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过程痕迹化管理》管理创新项目
管理创新成果主报告
成果名称:《过程痕迹化管理》
单位名称:国网荆州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工区
时
间:2013年9月7日
过程痕迹化管理平台助推配网常态化管理
(国网荆州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工区)
前言
自2011年推行配网状态检修工作以来,荆州公司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单位,探索建立“6+1”管理模式,坚持以“信息收集规范化、状态评价动态化、检修策略精细化、检修计划科学化、检修实施标准化、评价考核立体化”为工作方针,依靠“四轮驱动”,即“领导带动、全员互动、竞赛推动、考核促动”四项措施;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配网状态检修的实践应用,在充分结合城市配电网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后,通过建立“周、月、季度”为抓手的数据管理平台,形成配网状态检修工作和日常生产管理“一盘棋”的常态化运维管理体系;提高信息管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从而有力地确保状态评价工作实时、动态地开展,实现及时、准确掌握设备健康水平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设备评价的质效管理,以满足检修决策的针对性以及计划制订的科学性;为配网状态检修在基层落地生根积累可供推广的管理经验,促进提升配网精益化管理水平。
一、实施背景
配网状态检修是配电设备检修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其核心是改变当前配网“以抢代维”粗放管理模式,变“被动抢修”为“主动维护”,应用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方法,全面推进配网管理精益化,达到保障可靠供电,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的目标。
2011年,荆州供电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公司首批配网状态检修试点单位,以“信息收集规范化、状态评价动态化、检修策略精细化、检修计划科学化、检修实施标准化、评价考核立体化”为工作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全员参与,主动运维,持续完善”的指导思想,坚持实施配网状态检修闭环管理,构建以信息收集为基础,以“动态评价” 和“综合计划”为核心的应用结构,圆满的完成了配网状态检修试点工作。
但是面对配网设备点多、面广,运行环境复杂,有效的监控和检(监)测手段不强,基层一线生产人员相对不足的局面,如何让基层人员的思想观念得到有效转变,如何将配网状态检修工作要求和日常生产管理有机结合,形成“一盘棋”的常态化运维管理标准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新任务。
二、主要内涵
荆州供电公司以配网生产全过程的闭环管理作为切入点,坚持配网状态检修应用和日常生产管理有机结合的工作原则,在深化配网状态检修应用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梳理当前现状后,我们发现“完备的全过程信息收集体系”、“有效的过程管理手段”和“扎实的基层人员思想认识和素质”等因素是配网状态检修实现常态化管理的关键。
荆州供电公司提出实现配网状态检修常态化管理的关键是:建立长效化的过程管控体系,依托痕迹化的管理平台,进一步细化标准应用流程,建立完善的指标考核机制,形成围绕配网状态检修常态化管理的“标准化的应用管理流程”、“过程痕迹化的管理平台”、“长效化的管理措施”和“立体化的指标考评机制”的工作体系。
在配网状态检修的深入实践过程中我们明确基层日常生产的管理标准要和配网状态检修切实融合,即各类运行数据的收集与状态检修相结合,将状态检修应用中一些平时“摸不着”的状态量通过标准化的形式来促进常态化;日常的巡视、检修试验等内容与状态检修要求相结合,并通过制订月度应完成的巡检、例行试验、带电检测工作计划来形成常态化;通过开展定期的分析总结制度和评价管理,将过程管控、检修计划和评价工作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常态化。
在实施创新应用的过程中我们一是加强全过程技术监督和过程管控,为配网状态检修提供技术保障;二是以主动运维为主线,健全信息收集机制,规范设备状态量信息收集标准及全过程数据管理的标准化模板,将配网状态检修信息管理和日常运行维护有机地结合起来,为配网状态检修提供信息保障;三是将动态评价和定期评价连成“一条线”,提升配网状态检修的质效管理,为配网生产管理提供决策保障;四是以科学的状态评价为基础,优化检修策略和计划,以带电作业、标准化作业、成熟的带电检测为手段,为配网状态检修提供执行保障,推动配网状态检修常态化管理用向纵深开展。
三、主要做法
(一)信息管理标准化,为实现常态化管理奠定基础
信息收集是开展配网状态检修应用的基础;而常态化的信息收集机制,是确保“动态评价”工作开展的先决条件;当前基层班组信息管理尚存在人员素质和过程信息管理标准化建设等综合因素产生的问题,导致常态化管理难以形成基层标准;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决定通过建立基层班组常态化的信息收集模板,将状态检修应用的要求和日常生产过程的信息管理结合起来,实现班组信息收集的规范管理;我们在基层班组设置标准化的信息管理应用流程,由班组各个应用角色收集对应的数据,并以每周为一个统计时段,形成基层班组的《周运行汇报材料》作为基础数据支撑。
(二)状态评价动态化,将状态检修应用融入到日常生产过程
各运行维护班组以每月为一个统计时段,并按照每周形成的过程数据来形成月度统计数据,包括本月的《配网状态检修开展情况》、《月度动态评价情况》、《综合月度运行情况统计》、《故障分析》、《标准化作业完成情况统计》等,其中:
月度总体工作的开展:一是根据每月的《本月应按照规定周期开展巡检、例行试验、带电检测明细》和《下月应按照规定周期开展巡检、例行试验、带电检测明细》的汇总数据形成本月完成的巡检、例行试验、带电检测项数以及下个月应开展的巡检、例行试验、带电检测项数;二是根据《月度配网动态评价汇总》数据、《注意、异常、严重状态设备月度跟踪记录》数据、《月度计划完成情况统计》数据汇总形成本月缺陷总数、处理缺陷数量并分析处理情况、动态评价开展次数、标准化作业执行情况、月度生产计划情况并分析完成情况、临时检修情况。
月度动态评价的开展:一是根据《月度配网动态评价统计》的数据,按照短板原理统计成按线路分类的月度动态情况情况;二是根据设备重要等级分类的《月度配网动态评价汇总》数据分别形成各重要等级设备的“评价结果统计”,再根据《本月应按照规定周期开展巡检、例行试验、带电检测明细》统计分析后形成各重要等级设备的“试验统计”,最后根据《月度缺陷套表》数据形成各重要等级设备的“缺陷统计”,由此最终形成各重要等级的设备《月度动态评价情况汇总》;
检修策略和检修计划汇总情况:根据月度状态评价的完成情况,统计分析成月度检修策略汇总,并按照对应方法形成月度状态检修计划,最后按照主次、轻重原则对计划进行排序后形成生产计划;每月将已执行的计划进行统计,未执行的计划注明原因后进入“计划库”滚动;
综合月度运行情况:根据各运检班每周统计运行记录,汇总后形成月度综合运行记录,以作为状态检修的基础工作,并由此来校验状态检修工作开展的效果;
每月由运行维护班组根据月度评价结果而产生的注意、异常、严重的设备评价报告,并在现场检修实施完成后,来建立设备状态跟踪档案,及时形成设备的“健康病历”,便于对设备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通过以上主要工作的开展,将形成配网日常生产与状态检修应用有机结合的关键目的,实现配网生产过程中产生数据的高度关联关系,以此来规范配网闭环管理的刚性要求。
(三)强化思想,让基层人员认识到配网状态检修和日常工作就是一件事 自2011年来,我们深入开展“设备主人责任制”为主题的主动运维机制,并配套形成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其目的就是为了将状态检修的先进理念带入到基层、融入到基层并最终扎根到基层,通过努力打造专业化的基层队伍,为实现全员参与到状态检修应用中夯实基础。
我们通过收集来自基层生产一线人员的一些建议,将状态检修应用过程中相对复杂的环节进行了标准化的应用流程设计,把状态检修应用的要求和原有生产要求的内容制订成《配网状态检修标准应用对照表》,使基层人员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做到清晰的识别和标准化的操作,最终实现“化繁为简”的目的。
在实施“四轮驱动”措施,即“领导带动、全员互动、竞赛推动、考核促动” 四项措施,建立起配网状态检修应用与日常生产管理相结合的综合考评体系和制度,包括:“评价管理体系”、“执行管理体系”、“信息管理体系”;达成基层人员从根本上认识到配网状态检修应用和日常工作就是一件事。
四、实施效果
自开展配网状态检修常态化管理的深入实践与创新应用工作,荆州公司已形成“过程痕迹化管理平台”、“从基层建立的运行分析标准管理体系”的成果。
通过开展配网状态检修应用,丰富设备状态检测手段,消除了设备监控盲点,能够及时发现及处理设备隐患,防止进一步恶化,确保电网、人身和设备安全。
自状态检修工作开展以来,公司开展军事化管理,打造了一支掌握状态评价技术及检测技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执行力强的专业队伍。一大批专业骨干脱颖而出,有力的保证了配网安全生产稳定局面。
截止2013年9月,荆州城区配网连续安全生产天数为5408天,“零故障日”达到68天,同比提高28.3%;高低压故障479次,同比下降23.97%。
通过近两年多的配网状态深化应用的探索,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配网状态检修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执行体系,管理流程运转顺畅,完成了设备状态评价和检修策略制定,编制了年度综合计划,形成了一手信息资料,确保了技改大修项目的依据;并积极有序开展设备检修和综合整治工作,改善了设备健康状况。
公司在推进配网状态检修深化应用的同时,根据配网特点,将设备分为特别重要、重要和一般设备,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确保重要、高危用户的安全供电,有效规避因重要用户停电而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同时,通过“主动运维”、不停电作业和精益化抢修,公司社会优质服务满意度得到了飞速地提高。
第二篇:创新工作模式 推行“痕迹化管理”
创新工作模式 推行“痕迹化管理”
为更好的完成中心各项工作任务,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中心经过充分的总结、讨论,规范巡查记录的填写,保证巡查记录内容更加详实、准确、全面,做到巡查工作的痕迹化管理。
巡查记录的记载是日常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中心结合实际工作,积极探索,对日常巡查人员提出新的要求: 一是要正确填写巡查的时段、巡查人员、巡查区域、天气等情况;
二是巡查中发现的情况、采取的措施、处理结果应在日常巡查内容中详细记录,期间发现情况时间及处理完毕时间必须如实记载;
三是巡查记录中当班没有发生的事项,不能简单填写“无”,应写上无异常情况发生或未见异常;
四是巡查日志上的巡查人员名字、当班领导名字必须由本人填写,不得代签;
五是巡查记录必须现场填写,做到“当时事,当时记”,不得事后填写或交班后填写。
第三篇:痕迹管理
痕迹管理,即根据创建标准每项指标和日常管理工作相关文件、规章制度、诊疗规范、操作规程等管理要求,建立相应的工作日志、日常记录、统计分析资料、图表、照片等工作痕迹资料。同时,必须确保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规范性及其相关指标的完成质量。
特别关注:重点评审项目
基本技能:
一、指标内容:
1、严格执行与本院业务项目相关的国家医疗技术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
2、定期﹙4次及以上/年﹚组织卫生技术人员“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考试考核(合格标准为80分),考试考核合格率达100%。
二、指标分值: 10分。
三、评审方法:
1、查阅该院所开展业务的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5分;
2、“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考试考核,5分;核查该院当年日常考试试卷,同时随机抽医生、护士各二人进行现场“三基”考试考核。制定明确的基本技能考核标准。
四、评分细则:
1、不符国家医疗技术标准或缺少的,一项扣2分。
2、每缺1次“三基”考试考核,扣1分;考试考核合格率不达标,扣1分。现场考试考核一人不及格,扣0.5分。急诊科室
一、指标内容:
1、急诊科室应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具备24小时急救能力,能遵照诊疗常规建立抢救流程,对循环、呼吸、肾功能衰竭、急性中毒、休克等急危重患者作出初步诊断和急救处理;并掌握应急知识、具备应急能力。(5分)
2、严格按照《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要求,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5分)
3、落实首诊负责制,建立急诊住院、手术及其与上级医院技术支撑转诊、高危孕产妇、高危儿急救转诊等“绿色通道”。建立转诊记录单,履行签字手续,并留存。(5分)
二、指标分值: 15分。
三、评审方法:
现场查阅相关档案及工作痕迹资料,并核查现场。
四、评分细则:
1)现场查阅急诊科医务人员专业培训挡案,缺培训挡案,扣1分/人;随机抽查急诊科值班表,缺24小时值班,扣2分/次;查看相应抢救流程,缺或不科学,扣2分/项。
2)现场查阅急救设备和药品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配置不全,扣2分;现场核查急救物品,急救物品完好率不达标,扣2分。
3)现场随机抽查10份病历,查阅首诊负责制及在病历中落实情况,未建立首诊负责制,不得分;不落实,扣1分/例,查看急诊住院、转诊登记,记录不规范,扣1分/次,缺转诊记录单,扣1分/份;发现滞留病人,不得分。
内科儿科
一、指标内容:
1、能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咨询、诊断与治疗;(5分)
2、能开展明确的慢性病咨询、诊断、治疗与指导工作。(5分)
二、指标分值: 10 分。
三、评审方法:
现场查阅相关档案及工作痕迹资料。
四、评分细则:
1)能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咨询指导、诊断、治疗的诊疗规范,每缺一科诊疗规范,扣2分;
2)能提供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咨询与指导、诊断、治疗的资料,每缺一科资扣两分。
第四篇:痕迹管理
以痕迹管理促进安全精细化管理
摘 要:安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须遵循现代企业管理的精细化原则,其具体内涵体现在对安全细节的管理,过程控制理论决定了对细节管理必须采用重要管理的方法—痕迹管理,故而痕迹管理将促进安作用安全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痕迹管理 安全管理 精细化
一、什么是痕迹管理
痕迹是事物在产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所留下的印迹。痕迹管理就是让所有的管理都留下印迹,保证以后有据可查,而这种痕迹是在事物发展中自然留下的痕迹。即对我们实施管理时所做的记录、图片、电子档案等进行收集、整理、归档、保存等,以备今后考查。痕迹管理不仅反映了我们的管理过程,实施管理的方法和艺术,而且展示了我们的管理效果。
二、痕迹管理在安全管理中的优点和作用
痕迹管理最大的优点就是通过查证保留下来的文字、图片、实物、电子档案等资料,有效复原已经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管理实行痕迹管理就是让所有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安全管理都留下印迹,可供日后查证。在各项检查工作中,上级主管单位通过痕迹来考察安全监管人员的管理过程、方法、艺术与效果,评价下属单位管理的成败。具体说,是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痕迹记录了安全管理者履职的过程。因此,具体某一个生产经营活动是否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全监管人员履职是否规范。
安全监管人员在履职过程中会留下的痕迹,记录其履职的全过程:会议记录真实反映每个安全监管人员者的发言表态和会议决定,各类检查表和《整改通知》等也真实再现安全监管人员的处理意见。在各项督查过程中,督查人员更要借助痕迹来考察安全监管人员的管理过程、方法、效果,评价一个安全管理部门的成败。因此,痕迹管理不仅是安全监管人员自身提高管理艺术和方法的需要,也给各项检查留下了可供考察、评估、佐证管理的旁证材料。在一个企业里,安全监管人员拥有监督、检查甚至要求停止生产等主要权力,同时也必须恪守政纪、党纪和国法。
因此强调安全工作的过程痕迹管理,反映了安全管理由事后结果控制向事前计划和事中监控转移的趋势,也是安全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的一个具体表现。
痕迹管理具体作用有:
(一)实行“痕迹管理”有利于加强对安全管理对象的跟踪。
日常工作中只有对情况都做出详细记录,才能有针对性地实行管理;
(二)实行“痕迹管理”有利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日常工作中,对于反馈的每一件事,安全监管人员都会做详细的记录,并在工作日志、周工作分析等内务台帐上体现出来。在总结时,可以很容易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不足之处制定措施,为下一步工作计划指明了方向。
(三)实行“痕迹管理”有利于上级领导检查、指导工作。
平时,领导不可能跟在每个安全监管人员后面监督是否把工作做好,这就需要我们将日常的工作留下“痕迹”,因此,我们就要认真将平时的工作情况记录好。
(四)实行“痕迹管理”有利于加强安全管理部门的责任感,提高办事效率。
日常工作记录详细的记录了工作的进展情况,安全监管人员一目了然的知道自已未完成的工作,就会按照记录提醒及早的完成工作,因而提高办事的效率。
三、如何通过痕迹管理促进企业安全管理精细化
首先,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痕迹管理措施和办法。在正确分析安全监管的具体内容和对象以及安全监管进程的基础上,将所要纳入痕迹管理的内容、目标、措施、保证机制以及
开展痕迹管理的具体要求确定下来,并根据已经确定的内容,制定相关办法,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使安全监管人员在开展痕迹管理时,能够有的放矢,符合痕迹管理所提出的要求。
其次,全面调查和掌握生产经营活动和监管对象的基本情况,这是开展痕迹管理的关键所在。只有对企业的生产情况有个综合而全面的把握,才能更好地确定痕迹管理方向并因地制宜地实施痕迹管理,有针对地将生产项目进行分类管理,认真记录自身的安全监管情况,应对和解决在管理过程中遇到问题。
其三,应尽力避免痕迹管理过程中的误区。由于部分安全监管人员对痕迹管理工作缺乏认识,以至于个别安全监管人员会将此项工作错误认为只是单纯地对企业生产或安全监管人员的监督检查情况进行简单的记录。实际上,痕迹管理其最根本的目的在于,能够将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情况进行全面记录,又将安全监管的全过程包括发现问题、要求整改回复情况详细的形成闭合式的检查资料,通过这些准确的记录,综合反映和分析整个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与情况,找出安全监管不到位以及安全生产存在的重点问题,从而,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整顿与规范。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安全监管人员对痕迹管理工作的深入认识,准确地运用痕迹管理措施与办法。
其四,必须保证痕迹管理数据与资料的连续、完整与准确。只有切实做好安全监督管理的实效性工作,保证在开展痕迹管理工作时,能够准确掌握企业安全生产情况,才能将痕迹管理工作做得更加到位,这就要求,我们安全监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基础资料与数据的整理与记录。通过安全监管人员的全面调查了解,掌握企业安全生产第一手详实资料,定期进行数据、资料记录的补充以及更新,保持基础数据与资料的完整与连续,这样才能确保痕迹管理的准确性与实效性。
总而言之,强化安全管理工作痕迹管理是当前适应企业安全精细化要求,是适应企业发展新形势的重要要求,无论是企业在安全生产专项检查、还是在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制止企业不安全行为,控制危险源、消除安全隐患上都需要我们通过规范有序的努力工作,各有侧重地做好痕迹管理工作,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更加深入细致地开展下去。从而,进一步推进企业安全管理精细化的深入发展。
第五篇:项目过程管理
第八章 项目过程管理
为公司提供高质量的工程业绩和可查询、可追溯的工程文字资料,最大限度地满足公司发展和工程管理者能力提升的需求,特制订针对项目过程管理规定
一、周报、半月报
更好建立完善建管中心建管一部市政、工业投资项目的半月报管理和详实反映现场真实情况,以便公司领导准确掌握项目信息,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现对报表填报做如下要求:
1、半月报中各项内容均需认真填报(厂区单体、管网等可量化的工程量),对报表中不明白部分可电联(韩志刚:60504821)予以解释。确实无法填写部分须注明原因。
2、半月报中完成情况须严格按照当月所排计划实施,如有特殊情况应在影响进度原因分析中予以说明;当月计划未完成工作应纳入下月计划,且需列明为保障计划完成所采取的措施,并说明如何在下月计划中将当月拖延进度予以追回。
3、各项目需对例会会议纪要中所提问题认真落实并及时反馈。且需在下期报表中填报落实情况。
4、进度半月报中增加原因分析、纠偏措施人员及主要设备到场情况栏。
5、本月未完成工作需在原因分析栏详细说明未完成原因,由非天气等不可抗力原因引起的需加以详细说明,天气等原因引起的需注明影响时间。
6、纠偏措施栏需详细列明对未完成计划项目所要采取的措施,且在下期半月报中上报延误工期的补救情况。
7、人员及主要设备进场情况,需各项目经理每半月对施工单位在人员到场情况、设备到场情况、材料到场情况、等方面进行文字描述。
8、每月半月报需附有与半月报内容相符的工程影像资料。
9、北京地区项目照常召开周例会。肖家河项目每周一上午9点30分召开周例会,每月最后一个周一召开现场会。顺义项目每周二上午9点30分召开周例会,每月最后一个周二召开现场会。
10、各项目须严格按照报表时间要求上报(上半月:第二周周二下午两点前,下半月:第四周周二下午两点前)。
11、根据日报表格式每日项目施工结束后在微信日报群中对当日施工情况上报。
半月报格式
工程现场日报表格式
二、现场检查和纠偏管控
★现场检查:
1、安全检查:
(1)按照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在安全施工检查中,评分达到90分以上,杜绝重大伤亡事故,轻伤频率控制在1.2‰以内。
(2)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施工指导方针,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部安全生产小组及公司质量安全部对工程施工安全负责。切实保证安全保证体系的运行。
(3)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施工指导方针,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保证安全保证体系的运行。
(4)严格执行安全交底制度,各级负责人在下达生产任务的同时要进行安全交底,坚持生产例会必须讲安全的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安全生产按层实行日检、周检、月检,特殊情况马上检,形成人人受教育,安全人人管的局面。杜绝安全隐患,保证施工安全。
(5)各分项、分部工程进行安全交底时,必须严格按照本工程施工选定的安全标准,对专业性较强或特殊环境的施工项目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措施(设计)。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质量检查
(1)根据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和设计要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监督。
(2)深入现场,检查施工操作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质量证明和设计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反映、纠正。收集资料并对分项工程的任务书签证质量等参加检查。
(3)参与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的讨论与质量要求的制定,并督促贯彻执行。
3、进度检查
(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对项目进行检查管控。
(2)定期召开进度工作会议,汇报实际进度情况。检查期内实际完成和累记完成工程量,与上报工程量是否吻合。
(3)进度控制、检查人员经常到现场实地察看,确认施工单位人、机、料到场情况。
4、资料检查
(1)工程资料分阶段进行管理:土建分为开工、基础(底板)、主体(池壁、顶板)、装修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安装分开工、单机调试、联动调试、生物调试试运行四个阶段。
(2)工程资料定时检查保证资料完整性,完成一部份存档以部分。避免因资料不全导致项目不能验收,给公司的人力资源和经济上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纠偏管控
1、定期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2、针对现场安全、质量问题提出整改报告,并限期整改。
3、针对项目施工进度问题,组织召开现场会明确施工单位人、机、料增加进场。对施工单位进行管控。
4、矫正施工单位后补资料问题,保证工程进展与资料同步。
5、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检查督促质量整改的落实情况,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工作。
三、按节点、阶段收集成果资料
根据工程项目情况对各项目各节点资料成果进行收集。采取施工节点控制、日常联系单、变更、签证、政府往来信函等资料进行存档收集。
1、项目施工节点控制分为:(1)施工图初步设计及审查(2)工程量预算及财评(3)开具开工报告(4)厂区三通一平工程(5)土建主体施工(6)厂内管网敷设(7)场外管网敷设(8)工艺设备安装(9)电气设备安装(10)单机调试(11)清水联动试车(12)工程验收(13)商业试运营
2、日常联系单、变更、签证、政府往来信函等资料
(1)对各项目日常联系单、变更、签证建立独立文件夹进行分别电子存档。(2)针对各项目情况建立项目往来信息台账。(3)对项目原始往来信函资料进行存储管理。
四、工程进度管控(细化进度计划表)
1、项目实施计划是项目实施的指导性文件。项目实施计划在公司批准项目策划书之后编制。项目实施计划应满足项目合同的要求和公司领导对项目策划书的批示意见。如为BOT项目,项目实施计划书应与项目公司确认。
2、项目实施计划由项目经理组织相关部门编制。由部门经理、生产副总批准,报经营计划部备案后,严格按照进度计划进行管控实施。
3、项目实施计划书为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的基础和依据。
4、项目进度计划分阶段(投标、项目策划、分包合同签订、进场施工、单体开工五个时间段)、分层次(整体阶段、施工阶段、单体、分部、分项五个层次)进行编制;
5、如遇重大事项或进度偏差严重,项目部提出进度计划调整申请,经过部门经理、生产副总审批后报经营计划部备案,作为项目后续工程进度执行的依据。
6、进度计划调整申请内容要求如下:调整后的进度计划、计划调整的理由,造成计划滞后的原因。部门经理将作相应的责任分析判断,作为将来集团和部门绩效考核依据。
厂区施工计划
厂外管网施工计划
五、工程质量管理
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进行质量管理控制,现场质量工程师负责工序的检查,分部、分项、单位工程的验收,工程检查,报验和监理签证工作,组织职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及时发现质量隐患,提出改进意见并督促整改,把工程质量控制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
1、项目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审核施工图纸、设计文件,认真详细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错误及必要的设计变更,应及时向设计、监理单位提出。
2、施工测量放线,放线实行“双检”制,大型建筑工程由公司、项目部双检,一般工程由项目部采用不同人或不同方法测量、核对结果,测量记录要规范,字迹工整清晰,主测人员要签字。
3、水泥、钢筋、砂石料等各种原材料进场,应严格执行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质量不合格或质量合格证明书,质量检验报告等凭证不全者,不得进场。
4、原材料应按指定地点设置,经试验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
5、对施工中的特殊过程、关键工序,必须事先编制详细的质量措施和技术操作标准,施工中必须派技术人员
6、试验人员须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做到各种试验数据齐全、真实、资料完整。
7、质检工程师根据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要求检查程序,配合监理工程师及时认真进行工序,隐蔽工程检查、分项分部工程验收工作。
8、质检工程师认真阅读设计文件,掌握设计尺寸,每道工序完工后,会同技术人员及时进行自检,填写有关检查证,核定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专项检查,并及时请监理工程师进行签认。
9、质检工程师经常深入现场,发现违反设计、施工规范或技术操作规程的行为,除向当事人进行教育、帮助和提出纠正意见外,还应填写“工程质量问题通知书”责成限期整改。对问题严重的应进行必要的处罚,对因质量问题及人身安全或对以后工程质量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有权决定停止其施工作业,并及时向领导汇报。
10、项目部每月组织一次由项目经理带队,安质、工程、物资、试验等部门人员参加的对在建工程的质量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改进措施,限期整改,同时核查考核相关部门的工作质量以及质量控制情况,并将检查结果行文通报,奖优罚劣。
11、出现工程质量事故较小的情况下,可采取返修或返工,构成一般以上事故,应及时在24小时内报公司分管领导、公司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处理方案,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