的最佳结合点。
2、逐步推出并迅速扩大个人资金信托业务规模,保证公司信托投资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
目前我国由于政策因素,个人资金信托几乎是空白,而我国居民储蓄余额规模巨大,八次降息和利息所得税的开征,使得银行储蓄回报已十分低下,因此抓住这一难得历史机遇,大规模推出个人资金集合信托和个人财产管理信托,充分发挥信托投资公司专家理财的优势,在这一段个人资金投向的真空期中,迅速扩大信托投资公司的影响,提升公司信誉,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确立长期竞争的优势,进而确保公司业务开展所需资金有充足的来源保障。
3、全面介入证券领域的资金业务竞争,在产品创新中寻找立足点。
在证券投资基金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方面,由于政策因素和体制因素,一些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已占得优势,且竞争激烈。但这一领域同时具有开放度较高、拓展空间广阔、进入成本较低的特点,因此信托投资公司不能轻言放弃,应用战略眼光,以后发建立的制度和人才优势作为参与竞争的立足点,针对现阶段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理财业务集中在股票市场,低风险收益型的证券投资领域还是一个空白,信托投资公司应突出自身特色,系统推出各种收益型信托品种,如国债投资基金、货币市场投资基金等,在管理各种退休年金、公益性资金上开辟市场,形成独特的“双低型”信托产品体系,逐步树立在这一领域的品牌和信誉,从而在证券投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4、综合运用国有资产管理信托、附担保公司债信托、房地产信托等创新信托工具为本地区转变政府职能,盘活国有资产,改革投、融资体制,搞活国有企业,服务外资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提供综合性的融资平台和金融工具。
首先,信托投资公司应及时抓住各地区当前国企改革和资产重组的难得机遇,针对国有资产产权主体虚置、政企不分、股权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运用信托制度,提供市场化的解决方案。在对国有企业资产清产核资和量化的基础上,采取信托方式将之委托信托投资公司以市场化方式管理和运营;通过股权投资信托,对职工持股、期权设计、企业战略性改造、重组中发挥作用。同时信托财产独立性的法律地位,能够使不良资产与债权人、债务人的其他利益相区别。因此在盘活不良资产、优化资源配置中,信托投资公司可以确立独有的专属市场领域。
其次,伴随我国《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修订工作的逐步完成,企业债券监管发行的市场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企业债券市场将加快发展。信托投资公司可以通过设立、附担保公司债信托根本解决发行人及担保人经营状况在债券存续期发生较大变化,债券投资人的权益无法得到保护的难题。以公司债发行人作为委托人,以所有公司债投资人为受益人,信托公司作为委托人,为全部债券投资人取得债券受益权与担保权,并替债券投资人管理与处分担保物,及时监控发行人、担保人、担保物的情况,代投资人追偿债权。这一信托业务的开展将为本地区内外资企业在银行和证券市场之外开辟另一条全新的融资渠道,为信托投资公司对企业提供信托服务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也为信托投资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利润来源。
(二)投资基金业务。
基于政策面的有力支撑,信托公司可以直接发起、设立投资基金。可以说基金业务是信托公司最典型、最规范、最具前景的业务,同时也是汇集金融高科技成份最多的业务。许多信托投资公司目前已参股基金管理公司(严格讲是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因此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今后公司应把业务重点放在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的组建和管理上,并充分整合现有机构资源,尽快培养和建立一支基金管理专家队伍,挖掘滨海新区资源,联合行业巨头,探讨与外资合作,捕捉高成长型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将该业务作大作强。
1、产业投资基金业务。根据目前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以中国入世为契机,各地区及全国范围都将面临一次行业的大整合。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更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这一切都需要大规模资金投入。
产业投资基金的组建和管理,是信托投资公司业务创新和利润增长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信托投资公司可依托有直接投资经验和有关产业方面专业人才的优势,作为基金发起人,按封闭式要求,向社会募集适当规模的资金份额,组建不同投资目的的产业投资基金,分类选择高成长型、行业好、市场前景好、运作规范的拟上市公司以及题材广泛、机制灵活、可塑性强的已上市壳资源公司,分别进行产业投资、股权投资、资产置换和行业重组,在被投入企业上市以及完成重组置换后,视条件转让股权或通过分红实现稳定受益。
2、风险投资基金。针对我国目前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的趋势,各地纷纷成立了科技园、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孵化器等基础设施和中介机构,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聚集和培养了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型中小民营企业的现状,信托投资公司可通过组建和管理风险投资基金解决上述企业创办、扩张重的资金需求。风险投资基金是产业投资基金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信托投资公司可以通过公募或私募方式,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并通过与所属风险投资管理公司合作,进行专业化管理,该基金重点投资和扶持高科技企业和项目,特别应以拟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高科技企业为重点,把投入机制和推出机制结合起来运用。既可以增加公司受益,又可以规避大的风险。
在逐步摸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配合相关政策的支持,应积极尝试与国外基金合作的模式,进而使信托投资公司的基金管理业务,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更高的管理水平上运行。同时还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手段的投资理念,逐步完善不同基金的管理体制和风险控制体系。
(三)开展投资银行业务,链接产、融资本。
与某些金融机构相比,虽然信托投资公司在某些投资银行业务领域有一些局限性,但信托投资公司既有融资功能,有又投资功能;信托投资公司既可以涉足货币市场,又可以涉足资本市场;是金融机构中唯一可以直接联结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金融机构,这些构成了信托投资公司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特有的天然优势。信托投资公司开展投行业务是联系机构客户的主要渠道,也是公司筛选、发掘投资项目,开展信托业务的基础,尤其是通过投行业务的开展,可以促进信托投资公司结合自身管理优势,探索一条依托产业资本的发展道路。
1、链接社会资本,促进产业资本扩张,实现“双赢”效应。
信托投资公司对目标企业既可以融入长期投资,改善其资本结构;也可组合不同融资工具,引入阶段性资金,如信托贷款、项目融资、桥式资金等等。从而实现小资本驱动大资本,促进企业资本规模的超常发展。进而在企业成长壮大的同时,实现信托投资公司的利润收益。
2、提供公司理财、财务顾问服务,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增加无风险收益规模。信托投资公司营主动拓展中介业务,为目标企业优化财务管理提供金融工具,提高目标企业整体资金的运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构建目标企业内部的财务服务与对外融、投资相结合的合理框架。在产融资本密切融合的过程中实现信托投资公司的无风险管理收益。
3、创新职工信托产品体系,优化企业内部人力结构,为信托业务开拓新领域。
通过对目标企业职工设计房屋贷款信托、工会互助信托、养老年金信托、子女教育信托、职工持股信托等信托品种,有效实现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紧密结合,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系统的激励机制,使企业资金支出的回报性更加精确,福利水平不断提高。从而通过信托产品的运行,使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增加职工收益之间产生更加同步、联动的契合点。与此同时也必然给信托投资公司的信托产品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4、积极探索金融工具创新,引进国外先进的信托工具,运用金融工程进行资产证券化,在信托产品的设计和流通中加入期权、期货和远期的手段,创造和引导信托市场。
结语
公司构架的合理性、员工队伍的专业性、市场定位的独特性、产品创新的前瞻性、风险防范的严谨性共同构成了信托投资公司的盈利能力;
以本地经济为依托、以实业领域为起步、以多元化组合为特色、以市场选择为原则、以金融创新为动力形成信托投资公司的盈利模式;
资金信托业务、投资基金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构成信托投资公司核心盈利手段。
作者单位:天津北方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战略发展研究所
第三篇:中国信托业现状及信托投资公司战略发展构想
中国信托业现状及信托投资公司战略发展构想
邢成当前信托投资公司竞争环境分析
由于信托投资公司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中,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信托主业之上,在金融领域中定位模糊,业务范围不清,长期扮演“拾遗补缺”的角色,甚至在一定时期中集银行、信托、证券、投资等为一身,名为信托实为信贷,有的基本成为地方政府的附属物,因此一旦严格分业管理之后,伴随信银分离、信证分离的实施,信托业“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经营性缺陷就凸现出来。
伴随《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和实施,以及信托机构重新登记工作的完成,我国信托投资公司彻底告别业务范围混乱不清的历史,从以信贷、实业和证券为主营业务和主要收入来源的模式,转向以“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为主营业务,以收取手续费、佣金和分享信托受益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金融机构。根据《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托公司的业务范围可划分为五大类:
1、信托业务。包括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业务;
2、投资基金业务。包括发起、设立投资基金和发起设立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3、投资银行业务。包括企业资产重组、购并、项目融资、公司理财、财务顾问等中介业务,发起、管理投资基金,回清企业债的承销业务;
4、中间业务。包括代保管业务、使用见证、贷信调查及经济咨询业务;
5、自有资金的投资、贷款、担保等业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向企业和个人倾斜,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以及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的发展,商务信托市场成为我国信托市场的基穿目前和今后信托机构间的竞争主要集中于此,同时,信托投资公司还分别面临来自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的挑战和竞争。
一、资金信托业务
在此领域竞争程度最为激烈,竞争对手最为集中。虽然从理论上讲,信托投资公司不仅可以选择证券投资,还可以运用信贷、拆借、项目投资等多种途径进行组合管理,但是,由于业务范围的固定性与市场的非专属性,信托投资公司面临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激烈竞争。
(一)商业银行。与信托公司形成竞争关系的商业银行业务主要是指委托存贷款和投资证券、投资基金。其中委托存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其在资金网络、信誉、服务手段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托管证券投资基金资产是商业银行的专有业务,其他机构无权介入。而信托公司则要受制于分支机构和结算职能。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商业银行在委托贷款和基金资产托管市场将居于主导地位。
(二)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对信托公司资金信托产生严峻挑战的主要是其委托资产管理业务。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投资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之一便是委托资产管理。1998年美林证券来自于资产管理的利润为42.02亿美元,摩根斯坦利达到28.49亿美元,分别占其总利润的11.72%和9.15%。伴随我国证券市场的完善和发展,目前上市公司已达1200余家,流通总市值达13000亿元,居民储蓄余额已超过8万亿元,存在巨大的资本市场的投资需求,巨额的企业资金和民间资金都极欲在资本市场进行投资并谋求增值,证券公司的委托资产管理业务迅速增加。面对巨大的需求,我国已正式颁布相关法规,允许证券公司设立专职从事于委托资产管理业务的控股子公司。伴随证券公司此项业务项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并将对信托公司的资金信托业务产生强烈冲击。
(三)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业务是重要的信托业务,也是最具发展前途的资金信托业务之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2]第5号令,对《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修订,对信托公司开展基金业务做了重大突破,在第二十条中明确规定:信托投资公司“受托经营法律、行政法规允许从事的投资基金业务,作为投资基金或者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从事投资基金业务。”此规定使信托公司具备了基金管理公司的职能,充分体现了回归信托本业的宗旨。
按照国际上对基金的划分,可分为证券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创业)投资基金,而目前,在我国真正具有可操作性或已形成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只局限于证券投资基金。由于我国采取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战略,基金管理业发展迅速,截至2001年底,我国的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共48只,专业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10家,3支开放式基金已面向社会公开发行,这些业已存在的基金管理公司就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而言,无论从人才、资金和管理上都具有很明显的优势,而其在产生后的四年间,在政策扶持下,已基本确定了其在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主导的地位。这必将对资金及信托市场产生一定冲击,使信托投资公司在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投资银行业务
按照《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规定,信托投资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便是包括投资银行业务,而且国际上一些著名信托机构投资银行业务收入构成其主要利润来源。但我国信托投资公司由于历史因素,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领域中面临证券公司和专业企业咨询公司的有力竞争。上市公司股票发行承销、国债、企业债券承销业务,特别是拟上市企业资产的重组、购并及财务顾问等中介业务,均为证券公司的传统业务。信托公司过去虽也不同程度地介入过一些此类业务,但专业化程度和涉及范围均存在较大差距。
其中较为重要的客观原因之一是企业的重组、购并等中介业务经常与
证券市场紧密关联,即最终目标往往是以股票的发行和上市公司的重组,显然证券公司更具优势。与此同时,伴随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以及改革的深层要求,国内出现了一批专业化、高水平的企业发展咨询公司,从企业经营目标到专业队伍建设,完全按各类投资银行业务的展业规律构架,效率高、成本低、运转灵活、针对性强。此外,伴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许多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机构和咨询公司也看中这片广阔的市场,纷纷抢滩登陆,分割市场分额,甚至出现了国内信托机构请麦肯锡这样的境外公司为其制定发展规划的案例。
三、信托机构间的竞争
由于我国信托公司历史上多数基本是由国家创办和经营的,许多地方政府办的信托公司甚至演变成地方政府的附属物,主要服务于地方政府自筹的基本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所以信托投资公司从一开始就承担了一部分政府的职能,政府职能强化的效应就是信托机构业务发展空间的条块分割,地域性极强,各信托机构之间基本没有合作,同时也较少竞争。
但伴随此次信托投资公司的整合和重组进程逐步接近尾声,大多数信托机构对股本结构、企业模式、内控机制、管理体系均按照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和市场化标准进行了重大调整,基本消除了以前行政干预严重,按行政命令办事的现象,实现了全部资源科学化、市场化配置的模式。同时《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也为信托机构的市场化运营提供了政策支持,一些观念超前、机制灵活的信托投资公司已将业务发展战略目标在全国乃至国际范围内统筹安排。新疆金新信托、新疆国投、厦门联合信托、青海庆泰大举入驻上海,已为此趋势判断做出了强烈信号和诠释。在信息汇集、资金运用、项目拓展、产品营销诸环节,把市场需求作为唯一导向和衡量标准,不分行政区域,不分境内境外。信托机构之间的全方位竞争态势已初现雏形。
综上所述,在证券投资领域中的资金信托和投资银行业务,信托公司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从事着通质的业务,客户资源和市场定位具有趋同性,而信托公司业务规模些专业力量弱、进入时间晚,加之信托机构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凸现,信托公司要想在竞争中占得先机,必须在运营机制和发展战略上采取根本性的变革。
第四篇:打造“中国凉都”休闲度假新高度
打造“中国凉都”休闲度假新高地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号文件)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下发,对于贵州这样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无凝是雪中送炭,是贵州各族人民想发展、盼发展中送来的及时雨。这个纲领性的文件,给我们带来了太多鼓舞、振奋、惊喜和感动。它标志着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两加一推”、“三化同步”建设进入了又好又快、更快更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机遇期。我强烈地感受到有一种责任在激励着我,有一种使命在召唤着我。
结合文件精神和我市实际,我局紧紧抓住我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牢牢把握长期制约我们发展的瓶颈和短板,从中寻找政策支持和机遇,共提出40多个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旅游发展等相关的项目。
国务院2号文件明确了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的指令,省委、省政府发出了“建设旅游大省”的战斗号令,市委、市政府吹响了打造“乌蒙之巅”、“夜郎故地”、“大三线探秘”、“亚高原运动”等特色旅游品牌,建设西部旅游集散地和旅游目的地的集结号,我感到六盘水旅游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六盘水旅游发展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六盘水旅游发展的后发优势将随着2号文件的实施逐步迸发。
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在全省的这个板块中确实是一个短板。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这个城市过去的定位是“江南煤都”。它的能源资源极其富集。由于受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制约,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没有一个成熟的景区;有一个个品位极高的旅游资源点但没有旅游线进行连接;有“中国凉都”这个独特的品牌但没有产品体系支撑。旅游是一个绿色产业,是一个创意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从新业态旅游观看,我市完全可以打造资源型和创意型互为补充的旅游产业。我们深信,在国发2号文件的引领下,在贵州省旅游发展大会的强力助推下,只要我们抢抓机遇,干字当头,奋力拼搏,六盘水一定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从江南煤都到中国凉都的华丽转身。六盘水的旅游业一定会后来居上。
旅发大会的召开是我市旅游发展的加速器。从2006年黄果树大瀑布到2007年荔波小七孔,拉开了贵州旅发大会的序幕,2008年“天下西江”一鸣惊人,2009年“遵义会议”续写经典,2010年“梵天净土”走向世界,2011年万峰湖脱颖而出,2012年“百里杜鹃”描绘精彩。一次次旅游发展大会是实力的比拼;创意的演译;速度的竞争,2013年中国凉都第八届旅游发展大会将上演一场美伦美奂的旅游盛宴。为了完成2012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增比进位中不拖全市的后腿,当前要做好做实的重点工作是:
一、以承办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鼓干劲、增信心,强力推进六盘水旅游实现新跨越
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用超常规的办法和措施抓好旅游发展大会及十大工程中的项目建设,迎接大会的胜利召开。打造中国凉都“城市与休闲度假”旅游新模式。力争旅游发展一年大变样,两年上台阶,三年换新貌。
用足用好国发2号文件里的政策,在文件中发现机遇,寻找文化与旅游、工业与旅游、农业与旅游、城市与旅游、生态建设与旅游、水利与旅游等方面融合发展的机遇后,编制一批涉及旅游新业态发展项目,完善原有旅游项目的可研和环评等手续,拿出一批叫得响的项目。
创新招商引资形式,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利用外事侨务资源和渠道,发挥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作用、学招商,敢招商,会招商,适时召开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及旅游资源推介洽谈会。
加大与国家旅游局、省旅游局及省直相关部门的对接,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积极配合市直各部门争取国家和省的项目和资金。做好与国家开发银行的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最大限度的使用好这个融资平台。使旅游基础设施项目能实质性落地。
加大旅发大会的宣传力度,借船出海,借势造势。借助“爽爽的贵阳”宣传“中国凉都”,借助旅发大会,打造“魅力凉都”;借助“多彩贵州”,建设“精彩凉都”。
二、围绕“三化”抓旅游,促进我市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围绕工业化抓旅游。我市是“三线建设”最早的城市。“三线文化”、“三线精神”是需要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水钢、三大矿务局、新型的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等,都具有开发工业旅游的丰富资源,有的已经具备了一定条件。可以打造三线建设博物馆、矿山博物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煤怎样变成化工的”、“风怎样形成风电”等工业旅游。
围绕城镇化抓旅游。重点打造中国凉都避暑休闲目的地。以市为中心,红果、平寨为次中心,形成东西南北四线游、春夏秋冬四季游、民族节庆文化游等旅游线路。
围绕农业现代化抓旅游。按照市出台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实施意见,围绕“四在农家”、美好家园、民族村寨、节庆活动、特色小镇及农业产业园区、水利景区、交通主干线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打造“观光娱乐型”、“生态休闲型”、“农事体验型”、“民族文化型”、“康体运动型”等多形式的乡村旅游。
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商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神秘的夜郎文化、多姿的民族文化是我市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根基。要充分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努力扶持水城农民画、民间剪纸、蜡染、挑花、刺绣等旅游商品上规模、上档次,成为高端旅游商品。
三、强化增比进位意识
全方位进行旅游基础数据的摸底调查,盘活存量资源,科学合理界定统计范围,摸索创新旅游收入统计的方式,开展统计工作培训,按照国家旅游统计卫星帐户等规定和要求,努力完成50亿的旅游收入。在全省的排位上力争在增速上保住第一,在收入上进一位。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景区打造,通过“五个六盘水”的建设,通过我们的城市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等全面发展,我们的旅游收入一定会全面提升。
四、狠抓旅游安全、质量提升和服务创新
重点对星级酒店、景区、旅行社等进行业务指导和技能培训,配合相关部门对其它宾馆、酒店进行检查整改,对在建的星级酒店进行业务的指导。
五、外事侨务工作
按照国发2号文件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水平,利用外事侨务工作中所涵养的各种资源为我所用。加大同海外华人华侨、侨属侨眷及国际友人的交往力度。在对外开放、请进来、走出去方面有新举措;在友好交往中有新进展;在缔结友好城市方面有新突破。
人生的社会价值不是位子、票子、房子、车子。没有拼搏的人生不完美,没有奋斗的人生有遗憾。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为了迎接旅游发展这个胜会在我市召开,我们卯足了劲,做好了一切准备,随时听从党召唤。我们的行动口号是;发扬铁人精神!时代精神!创造六盘水速度,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不争论,不折腾,干字当头,拼字求胜!只为成功找机会,不为失败找理由!给我一个机会,还你一个惊喜!给我一个平台,回报一个奇迹!“江南千条水,乌蒙万重山,三五年后看,凉都赛江南”!
第五篇:中国城镇化的若干重大问题与未来总体战略构想
中国城镇化的若干重大问题与未来总体战略构想
马晓河 胡拥军
内容提要: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城镇化进程既承载着扩大内需的经济转型要求,也面临着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转型难题,更担负着突破城乡二元制度改革的制度转型任务。未来十年中国城镇化的总体布局在于积极培育辐射全国的十大城市群,实现大城市、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分工协作与互动双赢。为了实现中国城镇化发展蓝图,需要积极探索以城市行政体制改革为核心的顶层制度设计与以城乡二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政策框架构建。
关键词: 城镇化;战略布局;顶层制度;政策框架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世界城市状况报告2008 /2009》中提出,城市是人类最复杂的作品之一,从来没有完成,亦没有确切的形态,就像没有终点的旅程,它是过去,是现在,更是未来。根据联合国预测数据,2020 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53.2%,城市人口超过7.5 亿,中国城市化将处于快速扩张的阶段,成为深刻影响21 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之一。如何构建新时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布局与政策框架,是现阶段亟待研究的重大命题。
目前,中国城市发展正处于“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瓶颈约束期,表现为“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效率与公平需要调整和重建”的关键时期(牛文元等,2009),面临着城市经济结构有待调整、城乡二元结构有待打破、区域城市整合有待加强、一系列制约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因素等有待消除等问题。因此,新时期中国城镇化发展需要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与制度转型的三维角度构建中国城镇化的总体战略布局与制度政策框架,重点是解决扩大内需问题、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以及城镇体制僵化等问题。
一、当前中国城镇化的若干重大问题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城镇化速度与质量提升的内在诉求,也承载发展方式转型的战略目标,重点体现为经济增长方式、城乡二元结构、城镇行政体制等问题亟待解决。与此同时,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结构处于深度调整时期,原有的经济秩序已被打破,新型的发展模式尚在探索,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中国城镇化发展既是摆脱金融危机后遗症的重要内在驱动力,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取得关键性突破的主要载体,是后危机时代中国实现短期宏观政策与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有效结合点。
(一)当前中国城镇化与扩大内需问题
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是宏观需求结构的长期特征。回顾改革开放30 年,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外生性的出口与投资需求保持强劲增长,而内生性的居民消费需求始终难以有效释放。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指数,2009 年中国家庭最终消费支出占GDP 比重仅为35.6%,远低于世界银行划分的各收入组国家的平均水平,而资本形成总额占GDP 比重高达42.61%,高于各收入组国家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2009 年中国出口总额为12016.6 亿美元,攀升至世界第一位。因此,中国经济的宏观需求结构明显失调,呈现典型的低消费、高投资、高出口特征。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中国宏观需求结构调整形成倒逼机制。在上一轮世界经济增长周期中,全球形成了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提供市场、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出口产品、资源富集国提供原材料的实体经济三角形分工格局(刘鹤,2009)。然而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使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作为市场提供国受到重创,其消费市场无法支撑世界经济的三角循环运行,而发达国家的“去杠杆化”以及“再工业化”政策主张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供求关系的失衡。后危机时代,面对国际市场需求紧缩的趋势,中国外向型增长模式所依赖的外部市场环境已不可持续,与出口关联的庞大过剩产能亟待寻求出路,中国宏观需求结构亟待实现从以外生需求为主向以内生需求为主的转变。
如何实现中国宏观需求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普遍认为,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创造供给。回顾改革开放30 年,正是由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导致国内消费市场容量相对较小,快速工业化形成的巨大产能长期依赖国际市场的消化。因此,后危机时代,中国宏观需求结构根本性转变的关键在于通过推进城镇化进程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其作用机制在于通过大规模的人口城镇化突破收入分配的城乡差距。根据统计数据,2009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相当于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32.6%,农村居民的购买力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因此,中国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在农村,2009 年中国城镇化率为46.59%,高达7.13 亿人口长期居住在农村,农村人口多、农民收入低是限制宏观消费需求扩大的直接因素,但根治内需不足的药方不在农村而在城镇。根据刘恒中提出的“以农转非为中心的内需开发战略”,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对工业产品和劳务的消费需求存在着城乡需求落差,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城镇化将城乡消费需求落差转化为有效需求,会产生消费转换效益与收入增长效应,这是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内需之源。因此,后危机时代,用城镇化突破收入城乡分配难题是扩内需、促增长的最佳选择与长期战略,通过城镇化进程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能力、培育壮大中等收入阶层,进而释放庞大的消费需求,是新时期中国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客观要求。
(二)当前中国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在城乡二元制度下,农民工是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出现的特殊群体。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进城就业、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主体是农民工)被计入城镇人口。根据该口径计算,2007 年1.6 亿农村户籍人口被统计为城镇人口,占城镇人口总数的27%①。大量农民工虽然被统计为城镇人口,但没有获得市民身份,无法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住房等诸多领域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农民工站在市民化的入口处,处于“城市不开门,农村难断根”的两栖状态。
一方面,农民工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无法平等享受城镇公共福利。尽管农民工已经成为城镇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却限制了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平等享受在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福利,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以社会保险为例,农民工由于户籍管理的限制,无法加入城镇职工享有的养老、医疗与失业保障,只能加入保障水平偏低、覆盖范围有限、不可转移接续的农民工社保体系或者不参加任何社会保险。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 年调查,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7.6%、21.8%、12.2%、3.9%和2.3%,其中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参保比例明显低于东部地区。以义务教育为例,随着农民工数量的增加,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需求日益增长与城镇公办学校教育资源未能有效覆盖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大量农民工子女只能留守农村,无法平等地接受城镇公办义务教育。根据全国妇联2009 年公布的数据,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达到5800 万,相当比重的进城农民工子女只能进入农民工子弟学校接受教育,由于多数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得不到政府扶助,其义务教育经费没有列入财政预算,被称之为“投资低、收费低、教师薪酬低、教学质量低”的“四低学校”。
另一方面,农民工在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下难以获得市民化的发展资本。在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下,城镇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村土地流转局限于农村集体内部,农村土地转化为城镇土地须由国家统一征收。就土地流转而言,由于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没有开放,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尚未成形,进城务工农民难以通过市场化途径实现土地财产收益权的合理价值,从而无法获得市民化的发展资本。就土地征用而言,在现行《土地管理法》规范下,农民从农地征用中获得的补偿上限是土地农业产值的30 倍,无法从农地转用的巨大增值中获得收益,客观上降低了失地农民进城安家落户的经济能力。与此同时,各级政府通过低价征收农民土地并改变土地用途进入城市土地交易市场获得巨额土地出让金,即土地财政。根据孔祥智的研究,1987—2007 年各年的地方财政收入总额的35% 来自于土地出让金,其中土地出让金的10%用于土地征收补偿费,占90% 的土地出让金是失地农民对国家建设的资本贡献,估算总额为44235 亿元。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09 年全国土地出让收支基本情况,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达14239.7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总额的20.8%,土地出让收入比上年增长43.2%,远远快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11.7%。
(三)当前中国城镇化与城镇体制僵化的问题
中国城镇体制经过一系列的调整与改革,形成了以地域性建制为主、实行市管县与城带乡的城乡综合治理体制。现行中国城镇体制带有显著的计划经济体制烙印,不适应于工业化、市场化与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也不符合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客观要求,既阻碍了中心城市辐射能力的有效发挥,也不利于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在市场机制下发展壮大。
中国城镇体制僵化的问题直接体现为“纵向”的城市行政层级过多。中国的城市行政组织系统包括有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乡级(建制镇)等五个层级,与广大农村地区的政权组织系统一起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双轨制地方治理体制。同时,五个层次的城市(镇)政府的机构设置及其职能性质存在较高程度的“同构性”,各级城市政府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利益博弈。“职能同构”的五级城市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导致中央与地方的行政效率低下,各级城市政府之间财权与事权的分配失衡。以行政级别为基础形成的等级化城镇管理模式,使得城市资源更多地集中于中心城市,各级中心城市通过行政手段实现公共资源、经济资源的集中,低行政级别的中小城市与小城镇无法获取充足的公共资源,缺乏充分的公共管理职能,制约了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发挥承担转移农村人口、承接城市职能疏散、协调城乡发展等方面的作用,限制了以市场力量推动的城镇区域合理布局的形成(陈剩勇等,2009)。
中国城镇体制僵化的问题还表现为城市间合作机制不健全。在行政等级控制主导的城市体制下,不同城市区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行政分割现象。随着中央对地方权力的下放以及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各地城市政府的“经济人”特征逐渐凸显,基于地方利益的考虑,各地城市政府之间存在着激烈的非合作博弈,使得各城市政府之间的横向合作关系发展受到严重阻碍。部分城市政府在行政区域范围内构筑自我封闭、自我配套的经济结构体系,有意识地限制生产要素的跨行政区流动,制约了区域性的公平、有序与自由竞争的统一市场形成,限制了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的发育壮大(陈剩勇等,2009)。
在现行城镇体制下,城市型行政区的设置具有显著的“地域化”特征。一方面,在中西部地区大量建制市特别是通过整县改市方式新设立的县级市,城市人口规模较小,城市产业支撑较弱,城市主体功能不完善,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僵化的一县一市模式无法适用人口与产业的高度集聚,以东莞虎门镇为例,该镇本地人口10 万,外来人口90 万,高达100 万人口的城市在现行行政区设置下只享有建制镇的管理权限,财政能力与公共服务均按照该镇10 万本镇户籍人口设置。与此同时,“地域化”的城市行政区划使得各地城市政府在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规划与主体功能布局方面存在以邻为壑的现象,不利于跨行政区的城市群、城市圈与城市带的协调发展。
二、新时期中国城镇化的总体布局
新时期中国城镇化的总体布局是积极培育辐射全国的十大城市群,以城市群作为基本单元,实现龙头型大城市、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分工协作与互动双赢,充分发挥大城市的核心地位、中小城市的主体作用以及小城镇联动城乡的特殊功能。城市群作为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主体形态,它能突破大城市痼疾与中小城市尤其是小城镇集聚效应弱的弊端,融合“有分散的集中”与“有集中的分散”两种空间分布格局,是实现中国城镇体系协调发展的主要承载方式。
(一)有重点地发展联动城乡的特色小城镇
小城镇是中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十年,小城镇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通过试点政策,发展一批经济实力强、发展机制活、联动城乡统筹、吸纳农民就业的特色小城镇,小城镇总数控制在1 万左右,每个小城镇人口规模在3 万以上。东部地区,在大城市与城市群带动下发展一批产业支撑能力较强、公共服务较好、与大中城市形成合理分工的重点小城镇,有条件的小城镇通过行政制度改革发展成为具有活力的中小城市。中西部地区,针对小城镇发展的区位条件、发展基础与政策约束等方面的劣势,小城镇发展的总体方针是推进“合乡并镇”,有选择的发展一批有潜力的小城镇作为担负农村公共服务的载体与联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节点。
(二)积极发展主体功能完善的中小城市
中小城市是中国城镇体系的主体,其城市数量占全国设市城市总数的78.63%,其城市人口占全国设市城市总人口的55.31%,其中占73%的中小城市分布在内地(王建,2010)。今后,应鼓励和支持中小城市、小城镇扩容,重点解决中小城市集聚效应不强、就业岗位不足、公共服务难等问题,不断增强对农民工大规模市民化的吸引力。未来十年,中小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积极发展一批城市主体功能完善、承载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强、与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中小城市,中小城市是扩大内需、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载体,也是参与城市群产业分工、承担大城市功能疏散的主要载体。对于具备条件的中等城市,应鼓励其发展成为具有较大辐射能力的大城市。在中西部地区,要将中小城市发展成为能带动地方经济、具有较强要素聚集效应的增长极。
(三)着力打造高端形态的龙头型大城市
大城市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未来十年,大城市崛起的总体思路是着力打造高端形态的龙头型大城市。根据联合国人居署的预测,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在未来十年将进一步发展成为超巨型城市,天津、武汉、重庆、沈阳将发展成为巨型城市,南京、济南、青岛、哈尔滨、成都、西安、长春、大连、杭州将发展成为特大城市,100 ~ 300 万人口的大城市将达到40 个以上。针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应引导上海、香港、北京向城市的高端形态———世界城市发展,引导深圳、珠海、青岛、大连等若干有潜力的大城市作为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第二梯队并培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与知名度的国际化大都市,积极发展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通过大城市的跨越发展推动中国城市体系向高端形态迈进,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带动地区以至国家竞争力的提升(顾朝林,2010)。
(四)培育辐射全国的十大重点城市群
未来十年,通过积极培育辐射全国的十大重点城市群,实现全国区域的城市空间结构重组,其中重点是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城市体系以中小城市为主,大城市发育不足,城市群的发展处于雏形阶段。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是未来十年加快人口城镇化、加速农民工市民化的突破口。因此,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重点是进一步发展壮大中小城市、积极培育大城市,依托区域交通的完善、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城市空间结构重组。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十大城市群分别是,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江汉平原城市群、湘中地区城市群、中原地区城市群、松嫩平原城市群、四川盆地城市群、三峡地区城市群、关中地区城市群(顾朝林等,2008)。
三、新时期中国城镇化的制度设计与政策框架
城市群是新时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以城市群为中国城市体系的基本单元实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以中小城市与小城镇为重点突破农民工市民化制度瓶颈,加速中国城镇化进程。为了实现中国城镇化发展蓝图,需要探索以城市行政体制改革为核心的顶层制度设计与城乡二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政策框架构建。
(一)以城市行政体制改革为核心的顶层制度设计
城市政府转型是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内容。城市政府转型的重点是以城市行政体制改革为核心设计制度框架,为完善城市公共政策、提高城市公共服务、健全城市公共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实现城市政府从威权式行政控制向参与式民主治理、从单中心行政管理向多元化城市治理的治理结构转型。
1.减少城市行政层次。新时期,减少城市行政层次是城市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具体思路是推进省直管县改革,首先试点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实现财政意义上的“市”、“县”分治,其次在条件成熟的地方推进省直管县行政改革,实现隶属关系上的“市”、“县”分治。通过省直管县改革,各层级城市政府之间关系得到有效梳理,以“县”为主的中小城市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与此同时,省直管县改革不能一刀切地否定市管县的积极因素,在部分发展潜力较好的中心城市,应该通过改革,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县域为腹地的城镇体系,有利于城乡重大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与建设,从而实现区域发展格局的优化。
2.优化城市行政区划。优化城市行政区划的起点是回归现代城市建制的本位。总体思路是根据城市辐射边界范围实现从地域型行政区向城市型行政区的转变。一是推进中心城市行政区划改革,针对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市带动能力强的特点,将周边县市并入中心城市、转型为市辖区,为中心城市向大城市、特大城市发育预留发展空间。二是推进城市设置标准和模式的创新,将部分经济实力符合建制城市标准的强县或强镇转型为省直辖的县级建制城市。三是适度整合县域行政区管辖规模,将部分人口规模较小的县按照地理位置相邻、发展水平相近、历史联系紧密等原则予以合并。通过优化城市行政区划,推动各级城市通过市场力量发育壮大,有利于不同类别与等级规模城市间的融合与城市群的发展。
3.调整城市权责关系。调整的基本思路是以省直管县为突破口解决各级城市政府的权责同构问题,实现县级城市的职能归位,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完善县级城市作为基本执法单位的综合管理职能,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加快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改革的具体方针是重新定位省级行政政府与县级城市政府的职能性质与权责,弱化省级政府作为中央政府代理人直接参与经济社会管理和资源权力分配的行为,强化省级政府作为区域性行政组织的公共管理职能与区域统筹作用;稳步推进强县扩权改革,对工商、税收、投资、土地等管理权限有序下放到县级城市政府,逐步形成县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机制;稳步推进合乡并镇与强镇扩权改革,通过有重点地发展一批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联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乡镇体制改革的具体方向是强化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通过选择部分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心镇试点,赋予中心镇以社会保障、集镇规划、户籍管理、财政税费等部分县级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解决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与公共服务滞后之间的矛盾,以乡镇体制改革带动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的顺利推进(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09)。
4.创新城市群治理模式。行政管辖权协调问题是全球城市群治理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城市群作为跨行政区的城市体系,城市群内部经济社会一体化与行政管理分散化的矛盾阻碍了城市群的发展壮大。结合中国现状与国际经验,创新中国城市群治理模式的重点,首先在一些发展相对成熟、城市合作基础良好的省区内,城市群经由省级政府协调下试点设置城市群区域协调管理委员会;其次在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经由中央政府协调下试点设置城市群区域协调管理委员会,并逐步向其他城市群推开。城市群区域协调管理委员会作为自上而下的正式机构设置,主要在城市群的交通通讯、土地规划、环境管理、经济发展等方面享有管理权限,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层面的转移支付与城市群层面筹集的部分财政收入(汪阳红,2009)。
创新中国城市群治理模式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健全“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秘书处”、“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等东部三大城市群最重要的区域协调机制(吴良镛等,2006),以此为经验在全国各城市群中推广发展自下而上的“城市群地方政府联合会”,逐步协调城市群内部各成员城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度,在全国统一的法律与政策指导下,修正统一各成员城市的地区性法规政策,如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研究建立统一的信用评价指标、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统一的商标保护等措施,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二)以城乡二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政策框架构建
户籍与土地是城乡二元制度改革两大不可逾越的问题。在现行制度下,农村人口既难以进城镇户籍之门,也难以断农村土地之根,作为人口城镇化主体的农民工处于城镇与农村之间的两栖状态,“心”已市民化,“身”还是农民。与此同时,作为破解城乡二元制度以及承载人口城镇化的空间载体,推动小城镇、中小城市以及城市群发展的公共政策亟待进一步完善。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引导社会福利均质共享。户籍制度改革的长期目标是实现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向城乡一元户籍制度转变。未来十年,具体思路是以中小城市与小城镇为突破口,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特别是县城与中心镇的落户政策,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口管理机制,尽快改变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状况;在此基础上,要初步放宽大城市户口准入制度,允许在大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农民转为市民,并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的权益。同时,要逐步弱化社会福利与户口挂钩的制度安排,首先通过修订或废除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法规文件,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等,稳步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在分享公共服务方面的公平对接,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在劳动就业、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养老等方面的均等化,最终实现全社会成员共享改革与发展成果。
2.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实现交易权利充分保障。土地制度改革是城乡二元制度改革的核心之一。总体思路是通过建立真正的土地市场交易制度,实现农民享有将承包土地与宅基地置换为发展资金或者与城镇社会福利的交易权利。从具体路径来看,农村承包土地改革主要在于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农民采取转包、租赁、土地使用权入股、抵押等方式实行承包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农村宅基地改革主要在于建立健全宅基地置换政策与相关法规,在政府统一安排下,农民及其家属将宅基地及其附属房屋向县市政府置换为城市户籍与城镇公寓住房,置换宅基地及其附属房屋的农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各项社会福利,在此基础上不同县市政府可根据财政情况给予进城农民部分资金,为了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将置换的宅基地和农村建设用地按一定比例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
3.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是多数国家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也是有效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观要求。首先,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将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流动就业人口纳入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建设用地、人均住宅、人均教育支出、人均卫生支出、人均社会保障费用等指标统计范畴,相应地,农民工公共服务问题要列入各级城镇政府财政预算(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2007),农民工及其家属对教育、医疗、安全、住房等公共服务需求也要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其次,城镇总体规划覆盖与城镇连片的农村地区,城镇市政管辖的给排水、供电、交通、网络等公共基础设施与城镇连片的农村地区要实现同城化,同时城镇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网络向这些地区均质化扩展。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标准化管理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指标,主要涵盖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设施、公用事业设施、环境保护、就业服务等七大类,标准化管理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无差异化面对城乡居民;各级政府根据基本公共服务指标体系设置达标标准,根据基本公共服务收益范围、类型属性的不同,明确各级政府承担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并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针对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与区域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完善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从上级到下级政府的纵向调节机制,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与专项转移支付,进一步健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保障各地区城乡实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管理的资金需求。
4.启动“城市群共同体”统筹发展的公共工程。为了充分发挥城市群作为中国城镇化主体形态的作用,需要重点打造中心大城市与外围中小城市、小城镇一体化发展的“城市群共同体”。“城市群共同体”要通过城市群区域协调管理委员会和城市群地方政府联合会协调规划启动“五个统筹”,即启动公共资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制管理五个方面统筹发展的城市群公共工程建设。对于公共资源而言,主要是针对城市群土地资源使用、水资源利用、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布局。对于基础设施而言,通过启动一批公共建设项目改善城市给排水、能源供给、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重点是发展以城际快速交通为中心的“城市交通网络”。对于公共服务而言,主要是在城市群内部统筹中心城市与外围中小城市、小城镇之间的文化、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的发展,通过实现城市群内部无差异化的公共服务推动中小城市与小城镇获得公平发展空间。对于社会保障而言,主要是在城市群内部通过纵向转移支付与横向转移支付相结合,保障城市群内部大城市、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居民均能获得大致相当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等公共福利。对于体制管理而言,主要是城市群内部各等级城市在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市场准入等方面形成统一的区域合作框架,为各等级城市实现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5.完善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中小城市与小城镇是承担农民市民化、人口城镇化增量的主要载体,在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支撑、城镇公共服务等领域存在着明显的发展短板,因此未来重点是完善与中小城市、小城镇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支持体系。一是通过总体规划布局,对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交通、通讯、给排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实行投资倾斜政策,通过改善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口承载能力。二是积极引导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对接大城市功能疏散,鼓励政府部门及其下属机构、公共事业单位、企业向中小城市与小城镇转移。三是推动建设用地政策调整,鼓励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新增城镇建设用地重点应用于支持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改革土地出让金征收制度,将一次性征收改成长期受益或者不动产税形式,允许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在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建设可供出租或转让的农民工住宅。四是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建设资金筹集机制,按照统一规划、特许经营、有序竞争、加快发展的要求,深化城镇市政公用事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改革城镇公用事业价格收费制度,推进城镇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经营与管理(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2007)。
参考文献
1.牛文元,刘怡君.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09.科学出版社,2009
2.刘鹤.世界市场和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均衡.比较,2009(6)
3.陈剩勇,杨馥源.建国60 年中国城市体制的变迁与改革战略.社会科学,2009(8)
4.王建.用城市化创造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宏观经济论坛,2010(5)
5.顾朝林.中国城市化空间及其形成机制.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报告第75 期,2010
6.顾朝林,于涛方,李王鸣等.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科学出版社,2008
7.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农民工市民化: 现状、前景与路径选择.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报告第76 期,2009
8.汪阳红.城市群治理与模式选择.中国城市经济,2009(2)
9.吴良镛等.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二期报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0.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2007
(作者单位: 马晓河: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北京,100032;胡拥军: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10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