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美化设计系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制度
城市美化设计系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制度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结合我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统筹安排、合理使用、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面向基层、服务学生的原则。
第二条 毕业生就业实行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以及在学院规定的时间内自主择业的办法。
第三条 毕业生就业实行平等、竞争、自愿、诚实守信和择优推荐的原则,就业工作实行就业政策公开、需求信息公开、择优推荐公开。
第四条 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行院系两级管理,学院招生就业指导处负责宏观指导和对外协调,并对各系(院、部)就业工作实行监督考核;系(院、部)实行就业工作责任制,具体负责本单位毕业生就业工作。
第二章 具体规定
第五条 招生就业指导处负责全院毕业生的资格审查,并向省教育厅和毕业生调配部门报送毕业生生源情况。
第六条 各系部安排专人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应掌握本系毕业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基本信息。
第七条 招生就业指导处广泛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各系(院、部)可也应根据专业和行业情况收集需求信息,并将所收集的需求信息及时向毕业生公布。
第八条 招生就业指导处和系部就业工作人员组织开展就业宣传、就业咨询等指导工作,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学院的就业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第九条 招生就业指导处和系部负责组织各种类型的供需见面活动。毕业生可以在学院公布的需求信息内,通过学院“订单培养”、推荐落实就业单位;或通过学院组织“供需见面活动”、社会相关机构组织的“供需见面活动”落实就业单位;也可通过自荐等形式联系落实就业单位。
第十条 学院按每名毕业生150元的标准安排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经费,以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正常运转。
各系部就业经费的开支核销需经招生就业指导处联签。第十一条 毕业生在择业时应持学院下发的推荐表、就业协议书与用人单位签定就业协议书。签定就业协议书时,所提供的材料一律以原件为准,复印件无效。
第十二条 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与用人单位达成协议的,毕业生应与用人单位及时签定就业协议书,并到学院办理有关手续。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如约定其他事项,须以书面形式在备注栏内注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以口头协议约定,学院一律不予承认。
第十三条 毕业生可以利用双休及假期,参加家庭所在地区的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签定就业协议的,应及时到学院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四条 就业协议书的签订程序、派遣手续办理程序以及违约情况的认定,按照专门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学院招生就业指导处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定的就业协议书进行审查,符合手续和规定的予以办理,不符合手续和规定的,要求毕业生补正。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约定的条款中有违反行政法规、就业政策和损害学院声誉及权益的,不予办理,要求毕业生改正或重新择业。
第十六条 符合国家规定、申请参加“专升本”的毕业生,经录取后,学院与系部不再负责其就业。第十七条 毕业生应于当年6月10日前落实就业单位,并到学院办理签约手续。6月10日以后仍未找到单位的,毕业生可将户口、档案转至地方人才交流机构或人才市场托管,并签订托管协议。
第十八条 毕业生须参加学院组织的健康检查,因病不能坚持八小时正常工作的毕业生不予派遣,准其回家休养,病愈后经县级以上医院体检证明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再推荐就业。一年以内痊愈的,须于次年4月底前向所在系(院、部)提出申请,并提供经学院指定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能坚持正常工作的体检证明,学院将其列入下一届毕业生就业计划,超过一年仍未痊愈或无用人单位接收的,学院不再负责其就业,档案、户口关系由本人转回本人家庭所在地。
毕业生报到后,发生疾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由接收单位按在职人员有关规定处理,不得把上岗后发生疾病的毕业生退回学院。
第十九条 凡未缴清学费及住宿费等有关费用的毕业生,毕业前按照专门规定办理。
第二十条 派遣后提出变更意向的毕业生视不同情况予以处理:(一)因用人单位自身原因(如破产、倒闭等)提出改派的毕业生,须出具原接收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书面证明,经学院核实后,负责办理改派手续。
(二)未经工作单位同意,擅自返回学院提出违约改派的毕业生,学院不予受理。
(三)提出违约改派的毕业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向学院提交原就业单位的书面退函、新的单位接收函及单位上级人事主管部门批函、本人申请及报到证、户口迁移证等证件。
(四)毕业生提出违约改派必须在第二年5月1日前办理,逾期不再办理改派手续。
第二十一条 就业方案上报后,学院、系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必须严格执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毕业生,学院报地方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批准,不再负责为其推荐就业,在其向学院缴纳全部培养费后,将其档案、户口关系转至家庭所在地,按社会待业人员处理:
(一)签定协议后,不顾国家需要,坚持个人无理要求,经多方教育拒不改正者;
(二)自派遣之日起,无正当理由,超过三个月不去就业单位报到者;
(三)报到后,拒不服从安排或因提出无理要求被用人单位退回者;
(四)弄虚作假者;
(五)其他违反毕业生就业规定者。
第二十二条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后,用人单位无正当协议理由要求退还毕业生,学院协助毕业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系部和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必须自觉遵守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和原则,严肃毕业生就业工作纪律,秉公办事,认真执行学院每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毕业生要认真学习和准确理解学院的就业办法及规定,自觉遵守学院就业管理规定。学院鼓励广大毕业生依据本办法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监督,对徇私舞弊者和严重干扰毕业生就业工作者,学院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第二十四条 毕业生就业工作所涉及的就业协议书管理、校园招聘会管理等具体规定另行制定。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招生就业指导处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城市美化设计系 2011年3月
第二篇:城市美化设计系学生请销假管理制度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城市美化设计系学生请销假管理制度(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对系部学生的管理,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端正学风,强化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对学生请假、销假特做如下规定。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按时参加教学计划规定和学校统一安排、组织的一切活动。对学生上课、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形势政策教育、早操、升旗、军训、劳动、社会实践、课外集体活动等一律实行考勤制度。因故不能参加者须履行请假手续,否则按旷课处理。(早操、升旗)缺席一次,记旷课一节。其他活动按课时计算。
1、学生请假应事先办理请假手续,除急病或急事等特殊情况外,不
得事后补假。
2、学生请假应由本人填写系部统一印制的请假条,经审批人签字后
有效,签字确认后的请假条,最后必须交给系部(各年级辅导员)备案。其它不符合规范的请假条无效。
3、非因重病或重大事故、遇不可预期或不可抗拒的特殊情况外,请
假人必须亲自办理请假手续,不得请人代办。
4、学生请病假,原则上必须持有学院医务室或医院的诊断证明。
5、学生请事假必须严格控制,特殊情况要有充分的理由。
请假需履行手续,一天之内须班主任或辅导员批准,3天之内须系部批准,7天之内须学生工作部批准,超过7天须分管院长批准;请假超过2天的学生,须有请假学生的监护人同意,方可酌情给假。16、寒暑假回家的学生应按时返校并到系部班主任处履行报到手续。
因故不能按时返校者,应事前请假,经批准后方可延时返校。
7、请假期满者或提前返校者,必须办理销假手续。如不按时办理销
假手续,逾期按旷课处理。请假期满,如需办理延期手续的,应持相关证明提前申请续假。
8、凡未经请假或请假未准者及超过请假期限未续假者,一律按旷课
处理。
城市美化设计系2010年3月
第三篇:62毕业生就业管理制度
毕业生就业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做好我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使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及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贯彻“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加强重点、兼顾一般和面向基层”的方针,遵循“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和“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原则,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到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和其他急需人才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第三条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毕业生就业本着公正、公平、择优、自愿的原则,在学校统一组织、管理和指导下,通过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签订就业协议,委培或订单培养的毕业生按合同约定就业。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我院接受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第二章机构职责
第五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在学院招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学院招生就业办公室统筹管理。各系部成立相应的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系学生的就业管理工作。第六条学院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院长担任;成员包括招生就业办公室、学生处、教务处、办公室、团委、各系部的负责同志等,就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招生就业办公室。第七条招生就业办公室工作职责:在学院党政的领导和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和规定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意见,全面负责我院毕业生就业管理的各项工作:
1、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就业管理工作细则;
2、负责毕业生的资格审查工作,及时向主管部门和相关用人单位报送毕业生信息情况;
3、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和就业市场调研,积极拓展就业渠道,不断开发毕业生就业市场;
4、开展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
5、收集需求信息,开展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负责毕业生的推荐工作;
6、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统计上报就业率;
7、完成主管部门及学院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8、开展其它与学生就业指导相关的工作
第八条各系部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制定本系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
2、负责本系毕业生资格的初审工作;
3、进行毕业教育和具体的就业指导工作;
4、组织学生参加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推荐毕业生;
5、负责毕业生推荐表的审核;
6、负责学生就业协议书或就业证明的审核鉴定;
7、完成学院安排的其它就业指导相关工作。第三章就业方式和程序
第九条国家按计划任务招收的取得毕业资格的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经学校和各级政府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单位。委培生和定单培养生按合同就业。
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从新生进校开始,贯穿整个大学学习期间,每 个学期的指导侧重点不同。
第十一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程序分为:制订工作计划、就业指导、收 集发布信息、供需见面及双向选择、毕业生资格审查、派遣等。
第十二条就业指导和毕业生联系就业等活动不得影响学院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第四章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毕业生鉴定
第十三条学院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就业指导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就业政策、就业法规与就业形势的宣传,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择业观和职业道德观教育,以及求职择业技巧和职业生涯规划等训练。
第十四条毕业生就业指导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各系、各专业特点,注意针对性和实效性,采用授课、报告、讲座、咨询和实践训练等多种形式来开展。第十五条就业指导与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相结合,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国家需要与个人发展的关系,积极投身基层建设,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工作,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第十六条各系部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的要求,实事求是地对毕业生做出毕业鉴定。毕业鉴定主要包括毕业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各系要认真组织,坚持公开、公正、客观的原则,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学习成绩、综合能力等方面情况做出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第五章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
第十七条学院实行学生就业信息登记制度。凡需录用应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需到我院招生就业办公室办理需求信息登记。招生就业办公室通过网站、宣传信息栏、广播等多种途径,及时向全院毕业生公布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
第十八条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是落实毕业生就业计划的重要方式。招生就业办公室和各系可通过信函、电话、信息网络和走访等多种形式积极与用人单位及主管部门联系,广泛收集就业信息,积极拓宽就业渠道,组织毕业生参加供需见面洽谈会,为毕业生择业与用人单位择人创造条件和提供服务。
第十九条毕业生必须如实填写《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及其它推荐材料。学习成绩由所在系审核盖章方为有效。
第二十条毕业生持学校统一签发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等推荐材料参加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毕业生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落实工作单位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要签订就业协议书。
第六章就业协议
第二十一条就业协议书是由安徽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统一印制的,是毕业生就业派遣和户口迁移的重要依据。就业协议书一式四份,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各执一份。
第二十二条就业协议书是由学生本人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应将双方的信息准确完整的填写,同时学生本人和用人单位要签名、盖章,需要按协议书直接派遣的,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档案接收部门)需要签字盖章。第二十三条就业协议书签订程序如下: 学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双方在就业协议书上签名盖章;将协议书及时交回所在系部,经系部审核后交到院招生就业办公室,由院招生就业办公室汇总后统一交到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备案,作为考察我院毕业生就业率的依据。
第二十四条采用欺骗等违法手段签订的就业协议无效,由责任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七章毕业生资格审查和派遣 第二十五条院招生就业办公室会同教务处和有关部门,按规定认真做好毕业生资格审查工作,并及时上报教育厅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
第二十六条学院将根据学生提供的就业证明材料和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编报就业派遣方案,经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审核后,签发报到证。第二十七条在规定的时间内暂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院招生就业办公室按规定将其派遣到户籍所在县(市、区)人社局或人才交流中心,毕业生在规定时间内持《报到证》到当地的人社局或人才交流中心报到。
第二十八条在派遣过程中确因特殊情况,毕业生要求调整改派的,在规定的时间内,由本人提出改派申请,具体请参照安徽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网站上的改派流程图。第二十九条学校积极帮助残疾学生等确有就业困难的群体联系就业,对毕业半年后未就业并自愿申请就业的毕业生进行失业登记,重点协调相关部门按有关规定优先推荐就业。第三十条报到证遗失,在规定的期限内按下列手续补办:
1、个人写出申请;
2、在原派谴单位所在地新闻媒体上声明遗失;
3、提供报到证第二联复印件;
4、到招生就业办公室办理;
5、持相关材料到安徽省政务中心教育厅窗口办理。第八章违反规定的处理
第三十一条对违反就业协议或不履行定向、委托培养合同的毕业生按协议书或合同书的有关条款办理,并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毕业生,由学校报省就业主管部门批准,不再负责其就业。由学院将其档案转至家庭户籍所在地,按社会待业人员处理。
1、不顾国家需要,坚持个人无理要求,经多方教育仍拒不改正的;
2、自派遣之日起,无正当理由超过三个月不去就业单位报到的;
3、报到后,拒不服从安排或无理要求用人单位退回的;
4、其他违反毕业生就业规定的。
第三十三条对利用职权干涉毕业生就业工作或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徇私舞弊的工作人员由主管部门或校纪检、监察部门依法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检察机关处理。第九章附则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自2007年9月1日起试行。第三十五条本办法由招生就业办公室负责解释。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制度跟踪情况 1.制度制定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教学[1997]6号),国家教育部1997年3月24日发布。
2.制度制定的指导思想、出发点和目的:为做好我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使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3.制度制定的原则:遵循“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和“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原则。4.制度制定的过程:(1)调研
(2)参阅兄弟院校
(3)学校召集相关部门研讨会(4)报分管领导审阅(5)征求意见(6)制定下发 5.制度的内容: 6.制度宣传情况:
(1)制度出台先通过我院校园网招生就业板块宣传
(2)印发并组织各班班长集中学习,然后通过第二课堂由班长组织各班学生学习。7.制度执行情况:
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后经院党委会议通过印发到各系部、班级,并认真检查贯彻执行落实,特别是在招聘会召开过程中需认真核实就业单位实际情况、审核就业单位的资质、与企业签订实习就业协议并实地到企业考察落实,以充分保障学生权益。学生入职后,保持学校、企业、学生之间的联系,定期检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8.制度发挥的作用:
保证了招聘信息的定期发布、校园招聘会的圆满召开并建立了100多处就业基地,特别是对个别专业进行单独招聘,使学生顺利找到就业岗位,完成人生的第一次跨越。9.特色或创新:
(1)校企合作、与大中型企业联合开办培养班、订单教育。
(2)我院毕业生就业率之所以能连续六年都超过95%以上,与我们富有创新、灵活多样的就业激励机制有很大关系。首先是就业激励的形式多样。主要是采用“三挂钩”的方式,即就业与系办公经费相挂钩,就业与个人的经济利益相挂钩,就业与评优、评先相挂钩,把个人目标、部门目标与学院的整体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二是就业激励的内容丰富。既有对个人的考核目标,又有对部门的考核目标;既有对毕业生就业数量上的考核,又有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上的要求;既有对毕业生就业率的考核,又有对就业基地建立的考核。三是奖惩并济,以奖为主。自2005年以来,我们一直实行“就业保证金”制度,院党政一把手带头交纳就业保证金,把所交的保证金与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奖金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实行分阶段考察就业率目标,该项措施极大地调动了院、系、班主任三级管理者的积极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四是为就业工作者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过去由于省里没有制订对就业工作者职称评定的相关政策,所以调动不了就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现在也有了针对专职就业工作人员的一套从初级到高级职称评定的标准,稳定了就业工作者的人心,免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学院也制定了相关政策,对年轻的、基础较好的专职就业工作者,保送到知名高校参加各类就业和创业培训,取得相关学历的给予报销全部学费,极大激发了年轻教师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积极性。
(3)学院为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不断提升就业满意度。除在进行正常的就业指导以外,还增加了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新开设了一个就业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业咨询老师,针对那些存在就业心里障碍的同学开展个性化指导,成效显著;同时学院还对那些,家庭困难、就业困难的毕业生进行了具体的帮扶,一是积极为“双困生”联系用人单位,比如苏果超市专门为残疾毕业生设置了就业岗位;二是为“双困生”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就业的自信心;三是为“双困生”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与市就业管理局联系,对有就业障碍的毕业生免费提供实用性技术培训,比如烹饪、服装裁剪、电工电焊等技能的培训,解决了部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10.其它方面:
(1)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
从2006年开始,学院努力建立起就业、招生、培养三者统筹协调、良性互动的机制。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实现长效机制建设,做到“三个参与”、和“三个挂钩”,即深度参与专业设置、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深度参与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就业状况与招生计划挂钩、招生就业状况与经费分配挂钩、院系就业评估结果与院系评优挂钩。学院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了就业较差的专业,2007年停招了“农业推广专业、文秘专业”,增设了“动漫设计专业”,2010年停招了“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增设了“生物技术及应用、微生物技术及应用、连锁经营管理”等与市场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专业,加大了理工类、应用型学科的招生规模。2010年我院的理工类及应用型学科专业的招生人数占67.8%;专业设置更加符合社会需求。(2)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 我院历来重视学生的创业教育,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探索创业教育方式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强化创业教育,培养创业意识。我们把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的重要内容,各系也根据本系的实际情况,纷纷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及“创业设计”课程作为创业教育的补充。我院把创业教育融入课堂,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注重培养学生形成完整的创业知识结构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职业能力为标准,设计考评体系,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交替”、“2+1”、顶岗实习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渐成熟,“联合办班”,“订单式”等工学结合模式正有序推进。为学生以后创业打下基础。
二是整合校企资源,搭建毕业生的创业平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优秀的企业家走进校园,走近学生,言传身教,不仅能让学生在企业家精神下感悟成长,还能让毕业生感知企业,感悟职业;同时还坚持走出去,主动与那些适合大学生创业的企业联合,让企业为学生提供创业机会和创业项目,并给予资金和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高科技示范园、富康实业集团等一批用人单位已成为我院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基地,为更多的大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平台。
三是鼓励支持毕业生开展各类形式的创业活动。学院对参加、开展各项创新活动,从经费、人员、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努力发挥学生会、专业社团的作用,利用校内外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创业体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学生科技、创业社团建设,组织模拟创业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四篇: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
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方案
1、本班学生现阶段就业前状态、特点
一、学生现阶段就业前状态
(一)本班部分学生已经办理就业证明,在外租房,开始工作。
(二)本班大部分同学在校学习,积极参与学校活动,也在课余时间查询关于工作及租房的信息。
(三)有些想要自主创业的学生在准备当中,调查市场,了解发展趋势,与父母相互交流、沟通,寻求社会经验。
二、学生现阶段就业前特点
(一)学生心情比较紧张,学生缺乏就业经验,不太了解自己所要从事的行业及职业,而就业的愿望又比较迫切,对就业的期望值一般都比较高。
(二)学生注重薪酬福利,注重假期休闲,注重发展机会,就业心态更加务实,更倾向于工作相对稳定、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企事业单位。
(三)学生善于运用网络求职、获取就业信息,感到通过家人、朋友等社会关系网络寻求工作更易在激烈的竞争中求职成功。
2、学生租房、求职等安全教育
通过一节课或晚自习时间来给学生讲一讲租房、求职中的安全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租房前,为保证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首先要关注承租房的周围环境,进行实地勘察。检查房屋设备,并列举详细清单。特别是对房内的家用电器、天然气设备等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另外对水、电、马桶等设施的状况最好也进行仔细检查。在签订房屋出(承)租合同前,应明确房东的主体资格,包括房东个人公开的相关信息,比如工作单位、职业、身份证相关信息等,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以防被骗。签合同要谨慎,确保合同规范,签订较为详细的房屋出(承)租合同,如租金、物业费、水电供暖等费用的支付方式和金额,最好注明各方责任、违约等,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同学们应仔细鉴别招聘信息及招聘公司的合法性,尽量通过正规途径获取信息。通过网上求职等其他途径获取的招聘信息要注意甄别真假,投递简历前应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必要时可向当地人才服务机构或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咨询、核实。毕业生参加各地举办的就业洽谈会、人才交流会,要遵守会场纪律,注意人身安全。毕业生到外地求职、实习或参加招聘会,必须先向学院请假,并登记去向、外出时间和具体的联络方式。到用人单位实习的,应尽量让用人单位出具实习接受函或签订实习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学院核准同意后方可到用人单位实习,实习学生须定期向学院汇报实习情况。不要将个人的所有联系方式都提供给招聘单位,一般提供手机号码和电子邮件即可,至于固定电话,可以提供学院负责就业工作老师的办公电话,最好不要提供宿舍或者家庭电话;对于各种渠道特别是互联网上的招聘信息,一定要慎重核实,不要轻易填写过于详实的个人信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招聘单位录用员工应与劳动者订立的是劳动合同,不是产品推销协议,毕业生要提高警惕,不要去签订以推广、促销为名的民事协议,更不要头脑发热盲目签字,随意交钱。一旦上当受骗,求职者可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公安部门报警,寻求法律保护。同学们要提高辨别真伪和防诱骗的能力,一旦发现非法传销活动,立即向学校或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3、帮助学生做好求职前的准备
一、给学生讲解推荐信的格式及写作方法。
(一)推荐信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和落款四部分组成。推荐信的标题一般由文种名构成,即在第一行正中写上“推荐信”三个字。有的推荐信由于写推荐信同收推荐信双方关系较熟则可以不要标题。推荐信要在第二行顶格写上收信方领导的姓名和称呼或只写对方领导的职务,如“尊敬的××局局长:”。如果推荐人同收推荐信的人是熟人朋友,则也可以用常见的私人信件一样的称呼,如“英华兄:”。
(二)推荐信的正文可以概括为开头、中段和结尾三部分构成。推荐信的开头既可以先问候一下对方,略叙思念之情,也可以开门见山直说其事,这要视你和对方的关系而定。要在开头介绍自己(或推荐人)的身份,以及自己同被推荐人之间的关系。同时说明写此信的意图。中段是推荐信的展开部分,要针对用人单位的情况需要,介绍被推荐人的一些情况,如学历学位、专业特长、外语水平、业务能力以及其他能力;以使对方能通过引荐信对被引荐人产生好感,从而达到推荐人才的目的。如果是自荐信,更要写明自己在原来岗位未能发挥或没有机会发挥的潜能和特长。
(三)结尾再次表达自己希望能办成此事的愿望,恳请领导给予被推荐人工作或晋升机会,并向对方致以感激祝福之情。结尾处也可附上一些被推荐人业绩的有关材料。推荐信的落款要在正文右下方署上推荐者的姓名,以及成文日期的年月日。有些推荐信还可以注明自己的详细通讯地址,以备以后必要时的联系之用。二、一定要作好面试前的全方位六大准备:物资准备、心理准备、研究准备、问题准备、仪表准备,礼仪准备,对面试中的每一个环节仔细分析,认真研究,充分的准备可以帮助你镇定自己。服装要得体大方,装饰合理,头发整齐,仪态大方、举止得体又不矫揉造作、故作姿态。要彬彬有礼,稳文而雅。要充满信心,不要旁若无人。语速不紧不慢,用词不温不火,表情不僵不狂,眼神不呆不滞、举止不浮不板。在面试过程中,要好好准备,加上临场镇定的表现和充分发挥,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要以不同的方式应答,灵活机动,才能有助你轻松过关,争取求职成功。
4、如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型招聘会 向学生讲述参加学校组织招聘会的好处,可以了解就业市场,看看市场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对自己专业人才的要求。可以在旁观别人应聘回答的同时 比较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从而有效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可以训练自己的口才,锻炼心理素质,培养和人沟通以及说服他人的能力。给自己多一次选择和被选择的机会。对用人单位的情况以及环境摸底,找到自己正确的定位。
5、学生就业心理辅导
一、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坦然承受毕业的心理压力。面对分配体制的转变,毕业生只有在心理上具备了自主择业的意识,才可能坦然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心理压力。树立职业的长远意识,调整择业的价值取向。毕业生完全不必要拥在所谓的“热门”小径上,而应该有长远的眼光和抱负:世上原本就没有最好的职业,只有最适合于自己的职业。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有多种渠道,一是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他人主要是指导教师、家长、同伴等。一般来说,任课教师对大学生的评价由于机会多、情感因素影响较小,评价的参照较宽,因而比较准确、可信。
二、指导大学生关心社会就业信息。为了使大学生能在社会上顺利就业,学校应该给大学生提供就业的信息。就业信息的获得:一可根据国家权威部门对各种人才需要的预测,二是参照各地区劳动人事部门的人才需求信息,三是通过媒体、职业介绍所、人才交流中心等机构的招人信息等。要强化择业中的价值观指导。
三、开设就业心理学课或举办有关的知识讲座,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心理和行为无疑是必要的。开设就业心理辅导活动课。通过心理辅导,可以对大学生就业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各方面有目的地施加积极的影响。结合班级、团体活动开展就业心理辅。但要注意的是,心理辅导仍须有自身的目标和内容,不要让心理辅导被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所代替而丧失自己的特色。个别辅导,它要求广泛地收集资料,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性质与成因,依据诊断的结果,拟定辅导方案,以协助大学生解决问题。由于心理辅导的精髓在于个别化对待,因此可以说个别辅导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辅导方式。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就业训练活动,如模拟招聘活动、参加就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对就业的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以利于更好地做好就业准备,消除就业恐惧心理。
第五篇:毕业生就业工作自查报告(精选)
水利学院2011届毕业生 就业工作自查报告
水利学院 2011年12月水利学院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自查报告
2010-2011学年水利学院在学校招生就业处的指导下,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学生工作办公室老师、全体毕业班班主任和导师共同努力,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完满完成了年初学院下达的各项目标。现对照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细则》、《毕业生就业工作考评办法》中的内容与标准进行了认真自查,我们认为本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组织机构与队伍建设--领导重视,机构健全,确保就业工作的平稳、有效、高效
1、领导高度重视,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院系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其视为本院发展的生命线。2010-2011多次在领导办公会议上研究探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生就业问题,并多次专门召开工作就业工作会议,对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进行商讨,形成“领导重视就业、人人关心就业、事事想着就业”的就业工作思路。除3名辅导员之外,专任教师提供考研辅导5场次,就业信息20余条,学院组织毕业生就业讲座7次,举办就业招聘活动周2次,学院邀请招聘单位40余家。
2、组织机构健全,有完善的工作体系
本院就业工作运行机制是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的闭合循环系统,人员组成从院领导、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各教学班到各宿舍实施全覆盖。确保工作条件,经费、人员、场所设施三落实。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办公场所、咨询场所、招聘洽谈室等,有专供就业工作使用的计算机和打印机,室外设就业信息专栏。并建立了就业信息网站,就业经费专款专用。真正做到了有人(专人负责,专兼职结合)、有钱(不挪用经费还适当补贴)、有物(计算机打印机等硬件设施)、有室(会议室做招聘洽谈室)。
3、深入细致地开展就业指导,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优质服务。我院就业指导采取课堂内集中授课与就业指导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严格按照学工处、教务处的有关规定进行集中授课,按照授课计划和相关要求备课与组织课堂教学。就业讲座分为专题讲座和邀请校外就业指导专家举办讲座两种方式,主要涉及面试技巧、简历制作方法、就业流程与离校手续等方面,期间还邀请了学校招生就业处的就业指导专家、中水十一局人力资源部经理以及学院领导就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职业心理、职业态度以及专业发展等问题开设专题讲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传达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与挑战,激发了广大学生的成才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择业能力。我院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深入而广泛,就业指导工作办公室常年接受学生就业咨询,并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发放就业指导材料,与此同时,2011届毕业班班主任和导师都是我院专任教师,这就确保了各教研室能够充分参与就业指导工作、就业管理工作。将任课教师的专业特长引入到就业工作中,这大大提高了我院2011届毕业生的择业信心,提高了就业的稳定性。
二、就业工作严谨规范,确保就业目标如期实现。
依据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的分工,院部经常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议,本有近十次之多。在年初即下发了分解到各个月的工作计划,并在月末通报各班就业情况,召集所有就业工作人员开会进行总结。鉴于各专业班级就业达标时间不同,就业难度也不同的实际情况,院部采取一系列积极的激励措施,奖励了先进、鞭策了后进。在提高就业数量、确保就业质量的工作中,院领导以及各毕业班班主任做出了大量细致而富有成效的工作。于各阶段未就业的学生院系都会进行不定期的统计,依据动态登记的名单,对于就业困难的学生,院系进行有重点地推荐。健全的制度以及全体成员严谨扎实的工作为我院良好的就业质量,较高的就业数量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三、就业市场开拓----多层面集中开拓就业市场,为毕业生就业拓展空间
市场需求是我们做好学生培养和就业工作的风向标。
第一,我院对用人单位及校友进行了跟踪调查。主要方法有两项:①利用单位招聘的机会开展座谈,发放调查表等形式进行调查。②充分利用校庆期间校友返校契机,与校友开展座谈调研。③利用寒暑假、实习等时间组织教师到用人单位实地考察,了解就业现状以及就业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与要求,征求用人单位对课程设置、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培养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目前尚保留用人单位卷和校友卷的调查问卷原件。第二,搭平台建基地,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就业市场的开拓的措施包括:回访学校实习和就业单位,寻找新的合作单位和就业信息,与相关单位座谈,倾听他们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并与校友进行了广泛交流;发挥我院教职工的积极性,采用奖励机制鼓励教职工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吸引用人单位前来招聘,提高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同时也扩大了我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加强了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
四、网络建设与信息服务----资源丰富,更新及时,信息畅通 我院建立了畅通的用人单位信息收集与发布渠道,建立了规范的用人单位信息库,建立了校外实习班级学生的通信联系渠道。我院在毕业班学生党员、干部中选出了就业信息员,由班主任带领各班就业信息小组,利用海报、毕业班网上聊天室、互联网络等多种形式,确保招聘会信息、具体的用人单位需求信息能够充分传达给在校外实习的毕业生。与此同时,我院不断探索创新如何使就业宣传教育在高低年级之间更加连贯,由团总支以及年级辅导员负责指导,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由学习部承办院系就业信息栏的使用工作,这样既提高了就业工作的时效与实效,又提高了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意识,为明年培养了更加熟练的就业信息员。我院还发挥全员育人的优势、调动本院教职工的积极性,专业教师积极帮助广大学生联系用人单位,开拓市场、收集信息。
五、重视就业市场的开拓,广开就业渠道。
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前提。为促进2011级学生充分就业,我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在前期开展了大量的就业需求调研工作。通过走出校门与著名建筑企业联系,不定期举行规模不等的校园招聘会,定期向用人单位征集、汇总就业信息,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我院年内先后与小浪底水利枢纽、三峡等单位签订了就业实习基地协议。在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我院始终严格按照学院要求认真落实毕业生推荐工作,对用人单位进行认真而有重点地推荐,规范管理、严格审查《毕业生推荐表》,该表格的补办数量仅为1%。毕业生推荐工作成果良好。
六、就业管理与服务----规范就业工作,提升就业指导与服务质量
第一,学生就业管理与服务工作的特点是重在平时的积累。①毕业生生源信息管理做到及时、准确无误上报。②协议书发放能够做到编号管理,录入计算机联网登记管理,每一个环节和签章程序都严谨规范。③学生档案管理严格,按照学生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举办专场校园招聘会,就业信息发布常态化。在常规管理与服务工作有序、及时、无错误的基础上,我院2010-2011年先后举办中小型校园招聘会20多场,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90多条,响应学校政策举办招聘专场活动月除外,学院单独举办招聘活动周两次,邀请招聘单位20多家。其中招聘单位涉及到北京、天津、山东、深圳及河北省各地区。
第三,就业率统计准确无误。初次就业率、年终就业率统计按要求上报。我院2011届本科生共581人,派遣毕业生561人,初次就业率为91.46%,截止到2011年12月,就业率达99.3%。其中考取硕士研究生173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0.3%;到国有企业185人,占33%;到民营企业和其他企业140人,占25%;到科研设计单位50人,占8.9%;到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9人,占1.6%。就业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保持较高就业率的基础上,突出毕业去向和行业特色融合、产学研相结合的特色,实现了与学院定位发展层次相匹配的就业工作理念和评价体系。
在学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得到全校师生和用人单位各方面的积极配合,我院就业工作成效喜人。
毕业生对我院就业指导工作基本满意,与此同时我院就业工作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认真接待用人单位来访,耐心解答毕业生就业困惑是我院就业工作人员秉承的优良作风。
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契机,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相信随着就业工作人员经验的日渐丰富,就业制度的日益完善,我院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必将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水利学院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