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吴江市2010年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工作的意见
吴江市桃源镇人民政府文件 桃政字〔2010〕1号
转发《关于吴江市2010年新型合作(居民)医疗
保险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各村(社区)委会,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制度,现将吴政办(2009)148号文件转发给你们,请各村、各单位认真对照要求,切实做好宣传落实工作,确保完成我镇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各项任务。
桃源镇人民政府
二O一O年一月四日
抄送:镇合作医疗保险管理委员会,镇财政所,存档。
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吴政办„2009‟148号
关于吴江市2010年新型合作(居民)医疗
保险工作的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吴江经济开发区、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制度。根据卫生部、江苏省、苏州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2009年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开展情况,现就2010年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任务
1.全市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镇(区)覆盖率达100%,行政村(社区)覆盖率达100%;
2.全市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即参保居民占应参保人数的98%以上;
3.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年度基金标准达到每人420元; 4.全市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基金到帐率达100%; 5.全市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实际住院补偿比达到46%以上。
二、参保对象、保险期限
(一)除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外的所有本市在籍居民(含本市在校中、小学生及在外地各类全日制高等学校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专科生)。
(二)在本市居住满2年,由本人提出申请并经所在镇(区)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市合管办批准的新吴江居民。
(三)中途参保者:新生儿(出生后)、婚嫁(登记后)、退伍军人(到地方后)、外地迁入人员(以户口迁入后)、吴江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退保及中断人员要求参加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者,在一个月之内由本人申请并经所在镇(区)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同意批准后方可参加。
参加我市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一律坚持先缴款后享受的原则,不得病后补交。
保险期限:2010年3月1日~2011年2月28日。
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者在保险期限内中途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按照从高原则,只能享受一种社会医疗保险待遇。
三、基金标准、来源
2010年全市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标准统一为每人420元。其中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参保者,原则上以户为单位缴纳,个人缴纳120元(困难人群中低保户、五保户及重点优抚对象个人缴纳部分由市困难人群医疗救助基金补助);镇财政补助每人135元;市财政补助每人165元(根据现行的财政体制,吴江经济开发区财政补助每人270元,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财政补助每人255元)。
符合参保条件的新吴江居民及中途参保的吴江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退保和中断人员按照各级财政人均补助标准与居民个人缴费标准两项合计数(420元/人)缴纳医疗保险基金。
四、基金筹资方法
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由个人和市、镇(区)两级财政三方共同负担。
1.个人基金:由各镇(区)政府组织筹集。参保者以户为单位按规定标准在2010年1月31日前缴纳个人基金。所有筹集的资金必须在2010年2月28日前上缴市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基金财政专户;
2.镇(区)财政补助基金:由镇(区)财政年初纳入预算,及时划拨市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基金财政专户;
3.市财政补助基金:由市财政年初纳入预算,及时划拨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基金财政专户。
五、基金运作使用
(一)门诊统筹 1.普通门诊
2010年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基金按人均80元标准提取,用于参保人员在本市辖区内市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门诊药品费用的补偿。在本市辖区内市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就诊的每张处方限额70元,在本市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就诊的每张处方限额40元,均按30%比例结报。
参保人员每人年内最高补偿限额为300元。
为引导和鼓励参保居民接受中医药服务,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对在本市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中药报销比例在每张处方原有30%的基础上增加10%。
2.特定门诊
参保人员因恶性肿瘤放疗化疗费、肾功能衰竭透析费、器官移植抗排异药品费、白内障手术发生的门诊费用均按住院结报比例补偿。
(二)住院统筹 2010年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住院统筹基金按人均340元标准提取。参保人员在本市定点医疗单位和经同意转诊的市外二级以上指定医疗单位住院期间发生的符合补偿规定的医疗费用,实行“设起付线、按比例补偿、累计结算、最高封顶”的办法。
1.补偿起付线、封顶线、结报比例
住院统筹补偿每次住院起付线在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中住院的为300元,在本市市级定点医疗机构、江苏盛泽医院、苏州九龙医院住院的为500元,转苏州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为1000元,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为1200元。最高可报医疗费用为220000元,最高补偿支付限额150000元。
在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等定点医疗机构中住院的,其可报医疗费用按照70%给予补偿;在本市市级定点医疗机构、江苏盛泽医院、苏州九龙医院住院的,其可报医疗费用按照60%给予补偿;转上海市、江苏省、苏州市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其可报医疗费用按照45%给予补偿;转浙江省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其可报医疗费用按照35%给予补偿。
参保人员住院床位费限25元/天。
参保人员住院费中的人工组织器官及体内置放高档材料等最高费用为30000元,最高补偿额为9000元。
在吴江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康复病区治疗的人员年内最高可报医疗费用为5000元,最高补偿额为3500元。
2010年参保生育妇女(限男女双方或一方为本市在籍居民)在本市辖区内定点医疗机构生育的补偿标准为自然分娩每人次2000元、剖腹产分娩每人次4000元(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除外)。
在吴江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康复病区治疗的人员和参保生育妇女的补偿手续按照转市外定点医疗机构补偿结报程序办理。
实施按病种结算的医疗费用补偿按照住院按病种结算有关规定执行。跨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年度住院患者的结算标准以入院日期的结算标准执行。
2.定点医疗机构
(1)本市指定转诊医院: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吴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吴江市康复医院、苏州永鼎医院、江苏盛泽医院。
(2)市外指定转诊医院(市外指定转诊医院只限本部,不包括分院、协作医院†病房‡、联合医院†病房‡等形式的医院):①苏州市转诊医院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苏州市市立医院、苏州市中医医院、苏州市传染病医院、苏州儿童医院、苏州市广济医院、苏州九龙医院;②江苏省转诊医院为: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省肿瘤防治研究所、省儿童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③上海市转诊医院为: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上海市传染病医院、华东医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同济大学口腔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铁路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市皮肤病性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四五五医院等三级甲等医院;④浙江省转诊医院为: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兴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兴市第三医院、嘉兴市中医医院、桐乡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州市南浔人民医院、湖州市南浔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困难群体补助
对患大病医疗费用较大、造成生活困难而又因各种原因未享受补偿或虽已享受补偿、但年医疗费用超过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可报封顶线22万元,造成生活困难的参保者,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市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集体讨论后,视基金运作情况给予适当补助。
(五)基金补偿结报程序 1.门诊
参保人员持IC卡(市民卡)在本市定点医疗机构(市属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就诊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医疗机构直接按补偿规定实行刷卡结算,扣除补偿部分后收费。
2.住院
(1)持IC卡(市民卡)的参保人员在本市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其住院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医疗机构直接按补偿规定实行刷卡结算,扣除补偿部分后收费。
(2)按规定手续转市外指定医院住院治疗的参保人员,其住院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垫付,然后凭IC卡(市民卡)、医疗费用报销凭证(包括转院证明、出院记录、正规的医疗费用发票和用药清单)到所在镇(区)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窗口结报。转市外指定医院诊疗手续原则上一次有效,再次转诊必须重新办理。无逐级转诊手续,擅自到市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者,所发生医疗费用自理,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基金不予补偿。
3.其他
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信息化管理已全面实施,在此基础上,各镇(区)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原则上不再办理本市定点医疗机构非刷卡结算的医疗费用的报销。
(六)出险分担比例 门诊统筹和住院统筹两部分基金统筹使用,以镇(区)为单位,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居民占应参保人数低于98%的,则基金出险部分由市、镇两级财政各按50%的比例负担。
(七)不予补偿范围
因下列情况之一造成参加者医疗费用支出的,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不予补偿:
1.在非指定医疗单位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
2.因工伤、车祸、斗殴、自杀、酗酒、食物中毒、性病等因素造成的意外伤害所用的医疗费用;
3.计划生育的技术服务、医药费用(自然分娩、剖腹产分娩除外);
4.洗牙、镶牙、验光、配镜、装配假眼、假肢、美容手术矫形等非治疗性医疗费用;
5.各类器官或组织移植的器官源或组织源;
6.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7.首次参保者,缴费前已罹患的各种疾病所发生的医疗费; 8.其他原因。
(八)根据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江苏省2009年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工作方案的通知‣(苏医改发(2009)5号)要求,作为我省首批实施基本药物的县(市),2010年我市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将明显提高目录内药品使用比例及报销比例。市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管理部门可根据基金运行情况对诊疗项目、药品目录范围及个人自负比例做适时调整。
六、基金管理及监督
(一)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工作要按照江苏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的通知‣(苏卫基妇„2007‟13号)、•关于转发<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印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的通知>的通知‣(苏财社„2008‟45号)和江苏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切实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经办管理工作的意见‣(苏劳社医管„2007‟9号)、省财政厅•关于转发<财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制度>的通知‣(苏财会„2008‟13号)、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印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的通知‣(财社„2008‟8号)等的要求,实行单列帐户、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不得挤占和挪用。基金收取要使用财政部门监制的统一票据。
(二)基金监督由市合管委组织协调,规范基金监管措施,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对基金运行情况的分析和监控,保障基金安全运行;市财政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对经办机构办理的医疗费用补助情况,每年组织1~2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出现难题,商定合适的解决办法,确保及时支付农民医药费用的补偿款。
(三)审计部门每年要对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的基金收支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审计结果报市政府。
七、措施和要求
(一)加强领导,强化宣传。建立和健全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广大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各镇(区)一定要按照上级相关要求,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订2010年工作计划,实行目标管理、签订责任状,严格考核。各镇(区)要提前组织开展2010年参保及个人基金的收缴工作,必须于2010年1月31日前完成参保人员基金征收工作;各财政分局(所)等职能部门也要全力支持,配合工作,落实计划,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各镇(区)政府要大力宣传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的有关新政策,积极引导居民自愿参加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尤其要进一步加强对未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及在校学生的宣传发动,努力提高部分城镇居民和在校学生的参保积极性,使广大城乡居民感受到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的好处和参加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的实惠,从而提高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各部门要各司其职,配合做好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工作,要继续提高服务质量,为参加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的居民提供热情、周到、高效、优质的服务。市财政部门要做好资金预算,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并加强监管;市教育部门要做好在校学生参加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的宣传发动工作;市卫生部门要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队伍、技术、设施等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吸引参保群众就近就医,并及时与市劳动保障部门协作,做好相关数据的上传工作;市劳动保障部门要继续做好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信息化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三)加强管理,规范操作。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是居民自愿缴纳、集体扶持、政府资助的民办公助社会公益性资金,各镇(区)政府要严格按照上级的文件精神,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遵守基金管理规定,确保基金安全运作。要进一步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抓好定点医疗机构的准入管理和检查考核,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定期抽查分析医疗质量和医药费用情况,公开接受社会评议。对在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工作中能按合作医疗政策规范操作、服务信誉好、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定点医疗机构予以表彰,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并及时整改。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卫生 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 意见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纪委办公室,存档。
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印发 打印:张育英 校对:宗亮 共印:4份
第二篇:关于吴江市2008年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的意见
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吴政办„2007‟110号
关于吴江市2008年新型合作(居民)
医疗保险工作的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吴江经济开发区、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单位: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适应全面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需要,加快实现城乡社会医疗保障一体化,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2007年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工作开展情况,现就2008年全市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任务
全市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镇(区)覆盖率达100%,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参保农村居民占应参保人数的97%以上,未
— 1 — 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以镇(区)为单位参保率达到80%以上;全市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基金到帐率达100%。
二、参保对象、保险期限
除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外的所有本市在籍居民(含在校学生);在本市居住满2年、由本人提出申请并经所在镇(区)劳动社会保障所(农村卫生管理所)、市合管办批准的新吴江居民。
中途参保者:如新生儿(出生后)、婚嫁(登记后)、退伍军人(到地方后)、外地迁入人员(以户口迁入后)要求参加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者,原则上在一个月之内由本人申请并经所在镇(区)劳动社会保障所(农村卫生管理所)同意批准后方可参加,并及时缴纳个人基金。
保险期限:2008年3月1日~2009年2月28日。2007年参保人员的保险期限相应延长至2008年2月29日。
三、基金标准、来源
2008年全市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标准统一为每人260元(其中含市财政补助用于特困人群、少儿大病救助的人均20元,具体实施另见办法),其中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参加者,原则上以户为单位缴纳,每人60元,特困人群(低保户、五保户)个人缴纳部分由市特困人群医疗救助基金补助;镇财政补助每人80元;市财政补助每人100元(根据现行的财政体制,吴江经济开发区财政补助人均180元自行解决,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财政补助人均135元自行解决)。符合参保条件的新吴江居民按照各级
— 2 — 财政人均补助标准与居民个人缴费标准两项合计数缴纳医疗保险基金。
四、基金筹资方法
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由个人和市、镇(区)两级财政三方共同负担。
1.个人基金:由各镇(区)政府组织筹集。参保者原则上以户为单位按规定标准在2008年1月31日前缴纳个人基金,坚持先缴款后享受的原则,不得病后补交。所有筹集的资金必须在2008年2月29日前上缴市合作医疗保险基金财政专户。
2.镇(区)财政补助基金:由镇(区)财政年初纳入预算,及时划拨市合作医疗保险基金财政专户。
3.市财政补助基金:由市财政年初纳入预算,及时划拨市合作医疗保险基金财政专户。
五、基金运作使用
(一)门诊统筹合作(居民)医疗保险
2008年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基金按人均40元标准提取,用于参保人员在本市辖区内市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门诊药品费用的补偿。每张处方限额50元,按30%比例结报。参保人员每人年内最高补偿限额为300元。
(二)住院统筹合作(居民)医疗保险
2008年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住院统筹基金人均标准200元/年。
— 3 — 1.补偿范围:本市定点医疗单位和经同意转诊的市外二级以上指定医疗单位住院期间发生的费用。
跨住院患者的结算标准以上一的结算标准执行。2.用药目录、诊疗项目:
吴江市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范围、诊疗项目范围和其中自负比例为100%的药品、诊疗项目等参照吴江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相关规定执行。
参保人员因恶性肿瘤放疗化疗费、肾功能衰竭透析费、器官移植抗排异药品费、白内障手术等发生的门诊费用均按住院结报比例补偿。
参保人员住院床位费限25元/天。3.补偿起报点、结报比例:
住院统筹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基金补偿每次住院起报点为401元。最高可报医药费为150000元,最高补偿额为104720元。
在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等定点医疗机构中住院的,其可报医药费按照70%给予补偿;在本市市属(一院、二院、三院、康复医院、苏州永鼎医院、苏州九龙医院等)定点医疗机构中住院的,其可报医药费按照60%给予补偿;转上海市、江苏省、苏州市等市外定点医疗机构及桐乡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州市南浔中西医结合医院中住院的,其可报医药费按照45%给予补偿;转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兴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兴市中医医院、嘉兴市第三医院等市外定点医疗机构中住院的,其可报医药费按照35%给予补偿。
— 4 — 吴江市重点优抚对象、参战退役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20%。
2008年参保生育妇女在本市辖区内定点医疗机构生育的补偿标准为自然分娩每人次800元;剖腹产分娩每人次1200元(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除外)。补偿手续按照转市外定点医疗机构补偿结报程序办理。
4.定点医疗机构:
(1)本市指定转诊医院: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吴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吴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吴江市康复医院、苏州永鼎医院、苏州九龙医院。
(2)市外指定转诊医院:①苏州市转诊医院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苏州市市立医院、苏州市中医医院、苏州市传染病医院、苏州儿童医院、苏州市广济医院;②江苏省转诊医院为: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省肿瘤防治研究所、省儿童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③上海市转诊医院为: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④浙江省转诊医院为: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兴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兴市中医医院、桐乡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州市南浔中西医结合医院、嘉兴市第三医院。
5.基金补偿结报程序:
(1)门诊:持市民卡的参保人员在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门诊就诊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医疗机构直接按补偿规定实行电脑结算,扣除补偿部分后收费。
— 5 —(2)住院:持市民卡的参保人员在本市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住院期间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医疗机构直接按补偿规定实行电脑结算,扣除补偿部分后收费。
其中,转市外指定医院:按规定手续转市外指定医院住院的参保人员,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垫付,然后凭市民卡、持医疗费用报销凭证(包括转院证明、出院记录、正规的医疗费用发票和用药清单)到所在镇(区)劳动社会保障所(农村卫生管理所)窗口结报。
转市外医院诊疗手续原则上一次有效,再次转诊必须重新办理。无逐级转诊手续,擅自到外地医疗机构或非指定转诊医院就医者,医疗费用自理,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基金不予补偿。
(三)门诊统筹和住院统筹两部分基金统筹使用,以镇(区)为单位,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农村居民占应参保人数低于97%的或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以镇(区)为单位参保率不到80%的,则基金出险部分由市、镇两级财政各按50%的比例负担。
(四)不予补偿范围
因下列情况之一造成参加者医疗费用支出的,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不予补偿。
1.自购药品,住院期间的自费药品,自行投医和非指定医疗单位正式收据;
2.因工伤、车祸、斗殴、自杀、酗酒、食物中毒、性病等因素造成的意外伤害所用的医疗费用;
— 6 — 3.器官移植、人工组织器官及体内置放材料等每件3万元以上部分的费用;
4.洗牙、镶牙、验光、配镜、装配假眼、假肢、美容手术矫形等非治疗性医疗费用;
5.计划生育的技术服务、医药费用(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在本市辖区内定点医疗机构生育的费用除外);
6.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7.首次参加者,缴费前已罹患的各种疾病所发生的医疗费。
六、基金管理及监督
(一)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工作要按照“江苏省卫生厅、财政厅、审计厅、中医药局苏卫基妇„2007‟13号•关于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的通知‣”和“江苏省劳动保障厅苏劳社医管„2007‟9号•关于切实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经办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规范管理,基金必须严格按照“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卫生厅苏财社„2006‟37号•关于下发†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办法(试行)‡和†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核算办法(试行)‡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实行单列帐户、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不得挤占和挪用。基金收取要使用财政部门监制的统一票据。
(二)基金监督由市合管委组织协调,市财政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对经办机构办理的医疗费用补助情况,每年组织1~2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出现难题,商定合适的解决办法。
(三)审计部门每年要对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的基金收支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审计结果报市政府。
七、措施和要求
(一)加强领导,强化宣传。建立和健全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广大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各镇(区)一定要按照上级相关要求,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订2008年工作计划,实行目标管理、签订责任状,严格考核。各镇(区)要提前组织开展2008年参保及个人基金的收缴工作,必须于2008年1月31日前完成参保人员基金征收工作;各财政分局(所)等职能部门也要全力支持,配合工作,落实计划,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各镇(区)政府要大力宣传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的有关新政策,积极引导居民自愿参加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尤其要进一步加强对未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及在校学生的宣传发动,努力提高部分城镇居民和在校学生的参保积极性,使广大城乡居民感受到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的好处和参加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的实惠,从而提高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各部门要各司其职,配合做好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市财政部门要做好资金预算,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并加强监管;市教育部门要做好在校学生参加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的宣传发动工作;市卫生部门要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队伍、技术、设施等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吸引参保群众就近就医,并及时与市劳动保
— 8 — 障部门协作,做好相关数据的上传工作;市劳动保障部门要继续做好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信息化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三)加强管理,规范操作。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是居民自愿缴纳、集体扶持、政府资助的民办公助社会公益性资金,各镇(区)政府要严格按照上级的文件精神,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遵守基金管理规定,确保基金安全运作。要进一步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抓好定点医疗机构的准入管理和检查考核,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定期抽查分析医疗质量和医药费用情况,公开接受社会评议。对定点医疗机构在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工作中的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并及时整改。
(四)进一步推进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各镇(区)要积极配合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信息化工程建设,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努力提高乡村医生计算机操作技能水平,确保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信息化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二○○七年十二月十四日
主题词:卫生 新型合作(居民)医疗保险△ 意见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纪委办公室,存档。
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七年十二月十四日印发 打印:张育英 校对:徐卫东 共印:6份
第三篇:关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
二、调查人:
三、梁城村基本信息:
1、村庄状况:梁城村辖9个小队,总面积3200亩,总耕地面积2200亩,人均耕地2亩,其中水稻面积1100亩,旱地面积1100亩,2、人口状况:本村人口2040多人,农业人口1500多人。
3、经济状况:本村经济发达程度位于所在办事处中上等水平,全部是农业区。
4、村中共4位干部,全年个人工资为8000到10000元,村中有诊所一个,图书屋一处,村中有固定办公场所。
四、调研背景及调研内容
我也是从农村贫穷家庭出来的,所以我对于农民患者“看病难”问题曾有过很深的了解,因此,当我成为一名大学生后,我更加关心这一问题,并把他纳入我的调研课题。
目前我国把看病贵列为新的民生三大问题之一。多数农民由于无力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往往有病不看,小病拖大,大病等死,与此同时,他们由于缺乏保健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陷入恶性循环。医疗保障的缺乏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阻碍,再此背景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2002年10月诞生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自2003年开展至今,在全国已经有了多个试点,合作医疗制度正在逐步的发展和完善。我这次调研的内容便围绕合作医疗展开,通过了解农作医疗的实施情况以及村民对合作医疗的满意程度,以求进一步发现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而作为国家提出的一项惠民措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确实给农民带来一定的好处,但中间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因此我利用业余时间对本村有关合作医疗方面事宜进行调研,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对本村合作医疗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对实施中出现的优缺点进行初步总结,以便对总体情况作大概的统计!
五、具体工作
在调研期间我以走访的形式了解有关合作医疗方面事宜,然后以入户访谈的形式进行具体了解,并总结出了我村有关合作医疗的详细信息。我村有一家合作医疗定点诊所,在村中心地段,村民大部分看病在村中诊所进行。村医疗诊所的医生都有行医证,农民在村卫生所看病都有保障。我们与医生交谈时得知:“农民所交的保险金额全部归农民所得,所交保险费用完以后另外每人还可以享受200的报销。在镇医院住院病人可以享受80%的报销,到市级医院的住院病人可以享受50%的报销。到省医院住院的可以享受40%的报销。”
我们在于农民交谈的时候得知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都非常满意。他们说:“现在看病方便便宜,乡村医生服务态度好,村民们看病放心,现在也不愁生大病,国家可以报销。”以上是我们交谈及作调查问卷时他们提及的,其中的道理就由大家来思考吧!
比例由07年的90%上升到08年的95%,我村的合作医疗宣传力度逐年增大,宣传方式也不断增多!同时由于07年有一部分受益家庭,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起到了宣传作用,而国家的支持更是此项制度不断扩展的坚实后盾。
报销问题是合作医疗中的一个大问题。开始大部分村民表示怕麻烦,怕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而不愿去报销:也有村民说报销要走“后门”,而自己又一没钱、二没权,还是不要吃这个苦为好“也有村民认为家里人身体都很好,没有也不会遇到报销的事,因此对此事漠不关心;还有一部分村民这样解释不了解报销比例、报销流程的事,不好意思询问那些办过报销的家人,认为那是隐私的侵犯。部分得到报销的村民说旗医生服务态度好,每天的单子都会给你填好,你要是有不清楚的地方,他们会给你指点。后来,通过政府部门加大宣传密度,村委会班子人员商们讲解,让群众了解合作医疗的好处,村干部帮助农民到镇合作医疗站点报销。群众们逐步了解到了合作医疗的好处,由不愿参加合作医疗转变到自愿参加。
我们从报销较多一户了解到,夫妻二人同时患病,治病使其欠下债务,使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捉襟见肘。虽说补偿的较少,不足以填补其家庭空缺,但从一方面可以使留下的人得到一丝安慰,也算是国家给咱们的交代。从此可见,因病至贫的事在农村还是较为普遍,想要彻底实现合作医疗的最终目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从其他村民口中了解到大家对国家补偿这件事还是相当满意的。
六、调研分析
经调研发现新农村合作医疗在梁城村有了很好的开头,而98%的参合率更能说明此项政策的可行性。同时我们也应从实际中找出潜在的问题。
1、仍有个别农民未参加合作医疗,任然对合作医疗存在质疑。有两户较为特殊:一户是退休老教师,国家补助较好,且女儿远嫁在外,老人家身体很好,因此对合作医疗很不在意。另一户是认为平常没有生什么大病,不需要看病就医,于是就不办合作医疗证。由此可见,第一:宣传到位,解释不到位。虽说都知到这项政策,但具体实施过程和实施内容并不为农民清楚。大部分人还是随主流的加入,并不关心细节,容易吃哑巴亏。第二:”没必要“我家有钱,家人身体都好,不需要加。第三:政府给着我补贴,你却让我出钱参合,这赔本生意我才不做呢!再说,谁知道钱落到哪里了。
2、村民维护自身权益意识不强,不能及时了解政策变动 上面说到有一家两年都没用合作医疗本,却没要求村干部开证明,导致看病和不加合作医疗一样,这就导致政策实施时有障碍,自身权益得不到实现。而有的村民看病从来不拿合作医疗本,问其原因,要不说忘记带了,要不就是不知道怎么用。
3、医生素质有待提高,药品价格应明码标价 对上面提到的拿合作医疗本就涨价的现象,一方面应明码标价,防止不法人员从药价上打人民的主意。另一方面要加强医生素质的培养,严格把住人才关。
4、报销比例小,范围窄 因病反贫的情况时有发生,在目前农村无法避免。而报销只能是“事后诸葛”,许多高科技治疗费用不在报销范围之内,这令许多村民感到不解。很多农民希望有更完善的补偿制度,能真正符合现实需求。
5、农民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处于被动地位,“参与率”高而“参与度”低。梁城村总人口2040人,其中农业人口1500人,据统计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达1980人,参保率超过95%,然而我在入户中感到,不少农民对待合作医疗实际持怀疑和观望态度。
作为一项“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行是自上而下的。这里,政府和卫生院管理部门理所当然是运作主体,旗乡两级公立医疗机构也是积极主动的,农民则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被宣传、被动员、被要求……始终被动的农民似乎不知道自己应当是合作医疗的主人和收益者。尽管有关部门通过动员、劝慰等方式获得较高的“参与率”,但实际上农民的“参与度”并不高,即内心的认可程度、信任和信心不足,热情不高。
七、我的建议
经过调研,我对发现的问题作了总结:
第一: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能更深入、更详细地向村民讲解有关合作医疗的规章制度,使农民作到心中有数。如有必要,可定期开设培训班,请有经验的人员讲解有关信息,也可请受益人献身说教。
第二:农民是合作医疗的主力军,只有真正动员他们,合作医疗才能算是最后的成功。
第三:基层干部及医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俗话说:一只死老鼠坏了一锅粥。若因某一人的失误或过失而影响整个政策的实施就太不值得了。而人才是关键,因此要切实把好人才关,政府在选拔人才时要极其严格,从源头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第四:明牌标价 每日都有部分药价公布,让农民看到,了解到药价的具体情况,真正让他们作到心中有数。并且加大监管力度,如有可能让农民参与监督,防于民、用于民。
八、结尾
通过这次调研,我以合作医疗为主要切入点,较为深入地了解了现行农村的一些基本情况。在中国这广袤的土地上,或许良城村不能被称之为农村的典型,但是通过这些年村支部各干部的工作,我亲身感觉到梁城村干部及群众正在努力寻找出路,努力追赶时代步伐的,成为新农村的示范点。
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符合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利于我国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和不断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他在实施的开始阶段并不是顺利的,一定会存在很多的现实问题,这需要在推广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我相信它在我们党和人民的不断努力下,将是我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事业改革中一个成功的典范,将为当前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第四篇:广西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现状分析
目 录
摘要„„„„„„„„„„„„„„„„„„„„„„„„„„„„„„„„1 引言„„„„„„„„„„„„„„„„„„„„„„„„„„„„„„„„2
一、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运行基本情况„„„„„„„„„„„„„„
2(一)农民参合情况„„„„„„„„„„„„„„„„„„„„„„„„„2
(二)基金来源情况„„„„„„„„„„„„„„„„„„„„„„„„„2
(三)基金支出、农民受益情况„„„„„„„„„„„„„„„„„„„„2
二、广西新农合存在的问题„„„„„„„„„„„„„„„„„„„„„„3
(一)参保农民积极性不高,部分人群没有参加„„„„„„„„„„„„„3
(二)新农合基金筹集机制不完善„„„„„„„„„„„„„„„„„„„
3(三)基层管理机构设施简陋,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4
(四)新农合管理水平落后,不科学,不规范„„„„„„„„„„„„„„4
三、广西新农合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5
(一)广西经济和地理状况制约„„„„„„„„„„„„„„„„„„„„6
(二)宣传工作不到位,农民心存疑虑„„„„„„„„„„„„„„„„„6
(三)资金筹集困难,筹资机制不稳定„„„„„„„„„„„„„„„„„6
(四)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不足„„„„„„„„„„„„„„„„„„„„„6
(五)管理工作不到位,制度设计有待完善„„„„„„„„„„„„„„„7
四、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对策„„„„„„„„„„„„„„„8
(一)深入群众广泛宣传和动员„„„„„„„„„„„„„„„„„„„„8
(二)完善管理机构和机制„„„„„„„„„„„„„„„„„„„„„„9
(三)健全基金筹集机制„„„„„„„„„„„„„„„„„„„„„„„9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报销机制„„„„„„„„„„„„„„„„„„„„9 结语„„„„„„„„„„„„„„„„„„„„„„„„„„„„„„„„9 参考文献„„„„„„„„„„„„„„„„„„„„„„„„„„„„„10 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现状分析 【摘 要】从2003年试点以来,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简称新农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许多参保农民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医药费报销,乡镇基层卫生机构得到了发展,农村卫生室缺医少药的状况也得到改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广西新农合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部分地区和部分人群没有参加,农民异地就医无法报销,管理水平不高等。本广通过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加快推进新农合的覆盖率,进一步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完善基金报销机制等。从而使新农合对全区参保农民发挥更大的保障作用。【关键词】广西 ,新农合,报销机制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已逐步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要求国家给予更高的包括医疗服务在内的福利水平。国家有义务保障全体国民的身体健康,因此,面对广大农村居民没有医疗保障的状况,在农村地区实施医疗保障计划,成为国家迫切实施的民生大事。2003年,卫生部,财政部,农业保联合公布《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见》,当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根据中央的要求,选择在平果,藤县,陆川这三个县实施了这一制度。
一、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运行基本情况
(一)农民参合情况
从2003年试点以来,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下文简称新农合)农民参合积极性不断提高,参合率逐步增长。2009年底,广西共有88个县(市、区)实施新农合,占全区109个县(市、区)的80.7%,覆盖农业人口91.8%,共有2 800多万农民参加“新农合”,参合率为77.35%。截至2010年,广西所有县(市、区)全部实施新农合,参合人数高达3 542万人,参合率上升到86.6%。
(二)基金来源情况
2010年全区筹集新农合基金共269 695万元,其中:(1)农民个人缴纳35 599.6万元;(2)中央财政补助129 602.8万元;(3)地方财政补助104 492.6万元。
(三)基金支出、农民受益情况
2010年新农合应筹基金284035.3万元,实际到位基金269695元,新农合基金总支出232325万元,占当年到位资金的86.4%。其中:(1)住院补偿基金支出200123万元,占当年到位资金74.2%,略低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补偿技术方案(修订)》规定的79%的比例;(2)门诊补偿基金支出14252万元;(4)其他支出11625万元。截至2010年底,广西共补偿参加新型农村医疗的农民1549万人次,补偿资金支出2032亿元,参加农合受益率达43.74%,参合农民人均住院补偿率超过40%。
二、广西新农合存在的问题
(一)参保农民积极性不高,部分人群没有参加
(1)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在广西新农合试点过程中,农民自愿参保的积极性并不高,虽然六年的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全区111个县(区),参保农民占全区农民的86.61%。但无一县达到100%的参保率,有的县只达到60%多。与东部先进省份95%以上参保率相比,仍有差距。即使表面数字不低,但是许多农民心存疑虑,并非自愿。参加根据中央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覆盖全体农民。所以,如何实现全覆盖,提高农民积极性,是自治区新农合面临的一个问题。
(2)部分人群没有参保。虽然截至2008年底,全区109个县(区)已全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是总体参合率只有86.52%,仍然有一部分人口没有参加。由于是分批实施,先期实施的县参合率较高,后实施的县参合率则较低。广西是老少边穷地区,有许多山区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那里有许多农民没有能够参加新农合。一是自然条件因素,山高路远,农民进出一次山颇不容易,当地基层政府办公场所简陋,人员缺乏,素质不高。上级政策下达比较滞后,每个村每个屯的进行政策宣传并着手实施,实在不容易;二是贫穷落后,许多农民一穷二白,区区二十元也难以负担。
(二)新农合基金筹集机制不完善
新农合制度的核心是基金的收缴和支出。新农合制度运行是否健康有序,关键在于基金。广西新农合基金在筹集上,筹资机制上,资金运行上都表现不同程序的问题。第一,资金筹集上,新农合实行的是个人、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三方共同筹资的方式。广西作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很多地方财政困难,从而导致政府出资部分很难到位,影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广西2009年1月的一个统计数字表明,到2008年12月31日止,当年地级市财政补助资金还有26.6%没有到位,个别地级市财政一直没有下拔补助资金;县(市、城区)财政补助资金还有24.3%没有到位,财政困难县只有补助资金指标难以筹集补助资金,这就造成新农合基金账户存款不足。据自治区新农合办反映,个别县新农合基金账户仅够一个多月的运行。其次是向农民筹资难,特别是在农村经济条件还不宽裕的地区,农民希望有基本医疗保障,但对医疗消费又存在着侥幸心理,与 吃饭、穿衣、孩子上学等刚性支出相比,看病花钱是次要的、偶发的,对潜在的医疗风险缺乏足够认识。再次,基金管理不科学,不合理支出比较大。由于合作医疗基金收缴和管理制度不健全,尚未建立简便、合理、有效的农民缴费机制和基金运行机制,以致每年都得重复花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和工作时间进行宣传收缴。
第二,资金运行公开制度未到位。调查表明,目前试点镇(街道)和有关村对新型合作医疗报销情况没有较好实行公开公示制度,使得农民群众对政府办的“好事”心存疑虑,担心监督管理是否有效,资金是否安全,制度是否持久,合管办是否办事公正。
(三)基层管理机构设施简陋,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广西经济发展落后,乡镇基层政府机构办公场所简陋,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工作作风粗陋,尤其是村委会干部,基本上是当地有望农民当任,没受过多少教育,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觉悟。在宣传新农合政策过程中,作为宣传者的村干部宣传方式比较单一,内容不够通俗,甚至有的干部并不了解政策,简单解释“交钱后看病就有报销”,起不到宣传引导的作用。
根据新农合制度规定,农民小病去乡镇医院或村卫生室,大病去县、市医院看。虽然新农合制度建立以来,农村各项卫生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比如自治区财政拨专款到各乡镇,按二级乙等规格重建卫生院,使其能提供一定水平的医疗服务。积极引进大专院校医学专业人才。各村至少配备一间医务室,农民常见小病如感冒发烧基本可以在医务室看。但是,从总体上看,无论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专门人才,医疗设备,医疗场所等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不少差距。总体上,在全国处于中下水平。同时,全区内各县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财政收入不等,因此当地财政能投入发展基层卫生事业的经费也不一,所以,区内各县的基层卫生机构发展水平呈现不平衡,差别也相当大。同一县的乡村之间医疗医疗设施水平也不同,医疗水平也有差别。区内有些比较偏远落后的乡村医务室甚至连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必要的设备都没配齐。基层医疗水平发展落后加上发展不平衡,制约了农村新农合的发展。
(四)新农合管理水平落后,不科学,不规范
(1)农民的证件身份难认定。现行使用的《合作医疗证》无照片,因而出现冒 4 名顶替,一人参合、多人享用的现象。定点医疗机构无法对参合人员身份进行把关。此外,新农合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缺乏,报销工作量大,无法核实报销人员真正的身份。
(2)新农合管理网络不健全。表现在,一是经办机构人员编制太少,二是经办人员素质太低,三是工作业务经费太少,缺乏基本的办公设备。各市、县政府在争取新农合试点县时,都承诺获得新农合试点县后,马上解决管理机构人员编制、业务经费问题,但是一到开展试点工作就没有人力、财力支持了。据自治区新农合办公室督查情况反映,个别地级市的编办不支持新农合经办机构建设,对所辖的试点县设置的新农合经办机构实施了通报批评,致使这些试点县新农合管理机构、人员编制至今尚未落实,影响了新农合工作的开展。
(3)管理机构工作效率有待提高,新农合运行情况公布不及时。许多地方尤其是基层经办机构缺乏先进的信息管理软件,人员配备也不足,工作都是依靠单纯的手工记帐操作,难以提高工作效率,又容易出错。对有需要开展调查核实的一些工作,没能及时调查核实。其次,部分乡镇由于领导不重视,干部作风懒散,没有建立固定的新农合公示栏(宣传栏),没有每月定期把报销情况张贴公示到村屯,参保农民没能及时知情具体报销情况,对新农合基金运行状况也不了解,使农民对政府,对新农合制度产生不信任心理,影响了下的参保。(4)报销机制不合理。报销比例有待提高,报销手续过于繁锁,报销时间太长由于信息化程度低,大部分手续办理仍是手工操作,报销不能实现网络报销的方式。其次异地就医报销困难,广西有大量年轻劳动力在珠三角一带打工,政策原则上,参保户生病后要在本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需要转疹的由首疹医院出具转疹手续,在外地务工则不可能办理转疹手续,因而享受不到参保的好处。第三报销方式是先垫后报的方式,许多农民看病后无力垫付医药费,东拼西凑,拆东墙补西墙,对于这种先垫后报的方式,农民很有意见。
三
三、广西新农合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广西经济和地理状况制约
广西是边远落后省区,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下表反应了2008年广西经济与人民收入和全国平均水平及广东省的差距。
广西位于全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处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海面。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岭连绵、山体庞大、岭谷相间,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呈盆地状,境内70%为山地丘陵。山区里的农民往往生活贫困,与外界接触较少,上级的政策实施到山区往往比较困难和滞后。
(二)宣传工作不到位,农民心存疑虑
造成农民参保不积极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农民缺乏一定的理性认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理解和接受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许多村民竟然把新农合的收费看成是政府的乱收费,他们把这一政策理解为在取消农业税后,政府变榴的乱收费乱摊派,不得不交。其次,由于农民的短视,他们的健康风险意识和互助共济 念淡薄,没何考虑剑以后生大病的问题,所以不愿意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特别是一些年龄结构比较轻的家庭,他们觉得自己现在身体很好,不会有什么大病,如果参与了这一制度交了钱让其他人受益,在农民的观念中这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情。再次,农民不积极主动参加合作医疗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合作医疗的管理不放心和对合作医疗的服务不满意。农村信息不足导致部分农民观念落后,他们不知道新型合作医疗与以往的合作医疗有什么不同,怕像过去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那样反反复复,说取消就取消了,对制度的可持续运行持怀疑态度。并且,很多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的管理很不放心,担心他们缴纳的钱会被挪作他用,担心看病后得不到报销
(三)资金筹集困难,筹资机制不稳定
虽然自治区要求08年每人筹资达到80元,农民自筹10元,中央财政40元,自治区财政17元,地方政府财政13元。中央财政和自治区财政基本可以到位,但地方财政的13元有的县却不能按时按量到位。原因无疑是全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有的县财政收入高,有的低,财政收入低的县由于财政有限,自然无法保证资金的到位。此外,按自治区要求,各地合管办及经办机构和改善办公条件,完善相关设施,招聘专业人员等均要地方财政投入资金。许多地方财政因此捉襟见肘,难以为继。
农民自筹的10元钱也并非那么容易收缴,对于贫困农民来说,10元钱数目不大,但也很难使其拿出手。虽然政府做了大量宣传工作,但是对于一项政策的理解接受,总需要一定的时间。加上农民的不理解和疑虑,许多农民因此都不积极缴纳。因此需要建立长效稳定的筹资机制。
(四)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不足
由于广西财力有限,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过多等原因,目前全区大多数县的农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差。这集中表现在人员和物质条件两个方面。据政府卫生部门2008年调查统计,全区县级医院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45万名,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不到0.7人;全区乡镇医院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 . 4 2 万名,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仅为0.9人。此外,多数县的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投入不足,半数以上卫生院基本诊疗设备空缺,满足不了当地农民合作医疗的基本需求。2008年,全区还有7.63%的行政村没有卫生室,农村医疗机构就医条件难以适应新农合建设的需要。
(五)管理工作不到位,制度设计有待完善
由于新农合制度实施不久,制度尚不完善,加上全区情况复杂,各地方新农合运行软硬件配套设施不齐全。当前,经办机构人员多是从原县卫生局乡镇卫生院从事会计人员调剂过来,或者劳动保障局从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人多余人员调过来,这些工作人员都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就直接上岗,乡镇基层的人员甚至只有初中文化。工作作风懒散,没有服务意识。由于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在新农合管理上出现这种那种问题在所难免。第二,全国都是2003年开始试点,没有范例,各省都是从零开始,没有经验可借鉴,都是靠自己结合自己的情况,一边摸索一边总结。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不可能是一两个县单独解决的了的。第三,工作业务经费少,缺乏基本的办公设备。新农合办公经费由当地财政解决,由于全区总体上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区内各县财政收入也有限,加上领导的不够重视,没有作为重点大事来抓,所以很多地方都是省着办,有的由原劳动局下设医保中心兼办,有的虽设有机构,但无奈与原城镇职工医保中心心合署办公。所需设施设备极少添置。据自治区新农合办公室督查情况反映,个别地级市的编办不支持新农合经办机构建设,对所辖的试点县设置的新农合经办机构实施了通报批评,致使这些试点县新农合管理机构、人员编制至今尚未落实,影响了新农合工作的开展。
新农合制度的设计不够合理,比如报销比例不合理。农户普遍反映报销补偿率不高。医疗费报销的起付线、封顶线不科学;报销时间过长,补偿服务环节手续过于繁杂。由于乡镇合管站没有专职人员,农民在办理手续时经常碰不到经办人;在异地就医上,自治区出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规定没有办理转疹手续的原则上不予报销,很多在外地打工的流动人口因此享受不到报销。广西很多县搞新农合都是处于开始阶段,管理上不到位,许多服务环节不完善,投保农民也得不到相关指导。
四、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对策
(一)深入群众广泛宣传和动员
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工作,对于参合率较低的试点县(区)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让广大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更广泛更深入的了解,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的互助共济意识、健康投人意识和抵御大病风险意识。第一,广泛宣传。把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真实地、全面地传达给广大农民群众。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合作医疗对保障健康,救助重病、大病,减轻医药负担的重要作用。第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因人制宜,针对不同人群宣传不同的内容,增强了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三,是运用典型进行宣传。通过典型事例,以现身说法和切身体验,使农民感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优越性。第四,是深人基层进行宣传。组织乡村干部和卫生人员,深入到农民家庭,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规定及农民能得到的实惠送到家门。第五,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立体宣传。在宣传活动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专刊、黑板报、宣传单、宣传光碟等媒体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攻势,做到村村墙上有贴的,户户眼里有看的,人人手上有读的,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家喻户晓,从而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鉴于广西山区多的情况,对于山区农民的宣传,需要花费更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对负责向山区农民宣传号召的工作人员,要特别照顾。当地基层政府应在经济上额外补贴,交通上,尽力协助,时间安排上,尽量自由[12]
(二)完善管理机构和机制
一是建议自治区和各市设立负责新农合管理的专门机构,加强对新农合的宏观管理。设立县合管办为唯一法人单位,各乡镇合管办为县派出机构这一管理模式,以利于保证新农合工作的健康发展和有效监督。二是建议自治区编委统一明确自治区、市、县合管办机构性质、机构级别、人员入编等管理办法,解决现行的管理和监督人员合一问题,确保新农合管理部门能正常履行相关职责,同时,要使医疗监管和基金监管相分离,相互制约,确保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性。三是建 8 议财政部门将各级合管办的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杜绝从新农合基金中提取办公经费,从经费上保障新农合工作正常规范。
(三)健全基金筹集机制
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各级财政补助及时到位一是要加快新农合财政不正拨款速度,减轻县级财政资金压力。为保证实现新农合基金80%的使用率,建议自治区财政厅加强对区、市、县财政部门资金到位时间的检查监督。同时及时协调中央及时拨付,在每年三月底钱上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申请,以保证资金及时审核拨付,确保新农合基金正常运转,二十自治区财政假的对市、县、财政困难县的财力补助,切实减轻其财政压力。三是探索建设新农合财政补助稳定增长机制。在编制各级财政预算时,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自治区政府确定的筹资标准,足额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财政收入的增长而不断增加。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报销机制
第一,减少报销手续,降低报销时间。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报销机制,逐步探索实施网络报销的方式。
第二,广西有大量劳动力在珠三角一带务工,区内主要城市如南宁、柳州也有大量来自区内各地的流动人口,这些流动人员无法参加当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而自治区现行《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规定,原则上异地就医不予报销,因此,广大在外务工农民得不到参保好处。所以应该出台相关补充办法,保障流动人口的参保待遇问题。借鉴保险公司全国范围内,何地出险,何地理赔的办法,探索建立全区统一的报销机制,全区定点医疗机构,经办机构实现联网,信息共享,让流动人口实现全区范围内都可以享受报销。对于区外的流动人口,则只需持有当地医疗机构就疹证明及药费单,即可回户籍地经办机构报销,无时间限制。
第三,取消先垫后报的方式,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的办法,探索多种报销方式,完善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与合作医疗经办单位实时联网,信息实时沟通,共享,让农民在缴费时自动扣除可报销部分[]。
结论
随着这么多年来西部大开发,泛珠三角合作区,东盟博览会以及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等优惠政策和有利机遇,这几年来广西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了率先在西部实现现代化,提高广大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新农合的成败关系到全区三千多万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不断发展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全体农民居民提供必需的医疗服务,降低农民群众的负担,对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具有无比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汪艳阳.完善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几点建议[J].发展改革.2007,(9)[2]梁祖真,林善霞,苏继平,石奎.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状况调查与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12)
[3]童飞,闫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立法初探[J].医药世界.2007,(11)[4]徐梅贞,郭金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问题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5)
[5]赵鲁,李新萌.关于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层思考[J].新疆财经.2007,(4)[6]会计之友2011年第8期上
第五篇:关于印发《吴江市2008年公共卫生工作意见》的通知
吴卫预„2008‟8号
关于印发《吴江市2008年公共卫生
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吴江市2008年公共卫生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根据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吴江市2008年公共卫生工作意见
吴江市卫生局 二○○八年三月四日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苏州市卫生局 附件:
吴江市2008年公共卫生工作意见
2008年全市公共卫生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实施居民基本卫生保健工程为目标,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为方向,全面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全市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和传染病发病率,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现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推进政府实事工程
巩固省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市成果,在此基础上,全面实施农民健康工程,落实重点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农村公共卫生经费的投入,推进农村卫生现代化建设,争取年内通过江苏省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市的考核检收。同时根据农民健康工程考核评估标准的要求,做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和报表上报工作,定期报告进展情况,确保各项任务按序完成。
二、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根据苏州市政府《关于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全面加快实现农村卫生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在以市公共卫生中心为核心、基层公共卫生机构为基础、医疗机构为哨点的全市公共卫生体系已初步形成的基础上,探索镇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改革和运作机制,构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继续加强建制镇等基层监督网络建设,卫生监督分支机构建成率达到70%以上。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内涵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进一步推进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三大类八大项)工作,制定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规范与考核指标,积极会同财政部门,督促地方政府落实农村居民人均不低于4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继续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完成率和完成质量与资金分配挂钩,定期通报资金落实和工作进展情况,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做到项目工作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让老百姓切实得到实惠。
三、加强应急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的作用,形成分级负责、信息畅通、指挥有力的卫生应急管理体制。积极创建“江苏省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县(市)”,认真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2006—2010年吴江市卫生应急培训工作方案》,明确工作制度和应急处理要求,强化人员的培训和应急演练工作,并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加强预警监测能力建设,落实医疗机构的预检分诊工作,落实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严格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月报告制度,建立通畅、快速、准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体系。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系统,充实应急防治队伍,加强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
四、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
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做好艾滋病、结核病、鼠疫、霍乱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链球菌等传染病防治工作,重视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监测,做好O157、病毒性肝炎等肠道传染病的防制,抓好防治预案的落实,普及各级临床和预防保健人员救治、流调、消毒隔离等知识,建立健全有效应对疫情的各项工作制度,强化各级人员的责任意识,落实对基层的指导,构筑坚固的防控屏障。
(一)艾滋病防治
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和感染者的管理,做好对娱乐场所、监管场所等重点人群的监测工作,落实防控措施,干预高危行为,以城区为重点,开展对高危人群的艾滋病防治行为干预工作。开展HIV/STD专题调查活动。加强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管理,提高检测能力;加强艾滋病防治的宣传培训和健康教育工作,继续实施娱乐场所100%推行安全套工程,落实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和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任务,市疾控中心、市一院作为全市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要继续做好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工作,扩大重点人群的筛查面,提高筛查质量。
(二)结核病防治
完善结核病控制策略,严格执行结核病防治各项各项政策措施和技术规范,继续做好结核病病人的发现、督导管理和免费治疗工作,确保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治愈率达标,巩固提高 “五率”(医疗机构病人报告率、病人转诊率、病人追踪到位率、病人系统管理率、病人家属筛查率)水平。加强业务指导、培训、督导,提高网络报告工作质量,落实兼职人员,提高结核病管理水平。加强流动人口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做好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江苏省第五轮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子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三)计划免疫
根据江苏省卫生厅制定的扩大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和工作部署,落实扩大的免疫规划。抓紧做好疫苗和注射器计划分配等前期准备工作,开展预防接种专业人员培训和社会宣传,确保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同等免费接种扩大的免疫规划疫苗,巩固提高计划免疫接种率和接种质量,加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保持脊髓灰质炎系统正常运转和高敏感性,做好脊灰、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有效控制麻疹流行。做好流脑、乙脑疫情的监测,控制暴发疫情。实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长效管理,巩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先进市”和“苏州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达标镇”成果。根据苏州市卫生局要求,做好以接种点为单位的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达标工作,迎接苏州市卫生局考评(13个接种点)。
(四)其他传染病防治
认真做好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霍乱、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等腹泻病监测与防治,落实腹泻病门诊制度。加强传染病监测哨点的能力建设和督导,确保监测系统正常运行,提升流感、人禽流感监测水平,重点做好学校等集体单位的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控制工作。贯彻乙肝防治规划,重视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继续普及乙肝疫苗接种,加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规范管理,提高首次接种及时率,构建乙肝免疫屏障。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的体检行为,既要做好防治,又要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合法权益,消除社会歧视。
(五)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贯彻慢病防治规划,健全慢病防治网络,形成能级清晰、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结合社区卫生服务,开展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及其它慢病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做好病人随访、健康指导工作。并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和特困人群中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供免费药物治疗。逐步完善慢病预防控制的策略、措施和技术规范,继续开展死因监测、发病率监测和危险因素监测,逐步健全疾病监测体系,提升监测水平。全面开展肿瘤和常见慢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报病工作,肿瘤报告率达到100%,常见慢病报告率达到90%以上,及时总结经验,减少漏报,提高报病质量。
贯彻落实《江苏省2004—2010年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巩固“牙防先进市”的成果,完善牙防软硬件建设,加强儿童龋齿的防治,做好成人疾病的儿童期预防。
(六)精神病防治康复
建立健全精神卫生网络,发挥临床和预防的互动作用。加强市康复医院业务指导,规范服务行为。对全市重型精神病患者(包括精神分裂症及情感型精神病)实施规范化管理,提供有效干预措施并对符合条件患者提供免费药物治疗。为其它精神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咨询和指导。积极开展精神卫生日间康复建设的试点工作,依托社区做好精神卫生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做好日间康复、心理卫生咨询,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监护率,减少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促进社会的稳定。
五、加强血寄地防工作
(一)血防工作
1、加强螺情监测,今年全市要完成查螺260万平方米。各单位要利用春季有利时期,认真组织查螺专业队,开展多层次多回合的反复查螺,确保查螺质量。严密关注钉螺动向,切实控制外源钉螺的输入,继续做好太湖水系的螺情监测工作,春季沿太湖的镇要继续组织专业队对沿湖芦草滩进行查螺;秋季沿太湖和太浦河的镇继续开展诱螺和打捞漂浮物工作。平望镇要做好船泊交易中心的螺情监测工作。七都镇继续开展太湖芦滩螺情监测工作。桃源镇需加强烂溪塘和新塍塘等水系的监测。联防镇要继续做好血防联防工作。
2、重视疾病监测
全面贯彻实施《苏州市血吸虫防治中长期规划》,继续加强对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各医疗卫生单位仍应将门诊肝功能剩余血清查病作为本地血吸虫病监测的常规工作,有的放矢地调整新感染监测。积极开展晚血病人复查和尚需治疗晚血病人的治疗救助工作。继续在七都镇庙港社区开展苏州市血防监测点工作,具体按《苏州市血吸虫病监测点工作实施细则》进行。
(二)寄生虫病防治工作
所有一级以上医疗单位均应设立门诊镜检站,认真做好疟疾及丝虫病的血检工作。做好疟疾疑似病人的血检,提高血检质量,及时发现和管理病人,控制疟疾在我市的流行,为达到“消灭”标准做好充分准备。巩固丝防成果,完善丝防监测,继续在震泽镇开展慢性丝虫病的照料试点工作。
巩固省有效控制肠道寄生虫感染考核达标成果,做好控制标准的远期效果监测工作。今年要在七都镇抽查1所民工子弟学校开展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调查。继续在平望镇莺湖村开展江苏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工作。肠道寄生虫防治工作要以查病为主,阳性者服药;定期定点抽查人群感染率,观察防治效果;肠道寄生虫高发年龄人群和从事农业耕作为主的人群可有计划分批集体驱虫。
(三)地方病防治工作
巩固碘缺乏病消除成果,健全碘盐监测网络,将碘含量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确保市民食用合格碘盐。加强碘盐的市场抽查力度,重点打击私盐和非碘盐,开展居民户碘盐调查,努力提高碘盐合格率和合格碘盐人群覆盖率。
六、加强卫生监测,促进平衡发展
(一)职业病防治工作。
开展新、改、扩建项目卫生学评价,完善行政中心窗口审批的运行机制,从源头上把关。做好重点职业危害的监测、监护工作,进一步提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水平。加强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的管理,依法规范职业病诊断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职业病诊断、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为,建立职业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加强职业卫生监测与临床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加强职业中毒信息及相关知识的收集整理工作,为社会提供职业中毒控制的技术支持。
(二)食品与学校卫生工作。
加大食品污染监测力度,建立食品污染物监测体系和监测工作,继续做好学生传染病、常见病、多发病的监测工作,落实入托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建立健全学生群体性疾病的报告和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学校饮水卫生、教学卫生、用眼卫生、口腔卫生的管理工作,提高学校食堂卫生安全和营养水平,开展以青春期生殖健康、性病艾滋病预防、青少年危险行为预防为核心的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推进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因素监测工作。
(三)环卫消杀工作。
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健康危害进行调查,开展环境卫生监测及卫生学评价,定期向社会发布信息。建立农村饮用水监测系统直报系统;进一步加大公共场所卫生检测的覆盖面,做好室内空气和中央空调的卫生检测;继续加强医院废物、医院污水处理,进行监测效果评价及技术指导,组织全市医院污水处理的专项检查。
七、加强卫生监管,提高服务理念
(一)加强机构、队伍建设
全面推进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建设,争取增加现场快速检验检测设备、执法办案设备和执法经费投入,不断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加强卫生监督网络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卫生监督分所建设,加强各医疗单位的考核管理。继续加强监督员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卫生监督员队伍。
(二)提高卫生监督业务水平
1、食品卫生:一是在餐饮业试行4C5S管理模式,抓住冷菜制作、生熟分开、严格消毒、食品进货索证等关键环节,试行餐饮业卫生等级公示制度。二是市区及各镇区学校食堂100%实行量化分级管理,争取消灭C级单位,把外来工子弟学校食堂纳入量化分级评比管理。三是每个分所重点培育2~3个亮点单位,把市区花园路“食品卫生示范单位”一条街各项管理工作做深做实。四是继续实施“企事业单位食堂卫生达标工程”,力争到年底,使我市绝大部分企事业单位食堂的卫生要求基本达标,整体卫生水平明显提高,发生食源性疾患的隐患明显减少。五是规范重大活动的卫生保障工作,制定相对完善的保障机制。
2、医政执法:一是推进全市医疗机构信誉度等级评估和完善打击非法行医长效管理机制。二是有重点地开展各类专项执法检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厉打击医疗机构违法行为,坚决取缔无证行医,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联手开展打击无证行医行动。三是加强有关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管理相对人的守法意识和服务水平。
3、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预评价工作,在职责范围内开展《职业病防治法》的监督执法工作。加强职业病防治监管和职业健康监护,开展职业危害企业和放射应用单位的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监督和经常性卫生监督工作。
八、继续深入推进妇幼卫生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规范妇幼保健服务,不断提高妇幼卫生工作质量,全面完成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迎接省“十一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全年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2/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以下。
(一)着力推进实事工程,保障母婴健康
1、大力实施母婴保健“六免二关怀”工程,切实减轻孕产妇及儿童医疗保健服务费用,确保我市广大孕产妇及儿童享有规范、系统、有效、安全、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
2、继续认真实施流动人口、低保人员孕产妇定点限价分娩及限价人流(药流)工程,提高服务人群的覆盖率。
3、进一步推进婚姻集中登记、免费婚检、计生咨询“一站式”服务工作,力争全市婚检率达到90%。落实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工程,提高全市出生人口素质。
(二)规范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提高工作质量
1、严格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准入,加强出生医学证明、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合格证和执业许可证的严格管理。配合执法部门净化母婴保健服务市场,打击非法接产,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事件发生。
2、严格执行《苏州市围产保健常规》,规范围产保健工作,孕产妇保健管理率达95%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85%。加强高危妊娠的监护管理,中心卫生院以上必须开展妊娠期糖尿病筛查。认真执行《吴江市产后访视管理办法》,切实提高产后访视率。落实爱婴医院长效管理措施,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实施《吴江市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方案》,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筛查率达80%。
3、严格执行《苏州市常用计划生育手术常规》,切实做到“三个规范、两个要求”,减少和防止手术并发症,落实知情措施。健全生育监测制度,落实查验有效生育证明制度。
4、抓好“一个重点”,提高“二个质量”,开展“一项活动”,全面落实儿童保健目标管理要求。7岁内儿童保健管理率达95%以上,3岁内儿童系统管理率达85%以上,省定三种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85%以上,7岁内儿童视力筛查率达60%以上,六一体检率达95%以上,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达100%。(1)抓好“一个重点”,建设规范化儿保门诊。根据《吴江市儿童保健门诊分级分类标准》,开展规范化儿保门诊建设。做到三个统一:儿保门诊标识统一、设施设备统一、工作模式统一。
(2)提高“二个质量”,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切实提高0-6岁儿童健康查体质量,做好高危儿脑损伤筛查工作,做好“四病防治”工作;做好体弱儿专案管理,开展父母学校,进行科学育儿知识宣传,每季度一次。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确保在园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加强保健老师、保育员儿童保健知识的培训,加强对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指导。
(3)开展“一项活动”,降低婴幼儿死亡率。针对溺水是本地区5岁内儿童死亡第一位死因的现象,开展预防儿童意外伤亡的活动,降低儿童溺水死亡专率。
(三)制定应急预案,保障母婴安全
1、制定《吴江市产儿科应急处置工作预案》,有效预防、处置产儿科工作出现的应急事件,规范全市产儿科应急事件的处理工作。
2、制定《吴江市托幼机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托幼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切实保障在园儿童健康成长。
(四)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1、进一步完善生育健康电子监测系统,及时、正确、完整地做好“三大监测”的数据录入、上传工作,户籍孕产妇、0-6岁儿童磁卡建卡率98%以上,妊娠结案率95%。
2、提高妇幼卫生年报及“三网”监测工作质量,加强业务培训;在全面质控的基础上按要求分别于4月15日、10月15日前完成2次质量控制工作,防止漏报和错报,杜绝瞒报,定期分析有关数据,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五)开展妇幼卫生科研合作项目,拓展保健服务功能。
继续开展中美预防出生缺陷及残疾合作项目和中美妇女儿童与家庭健康合作项目。做好孕产妇及0-6岁儿童血微量元素检测工作,微量元素检测率达80%。
(六)健全妇幼保健网络,完善服务功能
1、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为契机,加强三级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落实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妇幼保健工作。
2、充分发挥围产保健、儿童保健两个协作组的业务技术指导作用,开展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围产儿死亡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切实降低孕产妇、围产儿、儿童死亡率。
3、健全妇儿保例会制度,加强三级网络之间的妇幼卫生信息交流,落实全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具体目标任务。
为确保2008年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卫生(血寄地防)工作任务的完成,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要进一步争取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对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视,将公共卫生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在“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指导下,确保各项政策的及时到位和落实。
二是要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要结合建设健康城市,依托社区和互联网,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促进社会健康环境的建立和人群健康行为的形成;建立和发展健康教育信息网络,向社会提供预防保健的相关服务知识,组织开展大众卫生科普知识传播活动。
三是要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尤其要深化基层防保体制的改革,重视基层预防保健人员的配备和继续教育工作,落实工作责任,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下公共卫生工作的需要。
四是要进一步完善专业机构的内部运行机制,调整工作重心,强化基层指导,结合专业工作特点,针对工作难点(如流动人口、外来儿童的卫生防病问题等)开展相关领域的调研和监测,确保政府公共卫生职能的全面落实。
五是要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健全预防保健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信息收集、处理、夯实基础,并依托现代科技手段,拓展服务领域,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效能。
六是要根据健康城市建设的需要,建立信息平台,继续做好网络的技术服务和信息化管理,提高预防保健机构的服务和应急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