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把济南饭店建设成为济南金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请示 素材20120324Y
关于济南饭店项目进展情况的说明
五里沟街道办事处:
自春节后正式接触济南饭店项目以来,上海信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就项目的实施做了相关的准备工作。前期对现场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并形成了初步的开发思路,即把这个片区打造成“金融信息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一思路也得到了五里沟街道办事处以及区招商局的认可。
根据上周槐荫区赵副区长领导一行来沪考察,关于加快推进济南饭店项目开发中各项工作的意见,现将该项目前期工作情况、需要协调和调整的事宜以及下阶段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项目前期工作情况
济南饭店,位于济南市经三路240号,占地约42亩,由各具特色的四座古典楼房组成庭院式建筑,房屋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素有“花园饭店”之美称。改造后的规划建筑面积约2.6万多平方米(不含地下车库),总投资约2.8亿元。
该项目主要是对原有建筑进行修建、改建,同时根据需要有部分加建。建成后,该项目将形成以金融、文化为两大主导产业的创意产业园区。我公司有信心将该项目打造为济南市价值最大、品牌最强的首席创意产业地标。
该项目的投资开发,应在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的总体指挥协调下,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市场配置”的模式进行开发,我公司作为开发运营主体与合适的投资商共同成立项目开发公司,对项目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统一招商、统一运营,共同推进园区的开发建设,保证园区的运作品质。
2012年五月,我公司已经完成了济南饭店项目的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根据汇报的精神,我公司进一步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台湾联新国际医疗集团禾新医院、中稷集团、上海润天资本、山东金昌投资等单位商洽入驻事宜;同时,我公司还派驻专业团队对济南文化产业政策环境、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等开展深入调研,对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以期进一步明确该项目的总体定位、功能结构等工作。
二、需要协调和调整的事宜
就该项目所进行的转让应当明确权属、土地性质。目前我公司所了解的情况是:该项目的土地、建筑物均为“山东省农村经济开发服务总公司”所持有,地号为030520001-1,占地面积为23485.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0574.61平方米,用途为商业和办公,土地性质为国有划拨用地。上述土地、建筑物分别被设定抵押担保,其中土地抵押为2000万元、建筑物抵押为5250万元。目前转让所涉及的单位是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两家。
因此,恳请街道办事处协助我公司抓紧明确该项目转让所涉及的标的物和出让单位,以便于我公司作为受让单位进行受让准备工作。
1、该项目的转让若采用买卖的形式,价格不应高于5000万元,且仍然应将贷款延续至少五年。
首先,该项目土地为国有划拨用地,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我公司不是国有企业,是无权获得其权利的。如果,我公司所能受让的只是地上建筑物,那么根据原抵押合同,其价值就是5250万元。
其次,鉴于规划材料中所述,我司所开发的产业园在改造后的规划建筑面积约2.6万余平方米(不含地下车库),总投资约2.8亿元。而我公司所获得的收益主要是租金收入(还会包含一些少量的广告收入和政府奖励返还等收入),若按照2元/平方米.天的租金收益概算,年租金约为2200万元。考虑到递增、通货膨胀、利息及约1.5年的建设周期等多重因素,该项目开发的回收成本预计需要十年。
因此,恳请街道办事处帮助我司协调法院、银行等单位,以降低受让成本而投入更多资金用于开发建设,使项目开发得以尽可能快速和高品质。
2、转让后对该项目所进行的修建、改建和加建应符合国家法规。
如五月份汇报的概念方案所述,为了更好地实现项目定位,该项目需要2.6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目前,项目所在地块的西北角有近20亩土地,其地上主要是违章建筑,且建造质量破败、环境杂乱,与开发目标不符。因此,在方案中,我司提出可以在该位置开发地下车库,并适当加建两到三层建筑作为金融企业办公之用。上述建设需要得到土地、规划等部门的批复方可实施,恳请街道办事处在报规、报建工作中给予大力协助。
同时,据了解,其中现状一号楼所涉及情况尚不为我司所掌握,烦请街道办事处进一步厘清,以便于项目早日实施。
3、给予政策扶持。
鉴于该项目规模大,投资大,我司建议其所享有的优惠政策,在参照济南市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优惠措施基础上,按“就高不就低,上不封顶”的条件适当突破。对重点品牌企业实行一企一策,以便在园区招商中重点引进品牌企业、优质企业;对投资额度大、带动作用强的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更加灵活的优惠政策。项目开发所需要的电力增容、消防等配套所谓大配套工作应由地方政府完成,达到符合项目发展之实际需要。
其次,就项目所引进企业(含“济南饭店”项目管理公司本身)而言,槐荫区人民政府财政给予民营企业的奖励、扶持政策,将同样适用于“济南饭店”项目的项目引进企业(含项目管理公司本身)。
三、下阶段工作时间进度和工作建议
(一)工作时间进度为加快推动项目启动,争取早出形象、早见成效,拟定下步主要工作:
1、签订协议(2012年七月30日前完成)
期间就双方合作事宜进行商务洽谈,经区政府明确项目政策,并正式签订合作协议。
2、组建项目公司(八月底前完成)
由上海信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开发运营主体与合适的投资商共同成立项目开发公司,具体负责园区的规划、开发、建设、招商和运营等工作。
3、完善并确定改造方案(十月底前完成)
在前期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基础上,根据项目实际需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的设计机构参与项目建筑深化设计。通过设计方案国际招标,在多个方案上优化整合,最后报市政府确定。
4、完成项目审批(十一月底前完成)
期间完成项目立项、规划、建筑、消防等各类报批审核工作。
5、拜访相关组织(八至十一月份同期进行)
在项目公司成立后,专程组织拜访相关协会及单位,洽谈商务合作意向。
6、组织意向客户现场考察(八至十一月份同期进行)目前,上海信众投资已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臺灣聯新國際醫療集團禾新醫院、中稷集团、上海润天资本、山东金昌投资等单位与或企业进行了初步接触和洽谈。根据实际情况,拟十月前后组织三个以上的客户团来济南对该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并确定入驻意向。
7、完成搬迁腾空工作,做好开工准备(十一月底前完成)项目内目前还有一些单位,与金融信息服务业的定位不相符合,其搬迁腾空工作还需要街道办事处和有关单位大力支持。
8、项目外围改造和招商工作同步推进(十二月初进场开工,2013年十月底前完成)
进行项目建筑修缮、装饰装修与新建施工,同步开展项目宣传推介和招商工作,确定首批入驻企业。
9、启动内装修(2013年十月至十二月底前完成)
十二月初,首批企业开始入驻园区,并根据各自需要进行内装修。2014年元旦济南饭店金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正式开园。
(二)工作建议政府的支持与协调是项目开发成功的重要保障。为此建议:
1、成立相关组织。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建议由成立由市、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分管领导为组员的项目协调小组,对项目开发中需要协调的工作适时、及时召开协调会。
2、召开协调会议。由分管领导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议,明确各方职责,分解工作任务,特别是对项目政策、立项审批、规划总体指标、房屋产权登记等事宜以会议纪要形式予以明确。
3、开展联合办公。对项目立项审批、规划总体指标、房屋产权登记等工作开展联合办公,以加快项目启动。
4、给予政策扶持。鉴于该项目规模大、投资大,建议该项目所享有的优惠政策,在参照济南市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优惠措施基础上,按“就高不就低,上不封顶”的条件适当突破。对重点品牌企业实行一企一策,以便在园区招商中重点引进品牌企业、优质企业;对投资额度大、带动作用强的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更加灵活的优惠政策。
以上当否,请批示!
上海信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二零一二年六月
第二篇: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1.M50半岛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化及艺术品产业类)
该园区位于宝山区淞兴西路258号,总面积13.4万平方米,2011上半年园内文化企业总营收达8000万元。园区是以艺术设计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由国棉八厂改建而成,占地面积大、建筑风格独特。园区建立了M50半岛1919创意设计工作站,引入杨明洁、潘微、日本文化村等设计师、艺术家和多家设计机构。园区通过聚焦艺术设计、艺术培训等特色文化产业,致力于打造国内重要艺术设计创意园区。
2.新十钢
红坊位于凯旋路、华山路之间,坐拥徐家汇和淮海路两大商圈,毗邻新华路历史风貌保护区,高调诠释“国际文化时尚社区”。曾经上海钢铁十厂工业时代的厂房焕然一新,15000平米的中央绿地广场被红砖厂房围绕,其中B区超过2000平米的活动会场曾上演OMEGA110周年庆典。如今的租户多为建筑设计、文化艺术、传媒、时尚设计、广告设计行业,世界著名的眼镜公司夏蒙眼镜、追求个性时尚的NOVO、意大利品牌fornarian争相入驻。
3.8号桥(其他)
该园区位于黄浦区建国路8-10号,园区总面积2万平方米,上园区内文化企业上缴税收约5000万元。园区是以广告设计、动漫影视制作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目前园区已入驻唯晶动漫、吴思远电影后期制作室等特色文化企业。下一阶段,园区将进一步完善各个公共服务平台功能,积极扶持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
4.田子坊
田子坊位于泰康路210弄,原是上世纪50年代典型的弄堂工厂,由上海食品工业机械厂、上海钟塑配件厂等五家工厂组成。90年代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些工厂效益逐年下滑,有些厂房闲置多年。2000年5月,在市经委和卢湾区政府的支持下,田子坊进行了改造。开发旧厂房2万余平方米,吸引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家企业,并形成了以室内设计、视觉艺术、工艺美术为主的产业特色。如今,田子坊被外界称为“上海的苏荷”。
5.1933老场坊
1933老场坊是老上海30年代的建筑,欧式经典建筑中蕴含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如今丰富多彩的时尚活动为这幢历史悠久的建筑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一系列热力四射的定期活动已经在这里拉开序幕,从派对到演出,从创意市集到话剧沙龙,全新的打造让人耳目一新,更成为了沪上时尚达人汇聚的地标之一。
历史与时代的碰撞,时尚与建筑的结合,艺术与设计杰作的辉映,1933处处彰显独特的魅力。1933非凡的空间、绝妙的体验和汇聚多种创意元素,必将引领上海时尚创意新潮流。
6.上海新天地
上海新天地(Xintiandi·Shanghai)是一个展现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它是以上海独特的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改造成的集餐饮、商业、娱乐、文化的休闲步行街。以中西融合、新旧结合为基调,将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融为一体。它是领略上海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形态的最佳场所。
7.上海仓城胜强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上海仓城胜强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位于永丰街道辖区之内。“永丰”,得名于境内明朝天启年间的永丰桥,自古以来就是万商云集、文人辈出的富庶之地。“永丰”以深厚文化底蕴和众多文物名胜见证了“苏松赋税半天下”的历史辉煌,在镇中千米街道上,分布着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区级不可移动文物登记保护单位81处,著名的大仓桥、云间第一桥、葆素堂、颐园和杜氏宗祠等,仍在散发着迷人的古典魅力。为发展“松江”支柱型影视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8.周庄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古称贞丰里。春秋战国时期,周庄境内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称摇城。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舍宅200余亩捐于当地全福寺为寺,始称周庄,元代中期,沈万三利用周庄镇北白蚬江水运之便,通番贸易,周庄因此成为其粮食、丝绸、陶瓷、手工艺品的集散地,遂为江南巨镇。至清康熙初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
周庄镇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宛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
行程外的文化创意产业园(附)9.创意仓库
苏州河北岸,坐落着一幢20世纪20年代修建的四行仓库。曾经,旧上海四大银行以此为库;曾经,八百抗日将士在此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它沧桑的外表下有着太多的历史积淀、人文底蕴;而今,当推开那厚重的大铁门时,展现在眼前的却是一个截然不同的现代艺术空间:灰色的水泥圆柱整齐矗立,黑色的旧时铁门威严地划分着空间,悬空的灯光楼梯似乎通向未来世界;还有纵横的钢索,错落的空间,锈迹斑斑的索引牌,层次丰富的灯光„„这座有80多年历史的仓库,迎来了它的新生——创意仓库。
10.SVA越界
越界,漕河泾10万平方特大型创意产业园,原址为金星电视机厂。由国际知名建筑机构阿特金斯规划,率先引入OFFICE PARK概念,融合“办公 / 创意 / 休闲配套”三大功能,是目前上海最大创意产业园之一。
11.2577创意大院
国内外知名创意工作室,艺术机构,知名创意品牌代理,艺术家经纪人机构,国际艺术指数办事机构,知名品牌画廊、拍卖行,艺术博物馆,艺术银行,领馆文化机构和交流中心,广告创意制作机构,艺术传播媒体,艺术书店,人才培训机构,艺术院校试验基地及相应配套服务机构和会所等。同时积极引入长期展览展示和发布活动。
12.中图蓝桥
中图蓝桥创意产业园是由中国图书进出口上海公司、虹口区政府、上海市科委联合创立的一所兼有科技园、但突出以文化服务为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园区的主要功能包括规模企业的招商引进、中小企业的定向孵化、服务标准的研发与输出、促进特定文化服务业的集聚等。
13.1919创意码头
1919创意码头,系昔日国棉八厂,该厂筹建于1919年,至今保留了原厂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各式建筑。整个园区占地13.5万平米,合计建设面积14.1万平米。1919•创意码头集合历史与现在,商业与艺术为一体,以码头和滨江景观带作为依托,打造成为北上海创意文化中心。在保留了历史建筑独特风格的同时又引入现代的时尚元素,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
14.名仕街
上海名仕街时尚创意园位于上海市洛川中路1158号,总占地1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000平方米,其中个性化创意、商务办公用房30000平方米、公共服务平台(四个中心、发布厅等)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生活商务配套设施6200平方米。周边交通便利,靠近南北高架和内环高架上下匝道口,地铁1号线延长路站等。
15.创邑•Young
创邑·Young是弘基旗下创邑系列品牌最新力作,项目位于杨浦区新江湾城区域,项目地理位置优越,紧邻被誉为黄金线路的地铁10号线(在建中,新江湾城-虹桥机场),公交线路四通八达,步行10余分钟即至五角场CBD。在不失都市商业氛围的前提下,独享知识杨浦、生态江湾的区位优势与人才资源,在交通便捷的新江湾城生态人文氛围中享受闹中取静的花园式办公。
第三篇: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项目建议书
中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
项目建议书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1 第二章 项目背景..........................................3 第三章 项目基本情况......................................4 第四章 主要建设工程......................................6 第五章 基地招商范围......................................9 第六章 基地功能.........................................11 第七章 基地经营管理.....................................14 第八章 建设资金筹集与经济效益预算.......................16 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8 第十章 结论和建议.......................................20
第一章项目总论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运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包括广告、建筑设计、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电影与录像、数码娱乐、动画制作、时尚生活产品设计、软件及计算机服务、音乐、表演艺术、新闻出版业、电视和广播及旅游、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遗产、休闲旅游、体育等行业。
当前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产值220亿美元并以5%以上的速度递增。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占美国GDP的12%;英国GDP的10%。就业人员各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例分别为20%、10%。美国影像出版等年收入超7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航天业的第二大出口创汇产业。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逆势上升。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总产值近4万亿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北京、重庆两地单位联手合作,拟发挥各自广泛拥有文化创意、产业精英的优势,联合在巴南区惠民街道建设“中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
一、基地发展定位
中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的发展定位是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生产制作、创业孵化、风险投资、文化旅游、贸易物流、信息交流、教育培训、展览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打造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基地主要建设项目为中国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展示交易中心、文化创意产业创业孵化中心、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国际书画家之家、文艺广场及生活服务配套设施。
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将基地打造成为我国文化创意研发企业的集聚区,文化创意成果的展示窗口,文化创意产业的交易中心,文化创意企业的孵化区,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最具创新氛围、最具投资吸引力、最具企业发展空间、最具人文活力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成为新兴文化旅游中心和人们消费、休闲娱乐天堂。
二、基地投资计划
基地计划占地1500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其中中国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大厦10万平方米,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展示交易中心20万平方米,文化创意企业创业孵化中心10万平方米,相关配套服务区20万平方米。
资金投入上,首期投入5亿元作为启动资金,并按照现代企业治理规则,成立专业项目公司,负责基地建设、管理和运行。同时根据项目需要,积极争取政府财政资助、金融机构贷款支持、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等渠道,组织建设资金;在条件允许时,吸收部分社会资金、风险投资基金等筹集建设基金,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三、基地发展目标
中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为基本运作思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创新创业为动力,建立起以市场为龙头,文化创意研发、生产制作、创业孵化、风险投资、教育培训、贸易物流、信息交流、展览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园。
总目标是:力争在2012年前引入、孵化1000家以上入园企业;引入经销户超5000家,年交易额超100亿元;全部就业人员超5万人,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闻名的大型综合性文化产业基地,成为重庆经济新的增长点。
第二章项目背景
《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随后文化部发布《文化产业指导目录》。国家将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这表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是重庆建设“五个重庆”的核心元素之一,是创新与发展重庆市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份。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重庆市人民政府第79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的《重庆市创意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创意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加快重庆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面与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拥有众多的有利因素:
1、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如悠久的文化传统,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独特的人文景观,魅力独具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力资源,广阔的文化市场等。
2、坚实的经济基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消费结构中教育、旅游、娱乐、信息、体育等文化消费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3、我国人均占有自然资源较少,人力资源丰富。文化创意产业以智力密集、知识密集、高附加值、高科技手段、低能耗等优势,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基本要求。
4、重庆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坚实基础。全市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演出经纪机构、文化、影视制作、出版、古玩等单位。IT产业基础雄厚,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都将成为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第三章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中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
2、项目选址:重庆市巴南区惠民街道(镇)
3、拟请项目指导单位: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播电影电视部、国家旅游局、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中国广告协会、中国服装协会等相关组织和团体
4、投资单位:由重庆市工商联创意产业商会牵头,联合重庆蓝设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力中乡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各方投资者,组建基地项目投资公司
5、项目投资额:总投资20亿元
6、建设规模:项目计划用地1500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其中中国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大厦10万平方米;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展示交易中心20万平方米;文化创意企业创业孵化中心10万平方米;相关配套服务区20万平方米。
7、项目主要指标 建筑密度:<35% 容积率:1.5 绿化率:>40%
8、项目功能设计
项目设计以建筑为体,产业为本,创意为魂。项目运作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为基本思路。
最终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生产制作、创业孵化、风险投资、文化旅游、贸易物流、信息交流、教育培训、展览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打造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
9、规划立意
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是一种连接过去(丰富的文化遗产)、未来(文化创意事业)、现在(社会共享的多元文化),以个人创意和产业化的组织形态为核心的一种族群结构,是一种能聚集创意资源的优良社会结构。
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规划,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完善内部功能的同时,坚持特色性、整体性的统一。
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以绿化为铺垫,灵动的水系为串联,产业功能区为线索,道路为框架,生态为理念,市场为中心铺叙全区空间构架,融汇先进文化元素的现代休闲设施,博物馆、科技馆、画廊、艺廊、特色走廊、步行街、影剧院、酒吧、茶室、音乐厅、保龄球馆、网球场、泳池、健身馆、汽车电影等混合组合,使创意人在紧张与放松、压力与兴奋的交替中,激发出最大的创造热情。
第四章主要建设工程
中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遵循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原则,项目功能设计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形成为指导思想,环绕主题,总体规划,分布实施。主要建设工程有:
1、中国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中国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大厦是基地标志性建筑。大厦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主要为各国驻华文化机构、国内外文化创意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服务机构提供办公、商务用房,成为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主办单位将发挥行业优势,协同外事管理部门和驻外使领馆现任和退任文化参赞等权威人士,邀请外国驻华文化管理机构在中心设立办事机构,并为其开展工作提供各种便利。通过他们的影响,吸引各国文化创意企业入驻。
主办单位将协调国家(广告、媒体、设计、服装、影视、图书、建筑)等机构,在中国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大厦设立分支机构,创意策划举办国家级会议、展览、评比等活动,使其成为行业政策发布中心、活动中心、信息中心。
大厦将集聚服务机构,如物流企业、教育培训机构、中介经纪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机构、风险投资机构,成为基地管理机构和综合办事场所。
2、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展示交易中心
展示交易中心是为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产业转化的关键。中心将全力争取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等部门的支持下,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展示交易产品、服务的场所,使创意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文化创意企业和创意族也可通过市场迅速了解国内外消费动态、消费信息、市场发展方向,以市场为中心进行创意创新。
展示交易中心拟建面积为20万平方米,设立8000个展示单位,集聚5000个以上单位在此设点展示产业成果。
展示交易中心配套建设20000平方米博览中心,用于政府有关部门、基地、展览机构及基地企业、个人等举办的各类展览、会议、画展、新闻发布会、产品发布会等活动。
展示交易中心主要交易品种为影像制品、数码娱乐、动画、时尚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图书、演艺经纪、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广播、经纪服务、民族手工艺品和休闲旅游景点、旅游用品等。
展示交易中心在开展实物交易的同时,建设电子商务网站,进行网上交易,形成实物贸易与虚拟贸易相结合的一条龙服务体系。
3、文化创意产业创业孵化中心
孵化中心主要为各类准备创业的个人、新办企业、有创意成果但缺资金的个人提供商务、办公用房,提供融资、入股等孵化服务。
孵化中心将在有关部门支持下,为入园企业争取资金、税收、房租、税费减免的支持,设立孵化企业创业基金,通过多种手段支持、促进企业的发展。
孵化中心将设立为入驻企业、个人提供生产制作的服务场所。如电影电视拍摄、后期制作的摄影棚、编辑线;雕刻、广告制作、喷绘、模型制作;新闻发布、时尚产品发布、商务洽谈的舞台、会议室;实验剧场;印刷、复印服务等,让各类企业、个人享受全方位服务,促使入驻企业健康成长。
4、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学院
为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产业发展培养急需人才,主办单位将发挥自身优势,联合有关大学、研究机构,依托基地资源和重庆高校密集、人才密集的优势,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学院(或依托著名大学在基地设立独立学院或分校),用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培训、产业研究、国际合作交流。
学院建设目标是以大学为基础,连接信息、软件、游戏、创意等各个产业,形成充满了科技、文化气息的科技型文化创意产业园。
5、文化艺术广场及配套服务区
文化艺术广场设置在基地中心,是一个以时尚、前卫、流行为主题的大型游乐园,融合了现代、清新、时尚、高品位的元素,具有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文化艺术广场定期不定期地举办各类露天表演、时尚活动、嘉年华、狂欢节活动(电影节、电视节、音乐节、艺术节、设计节、服装节、画展、主题雕塑等),让入园人群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休息、调整,以激发起创意热情和灵感。本广场将因其灵动、前卫、消费风向标,成为旅游者观光游览的必到场所。
配套服务区主要是为在基地工作人员提供生活、后勤服务保障,如公寓、宿舍、餐饮、健身、酒吧等生活设施;提供知识产权、版权保护、工商、税务、邮电、金融、医疗、物流、行政等服务。
6、国际书画家村
国际书画家村将依托重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巴蜀文化底蕴,吸引中国、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各地优秀原创画家和经纪商入驻,进行创作。
村内将配套建设美术馆、画家公寓、收藏家会所等配套项目。力争将画家村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大型艺术家工作室群落,为游客呈现一个集艺术性、观赏性、体验性为一体的文化休闲特色旅游景点。
在书画家村,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多元化的原创绘画作品,而且能够和创作者面对面的进行艺术交流、挑选、收藏喜欢的艺术作品,充分体验艺术带来的视觉享受。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争取在画家村挂牌成立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庆创作基地。
第五章基地招商范围
中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将依据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创造财富的原则,总体规划入园企业、个人的范围,以周到的服务,一流的硬件条件,完备的基础设施,有利于企业成长的环境,吸引各类创意人才、企业进驻基地。
为有利于入驻企业的发展,基地将按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明确招商范围,初步规划分工业设计、建筑设计、视觉艺术、时尚艺术设计、影视表演艺术、动漫游戏设计、传媒图书出版、创意生活设计、软件及技术服务、古玩及文博、咨询服务、民族工艺品及旅游用品等功能区。
为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主办单位拟联合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中国工业设计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服装学会、中国电影协会、中国动画学会等国家级行业管理机构和社团组织,成立联合办事机构,或邀请这些单位在基地设立办公室(可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开展各类活动,共同促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成长发展。
各功能区的具体分工:
1、工业设计区:包括模具设计、汽车设计、摩托车设计、IC设计、IT设计、手机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等。
2、建筑设计区:包括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设计、环境景观艺术设计、道路桥梁设计等
3、视觉艺术设计区:包括书法、美术、雕塑创作和展示;广告设计、策划、制作、代理;网页设计等
4、时尚艺术设计区:包括服装设计、珠宝设计、美容美发设计等
5、创意生活设计区:包括各种家具、日常生活用品设计及人们生活相关商品的设计和创意等
6、影视表演艺术区:包括电影电视创意制作、演艺创作、经纪等
7、动漫游戏设计区:包括动画、漫画、游戏等的创意创作、制作、传播等
8、传媒图书出版区:包括各类新闻媒体、杂志、图书的编辑、出版、发行等
9、古玩及文博区:包括各类古玩、文博用品展示、交易、拍卖等
10、旅游景区及旅游用品区:包括各类民族手工艺品、特色工艺品、民族服装服饰、旅游纪念品的制作、展示、销售等
11、软件技术服务区:包括系统软件、合约、解决方案,系统整合,系统设计与分析,软件结构与设计,项目管理、基础设计等,成为服务外包的集聚中心
12、咨询策划创意:包括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各类商务、投资、教育、生活消费及其他咨询和策划服务活动以及市场调研、证券咨询、会展服务、市场调查的创意活动
13、相关服务区:包括为文化创意产业服务的印刷、装备、技术、纸张及文化用品,道具、灯光、音像工程、摄影摄像器材、舞台搭建等
第六章基地功能
中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是文化创意产业完成创意研发、生产制作、展示交流、行销、旅游的一条龙服务体系,是有效、便捷、配套服务周全的服务贸易平台。园内汇聚文化创意产业成果,荟萃文化创意商品、服务,形成门类齐全、品种丰富、时尚流行的产品线。
主办单位将充分自身资源和行业优势,争取承办地政府的优惠条件,开展紧密合作,搭建好服务于入驻企业、个人的六大平台:展示交易经纪平台,创意研发孵化平台,时尚潮流发布平台,创意生活旅游平台,人才培训教育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1、展示交易经纪平台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展示交易中心以其强大的政府资源和行业背景,及时发布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法规,汇聚国内外各类文化创意产业成果,提供物流等配套服务,让创意研发者、生产制作者、经纪策划行销者、消费者在场内进行直接交易,最大程度地节约交易资金、时间成本,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文化创意产品、服务集散地。
主办方将建立专业电子商务网站,开展网上贸易,使文化创意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成为全天候贸易服务平台。
创意产品的成功需要经纪公司的推动,一个好的策划就能创造很高的价值。基地将大力培育中介经纪机构,重点培养文化创意产业经纪人、中介经纪机构,通过这些经纪人、经纪机构的作用,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化,把文化创意产业成果变成经营资源,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2、创意研发创业孵化平台
中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将为入驻企业提供人性化管理,实施政府扶持发展的优惠政策。通过全过程、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为入住企业的成长营造最优良空间。基地提供人力资源、公关策划、财务体系、法律事务、战略发展、信息技术、办公后勤保障、融资模型设计、市场营销拓展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完善从政策支持、创业基金、基地配套、产业配套到生活服务的一站式服务体系。
基地将建立广泛的融资渠道,搭建包括政府资金、天使资金、海外资金等为投资者和企业、创业者服务的对接平台,帮助企业和创业者获得项目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通过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租金折股、服务折股等多种方式,为入园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主办方将筹建专业的文化创意企业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公司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会,专项用于相关企业的发展,扶植中小企业的发展。
保护知识产权是文化创意产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主办单位将在国家版权部门的支持下,建立集产权登记、展示、发布、保护、策划、交易、服务结合的版权中心,保护入园企业和创意人的合法权益,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3、人才培训教育平台
中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把将人才培养、引进放在重要位置,以创办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学院为基础,吸引国内外著名大学来园设置分校、独立学院;鼓励大学相关专业博士后流动站与基地企业对接,吸引高端人才入驻创业;引导高校在基地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创办各类教育培训基地,运用人才培养的先进方式,建设复合型、实用型、工程型文化创意人才的培训实习集聚地。
对于中高级文化创意人才,基地将进一步深化人力资源中介服务,建立文化创意人才测评、从业资格管理、中高级人才推荐和猎头等服务项目,以建立市场准入和高效有序流动体制,吸引优秀文化创意人力资源的集聚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
4、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中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将通过构建公共技术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公共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降低企业创业成本。基地将充分利用各方资金支持,搭建通用开发工具平台和购置共享设备,为入驻企业提供一流的技术开发环境;逐步建立图书馆、情报资料室、设计作品数据库、音效数据库、图片数据库、动漫原创图形数据库等,为入园企业服务。基地将注重软环境建设,强化管理,为入驻企业创造舒适、整洁、安全的环境;提供适合入住企业、创业者要求的智能设施,实现全面自动化和宽带、电话系统等硬件设施的共享,包含综合布线系统、网络系统、多媒体通讯平台、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5、时尚潮流发布平台
基地将通过与文化创意界开展广泛的战略合作,每年定期举办重大的文化创意类展览展示活动,每月、每周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潮流发布会,如时尚服装、流行色发布;模特比赛、影视剧新闻发布会;时尚活动举办;新产品发布会等,使基地成为国内外潮流的发布地、媒体和人们的注目中心,成为国内以至国际时尚和潮流的风向标,以塑造起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取得行业的话语权。
6、创意生活旅游平台
为充分发挥中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的功能和作用,使基地的工作、生活与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提高基地的生活情趣和知名度、影响力,中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每年、每月、每周以至每天举办国际最新潮流发布SHOW、模特大赛、选美比赛、新电视(新电影)首映式、新产品展示会、举办艺术大师画展、设计大师画展、设计成果展示活动;
举办音乐节、电影节、电视节,制造流行品牌;
举办潮流艺术讲座,举办各种形式的拍卖会,成为高端产业的集聚地。基地将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创办每年五月前后举办的“中国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大会”,每年年末举办的“中国文化产业年会”,力争使这两个活动成为文化产业界的“奥斯卡”盛典。
基地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国内外设计名师大家、名模、演艺大腕云集,成为潮流的制造者,流行文化的引领者,吸引国内外爱好者、消费者、行销者的广泛关注。最终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文化创意产品消费者蜂拥而至,使基地不仅是文化创意产品的集散地,更是一个时尚之都,一个旅游观光胜地。
第七章基地经营管理
中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作为一项重大文化市场建设项目,要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政府、主办方、入驻企业、各级管理机构以至社会的精心关心和支持,为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商业价值提供完善的外部环境,为进园企业、个人的成功提供全方位服务。
一、基地运作的基本原则
基地运行基本原则是“政府支持、行业集中、市场运作、功能完善”。建立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机制,充分整合优势资源,以文化创意成果产业化、市场化为出发点,风险投资作为发展的助推器,增值服务作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形成,为文化创意产业服务。
主办方将求得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整合国家各行业主管部门和重庆地区人才、信息、技术等优势资源,联合地方政府成立中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区管委会,代行有关管理职能,高效率协商处理各类问题,提出促进事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全方位为入园企业服务。
二、基地的运作和推广
主办方联合有实力的单位,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成立专业项目管理公司负责基地的日常运行、管理。
基地建立经营者、采购者、业主协调机制,帮助消除经营困难,维护市场秩序,营造和谐的商业经营环境。
基地建立市场营销推广中心,综合宣传报道、产业论坛、国际交流、招商引智等各种媒介和手段,通过协同营销,整合传播,加强基地整体宣传,强化基地品牌,打造基地知名度,扩大基地影响力,为入驻企业拓展市场服务。
基地建立商务信息中心,研究跟踪产业前沿动态,为入驻企业提供市场行情、消费需求、动态信息;提供贸易咨询、法律服务、营销策划等支持;建立反欺诈服务体系,维护购销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做好产业辅导孵化工作
秉承“企业的成功,才是基地的成功”的理念,完善企业创业孵化辅导、管理咨询、风险投资及融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通过政府专项资助、租税抵减、费用补贴等方式鼓励入园企业接受培育辅导和顾问服务。积极推动和落实信息提供、短期诊断、个别辅导、观摩会、资助培训、参观考察等各类辅导形式。
精心设定企业创业和经营辅导内容,以提高企业商业运作能力为着眼点,不定期地邀请各方面专家举办财务、营销、工商、税务、外贸、法律法规等培训;研究企业经营解决方案,切实推动企业在运作流程、组织创新、人员发展等方面的进展。
基地建立完善的融资服务体系,通过投资推介和产业说明等机会协助入园企业建立与金融机构、企业集团、投资基金及私人资本的联系渠道,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通过组建基地风险投资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为符合条件的科技型和创新型创业企业提供创业资本。
四、做好入园企业全方位的服务工作
基地建立优质高效的中介服务体系,开展技术和服务贸易、经纪服务。为入园企业在国内外的专利和商标注册提供代理服务;建立成果转让和产权交易中介服务体系;联合有关单位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力度;为企业代办项目申报等业务,协助基地企业申请科技经费、推广基金、贷款、申请融资担保服务。
广泛宣传中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的规划和优势,加强国内外的交流合作,强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招商工作,吸引海内外优秀文化创意研发机构、设计企业进入中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
第八章建设资金筹集与经济效益预算
中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区对发展商、地方政府都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初步测算项目投资的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基准收益率,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在资金投入上,首期由投资单位投入5亿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并按照现代企业治理规则,成立专业的项目建设公司,负责基地建设、管理。根据项目需要,争取政府财政资助、金融机构贷款支持,发行债券、上市融资,扩展融资渠道,组织建设资金;在条件允许时,吸收部分社会资金、风险投资基金等筹集建设基金,确保项目按时按期完成。
1、前期启动。为使项目顺利启动,特邀新加坡金河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香港美星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深圳维业集团公司等境内外企业共同出资组建“重庆蓝设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并特邀重庆力中乡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惠泉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重庆全景设计公司等企业共同承担本项目的前期启动与投融资,为项目整体策划与产业项目规划提供可靠的人、财、物保障。
2、投融资组织。由重庆蓝设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牵头,重庆力中乡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惠泉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紧密合作,组织协调相关的金融和投资机构,按不同的产业项目和投资业主组织社会资本。
3、请巴南区政府、市工商联牵头组织协调本项目的招商。
项目建设目标是通过营造良好的是与文化创意产业成长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环境,培育一大批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具有国际影响的的文化创意产业龙头企业。
到2012年前力争引入、孵化1000家以上的入园企业;培育年销售额亿元以上企业10家;超千万元以上企业100家。文化创意展示交易中心引入各类经销户5000家,年交易额超100亿元。
中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最终将形成超50亿元的GDP,基地就业人员超5万人;每年财税综合收益可达10-15亿元。当整体项目完全成熟运营并持续发展时,财政可支配综合收益可达20亿元以上,并以此带动周边地区停车、餐饮、物流等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提升所在地城市化水平,提高重庆市的服务业水平。
中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的建设,将有力推动 “统筹城乡与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实施与发展,同时在引导民营企业家和民间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方面,具有良好的社会示范意义和巨大的联动发展效应。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建设工期
中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建设期限初定为五年,即从2010年6月至2015年。
二、项目进度安排 1、2010年上半年项目有关单位及主要投资单位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方案取得共识,明确项目建设中合作各方的权益和责任,组建项目运行队伍。
2、与重庆市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实质性接触,尽快与地方政府达成共识,确定建设地点、用地规模、征地等问题。
3、项目工作小组开始进入实质性操作程序,办理项目建设各项手续,尽快办好项目建设的手续。
4、在办好各项手续后,项目进行实施阶段,力争在余下的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2011年正式启动。
三、项目总体实施时间
1、整体可操作性策划:3-6个月;
2、产业项目实施性规划与设计:6-10个月;
3、可实施项目的土地测绘与控制性详规:6-20个月;
4、开发与建设总周期:3-5年;
5、总体产业项目基本成熟:5-8年
四、组织分工
(一)项目分工
1.策划初规:北京城市发展研究所、重庆市工商联创意产业商会 2.项目包装:北京城市发展研究所、重庆市工商联创意产业商会、重庆蓝设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全景设计公司。
3.项目组建与前期投资:重庆市工商联创意产业商会、重庆蓝设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力中乡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4.项目融资:重庆蓝设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力中乡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惠泉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5.项目投资:《 新渝商公社》各业主单位。
6.测绘详规。本项目的土地1:500的测绘、土地评估、控制性整体详规由巴南区政府实施。
7.公共设施:公路与道路、市政设施、文化广场、民俗博物馆、水电气通讯网络及市政管网等相关公共基础设施由市、区政府投资。
(二)项目领导、监督、实施与管理
1.拟请中共重庆市委统战部、巴南区政府、市工商联共同组建中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领导小组。
2.中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拟为:中共重庆市委统战部经济处、重庆市工商联经济部、巴南区政府办公室、巴南区城乡建设委员会、巴南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巴南区规划局、巴南区交通局、巴南区农业、巴南区招商局、巴南区文广新局、巴南区旅游局、巴南区惠民街道办事处、北京城市发展研究所、重庆市工商联创意产业商会、重庆蓝设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力中乡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
3.本项目实施由巴南区政府和领导小组全程监督,项目设计、项目规划由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审议,报请巴南区政府和领导小组审批。
4.拟在中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领导小组下设:重庆惠民巴渝风情文化小镇开发建设管委会。管委会主任由巴南区政府领导担任,常务副主任由惠民街道主任担任、执行副主任由市工商联创意产业商会会长和重庆蓝设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担任。并由惠民街道(镇)、惠民街道(镇)各行政村、市工商联创意产业商会、重庆蓝设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组成管委会日常工作机构,负责本项目的日常事务和实施。
第十章结论和建议
中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科学发展观的实际体现,具有良好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项目优势明显。
项目充分发挥了国家、地方政府、投资单位的积极性,实现了社会、文化、经济的和谐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投资收益率较高,投资风险低,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好项目。
1、中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区是一项综合性项目,对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地方经济建设也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项目设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超前性、可行性和独特、高起点的特色。
3、项目选址重庆惠民街道属重庆市“一圈两翼”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布局中一圈内的东部经济发展区——茶园组团、巴南区环樵坪经济区、高速公路经济带范围,具有区位优越、资源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市场优势,具有合理性。
4、文化创意产业是极具市场潜力、有远大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开发这个项目会给合作各方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5、中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与聚集丰厚人才、智慧、技术、产业、资本、经营理念等优势资源的《新渝商公社》配套建设,相得益彰,将有效地发挥源优势,成为重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建设运行中要注意的问题:
1、基地的生命力在于政府、企业、团体上下贯通,相互配合;投资、服务、营销、物业等各环节左右贯通;内容研发、生产加工、发行营销、中介代理、政府服务各环节全力合作,相互启发,才能产生巨大的创造活力。
因此在基地建设的同时,要积极通过重庆市委、政府争取向文化部申报成为“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的试点单位,在政策上取得实质性支持。
同时要积极争取新闻出版总署、广播电影电视部、国家旅游局、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中国广告协会、中国服装协会等组织和团体的支持,通过创办、承办国家级、国际性的重大活动,打造产业高地。
全力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和组织的支持,组织好“中国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大会”和“中国文化产业年会”的组织工作。
2、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特征是生活和工作结合,产品生产和消费结合,有多样化的宽松环境,有与世界密切的联系。
为此基地要满足文化创意人才工作、学习、生活、娱乐需要,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重视技术创造(发明能力)、经济创造(企业家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掘知识经济的潜力。
3、最富创新活力的地区,也是科研、文化创意人才各得其所的地方。基地要对多学科人才进行有机整合,创造有专业化分工,文与理、设计与制作、创意与营销等交叉融合的良好氛围,使之在不同思想、学科的碰撞中激发灵感。
4、为有效开展基地建设和营运管理,所在地政府应大力支持基地建设和发展,鼓励项目运作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并比照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提供各项财政、资金、政策和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支持。
项目初规:北京城市发展研究所
重庆市工商联创意产业商会
策划主持:北京城市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戴效能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五日
第四篇: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概述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概述
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大特征是集聚发展,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则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载体。自北京、上海率先建立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来,其他城市纷纷依据自身优势和产业特点加快园区建设,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尽管园区规模和发展模式大相径庭,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确实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我们有必要对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做出宏观的扫描,总结其中的利弊得失,为今后的园区建设提供一些针对性建议。
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源于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提出。创意产业最早兴起于英国,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政策性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1998年英国政府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集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两个概念于一身,涵盖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经济活动,即能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高度的经济价值,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
目前,我国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各地根据其产业优势和发展需要分别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分类。北京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82个行业小类和6个行业中类纳入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上海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划分为研发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传媒创意、资讯策划创意、时尚消费创意五大重点行业,涉及国民经济统计中的38个中类行业,55个小类行业。杭州在《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中将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层划分为信息服务业、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艺术品业、教育培训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等8个行业,涉及92个国民经济代码小类。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7)》中将文化创意产业划分为影视文化类、电信软件类、工艺时尚类、设计服务类、展演出版类、咨询策划类和科研教育类八大类,21中类,涉及80个国民经济行业小类。近几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取得较大成就。2008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保持了稳步增长,涌现出一批增长速度快、自主创新能力强、市场应对有力的创意企业,这些创意产业的骨干企业在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平均达到79.23%,平均利润率达到31%,成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中坚力量。2009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更是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上半年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增长率达到17%,远高于7.1%的GDP增长水平。就文化创意产业的某些行业来说,2008年,中国电影产量达到406部,跻身世界前三名;电影票房攀升到创纪录的42.15亿元,同比增长8.88亿元,首次进入全球电影市场前10名;出版物印刷业销售产值976.9亿元,企业利润总额已达50.2亿元;网游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83.8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76.6%,同时还为电信、IT等行业带来高达478.4亿元的直接收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发展特征之一是产业集聚发展,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则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载体。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主要构成包括文化创意方面的企业、提供高新技术支持的企业、国际化的策划推广和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以及从事文化创意产品生产和经营的公司等。这些相互接驳的企业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集群发展,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条,对提高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都具有实际意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种地方根植性网络,一个关键性特征就是内部个体、企业、供应商、顾客以及其他机构间的互动、互补,通过给予产业区内个体和企业广泛的尝试机会、降低创新成本与风险、增强集体学习机制、扶持企业衍生,赋予产业区创新活力,最终形成地方化知识和能力体系,这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自上海、北京两地最早发展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来,各地纷纷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创建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对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资源的综合多样利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综述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如火如荼的展开着,各地依据自身优势和实际情况纷纷创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吸引创意企业形成集聚发展的态势。本文选取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明显资源特色优势,并且政府明确提出要鼓励、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10座城市为例,分析我国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状况。这10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成都、天津、青岛,它们也是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好的10座城市。
(一)园区发展总体概况
自2005年以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从起步增长步入稳定快速增长的新阶段。2007年9月北京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市“十一五”期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标志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统计,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占GDP比重从2004年的10.1%增长到2008年的11%。2009年1至9月份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产值915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11.8%,从业人员达到102万人,同比增长37.2%。北京在“十一五”规划中拟定了35个文化创意集聚区。截至目前,北京市已通过认定挂牌的集聚区有21个,代表性园区有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北京798艺术区、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等。这些园区汇集了近万家文化企业,所形成的收入和税收以及带动的就业占据全市文化产业总数的绝大部分,并呈现出向周边辐射的态势,从主城区拓展到了13个区县,吸引一大批龙头企业相继入驻。从产业规模看,据初步统计,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规模以上近8000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13.7%。2006年首批认定的10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入
驻企业4687家。2006年园区企业营业收入为478.5亿元,利润为48.8亿元,上缴税金18.5亿元。
北京798艺术园区
在北京的东北角,有一个以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厂命名的艺术区,这就是798艺术区。它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原为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面积60多万平方米。
目前叫798艺术区的这片厂区,是原电子工业部所属706、707、718、751、797、798等6个厂的区域范围。从50年代末到1964年,这个区域曾经叫做“718联合厂”,全称为“国营北京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上说的6个厂是联合厂的分厂。1964年,这6个厂开始独立经营,由联合厂一家一下改变为6个厂,直到2001年。2001年,除了751厂以外的5个厂与华融资产公司(控股)与751厂联合组成七星华电集团,统一管理这片区域。
从2001年开始,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集聚798厂,他们以艺术家独有的眼光发现了此处对从事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一变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现今798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并已成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
中国(怀柔)影视基地
中国(怀柔)影视基地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东邻密云,南接顺义,西临101国道2公里,距北京45公里,距首都机场25公里,京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中国(怀柔)影视基地以中影集团电影数字生产基地为核心,将其周边1公里左右范围作为集聚产业发展的核心区,范围包括杨宋镇建设区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5.6平方公里;核心区外围是影视基地辐射区,范围包括庙城镇、雁栖镇、怀北镇、怀柔镇的部分区域和怀柔新城一部分区域。
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
位于德胜科技园区内、总体投资近3500万元。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结合首都的资源特点及功能定位提出的工作理念。DRC(设计资源协作)以政府宏观政策为指导,以北京科技研发与设计创新综合实力为依托,以企业和设计机构为服务对象,通过优化配置首都丰富的科技与设计资源,构筑市场化的资源共享模式,为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和设计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促进设计机构专业服务能力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北京市十个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
作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最早的上海市,已经成为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最迅速、总体实力最强、产业形态相对成熟的城市之一。2006年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创意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成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纲领性文件。2008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环境下“逆市上扬”,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为3413.55亿元,总增加值为1048.75亿元,比2007年增长18.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66%。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上海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高城市创新活力的新增长点。上海的文化创意园区恰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产业领域涉及研发设计、建筑设计、咨询策划、文化传媒、时尚消费创意等几大类。从2006年起,上海市政府共认定4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截至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达81个,代表性园区有田子坊、8号桥、、莫干山路50号等,总建筑面积250万平方米左右,入驻企业超过4000家,从业人员8万余人,累计吸引了近70亿元社会资本参与集聚区建设。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也较为迅速,它4个国家网络游戏和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之一,已初步形成了以网络游戏、动漫、手机游戏和与游戏相关的产业链。为保持文化创意产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像抓汽车产业一样抓动漫产业”。截止2008年底,广东全省已建、在建和规划待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67个,入驻企业4000多家,园区数量
和入驻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各省市前列,其中广州市占据了34个,如滨水创意产业带、荔湾广州设计港、天河国家网游动漫产业基地、从化动漫产业园等。这些园区大致可分创意设计(含动漫设计)、展示交易、旅游休闲和工艺制造四大类,其中,创意设计类(含动漫设计)占主导地位。
1933老场坊
位于上海市溧阳路611号,由宰牲场改造而成。“老场坊”建于1933年,由英国建筑大师巴尔弗斯设计,由沪上知名的余洪记营造厂建造完成,建筑面积达2.63万平方米,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宰牛场,也被称为现代化程度最高的远东第一宰牲场。这位英国建筑师当时在全世界共设计了3座风格相近的宰牲场。如今,在纽约和伦敦的两座建筑已经拆毁,上海这座就成为仅存的“硕果”,保存再利用成为一个创意的空间。
田子坊
田子坊位于中国上海市泰康路210弄。泰康路是打浦桥地区的一条小街,1998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马路集市,自1998年9月区政府实施马路集市入室后,把泰康路的路面进行重新铺设,使原来下雨一地泥,天晴一片尘的马路焕然一新。在区委,区府的领导支持下,泰康路依据打浦桥地区的功能定位开始实施特色街的工程
上海8号桥
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卢湾区建国中路8-10号,占地7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园区由20世纪70年代所建造的上海汽车制动器厂的老厂房改造而成
莫干山路50号
是上海最具规模和质量的当代艺术社区,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不断地有画廊、设计公司、艺术机构和艺术家迁入,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氛围。M50是莫干山路50号的简称,原来是上海春明粗纺厂,位于苏州河南岸半岛地带,占地面积35.45亩,拥有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41000平方米。为近代徽商代表人物之一周氏的家庭企业一信和纱厂。解放后更名为信和棉纺厂、上海第十二毛纺织厂、上海春明粗纺厂。
2002年被上海市经委命名为“上海春明都市型工业园区”,2004年更名为“春明艺术产业园”。2005年4月被上海市经委挂牌为上海创意产业聚集区之一,命名为M50创意园。
深圳市很早就提出了“文化立市”、“创意深圳”的口号,积极构建“创意设计之都”,在巩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源地”地位的基础上,加大对影视动漫制作、印刷、传媒、文化旅游业的投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正逐步走向高端化。截至2008年9月,深圳市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0个,其中田面设计之都创意产业园、怡景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等。深圳市现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的经营主体以企业为主,仅3家由政府管理,其他均以企业为主体进行营运管理,民营企业已成为深圳市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的主导力量。
田面设计之都创意产业园
园区位处深圳CBD核心区,由原田面工业区旧厂房改造而成,占地面积1.5万平米,建筑面积5万平米,项目总体分两期开发建设,先后于2007年5月和2008年12月开业运营。由目前国内最大的工业设计产业链整合与运营服务商灵狮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独立投资运营。园区定位为以工业设计为主的创意产业园,打造具有创意设计、研发、制作、交易、展览、交流、培训、孵化、评估及公共服务等综合功能的创意设计文化产业园区。
怡景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
深圳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位于罗湖区,共占地面积42,000平方米。是中国唯一一家完全依托广播电视媒体市场运作化的国家级动漫画、游戏产业基地。深圳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 的建成,五年来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10年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国家最佳动画产业基地”。深圳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依托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强大的整体资源优势及条件完善的软、硬件设施,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引进国际培训机构、投资建设公共服务性技术平台,吸引国内有原创、有实力的动漫游戏企业,促进中国的企业生产出更有竞争力的原创品牌。
杭州市在2007年党代会上提出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目标,并于2009年5月颁布实施《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年-2015年)》,这标志着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08年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579.86亿元,高于全市GDP增速6.6%,对GDP增加的贡献率为13.2%。其中八大重点行业实现增加值351.05%亿元,同比增长19.39%,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0.5%,比2007年提高0.6%。杭州市目前已创建较为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9家,正在规划建设15家,总建筑面积达200万平方米,有11家被列入浙江省集聚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占全省的三分之一,这些园区的建成使用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集聚企业500多家,合同引进资金10多亿元。
LOFT49
位于杭州杭印路49号。古老的拱辰桥边,运河缓缓流过,运河岸上的梧桐疏枝,在冬阳下面,像一幅淡雅的风景画。站在杭州拱墅区政府办公楼上,看得到运河对岸,一批老企业厂房都沿运河陈列,距运河稍后的一片黑顶房子,就是“LOFT49”所在地。这个区域曾经聚集了杭一棉、杭州第一毛纺厂等10多家原来的大型国营工厂,上世纪90年代前,这里曾机器轰鸣。与许多大城市一样,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城市功能的转变,这个区域衰落
了。如今,这个聚集了近20家艺术和设计公司的创意区,像是这个外观朴素的区域开出的一朵奇异之花。
凤凰·创意国际
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创意路1号。它由原来的转塘双流水泥厂改造而成,总占地面积323亩。该项目将打造成为集创意产业办公、创意产品展览展示、时尚消费与休闲等为一体的时尚新地标和创意产业制高点。
丝连166
“丝联166”创意产业园区是由原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的旧厂房部分改造而成,该厂房建于上世纪50年代,占地2万平米,是省内第一个锯齿形厂房,是杭州发展工业特殊历史时期的标志之一,去年底已被认定为杭州工业遗产保护单位。“丝联166”依托运河历史文化和铁路遗址公园等现有资源,融合科技与艺术,打造一个集休闲观光、收藏出售于一体的创意基地。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墙壁还保留着各个时代的标语。马路上穿着制服的工人与打扮时尚前卫的参观者相映成趣,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在这里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
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2006年南京市政府颁布实施《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发展建筑设计、广播影视、工艺美术、计算机软件设计、动漫游戏、广告设计、时尚设计、表演艺术、出版发行、工业设计十大行业。仅2009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大口径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59.88亿,占GDP的9%;小口径文化产业增加值61.66亿元,占GDP的3.5%。四年来文化产业增加值始终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全市目前已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41个,拥有数个国家级的动漫基地和园区,已连续两年扶持文化产业项目53个共约1891.8万元。代表性园区有创意东八区、南京1865等,其中创意东8区荣获2007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奖。
创意东八区
创意东八区是南京市“十一·五”规划都市型产业园区十大重点推进项目之一,也是南京市发展壮大创意产业的开篇之作。2006年初,1期在南京市经委、白下区政府的合力支
持下,是南京市人民政府、南京顺天实业公司联合打造的江苏首家都市型产业园区和省级重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被评为“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也是南京市发展都市型产业园区十大重点推进项目之一。
园区位于白下区月牙湖畔,风景秀丽,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对园区进行统一的规划、改造、招商及运营管理;建成后形成占地6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创意园区,计划吸纳150-200家创意企业,实现5000人以上的知识型人才就业
南京1865
南京1865创意园区位于南京东南部秦淮河畔的晨光集团,前身是清朝洋务运动期间的金陵机器制造局,有着中国“民族军事工业摇篮”之誉。1865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后,两江总督李鸿章移署金陵。为了强固国力,壮兵利器,投巨额银两,将苏州洋炮局迁来南京,在城南扫帚巷一带拆民房圈地,建造厂房数十间,其中有机器正厂、左厂和右厂、炎铜厂、木工大厂等,成立了金陵机器制造局。这里的一切建筑都被涂上浓厚的“兵工厂”色彩。
2009年成都市正式印发实施《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并提出到2012年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鼎立之城”。成都市重点发展传媒、文博旅游、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学与艺术品原创、动漫游戏和出版发行等七大行业。从2004年到2008年,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收入从232.54亿元提高到595.62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市经济增速,在新兴产业三大主体产业中排行第二,也成为新兴产业中吸纳就业
能力最强的两大产业之一。目前成都市已建成或在建主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13个,代表性园区有画意村、红星路35号、浓村国际艺术村等。
画意村
画意村位于三圣街办万福村荷塘月色景区内,总占地35余亩,通过流转土地和利用闲置荒坡,由政府出资修建了24幢具有欧式建筑风格的乡村别墅,每幢别墅建筑面积180-200平方米,别墅的使用功能主要以绘画艺术为主,并兼顾办学培训。目前,已有22名知名画家先后入驻画意村并在此创作,有的画家已经创作出高水平作品。入驻的22名画家中分别来自成都市区、乐山、眉山及安徽等地的各大专艺术院校、各专业书画院,其绘画类别为国画、油画、版画、书法,画派风格人物、山水、花鸟等俱全。所入驻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占有一定的比例,入驻画家总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较强
红星路35号
根据国家“开发中国西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指导思想,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由文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斥资,对位于成都市红星路一段35号的原军区7234印刷厂厂房进行改造,以空间折点为理念,打造出中国西部首个文化创意产业园“红星路35号”。
浓村国际艺术村
位于成都武侯大道的浓园国际艺术村是一片孕育艺术的自由的精神土壤,这里的幽静与平和仿佛一个世外桃源。创作本身不仅是对生命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同时也需要一个孕
育艺术创作的环境,如果说,艺术家的造诣来自于作品的不断进步,那么浓园所唤起的正是创作者艺术生命的自我生长
除上述几个城市外,天津、青岛、重庆、西安、长沙、苏州、昆明、大连、石家庄、沈阳、济南等城市近年来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就。
(二)园区发展模式
目前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从形成的原动力及其功能方面来看,主要分为政策导向型、艺术家主导型、开发商主导型、资源依赖型、成本导向型及环境导向型六种。1.政策导向型园区
政策导向型园区是指政府规划建设或大力推动并进行统一管理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是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重要方式。政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时,会通过政策调控、城市规划、关系协调等措施,营造有利于集群化的生态环境、经营氛围和产业链条。政府导向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一般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良好的政策支持、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特定的园区发展方向。政府利用中心城区闲置的旧厂房或旧仓库加以改造,或新建一块区域进行规划,集中发展某类型文化创意产业,大量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为企业搭建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实行招商引资特殊优惠政策,吸引行业内重点龙头企业人驻,最终形成集聚区。但这类园区也具有不可避免的劣势,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管理园区会导致市场的调节作用较难发挥,管理者与企业缺少对话,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近几年来,我国各地政府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都相继规划和建造了一系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北京市规划了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中国(怀柔)影视基地,杭州市政府规划建设了“杭州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昆明市也着力打造14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艺术家主导型园区
艺术家主导型园区是指艺术家自动聚集和自动孵化后形成某个产业集聚后由政府或开放商统一管理,政府对已经形成的园区进行合理和有效的指导管理,把握好艺术生产社会标准效益,引导园区有效发展。这是创意产业园区最早的开发方式,得益于艺术家们专业知识的储备,园区的文化艺术价值在开发中被深度挖掘并凸显出来。艺术家开发力度十分有限,而且没有房地产开发和市场运作的相关知识,同样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实际运作中的帮助。但这类园区的弊端在于政府或开发商介入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原有的生态平衡,高涨的房租等导致一些入驻企业的退出,或与创意产业无关企业的进入。北京798艺术区、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上海M50、成都蓝顶艺术中心、深圳大芬村等都是此类园区。北京的798艺术区是由民间艺术家自发形成的。1995年-2001年期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教授租用了798工厂的闲置车间作为大型雕塑创作的场所,798艺术区由此揭开序幕。随后,798艺术区渐渐吸引了大批艺术家。2002年前后是艺术家进驻798艺术区的高峰时段,许多著名艺术家纷纷在此创建艺术工作室,使艺术区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798艺术区作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象征,大大提升了北京的城市形象。3.开发商导向型园区
开发商导向型园区是指由开发商投资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一般由资本雄厚的民营企业或
私营企业对园区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这种发展模式不仅操作方便、适用面广,而且节省人力物力、效率高,具有较好的市场调节作用,比起艺术家主导型的更易产生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开发模式往往追求单一的经济效益,很少考虑社会效果和文化效果。开发商迫于资金压力会引进一些非文化创意类企业入驻,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需要政府的规划和专家的指导。南京1912街区、创意东8区、上海8号桥、杭州乐富•智汇园等都是民营资本投资建设的。杭州乐富•智汇园是由一家房地产商将标准厂房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整体形象包装,吸引创意设计类企业入驻,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集聚。4.资源依赖型园区
资源依赖型园区是指根据资源富集情况来确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立。其中一类是依赖周边高校的学术、科研、人才资源,依托高校建立文化创意和产业园区,借助高校的学术、科研资源,将其迅速转化为创意产业资源。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创新园、杭州之江文化创意园、深圳大学3号艺栈等都是依托周边高校建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是全国第一家依托大学建设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园内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园中园,积极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转化。另一类是依赖附近业已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共享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资源,利用公共技术和孵化服务平台。北京的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及成都数字娱乐产业园等,都是通过在原有高新科技产业园的基础上中加入一种新的要素或依托原有资源拓展新的产业领域,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打造新的产业链条,形成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效应。5.成本导向型园区
成本导向型园区是指创意企业或个人最初基于节约成本或资源共享而自发汇聚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或者以行业内龙头企业为核心主导,集聚一批中小企业发挥规模效应。这类园区一般集中在距离城市中心较为偏远的地区,既有适合创意产业创作的空间,也有低廉的房租。企业在特定区域集聚一般是基于成本导向的考虑:共享基础设施以节约成本,贴近客户以节约交易成本,互相交流以节约研发成本,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也会带来成本的下降。但是这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同质化程度较高,易造成重复建设,形成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成都的浓园国际艺术村、北村艺术村、苏州的动漫产业园区都是成本导向型园区。以杭州的LOFT49为例,2002年美国DI设计库中国公司最先发现并租住,吸引其入驻的重要原因是其低廉的租金,此后这里吸引了大批设计类企业,自发形成一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6.环境导向型园区
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配套设施,悠久的历史文化,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及宽松、自由、活跃的环境,这些因素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生存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重要条件。一些被遗忘的老厂房和旧仓库也是城市文脉的一部分,曾经创造过辉煌,融入文化创意产业的“新生力量”,改造旧的厂房和仓库能够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是目前我国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创意人才一般追求自由、宽松的环境。美国经济学家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认为,一个能够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地区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和宽容(Tolerance),即城市环境开放的、多样化的、有活力的地区在建构、吸引创意人才方面更具优势。
当然,上述六种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模式没有严格的划分界限,当条件成熟时可能会发生模式转换和混合。例如艺术家由于创作灵感形成的集聚区,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被政府或开发商接管,由于租金上涨和创作环境改变,艺术家们出于成本的考虑或环境因素被迫离开原有园区,寻找成本导向型或环境导向型园区。但是,单一的园区发展模式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弊端,政府、开发商或艺术家主导的产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应当探索建立新型的官产学结合的“铁三角”模式,努力搭建互利共赢的、具有良性循环功能的和园区自身特点的“食物链”和“生态环”。澳大利亚的昆士兰科技大学(QUT)的创意产业园区(Creative Industries Precinct-CIP)是一个典范。CIP是澳大利亚第一个由政府与教育界共同为发展创意产业而合作的项目,投资六千万澳币(其中一千五百万澳币由昆士兰省政府资助),耗时三年建造,于2004年五月正式启用。这是一个由产官学共同合作而形成的园区,不仅试图培育澳洲的创意产业人才,同时运用其学术资源与官方关系影响着澳洲在创意产业发展上的走向。
(三)园区发展特点
纵观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近几年来的发展,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不少地区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总体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园区发展速度快,数量多。自2005年以来,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迅猛发展,数量不断增加。仅上述10座城市规划建设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近300家,而达到这一数字不过用了四五年时间。全国各地大兴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之风,这一方面说明全国各地重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下大力气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使文化创意产业在短时间内形成群体竞争优势和集群效应。但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不少地方政府过于重视有形的园区建设,可能忽视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无形支持。
二是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除政府给予直接和间接的投资外,各种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以及社会团体等纷纷投资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杭州市政府规划的“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例,其中西湖创意谷、之江文化创意园、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西溪创意产业园、白马湖生态创意园产权性质为国有,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为集体投资,创意良渚基地为民营资本投资,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及下沙大学科技园为国有、民营合资型。
三是入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企业以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居多。中小企业在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自身资金和资源能力有限,往往被产业园区低廉的租金和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所吸引进而入驻园区。据上海创意产业中心对上海市首批挂牌的75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110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民营企业34家,占总数的30.91%,私营企业47家,占总数的42.73%,而国有企业仅4家,占总数的3.64%。国有企业由于种种原因缺乏活力和创意,在创意企业中占据很小的比例,而民企和私企规模小、灵活性好,聚集了较多的创意类人才。可以说,中小型民营企业或私营企业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三、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形成和发展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提供创意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种信息、人才、发明和市场需求,由此把相关的各种企业、研发机构、大众传媒、工作室、艺术家俱乐部、服务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等组合在同一个空间。这样不但降低了开发的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形成许多新的生产力组合,有力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但是,应当指出的是,目前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各地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集群发展的唯一模式。产业园区只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之一,但目前其他发展模式尚未形成。单一的园区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文化创意创意产业的发展,但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虽然它在促进园区内部产生集群效应,具有外部竞争性。但相对来说,这是一种静态的竞争力。它们与园区外部及其他行业的互动性较差,促进效果有限,而且很难与周围社区居民产生交互作用。文化创意产业包含的范畴是极为丰富的,产业内各行业的发展模式各不相同,单一的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很难适应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发展需要,多种模式共存才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最终选择。其次,不少产业园区的功能和定位不清晰,重复建设严重。大多数产业园区遵循政府导向的模式,盲目跟风建设,缺乏领军式的企业,缺乏特色。纵观各地已建或将建的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形态相似,势必造成集群的资源分散和产业的恶性竞争,最终不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的现状是只要一谈到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动漫和数字娱乐,各地的动漫产业园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仅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规划的各类动漫基地多达42个,而真正产生集聚效果的不多。
最后,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不明显。园区内集聚的文化创意类企业数量少,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局限于地理空间意义上的集聚,而非产业集聚,没有形成完整地产业链。同时,不少开发商主导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迫于盈利的压力,放宽园区的进入门槛,允许一些非创意类企业进驻,这将导致园区内文化创意生态环境被破坏,起不到产业集聚发展的效果。
针对上述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我们从两方面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从宏观政策层面上来讲,首先,政府应当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植力度,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园区建设和准入制度。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更要重视质量,通过政府授权挂牌的形式可以有效保证真正的创意企业入驻,而淘汰那些非创意企业,维护产业园区内的生态平衡。其次,政府应当完善园区的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我国的创意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资金、信息、管理经验和业务渠道,独立生存能力不强,这些特点决定了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撑,政府应当在税收、融资、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适当优惠和扶持。
从微观操作层面来讲,第一是要坚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特色。要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创意产业园区,必须对园区的功能和特色有明确的定位。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往往集聚了数十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园区的定位必须坚持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避免同质化和恶性竞争,这样才能有利于各园区的健康发展。第二是加强园区内中介机构的作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绝非单纯地理和空间意义上的集合,而应的是互相联系、竞争合作的网络,中介机构是园区内
企业之间形成竞合网络的纽带。通过中介组织可以使企业之间交流合作增多,从而形成良好的竞合网络,吸引更过企业的入驻,推动园区不断发展。第三是构筑园区内完整的产业链。园区内部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中介组织最大限度的整合共享资源,形成创新能力和创新网络,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链条,并产业链条形成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和合作,实现园区整体外部竞争力和产业实力的提高。
总的来说,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一条必由之路,但这条路怎么样才能走得好、走得远,还需要学界和业界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指导。
第五篇: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概述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概述
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要载体和依托,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国内各城市纷纷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园区的发展模式可分为政策导向型、艺术家主导型、开发商主导型、资源依赖型、成本导向型及环境导向型六种。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呈现出速度快、数量多,投资主体多元化及中小型民营企业为园区主体的发展特点。同时,园区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各种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字]文化创意产业
园区
发展模式
特点 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大特征是集聚发展,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则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载体。自北京、上海率先建立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来,其他城市纷纷依据自身优势和产业特点加快园区建设,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尽管园区规模和发展模式大相径庭,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确实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我们有必要对国内文化创意 1
产业园区的发展做出宏观的扫描,总结其中的利弊得失,为今后的园区建设提供一些针对性建议。
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源于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提出。创意产业最早兴起于英国,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政策性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1998年英国政府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集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两个概念于一身,涵盖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经济活动,即能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高度的经济价值,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目前,我国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各地根据其产业优势和发展需要分别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分类。北京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82个行业小类和6个行业中类纳入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上海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划分为研发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传媒创意、资讯策划创意、时尚消费创意五大重点行业,涉及国民经济统计中的38个中类行业,55个小类行业。杭州在《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中将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层划分为信息服务业、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艺术品业、教育培训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等8个行业,涉及92个国民经济代码小类。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7)》中将文化创意产业划分为影视文化类、电信软件类、工艺时尚类、设计服务类、展演出版类、咨询策划类和科研教育类八大类,21中类,涉及80个国民经济行业小类。近几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取得较大成就。2008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保持了稳步增长,涌现出一批增长速度快、自主创新能力强、市场应对有力的创意企业,这些创意产业的骨干企业在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平均达到79.23%,平均利润率达到31%,成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中坚力量。2009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更是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上半年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增长率达到17%,远高于7.1%的GDP增长水平。就文化创意产业的某些行业来说,2008年,中国电影产量达到406部,跻身世界前三名;电影票房攀升到创纪录的42.15亿元,同比增长8.88亿元,首次进入全球电影市场前10名;出版物印刷业销售产值976.9亿元,企业利润总额已达50.2亿元;网游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83.8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76.6%,同时还为电信、IT等行业带来高达478.4亿元的直接收入。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发展特征之一是产业集聚发展,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则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载体。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主要构成包括文化创意方面的企业、提供高新技术支持的企业、国际化的策划推广和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以及从事文化创意产品生产和经营的公司等。这些相互接驳的企业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集群发展,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条,对提高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都具有实际意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种地方根植性网络,一个关键性特征就是内部个体、企业、供应商、顾客以及其他机构间的互动、互补,通过给予产业区内个体和企业广泛的尝试机会、降低创新成本与风险、增强集体学习机制、扶持企业衍生,赋予产业区创新活力,最终形成地方化知识和能力体系,这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自上海、北京两地最早发展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来,各地纷纷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创建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对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资源的综合多样利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综述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如火如荼的展开着,各地依据自身优势和实际情况纷纷创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吸引创意企业形成集聚发展的态势。本文选取了文化创意产业发
展基础较好、具有明显资源特色优势,并且政府明确提出要鼓励、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10座城市为例,分析我国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状况。这10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成都、天津、青岛,它们也是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好的10座城市。
(一)园区发展总体概况
自2005年以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从起步增长步入稳定快速增长的新阶段。2007年9月北京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市‚十一五‛期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标志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统计,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占GDP比重从2004年的10.1%增长到2008年的11%。2009年1至9月份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产值915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11.8%,从业人员达到102万人,同比增长37.2%。北京在‚十一五‛规划中拟定了35个文化创意集聚区。截至目前,北京市已通过认定挂牌的集聚区有21个,代表性园区有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北京798艺术区、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等。这些园区汇集了近万家文化企业,所形成的收入和税收以及带动的就业占据全市文化产业总数的绝大部分,并呈现出向周边辐射的态势,从主城区拓展到了13个区县,吸引一大批龙头企业相继入驻。从
产业规模看,据初步统计,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规模以上近8000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13.7%。2006年首批认定的10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入驻企业4687家。2006年园区企业营业收入为478.5亿元,利润为48.8亿元,上缴税金18.5亿元。
作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最早的上海市,已经成为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最迅速、总体实力最强、产业形态相对成熟的城市之一。2006年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创意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成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纲领性文件。2008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环境下‚逆市上扬‛,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为3413.55亿元,总增加值为1048.75亿元,比2007年增长18.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66%。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上海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高城市创新活力的新增长点。上海的文化创意园区恰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产业领域涉及研发设计、建筑设计、咨询策划、文化传媒、时尚消费创意等几大类。从2006年起,上海市政府共认定4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截至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达81个,代表性园区有田子坊、8号桥、创意仓库、M50等,总建筑面积250万平方米左右,入驻企业超过4000家,从业人员8万余人,累计吸引了近70亿元社会资本参与集聚区建设。
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也较为迅速,它4个国家网络
游戏和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之一,已初步形成了以网络游戏、动漫、手机游戏和与游戏相关的产业链。为保持文化创意产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像抓汽车产业一样抓动漫产业‛。截止2008年底,广东全省已建、在建和规划待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67个,入驻企业4000多家,园区数量和入驻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各省市前列,其中广州市占据了34个,如滨水创意产业带、荔湾广州设计港、天河国家网游动漫产业基地、从化动漫产业园等。这些园区大致可分创意设计(含动漫设计)、展示交易、旅游休闲和工艺制造四大类,其中,创意设计类(含动漫设计)占主导地位。
深圳市很早就提出了‚文化立市‛、‚创意深圳‛的口号,积极构建‚创意设计之都‛,在巩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源地‛地位的基础上,加大对影视动漫制作、印刷、传媒、文化旅游业的投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正逐步走向高端化。截至2008年9月,深圳市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0个,其中田面设计之都创意产业园、世纪工艺品文化广场、怡景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汉玉立体艺术创意园等4个园区位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第二批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深圳市现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的经营主体以企业为主,仅3家由政府管理,其他均以企业为主体进行营运管理,民营企业已成为深圳市文化产业园区
和基地建设的主导力量。
杭州市在2007年党代会上提出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目标,并于2009年5月颁布实施《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年-2015年)》,这标志着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08年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579.86亿元,高于全市GDP增速6.6%,对GDP增加的贡献率为13.2%。其中八大重点行业实现增加值351.05%亿元,同比增长19.39%,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0.5%,比2007年提高0.6%。杭州市目前已创建较为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9家,正在规划建设15家,总建筑面积达200万平方米,有11家被列入浙江省集聚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占全省的三分之一,这些园区的建成使用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集聚企业500多家,合同引进资金10多亿元。其中杭州市政府重点规划建设了西湖创意谷、之江文化创意园、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西溪创意产业园等10个园区。
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2006年南京市政府颁布实施《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发展建筑设计、广播影视、工艺美术、计算机软件设计、动漫游戏、广告设计、时尚设计、表演艺术、出版发行、工业设计十大行业。仅2009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大口径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59.88亿,占GDP的9%;小口径
文化产业增加值61.66亿元,占GDP的3.5%。四年来文化产业增加值始终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全市目前已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41个,拥有数个国家级的动漫基地和园区,已连续两年扶持文化产业项目53个共约1891.8万元。代表性园区有创意东八区、南京1865、南京石城现代艺术创意园、南京高新动漫等,其中创意东8区荣获2007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奖。
2009年成都市正式印发实施《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并提出到2012年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鼎立之城‛。成都市重点发展传媒、文博旅游、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学与艺术品原创、动漫游戏和出版发行等七大行业。从2004年到2008年,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收入从232.54亿元提高到595.62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市经济增速,在新兴产业三大主体产业中排行第二,也成为新兴产业中吸纳就业能力最强的两大产业之一。目前成都市已建成或在建主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13个,代表性园区有画意村、红星路35号、蓝顶艺术中心、浓村国际艺术村等。
天津市从2007年起开始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门类规划和发展。经过两年的努力,天津市创意产业已进入全速发展时期。截至目前,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共有注册单位1.1万家,从业人员23万人,资产总额达1100亿元。
全市已建设了近20个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代表性园区有天津凌奥创意产业园、6号院创意产业园、河北区大悲院创意产业集群、华轮创意工场等。这些园区吸引了国内外数百家知名企业入驻,部分园区的企业进驻率已达100%,一批代表着国际一流水平、极具核心竞争力的创意产品问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近年来,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青岛市已有文化创意企业1.2万余家,2008年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319.4亿元,同比增长22.6%,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19%,占全市服务业生产总值的19.48%,成为青岛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截至2009年一季度,青岛市共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19个,总投资额119.7亿元,总建筑面积超过了150万平方米。重点建设了中联创意广场、1919创意园、中联2.5产业园、青岛国际工艺品城等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涵盖了创意设计、文化产品生产销售、影视动漫、休闲娱乐等重点文化行业,初步形成了青岛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
除上述10个城市外,重庆、西安、长沙、苏州、昆明、大连、石家庄、沈阳、济南等城市近年来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就。
(二)园区发展模式
目前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从形成的原动
力及其功能方面来看,主要分为政策导向型、艺术家主导型、开发商主导型、资源依赖型、成本导向型及环境导向型六种。1.政策导向型园区
政策导向型园区是指政府规划建设或大力推动并进行统一管理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是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重要方式。政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时,会通过政策调控、城市规划、关系协调等措施,营造有利于集群化的生态环境、经营氛围和产业链条。政府导向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一般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良好的政策支持、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特定的园区发展方向。政府利用中心城区闲臵的旧厂房或旧仓库加以改造,或新建一块区域进行规划,集中发展某类型文化创意产业,大量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为企业搭建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实行招商引资特殊优惠政策,吸引行业内重点龙头企业人驻,最终形成集聚区。但这类园区也具有不可避免的劣势,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管理园区会导致市场的调节作用较难发挥,管理者与企业缺少对话,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近几年来,我国各地政府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都相继规划和建造了一系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北京市规划了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中国(怀柔)影视基地,杭州市政府规划建设了‚杭州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昆明市也着力打造14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艺术家主导型园区
艺术家主导型园区是指艺术家自动聚集和自动孵化后形成某个产业集聚后由政府或开放商统一管理,政府对已经形成的园区进行合理和有效的指导管理,把握好艺术生产社会标准效益,引导园区有效发展。这是创意产业园区最早的开发方式,得益于艺术家们专业知识的储备,园区的文化艺术价值在开发中被深度挖掘并凸显出来。艺术家开发力度十分有限,而且没有房地产开发和市场运作的相关知识,同样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实际运作中的帮助。但这类园区的弊端在于政府或开发商介入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原有的生态平衡,高涨的房租等导致一些入驻企业的退出,或与创意产业无关企业的进入。北京798艺术区、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上海M50、成都蓝顶艺术中心、深圳大芬村等都是此类园区。北京的798艺术区是由民间艺术家自发形成的。1995年-2001年期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教授租用了798工厂的闲臵车间作为大型雕塑创作的场所,798艺术区由此揭开序幕。随后,798艺术区渐渐吸引了大批艺术家。2002年前后是艺术家进驻798艺术区的高峰时段,许多著名艺术家纷纷在此创建艺术工作室,使艺术区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798艺术区作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象征,大大提升了北京的城市形象。3.开发商导向型园区
开发商导向型园区是指由开发商投资建设文化创意产
业园区,一般由资本雄厚的民营企业或私营企业对园区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这种发展模式不仅操作方便、适用面广,而且节省人力物力、效率高,具有较好的市场调节作用,比起艺术家主导型的更易产生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开发模式往往追求单一的经济效益,很少考虑社会效果和文化效果。开发商迫于资金压力会引进一些非文化创意类企业入驻,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需要政府的规划和专家的指导。南京1912街区、创意东8区、上海8号桥、杭州乐富•智汇园等都是民营资本投资建设的。杭州乐富•智汇园是由一家房地产商将标准厂房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整体形象包装,吸引创意设计类企业入驻,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集聚。4.资源依赖型园区
资源依赖型园区是指根据资源富集情况来确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立。其中一类是依赖周边高校的学术、科研、人才资源,依托高校建立文化创意和产业园区,借助高校的学术、科研资源,将其迅速转化为创意产业资源。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创新园、杭州之江文化创意园、深圳大学3号艺栈等都是依托周边高校建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是全国第一家依托大学建设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园内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园中园,积极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转化。另一类是依赖附近业已形成 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共享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资源,利用公共技术和孵化服务平台。北京的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及成都数字娱乐产业园等,都是通过在原有高新科技产业园的基础上中加入一种新的要素或依托原有资源拓展新的产业领域,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打造新的产业链条,形成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效应。5.成本导向型园区
成本导向型园区是指创意企业或个人最初基于节约成本或资源共享而自发汇聚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或者以行业内龙头企业为核心主导,集聚一批中小企业发挥规模效应。这类园区一般集中在距离城市中心较为偏远的地区,既有适合创意产业创作的空间,也有低廉的房租。企业在特定区域集聚一般是基于成本导向的考虑:共享基础设施以节约成本,贴近客户以节约交易成本,互相交流以节约研发成本,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也会带来成本的下降。但是这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同质化程度较高,易造成重复建设,形成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成都的浓园国际艺术村、北村艺术村、苏州的动漫产业园区都是成本导向型园区。以杭州的LOFT49为例,2002年美国DI设计库中国公司最先发现并租住,吸引其入驻的重要原因是其低廉的租金,此后这里吸引了大批设计类企业,自发形成一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6.环境导向型园区
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配套设施,悠久的历史文化,交通便利的地理位臵及宽松、自由、活跃的环境,这些因素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生存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重要条件。一些被遗忘的老厂房和旧仓库也是城市文脉的一部分,曾经创造过辉煌,融入文化创意产业的‚新生力量‛,改造旧的厂房和仓库能够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是目前我国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创意人才一般追求自由、宽松的环境。美国经济学家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认为,一个能够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地区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和宽容(Tolerance),即城市环境开放的、多样化的、有活力的地区在建构、吸引创意人才方面更具优势。当然,上述六种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模式没有严格的划分界限,当条件成熟时可能会发生模式转换和混合。例如艺术家由于创作灵感形成的集聚区,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被政府或开发商接管,由于租金上涨和创作环境改变,艺术家们出于成本的考虑或环境因素被迫离开原有园区,寻找成本导向型或环境导向型园区。但是,单一的园区发展模式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弊端,政府、开发商或艺术家主导的产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应当探索建立新型的官产学结合的
‚铁三角‛模式,努力搭建互利共赢的、具有良性循环功能的和园区自身特点的‚食物链‛和‚生态环‛。澳大利亚的昆士兰科技大学(QUT)的创意产业园区(Creative Industries Precinct-CIP)是一个典范。CIP是澳大利亚第一个由政府与教育界共同为发展创意产业而合作的项目,投资六千万澳币(其中一千五百万澳币由昆士兰省政府资助),耗时三年建造,于2004年五月正式启用。这是一个由产官学共同合作而形成的园区,不仅试图培育澳洲的创意产业人才,同时运用其学术资源与官方关系影响着澳洲在创意产业发展上的走向。
(三)园区发展特点
纵观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近几年来的发展,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不少地区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总体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园区发展速度快,数量多。自2005年以来,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迅猛发展,数量不断增加。仅上述10座城市规划建设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近300家,而达到这一数字不过用了四五年时间。全国各地大兴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之风,这一方面说明全国各地重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下大力气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使文化创意产业在短时间内形成群体竞争优势和集群效应。但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不少地方政府过于重视有形的园区建设,可能忽视了文化创意产
业发展所需要的无形支持。
二是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除政府给予直接和间接的投资外,各种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以及社会团体等纷纷投资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杭州市政府规划的‚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例,其中西湖创意谷、之江文化创意园、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西溪创意产业园、白马湖生态创意园产权性质为国有,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为集体投资,创意良渚基地为民营资本投资,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及下沙大学科技园为国有、民营合资型。
三是入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企业以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居多。中小企业在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自身资金和资源能力有限,往往被产业园区低廉的租金和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所吸引进而入驻园区。据上海创意产业中心对上海市首批挂牌的75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110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民营企业34家,占总数的30.91%,私营企业47家,占总数的42.73%,而国有企业仅4家,占总数的3.64%。国有企业由于种种原因缺乏活力和创意,在创意企业中占据很小的比例,而民企和私企规模小、灵活性好,聚集了较多的创意类人才。可以说,中小型民营企业或私营企业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三、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形成和发展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提供创意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种信息、人才、发明和市场需求,由此把相关的各种企业、研发机构、大众传媒、工作室、艺术家俱乐部、服务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等组合在同一个空间。这样不但降低了开发的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形成许多新的生产力组合,有力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但是,应当指出的是,目前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各地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集群发展的唯一模式。产业园区只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之一,但目前其他发展模式尚未形成。单一的园区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文化创意创意产业的发展,但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虽然它在促进园区内部产生集群效应,具有外部竞争性。但相对来说,这是一种静态的竞争力。它们与园区外部及其他行业的互动性较差,促进效果有限,而且很难与周围社区居民产生交互作用。文化创意产业包含的范畴是极为丰富的,产业内各行业的发展模式各不相同,单一的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很难适应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发展需要,多种模式共存才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最终选择。
其次,不少产业园区的功能和定位不清晰,重复建设严重。大多数产业园区遵循政府导向的模式,盲目跟风建设,缺乏领军式的企业,缺乏特色。纵观各地已建或将建的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形态相似,势必造成集群的资源分散和产业的恶性竞争,最终不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的现状是只要一谈到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动漫和数字娱乐,各地的动漫产业园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仅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规划的各类动漫基地多达42个,而真正产生集聚效果的不多。
最后,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不明显。园区内集聚的文化创意类企业数量少,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局限于地理空间意义上的集聚,而非产业集聚,没有形成完整地产业链。同时,不少开发商主导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迫于盈利的压力,放宽园区的进入门槛,允许一些非创意类企业进驻,这将导致园区内文化创意生态环境被破坏,起不到产业集聚发展的效果。
针对上述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我们从两方面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从宏观政策层面上来讲,首先,政府应当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植力度,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园区建设和准入制度。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更要重视质量,通过政府授权挂牌的形式可以有效保证真正的创意企业入驻,而淘汰那些非创意企业,维护产业园区内的生态平衡。其次,政府应当完善园区的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我国的创意
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资金、信息、管理经验和业务渠道,独立生存能力不强,这些特点决定了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撑,政府应当在税收、融资、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适当优惠和扶持。
从微观操作层面来讲,第一是要坚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特色。要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创意产业园区,必须对园区的功能和特色有明确的定位。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往往集聚了数十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园区的定位必须坚持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避免同质化和恶性竞争,这样才能有利于各园区的健康发展。第二是加强园区内中介机构的作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绝非单纯地理和空间意义上的集合,而应的是互相联系、竞争合作的网络,中介机构是园区内企业之间形成竞合网络的纽带。通过中介组织可以使企业之间交流合作增多,从而形成良好的竞合网络,吸引更过企业的入驻,推动园区不断发展。第三是构筑园区内完整的产业链。园区内部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中介组织最大限度的整合共享资源,形成创新能力和创新网络,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链条,并产业链条形成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和合作,实现园区整体外部竞争力和产业实力的提高。
总的来说,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一条必由之路,但这条路怎么样才能走得好、走得远,还需要学界和业界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