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资集中采购审计实践谈
物资集中采购审计实践谈
2005-09-05 10:22 来源:中国内部审计·黄靖 我要纠错 |打印 | 大 | 中 | 小
5年来,沈阳军区各级审计部门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事,从物资采购需求申报、资金预算安排、组织询价签约、实物验收存储直至经费结算管理,对物资集中采购活动全过程实施跟踪审计,有效地强化部队集中采购意识,狠抓钱物转变环节监控,促进采购行为规范管理,提高了物资保障效益。
一、集中采购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部分领导干部对集中采购精神理解不够深入。一些领导干部完全忽视或没有意识到集中采购要求军需(物资)部门以相对独立的第三方身份参加采购活动,实现采购方、供货方、组织方三方相互鉴证、制约,共同对整个采购活动的合规性、真实性、有效性进行监督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主管领导“一支笔”没有按照集中采购的要求,对物资采购资金结算进行严格的把关,一些符合集中采购要求的物资采购没有通过集中采购渠道,出现了个别采购价格高于集中采购价格,虚增采购、虚假采购、高档采购等问题,甚至干脆以自购价格低的名义逃避集中采购。
2、部门之间利益纠葛直接影响集中采购实施绩效。集中采购实现了军队物资、营房、卫生等部门共同对物资采购活动进行监督,同时建立了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下,个别部门独自说了算的现象。采购活动的组织、决策程序更加透明,责任分工更加详实,必然给过去所谓的权力部门带来阵痛或不适应。特别是大宗物资采购中,部门之间对集中采购的意见分歧较大,各持己见,推卸责任。
3、物资采购组织部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物资采购组织部门没能实现对物资采购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管,仅停留在合同商洽、签约这一局部环节上,个别组织部门认为部队与供应商签约后,服务费收到账面,自己任务就算完成了,对于合同履约符合程度的调查,货物进场验收的监理,保证金依法收取等相关组织管理责任没能有效行使。如物资进场验收时,没有到场进行监理,完全将验收权放给采购方,事后采购方与供应商就质量问题出现分歧时,自身没有确凿证据,无法进行有效调解。更为严重的是出现了为回避矛盾,在集中采购政策上搞变通的违规问题。
二、集中采购审计采取的主要对策
1、狠抓领导机关的大宗物资采购管理,形成抓机关促基层、抓大头促全局的良好态势。军区每年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时,要求各级从机关物资采购和取暖煤、药材等大宗物资采购入手,通过加强对机关物资集中采购审计监督,既规范了机关采购行为,也为广大基层部队做好示范作用,自上而下地强化管理,使集中采购精神在各级机关、部队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从群众关注的、易出现问题的大宗物资采购入手,采取抓大带小的方式,逐步促进所有类型物资采购管理公开、透明、高效。
2、搞好采购需求申报审计,督促采购安排合理合规。从集中采购管理源头抓起,力争采购需求申报科学合理,资金预算安排合规有序。与物资部门密切配合,在集中采购招标、谈判、询价前,对采购方上报的采购需求要素,参照历年上报情况和实地考查情况,进行逐一审定。属于重复采购、超标准采购的,从勤俭建军的角度要求采购方予以压减;属于质量标准要求过高的,及时与采购方进行沟通,从减缓经费保障压力的角度,审定物资质量标准的底限,合理降低质量要求,实现经费保障最佳效果。与财务部门密切配合,结合经费预算安排审计,对集中采购预算安排进行审定,要求集中采购的资金预算必须列入集中支付,按照要求统一结算管理,强化主管领导、财务人员对采购资金结算的有效监控。
3、搞好采购资金结算审计,督促采购管理规范高效。任何形式的采购活动都要进行资金结算,只要把住资金结算这一重要关口,所有的采购活动都能规范到法规、政策要求上来。审计人员把采购资金结算管理作为经费决算审计的重要内容,严格按照集中采购管理规定审查采购资金结算,重点查证采购方式选择是否符合集中采购要求,采购结算内容是否严格执行预算,采购结算时点和方式是否依照合同规定执行等等。通过审查预算执行情况,找出超预算、超标准采购项目,为进一步查实盲目采购、高档采购和虚假采购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线索。通过审查合约履行情况,认真查验物资采购是否通过集中采购,履约保证金的收缴是否及时、足额,资金结算前是否按合同要求对货物进行验收,货款支付是否按合同规定的时限和方式及时结清。
4、搞好采购管理流程审计,督促采购责任明晰有序。审计部门一是结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将物资集中采购规定执行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好坏的重要评价标准,让各级领导干部意识到物资集中采购管理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严格按照集中采购要求重新确定管理流程,并明确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二是每年年终利用配合物资、卫生部门对集中采购执行情况进行联合检查的时机,以军区的名义对部队集中采购执行情况好坏进行通报,强化各级领导者的采购意识,督促集中采购尽快融入部队管理实践,让审计建议成为落实后勤改革精神,提高后勤保障效益的“助推器”、“方向标”。
三、集中采购审计主要成果
1、引起军区首长对集中采购活动的高度关注,积极运用物资采购审计监督成果。在审计实践中,各级审计人员注重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探求根源,讲实话,办实事,以理服人。向军区首长呈送报告所反映的问题力求准、深、透,引起了军区和联勤首长的关注。军区首长要求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务必克服;对不能积极参加集中采购的,或采购率较低的,要提醒主要领导负起责任来,抓好落实,审计要继续坚持下去。
2、纠正采购组织“跑偏”行为,力求将集中采购精神落到实处。面对部分办公设施、用品采购中,组织部门私下为自行采购行为补办集中采购手续;药材采购中,主管部门要求中小医院可自行选定供药商,由药商支付一定转标费,以中标单位名义供药等有悖于集中采购精神的变通行为。审计部门及时向军区首长做了专题汇报,及时纠正了错误的组织行为,查处了相关责任人,确保了集中采购精神落到实处。
3、制止部队逃避集中采购行为,力争对符合集中采购的物资实行统管。少数部队领导本位主义思想较重,在采购管理上总想留点余地便于自己“灵活掌握”。审计人员认真查实取证、搞清事实,一经发现自购价格高于集中采购定价的、或无故不参加集中采购等问题,要求当面纠正,指明领导责任,向上级党委作了汇报并下发了通报,有效地将采购管理规范到集中采购要求上来,逐步提升部队“阳光采购”、计划采购、节约采购、统采统供的管理水平。
4、建立健全集中采购机制,强化物资采购组织管理。在对大宗物资集中招标中,针对少数部队提出的物价变动大,供货商单方毁约,合同履约率较低,引发经济损失等问题。审计部门督促采购组织部门搞好签约后续服务,并定期向采购单位通报物资市场价格变动情况。遇价格变动过大时,及时组织供应商与采购单位及时签订补充协议,依法维护部队合法权益。对小、散的采购需求,由军区物资(药材)采购供应站统一组织购置、配送,有效解决了供应商与小、散单位供需不畅的问题。物资采购组织部门在大宗货物验收时,到场进行实物交割监理,严格依照合同把好验收关。
5、集中采购精神得到全面落实,采购审计成效明显。5年来,先后对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地区驻军取暖煤、设备设施、办公用品等物资采购审计金额数亿元,节省经费6000多万元。仅2004年度审计军区药材采购2000余个品种,金额逾亿元,节省经费达到900多万元。经过连续4年不懈的努力,物资集中采购总量逐年增加,特别是临时性、专项任务中的物资采购也逐步纳入集中采购范围。
第二篇:物资采购审计
物资采购审计
一、物资采购内控制度审计
收集资料:包括组织资料、相关制度规定;了解采购业务流程,主要涉及编制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请购、选择供应商、确定采购价格、订立框架协议或采购合同、管理供应过程、验收、退货、付款、会计控制等环节。
1、采购计划阶段:需求部门一般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向采购部门提出物资需求计划,采购部门根据该需求计划归类汇总平衡现有库存物资后,统筹安排采购计划,并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后执行。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需求或采购计划不合理、不按实际需求安排采购或随意超 计划采购,甚至与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不协调等。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等部门,应当根据实际需求准确、及时编制需求计划。需求部门提出需求计划时,不能指定或变相指定供应商。对独家代理、专有、专利等特殊产品应提供相应的独家、专有资料,经专业技术部门研讨后,经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审批。第二,采购计划是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一部分,在制定生产经营计划过程中,企业应当根据发展目标实际需要,结合库存和在途情况,科学安排采购计划,防止采购过高或过低。第三,采购计划应纳入采购预算管理,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后,作为企业刚性指令严格执行。
2、请购阶段:主要风险是:缺乏采购申请制度,请购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过量或短缺,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建立采购申请制度,依据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的类型,确定归口管理部门,授予相应的请购权,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程序。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专门的请购部门,对需求部门提出的采购需求进行审核,并进行归类汇总,统筹安排企业的采购计划。第二,具有请购权的部门对于预算内采购项目,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并根据市场变化提出合理采购申请。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应先履行预算调整程序,由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审批后,再行办理请购手续。第三,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审批采购申请时,应重点关注采购申请内容是否准确、完整,是否符合生产经营需要,是否符合采购计划,是否在采购预算范围内等。对不符合规定的采购申请,应要求请购部门调整请购内容或拒绝批准。
三、选择供应商阶段: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供应商选择不当,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质次价高,甚至出现舞弊行为。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对供应商资质信誉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确定合格的供应商清单,健全企业统一的供应商网络。企业新增供应商的市场准入、供应商新增服务关系以及调整供应商物资目录,都要由采购部门根据需要提出申请,并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核批准后,纳入供应商网络。第二,采购部门应当按照公平、公正和竞争的原则,择优确定供应商,在切实防范舞弊风险的基础上,与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第三,建立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和供应商淘汰制度,对供应商提供物资或劳务的质量、价格、交货及时性、供货条件及其资信、经营状况等进行实时管理和考核评价,根据考核评价结果,提出供应商淘汰和更换名单,经审批后对供应商进行合理选择和调整,并在供应商管理系统中作出相应记录。
四、确定采购价格阶段: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采购定价机制不科学,采购定价方式选择不当,缺乏对重要物资品种价格的跟踪监控,引起采购价格不合理,可能造成企业资金损失。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健全采购定价机制,采取协议采购、招标采购、询比价采购、动态竞价采购等多种方式,科学合理地确定采购价格。对标准化程度高、需求计划性强、价格相对稳定的物资,通过招标、联合谈判等公开、竞争方式签订框架协议。第二,采购部门应当定期研究大宗通用重要物资的成本构成与市场价格变动趋势,确定重要物资品种的采购执行价格或参考价格。建立采购价格数据库,定期开展重要物资的市场供求形势及价格走势商情分析并合理利用。
五、订立框架协议或采购合同阶段: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框架协议签订不当,可能导致物资采购不顺畅;未经授权对外订立采购合同,合同对方主体资格、履约能力等未达要求、合同内容存在重大疏漏和欺诈,可能导致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对拟签订框架协议的供应商的主体资格、信用状况等进行风险评估;框架协议的签订应引入竞争制度,确保供应商具备履约能力。第二,根据确定的供应商、采购方式、采购价格等情况,拟订采购合同,准确描述合同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按照规定权限签署采购合同。对于影响重大、涉及较高专业技术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应当组织法律、技术、财会等专业人员参与谈判,必要时可聘请外部专家参与相关工作。第三,对重要物资验收量与合同量之间允许的差异,应当作出统一规定。
六、管理供应过程阶段: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缺乏对采购合同履行情况的有效跟踪,运输方式选择不合理,忽视运输过程保险风险,可能导致采购物资损失或无法保证供应。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依据采购合同中确定的主要条款跟踪合同履行情况,对有可能影响生产或工程进度的异常情况,应出具书面报告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采取必要措施,保证需求物资的及时供应。第二,对重要物资建立并执行合同履约过程中的巡视、点检和监造制度。对需要监造的物资,择优确定监造单位,签订监造合同,落实监造责任人,审核确认监造大纲,审定监造报告,并及时向技术等部门通报。第三,根据生产建设进度和采购物资特性等因素,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办理运输、投保等事宜。第四,实行全过程的采购登记制度或信息化管理,确保采购过程的可追溯性。
七、验收阶段:主要风险是:验收标准不明确、验收程序不规范、对验收中存在的异常情况不作处理,可能造成账实不符、采购物资损失。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制定明确的采购验收标准,结合物资特性确定必检物资目录,规定此类物资出具质量检验报告后方可入库。第二,验收机构或人员应当根据采购合同及质量检验部门出具的质量检验证明,重点关注采购合同、发票等原始单据与采购物资的数量、质量、规格型号等核对一致。对验收合格的物资,填制入库凭证,加盖物资“收讫章”,登记实物账,及时将入库凭证传递给财会部门。物资入库前,采购部门须检查质量保证书、商检证书或合格证等证明文件。验收时涉及技术性强的、大宗的和新、特物资,还应进行专业测试,必要时可委托具有检验资质的机构或聘请外部专家协助验收。第三,对于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比如无采购合同或大额超采购合同的物资、超采购预算采购的物资、毁损的物资等,验收机构或人员应当立即向企业有权管理的相关机构报告,相关机构应当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对于不合格物资,采购部门依据检验结果办理让步接收、退货、索赔等事宜。对延迟交货造成生产建设损失的,采购部门要按照合同约定索赔。
八、付款阶段:主要风险是:付款审核不严格、付款方式不恰当、付款金额控制不严,可能导致企业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
主要管控措施:企业应当加强采购付款的管理,完善付款流程,明确付款审核人的责任和权力,严格审核采购预算、合同、相关单据凭证、审批程序等相关内容,审核无误后按照合同规定,合理选择付款方式,及时办理付款。要着力关注以下方面:第一,严格审查采购发票等票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判断采购款项是否确实应予支付。如审查发票填制的内容是否与发票种类相符合、发票加盖的印章是否与票据的种类相符合等。企业应当重视采购付款的过程控制和跟踪管理,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当拒绝向供应商付款,避免出现资金损失和信用受损。第二,根据国家有关支付结算的相关规定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合理选择付款方式,并严格遵循合同规定,防范付款方式不当带来的法律风险,保证资金安全。除了不足转账起点金额的采购可以支付现金外,采购价款应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第三,加强预付账款和定金的管理,涉及大额或长期的预付款项,应当定期进行追踪核查,综合分析预付账款的期限、占用款项的合理性、不可收回风险等情况,发现有疑问的预付款项,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尽快收回款项。
九、会计控制阶段:主要风险是:缺乏有效的采购会计系统控制,未能全面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企业采购各环节的资金流和实物流情况,相关会计记录与相关采购记录、仓储记录不一致,可能导致企业采购业务未能如实反映,以及采购物资和资金受损。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企业应当加强对购买、验收、付款业务的会计系统控制,详细记录供应商情况、采购申请、采购合同、采购通知、验收证明、入库凭证、退货情况、商业票据、款项支付等情况,做好采购业务各环节的记录,确保会计记录、采购记录与仓储记录核对一致。第二,指定专人通过函证等方式,定期向供应商寄发对账函,核对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往来款项,对供应商提出的异议应及时查明原因,报有权管理的部门或人员批准后,做出相应调整。
二、测试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以及对采购业务内控制度的风险进行评估。
第三篇:物资集中采购制度
物资集中采购制度
根据建设节约型学校的整体要求和财务公开的原则,为真正实现学校物资采购的计划性、系统性、科学性和达到购其所需、质价相符,学校决定成立物资集中采购领导小组,具体职责如下:
一、物资集中采购领导小组负责对学校各室所需物品的集中采购工作;以及其它涉及教学用品的采购工作。
二、物资集中采购领导小组根据各室的实际需求,按月制定采购计划,经批准后,按计划实施集中采购,统一管理,按程序支付,并做好记录。
三、对一次性采购价值5000元人民币及以上物品的,原则上要由小组成员三人以上集体采购,集体签字认定。
四、在采购物品过程中,要本着货比三家,择优采购的原则,对大型采购要采取公开招标,择优竞价的方式进行,以确保采购的公开透明。物资集中采购领导小组:
组 长:王文忠
副组长:郭珍全、杨顺伍
成 员:祖志卫、王林、梁光明、刘国华、郭美艳、施艳
第四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办法
中建七局第X建筑有限公司 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办法
(定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全公司各单位的物资采购行为,加强对施工项目监控管理,不断降低大宗物资材料的采购成本,增加公司综合效益,依据局、公司有关要求及公司物资管理的现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所称的集中采购是指由局及公司直接签约或公司授权签约备案管理的物资采购形式。
第三条 集中采购物资的范围:建筑钢材、商品混凝土、水泥、木材(含模板)、电缆、配电箱及临时设施活动板房。
第四条 集中采购行为应坚持降低成本、公开透明、资金统筹、风险共担和择优选用的原则。
第五条 凡实施集中采购的项目,必须与局或公司集中采购中心签订《集中采购委托书》,由局或公司集中采购中心统筹采购,实施项目物资的集中配送。由公司授权项目部自购大宗物资,物资采购合同需报公司集中采购中心备案。
第六条 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公司物资集中采购工作顺利开展,公司成立物资集中采购中心,日常办公地点设在公司材料设备部,公司所属二级单位材料设备部门为集中采购中心授权代理机构。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一条
集中采购中心的职责
1.贯彻落实局及公司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制度及相关管理办法; 2.研究制定公司集中采购有关文件、规定、办法及实施细则; 3.收集上报公司所属各区域二级单位参与集采项目工程概况及物资需求总计划、采购计划及物资需求额度申请表;
4.对接、参与局组织的有关本公司所属项目物资集中采购招(议)标及供应商选择过程;组织、实施公司物资集中采购招(议)标及供应商选择过程;
5.建立公司物资集中采购计划台账、物资集中采购进场台账、总账及明细账;负责公司物资集中采购供应商及项目结算管理;负责公司所属项目局集采物资调拨单及验收单的传递确认;
6.根据项目月度工程量及还款计划,开具《物资集中采购资金划扣单》(表五),配合财务进行资金划扣;
7.授权所属区域二级单位代表公司集中采购中心采购大宗物资。第三条 法务合约部职责
参与公司物资集中采购合同的评审,对物资采购合同的法律风险及时提出法律意见。
第四条 商务部职责
提供集中采购中心申报的项目材料采购额度,对参与集中采购的项目成本风险予以评估。
第五条 纪委、监察部门职责;
1.对公司集中采购中心采购招(议)标工作予以监督;
2、对公司集中采购中心工作流程及个人工作行为是否损害公司利益,是否违反国家的法规、法律及公司相关制度予以监督。
第六条 财务部职责
1.建立公司物资集中采购资金支付台账,核算集采资金占用费,对接局集采中心财务;
2.对公司集采中心申报的项目《物资集中采购额度申请表》进行审查;
3.负责对公司集采中心开具的《物资集中采购资金划扣单》进行审核、划扣;
4.办理公司物资集采资金的支付及各项目物资集采资金的划扣。第七条 项目部职责
1.根据工程施工合同内容及施工预算,编制《物资集采额度申请表》(表六)、《物资总需用计划》(表七)、物资集采请购计划表(表八)、钢材集采申请报告(表九);
2.对进入施工现场的集采物资验收、核对,开具收货证明; 3.核对、确认集采验收单、调拨单,建立集采物资台账; 4.反馈集采物资质量及供方服务情况;
5.负责每季度编制上报《物资供方履约评价表》,对集采供方进行评价(表十三)。
6.根据已完工程量及月度工程款,接受确认公司集采中心开具的《物资集中采购资金划扣单》,按比例编制集采资金支付审批表,承担垫资供料的财务费用。
第三章 采购、定价方式、结算及资金划扣程序 第一条 物资集中采购计划管理 1.总计划额度申请表
项目在开工前15日,编制《中建七局X公司***项目物资集中采购总计划额度申请表》,经项目经理、公司集采中心负责人和公司总会计师、总经理签字后,由局或公司集采中心统筹采购。
2.总需求计划
项目开工前15天编制《中建七局X公司***项目物资集中采购总需求计划表 》,经项目商务经理审核、项目经理审批后报公司集采中心。
3.物资集采申请报告
项目开工前15天编制《中建七局X公司***项目物资集中采购申请报告》,内容包括:工程概况、项目工程款支付及支付方式、本项目物资集采款还款计划、本工程需求总量、品牌及首批进场时间要求
4.采购计划
《中建七局X公司物资集采请购计划表》(设计变更增量需至少提前3天)报公司集采中心审核后提前7天实施。非9 米定尺或有特殊要求的材料需提前20天上报。
5、集中采购计划业务流程:
项目部编制《总计划额度申请表》、《总需求计划》、《物资集采申请报告》、《物资集采请购计划表》→区域二级单位材设部→公司集采中心(经集采中心负责人及主管领导确定由局集采中心采购 的)局→集采中心供→方。
项目部不得直接给供方、局集采中心上报采购计划,供方只有接到集中采购中心的采购指令后方可安排供货。
第二条 供应商选择
1.根据公司所属项目上报的《中建七局X公司***项目物资集中采购申请报告》,公司集采中心负责人及主管领导签署意见(局或公司集中采购);
2.由局集采中心采购的,公司集采中心及时与局集采中心沟通,并通知项目经理共同参与局集采中心组织的物资集中采购招(议)标及供应商选择过程;
3、由公司法人层面实施的集中采购,公司集采中心起草招标文件,邀请合格物资供方参与投(议)标,进行招标文件评审及组织评标;根据评委的评标结果编写评标报告,报分管领导审批后组织合同谈判;依据谈判结果起草集中采购合同;组织合同评审。
4.采购合同评审后报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后由集采中心签订,合同(协议)签订后报法务合约部、财务部备案。
第三条 定价方式
〈一〉 由局集中采购中心采购供应的物资采用以下定价方式
1.采购单价:局集采中心通过招(邀)标、议标对供应商采购价为赊销账期一个月的现金价;
2.结算价:局集采中心与区域内各公司以采购单价+运杂费结算。当以承兑汇票支付时,由支付单位承担承兑贴息款;
3.管理费:局集采中心为二级单位提供采购服务收取10元/吨的管理费,每季度初根据上季度供货总量核定;
4.资金占用费:每批次货到工地30日内主动付清货款的不计算资金占用费;货到工地30日以后,90日以内付清货款的,从第31日起,按0.6‰/天计算资金占用费;货到工地超过90日未支付货款的,按1‰/天计算资金;货到工地超过120日仍未支付批次货款的,集采中心依据《集中采购委托书》,出具《集采资金强制划扣通知》(包含货款、资金占用费、管理费及承兑贴息费用),报经分管领导审定,局总会计师审批,由局资金结算中心对二级单位进行强制划扣。〈二〉 由公司集中采购中心采购供应的物资采用以下定价方式
1.采购单价:公司集采中心通过招(邀)标、议标对供应商采购价为赊销账期一个月的现金价,项目如支付承兑或商业汇票等,由各项目承担相关的财务费用;
2.结算价:公司集采中心以现金定价结算。当项目以现金付款时,按现金价结算;当项目以承兑支付时,由该项目承担承兑贴息款;
3.项目承担延期付款费用。具体根据物资采购合同内容,由供应商与项目财务计算并经双方签字确认后直接列入项目成本;
第四条 集中采购结算管理
(一)验收
1、项目部应指定专门收料员负责集采物资的进场验收工作,指定验收人员的联系方式、本人笔迹在《集中采购委托书》上签字;
2、集采物资到达卸货地点后,项目物资主管应按合同规定的质
量要求,组织工程技术、试验人员在第一时间内核对数量及取样检测,并索取相关质量证明材料,向供方开具《中建七局四公司物资集中采购收货单》,收料员和物资主管应在收货单上签字确认钢材的厂家、规格、数量、外观质量及收货时间等。
3、钢材使用前必须通过检测机构检验,并出具检验合格报告后方可使用,未经检测或检验状态不明确情况下使用造成的损失全部由项目部承担。进场超过5日,项目部未组织检测、或未明确质量状况的的钢材均视为合格。
4、项目应按照《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的相关要求严格进行验收,项目部应准备电子磅、游标卡尺等必要的验收工具。
5、货到施工现场,项目部应尽快组织清点验收,不得无故拖延卸货时间。
(二)核算
1、局或公司集采中心负责与供方进行结算,依据项目部出具的已签字收料单据及采购合同(或议标协议)的相关价格结算条款,编制集采验收单、调拨单,与供应商进行核对;
2、局或公司物资集采中心将与供应商核对无误的集采验收、调拨单于当日内传至相应集采公司或项目;
3、项目在接到局或公司集采中心的集采验收单、调拨单后,应在7日内完成核对、签字确认并传至公司集采中心。未在规定时间内向公司集采中心提交已确认集采验收单、调拨单的项目,按延迟时间推后其集采采购计划供应。
4、局或公司集采中心收到已签字确认的集采验收单、调拨单后,通知供方开具供货发票。
5、公司财务按要求与供应商、局物资集采中心财务及项目核对集采账务。
物资集中采购业务结算业务流程一(局集采)见附件3-1: 物资集中采购业务结算业务流程二(公司集采)见附件3-2:
(三)物资集采资金回收流程 详见附件4
第四章 现场积压物资的调配管理
第一条.各项目部要将由于工程变更或其它原因造成积压的大宗物资上报公司集中采购中心,由公司集中采购中心协助进行调拨。
第二条.严格禁止项目部私自销售积压、剩余物资,项目部要加强现场管理,杜绝物资浪费现象发生。
第五章 供方管理 第一条 准入
公司集采中心经市场调研后,会同二级单位材设负责人对供应商进行考察,填写供应商考察报告及《供应商审批表》,经集采中心负责人批准后进入《中建七局X公司合格物资供方名册》。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必须在合格供方名册中通过招(议)标确定。
第二条 考评
1.各集采项目每季度对中标供应商进场物资数量、品质和服务进行检查考核,并填写《物资供方履约评价表》,作出评价后报公司集
采中心。局集采中心供货商由公司集采中心统一收集评价汇总上报。
2.公司集采中心根据各集采项目填写的《物资供方履约评价表》,每年对供应商进行一次综合评审,填写《供应商评定表》。经评审为不合格的供应商即时从合格供应商花名册中删除,并通报公司属各单位。经评审合格的供应商,自动转入下一期合格物资供应商名册中继续合作。
3.公司集采中心建立并保存公司集采物资供应商档案。第六章 附则
1.本办法未尽之处,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有问题或更好建议,请及时以书面形式向公司集采中心反映,以便进一步完善。
2.本办法由公司集采中心负责解释,自2012年3月1日开始试行。
第五篇:物资采购审计
物资采购审计
一、物资采购内控制度审计
收集资料:包括组织资料、相关制度规定;了解采购业务流程,主要涉及编制需求计划和采
购计划、请购、选择供应商、确定采购价格、订立框架协议或采购合同、管理供应过程、验
收、退货、付款、会计控制等环节。
1、采购计划阶段:需求部门一般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向采购部门提出物资需求计划,采购部
门根据该需求计划归类汇总平衡现有库存物资后,统筹安排采购计划,并按规定的权限和程
序审批后执行。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需求或采购计划不合理、不按实际需求安排采购或随
意超 计划采购,甚至与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不协调等。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等部门,应当根据实际需求准确、及时编制需
求计划。需求部门提出需求计划时,不能指定或变相指定供应商。对独家代理、专有、专利
等特殊产品应提供相应的独家、专有资料,经专业技术部门研讨后,经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审批。第二,采购计划是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一部分,在制定生产经营
计划过程中,企业应当根据发展目标实际需要,结合库存和在途情况,科学安排采购计划,防止采购过高或过低。第三,采购计划应纳入采购预算管理,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后,作为企
业刚性指令严格执行。
2、请购阶段:主要风险是:缺乏采购申请制度,请购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
导致采购物资过量或短缺,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建立采购申请制度,依据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的类型,确定归口管理
部门,授予相应的请购权,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程序。企业可以根
据实际需要设置专门的请购部门,对需求部门提出的采购需求进行审核,并进行归类汇总,统筹安排企业的采购计划。第二,具有请购权的部门对于预算内采购项目,应当严格按照预
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并根据市场变化提出合理采购申请。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
目,应先履行预算调整程序,由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审批后,再行办理请购手续。
第三,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审批采购申请时,应重点关注采购申请内容是否准确、完整,是否符合生产经营需要,是否符合采购计划,是否在采购预算范围内等。对不符合规
定的采购申请,应要求请购部门调整请购内容或拒绝批准。
三、选择供应商阶段: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供应商选择不当,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质次价高,甚至出现舞弊行为。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对供应商资质信誉情况的真实
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确定合格的供应商清单,健全企业统一的供应商网络。企业新增供应
商的市场准入、供应商新增服务关系以及调整供应商物资目录,都要由采购部门根据需要提
出申请,并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核批准后,纳入供应商网络。第二,采购部门应当按照公
平、公正和竞争的原则,择优确定供应商,在切实防范舞弊风险的基础上,与供应商签订质
量保证协议。第三,建立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和供应商淘汰制度,对供应商提供物资或劳务的质量、价格、交货及时性、供货条件及其资信、经营状况等进行实时管理和考核评价,根
据考核评价结果,提出供应商淘汰和更换名单,经审批后对供应商进行合理选择和调整,并
在供应商管理系统中作出相应记录。
四、确定采购价格阶段: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采购定价机制不科学,采购定价方式选择不
当,缺乏对重要物资品种价格的跟踪监控,引起采购价格不合理,可能造成企业资金损失。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健全采购定价机制,采取协议采购、招标采购、询比价采购、动态竞
价采购等多种方式,科学合理地确定采购价格。对标准化程度高、需求计划性强、价格相对
稳定的物资,通过招标、联合谈判等公开、竞争方式签订框架协议。第二,采购部门应当定
期研究大宗通用重要物资的成本构成与市场价格变动趋势,确定重要物资品种的采购执行价
格或参考价格。建立采购价格数据库,定期开展重要物资的市场供求形势及价格走势商情分析并合理利用。
五、订立框架协议或采购合同阶段: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框架协议签订不当,可能导致物资采购不顺畅;未经授权对外订立采购合同,合同对方主体资格、履约能力等未达要求、合同内容存在重大疏漏和欺诈,可能导致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对拟签订框架协议的供应商的主体资格、信用状况等进行风险评估;框架协议的签订应引入竞争制度,确保供应商具备履约能力。第二,根据确定的供应商、采购方式、采购价格等情况,拟订采购合同,准确描述合同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按照规定权限签署采购合同。对于影响重大、涉及较高专业技术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应当组织法律、技术、财会等专业人员参与谈判,必要时可聘请外部专家参与相关工作。第三,对重要物资验收量与合同量之间允许的差异,应当作出统一规定。
六、管理供应过程阶段: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缺乏对采购合同履行情况的有效跟踪,运输方式选择不合理,忽视运输过程保险风险,可能导致采购物资损失或无法保证供应。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依据采购合同中确定的主要条款跟踪合同履行情况,对有可能影响生产或工程进度的异常情况,应出具书面报告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采取必要措施,保证需求物资的及时供应。第二,对重要物资建立并执行合同履约过程中的巡视、点检和监造制度。对需要监造的物资,择优确定监造单位,签订监造合同,落实监造责任人,审核确认监造大纲,审定监造报告,并及时向技术等部门通报。第三,根据生产建设进度和采购物资特性等因素,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办理运输、投保等事宜。第四,实行全过程的采购登记制度或信息化管理,确保采购过程的可追溯性。
七、验收阶段:主要风险是:验收标准不明确、验收程序不规范、对验收中存在的异常情况不作处理,可能造成账实不符、采购物资损失。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制定明确的采购验收标准,结合物资特性确定必检物资目录,规定此类物资出具质量检验报告后方可入库。第二,验收机构或人员应当根据采购合同及质量检验部门出具的质量检验证明,重点关注采购合同、发票等原始单据与采购物资的数量、质量、规格型号等核对一致。对验收合格的物资,填制入库凭证,加盖物资“收讫章”,登记实物账,及时将入库凭证传递给财会部门。物资入库前,采购部门须检查质量保证书、商检证书或合格证等证明文件。验收时涉及技术性强的、大宗的和新、特物资,还应进行专业测试,必要时可委托具有检验资质的机构或聘请外部专家协助验收。第三,对于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比如无采购合同或大额超采购合同的物资、超采购预算采购的物资、毁损的物资等,验收机构或人员应当立即向企业有权管理的相关机构报告,相关机构应当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对于不合格物资,采购部门依据检验结果办理让步接收、退货、索赔等事宜。对延迟交货造成生产建设损失的,采购部门要按照合同约定索赔。
八、付款阶段:主要风险是:付款审核不严格、付款方式不恰当、付款金额控制不严,可能导致企业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
主要管控措施:企业应当加强采购付款的管理,完善付款流程,明确付款审核人的责任和权力,严格审核采购预算、合同、相关单据凭证、审批程序等相关内容,审核无误后按照合同规定,合理选择付款方式,及时办理付款。要着力关注以下方面:第一,严格审查采购发票等票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判断采购款项是否确实应予支付。如审查发票填制的内容是否与发票种类相符合、发票加盖的印章是否与票据的种类相符合等。企业应当重视采购付款的过程控制和跟踪管理,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当拒绝向供应商付款,避免出现资金损失和信用受损。第二,根据国家有关支付结算的相关规定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合理选择付款方式,并严格遵循合同规定,防范付款方式不当带来的法律风险,保证资金安全。除了不足转账起点金额的采购可以支付现金外,采购价款应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第三,加强预
付账款和定金的管理,涉及大额或长期的预付款项,应当定期进行追踪核查,综合分析预付账款的期限、占用款项的合理性、不可收回风险等情况,发现有疑问的预付款项,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尽快收回款项。
九、会计控制阶段:主要风险是:缺乏有效的采购会计系统控制,未能全面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企业采购各环节的资金流和实物流情况,相关会计记录与相关采购记录、仓储记录不一致,可能导致企业采购业务未能如实反映,以及采购物资和资金受损。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企业应当加强对购买、验收、付款业务的会计系统控制,详细记录供应商情况、采购申请、采购合同、采购通知、验收证明、入库凭证、退货情况、商业票据、款项支付等情况,做好采购业务各环节的记录,确保会计记录、采购记录与仓储记录核对一致。第二,指定专人通过函证等方式,定期向供应商寄发对账函,核对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往来款项,对供应商提出的异议应及时查明原因,报有权管理的部门或人员批准后,做出相应调整。
二、测试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以及对采购业务内控制度的风险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