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图联在推进全球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

时间:2019-05-14 02:44: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际图联在推进全球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际图联在推进全球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篇:国际图联在推进全球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

国际图联在推进全球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

Haralk von Hielmcrone 2012-9-28 8:54:09 来源:《中国图书馆学报》(京)2010年6期

【英文标题】License to Read:The Role of IFLA in Advocacy for Building a Global Library

【作者简介】[丹麦]Haraid von Hielmcrone,丹麦国家图书馆和Aarhus大学图书馆高级顾问,丹麦图书馆协会版权顾问,国际图联版权和其他法律事务委员会委员。

【译 者】王兴,国家图书馆助理馆员。北京 100081。

1、引言

对于国际图联(IFLA)来说,创建一个全球性的图书馆,也就是一个可以为全世界的使用者提供获得任何出版图书、期刊文章或者相关图书馆资源的图书馆体系,一直是其努力的目标。在20世纪70年代,国际图联提出UAP(Universal Availability of Publications),也即“出版物普遍可得”(又称世界出版物的收集和利用,或国际资源共享)原则。它意味着每一个成员国都负有保护本国文献,并通过图书馆馆际互借系统提供利用的责任。这项原则执行得相当令人满意。记得本人还是一个哲学系学生的时候,我就在奥尔胡斯收到过从澳大利亚寄来的澳大利亚道德哲学家J.J.C斯马特(J.J.C Smart)所撰写的著作和单册。对于使这一共享成为可能的体系,我心中充满激赏。

如今的学生是不会欣赏一个需要数周或数月时间才能为他们提供所需文献的图书馆体系的。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使这一获取进程产生了革命性变化。新近出版的文献很快就能在数据库里找到,读者可以随时予以利用。即使是只存在于印本过刊中的文章,也可以在数小时或数分钟内完成扫描和电子邮件传送。

互联网已经使得全球图书馆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但为什么到现在这一目标仍然没有实现呢?原因在于,出版是一项私有领域的经营活动,要求投资、投资回报、最好还有进行再投资的利润。

现代数字出版业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如何赚钱。传统的印刷书籍只能在同一时间供一位读者使用。相比之下,数字图书则能够以数据库的形式为公众所获取,并且可供多人同时使用。另一方面,以往的智力成果通常固定在有形的册本式媒介上,而在数字世界中,智力成果已经真正变得非物质化,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取用。

有形的障碍已被无形的法律障碍所替代。20世纪60年代,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将我与那位澳大利亚哲学家的大作隔开的是浩瀚的大洋,在今天障碍则来自于版权立法。数字出版业出现以前业已存在的版权或知识产权,如今已变得无比重要。

版权是一系列保护创作者和创造行业利益的规则。这些规则最初是在与现在迥异的技术条件下形成的。它们包括对某个作品作者特定权利的授予,以及基于公众利益考虑、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的例外规定,比如满足某些人群的特殊需要,或满足某些特殊用途。而新技术条件下——数字时代的挑战则在于,如何以一种两全的方式定义这些规则,既不危及创造者和创造行业的利益,又为特定人群和特殊用途保留例外。

负责制定规则的国际论坛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简称WIPO)。它是联合国的附属机构,总部设在日内瓦,负责监督执行现行的版权方面的国际条约,如《伯尔尼公约》(Berne Convention)。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同时也是协商,并最终推行除《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简称TRIPS,世界贸易组织的一项条约)外新的国际版权条约的论坛。因此,对于正力争实现全球图书馆计划的国际图联来说,寻求在该论坛中的影响,是理所当然的事。

2、版权条约的总框架

最新的国际版权条约是1996年12月20日在日内瓦通过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IPO Copyright Treaty,简称WCT)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WIPO Performances and Phonograms Treaty,简称WPPT)。这两个条约的目的是保护数字时代作者和其他版权持有人的合法权利。

国际版权条约的总框架在于它们指定了作者的权利,同时依据一个通行的管理原则——“三步检验法”(Three Step Test),将权利例外留作“国民待遇”。“三步检验法”规定,协议方可在其国家立法中,对作者所享权利进行限制或实施例外。其适用的条件包括:①在某些特殊情况下;②与作品的正常利用不相冲突;③不会不合理地损害作者或其他权利持有人的合法权益。

这一框架的一个后果是,作者的权利被“和谐”了,而例外却很不和谐。即使是在欧盟内,对于受版权保护的作品,用户和图书馆被允许从事的行为也会千差万别。比如说,一些国家允许基于私用目的的复制,而另一些国家则不允许;在一些国家,你可以制作数字副本,但在另一些国家,你却只能进行摄影复制;在一些国家,你可以因为教育目的复制作品,但在另一些国家,你需要有特别许可;有的国家会允许图书馆出于保存文献的需要,将印本材料制作成数字副本,但有的国家禁止载体形式的转换。

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版权界定具有地域性。即使相关国际条约明确了作者的权利,这些条约也必须在一国法律的保护下才能执行。可以说,是本国法律明确最终的权利。同样,例外的使用也须由本国法律具体规定,不能跨越边境应用到另一个国家。例如,某国可能允许其图书馆以电子途径(e-mail),将期刊论文的数字版发送给最终用户,但是,此一授权也许仅限于本国范围,境外其他国家的用户无权享受。如想超越国境,则需要获得相关权利持有人的许可。

第三个重要因素是合约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凌驾于例外准则。对于作者精神权利以外的部分,版权立法都是宣告性的而不是说明性的。这就意味着权利持有人和用户可以自行界定受保护作品的使用条件,也意味着他们之间的协议可以凌驾于国家立法就作者的权利例外所作出的任何规定之上。随着不经谈判的“点击合同”的发展,这一问题已经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少数国家,如爱尔兰,总体上不接受那些凌驾于法定例外之上的合约,欧盟在涉及数字资源权利时坚持这样的立场。

以上三个因素——例外规定不和谐、版权有地理界限,以及合约在多数情况下凌驾于法定的例外之上,对于那些具有特殊需要的人群来说,不啻是极其严酷的绊脚石。它们也是实现全球图书馆目标的主要障碍。2004年以来,国际图联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的努力方向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3、2004-2010年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2004年,在巴西、智利和阿根廷的领导下,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内发起了一场抗争。其基本观点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多年来一直片面地专注于作者和相关权利持有人的权利保护,并导致两项新条约于1996年通过;而原有的存在于提供权利保护和维护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已经被打破,正朝着有利于权利持有人的方向倾斜,这对于深深依赖发达国家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十分不利。

这种依赖性尤其体现在教育、科技、医疗研究,以及技术转让领域。在此方面,殊为严重的是,一些发达国家的制药行业,系统地窃取发展中国家民众有关药用植物和遗传资源的传统知识,将其商业化,并通过专利手段加以保护。据此,人们有理由认为,发展中国家可能要被迫成为他们“自己”的遗传资源的客户。与之类似,由于改变了农作物的基因组,生物技术行业实现了产品产量的大幅增加。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农作物的基因组被随意修改,收获下来的果实却不能用作来年的种子。结果是,人们不得不年复一年地从那些农工企业手中重新购买种子。

这种发展很好地描绘出了如下一幅图景:知识产权以一整套规则的方式,被植入发展中国家,使它们深陷于对发达国家农工企业和制药厂的极度依赖之中。

上述来自于众多发展中国家的观点以及类似的抨击,促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门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发展议程”(The Development Agenda)。这个委员会被要求提出一些有效的对策,以实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双方利益的更好平衡。这项工作得到了国际图联和其他一些非政府组织,尤其是图书馆电子信息化基金会(Electronic Information Foundation for Libraries,简称EIFL)的积极支持。在“发展议程”存续期间,图书馆电子信息化基金会版权组的项目经理、活力四射的特里萨·哈克特(Teresa Hackett)女士与国际图联版权和其他法律事务委员会(Committee on Copyright and other Legal Matters,IFLA,简称IFLA/CLM)全程保持着密切合作。

“发展议程”运行后收到了很多建议。来自智利的一项建议认为,例外与限制问题应该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下设负责拟定国际条约的机构——版权和相关权利常设委员会(Standing Committee on 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简称SCCR)会议日程的主题之一。这个建议的目标是“服务于公众利益的例外与限制准则协议的制定。这是各国为社区福祉进行立法时,必须最低限度考虑的问题,尤其应该赋予最弱势或社会优先照顾群体的利用权利。”①

这一动议最终触发了肯尼思·克鲁斯(Kenneth Crews)对图书馆与档案机构版权例外与限制问题的研究。与之相呼应,世界盲人联合会(World Blind Union,简称WBU)也成功地委托朱迪思·沙利文(Judith Sullivan)着手开展一项有关视觉缺陷人群例外与限制问题的研究②③。

当这些研究正在筹备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却陷入一场严重的危机之中。这场危机和上述研究无关,但却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因经济、政治实力的最新变化而日益加剧的紧张关系的折射。这种紧张也同样存在于联合国其他机构内。危机来自两个方面:其一,一些国家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总干事卡莫·伊德里斯(Kamal Idris)颇为不满,最终于2008年9月将其赶下台;其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其规范制定活动中,越来越给人以一种无力感。

1996年的条约协商留下了两个未解决的问题:一是数据库资源的保护并没有被写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二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保护的范围也未延伸到视听表演。

现在,只有欧盟真正对制定有关数据库保护的条约显示出兴趣,但它已经被有效地扼杀在摇篮中了。

对于如印度这样有着大规模电影产业的国家来说,视听表演保护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2000年12月,在日内瓦的外交会议上,除了版权让渡,所有议题都达成了协定。欧盟希望将版权让渡建立在表演者明确首肯的基础上,然而美国却要求条约能够允许版权从表演者那里自动向制作方转让。消弭这两家的分歧是不太可能的。由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一切决议都要求有一致意见,因此,这一条约未能通过。

20世纪90年代末,关于广播节目保护的谈判也已经启动。而发展中国家则强烈认为,通过一项保护传统知识和文化表达的条约更为当务之急。

关于广播节目条约的谈判前后拖延有10余年之久。发展中国家对于在著者权利保护和其他权利保护之外再增加一层保护并无兴趣。美国不是《罗马公约》(Rome Convention)的签字方,它主张通过一项条约来阻止对广播信号的窃取。这一提议得到了欧盟的支持。但是,美国又坚持将网络播放纳入条约,这却遭到了包括欧盟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在此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很容易将谈判进程导出预想的轨道。尽管美国于2006年秋放弃了其在网络播放问题上的立场,谈判还是在2007年陷入停顿。开诚布公的谈判能否再次重启依旧是个疑问。

另一方面,欧盟和美国并没有为促进有关传统知识和文化表达保护条约的正式谈判作出特别的贡献。必须承认,它是一件比广播条约更具有概念和法律复杂性的事项。这一议题已经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下设的一个单独机构——知识产权、遗传资源、传统知识与民俗问题跨政府委员会(IGC)来负责处理,但收效甚微。传统文化表达和民俗的保护对于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来说,尤其事关重大。传统文化表达和民俗主要存在于公共领域,也就是说,即使有过版权保护,也早已过期。关键之处是设法再创造一种版权保护。但如何实现这一点,以及如何管理依然是个未决的问题,国际图联迄今也没有就此表达过任何观点。

从以上极短的回顾来看,1996年以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规范制定活动确实不能算是特别成功。这并不一定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过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能够推动谈判,但最后需要的是各成员国的同意。在当今的政治气候下,妥协的意志并不占上风。

4、限制与例外条约

就是在这样僵持的气氛中,伴随着对图书馆和视觉障碍人群实施版权限制与例外的研究报告的提交,例外与限制谈判于2008年11月启动。在为期5天的会议当中,版权和相关权利常设委员会专门预留了3天时间来讨论这一问题。本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深有一种将会见证一次历史转折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新时代的感觉。

大多数的干预建议都是积极的、建设性的,与会者普遍赞成为视觉缺陷者和阅读障碍者寻求一条解决之道。但是,出版商们持否定态度,国际复制权组织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productions Rights Organization,简称IFRRO)甚至就取消例外设置不知疲倦地游说各方,声称例外问题可以通过特许协定来解决。

很多人对此表示异议,提请相关方面注意,孤儿作品问题会使特许协定方法行不通。事实上,只有北欧国家允许向集体转让,这是回避佚名作者和无法确定作者问题的一种办法。与会者争论的问题还包括:在富裕国家为允许盲人或视觉缺陷者获得文献音频版的行为提供例外补偿,而在贫困地区向残障人士收取费用,这显然是不道德的。不过,在会议结束前的45分钟,欧盟却试图破坏这一谈判进程,主张有关特许的解决方案可以在牺牲例外准则的情况下予以考虑。一语激起众人怒。欧盟最终没有如愿,但这委实是一出丑剧,也是一个不好的征兆。

与此同时,世界盲人联合会为2009年5月召开的下一次版权和相关权利常设委员会会议准备了一份条约文本。巴西、厄瓜多尔、巴拉圭三国联署了这份提议④。而国际图联版权和其他法律事务委员会与图书馆电子信息化基金会也在着手为图书馆界拟定一个图书馆最低限例外与限制(Minimum Exceptions and Limitations for Libraries)条约草案。

在此,我不打算细究这些文本。目前处境下,最重要的问题是认清我们所处的政治形势。

对于接受一项惠泽盲人、视觉缺陷者和阅读障碍者的条约,通常不应有严重的反对。此事具有强烈的道德取向,很难提出质疑。而且,多数发达国家都有这些例外实践,它们对于出版商和作者也没有造成多大的利益损害。问题在于,出版商和其他权利持有人担心一旦接受这一提议,就可能引发多米诺骨脾效应,那些人的下一步将会是要求一个关于教育权益和图书馆权益的条约。

这一顾虑不无道理。多年来,国际图联、图书馆电子信息化基金会和其他非政府组织一直在争辩说需要一个通用的、最低程度上的限制与例外规定,并称相关授权条约的通过为众望所归。此事毫无秘密可言。不过,即使国际图联和图书馆电子信息化基金会为在2012年通过一项保障盲人、视觉缺陷者和阅读障碍者权利条约努力提供优先支持,它还是陷入一种窘境。那就是,这一条约的提议不是根据它的价值来判断的,而是基于其假定的后果。

当非洲小组在今年6月份的版权和相关权利常设委员会会议上提交了一份同样涉及其他障碍人群、教育和研究机构,以及图书馆和档案中心例外规定的议案⑤,并且坚持这些有关其他例外的提案应当同期受理时,这种窘境变得昭然若揭。就此达成协议显然是不可能的,会议最后无果而终。

5、结语

目前,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内各方所面临的形势是:

(1)巴西、厄瓜多尔、巴拉圭,包括后来加入的墨西哥,已经按照世界盲人联合会的意愿和阅读障碍者的需要提交了一份条约草案。

(2)美国提出一条“软法律”进路,也就是,推荐各成员国对协议的范围进行限定,允许盲文作品,或特别为盲人、阅读障碍者改编而成的其他形式的作品,经由图书馆之类的“信誉中介”进出口。欧盟也递交了一个类似的软法律提案。

(3)最后,但并非最无足轻重的是,非洲小组提议应同时顾及针对其他障碍人群,教育、研究和图书馆等机构的例外规定。

国际图联、图书馆电子信息化基金会将与非洲小组、其他地区小组及相关的非政府组织一起努力,争取在2010年11月的下一次会议前达成协议。

现状并不容乐观,但是,人们不应该忘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过去6年所经历的巨大发展。“发展议程”业已改变了其议事日程,例外与限制问题也已经深入人心。进程或许缓慢,甚至多有挫折,但是,没有回头路可走。

本文为作者在2010年IFLA大会挪威“享有阅读权利”卫星会议上的报告。作者授权翻译并在本刊发表。英文稿见本刊网站(www.xiexiebang.com)。

注释:

①《例外与限制分析》。提案人:智利。报告人:秘书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和相关权利常设委员会第13次会议,日内瓦,2005年11月21-23日。(SCCR/13/5 SCCR/15/7)

②《图书馆、档案机构版权限制与例外研究》。报告提交人:肯尼思·克鲁斯(哥伦比亚太学版权咨询办公室主任)。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和相关权利常设委员会第17次会议,日内瓦,2008年11月3-7日。(SCCR/17/2)

③《视觉缺陷人群版权限制与例外研究》。报告提交人:朱迪思·沙利文(版权与政府事务顾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和相关权利常设委员会第15次会议,日内瓦,2006年9月11-13日。(SCCR/15/7)

④《关于限制与例外:世界盲人联合会(WBU)提议条约》。提案人:巴西、厄瓜多尔、巴拉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和相关权利常设委员会第18次会议,日内瓦,2009年5月25-29日。(SCCR/18/5)

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残障人群、教育和研究机构、图书馆和档案中心例外与限制条约草案》。提案人:非洲小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和相关权利常设委员会第20次会议,日内瓦,2010年6月21-24日。(SCCR/20/11)

第二篇:谈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谈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刘红欣

(潍坊学院山东潍坊261061)

On the Campu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the Role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Liu Hongxin

(Weifang University,Weifang 26106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outlines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n the university library’s status and

role,defined only by strengthening self-construction of college librar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Key Words:period,university library,campus culture

摘要:本文简述了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高校图书馆只有加强自身建 设,才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0968.2010.03.0

421高校图书馆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主要是指高校内所特有的人文环境

和文化氛围。它是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

创造的,反映着人们特有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

行为规范,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以及反映师生的校园精神的总和。高层次的校园文

化是一所高校的灵魂,是学校不断前进的动力源

泉,是为学校师生所普遍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观

念、行为准则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物质文化系统,是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高校里的全方位体现。校园文

化是生长发展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对学校所有成员,尤其是对学生具有现实影响和

潜在影响的文化要素。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宝库,以其丰富的文献与优质的服务为师生提供精神食

粮,对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确立,品德的培养,情操的熏陶,文化的积累,知识的拓展,精神境界的升华,心理品质的培养等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既

是图书馆工作性质规定的它是强化素质教育不可

缺少的因素和有机部分,也是图书馆工作在构建校

园文化中积极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健康高雅的校

园文化,能够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能形

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2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文献情报信息中心,是校

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它既是向校园精神化系统

输入信息的窗口,又是高校师生丰富完善自身精神

文化修养乃至创造精神文化新成果的集聚场所,具

有强烈的文化辐射功能和深刻的精神影响力。

2.1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中心之一

图书馆作为文献与信息交流的文献情报的专

门机构,作为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理所当然地为

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处于中心地位。它不仅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 文献资源,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活

动环境。它以其丰富的独具特色的学科专业文献

收藏为教学科研提供情报资料,同时又是加强校

园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充分发

挥着教育和情报的职能作用。教师的备课、科研课

题的开展及学术交流,学生的课外学习和知识的巩固等很多活动,都是以图书馆作为空间场所和

纽带开展的,因而图书馆理所当然地成为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心之一。

2.2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第二课堂

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不可能满足于课

堂上受到的思想政治及学科的知识教育。他们还要

了解社会,体验人生,需要在课堂之外寻找新的知

识场所。学校图书馆恰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巩固已学到的知识。在图书馆里,大学生可以

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汲取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

西,尽情享受文化知识的熏陶,提高他们对祖国悠

久丰富的文化遗产的知识掌握,培养他们美好的情

操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同时大学生通过对文献信息的检索和利用,钻研科学文化知识,逐步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方式,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不

断丰富自身学识。

2.3高校图书馆是学术信息的中心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人类文化的结

晶。图书馆收藏的文献,包含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最

新成果,最新的学术成就,最新的文化信息,它一方

面是人类信息、知识和情报载体的积聚中心,负责

有计划有目的的收集、积累、组织和保存人类精神

财富;另一方面贯彻“藏书并重”的方针,使所收藏的图书资料最大限度地为读者利用。在信息时代,图书馆也是信息、知识、情报的积累、转化和提供中

心,人们获取和交流信息知识及情报的重要场所,图书馆是人类最重要的知识资源库和现代社会的公用信息中心。因此高校图书馆是知识交流系统的中枢,是文化学术信息的中心。

3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3.1充分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为校园文化建

设提供全面服务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馆藏载体多样、种类繁多,是校园最主要的精神文化资源,能较全

面地支持和服务于不同的校园文化。可以说图书馆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校园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是高

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之一。因此,图书馆应该充分认识到文献资源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馆藏建设中要针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发展

组织藏书,建立一个适合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科

学、合理的藏书体系,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展开。

3.2开展多方位的读者服务工作

(1)开展导读工作,对读者进行有目的、有针对

性的引导阅读,使读者科学有效地利用图书馆。好的导读工作,可激活文献资源,唤起读者阅读意识,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使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

惯。(2)做好图书宣传工作,通过信息咨询部、各库

室借阅处、宣传栏、信息简报,把最新的知识信息传

递给读者;还可以开辟专栏、板报、墙报等形式,介

绍图书馆的基本知识以及查找、检索、利用等情况。

(3)图书馆还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技术、环境

和人员优势,不定期地组织多种形式的读者报告

会、研讨会与专题讲座、征文比赛、书评、智力竞赛、美术作品、或者邀请专家、学者做专题报告和学术

讲座,使大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美的教育,陶冶情操,享受高雅艺术,增长见识。

3.3提高馆员的自身素质

馆员的敬业精神、业务水平及学识将直接影响

工作质量与图书馆功能的发挥。图书馆的服务理

念、规章制度都是通过馆员来体现的。“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办馆的宗旨,因此,馆员必须注重提高

自身素质,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为读者提供优质、谦和、热情的服务。

总之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它既是向校园文化输入信息流的重要

窗口,又是高校师生继承前人文化遗产、创新成果、丰富和完善自身文化修养的场所,是校园文化不可

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服务

育人的整体功能和潜在优势,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

应有的贡献。◆书馆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交流,从而

改进工作方法,避免冲突发生。

3.4.2倡导优质文明服务

图书馆要在语言、仪表、形象等方面制定规范

标准,积极开展“微笑服务”、“挂牌服务”、“评选优

秀馆员”等活动,努力使本馆的读者服务水平上一

个新的台阶。◆参考文献:

[1]王颖.图书馆危机管理刍议[J].图书馆学刊,2009;(1).

[2]程珑.谈谈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常见的问题[J].图

书馆工作,2002;(4).

[3]焦月.高校图书馆文明服务规范化的策略分析

[J].图书馆学刊,2009;(6).参考文献:

[1]刘鹏伟.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J].法制与社 会,2009;(5):261.[2]宋瑛琦.浅谈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J].长 春医学,2008;6(4):49-50.[3]马全海.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

中第二课堂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2):256.

[4]岳巍.高等院校图书馆的休闲文化功能及其意 义[J].新世纪图书馆,2009;(3):28-30.

第三篇:县级图书馆在村镇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县级图书馆在村镇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摘 要:尽管村镇图书馆作为我国基层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其总体发展还仍处于低端水平。文章从村镇图书馆的建设现状入手,从政策、资源等多个层面对其发展障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通过发挥县级馆的职能和优势来帮助村镇图书馆实现持续发展。

关键词:县级图书馆 村镇图书馆 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5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3-0048-05

The Effcetion of County Libraries on Construction of Village and Township Libraries

Abstract: Libraries of villages and small towns in our country which is essential component of the local library cause are well developed recently.However,it continues to stay in a lower level.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ibraries of villages and small towns,and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bstacles from various aspects,and finally come forward the viewpoint that through the functions and advantages of the county library to help the libraries of villages and small towns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 this basis.Key words: county library;libraries of villages and small town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近年来我国村镇图书馆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家书屋”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开展使村镇图书馆的覆盖率明显增加;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也使覆盖村镇的数字信息资源网络基本形成;有关乡镇图书馆管理标准的国家研究也正在展开。这些成就无一不在向众人证明着村镇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但相关研究显示,村镇图书馆的数量、服务标准、经费保障等建设也并不乐观,上级图书馆如县级图书馆对其的业务指导作用也不明显。其实县级图书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最主要、并起到承上启下枢纽作用的图书馆机构,且较之村镇图书馆,其在资源建设、人才建设、制度管理等方面优势明显,如果发挥县级图书馆的优势,在村镇图书馆发挥技能培训、服务理念更新等业务指导作用,村镇图书馆的专业化建设将会得到有效推进。本文以分析村镇图书馆的发展障碍和解决方式入手,重点分析县级图书馆的职能和优势来帮助村镇图书馆实现持续发展的对策途径。村镇图书馆发展障碍及解决方式

虽然近年来政府对农村基层文化事业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比如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提到要在2015年之前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城乡居民能够较为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但是村镇图书馆,特别是村图书馆的发展仍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因为在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中并未有其“一席之地”,纵使诸多文件中均有提到建立基层公共文化体系,发展村镇图书馆事业,可是作为国家层面并未就村图书馆的建立和管理机制作出专门规定。“农家书屋”项目虽然改变了不少村庄没有图书馆的历史,但是就其性质和现设目的而言并不能完全将其纳入图书馆事业的范畴。首先其资源配置是一次性的,没有长效机制来保证其后续经费支持和资源更新;其次,农家书屋是新闻出版总署发起的一项惠民工程,其建设目的是为了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因此并非政府支持的公益性文化机构。但是其在全国的大面积开展和良好的群众反响说明了广大农村基层群众对于信息热烈渴求的夙愿,由此可见建立村级图书馆以实现基层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

1.1 村镇图书馆发展障碍

“十一五”时期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1],特别是对于村镇一级图书馆事业而言其馆舍建设在十一五期间的到极大的完善。“十一五”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的实施基本实现了乡镇图书室的普及化,而“农家书屋”项目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村级图书馆建设的空白。但是基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仅仅只有馆舍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资源、服务等软件建设,只有软硬结合才能使其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在软件建设方面,村镇图书馆仍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1.1.1缺乏完善的服务规范

2007年,国家发改委与文化部联合发布了“‘十一五’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其中提到“乡镇综合文化站应有书报阅览室、文化娱乐活动室、图书室等设施或场所,活动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2]。该规划主要从馆舍、人员、经费等层面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及发展提出要求,要求截止2010年末应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24163个,占全国乡镇总数的67.75%。该规划的颁布实施的最直接作用是解决了乡镇图书馆(室)的馆舍问题,对人员编制和后续财政拨款仅仅稍有提及,未作完善规定。

另外,2012年1月2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其适用于县(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街道、乡镇级公共图书馆,社区、乡村和社会力量办的各类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点可参照执行[3]。该规范对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的人员配备、购书经费等做出了详细规定,但却未将广大村镇馆囊括在内,造成村镇馆在国家层面制度规范上的缺失。

虽然不少省市已经出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相关政策,比如江苏省在2012年1月16日发布的《江苏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广东省于2011年9月29日公布的《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但是这些地方性条例在与国家标准相比不仅具有地域局限性并且在条款制定方面也不够细致,在人员、经费方面缺少具体的数据规定,这就限制了对于条例的执行、完善与监督。因此,对于广大基层村镇图书馆而言亟需制定一部国家层面的服务标准,在目前公共图书馆法尚未出台的背景下,国家标准的制定能有效提高地方政府对农村图书馆事业的重视,促进基层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1.1.2藏书量少,缺少经费保障

虽然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不少村镇图书馆的设施完善、藏书丰富,但全国大多数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村镇图书馆多属于2007年之后建成的“农家书屋”。其图书来源大部分也仅局限于当初书屋建成时新闻出版总署所配套捐献的几百本图书和影音资料等。由于缺少经费保障,大部分书屋在建成后没有添置过一本新书,更不要说订阅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报纸和期刊了。藏书数量少并且缺少更新和补充极大地限制了村镇图书馆的发展。不少馆在刚建成时吸引了不少读者,但随着时间增长,缺少更新的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读者需求,致使不少图书馆不能发挥作用仅成了“样子工程”。

1.1.3缺少专人管理,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村镇一级的图书馆多没有独立馆舍而是建在镇政府或村社区服务中心内,与县馆相比,村镇馆既没有固定人员编制,也没有国家财政固定资助,因此其管理人员也多由镇政府或村委会工作人员兼任。这些管理人员不仅缺少图书管理分类的基本知识,更缺少图书馆的基本服务理念。不少管理人员以担心图书丢失的名义将图书馆大门紧锁,仅在上级领导检查时打开,使图书馆根本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1.1.4缺少上级图书馆的监督和指导

“农家书屋”是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多个部委所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在县级则由当地的文化局负责管理,和图书馆属于同一个系统。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在有的地区县文化局将这一工作交予县图书馆负责,由县图书馆对本县农家书屋的资源进行分配,人员进行培训。但有的县这一工作是直接由文化局负责,并且缺少与县图书馆的沟通和交流,在岐山县调研时我们就遇到某村的村支书主动找寻到县图书馆,希望县图书馆能够协助他们对农家书屋的图书管理和借阅制度给予帮助。

即使县图书馆对其人员进行了培训,对管理制度进行了规范。但是大多数县图书馆只是在书屋成立初期对其进行指导,缺少长效的指导和监督机制。在缺少监督的背景下,农家书屋建成后开放时间不能保证,书屋开或不开全凭管理员的心情,这也致使其功能大打折扣。

1.2 解决方式

村镇图书馆作为我国图书馆事业体系的最底层,主要以广大农村为服务阵地。但是由于长期缺乏关注支持,村镇图书馆势单力薄,要解决上述问题非尽其一己之力所能办到,需要得到来自政府、媒体、上级图书馆等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1.2.1 政府

公共图书馆事业就其自身而言属于政府财政支持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故其经费来源几乎完全依赖于政府财政,政府的支持对村镇馆的建设与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政府支持主要应该体现在政策制定、经费供给和人员编制三个方面。在现行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体制下,镇图书馆附设在政府建设的综合文化馆里,且无相关政策明确表明有政府出面建设村图书馆的打算。只有由政府出面详细制定与村镇图书馆建设发展的相关政策,才能解决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长期持续的经费保障才能确保村镇馆的资源能够及时得到补充和更新,从而不断吸引读者的阅读热情,持续而繁荣的发展下去;另外,由于缺少必要的人员编制,目前多数村镇馆管理员都由当地村镇干部兼任,其本身还担任有其他的公职,就连图书馆的固定开放时间都难以保证,更不要提具有基本的公共图书馆精神和服务理念了。

1.2.2 媒体

由于村镇图书馆直面农村,群众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读书意识不强,对于图书馆的认识相当薄弱,许多农村百姓更是将图书馆与书店混为一谈。在这样的情况下,基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更需要通过媒体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基层群众中营造起良好的读书氛围。特别是电视广播等群众关注度更高的媒体,一方面其应加大对村镇图书馆的关注度,通过制作专题片等方式推广和介绍村镇图书馆,引导基层群众认识和了解图书馆;另一方面,村镇馆自身也应加强与当地媒体之间的公关和联系,在组织和开展活动时吸引当地媒体参加,从而进一步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1.2.3 县级图书馆

县级图书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基础,是连接基层文化单位的纽带,与社区、乡镇、街道和村的图书室联系密切,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县级图书馆的性质与地位,决定了它在基层图书室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4]。与村镇馆相比,县馆的工作人员具有人事编制,工作稳定,并且大多接受过专门的图书馆学教育或培训,对于馆内基本业务非常熟悉。不仅如此,县馆每年还有专门的运营和购书经费。特别是自2011年2月三馆免费开放政策出台后,国家更是规定县馆每年有20万元的固定财政拨款,因此县馆的资源数量也更加丰富。由于县馆和村镇馆在地理位置上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故而县馆的帮助和扶持对基层馆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基层调研中我们发现,凡是发展比较好的村镇馆无一例外都得到了当地县馆的大力扶持和帮助。比如扶风县大方村的“农家书屋”,他们在借阅制度,图书分类等方面都得到县馆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因此当地农家书屋运作良好,图书的利用和借阅率很高。

县级图书馆职能

县级图书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基础,数量较多,联系群众面广,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阅读需求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县级图书馆联系着广大城镇和农村,担负着为本县工农业生产、为广大城镇居民和少年儿童服务的任务,它们要为农村种植专业户和养殖专业户服务,为他们发家致富提供实用性科技信息。同时,县图书馆对农村图书馆(室)建设也负有重要和直接的责任[5]。根据上述描述,可将县级图书馆的职能进行如下归纳:

2.1 社会教育职能

县级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基础,而开展社会教育则是公共图书馆一项重要的社会职能。县级图书馆为县城居民和广大农民服务,肩负着满足众多人口阅读需要,提高他们文化素质的重任。主要任务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随着形势的发展,农村涌现出科技户和专业户等。他们迫切需要各种图书情报资料,用来指导科研和生产实践。因此,县级图书馆也有一定程度的为科学研究服务的任务。县级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要注意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主。

2.2 信息传递职能

随着共享工程的进一步落实,各县级图书馆也同时成为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县级支中心,所以也要相应承担起地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和网络服务中心的职能。县级图书馆不仅有收集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并将其数字化的职责,更要积极利用共享工程所提供的优秀文化资源来为群众服务。而配合共享工程所建立的公共电子阅览室除了作为群众享受共享工程资源的途径之外更应该成为引导当地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网络、熟悉网络,获取健康网络资源的地方。县级图书馆所面向的县乡基层群众普遍文化水平较低、信息获取渠道较窄,县级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电子阅览室通过举办网络应用讲座等方式帮助群众拓宽信息渠道、减小信息鸿沟。

2.3 文化休闲中心的职能

县级图书馆除了作为当地信息中心之外,还应该起到文化休闲中心的职能。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更加广泛,图书馆的信息中心职能日渐削弱,而其作为文化休闲中心的职能则更加得到凸显。除了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之外,县级图书馆还应该通过举办讲座、开展多种读书活动等方式强调自身在这方面的作用,通过这些活动来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也更加扩大图书馆在当地的影响力。

2.4 对基层村镇社区馆进行指导与监督的职能

县级图书馆是县域内的中心图书馆,并对村镇馆的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作为中心馆对下级馆在资源组织、业务开展方面有指导的责任,另一方面,作为直属上级,县级馆更有对村镇馆的服务状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的义务。

与村镇馆比较而言,县馆工作人员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而基层馆员多为兼职,其业务水平和对图书馆事业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村镇馆发展的好坏。因此,县级图书馆对村镇馆的帮助应该首先体现在人员方面,通过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来培养其基本的图书馆管理技能和图书馆精神;其次,县级图书馆还应协助其开展数字文化信息资源服务,不仅要对管理员进行基本计算机操作培训,还应协助其进行数字资源的筛选和利用,并承担对基层点硬件设施进行维护的工作;最后,县级图书馆应对村镇馆的服务和发展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并且应该将检查结果作为各村镇馆年终考评的指标之一,对服务好的馆进行奖励,以此激发管理员服务热情,促进形成良性竞争机制。县级图书馆在村镇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

文化部在2011年所下发的“关于加强村级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县乡公共文化机构对村文化建设的指导和服务。根据该意见,县级图书馆要直接承担对村镇图书馆建设进行业务指导、人员培训、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具体职责,更加全面的支持村镇馆建设发展。

3.1 指导村镇图书馆开展活动,吸引民众走进图书馆

村镇图书馆,特别是农家书屋开办之初,很多农民对于书屋并不了解,甚至有不少群众认为书屋就是传统书店,是卖书的地方。这就需要书屋加强自身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农家书屋,走进农家书屋。书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读书活动,是对其自身进行宣传的一条有效途径。县馆开办时间长,对于组织类似活动经验丰富,所以应该积极协助和指导村镇图书馆开展工作。在平时举行一些读者活动时,也可将这些活动延伸至村镇馆,以扩大其影响力。调研中我们看到在农家书屋办的比较好的乡村,往往是将农家书屋和村民文化娱乐活动联系起来。比如陕西省扶风县大方村的农家书屋位于该村社区服务中心内,每到夏季的傍晚村里会组织群众在社区服务中心院内积极举办扭秧歌、打腰鼓等多种活动,吸引了不少村民。而农家书屋也选择在这个时间开放,村民在活动累时就可以去农家书屋浏览和借阅图书,这样一来农家书屋的借阅量得到很大提升,并且在一些热爱阅读村民的带动下,不少从未走进过图书室的村民也有了阅读的意识,村民的读书氛围得到很大提升。

3.2 对村镇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县级图书馆的业务辅导部门有对村镇馆管理员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的责任与义务。村镇馆工作人员多为兼职,其缺乏对图书馆的基本认识和了解,因此,县级图书馆应该定期对其进行培训,不仅应教授基本的图书分类和管理知识,更要培养其基本服务意识,这样才能使村镇图书馆真正发挥作用,更好为基层群众服务。由于县级图书馆的人员编制较少,经费也比较紧张,在对基层进行业务培训时可以采取按地区划片的方式组建辅导组,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培训的人员和经费,还有利于不同基层馆之间的人员交流与合作。

3.3 对村镇图书馆运营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督

县级图书馆作为村镇图书馆的直接上级单位,有对村镇图书馆工作进行监督的责任。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县级图书馆很少主动去村镇图书馆了解情况并对其服务进行监督。这也就导致部分村镇图书馆在缺少上级监督的情况下难以保证开馆时间,有的馆在建成之后甚至常年大门紧闭,难以发挥作用。县级图书馆应该充分履行职责,不定期的其的服务情况进行监督,同时积极了解基层群众的需求,以便于更好的支持村镇馆工作。

3.4 利用共享工程协助村镇馆设立电子信息查阅平台

截止2010年底,共享工程已经建成22963个乡镇基层服务点(覆盖率达67%),共享工程与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合作共建59.7万个村基层服务点(覆盖率达98%)[6]。共享工程的广泛实施,对基层馆的馆藏资源进行了有效而丰富的补充,特别是缓解了村镇馆由于经费短缺而不能及时为读者提供好书、新书、电子资源等的燃眉之急,极大的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而县级共享工程支中心作为县域内共享工程的管理机构,对村镇服务点建设应积极的进行协助。村镇服务点管理人员通常缺乏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对于如何利用设备开展服务只有粗浅理解。因此经常会遇到有关软硬件的各种问题,面对这种情况,首先县级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对于馆员进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使其至少学会“怎么用”;其次,应该与村镇服务点建立积极而密切的联系,一旦有问题出现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下基层予以解决;最后,县级中心应及时将共享工程的相关资源比如光盘等下发至各服务点,使共享工程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

3.5 协助村镇馆建立完善管理与服务制度

村镇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而其管理人员又往往缺乏图书馆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因此在管理上的缺失和不规范也很大程度限制了村镇图书馆功能的发挥。文化部2011年第11号文件中也明确指出“要依靠群众实现村文化阵地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县级图书馆应该协助村镇馆拟定一套合理的、切实可行的管理规范和服务制度,按照规范的要求对村镇馆管理员进行培训。并按照管理规范和服务制度的要求对村镇馆的服务进行监督和评比,对于实施效果好的基层馆和管理员要给予奖励,以激发其工作热情。

3.6 协助其进行资源建设

资源是图书馆的立馆之本,但村镇图书馆由于受其自身条件的限制,在资源建设方面非常被动。就西部地区而言,多数村镇馆是没有独立运营和购书经费的。其资源来源也主要依靠上级赠书,而且由于缺少后续支持,资源很少更新。资源的陈旧和匮乏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基层馆对读者的吸引力。县级图书馆作为村镇馆的上级单位,应该自觉承担起支持村镇馆资源建设的责任。将一些适合基层农民群众阅读的报刊和书籍主动送到村镇馆,进行图书漂流。比如新疆呼图壁县图书馆采用“图书漂流”的形式,将农家书屋作为馆外流动服务点,将适合农民阅读的图书及时流转到书屋,使电子图书,纸质书刊源源不断地流进书屋,以此来缓解书屋没有经费采购新书的压力,增强书屋为老百姓服务的能力[7]。除此之外,县级图书馆还应该引导各村镇馆之间进行合作,使不同馆之间的资源能够定时得到交流和交换,实现资源共享。这种合作机制的建立,还有利于不同馆之间的业务往来,使不同馆之间加强学习交流。县级图书馆还可以通过树立典型等方式促进县域内各基层馆间形成良性竞争机制,在竞争中促进本县基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县馆在村镇馆的发展建设中承担着直接而重要的责任。相信在其帮助和扶持下,村镇馆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不仅成为广大农村群众致富路上的“充电器”,更会成为丰富基层文化生活的“加油站”。

参考文献:

[1]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EB/OL].[2012-03-16].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2/16/c_111529579.htm.[2]“十一五”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EB/OL].[2012-03-16].http://.[3]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S].GB/T28220―2011.[4]吴慰慈,董炎.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5]张改美.县级图书馆在基层图书室后续发展中的作用

―――高邮市图书馆服务基层图书室之构想[J].图书馆学刊,2011,(7):34-37.[6]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EB/OL].[2012-03-16].http://.[7]摆建红.县级图书馆应在农家书屋建设中发挥的作用[J].图书与情报,2011,(3):94-96,104.作者简介:杨菲,女,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图书馆学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杨玉麟,男,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第四篇:浅谈工会组织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浅谈工会组织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企业要发展,创造和谐环境是前提,而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党委的责任,作为工会,也应积极参与,根据自身特点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这面“大旗”增光添彩,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工会组织创新工作方法的有效途径。工会要积极支持和配合党委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为施工生产服务,在促进企业全面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下面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深刻认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内涵及其价值

1、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员工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企业形象、企业道德、精神风貌、企业目标等概念的集中反映。在建设凝聚力强、团队精神好、有战斗力、管理水平高、技术过硬、员工素质好的企业过程中,企业文化是先导,是战斗的号角,是超强的精神食粮。它对内鼓舞士气、振奋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于生产经营,促进企业管理上水平,发挥员工的聪明和智慧,在创优争先中学英模、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在平凡岗位建功立业,为实现预定的奋斗目标而施展才华。企业文化,对外起到展示企业业绩、管理经验、员工风采、树立形象、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为企业占领市场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其征服力、感召力、引领力无可比拟。自古以来,只有文化可以传承历史、再现历史,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影响人的价值观、人生观、权力官,改变人的思维,理想信念、追求也会发生较大变化。那么企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所走过的历程,物质的东西是不可能完整地记录下来的。

2、企业文化的价值。近些年,随着全社会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和普及,其价值理念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从表象到内在的一个抽象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推崇、融入,在许多企业已经形成党委高度重视、行政大力支持、工会积极配合、全员参与的格局,逐步从内容到形式,实现由虚的、被动的、应付式的到实在的、主动的、高品位的转变。主要在于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它本身蕴涵的深层次价值理念,对推动企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文化的价值,是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或通过其产生的效应来表现的。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低,与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感悟、认可、推崇的深入与否,对自身影响大与小是有直接关系的。在一定时期,当确立了企业的价值、地位,企业精神也自然就产了。而企业精神则是用取得的成果,通过升华、提炼和再认识反映和表现出来的。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立足、发展壮大,其价值渗透其中,这或许就是人们所说的支撑企业大厦的支柱。企业文化的价值,还在于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行为,一种从员工的精神面貌、言行举止和企业管理、生产经营能力、效益以及员工的收入、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同时,企业文化的价值,是激励员工发愤图强、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的有力“武器”,有利于更好地塑造企业形象,促进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的科学化和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和经济效益。

二、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应抓住“七个关键”展示作为

工会组织,是党委的左臂右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工会应根据自身的性质、特点、优势,在不越权的情况下,有选择地开展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既忠实地履行了职责,也开阔了视野,找准了亮点,思路更加清晰,抓住七个关键不放松:一是配合安全部门抓好现场安全教育。基层项目部、工程队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员,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做好员工施工安全防范、自我保护的宣讲工作,用事故案例深入浅出地、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使每个员工牢固树立对单位、对家庭、对个人负责的安全责任意识,杜绝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二是通过悬挂“一法三卡”安全警示牌、标识牌,警钟常鸣,打响安全文化品牌,从舆论上营造人人重视安全的氛围。三是做好“六一”金秋助学工作。施工一线,一部分老职工正值子女上学、年老体弱多病阶段,多关心他们的家庭,摸清情况,做好日常救济的同时,在子女

上不起学的情况下,为其子女进校门助一臂之力。同时,重视大病职工的帮扶工作,不能让一个职工看不起病,生活陷入绝境,要适时地拿出资金给予困难补助。做到救助困难职工不走过场,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尽管项目文化建设主要由党委主抓,但工会不能袖手旁观,要主动参与,建言献策,争取足够的资金购置职工文化活动设施,如棋牌、球类、音响等。节假日,工会要组织开展一些健康向上、陶冶职工情操的娱乐活动,如歌咏、象棋、围棋扑克、羽毛球、乒乓球比赛。还可以组织职工到烈士陵园参观,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闲暇时间,举办以安全、质量、效益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讲身边的感人故事。“三八节”组织女职工召开座谈会,各抒己见,畅谈人生、理想、爱情、家庭和未来,还可以说说女人的悄悄话,为她们提供一个释放心情、锻炼口才的平台。各种形式的活动,能基本满足职工的文化需求,提高了职工的生活质量,增进了团结,凝聚了人心,职工对企业充满希望。五是抓好工会信息宣传。工会信息与党委宣传部门主抓的新闻报道工作是一脉相称的,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企业的发展十分有利。聪明的领导,对宣传工作是十分重视的。工会组织要将信息宣传作为一项工作内容来抓好落实。专职工会干部带头写稿的同时,要组织基层单位的写作爱好者采写新闻,不要局限于工会开展活动这块园地,要拓宽信心渠道,凡与企业发展、职工利益、技术创新等有联系的,都可以写。发现新闻要及时写,及时往外发。当然要注意新闻的真实性,有一说一,不要拔高和夸大事实;不要造假新闻,不要为了出名而抄袭、剽窃别人的文章,这是写新闻最大的忌讳,是不道德的。通过信息宣传这个途径,让更多的人了解工会所做的工作,既宣传了企业,提高了知名度,也宣扬了典型,对内鼓舞了士气,在一定程度上激励职工学先进赶先进,创先争优,体现个人业绩和集体智慧相统一,使宣传成为一个闪光点。六是积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会干部要深入职工中,了解和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他们的诉求,要及时协调解决,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本人解决不了,要把情况书面向本单位主管领导汇报,以便及早得到解决。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方法要得当,和风细雨,不要激化矛盾,影响企业稳定。七是办好职工业校。职工业校,是职工学文化、学技术的重要课堂,对提高职工的技能,增强企业的施工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业校的灵活性强、形式多样化,为企业培养后备技能人才、改变因年龄原因,大批老职工退出岗位、一些重要岗位,年轻人还接不上、制约企业发展的不利局面。首先要选好授课老师,选拔经验丰富的老同志、部门以上领导授课。备课要充分,切勿仓促上阵,该讲的没讲,不该说的,空话连篇,职工听了生厌。其次要有相对固定的教室,会议室应作为长期的业校课堂,还需要有必要的实施,桌椅、教材和多媒体,工程队可采取口授的方法进行。授课时间不宜过长,每一次培训,职工能从中循序渐进地、由浅入深地学到与工作铁路、公路施工联系密切的操作知识,有一定收获就达到目的了。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放松。要想凝聚人心、提高幸福指数,培植员工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土壤是前提。而多渠道、多形式广为宣传企业,将企业推向社会,助推企业健康发展,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工会通过积极参与,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展示作为,是工会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第五篇:工会组织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的探讨

工会组织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的探讨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形势下,在滨海公司工会工作的实践当中,我们始终把自己的这个组织看作是一个助推器,立足“服务”两字,做好工会的本职工作,以此来为推进企业的文化建设出力。

什么是工会工作的重点?从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公司工会积极履行工会的建设、参与、维护和教育四大社会职能,形成了工会工作的重点:

——以公司职代会建设为重点,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广大职工谋发展的指导方针,推进公司民主政治建设。

——以“创先争优”和“十城双创”活动为重点,落实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两级工会组织作用,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以青年驾驶员驾驶技能提高活动为重点,推进公司运营质量提高和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以建立送温暖工程长效机制为重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公司建设。

——以广泛开展的文体活动为重点,丰富公司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维护职工身心健康权。

一、抓住重点开展工会工作

第一,抓住工作重点,使工会的工作切入到公司全局工作中去,从而,使工会工作围绕企业发展中心、服务企业大局,办更多“党政所需,职工所求,工会所能”的事。第二,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的工作对象是广大职工群众,为广大职工服务

1是工会职责所系,所以,工会工作重点要围绕这个来设置,即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参与、展示、成长、激励、服务等平台。第三,抓住工作重点使广大职工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如“创先争优”活动和青年驾驶员驾驶技能提高活动等,都起到提高素质、锻炼能力的作用。第四,工会组织履行职能对工作全局来说能起到推动作用和影响作用,促进全局工作的发展。如抓青年驾驶员驾驶技能提高活动,促进公司运营质量的提高和职工队伍建设的发展。第五,公交系统在如何开展民主政治建设,以什么为重点等问题上,实践经验表明,以公司职代会建设为工作重点,构筑公司民主政治建设的主渠道,是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参与企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及创建基层民主政治文化的有效途径。第六,工会具有维护作用。这个维护不仅仅是职工的具体的、眼前的、暂时的权益,还包括根本的、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在内。如维护职工群众的民主政治权益、发展权益、受教育权益、身心健康权益、体面劳动权益及维护职工的共建、共为、共谋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权益等等。我们只有清醒地认识、了解和把握工作重点,才能够在实践中注重充分发挥,从而提高工会工作效益,推动工会工作的良好发展。

二、以创新精神理解工作重点新内涵

工作重点既不是天然形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源于实践,发展于实践,变化于实践,创新于实践。其发展变化创新是因为工作重点具有“四性”,即时代性、阶段性、时空性、与时俱进性。工作重点具有时代性,这是由于工会工作的时代性所决定的。每一时代都赋予工会工作的特定任务,所以,每一历史时期的工会工作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宏观层面来看,当党的中心任务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时,工会工作就是引领广大工会会员群众为经济建设多作贡

献。当党的中心任务转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时,工会工作就是引领广大工会会员群众为社会发展多作贡献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引领会员群众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而奋斗,为共建、共为、共享的社会发展奋斗,因此工会工作重点必须与时代相适应、同发展、共命运。

工作重点具有阶段性。每个时代是由各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组成。社会历史是螺旋式发展、波浪式前进的,根据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工会工作重点具有阶段性的特点。不同阶段对工会工作重点有不同的要求,根据这些要求来决定工作重点的侧重面或侧重点,甚至必要时更新工作重点。例如,滨海公司成立之初,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其后随着逐步实践和履行职代会职权,公司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并在2011年二届二次职代会上,结合企业的发展实际,确立了”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创新机制强化管理,稳定安全形势,提升经营质量,全力打造企业新优势”中心议题。又如“创先争优”活动从2010年4月份启动,至今已开展一年多,滨海公司从实际出发,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企业运营质量,特别是结合今年开展的“十城双创”活动,积极打造学习型组织,以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为此,工会就要把“创先争优”和“十城双创”活动作为全面推进企业发展上层次、上水平的重点和载体。

工作重点具有时空性。所谓时空性是指:工作重点都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脱离了一定的时空条件,也许工作重点就不一定能奏效。这就强调了要从企业实际出发,不要教条主义地照搬照套。时空条件的变化决定了工作重点也要采取相应的变化。工作重点的时空性还告诉我们,时空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工作重点的时空性还揭示出时间和空间的相互转换。这就

是以时间换空间或以空间换时间。要求我们在运用工作重点时注意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当以时间换空间为有利态势时要灵活把握和准确定位,及时决策。反之亦然。

工作重点的与时俱进性。工作重点的时代性、阶段性、时空性决定了工作重点的与时俱进性。我们要始终以创新的眼光和创新意识审视和关注工会工作重点,要从时代性、阶段性、时空性和创新性的要求来决定工作重点的创新和发展,使之更适应实际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更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引领作用。工作重点的与时俱进性要求我们大胆解放思想,突破陈规陋习,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践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不断创新工作重点。

工作实践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必将赋予工会工作重点新的内涵。实践永无止境,工作重点的创新与发展也是永无止境,我们从事工会工作的同志对工作重点的关注和创新也应当是永无止境。

三、加强工会领导班子建设,积极构建和谐工作环境

公司工会要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有一支坚强有力的工会领导班子和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为加强工会领导班子建设,公司工会组织加强对国家有关工会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的学习,加强对社会建设理论和社会政策的学习,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努力提高参与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维护职工合法利益和社会稳定的本领。例如滨海公司建立了送温暖工程长效机制,有领导帮扶包保机制,建立了帮扶网络和特困职工的动态管理档案,有效地促进了和谐企业的建设。

公司工会组织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一线,深入广大职工群众,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推进解决影响公司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公司工会的特点和优势出发,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关心职

工队伍、劳动关系和公司工会工作的若干重大问题,认真搞好调研,找准目标和问题,经常地、及时地向公司党政行政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推动问题的解决。

公司工会要深入学习、认真贯彻上级工会要求精神,要求各工会小组,紧密联系实际,围绕公司安全优质生产这一工作重点,团结带领本工会组的广大职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社会主义主人翁的工作责任心,积极投入到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工作中去。

下载国际图联在推进全球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际图联在推进全球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