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刘家硷村农村远程教育汇报
刘家硷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汇报
刘家硷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乡党委的精心指导下和上级组织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为导向,坚持把开展远教活动作为新形势下提高我村党员干部战斗力,增强党组织凝聚力,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民心工程,村“两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使我村远程教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刘家硷村基本概况
我村距县城22公里,子安公路穿越而过,辖5个村民小组,90户,466口人,其中党员26人,劳动力107人,耕地面积2000亩,退耕还林面积230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8120元。主要产业包括运输业、养殖业和大棚种植业,其中新秀西瓜种植已成为我村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目前为止,我村在“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中3类晋升一类村,在新农村建设中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重点村。
二、远程教育深入开展,各项工作稳步提升
自我村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以来,村“两委”班子精诚合力,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不断创造工作新方法,逐步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管理,确保责任到人 明确了村党支部书记李占平为我村远程教育工作第一 责任人,大学生村官刘斌华为站点管理员,各小组组长、致富能手等年轻实干的同志为骨干,层层落实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制定了站点规范化建设目标,用严格的责任制度,规范管理工作人员,有效促进我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创新工作方式,灵活教学方法,确保学有成效 坚持党员干部与群众并重,在学习内容上,坚持党建与科技并重。在组织方式上,采取“五看”,即按照教学计划统一收看;结合会议穿插收看;利用各种培训安排收看;组织生活会集中收看;根据党员文化程度分层次重点收看。在教学形式上,做到“三个结合”,即与当前形势任务相结合;与经常性的主题教育相结合;与实际工作对象需要结合;了解教学对象的需求,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分类施教。
(三)、建立工作制度,健全管理机制,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建立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学习五项制度,健全教学管理机制,做到规范化操作,人性化管理。如实记录远程教育学习记录薄、签到册、讨论发言记录,收集党员群众的建议意见情况,真实反映远程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认真搞好工作经验的总结,积极借鉴其他试点地区的先进经验。定期或不定期的认真总结自己在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中得出的新的经验,确保远程教育工作有序、稳步推进。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难统一。
部分基层干部对远程教育工作了解不多,认识不足,只是站在下级服从上级的角度,被动地去开展远程教育工作,导致一些基层党员群众并没有真正理解开展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目的。部分党员群众觉得远程教育设备是摆设,开展远程教育工作是负担,甚至对收看远程教育节目存在抵触情绪。个别管理员说:“知道有这么多麻烦,要这些设备干什么。”部分党员反映:“远程教育节目谁爱看谁就看,何必那么认真。”甚至有的村党支部书记说:“远程教育在基层用处不太大”。
(二)、是人员难组织。
通过统计,全村外出务工党员占村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增加了党组织组织党员收看远程教育节目的难度。
(三)、是设备难管理。
设备管理的三大矛盾日益凸现。(1)管理员队伍不稳定与上级较高的工作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受村级班子调整、管理员年龄老化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村级管理员进行新老交替,导致工作衔接不畅,极易造成工作被动。(2)设备安全保管与正常运行之间存在矛盾。全县自建站点设备全部安装在村党员活动室,设备安全难以保证。(3)远程教育接收系统和网络不稳定,增加了维护难度,部分管理员受技术能力 限制,难以全面排除故障,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今后的工作计划
1、加强宣传,扩大影响。我们将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在全村党员群众大力宣传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党员群众对远程教育的认识,变要求学为自愿学,想要学。进一步扩大远程教育的社会影响力.2、走访调研,收集需求。通过对远程教育工作的学习与探索,我们将定期走访党员干部,致富能手,及时收集种养大户及各类人群的学习需求,来丰富远程教育的内容。将远程教育逐步提升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农民群众终身学习的一条主要途径。
3、加强学习,注重结合。我们将着力在学用结合上狠下功夫,结合正在开展的争先创优和“学党章、讲党性、弘扬延安精神、推动科学发展”等活动,排出学习内容,做好每月至少2次的集中学习活动。定期向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大棚种植户发放远程教育平台下载的实用技术节目播放单,动员参加个性化学习,切实提高学用结合效果。
总的来说,我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离各级组织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克服各种困难,团结一心、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真抓实干,为把我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做成党的富民政策“直通车”,党和人民的“连心桥”而不断努力奋斗。汇报人:刘斌华
2011年6月
第二篇:洪祥镇刘家沟村2011年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洪祥镇刘家沟村2011年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培训计划
为落实中央、区、州远程办对远程教育工作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目标,进一步深化远程教育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把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培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把群众培养成社会主义新农民,提升远程教育工作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特制定2011年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紧紧围绕“艰苦奋斗建站点,结合需求搞培训,注重素质抓提高,促使农民得实惠,确保工作获实效”的指导思想,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这一有效平台,通过开展切实有效的信息传播和知识传授,确实发挥远程教育站点的作用,探索远程教育培训、管理、使用和评价的长效机制,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形成“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
二、培训原则
采取分级管理和归口培训的原则,有计划地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按照保证质量的原则,根据不同对象,紧紧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进行,把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为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培训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坚持因地制宜,重实际、讲实用、求实效、以点带面的原则,抓好“五好培训”中心的创建和示范点建设工作。
三、整体目标
通过持续不断地开展各级各类远程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增强发家致富的能力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增强我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更加深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培训内容
1、针对远程教育工作人员的远程教育基础知识培训以及区、州、县各级有关远程教育的政策和管理制度培训,使其明确远程教育的深远意义和开展远程教育的紧迫性,使远程教育工作各流程规范化、系统化。
2、针对乡镇技术人员、村终端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培训,使乡镇技术人员提高指导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终端操作人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软、硬件故障的能力,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本领。加强各级技术支持服务,要保证服务人员有良好的服务态度,解决问题及时。终端操作员、管理员要加强对设备的“管、护、用”,保障措施到位有效,要能及时发现问
题,及时上报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保证远程教育教学设施的正常运转,保障学用工作顺利开展。
3、针对乡镇、村教学力量的教学队伍管理、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辅助措施实施等培训,千方百计地把远程教育设施普遍地用起来,持续地用下去,深入地用好,下大力气抓出实效。要使远程教育工作各环节能够有机地结合,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研究激发群众学习热情的方法,提升培训效果,促进远程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要在学用的形式、方法、途径和机制上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在实际中摸索,在实践中规范。要根据新的实践,及早着手,全面进行探索、创新,形成系统的、科学的、具有玛纳斯特色的试点工作经验。
4、针对各级远程教育工作人员的教学信息反馈培训,保质保量的完成“对上回答问题,对下解决问题”的任务。对上回答的问题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要回答如何搞好设备的运行与维护,资金怎么筹措,人员怎么培训,站点怎么用好。二要回答如何建立教学资源建设的长效机制,怎样把行政手段与市场运作更好地结合起来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三要回答如何建立科学的教学与管理机制,建立怎样的制度,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评估办法,保证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坐得住、学得懂、用得上。四要回答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如何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问题。
5、针对广大干部群众的实际需求,加大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引导农村基层干部发扬求真务实、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广泛联系群众,增强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学用情况是远程教育工作的重点,通过远程教育培训提高群众的素质,激发群众的学习热情,丰富群众的生活,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更广大群众接触先进思想,掌握先进技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风尚的形成,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五、培训方式
培训要本着“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的原则,采取专家答疑、现场示范、专题讲座等方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分类分层次的培训活动,满足广大远教工作者和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需求,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积极性。要组织好集中学习,引导好个性化学习,开展好系统化学习。加强与成员单位的协调合作,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优势,把远程教育课堂学习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与当前农村工作重点相结合,与各职能部门各站所政策培训、技能培训相结合,积极示范带领群众学以致用。
五、培训工作要求
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需要,是远程教育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开展各类远程教育培训工作中,一定要让党员干部满意,让人民群众受益。推进农村远程教育工作必须确保学用高效,真正达到“使干部经常受教育、让农民长期得实惠”,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根本手段,就是在各级站点按照年龄、文化、地域、从业类型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理论、科技文化知识、农村实用技术、市场行情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培训。各级站点要选准一两个课题,带动某一产业,连续培训,做出成果,做出特色。在培训工作中一是要按照中央、区、州、县的教学大纲,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实际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计划要实事求是、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对培训学员要进行分类,学员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党员干部及后备干部类,该类别应注重政治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及当前进行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培训;二是为农业生产生活实用需求类,该类别的主要对象是农村党员、科技示范户、致富带头人及农民群众,培训的重点是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农业经营管理知识、农村卫生、科普知识、农产品市场信息和外出打工的基本常识等方面。三是在培训过程中各级站点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各类需求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培训效果。四是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特别要逐步引导培养农民群众广泛的学习兴趣,使对农民群众的培训由“要我学”逐步转变为“我要学”。五是要边培训边实践,要把室内培训与室外发展产业结合起来,要把农业科技知识方面的培训与推动农业产业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具体的项目实施结合起来,帮助群众学以致用;让他们在实际的生产中提高技能,获得效益,增强“学、用”的实效性。六是要搞好跟踪服务。要结合农民群众学习培训、实际运用的困难和问题,做好跟踪服务工作。要在人力、物力、资金、项目上做好服务,跟踪服务要特别注意发挥各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技术和资金优势,确保实施的项目取得成功。跟踪服务责任要明确到单位,明确到人。七是要抓好教学计划的落实,搞好教学培训的评估,提高学用的转化率。
第三篇:大湾村远程教育汇报材料
发挥远教优势 助农增收致富
——连儿湾乡大湾村远程教育学用转化典型事迹
十月,天高气爽,步入大湾村远程教育学用结合示范基地,只见上千亩的党参、黄芪苗长势喜人,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之年。这是大湾村近年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发展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取得的喜人景象。
大湾村地处连儿湾乡西北部,现有14个村民小组,386户,农村人口1698人,现有劳动力933人,党员41人(女5人),耕地面积5500亩,其中粮播面积4170亩。
由于大湾村干旱少雨、自然条件差,群众靠天吃饭,种植的小麦、蚕豆一直以来都是产量低,价格便宜,使全村群众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步履维艰。“农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
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大湾村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方针,以产业调整为重点,以远程教育为手段,带领群众走以扩大党参种植面积,壮大黄芪育苗产业的发展路子,使群众收入大幅提升,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建好站点,党员群众尝到了甜头
村党支部把远程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科学手段,抓住其教学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生动、直观等群众容易接受的特点,积极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工作。为了确保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切实为老百姓服务,在管好用好远程教育方面,村党支部积极想办法,添措施,切实加强对远程教育工作的管理。首先,在制度建设上,村党支部结合本村实际,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大湾村远程教育管理员职责》、《大湾村远程教育课件管理制度》、《大湾村远程教育学习制度》等工作制度。其次,在教学培训上,一方面,按照乡上安排的支部书记和远教管理员的培训任务,积极参加远程教育技能培训,通过对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农村党建工作、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远程教育工作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使远教管理员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增强了做好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信心。另一方面,扎实抓好党员群众的培训,采取以会代训等形式,认真执行每月2次的集中学习和每季度1次示范性学习的培训制度,强化对党员群众技术知识的培训。第三,在为老百姓服务方面。谈及远程教育,大湾村党支部书记牟志权是这样说的:“只要村民有需求,我们就尽量满足,只要村民想学习,我们就搞好服务,只要村民想发展,我们就给予帮助。”正因为如此规范的管理、饱满的工作态度、强烈的服务意识,几年来,大湾村的远程教育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远程教育已经融入了大湾村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尝到了甜头的大湾村农民群众用顺口溜表达他们对远程教育的喜爱:“远程教育是个宝,致富信息早知道。鼠标一点能听课,名师专家能传招。科学技术奔小康,农民心里乐呵呵。”
抓好教学,老百姓学到了技术
大湾村党支部以“搞好培训提素质,提升素质促经济”为目的,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素质和技能为落脚点,结合农村党员群众的实际需求,扎扎实实抓好党员群众的教育培训。为了把工作落到实处,大湾村党支部认真思考,反复研究,采取了四种教学方式,为党员群众学政策、学技术提供帮助和服务。首先,组织党员群众“吃大餐”。就是坚持“政治理论集中学、重要节目全员学、先进典型普遍学”的要求,既有组织地开展教学,也尽量不让教学影响生产生活。灵活安排培训地点,把培训班设在“农家课堂”和示范基地,举办种植技术现场交流会,既方便了群众就近参与,又辐射带动了周围农户的发展。其次,根据村民实际“开小灶”。就是分类施教,抓好不同类别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根据党员群众的不同特点,分层次、分类别、有针对性的设班开展“零距离”培训学习。利用远教助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深化拓展年系列活动,抓好流动党员、流动人口的学习和管理,提升了学习效果。再次,给党员群众派发“点菜单”。大湾村积极开展“点菜”式收集信息,把党员群众想要了解的信息收集、归纳并反馈乡远教办。“做菜”式落实片源,结合群众需求,做到“菜单”内容丰富化。“上菜”式按需播放,满足广大干部群众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第四,结合实际“送快餐”。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如每年结合二月牛羊疫情防治,村党支部适时组织全村养殖农户在养殖大户张德义养殖基地现场开展防疫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全村养殖户养殖技能,确保实现增收致富。
用好远教,产业得到了发展
2009年年初,大湾村党支部在一次远程教育学习会上,为给全村寻求增收项目,村党支部书记牟志权和主任周满斌不辞辛苦在远教网上搜索适合大湾这种干旱少雨的气候类型所适合的经济作物。经过党员群众仔细研讨,认为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非常适合于干旱少雨的大湾村。随后,在村“两委”的协调和呼吁下,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出资近万元从岷县调集党参和黄芪苗发放给部分村民试种植,当年试种的村民实现户均增收250至300元,村民们笑着说,这是远程教育给我们带来的成果。
2010年以来,村党支部多次组织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户及致富 能手观看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相关技术资料,村党支部书记组织5人到岷县学习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技术,并根据田间管理和生产经营的需要,多次聘请县乡农艺师到田间查看指导农民,定期发放科技资料,给农民讲授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科技及操作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从根本上充实了农民的生产技术,依托科技,依托市场,发展以党参、洋芋种植和黄芪育苗为龙头的种植业。按照“政府鼓动、产业推动、市场拉动、能人带动”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种、养大户的带动作用,带头种植党参、洋芋和黄芪育苗,使该村去年农民收入的90%来自于洋芋和中药材。全村122户农户种植党参1280亩,创产值1200万元,950亩的黄芪育苗更是达到了平均亩收入达到1万元。试种成功后,2011年大湾村把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作为党支部抓远程教育学用结合的示范项目,鼓励农户大力发展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利用群众沼气池产生的沼液浇灌党参和黄芪苗,探索生态发展模式。2011年,全村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种植农户达到320户,种植规模扩大到2800亩,因受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预计能实现产值2200余万元。
过去的大湾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村内严重缺水,经济发展先天不足。而今的大湾村,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在全面铺开,洋芋种植已高达2000亩,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种植达2800亩,牛羊养殖规模达到3000余头,预计年内出栏肥猪和仔猪近1000头,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历史回环往复,斗转星移,岁月的沧桑演绎着这片土地上远程教育结出的累累硕果,诠释着大湾村党员群众借力远程教育发家致富的足迹。如今的大湾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环境幽雅、和谐稳定,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大湾村将继续在远程教育致富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扬帆远航。
第四篇:村远程教育汇报材料
***村远程教育汇报材料
一、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乡最南端,东与***县仅一江之隔,南与***长江大桥隔江相望,西与枞阳依江毗邻。总面积9.63平方公里,辖4个自然村,23个村民组,713户,2538人。耕地面积3188亩,农业主导产业为蔬菜,其中有611户从事蔬菜种植,种植面积达25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2%,现有2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是我市“菜蓝子”经济重点工程之一。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本村蔬菜产业,2008年6月,由村“两委”主要成员发起,成立了有386户村民参加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的组织带领下,2008年全村蔬菜种植实现产值22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7600元(同期全县人均纯收入为5469元)。2009年蔬菜种植实现产值2350万元,人均纯收入8320元(同期全县人均纯收入为6048元)。2009年,通过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申报,全村100公顷蔬菜生产基地获得了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其中黄瓜、丝瓜、番茄、辣椒、毛豆等5个蔬菜品种获得了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自2007年以来,我村先后获得了市级生态村、“一村一品”示范村、省专业示范村称号。***蔬菜专业合作社先后获得了市、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信息化建设示范社称号,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获得安徽省安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称号。
二、远程教育开展情况
自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县远程办的得力指导下,我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远程教育工作的安排部署,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高质量运用”的要求,着眼于远程教育的长期性和学用的实效性,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强化措施,规范管理,同步推进硬件、软件建设,较好地完成了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的建设工作。
(一)加强站点的领导和管理
1、领导重视,制度健全。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和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是决定远程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我村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原则,落实领导责任制。成立了由党总支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支部委员任成员的远程教育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站点管理员,明确职责和任务,确保了机构运行正常。为使远程教育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将统一制作的相关管理制度全部上墙,使各项制度一目了然。同时对管理员的职责范围和行为规范做了明确的界定,及时、准确的做好活动记载,对收看内容、信息反馈、设备运行、维修和考勤记录等,逐一登记造册,使站点管理规范化、运行正常化。
2、认真抓好管理队伍建设。一是注重对管理员进行政治理论、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学习,全面提升管理员对远程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二是注重对远程教育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的学习,管理员积极参加县
组织的培训班。在日常工作中反复操作训练,并向兄弟村委会相互学习,逐步提高了操作的熟练性。通过学习使管理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保证远程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为党员干部群众收看节目打好了良好基础。
3、高标准的抓好硬件设施和场地建设。根据上级远程办的要求,统一配备了电视、投影仪、音响等整套远程教育设备,安装了宽带网络、卫星网络。村部建有固定的“党员远程教育活动室”并挂牌,活动室宽敞明亮,可同时容纳近百人。完善了防雨、防盗、防潮,防晒等设施,活动室桌椅齐备,符合教学与管理要求。在网络维护上,严格落实网络管理维护措施,根据远教设备特点,制定了防盗、防尘、防火、防潮等安全管理和日常维护措施,保证了远教工作管理有序。
(二)结合实际,落实培训
1、制定好具体的教学培训计划,保证培训工作正常开展。根据节目播出安排表和干部群众的不同需求,分层次、分内容的指导正确收看,科学地制定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学习培训计划。计划培训主要包括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农村先进适用技术知识、蔬菜种植技术知识、政策法规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科普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市场信息等。按照每月1-2次的集中学习任务,安排集中收看内容和时间,并及时、准确的做好记录。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看得懂、学得进、用得上、干得好,推动农业生产进步和农村经
济发展。同时,我村利用蔬菜合作社的平台,多次进行蔬菜种植培训,请市菜篮办的专家为村民讲解蔬菜种植技术。今年,我村于4月和9月举办了两次培训班,人数达200人。
2、抓好培训管理,确保培训计划的落实。如把远程教育学习培训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视频教学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把远程教育与创卫工作、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广大党员群众宣传文明创建知识,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新面貌;把远程教育站点与农村基层党建、法制教育、农民学校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一站多用”的作用。同时,我村远程教育工作还与发展高效农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为让农民真切地感受到远程教育带来的实惠,进一步发挥远程教育的最大效益,我村多措并举,在收看远程教育节目后,多次组织干部群众到省内各地进行观摩学习,解放思想,实地查看种植大棚蔬菜基地。在春耕时节,为确保农民群众买上放心、优质的农用物资,我村切实发挥“远程教育综合服务站”农资供应主渠道的优势,结合农民群众对农用物资需求的实际,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综合服务站”销售网络,积极参与“远程教育综合服务站”农用物资的选购、储备和配送等工作,确保春耕生产中农用物资的正常供应,并实施零差价销售给农民,为其提供方便、节省资金。同时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形成“合作社十农户+基地+远程教育”发展格局,成立无公害蔬菜基地和蔬菜专业合作社,拓宽了村民增收的路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共带动农
户386户,2009年共带动农户增收267万元,平均每户每年增收6917元,实现了群众致富、集体增收互利双赢。
3、联系远程教育专家顾问团,及时为农民解疑。我村多次与市远程教育专家顾问联系,合办主题活动。市远程教育专家顾问团通过网络在线互动与现场咨询服务相结合,深入我村田间地头指导,与我村远程教育课堂教学相补充,在涉农项目申报、农业融资、财政扶持政策、种植养殖技术、创业辅导、法律法规咨询等方面为农村党员群众释疑解惑。同时还向村民发放了《便民服务联系卡》。
(三)切实加强信息反馈和设备保障措施
一是收集、反馈农村党员干部想看什么、需要什么的信息,明确专人负责,并及时反馈。二是将设备运行期间出现的故障和接受信息状况及时向乡远称点汇报。管理员严格按照接收软件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我村的远程教育工作才刚刚起步,取得了一些经验,但离上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进一步提高和巩固。我们将借这次中组部远程办领导检查指导工作为契机,从加强领导,加强管理,规范建设入手,力争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长期、规范、有效的远程教育工作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远程教育作用,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长期受教育,让人民群众长期得实惠。
第五篇:白家硷素质教育“三个一”工程优秀成果汇报材料
素质教育“三个一”工程优秀成果汇报材料 ——德育特色工作经验交流
绥德县白家硷乡九年制学校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我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指导思想,把德育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紧密结合、加强渗透,密切联系社会、家庭,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拓宽德育工作渠道,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鲜明的德育特色。2014年荣获县“德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现在把我校的管理经验和特色亮点供大家分享。
一、以德育活动为主体,注重体验感悟
长久以来,我们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为主体,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在德育的实践与探索中,我校逐步形成了六大系列教育活动:一是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二是利用班团队会进行礼仪常规教育活动;三是加强体育艺术教育活动;四是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科技教育活动;五是适时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六是不间断的开展主题教育。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三节一会”和“关爱留守儿童”。我们坚持每年举办一届校园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运动会,成立了各种学生社团,如校足球队、校广播站、校合唱团、校象棋班等等,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情操。
校园艺术节至今已举办了十届,以六一儿童节庆祝娱乐活动为主。我们千方百计为少年儿童轻松、快乐地过好节日,周密策划,精心组织,六一期间活动精彩纷呈,如少先队员入队仪式,文艺演出等,孩子们在活动中品尝了成功,体会到快乐。
大秧歌表演
教师大合唱
学生表演 每学期开展全体师生读书活动。为了扩大学生阅读量,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活跃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一位学生与书为伴,养成爱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学校现已开展了四届读书活动。每次活动都有主题,做好了宣传工作,制订了合理的计划,并由教师指导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使学生在读书中增长知识,明理懂事、陶冶情操,享受成长,学会做人、处事、交往,从而在班级、年级内形成好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文化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如读书征文、演讲比赛、经典朗诵、书签制作、读书手抄报等活动。
我校坚持开展校园科技创新比赛活动,如:科技制作、绘画、折纸、手工等,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2014年在省上举行的科技活动中有两位学生获省级二等奖,在县上举行的校园科技作品评选活动中有两位学生荣获发明创作类二等奖。
科技制作
科技作品展
我校结合实际情况举办了阳光体育系列活动,如:大课间活动、体操比赛、运动会。至今已开展了十三届运动会,活动形式多样,径赛有接力跑、50米跑、100米跑,田赛有拔河、仰卧起坐、跳远、跳绳、踢毽子等。另外还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有足球队、篮球队、羽毛球小组、乒乓球班等,积极实施学生集体锻炼一小时活动,吸引同学们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校园内体育锻炼热潮,全体师生显得有朝气、有活力。
运动员宣誓
颁 奖
二、构建和谐校园,关爱“留守学生”
据我们调查,我校“留守儿童”缺乏正常的亲情关爱,思想行为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面临诸多的成长问题。他们缺少关爱,性情孤僻;缺乏督促,学习滞后;生活散慢,安全无保证。卫生习惯差,生活没有规律身体差。于是我们做了以下的工作使孩子们得到了温暖。
(一)、认真调查,健全“留守学生”档案。
为了方便外出务工家长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其子女在校的思想、品行和学习、生活的情况,建立健全“留守学生”档案。学校要求教师准确、及时地掌握“留守学生”父母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经常和学生家长联系。要求班主任对“留守学生”进行跟踪了解、定期家(电)访,及时向他们的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学生”的成长情况,学校、家庭在共同教育中形成和谐关系,使在外务工的家长和监护人能够配合好学校,做好“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
领导与留守儿童家长交流
(二)、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2015年上学期,在学校领导的争取下,乡党委政府给我校20名留守儿童每人300元的生活补助。
发放生活补助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无拘无束,敞开内心世界,去聆听来自于社会真情的声音,去感受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快乐。
学无止境,前进的道路无休止!我们会不断的努力,争取迈上新的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