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包头市政府工作报告[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4 02:2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包头市政府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包头市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篇:2011年包头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2月28日在包头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孙炜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包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和2010年的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团结依靠全市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自治区促进优势地区率先发展的机遇,坚定不移地推动富民强市进程,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谱写了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综合经济实力跃升新台阶。五年来,我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努力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重大突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86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460.8亿元,年均增长18.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近14000美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333.6亿元增加到952.4亿元,年均增长2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92.6亿元增加到720.7亿元,年均增长19.8%。地方财政总收入由99.4亿元增加到243.3亿元,年均增长19.7%。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载体,五年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682个,带动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913.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2倍,建成了一批三次产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民生以及社会事业的重大项目。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4:52.3:43.7调整为2010年的2.7:54.1:43.2。新型工业化全面推进。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电力、稀土等优势特色产业得到巩固和提高,实现增加值由198亿元增加到681.7亿元,年均增长28%。其中装备制造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0%上升到24.5%。风电、光伏产业、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成长。风电在建和建成规模达到240万千瓦,并网74万千瓦。已具备年产风力发电主机1900台套和较强的零部件本地配套能力。集约化发展进一步提速。全市工业园区五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15亿元,收储可利用土地8万亩,入园企业达到1122户,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60%。稀土高新区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国家稀土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被国家工信部命名为全国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有色金属(稀土新材料)基地”。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世界最大的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研制成功,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包钢百米高速重轨产量占到全国的30%以上,国内直径最大、距离最远的白云鄂博至包钢水及矿浆管道输送工程投入使用,铝钛硼中间合金、生物制柴油等技术完成产业化并投入生产。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8家,占自治区的47%。服务业步入增量提质快速发展阶段。香格里拉酒店、沃尔玛、万达广场相继入驻包头,小肥羊、小尾羊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提升了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发展水平。现代物流业快速崛起,包头跻身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行列,成为全国17个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成功引进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和内蒙古银行,包商银行发展成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旅游业发展加快,2010年旅游总收入达到109.8亿元,是“十五”末期的4倍。成功举办了中国市长论坛、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中国制造业论坛等大型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菜、薯、乳、肉四大主导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72%。蔬菜保护地和设施马铃薯面积分别增加到5.5万亩和53万亩。奶牛和羊规模化饲养水平分别达到70%和50%,良改率分别达到100%和40%。全市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达到160家,实现销售收入227亿元,比“十五”末期增长60%。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了新成效。节能减排扎实推进。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工业节能目标,预计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五年累计下降37%。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如期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黄河湿地保护、大青山南坡绿化、山北草原围封禁牧三大生态工程实施成效明显。对境内220公里黄河沿线湿地全面保护,推动大青山生态应急水源工程、东河和昆河一期综合整治工程建设,黄河路坝一体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加快实施黄河流域污染治理项目,黄河三断面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加强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开展重点区域及大青山沿线砂料场、城区周边地区煤场的综合治理。五年完成造林重点工程211.1万亩,对城郊结合部和大青山南坡10万亩宜林地进行绿化,全市森林覆盖率由9.25%提高到15.1%。实施围封禁牧战略,加强对山北地区2400万亩草场保护,转移安置6620户、2万农牧民,草场植被盖度达到28%,较禁牧前提高5.7个百分点,草原生态环境逐步好转。全市环境质量有效改善,2010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到316天,比“十五”末期增加60天。

———统筹城乡发展迈出新步伐。编制完成《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以及一批重点区域和园区的控制性详规,全市规划建设用地面积达到322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覆盖面积达到257平方公里。五年实施城建项目750个,完成投资超过1000亿元。城区道路、供水排水管网、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工程相继竣工投入使用。全市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2.5平方米,城市日供水能力提高到51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集中供热普及率、生活污水处理率、再生水利用率分别达到95%、90%、82%和30%,均比“十五”末期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对163个旧小区和64处“夹心房”实施改造,完成40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建成雪鹿啤酒园、包头鹿园、包头乐园、稀土公园等特色主题公园,实施了一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全面推进新都市中心区、滨河新区、昆区南部区、青山北部区和石拐南部区建设,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加强交通网络建设,累计投资112.4亿元,新建改建公路3889公里。先后完成210国道、110国道城区段等道路新建改造工程,实施包固一级公路等市区到外五旗县区高等级公路连通工程。一批农村牧区公路项目相继建成,全市行政村通公路率达到100%。包头至西安铁路和大同至包头、包头至惠农铁路电气化改造全线开通。包头机场实施扩建工程并开展迁建前期工作。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开始实施。“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改造进一步加快,地区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切实加大支农支牧力度,五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54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9倍。200个新农村新牧区试点村累计投入资金10.5亿元,95%以上的试点村实现了安全饮水、通油路、通有线电视、有卫生室等目标,试点村农牧民人均收入高于当地收入水平。扶贫开发工作全面加强,五年帮助8.34万农村牧区贫困人口脱贫。集中社会力量重点帮扶固阳县工作成效显著,累计直接投入资金物资1.64亿元,引进各类项目资金14.86亿元,实施帮扶项目369项。

———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国企改革取得丰硕成果。五年完成企业改革重组75户,引进增量资金262亿元,盘活存量资产209亿元,妥善安置职工8万多人。剥离企业办社会、乡镇苏木机构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等一批重大改革攻坚任务圆满完成。优化资源配置,对全市行政区划进行重大调整。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全面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入确权发证阶段。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全面实行,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五年引进国内(区外)资金152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4倍,实施各类项目565项。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86.2亿美元,其中出口54.5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3.2倍。民营企业健康发展,2010年非公有制经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0.5%。

———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新改善。财政用于改善民生方面的投入持续增加,五年全市民生支出达到345.1亿元,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45%。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5862元和8766元,比“十五”末期增长95.7%和87.8%。累计实施好事实事项目78件162项,切实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五年新增城镇就业26.5万人。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实现了对城乡居民政策性全覆盖,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和农牧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5%和55.1%,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达到1506元。累计救助城市和农村牧区低保对象409万人次和23万人次,支出保障金7.3亿元和2亿元。救助受灾群众35.3万人次,发放救灾资金6898.3万元。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870万平方米、廉租住房47.7万平方米,建设棚户区安置房108万平方米,改造农村牧区危房4103户。石拐棚户区改造和包钢尾矿坝周边五村搬迁工程全面完成,1.6万户、4万多居民正陆续迁入新居。

———社会事业发展呈现新局面。加快科技事业发展,五年累计投入研发经费28亿元,实施68项重大科技项目,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技奖250项,我市成为首批国家20个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五年投入教育经费97.2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1倍。全面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实施职业教育基地建设,促进了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新建改建近200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了一批大型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新大楼,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3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422个“草原书屋”。科技少年宫投入使用,新图书馆和少年宫已经落成,“走西口”文化大型城市雕塑组群和传媒大厦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加紧实施。送节目下基层活动、农牧民电影放映工程深入推进。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达到98.5%以上,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加快发展,我市代表团在自治区第十二届全运会等重大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体育馆建成投入使用,体育场即将竣工。不断加强人事人才工作,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连续多年获得自治区表彰奖励,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控制在5%。以内。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和发展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了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我市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审计、统计、人防、地震、档案、气象、外事侨务、老龄、史志、仲裁、残疾人事业、红十字会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政府自身建设再上新水平。认真落实依法治市方略,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政府机构改革圆满完成,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切实抓好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重视源头治理,勤政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健全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制机制,妥善处置了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公共事件。强化信访工作,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维护了社会稳定。坚持标本兼治,安全生产水平稳步提高。加强市场监管和专项整治,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坚持军政军民团结,双拥工作走在全国全区前列。

刚刚过去的2010年,包头更是在挑战中奋力前行。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我们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转方式、提质量、惠民生、促和谐上,推动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总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718个,完成投资1258.3亿元。世界首套、全球最大的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建成并试车成功。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62.9亿元。高度重视“三农三牧”工作,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各项支农惠牧政策,农牧业生产稳步推进。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一批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建成,包头至树林召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竣工并投入使用,集包铁路增建第二双线工程有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呼包高速公路八车道扩建等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展开。城市公交“一卡通”开通运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标兵工作积极推进。举办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取得圆满成功。包头第二次荣获“全国城市信息化50强”,并进入前10名行列。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为人民群众兴办的20件38项好事实事全部完成。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我们为“十一五”发展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经过五年的实践,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始终立足包头实际,更加自觉地置身于全国全区发展的大局中,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思路,努力走出一条老工业基地城市科学发展的现实路径;必须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保持适度投资规模,推进重点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项目建设,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能力;必须把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品位作为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和保障,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不断增强包头的辐射带动能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凝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合力;必须倍加珍惜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始终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各位代表!回顾“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我们为包头发生的巨大变化而骄傲,为全市各族人民创造的辉煌业绩而自豪!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驻包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包头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强化节能减排,还需要付出不懈努力;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还需要下更大的力气;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还需要谋求新的突破;深化改革开放、解决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还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增强承载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确立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还需要继续加快建设步伐;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还需要做大量扎实的工作;政府职能转变还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推进富民强市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八届十三次全委会议和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大力实施“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富民强市”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目标,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继续保持地区经济强劲发展态势,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全面转型,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努力实现“三个提升”。一是提升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确保增长速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的位次较快前移。二是提升城市品位和素质。城市规划和设计不断完善,空间布局更加优化,管理更加科学,城乡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三是提升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更趋完善,事关民生的紧迫性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加强,社会管理方式不断创新,社会和谐程度进一步提高。

具体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左右,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9%以上,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年均控制在3.9%以内。各项节能减排指标达到自治区要求。

实现上述任务目标,必须加快推进“五个转变”。一是产业定位由老工业基地向现代产业基地转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二是城市功能由功能相对单一的工业城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转变。在做大做强工业、提升产业集聚辐射能力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强化城市服务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三是动力机制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拉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在继续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推动经济增长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加强人才高地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四是发展取向由更多地注重经济增长向更加关注改善民生转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有改革发展成果。五是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加快转变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努力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此,我们要认真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着眼于把我市建设成为国家西部地区重要的冶金(有色)产业基地和北方地区重要的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在增量中调整结构、在转型中优化升级,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重点发展重型汽车、矿用车、铁路车辆、工程机械等先进装备制造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煤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抓好现代物流、交通运输、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商贸餐饮、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努力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深入实施“收缩、转移、集中”、“南菜北薯、乳肉并举”和“品牌带动”战略,加大农牧业投入,强化科技、装备支撑,提高农牧业规模化、设施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努力发展现代高效农牧业。

(二)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坚持高起点规划,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优化城市布局,积极构建“一市双城、带状组团、绿色隔离”的城市新形态。坚持高标准建设,统筹安排城市建设各类资源,做好城市设计,加大城市标志性工程建设力度,加快城市出入口景观改造,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和保护,努力打造精品建筑、精品绿地、精品道路和精品节点,提升城市品位。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与城市防洪减灾、环境治理、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建设相结合,建设城市水系景观,彰显城市灵气。进一步规范城市空间开发秩序,积极推进城市新区建设,实施东河老城区等重点区域改造和开发。主动融入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经济区发展,认真落实自治区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与周边地区在重大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衔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按照政策引导、规划先行、重点突破、梯度推进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城乡格局。制定完善土地管理、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七个一体化”的专项规划,建立健全户籍管理、土地流转、公共财政等政策体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鼓励和推动旗县区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引导城区部分产业、重点项目向外围旗县区布局,培育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加强旗县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建设,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牧区延伸,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覆盖,加快农牧民向城镇转移,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四)改善生态环境,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加大空气污染综合整治力度,力争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占全年比例达到90%。加强水污染防治,实施污水零排放工程,确保在黄河上游来水达标的前提下包头段水质达到功能水体要求。加快水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健康水”工程。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保护,继续实施国家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巩固山北草原围封禁牧成果,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努力建设北部绿色生态屏障。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控制性指标。

(五)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加快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均衡办学条件,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全面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努力实现住有所居、应保尽保。巩固扩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进一步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六)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资源配置方式改革,深化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着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施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工程,加大对非资源型产业研发项目的扶持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创新平台建设。认真实施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培养和吸引各领域人才在包头创业。坚持扩大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在引进战略投资、对接基础设施、承接产业转移、引进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提升我市对外开放水平。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着力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三、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做好政府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左右,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调整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增强工业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左右。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323个,年内力争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增长20%左右。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工业重点项目158个,总投资549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86亿元。钢铁产业方面,实施包钢高速重轨旧线改造、360万吨球团、1—4号焦炉节能环保和烧结系统搬迁改造等45个项目。有色产业方面,实施龙马铝业铝型材深加工、东方希望固阳10万吨镁合金及600万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24个项目。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实施北重集团6万吨精锻及配套生产、5000架液压支架煤机生产线二期改造,北方股份1000台非公路矿用车、北方奔驰5万台重卡总装生产线等89个项目。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新兴产业项目90个,总投资830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76亿元。制造业方面,实施众翔通用航空200架轻型飞机制造等21个项目,加快引进吉利汽车项目,积极发展电动汽车。大力开发稀土新材料在新能源、电子信息、冶金等领域的应用,实施包钢稀土3万吨高性能磁性材料等28个项目。加强稀土资源保护,加快交易平台和储备制度建设。新能源方面,实施华电巴音200兆瓦风电、山晟新能源多晶硅、单晶硅二期及400兆瓦太阳能组件生产线等19个项目,推进福日能(包头)高科八寸晶圆芯片等9个项目。新型化工产业方面,重点推进泛海集团360万吨煤制甲醇转120万吨烯烃等13个项目。

加快园区建设。按照沿黄河沿交通干线进行工业布局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园区发展定位,加强规划管理,强化产业分工协作,实现园区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将我市各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一园一主业、主业特色化”的新型产业基地。建立工业园区投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园区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在节能减排、投资强度和效益、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评估考核。今年要引进实施243个项目,完成工业总产值1650亿元,增长20%。加强稀土高新区建设,按照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投入强度高、产出密度高的“四高”标准,加快打造以稀土新材料及稀土应用器件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设体制机制创新、节能环保和高效管理的示范区。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今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全市GDP的比例达到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1.2%以上。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创造知识产权和制定技术标准。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解决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建设,推进中科院、清华大学在包头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争创各类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全年组织实施20项重点科技项目,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创建科技创新型试点企业20家,组织认定10个重点自主创新产品和10项节能减排示范技术,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完成550亿元,同比增长20%。

支持和鼓励企业发展。加快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行业领先的大企业、大集团,推动东方希望铝业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大力推进自治区“促进中小企业政策落实年”各项工作,实施中小企业带动就业工程,引导中小企业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抓好产业延伸、围绕骨干企业抓好协作配套,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全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着力解决融资难等问题,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二)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7%,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服务业重点项目387个,年内完成投资734亿元,增长20%左右。

突出抓好生产性服务业。按照“服务带动、物流先行”的思路,以城市统一配送、农村商贸物流、生产资料物流为重点,全面推进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和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建设。积极构建“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网络,大力发展钢铁石化、装备机电、煤炭3个物流基地,稀土、有色金属、口岸等6个物流园区以及建材、粮油等9个物流中心,加快新奥蒙华、润恒、力德国际汽车城等项目建设,使物流业成为我市的主导产业之一。大力引进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以及外资银行,力争年内1—2家银行落地。支持保险、证券、典当、信用担保、小额贷款等其它金融业发展。加快会展中心建设,积极承办中国西部国际专利技术暨产品博览会等大型会展活动,推动会展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推进律师、会计、咨询、评估、广告策划等中介服务业发展。

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重点培育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各50户,推动其营业额突破500亿元。积极引进奥特莱斯、巴黎春天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加快建设凯旋中央公园、东正财富广场,确保金荣财富中心、东源国际年内投入使用。大力实施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引导企业运用连锁经营方式到社区设立超市、便利店、餐饮店、洗衣店等各类便民、利民网点。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家电下乡工程和以旧换新工程,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工作。抓好昆区团结市场、青山互助道市场等8个集贸市场的升级改造,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推动小白河湿地、希拉穆仁、五当召、秦长城等景区开发建设,加快开发麻池古城、满都拉口岸、乔家金街等旅游资源,提升包钢、北重等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影响力。举办中国〃包头秦长城热气球节、中国〃包头黄河湿地风情节等节庆活动,打造“草原休闲之都”。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7%,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农牧业和产业化项目17个,年内完成投资17.8亿元。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不断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完成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的报批以及昆区北部区、110国道两侧等地区城市设计和新城村、昌福南村等8个“城中村”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乡镇总体规划和70%以上的行政村规划的编制工作。组织开展固阳县、达茂旗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继续推进“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改造,巩固26个“城中村”改造成果,完成新城村等10个“城中村”改造建设任务。加快土右旗中等城市建设和固阳县、达茂旗、石拐区、白云矿区城镇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对农村牧区危房改造方面的资金补贴和优惠政策,抓好农村牧区村容村貌试点改造工作,全面推进村庄整治和环境治理。加快包头至固阳输供水管线工程建设,力争年底竣工。

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滴灌、喷灌等节水设施建设。抓好“菜篮子工程”,蔬菜保护地面积要新增3万亩,达到8.5万亩,新建大型交易市场1个、产地批发市场2个,提高蔬菜自给特别是冬春季供给能力。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健全完善良种繁育、质量检测体系,积极引进扶持种薯生产、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

设施马铃薯面积新增17万亩,达到70万亩,其中滴灌面积新增14万亩,达到30万亩。依托小肥羊、小尾羊等“群羊”产业,扩大养殖规模,加快品种改良,提升产业档次,力争羊存栏和出栏分别达到245万只和400万只。推动奶牛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奶牛规模化养殖水平。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标准、信息、质量检测监管和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

有效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严格落实国家、自治区和我市出台的粮食、良种、农机购置、农资综合补贴和围封禁牧等惠农惠牧政策,增加农牧民政策性收入。落实和健全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资金及项目支持,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牧民稳定增收双赢。加强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切实加大扶贫开发投入,重点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项目,增加贫困地区群众收入。继续做好集中社会力量重点帮扶固阳县工作,转变帮扶形式,整合各类资金,突出产业帮扶。千方百计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分解落实地区、部门责任,确保农牧民收入目标如期实现。

(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进展,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打造自治区向北开放的前沿。

坚持推进各项改革。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切实履行政府出资人职责,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健全完善激励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严格预算管理,拓宽筹资渠道,合理安排财政支出,保证法定支出和重点支出增长。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面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港澳台、陕甘宁等地区,积极开展专题招商、重点招商和小团组招商,认真落实好自治区政府组织的赴香港招商任务,有针对性地与世界和国内500强等大企业集团对接洽谈,在寻求战略投资者上实现新突破。推动大企业之间、驻包企业与地方之间广泛开展合作,促进融合发展。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水平,营造宜商发展环境。继续实行领导分包重点项目制度,完善重大签约项目分级跟踪落实责任制,切实提高签约项目的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今年,引进国内(区外)资金要达到360亿元。

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健全创业辅导、融资担保、技术支持等服务体系,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帮助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发挥非公有制经济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拉动消费的作用。今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到51%。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实施“走出去”和“向北开放”战略,推动与俄罗斯和蒙古国的经贸合作。鼓励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对外经济合作领域。加快满都拉口岸、集装箱中转站建设和包头机场扩建,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大通道和战略节点。今年,进出口总额要达到22.4亿美元,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要达到12.4亿美元,增长15%。

(五)加强城乡建设管理,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全面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着力提升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为“十二五”末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奠定基础。

高起点做好城市规划设计。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重点突出、适度超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区内控规覆盖率,年内实现规划建设用地范围322平方公里控规全覆盖。做好钢铁大街沿线商业区、民族东路两侧、210国道南段两侧、北梁地区、南海地区、九原北部区、小白河地区等重点区域规划。认真做好钢铁大街沿线、阿尔丁大街等重点区域、重要街区、重要节点的形象设计,集中力量打造精品城区,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高强度推进城市建设。全年实施城建项目158个,总投资751.9亿元,年内计划投资309.2亿元。实施旧小区、小街巷以及小区供热二次管网和污水管网改造工程,着力解决热源不足、热网保障的问题。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推进台地公园、奥林匹克公园建设,全年新植大规格树木35万株。加大城区“五横八纵”路网建设力度,实施一批道路新建改造工程,构建市区半小时、市域1小时交通圈。推动110国道协力气至西北门段、省道211线固阳至百灵庙、包头至石拐一级公路、省道104线百灵庙至白云鄂博等公路改建项目建设,尽早实现市区到旗县区的一级公路通达。实施南绕城、包钢厂前路、包钢西路、白云路连接包固一级公路道路建设。做好机场迁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立项、报批等前期工作。新购置50台节能环保型公交车,方便群众出行。加大新都市中心区的征拆和建设力度,推进滨河新区、青山北部区、昆区南部区和北部区、石拐南部区建设,加快东河北梁地区改造。

精细化管理城市。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严厉打击未批先建行为,巩固整治违法建设成果。以户外广告、店招牌匾、夜景亮化为重点,加快市容环境整治,美化街容街貌。加强市政、园林设施监管,逐步建立公众参与的城市管理机制。强化城乡公共卫生管理,打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攻坚战,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奠定基础。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抓好南海子、小白河、白银湖等重点沿黄湿地的保护利用和生态恢复,加快包头黄河国家级湿地公园申报进度。强化禁牧督查和草原治理,加快推进舍饲圈养。继续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以及城郊结合部绿化、村屯绿化工程,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以及城区燃煤锅炉、建筑工地扬尘等空气污染治理力度,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新建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理厂各一座,扩建东河垃圾卫生填埋场。今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到320天。加快建设包铝、希铝、一机、北重、华资实业等工业废水综合治理工程。新建改扩建一批城区污水处理厂和污泥处理厂,年内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43万吨,处理率达到85%。强化东河、二道沙河、四道沙河、昆河环境综合治理,年内完成10—20公里河道整治任务。完成小白河应急防凌蓄洪区建设。划定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清理保护区内违章建筑和排污口,确保饮用水源安全。启动“三片两线”规划整治工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该改造的企业彻底改造,该搬迁的企业必须搬迁,该取缔的企业坚决取缔。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实施冶金渣、粉煤灰、选矿尾矿等固体废弃物处置工程,处置利用率达到90%以上。继续清理整顿城市周边采石场、采砂场、料场和建筑工地,加强对闲置土地的清理处置。积极开展节水、节材、节能活动,完成10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六)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和谐包头建设。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

立足民需,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继续落实好经济困难家庭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提高高中教育普及水平,为三年内实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奠定基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加强学前教育,新建10座公立幼儿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年内职业教育基地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均衡化。重视民族教育,整体搬迁蒙古族中学,年底建成并交付使用,启动回民中学搬迁工程,年内主体工程完工。做好铁一中、铁二中的搬迁工作。二是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调整和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社区、村镇卫生服务能力。继续开展扶贫和康复诊疗活动,进一步扩大“健康包头行动”的参与范围和服务内容,不断增强医疗惠民成效。强化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服务和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三是加快文化大市建设。制定出台《包头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基层文化馆、图书馆、特色博物馆、综合文化站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快社区、村文化室和“草原书屋”建设。新图书馆、少年宫、科技馆尽快投入使用。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促进城乡群众文化繁荣发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推进内蒙古文化传媒创意园区、敕勒川文化产业园区、燕家梁文化产业园区、包头市秦长城文化产业园区、天龙文化产业园区等重点文化建设项目,提高我市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四是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加快体育场、乒羽馆、游泳馆、网球中心等场馆建设,办好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积极备战全国第七届城市运动会和自治区第十三届全运会,不断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发展群众体育,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五是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完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组织好农村牧区广播电视数字村建设。继续实施农村牧区电影放映和送节目下基层工程。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抓好全民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工作。抓好审计、统计、人防、地震、档案、气象、外事侨务、史志等各项工作。

关注民生,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一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以建设创业型城市为抓手,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工作,确保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规范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和最高支付限额。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以社会保险为基础,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为重点,商业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体系。三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进程,确保全市城乡低保对象救助水平稳步提高。加快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法律援助力度,做到应援尽援。加强敬老院建设,倡导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养老服务机构为补充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切实做好防灾救灾工作,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四是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经济适用住房26886套、廉租住房7081套、公共租赁房8619套,改造棚户区3.87万户,着力解决好中低收入家庭和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五是解决好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围绕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改善环境等方面,继续为人民群众兴办20件32项好事实事,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加强物价管理,落实好中央和自治区稳定物价各项政策,逐步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确保低收入群众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保障民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健全接访中心运行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体系,切实落实好自治区出台的涉及政策层面信访问题的解决方案,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二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综合协调、激励约束、联合执法、事故查处与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加强矿山、危险物品、建筑施工、消防、交通、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三是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城市防灾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四是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长效机制,继续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进行质量监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五是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和谐社区、和谐乡村建设,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六是切实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按照为民、务实、高效、廉洁的要求,强化依法行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

深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及时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不断提高办结率和满意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快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力争年底前竣工投入使用。健全社会公示、社会听证等制度,强化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让人民群众更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扩大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切实加强政风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作用,注重结果运用,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于促进发展和改善民生。加强公务员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严肃查处违反行政纪律和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狠抓工作落实。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努力为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始终保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深入落实好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的决策部署,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富民强市”的实践中,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地做好政府的各项工作。

各位代表!包头正在崛起,前景催人奋进。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包头市委的领导下,倍加珍惜不可多得的重要机遇,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包头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包头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市经受重大考验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中共包头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支持监督下,我们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中央、自治区扩内需保增长的各项政策,采取了一系列解近忧谋长远的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实现了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160亿元左右,增长17.5%左右(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修订数据预计),继2006年跨过千亿元大关之后,三年时间再增千亿元总量。财政总收入完成244.2亿元,增长19%。

———拉动内需实现新突破。年初确定的592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其中竣工项目达到312个。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0.3亿元,增长3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17.7亿元,增长19%。

———人民生活得到新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089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26元,分别增长10.7%和10.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18950元,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5522元,分别增长16.6%和11.2%;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5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8%。为人民群众兴办的20件48项好事实事项目全部完成。

———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7%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0%以上,二氧化硫减排2300吨以上,化学需氧量减排100吨以上,圆满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到308天,比上年增加13天。

———城市形象呈现新亮点。2009年我市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建国60周年中国城市发展代表”、“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实施畅通工程模范(一等)管理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100个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项目如期竣工,文明城市建设成果继续巩固和发展,城市品位和形象进一步提升。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坚持把保工业作为保增长促发展最紧迫、最关键的任务,下大力促投资、扶企业,推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增强了工业经济的总体竞争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04亿元,增长24.5%;全部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增长20%以上。

抓项目促投资力度加大。全年新建和续建了241个5000万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11.3亿元,增长37%。包钢通过实施一批优化产业结构的项目,实现了年产钢1000万吨的重大突破。北奔重汽新型驾驶室、华锐风电、吉泰铝型材等99个项目相继竣工投产,众翔轻型飞机、东方光大光纤生产线、中复合兆瓦级风机叶片生产线、亚新隆顺100万吨稀土合金钢等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全市在建及已投产的风电项目达到200万千瓦以上,其中50万千瓦并网发电。巴音140万千瓦风电场特许权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打造国家级风电动力城迈出重要步伐。神华煤化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7亿元,煤化工产业在包头即将形成。光伏产业发展取得重要突破,山晟集团多晶硅试产成功。镁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引进实施镁及合金项目7个,产能达到8万吨。

支持企业渡难关取得积极成效。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运行中的资金、能源、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等问题。全年为220户企业提供贷款贴息资金1.08亿元,其中为工业企业补贴5163万元。争取国家扩大内需资金11.4亿元,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62.38亿元,比年初增加20.64亿元。积极落实大用户直购电政策,帮助包铝和6户稀土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协调铁路部门帮助企业缓解运力紧张局面,包钢、东方希铝等重点企业产品发运量同比增加30多万吨。实施铁精粉购进价格补贴,推动包钢与我市铁精粉生产企业建立购销合作关系,累计购销铁精粉400万吨,促进了山北地区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保工业、保增长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为全市企业渡难关、再发展创造了条件。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中小企业101户,累计达到585户。2009年初136户停产半停产企业,有121户恢复生产,企业效益逐步好转。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电力、稀土等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732.8亿元,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7.8%。其中,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94.6亿元,增长62%,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8.1%,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产业。钢铁、铝业、电力、稀土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园区建设扎实推进。稀土高新区及包头装备制造业园区、特钢产业园区、九原工业园区、土右新型工业园区等9个重点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4亿元,收储可利用土地1.84万亩,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服务进一步优化,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全年入园的5000万元以上项目达到165个,完成投资430亿元。入园企业累计达到1267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700多亿元,增长20%以上。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组建重型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研发水平进一步提高。北重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垂直挤压设备研发成功,百米高速钢轨等重点项目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并产生良好效益。2009年,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5家,占自治区的58%,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258亿元,占自治区的50%以上。市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新增20家,包钢成为我市首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稀土高新区进入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行列。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第三产业实现提质增效。积极发挥消费的拉动作用,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预计全年增加值突破900亿元,增长16%以上。

服务业项目投资实现重大突破。全年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308个,占全部592个重点项目的52%,完成投资458.7亿元,增长22.4%。东源国际、帝豪天下等项目竣工并部分投入使用,东方红广场、万达广场、金基广场等大型商业项目加速推进,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举措,实行了一系列引导消费的政策。为促进住房消费,财政投入2647万元,对居民购买120平方米以下普通商品住房给予补贴,受益居民达2.6万户。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二手房成交量分别达到37599套和21795套,增长106.6%和212.7%。汽车销售达到5.08万辆,增长18.3%。大力推动“家电下乡工程”、“汽车下乡工程”,全面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扩大了农村牧区消费。全市家电下乡销售网点达到120家,累计销售家电产品4.04万台,实现销售额6534.25万元。新建、改造农家店110家,建设配送中心5个,覆盖了80%以上的行政村。

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积极推动批发、零售、餐饮等产业扩大规模、提高质量,王府井百货、包百、华联等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友谊蔬菜批发市场、沙尔沁蔬菜副食品交易市场进入国家“双百市场工程”行列,永盛成连锁超市开拓全区市场实现新突破,小肥羊、小尾羊成为餐饮行业和“群羊产业”的领头羊。

现代服务业发展持续升温。物流业发展呈现新亮点,土右旗煤炭物流基地、新奥蒙华化工物流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古城湾环保型煤炭装车基地全年实现装车量452万吨。目前,全市共有物流注册企业580多家,年营业额5000万元以上的达到75家。我市跻身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行列,成为全国17个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02.84亿元,较年初增加288.18亿元,增长23.73%;各项贷款余额1073.05亿元(包括企业从外地金融机构贷款),较年初增加259.31亿元,增长31.87%。招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中信银行分支机构在我市正式运营。包商银行跨地区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全市批准筹建小额贷款公司66家,注册资金69.48亿元,开业50家,累计贷款43.61亿元。旅游业平稳有序发展,全年旅游接待人数526.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5亿元。信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稀土高新区软件园入驻企业累计达到128家,实现销售收入30.5亿元,增长38.6%;实现利税2.33亿元,增长36%。会展业发展步伐加快,2009年我市成功举办了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发展论坛、中国新型煤化工国际峰会、第三届中国制造业论坛、国际风能技术与投资高峰论坛、中国塑料产业论坛等大型会展活动,包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农三牧”工作,促进了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始终把解决“三农三牧”问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全市呈现出农牧业较快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良好局面。预计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5亿元,增长5.9%。

农牧业结构更加优化。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全市马铃薯、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1.9万亩和15.9万亩,增加10.7万亩和2.7万亩。在山北地区遭受严重旱灾的情况下,粮食产量达到100.6万吨,创历史新高。设施农业快速发展,滴灌、覆膜、喷灌技术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稳步推进。山北地区设施马铃薯面积达到26万亩,增加20万亩。大力推进牲畜规模化饲养,肉羊和奶牛养殖规模化水平分别达到50%和70%,提高15个和30个百分点。

农牧业产业化深入推进。全市规模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70亿元和32亿元,分别增长11%和6%。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增加18户,达到75户。农畜产品行业中国驰名商标新增1个,达到8个。全市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加115家,达到252家。加入合作组织的农牧户增加4000户,达到9600户。

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切实加大支农支牧力度,全年投入财政资金8.6亿元,增长30.1%。全市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试点村共投入资金8400万元,第二批试点村80%以上实现了安全饮水、通油路和建有卫生室等目标。农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达到75%以上,达茂旗在自治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农牧民实现持续增收。全面落实国家对农牧民的各项补贴政策,及时足额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2.09亿元。全市农牧民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人均达到4415元和942元,分别增长6.7%和12.5%。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争取各类扶贫资金1.2亿元,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移民扩镇项目37个,项目区的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集中社会力量帮扶固阳县工作进展顺利,实施项目182个,落实资金和物资8073万元,社会扶贫覆盖固阳县104个行政村。

(四)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城市现代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城市承载功能显著提升。全年实施城建重点项目169个,完成投资210多亿元。新图书馆、少年宫、体育场、体育馆等重点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民族东路改造、机场高速立交桥西延等道路改扩建工程顺利完工,全市新增道路面积130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2平方米,增加0.34平方米。锦林公园、稀土公园等一批园林绿化项目投入使用,新增绿地面积190万平方米,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组织实施城市中心区供水排水管网建设、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城市集中供热节能改造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城市供水能力由每日51万立方米提高到100万立方米以上,燃气普及率达到90%,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4%,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2%,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累计完成212万平方米住宅小区保温改造,建筑节能工作取得新成效。包头医学院、体育场、赛立特尔搬迁改造等项目有序实施,金融商务区、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全面启动。旧街坊、旧小区、“夹心房”和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改造工程取得明显进展,人居环境和质量进一步提升。新都市区、滨河新区、昆区南部区、青山北部区、石拐南部区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达到212平方公里。公路、铁路、民航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市区到外五旗县区将逐步实现高等级公路连通,包头至西安双线电气化铁路部分开通,包头机场航线增加至16条,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

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继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清理违章建筑,整治交通秩序,市容市貌有了新的改观。建筑工程管理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行动,积极推进排污整治工作,关停了一批落后产能,开工建设土右旗、白云矿区、万水泉工业园区和包头铝业产业园区等地区和园区的污水处理厂。组织实施了“三片一线”等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环境整治,加强大青山沿线砂场、料场整治和南绕城煤场清理工作,城市环境继续改善。生态建设全面推进。“绿水、青山、大草原”三大生态工程深入实施,小白河蓄滞洪区工程进展顺利,黄河湿地路坝一体工程全线推进,大青山南坡10万亩绿化成效明显,京藏高速公路两侧景观林带初步形成,围封禁牧全面实施,区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城郊结合部绿化完成8985亩,投资1亿元的碳汇造林项目已获批复,生物质能源综合项目正式启动,大青山生态应急水源工程顺利实施。

(五)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坚持以改革增活力,以开放促发展,着力突破体制机制制约,增强了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

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全市政府机构改革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全面实施。市属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运营机制继续完善,为90户中小企业减债12.7亿元,鹿王、包头宾馆、青山宾馆等一批改制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启动医疗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农村牧区综合改革有序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建立了银政企合作协调机制和金融工作激励机制,有力地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广泛开展招商引资,组织了面向韩国、香港和长三角、京津冀的大型招商引资活动。全市引进国内区外资金342.8亿元,增长17.76%,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7个。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达到9.49亿美元,增长14%。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市外贸进出口下降45.2%。满都拉口岸升格为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货运通道、综合业务楼、联检大楼改扩建等基础设施项目顺利推进。援建蒙古国的杭吉口岸联检楼、公路等工程取得积极进展。我市与国内外地区、城市的协作日渐增多,年内与120多个城市开展了友好往来与合作。

(六)坚定不移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促进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扎实开展。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制定出台了减轻企业负担相关政策,基本实现了多数困难企业不裁员、不降薪。全力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和失业预警等政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取得明显成效,保持了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年新增大学生就业1.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963人,安置困难人员就业4055人,帮助1660户“零转移家庭”的3463人实现就业,农牧民外出就业22.25万人。启动实施了包头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原单位职工补办基本养老保险、私营企业员工和个体劳动者补办基本养老保险以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办法5个政策性文件,养老、医疗保险政策实现对城乡居民全覆盖。社会保障范围稳步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5.2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5.1万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45%。城乡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水平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低保标准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月310元。农牧民低保标准提高200元,达到每人每年1500元;低保补助水平提高180元,达到每人每年1180元。城乡低保标准居自治区首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25.6元,达到1326元,高于全国和自治区水平。住房保障工作深入推进,全年新建续建经济适用住房156万平方米,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支出2169万元,15338户低保家庭享受了廉租住房补贴。石拐棚户区和包钢尾矿坝周边五村搬迁改造工程全面完成,1.5万户4万多居民将迁入新居。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的科技工作投入机制不断完善,全年投入研发经费14.3亿元,增长20%。深化产学研合作,组织实施了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减排新技术推广应用、科技惠民等科技专项和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稀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被列为自治区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试点,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显著增强。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引进国内外人才和智力工作成效明显。加大对城乡义务教育的投入,基础教育继续保持自治区领先水平。民族教育得到优先重点发展。实施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对全市现有的中高等职业学校进行调整合并,启动了职业教育基地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开始推进。加快文化大市建设步伐,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传媒大厦、广播电视采编制作播出中心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包头秦长城热气球节和首届内蒙古二人台艺术节。创作排演了《西口好人》等一批精品剧目。体育事业稳步发展,2009年全国航海模型比赛等6项全国赛事在包头顺利举办,全市第十一届运动会以及首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为266个行政村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完成106个农村牧区广播电视数字村建设任务。建成市肿瘤医院等3家医院病房楼,新建改建了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村卫生室。为20万40岁以上的农牧民免费体检。开展“健康包头行动”,10万多群众受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走在自治区前列,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1%。社会管理工作有效加强。不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和应急体系建设,投入1920万元,采取有力措施防控甲型H1N1流感取得胜利,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继续加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了社会稳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有地方特色的文明企业、文明社区、文明市场、文明窗口等创建活动,城乡居民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符合我市实际的措施,各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巩固。人事、审计、司法、统计、人防、气象、防汛、地震、工商、质量技术监督、新闻出版、侨务、外事、老龄、双拥、史志、档案、仲裁、政府法制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成绩,为构建和谐包头做出了新贡献。

(七)坚定不移地推进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贯彻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并及时向市政协常委会通报情况。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1件、政协提案419件,办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有了新提高。充分利用政府网站、新闻媒体、市长热线等平台,推进了政务公开。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规范了审批主体、条件、程序、办理期限和收费标准。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充分发挥行政监察、审计监督作用,加大对商业贿赂和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治理力度,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开展了领导干部大接访等活动,群众诉求渠道进一步畅通,一些信访积案得到妥善处理,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信访工作局面不断好转。

各位代表,2009年,是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民生继续改善、社会全面进步的一年。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在工作中,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富民强市;必须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第一追求,坚持以人为本、亲民惠民;必须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第一责任,坚持统筹兼顾、全面进步;必须把解放思想作为第一动力,坚持改革开放、开拓创新;必须把谋事干事成事作为第一准则,坚持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这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根本保证。一年来,全市人民同舟共济,攻坚克难,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新包头迈出了坚实步伐。这是中共包头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方面支持与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各界,向中央和自治区驻包单位,向驻包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包头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我市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节能环保面临的问题较多,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还很繁重;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牧区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保障压力较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改善民生任务还很迫切;在金融危机影响没有根本消除的情况下,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主要工作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市在应对危机中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一年。面对依然严峻的宏观形势,我们要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千方百计巩固和发展全市经济企稳回升的大好局面,确保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奋斗目标。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共包头市委的部署,深入实施科学发展、富民强市战略,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增强发展的有效性;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对外开放,增强发展的驱动力;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大力推进富民惠民进程,增强发展成果的普惠性,全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左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确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

为此,今年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优势,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企业规模化、产业集群化,千方百计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转变。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围绕国家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今年要组织实施5000万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289个,力争完成投资850亿元,增长20%。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进神华煤制烯烃、海平面pVC项目,年内要建成投产;积极推动泛海煤化工、汉龙pVC等项目建设,为塑料等下游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支持包钢实施结构调整、产业延伸项目,推动华业特钢不锈钢宽厚板、国电增速器、晋西铁路车轴、泰利C型钢异型钢生产线、德顺特钢、北镁科技、亚新隆顺等一批项目早日竣工加快实施加拿大汉维风力发电机组、江海硅铝合金、广西桂东电子铝箔、华科稀土微晶玻璃和多孔微晶玻璃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风、光等新能源,稀土新材料,光伏电子材料,塑料光纤,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为重点,深入实施无锡尚德光伏发电、包钢稀土高性能磁性材料、众翔轻型飞机等项目。研究制定扶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基地。全年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要突破700亿元。支持生物质能源和环保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继续做好项目策划,争取更多资金投入和项目支持。

提升工业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行政、融资、技术、人才服务体系,优化园区发展环境。推动现有重点园区做大做强,支持固阳工业园区发展。进一步明确各园区发展规划定位,强化产业分工协作,实现园区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努力将我市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一园一主业、主业特色化”的新型产业基地。加强对园区工作的考核,建立推动园区发展的激励机制,提高园区投资强度、项目密度和产业集聚度,把园区建成产业发展、企业成长、就业促进的重要平台。

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完善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密切跟踪分析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运行态势,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高度重视优势企业发展,全力支持包钢、一机、北重、包铝、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鹿王羊绒等企业拓展市场、扩大销售、增加效益。推动东方希铝、北重集团和电力系统企业产值突破百亿元。研究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中小企业入园发展、上档升级、人才培养、市场开拓、政策扶持五大工程,推动中小企业向专、新、特、精方向发展,实现以小补大、以专配全,打造产业集群。以市场为导向,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扶持本土企业不断壮大,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降低市场准入条件,只要符合中央、自治区政策,都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拓宽融资渠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水平、上档次。

增强科技对工业经济的拉动力。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资源、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大力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引进和培养高科技人才。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建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重点实验室。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建设高速铁路钢轨和镁合金研究中心,推动低成本高性能钢材研发等一批关键技术研发实现突破。以我市成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契机,深入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

(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抓住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按照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优化的总体要求,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

提升服务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落实好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完善包百等商务区服务功能,培育发展流通新业态,促进商贸经济的提质增效。大力发展特色街区,推动北梁明清古文化商业步行街尽快投入使用。加快东方红广场、万达广场、金基广场、燕赵大厦、华银大厦和高新区总部经济园等一批商业开发项目建设,年内要竣工投入使用。大力发展物流业,推动运输、仓储、快递等企业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促进传统物流企业的现代化转型。依托大城西煤炭物流和古城湾环保型煤炭装车基地、新奥蒙华化工物流中心、昕隆不锈钢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全国或区域性的大型煤炭、钢材、有色金属、工程机械、稀土、机电装备、建材、重化工产品、重型汽车交易市场,全面提升生产性物流业发展水平。抓好重点物流企业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区域营销中心。积极发展会展经济,以会展中心落成为契机,力争主办一次全国性展览展示会,打造会展品牌。加强旅游景点建设,整治五当召等景区、景点周边环境,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努力扩大消费。继续把促消费作为保增长的重要举措,保持鼓励消费政策的连续性。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建立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适当提高公务员津补贴,稳定收入预期。推动房地产企业优化供应结构,培育发展二手房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积极引导住房消费。进一步落实好国家鼓励汽车消费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强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汽车消费。鼓励城乡居民文化、旅游等消费,提升消费层次。强化消费信贷服务,完善消费设施和服务体系,优化消费环境。促进便民消费,新建和改造50家社区便民店。增加早餐经营网点,力争三年时间发展1000个,基本覆盖全市主要社区。扩大农村牧区消费,积极推进“汽车、摩托车、家电下乡”工作。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发展乡镇连锁经营,新建农家店50家,累计达到565家,覆盖90%以上行政村。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扎实做好“三农三牧”工作。在维护农牧民切身利益、促进农牧民增收和农村牧区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农村牧区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认真实施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率先推进城乡结合部治理、小城镇建设和农牧民稳定转移,努力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管理、土地管理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到2011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农牧业人口减少到50万人。加大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力度,增强农牧业旗县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土右旗中等城市建设步伐。继续举全市之力帮扶固阳县。深入实施“收缩、转移、集中”战略,妥善做好农牧民安置工作。大力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力争实现试点村村村通油路和安全饮水,用三年时间完成农村牧区危旧房改造任务。

发展现代农牧业。推进农牧业设施化、产业化、规模化,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深入实施“北薯南菜”战略,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加强蔬菜保护地建设,新增蔬菜保护地1.2万亩。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马铃薯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15万亩,其中设施马铃薯46万亩,优质脱毒种薯7万亩。强化农牧业科技支撑,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充分发挥农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推进肉羊舍饲圈养和品种改良,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积极引进培育奶联科技乳品等农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个。

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年内土地流转面积增加38万亩,达到110万亩。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年增加48个,达到300个。完善支农支牧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牧业开发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千方百计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好自治区出台的对牧民和牧业生产的补贴政策,落实好我市出台的围封禁牧补贴等政策,不断增加农牧民政策性收入。完善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使农牧民从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中更多受益。大力发展农村牧区二三产业,拓宽农牧民就业增收渠道。积极引导农牧民有序转移,加强就业能力培训,全年培训农村牧区劳动力1.5万人,农牧民外出就业达到24万人。落实对口帮扶制度,进一步做好农村牧区扶贫工作。更加重视改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扶持革命老区、边境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四)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推进体制创新,完善改革发展的动力机制,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

全面推进各项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职能,提高效率。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建立和完善投资项目绩效评审、重大项目公示及责任追究制度,健全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继续深化和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各项改革,全面推进预算单位公务卡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和完善旗县区财政管理体制。强化国有资产监管,积极发挥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的融资作用,创新融资平台。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实施绩效工资制度。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引进产业带动强、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资源消耗低、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积极吸引大公司在我市设立地区总部、营运中心、采购中心和结算中心。引导外来投资以收购、兼并、控股、参股等形式参与我市企业改革重组。加快满都拉口岸建设,全面建成我方及援建蒙古国的基础设施,推动企业与蒙方合作,扩大过货量。加快国际集装箱公司改制工作,加强包头“无水港”建设,不断拓展开放空间。完善招商引资责任体系、考评激励机制和重点项目服务机制,提高招商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全年引进国内区外资金要增长10%以上。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抓住国际分工调整机遇,深入实施科技兴贸和品牌兴贸战略,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出口拳头产品,巩固传统出口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国际市场。加快出口贸易结构调整,推动加工贸易从简单加工制造逐步向研发、销售环节延伸。做大做强服务贸易,加快建设服务外包基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实现跨国生产与经营。

(五)加大城市建设管理力度,精心打造宜居宜业城市。按照服务发展、适宜人居、环境优美的要求,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向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目标迈进。

强化城乡规划管理。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引领城乡建设,认真做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工作。加快完善道路、给排水、供电、供热、通讯、绿地等专项规划,完成东河区东部地区、九原区西北和东北组团、高新区拓展区等重点区块控制性详规和城区重点地段的形象设计。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完善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完成全市50%以上乡镇的总体规划和40%以上村庄的规划,进一步推动城乡建设、管理的一体化。

大力实施城市建设项目。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今年全市拟实施城建项目140个,总投资594.1亿元,年内完成投资286.2亿元。实施“四横四纵”道路建设工程,打通青山路、站前路、哈屯高勒路和站南路,贯通包钢西路、昆河西路、沼南大道和色楞湾路,建设铁西高架路,增设哈屯高勒路与建华路互通高架桥。加快实施钢铁大街等12条道路街景综合改造项目,阿尔丁南大街等10条道路绿化、美化项目以及科学路等9条道路拓宽改造项目,努力形成路桥纵横、流转通畅、功能完备的城市交通网络,着力打造中心城区出行半小时交通圈。实施市容综合整治工程,加大东兴东出口、210国道南出口、民族东路北出口等城市出口环境整治力度。推进公用设施建设工程,改造2座水质净化厂,新建2座污水处理厂和1座污泥处理厂,改扩建1座垃圾卫生填埋场,外五旗县区城关镇要全部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新建10座垃圾转运站、15座水冲式公厕。全面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实施60公里供气管网工程和90公里供热干网工程,对居住区供热和供水二次管网以及已经老化的污水管网进行改造,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加强和改进城市监控系统建设。实施园林景观工程,建设奥林匹克公园、万水泉台地公园等大型公园,继续推进“百万大树绿鹿城”工程,完成城区新增大树35万棵的任务,提高人均绿地水平。建设完成“走西口”等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雕塑,建成水景瀑布工程,形成城市景观新亮点。加快推进植物馆和规划馆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文化和社会服务设施。着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和棚户区安置房234万平方米、廉租住房26万平方米。整治10个旧小区和50处“夹心房”。完成20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按照城市化发展要求,抓好不适宜在市区发展的“城中厂”、“城中校”搬迁改造工作,实施新城村、昌福南村等8个“城中村”改造工程,改善城市环境。启动石拐棚户区改造二期工程,加快卜尔汗图镇及周边地区开发建设。支持东河区北梁地区开发改造和石拐南部区建设,全力推动新都市区、滨河新区、昆区南部区和青山北部区建设,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位。

推进大交通网络建设。加快西南绕城高速公路、110国道包头协力气至东兴一级公路、104省道百灵庙至白云鄂博一级公路、104省道百灵庙至希拉穆仁一级公路、211省道固阳至百灵庙一级公路、市区至石拐一级公路等项目建设,建成包头北出口至固阳明登一级公路,大幅提升全市干线公路等级,提高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全年公路交通建设计划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继续实施一批农村牧区公路建设项目,使全市行政村通公路率达到96%。加快建设飞机场扩建工程,力争年底前完工。进一步完善航空网络布局,增开3至4条航线,同时努力将包头机场申报为国际航空口岸机场。做好机场迁建工程和城市轻轨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包满铁路、包头至树林召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今年要竣工投入使用。积极支持呼包高速公路8车道扩建和时速300公里的京包快速铁路客运通道项目建设。

切实加强城市管理。继续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强化各地区、有关部门的责任,促进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建筑工程管理。健全管理制度,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大力实施“畅通工程”,加大交通执法力度,努力使城市交通秩序进一步好转。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和拆迁改造区域的综合整治,坚决制止和依法打击私搭乱建等违法行为。进一步做好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工作,创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城市环境。

(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

强化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突出抓好钢铁、铝业、电力、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确保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51%。健全完善节能减排监管机制,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审查制度。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加快重点行业脱硫改造工程,完善减排三大体系建设,确保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8万吨以内,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2.7万吨以内,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到312天以上。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沙源治理等重点工程。深入推进“绿水、青山、大草原”三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大青山南坡绿化工程的验收及后期管护,按照规划要求积极开展黄河湿地沿线生态恢复工作,对黄河堤坝城区重点地段北侧100米范围进行绿化、美化。完善禁牧和舍饲圈养引导鼓励政策,加大督查管理力度,巩固围封禁牧、生态恢复成果。加快推进昆河二期、东河二期、二道沙河和四道沙河综合治理工程,有效改善周边环境。抓紧实施大青山生态应急水源工程,今年争取向昆都仑水库蓄水,开工建设花圪台储水工程。加强国土资源保护,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修编,集中整治各类违法违规用地采矿行为,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矿产资源科学利用。

(七)做好财税金融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机遇,进一步加大财税金融工作力度,充分发挥财税金融调节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全面增强财税保障能力。落实好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源培植力度,壮大现有财源,培育后续财源,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确保实现全年财政收入目标。坚持依法治税,健全重点税源监控体系,突出抓好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强化公共财政职能,加强财政预算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求发展、促和谐、办大事,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继续大力压缩一般性开支,严格控制会议、差旅、出国、接待等公务费用。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对重点项目、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的审计监督和财政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围绕建设金融大市、金融强市的目标,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扩大金融开放,增强金融业发展活力。通过强化银企对接、构建融资平台等措施,推动金融机构更多地支持我市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完善农村牧区金融体系,发展村镇银行,加大金融对“三农三牧”工作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动包商银行加快发展。完善金融招商政策,加快金融商务区建设,力争华夏银行、内蒙古银行和光大银行年内入驻,争取更多金融机构落户包头。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有效的金融监管、风险控制及信用评价体系,增强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

(八)坚持统筹发展,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强市建设进程,加大教育投入,实施城乡一体的学校布局调整,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年完成180万平方米建设任务,占全部应改造面积的60%。大力推进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基地今年完成80万平方米建设任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师特别是农村牧区中小学教师素质和待遇。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扶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加强特殊教育、社区教育和继续教育。积极支持高等教育,促进高等院校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协同有关机构高水平举办2010年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积极筹备2011年全国中学生运动会。

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继续加强城市社区卫生工作和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实施土右旗医院、达茂旗医院病房楼和4个乡镇中心卫生院业务楼项目。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城乡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成果,实施新农合市级统筹,将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60元,高于全国和自治区平均水平,保障参合农牧民平等受益。深入推进“健康包头行动”,积极开展“一杯奶”生育关怀行动。培养农村牧区和社区卫生人才,建设市级临床医学领先学科及重点专科20个。积极筹建大型综合性医院,提高我市医疗服务水平。

推进文体广电事业繁荣发展。不断完善基础文化设施,推进基层文化室和综合文化站建设,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网络建设。开工建设燕家梁遗址博物馆,建设南郊新型生态文化旅游区。高度重视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实施传媒大厦工程。办好鹿城文化艺术节等节庆活动,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加强文化市场和新闻出版管理,营造健康繁荣的文化环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区。逐步构建以文化旅游、影视动漫、文博会展等为重点的文化产业体系,提高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推进农村牧区广播电视微波无线覆盖工程,新建3座无线数字传递中继站,新增100个数字电视村。不断完善体育设施,规范体育市场管理,引进高水平赛事,全面推进体育产业化进程。新体育场、新体育馆今年要投入使用,开工建设市乒羽馆、游泳馆。组团参加自治区第十二届运动会和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深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建设体育大市。

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编制完成“十二五”规划。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加强双拥工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认真实施国家和自治区妇女儿童发展纲要。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服务设施。认真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提高人口发展质量。加强老龄工作,推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发展审计、外事、侨务、地震、气象、档案、史志等各项事业。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行业协会作用。

(九)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突出抓好就业工作。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网络,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财政贴息、税费减免等支持创业、扶持就业政策,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力争达到2.4亿元。积极创建国家首批创业型城市,推进创业孵化园区建设试点工作,发挥好示范作用。有计划地培育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吸纳更多人员就业。高度重视大中专毕业生和新增劳动力就业,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在非公企业就业、自主创业和到城乡基层工作。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业,拓宽就业渠道。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54万人。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参保,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力争参保率分别达到50%和90%左右。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月人均增加养老金要高于全区标准。逐步提高医疗保险保障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镇居民低保标准人均每月提高30元。农牧民低保标准提高300元,达到每人每年1800元;低保补助水平提高120元,达到每人每年1300元。环卫一线清洁工人月工资再提高200元,达到1000元。提高社区专职干部待遇。高度关注特殊群体、特困群体、优抚群体的生活保障,做好大病医疗和教育、司法等各项社会救助工作。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

不折不扣办好惠民实事。2010年,市委、市政府将围绕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改善环境等内容,继续为人民群众兴办20件38项好事实事。在社会保障方面,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和报销比例,提高“五保户”供养标准,提高城镇低保家庭取暖补贴标准,对困难家庭大中专学生进行资助等;在公共服务方面,要扩建包头市扶贫医院病房楼,通过推广使用IC卡优惠和方便居民乘坐公交车,完善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100公里通村公路,等等。我们将以这些好事实事为重要抓手,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更多地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更多地让人民群众得实惠。

(十)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强化社会管理工作,激发全民凝聚力和创造力,为全市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巩固和发展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继续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以城带乡,构建城乡一对一结对共建网络,提高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培养社会工作人才,扎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建成70个社区服务中心。强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健全完善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标兵”。

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推进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和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畅通民主渠道,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继续抓好法律宣传和普法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全民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加快依法治市进程。规范司法行为,完善法律援助,加强仲裁工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全面推进平安包头建设。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预案体系,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坚持以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为重点,着力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重大安全隐患的整改,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质量标准化建设,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建立健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责任体系,加强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让群众购买到安全、放心的食品药品。做好群众来信来访、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工作,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平台建设和工作机制,健全和完善领导定期接访、干部下访长效机制,及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大力支持边防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完善治安防控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各位代表,我们承担的工作艰巨而繁重,各级政府机构和工作人员必须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推进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工作创新,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机制,确保中央、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建设学习型政府,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之风,密切联系群众,加大督查力度,提高行政效能。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执法监察、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努力树立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起点上,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这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重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为建设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生态优美、人民幸福的科学发展示范地区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2012年包头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包头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2月8日在包头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 长 孙炜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市政府团结依靠全市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富民强市”战略,在大事多、任务重的情况下,比较圆满地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005.4亿元,增长15.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60.6亿元,增长21.5%;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295.5亿元,增长2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2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059元,分别增长14.6%和14.7%。节能减排实现预期目标,列入国家重点监控的减排工程效益显著。向全市人民承诺的20件32项好事实事全面完成。全市瞩目的三件大事,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获得成功。顺利承办了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首次进入国家卫生城市行列,第三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一)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组织实施了239个重点项目。包钢重轨旧线改造、热轧无缝钢管和大安、吉宇技改升级等钢铁产业项目,包铝技改升级、东方希铝铝板带、成功铝业铝型材、常熟铝业铝板带箔等铝业项目,北方奔驰5万台重卡总装生产线、北方股份1000台非公路矿用车、包钢西创重型机械加工等装备制造项目进展顺利,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实施了79个重点项目。包钢高性能磁性材料、稀宝博为高端医用核磁共振、山晟光伏循环经济电池片组件、泛海一期60万吨甲醇等项目全面实施。特别是神华煤制烯烃一期生产进展顺利,包钢综合技改和兵总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开工建设,对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实施“双百亿工程”成效显著,工业集群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增北方重工、东方希铝2户百亿元企业,石拐工业园区、土右新型工业园区2个百 亿元园区,全市百亿元企业、园区分别达到4个和6个,钢铁、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900亿元和800亿元以上。全面培育和发展中小企业,推动150户成长性高、创新性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入选自治区千户成长型中小企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237.3亿元,增长18.3%。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达到29亿元,增长23%,自主研发的E260电动矿用车成功下线,稀土永磁器件用于“天宫一号”,AT变速器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2户,占自治区的43%。

(二)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投资比重达到51.2%,增速达到31.8%。批零贸易、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持续繁荣。包百、王府井、永盛成、万达广场、维多利等商贸企业不断做大做强,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市场体系日益完善,流通渠道更加畅通,城乡市场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47.5亿元,增长17.6%。物流、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确立了现代物流业“三基地、六园区、九中心”发展规划和思路,组织实施了土右煤炭物流、昆区钢铁化工物流、东河现代物流、石拐原材料物流和高新区润恒冷链物流等重点项目,一批档次高、活力强的物流企业进入我市。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业取得新成绩,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2001亿元,较年初增长16.8%;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1287.9亿元,较年初增长22.9%。旅游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全年接待游客702.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23.9亿元,分别增长16.5%和12.9%。会计、法律、信息、咨询、广告、中介等服务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城乡统筹取得积极进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四级规划体系编制工作基本完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出台,试点村建设成效明显。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逐步加大,全年用于“三农”方面的财政支出达到21.4亿元,增加6.1亿元。农业生产实现大丰收,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南菜北薯、乳肉并举”战略深入实施。新增蔬菜保护地3万亩,新增滴灌、旱地覆膜马铃薯17万亩。优质肉羊良种率进一步提高,奶牛良种率达到100%。扎实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1.9亿元,规模以上流通企业实现交易额202亿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2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0.17万亩。全市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3%。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成绩,落实专项扶贫资金1.5亿元,实施各 2 类扶贫项目145个,1.2万户、3.5万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帮扶固阳县工作成效显著。全市牧区实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全覆盖。石拐区被列入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录。

(四)城市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立足包头的长远发展,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和设计。在全国范围内聘请9位知名专家担任顾问,为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献计把脉。邀请国内外知名院所完成了钢铁大街与阿尔丁南大街、新都市区、南海湖地区、麻池与小白河地区等7个重点区域设计,对城区部分重要节点和在建的标志性建筑进行单体设计,为优化城市布局、规范空间开发秩序、提升城市品位奠定了基础。不断完善城市承载功能,全年实施城建重点项目158个,完成投资320亿元。一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先后完工,新增道路面积43万平方米,新增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新建天然气加气站3座、管网56公里。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得到解决,治理旧小区48个、小街巷50条,完成20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建成50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改善提高了43个居民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构成(%)

地方财政总收入(亿元)

城乡居民收入(元)

积极组织实施绿化工程,植树37.2万株,新增绿地15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力度,加强市政设施维护,整治违法建筑,清理户外广告,动员全社会扎实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城市面貌明显改善,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的光荣称号。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集包第二双线工程、京藏高速公路包头段扩建、104省道百灵庙至白云鄂博、包头至石拐一级公路等工程顺利实施,211省道固阳至百灵庙段单幅通车,110国道土右旗段改造完成。

(五)环境治理扎实推进。全面实施“蓝天、绿水、青山、大草原”工程,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积极推进“三片两线”环境综合治理。包钢下决心搬迁、淘汰落后产能,异地建设240万吨球团、210万吨焦化项目,淘汰两台90平方米烧结机,改造两台265平方米烧结机。集中治理整顿包钢周边121户企业,开工建设华业特钢异地搬迁项目,积极治理改造包头金属深加工园区。加强对稀土企业的整治和整合工作,依法关停13户稀土冶炼分离企业。取缔煤场和“十五小”违法排污企业319户,整治燃煤设施2011台。加强污水治理,加快污水处理厂、中水管网建设,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32.15万吨,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3%,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5%。继续全力推进生态建设。完成各项林业建设任务57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5.7%,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围封禁牧成果进一步巩固,山北草场植被平均盖度恢复到30%。水系建设加快实施,大青山生态应急水源和向山北地区输水工程主体接近完工。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评审。

(六)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着力推进各项改革。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赛力特尔等6户企业改革收尾工作全部完成,华资电子等5户企业改制工作全面推开。启动了厂办大集体改革、解决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问题等工作。按照国家的要求和部署,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成效明显。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培育扶持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非公有制企业逐步向规模化、品牌化、外向型发展。全市私营企业突破2万户,增长14.6%,个体工商户突破9万户,增长28.7%。坚持以开放促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组织参加了内蒙古·香港经贸合作活动周等大型招商活动,全年实施各 6 类协作项目280项,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实际到位370亿元,增长11.2%,全年利用外资12.4亿美元,增长12.7%。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满都拉口岸和“无水港”过货量进一步增加,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27.7亿美元,增长41.8%。

(七)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各项惠民富民政策全面落实,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占到总支出的77%,为历史最高水平。全力做好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4.08万人,其中已就业或落实就业去向的高校毕业生1.4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9万人,为6804名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49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7%。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22.4万人。进一步健全劳动关系协调三方机制,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范围,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达到1743元,继续保持在自治区前列。稳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五七工”和老工伤人员分别纳入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统筹。扩大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参保人数达到33.6万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实现市级统筹,参合率达到98.64%。关注困难群体,提高了城乡低保、五保户和城市“三无”人员供养标准,为12.7万人发放临时价格补贴,并建立了低收入居民生活补贴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全年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8.91万套,为1.1万户低保家庭发放廉租住房补贴2000万元。城市健康水工程和农村牧区安全饮水工程加快推进,分别新增受益人口20.22万人和4.84万人。

(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市34个乡镇苏木综合文化站基本建成,旗县区“两馆”日臻完善。推出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包头剪纸”和“梅日更召信俗”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进创新型包头建设,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效,连续七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创新人才培养、选拔、引进和使用方式,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全市人才总量不断壮大,支撑作用得到强化。稀土高新区获评全国专利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先进集体、第三批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和成人教育取得新进展,高考成绩创近年来最好纪录。中小学校安工程、职教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改扩建幼儿园10所。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竞技体育发展进一步加快。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首次在非省会城市举办,我们 7 克服场馆准备不足、经验缺乏等诸多困难,使中运会圆满成功,得到国家有关部委和各省市区领导的高度评价。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新建4所县级医院病房楼、8所苏木乡镇卫生院和20个嘎查村卫生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16台双向转诊服务车。人口和计生工作基本实现优质服务全覆盖。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8.71%和98.65%,高于全国和自治区平均水平。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事业取得新成绩。人防、气象、地震、外事、史志、档案、仲裁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九)社会和谐稳定局面不断巩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有地方特色的创建活动,完善长效机制,城市的整体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和领导干部接访活动,妥善解决了一批信访事项,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强化安全生产,认真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进一步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扎实推进“六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及时稳妥处置各种社会突发性事件,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妥善应对了锡盟两起刑事案件引发的群体性聚集事件,维护了社会稳定。惠龙集团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正在平稳处置。安排部署整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各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巩固。积极支持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和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八连冠”。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政府自身建设,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团体的联系。充分利用政府网站、新闻媒体、市长热线等平台,推进政务公开。依法清理政府规范性文件和行政执法机构,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程序,优化了政务服务环境。充分发挥行政监察、审计监督作用,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维护了政府的良好形象。

总之,过去一年政府工作取得的成绩,凝聚着全体代表、各位委员的智慧和力量,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各族干部群众,8 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社会各界,向中央和自治区驻包单位,向驻包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包头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和进步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综合实力不强,经济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稳增长、惠民生困难加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城市管理仍有薄弱环节,为民便民水平需继续提高;高层次人才不足,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投资创业环境仍需改善,政务服务效能需要进一步提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2年主要工作

2012年是全面贯彻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将迎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市委十一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的部署和要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贯彻“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大力实施“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富民强市”战略,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和谐稳定,向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5%,财政收入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节能降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确定这样的目标,综合了各方面因素,体现了中央和自治区突出强调稳增长的总体要求,虽然适当降低了经济增长预期,但对民生指标仍然保持了较高要求,两个收入目标衔接了“十二五”年均计划,力求实现两个同步,充分体现了富民优先的基本思路,符合实际,积极可行。

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准确把握宏观形势动向,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切实增强应对能力,用足用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自治区支持呼包鄂地区发展等政策机遇,更加注重扩大投资和发展实体经济,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二是把推动全面转型作为工作主线。坚持推进“五个转变”,深入实施“六项工程”,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开展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继续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进一步强化科技和人才工作,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努力开创经济、社会、生态全面转型发展的新局面。三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加大民生工作力度,加强就业增收工作,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好事实事,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提高发展的包容性和成果的普惠性,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

按照市委十一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稳增长、促内需,调结构、促转型,抓城建、促统筹,治环境、促生态,惠民生、促和谐”等重点任务,市政府要狠抓工作落实,着重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继续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增强投资拉动能力,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支持企业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拓宽筹资渠道。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投资的主攻方向,充分发挥产业基础、生产成本等综合优势,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策划和组织,积极引进一批新项目。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高招商引资队伍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工商联、商会的优势,推进以商招商。积极组织参加内蒙古·香港经贸合作活动周等活动。全年力争引进国内(区外)资金400亿元以上。进一步扩大社会投资,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认真落实好国务院“新36条”,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领域,引导民间资本规范运行。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资金,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的支持政策,盯紧措施细化和项目建设,及时跟进争取。加强与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对接,扎实做 10 好项目前期和申报工作,确保争取资金规模超过去年。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规模,增强对重大项目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确保新增银行贷款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积极培育资本市场,创新融资方式,实现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

加大投资力度。充分挖掘各行各业的投资需求,深入谋划扩大投资的重点方向、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全年组织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807个,年内完成投资1690亿元以上。加快产业项目建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组织实施工业项目310个、商贸流通项目92个、农牧业项目42个,三次产业项目占到项目总数的55%。推进这些项目尽早开复工,加快建设进度,力争早日竣工释放生产能力。加大城乡建设力度,保持旺盛的投资需求。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及能源交通、农田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等领域的项目建设。全面启动钢铁大街两侧原军分区、金融大厦、少年宫、图书馆、职工大学和赛力特尔等地块改造工程,加快重点区域改造开发,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支持园区和企业发展壮大。进一步加大企业和园区的培育力度,充分发挥实体经济在稳增长中的基础作用。深入实施“双百亿工程”,积极推进企业和园区进一步做优做强,推动重点企业和园区向千亿级目标迈进。扶持和培育中小企业,促进集群化发展,形成集聚配套能力。优选200户技术含量及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中小企业,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推进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升中小企业档次。坚持错位发展、体现产业特色,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抓好园区扩容升级,进一步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开展园区“共建统管、税收分成”试点工作,完善园区建设目标考核体系,推动园区发展再上新台阶。努力把稀土高新区打造成全国一流创新型特色园区。

(二)着力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挥老工业基地优势,坚持在增量中调整结构、在转型中优化升级,不断强化节能减排工作,构建多级支撑、结构优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深入落实自治区沿黄沿线产业带发展规划。推动钢铁、铝业、装备制造业等优势特色产业改造升级,力争钢铁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产值均 11 突破1000亿元。按照大型、高端、循环发展方向,加快实施包钢集团综合技改、包铝技改续建电解铝及自备电厂、希铝海平面镁合金循环经济等一批重点项目,打造以资源精深加工、产业上下游配套协作和循环发展为纽带的产业链。依托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和一机集团、北方重工集团等大企业,加快推进兵总高端装备制造园建设,重点实施北创重载快捷铁路货车技改、北方装备巴里巴工程专用车、南京风电风机组装和齿轮箱制造、北京京城新能源兆瓦级风机生产等项目,推动装备制造业多元发展。在加强稀土资源保护的基础上,提高稀土应用水平,抓好包钢稀土冶炼分离集中加工、钕铁硼速凝薄带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化工等新型产业,积极发展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推进山路集团扩建多晶硅单晶硅及太阳能电池片,国瑞碳谷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星和电机荧光粉、LED节能灯芯片,南京高精传动LED蓝宝石衬底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争取启动神华煤化工二期工程,积极推动下游产业延伸加工。

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突出打造“三基地、六园区、九中心”的物流产业发展格局,下大力气引进和建成几个规模大、档次高的物流园区,力争物流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做大做强商贸流通业,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突出抓好重点商务区项目,推进维多利、包商大厦等城市综合体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拓展消费服务领域和功能,培育消费热点,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力发展农村牧区服务业,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积极推进“农超对接”,不断完善农副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加快发展旅游业,抓好五当召、美岱召、沿黄湿地等旅游文化精品景区建设,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和宣传推介,促进旅游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立足城市特色,大力发展工业旅游、民俗风情旅游,丰富形式和业态,提升旅游业档次。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做大做强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高金融风险应急管理和处置能力。扶持会展业,编制出台发展规划,确保会展中心投入使用。鼓励发展新型服务业,引导信息、研发、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社区服务、养老服务等家庭服务业加快发展。

全部工业增加值(亿元)

常住总人口(万人)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推动现代农牧业发展。继续深入实施“南菜北薯、乳肉并举”战略,提高农牧业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全市蔬菜保护地面积力争新增4万亩。推进薯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优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建设,全市马铃薯滴灌面积力争新增10万亩,主产区储藏水平达到50%以上。启动实施“奶业振兴、苜蓿发展”行动,加强标准化奶源基地建设,强化奶源监管,提高奶产业整体质量和效益。加快肉羊产业发展,按照数质并举和禁牧舍饲的要求,促进品种改良,扩大饲草生产规模。认真开展“农牧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强化农牧业科技服务,完善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质量检测监管和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等集成推广力度,提高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目标管理,积极推进现有企业技术改造,严格项目准入,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工 15 艺。关闭淘汰、易地改造和就地治理一批污染企业,确保“三片两线”综合整治有较大突破。拆除包钢1—4号焦炉,加快华业特钢、明拓集团新厂区建设,实施大安、吉宇钢铁技术改造,鑫恒焦化转产改造等项目。加快污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管网建设,推进东河东污水处理厂和北郊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加快西郊、万水泉和九原污水处理厂建设,年内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42万吨以上。把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攻坚克难,深入实施创模重点工程。

(三)着力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水平管理,努力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和承载功能,让包头变得更通畅、更绿色、更平安、更宜居,使群众生活得更加便利、舒心和幸福。

推进重点区域建设。完成重点区域的概念设计和延伸设计工作,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对设计方案依法作出决议,逐步将城市设计成果付诸实施。加快钢铁大街中央商务区、新都市中心区建设,有序推进滨河新区、小白河地区、昆河沿岸和昆区南部区、东河北梁地区、石拐新区等重点区域建设。严格规范城市空间开发秩序,确保建一片成一片。实施城市景观绿化工程,加快赛汗塔拉城中湿地草原、友谊公园建设改造,推进劳动公园等5个公园、广场提档升级,改造民族东路、黄河大桥、东兴等城市出口周边环境,塑造城市新形象。

完善城市服务功能。针对热源不足、交通拥堵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便民水平和舒适度。新建2座热源厂,改造2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供热二次管网和10个小区的排水管网。完成20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实施道路畅通工程,打通赛汗路、校园路等30条道路,渠化富强路与青年路交叉口等20处路口。加快“五横八纵”骨架路网建设,推进包钢西路等22条道路建设,实施钢铁大街、黄河大街等36条道路拓宽、绿化等综合改造,选择有条件的路段建设休闲绿道。继续抓好美化、亮化工程,亮化民族东路、阿尔丁南大街、文化路两侧建筑,规范设置城市出入口、火车站、飞机场等重要节点的店招牌匾。加快构筑城市现代交通体系,全面完成G6高速公路包头段扩建项目的征拆工作,加快实施110国道一级公路改建工程,积极推动省道211线、省道104线一级公路和包头至石拐一级公路建设,完善市域一级公路体系。加快推进城市轻轨项目和机场迁建前期工作。

切实加强城市管理。继续完善城市管理体制,促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加快停车场规划编制。制定地下管网规划和管理办法。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巩固创卫成果。优化公交线路,完善运营布局,加快公交车的更新配置。加大交通执法力度,努力使城市交通秩序进一步好转。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和拆迁改造区域的综合整治,坚决制止和依法打击私搭乱建等违法行为。加强土地收储工作,加快推进重点区域和重点地块土地储备和供应,做好经营城市这篇大文章。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和配套政策。继续按照“规划先行、政策引导、重点突破、梯度推进”的要求,加快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步伐,把重点放在城中村、城边村改造上来,结合城市扩容、产业布局、环境整治、社会建设的新要求,加快推进19个城中村、城边村的改造。扎实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试点,重点在沿呼包银主轴线和山北交通干线有计划有选择地建设一批新农村示范村。加强县城和中心集镇规划建设,增强发展二三产业和集聚人口的功能。加快土右旗中等城市建设。加强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提供保障。实施向山北地区输水工程,确保年内向固阳供水,启动向达茂旗、白云矿区输水工程建设。改造和完善农村牧区供水管网,提高农村牧区自来水入户率、普及率。实施农村牧区安全饮水工程,解决4.5万农牧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建设通村公路175公里,新增25个通沥青(水泥)路的建制村,覆盖率达到60%以上。

优化生态环境。扎实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和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任务30万亩以上,大青山南坡绿化二期工程建设任务1万亩。以56个村屯和黄河堤坝公路两侧绿化为重点,全力推进村屯绿化及通道绿化工程。加强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依法打击私挖滥采行为,实施生态恢复治理工程,加快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继续巩固围封禁牧成果,加大禁牧督查和对农牧民生产生活支持的力度,认真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确保禁牧工作不松劲、不反弹,实现草原生态体系持续恢复。严格执行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开展湿地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进一步加强黄河湿地保护。推进大青山生态应急水源工程,加快建设南海湖等沿黄蓄滞洪区和昆河二期、四道沙河、二道沙河等河道综合整治工程。

(四)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创新体制机制,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注入新活力。

坚持推进各项改革。继续做好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深化明天科技、华资实业和公交集团长途客运公司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探索国有资本运营途径,不断提高国有资本运营质量。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专项资金补贴,全力解决企业改制和历史遗留问题。做好厂办大集体改革、解决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问题等工作。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水资源管理和配置,深化水权转换改革。继续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全年土地流转新增20万亩,达到170万亩以上。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确权发证工作。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开拓市场,鼓励企业扩大出口,保持出口平稳较快增长。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企业参与境外资源开发和经济合作。加大满都拉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通关能力,扩大货运量,争取实现常年开放。推进国际集装箱转运站“无水港”建设。立足呼包鄂城市群发展,发挥区位优势,主动参与中西部分工协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树立全方位开放理念,坚持“引资”和“引智”相结合,大力引进智力、人才和技术。举办好“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加大与知名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力度,深化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支持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发展,组织企业申报建设国家和自治区级研发机构。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投入,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1%。加快推进清华科技园、北师大文化创意园、中科院包头稀土研究所等项目建设,争取批复博士工作站。组织实施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呼包鄂“草原硅谷”建设方案、“5512”专业技术人才工程和“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完善配套措施,健全创业辅导、融资担保、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帮助和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18 加快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建设,扶持民营企业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搞延伸、围绕重点项目搞协作,进一步引导民营企业向实体经济发展。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满腔热情,把民生工作进一步做实、做细、做好。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把资金花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集中力量为人民群众兴办12件好事实事。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扩大小额担保贷款合作金融机构,建立创业园区或创业孵化基地,积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制定就业服务与重点项目对接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发挥大项目拉动就业的作用。通过鼓励企业吸纳、公益性岗位安置、扶持自主创业等措施,多渠道促进城镇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就业。加大就业培训力度,提高城乡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其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万人。

继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落实好增加群众收入的政策措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促进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努力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认真落实相关补贴政策,继续强化劳务输出,促进农牧民产业增收、政策增收和务工增收。全年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23万人。把扶贫开发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以增收为核心,落实好国家、自治区扶贫政策,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模式,全力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支持帮扶困难地区加快发展,继续开展帮扶固阳县工作。

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各类从业人员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制度,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把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纳入工伤保险统筹,实现工伤保险全覆盖。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内报销比例。提高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为重点优抚对象每人每月增加20元抚恤和定补费。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五保户供养标准,发放低收入老人高龄津贴。为环卫一线工人提高月工资水平200元。加强对城乡低保对象、低保边缘人员、低收入人员等困难群体的救助、帮扶工作,完善低收入居民生活补贴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继续实施“健康水”工程,新增受益群众10万人。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增 19 廉租住房货币补贴1500户,新开工保障性住房30892套,帮助更多低收入群体解决住房困难。

努力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机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对交通、矿山、化工等重点行业的安全监管,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强化应急救援机制建设。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认真排查各种隐患,确保不发生重特大事故。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积极推进全社会视频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认真落实稳控物价各项政策,切实加强市场物价监管,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强化粮食安全意识,组织实施放心粮油工程。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力抓好专项治理,构建长效机制,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让放心食品、药品走进千家万户,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

(六)着力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立足于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社会管理和创新,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加强社会管理和创新。积极稳妥地开展“精街道、强社区”试点工作,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整合基层社会管理资源,构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充实强化社区管理服务力量,全面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构建信访、调解、综治“三位一体”的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机制,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全局,扎实开展“治理整顿信访秩序年”活动,下功夫抓好信访工作,确保信访态势稳定回落。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和创建活动。加强国防教育,重视边防建设,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加强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新建、改扩建30所公立幼儿园,有效缓解适龄幼儿“入园难”问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造40所农村牧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重点解决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学生住宿困难、教学设备短缺等问题。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落实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强化校车安全。全面完成校安工程三年规划任务。继续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度重视民族教育,继续做好蒙 20 中、回中搬迁工作。加快职教基地建设进程,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完成6所职院搬迁工作。支持高等教育发展,为包头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加快建设文化大市。按照构建“三个体系”、推进“三个专项工作”、强化“四项保障措施”的总体要求,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培养文化艺术人才,繁荣文艺创作,弘扬主旋律,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包头大剧院等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完善旗县区“两馆”功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继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推进草原书屋等工程,加快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积极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城市特色文化,筹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和动漫等文化产业。继续做好社会科学、文物保护、图书档案等工作。

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优化卫生医疗资源配置,加大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完成1所县级医院、4所苏木乡镇卫生院、20所嘎查村卫生室建设,加快推进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大农村牧区医疗卫生队伍培养力度。加强医疗服务管理,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着力解决看病贵、就医难的问题。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抓好重大疾病防治,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继续做好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工作。

(七)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为目标,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依法行政。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决策,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加强政府系统内部监督,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履行监督职责。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和绩效考评制,使各项工作责任有主体、实施有监督、结果有考核。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事务公开,增强政 21 府工作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推进政府工作的规范化、民主化、法制化。

坚持高效理政。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政府效能建设,把政府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谋大事、抓重点、解决突出问题上。坚定不移地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完善“一站式办公”、“投资绿色通道”等审批形式,年内力争建成政务服务中心并投入使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推行网上办公和网上办事,提高政务信息化水平。

坚持务实勤政。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得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坚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摸实情、办实事、求实效。继续办好“市长热线”和“政风行风热线”。大力倡导立说立行、埋头苦干、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增强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

坚持从严治政。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加大源头治腐力度,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继续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切实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让我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富民强市”战略,振奋精神,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四篇:包头市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国草原休闲之都——包头参观游览。我是×××旅行社导游×××,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和大家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在此请允许我用蒙古语向大家问好:赛白呶(náo)(你好)!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故包头有“鹿城”之称。包头是一座新兴的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城市,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及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2005年名列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第34名、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被《福布斯》评为中国20个最适宜发展工业的城市之一。包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靠蒙古国,南临黄河,东西接壤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中部,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150平方公里,辖6个区(昆区、青山区、东河区、九原区、石拐区、白云矿区)、3个农牧业旗县(土右旗、达茂旗、固阳县)和1个国家级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6年总人口(常住)245.76万,其中城镇人口逾176万,有蒙、汉、回、满等43个民族。包头属于半干旱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4℃.年平均日照314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310毫米。冬春二季,冰封雪飘,银妆素裹,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北国风光;夏季清爽,是较为理想的消夏避暑之地。包头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是欧亚大陆草原文明和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交汇地段。包头市郊的阿拉善文化遗址,表明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中华先民在这里耕耘渔猎、繁衍生息。包头的区位优势明显,是连接华北和西北的纽带,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内蒙古呼包鄂经济带的中心,是中国和内蒙古自治区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和优先重点发展的区域。包头交通便捷,现已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为主的立体交通网,通达全国各地。包头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举世闻名的白云鄂博矿藏十分丰富,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稀土储量的70%以上,包头因此被誉为“草原钢城”、“稀土之都”。包头是“一五”时期伴随国家建设包钢、一机等重大工业项目发展起来的,拥有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电力、乳业、稀土等优势产业,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化工和军工基地。近年来,包头市经济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人民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1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102亿元,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财政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1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67元,城乡居民收入均列内蒙古自治区首位。在中国中西部地区18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均进入前15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第2位。早在20世纪50年代,包头就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城市规划,是唯一由中央批准实施的地级市城市总体规划,这一规划极具前瞻性。近年来,包头从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出发,全力打造“花团锦簇、流光溢彩”的城市美景和“功能齐全、宜人居住”的城市环境。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包头已经从昔日的钢铁城、工业城变为文明城、花园城,先后荣获了“2002年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联合国人居奖”、“中华环境奖”(全国获此殊荣的仅有大连市、桂林市和包头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包头市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实施了科教兴市战略,获得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等荣誉。包头市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现有30多处山水人文旅游景区、景点。A级景区13家,其中4A级1家,3A级6家。2005年包头市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了“草原休闲之都”的包头旅游形象定位。包头市将尽全力打造这一形象品牌,使包头市成为国际国内游客向往的草原旅游观光、休闲避暑的目的地。内蒙古旅游主要是领略草原风情、大漠风光和蒙元文化。包头市具备了三种旅游资源的独特的区位优势,是内蒙古旅游最好的进出港口和集散地。包头市具有独特的草原风光,又是距著名旅游景区成吉思汗陵、响沙湾最近的大城市。包头市具有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娱乐休闲设施及独具民族风情特色的餐饮服务。闻名全国的小肥羊总部就在包头,热情好客的240多万包头各族人民相信中外嘉宾的包头旅游,定将不虚此行。包头市现有旅游宾馆饭店等经营单位650多家,星级饭店3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一家,在建的五星级、四星级酒店4家;有旅行社55家;导游人员502人,全市旅游从业人员3万多人。在旅游旺季各类旅游车辆可通达各重点旅游景区。2006年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6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40.24亿元。

·德王府导游词 ·锡林郭勒导游词 ·通辽市导游词·阴山岩画导游词 ·麻池古城导游词

·昭君墓旅游区导游词 ·清真大寺导游词 ·内蒙古之旅导游欢送词 ·柴河旅游区导游词

包头,祖国北方这片富饶美丽的疆土,这个遍地宝藏、商机无限的城市,热烈欢迎国内外朋友来参观旅游、来结交朋友、来投资办实业。包头人民欢迎你们,祝你们吉祥如意!

第五篇:包头市导游词

包头,祖国北方这片富饶美丽的疆土,这个遍地宝藏、商机无限的城市,热烈欢迎国内外朋友来参观旅游、来结交朋友、来投资办实业。包头人民欢迎你们,祝你们吉祥如意!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下载2011年包头市政府工作报告[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包头市政府工作报告[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包头市地名管理条例

    包头市地名管理条例 (2005年9月24日包头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2006年4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批准)......

    包头市旅游资源报告

    包头市旅游资源报告包头市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南端,阴山山脉横贯市区中部,形成北部高原、中部山地、南部平原三个地形区域。包头,源于蒙古语“包克图”,蒙古语意为“有鹿的地方”,所......

    包头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包头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1995年9月15日包头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1996年4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

    包头市供水条例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批准修订的《包头市供水条例》的决议 (2010年12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内蒙古自治区......

    包头市铝产业分析

    包头市铝产业分析 1、包头市铝产业发展现状 包头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基地,是我国中西部极具发展潜力及活力的核心城市,在现已形成的六大工业板块中(钢铁、铝业、电力......

    包头市青年志愿者工作总结

    2008年青年志愿者工作总结 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团市委的直接领导下,包头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一手抓活动开展,一手抓机制建设,推动了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健康发展。全市广大团员青年......

    包头市物流协会工作总结

    包头市物流协会工作总结 包头市物流协会成立于2010年元月3日,到现在已经一年了,协会成立以来,在包头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工商联、商务局等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

    包头市对外贸易情况简介

    考察包头市对外贸易情况的体会3月5日,我局一行6人对包头市商务工作进行了考察,从考察的实际情况看,包头市商务局对外贸易工作虽然与我市工作的情况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很多地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