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5篇

时间:2019-05-13 20:2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村官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村官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第一篇:大学生村官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大学生村官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众所周知,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然而自从上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这一提议来说,研究新农村建设的文章和专著相继出现,尤其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更是不胜枚举。从1995年起,大学生村官政策已经走过了十多年历程。尽管从全国看大学生村官政策呈多样性表现,但作用机理却有相通之处。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但是大学生村官在乡风文明建设中作用领域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在我搜集的资料当中,还没有一本专门是关于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研究,在其它先前研究中一些文章中,都有值得借鉴的东西,之前有过一些相关的论文,只是一些理论上的东西。我就以这些作为参考资料加之自己的观点把大学身村官与乡风文明融入到具体中来研究,希望起到良好的效果。

1、关于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研究状况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乡风文明建设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和一个重要目标,它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大学生村官作为新农村的建设者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乡风建设的生力军和排头兵,对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吴海龙,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研究,理论界2010 第1 期,第14页)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推行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组织保证。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通过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健全了村级治理结构,增强了新农村建设的内发核心力,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翟书斌,刘军铭,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的内发核心力,职业圈,2007年第6期)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解决“三农”问题, 推进新农村建设, 仍然是中央农村工作的重点。进入2009年, 中央出台一号文件, 在这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 正式提出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要求不断完善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的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王永利,刍议大学生“村官”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6月,第21卷第3期)

随着2003 年的科学发展观和2004 年的构建和谐社会相继提出,另外一个对应的国家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十一五规划的八项重大战略之首也于2005 年问世。就在同年,中国出现了成千上万大学生踊跃应聘担任政府资助的村干部“助理”的浪潮,媒体称之为“大学生村官”。(温铁军,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学习月刊,2009年第6期上半月·总第429期,第39页)

所谓“大学生村官”是指为优化村级领导班子和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由政府选派或培养的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干部的大学生。政府对大学生村官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以及相关管理、培训考核等机制的总和,称为“大学生村官政策”。各地实施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各具特色,名称也有差异,有的称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有的称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还有的称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大学生村官组织的主管部门和形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基本上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由教育部发起的,一村招收一名具有中专文化水平的青年到高校进行学习培训,成绩合格者授予国家承认的大专文凭,然后回村担任村干部;另一种模式是由当地政府部门面向社会通过一系列的选拔程序,公开招聘具有大专文凭以上的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吕洪良、吕书良,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中州学刊2009年第1期,第21页)

“当好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员、村级工作的助理员、村务管理的信息员、农村工作的调研员、科技知识的传播员、农民群众的服务员等”,都是政府和村民对大学生村官期望的形象描述。(吴海龙,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研究,理论界2010 第1 期,第15页)

实行“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意义是深远的。“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的人才结构, 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 拓宽培养选拔干部的新途径, 有利于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李包庚、黄斌、魏娜,“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思考———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青年探索2007年6月11页)

2、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现状的概述

(1)对乡风文明建设思想认识不够。一些村干部对乡风文明的内涵认识不清,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认识不足,认为乡风文明属上层建筑的范畴,是软的、虚的,做起来难度大、见效慢。有的认为村干部在全力“闹经济、抓发展、促增收”,哪里有时间和精力抓“乡风文明”呢?有的则认为等我们的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增加了,乡风就自然文明。一些农民对国家减轻农民负担的惠农政策津津乐道,而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态度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种种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严重地影响了乡风文明建设。

(2)对乡风文明建设物质投入不到位。当前,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方面、社会方面,还表现在体制方面、制度方面。虽中央政府财政预算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比例大幅增加,而地方政府支出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仅靠国家和政府的财政投入,很难满足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需要。

(3)乡风文明阵地建设滞后。近年来,虽然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文化生活却单调乏味,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已不相适应。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4)乡风文明建设总体进展缓慢。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村级领导往往把眼光放在经济发展上,一手硬,一手软,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狠抓落实,对于这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长远工程只是做做表面文章,有名无实。俗话说得好:“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广大村干部思想上的懈怠必然导致村民行动上的迟缓。广大村民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是听在耳里,说在嘴里,行动不到手里。乡风文明建设往往是“热在上里,喊在乡里,冷在村里,行动不到户里”给人的感觉是“雷声大、雨点小”,进展十分缓慢。(吴海龙,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研究,理论界2010 第1 期,第14页)

3、大学生村官现状

(1)大学生村官产生背景

大学生成批地被各地政府聘用驻村支农,既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也不是一般的新鲜事物,而是有国家战略调整和宏观制度变化作为背景的。在国家对三农的两个投入政策日益得到加强的时期,各地才有了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客观需求和起码的资助条件。

我们还应该进一步看到,过去适用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从三农提取积累时期的农村治理结构和干部行为,未必完全适用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需要“两个反哺”的新时期的基层工作。尤其是在过去以提取资本积累为主要任务的初期阶段,客观上造成的基层矛盾难以化解,而各地的干部普遍存在“追求GDP 不顾可持续”的陈旧发展观,难以短时期就及时地转变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为此,农村就特别需要能够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农村良性治理结构的新生力量加入村干部队伍。大幅度增加大学生村干部有利于改善基层的治理结构,有利于克服或缓解长期形成的干群之间理性沟通的复杂障碍。因此,大学生不论专业领域踊跃应聘村干部,可认为是在国家战略发生重大变化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温铁军,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学习月刊,2009年第6期上半月·总第429期,第39页)

(2)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演变

从1995年起,大学生村官政策已经走过了十多年历程。尽管从全国看大学生村官政策呈多样性表现,但作用机理却有相通之处。根据不同阶段大学生村官的特点,可将大学生村官政策归纳为萌芽、发展和普及三个阶段。

萌芽阶段(1995年~2001年)。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995年江苏省丰县的“雏鹰工程”。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安排还很不完善,规模很小,在全国零星分布,整体社会影响力也很小,总体来说大学生村官政策处于萌芽阶段。但虽是摸索前进,却为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全国发展开创了“先河”。

发展阶段(2002年~2005年)。伴随着社会各界对“三农”问题的日益关注,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日突出,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全国得到了普遍认可并得以推广。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村官政策运行机制已相对完善,各地实施的规模以及社会影响力都比较大,在提高农村干部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稳定农村社会环境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普及阶段(2006年至今)。自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意见》后,全国大部分省份开始制订大学生村官政策和大学生村官推广计划。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吕洪良、吕书良,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中州学刊2009年第1期,第22页)

4、大学生村官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1)当前农村基层组织领导干部的素质不高,工作方式简单,作风粗暴,影响到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发展进度。当代大学生知识丰富,充满活力,能在农村村官的实践中充分展示个人才能。

(2)大学生村官虽在处理实际事务、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缺乏经验和有效方法,但他们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高,思想观念先进,法制民主科学意识较强,思路活跃、点子多。这与当前农村干部队伍在很多方面有着明显的互补效应,增加了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手段和方法。(吴海龙,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研究,理论界2010 第1 期,第15页)

(3)农村人口文化层次整体偏低,整体素质偏低已经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难题。为了提高农村的文化素质,发挥大学生的资源优势,全国共有28个省、市、自治区正在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共计有57876名大学生村官,到2010年将有20多万村官走到农村。这些大学生充实到农村基层组织,他们将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并逐渐改变着农民的传统观念,引导广大农民接受新鲜事物。另外,大学生村官还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培训班等方式来提高农民素质,逐渐优化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张思明,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8(S1): 34 – 36)

(4)大学生村官有知识、有活力、有闯劲,不仅为基层组织带来生机和力量,而且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大学生村官利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夯实了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党国英,大学生到农村去做什,中国程会导刊,2005年第17期)

5、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村官的具体工作安排,政策却没有明确的定位。据调查,很多大学生村官都反映说,“有的领导说了村官下去要搞经济,有的说要包计划生育,有的说要包信访”。总之,多数大学生村官都遭遇处境窘迫、身份尴尬的难题。当村官的大学生不是本村村民,在村委会选举中不能担任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基于法律规定的这一限制,一般来说,这些大学生村官只在农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支部副书记等职位。这些大学生村官多以“助理”相待却并没有实权。(张越,浅论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科教导刊,2011年1月(上)第14页)

(2)从上到下,从制度到措施,都没有完成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物质投入的整体规划。农民收入低,村组织创收能力弱,是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一大障碍。(王晓江、国万忠、袁艳平,乡风文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10月第4期,第75页)

(3)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城市和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外流劳动力一般是农村中素质较高的劳动力,留守在村的常住人口为妇少老弱病残,这就导致了农村现有劳动力素质的下降。较高素质的人的缺失,必然是乡风文明建设的最大难题。提高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作用的现实途径

(1)健全和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在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要更好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让他们能真正沉下去、干起来,必须要健全和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2009,中国农业大学大学生“村官”研究课题组)

(2)把那些愿意干事、有能力干事、能干好事的大学生选调出来,未能做到人尽其才。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选派机制,首先要选派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大学生的整体素质,避免单一化。其次要增加大学生在农村的服务期限,可以做到真正鉴别愿意服务农村的优秀毕业生。再次要因地制宜,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择对口专业的毕业生,最大限度发挥村官作用。(吕洪良、吕书良,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中州学刊2009年第1期)

(3)借助市场经济等手段,通过待遇吸引和留住人才,同时为大学生村官创造体现自身价值和实现理想的发展空间。要完成思想激励,使大学生树立到基层工作光荣的观念。其次要进行物质激励,把文明建设成果与年终奖金挂钩。最后要进行组织激励,对于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给与他们一定范围内的表扬,并给与晋升、晋级的机会。(吴海龙,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研究,理论界,2010 第1 期)

(4)乡镇党委和村两委明确其职责, 给大学生村官安排某些具体工作任务。就对大学生村官本身而言, 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需要时间与实力积淀, 面对压力和困难, 需及时调整好心态, 充分发扬吃苦耐劳与团队合作精神, 尽快融入自身角色, 在基层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才华。

(5)大学生村官拓展了大学生就业领域,也就必然对高等教育深化改革适应三农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学用一致、按需施教的原则, 适时开展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岗前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等培训, 提高其政策水平和业务本领。高等院校可结合大学生村官服务意愿、专业特长和工作需要, 开展继续教育和研究生同等学力教育, 保证其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张 宏、黄乐,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问题与出路研究,中国市场,2010年第39期,第111页)20世纪60~70年代国民经济困难,城市里没有就业岗位供知青就业。毛泽东主席曾发出号召:“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当时是为疏解城市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现在时过境迁,国家号召大学生“村官”去农村是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地区城市化进程,是为改变农村产业结构,盘活农村经济总量,改善农村环境而充当新知识、新经济的传播者。通过为农村输送大学生“村官”行动,建立高等教育与农村联系的桥梁,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谐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雷传江、宋月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培养的思考,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35卷29期,第9387页)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新兴事物,伴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政策和法规的逐步完善,实践中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大学生“村官”将在农村得到很好的锻练,他们必将通过自己的才能和努力成为广大农民的主心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张家智,“大学生村官热”中的冷思考,调研世界,2007年8期)

参考文献

[1] 吴海龙.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研究[J].理论界.2010 第1 期 [2] 王永利.刍议大学生“村官”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6月,第21卷第3期

[3] 温铁军.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J].学习月刊,2009年第6期上半月·总第429期 [4] 吕洪良、吕书良.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J].中州学刊2009年第1期 [5] 李包庚、黄斌、魏娜.“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思考——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J].青年探索,2007年6月

[6] 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2009[R].中国农业大学大学生“村官”研究课题组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8] 张维贵.论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J].经济体制改革,2010第1期

[9] 翟书斌,刘军铭.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的内发核心力[J].职业圈,2007年第6期

[10] 雷传江、宋月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培养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35卷29期

[11] 王晓江、国万忠、袁艳平.乡风文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10月第4期

[12] 张家智.“大学生村官热”中的冷思考[J].调研世界,2007年8期

[13] 张 宏、黄乐.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问题与出路研究[J].中国市场,2010年第39期

[14] 张越.浅论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J].科教导刊,2011年1月(上)[15] 党国英.大学生到农村去做什么[J].中国程会导刊,2005年第17期

[16] 张思明.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8(S1)[17]叶敬忠,王颖.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视角的乡风文明[J].未来与发展.2007年第12期 [18]邱哲.大学生村官推进新农村基层明主建设的实践与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4期

[19]王化占.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支部生活杂志 2010年第8期

[20]马俊兵.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D].上海交通大学 2009年

第二篇: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广大农村,大有作为。”农村这个平台,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自身工作能力,也能让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学生村官,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他们是新农村建设的开拓者、实践者、带头者,是新农村建设的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应顺应形势,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努力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一)能够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结构。目前,我国农村干部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较低、观念陈旧等特点,选拔优秀大学生毕业生到农村工作,能够有效弥补现有村干部的不足之处,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增添新鲜血液,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有效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升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能够发挥专长,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学生拥有比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活跃的思维以及很强的适应能力,在农村工作,能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网络、农村远程教育、农家书屋等资源,积极向广大农民群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主动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和市场信息,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积极开展调研活动,为村两委出谋划策,为农民出点子,想办法,寻求致富门路,能够有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

(三)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风尚的形成。大学生是农民心目中的“知识分子”,其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农民群众的思想和

行为。大学生村官通过自身的言行,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提高素质,逐步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形成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

二、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过程存在的困难

(一)大学生村官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广大农村去干事创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责任重大而艰巨。“村官”要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祖国赋予的使命、人民赋予的重托,不仅需要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建设新农村,也需要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整合资源建设新农村。因为“村官”所任职的村都是省级贫困村,建设需求大、建设任务重,而“村官”多是刚出校门就踏上农村这片土地的大学生,虽然拥有敢闯、敢试、敢干的热情和信心,但拥有的资金、项目和社会资源有限,建设新农村的力量单薄,导致了“村官”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二)大学生村官发挥空间有限。部分大学生村官在处理村务上,并没有真正实际权力,没有能够真正参与到所在村涉及的重要的村务管理和决策过程中,即便参与其中发挥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很多大学生村官都在从事一些琐碎的一般性事务工作。其原因来自各个方面。一方面,大学生村官的服务时间是2—3年,时间不长,部分村干部认为,大学生村官早晚都要离开的,流动性强,不是长期能为所在村的发展服务的,帮不了村里有真正的发展。因此,不支持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另一方面,部分村干部心胸狭窄,担心大学生村官有学识、有见解,能够带来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担心会在这些优势方面将村干部比下去,使村干部在农民群众中失去“面子”,自己会被淘汰,因此压制大学生村官的发展,不支持、不给“村官”机会。

(三)大学生村官自身能力有待提高。虽然大学生村官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刚刚从学校毕业,对农村工作不熟悉,没有或极少拥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处理实际工作的能力有待提高。农村环境复杂,工作繁琐,需要大学生村官进一步提高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另一方面,大学生长期生活在城市,一定程度上与农村脱离,而且大学生与农民思想水平有很大的差距。

三、进一步发挥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推动作用的建议 大学生村官一方面有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也能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和其他后备人才。但怎样才能让这些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村官们干得好,进一步发挥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推动作用,我觉得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一)解决“村官”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的建议。建议中央、省、市、区各级整合发改、交通、建设、水利、农业、民政、土地、团委、人事、林业等部门涉及“三农”方面的政策以及部分的项目和资金,成立“村官项目库和新农村建设基金库”,再根据“村官”上报拟建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轻重缓急程度以及各村的实际来安排相应的项目和资金,针对农村“民生”工程和“三农”问题的薄弱环节重点建设。使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民持续增收,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乡发展更加均衡协调,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使“村官”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

工作热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动力、激发新活力,使“村官”在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城镇化进程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村官”能够圆满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祖国赋予的使命、人民赋予的重托。

(二)承担具体事务提高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力。第一,乡镇和村两委应当注重引导大学生村官积极参与完成换届选举、项目建设、邻里纠纷等急难险重的任务,让大学生村官在实践中接受锻炼,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第二,要敢于让大学生村官独立承担具体工作任务,让其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得到锻炼,以提高其处理具体事物的能力,树立在基层工作的信心。第三,乡镇可以结合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和所服务村镇的实际,帮助选择合适的生产项目,并在市场信息、政策咨询和技术培训等提供指导,使大学生村官到村后能够积极利用所学知识办成几件实事、好事,坚定其做好农村工作的信心,同时,为促进大学生村官全面成长打好基础,也能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三)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建设新农村的工作能力。大学生村官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和熟练的农村工作方法,应该树立学习意识,向乡镇干部、村干部学习,向农民群众学习,了解村情、民情,在新农村建设中理论联系实际,在一点一滴的实践中去认真感悟、细心体会,积累知识、增长才干、提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能力。

(四)加强培训,注重培养。大学生村官普遍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加强培训,注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定期开展一个地区中大学生村官的交流活动。让大学生村官们集中起来,交流各自工作经验,谈谈一些好的工作经验和做法,促使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思想上的沟通,也尤为重要。从城市到农村的环境变化,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都会让大学生村官感到迷茫,需要对其做好思想工作。二是各级组织特别是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对大学生村官要充分信任、关心并给予热情鼓励,对“村官”工作中的困难给予帮助,在思想上把大学生村官当做后备干部来对待,在工作上当做培养人才来培养,积极帮助、指导、支持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乡镇党委和政府还要切实负责好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做好传、帮、带工作,并为他们工作、生活提供必要的条件。三是加强理论培训。以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有关农村工作方面的各种法律、法规为重点,通过培训帮助其尽快掌握农村工作的相关政策。进行心理引导,拉近其与农村工作环境和群众的心理距离。四是驻村考察培训。集中或分批组织大学生村官到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学习考察,开阔眼界,开拓思路,零距离接触先进村,激发大学生村官的斗志,增强信心。

(五)做好大学生村官的职业规划。要重视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发展,健全后续保障政策。落实好大学生村官的各种优惠政策和待遇,要为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造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安全保障和社会保障,解除他们到农村就业的后顾之忧,形成大学生争相下乡、努力到基层工作的良好局面,让大学生村官能够“下得去、用得好、留得住”,让其能在农村安心工作,在对社会的奉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已经涌现出了许多在平凡岗位上做出重大贡献的大学生村官。只要国家、社会、农村基层为大学生村官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健全各种保障制度、激励措施,做好各项配套改革,大学生村官一定能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第三篇:大学生村官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大学生村官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耿车镇蒋琪琛

一、大学生村官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首先,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干部队伍优化。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打破了人才的城乡壁垒,有效地推动了人才资源向农村的流动和倾斜,弥补了一些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较低、观念陈旧的缺陷,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农村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流动,有效改善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然后,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大学生村官入村任职后,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农村远程教育网络作用,通过互联网、会议宣传、专题讲座、举办夜校等形式,积极普及科学知识,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主动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和市场信息,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把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带到了农村。他们在如何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选择经济发展模式等问题上,积极开展调研活动,为乡镇和村委会出谋划策,为农民出点子,想办法,寻求致富门路,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农村发生矛盾纠纷后,当事人对当地村干部普遍存在一种戒备心理,担心他们顾及乡里乡亲情面,调解时有个亲疏之分,一碗水端不平,处事不公。我们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法律知识多、见识广、群众比较信任的优势,让他们发挥专长,采取法律讲座、以案说法、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与村民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积极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积极化解、灵活处理农村的各类矛盾和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最后,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文明风尚形成。大学生村官观念新,文化高,才艺多。他们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主动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破除陋习,弘扬正气,大力倡导文明村风,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带到了农村。他们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和广播,坚持每天播放新闻和农村节目,组织群众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和文化修养。

二、存在问题

勿庸置疑,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作用是积极的,选派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做法是受到农村各方面广泛欢迎和充分肯定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思想上的“扎根”问题

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原因较多,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就业的考虑。调查显示,许多大学生认为担任“村官”是在就业压力下的无奈选择,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仅占四分之一左右。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基层工作,是由于上级党委政府在招聘前的一些优惠承诺,这些大学生表示在担任一段时间“村官”后,会通过考公务员、考研、提拔等途径,尽管脱离农村基层。可以看出,到农村担任“村官”,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选择。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教育引导大家在思想上扎下根来,集中精力、发挥聪明才智,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有所作为,是今后工作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2、工作上的“深入”问题

调查发现,进村第一年的大学生多数面临工作难以“深入”问题,如感到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生活不习惯、工作无从下手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农村人际关系复杂、利益纠葛较多,农村工作琐碎繁杂,新来者很难在短期内被农村社会所接纳。二是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大多数“村官”经历单纯,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因此,如何让大学生“村官”尽快了解农村,融入农村,与群众“打成一片”,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

3、能力上的“提高”问题

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但大学生作为农村建设的急需人才,其能力上的欠缺也阻碍着他们知识优势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缺乏足够的人际沟通能力。三是缺乏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从目前大学生“村官”构成来看,大部分刚刚离开学校,社会工作经验不足或缺乏。四是自我激励能力有待提高,农村环境复杂,工作繁琐,面对困难和挫折,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如何弥补自身的不足,完善知识结构,将其尽快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都需要通过培训和管理等工作加以解决。

三、对策与建议

实践告诉我们,选派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为农村干部队伍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

管理部门要着眼于新农村建设大局,不断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制度,做到既有章可循,又不至于管理僵化。考试大网站收集一要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坚持大学生自觉自愿原则,在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确保把有志向、有热情、有潜力的大学生选拔出来。二要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和管理,配备优秀的管理干部,通过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三要建立监督、考核、奖惩机制,健全完善科学的考核体系,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及时给予奖励,对工作业绩较差、工作能力不胜任、村民不认可的大学生“村官”,经严格考察确认后,予以辞退。四要设计好大学生“村官”任期届满后的分流导向机制,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充分落实,保证长期稳定吸引和留住真正热爱农村、有能力的大学生扎根建设新农村。

2、大学生“村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一要热爱农民、热爱农村事业,真正做到了解新农村建设情况,掌握“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扎根农村,把农村作为自己建功立业的舞台。二要有吃苦耐劳、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在磨炼自己的同时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三要提高处理具体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要在实践中学习工作技巧,积累工作经验,锻炼和提高组织管理、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四要充分把书本知识和实践工作相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

3、要为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首先,新闻媒体应对大学生“村官”给予更多、更加广泛的关注,通过大力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让大家了解、支持这项工作,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服务农村建设。其次,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及有关方面要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创建城乡共建、城市反哺农村的有效机制,如建立科技、法律、投资等方面的数据库、设立大学生工作“村官”创业基金、举办新农村建设论坛等等,实现资金、信息、技术的顺畅流通,为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拓展渠道。第三,各高校要对大学生“村官”工作予以支持,在智力、人力上为大学生“村官”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交流、学习和展示平台,帮助推广经验,解决问题,解疑释惑,推动大学生“村官”制度进一步完善。

第四篇: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民主建设中的作用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林学院园林101安定

20100347251

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民主建设中的作用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建设现状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主要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四方面的基本内容。在民主选举方面,80%的农村能够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的进行选举,但是个别村庄存在贿选问题,一些村干部利用在村里面的势力,再加上一些金钱的诱惑,使村民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行动,村民的选举权受到了极大地侵害。在民主管理方面,一些村干部独断专行,目无政策法律。在民主监督方面,由于农村在国家组织体系中处于末端位臵,监督体系不健全,使部分村干部自行其是,盲目蛮干,村务公开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有25%的村没有认真落实村务定期公开制度,只是上级监督一阵子,下面公开一下子,不监督不公开,不反映不公开。在一些村里出现了这样的矛盾:一方面农民民主意识越来越高,表达民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在机制体制的制度上,未能建立起充分表达这一愿望的平台。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经济逐步市场化,农业发展节奏明显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用,农村基层干部成了土地稀缺资源供应的决策者,有权发包、限制、出售或重新发包这些稀缺资源。

二、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民主建设中发挥作用时存在的问题

(一)在工作方面与村委会不够融合。到农村服务,面临工作着难以深入的问题,如感到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生活不习惯,工作无从下手等,和村干部在工作中没有真正的融合在一起。

(二)没有引起村委会的足够重视。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国家投入了人力、物力去帮助农村脱贫致富的政策,理应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将农村的工作做好。而一些村干部对此并不重视,对大学生村官不闻不问,甚至有的村干部直接将其“发配”到村小学代课

去,不参与对村里的管理工作,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

(三)社会经验不足,处理问题过于理想化,不能和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相联系。大学生从大学校园出来后直接步入社会,在社会经验方面略有不足,缺乏专业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足够的人际沟通能力,在处理问题时不能得心应手。

三、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民主建设中的作用

(一)优化了农村干部队伍,有助于提升基层组织的整体文化水平。大学生村官为高知识、高文化的群体,在高校接受过系统的教育,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大学生的加入使基层组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改变了原组织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主建设进程。在这过程中,一些民主的思想和处事方式会被带到工作中去,民主的思想和宣传力度将在以后的服务过程中大大加强,更能调动农民参加基层组织民主建设的积极性,也能使基层组织更加具有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使我们党在群众中的基础更加牢固。

(二)打破了农村传统的保守的思想观念,有助于推动农村民主建设的进程。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要求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依法、民主和科学治理的要求来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民的领路人,是农村各项事业的组织管理者,也是农村各种复杂矛盾的协调者和处理者。这就要求村干部在解决农村事务的过程中要有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而当前农村工作中遇到的首要问题便是农村基层干部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法制意识薄弱,由此导致工作方式拘泥于原有的经验基础,很难有大的改观和突破,而大学生村官恰恰能弥补这一缺陷。

四、村官在促进新农村民主建设进程中发挥实际作用路径分析

(一)强化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学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人生的永恒主题。大学生村干部初涉社会,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这就需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做到坚持原则,明辨是非;认真学习农村政策法规,熟练掌握村级规章制度;认真学习农村实用技能,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为村民服务。同时,要虚心向老同志、老党员学习,向群众学习,掌握农村工作方法,提高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和能力。

(二)转变角色,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做好农村工作和群众工作的基础。大学生村官要转变角色,真正把自己当成村民的一员,而不是村“官”,扎根农村、敢于吃苦、甘于奉献;要放下架子,从心理上走进群众,从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村民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多了解群众所思所想,耐心听取村民的诉求,有针对性的化解矛盾和处理事情,真正把群众要求的事情办实办好。

(三)发挥专长,推进农村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大学生村官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到村任职后就要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向群众宣传科普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文明新风;要充分利用学习的农业科技和市场经济知识,及时向群众提供政策、科技、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发展产业,发展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要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努力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第五篇:打印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社会现代化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其中文化发展是重要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在于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搞好文化建设。

相对于发达的城市文化生活而言,农村的文化娱乐生活方式单一,设施缺乏。由于农村信息来源渠道狭窄,文化娱乐设施缺乏,进而使不良的娱乐方式腐蚀农村,特别是麻将、扑克等赌博风的盛行,不仅导致农民惰性思想的产生,更是严重地影响了村风和家庭团结,成为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大学生村官以文化建设作为工作突破口,进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在具体的工作中发扬自己优势的选项。

大学生村官作为高学历的群体,相对具有理论素养较深和知识面较广的优势,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当好先进文化传播者。要做好国家大政方针的宣传工作,做好农村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工作,让深奥的理论通俗化,贴近农村实际,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传播方式来阐述科学知识。

大学生村官视野宽、信息灵,积极利用各种社会关系,特别是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的优势,并用活用好相关国家政策,努力改变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及文化设施落后的状况,倡导健康积极的农村文化娱乐方式。同时,在此基础上加强农村文化发展的组织建设,培养一批有文化、懂科学的新型农民,建设一支科技文化建设队伍,确保农村文化建设长效化。大学生村官普遍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利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这个平台,对村民进行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和后网络时代信息文化建设的培训,给农村带去新的观念、新的办法和新信息获取渠道,通过开展多形式的培训学习活动,让农民掌握好现代信息交流技能,使之能通过因特网等信息平台,获取相关农业科技信息,促进农业科技化、知识化、信息化。

大学生村官群体年轻有活力,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可以创新活动内容与方式,充分发掘和利用一些富有时代气息,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善于发掘农村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使现代文化和当地的民间传统结合起来,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文化观念,进而在精神层面上形成凝聚力,提高群众基层生活参与热情。

文化是社会的血液和灵魂,新农村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文化正处于“矛盾凸显期”和“发展战略机遇期”,应整合各方面资源,早日实现农村文化现代化。大学生村官更应该成为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作者单位:长沙县江背镇古井村)

下载大学生村官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村官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