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与创业
创新与创业
摘要: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葆青春的活力源泉,是开发个人能力的重要方法。创业则是取得成功的很好的方法。创新有方式,创业有原则,创新与创业这二者也是不可分割的,本文对创新创业各自的意义及二者的关系做出了介绍。
3月21日星期五的下午,我很荣幸的去听了微软公司的校园招聘宣讲会。主讲人是邹欣老师和潘天佑博士,我想着也许这次宣讲会会为我指明未来的方向也说不定。
潘天佑博士主讲的主题是“创业”:如何知道你是否有创业的天赋,如何选择最适合你自己的职业规划?推动技术进步的关键是创新而不是创业,但在某些情况下,创业可以成为推动创新的一个有效手段。潘天佑博士列举了一些事例,为我们大家分享创新与创业的基本原则,并通过个人的亲身经历以及业界案例来激励大家认真规划自己的学业和未来职业发展。
邹欣老师主讲的主题是“创新”:通过几个创新的故事,探讨各种创新的方式和创新的规律。颠覆大家对创新的固有观念,用生动有趣的例子解读创新背后的秘密,探讨各种创新的方式和创新的规律,让我们大家获益匪浅。
两位老师的讲座很有感染力,互动性很强,用自己的事例以及行业的典型案例阐述自己的观点,通俗易懂。对我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下面谈谈我的理解和领悟。
创新,顾名思义,创造新的事物,就是发明和发现。创新能力包含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我个人觉得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而创业是指在各种创新活动中凭借个性品质的支持,利用自己已知的知识,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的新方法,新方案。
创新分为以下几类,目前主要根据创新活动中创新对象的不同,把创新分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等。
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不竭动力。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作为人类创新活动的主要方面,互相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是知识创新的应用于发展。
而创新有什么样的原则呢?就我的理解,以下两点是很重要的。自我决策,指可以按照团队的利益,自身的需要而做出决定的能力。这个能力相当重要。若自我决策深入人心,那么团队中的所有成员都会有一个我是这个团队的负责。这时,团队的激情就不用管理者日日夜夜地劳累想办法去维持。同时,团队里的成员由此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进一步提高团队整体的创造创新能力。
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也很重要,价值观是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行动力和做事决心的奇妙的精神状态。
而关于创业,对精力充沛、富有激情的青年才俊而言,创业始终是一个诱人的选择。创业就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一种需要创业者运营、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行为。根据杰夫里·提蒙斯(Jeffry A.Timmons)所著的创业教育领域的经典教科书《创业创造》(New Venture Creation)的定义: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创业主要有独立型创业,复制型创业和创新型创业。
创业是有原则的,首先要清醒地审视自己和认知社会。审视自己的优势、强项、兴趣、知识积累与结构,性格与心理特征等。认知社会是对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稳定的、恒久的、潜在的需要。
然后,既然创业事关人生,就不可以随随便便,必须要经过一个充分的论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舍得花时间、花力气,要能够静下心,认真调查研究,寻找事实根据。
重要的是,不要因为失败就裹足不前,失败是难免的也是有价值的,从中可以学到正确的方法。可是尽管不怕失败,却也绝对不冒承担不起的风险。
对社会而言,创业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物质财富,同时还增加了社会就业率,丰富了就业渠道,特别是对于缓解我国目前存在的就业压力更是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并且,人们的创业实践活动还具有推动我国创新教育发展和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功能,以满足和适应人们创业需要为宗旨的教育实践。
现在学校里有很多关于创新创业的“挑战杯”和“创业计划”大赛等的活动和比赛,这对我们的“创新”方面的开发还是很有作用的。但是由于在时间、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很多创新创业都进行的不完整不彻底。而且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年轻没有经验、眼高手低、心理脆弱、没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旦遭遇挫折就会想到放弃,这对我们的“创新”,“创业”之路都有很大的阻碍。
高中的政治课上都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个人而言,创新是一个人在工作乃至事业上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具体而言,创新将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前途,事业高低,勇气谋略等等。而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风险,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可以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使自己不断的成熟。创业有助于我们对书本知识的消化吸收,也是提高实践能力的极好途径,而且更能提高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业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社会都形成了积极的影响。
这次的宣讲会加深了我对于创业创新的理解,也扩展了我的知识面,让我听了一些成功案例并从中受益。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绝不仅是希望创业的同学所应考虑的事情,每个人都不该失去创新的心态,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是最有活力最有冲劲的群体,我们不该只是安于现状只图守成,而应该充分发掘我们的潜力,拿出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认真规划自己的学业和未来职业发展,创造出自己的价值。
第二篇:创新与创业
创新与创业,硬币的两面
------《乔布斯传》心得
乔布斯驾鹤西去,留下他唯一授权的艾萨尔森撰写的个人传记。非常令人震撼的一本书。2012年10月12号,得知畅销书《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旗下的公司 Rich Global LLC 在纽约陪审团判处2400万美元的处罚后向怀俄明州破产法庭申请破产保护,截至今年8月20日,公司只有180万美元资产,负债2590万美元。李开复马上在微博说:成功学不可信,因为:1)有些作者自己除了写书没做过实业,他们写的成功学纸上谈兵,无可借鉴,2)做过实业的人的书,他们如果教你复制他们的成功,那也不可取,因为每个人应该走自己的路,何况成功通常不可复制,3)建议读名人自传,但是别抱着复制心态,学习值得学习并学得会的。
我要说,如果你只读一本自传,别无选择,就看《乔布斯传》。
乔布斯有几句名言,都关乎创新:人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领袖与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人这一辈子没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绝伦;只要敢想,没有什么不可能,立即跳出思维的框框吧;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乔布斯以追求完美和誓不罢休的偏执,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近40年,在个人电脑、动画、音乐、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数字出版等领域,都创意无限,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乔布斯的一生,就是不断创新创业的一生。创新和创业,是他事业的两面。他具有超出常人的敏锐,特立独行,不甘于重复,总是能够推陈出新。乔布斯不是一个技术型人才,他对软件、硬件的技术水平,远远比不上那些工程师,但是他总是能够发掘到卓越的技术人才,按照他的理念设计出惊世骇俗的产品。他具有“现实扭曲力场”,他强大的气场可以把优秀人才听从于他的想法,创新创新再创新,改进改进再改进,不达目的不罢休。最终的产品,客户体验非常完美,很多人使用了苹果的产品,就会不自觉的习惯它的模式,成为“苹果控”。
有些人曾说,苹果公司的核心产品没有一个是原创的。操作系统是模仿施乐的,然后又被微软山寨出windows系统。Ipod不就是一大容量的MP3,出这玩意的时候国内山寨的mp3都快50一个了。当年Iphone出来的,国内的山寨触屏手机已经烂大街了。但也是一种创新,可以称之为“整合创新”。虽然在某个单独的技术来说。,苹果不是首创,不算“从无到有”,但绝对是“从有到新”,乔布斯具有魔术师般神奇的魔力,把一个半成熟的产品或者理念加以整合和完善,配上极度良好的用户体验,在看似已经成熟的市场再杀出一条血路,再通过现实扭曲立场完全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仅仅这些,就是创新的最好注解。
Iphone、ipad总有落幕之时,但乔布斯没有谢幕。他一生都在跟随自己的内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打开心智之门,创新的思维自由呼吸,这是乔布斯给世人留下的最大遗产。
第三篇:创新与创业
创业成功实例及其分析
创造、创新、创业是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动力。培养创业人才、提高全民族创业素质更是增强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如今,创业已经成为最强大的经济力量和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创业不能仅流于形式,而要具体进行实际操作。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着手进行创业,“吃螃蟹一族”随处可见。但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正在创业的人,他们辛苦创业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辛酸故事,创业道路上又有着怎样的坎坷艰辛;创业受挫者,他们是如何面对失败的,而失败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还有那正跃跃欲试和喜获创业成功的士,他们又有怎样的心理和看法?下文中的几桩案例也许多多少少能给我们一些提示。
一、当今社会发展趋势
勇于创新、敢于创业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不仅关系到国家发展和振兴中华的伟大进程,也关系到当今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历练成才。
近年来,河北省教育厅在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方面付出了多方努力。通过搭建高校创业教育交流的平台,积极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指导的深入实施;通过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室队伍地课堂教学和实践指导水平;通过开展高校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平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通过协同有关部门组办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典型事迹演讲,宣传创业典型,鼓励有创新意愿的大学生勇于创业。同时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使其在促进师生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的同时,作为创业人才聚集、培养基地,为毕业生和在校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帮扶与指导。
二、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问题
1.创业教育不到位。
创业意识需要从小培养。在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往往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相比之下,我国的创业教育把重点放在即将面临就业的大学阶段,义务教育阶段则明显不足,导致创业教育基础薄弱。而且现行的教育体系存在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状况,还没有真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从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的理念转变。
2.政府作用未充分发挥
由于大学生并非我国现有创业大军的主体,地方政府部门如工商、税务、人事等对大学毕业生创办企业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企业制度、人事制度、投资制度上也未见给予大学生多少创业优惠政策,目前还没有形成一整套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法规。3.创业资金缺乏
创业需要资金,对于某些领域的创业甚至需要大量资金。对创业者来说资金有三个渠道,一是自筹,二是借贷,三是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最好形式,特别适合大学生创业者。但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市场还很不成熟,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投资者很少,数量也有限。没有资金,再好的创业想法也难以转化为现实。4.实际经验不足
创业素质也存在着缺陷初出校园的大学生不具备进入市场的经验,不能理顺各种人事关系与产权关系,缺乏市场意识与竞争意识。大学生自主创业,本身没有实际经验,仅仅是依靠在校园里面学到的一点皮毛就一知半解地去搞创业;况且在自主创业时,方方面面的事情都需要自己打理,工商、税务等等部门都要进行沟通、打交道。这些对于刚跨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确实很难:疲劳不堪,不能适应,办事碰钉子。
三、创业实例及分析
浪漫满屋食品店
郑小雨,共青团员,籍贯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常兴镇乔家村。2009年7月毕业于保定科技职业院经济管理系会计电算化专业。大学期间曾担任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并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初临社会,萌生创业思想。刚毕业时,因就业形势严峻和自身择业期望值较高的原因,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曾以为凭借毕业证和相应的行业资格证书就能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但现实逼迫郑小雨只好去了一家酒店当收银员。此时郑小雨才理解,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着结构上的供过于求。在酒店工作几个月后,郑小雨骤然认识到这份工作与自己专业发展相差甚远,于是选择了辞职。
而后,郑小雨通过招聘会进去了一家销售公司,但因专业差距太大,郑小雨再次失业。没办法,郑小雨只好听从父母安排,去了亲戚的百货店打工。
在这家规模不大的百货店,郑小雨最大的收益就是积攒了工作经验。凭着所学的会计电算化的专业优势,郑小雨决定自己投资创业。在父母和亲戚的帮助下,郑小雨很快开了一家小规模的生活日用百货超市。在超市经营期间,郑小雨总结了很多教训,并对自己的过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在经营自己超市期间,郑小雨学到了很多的生活知识,那就是如做人,如何去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以及跨越成功的基本素质。勇敢坚强,诚实守信,对社会的责任感,这些都是创业者的必备素质。
创业的心路历程和与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在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之后,郑小雨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创业历程。郑小雨在家乡开办了一个50平米左右的浪漫满屋包装食品销售店,经过近一年的经营,目前销售情况取得了很好的效益,走到现在,回顾一下毕业来的创业之路,她感慨万千。
1.店面未知的选择带来的资金困扰。客流量无疑是决定超市经营价值的主要因素。创业的根本目的是赚取利润,积累原始基金。在选择中心区域为创业地点后,郑小雨面临着资金投入的困难。
2.店内装修和物品摆放的方案。店内的装修和物品的摆放关系着人们的情绪。然而于这一店面要想做好也是有不小压力的,取名浪漫满屋是想给顾客一种非常浪漫温馨的感觉。装修也要本着大方时尚明亮的原则去执行,要尽可能的延长顾客在店里的时间,想尽办法让顾客能够一目了然的挑选他们喜欢的产品从而获得收益。3.宣传手段和经营方式的制定和实施。在货源选取,她坚持便利,便宜实惠这三项原则。为良好的形象,对以后发展的“产品多元化”及“灵活的经营方式”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是因为她的坚持与不懈的努力撑了过来。创业就是这样,只要敢干、肯干就能行再加上会干就能成。
“小管家”新模式
一个年轻人开拓出了一种叫做“小管家”的新家政商业模式。凭借新模式,这位创业者在北京,仅一个社区就年收入170万元。面对我国汹涌而来的社区经济,“小管家”铺就的是一条“沃尔玛”式的道路,一扇虚掩的财富大门正在徐徐打开„„
张松江,出生于1978年,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如今是新理念保洁服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公司注册商标为“小管家”。
尽管人们还都把他的公司称之为“家政公司”,但在张松江看来,他的“小管家”从开始就已经背离了传统家政。在极短的时间内,离经叛道使得“小管家”由穷困潦倒转而获取巨额利润,并因此搭建起一个面向未来的庞大商业帝国架构。对于传统的家政行业来说,“小管家”的成功模式所产生的影响很可能是颠覆式的。
创业出师不利
1999年,张松江在北京联合大学毕业,到择业时他才发现,自己怀里的一张大专毕业证书几乎没有任何用处。他与其他3个朋友商量,决定一起创业。
他在报纸看到一个美国品牌保洁公司招加盟商的广告。4个人就跑到那家公司去看——那写字楼里面简直可以用金碧辉煌来形容。在对方“专业”的讲解后,他们相信了“保洁市场利润空间无与伦比”。于是,4个人立即凑了3.9万元加盟金,交给了那家公司。随即,对方给他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保洁清洗培训。他们本来以为,像什么饭馆的招牌清洗、灯箱清洗、建筑物外墙清洗、大型油烟机清洗、中央空调清洗„„商机无处不在。然而,等他们跑去谈生意时,却到处吃闭门羹,根本没人用他们。两个月过去了,他们没有找到一个客户。最初筹集的钱花光了,大家只好每人再筹集了5000元。直到第四个月,终于等到了一位“大”客户。这位“大”客户是他们租住的那栋写字楼的经理。那位经理要求他们把这栋写字楼的地毯洗一遍。那些地毯的总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为此,张松江报价为每平方米3元,也就是说,活干完了应该可以拿到9000元钱的报酬。张松江领着员工大干了一场,可等他们干完了,那位经理只给了1500元钱,随后丢下一句:“就这么多,没钱了。”
碰壁次数多了,张松江渐渐明白了保洁行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原来做培训的时候,那家“美国品牌”公司告诉他们,做保洁清洗,市场的价格绝不低于每平方米 10元钱。但在现实中,市场行情是每平方米1元钱。不仅如此,如果没有人脉关系,就算凭1元钱的价钱你也休想拿下一个仅有微薄利润的保洁工程。
一则广告触发灵感
张松江郁闷到了极点,从不对家人诉苦的他,最后还是将创业的烦恼告诉了父亲。望着创业遇到挫折的孩子,父亲平静地说:“没有关系,钱的事不用担心,我给你筹。”
父亲的话给了张松江莫大的安慰。当晚,张松江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他打开灯,随手翻开一张报纸。翻着翻着,报纸上一则广告吸引了他。那则广告说,北京的SOHO现代城推出了可移动墙壁的房屋。
可移动的墙壁——所有开发商都把墙壁做成死的,他们却做成活的。这墙活了,他们生意不就活了吗?别人的生意这样,我呢?要想有利润就得有别人没有的东西,就得把大家都认为是不能改变的固定思维模式打破。思维的闸门一旦打开,张松江再也抑制不住自己。他想到了由户外转向户内。
虽然户内保洁也有人做,但是现在的户内保洁太没有特点了。像SOHO现代城这样的高档社区,肯定需要一种更高档次的服务。麦当劳、肯德基走遍全球,凭的不就是一个严格的操作规程与标准嘛!对于保洁来说,这个标准应该是对卧室、卫生间、厨房等不同性质房屋进行分类,然后确定不同的服务标准。
越想越兴奋,他把自己的想法、计划都写在了纸上。
从第二天开始的十几天时间里,他进一步完善方案,然后鼓起勇气去找SOHO现代城中海物业公司的经理。那位将近50岁、有着丰富经验的物业经理被眼前的年轻人打动了。就是这样,产于从生活中找到灵感,坚持到底,他的坚持换来了成功。
“倒腾”二手货解决生活
“向毕业生购买二手自行车,进价平均40至50元,然后再卖给新生和有需要的老生,每辆车可赚30元。2011年一学期就卖了200多辆”,某大学戴文星告诉记者。“每年放假和开学的时候,都是我的旺季。”
大二的时候,经学院创业指导老师的指点,戴文星开始运营一个“二手书”的项目,也就是回收废弃的教科书,再折价转卖给书店。
这个项目的商业模式很简单,通过废品收购站、离校的同学等各种渠道,以低价收购各类被“抛弃”的图书、字典、学习资料等,再经过自己的筛选整理,理出一个图书分类表。然后,通过宣传,以远低于新书的价格销售给有需要的同学。“销售情况非常好,尤其是英语四、六级考试资料,以及字典之类的工具书,很受同学们欢迎”,戴文星告诉记者。
生意做大以后,戴文星还兼营库存图书销售之类的“大生意”,以及各类二手货的销售。小戴卖的二手用品十分丰富,大到电脑,小到网球拍、溜冰鞋,还有台灯、被子等等必备用品,生意出奇的好。“我们团队一共四个人,通过创业基本解决了生活费的问题”,小戴说。
大学生创业只有根据自身特点,找准落脚点,才能闯出一片真正适合自己的新天地。创业过程中有许多潜规则,这是书本上看不懂到的,这需要领悟的,只有经历过了才会明白,不过做好任何事情都贵在坚持,对于看好的事情一定不要轻易放弃,因为失败与成功只有一步之遥。
这些创业者们都经历过创业初期的艰难与困惑,也都见证了经历风雨后的灿烂彩虹,他们的鲜活事迹,必将给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学生以有益的启迪。通过拆解,分析这些故事主人公的成功要素,有可能从他们的创业历程中发现一些蕴含其中的一般规律。如果准备创业和正在创业的大学生们,能够汲取榜样的力量,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微笑着拥抱创业成功的太阳!
第四篇:标准化与创新创业
标准化与创新创业
所谓标准化,就是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并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由于标准的应用十分广泛,标准化的作用也体现在方方面面。第一,在保障健康、安全、环保等方面,标准化具有底线作用。第二,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等方面,标注话既有规制作用。第三,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发展新经济等方面,标准化既有引领作用。第四,在促进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标准化具有支撑作用。第五,在促进国际贸易、技术交流等方面,标准化具有通行证作用。
周一上了三节徐老师的大学生标准化与创新创业的课程,感受颇深。本来带着几本书想去网上课堂混混时间,心里还有点不屑,但后来还是被徐老师给迷住了。也许是大二了,创新、创业、就业这几个关键词特别敏感。可能今年我们学校的创新创业形势不太好,对我有很大的触动,以前觉得很遥远的事,现在不得不考虑了......创新,顾名思义也就是打破常规,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的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二创业,英文名ertrepreneurship,官方解释为放弃就业机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展创业活动,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智力、财力的行为。从我们大学生角度来说,创新就是打破已有的规格制度建立新的有活力的方法途径,创业就是要自力更生,自己给自己打工,自己当老板,为自己谋生路。创新才是创业最可贵的价值,发现消费者的新需求,找到一种方法满足他们的要求,这就是创业的真谛。创造人的使命就是创新,每个成功企业的背后都有一系列的创新,正是这些创新使新企业的战斗力倍增,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熟悉的iPhone,出现在市场上时都前无古人,都是创新的结果。
创新是一种经营方式,企业的每一个角落都需要不不断地创新。创新更多,企业的竞争力越强,为用户创造的价值就越高。
产品创新非常重要,但并不是企业创新的全部,这是每个创业者都必须明确的理念。发现用户的一个真实的需求,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满足这种需求,这是创新;解决用户需求的方法和同行不同,这是创新;方法一样,但推广方式不一样,这是创新;就企业而言,价格体系、渠道体系、组织结构甚至股东结构的创新都会直接提升企业的战斗力,所有成功的企业无一例多外是方面创新的结果。
大二了,就业也即将来临,谈论这个话题也很有必要。课堂上老师说先就业后择业,有条件的再创业。我觉得很有道理也很实用。毕竟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但都面临选择,创业难免风险,就业难免坎坷。特别是对于我们这群学生,说真的,我们确实比国外的一些大学生要差,也许学习成绩可以补补,但是像创新创业这样的课堂确实以前没有,有的也基本是自己个人兴趣爱好积累的,而且主要是这种意识,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缺少能力,很多时候是缺少那种环境,那种启蒙的环境可以自由的发展,自由的创新创造和有能力的创业,说实话,我觉得本应该更好。我们应该能,我们应该可以。当我们看到美国的那个比我们大几岁的大哥马克扎克伯格拥有135亿美元身家,是2008年的最年轻的单身巨富,也是历年来全球最年轻的自行创业亿万富翁。这不得不令人感到佩服,为什么别人可以,为什么中国缺少这样的人才,也许我们在这样的年龄都在大学里,都在大学里作者一些他们不做的事。但是他们,可以说有独特的资质令他们创新来创业,所以别人能成功,能成为榜样。
说到底还是一种精神和意识,这种思维是从小就得培养的。而我们大多都缺乏这种土壤的熏陶,创新与创业的脚步在中国虽然有但很少,可能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会有,这个我坚信。
在大学开展这门课程,很有必要。因为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毕竟成功的很少。人们总是看到成功者光鲜的一面,二忽略了创业过程的艰辛。创业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全方位的,创业只是其中一条,每个人都有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道。而就业,就显得相对来说是大家的选择,风险小,稳定保险,起码都能解决生活问题。
记得大一的时候认识的这个学长,他给我推的这个网站http://book.umiwi.com。这里面有很多成功人的故事和经历,特别是《在路上》几乎陪伴我度过几个学期了。成功就是把别人认为的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过程。要追踪用户的需求,不要预设禁忌,不要顾忌别人的质疑,大胆去试,你失去的只是平淡和停滞。一旦创新成功,你将获得的是整个市场!
所谓常规,本质就是那些已经成功的同行的做法,他们因此而成功,于是后来者纷纷效仿。但如果我们只是亦步亦趋,我们怎么可能赶超领先者?所以后来者,如果不打破常规,如果不创新,根本没机会。
对于未来,我是想在努努力,先把自己的起点提高点,多认识一些人,积累一些经验,更多的选择是去就业,如果说那时候有好的机遇和条件,创业也很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对于我来说,对于我的本专业----软件工程,我的目标是进入华为的大门。这就是我的终极目标,也许很遥远,但未来谁知道呢,只要努力去做,没有什么不可能。我的人生准则是享受人生,没有不可能。创业对于我来说也许有点难度,主要是要有好的项目和主意。
创业是很困难的事,特别是自主创业。而岗位创业我想就是说在我自己岗位上在发现新的途径,新的思维,新的模式去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的活动。我想在我的领域去做这种事,当然是我喜闻乐见的事。毕竟开创性的东西值得去探索,我也喜欢做这样的事。为自己,为国家,为人民,何乐而不为呢?
第五篇:创业与创新演讲稿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李克强总理出席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致辞称,要在中国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至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内讨论热词,经久不衰。它激励着普通的万千大众,使每个人跃跃欲试。要么去创业要么去创新,两者取其一。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们更是欲脱衣撸袖,要么在这知识乐园一般的大学一展身手,要么去人间练场的社会大展宏图,人生何其完美自在。可,这样的理论对吗?
个人认为这样的理论全然错误。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就业与人力资源市场研究室主任称,要做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是要推进简政放权;2是要加大创业创新资金支持;3是要健全有利于创业创新的政策制度;4是搞好创业创新培训和服务;5是实施“大学生创业创新引领计划”;6是开展创建创业创新型城市活动。这种创新观念是典型的目的论的创新观,是创新理念的一种幻想。先将创新理念设定一个目标,再附加类似环境、经济的外部条件,幻想得到创新的结果。将不相关因果关系放在一起,注定得不到想要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
创业与创新是需要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的,并不是靠一腔热血或是一句口号。中国共产党坚信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观。马哲中说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很有名的二八法则说明,公司中80%的事是由20%的完成的,80%的成就是20%的人贡献的。应用到社会中,我们可知80%的创业与创新是由20%的人完成的。并非是我们口中相传的“大众”与“万众”。据我个人查阅资料可知,我国10年至14年申请专利的来源主要来自有企业、研究单位和高校,占到社会专利申请的80%多。这些专利完成的创新大多来自有一定创新基础的相关人士,而非社会中的“大众”与“万众”。创业的情况更不容乐观,失败者十之八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创业就像嚼玻璃,你会慢慢喜欢上自己血的味道。
我们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应该用一种理性的思维看待世界。态度端正,认真对待,夯实基础,做出成就。做到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为人诚实。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谋发展。努力通过自己的创新贡献,建设“综合实力江西一流、优势学科国内先进、特色领域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理工大学”。请各位谨记“志存高远、责任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