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2
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永仁县大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较强,党组织带头人事业心、责任感和领村致富能力较强,群众满意率较高。但面对农村改革步入深水区,发展步入新常态,部分村级组织带头人还存在不适应的问题。一是工作动力不足。一方面一些村干部思想滑坡,理想信念动摇,党性原则弱化;另一方面是经济待遇偏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干部特别是村级组织带头人的工作原动力。二是创新能力不足。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中仍然存在思想僵化、干事保守的群体,对新思想新事物不愿接受,抓党建、抓发展往往因循守旧,循规蹈矩,创新创业能力相对匮乏。三是后备力量不足。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年富力强的党员流动数量越来越大,致使村党组织书记人选选择的范围缩小,干部队伍后备人才储备不足。四是经费保障不足。一些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工作经费主要来源是村级转移支付,还存在无钱办事的局面。
二、对策建议
一是建立工作激励机制,激发村级组织带头人干事创业热情,使其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群众。二是建立培养提高机制,深入实施“素质提升”工程,不断提升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重点培育身边典型,积极探索“带头人领办小微企业+农户、带头人创建合作社+农户、带头人创办家庭农场+
农户、带头人成立中介组织+农户、带头人承包工程项目+农户”五种模式的培训,通过现场观摩、现身说法等方式,定期组织村级组织带头人参观学习,加快“两高双强”(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型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步伐。三是建立组织调整机制,确保村级组织带头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储备”机制,保证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素质优良、数量充足、作风过硬。四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保证村级组织带头人有钱干事、有钱理事。同时,要积极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村级实体经济,提高自我保障自我发展能力。五是健全完善村级组织带头人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机制,采取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全面、客观、公正地分析评价村党组织书记的工作绩效,使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
第二篇: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调研问题建议
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调研问题建议
近日,*市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进行专题调研,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就加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结构不合理。
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存在“三偏”现象,即: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身体偏弱。目前,*市*名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为*岁,其中*岁以上*人,占*%,年龄偏大,思想僵化,缺乏敢闯、敢干的竞争意识,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难度较大;村党支部书记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占*%,文化程度相对偏低,缺乏思发展、谋发展的能力;
身体素质相对较差,不能适应工作要求。同时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实施,农村人口流动性增强,有知识、有文化的中青年外出务工,候选资源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选拔的需要。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稳定性较差。
农村党组织书记肩负着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等重要责任,付出与享有的权益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岗位的“吸引力”。*年以来村支部书记月工作报酬平均为*元/月,远不如外出务工所得,同时养老制度不健全,导致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把工作当副业、当临时工。政治出口较窄。由于干部体制改革、机构精简、编制压缩等因素,村干部的政治出路几乎成为泡影,在*年乡镇党委换届中,享受到“三类人员”进班子政策的优秀村支部书记仅*名。(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综合能力较弱。
组织力薄弱。一些村党支部书记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强,宗旨观念淡化,服务意识淡薄,不能深入实际为群众排忧解难;驾驭能力不强。面对一些突发性事件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常常在政策“执行者”和村民“当家人”的角色之间摇摆,带头人核心作用发挥不充分。带富能力弱。缺乏“双带”能力,面对国家的诸多优惠政策,不能根据本村实际,利用集体优势资源,调整经济结构,造成在守业受穷和受穷守业中循环。
(四)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被*越俎代庖。
伴随着农村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的不断发展,一些农村党组织长期软弱焕散,导致控制力、动员力、影响力不断减退,给农村*的滋生蔓延制造了可乘之机,更为严重的是,极少数党员干部不但没有极力反对*,甚至采取“恶人治村”策略,将那些有劣迹的*扶持到村级基层组织中,相互利用,纠缠不清,以致于正不压邪,损害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群众获得感,掣肘农村发展进程,阻碍基层组织力提升。经排查,全市农村*人,其中*干部*人。二、对策及建议
(一)改进方法、拓宽渠道,选好“带头人”。
在选任范围上突破村域界限、身份界限、职业界限,放宽选人视野,拓宽用人途径,实行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多方式的选拔。在选任程序上要改变以往传统的选举方式,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增加述职、演说、答辩等竞争程序,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选任方式上要结合村情实际分类进行,对村干部数量较多、后备干部充足的村,加大本村选拔党支部书记力度;对暂无合适人选的村,采取公开选拔或招考、跨村任职、能人回请等方式选拔合适人选;
提倡有条件的村实行书记主任“一肩挑”,同时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注重村级后备干部的知识化、年轻化、能力化的培养,规范定岗锻炼、定人带班、定期考察、动态管理等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大胆启用,对群众反映较差的及时进行调整,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提供活水源泉。
(二)优化环境,激励关爱,增强“驱动力”。
关爱保障是激发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工作热情的重要举措。要充分考虑农村基层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规范清理农村基层牌子多、考核评比多、创建达标多的“三多”问题,做好减负工作,真正让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集中精力抓好全村发展的大事、要事。要降低准入门槛,给出专项编制,从优秀村干部中选聘乡镇公务员和聘用事业单位人员,拓宽上升渠道,提高岗位吸引力。探索将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采取“升职不挪位”的方式,直接提拔为乡镇行政副职领导干部的上升机制。推荐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人选,使其保持进取心,增强政治荣誉感。建立村干部工作报酬自然增长机制,提高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增加生活补贴,确保农村党组织书记干有酬、退有养,解除后顾之忧;提高村集体经济发展配套奖励标准,建立费随事转、下移工作经费制度,增加对农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的保障力度。
(三)创新培训,注重实践,练就“硬功夫”。
坚持把党性教育、能力培育作为重点,加强“三农”政策、法律法规和现代农业技术技能、市场经济知识等方面培训,将农村远程教育、产业基地现场示范教育、现场体验式教学、外出考察等方式相结合,使教育培训“传统+现代”“传授+示范”“传输+体验”,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服务群众等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让他们做好农村政策的“明白人”、发展经济的“领路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同时组织开展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到与当地风俗习惯、村情民意相近的强村强企、重点项目进行挂职锻炼,吸取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增强村干部综合素质和致富带富能力。鼓励基层组织优秀村“两委”干部、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大专以上学历及非学历教育,推动村干部素质提升长效化。(四)全面从严、加强监督,用好“指挥棒”。
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深化党的先进性教育,提升农村党员和村“两委”干部的综合素质,形成肃清农村*势力强有力的战斗堡垒、领导核心和先锋队;研究制定党支部书记任职资格条件,明确农村基层干部具体行为规范,列出不适宜任职的负面清单,强化农村基层干部“红线意识”。要全面深化“四议两公开”,实施阳光村务,健全以村党支部为领导核心的村务监督机制,切实保障村民群众合法权益和村集体利益,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健全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述职述廉、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发挥巡察作用,持续整治基层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让严打高压态势常态化。要坚决查处“小官贪腐”*和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对农村*势力“零容忍”,更要“拨出萝卜挖出泥”,端掉与其有着千丝万缕关联、隐藏在幕后的“保护伞”,真正除恶除根。
第三篇: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工作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它作为领导核心,组织和安排着农村基层的各项工作,是党与农民群众之间沟通交流的纽带。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因此,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本文以X市X区为例,分析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其形成原因,提出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对策,以开辟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好方法。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无论是在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方面,还是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进程中,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素质与能力方面,这支队伍都同农村工作的新目标、新形势、新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工作活力不够,创新意识不强。它的主要表现就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平均年龄偏高,受年代因素影响,他们工作时社会对工作岗位的教育水平要求较低,加之工作后知识更新不及时,所以这个群体普遍文化水平偏低。例如,从年龄结构上看,X市X区村书记X周岁以下的X人,X-X岁的X人,X-X岁的X人,X-X岁的X人,X以上的X人,分别占其总数的X%、X%、X%、X%、X%,村书记中X-X岁的人占总数的X%。从学历结构上看,高中以下的X人,中专、高中的X人,大专的X人,本科的X人,分别占其总数的X%、X%、X%、X%,有X%的人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受以上因素影响,村书记普遍存在知识储备不足、思想因循守旧、缺乏开拓创新意识的问题,带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原动力不足,冲劲闯劲不够,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农村工作,影响了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工作效率有偏低倾向。
第二,带领农民群众致富能力不强。村书记扎根基层、直面群众,奋斗在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第一线。但是受年龄较高、文化水平低的因素所限,特别是致富能力的制约,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带领村民发展致富缺乏动力,特别是在致富道路上遇到问题不能够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不能解决发展致富中的难题。在实际中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方面,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不够适应,村书记自己维持家庭略显困难,所以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方面也显示出缺乏门路和方法的问题,不能发挥“领头羊”的作用,致使群众对村书记信心不足,这属于想致富而缺乏有效渠道和方法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村书记个人致富能力强,村书记自己家庭实现小康,但是由于不懂领导艺术和组织协调事情的办法,致使存在没有带动村民家庭富起来的问题,X区有一部分村书记就属于这种情况,据统计,在全区X名合作社理事长中,村支部书记X人,占X%,合作社理事长通过收取酬劳,实现了个人的致富,但是农村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不强,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村里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速度缓慢。
第三,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是农村具有较高权威的人,同时也是服务群众最多的“火车头”和“排头兵”,他们引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意识强不强,直接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同时也直接决定着他们在群众中的口碑。通过调研,X区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存在着宗旨意识淡化、群众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个别村党组织带头人服务能力欠缺,在处理复杂问题,特别是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上缺乏有效招法,在合理运用政策、做群众工作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这些村书记把自己定位成上级党组织方针政策的贯彻者,轻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没有实现从执行政策到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的创新理念的转变,没有实现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换,然而这两方面的转变恰恰是引领农村发展、服务群众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的“真空”和“盲区”制约了村党组织书记服务群众能力的提升,也制约了村书记形成引领农村发展的长远眼光。
二、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
村党组织带头人的能力和素质不足,就会影响政府政策的执行和干群关系的稳定,甚至使农村各方面建设缓慢,出现无法预计的系统性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必须抓住的是村党组织带头人出现问题的源头,从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找到着手方向。
第一,选拔机制不完善。村书记区别于普通的公务员,他们由村民委员会选举产生,这就需要政府制定出系统完善的选拔制度,引导选民选出那些党性修养高、带领致富能力强、领导和组织能力强的人当村书记。目前X区在村书记的选拔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政府层面对村书记的选任条件的把握上失之于宽。目前我国对村书记的参选条件规定比较宽泛,党章只规定,“除预备党员和受留党察看处分党员外,所有党员均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没有在政治上、年龄上、文化上、致富能力上做出硬性要求。X市X区委在选任条件的把握上严格按照党章规定执行,没有进一步提高要求,使选任条件失之于宽,从选拔层面就造成了村书记的素质和能力偏低的问题,没有真正把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人才选上来。二是在选举中,政府的监督管理失之于松。在选举中,政府对选民科学使用选举权缺乏思想引导,使选举中出现一些乱象:选民本应选贤选能,但有碍于情面选亲戚、朋友的,有贪于利而选给好处费的,有受制于地方势力而选黑恶势力的,这些问题从表面上看是选民选举意识不强,实际上反映的是在选举前对选民缺乏正确引导,选举中对选举的合法性监督、管理不够,不规范的选举、贿选发生后缺乏相关惩罚机制。
第二,教育培训和教学管理体系不够科学。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进行培训可以向他们传授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进而更新他们老旧的知识库,提升他们的个人能力、工作能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目前X区针对村书记的培训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学培训体系不够科学。对村党组织带头人的培训应该是一个包括岗前培养、任职培训、定期轮训等全方位系统化的培训体系,但是目前对于村党组织带头人的培训主要集中在岗前培训上,这就使村书记任职以后在工作岗位上遇到棘手问题时缺乏指导,解决问题只能依靠村书记既往的经验,限于村书记个人能力,因此,村书记不能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发挥提供坚实的保障。二是在时间上,岗前培训存在时间短的问题。村书记在村里的角色是领导农村发展的多面手,因此村书记的岗前培训包含党性修养、政策解读、经济发展、领导力、农村实用技术等多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庞杂,对于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村书记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领会知识要义,领会的基础上掌握技能运用要领。但是培训的时间规划一般是X-X天,大量专业难懂的知识限于培训时间短,被培训老师制作成为知识的“压缩饼干”,造成知识和技能的“消化不良”。三是培训内容政治理论多,农村实用技术少。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一生的必修课,村书记接受岗前培训的重要课题就是增强党性,这部分课程在培训中占了很大比重。与此相比,针对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经济发展、领导力、农村实用技术的课程只占少数,培训没有为村书记提供一个针对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知识技能盛宴。四是课堂教学多,实践锻炼少的问题。村书记的培训一般在区委党校举行,但是区委党校硬件设施落后,只有传统的适合课堂教学的教室,没有适合演练的实践操作教室,也没有课外延伸的基地教学,所以教学方式略显单一、枯燥。五是培训期间的教学管理宽软。一些村党组织带头人工作忙,在培训期间出于工作和个人原因有旷课、请假现象,而上级党委、党校方面没有相应的硬性教学监督管理考核制度,致使很多村党组织带头人认为培训就是休养,学风不纯,学纪涣散,使本来时间较短的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第三,考核监督力度不够。科学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高效运行的有力保障。目前,X区上级党组织在约束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行为方面存在薄弱环节,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虽然有一些党委和纪委的规章制度,但是不够细化,仍然存在违规后的处罚和责任追究执行依据不足问题;而且在具体执行层面,上级党委考虑过多的是如果对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违规问题处理过于严格,就会导致他们缺乏工作动力,干起活来畏首畏尾,这就使一些违规的干部不能得到及时的惩罚,导致其他的干部做起事来原则缺失,甚至挑战底线。这就需要群众的监督来弥补监督的真空,但多数村民存在文化素质不高,监督意识不够的问题,往往是不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事就不过问,村书记出现政治上的偏失不敢过问,害怕村书记打击报复,所以群众大多不会监督、不愿监督、不敢监督。长此以往,就会出现村党组织带头人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形象不佳,不被公认,难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现象。
第四,配套激励保障机制不完善。村党组织带头人奋斗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责任重,压力大,需要完善的配套激励保障机制以提高工作积极性。目前X区在这方面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晋升空间小。村书记是村民委员会选举出来的,其身份仍是农民,但是不少村书记反映想进一步进入公务员或事业编队伍。村书记有丰富的处理农村基层事务的经验,在政府的对口部门工作能更加发挥他们的长处,可惜的是他们文化水平低,农村事务繁忙,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参加公开招考,政府对于村书记参加考试没有相关的优惠政策。二是工资待遇低,村书记的收入来源于政府补贴和村级收入,但是贫困村的村级收入少,村书记的收入就偏低,这不仅影响了村书记的生活,还降低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三是休息少,健康开始亮红灯。农村工作千头万绪,许多工作事出偶然,都需要牺牲节假日的休息时间,致使村书记患上胃病、关节炎的不在少数,而且在农村没有完善的医疗体系,更限于村里不能提供一年一度的体检,所以很多小病拖成大病,村书记群体亚健康状态凸显。
第五,个别村党组织带头人放松了对自我的要求,责任意识缺失。个别村党组织带头人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不愿多学习补短板,党性修养不够强,私心杂念较重,工作上图实惠、讲利益的居多,讲服务、讲奉献的较少,在房屋拆迁、土地流转、新农村建设和计划生育的事业中,有的甚至忽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以权谋私,吃拿卡要,与执政为民的基本原则相背离,导致基层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关系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责任人,这支队伍虽然职位不高但责任重大,建设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关键在于带头人。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完善选拔任用制度,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至关重要。完善选拔任用制度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严格候选人资格标准,积极探索既不违背法律法规,又能体现党委意图的选人用人制度,对于村党组织带头人年龄偏高、文化偏低的情况,应充分行使区级层面对人选标准的主导权,把优化村党组织带头人年龄、性别、文化等方面的“软要求”变成“硬限制”。比如,可以直接提出“X岁以上、初中文化以下党员不能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候选人”,将此项要求写入选举工作方案,通过召开党员大会通过后予以实施。二是完善选拔制度。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式,把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受群众拥护的优秀党员选拔到农村党组织带头人的岗位上来。三是将选人视野放宽,可以在务工返乡青年、转业退伍军人、农村“两新组织”中选择党性修养高、带富能力强、文化水平高、村民口碑好的优秀党员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四是加强对选举过程的引导和监督、管理,提高选民的民主参政意识,提高选民的参政水平,并将选举过程规范化、制度化。
第二,完善教育培训的制度体系。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素质是可以通过培训提高的,通过培训可以使他们外树党的形象,内修个人涵养。完善教育培训制度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拓展培训内容,提升政治素质。政治上坚定了才能明辨是非,在大风大浪中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在培训班的课程设置上,可以结合当前形势任务和时政热点,设置一些政治理论、政策解读、党员修养的课程,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掌握政治理论提升理论修养,了解国家政策,提升党性。二是延长培训时间。区委党校现有的村书记培训班,一般为X至X天,时间较短,为了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培训期间学习的内容更充实,可适当延长为X至X天。三是创新培训方式。以往的培训课程都是以课堂授课为主,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入现场教学的培训模式,把课堂安排在农村现场,安排在农业生产的第一线,以提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第三,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健全完善的监督考核制度可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健全监督考核机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合理确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工作目标,将目标分为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在考核时将指标量化、体系化,并加大基层党建、经济指数在考核中的权重,使村党组织带头人真正成为农村发展的带路人,成为群众拥戴的好干部。二是建立“双述双评”管理机制。村党组织带头人应在年中和年底向本村代表和上级党委述职,本村代表和上级党委掌握了村党组织带头人的述职情况后,对村党组织带头人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进行打分,划定考核的优秀、良好、合格的分数线,并提出工作改进意见,最后予以公示,让全村知晓,以监督村党组织带头人的工作。三是要建立和完善不合格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调整制度。对于那些述职没有达到合格线,在任期间发生重大事故的,受到群众举报并确有其事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要及时批评教育,促其整改,必要时给予适当的警示和处罚。
第四,提升激励保障机制。一是提高薪酬待遇,经济上给“甜头”。统筹协调区级层面和村级层面的财政支出,适当提高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工资待遇,用于他们维持和改善生活,为他们积极主动开展工作提供有力经济后盾。二是完善提拔任用机制,政治上给“奔头”。及时提拔任用那些业绩突出、表现优秀、群众认可的党组织带头人,在选任公务员时给这部分人以优先政策,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职业生涯发展铺好制度之路,突破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晋升的“天花板”。三是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社保上给“靠头”。政府应协调各层面资源,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纳入城乡社保体系,为他们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险,医疗健康帮助,解决他们工作的后顾之忧。
总之,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是离百姓最近的干部队伍,建设这支队伍以巩固党的组织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建设这支队伍,使每一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都成为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管理者和服务者。
第四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来源]桂林党建网 [作者]胡 涛 彭胜发 [发表时间]2009年11月24日 00:00:00
【收藏此页】 【大 中 小】 【关闭】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指出:“要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农村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选好、培养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不断增强其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既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这个队伍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领头雁”,对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要综合运用培养、选拔、教育、使用、监督、管理等各种手段,不断提高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水平,着力培养造就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级党组织书记队伍。
一、基本情况
临桂县共有农村党员7362名(含机关、企业退休转回的),有166个村(居)党(总)支部书记,其中年龄在60岁以上的有5人,占3.0%;年龄在46—60岁的108人,占65.1%;30—45岁的51人,占30.7%;30岁以下的2人,仅占1.2%。具备小学、初中文化程度78人,占47%;具备高中、中专文化程度83人,占50%;具备大专文化程度的5人,仅占3%。根据调研情况看,队伍相对稳定,村支书普遍任职经历丰富,群众基础较好,在换届选举中连续当选的比较多;年龄相对老化,文化程度不高,后继缺人,会有断链现象发生。
二、主要做法
为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临桂县“四加强”下活村干部队伍建设“四步棋”,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一)加强选拔和培养,下活“源头”棋。注重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主战场选干部、配班子、强队伍,2008年结合村“两委”换届,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方式,从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专业大户、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的党员中选拔任用村党组织书记,将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能力强、有魄力、威信高的优秀人才选进了村“两委”班子。先后有70多名农民经纪人和致富能手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全面推行了村党组织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模式,全县85%的村实现了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提高了村级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注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这股“源头活水”,该县注重把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2005年和2008年,两次村“两委”换届,共从村级后备干部库中选拔培养了87名农村实用人才,其中21名同志担任了村两委班子的主要领导。
(二)加强学习和培训,下活“提高”棋。利用县、乡(镇)党校和村级党员活动室、新农村文化室、远教站点等,采取集中学习、上党课、举办培训、远程教育、田间地头授课等形式,对村对村党组织带头人进行以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1号文件和农村实用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素质。县委组织部与县党校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定期培训制度,每年对他们进行开班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双带能力”。乡镇每年举办2期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组织学习政治理论、政策法律、经营管理、种植养殖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创办专家讲堂,聘请有关专家和农村乡土人才授课,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对村干部进行经常性在职培训。11个乡镇先后组织了16批次村党组织书记赴上海、浙江、广东、山东等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借鉴经验,开阔眼界,提高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本领。
(三)加强审计和管理,下活“制度”棋。2008年临桂县出台了《临桂县村级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在全市率先开展村级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明确审计对象、审计主体、审计内容、审计方式、审计责任,村级主要负责人在任期内或离任、换届时,都应接受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规范了村级干部行为,加强了对村级经济的管理和监督,岗位有明确目标,正确评价了村级主要负责人的工作实绩,积极促进了村级主要负责人勤政廉政。同时实行村干部坐班制度,一块值班牌子、一个监督电话、一本值班日记、一腔热情服务、一季定期检查、一年综合评比,通过“六个一”,“管”出村干“新形象”,从而起到了奖优罚劣、模范带头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待遇与激励,下活“保障”棋。建立和完善良好的村干部激励机制,是增强村干部责任感,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注重经济激励,从2008年1月起,通过“基本补贴+工龄补贴+实绩奖励+绩效补贴”的形式切实提高村干部待遇。目前该县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月工资是450元,单任的为430元,副主任420元,委员410元。注重政治激励,对工作成绩显著、表现突出的村干部及时地给予表彰、表扬和宣传,对表现较好的一些年轻村干部,加强培养,委以重任。探索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公开考录乡镇公务员制度,2009年临桂镇庙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雷德恩,经过公开选拔后任临桂镇副镇长。注重推荐提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体现政治关怀。目前,在166个村党支部书记中,是党代表的有102人,占61.4%;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有39人,占23.5%。通过提高村干部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形成岗位有明确目标、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的村干部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三、初步成效
近年来,临桂县通过选拔、培养、管理、激励等措施,切实加强了对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建设,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培育和壮大了一支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村支部书记队伍。目前,临桂县具有“双带”本领的村党组织带头人占85%,普遍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其中许多村党支部书记自身都拥有1个以上的致富项目,带领群众发展支柱产业,帮助贫困群众找到了致富门路。该县五通镇江门村在村党支部书记陆良德的带领下,科学发展把塑料制品厂、工艺厂停产;对地板厂、沙田柚场实行股份合作制管理;新建640千瓦的水电站;全村发展夏橙500多亩、沙田柚850亩、甜竹500亩,高效优质经济作物1000亩,全村种植水果、蔬菜的专业户近
200户。目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90万元,该村先后被自治区、桂林市授予“模范村委会”、“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村”等称号。
(二)强化和突出了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党组织带头人充分发挥作用,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道路,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巩固了党组织在农村基层组织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在2008年底,受金融风暴的影响,许多外出务工农民陆续返乡,该县茶洞乡茶洞村的党总支部书记姚恩战了解情况后,在人员已经足够的情况下,仍然安排了20多名家庭困难的返乡民工到他自己兴办的小厂里工作。在他的带动下,茶洞村建立了龙曲、坑头、鹿角、思吉、屯寨夏橙蜜桔水果种植基地,建立了思吉、坑头“温氏”养鸡养殖示范基地;建立了江底村党员科技示范基地。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自他身上辐射开来。
(三)改善和密切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一批政治素质高、熟悉农业和农村工作、群众基础好的优秀干部担任村支部书记后,带着责任,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得到了农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广泛支持。五通镇板屋村党支部书记全明祥,带领群众走科学发展致富之路,积极发展“养殖+沼气+果树”的立体生态农业,引领群众根雕“下课”,夏橙“上岗”。目前,该村“桂通”生态夏橙品牌越来越响,全村夏橙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000多亩,每年6000多吨“桂通”生态夏橙俏销全国各地,创造纯收入达600多万元。板屋村由一个破坏生态的“根雕村”成功转型为生态农业示范村。中庸乡合峰村党支部书记石水柱,积极关心农村贫困党员、老党员,对农村有为青年进行跟踪培养,热心为群众做实事好事,得到了大家好评等。
(四)推动和加快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政治地位得到了体现,经济利益得到了保障,很多支部书记由过去不愿干、不想干、促着干,变为主动干、抢着干、比着干,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已建成了宛田乡瓮州村、中庸乡金岭村、临桂镇朱家村、两江镇刘村等50多个“看有形象、说有经验、学有榜样”的示范新村,都离不开村党组织带头人的“带头作用”。2009年上半年,临桂县已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860万元;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07亿元,同比增长4.5%。
四、存在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对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管理和使用中还存在明显不足,村干部队伍建设仍显得比较薄弱。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农村基层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相对新时期的要求和广大党员群众的愿望,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差距。
(一)素质结构有待优化。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带头人在政治思想素质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突出表现在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等方面的问题。全县村支书初中及以下文化有78人,占47%,而大专及以上仅为5人,仅占3%;年龄在46—60岁的占了65.1%;30—45岁的51人,占30.7%;30岁以下的2人,仅占1.2%。部分村支书由于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限,对新问题研究不深、认识不透,工作压力较大。根据五通、中庸、会仙、黄沙等乡镇的调研统计,95%的支部书记认为接班人难找。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成了农民挣钱的合适快捷途径,农村党员特别是年青党员迫于经济压力,纷纷加入外出务工的行列,致使党组织后备干部难
培养、培养难,甚至出现了“断档”现象。
(二)“双带”本领有待提高。被选出的带头人往往只是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但在全面管理方面则能力有限,经验欠缺,难以对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进行有效地指导,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强。有些村支书经济意识薄弱,致富技术缺乏,经营管理经验较少,不仅自己致富无门、难以带头致富,对如何发展村级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更显得力不从心。少数村支书开拓创新能力不强,开展工作习惯依赖上级计划安排,缺乏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有的村支书尤其是一些新任职的村支书缺乏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对一些突发性事件、群众普遍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的处理办法不多、效果不好。有的村支书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在有些问题上不依法办事,导致群众意见大,甚至出现上访等事件。
(三)队伍活力有待增强。一是后备人才匮乏。农村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和人力资源市场化流动加快,农村中有文化、年纪轻的党员绝大多数已弃农经商、进厂从业、外出打工,留在村里务农的相对较少。一些素质较好的党员认为村级工作压力大、报酬低,当选后会影响自己的收入,而不愿当村干部。有的村支书存在“培养年轻的、能力超过自己的,会挤掉自己”的思想,对后备干部培养工作不重视,存在选拔不规范、培养不够严、管理不到位的问题,难以形成规范有效的后备人才培养选拔机制。由于这些问题,许多村的后备干部培养资源不断流失,给村支书的培养选拔工作造成较大难度,造成一些村支书高龄任职、长期任职的现象。二是工作活力欠缺。有些村支书工作缺乏压力,没有动力;有些村支书认为担子重、压力大、报酬低,当不当无所谓,做不做没干劲。有的村支书认为“干一辈子,干得再好,离任后还是农民一个”,当村干部付出与获得反差大,以致心理失衡,工作不安,动力不足。
(四)待遇保障有待完善。虽然临桂县有关村干部待遇保障的政策制度在逐步建立完善,但由于很多客观因素,现有的经济政治待遇还相对较低,与村干部的心理期望有差距,难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村党支部书记肩负着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建设新农村、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等重要责任,但由于目前农村经济的落后和村级集体经济的薄弱,在岗村党支部书记保障机制难配套。由于财政有限,各级党组织对已卸任的村党支部书记政治上、经济上也只是蜻蜒点水式地予以照顾,导致村党支部书记的付出与享有的不对等。调查中,许多党员和群众认为村支书的补贴少了,有的村民戏言:“出去打一天零工都80块,当村干一天才得8块钱,烟钱都不够”。一些村支书认为老了无生活无保障,希望解决养老保险问题。同时,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苦于无钱办事,村支书在抓村级发展工作时感到困难重重、压力很大。目前,全县村集体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占60%,无村集体收入的占20%,日常开支主要依靠县财政每年5000元的村级办公经费补助。
五、思路及对策
“村子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建设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培养造就一支强有力的农村党支部带头人队伍,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在深化农村改革的大背景下,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构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管理新机制,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要做好带头人的培养选拔工作。首先要拓宽选拔渠道,创新选拔机制。要把德才兼备、实绩明显、群众公认的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致富能手、大专院校毕业生、退伍军
人、返乡优秀青年选拔到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中来,给基层组织建设增添新的活力。其次要建立择优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制度。要按照 1:1的比例,建立一支德才兼备、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其中妇女应不少于四分之一。对后备干部建立档案,实行跟踪考察,滚动管理。一方面要合理使用好农村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品质好、能力强,懂经营、会管理的能人、强人,使之利用自身的长处带动村民发展经济;另一方面要选配一批优秀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到村里任职、挂职,以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按照“一强二轻三高”(即工作能力强,年纪轻、家庭负担轻、文化程度高、群众威信高、政治素质高)的标准,挑选年轻党员进行重点培养、跟踪教育,使他们随时能接任并胜任村党支部书记工作。
(二)要加强对带头人队伍的管理教育。首先,要抓好村党组织的制度建设。要根据“五个好”的要求,带头人要去组织、引导农民发展经济,通过践行科学发展观,使之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真正成为具有号召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领头雁”。其次,要明确带头人的工作职责。乡镇党委、驻村指导员等要帮助其研究制定村党组织、村委会班子和个人工作目标。再次,要制定考核奖惩的目标管理机制。每年年底村“两委”成员要在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上进行述职,然后由乡(镇)党委组织与会人员民主评议村干部考核等次。最后,要完善村干部离岗考核和离任审计制度和完善对带头人的考核奖惩机制,对实绩突出、作风优良、群众拥护的,要大力宣传、表彰,给予鼓励和奖励。
(三)要努力提高带头人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要注重引导,保护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严格要求村干部的同时要多方体谅他们的苦衷,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工作联系点制度、谈话制度等,大力支持他们的工作。其次,要强化培训,全面提高村干部素质与能力,由县乡两级分期分批实施,让“小书记”走进“大课堂”,特别是带头人和新上任的村干部,要通过举办培训班、外出参观学习等的方法,提高其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智能素质等各方面的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要求。县委组织部以及乡镇党委要着眼于长远,对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要集中进行理论培训,使其成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羊”。
(四)要建立健全村干部保障激励机制。首先,要完善待遇保障机制,加强工作激励。对村支书的基本报酬,要逐步推行以基本工资、考核工资和效益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切实提高待遇标准,使村支书的实绩与报酬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一致。政治上要爱护,使村党组织书记有奔头;工作上要爱护,使村书记有劲头;生活上要爱护,使村书记有盼头。其次,要参照城镇职工参保的标准和办法,建立完善村干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对工作尽心尽力、表现较好,而因年龄问题退下来的村支书,要给予妥善安置。再次,建议推行村干部绩酬管理制度。把村干部的责、权、利相结合,建立起工作实绩与个人利益挂钩的激励机制,结合个人工作实绩和民主评议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考核结果直接与考核报酬挂钩。对集体经济有重大贡献者可进行重奖。
第五篇: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对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在走访中听到一些党员干部的议论,他们说现在是“民富村穷、民横官熊”。这句话虽然反映出个别干部存在缺乏群众感情、消极抱怨的问题,但也说出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村穷”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面临的突出问题。目前,大部分村集体缺少公共积累、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一些村甚至负债累累。在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服务民生等大的政策背景下,农民群众日益觉醒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以及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薄弱的村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愈发突显。这一矛盾一方面直接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另一方面,使一些干部因为没钱办事而变得无所事事。
“民横”是当前基层民主政治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产物。尤其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开展,越来越要求镇、村两级组织的职能由“管治”向“服务”转变。如果说“催粮收款”、“扒房牵牛”体现为当年的 “官横”,那么目前一些群众搅局“一事 1
一议”、动辄越级上访反映出的就是“民横”。这些问题一方面弱化了村级组织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影响了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甚至干扰了正常工作和惠民利民项目的开展。
“官熊”主要表现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一些党员干部年龄偏大,思想观念守旧、工作热情不高,缺乏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本领;一些党员干部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考虑自身利益多、考虑群众利益少,富小家、忘大家。二是一些老书记、老村长群众威信高、但创新管理的能力低,缺乏依法办事、民主治村的意识;一些年轻干部干劲有余、威信和经验不足,缺乏妥善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一些基层组织执行上级政策不力,有的不学习、不研究,执行政策走样;有的不积极、不主动,应付交差了事;甚至有一些干部谋求私利,导致群众不信任,影响基层党组织整体工作的开展。四是一些基层组织的带动、领导能力不强,不能因地制宜地组织和发动群众开展力所能及的活动和工作,基层组织成了摆设。这些问题使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平民化,使我们的基层组织离群众越来越远。
总结以上问题,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一语中的,那就是在农村基层组织,我们也实实在在地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和消极腐败的危险。正确分析这些问题我们不难发现,“村穷”虽然有历史的原因,但立足当下应该反思我们谋划农村发展的能力;“民横”虽然是群众素质提升问题,但反思自身是因为我们的思想、宣传工作还不到位,对中央和上级的要求还没有落实好,对群众还缺乏信任和感情。这些问题,恰恰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主动正视矛盾,牢牢把握“发展”和“民生”两个关键,统筹推进“三化”,实施“三动”战略和富民工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为减少和化解的矛盾培植物质基础、增强精神力量,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
为此,我认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突出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把联系群众工作落实好。这段时间市委开展了“三帮扶”、“双促”、“三走进、三服务”等活动,我想这些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创先争优活动而活动,而是我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基层缺思想、缺
人才、缺钱缺物,上一级干部的包保无疑会在思想和物质上给予适当的帮扶;另一方面,面对基层存在的新问题、新情况,需要我们上一级的领导干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本职岗位上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出台好的政策、好的措施、好的评价标准,真正做到为群众和基层服务,而不是群众和基层“被”服务。只有这样,我们谈创新社会管理才不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老百姓对干部下乡有个总结“以前下乡到田边,现在下乡一溜烟”,其中的关键就是能否把这些联系群众的活动坚持住、落到实处,使其真正暖民心,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二是把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好。自去年起全省在农村实施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活动。活动开展一段时间以来,党员群众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党员干部有家了、群众活动有窝了。通过村委会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能够达到吸引群众、组织的群众的目的。比如在我镇的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中,有的领导有顾虑,怕农民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影响活动质量,但实际情况是,各村开展的红歌比赛、体育竞赛得到了群众的一致拥护,在选拔参加市级活动的选手时,原计划90人的合唱队,最终达到了123人,减谁谁有意见;再比如我们镇政府门前原来是一片荒地,今年我们将其改造成了一个文化广场,就是简单的铺上彩砖、安了几件健身器材,工程还没竣工,周围的群众就开始来活动了,他们自发地跳舞、扭秧歌,还带动了四、五户小商贩来此经营。这两件事引起了我们的反思,群众是值得信任、值得依靠的,他们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也是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关键在于我们的组织和引导、关键在于我们为群众搭建一个好的平台。这就好比农村的撂荒地,有人来收拾一下、撤上种就可能打粮食,否则就会杂草从生。
三是带领群众创业致富是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民横”、“官熊”的症结就是“村穷”。解决农民致富问题离不开基层组织的宣传和引导,离不开党员干部的创业带富。就我镇的农民而言,绝大多数农民对参与劳务经济、发展非粮产业等心存疑虑,“化肥一炮轰、农药一扫清”、“小酒一喝、小牌一摸”的懒惰思想严重,这些问题,为基层组织如何组织农民开展创业思想培训、创业技能培训,发挥党员创业带富作用提出了新课题。
总之,中央提出了保障民生、服务民生的要求,省委、市委实施了“三化”、“三动”战略,具体到基层,不需要我们做制度上的设计和理论上的论证,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群众组织起来、发动起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能够为我们提供组织基础,密切联系群众能够为我们提供智力保障,在上级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帮扶指导下,我们满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