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旅游规划(共5篇)

时间:2019-05-14 02:47: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旅游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旅游规划》。

第一篇:县旅游规划

共和县“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为了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共和县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十二五”期间共和县旅游快速、健康、持续发展,致力将共和县建设成为旅游形象鲜明、产业结构优化、服务设施齐全、综合效益较高的旅游目的地,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共和县旅游业发展基础

一、共和县“十一五”旅游业发展情况

共和县旅游业起步较晚,基础差、底子薄,旅游业发展相对滞缓。进入“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关心和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编制旅游规划,加大旅游项目和资金争取力度,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强化旅游宣传推介,着力优化旅游市场环境,全面提升旅游形象。全县的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接待能力明显增强,旅游产业的综合带动辐射作用日益显现,产业效益稳步提高,旅游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旅游业稳步发展

“十一五”以来的五年是共和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的时期。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0.0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0.5亿元。目前,全县现有3A级旅游景区1个,4家星级饭店。旅游业发展带动了 “农家乐”、“牧家乐”、“藏家风情游”等快速发展,建成初具规模的“农家乐”、“牧家乐”共有30家,农家乐从业人员约170余人,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转移了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而且提高了共和旅游的接待能力。

(二)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取得新成果 “十一五”期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针,结合共和县旅游发展现状,先后编制完成了《共和县旅游发展规划》、《龙羊峡镇总体规划》和《共和县恰卜恰镇总体规划》,这些前期工作为今后旅游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紧密依托共和处于“三江源”生态旅游区重要过境地的区位优势和沿黄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地理优势资源,通过争取,将我县的主要景区景点的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青海省“三江源”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青海省黄河水上明珠游览带总体规划》之中,为全县今后旅游产业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高收益回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旅游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共和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投资5万元修建了旅游标示牌;投资80万元对倒淌河镇旅游公厕进行改造升级。通过对景区房屋、地面、给排水、绿化、道路护栏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景区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以及村容村貌都发生了巨大改变。

(四)旅游品牌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十一五”期间,通过一系列宣传促销活动的开展,品牌形象和美誉度逐步提升。一是“青海湖杯”全省民族传统射箭邀请赛等区域性大型旅游文化体育赛事活动的成功举办,搭台唱戏、借事造势、积极推介,不断扩大社会宣传面,提升了共和的旅游知名度;二是制作了旅游宣传推介和招商光碟在各省地市电视台播放,增加了外界了解和走进共和的“窗口”;三是积极主动参加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的青海旅游名省建设、推介及“大美青海——香港行、北京行”等对外宣传促销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外宣传共和旅游资源禀赋;四是在《人民日报》、《青海日报》、《中国旅游报》和中央电视台等知名媒体上宣传推介我县旅游资源,收到了宣传共和、挖掘潜在市场的 良好效果。

(五)旅游大交通格局逐步形成

共和已形成了以县城恰卜恰镇为中心,七乡四镇为重点,依托省道和县际公路、县乡公路为主骨架,乡村公路和自然村公路为网络的公路网体系,大大改善了共和旅游对外交通环境。同时,开工建设的倒—茶高速和即将兴建恰—结高速路,将使得困扰共和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六)旅游带动效益日趋凸现

“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30.03多万人,据初步统计,2009年底县内旅游直接就业人数为13.93人,旅游间接就业人数达到了173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老百姓的增收致富,大大提高了全民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带动效益更加明显。

(七)旅游行业管理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我县旅游行业管理围绕“三创”(即景区创A、饭店创星、旅行社创强)的理念,深入开展“旅游行业管理年”活动,大力推行旅游标准化建设,全县旅游进入规范有序发展的轨道。一是龙头峡景区升AAA已通过省旅游局初步验收。二是加大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力度。组织全县旅游干部参加了业务培训,提高了旅游干部的管理水平。三是强化旅游安全管理,规范了旅游市场秩序。认真开展旅游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旅游安全警示教育活动。

二、“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环境(一)机遇和条件

---政策支持。2009年11月份,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旅游产业发展,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中提出:“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和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基础设施规划、村镇规划都要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需要”,“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旅游宣传推广、人才培训、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年度土地供应要适当增加旅游业发展用地”等相关保障措施,并在加大金融政策支持、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方面予以优惠予以明确,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为共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政策保障。

---资源优势。目前,共和境内有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资源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高原明珠青海湖;青藏与黄土两大高原、农区和牧区的分水岭、象征藏汉文明交融和民族团结的西海屏障日月山;标志着人类科技与智慧的黄河第一坝龙羊峡水电站;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唐蕃古道、丝绸辅道、羌中道穿越全境,迤逦西去;有冬虫夏草、雪鸡、雪莲、雪豹、鹿、麝、湟鱼等名贵动植物;藏、汉、回、蒙、撒拉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民情浓郁淳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区位优势。共和县地处青南交通要冲,青康公路(214国道)、109国道横穿全县,地理位臵优越,是进出青藏南牧区的重要驿站。共和县西与海西州都兰县、乌兰县、天峻县相连,北隔青海湖与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海晏县相望,东北、东南与湟源、贵德两县毗连,东南隔黄河与贵南县为邻,西南与兴海县接壤。全省确定的近期旅游业重点发展区域为“两圈两带”:环西宁旅游经济圈、环青海湖民族文化体育圈、黄河水上明珠游览带、青藏铁路世界顶级游览带,共和县位于该“两圈两带”之中,为旅游业重点发展区域,而且著名的唐蕃古道也经过共和境内,充分证明了共和县旅游在省内拥有十分突出的区位优势。

---旅游资源丰富。共和一个旅游资源富集地,自然景观众多,藏传佛教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异彩纷呈, 人为破坏 和野蛮开发范围较小,使独特的高原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的原始性和完整性得到了较好地保留。2006年在编制《共和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时,经规划组调查,全县记录在案的旅游资源数量达178个,类型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湖泊、高山、河流等自然旅游资源及宗教文化、古建筑,古遗址与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人文旅游资源,资源和资源类型丰富。核心资源有青海湖和黄河景观为主景区的水域风光旅游资源,周边分布有历史文化资源。呈现出水域和历史文化资源相结合,自然与人文资源相结合,遗址遗迹、古建筑等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温泉旅游资源富集的景观资源特点。

---乡村旅游优势。共和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带,集田园风光和独特自然条件下的草原文化于一体,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丰富资源和基础条件。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风情、乡土文化艺术、民居建筑、乡土气息浓郁的农事节气生产生活活动,地标性特征明显的农产品等资源基础都保持着较完整的传统特色。发展乡村旅游,为游客在休闲农庄提供娱乐、采摘、农作、烧烤、食宿等一条龙服务,让游客在环境优美的乡村度假、避暑、体验乡村文化,了解乡村生活,使游客接近自然的旅游活动中达到放松心情、回归自然、休闲养生的效果。

(二)困难和挑战

“十一五”期间,共和旅游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旅游发展起步晚,投入不足、发展不够、实力不强仍然是我县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旅游总量低,发展较为滞后。共和旅游业才刚刚起步,旅游知名度不高,旅游缺乏拳头产品,旅游总量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缺少有利开发条件,一些知名旅游景区景点尚未得到整体开发,个别有价值的景区景点尚处于发掘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的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缺一不可,共和县目前满足不了这一要求,旅游接待设施薄弱,数量有限,质量不高,有些景区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这些因素使共和难以引起旅游开发商的兴趣。

----尚未形成良好的旅游形象。共和开发旅游的积极性较高,但对自身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竞争优势和劣势分析不足,高层次定位不够,没有确定重点的建设项目。无法树立起一个有鲜明特点的旅游形象,在省内旅游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另外,虽然共和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部分旅游产品与省内其它地区的旅游产品仍有相似性,在短期内难以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

---高原环境对旅游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共和县地处青藏高原,旅游业发展存在着旺季短、淡季长的明显问题。旅游淡季长达8—9个月,在此期间,旅游人数寥寥无几,设施大量闲臵。而旺季集中在6月中旬到10月中旬的4个月,此时,旅游人数较多,旅游接待存在明显压力。

---周边景区的竞争压力。共和县周边存在很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景区,这些地区旅游业发展较快,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如共和周边的贵德、湟源、海北等景区的发展势头迅猛,省内的玉树、三江源、昆仑山、可可西里等具有较大的潜力;黄河流域有贵德、循化、尖扎等县走在了共和县的前面,对共和旅游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

资源的同质性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竞争,其一,两大王牌旅游资源青海湖和龙羊峡不是共和县特有、独有的旅游资源,如青海湖北岸有海北州的刚察县、海晏县,龙羊峡库区南岸还有贵南县;其二,宗教文化、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在果洛、玉树有明显的优势,增加了我县旅游发展的难度和压力。

第二章 “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的“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坚持树立品牌,发展地方特色旅游;坚持开发生态旅游产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开发为核心,对现有景点新建、扩建一批旅游项目,配套建设一批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增强共和旅游的整体吸引力,逐步树立起共和县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推动我县旅游全面、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加快旅游开发,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使旅游产业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群众。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

(二)生态优先的原则。以保护生态、节能环保、合理利用资源为重点,坚持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倡导生态文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三)政府主导的原则。政府以规划主导旅游开发,确保景区景点发挥最优效能。对前期工作由政府先期注入启动资金和争取国家专项资金予以解决。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促进旅游业的集约化发展。(四)乡土化原则。将全县及周边特有的民风民俗文化真实有效地保存下来,并在景点建设、游赏展示、建设风貌等方面充分展现出来。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特色农牧业,促进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

(五)差异性原则。

从资源本身特色和景区综合现状条件出发,充分挖掘各个景区,形成自身的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

发挥黄河流域自然生态特殊多样、多元文化融合交互、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明清古城保存完整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带动黄河流域、和214线旅游业的发展。突出地域和民族文化的特色,强化区域旅游业的独特性和竞争力。

(六)跨越发展的原则。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引进有实力、守诚信的企业参与或自主开发经营重点景区景点,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推进旅游发展良性互动的跨越式发展格局。

三、发展定位

我县发展旅游业定什么样的位,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直接决定着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把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省委省政府在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把旅游产业定位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支柱产业”,对于我县旅游发展的定位,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应该将旅游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

---形成完整合理的旅游产品结构。依托青海湖、温泉、龙羊峡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发和完善观光游览、避暑疗养、休闲度假、宗教朝拜、科学考察、商务会议等系列旅游产品,构建种类多样、吸引力强、结构合理的旅游产品体系。---形象定位:高原湖滨温泉,度假休闲天堂,服务人的地方

---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名牌精品。

---形成完整合理的旅游行业结构体系。合理配臵与旅游活动相关联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资源,形成完整的、关联紧密的行业结构,构建与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康疗保健旅游、观光旅游、体育文化旅游和商务会议旅游相适应的旅游行业结构体系。

四、发展目标

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景区的基础设施,提高景区服务能力,争取我县“十二五”未旅游业目标为: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7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1.14亿元,年平均增长25%和50%,相当于全县GDP的0.66%左右,旅游业发展成为共和县重要的支柱产业。

五、发展战略

---跨越发展战略。在政府主导下,实行社会成本与经济生态成本的有效配臵,优化区域内旅游投资创业环境,聚集公共资源、行政资源、社会资源,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共和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资本集聚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十二五”期间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点培育产业来优先发展,在积极争取上级政府支持的同时,通过政策、服务、环境和社会氛围的营造,努力优化旅游投资环境,开拓多种融资渠道,全力招商选资,建设旅游资本聚集高地。

---区域合作战略。实施同西宁、贵德、青海湖景区管理局区域合作战略,接受整个青海省区域的辐射,逐步实现区域间的旅游产品互补、客源互流、信息共享、营销合作,促进共和自身旅游业的成长壮大。---旅游精品战略。分地区、分类型进行旅游产品梯度开发,由南至北逐步推进,突出史迹、宗教、生态、休闲等各种旅游特色精品,打造旅游形象,带动共和整体旅游的发展。

---旅游形象战略。打响“中国最美丽的湖—青海湖、黄河第一大坝、青藏高原重镇、独特的高原生态环境”的旅游形象。

---人才培育战略。重视各级旅游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适应市场的旅游人才队伍。同时,开通多渠道人力资源开发途径,并以法律、经济和制度手段,营造重视人才、吸引人才、鼓励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的氛围。

第三章 “十二五” 旅游业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一、总体布局

根据对共和县旅游资源特色、资源空间组合关系、区位及交通条件,结合旅游市场需求,再将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区域旅游功能合理分工的总体规划结构。总体规划结构为:“一个中心,一条景观带,两条环线,两个旅游区。”

一个中心:即恰卜恰旅游中心。一条景观带:唐蕃古道旅游带。

两条环线:青海南山旅游环线、青海湖至龙羊峡旅游环线。两个旅游区:龙羊峡旅游区、青海湖旅游区。

二、布局规划(一)一个中心

恰卜恰镇作为海南州州府、共和县县城两级的中心城镇,是全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交通中心,此中心将为旅游市场提供完善的交通、接待、旅游服务等设施,树立具有特 色的城镇形象,成为展示共和县旅游的一个窗口。

---发展基础。突出中心地位,重点完善接待设施;提高旅游管理和服务的水平;加强景点的建设,改善城区周边环境;满足游客在旅游全程活动中“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的需求。旅游业的发展,应成为改善人居环境、树立城市形象的有力手段和契机。主要旅游产品有温泉宾馆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议旅游、宗教朝觐旅游等。

---发展定位。共和县的旅游中心景区和旅游服务中心,以温泉休闲度假旅游为主体,成为旅游文化活动的中心,并以旅游业来带动城镇的发展,具有游览、度假、购物及工艺品加工、特色饮食、各类艺术展演、旅游信息服务等功能。

(二)一条景观带

唐蕃古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非常著名的交通要道,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它起至陕西西安(即长安),途经甘肃、青海,至西藏拉萨,全长3千余公里。整个古道横贯中国西部,跨越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联通我国西南的友好邻邦。是唐朝汉藏友好的见证。此景观带可开展观光旅游、宗教朝觐、民族风情旅游等。景观带内的旅游资源以人文景观为主。

---区域范围。以日月山、倒淌河、到恰卜恰(公主佛堂)和民俗活动为突破口,重点突出文化旅游和民俗旅游的特色,以旅游产品的特色化和多样化,满足旅游市场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需要。

---功能定位。汉藏文化旅游

---主要任务。做好唐蕃古道开发规划,挖掘古道文化,激活古道在文化、生活与环境等方面的活力。做好对传统村镇、古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

(三)两条旅游环线---青海南山旅游环线。是环青海南山的一条旅游大环线,将共和县境内青海南山的北侧青海湖和南侧恰卜恰镇周边地区联系起来。线路为日月山、倒淌河、湖东景区(包括种羊场、渔场)、151景区(包括151、二郎剑)、南山、江西沟乡、黑马河**敖包、大水桥、哇玉香卡农场、切吉乡、英德尔乡、廿地乡、千卜录寺、恰卜恰镇、倒淌河、日月山。

该旅游环线以青海湖为游览主体,主题明确,旅游形象鲜明,旅游资源已得到初步开发,已具有一定的旅游规模。

---恰卜恰镇至龙羊峡旅游环线。联系共和县北、中、南精品旅游资源的环线,线路为恰卜恰镇、曲沟、龙羊峡、倒淌河、151、南山、恰卜恰镇。该旅游环线以恰卜恰镇为中心,青海湖、龙羊峡为两翼,形成游览区域,环线内旅游资源集中、类型丰富、品位较高,且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是一条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环线。

(四)两个旅游区

两大旅游区依据旅游资源的完整性、代表性、独立性等各种因素划分,分别为青海湖旅游区、龙羊峡旅游区。

1、青海湖旅游区

青海湖旅游区即共和县境内的青海湖,还包括青藏公路沿线聚集的寺院、特色民族村寨及南山的高原湿地和牧家风情体验等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有青海湖沿湖景点、麻尼石城、元者寺、甲乙寺、黑马河、**敖包等。

---发展目标。充分开发现有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以特色乡镇、村寨为依托,通过有效建设,开展乡村旅游,办“农家乐”接待游客。

---发展定位。青海湖旅游

2、龙羊峡旅游区

龙羊峡位于共和、贵南、贵德三县交界处,全长约40公里,谷深约400米,水面宽40—60米,呈V型。龙羊峡旅游区,总面积1675.4平方公里,黄河由北至南紧临共和县,气候环境宜人,有旅游发展的先决条件。龙羊峡水电站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旅游开发有一定基础。

---发展目标。以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界景观为背景,开发龙羊湖、龙羊峡电站、龙羊峡谷风光、沿库区特色村庄、塔拉沙滩等旅游项目,形成高原湖泊观光旅游、黄河峡谷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旅游产品,发展成为黄河上游水上明珠游览带旅游主入口区。

以龙羊峡景区为龙头,带动周边其它景区景点的建设,扩大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区域范围。强化龙羊峡景区在省内重点旅游区的地位,针对高原植被、藏民族宗教文化、现代大型水电工程等特色景源,深入挖掘,开发出适宜各种游客的不同旅游产品。

注重重点城镇的发展,龙羊峡镇要与黄河景观带紧密结合起来;注重沿库区特色村庄的发展,每个村庄都要有各自的优势产品,使旅游业的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

利用龙羊峡库区广阔的水域面积,大力发展适合本区域的特色水产如鱼、虾、蟹等养殖、开发特色餐饮。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旅游监督管理机制,形成一个游览内容丰富、游览组织合理的高品位游览区。

---发展定位。高峡平湖,黄河奇观

---主要规划项目。龙羊峡旅游区全面建设、黄河水上开发项目、黄河岸边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沿黄特色旅游村寨和农家乐建设项目、保护母亲河生态旅游项目、主要寺院的保护与开发项目和沙漠绿洲的建设项目。

三、旅游基础设施及服务业(一)旅游交通

提高旅游道路等级,优化旅游交通结构,合理布局交通线路,构建与旅游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高水平、布局合理,现代化的旅游综合运输体系。

---旅游动脉系统改进措施。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改善和提高两条环线的交通状况和交通等级,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旅游交通中枢建设。共和旅游交通中枢主要有四个:恰卜恰镇、倒淌河镇、151和龙羊峡镇。交通中枢是旅游交通的节点,对于自助旅游者其作用极其明显。根据需要,建立旅游接待中心,建设客运中心站,增加短途班线发车密度。恰卜恰镇交是旅游交通集散中心,科学合理进行线路设计,方便游客。---旅游交通工具改善。扶持专业旅游汽车运输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旅游公司规范组建运输企业,不断提高旅游车辆的档次和舒适性,保证游客游玩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二)旅游住宿业

酒店业发展规划的目标是以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品牌经营为原则,努力实现“五个转变”,即:饭店服务产品向功能化转变、管理手段向智能化转变、饭店服务向个性化转变、人力资源开发和用工制度向社会方向转变、饭店环境向绿色化转变。根据预测游客接待规模,接待游客42万,根据以上分析,入住比例近期按30%计算,需床位数为8000张左右。积极发展星级酒店和社会旅馆和景区住宿接待设施,满足细分市场的住宿需求。

(三)旅行社行业

共和县现无一家旅行社,应扶植培育一批专业强、业务精的旅行社,开发引导特色化经营,积极推广本地旅游产品,加强与外地旅行社的广泛合作。提高管理人员和导游的素质水平,加强旅行社导游队伍建设,规范导游活动,提高导游素质,树立共和导游形象。

(四)旅游餐饮业

培养和建立更适应游客和当地居民消费的各种品种、档次、质量、风味等需求的旅游餐饮业。强化餐饮的特色吸引力,形成酒店餐饮、景区餐饮、社会餐饮的合理结构,使餐饮业成为共和旅游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五)旅游文娱业

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大型实景表演节目,提升知名度;加强娱乐设施建设配套,建设综合性娱乐中心和风情长廊,形成丰富多元的娱乐空间;加强对旅游娱乐市场监管力度,成立旅游娱乐行业协会。

(六)旅游商品开发

积极发展旅游购物,增强旅游商品竞争力,促进旅游购物,稳步提高旅游购物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打造出反映或表现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设计、开发和生产,在内容选材上,主要以“果、石、”为主,在加工方面,突出地方性、文化性、审美性和纪念性,突出地方特色。除突出其地方特色外,还要改进包装、拉开档次,具有共和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

(七)旅游信息网络建设

建设旅游网站栏目,主要内容有旅游动态、旅游介绍、精品景点展示、旅游项目招商、餐饮美食、特色商品、精品线路、旅游服务等栏目,通过开通旅游网站,全方位,多角度介绍丰富的旅游资源,提供旅游咨询、出行等优质服务。充分展示独特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藏民族文化,大力推介特色旅游商品,吸引国内外游客,扩大旅游宣传面,提高游客接待量,进一步提升旅游知名度。第四章 “十二五”旅游业重点建设项目

“十二五”时期,围绕将共和建设成为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服务配套基地和游客集散中心这一目标,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努力完成重点建设项目。

一、恰卜恰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突出中心地位,重点完善接待设施;提高旅游管理和服务的水平;加强景点的建设,改善城区周边环境;满足游客在旅游全程活动中“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的需求。恰卜恰镇是旅游文化活动的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具有游览、度假、购物及工艺品加工、特色饮食、各类艺术展演、旅游信息服务等功能。

“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游客中心、四星级宾馆、民族歌舞演艺厅、中藏药、农畜土特产、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等销售中心等项目。

二、地热综合开发项目

在恰卜恰镇及周边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以青年公园为中心,整合现有有曲沟等地热资源和设施形成上规模、上档次,以休闲、疗养、商务为一体的综合体。

“十二五”期间恰卜恰镇重点建设宾馆、会议中心、商业服务、旅游接待和配套附属设施等。周边以建设度假别墅、度假公寓、帐房村、餐饮城建设、疗养院、藏医(药)浴、医疗美容中心和室内温泉游泳馆的建设。

三、龙羊峡旅游开发项目

龙羊湖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接面上,西、北为青藏高原的塔拉滩,南边为黄土高原的边缘隆起地带,两侧景观不同,观赏性强。龙羊峡水库旅游区是以龙羊峡水库大坝、龙羊峡谷景观为主,建设围绕观光,水上运动、休闲度假等。“十二五”期间已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攻,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开发水上游览服务、水上运动项目和黄河峡谷探险旅游项目。同时沿龙羊峡库区开展农家乐、民族村寨旅游和塔拉沙滩开展沙上活动等。

四、夏拉滩草原旅游开发项目

夏拉滩草原是一片风光旖妮的辽阔草原,地处青海南山的峰峦之间。每到夏季,草场风景迷人,绿草如茵,野花遍地,夏拉滩草原距恰卜恰镇北20余公里,是夏秋季节野外旅游的好去处。

主要规划建设内容: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供水、排水、电力、电讯、环卫等设施。二是接待服务设施建设包括停车场、大门、管理、服务、休憩等设施。三是建设具有藏族特色的牧家风情体验区域,开展高原跑马、放牧体验、草原竞技、射箭、民歌等活动内容,感受牧民生活。四是滩草原账房宾馆建设。

五、塔拉沙滩旅游开发项目

沙滩位于黄河第一坝——龙羊峡库区与塔拉草原的交接处,区内沙漠和草原形成了独特景观,该项目区交通、通讯便利,知名度较高,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主要规划建设内容:一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善景区内部道路系统。二是景区入口大门、停车场、售票房、管理机构等服务设施等。三是沙滩水上活动项目开发。四是沙漠活动项目,开展骑骆驼、骑马、沙地摩托车、滑沙、沙地步行等旅游活动。

六、德吉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德吉滩是恰卜恰镇的北出口,关系到恰卜恰镇的形象。项目以广场、停车场、水、电、路、亮化工程、环卫配套设施、绿化、德吉滩寺院扩建等项目,依托射箭大赛、民间体育(民 歌、赛马、锅庄)等活动,使德吉滩成为海南州的对外宣传、民俗风情的窗口之一。

七、景区景点道路改造提升项目

主要建设日月山至龙羊峡70公里三级油路建设项目;151至共和、龙羊、拉西瓦、贵德267公里二级油路建设项目;共和至委曲34公里公路改造提升项目;龙羊库区沿岸60公里旅游公路建设项目;龙羊库区码头建设项目。

八、乡村旅游建设

大力发展“农家乐、牧家乐”,特别是青海湖周边地区,扶持乡村旅馆发展,规范服务标准,拓宽贷款渠道,提升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培育特色旅游接待村,截至“十二五”末全县乡村旅游接待点达到70户。

第五章 “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措施

在全面实施和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发展旅游的背景下,随着国家加大力度,众多的机遇给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当前的任务是完善机制体制,出台保障措施,加大旅游项目建设及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立足已有发展基础,突出主体品牌,做强旅游。

一、优化体制与机制建设,完善旅游发展环境与发展模式 一是成立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共和县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研究和协调解决旅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有利于推动全县旅游业快速发展。二是把旅游经济发展列入县直相关部门、相关乡镇的目标责任制考核,进一步增强政府主导力度。三是加大对县内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培育壮大一家旅游龙头企业,逐步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构建大的融资平台,变分散的开发经营模式为集团化发展的模式,推动全县旅 游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加大旅游投入,推进旅游产品提档升级。

一是要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大国家对旅游开发建设项目资金、金融信贷资金和对口支援资金的争取力度。二是县政府要在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和旅游商品开发上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三是构建投融资平台,多元化融资。除政府财政投入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合资、合作、参股等方式,激活民间资本投入到旅游开发建设中。四是做好景点景区规划工作。用规划指导全县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要将旅游品牌建设作为重要大事来抓,在全国造成深远影响,不断吸引外地游客来我县观光旅游。五是积极参与省内外举办的各种旅游产品交易会和旅游推介会,宣传文化品牌,扩大社会知晓率和影响力。适时引进会议旅游,通过办节或举行各种活动加大旅游产品的宣传和销售力度。

三、推进品牌建设

(一)科学编制旅游促销规划

在与周边和全国同类地区比较的基础上,找准共和旅游位臵,确立我县旅游业发展目标、品牌形象,以及各个不同阶段的品牌建设和宣传促销策略及重点。吸收先进的营销和策划理念,广泛咨询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人士意见,聘请专业的策划设计机构,从主题形象、市场定位、客源市场拓展、营销手段、节庆活动举办、媒体选择、资金投入等方面入手,科学编制共和旅游宣传促销中远期规划

(二)科学系统地拓展客源地市场

一是稳定巩固“本土市场”,重点是建立起与周边旅游有效利益链机制,并加强周边景区的组合打包。二是重点扩大自身客源及其周边潜在市场,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旅游的主客源市场。三是逐步开拓省外客源市场。积极引导县域内各旅游企 业加强与全国各地旅行社合作,寻找共同的利益结合点,实现自我发展,积极拓展新的客源市场。

(三)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

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详细普查和登记,列出保护开发名录,落实保护措施和经费,创造条件让部分文物和文化遗址成为储备旅游资源和现实旅游资源,丰富我县旅游品牌。加强对山林资源和国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明确风景区界线,禁止毁林开荒、乱砍乱伐、开山炸石和违规采矿作业。

(四)发挥好政府的主体作用

1、要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逐年增加投入。重点建设与旅游业配套的交通、安全保障、环境卫生、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设施。以规划实施为契机,立足规划编制的招商项目书,实现整体支撑、整体打造。进一步制定旅游创新、吸引投资、保护发展等政策措施;强化旅游局的行业管理职能,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2、要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积极争取省、州相关部门支持,结合旅游发展实际,充分利用对口支援政策,重点争取国家及省州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同时,县财政在年度财政预算中,根据财力状况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旅游公益设施的建设,重大旅游活动的组织和旅游项目的推介宣传,并视财力增长逐年增加。发展改革部门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在政策扶持上有所增加。

3、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调整贫困地区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和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纳入扶贫计划。安排扶贫专项资金和扶贫信贷资金,用于旅游区规划、农户搬迁、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

4、国家及省天然林保护、农业综合开发、农村能源、乡 村公路、民族发展、以工代赈和库区产业发展基金等专项资金的安排使用,要尽可能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

5、把发展乡村旅游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推动有条件的乡镇,把乡村旅游的清洁、环保、道路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纳入“乡村清洁工程”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等支农工程中加以解决;推动农村旅游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挂钩,争取把支持农村发展的小额贷款用于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户,解决农户在发展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大力开发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

(五)不断提升旅游业的管理水平

着眼于推进共和县旅游业不断发展进步的需要,进一步夯实行业管理、人才培养、规划推进和区域合作等四个方面的工作基础。一是整合资源搞好培训。通过建设教育培训基地和进修基地、借用外地专家、引进旅游人才、旅游业务考察、旅游企业自我培训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培养领导干部、管理人才、从业者等三类重点人才。加强对旅游人才的培养,安排专用经费对旅游管理人员有计划的组织到外地进行短期培训,以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支持鼓励劳动局、职教中心开设旅游班,为全县旅游发展培养定向人才。二是强化旅游局的行业管理职能。将经济型酒店和社会旅馆纳入行业管理范围,推进行业标准建设,加强旅游业从业人员管理。适度扩大旅游部门的横向参与,增强旅游部门在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参与度和发言权。三是加大资源普查和保护力度。重点对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动植物资源等方面进行普查和保护,进行分级分类保护,立足深入的资源调查分析,遴选重点、提出空间整合建议,为纳入各级各类规划打好工作基础。四是加强区域合作。积极谋求与贵德等周边旅游区域的合作,共同结成旅游线路联盟和旅行社联盟,确立景区、宾馆、旅行社的共同优惠制 度和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等,实现优势互补和景区互动,整体打造区域旅游服务拓展基地。

第六章 规划编制的依据

一、《共和县旅游产业总体规划》(2006-2020)。

二、《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三、《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国务院 1985。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国务院 1994。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文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法》。

六、《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国家标准GB 50298—1999。

七、《青海省旅游业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旅游规划研究中心。

八、《青海湖旅游区总体规划》 青海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

九、《环西宁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青海省工程咨询中心。

十、《青海省环西宁旅游线路及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青海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

十一、《共和县恰卜恰镇总体规划》 青海省规划设计研究院。

十二、国家、省、市发展旅游的有关法规、规定。

十三、其它旅游相关资料。

第二篇:旅游规划复习题

1.简述旅游规划的概念,如何认识旅游规划的实质?概念:旅游规划是指在旅游系统要素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旅游系统的属性、特色和发展规律,并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趋势,以综合协调旅游系统的总体布局、系统内部要素功能结构,以及旅游系统与外部系统发展为目的的战略策划和具体实施。实质:是要求考虑整个旅游系统的运行,从旅游系统的全局和整体出发,着眼于规划对象的综合的整体优化,而不是从局部和单个要素出发,也不是只关心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工作状态。

2.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人才能力培养应注意哪些方面?6.城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要内容?

城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确定城市的总体发展方向、目标、步骤、模式等城市旅游空间结构规划:包括三个层次,即旅游游憩系统、服务设施系统、旅游环境系统城市旅游形象规划城市旅游设施规划与开发城市旅游线路的规划城市旅游活动的规划城市旅游开发区的规划城市旅游环境规划与开发 7.旅游发展规划的任务是什么?其规划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任务:(1)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的基本任务:总体制定全国旅游发展战略及各项方针政策,协调全国各地旅游区沿着总体方针发展;规划和制定国内外分为六个方面。第一、只是交流物化能力 第二、开拓创新能力 第三、个性发展能力 第四、竞争合作能力 第五、承担风险能力 第六、参与社会实践能力

3.简述旅游人类学理论及其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旅游人类学就是借用人类学的学理依据、知识谱系、视野、方法和手段对旅游活动进行调查和研究。应用:旅游社会学和旅游人类学对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启迪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人本主义的规划哲学。旅游规划的侧重点一直以来都是放在旅游的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服务质量和环境的改善上。旅游社会学和人类学则向旅游规划者展示了更为广阔的旅游规划思路,即旅游规划中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环境的规划设计,人才是旅游活动中的真正主体。旅游规划者要从关系旅游地的各利益相关者入手,对旅游地的相关者的特性、活动以及社会环境加以关注。在规划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协调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开发商以及旅游地相关社会团体的相互关系和利益,然后再着手提升旅游地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质量。

4.简述旅游规划AVC理论及其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三力指一个旅游地的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简称avc。吸引力以磁体及其发出的磁场对磁性物的吸引力作比,旅游目的地好比磁体和磁场,游客等好比磁性物,其相互间的作用借助于旅游磁场。生命力指旅游地在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生存成长、发展壮大的能力。承载力指旅游地的经济投入产出量、游客居民与社会文化容纳量、生态环境承受容量三方面的承载接待容纳能力。应用:只有澄清旅游的模糊观念,才能树立正确的旅游观,旅游规划方案才有可能具有价值和吸引力;旅游规划师只有具备全面深刻的旅游价值观,了解掌握旅游资源的特性,才能慧眼识金,药到病除,发掘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旅游资源;只有一切面向游客,将AVC三者统筹兼顾、时控布局,才有可能将旅游资源源源不断地予以开发利用。

5.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趋势?人本导向将成为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本理念旅游目的地整合规划旅游规划向微观主题化、专项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旅游景观规划与开发将成为热点 旅游交通网络;协调国内重点旅游发展区域规划,宣传和促销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几个重点旅游目的地。(2)地区旅游发展规划的基本任务:制定地区的旅游发展策略和政策;建立地区内部进出的交通网络;确定旅游发展区域位置;总体规划地区主要旅游吸引物;旅游发展区域环境容量分析及旅游市场分析,旅游项目策划和产品的宣传、营销策略;旅游接待设施的位置、类型、数量及其他旅游设施的需求;分析旅游业发展对地区的环境、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影响,制定地区旅游环境的保育措施;制定地区旅游发展组织结构,制定旅游法规和投资政策;地区的旅游教育及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确定近、中、远三期旅游发展目标及实施措施,使旅游发展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内容:综合评价规划区域内的旅游业发展条件、规划区域客源市场分析、旅游主题形象和发展战略、旅游业发展目标及其依据、旅游产品开发、旅游项目策划、旅游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旅游保障体系规划、投资效益分析等。8.旅游发展规划应遵循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大市场原则、大走廊原则、大保护原则、人本主义原则 9.如何理解旅游环境容量及其调控的意义?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在满足游人的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气氛)和达到保护旅游地的环境质量要求时旅游地所能容纳的游客人数。调控的意义:旅游环境容量对保证规划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保持优美的旅游环境,对旅游景点做出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十分重要。10.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 旅游资源特色和结构的评价:(1)旅游资源的特性和特色(2)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3)旅游资源的数量、密度和布局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1)旅游资源的自然环境(2)旅游资源的社会环境(3)旅游资源的经济环境(4)旅游资源的环境容量和承载力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1)区位条件(2)客源条件(3)投资条件(4)建设施工条件 11.区域旅游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旅游资源的恢复与维护:(1)修护复原,整旧如旧(2)生态建设(3)广辟资金渠道,增加保护经费建立

旅游绿色开发体系:(1)制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和计划方案,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纳入旅游发展规划之中(2)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条例,实施排污收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许可证、限期治理、污染物集中控制6项环境管理制度(3)大力开发森林旅游、海洋旅游、观鸟旅游、农业旅游、植物园、野生动物园、海洋公园等自然旅游产品、绿色旅游产品和生态旅游产品。(4)推广绿色经营

13.旅游地形象设计前期基础研究的主要内容。(1)地方性研究:任何旅游目的地都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地方特性,或称地格。在一些区域旅游规划文本中,出现了“文脉”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地方性问题。(2)受众调查:旅游地的知名度、美誉度及认可度是旅游者关于目的地的映象的定量评价指标。

14.适用于哪种旅游地?(1)游憩区——保护区空间布局模式。适用于把国家公园分成重点资源保护区、低利用荒野区、分散游憩区、密集游憩区和服务社区。(2)环酒店布局模式。适用于缺乏明显的核心自然景点的旅游区。(3)野营地式布局模式。适用于景区分散、当地条件又不宜建大型旅馆的旅游区。(4)社区——旅游吸引物综合体布局模式。这种模式的布局方式是在旅游区中心布局一个社区服务中心,外围分散形成一批旅游吸引物综合体,在服务中心与吸引物综合体之间有交通相连。(5)三区结构布局模式。中心是自然保护区,第二区是娱乐区,最外层是服务区。(6)双核布局模式。该布局方法在游客需求与自然保护区之间提供了一种商业纽带,通过精心的设计,将服务功能集中在一个辅助型社区内,处于保护区的边缘地带。(7)海滨旅游空间布局模式。海上活动区 海滩活动区 陆上活动区(8)山岳旅游区布局模式。(9)草原旅游布局模式。大多呈组团布局,中间是接待包,由中心向外一层是住宿包、厕所、草原活动区。10)圈生态旅游布局模式。生态旅游开发地域以城市为中心,分为三个层次。

15.试述旅游产品的概念和主要分类。

在旅游规划工作中,通常将其区分为广义、中义和狭义三种情况。广义的旅游产品是由景观(吸引物)、设施和服务三类要素所构成。中义的旅游产品试制景观(吸引物)和设施构成的集合体,它带有较强烈的物质产品特点。狭义的旅游产品往往仅指旅游景观(吸引物),它有时可以粗略地等同于通俗意义上的旅游景区(点),以及一部分非具象的人文景观。主要分类:1.按产品性质:观光产品、度假产品、专项产品 2.按产品功能:陈列式、表演式、参与式 3.按旅游产品分:广义的景区产品、狭义的景区产品17.旅游线路策划中应考虑哪些因素?

一、目的地的类型:(1)类型总体偏好与线路组织(2)目的地的差异性与类型选择

二、目的地的级别

三、目的地的相似性和差异性:(1)多数旅游线路中各结点较相似(2)依靠主题定位给不同类型的目的地赋予相似的特质

四、目的地数量

五、顺序科学:顺序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

六、点间距离适中

七、有限的时间内多选择景点

18.结合实际,谈对旅游策划概念理解。一般来说,旅游项目策划主要是面对市场的产品策划,是对项目开发思路和发展战略的总体谋划,重点在于开发项目的本底素质营造,同时也要考虑其形象定位和市场战略。19.比较旅游项目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线路等概念的异同点。

旅游项目与旅游资源:区别:首先,旅游资源所具有源相比,其经济性的特征就更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其次,旅游资源所具有的空间特征在旅游项目上的体现也不明显。最后,旅游项目较旅游资源具有更强的文化性特征。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之间是一种依托的关系,即旅游项目的开发必须以旅游资源的存在为基础,而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实现必须借助于旅游项目。

旅游项目与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是两个不同而又相联系的概念。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之间实际上存在一种类似于点与线的关系。而不同的地方时旅游产品是将各种旅游项目和旅游服务以及基础设施组合起来,对外进行销售的无形产品。旅游产品可以被无限的出售,基本上不存在磨损和折旧。旅游项目则是各种旅游吸引物的综合体,较旅游产品相比包含的内容较少,但是稳定性却相对较大。20.如何把握旅游项目策划应遵循的原则

一、“八化”原则:(1)资源开发“特色化”。特色是旅游开发的灵魂,是旅游产品生命力的体现,没有特色就没有效益。(2)项目设置“市场化”。旅游业是一个经济产业,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要以市场为导向,必须考虑市场的需求和竞争力。(3)旅游氛围“生态化”。目前的旅游趋势是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回归自然旅游。(4)游览观光“知识化”。(5)建筑设施“景观化”。(6)旅游服务“系统化”(7)建设投资“多元化”(8)开发利用“持续化”

二、“八结合”原则:旅游开发与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相结合、旅游开发与高科技农业观光相结合、旅游硬件建设与软件配套相结合、远期开发与近期建设相结合、古代题材与现代意识相结合、旅游开发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相结合、宏观布局与微观建设相结合。

三、“八性”原则:科学性、知识性、真实性、艺术性、参与性、观赏性、协调性、超前性。

21.五个提升是指:旅游区地域的整体提升;旅游产品的提升;确立“场所意境”,提升休闲理念;目标市场的提升;开发、运转理念与机制的提升

22.联系实际,怎样处理好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1.规划环节:科学性、可持续性。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一定要先行。2.建设环节:建设精品景区、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抓好优势项目,全力打造实施名牌精品战略。3.管理环节: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4.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功能分工、健全环保机制、慎重对待土木建设、加强科学管理 23.简要说明旅游规划与开发中人力资源保障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旅游教育与培训体系的设计与优化,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教育机构的体系优化(2)教育模式的创新设计(3)规划者还可从微观的角度,对于旅游教育中的课程设置提出建议

二、区域旅游人才培训计划

三、旅游从业人员数量与结构的调整与设计:(1)旅游从业人员的数量(2)旅游从业人员的结构(3)设置人力资源开发的阶段目标

24.旅游发展过程中主要资金需求。(1)旅游规划的编制资金,包括旅游总体规划、旅游景区规划、旅游项目规划的可行性分析。(2)发展旅游业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用于发展旅游设施和服务的资金,包括住宿、餐饮、旅行社和购物中心等。(4)目的地营销费用(5)国家旅游部门管理旅游业所需的资金,包括全面的国家旅游市场营销费用,通常由政府承担。25.结合实例,说明旅游规划与开发可行性分析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市场分析 旅游项目选址分析 26.如何评价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三大效益?

为了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应该综合地考虑旅游投资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而且对于不同规模的旅游投资,其对于经济、社会、生态的影响力也是不同的。总的来说,旅游投资的规模越大,旅游的各种效益也就越大。经济效益:(1)通过旅游业的乘数效应增加GDP旅游消费。(2)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3)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4)影响土地等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 社会效益:(1)拓宽旅游目的地的就业渠道(2)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消费质量(3)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生态效益:(1)改善目的地的生态环境(2)污染旅游目的地的环境(3)破坏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系统 27.简述旅游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义及工作程序。意义:旅游开发的具体行为,不管是发生在第一部类的公共部门,还是发生在第二部类的商业部门,由于承担具体项目的单位的发展目标与全社会的总体目标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一致,对这个地区乃至全球的环境质量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为了实现持续旅游地发展目标,对任何旅游开发项目的实施,都必须在计划之前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

28.旅游规划图含义?旅游规划图属于专题地图中以表现旅游规划成果为主要内容的一种专业用图,它是以普通地图为基础,根据规划者的规划设计思想,将规划要素准确标绘在地理底图之上的一种特殊图件。29.旅游规划图的规范化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一、确保旅游规划图具备地图基本属性:数学要素、专题要素、底图要素和图外要素

二、编制统一的旅游规划图图式:旅游专题要素的通用符号、文字注记的相关规定、底图要素的符号、旅游规划图的分幅、装帧规定及图廓整饰样式、旅游规划图综合表示方法举例等。

三、统一旅游规划图集的内容体系:旅游现状类、旅游规划类、旅游详细规划类及其他类等。

第三篇:旅游规划

1、三三六评价法即“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开发条件”评价体系。“三大

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三大效益”指旅游资源开发之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六大开发条件”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六个方面。

区域规划(Regional planning)是对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展进行的总体部署,包括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两种基本形式。总体规划是整体的和全局的,而专项规划是部门的或某一方面的,因此后者从属于前者。

2、364要素释义 “3”为三大基础要素:资源+市场+背景 “6”为六大活动要素:吃+住+行+游+购+娱 “4”为四大支撑要素:体制+环境+人员+资金

3、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内涵

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开发公司)

旅游资源内涵的科学理解:①对游客的吸引力是旅游资源实用价值和基础性的主要体现;②旅游吸引力是判别是否属于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据;③旅游资源既包括未被开发利用的,也包括已被开发利用的;④旅游资源既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⑤旅游资源既有固有的,也有人造的;⑥

11、旅游产品的内涵和定义

旅游产品是一种有形制品和无形服务组合的“制品服务组合”,依托于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向游客提供整个旅游旅游活动过程的全部服务,包括旅游吸引物及其他必需品。

12、旅游规划的市场细分与意义

市场细分,也叫市场分割,根据不同消费者之间需求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购买需求与欲望,购买态度,购买行为特征等),把一个整体性市场划分为若干个消费群体,从而确定企业目标市场的活动过程。

市场细分的作用:①有利于企业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形成新的目标市场。②有利于企业深入掌握市场动态,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③有利于企业根据不同市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

13、怎么样选择目标市场

大体确定本旅游企业经营范围;进行市场细分;分析评价各细分市场(①估算各细分市场的市场潜量和本企业的销售潜量②分析各细分市场的销售潜力③对备选的细分市场进行赢利潜量测评);确定目标市场。

旅游规划的内容 服务项目规划综合效益分析旅游规划图件自然社会状况相关行业状况旅游规划范围规划依据原则旅游资源评价客源市场分析旅游项目创意旅游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规划交通状况规划美国的“七喜”饮料就宣称为“非可乐”,从而将所有的软饮料分为可乐和非可乐二类,“七喜”则自然成为非可乐饮料阶梯中的第一位了。“爱尚-非蛋糕”;“野生动物世界”的形象定位是站在普通笼式动物园的反向形象阶梯上的定位。这种定位策略谋求的是挑战竞争对手、否定竞争对手,以此突现自身的竞争定位。

(四)避强定位策略

也称“寻空定位”、“缝隙定位”、“空隙定位”。比附定位和逆向定位都要与游客心中原有的旅游形象阶梯相关联,而空隙定位全然开辟一个新的形象阶梯。旅游点的形象定位更适于采用空隙定位。空隙定位的核心是分析旅游者心中已有的形象阶梯的类别,发现祥和创造新的形象,树立一个与众不同,从未有过的主题形象,是一种寻求空白挖掘潜力的方法。

“世界之窗”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

这种策略谋求的是与竞争对手“共存共荣”“和平共处”的独特性、首创性、标新立异的特色竞争定位。

(五)名人效应定位策略

旅游活动本身带有较强的文化性和历史性,许多旅游地也就是依托历史遗迹建立起来的。因此在有历史或现代名人足迹的旅游区或旅游地,可以依托这些名人的形象与地位提升旅游地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地位。如岳阳楼形象与范仲淹,一部分劳务也是旅游资源;⑦旅游资源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5旅游规划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市场化生态化战略化创新化-合作化多元化 系统化-

规划区旅游业发展的竞争性分析——(SWOT)分析 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是对企业内部优势与劣势和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的综合分析,并以此获得备选战略方案。

4、目标市场选择策略 无差异差异集中-

5、国际标准评价方法: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评价体系: 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 赋分。本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

资源要素价值包括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

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 适游期或使用范围2项评价因子 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

旅游地生命周期影响因素反对旅游开发的团体(如环境保护主义者)的异议 政府干预和立法机构影响旅游替代品发展现有目的地竞争新目的地的开发交通供给厂商、旅行社等影响游客的需要、期望以及对价格的敏感度

6、旅游形象定位策略超强-、近强-、对强-、避强-、名人效应-、重新-

形象定位概念:指根据本地旅游资源特点,针对目标市场通过服务实物和宣传控制,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起旅游地的独特形象风格。

形象定位的重点(1)旅游(区)地的物质景观形象分析(2)社会文化景观形象分析(3)旅游企业形象分析(4)旅游核心地区(地段)的景观形象 旅游主题形象定位三要素:主体个性、受众认知、传达方式

各省形象定位 浙江:诗画江南 山水浙江 云南:彩云之南 绿源之都海南:椰风海韵 度假天堂黄山:感受黄山 天下无山华侨城:“一步迈进历史,一日游遍中国”

7、《旅游规划通则》里旅游规划的分类 将旅游规划分为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

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分为全国-、区域-和地方-。旅游区规划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实际规划(专项规划)。

8、规划成果的表达

旅游发展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表及附件。规划图表包括区位分析图、旅游资源分析图、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图、旅游业发展目标图表、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图等。附件包括规划说明和基础资料等。

旅游总体规划成果:①规划文本。②图件。包括旅游区区位图、综合现状图、旅游市场分析图、旅游资源评价图、总体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功能分区图等其他专业规划图、近期建设规划图等。③附件。包括规划说明和其他基础资料等。④图纸比例。可根据功能需要与可能确定。

旅游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①规划文本。②图件,包括旅游区综合现状图,各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各项工程管线规划图等。③附件,包括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④图纸比例一般为1/1000~1/2000。

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①规划设计说明书。②图件。包括综合现状图、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图、道路及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图、工程管网综合规划设计图、竖向规划设计图、鸟瞰或透视等效果图等。③图纸比例一般为1/500~1/2000。旅游规划创新怎么样去创新具体体现在旅游规划理论的创新、旅游规划方法的创新、旅游规划内容的创新,突出地方特色。旅游规划怎么走合作道路

(1)走多学科相结合的模式旅游规划设计单位需具有旅游、市场营销、区域规划、环保、城市规划、建筑和道路交通等各专业的规划设计人员。(2)走官、产、学相结合的模式

9、旅游规划理论基础

(一)地域分异规律

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分及其相互作用形的自然综合体在地表沿一定方向分异或分布的规律性现象。引起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内能。区域差异性规律对旅游规划的启示

1、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或比较优势⑴大力发掘旅游资源的潜力⑵旅游设施和服务上大胆求新

2、正确指导旅游区划工作

3、指导旅游功能区(性质)的确定

4、合理制定旅游发展战略,确保正确的旅游发展方向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旅游规划的意义

在旅游规划中,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保持人类享受有资源的公平性,严格控制出现急功近利,重用轻保护,甚至只用不保护的现象。还要注重旅游区的环境问题,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旅游规划人员应树立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观念,切实保证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实现旅游的有序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旅游人类学对旅游规划的启示

为旅游规划提供了人本主义的规划哲学: 在提升旅游地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质量之前,首先要充分考虑并协调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开发商以及旅游地相关社会团体的相互关系和利益。

(四)利益主体理论

不同利益主体在旅游规划过程关注的问题有所不同,应该在旅游规划中不同时段按照其关注问题召集不同利益主体参与到规划中来。

10、怎样避免旅游周期对旅游地的影响

①吸引力越大,其生命周期越长。做好旅游规划,努力促使旅游产品保持长久的吸引力,延长稳定期,延迟衰退期的到来。

②规划开发旅游新项目、更新改善旅游设施、扩大宣传促销的范围,重新包装产品、开拓新的市场则可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在进入稳定期以前,开始考虑和着手规划新产品开发,实行更新换代,使旅游产品步入复兴期的新一轮循环。

③实施正确的产品组合策略和市场细分战略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④应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按时间、种类、消费水平和线路等要素进行产品组合和配套服务,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减缓变化趋势。

植物绿化规划

韶山形象与毛泽东,绍兴形象与鲁迅,安陆形象与李白等联系,采取的就是这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及空间中各类要素的相种形象定位策略,名人效应定位策略对旅游形象塑造效果较为显著。互关系的学说,主要是研究分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位内经济活

(六)重新定位策略

动优化组合的理论。区位理论主要有: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中心地根据市场发展和当地旅游发展的新需要,重新建立新的旅游形象。理论和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14、区域规划“一二三一工程”

区域旅游规划的“1231”工程即用“一个目标、两个分析、三个步骤和一个支持系统”,简单概括了区域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编制程序。一个目标:通过预可行性研究与分析提出规划的总体目标 两个分析:客源、产品市场调查与分析;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三个步骤:定调子(确定区域形象并实施整体促销)、定盘子(规划空间布局与线路设计)、定路子(规划旅游吸引物、项目、设施和服务)一个支持系统:政策、环境、资金、人才等影响规划实施和有效管理

15、规划鹰 鹰头为旅游吸引物;左翼为住宿设施、其他服务设施;右翼为

交通条件、其他基础设施;鹰尾为当地社会经济条件;飞得方向为客源市场;周围的大气相当于自然、文化、社会经济环境;雄鹰展翅飞翔被誉为旅游目的地的起飞。

16、区分: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娱乐产品;旅游项目 旅游项目与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经过人为的改造和设计将其独具特色的魅力更加突出的展现出来。与旅游项目是依托关系;旅游项目是旅游者和旅游资源的桥梁;差异:经济特征、空间特征、文化特征。

旅游项目包含娱乐(游乐)项目旅游产品由旅游项目组成;旅游项目是旅游产品的基础

17、旅游规划关注什么? 主题定位、市场定位、结构调整、形象塑造、区

域定位、功能定位、项目定位、产品定位。

18、旅游产品开发的昂普(RMP)分析

旅游产品昂谱(RMP)分析理论,即以旅游产品为中心,进行R分析

(ResourceAnalysis)和M分析(Market Analysis),以此为基础进行P分析(Product Analysis),并最终提出以旅游产品为中心的开发框架思路。旅游产品昂谱分析技术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资源(R性)分析,资源评价和产品转化;市场(M性)分析,产品弹性和旅游者的产品选择偏好;产品(P性)分析,产品创新和空间布局。

通过对这3个方面的个别分析,综合得出旅游地区域开发方法,解决区域旅游开发的规划问题。其中,旅游产品分析是开发的框架性思路,要从构建旅游产品理念系统,揭示深邃历史文化背景,组织优化旅游空间结构,凸现重点旅游产品层次4个方面对旅游产品进行设计与开发。

周期理论1探查阶段:旅游地游客零散,设施短缺,自然和社会环境保持着其原始性。

2参与阶段:旅游者人数增多,旅游渐渐规律化,本地居民开始为旅游者提供简单的旅游设施。组织规律化的旅游迫使地方政府和旅游机构开始增加、改善旅游设施和交通状况。

3发展阶段:大量广告和旅游者的宣传下,形成成熟的旅游市场,外来投资剧增,旅游支持系统完善,旅游地自然面貌显著改变。

4巩固阶段:游客增长率下降,总量仍增加。旅游地大部分经济活动与旅游业联系紧密。常住居民,尤其是没有参与旅游业的常住居民,对大量游客的到来和为游客服务而修建的设施产生反感和不满,因为这一切可能限制他们的正常活动。旅游地形成界限分明的娱乐、商业区域,设施可能满足不了需求。5停滞阶段:游客量达到最大,旅游环境容量已趋于饱和或被超过,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随之而来。旅游地良好的形象已建立,旅游市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重游游客、会议游客等。接待设施过剩,保持游客规模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自然和文化的吸引物或许被“人造”设施所取代。

6复苏阶段:两种途径:一是创造一系列新的人造景观;二是发挥自然旅游资源的优势,重新启动市场。

在衰落或复苏阶段有5种可能性:

①深度开发卓有成效,游客数量继续增加,市场扩大,旅游区进入复苏阶段; ②限于较小规模的调整和改造,游客量可以较小幅度地增大,复苏幅度缓慢,注重对资源的保护;

③重点放在维持现有容量,遏制游客量下滑的趋势,使之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④过度利用资源,不注重环境保护,导致竞争能力下降,游客量显著下降; ⑤战争、瘟疫或其他灾难性事件的发生会导致游客急剧下降,这时想要游客量再恢复到原有水平极其困难。

(一)超强定位策略: 也称”领先定位”、“争雄定位”,努力争取使本地在旅游者心目中占据同类旅游地形象阶梯的第一位置,也即常常给人留下的是世界第一的形象。这种定位策略谋求的是在一定领域的领先性和压倒性竞争位置。如东岳泰山号称“五岳至尊”,桂林山水号称“美甲天下”,世界最大的××景区,最富活力的景区等等。用于独一无二或无法替代的旅游资源,即适合于在世界范围内不可替代性的资源进行的定位,如中国的长城、故宫,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艾菲尔铁塔。

(二)近强定位策略

也称“比附定位”“借势定位”。并不去占据原有形象阶梯的最高阶,而是抢占第二位,强调与旅游者心目中处于某类形象阶梯第一位置的旅游地同属一类的形象,即突出“类”的联想、“类”的区别,不做“鸡头”而求“凤尾”,不能“第一”但求“一流”常常通过对比使人产生联想,借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如牙买加——“加勒比海中的夏威夷”,海南三亚——东方夏威夷;越南下龙湾——海上桂林;昆明“区域性国际会议中心——东方日内瓦”。苏州乐园——”东方迪斯尼“目的无非是利用夏威夷等绝对稳固的旅游形象而较轻易进入游客心中,并在旅游形象阶梯中占据一个较佳的位置。这种策略谋求的是连带性,借光性竞争位置。

(三)对强定位策略 也称“逆向定位”“对抗定位”。强调并宣传定位对象是消费者心中第一位形象的对立面和相反面,同时力争开辟一个新的易于接受的心理形象阶梯。例如,

第四篇:旅游规划

什么是旅游规划旅游规划是在旅游资源与市场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对一定范围和一定时期内旅游发展蓝图及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一种谋划和安排。

旅游规划的对象旅游规划的对象是旅游系统,它由四部分构成,它们是客源市场系统、出行系统、目的地系统和支持系统;旅游规划是在二战后开始出现,被公认的世界最早的旅游规划是 1959年美国夏威夷规划

为什么说旅游规划的对象是旅游系统旅游规划的对象是非常的复杂,有很多要素,相互联系的、相互依赖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如身体,整个身体是一个大系统,有很多小系统,神经,呼吸、循环、消化等子系统,子系统又有很多构件,消化,口腔,牙齿。可以说系统中牵一发而动全身。规划必须具备系统思想。所以,旅游系统规划实质上是必须考虑整个系统的运行,从系统的全局和整体出发,着眼于规划对象的综合的整体优化,而不是从局部和单个要素出发,也不只关心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工作状态,克服从单一目标出发、单一因子考虑问题的弊端,从发展和立体的视角来考虑和处理问题。对旅游系统中任何一个具体方面进行规划,都必须考虑其它方面,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旅游系统的动态平衡、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最优组合状态。

旅游规划的步骤旅游规划的基本模式,也就是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步骤,可以用1231工程模式来表达,就是确定一个发展目标/进行两个基本分析/作好三个发展板块设计/构建一个支持系统。一个发展目标

旅游市场和旅游资源的分析

第一板块为前位板块,它是指直接吸引旅游者前来参与旅游活动的旅游吸引物,即狭义的旅游产品和开发项目;第二板块为中间板块,它是指为前来的旅游者提供各种旅游服务,包括交通、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服务的旅游相关行业、设施和服务;第三板块为后位板块,它是指旅游区内外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构建1个支持系统

旅游规划的原则(1)形象原则:通过开发必须创造出鲜明的形象,这是旅游规划的基本要求。旅游形象要有自己的特色/鲜明的主题/无穷的魅力,才能吸引众多的旅游者,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忌讳抄袭/模仿。没有特色

(2)市场原则;有源源不断不断的客源,才能使旅游目的地长久不衰。旅游客源市场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如游人的动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地理位置,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在开发时必须适应旅游市场的变动。

(3)美学原则:对旅游资源进行规划时要尽量体现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任何建筑物或服务的形式都必须与相应的自然环境和旅游气氛融为一体,体现自然与人工美的和谐统一

(4)效益原则;追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

(5)保护原则;任何旅游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不可替代的,都具有唯一性,旅游规划应该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旅游规划的意义旅游规划是提高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必要手段;旅游规划是形成良好旅游目的地的有效途径;旅游规划是促进旅游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旅游规划是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

旅游资源只要是具有开发为旅游产品的潜力的事象,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可以被视为旅游资源。

中国国际旅游市场的特征“三为主,三为辅”的特点:即以港澳台同胞、华侨为主,外国旅游者为辅;以亚洲为主,欧美为辅;以日、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周边中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辅,且这种基本格局在近期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旅游资源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

旅游容量一个旅游区在提供使旅游者满意的接待、并对资源产生很小影响的前提下,所能进行旅游活动的规模,一般用容纳的旅游者人数来表示。

旅游形象旅游区形象: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社会公众(包括旅游者)通过心理感觉和知觉感知,在头脑和记忆里形成的关于旅游地或景区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一种整体性评价。旅游地形象定位与口号设计——策划的核心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作用(1)使地方旅游决策部门和公众对地方性有较深的理解,使决策者在众多的旅游资源中识别出最核心的部分,在此基础上,把握未来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的方向;使地方公众了解本地开发旅游的潜力和前景,增强旅游意识,积极参与地方旅游的开发和建设。(2)为旅游者的出游决策提供信息帮助,旅游者在选择出游目的地的时候,面对众多不熟悉的旅游地及旅游产品,常常会犹豫不决。最近的研究认为,影响旅游者决策行为的不一定总是距离、时间、成本等一般因素,旅游地的知名度、美誉度、认可度或其它一些因素可能更为重要。旅游地通过形象设计,可以增加识别度,引起游客注意,诱发出行欲望。(3)为旅游企业,特别是旅行批发商和旅行零售商提供产品组织及销售方面的技术支持,对于旅行社来讲,其线路的组织和产品包装,与目的地的形象的建立与推广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的关系(1)作为原材料,旅游资源要制成旅游产品,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加以筛选、加工,甚至再创造,然后才能组合成适销对路的产品

(2)同一种旅游资源可以开发、包装为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一种旅游产品可以建立在一种或多种旅游资源的基础之上。

(3)旅游资源经过开发转化为旅游产品。

(4)旅游市场需要的是旅游产品,而不是旅游资源,经过开发加工后的旅游资源也仅是旅游产品的核心部分,而不是产品的全部。

世界旅游产品的分类世界传统旅游产品:包括观光旅游(自然风光观光、城市风光观光、名胜古迹观光等)及其升级产品;文化旅游(博物馆旅游、艺术欣赏旅游、民俗旅游、怀旧旅游、祭祖旅游、宗教旅游等);商务旅游(一般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奖励旅游、大型商业性活动节事等);度假旅游(海滨旅游度假、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度假村、度假中心、度假区、野营旅游)、社会旅游等5 类。

世界新兴型旅游产品:

一、满足旅游者健康需求的健康旅游产品,体育旅游(滑雪旅游、高尔夫旅游等)、保健旅游(医疗旅游、疗养旅游等;

二、满足旅游者发展需求的业务旅游产品;,如修学旅游、工业旅游、务农旅游、学艺旅游、科学旅游、考察旅游等;三是满足旅游者享受需求的旅游产品,如豪华列车旅游、豪华游船旅游、美食旅游、超豪华旅游等。四是刺激旅游产品,是指旅游者体验以前从未经历过的某种感官刺激的旅游产品,如探险旅游、冒险旅游、秘境旅游、海底旅游、沙漠旅游、斗兽旅游、观看古怪比赛旅游、狩猎旅游、体育观战旅游等。五是体现旅游者的环保意识的替代性旅游或持续旅游,亦称后大众旅游,包括生态旅游、自然旅游、社区旅游。

六、活化旅游产品

中国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上形成的旅游产品分为4 种类型:一是观光旅游产品,以文物古迹、山水风光、民俗风情为特色的具有东方文明和神州风韵的观光产品在世界上具有垄断地位;二是度假旅游产品,其中家庭度假、乡间度假、海滨度假、周末度假、节日度假显示日益广阔的市场;三是专项旅游产品,包括古代城市之旅、乡村旅游、长城之旅、黄河之旅、长江三峡之旅、奇山异水游、丝绸之路游、西南少数民族风情游、冰雪风光游、寻根朝拜游、青少年修学游、新婚蜜月旅行、保健旅游、烹饪王国游、江南水乡游、佛教四大名山朝圣游、以及探险、漂流、狩猎等专项、专线旅游;四是启动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

红色旅游以参观游览红色景观为主要内容,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这里的红色景观是指所有与中国革命有关的各种红色资源,既包括革命遗址、纪念场所、也包括与之有关的人造景观,其中革命遗址主要包括会议会址、革命活动旧址、伟人故居和战场遗址等;纪念场所主要包括纪念馆、博物馆、陵园;人造景观主要包括:雕塑、石刻、主题公园等。

度假旅游目的地相对固定;更加强调休息;在一地停留的时间相对较长;回头率较高;无需导游陪同;对娱乐设施和服务要求较高

节事旅游主题突出、公众参与;综合效益明显;外部环境敏感

博物馆旅游博物馆旅游是近几十年来国内外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它使得旅游活动由一般的观光上升到文化高含量的游憩活动。被称为“旅游者之家”的博物馆,是旅游者、特别是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旅游者的必到之地。

旅游区开发用地的一般原则

1、人为建筑应尽可能少地干扰自然生态系统;要考虑该处最佳的环境容量和潜在影响。要防止公路堵塞河流、建筑物把动物从水源边吓跑、污水污染自然界的水流等现象的发生。

2、建筑物应尽量造的不明显它们不应成为周边自然环境的主体,也不能脱离该地区的自然环境风格。它们应尽可能地使用当地原材料:石头、木材、竹子、泥砖等。尽可能地避免使用外来材料。建筑物应属于当地风格并与环境融为一体。在可能的情况下,要以树林为屏障伪装建筑物。

3、有可能的条件下,尽量把设施放在周边地区,删除多余的设施,有的放矢地布局各种要素。为人而设计。从社会学角度考虑土地利用的最佳使用限制,以及安全和便利因素。如果旅游者的住宿地座落在山脊,可以俯视整个地区,那么它应被安排在各个角度都可以看见的地方

4、既要有好的形式,也要有好的功能在营造建筑物之前,应先考虑到所选地点交通是否方便。进入旅游设施的道路尽量设计成单行线,围绕一组建筑群,停车场设在路的一边。在实体规划、建筑设计和旅游设施的建造中,应鼓励使用“生态技术”,如太阳能、收集使用雨水、垃圾再利用、以自然通风代替空调、食品自给等。

5、道路不要太显眼只要有可能,就要使用下陷的地形、树林、山地和其它地形来作掩护。应该依地形而建。在设计时要尽量减少水土流失,从而保证适当的排水坡度。要使用转弯和隆起来限制速度。尽管有些道路是为旅游者靠近动物而设计的,但也应避开一些敏感的区域,如水鸟的繁殖区

旅游服务服务(service)的基本含义是“为他人做些什么”。旅游服务是有形的实物产品和无形的服务活动所构成的集合体,它能够向旅游者提供某种价值或满足旅游者的某种要求,可以解决旅游者解决不了或不愿解决的问题。旅游服务中既包括产品服务,也包括人员服务

旅游解说分类:自导式和向导式

功能:一是基本信息和导向服务;二是帮助旅游者了解并欣赏旅游区的资源及其价值;三是加强旅游资源和设施的保护;四是鼓励游客参与旅游区管理、提高与旅游区有关的游憩技能;五是提供一种对话的途径;六是教育功能

可持续旅游可持续

缘起

现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出源于环境恶化与资源枯竭等问题引起的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

缘于一个海洋生物学家对鸟类的关怀。1962年一个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的名字总会被提起,她就是莱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这是因为在上个世纪中叶她推出了一本论述杀虫剂,特别是滴滴涕对鸟类和生态环境毁灭性危害的著作——《寂静的春天》。尽管这本书的问世使卡逊一度备受攻击、诋毁,但书中提出的有关生态的观点最终还是被人们所接受。环境问题从此由一个边缘问题逐渐走向全球、经济议程的中心。

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给出了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机后代人的发展。

可持续旅游1997 年世界旅游组织授权中国国家旅游局出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

世界旅游组织: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它能为今天的主人和客人们提供生计,又能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

可持续旅游的内涵一是满足需要;通过适度利用环境资源,实现经济创收,满足东道主社区的基本需要,提高东道主居民的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再满足旅游者对高生活质量的渴望,满足发展与享受的高层次需要。

二是环境限制;资源满足人类目前和未来需要的能力是有限的,体现在旅游业中就是旅游环境承载力。即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某地区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成为可持续旅游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是公平性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目标(1)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其生态意识;

(2)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3)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

(4)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5)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

第五篇:旅游分公司五年规划

陕西XXX运输集团公司旅游分公司

2011—2015年发展规划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旅游业也蓬勃发展起来。其间也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今年集团公司为加快旅游公司的发展,提出了具体意见,要求着眼全国,努力将我公司培育为汉中旅游市场的支柱产业,实现旅游资源多样化、服务便利化、管理精细化、市场规模化。

一、公司发展规划背景

1、公司概况

旅游分公司2006年成立于,主要经营模式采取“挂靠经营,自求发展”,虽然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但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由成立之初的几台车,经过争取、吸收、整编达到目前的16辆车,这在汉中市同行业中是拥有“省际旅游”线路牌最多的公司,现在公司一直以“稳把服务求生存,稳把安全求发展,管理创新求进步”为基本原则,取得了汉中市行管部门的认可和业内的好评,并被汉中市汉台区文明办和汉台区外事旅游局评为“文明示范窗口”。

2、汉中旅游相关行业情况

(1)、据不完全统计,汉中现有春晖旅行社、国旅、康辉旅行社、青年旅行社、神洲旅行社、邮政旅行社、中旅总社等30余家,分布在汉中的各大主干街道。

(2)、经过调研,汉中市现在有从事旅游运输的企业概况:

除以上的数据来看,我公司在市际旅游和班线旅游线路的开发上还是有很大的潜力。

3、目前公司优劣分析

优势:

和汉中其他旅游公司相比,我们公司是拥有“陕西旅游”线路牌最多的公司,另外我们做为民营企业,一直以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安全快速、通力协作为管理重点,在很多情况下旅行社情愿用XXX车而不用国营车,这也给我们创造了极大的信心。

劣势:

公司车辆的质量有待提高,就目前的16台车来说,高一级车4辆,余下的全是中级车,其中还有3个小型11座的瑞风车,更有两台中型车也即将营运到期,急需更新和新增车辆。这点也是公司现在最为棘手的问题。

二、规划的原则和意义

1、规划原则

(1)有利于满足和引导市场需求;

(2)有利于旅游公司的整体发展;

(3)有利于充分发挥旅游车辆在客运公司的模范带头作用;

(4)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

2、规划的长远意义

(1)确定了未来五年旅游公司的发展方向,发展的重点;

(2)找到与其他公司的差距,总结了经验,为公司的经济发展找到突破口。

三、规划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五年的努力奋斗,公司将有自己的旅行社,也将拥有班线旅游、市际旅游和陕西旅游和国内旅游,车辆数达到60台,公司规模将不断扩大,管理也更加的正规化、制度化、人性化,成为本地具有影响力和声望的龙头旅游公司,旅游份额占有率达到70%以上。

(二)具体量化目标

1、经营目标

第一阶段(2012年):加大车辆投放量,争取达到25辆;

第二阶段(2013年):在此基础上,加强管理,使车辆增加到35辆;

第三阶段(2014年):在仅有的车辆数目上,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团队意识,努力使车辆达到45辆;

第四阶段(2015年):扩大经营规模,车辆数达到60辆。争取

在我们的努力之下,完成已规定的任务,并且还在此基础上,使经济效益达到3-5翻。

2、安全指标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集团公司的要求,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对驾驶员进行安全培训,坚持每天根据天气情况发送安全提醒短信;坚持定期检查车辆安全设施和车况,排除车辆安全隐患;争取遵守公司各项安全生产规定,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及时纠正教育,确保安全生产。努力把各项指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

四、措施保障

(一)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精品线路的开发

随着西汉高速、十天高速的开通,发展中长线旅游,如汉中-西安一日游、汉中-九寨沟等;对车辆陈旧,安全性能较差的车辆调整发展区内旅游,如汉中-南湖等距离较短的班线旅游。

(三)提升服务品质

公司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现代交通、奉献一流服务”为宗旨,以规范客运市场秩序、强化安全管理为重点,以“二五一争创”为目标,以“三高三化六统一”为抓手,认真做好动力投放和经营管理。统一车辆标识、统一车辆颜色,统一驾乘人员服装,创造出全新的旅游客运形象和一流服务。

(四)与各大旅行社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交流

我们应该和各大旅行社加强合作,促进友好交流。健全合作体系,形成产业链。经常去郊县区、各大企事业、政府部门做宣传推广活动。

(五)畅通的反馈机制和简化的问题解决流程

应当建立信息采集小组,根据市场情况,不时的通过讨论来调整企业发展策略;另外通过反馈机制,使企业与车队得到友好沟通,更好的解决现实中存在各种的矛盾。

(六)公司对员工业务技能的培训

建议公司要做好年轻人员的引进工作,并对新进青年员工的培养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做好新老员工的传、帮、带,让青年员工尽快成长起来。同时,公司定期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和外聘请其他企业有管理经验人员来带领指导,使企业能迅速走向正规化。

(七)健全的薪酬体制

建立一个能成长的薪酬体系,使员工乐意为企业做贡献。

下载县旅游规划(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旅游规划(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旅游街区主题规划[共五篇]

    旅游街区规划 上篇: 中国的现代旅游业自上世纪70年代末发端以来,历时虽短,但发展进程非常迅速。在世纪之交,中国旅游业逐渐进入转型时期,新的旅游方式和兴趣取向渐渐形成,城市......

    山区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产业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绿色产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县要按照“自主开发和招商引资并重,整体规划......

    旅游规划心得

    武夷学院旅游资源综合调查心得 项目名称:武夷学院旅游资源综合调查 考察时间:2015年1月1日~2013年1月5日 考察成员:2013级旅游管理3班成员 调查过程: 就武夷学院的旅游资源本小......

    旅游规划方案

    第一章 旅游发展环境条件分析 第一节 交通现状,区位条件及发展前景 仪陇县位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南充市东北部,是元帅之首朱德、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张思德同志的故乡。面积1691.9......

    旅游规划制图★

    和谐广场规划设计方案姓名学号 班级 课程旅游规划制图2010年11月25日设计说明一、设计理念:广场做为现代都市人们生活的一个活动空间,有其公共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等诸多属性,但......

    建瓯市旅游规划

    建瓯市旅游规划 产品定位,主题形象,发展思路摘要:福建省建瓯市古时称建州,简称芝,位于闽江上游,闽北中枢,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文字记载和1800多年建县历史的文化名城。在以水为主的......

    旅游规划重点

    一、名词解释 1. 旅游规划2. 旅游区总体规划3. 旅游资源评价4. 旅游容量5.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TPLC) 6. 旅游发展规划7. 旅游资源8. 旅游地形象定位9. 旅游客源市场10. 旅游地......

    旅游规划大全

    它也常包括某些专题规划(或称部门规划)的内容,如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和开发;客源市场调查、分析和规划;旅游线路设计和规划;旅游商品设计规划;旅游环境保护;旅游管理和人才培训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