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国家安全十大事件评述
2015年国家安全十大事件评述
文化与传播系 20146126 陈昱璋
【摘要】通过调查统计和筛选分析,我认为2015年上半年国家安全十大事件依次为:1.上海外滩踩踏事故 2.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3.印度总理莫迪赴中印边界东段争议区活动 4.日本强推七国集团通过涉南海局势声明 5.中国官方承认大量农储粮或已严重受损 6.新《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7.日本通过新安全法案8.天津爆炸等重大生产事故频发9.中国深化国防与军队改革 10.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
一、上海外滩踩踏事故
2014年12月31日晚23时35分许,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拥挤踩踏事故。致36人死亡,49人受伤,伤者多数是学生。事故发生后,中央和上海市领导迅速做出批示,上海市成立工作组,统一指导善后工作,工作组由上海市市长杨雄牵头。新年第一天,总书记对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作出指示,要求全力以赴救治伤员,加强安全措施确保节日期间民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求上海市“抓紧调查事件原因,深刻汲取教训”。李克强总理就事件处置作出批示,要求千方百计减少人员伤亡。2015年1月21日,上海市公布了《“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认定这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黄浦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这起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调查报告建议,对包括黄浦区区委书记周伟、黄浦区区长彭崧在内的11名党政干部进行处分。
评论: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整套应急体系,作为政府专项工作,其标志是“一案三制”:一案是应急预案,三制是应急法制、应急体制、工作机制,在各领域广泛建立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但到目前为止,在公共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与面临风险相比,应对能力和应急体系建设还有很大差距。反映在预案的重要环节落实上,通常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对大型活动的风险认识不足。德国举行世界杯足球赛时,全国进入安全紧急戒备状态,启动级别最高的应急预案。在美国,重大活动比如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NBA总决赛最后一场等,当地政府都会启动最高级别应急响应。
二是响应速度和第一响应能力不足。一个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否最后控制事态,关键在于事件发生的一瞬间,时机非常重要,在应急管理中叫做“机会窗”。
三是多数预案里缺少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参加活动的公众给予风险告知和必要培训演练。在已经发生的这些踩踏事件中,伤亡的主体是妇女、老人、儿童,一个大规模的群众活动,风险很高的背景下,就应该劝阻这些人不要参加。
从安全文化的角度讲,公众的安全素质包括风险感知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公众安全素质的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是长期宣传教育培训才能养成。
近些年,我国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风险一直是很高的,大家都在探讨究竟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伤害。我认为,其中反映出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我国公共安全领域的系统脆弱性,即在组织、体系、文化上存在严重不足,存在结构性缺陷。
从某种意义上,公众聚集并不是造成伤亡发生的根本原因,而是对公众聚集活动风险缺乏认识,现场缺乏控制,人群缺乏有效安全意识,才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二、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3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汇报工作的综合情况报告;听取关于2014年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的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改进作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指出,在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和重大利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在发展和改革开放中促安全,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要做好各领域国家安全工作,大力推进国家安全各种保障能力建设,把法治贯穿于维护国家安全的全过程。评论: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矛盾多发叠加,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安全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必须始终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纲要》,是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当前应坚持正确义利观,实现全面、共同、合作、可持续安全,在积极维护我国利益的同时,促进世界各国共同繁荣。运筹好大国关系,塑造周边安全环境,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积极参与地区和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同时,也应要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国家安全专业队伍。
三、印度总理莫迪赴中印边界东段争议区活动
印度总理莫迪于2月20日赴所谓“阿鲁纳恰尔邦”参加“建邦日”活动,此举严重危害了我国的国土安全和主权安全。事后,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方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中印边界东段地区存在巨大争议,这是众所周知的客观事实。中国政府从不承认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中方对印度领导人到争议区活动表示坚决反对,并向印方提出了严正交涉。印方有关举动不利于双方妥善解决和管控分歧,也不符合两国关系发展大局。我们要求印方重视中方严正关切,与中方相向而行,坚持通过谈判公平合理地解决两国边界问题,在边界问题解决之前,不采取任何使边界问题复杂化的举动,维护两国关系良好发展势头。
评论:
莫迪赴所谓“阿鲁纳恰尔邦”参加“建邦日”活动的举动,是对我国领土主权和安全的严重侵犯,虽然两国疆界尚未划定,但此举将极不利于中印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国家疆界是识别一个主权国家身份的首要标志,对它的有效控制与维护是国际社会承认国家合法性的前提。就此意义而言,即使在今天,中国国家安全的首要目标,仍然是维护中国领土主权的统一、完整与安全。中国将继续妥善处理与印度等有关国家的分歧、摩擦,在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共同维护与周边国家关系和地区稳定大局。
四、日本强推七国集团通过涉南海局势声明
4月15日,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参加七国集团(G7)外长会,推动会议通过了一份关于海洋安全问题的声明,涉及南海和东海局势,这在G7近40年历史上尚属首次。
在声明中,G7外长表示,“我们继续关注东海和南海局势,对类似大规模填海造地等改变现状及增加紧张局势的任何单方面行为表示关切。我们强烈反对任何试图通过威胁、强迫或武力手段伸张领土或海洋主张的做法。”声明说:“我们呼吁所有国家依照国际法,寻求和平管控或解决海域争端,包括通过国际社会承认的合法争端解决机制。”声明还呼吁各方加快制定全面的“南海行为准则”,并在最后表示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召开有关海洋安全问题的G7高级别会议。
评论:
该声明是对我国国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的严重挑衅和侵犯。显然,通过这份声明,日本意在强拉G7其他成员国,为其政策站台和背书,乃至进一步向中国施压。日本政府始终不遗余力地要求西方国家谴责中国在东海、南海所谓“以实力改变现状”的行为。这充分显露出日本意图裹挟西方大国联手打压中国的图谋。如果G7团结起来敲响海洋安全的警钟,将对中日关系乃至亚太地区的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五、中国官方承认大量农储粮或已严重受损
据环球时报的报道,英国《金融时报》4月19日文章,中国官媒曝光了中储粮公司仓库存粮质量低劣问题——一般被视为禁忌话题,这是中国官方首次承认大量农业储粮可能已严重受损。
中国中央电视台周末播出名为《粮仓“硕鼠”》的报道,暗访画面记录了中国东北中储粮仓库官员以折扣价格购买陈粮或低质粮食,在填写相关文件时却显示是按国家规定的价格购买新粮。报道中曝光的粮食已发芽、变色或发霉。报道称,“通过这样的操纵,质量难以保证。” 政府组织的粮食和棉花拍卖经常流拍,这加剧了外界的猜疑——它们的质量已差到无法商用的地步。
中国粮食储备的真实质量将给全球粮价带来重大影响。若储粮中大量无法食用,中国将被迫增加进口,从而令国际粮价上升。若储粮质量好,北京会采取措施降低储量,将其推向市场,这将让粮价走低。
中国政府的最低保护价制度已令储粮数量不断增加。该制度旨在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其种粮积极性。外界估计,中国的棉花和玉米储备数量约占全球总储量的60%和40%。
定价政策的改变将遭到从中牟利的国有机构反对。美国商会今年年初在一份报告中称,粮食收储最低保护价制度给中储粮公司带来巨大成本,该公司负责管理中国的粮库。
中央决策者承认,中国的土地和水资源不足以为14亿人口生产足够多粮食。无处不在的土壤污染将使中国更多种植劳动密集型的经济作物,并进口粮食。其中一个建议是降低过去几年中逐渐增加的粮食储备水平,逐渐摆脱毛时代的粮食自给自足政策。
评论:
粮食储备的安全合理保管与粮食生产的高效平稳进行,关乎我国的国民安全、资源安全与社会安全。然而,在农储粮的大面积严重的情况下,我国现在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储备形式却不容乐观。一旦遭遇粮荒,我国的粮食供给形式堪忧。结合我国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若要解决当前中国越发紧张的粮食供给,需更好地发挥粮食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作用,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创新粮食流通方式,提高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能力,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迫切需要通过立法,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法律制度的坚强保障。
六、新《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1日表决通过了新的国家安全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29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法律对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11个领域的国家安全任务进行了明确,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该法明确了国家安全的定义,即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法律还明确了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评论: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形势日益严峻,面临着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非传统领域安全日益凸显。为了应对国家安全新形势,制定这样一部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法律十分有必要。
修订《国家安全法》,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是具体贯彻宪法规定的公民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义务的需要,是加强和保障国家安全机关顺利开展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的时代,如何有效避免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和其他敌对势力通过互联网对我国进行政治渗透、颠覆分裂、情报窃密、勾联策反、行政破坏活动,如何抵制不良文化,保障国家文化安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宣传,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成为当前我国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完善《国家安全法》,有利于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推动国家安全工作更有效地服从于、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提供安全保障;有利于加强网络管理,防范和依法惩治网络攻击、网络窃取、散布违法有害信息等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提高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七、日本通过新安全法案
9月18日,日本参院通过了相关安保法案,也就是说,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变成了现实。安保法案,又被舆论称为战争法案或者海外派兵法案,盖因它允许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扩大自卫队在海内外的军事活动,换言之,让日本自卫队成为一支真正的军队。用日本一些政客的话说,即使日本没有直接受到攻击,仅仅只是感到“威胁”,也可以对他国行使武力。这就改变了自卫队的性质,由过去的专司防卫而变得极具进攻性,从而将把日本拖入巨大的战争风险中。对于日本政府来说,推动安全法案,一是日本国家正常化的需要,二是配合美国重返亚太的再平衡战略。
评论:
无论是国家正常化之需,还是助力美日同盟,安倍政府推动安保法案一个绕不开的外部对象,就是中国,其针对中国的意图非常明显,安倍政府也并不否认这点,安倍本人就曾被曝酒后失言,称“要发动一场针对中国的战争”。事实上,从提出安保法案起,安倍政府就以中国为假想敌,处处要与中国一较高下,渲染中国威胁论,借此挑起日本民众对中国的怨恨和恐惧,支持安保法案。另一面,安倍以“积极的和平主义”为包装,透过美日同盟,插手台湾事务,在钓鱼岛与中国对峙,在“西南诸岛”进行军事部署,并插手南海,扬言将派遣舰只巡航,又拉拢菲律宾与越南、澳大利亚和印度,形成对中国的包围圈。
对于当今中国而言,应对日本及周边的军事威胁,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不能寄希望于敌对势力的妥协与国际社会的调解,而应不断壮大自己。这就然需要大力发展经济,推进改革,推动经济和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只有中有自身国力强大,经济、科技高度发展,社会秩序稳定,并且拥有一支现代化的国防军队,才能保证我国的国家安全,维护我国的国域安全、国民安全和经济安全。
八、天津爆炸等重大生产事故频发
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爆炸造成165人死亡,8人失联,周围大量房屋损毁,致使港口附近的大量货物被焚烧殆尽,并伴随有剧毒氰化物的泄露,严重损害了周围居民及港口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并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2015年10月12日晚10点30分左右,天津市再次发生重大安全事件,天津北辰区西堤头镇一家无证照储存氨水和酒精的仓库发生大火并伴有爆炸。纵览近十年历史,天津安全生产事故频发。
评论:
安全事故猛于虎,安全责任重于山。近一个时期以来,全国多个地区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特别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暴露出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突出问题、面临形势严峻,表明安全发展的理念还没有牢固树立起来,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仍需加大执行力度,安全生产的责任仍要进一步落实到位。事实一次次证明,在安全生产问题上没有万
一、只有一万。只要不彻底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就一定会导致大错、酿成大祸,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害。
事故的发生是安全隐患积累的必然结果,任何事故都有一个从产生隐患、酝酿发展再到偶然触发的过程。思想麻痹是最可怕的苗头,制度漏洞、执行不到位是最危险的隐患。越是长期安全、越是好久没事,越要重视对安全细节的严格检查、对安全隐患的及时排除,越需要依靠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并一丝不苟地执行。只有时时擦亮眼睛,处处严丝合缝,才能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九、中国深化国防与军队改革
2015年24日至26日,中央军委召开改革工作会议,部署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任务。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进入实施阶段。
这轮改革的目标任务是,2020年前,在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优化规模结构、完善政策制度、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努力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评论:
改革主要是推进领导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军委机关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完善军兵种领导管理体制;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和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优化军队规模结构,落实裁减军队员额30万;改革部队编成,推动部队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方向发展;构建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军队政策制度改革,重点完善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和后勤政策制度;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健全相关体制机制;优化武装警察部队力量结构和指挥管理体制等。同时,构建完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
此次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着力解决制约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战斗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军队活力,建设同中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简称亚投行,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在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总部设在北京。亚投行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
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倡议,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确定为57个,其中域内国家37个、域外国家20个。
2015年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或授权代表出席了签署仪式。截至2015年10月27日,共有54个国家正式签署《亚投行协定》,科威特、菲律宾、南非三国尚未签署《亚投行协定》。各方商定将于2015年年底之前,经合法数量的国家批准后,《亚投行协定》即告生效,亚投行正式成立。2015年11月12日,新西兰议会完成立法程序,正式批准新西兰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成为创始成员国。
2015年12月3日亚投行已有12个国家批准章程,到本月中旬印度和俄罗斯将完成批准手续。届时14家银行所持股份超出50%,达到亚投行法定开业要求。正式开业仪式预计明年1月中旬举行。
亚投行初期投资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五大方向,即能源、交通、农村发展、城市发展和物流。
评论:
亚投行的创立对中国对世界都有着深远重大的意义。第一,它对促进亚洲国家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创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通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合作,有效弥补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推进了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第二,有利于扩大全球投资需求,支持世界经济复苏。第三,有利于通过基础设施项目,推动亚洲地区经济增长,促进私营经济发展并改善就业。第四,有利维护自身国家经济安全。打破美日欧垄断世界金融的旧格局,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动力,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打下基础。
第二篇:06-09年十大(危机)公关事件及评述--公共关系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公共关系
学生姓名 廖梓宁
学 号
0845040109 专业班级
市场营销0801 批阅教师
宋丽萍 成绩
2011年11月
目录
2006-2009中国十大公关事件..................................................................3 2006-2009中国十大公关事件评述..........................................................4 2006-2009中国十大危机公关事件..........................................................6 2006-2009中国十大危机公关事件评述..................................................7
2006-2009中国十大公关事件
2006年:
1.吉利打造中国最高级别方程式赛车(企业传播)2.联想启动奥运联想千县行活动(企业传播)3.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国家形象)
4.“康佳号”帆船出战国际帆船邀请赛(企业传播)5.北京奥运会35个体育图标发布(大型活动)6.重拍红楼梦——海选红楼梦中人(影视传播)
7.东风日产“绝对挑战o巅峰营销”招聘活动(企业传播)8.《疯狂的石头》的口碑效应(口碑营销)9.国美收购永乐开始多品牌战略(投资者关系)10.青藏铁路全线开通(政府公关)2007年:
1.“快乐男声”闪亮选秀(娱乐传播)2.“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国家形象)3.联想奥运火炬手选拔(企业形象)4.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网络公关)
5.“倡导文明传递爱心”公益短信大赛(社会公益)6.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典(大型活动)7.阿里巴巴香港上市(财经公关)
8.“好运北京”奥运测试赛(奥运公关)9.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政府公关)
10.“中国制造”舆论治理重塑声誉(国际公关)2008年:
1.北京奥运会(国家公关)2.抗震救灾行动(国家公关)3.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升空(国家公关)4.江西电视台2008红歌会(娱乐营销)5.奶业三聚氰胺危机(行业公关)6.第十八届世界公共关系大会(行业公关)7.家乐福危机公关(危机公关)8.上海移动“生命的奥运”(公益营销)9.起征燃油税(政府公关)10.王老吉网络营销(新媒体公关)2009年:
1.甲型 H1N1公众危机事件(政府危机管理)2.60周年国庆阅兵活动(国家公关)3.创业板开市(财经公关)4.家电下乡推广(行业公关)5.大学生冬季征兵(军事公关)6.新医改方案出台(政府公关)
7.《建国大业》影片推广(文化推广)8.央视“变脸”(媒体公关)9.重庆政府打黑案(城市形象)
10.Windows 7操作系统上市发布(新产品上市)
2006-2009中国十大公关事件评述
一.2006年:国美收购永乐开始多品牌战略
案例评述:
国内家电连锁业的发展,有人曾用“超常规”来形容。国美电器在2005年,以每天开设一个新店的速度向二、三级市场扩张,非理性的扩张,使这些家电连锁企业患上“肥胖症”,而没有带来“做强”的预期效果。11月22日,国美、永乐、鹏润电器三个家电连锁品牌共同形成新国美集团,国美永乐合并之后,国美集团员工接近20万,家电连锁门店达到900家。而新集团将在今年年底完成最后整合,将三品牌纳入新集团的统一管理架构。在新集团统一发展规划的战略下,将按照统一企业战略思想、统一企业文化、统一集团采购、统一门店选址、统一物流仓储、统一资金管理、统一信息管理、统一制度管理的八大统一原则,实现资源共享,并在经营层面,实现门店形象、目标消费者、经营策略等的差异化,提升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从“增持永乐—永乐收购大中公布—减持永乐—增持国美—国美收购永乐公布”的操作路线来看,摩根士丹利的这种双向操作使得国美收购永乐的成本大大降低。因此,业界认为,大摩才是国美收购永乐的真正“导演”。7月31日,国美高层又高调宣讲并购苏宁事宜,并说苏宁股票“虚高”,而就在当天,苏宁电器的股票价格发生波动。7月28日苏宁电器的收盘价为48元,而到了31日下跌至47.05元,此后更是一路走低,到8月3日,已跌至43.50元,也就是说,在3天时间内,苏宁电器的市值“蒸发”了12.78亿元。
二.2007年:“中国制造”舆论治理重塑声誉 案例评述:
国际先驱论坛报发表文章指出,中国政府开始实施新的食品和玩具召回制度,同时宣布打击劣质产品和非法制造商的“特殊战役”已经打响。如此果断的举措和强硬的表态显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来临之际,中国政府更加注重维护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最新一期《国际公关》杂志报道认为,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了积极有效的行动,在改善产品质量、提高安全标准的同时,在公共关系层面也采取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措施。中国政府在此次危机中的努力,有效缓解了中国产品的舆论压力。由此可见,中国政府的国际公关意识和水平已逐步趋于成熟。
三.2008年: 上海移动“生命的奥运” 案例评述:
由中国移动上海公司牵手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患者共同谱写的“生命的奥运”篇章,彰显了“人文奥运”的精神内涵,为2008年北京奥运留下一笔浓墨重彩。整个活动紧扣“生命” 与“奥运”两大主题,历时5个月,由赠送奥运门票、志愿者与癌症患者爱心结对、携手癌症患者助威火炬传递、长三角癌症患者体育大联欢、圆梦北京、奥林匹克联结生命奇迹——中美癌症患者相约世博会等系列活动组成。以帮助癌症患者圆“五年的生命守望”始,以实现精神层面的观照,促成癌症病人与美国游泳队的身患癌症的运动员见面,相约上海世博为收官。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特别组织了以“80后”为主的爱心志愿者队伍,将活动的立意与执行同时进行深化,在帮助癌症患者的同时也展现了移动人的风采。整个事件得到了海内外媒体争相关注,包括CCTV、美国ABC、南华早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解放日报等在内的电视、平面、网络等主流媒体进行实时跟踪报道,其影响超出了地域和国界,获得了企业、政府的高度评价,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四.2009年:甲型 H1N1公众危机事件
政府——领导重视、反应迅速、以人为本、公开透明
政府危机公关作为政府危机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协调好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实现良好的政府危机公关,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公众危机事件公关成败的关键因素包括:尽早使管理层参与和领导、第一时间掌握并发布关键信息、向社会公开应急机制。
在全球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温家宝、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第一时间就针对做好我国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当四川出现内地第一个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时,成都市政府为“避免恐慌猜忌情绪蔓延”在当日凌晨3点就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这种速度在以往是没有过的”。与2003年非典防治相比,中国在甲型H1N1流感防治过程中,大大地改进了信息公开的数量、质量和类型,实现了公共卫生处理机制的全过程信息公开和实时信息公开。这些举措有利于在事件中掌握主动权,有利于引导社会舆论,有利于团结和发动群众共同应对危机,同时也塑造了一个高效、负责的政府形象。
媒体——责任意识、及时准确、引导公众、策略技巧
与2003年应对非典疫情相比较而言,这次我国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信息公开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从一开始大众传媒就及时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进行了全方位的广泛报道。尤其是主流媒体,在报道中突出责任意识、讲究传播艺术、不断提高危机公关传播的引导水平。可以说,自觉的责任担当是我国媒体此次疫情报道成功的关键。
及时、准确、客观和公开的信息传递,使相关信息的传播比病毒传播的速度更快,有效地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同时,注重传播的策略与技巧,审慎地对待流感疫情信息公开的方式方法、程度、范围、频次的选择问题。这些做法使得媒体充分发挥出消除谣言、社会动员的功能。
公众——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公民责任、全局意识
公共危机不仅是对政府管理能力的挑战,更是对全社会整体应对能力的考验。公共危机的圆满解决,绝不是以政府一己之力就可以办到的,良好的公共危机管理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缺乏社会力量的有效参与,任何公共管理都不能有效实现,公共危机管理尤其如此。另一方面,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引导公众合理有序地保证生命财产安全,也是以人为本的宗旨在政府危机公关中的重要体现。在甲型H1N1公众危机事件中,许多国外留学生以大局为重毅然改变或推迟回国计划,很多公众参与到寻找甲流密切接触者的队伍中。公众的积极参与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疫情控制的难度,促进了应对方案的实施,提高了共同应对危机的信心和能力。
2006-2009中国十大危机公关事件
2006年:
1.芝华士:勾兑谎言; 2.博士伦:回收润明护理液; 3.丰田锐志:发动机漏油;
4.欧典:相当会开 “国际玩笑”; 5.富士康:3000万天价索赔; 6.柯达相机:遭集体投诉; 7.SK-II:重金属超标?; 8.索尼:起火电池惹火上身;
9.如烟:含高浓度尼古丁受质疑; 10.本田CRV:“外八字”终于被召回; 2007年:
1.LG翻新事件
2.摩托罗拉手机爆炸事件 3.戴尔断货诚信** 4.西门子贿赂丑闻 5.森马广告**
6.家乐福群殴、踩踏事件
7.品客、乐事、依云遭遇“标准门” 8.奔驰汽车安全** 9.华为等知名企业辞工潮 10.中石油社会责任** 2008年:
1.陈冠希:“艳照门”事件 2.抵制家乐福**
3.万科:“捐款门”事件 4.“华南虎照”事件 5.刘翔退赛事件
6.康师傅:优质水源污染 7.三鹿:三聚氰胺事件 8.“蛆虫柑橘”事件
9.华硕:黄静天价索赔事件 10.密胺仿瓷餐具行业危机 2009:
1.新奥燃气政府公关泄密事件 2.山东移动垃圾短信危机事件 3.强生含毒门 4.红牛可卡因事件 5.王老吉夏枯草事件 6.谷歌色情门事件 7.中石化天价灯事件
8.五粮液涉嫌违反证券法规 9.淘宝秒杀门事件
10.农夫山泉深陷“砒霜门”危机
2006-2009中国十大危机公关事件评述
一.2006年:芝华士:勾兑谎言?
案例点评: 1.违背承担责任原则:虽然保加力董事总经理及芝华士亚太区副总裁亲自面对媒体,但并未拿出令公众信服的事实和数据。而且对一个大众传媒的监督横加指责,也自损了品牌形象。
2.违背真诚沟通原则: “芝华士**”的真正焦点问题,不是芝华士产品高高在上的售价,而是“芝华士12”是否是真正的12年酒。保乐力加公司在“芝华士**”坚决否认国际金融报负面报道,但同时又以商业秘密为由避而不谈关键问题。以芝华士12的年份检测为例,苏格兰威士忌协会首席主管坦言超过3年的酒类确切年份很难鉴定。而保乐力加方面则一味声称对自身产品有绝对把握,所以认为无需第三方检测报告。继而又表示说英国大使馆的声明也完全可以作为进口国信赖的标准。正因为公众对此的质疑,某门户网站的调查表明,77.76%的消费者表示不再购买芝华士。
3.符合速度第一原则: 在《国际金融报》刊登文章置疑芝华士12成本的当天,保乐力加中国公司即委托其公关公司发布新闻公告,表明了立场。4.违背系统运行原则:一方面迅速做出回应,另一方面由苏格兰威士忌协会、欧盟和英国驻华官员的现身说法。
5.违背权威证实原则:苏格兰威士忌协会、欧盟和英国驻华官员的现身说法,从行业协会和政府组织的两个层面表达了对芝华士的明确支持。但在整个事件中却难听到中国有关管理部门和专业行业协会的声音。尽管拿出了英国政府做挡箭牌,但缺乏国内权威检测部门的证明和解释,中国消费者仍然对芝华士年份问题缺乏信任,甚至连不少媒体记者在上海的新闻发布会上都表示了质疑:凭什么认为英国政府的话就一定可信?
二.2007年:华为等知名企业辞工潮 案例点评:
旨在保障员工正当权益的新《劳动合同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谁知,从2007年9月起,华为、沃尔玛、泸州老窖、剑南春、家乐福等诸多知名企业,均在新法实施之前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辞退员工事件,虽然对外均宣称并非为逃避新劳动法,但均不能提供正常的员工辞退理由。
点评:虽然有关企业的作法,从表面看能够保住企业的经济利益,但却因此而失信于员工、政府、媒体与公关,难过社会责任关,并因此使其声誉资本受损,因此可以说这些知名企业博弈新劳动法的作法是因小失大的短视行为。
三.2008年:“艳照门”事件 案例点评: 1.违背承担责任原则(shoulderingthematter):在不雅艳照被上传的过程中,陈冠希一 直没有勇气站出来承担事件的责任,1月30日的“赴美避难”是最直接的说明。香港演艺协会所发出的“悲哀声明”与后期的“江湖追杀令”,反应了各界对陈冠希的不满。2.违背真诚沟通原则(sincerity):虽然在2月4日陈冠希曾通过视频进行道歉,但并非发自内心的诚意;2月17日,陈冠希被传返港举行新闻发布会,但发布会被无故取消也非常清晰的说明了这一点。
3.违背速度第一原则(speed):在事发之后的第一时间内,陈冠希并没有作出积极、迅速的正面反应,其第一反应是事发第三天的“赴美避难”。其如此不负责的作法,无疑激怒了媒体与广大公众,加速了事件的发展。4.违背系统运行原则(system):陈冠希在“艳照门”事件后,没有采取一系列的积极应对措施,而是采取了完全消极、被动的逃避现实的作法。不过,在事发后香港警方全力介入此事,拘捕有关事件嫌疑人,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事件的进一步恶性发展。5.违背权威证实原则(system):由于在事件发生后,逃避、被动的作法,加上没有任何一家媒体与机构站出来支持陈冠希与几位涉案女艺人,因此他们面临着四面楚歌的形势。案例总结:总上所述,关键点公关危机公关事业部认为,陈冠希在“艳照门”事件发生后的企图逃避问题的被动应对策略,是彻头彻尾的失败。
四.2009年:王老吉夏枯草事件 危机根源:产品宣传失误
危机类型:食品安全危机事件过程
2009年4月13日,杭州消费者起诉王老吉,称自己的胃溃疡是由于饮用王老吉所致。5月11日,国家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常务副所长严卫星给红罐王老吉定了性:王老吉中的有些成分和原料,不在食品安全法已经规定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之列,王老吉卷入“添加门”危机**骤然掀起。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危机之后的第二天,广东食品协会就紧急召开记者招待会,称王老吉凉茶中含有夏枯草配方是合法的,不存在添加物违规问题。事发仅4天,卫生部也发布声明确认王老吉凉茶在2005年已备案,并认可夏枯草的安全性。由于王老吉的巨大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添加门”事件发生之后,迅速点燃了众多媒体的兴奋点,在客观报道的同时,各种各样的谣言与攻击也铺天盖地而来,让到王老吉一时间背负着巨大的舆论压力。王老吉这次事件平息得这么快,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政府公关出色。当企业知名度及影响力很大时,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成为受攻击或广泛报道的根源,所以企业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严格遵守行业法则,减少危机漏洞;其次是营销宣传有度,避免过分夸大授人话柄;第三是积极建立品牌美誉度。
第三篇:《劳动法》十大著名事件
《劳动合同法》十大著名事件评析
周斌
时间过得真快,《劳动合同法》颁布至今已经两年了,这里收集的是新法颁布前后,我在报刊上发表的十大著名事件的评析。其中《央视“清退行动”引出的劳权话题》一文,由于批评了CCTV,发表时被改得面目全非,这次也恢复原样。由于最近杂事较多,这次只是按发表的时间顺序匆匆收录与此,未及审阅订正,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1.麦当劳肯德基没有“非全日制用工”?
近日,麦当劳、肯德基因涉嫌在广东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而备受关注。随后,广州、上海等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麦当劳、肯德基快餐企业的用工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但是上海尚未发现麦当劳、肯德基存在不执行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行为,广州麦当劳、肯德基的违法用工也主要集中在超时加班、不签劳动合同等问题上。
这些洋快餐更是强调自己一贯遵守中国法律,其实这真的不是随便说说的,显然是经过周密设计的。如尽管上海政府规定非全日制最低工资标准为每小时6.5元,而麦当劳、肯德基的“小时工”工资最低仅为为5.8元或6.3元,但麦当劳、肯德基的这些“小时工”并不属于非全日制用工,其工资水平自然不适用非全日制工最低工资标准。
据上海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对17家麦当劳、20家肯德基共37家门店的初步调查,涉及从业人员2450人,其中管理人员203人,合同制员工508人,下岗、协保、退休和劳务公司输出等特殊劳动关系人员244人,兼职人员293人,在校学生1184人,青年职业见习学员18人。也就是说,除管理人员外,麦当劳、肯德基所属各餐厅主要使用4类人员:一是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二是特殊劳动关系的人员;三是兼职人员;四是在校学生。
根据劳动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5小时累计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30小时的用工形式。《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规定,劳动者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确立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与每个用人单位约定的每日、每周或者每月工作时间,应当分别在法定工作时间的百分之五十以下。而上海麦当劳、肯德基使用的前两种人实际上是全日制从业人员,约定的所谓小时工资,仅仅是企业工资计算及内部管理方式,实际上执行的是全日制月最低工资标准,即不低于上海市现行月最低工资标准750元,折算到每小时就是4.48元。这样算起来,5.8元或6.3元的工资并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而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兼职劳动的兼职人员,其所从事的兼职劳动是在其用工关系所属单位日常八小时工作之外实施的,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并未将兼职劳动纳入其调整范围,也不适用最低工资标准。至于在校学生,根据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的,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在校学生勤工助学也不适用最低工资标准。
由此看来,与其说麦当劳、肯德基没有违反国家的非全日制用工规定,不如说它们根本就没有或很少有符合国家规定的“非全日制用工”;与其说麦当劳、肯德基没有违法用工,不如说其使用的大部分人员都不在劳动法律法规的调整范围内。麦当劳、肯德基用工事件暴露出现行法律特别是有关非全日制用工规定的软肘,实际上这种情况比企业违法用工更加令人担忧。
目前广东和广州的律师协会已经向全国人大提交紧急建议:在即将三审的《劳动合同法》中界定兼职为非全日制用工。上海的劳动法专家也建议,劳动部门和教育部门应该尽快制定与“勤工俭学”配套的规范,在约束、规范打工时间的前提下,对勤工俭学族应该获得的报酬、享有的权益也进行相应的规定,以此来同时约束“勤工俭学者”和“用人单位”的行为。
其实在国际上,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明确规定:“应保证不采取纯劳务性质的合约安排或虚假的学徒工制度以规避有关法律所规定的对员工应尽的义务。”据了解,麦当劳在其母公司所在国,学生工、暑期工都是按当地规定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的,怎么到了我们这儿就不一样了呢?看来我国法律是该堵上这个漏洞了。
2.黑砖窑案凸现劳动立法软肋
6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分组审议劳动合同法草案时,强烈抨击山西“黑砖窑”事件,并提出要尽快通过劳动合同法,通过这部法律和其他相关法律的实施,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严防类似事件的发生。“强调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最高立法机关在现阶段发出的一个强烈信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功成表示,“最近发生的山西‘黑砖窑’事件让大家深深地感到,最高立法机关发出这样的信号是非常必要的。”
其实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类似的案例就有公开报道,2003年以后山西也曾开展过类似的专项整治,但是黑砖窑并没有被根治,而且愈演愈烈,终于闹出骇人听闻的血案。事实上该案确实暴露出现行劳动立法中的软肋。
首先,非法用工受害者的正当权益难以得到维护。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对无营业执照或者已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有劳动用工行为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本条例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并及时通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查处取缔。”实际上劳动部门对于非法用工主体并无处罚权,只能通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取缔”非法经营主体是完全应该的(它本来就无资格存在),但对于劳动者已经付出的劳动又该如何赔偿呢?
“黑砖窑”案被揭露后,洪洞县政府按照每月最低工资标准470元的3倍补发工资,当然这与他们的实际付出相距甚远,山西目前检查的3347户砖窑中,有2346户没有登记,非法使用农民工53036名。他们的工资到底应当由谁支付呢?实际上并不明确。所以《劳动合同法(草案)》规定“无营业执照经营的单位被依法处理,该单位的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由被处理的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这是完全必要的。
其次,对于有关部门违法行使职权和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法律责任缺失。黑砖窑案是一起涉嫌黑势力拐卖人口、强迫劳动、使用童工、限制人身自由等犯罪行为的刑事案件,而制造和参与黑砖窑的人员不能及时得到严惩,表明有关部门的严重失职和渎职。广胜寺镇上大大小小的“专项检查”并不少见。就在5.27案件曝光前的5月中旬,国土资源所还曾到王兵兵的砖厂检查,最多时当地县、镇有十一二个部门管砖厂,包括镇政府、地质矿产、水利、工商、劳动、税务等部门。据知情人称:“黑砖场的‘公婆’很多,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能罚款就去,不能罚款的很少去。罚款了就等于检查完了,至于其他情况,并不是他们检查的重点。”
法律上的责任分为“违法作为”与“不作为”,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有法律赋予的诸多的权力,但是不要忘记,与权力相对应的是责任。当行政执法部门怠于履行职责时,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目前法院受理的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诉讼案件寥寥无几,不仅使一些公民、法人的合法权利不能实现,同时也会助长行政执法腐败。
《劳动合同法(草案)》原规定“劳动保障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三审稿中又新增了“不履行法定职责”即“不作为”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但希望在实施细则中进一步明确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的具体程序、期限以及履行与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标准,使之更具操作性。
另外,《劳动合同法(草案)》中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还规定“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39条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些条款对于规范用工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丛斌所说:“黑砖窑’事件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应发生的悲剧。《劳动合同法》通过后,应在全国大力宣传、认真贯彻执行,避免再次发生类似‘黑砖窑’这样的事件。”
3.央视“清退行动”引出的劳权话题
中央电视台在短短的三周中清退了1800多名临时工作人员。据反映,近来央视一些新闻内容在不同节目中反复播放的频率超过了以往正常水平,某档新闻节目的导演和编辑都亲自上阵,扛起了摄像机,因为大多数摄像师都被清退了。应当说,导致央视这次清退行动的导火线是“纸馅包子虚假新闻”事件发生后,上级有关部门要求严格整顿新闻队伍,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迫于《劳动合同法》的压力。
8月10日下午,中央电视台人事办公室主任杨晓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中央电视台在广电媒体里面第一个做到了规范用工,没有台管理层的决策和决心是无法办到的。我们完成了这项工作之后,很多兄弟电视台来我台取经。他们认为:按现行的法律,如果不及时处理好用工问题,以后风险会越来越大。”
为什么央视说以后风险会越来越大?在用人单位加强管理、规避风险的同时,广大劳动者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央视这次清退行动,的确可以引发不少劳权话题。
话题之一:央视为何强调“先清后进”?
据杨晓民介绍,随着这几年栏目的扩版、频道的增加,有些栏目私自招了一些未签合同的人员。目前央视组织了全台八百多个科组长、制片人进行《劳动合同法》培训,还组织5个工作组深入基层调查,并会同部门制定规范用工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一千八百余名未签约人员的摸底、梳理和清理工作。当然,这并不是由于央视的用人需求有所减少,他们一方面对未签定合同的人员进行清理,采取“有进有出,先清后进”的办法,即在清退之后再从这些人员里面选拔招聘优秀的人才。
应当说,形成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这是《劳动法》明文规定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用人单位不愿订立劳动合同,因为原来的法律对于事实劳动关系的调整模式对于违法者还缺乏威慑力。《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未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关系,并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就劳动合同期限协商不一致的,劳动合同期限从签字之日起不得少于1年。”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实际还是可以解除事实劳动关系,只不过最多需要一年的时间。在上海甚至连这一年的时间也不需要,《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而未订立的,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劳动者。”解除事实劳动关系如此简单,怪不得不少用人单位不愿意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即将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于事实劳动关系的调整模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个惩罚不可谓不大。不仅如此,第十四条还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视为”在民法中可以被理解为“等同”。更重要的是,《劳动合同法》从头到尾没有规定用人单位解除事实劳动关系的条款,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一旦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就很容易被“等同”于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正是用用人单位最害怕的手段制裁不签劳动合同的行为。
怪不得央视不惜代价,采取“有进有出,先清后进”的用人策略。杨晓民也再三强调:今后更不允许有一个不规范用工存在,凡是公开招用的人员,都要有明确的劳动合同,要有完备的社会保险。为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从台领导、中心主任、部门主任到制片人,层层签订《规范用工责任书》,像立军令状一样。
话题之二:“企聘”人员可以随意使用吗?
据杨晓民介绍,1990年代初央视只有3个频道,有两千多名事业编制人员,现在已经有16个频道,马上要分成18个频道,人员编制却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其实从1990年代开始,他们就进行了编制外用工的尝试,2003年在全台范围内推进编外人员管理改革,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解决编外人员的身份问题。
除了台里有编制的职工,其他的职工全部跟中视汇才公司签约,然后派遣到电视台工作,成为“企聘”人员。可以说,中央电视台现在是全国最大的实行劳务派遣制度的事业单位。现在全台的八九千人里,已有五六千人签了“企聘”合同,占了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这次清退行动之后,也有五百多人以劳务派遣的方式再招进来。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法律对于劳务派遣员工的劳动权益保护也大大加强了,央视的劳务派遣用工也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随意使用,“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首先,《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因为劳务派遣的基本结构在于“形成劳动关系”与“实际劳动关系”的组合以及二者利益的互相制衡。这种结构不但满足了劳动者扩大就业,用人单位雇佣劳动力的需求,更主要的是通过建立在利益区分基础上的二者责任的划分,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如果这种结构被破坏,转变成为对基本劳动关系的分割,那么这无疑是减轻了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应尽的义务,从而违反了《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精神。有资料表明,北京中视汇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隶属于中央电视台的专业人才服务公司,专门为CCTV提供劳务派遣、人事代理等业务。如果如此的话,根据新法规定,中视汇才不能再向中央电视台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
其次,《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是以双方协商一致为基础的,而在劳务派遣合同中,法律却以强制的形式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结合《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只有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这样无疑会促使劳务派遣单位认真考虑对被派遣劳动者身心利益的保护,作为劳动关系的责任主体,劳务派遣单位必然要出面与中央电视台协商,以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
第三,《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根据同工同酬的原则,中央电视台在工资支付过程中不得对在同一工作单位从事相同工作、提供同等价值劳动的劳动者因其性别歧视、民族歧视、年龄、地域等方面的不同而支付不等量的报酬。当然,它不排斥中央电视台可以对虽从事同种工作,但技能和劳动贡献不同的劳动者支付不等量的报酬。
话题之三:被清退人员如何维权?
记者问杨晓民:2003、2004年那次改革,你说遇到不少困难,包括有些被辞退的人来你办公室静坐、哭诉,这次有没有遇到类似情况?”他回答:“这是正常的,所以我们这次提出‘刚性原则,有情操作’。”记者又问:“清退之前有没有想过这么迅速的做法也许会引起一些诉讼呢?”他说得很干脆:“出现诉讼也是正常的,但是我们不能被动地拖到后面。”
央视规范用工完全应该,但是劳动者的权益也应当受到保护,“有情操作”更应建立在“合法操作”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规定,未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要求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关系,并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就劳动合同期限协商不一致的,劳动合同期限从签字之日起不得少于1年。另外,假设2007年8月1日劳动者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就劳动合同期限协商不一致,劳动合同应当订到2008年7月31日。但是如果在此期间劳动者在央视连续工作满十年,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央视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所以说对于清退未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央视现在如果“一刀切”的话,也将承担法律风险。
当然,根据《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规定,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而未订立的,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但劳动者具有第三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即劳动者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或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劳动关系应当顺延至该情形消失。而如果当该情形消失时,届时《劳动合同法》已经实施,用人单位未必再能单方强制终止事实劳动关系。
另外,用人单位终止事实劳动关系,也应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实施《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若干问题的通知
(三)规定:“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而未订立的,用人单位依据《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终止劳动关系,应按未订立劳动合同的期间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但劳动者符合《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三条规定情形的,用人单位可以不予支付经济补偿金。”
这里需要提醒劳动者的是,《劳动合同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所以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劳动者要特别注意防范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未到期的劳动合同,同时不要轻易听从用人单位安排,与用人单位变更劳动合同。
4.十亿元究竟能买到什么? ——华为“辞职门”事件的法律透析
就在新的《劳动合同法》即将实施之际,深圳华为公司出台了这样一条举措,所有工作满八年的华为员工,在2008年元旦之前,都要先后办理主动辞职手续,即先“主动辞职”、再“竞业上岗”,重新与公司签订1-3年的劳动合同。从今年9月开始,华为公司共计7000余名工作满8年的老职工相继向公司提交辞呈,全部辞职老员工均可以获得华为公司支付的赔偿,据了解总计高达10亿元。
对于外界的争议,华为否认此举是为了规避《劳动合同法》,表示“华为认真学习、理解、坚决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使华为的用人制度合法、规范,并富有竞争力”,并称“辞职完全属于员工自愿,没有公司强迫行为。绝大部分员工会通过竞岗回到原来的岗位”,“我们的经济补偿方案要优于国家的劳动法律法规,包括高于明年生效的劳动合同法。”华为此举是否合法,目前全国总工会和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已展开调查,本文仅就此事件涉及到的一些法律常识作些辨析,以帮助大家加深对于即将实施的新劳动法的认识。
华为的经济补偿标准比法定标准优厚吗?
我们不妨就从华为经济补偿金说起吧。华为表示,本着自愿协商的原则,所有自愿辞职员工都将获得华为相应补偿,补偿方案为“N+1”模式,即经济补偿税前总额=(N+1)×员工月补偿工资标准(税前)。但月补偿工资标准不仅是员工月标准工资,还包括员工上奖金月均摊值。N为员工在华为连续工作的工作年限,此外还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有人说,《劳动合同法》对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有两个限制:一是补偿的年限N不能超过12个月;二是高工资者,计算的每月工资标准,要以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三倍封顶。华为的补偿方案没有这两个限制,所以要优厚于劳动合同法的标准。果真如此吗?
首先,华为以上经济补偿方案中的表述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既说“本着自愿协商的原则”,又说“职员自愿辞职”,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个问题很重要,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员工主动辞职公司并不需支付经济补偿,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不管谁先提出)公司理应支付经济补偿。对此规定明年起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略有调整: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要看谁先提出,如果是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也应支付经济补偿。而从目前公开披露的信息看,此次华为7000余员工同时暂时离职,尽管员工按照公司的要求提交了辞职报告,但仅此认定员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不公平的,至少是应属于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吧?
其次,华为“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也不是公司的“恩泽”。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依据第四十条规定情形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所谓“N+1”中的“1”,亦称“代提前通知金”,既然华为没有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理应“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
第三,尽管《劳动合同法》对于高收入员工的经济补偿计算年限和基数作了限制,但是又规定“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还需指出的是,法律规定的只是最低标准,如果公司真的愿意提高员工的经济补偿标准,国家是不会干涉的。另外,法律规定的计算经济补偿的月工资就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月,奖金、加班费等理应包括在内。总而言之,说华为的经济补偿方案要优厚于法定标准是没有任何依据的。
为什么经济补偿方案仅限于工作满8年的老职工?
我们还注意到,华为以上经济补偿方案仅限于工作满8年的老职工。而《劳动合同法》对于新劳员工的保护力度也并不一样。假设员工小李一年以后劳动合同到期,但是他的工龄只有5年,届时他可以提出续订劳动合同,但是公司可以同意续订也终止劳动合同,而即使是终止劳动合同,2008年1月1日以前的工作时间可以不计入计算年限。尽管《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但是还规定:“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而按照当时有关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般需要支付经济补偿,而终止劳动合同一般是不需要经济补偿的。也就是说,如果届时公司提出终止小李的劳动合同,尽管他的工作年限已满5年,但是经济补偿年限可能只有1年。所以公司完全没有必要现在就“买断工龄”。
但是,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或者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假设员工老张同样是一年以后劳动合同到期,但是他的工龄已满10年,届时他可以提出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只要不是《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如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或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等,公司不能拒绝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掷10亿元,仅仅为了选择劳动合同期限吗?
不过我们相信,华为关于“绝大部分员工会通过竞岗回到原来的岗位”的承诺还是会兑现的。既然如此,华为为何现在要急于了断老员工的工龄,并为此不惜一掷10亿元呢?所谓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就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吗?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当然不是什么“铁合同”,其实无论是哪种期限类型的劳动合同,只要有法定条件出现,包括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等,一样是可以解除的。
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就在合同期限,而在于解除或终止条件。《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用人单位单方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必须有符合法律规定的正当理由。也许有人会问:此前用人单位难道可以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吗?当然,《劳动法》也规定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但是由于对于订立劳动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没有限制,也没有规定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只要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就可终止劳动合同而不必说明任何理由,实际上用人单位还是相对地享有“自由解雇权”。
这也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劳动合同越签越短的症结所在。劳动合同越签越短,并不意味着用工期限相应缩短,许多老职工的劳动合同也是一年一签甚至半年一签。劳动合同越签越短,意味用人单位可以更加方便地解雇员工。《劳动法》规定不能超时加班和必须支付加班费,规定不能克扣和拖欠员工的工资等等,但是不少员工为了保住手中的饭碗,明知公司侵犯了自己的权益也是敢怒而不敢言。可见对于某些企业有意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对价”,这笔账算起来并不那么简单。
所以《劳动合同法》特别引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还取消了《劳动法》合同约定终止条款,劳动合同只能法定终止,不能约定终止,同时大大加重了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等行为的法律责任,而这也正是一些单位特别反感《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人说,“从华为这件事的操作来讲,挑不出任何毛病。”在法律上,离职的标志是办理工作交接收回工卡、停止工资发放、停止社保、档案转移等,而这些都是华为此次辞职包括的内容。华为规定了离职和再次应聘之间间隔的时间,不过这个期间辞职的员工还可以作为公司顾问,“自愿给公司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
华为“辞职门”事件是否违法我们暂且不说,相信有关部门调查后会有结论,但即使这次“没有任何法律问题”,那些重新与公司签订的1-3年的劳动合同到期后,华为又该怎么办呢?是否每次合同到期后都让员工“辞职”一次,以避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律能对此保持沉默吗?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5.飞行员维权,未必只有“怠工”一条路
3月31日,东航云南分公司从昆明飞往云南省内六地的14个航班发生了一件诡异的事情:所有航班在飞到目的地后,均未降落并纷纷返航。4月1日,该公司又有3个航班返航。随后的调查表明,集体返航并非东航起初对外宣称的天气原因,而是涉嫌人为因素——飞行员“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而集体怠工。
集体返航事件发生后,民航总局在这场劳资冲突的处理上,没有简单拿飞行员开刀。目前东航云南航空公司两位负责人已经停止工作。集体返航事件反映出东航云南分公司在管理上确实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当然飞行员也有一个基本的职业道德底线和行为规范问题。有人认为飞行员一旦提出辞职,将会受到所在公司的阻挠,或被要求支付巨额赔偿,等于变相失去了跳槽的自由。尽管事出有因,但是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特别是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飞行员只有“怠工”一条路吗?
飞行员辞职不必征得原单位的同意
说飞行员辞职必须征得原有单位的同意,其依据主要是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等于2005年5月25日下发的《关于规范飞行人员流动管理保证民航飞行队伍稳定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意见》第一条规定:“(航空运输企业)对招用其他航空运输企业在职飞行人员的,应当与飞行人员和其所在单位进行协商,达成一致后,方可办理有关手续,并根据现行航空运输企业招收录用培训飞行人员的实际费用情况,参照70—210万元的标准向原单位支付费用。对未与原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飞行人员,不得建立新的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
首先需指出的是,《意见》第一条的调整对象是航空运输企业而非飞行员个人,即非规定飞行员个人不得提出辞职。所谓“参照70—210万元的标准”,也是指其他航空公司在招用原航空公司辞职飞行员的情况下,向原公司支付的赔偿费用。当然该《意见》还规定:“在现阶段,为保证航空运输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保持飞行队伍的相对稳定,结合航空运输企业的特点,辞职的飞行人员应提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申请,并尽量在运输生产淡季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飞行人员个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责任的,飞行人员应当按照约定承担相应责任。”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充分保护劳动者享有辞职权,但是规定劳动者辞职在一般情况下需提前30日提出书面通知,所以《意见》中“辞职的飞行人员应提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申请”的规定并无不妥,而“尽量在运输生产淡季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亦非强制性的规定。至于违约责任我们下面还要分析。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飞行员即使劳动合同未到期,或者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只要履行了提前通知义务即可辞职,这并不需要征得原单位的同意。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还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这条规定也是对于飞行员辞职权利的保护,因为技术档案、驾驶执照等对一个飞行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民用航空驾驶员的驾驶执照每半年检审一次,如果原航空公司不及时办理有关转移手续,飞行员自身无法通过检审。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飞行员个人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原航空公司扣押飞行员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飞行员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飞行员个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此外,原航空公司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未向飞行员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飞行员个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飞行员违反服务期协议理应赔偿
现在回到辞职飞行员的违约责任这个问题。去年东航云南分公司飞行员郑志宏辞职,即遭东家1250万余元的天价索赔,令人不寒而栗。但是尽管《意见》规定:“飞行人员个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责任的,飞行人员应当按照约定承担相应责任。”但是为了防止用人单位滥用违约责任条款,《劳动合同法》取消了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条款。必须指出的是,《意见》毕竟属于部门规章,如有与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劳动合同法》不一致的地方,应按《劳动合同法》执行。请注意,这是新法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说不再是双方协议上约定多少违约金,飞行人员违约就要赔多少钱了。《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指的是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在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违反了劳动合同中其他有关约定时,应当向对方支付的赔偿金。
事实上为培养一个合格的飞行员,中国民航培训机构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一些航空公司也支付了部分订单式的补偿费,基本上没有学员自己出钱培训的。有航空公司曾经算过这样一笔帐:每名飞行员在飞行学院培训四年的费用是70万元;毕业后要经过近一年的改装机培训,需花费40万元;正式驾机后,经过5年副驾驶的培训,费用约60万元;5年后,升为正驾驶还要再付出10万元的培训费。航空公司为一个可独立架机的飞行员支付的培训成本,总计至少也要180万元左右。
根据《劳动合同法》,航空公司为飞行员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飞行员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飞行员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航空公司支付违约金。应当说,这种约定是合理的,也是飞行员应当履行的义务,否则以后谁还愿意化大力气培训飞行员呢?
当然这个赔偿可以由飞行员个人承担,也可以由招用单位承担,也许由后者承担更为合理。因为飞行员有自由择业的权利,其跳槽的背后是两个航空公司的较量,飞行员流动产生的利润主要还是归航空公司。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民营航空公司就给跳槽飞行员一笔钱,让他们用以对原单位的赔偿。有专家干脆建议:“解决飞行员跳槽的问题可以借鉴足球运动员转会制一样,制定出一定的转会规则。”其实《意见》要求接受跳槽飞行员的单位赔偿原单位70—210万元,实质上就是一种“转会规则”。
飞行员违约赔偿应当公平合理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飞行员的违约赔偿应当公平合理。有的航空公司要求飞行员个人支付违约金明显过高,从而剥夺了飞行员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权和自主择业权,这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在郑志宏辞职索赔案中,东家要价显然过高,引起社会舆论大哗,后其索赔金额降到664万余元,而昆明市官渡法院对此案的一审判决是:郑志宏赔偿航空公司137万元。此案目前正在昆明中院二审。
需特别注意的是,此案和其他一些飞行员辞职案,都在发生在《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前。而新法实施之后此类案件可望得到更加公平合理的解决,因为《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只有在依法约定的培训服务期以及竞业限制条款中,用人单位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除以上两种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或者以赔偿金、违约赔偿金、违约责任金等其他名义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责任。也就是说,设定违约金首先要约定服务期,否则即使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不能设定违约金。如何约定服务期呢?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合同法》还对服务期内劳动者违约应承担的违约金有所规制。一是服务期约定的违约金最高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支付的培训费用,不得要求劳动者承担培训费用以外的其他损失;二是培训费用应根据劳动者承诺的服务期进行分摊,劳动者违约时实际承担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对于培训费用的分摊方式,法律未做明确规定,需要双方当事人在服务期协议中确定。
如郑志宏从事飞行员工作已有24年之久,假设他的培训费是180万元,他去年已经40多岁,离退休不到20年,根据《劳动合同法》“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的规定,而双方没有关于分摊方式特别约定的话,他辞职应支付的违约金可能也就在30万元左右。应当说,这个赔偿标准对于一个高收入的飞行员来说,还是相对合理的。
竞业限制难挡飞行员跳槽
至于竞业限制约定中约定违约金,实际上也很难阻碍飞行员跳槽。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飞行员特别是机长无疑属于管理人员或高级技术人员,但其职责是执行飞行任务,但未必负有保密义务。一般来说,飞机驾驶技术是一项特定的技能,而非可复制和传播的商业秘密,故飞行员没有承担竞业禁止义务的必要。去年东航及其云南分公司也曾主张法院判决郑志宏在三年内不得从事航空运输飞行工作,但由于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未获法院一审支持。
退一步说,即使航空公司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飞行员约定竞业限制条款,还应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飞行员经济补偿,而且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所谓“三年内不得从事航空运输飞行工作”的约定,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当然现实生活中飞行员的利益在相当程度上没有得到保护,他们提出的加班问题、休息休养问题、工资待遇问题、家属问题,在很多航空公司是存在的。为此有人提出应加强集体协商,用集体劳动合同化解飞行员劳动争议;应制订《飞行员条例》,进一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可以借鉴足球运动员转会制;鼓励个人自费或个人通过银行贷款参加飞行职业的培训,从而逐步从根本上解决飞行人员的供需矛盾等,都是具有建设性的良策,应当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不过我们还是得提醒飞行员们注意:一定要在法律的轨道上解决问题,处理和公司的矛盾不能侵害作为第三者乘客的利益,否则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6.玖龙门事件引出的“罚金”话题
前不久,香港大学生组织(SACOM)公布的《2008年首季香港上市企业内地血汗工厂报告》显示,内地女富豪张茵的玖龙纸业存在“借工伤事故罚款敛财”、“经常无理巨额罚工人款”和“涉嫌长期违反劳动法规”等问题。尽管随后广东省总工会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玖龙纸业还不算是“血汗工厂”,但其严重存在的“以罚代管”等现象,仍然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热议。
玖龙纸业原《员工手册》中大约有15页87条“罚款”条款。比如迟到一次罚款50元,衣冠不整罚款300元,精神萎靡不振罚款1000元,在工作时间玩手机也是罚款1000元,在厂区抽烟罚款2000元„„虽然玖龙纸业普通工人的月薪只有1500元至1800元,但罚款却多如牛毛,令人防不胜防,以至SACOM认为玖龙纸业有违反《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之嫌。
也许现在连玖龙纸业自己也已经意识到以上规定有点过了,据说有些部门已经把贴出来的罚款通报都收起来了。而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不少企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了对职工处予罚款的内容,一些企业在实际处理职工的违法、违纪行为中也采用了罚款的处罚方法,在一些仲裁机构的裁决、法院的裁判中也有支持企业对违纪职工采取罚款的案例。
对于企业的“罚金”问题,我们究竟应当如何看待呢?
罚金和经济赔偿是两个概念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罚款与赔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求员工赔偿以员工给企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为依据,而罚款只具有惩罚性而不具有对经济损失的赔偿性。据报道,在玖龙纸业,如果工人把设备不小心弄坏了,那么工人不但要赔偿,而且还要罚款,还要扣考勤分(实际上也是罚款)。只要是出厂的纸,买家有投诉说有损坏,那么,运输司机赔10%,叉车工和仓管部承担80%,装车司机承担10%。也就是说,公司出去的产品,只要损坏就全部由工人承担,公司不负任何责任。由此看来,玖龙纸业所存在的问题,既涉及到罚金,又涉及到经济赔偿。
对于企业要求劳动者赔偿的问题,原国家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6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的有关规定也大致相同。
《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第15条规定:“因劳动者过错造成用人单位直接经济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从其工资中扣除赔偿费,但应当提前书面告知扣除原因及数额;未书面告知的不得扣除。扣除赔偿费后的月工资余额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难怪SACOM据此质疑玖龙纸业违反《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让月薪1500元的工人承担80%的经济损失,他到手的工资就很有可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但需指出的是,这个规定只适用于员工承担赔偿责任,并不适用于企业罚款。
罚金应当如何“拿捏”?
说到企业罚款的法律渊源,不能不提及1982年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其中第12条规定:“对职工的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在给予上述行政处分的同时,可以给予一次性罚款。”第16条规定:“对职工罚款的金额由企业决定,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该条例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全体职工。
可见当时的法规是授予了企业罚款的权利,但不是所有企业都具有罚款的权利,只有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有罚款权利。公司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多元投资主体的企业等都不适用于《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也就不具备对职工行使罚款的权利。即使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自1995年劳动法执行以来,员工的劳动关系由劳动法调整,但是劳动法并未授权企业可以对职工实施罚款。
不过,在部分地方性法律法规中,仍然可以找到企业罚款的依据。如根据《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第十二条,劳动者违纪时,即使没有造成经济损失,也可以扣除部分工资作为处罚,扣除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应发工资的百分之二十;根据《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十四条、《河北省工资支付规定》第十七条、《陕西省企业工资支付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劳动者违纪时,即使没有造成经济损失,也可以扣除部分工资作为处罚,每月扣除后的剩余扣除部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上海、广东等地没有明确规定企业可对职工处予罚款,但是也没有相应的禁止性规定。从上海市法院的审判实践来看,因单位处分员工发生争议的,单位处分虽涉及经济扣罚等内容,但属于特定性、阶段性的,不涉及劳动合同的解除、变更的,单位有权对劳动者进行管理,一般不作为劳动争议案件;用人单位做出的处分涉及劳动合同的变更或解除的,或者经济扣罚影响劳动者基本生活的,则可作为劳动争议案件。这实际上是在一定程度上默认了用人单位对违纪的劳动者的经济惩诫权。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对于用人单位的经济惩诫也并非一概排斥。如近日央视的主播都将澳大利亚首都说成了悉尼,四度把“圈(juan)”养念成了“圈(quan)”养,问候“中午好”时,不小心舌头打滑,说成了“这日好”等,按照央视规定,念错一个字要罚款50至200元,很少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反而有人认为扣罚200元太轻。
但是玖龙纸业的扣罚规定,如工人乱走大门要罚款300元,出车祸司机无责也要罚款300元,只要有一个工友受伤,整队的人都将被扣除当月奖金,不但队长要被罚款,连受伤的人也要被罚款300块等,以至于在工人中有“死一个人工厂还会赚钱”的说法,这些规定对于工人们来说显失公平,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基本生活,所以令人难以接受。
问题在于,这个尺寸究竟应当如何“拿捏”呢?
罚金问题再起争议
2008年1月15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16号)》,明确规定《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已被《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代替。《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中包括对职工罚款在内的内容因此而被废止。而《劳动合同法》等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对于企业是否有权对员工罚款亦未作规定。因而长期存在的对于这个问题两种不同意见,再次激起了人们的思索。
一种意见是按照现行有效的劳动法律,用人单位不能对职工处予罚款。上海市总工会法律工作部的谈育明认为,《立法法》和《行政处罚法》规定:对财产的处罚只能由法律、法规和规章设定。罚款属于财产罚范畴,所以此项规定只能由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行政部门制定。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经济组织,不是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行政部门,无权在规章制度中设定罚款条款。
用人单位不能仅仅为了处罚职工就订立规章制度,而应当依据劳动法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劳动者如有一般性违纪情况,应主要通过批评教育等来解决。如职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其劳动合同。
另一种意见是各种用人单位均有权按照经过本单位制定通过的规章制度、管理规定对职工处予罚款。上海原韵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永强认为,企业罚款权是完全不同于行政罚款权的,企业罚款权应该是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一种约定,是一种契约的体现。倘若仅有规章制度而无相应的惩戒措施,那么制度就会变成一纸空文,尤其是对于还未到“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员工,震慑力更是微乎其微,而在一定范围内的合情合理的经济性处罚却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只要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内容不违法、通过民主程序产生并进行公示后制订的,就可以根据其进行罚款,但罚款后发给员工的工资数额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应当说,随着《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被废止,这一问题在立法上的空白点更加凸现。正在起草当中的《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对此应有明确规定,否则劳动者的权益很容易受到侵害,企业也难以理直气壮地行使其管理职能,甚至可能引发“血汗工厂”之类的争议。
罚金不能开“无轨电车”
但需指出的是,即使在国家新的规定出台之前,企业罚款也不应开“无轨电车”。
首先,劳动者应敢于对不合理的罚款说不。企业对于违纪员工罚款至少必须符合两个要件,一是处理的程序符合法律、集体合同、劳动合同以及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规定;而是处罚的内容、程度不得超过为维护用人单位正常生产秩序所必需的限度。此外,扣罚违纪员工工资的,还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
其次,尽管一般情况下,司法行政机构是不会干预企业的内部生产经营管理行为,但是鉴于一些单位往往以罚款为名行克扣劳动者工资之实,经济扣罚影响到劳动者基本生活。因此,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不仅会审查这种经济处罚的合法性,还会审查其妥当性、合理性。
当然,用人单位更应依法制定规章制度。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而且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还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玖龙纸业高层表示,目前网上流传的员工手册是2005年版本的,而企业将召开职工大会,审议通过新的员工手册。这种做法无疑值得欢迎。不过,据说有些部门要求员工把《员工手册》交回公司,并规定不交者按一本100元处罚,这就让人觉得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7.生命不能承受之弃
——“反抑郁症歧视第一案”的法律辨析
6月18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IBM(中国)公司与袁毅鹏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赔偿其4个月工资及奖金共计57332元。尽管这起广受外界瞩目的国内首起“抑郁症歧视案”尚未尘埃落定,但从袁毅鹏一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先行法律对于劳动者就业权利的全面保护。
本文试就此事件涉及到的一些法律常识作些辨析,以帮助大家加深对于新劳动法的认识。
一、为什么说袁毅鹏与IBM存有劳动关系
毕业于武汉大学的袁毅鹏2006年与IBM中国公司签订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担任IBM上海分公司研发工程师一职。2007年6月,处在较大工作压力下的袁毅鹏出现健康问题,被医院确诊为抑郁症。袁将病情告知了公司。
就在出现病情的同一段时间,袁毅鹏与公司一名负责人在工作中发生争执,并为此写下辞职书,其部门领导表示辞职无效,并劝其以病假形式去医院治疗。此后,袁一直在看病而没有上班。治疗一段日子后,袁毅鹏持医院开据的“建议边工作边治疗”鉴定,要求重新上班,却被公司拒绝,袁多次交涉无果。今年2月,IBM中国公司上海分公司向袁毅鹏出具解除合同通知书。
在仲裁的过程中,袁毅鹏认为,公司不录用抑郁症员工的行为,是一种歧视。而IBM辩称:“申诉人曾经提出过辞职,因而,双方的劳动关系实际上从申诉人提出辞职申请后已解除,之后只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才以病假工资的形式支付申诉人工资补助。”IBM的说法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袁毅鹏虽然曾经提出辞职,但是在自己提出辞职申请后,通过电子邮件沟通已撤回辞职行为。即使他没有及时撤回辞职申请,但是由于其部门领导表示辞职无效,并劝其以病假形式去医院治疗,这就应视作公司未批准袁毅鹏的辞职。按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当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法律规定的时效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IBM既没有出具相关的证明,也没有办理相关手续,并且一直在支付申诉人的工资,可见双方的劳动关系一直是存在的。以后双方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可视为袁毅鹏收回了辞职申请,且公司也同意他收回辞职申请,即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已经事实上达成了合意。既然达成了对于袁毅鹏收回辞职申请的合意,袁毅鹏的那封辞职信自然也就没有生效。
也许有人会说,IBM这次是“好心办了坏事”,如果当初立即接受了袁毅鹏的辞职,这不就什么事情也没有了吗?其实也没有这么简单。抑郁症发病的一个常见症状就是“不能正确预见其后果。”当时袁毅鹏正处在抑郁症发病期,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做事草率、冲动。他的辞职申请如果并非本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就是无效的民事行为。
从法律上看,若IBM要解除与袁毅鹏的劳动关系,一个比较稳妥的办法就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一款。袁毅鹏有三个月的医疗期,在此期间内IBM不能解除他的劳动合同,但当他医疗期满后仍然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IBM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简单地讲,只要三个月以后袁毅鹏还在住院什么事也干不了,IBM就可以合法地解除他的劳动合同。
二、为什么说IBM违法解除袁毅鹏的劳动合同
事实可能有点出乎IBM的意料。袁毅鹏在医疗期未满时,就拿着“建议边工作边治疗”的医疗鉴定要求恢复工作,结果被IBM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由此双方的矛盾逐渐加剧。终于,当袁毅鹏在医疗期满后,IBM向袁毅鹏出具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但理由却是“袁毅鹏多次违反公司纪律,严重影响公司正常工作秩序,且屡教不改。”
为什么IBM不以《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一款解除劳动合同呢?因为医疗期满仅仅代表劳动者特殊保护期的结束。虽然医疗期满,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仍处于正常的劳动合同期内,属于正常的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受《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的调整和保护。现在袁毅鹏医疗期虽满,但是他不但已出院,还说可以回来从事原工作,这样IBM就不能再以《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一款解除他的劳动合同了。即使他在回来之后不能从事原工作,IBM首先应当另行安排其他的工作,如他还不能从事或本人不愿从事,才能解除劳动合同。
当然IBM更不能直接以袁毅鹏曾患抑郁症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精神疾病患者病愈后,依法享有入学、应试、就业等方面的权利。有关单位不得以曾患精神疾病人为由,取消其入学、应试、就业等方面的资格。精神疾病患者病愈后,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者聘用合同期内,其所在单位应当为其安排适应的工种和岗位,在待遇和福利等方面不得歧视。”IBM的《员工手册》中也规定:“IBM尽力为所有员工建立健康、安全和高效率的工作环境。这个工作环境也不会有种族、肤色、宗教、性别、年龄、国籍、遗传、残障或其他与IBM利益无关的歧视与困扰。”所以尽管法律没有直接规定禁止解雇抑郁症患者,但是袁毅鹏仍然依法享有不受非法歧视的权利。
最后IBM选择以袁毅鹏“多次违反公司纪律,严重影响公司正常工作秩序,且屡教不改”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劳动者有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纪、严重失职、被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形,即使其在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也可解除劳动合同。
但是以“严重违纪”为由解除劳动合同,需注意员工违反劳动纪律有一般违反和严重违反之分,用人单位只是证明员工的违纪事实还不够,只有在证明员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情况下,才可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
另需注意的是,既然是“严重违纪”,就不能拿“连续违纪”加以替代而随意适用。毕竟“严重”和“多次”的涵义相去甚远。换句话说,即使在单位造成恶劣影响,但是如果没有上升到“严重”的程度,单位仍不能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而IBM显然没有提供足够的证据支持自己的理由,被裁定违法解雇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三、为什么说袁毅鹏有权回到原岗位工作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当浦东仲裁裁决IBM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他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二是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好事多磨。7月2日,即在浦东仲裁作出裁决两个星期之后,袁毅鹏收到了IBM公司的书面信函,建议他从事软件工程师的职位,将工作地点改在了武汉,并且是以在家工作的形式来办公。对于这样的调动,袁毅鹏认为公司依然还是在变相地歧视他,当即表示:“我一定要按照劳动仲裁结果,回到IBM公司工作,而不会接受其他解决方法。”
按照IBM提出的方案,即使你不来公司上班我也照样发给你工资,直到五年合同期满。但是劳动作为国家宪法赋予的一项基本而重要的权利,它不仅仅是劳动者获得收入的来源,同时也是劳动者个人生存和发展需求,劳动者还通过劳动与社会建立联系,体现一定的社会身份。因此劳动具有物质经济和心理社会双重价值。袁毅鹏相信自己可以胜任工作,决心坚守自己的劳动权利,“不抛弃,不放弃”。作为研发工程技术人员,他急需通过工作不断的更新知识,保持竞争力;作为抑郁症迫切希望通过工作保持社会联系,工作也是最好的辅助治疗手段。
但是IBM却以种种理由和借口拒绝申诉人恢复工作。改变工作职务和工作地点,无疑属于劳动合同的变更,其前提条件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更是明确规定:“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作为一个国际著名企业,IBM为何在袁毅鹏一案中屡犯低级错误呢?
袁毅鹏被认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近年来,针对健康状况的歧视现象愈演愈烈,从残疾歧视、相貌歧视,到乙肝歧视、抑郁症歧视,不胜枚举。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要求员工的忠诚度、归属感,但当员工遭遇健康危机时,企业难道就不能本着诚信的态度,承担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吗?
8.聚焦新华航空“培训门”事件
是“脱产培训”还是“变相裁员”?
电影《非诚勿扰》中,舒淇饰演的梁笑笑让观众跟着体验了一把空姐梦:乘着优雅舒适的飞机在天上遨游,工作就是在国内国外游山玩水„„而就在影片放映之际,它的投资方之一海南航空公司的子公司——新华航空公司的包括18名空姐在内的21名空中乘务员,却因被变相裁员而将“东家”诉至法院。
去年9月,这些空乘收到公司电话通知,内容是“前期国际乘务员考核不合格”。不久,又接到短信通知,要求参加公司培训。培训结束后,一部分人被要求转岗,但起诉的21人不同意转岗。
有飞行任务时,这些空乘的月薪平均8000元以上。现在待岗,每周两次必须去公司签到,每个月发800元或1000元。他们向公司反映没有结果,便申请劳动仲裁。今年2月,仲裁委在裁决中称,新华航空根据自己的运营情况,享有自主权利,仲裁委不宜干涉。空乘不服裁决起诉到法院。
空乘的代理人认为:“航空公司对乘务员由脱产培训到待岗的事实已经很明显,是在变相裁员。原告中很多人是乘务长或者见习乘务长,薪酬丰厚。航空公司的目的是裁掉这些人,再雇用新员工,降低用人成本。”新华航空的代理人则辩称:“公司与劳动合同没到期的乘务员,劳动关系仍然存续,并没有与他们解除劳动合同。” 新华航空是否“变相裁员”,法庭会给出审理结果。但是毋庸讳言,社会上确有一些用人单位利用“脱产培训”,达到“变相裁员”的目的。在他们看来,既然裁员要严格按照法定条件和程序,何不通过其他途径来规避法律呢?
就拿新华航空的这个案例打个比方,首先,空乘在“培训”和“待岗”期间每周两次必须去公司签到,但每个月只能领到800元或1000元工资,作为员工干还是不干?将面临两难选择。如果员工自动辞职,对不起,公司连经济补偿也不用支付。如果空乘不服从公司的“培训” 或“待岗”安排,公司就能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既不用提前三十日通知,也不用支付经济补偿。
其次,公司可以在“培训”过程中实施考核。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空乘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公司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空乘本人或者额外支付空乘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事实上也的确有很多空乘被公司宣布“培训成绩不合格”,面临随时内解除劳动合同的危险。
其实持有这种想法的人,不是自己在误读法律,就是在利用一些劳动者对于法律的不熟悉。
“脱产培训”期间工资只发800元? 的确,新华航空公司享有安排工作的自主权,乘务员是否执行飞行任务及怎样执行飞行任务,由公司根据需要安排。正如航空公司代理人所言,受全球经济及燃油的影响,公司对飞行计划有所调整,利用这段时间安排空乘参加培训,也无可厚非。
但是这种培训应属于对于空乘人员普通培训,这和对于不胜任工作员工的培训完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培训,所导致的结果也不一样。对于这个问题,新华航空公司不应回避和混淆。
是否属于空乘人员的普通培训,其实很容易辨别,普通培训不可能一个机组中总只是那几个人在“培训”,而其他同事都有正常的飞行任务。如果是属于普通培训,培训期间的待遇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规章制度的规定执行。但如果是属于对于不胜任工作员工的培训,首先必须证明该员工不胜任工作,这个我们下面还要谈到。
但是即使是普通培训,培训期间的工资也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基本工资支付,而不是按照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800元支付。新华航空公司代理人在法庭上辩称:“从去年9月起,部分乘务员因参加公司培训,没有飞行任务。乘务员工资的一大比例是飞行小时费,没有执行飞行任务,不需要支付这部分工资。” 我们目前不知道这些空乘的基本工资是多少,但据了解,不少航空公司空姐的基本工资大致在2000元左右,另加每小时30元的飞行小时费等。所以除非新华航空与空乘约定的基本工资就是实际月薪8000元的十分之一,否则在培训期间仅支付800元也有克扣劳动者工资之嫌。
空乘不胜任该如何认定?
去年3月,新华航空公司所有乘务员被通知参加英语口语测试,后被公司确定为国际、国内技能测评。测评之后,公司未公布测评结果。8月,公司通知包括21名原告在内的91名乘务员进行乘务员综合素质再考核,称如果考核不合格,公司将按不能胜任工作予以处置。
接到通知后,一位空姐有些发蒙:“参加考试的人都是被认定为不合格乘务员,可我当年的绩效考核,在将近900名乘务员中,我排名128。怎么是不合格呢?”而其他原告也有这样的困惑。他们中,有的人考核排名第6,不少是获得过公司各种表彰、奖励,经常被安排精品航线飞行任务。
10月,新华航空公司的77名空乘参与考核,但当看到考卷的标题是“不合格人员脱岗培训考试”后,很多空乘都拒绝填写试卷:“凭什么说我们是不合格人员?”考核内容也与空乘专业基本无关,考题是“何谓‘上善若水’?”“什么是‘以道事君,不可择止’?”等国学类题目。
从法律上讲,新华航空公司如以员工不胜任工作为由安排培训或调整岗位,首先必须认定该员工不胜任工作。什么是员工不胜任工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劳办发[1994]289号)的解释是:指劳动者不能按要求完成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任务或者同工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量。这就要求企业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明确员工的工作内容,特定行业的,还需要明确工作量。如果签订劳动合同时没有明确工作量的,只能参照同工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量来确定,一般来讲,应参照平均的同工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量,不能参照最高的同工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量。
另外,还应考虑到导致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的原因是员工个人的主观因素而不是客观因素,员工是否胜任工作要有具体的标准来衡量。一般来说,公司可以提供下列证据证明劳动者不胜任工作:劳动者所在岗位职责和要求、劳动者的日常工作业绩、考核标准、考核流程等。如果缺少这些证明文件,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常常很难得到佐证。
从新华航空公司方面来看,“国学测试”之类显然难以证明空乘不胜任工作。而一些空乘获得的表彰、奖励,却可以作为他们胜任工作的证据。但是新华航空公司却在考核后直接宣布这些空乘“不符合乘务员技能”,要求他们转到卖票等地面岗位工作,这就容易引发争议。
空乘不胜任该如何解聘?
如新华航空公司能够证明空乘不胜任工作,可以对空乘进行调岗调薪,这是依法因劳动者胜任能力变更劳动合同内容。但是岗位调整应当合理,与员工原工作存在联系,或是针对员工的能力不足做出的。
对于不能胜任的员工,新华航空公司也可以通过培训形式予以绩效改进,但是培训内容应与员工的工作不足相关。由于对不胜任员工的培训是用人单位在已经认定员工不能胜任的前提下进行的,培训的目的是让员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了解改进的途径,因此培训的内容应当有针对性,根据员工的能力缺陷进行设计,并与员工的工作业务、岗位职责有关。
需注意的是,对于不能胜任空乘的劳动合同解除,需要符合“劳动者被证明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三项条件。这就是说,即使空乘被证明不胜任工作,新华航空公司不能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经过培训后就解除劳动合同。空乘经过培训或者是调岗以后,公司应对他们进行考察评估,只有证明他们还不能胜任原工作的,或者还不能胜任新的岗位要求的,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另外,新华航空公司以此解除劳动合同,还需支付经济补偿,并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空乘本人,或者额外支付空乘一个月工资。同时,对有特殊限制人员不得解除。.总而言之,在我国法律制度保护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基本的保障。一位空姐说的很在理:“公司遇到困难,裁员、减薪都可以理解,但应当给我们一个正当的理由。”那些拿法律当儿戏的人,很可能会弄巧成拙。
在《非诚勿扰》中,冯小刚悟出了一个新的道理:“21世纪什么最贵?和谐!”尽管有的企业现如今一时陷入寒冬,也应想办法与员工共渡难关,只有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才能凝聚人心,为迎接春天积蓄能量。
9.民主协商是劳资双赢的必由之路
——沃尔玛“优化门事件”的法律解析 “五一”节前夕,闹得沸沸扬扬的沃尔玛“优化门”事件,在持续近两周后终于得到缓解。4月中旬,深圳、福州、长沙、上海等地沃尔玛门店的中层干部接到通知,公司将进行“人员优化”,他们面临三个选择:“调任外地新店”(没有具体的职位和薪资)、“本店降职降薪”(未说明职位和降薪幅度),“自动离职”(给予N+1的赔偿,N代表在公司服务年限),并让他们在两天内回复,不然公司就解除劳动合同。
沃尔玛的“优化方案”很快被指为“变相裁员”,全国各地总工会开始介入,经过劳资双方平等协商,原方案涉及的3个选项更改为:对于异地工作的员工,择高任职,并给以3000元的补贴,同时企业将就员工搬家、培训等给予帮助;对于在深圳工作的员工,工资待遇不变,达到加薪条件的给予加薪;对于离职员工,经济补偿方案不变。
沃尔玛这次的群体性劳资争议是在当前经济危机形势下的劳资冲突的典型案例。而厘清此事件所涉及到一些法律问题,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处理类似案例不无裨益。
为什么说“优化方案”在程序上不合法?
针对外界对沃尔玛“变相裁员”的质疑,沃尔玛高层对媒体的解释是,“人员优化”属于正常的企业行为,沃尔玛绝无“裁员”一说。沃尔玛公司此次做出的人员分流主要是因为组织架构要缩减原有的5层管理架构,主要针对的为第四个层级的经理以及第五个层级的主管。
沃尔玛中国区公关总监董玉国表示,沃尔玛1996年进入中国时,零售还是个新概念,专业人才尤其是管理人员缺乏,公司一方面要保持高标准管理,一方面需要培养人才,因而在组织架构体系上采用了5层管理体系。但如今沃尔玛不仅实现了高标准管理,还储备了大批管理人才,现在在沃尔玛中国的所有商场,从上到下都是中国管理。但国内很多零售企业均采用四级,甚至三级的管理体系,沃尔玛需要与时俱进,这次架构调整的目的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应当说,管理层构架调整本身是由公司的管理层会议作出的,无论其目的是出于“调岗调薪”还是“人员分流”,都是增加公司竞争力的需要,总之此举本身无可厚非。但是用人单位要作出调岗调薪的决定,应通过职代会或全体职工讨论确定调岗调薪的相应规定来作为依据,并且规定的指向应当明确,如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升级调动、平级调动或降级调动,何种岗位对应何种工资,使其作出的决定合法化。如果规定的指向不够明确,企业必须承担较重的举证义务,说明调岗调薪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但事实上沃尔玛的这个决定让其大多数经理主管猝不及防。他们都在沃尔玛工作过多年时间,千辛万苦在当地买房安家,努力争取到一个中层管理岗位,没有人愿意降职降薪。而公司规定不同意降职降薪者,可以保持原职,但要调到外地新开公司工作,公司又没有告知具体的外调地址。如果被整合员工对这两项都不愿意,则只剩下了离职一条路。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公司推出的组织架构优化计划,就是要“换个方式”裁掉自己。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沃尔玛目前在中国开有140多家门店,覆盖75个城市,以每个店6-10名经理计算,此次架构调整涉及的经理层有近千人,毫无疑问属于“重大事项”的范围。但令人遗憾的是,公司的“优化方案”未应经过职代会讨论,也未与沃尔玛工会平等协商。正如深圳市总工会一负责人所说,“造成员工情绪波动的原因是沃尔玛在作出涉及员工重大利益的决定时未与员工、工会沟通,进而造成了沃尔玛的被动。”
为什么说原“三选一”方案有风险?
有人说,从整体性上看,沃尔玛匆忙出台“人员优化”方案,是违反《劳动合同法》有关程序性规定的,但从单独性上看,沃尔玛与有关员工逐一单独沟通,双方通过签署协议的方式实现岗位的调整或者协议离职,在双方意思表示真实的基础上,法律是不禁止的。其实即从单独性上看,沃尔玛各个基层店执行原“三选一”方案,仍然具有较大的法律风险。比较沃尔玛新旧两种“三选一”方案,我们不难发现,除了有关待遇标准不同外,两者首先是性质有别。根据新方案,员工可以选择“保持现状”,也可以选择到新店工作,或者自愿离职,这实质上是用工双方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和第三十六条之规定,以协商一致的形式变更或解除劳动关系。
而原来的“三选一”方案实质上是用人单位准备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项的规定,变更或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有关规定,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沃尔玛的逻辑是,当员工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所约定的岗位被合并了,无法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因此需要调整这些员工的工作岗位。这种调整包括两种方案,“调任外地新店”和“本店降职降薪”。如果员工不作任何选择,则将被视为“双方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公司就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但是岗位合并是否属于法律所称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目前还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劳动合同法》对此没有作出具体规定,按照原劳动部的有关规定,客观情况主要包括发生不可抗力或企业迁移、被兼并、企业资产转移等,但不包括破产整顿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
由于沃尔玛总部的优化方案未经民主程序制定,方案本身在合法性上就存在瑕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征求意见稿)》也指出:“劳动合同法施行后,用人单位制定、修改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决定重大事项时,未经过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的民主程序,不作为用人单位用工管理的依据。”所以基层门店在变更和解除劳动合同时,将岗位合并作为“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依据,将承担更大的法律风险
另需注意的是,对企业而言,客观情况变化解除一般只能适用于个别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针对企业设置了特别的裁员程序,企业因为客观经济情况变化等原因解除劳动合同时,如一次性解除人数超过二十人或者虽不足二十人但超过劳动者总数的百分之十的,均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裁员程序执行,而不能使用客观情况变化解除。
如果沃尔玛公司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不成立,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对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也有明确地规定: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
为什么说平等协商可以取得双赢?
沃尔玛“优化门事件”发生后,各地总工会提出了“平等协商”的解决思路,全程跟踪协商的每个过程。在整个协商过程中,员工一直理性地解决事情,企业也表现了对法律的尊重、理解和社会责任感,这在协商最后的形成的方案上均有所体现。沃尔玛原本希望通过“组织架构优化计划”提高效率、缩减开支,后来尽管调整了原计划,但公司表示这只是细节上的调整,不会停止“架构优化计划”。因为这本属企业行使经营自主权的范畴,而法律从未禁止合理合法的调岗调薪甚至减员裁员。其实沃尔玛完全可以通过集体协商机制来解决问题,因为不仅开展集体协商是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而且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
即以调岗调薪来说,2月17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民主管理部部长郭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资调整最好不要以个别劳动合同形式,而是以集体合同的形式协商,如果大多数人同意了,少数不赞同的人也要遵守,企业的合理降薪就有了法律保障。”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各地正在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的疏导工作。如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规定:“经与本单位工会组织或者职工代表协商一致,可以降低工资支付标准。”山东省轻工业协会、省轻工纺织工会规定:“减薪方案要事先征求工会意见,修改完善后,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通过执行。”
当然有关法律法规仍有完善的空间。4月13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召开“金融危机背景下劳动争议疏导与化解研讨会”,上海一中院法官郭文龙认为,金融危机影响导致企业大范围降薪,可通过企业与全体职工代表集体协商方式变更对劳动报酬的约定。该集体协商结果应当对所有职工强制适用,如个别劳动者不同意集体协商结果,可选择解除合同。
深圳市总工会负责人表示:沃尔玛这次劳资纠纷的调解,是金融危机下调解劳资纠纷的成功案例。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企业在处理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一定要依法开展集体协商。而员工也应顾全大局,与企业同舟共济。只有通过民主程序寻找到利益的平衡点,才能达到双赢的结局。
10.法律的词典里没有“闪电式裁员”
——给宜家“人员调整”提个醒
5月18日,宜家突然传出裁员消息。随后宜家发言人确认,宜家将结束在成都、武汉及厦门的贸易办公室业务,转而把所有的商业活动集中在青岛、上海以及深圳。但她表示,此举只是公司的内部调整,并不是传言中的“裁员”,由于人员调整处于动态过程,目前对于离职员工人数尚无确切的统计,除成都、武汉、厦门三地员工直接受到影响外,未来上海、青岛和深圳三地的宜家贸易办公室也将受到波及,一番话似乎又让人闻到了裁员的气味儿。5月26日,宜家上海贸易办公室有员工称已有部分上海员工被裁。在宜家青岛贸易办公室,一个员工这样描述办公室的“黑色星期一”:“早9点开会,先公布了上次3个office关闭涉及的员工数字是79人,然后宣布今天开始裁员,每一个被裁的同事都会有单独谈话。被裁的人会接到电话到那个会议室去谈话,时间大概20-30分钟,然后直接被送上电梯离开公司,个人物品要等到第二天才能拿。每个电话铃响都让人心惊肉跳„„”这不仅是裁员,而且是“闪电式裁员”了。
众所周知,裁员的概念分为国际上广义的裁员和国内法律意义上的裁员,现实中部分外企往往喜欢“两面都想沾点边”。在此提醒用人单位:无论是法律意义上的裁员,还是将员工调离岗位、劝其“自愿离职”等“软裁员”,都应远离“黑色星期一”,否则难免有违法之嫌。
提醒一:“闪电式裁员”不合法
先说法律意义上的裁员。《劳动合同法》规定一次性裁减人员二十人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人数百分之十以上的,才是法律意义上的裁员。企业要对被裁员工进行经济补偿,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只要按照法律规定支付了经济补偿,就可实行裁员。裁员首先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实体性条件。《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只有在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才可以裁减人员。前者需企业濒临破产,被人民法院宣告进入法定整顿期间,后者需达到当地ZF规定的严重困难企业标准。宜家显然不符合以上条件。
《劳动合同法》除延续以上规定外,增加了两种用人单位可以裁减人员的情形:(1)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2)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据悉宜家原来在中国分为零售、采购及物流三部分业务,近期则重新规划了组织架构并制定了新的工作模式,将大中华区的采购业务合并为一体,在新的统一贸易区,以14个产品类别分类采购。但即使宜家能够证明其发生了“经营方式调整”,也未必符合裁员的实质性条件。因为企业经营方式调整,并不必然导致用人单位进行裁员,《劳动合同法》要求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只有在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要裁减人员,才可进行裁员。所以即使宜家“经营方式调整”,也不应发生“黑色星期一”的故事。
此外,还有一些客观经济情况发生变化需要裁员的情形,如为了防治污染进行搬迁需要裁员的,因为生产线的现代化改进而不再需要太多的人力等,但不管按照哪种实质性条件实施裁员,都需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性条件。只有同时具备了实体性条件之一和全部的程序性条件,才是合法有效的经济性裁员。
当然这些程序是依次进行的,用人单位需要分步骤履行:一是必须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用人单位已经建立的,可以选择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没有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进行裁员,只有向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职工的意见。二是裁减人员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三是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
需强调的是,尽管用人单位裁员只要按照相应的程序上报,而无需获得劳动行政部门的批准,但为了有效防范企业裁员出现违法及损害职工利益的情况,对于用人单位未经法定程序即实行经济性裁员,有关部门将从严掌握执行口径。上海在审裁实践中明确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企业进行经济性裁员必须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用人单位在未满足该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裁员,被裁的劳动者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的,可以支持。” 提醒二:部门撤消需协商变更劳动合同
再说通过情势变更解除劳动合同。尽管有的媒体在报道中使用了“关闭成都、武汉及厦门的贸易公司”,“所有人员就地解散”等语言,但是按照宜家发言人的以上说法,近期宜家的举措应当属于部门撤消。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项规定,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按照原劳动部的有关规定,客观情况主要包括发生不可抗力或企业迁移、被兼并、企业资产转移等,但不包括破产整顿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
部门撤消是否属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这要看被撤消部门的原有职能是否存在。如果原有职能已经不存在,由于用人单位当初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是基于劳动者从事具体工作的职能,现在这块职能被取消了,确实使合同订立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原有职能还在,用人单位仅仅是换个方式来完成此项职能,此类情况不能认定为“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
从宜家的实际情况看,成都、武汉及厦门的贸易办公室被撤消后,当地的采购业务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宜家将以新的采购模式发展其在大中华区的业务,即宜家与这些员工当初订立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但是《劳动合同法》对于据此解除劳动合同也有程序上的约束,即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根据变化后的客观情况,就变更劳动合同进行协商,如果劳动者不同意变更劳动合同,原劳动合同所确立的劳动关系没有存续的必要,用人单位方可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如用人单位没有履行该程序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则构成违法解除。
所以在三地贸易办公室被撤消后,宜家还不能立即解除这些员工的劳动合同,而应就变更劳动合同与他们进行协商,如能否到大卖场工作,或者到外地的贸易办公室工作等。宜家发言人表示,所有受到影响的员工将获得援助,宜家目前已经开始了内部招聘工作。但需注意的是,“援助”不能代替“协商”,“优先招用”也不能代替“协商变更合同”,前者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关怀,而后者则是企业应尽的法定义务。
有消息说,宜家此次在成都、武汉、厦门裁员约70人,而此轮裁员的总人数将达到200人,尽管宜家对200人的裁员规模予以否认,但有一点还是想提醒下:对企业而言,客观情况变化解除一般只能适用于个别解除劳动合同,如一次性解除人数超过二十人或者虽不足二十人但超过劳动者总数的百分之十的,均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裁员程序执行,而不能使用客观情况变化解除。
提醒三:“重大事项”应与工会平等协商确定
宜家此次到底是要实施裁员呢,还是依据“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变更、解除劳动合同应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模棱两可容易引发争议。如果不是裁员只是“内部调整”,为何要波及到上海、青岛等地的员工?毕竟这些地方的贸易办公室不但未撤消,有关业务还要加强啊!对此,企业不能让员工糊里糊涂地搭上裁员的“顺风车”,宜家工会也可代表职工提出集体协商要约。
其实,裁员也要好,“内部调整”也罢,企业在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本应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不久前成功化解的卡夫“搬迁门”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卡夫食品集团因总部搬迁之事引发员工不满,员工们在上级工会的支持下火速成立了工会,并向公司提出了集体协商要约。开始公司的态度比较暧昧,劳动部门和上级工会介入后,双方通过与工会集体协商,终于就总部搬迁的员工安置之事达成了谅解。员工在法定标准的基础上提高了补偿金数额,公司也挽回了社会影响,保证了搬迁的顺利进行。
说到经济补偿金,宜家有员工对外透露称,被裁员工将得到相当于“N+4”的补偿金。对此,宜家表示不会对外透露补偿方案,但补偿金一定高于法定标准。所谓法定标准就是需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给予每工作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的补偿金;或者另外用一个月的工资作为“代通金”代替提前一个月通知,这就类似于N+1的补偿。但这是有前提的,就是企业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单位没有法定理由或者没有与员工协商一致,单位就算给了N+1的补偿后实施解除,也会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对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也有明确地规定: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其实际赔偿甚至可能会超过传言中的“N+4”。
而用人单位要避免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就必须知法守法、坚持平等协商,防止“黑色星期一”的场景重演。
第四篇:2009年十大道德事件
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
获得2009感动中国荣誉的人物是:邓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照顾残疾家人20多年的退休工人朱邦月、多民族孤儿的妈妈阿里帕·阿力马洪、小岗村村民的贴心人沈浩、为留守儿童办学的女大学生李灵、中国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第一人翟墨、割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义务守护滇池环境的农民张正祥、给高原的盲童带来光明的使者萨布利亚·坦贝肯(德国)、“歼-10”战斗机总设计师宋文骢。何东旭、陈及时、方招等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大学生则荣获集体特别奖。
卓琳平凡至伟【事迹】:1939年,卓琳与邓小平相识相知,共结连理。革命战争期间,卓琳在枪林弹雨中紧紧跟随邓小平。从太行山到大别山,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解放后,邓小平成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卓琳在身后甘当无名英雄,相夫教子。十年**中,卓琳又陪伴邓小平在江西度过流放生活;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她亲自赴港见证香港回归,替小平同志完成遗愿。那两天,她彻夜未眠,非常高兴。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毅然把个人的10万元积蓄捐给了灾区人民。
颁奖词:彩云之南的才女,黄土高原上的琼英。携小平手五十八载,硝烟里转战南北,风雨中起落同随。对她爱的人不离不弃,让爱情变成了信念。她的爱向一个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坚定、温暖与搀扶。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陈淮这样评价她:不动摇,一生不动摇,历尽沧桑绝不动摇。不是因为她是谁的夫人,而是因为她是一个不可动摇的人。陈小川:她默默地站在一位时代伟人背后,用坚定的信仰和深深的爱,支撑着伟人度过劫波,支持着伟人创造新时代。在近30年中国崛起的历史记录中,应该有她重重的笔墨。
朱邦月 一家之主【事迹】: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以及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朋友恳求的眼神让朱邦月做了一个他至今未悔的决定:迎娶朋友的遗孀,并将朋友的两个儿子养大。1986年5月,朱邦月单腿残疾后病退。随后,妻子和两个儿子又都得了绝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1991年,母子三人的病情开始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单腿的朱邦月照料。每天起床后,朱邦月先装上假肢,然后开始打扫卫生,洗米做粥,帮母子三人起床,帮他们洗脸刷牙,喂早饭。随后,他还要上街买菜,为全家人准备午饭。傍晚,他要轮流给三个人擦洗身体。晚上,还得想着夜里起床给他们逐一翻身。一晚上起床数次。这样的日子,朱邦月过了近20年。但他始终坚持,因为他知道,他是一家人生命的烛光,点燃着一个家庭的希望。
颁奖词:这个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难,也凝聚了人间最真的情感。头发花白,面带微笑,这个温和而坚定的老人,胸中盛满四十年的艰难。他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他这双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易中天这样评价他:一诺千金四十年,男儿侠义在双肩。感天动地朱邦月,长驻真情在世间。朱玉:这个最为普通的中国男人,以病残之躯的微弱之火,照亮着在别人眼里异常坎坷的生活,虽然生活艰难,但,此处依然有光明。阿里帕·阿力马洪 母爱最真【事迹】:从1963年收养邻居家的3个孤儿开始,维吾尔族阿妈阿里帕又先后收养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4个民族的10余个孤儿。为了不让孩子们饿肚子,阿里帕的丈夫阿比包每天下了班就去帮人家打土块。阿里帕则每天都要到菜市场捡别人不要的蔬菜。虽然家里养了两头奶牛,但谁也不舍得喝奶,全部卖了换钱以支付孩子们的学费和购买生活必需品。2008年8月,操劳一生的阿比包病逝。子女们争抢着赡养阿里帕老人。每到过年过节,孩子们都会回家团聚,180多口人围在老人身边。每当有孩子问:“阿妈,你对哪个孩子最好?”老人总会大笑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样亲!” 颁奖词: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开羽翼,撑起他们的天空。风霜饥寒,全都挡住,清贫劳累,一肩担当。在她的家里,水浓过了血,善良超越了亲情。泉水最清,母爱最真!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阎肃这样评价她:手心手背都是肉,身前身后都是娃,星星伴着月亮笑,每天都迎来一片金灿灿的朝霞。王晓晖:她温暖的关爱没有民族之分,没有偏见之心。她把孩子们无助的眼神化作对世界的希望,把弱小心灵的惶恐抚平成面对尘世的从容。
沈浩 践行信念【事迹】: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派驻小岗村的选派干部。他带领村民办工业、兴商贸、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发展种植、养殖和高效农业,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2006年,小岗村跻身2005“全国十大名村”。2007年初,小岗村被授予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2006年底,沈浩任职三年届满即将离开。小岗村村民们在挽留沈浩的申请书上按满了鲜红的手印,请求沈浩带领他们干三年。沈浩留下来了。又是三年的默默苦干。2009年,任期又将期满。186名小岗村村民又在挽留沈浩的申请书上按下红手印。这一次上天让村民们的愿望落空了。2009年11月6日,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这一次,沈浩永远留在了小岗村。
颁奖词: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刘汉俊这样评价他你是一粒种子,深深地埋进这片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帜,高高地飘扬在这希望的田野。你把人民捧在心里,人民就把你举过头顶!站起来,你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你是一座丰碑!
李灵 心灵放歌【事迹】:2002年,李灵从河南省淮阳师范学院毕业。她回家后看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她用家里20多万元的积蓄办起了周口淮阳许湾乡希望小学。在学校,她是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在她的辛勤操劳下,这个学校有了7个班,300多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学费全免,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7年来,李灵为了办学已经欠了8万元的外债。为了自己学校的孩子能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阅读,李灵趁着放暑假,向父亲要了200元只身来到郑州。她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沿街收购各种书籍。烈日下,李灵骑着破三轮车穿街过巷,拿着秤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她用汗水载回了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颁奖词: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她是八零后。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刘姝威这样评价她:身旁是300多名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背后是那些在外打工父母们心中的挂念与寄托,这位乡村女教师赢得众人尊敬。张瑞敏:为了孩子四处奔走,眼角有了皱纹,双手不再细腻,但是她把爱与温暖带进了乡村学校的课堂,她是让全国人民尊敬的“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
翟墨 云帆沧海【事迹】翟墨是个画家。他本与航海无缘,当他听到新西兰航海家说,他航海大半辈子都没有碰到过中国人时翟墨深受刺激。2007年1月6日,翟墨从山东日照起航。他沿黄海、东海、南海出境,过雅加达、经塞舌尔、好望角、巴拿马,穿越莫桑比克海峡、加勒比海等海域,横跨印度洋、南大西洋、太平洋,经过了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的15个国家、地区和岛屿。他航行了二万八千三百海里。2009年8月16日,他终于回到了日照,完成了中国首次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这两年半,他历经艰险,不断地挑战自身的艰险。他路过拿破仑的流放地圣赫勒拿岛。上岸后,他直奔拿破仑的墓地。墓地前的留言簿上没有中文。翟墨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你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睡醒,世界将为之而震动。这次我来就是告诉你,中国这头睡狮已经睡醒了。
颁奖词:古老船队的风帆落下太久,人们已经忘记了大海的模样。六百年后,他眺望先辈的方向,直挂云帆,向西方出发,从东方归航。他不想征服,他只是要达成梦想——到海上去!一个人,一张帆,他比我们走得都远!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陈淮这样评价他:这不是一个个人的足迹,这是向世界昭示中华民族走向大海的宣言。陆小华:翟墨桅杆上高扬的五星红旗,有力地告诉世人,中国人拥抱海洋的勇气、豪情与胸怀。
陈玉蓉 母爱齐天【事迹】:陈玉蓉的儿子叶海滨13岁那年被确诊为一种先天性疾病——肝豆状核病变。这种肝病无法医治,最终可能导致死亡。为挽救儿子的生命,陈玉蓉请求医生手术将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无法捐肝救子。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陈玉蓉从医院出来后,当晚就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每天走10公里。在随后的7个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走破了四双鞋子,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剐,剐了又长。当她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奇迹出现了:脂肪肝没有了。医生感叹:“从医几十年,还没有见过一个病人能在短短7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2009年11月3日,这对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顺利地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她赋予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颁奖词: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她忍住饥饿和疲倦,不敢停住脚步。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她是母亲,她一定要赢,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份伟大的亲情。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彭长城这样评价她:她疾走的照片,强烈地震憾了我的心灵。这种姿态,如此心酸、如此美丽。王晓晖:为了孩子,母亲可以奉献多少?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答案。陈玉蓉暴走七个月,朴素的母爱愈发沉甸。
张正祥 勇者无敌【事迹】:张正祥今年61岁。30多年来,他把心血都花在了滇池保护上。最多一周,他就会绕滇池一圈,检查滇池的污染情况。绕滇池一周的长度是126公里。至今,张正祥已经绕滇池走了1000多圈。这12万多公里的行走都是为了阻止对滇池的污染和破坏。在过去的30多年里,张正祥花光了所有积蓄,卖了家里的养猪场。妻子无法忍受,离他而去。他的子女也经常受到不明身份人的恐吓,小儿子因此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张正祥自己更是经常遭到毒打。2002年深秋,当张正祥去一家私挖私采的矿场拍照取证时,矿主的保镖开着车就向他直冲过来,张正祥当即晕倒在地。两个小时后,一场大雨把他浇醒。这次挨打,使其右眼失明,右眼眶骨折。不理解的人称他为“张疯子”。张正祥说:“不是我疯了,是那些人疯了。是那些人不知天高地厚了,疯得只知道钱了。”他用牺牲整个家庭的惨重代价,换来了滇池自然保护区内33个大、中型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的封停。
颁奖词: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个,他把生命和滇池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他是一个战士,他的勇气让所有人胆寒,他是孤独的,是执拗的,是雪峰之巅的傲然寒松。因为有这样的人,人类的风骨得以传承挺立。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陈锡添这样评价他:一个农民,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保护滇池,他不惜牺牲全家的利益,更不惜付出骨髓身残的代价,这精神何等宝贵!濮存昕:面对贪婪、愚昧和凶残的困境,他坚持信念,用勇敢不屈不挠的斗争证明,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不是一句空话,他是中国真正的环保大使。萨布利亚•坦贝肯 光明心生【事迹】:萨布利亚·坦贝肯,1970年出生于德国,12岁时双目失明。“盲文无国界”组织的创始人。在波恩大学求学期间,她发现藏文还没有盲文,便借鉴其他语种盲文的开发经验,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发出藏盲文。1997年,萨布利亚到西藏旅行。她骑马穿越西藏各地,发现这里的盲童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便萌生了创办西藏盲童学校的想法。2000年11月,萨布利亚与西藏残联合作建立的盲人康复及职业培训中心正式运作。到目前为止,先后有96名盲童在这里接受了日常生活技能培训和藏、汉、英三种语言的盲文基础教育,以及按摩、电脑、手工编织、做奶酪等职业技能培训。一般经过两年的专门培训,这些孩子都可以进入常规学校学习。一些盲童转入常规学校后,成绩非常优秀。她为西藏盲人的教育和康复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因此获得2006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颁奖词:她看不到世界,偏要给盲人开创一个新的天地。她从地球的另一边来,为一群不相识的孩子而来,不企盼神迹,全凭心血付出,她带来了光。她的双眼如此明亮,健全的人也能从中找到方向。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涂光晋这样评价她:她是当代的普罗米修斯,虽然自己看不到光亮,却给远在异国他乡的西藏盲童带来了光明与希望。王振耀:她让我们看到了现代的白求恩!一个外国盲人能够直接感受到藏族盲童的需求,这需要一种高尚的人道精神,更需要一种博爱的慈善情怀!
宋文骢 壮志凌云【事迹】:国庆60周年大阅兵时,歼-10的飒爽英姿飞过天空,让世界瞩目。这是我国自行研制、具备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战斗机。随着歼-10战机的研制定型,我国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设计技术。宋文骢是歼-10战机的总设计师,现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型号总设计师、自然科学研究员。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提出要研制一种适合我国空军2000年以后作战环境的歼击机,并列为国家重大专项,代号为“十号工程”。56岁的宋文骢,被国防科工委正式任命为歼-10飞机总设计师。1998年3月23日,歼-10首飞成功。宋文骢喜极而泣,把自己的生日从3月26日改成了3月23日。
颁奖词:少年伤痛,心怀救国壮志;中年发奋,澎湃强国雄心。如今,他的血液已流进钢铁雄鹰。青骥奋蹄向云端,老马信步小众山。他怀着千里梦想,他仍在路上。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杜玉波这样评价他:五十载春秋风华,二十年丹心铸剑,他的心血和灵魂全部默默倾注给了共和国的蓝天卫士,熔做了他的体,化作了它的魂。纪宝成:终于,中国的蓝天上翱翔着可以与先进国家水平媲美的战斗之鹰,这是中国制造。他以赤子之心,蕴持伟力,铸就祖国蓝天的龙魂。
特别奖——何东旭、陈及时、方招等勇救落水儿童的大学生集体
【事迹】: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40多名同学结伴出游,来到湖北荆州市宝塔河江段的江堤上野炊。下午2时左右,一些同学在长江边游玩时,突然发现两个小男孩在江中挣扎。同学们迅速冲了过去,先救起了一个男孩。但是在救另一个男孩时并不顺利。危急时刻,站在沙滩上的十多名同学赶紧手拉手组成人梯下水搭救,另一名少年也获救。但是,由于水情复杂,加上学生们体力不支,最终搭起的人梯被冲垮了,很多学生落入江中。岸边的同学们大声呼救。附近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相继从水中救起6名大学生。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人却因救人后体力不支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献出了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刘姝威这样评价他们:他们用19岁的肩膀铸造生命之梯,他们的行动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涂光晋:三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和两个孩子的生还,并不是简单的生命风险交换,而是在修复和重构着健康社会应有的道德基石。杜玉波: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现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阎肃:挺胸踏浊浪,何惧生与死。至今江水上,清风满襟袖。
第五篇:2008年十大法律事件
2008年十大法律事件
发信站: 一见如故(Fri Jan 30 17:54:40 2009), 本站(yjrg.net)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quare 讨论区 】
【 原文由 sunwujue 于 Wed Jan 28 21:28:06 2009 发表 】
一、劳动合同法之“恶”
立法时闹得沸沸扬扬的《物权法》在人大通过之后除了最牛钉子户事件倒没再起什么波澜。而不声不响通过的《劳动合同法》则是在通过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从2007年岁末的华为事件,到2008年3月份的首富张茵提案,到年中的青岛韩企集体逃离,再到岁末时东莞数额惊人的倒闭企业,无不跟2007年通过的这部劳动合同法有关系。
劳动合同法动了老板们的奶酪!曾经跟不同的老板坐在一起聊天,聊到劳动合同法时,老板们无不是举起中指大讲三字经。有老板讲,劳动合同法对中国经济的损害比金融海啸更厉害。那么多企业倒闭,老板逃离,都是因为劳动合同法,而不是因为金融海啸。对于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老板们自信能够顶住。而对于慢刀割肉的劳动合同法,老板们毫无对策。有一个三个人搞倒一家公司的故事,讲的就是老板们眼中的劳动合同法之恶。三个员工策划公司员工,要求老板补偿加班费、买社会保险。每个人提出的数额不大不小,而整个公司员工的补偿数额相加,把老板看得汗水直流。最后老板只好自认倒霉,把公司转让了,逃跑了。
平心而论,劳动合同法真的就那么可恶吗?有的老板认为,劳动合同法根本不适合在目前的中国适用。他们认为,劳动合同法不适合中国的国情。真的如此吗?恐怕不见得。尽管劳动合同法很多的条款都是在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但这些条款不过是在要求企业规范自己的管理制度。真的说为了劳动者的利益而至企业不顾,恐怕真的说不过去。
二、“肖”“王”更替
对于中国司法而言,最大的事件某过于肖的退位和王的上台。王的突然上位,有点预料不到。而对于司法改革的走向,好像也是一头雾水。
王上台后的一些言论、一些做法,我是看不懂。到底中国的司法改革是在前进还是在往后走,看不清楚。
另外一点,黄副院长的下场,我认为应当算是肖王更替的一个部分。
未来的中国司法,真的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三、许霆与ATM机
我是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上听广播才知道许霆与ATM机这件事的,当时电台找了好几位律师在那互相辩论。觉得好奇,回家后到网络上搜索,才知道这事大着呢。
后来,又参加了两次会议。期间,很多教授啊法官啊在那不停地为这事争得面红耳赤。看来争议确实很大。
再后来,就不得了了。上至司法高官,下至黎民百姓,大街小巷都在谈论着这件事。而且,觉得部分的人都认为广州中院做得不对。
一时间,全中国人民都在关注着那个小保安,关注着广州中院。这事闹大了!
关于许霆与ATM机事件,我想我怎么谈也不可能谈出像那些有名的专家教授那样的言论。所以,全当做个引子,看看大家现在还会有什么反应。
四、姜岩与人肉搜索
给天涯个面子,把这个事件放在第四位。
其实,关于人肉搜索这个问题,早在2006年就风行一时了。那时也是发生在天涯,也是关于小三,只不过当时的小三是个在校的大学生,而且小三还是个男的,是女的出轨。而且,我当时还专门写了篇文章发表在某杂志上,名字叫《从“铜须事件”看隐私权的尴尬》。当然,我那纯粹是胡言乱语,根本也没谈出什么道道。
其实嘛,从法律的角度讲,人肉搜索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侵犯被搜索方的隐私权。至于怎么进行司法认定,那是诉讼角度的事情。单纯对人搜搜索进行评价,我认为还是很简单的。
然而,不论是网友或者网站究竟有没有法律意识,都喜欢弄这事。首先,对网友而言,这很解气,可以道德审判;其次,对网站而言,这本身就是热点,乐于看到网友弄这套。天涯就是这样,而且做得还不错。你看,姜岩王菲事件,等炒得够热闹了,就把帖子给删了,不用承担责任。不像大旗网那么笨蛋。
五、可恨又可怜的杨佳
我在网上看过杨佳的照片,也看过他的博客。就他的博客内容而言,这小子还算是个积极向上的青年。只不过,我怎么也没弄懂,就因为一次简单的例行巡查,会给杨佳先生造成那么大的心理阴影,作出那么大的案件。
该杀!
可是,可恨又可怜的不仅仅是杨佳,应该还包括司法机关。为什么杨佳会候机几个月,专门就等着报复一年前的一次例行巡查事件呢?
司法机关的丑陋的名声,已经不是只存在一天两天了。司法改革这么多年,依法治国谈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老百姓还是这么恨作为法治核心的司法机关呢?
仅仅把杨佳杀了,有什么用?
六、正龙拍虎
这本身是个闹剧。
或者说,这本身是个社会事件。作为热点的社会事件,排第一都没问题。作为法律事件的热点,纯粹是跟风而已。
折腾了一年,正龙这小老头最后没事了。缓刑嘛!
而且,好像出事的人也不多。
而且你看,正龙小老头又出来了,呵呵。所以,这又是件怪事。
七、彭宇与见义勇为
谁还敢做好事啊?靠!
这是彭宇案见报后老百姓的想法。
确实是这样啊!做了好事,反而还变成了恶人,这真的是狗与吕洞宾的典故嘛。
这里面的真相究竟是什么,作为局外人的我们,或者仅仅说是我,是不清楚的。更何况,彭宇与那位老太太二审最后是调解了。所以,就彭宇与老大大之间的是非,作为看客的我们,没必要再去谈了。
其实,就彭宇见义勇为事件,我有点牢骚要发。那就是说说新闻媒体。这事为什么最后会“震惊全国”?我想,恐怕就是因为报道这一事件的媒体或者说记者的主观偏见或者说是误导有很大关系。法院的判决没有认定彭宇是见义勇为,媒体或者说记者为什么偏听偏信彭宇一方,就认定是见义勇为了?记者的职业操守可能也有问题嘛!
其次呢,鼓楼区法院的那份判决书对经验法则的运用也犯了众怒。在没经过严格的论证,仅仅依据常人的经验判断就推定彭宇是侵权人,是有问题的。而且,这是一份判决书,是作为司法机关出具的判决书。轻易否定一种见义勇为的抗辩,我想主审的法官工夫做得不够。
八、俯卧撑与瓮安事件
可怜的警察叔叔!
2008年最耀眼的反派主角,乃我们的警察叔叔也~
无论是杨佳,还是哈尔滨的酒吧与警察,主角都是警察,而且充当的都是大反派。瓮安事件也一样。警察局、警车全部被毁,警察大楼被“不明真相”的群众围观。场面极其宏大!警察叔叔很可怜!被免职的局长大人接受媒体采访时,是在不停地诉苦。
这事最后跟许多电视电影或者说之前的案例一样。几个煽动群众的不发分子被抓了被判了,几个替罪羊被免职了,书记出来给大家下跪道歉了。
最后,这事就算完了。
有意思的是,年底,深圳又发生这样的事情。警车被砸。当然,最后肯定是临时工问题。
九、记者与检察院
基于排排坐吃果果的缘由,基于警察局和法院都已经上榜的缘由,检察院不上榜说不过去。
所以,关于CCTV与检察院的故事,应该搬上我这个十大事件里边。不然,检察官同志们肯定不答应。
这事最近闹得挺火。检察院究竟有没有违宪,究竟有没有违反管辖规定,都在吵。代理律师在报纸上,网上发缴文,咱们法律论坛的知名律师大地老师也在声援周律师。咱提不出什么深度意见。本着围观看热闹的原则,看着听着。
十、卫方老师失业
卫方老师说从北大辞职要去浙大。卫方老师又说,去不成浙大,还呆在北京。这个法律界的大明星,于今失业了。
这里面有没有阴谋呢?这里面有没有真相呢?
大家猜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