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鄢陵县三村改造汇报
全县“三村”改造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全县“三村”(城中村、城边村、城郊村)改造共涉及县城规划区(安陵镇、柏梁镇、金汇产业集聚区)和陈化店镇范围内的18个村,改造总面积1.5万亩,总户数1.54万户,总人口6.03万人。近年来,我县把“三村”改造作为加快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制定了“三年大拆迁、大建设、大变样”工作思路,通过千方百计抓招商、上项目,形成了“三村”改造建设高潮,取得了初步成效。截止目前,我县共启动了涉及安陵镇、柏梁镇、陈化店镇和金汇产业集聚区13个村的拆迁改造工作,引进了12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共新上拆迁建设13个项目,涉及拆迁户数5625户,拆迁房屋面积146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86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0多亿元,完成拆迁面积58万平方米。其中,花城春天一期项目安臵工作基本结束;鼓楼广场、龙苑小区项目主体工程正在施工;陈化店镇区改造完成了6个镇直单位的拆迁任务,524户居民全部签订补偿安臵协议,22栋安臵房正在施工,今年“十一”前主体完工,春节前群众即可入住安臵房;柏梁镇区改造完成了8个镇直单位的拆迁任务,540户居民已有469户签订补偿安臵协议,安臵房基础工程正在施工,今年春节前主体竣工;其它项目除南大街路东改造项目以外,均已完成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协议签订和房屋拆除任务。
二、推进措施
在“三村”改造过程中,县“三村”拆迁建设指挥部突出抓好了“规划统领先行、加强组织领导、依法依规运作、做实群众工作”四个关键环节,保证了“三村”改造工作顺利进行。
1、规划统领先行。按照许昌市“一中心五组团”的发展要求和全县“中心提升、新区西进、两轴六镇、城乡统筹、田园生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宜居花城的意见》和《“三村”改造三年规划》。将“三村”改造规划的编制与县城总体规划、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相衔接,重点编制了柏梁镇花都新城规划、陈化店镇镇区改造规划和改造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每一个新上改造项目,坚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县规划技术委员会、县规划委员会都层层把关、反复研究,充分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规划的“龙头”作用和对“三村”改造的调控作用。
2、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建立健全指挥部例会制度。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政委,县长为指挥长,县委副书记为常务副指挥长和人大、政协、公检法县级领导为副指挥长的“县三村拆迁建设指挥部”,并建立了指挥部例会制度。去年以来共召开“三村”改造例会、协调会、推进会等50多次,及时研究解决问题。二是成立项目改造建设领导组。为推进项目顺利实施,实行县委常委部门、人大、政协、公检法部门县级领导联系帮建“三村”改造重点项目,一个项目一个领导组,一个帮建部门、一名县级领导挂帅、一套专门班子,一支动迁工作队伍。目前我县共成立了9个领导组和工作队,从县直单位抽调了200多名工作能力强的科级和副科级后备干部与改造区域的镇村干部联合组成了专门的拆迁工作队伍,包宣传发动、包政策落实、包签订协议、包信访稳定,促使拆迁工作顺利进行。三是成立综合执法服务组织。成立了鼓楼广场等重点项目综合执法服务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组长,公检法、国土、住建和乡镇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从解决鼓楼广场项目遗留问题入手,为全县“三村”拆迁扫清障碍,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3、依法依规运作。工作推进中,我们制定相应的工作机制,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兼顾各方利益,严格按照程序、机制运行。一是规范工作程序。制订了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办法、工作流程和房屋附着物补偿标准,坚持做到“四个合法”(项目合法、主体合法、程序合法、补偿标准合法),保证依法依规推进。特别是在用地问题上,严格招拍挂程序,相关部门提前介入,确保了依法运作、依法落实。二是出台优惠措施。坚持“群众得实惠、社区增资产、开发商有利润、政府出形象”的原则,出台了《鄢陵县关于规范“三村”改造项目立项办理和税费征收政策若干规定》,保证开发企业在改造中有合理的利润空间,激发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主动为群众长远利益和城市长远发展考虑,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效益,每一个项目都建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三是加强政策指导。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
上,本着合情合理、合法的原则,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鄢陵县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办法》,出台了《鄢陵县旧城区房屋征收补偿安臵方案指导性意见》,制定了高于周边县市区的房屋征收补偿安臵方案,主要采取“产权调换”、“货币补偿”及调换与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对住户房屋的拆迁进行补偿和安臵。其中“产权调换”的核心内容是:采取不高于1.2的容积率(房屋建筑面积÷宅基地面积)调控的方式,以合法宅基地为依据,参考房屋面积、结构,重新进行安臵。宅基地大而房屋建筑面积小的,安臵房面积不一定小;宅基地小而房屋建筑面积大的,安臵房建筑面积不一定大;即便是没有房屋的空宅基地或宅基面积大、房屋建筑面积小的住宅,均按容积率进行调控安臵,并且不找差价。此外还要对房屋装修和地上附属物进行补偿,被拆迁户每月领取过渡费,直至住进安臵房。对临大街和背街的商业房,只要有工商税收凭证,就给予“拆一还一”的安臵。实践证明,被拆迁户通过算帐,认为这个方案科学合理,居民得到的安臵房面积比较理想,并且有效控制了私搭乱建行为,使不应该加盖的房屋在拆迁时占不到便宜。
4、做实群众工作。一方面,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工作队和群众一起算大帐、算长远帐,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柏梁镇区改造项目涉及540户,村镇干部一户一户地做工作,群众由不明白、不理解,转变为理解支持、积极参与,要求实施改造的热情高涨,为工作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实行
“一村一策”。坚持“政府引导、村委组织、村民自愿”的原则,每个乡镇和村按照全县“三村”改造规划,运用“4+2工作法”,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改造方式和制订补偿安臵方案,充分发挥村集体的决定权,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做细做实了拆迁改造的群众基础工作,确保了和谐改造。由于群众工作做得扎实,我县没有出现一起因拆迁改造而引发的上访事件。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房屋征收和折拆迁改造越来越难是全国存在的共性问题,我县也存在着拆迁进展缓慢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原因是:
一是群众思想工作难做。工作中存在着能闹会闹的多得,晚走的多得,造成老百姓心理不平衡,产生拆迁矛盾。极少数群众想借拆迁之机捞取好处,提过高的要求,甚至漫天要价、拒不搬迁,对拆迁改造造成了较坏影响。
二是补偿安臵标准执行不统一。个别项目在制订拆迁政策及补偿标准时随意性大,与县指挥部出台的补偿指导性意见有差别,造成了不同项目之间群众相互攀比,工作难做,影响了全县项目的整体推进。
三是规划管理难度依然很大。一些居民为赚拆迁补偿的便宜,拼命地搞违章建设,私搭乱建现象还比较严重,个别群众暴力抗法,违法建设行为虽禁不止,加大了拆迁改造的难度。
四是工作开展不平衡,个别工作队员责任心不强,到岗到位时间不能保证,思想工作不到位,有危难情绪。需要各相关单位
齐心协力、紧密配合,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乡镇、居委会、派出所、被拆迁户所在单位一定要密切配合,以保证拆迁工作的顺利实施。
五是施工环境没有保障。在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部分村霸、街痞和被拆迁户强行阻工、强装强卸强运,无理取闹,聚众滋事,破坏施工秩序和环境,影响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工作建议
搞好城中村改造是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是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和强烈呼声,也是城区居民的迫切愿望。针对困难和问题,有以下几点工作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合力。把“三村”改造工作摆上县委、县政府重要工作议程,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当好坚强后盾。充分发挥我县“三村”拆迁建设指挥部和各项目领导组的作用,明确指挥部领导责任分工,完善例会汇报、现场督查和考评奖惩制度,加大督导调度力度,保证各领导组人员、时间、办公高度集中,包死任务,抓好落实。从纪检、组织、公安、法院、信访、国土、住建等部门抽调精干人员,充实县“三村”指挥部办公室力量,加强对“三村”改造工作的指导、统筹、协调和综合执法,随时解决拆迁改造过程中的问题,为指挥部当好参谋,为改造保驾护航。
二是规范房屋征收补偿程序和标准。规范、理顺拆迁管理机构,强化政府在房屋征收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明确房
屋征收部门和实施单位,严格征收工作程序,以政府为主体实施项目拆迁,为依法推进“三村”改造打好基础。加强对项目征收补偿标准和程序的检查把关,防止出现因同城征收标准不一引起拆迁矛盾的现象。
三是加大打击力度。按照许昌市制止私搭乱建意见,尽快强力启动我县的制止私搭乱建工作,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加大拆除和处罚力度,让私搭乱建者付出代价,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同时对超标准索取利益的钉子户,不能一味手软,一味姑息,应采取安抚、教育和法律制裁相结合的政策,加强综合执法服务,督促相关执法部门依法执行,不能完全退让和妥协。
四是注重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广泛深入宣传拆迁改造安臵法律法规,发放《致广大居民的一封信》,宣传“三村”改造对促进城市发展、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尊重和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拆迁安臵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健康发展的理念,做好“依法、有情、有偿”拆迁,注重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确实困难的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适当优惠政策。
县“三村”拆迁建设指挥部
2011年8月23日
第二篇:“三村建设”汇报材料
以“三村建设”为载体
努力打造一流省级新农村示范片
中共大竹县竹北乡委员会(2010年3月4日)
“三村建设”是开启农村党建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金钥匙”。近年来,中共大竹县竹北乡委员会将“三村建设”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好载体,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好抓手,破解“三农”难题的好法宝,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在“三村建设”中,通过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了“有人办事”;通过加强农村科技知识的大普及,科技成果的大推广,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农村实用人才的大开发,实现了农村资源的优化配臵;通过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广泛宣传,特别是通过农村“四讲”教育,提高了农村的法制化水平。通过开展“三村建设”,全乡农村面貌实现了“五大变化”:变化之一,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面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组组通机耕道,完成土地整理1200余亩,完成山坪塘整治23口、渠系维修整治15km、新建沼气池500余口,改水、打井1000余口。变化之二,农业支柱产业明显壮大。新发展香椿4000亩、香葱2000亩、大棚蔬菜1000亩、常规特色蔬菜3000亩。全乡2009年蔬菜销售额占大竹蔬菜批发市场的50%以上,远销重庆、达州和北京、广东、山西等地,全年向市场供应新鲜蔬菜约400万公斤,实现销售
收入600多万元,人平增收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15元,居全县第一名。变化之三,农民人居环境明显优化。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全面落实“四项措施”,美化房屋13余万平方米、修建垃圾池123口。通过建立各种长效机制并严格规范执行,规范了场镇和农户集中点的管理,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旧面貌,为百姓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变化之四,农村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深入开展“讲政策、讲法治、讲道德、讲恩情”的农民“四讲”教育活动,编写制作了农民教育“100问”的宣传小册,开展“十佳”新型农民评选活动。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得到提高,群众落后保守的思想意识、消费观念得到较大转变,农村陈规陋习得到很大改观。变化之五,党群干群关系明显加强。通过 “三同”党小组模式的建立和推行,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作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党员真正受教育,群众真正得实惠。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了,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宗旨意识提高了,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子更大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氛围更浓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了,农村社会祥和,人民安居乐业。
实干出成绩,探索出路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三村建设”为载体,努力打造一流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实现竹北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用实际的工作落实,实际的工作效果来诠释“三村建设”的真正内涵。
一、总体思路
以“三村建设”为总抓手,按照“协作联动、整体推进、完善基础、做强产业、文明和谐、富民强乡”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蔬菜基地工程、配套服务工程、优美人居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农村党建工程”等五大工程,努力打造一流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成“达州市十强乡镇”。
二、总体目标
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达目标”的要求,力争到2012年建成以香葱和香椿为重点的蔬菜基地1.5万亩,钢架大棚等特色高附加值蔬菜2000亩,农产品就地转化率达75%,蔬菜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园1个,以度假休闲为重点的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以仓储物流和汽车交易为重点的综合市场1个;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计划生育率达90 %,农民培训率达90%以上,村容村貌改造率达90%,治安状况满意率达95%以上,村支两委班子及村务公开满意率达97%以上,实现“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民居、塑造新风貌、创建新机制、培育新农民、建好村班子”的“五新一好”目标。
三、具体措施
(一)强班子带队伍。一是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提高村级领导班子五种能力:(1)自我提高的能力。重点围绕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各项工作开展培训,着力增强村级领导班子的实践能力;(2)先富领富的能力。结合村级领导班子换届,选拔部分优秀农村青年进入村级领导班子队伍,充实班子整体活力。通过培养一批村干部致富典型,树立导向;(3)民主集中的能力。充分发挥村级“两会”作用,保证决
策的科学性;(4)驾驭全局的能力。培养村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抓总体、抓协调、抓全员的能力,促进工作落实。(5)建设队伍的能力。管好班子队伍,带领党员队伍讲团结、讲奉献、为群众谋利益。二是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以党员教育阵地建设为基础,以党课教育为主渠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教育活动。积极探索无职党员、流动党员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推行党员岗位目标管理和设岗定责活动,使每个党员都能在建设新农村示范片的岗位上发挥作用。三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深化“两发挥两促进”党建主题活动,建设“五好”村党支部。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依托产业或专业合作社建好“三同”党小组,形成独具特色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各支部每年发展党员2名以上,其中35岁以下党员1名以上,不断壮大农村党员队伍。完成双马、大阳、南马村级阵地建设,加强五丰、万家村级组织阵地工程打造。
(二)育人才兴科技。一是加强农村科技知识普及。充分运用农村远程教学资源,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开设专题讲座。创办“农家书屋”,添配农村实用技术、文化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等书籍。二是加强农村乡土人才培养。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专家上门服务和巡回辅导,加快乡土人才知识更新步伐。组织乡土人才到发达地区和先进村学习,选送有发展潜力的乡土人才到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学习,全面提高素质,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三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利用。鼓励和支持乡、村干部、农技人员领办、创办、建立各类科技示范服务基地,带领农民群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剩余劳动力转移。四是加强农村专合
组织发展。培育壮大“五丰蔬菜专业合作社”和“万家专业合作社”,筹备建立“香椿、香葱、黑花生专业合作社”,吸纳会员5000人以上,带动农民18000人以上,合作社年产值1亿元以上,会员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面达88%以上,努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三)重民主讲法制。一是切实保护村民民主权利。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完善民主监督方式,变事后公开为事前告知,提高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二是全面抓好农村“四讲”教育。大力培育新型农民,着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强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科学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倡导崇尚科学、诚信守法、遵守公德的良好风气。三是搞好农村社会平安建设。提高处臵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巩固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范体系。加大治安防范力度,杜绝重大治安案件发生;严查细管,防止一切安全事故发生;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健全“严打”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追逃和打击“两抢一盗”斗争,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认真贯彻落实惠农政策。深入推进“8+3”民生工程,扩大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保参保率达100%;全面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力争做到应保尽保。
四、抓产业促发展
一是全力发展蔬菜产业。以竹庞路、五郎路为轴线建成
两条蔬菜种植示范带,建成1.5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在双马村培育现代育苗中心500亩,发展钢架大棚蔬菜和新型材料设施蔬菜1000亩,设施农业面积达1500亩以上。大力发展香葱、香椿、黑花生产业,打响“中国香椿第一县”品牌,新发展香葱、香椿、黑花生共9000亩。以五丰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为核心,以五丰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积极发展满足普通市场需求的常规蔬菜3000亩。注册五丰蔬菜商标,打响“五丰”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助农增收增效。二是配套发展休闲农业。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培育休闲农家乐3户,着力打造星级农家乐1户。以万家水库为重点,发展集现代农业、绿色消费、生态旅游、假日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业。三是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力争2010年建成郎家坳至五丰至中华至郎家坳的环线公路。力争5户以上的大院落通水泥路。力争硬化入户道路30公里,建生产路42公里。建设桥梁1座、停车市场7个3600平方米。对香葱产业核心区实施坡改梯,整理土地3300亩,其中新增耕地1200亩,土地整形及改良2100亩,新建和改造蓄水池56口、渠道20公里,整治山坪塘1口;大力实施“五改”工程,公路沿线和重点村落的居民用上天燃气和自来水。新建和改造公厕8座、垃圾处理池50个、污水处理池50个、沼气池450口,生活垃圾回收率和处理率达90%以上。坚持相对集中居住原则,鼓励农民群众住房紧靠大院落建设,集中打造宜居村庄。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整合现有教育资产,巩固发展现有中小学,入学率达98%以上。及时推进村文化室和卫生站建设,2010年建成乡镇文化中心,新建休闲文化广场7
个9000平方米。
五、优机制严考核
一是优化领导机制。明确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支两委整体联动。乡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牵头抓总,搞好统筹协调和检查督促工作,真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牵头抓总、村社共推共进的工作格局。二是优化宣传机制。乡每年提出“三村建设”分步实施意见,定期召开推进会,各村制定“三村建设”工作意见和工作计划。三是优化督查机制。进一步强化职能职责,逗硬督查考核。严格实行“一把手”责任制,真正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四是优化责任机制。“三村建设”领导小组要定期研究和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具体问题,将各项规划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建立完善责任体系,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创”,大力推行“承诺、述职、评价、追究”四位一体的党建工作责任制。五是优化考核机制。年末,乡党委、政府将对各村(社区)、各部门进行单项目标考核,按照考核结果严格兑现奖惩,对未能完成工作任务的单位和个人,乡党委将追究直接负责人的责任。
第三篇:鄢陵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材料汇报
鄢陵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
情况汇报材料
为加大可再生能源在我县各类建筑的推广应用力度,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加快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兴产业,推动可再生能源在我县建筑领域大规模应用,实现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目标。鄢陵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成立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办公室,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在居民小区、医疗卫生、新农村建设、安置保障房工程等领域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目前,太阳能、地源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呈现出齐头并进、形式喜人的动人景象。
(一)国家补助资金补贴标准及管理办法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专项补助资金的90%用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奖励,10%用于配套能力建设。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建设项目按照建筑面积每平方米10元的标准补助,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为建筑物供热供冷的按照建筑面积每平方米20元的补助标准,采用太阳能和地源热泵系统集成技术的按照建筑面积每平方米30元的标准补助。
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分项工程完成工程总量的20%后,拨付补贴资金总额的50%至项目单位。项目完工后,经验收合格后,拨付剩余50%的补助资金。
(二)近几年完成工作情况
按照《河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绿色住宅小区。自2008年至2014年9月份,鄢陵县共完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竣工项目居住建筑57个,建筑总面积为58.5万平方米;公共建筑17个,建筑总面积为3.61万平方米。新建建筑绿色比例达到了50%以上。
(三)下阶段工作计划
1.借助技术支撑单位力量,加强宣传力度 在示范县的推广实施工作中,应充分借助技术支撑单位的技术力量,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推广宣传力度,同时调动本县太阳能(光热、光伏)等生产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在我县土壤源热泵应用、地表水源热泵应用、太阳能构件一体化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应用及风能应用中有所突破,真正起到示范项目、示范县的作用。
2.建立健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制度
按照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要求,要求建设单位在房屋施工、销售现场将建筑节能及绿色性能以张贴、载明等方式予以明示,按照施工图审查机构出具的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表、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建筑情况,设置《建筑节能工程信息公示牌》。
3、强化检测验收,加强行业监管
1)、规范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每个项目都要按照规范要 求或标准图都要按照规范要求或标准图集进行设计并经过审 查,施工过程中要依法进行质量安全监督和监理,确保工程质 量和安全。
2)、严格工程竣工验收管理。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质量 监督部门要严把质量关。工程竣工时,要严格按照竣工验收相 关规定进行自检自验,在此基础上申请省级验收。
2014年12月17日
第四篇:鄢陵历史文化
鄢陵历史文化
鄢陵,一片风光旖旎的平原林海:无论是姹紫嫣红还是娇艳欲滴,鄢陵的芬芳在季节的轮回中愈显缤纷多姿。初春“野芳发而幽香”,夏季“佳木秀而繁阴”,秋天果实丰而满枝,严冬蜡梅怒而傲雪,一年四季,鄢陵的平原林海都能让百姓观赏到变幻莫测之景观。
鄢陵,一首气势恢弘的史诗:这里既有许由隐居牧耕、郑伯克段于鄢的历史记载,又有唐雎不辱使命的遗韵。自汉初置县之后2000多年,鄢陵虽然境域时有变化,建制屡有废兴,但“鄢陵”一名沿用至今,如一颗耀眼星辰在历史的星空中熠熠生辉。
走入鄢陵,花俏枝头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而细细品味,这里的一块石头、一段陡坡、几片断瓦都有着不俗的经历,满含着历史文化的记忆。生态文化、佛家文化、儒家文化、民间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多种文化的浸润和滋养,这片古老、丰厚、神奇、美丽的土地,更是吸引着人们去探访、去追思、去建设„„
鄢陵县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悠久。考古发现,早在8000年前,先民们已在这里聚居繁衍。他们用顽石制成器具,将植物子粒磨粉而食,将兽皮缝纫而衣,以蚌珠串为饰,筑室而居,筑城而防。
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天下,这里称鄢国。从此,史籍上便有了“鄢”这个名字。东周诸侯争雄称霸,鄢国先被郑国所灭,废国为邑,改称鄢陵。当时“鄢”、“安”两字通读,又称安陵,先后为郑、韩、魏、楚属地,汉代置县。著名的郑伯克段于鄢、晋楚鄢陵之战、秦求易地、唐雎不辱使命等史事均发生于此。
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深而广的文化氛围,岁月流逝,历史变迁,鄢陵县境内文物古迹众多,闻名遐迩。据统计,鄢陵县境内现有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等56处,从旧石器时期至近代均有遗存,反映了鄢陵县各个历史时期的文明程度和发展状况,成为鄢陵县历史悠久的最好实物见证。本文撷取其中一二略作明证。
鄢陵乾明寺塔为中原佛教圣地之一。和许多古塔一样,乾明寺塔虽因寺而得名,却也是有塔无寺了。据记载,乾明寺塔始建于隋,当时的乾明寺“砖塔高一十八层,南北各望二十里外”。寺内殿宇辉煌,香火缭绕,人头攒动,诵声如潮,为当时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这千年古塔却在明嘉靖年间因地震而轰然倒塌,不复有存。现存的乾明寺塔则是明嘉靖后期在僧人和居士的广泛化缘和捐赠下复建而成的,后经历代整修,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多次修缮,才有现在的风貌。
如今的乾明寺塔,保留着原塔建筑风格,砖结构阁楼式,13层通高38米,每层檐下都有斗拱装饰,瓦檐挑角,角挂铁铃,古朴典雅,颇为壮观。1995年,文物部门在乾明寺塔顶铜刹内发现明代刻印的《金刚经》数十卷稀有版本,被河南省文物局修复整理后装订成册,成为河南省珍贵的图书文物。岁月悠悠,光阴荏苒,历经1300多年的风风雨雨,昔日繁花似锦的乾明寺寺院早已荡然无存,只有这座乾明寺塔依然耸立,仿佛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向世人娓娓述说着岁月中那一段段难忘的故事。
今存于鄢陵初级中学校园内的尹宙碑铭,全称《汉故豫州从事尹宙铭》,相传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手书,刻于东汉熹平年间。此碑碑额原有篆书,今仅存“从铭”二字;碑高260厘米,宽95厘米;碑文14行,每行17字,共368字;元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在洧川发现,置于鄢陵孔庙,不久没于土中;明嘉靖年间重新出土,置于鄢陵孔庙;1963年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据考古资料佐证,此碑书法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对研究汉代文字发展与书法艺术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康有为曾评论该碑“风华艳逸,汉分中妙品”。
鄢陵位于河南省中部,许昌市东部黄河南岸,属于许昌市,辖8镇4乡,总面积871.6公里,耕地面积约92万亩,人口约62万。年平均气温14.3°C,年降水量为700毫米,无霜期215天。区域内已形成了酿酒、纺织、水泥、造纸等为主体的工业生产体系。花卉为其特产,古有“花都”、“花县”之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花卉产销基地。其花卉种植历史悠久,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素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美誉。这里地处亚热带和北温带的过渡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泉甘土肥,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是我国“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天然驯化基地。早在盛唐时代,鄢陵境内就出现了大型综合园林植物的栽培,北宋时期更有皇家园林在此落户。李白、苏轼、范仲淹等历史文化名人,曾多次莅鄢寻古赏花,留下千古传诵的绝唱。清代诗人汪琬曾有诗云:“鄢陵野色平于掌,也有江南此景无”。
鄢陵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西距国家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京港高铁、京港澳高速公路20公里,北距新郑国际机场70公里,311国道横穿东西,219省道纵贯南北,兰南高速、许亳高速也在鄢陵交汇。
此外,鄢陵一带还盛传贤士许由、宰相小甘罗、明永乐皇帝朱棣、民族抗日英雄陈德馨等人的故事,以及曹操议事台、兴国寺塔、三贤冢、醉翁亭碑等景点。这些优美的故事和民间传说,为鄢陵增加了浓厚的乡土味道和民间气息,读之、闻之,犹如品咂一杯潺潺清泉,口齿留香,令人久久难忘„„
鄢陵陈化店地下水依托于60万亩“平原林海”及无公害农产品保护区的独特地理优势,使得本来就质高味纯的陈化店矿泉水更成为甘甜可口、无污染的天然矿泉水。
鄢陵被誉为花的世界,草的海洋,树的故乡,居的天堂。
注:(1)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克段于鄢(yān)可称得上是《春秋》中首年(即鲁隐公元年)记录的列国中的第一大事。鲁隐公元年即鲁国隐公的第一年。其中唯一一件战争的事情就是这个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就是郑庄公,而这个段就是他的弟弟共叔段。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与其母,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庄公怨其母偏心,将母亲迁于颖地。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颖考叔规劝,母子又重归于好。古文观止收录了《左传》版本并加附标题为“多行不义必自毙”,标题取自于文中庄公之语也。后《史记》在郑亦记录了《春秋》中的这个事件。
《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写共叔段自己出奔,隐含责难郑伯逼走共叔段的意思。
(2)晋楚鄢陵之战
鄢陵之战是春秋中期,继城濮之战、邲之战之后,晋楚争霸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的两国军队主力会战,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公元前575年春,楚人诱使郑国叛晋归楚,唆使郑国进攻晋国的盟友宋国。五月,晋厉公与齐鲁卫等国相约伐郑,楚共王领兵救郑,两军相遇于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楚军采用以往的策略,在黎明时突然逼近晋军营垒,晋军营前有大片泥沼。晋军填井平灶,疏散行道,列队应战。由楚逃晋的苗贲皇献计晋厉公。他认为楚中军兵力强大,左、右军分别为郑军和蛮兵,队列不整。应首先改变晋军中、下军严整的军容,诱使楚左、右军进攻中军,这时,晋中军先分兵进击楚左、右军,俟其陷入包围时,再由上、下军配合中军聚而歼之,然后集中上、中、下军与新军共击楚精锐的中军王卒。晋厉公听从了苗贲皇的计谋。楚共王见晋军兵力薄弱,遂率中军进攻,遭到抗击。共王伤目,中军后退,晋军乘势猛攻楚左、右军。追击中晋下军将军韩厥数次几乎生擒楚王。激战自晨至暮,楚军伤亡惨重,只得暂时收兵,在夜间补充士兵,准备鸡鸣再战。后因主帅子反醉酒,不能商议军机,楚军被迫夜遁。子反因贻误军机自杀。直到战争结束,鲁、卫两国都未发一兵一卒,晋军在回师的时候,齐国的盟军方才赶到。
鄢陵之战使晋国巩固了霸业,楚国削弱了霸权。晋军创造的攻弱避坚的战术,成为古代战争中著名的范例
(3)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题目为后人所加。公元前225年,即秦始皇二十二年,秦国灭掉魏国之后,想以“易地”之名占领安陵,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最终折服秦王,这篇文章写的就是唐雎完成使命的经过。文章内容精彩,情节完整,引人人胜;人物形象生动,秦王的色厉内荏、前倨后恭,唐雎的不畏强暴、英勇沉着,都写得栩栩如生。
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安陵是当时的一个小国,在河南鄢(yān)陵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属国。战国时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
(4)李白访道安陵(古鄢陵)
公元744年秋冬之际,李白先后与高适、杜甫分别后,到陈留访问采访使李彦允,由李彦允介绍,李白到齐州(今山东历城)紫极宫请道士高如贵授道箓,成了道门一位真正的道士。这也算圆了李白多年向道、学道的仙道梦。为了巩固这次受道箓的信念,李白又北到安陵,请当时著名的高道盖还,为他造真箓,并特意作此长诗《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来纪念。
(5)甘罗村(河南省鄢陵县柏梁镇下辖村)
传因甘罗灵柩从古蔡河上游冲下至此搁浅,时人捞出,安葬堤上,建墓筑庙。故以人名村。现有甘罗墓、寺遗址。据传:原占地540亩,寺院宽敞,楼阁宏伟壮观,惜已废。今墓前尚存古柏数株。其中汉柏一棵,树高数丈,径粗五尺,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6)鄢陵议事台
位于鄢陵县城南8公里马栏乡议事台村,台高5米,周围300多米,为一椭圆形土台。台上原建筑其貌不详,世传为曹操为便于领导屯田筑议事台,常集群臣幕僚,商讨国家大事及屯田事宜。台东北隅的一洼地(皇家洼)即为筑台取土所挖。今议事台附近,西有韩营,东南有郭营,台前有岗口,西南有大营、小营、观台(曹操观看练武之台)、武岗(曹操练武场)、望田(曹操观望屯垦田地之所)等。
(7)三里侯冢遗址
鄢陵城北的三里侯冢又名三贤冢,是曹操第三子曹彰的墓冢。
曹彰(?-223年),字子文,沛国谯县(安徽亳州)人,是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曹植之兄,曹魏任城王。216年,封鄢陵侯。曹丕即位后,对曹彰深为忌惮。在中秋节时,曹丕以兄弟团圆之名召曹彰进宫,后用毒枣将其毒死。随后曹丕下令厚葬曹彰,下葬时他还调集30万大军,每人抱土一包添造成一座高大的坟墓。
现冢高于地面约4米,南北70米,东西60米,面积约4200平方米。该遗址断崖文化层堆积十分明显,地下3米处发现有土坑墓。1963年该遗址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8)许氏故里
中华百家姓许姓、许国始祖,许由。许由是三皇五帝尧舜时代的贤人。帝尧在位的时候,他率领许姓部落活动在今天颍水流域的登封、许昌、禹州、汝州、长葛、鄢陵一带,这一带后来便成了许国的封地,他从而也成为许姓的始祖。
许由墓
许姓始祖许由为尧舜之师,他以辞尧禅让、隐居箕山、挂瓢洗耳而闻名于世,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位隐士,被誉为隐士鼻祖。许由拒绝荣禄、谦让隐退的高风亮节,对中国隐士文化乃至道家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部分。从许由开始形成的隐士之思想、志趣和情怀,如谦让为大、不慕荣利,厌恶官场、回归自然,鄙弃功名、甘于淡泊,悠游山水、忘情诗书,躬身劳作、体验艰辛,等等,受到历代知识分子的推崇和追求,形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
(9)庾氏颍川望族
源于官名,远古尧帝时代,有庾大夫(掌管露天粮仓的官名),他的子孙便以官名为姓,相传姓庾;上古周朝时,管理粮仓的官员叫庾凛,其后代亦以官名为姓,相传姓庾。《姓纂》记载:“尧时有掌庾大夫,以官命氏”。望出顾川、新野、鄢陵县。而进入东晋之后,颍川庾氏步入了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庾亮(289年~340年)东晋政治家、文学家。字元规。东晋颖川鄢陵人。历仕东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庾亮喜谈老庄,是东晋玄言派的代表人物。司马睿为镇东将军时,闻庾亮高名,聘为西曹掾,颇受器重。后以亮妹为皇太子(晋明帝)妃。庾亮曾参与讨平王敦之乱,为明帝所亲信。明帝去世,受遗诏与王导共辅成帝,任中书令,执掌朝政。后历任平西将军、豫州刺史、江荆豫三州刺史等职,握重兵。石勒死后,他上疏议请北伐,为郗鉴所阻,未能实行。庾亮之弟庾怿、庾冰、庾条、庾翼,皆是东晋赫赫有名的人物。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卷入东晋王朝内部的政治斗争,不少人被无辜杀害,颍川庾氏因此中道衰落。
(10)阮籍竹林听风雨
阮籍(公元210-263年)字嗣宗,《晋书》称其为“陈留尉氏人”,实为鄢陵县彭店乡阮寨村人。
(11)乾明寺塔
鄢陵乾明寺塔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城西北隅。乾明寺旧址,始建于隋仁寿四年(604年),北宋重建明代重修。从塔的结构和形制看,为北宋中晚期建筑。六角十三级楼阁式砖塔,高约38米。下为青砖塔基,塔每层檐下均砌砖斗拱,并辟有券门,假窗和佛龛,塔内有台阶可供攀登。第二层塔身嵌塔铭,第三层塔身一周嵌琉璃佛像雕砖8块。塔顶 为铜质宝珠塔刹。塔前有明隆庆元年(1567年)碑刻1通。1986年11月,公布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2)兴国寺塔(河南省鄢陵县古塔)
兴国寺塔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鄢陵县志》记载:“兴国寺在马栏镇,明洪武中僧圆广重建,清康熙初邑人刘光明等募塑佛像,御史梁熙作碑记。
兴国寺塔位于河南省鄢陵县城南5公里马栏镇“兴国寺”西南侧,以寺而故名,(原寺已不复存,现群众集资新寺重建)。此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塔为砖结 构。六角九层楼阁式建筑。塔高27米,塔身下周长20米,往上层层缩小,塔基高1米,以塔身向外伸1米(现经加固后3米),每层装饰斗拱、椽檐、绶花,塔檐外伸为1米,有塔门1个,佛室1个,门龛6个,铁质塔刹。塔内中空,原有木梯可以旋登。塔身外部结构严谨,笔直崇秀,为典型的北宋建筑。
第五篇:办公楼改造汇报
办公楼改造工作汇报
一、改造完成情况 1、4月14号现场围挡以及食堂改造外脚手架开始施工,监理单位根据现场施工出现的问题给予了告知; 2、4月16日吴总组织设计人员对食堂改造进行了设计交底,监理单位对后续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3、4月20日任书记组织院领导以及相关部门与施工单位一起召开办公楼改造专题会议,要求4月29日钢结构公司上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4、万佛湖建筑公司施工组织设计已于4月22日上报,监理单位提出了修改意见,要求4月28日重新上报;
5、食堂屋面已经拆除,施工脚手架搭设完成;
6、室外管线排查工作全部完成,且设计、预算、监理人员一起对砼破除以及土方开挖工程量进行了现场实际收方;
7、施工区域围挡以及大门安装完成;
8、监理单位室外管线施工可能出现的安全质量问题提前进行了告知;
9、根据总控制节点计划要求,目前施工进度有序可控。
二、后续工作情况
1、要求施工单位进场前,报劳务人员花名册,避免拖欠劳务人员工资现象;
2、要求施工单位报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各专项方案,重大方案须报专家评审;
3、做好材料进场的验收以及督促施工单位送检复试;
4、做好隐蔽验收工作,并对关键工序安排监理人员进行旁站;
5、协调三家施工队伍交叉作业引起的进度问题。
三、节点工期情况
1、室外围挡“五牌一图”要求5月2号之前必须完成;
2、室外管线安装以及土方回填要求5月10号完成;
3、食堂改造要求6月20号之前完成;
4、办公楼钢结构安装以及室内外装修要求8月30号之前完成;
四、保证措施
1、组织措施
督促施工单位成立工期预控小组,全面负责工程施工进度安排与协调,同时根据施工组织安排,抓住关键控制工序,在劳动力、机具设备、周转材料上实行统一周密的调配,保证工程的重点与难点的施工进度,使各阶段分部工期目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技术措施
要求施工单位熟练掌握规范及相关要求,熟悉图纸,完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前,设计人员将对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3、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根据本工程特点编制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加强施工单位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严格按照创建示范工地的标准要求落实管理,确保本工程安全质量目标的实现。
中铁四局设计院监理公司
2013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