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努力促进建筑业治理能力现代化1
努力促进建筑业治理能力现代化
文章摘要:本文通过对陕西建筑业面临的问题的分析,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阐述了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与深刻内涵。论证了建筑市场体系建设现代化;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现代化;建筑业发展方式现代化;建筑业队伍建设现代化建设。得出了建筑业要通过不懈努力来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鲜明体现,既具有价值观层面的重大意义,也具有方法论层面的深刻内涵,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建筑业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筑业责无旁贷。
建筑业是我国推行改革最早的行业之一,30多年的改革发展,建筑业已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拉动经济增长、解决社会就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支柱地位日益凸显。建造能力显著提升,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队伍不断壮大,就业贡献持续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建筑业快速发展,还拉动了钢铁、水泥、机械设备制造等关联行业的发展,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
近年来,陕西建设系统按照陕西省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积极开展建筑业治理工作,有力促进和保障了建筑业科学健康发展。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建筑业还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行业结构不够合理,市场专业化程度低,行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不够协调;二是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产权制度改革、转型升级、应对国家宏观调控和投资方向新变化的措施还不到位;三是分配机制不尽合理,人才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建筑业高端人才匮乏,科技创新对建筑业的贡献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经营次序不规范,行业竞争过渡;五是企业所得税率比外省偏高,严重制约我省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加速我省建筑业产业功能的削弱减退,逐步丧失市场竞争力;
六、管理模式落后,企业运营效率低,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七、融资能力弱,产业升级难度大。信息化技术落后,缺乏先进的经营管理手段;
八、国家的总体主导思想影响者我省的建筑业发展;
九、法律规范生产主体不完善。业主方没有得到很好规范;
十、劳动力成本过高,劳务队伍建设仍然还在初始阶段。
目前,新一轮的建筑产业现代化正在全国兴起。建筑产业现代化可有效提升建筑品质和建设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是建筑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我们绘就了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全行业对改革发展有着热烈的期盼,大家对改革发展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我们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远近结合、试点先行,积极稳妥往前推进,通过共同努力,陕西建筑业发展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我省的建筑业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定会得以实现。
一、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与深刻内涵。
促进和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首先要弄清和明确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深刻内涵。
建筑产业现代化应是:以人文绿色创新发展为理念,以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为先导,以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为支撑,以工业化生产方式为手段,以工程项目管理创新为核心,以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广泛运用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技术,将建筑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融投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施工生产、管理服务以及新材料、新设备的更新换代等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系统,依靠高素质的企业管理人才和新型产业工人队伍,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水平和社会与经济效益,全面实现为用户提供满足需求的低碳绿色建筑产品。
现代建筑业与传统建筑业的区别在于:现代建筑业更加强调以知识和技术为投入元素,即应用现代建造技术、现代生产组织系统和现代管理理念所进行的以现代集成建造为特征、知识密集为特色、高效施工为特点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产业链长的产业组织体系。现代建筑业是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先进建造技术、先进材料技术和全球供应链系统而产生的,主要有以下特征:1.充分应用和吸收当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施工工艺、装备、材料高技术化,建筑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贡献率较高,并呈现出建筑业与服务业既分工又融合的特征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集成建筑产品全寿命期业务流程,形成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分工协作模式;3.符合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利于保护环境的低碳绿色特色;4.建立起与现代建造技术相适应、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生产方式和企业组织形式;5.具有满足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6.产业关联度高,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大,能迅速成为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1)最终产品绿色化。(2)建筑生产工业化。(3)建造过程精益化。(4)全产业链集成化。(5)项目管理国际化。(6)管理高层职业化(7)产业工人技能化。总之,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一个涵盖范畴广泛、内涵丰富、多层次、多阶段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发展变化而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展现新的特征。
二、建筑市场体系建设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我国改革开放已走过3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也应看到,我国市场取向的改革仍需深入推进,市场秩序有待规范,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竞争不充分。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建筑业发展既面对挑战,也迎来机遇,问题解决好了,行业发展就能再上新台阶。我们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行业发展规律,抓住关键问题和主要矛盾,促进建筑业更好更快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最近公布了《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消除市场壁垒,建立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体系,进一步开放建筑市场。
消除地方壁垒、建立全国统一的建筑市场,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广大工程建设企业的迫切需要,更是建筑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消除地方壁垒也不是说就要弱化监管,而是要转变管理观念,将工作重心由“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淡化前置管理,重视事中和事后监管”,宽进严管。对转包、违法分包等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界定。加强市场和现场监管联动,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施工现场的情况。一旦发现有转包、违法分包、挂靠、出借资质资格、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要依法予以处罚,并在建筑市场监管和诚信信息平台上予以公布,清出本地建筑市场,切实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十八届三中全会还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结合行业实际,不断深化企业资质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逐步淡化行政审批。对现有的审批项目,要构建“审批标准科学、审批内容透明、审批过程廉洁、批后监管到位”的资质资格管理机制。还要加快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市场环境,这是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一是加快企业、人员、项目三大数据库的建设。二是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三是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罚机制。对诚信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和激励,对失信企业的失信曝光、分类监管、市场退出等惩戒制度,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加大对失信企业和人员的执法惩戒力度,真正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诚信经营是社会公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企业诚信经营不仅是法人实体的市场准则,还应该是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当前建筑业市场经营中的不诚信行为已经严重的阻碍了行业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在某些地方还严重的影响到社会的秩序。对待市场上出现的违规的问题、不讲诚信的问题,施工企业或者表现出自己的无奈,或者将这些弊端归咎于他人。要改善行业道德,净化市场秩序,市场主体首当其冲。建筑施工企业要带头强化市场行为的自律,提倡诚信经营,反对恶性竞争。推动社会风气的好转,改善市场的诚信氛围,为企业自身创造健康发展的环境与机会。
三、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现代化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和政府的形象。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是建筑行业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工程质量安全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形势依然十分严峻。2013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上升,群死群伤事故时有发生。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问题也比较突出,在社会上造成消极的影响。这都说明,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切实履行职责,推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现代化。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建筑业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探索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和方法。
(1)、建筑安全教育培训自成体系。严抓落实安全教育培训,有危险作业的安全教育培训,班组长/主管的教育培训,新工人进场安全教育,转岗工人的安全教育等。项目管理层和劳务层的安全意识都十分强,确确实实是作到了落实到每个人。项目经理为现场安全第一负责人,工地安全为班组长负责制。现场设置专门的安全教育场所;安全教育由专人负责,落到实处。员工的安全帽进行分类管理、标识清晰,并标有如“自己的身体自己保护”等安全提示用语。
(2)、日本各建筑企业在项目部均实行早礼制度。也就像我们的安全班前会。早礼活动既可以有效避免一些安全隐患、控制风险,又加强了班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工人的精神面貌。沟通是管理的必要手段,良好的沟通使得信息通畅,决策有了科学的依据;沟通使得责任明晰,避免管理的真空地带;沟通使得信息共享,让不同工种的协作更加和谐而有弹性。早礼的过程一般包括几个步骤:准备活动、做早操、站齐、报数、互相问候、说明健康情况、各班组长逐一上台,介绍工作地点、分析潜在的危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安全负责人进行总结发言。结束后,各班组内部进行交流。整个早礼过程,紧张有序,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左右。
(3)、安全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等设计先进合理、使用简单方便,且富于人性化。建筑物外围进行全封闭,整齐大方;大型机械由专人进行管理、安全防护装置配备齐全。个人防护用品主要为工人自备,安全带设计十分合理,小型专用工具配备齐全,便于携带和使用。现场设置专门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具堆放场所,支架简单实用,用具堆放整齐,便于管理。
3、日本的整体环境整洁、干净,与日本全民强烈的环保意识息息相关的。(1)、建筑工地四周设置连续、密闭的彩钢板围档,稳固、美观大方。(2)、工地大门口处醒目的设置各类铭牌和告示牌,规格统一、标识明确;门口设置专人进行管理,并负责大门口的交通指挥。
(3)、施工场地工地地面不进行硬化,而是采用钢板铺设,一次性投入较大,但是可以重复利用,避免浪费。现场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和危险区域以及主要路口都设置醒目的安全宣传标语或合适的安全警告牌。现场材料按现场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堆放整齐、并悬挂标牌。施工过程中作到工完料净,保持现场的清洁。现场不设专人负责清扫,全靠班组自己管理,工人自觉,作好落手清工作。
(4)、施工现场的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严格分开,办公室布置简洁大方,各类用品摆放整齐,图牌制作精美,标识清晰。现场设置专门的吸烟区,杜绝随意吸烟。环境整洁、卫生,现场设置专门的休息场所,供工人休息。食堂布置简单,但十分干净整洁。现场设置垃圾集中堆放场地,设置密闭式垃圾筒,并进行分类处置。
4、日本建筑从业人员的的安全保护意识相当强,而且在施工中制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安全保护措施。安全防护用品重点突出实用性、环保性,作到变废为宝、且便于重复利用。
5、日本工程的施工工艺比较先进,现场管理水平高,员工具有良好的品质意识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如,验收制度完善,执行严格。加强班组管理,鼓励竞争,奖罚得当。对优秀员工进行奖励,并上墙进行宣传、表扬。
学习借鉴国外建筑业先进经验,我们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上应该做到:
一、严格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二、改革创新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式。
三、突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重点。
四、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及人员能力建设。
五、牢固树立“红线“意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总书记曾经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要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必须坚持以创新完善政府监管机制为导向推进建筑业改革。坚持放管并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建筑市场诚信建设和管理,完善市场和现场联动机制,坚决打击触及工程质量安全这条红线的违法违规行为,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建筑业发展方式现代化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特别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历史,建筑业演变的进程是从原始建筑业到传统建筑业,再进展到现代建筑业,这是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轨迹的必然规律。
上个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建筑业应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建筑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鼎盛时期,2013年,全国建筑业完成总产值已高达15.9万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在GDP总量中所占比例近7%。可以说,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而且得到了全社会的公认。
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建筑行业提出了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必然带来行业的利益格局和生产方式的大变革。而在这个大变革时期,新型建筑工业化作为转型方向之一已经越来越明朗,将成为建筑行业实现“蝶变”的大机遇。
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一是要遵循市场规律,不能盲目地用行政化手段推进。二是要科学管理,从房屋建造的全过程、全系统的角度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要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重点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通过整合优化产业资源来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尤其在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初期,社会化程度不高、专业化分工尚未形成的前提下,只有按照这种模式,才能把整个产业化技术和管理模式固化下来。三是要以技术创新为先导,研究和建立企业自主的技术体系和建造工法,这是企业的灵魂与核心竞争力,未来谁掌握了技术和工法谁就掌握了市场,谁就能在新一轮变革中掌握先机、赢得主动。
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需要政府出台政策,形成激励机制,完善标准体系,明确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标准、政策法规。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应该要形成良好的机制,需要整个社会沿着整个产业链,沿着建筑建造过程,明确各方主体的责任。从顶层设计着手,形成一种完整的体系,使各方能够在其中有位置,充分发挥作用。建筑产业现代化,离不开建筑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目前建筑业产业工人的素质比较低。因此,提高农民工的素质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绕不开的课题。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还有一个话题绕不开,那就是绿色环保施工。眼下,国内的空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气越来越多,而国内的一些建筑业企业在生产施工过程中,对污染的重视不够。
现阶段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业化生产是关键,管理现代化是基础,要通过实现设计标准化、产品生产工厂化、现场装配化的工业化大生产方式来改造建筑业这个传统产业。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还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要实现由粗放型的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通过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必须进行精细化管理,让人感到我们的管理是可控的、我们的管理是有效的、我们的管理是先进的,这样才能符合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水平或者要求。二是要实现由传统行业向高科技和信息化转变。在现代化的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要勇于创新,勇于改革。要创新经营模式,运用现代化的施工手段。
创建于1898年美国柏克德公司,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家族企业,也是一家综合性的工程公司,经过四代经营者的努力,如今的柏克德公司已经发展成为美国工程建设领域名列榜首、全球工程总承包位居前列的公司。柏克德公司的发展带给中国建筑业的启示是:
(1)加快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社会竞争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研发能力的好坏决定着工程建设企业是否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中国建筑要加大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重视对相关材料、技术、工艺、产品的超前研发,通过研发创造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同时在研发中,注意借助信息管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强化开发与应用智能技术,利用专家库、知识库、高水平的3DCAD辅助设计系统和集成化的项目管理系统构建更易于操作的施工环境,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重视培育工程总承包能力
在产业分工中,我国工程设计和施工是相对独立的。施工和设计相分离的状况在总体上造成我国工程企业整体实力不强,不能满足国际上通行的获取大项目的资质要求。同时,由于企业能够完成的承包工程项目范围比较窄,因而对某类工程项目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一旦获取该类项目受阻,就会陷于被动。我国企业要强化施工和设计两方面的能力,可采取两种发展方式:一是内部扩张,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资金优势、施工管理优势,向相关产品和产业发展;二是外部扩张,通过资产购并、重组,逐渐整合工程设计业务,把建筑和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承揽EPC总承包项目的整体实力。
(3)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
企业网络信息平台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和支撑,建立以企业总部为核心的网络与通信系统,有利于对项目的动态控制。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施工企业进行跨地区承包及国际工程承包,分散性日益成为施工企业活动的特点。通过逐步建立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实现承包商与业主之间及项目分包商之间的有效沟通,优化材料功效;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也是实现资料互换、信息共享,整合企业合作资源,进行成本控制的关键。中国建筑业还要着手推广应用管理软件,这将使项目管理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通过规范作业流程,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有效控制质量;通过对进度和费用的综合监测,提高资金管理和运作水平。
(4)推进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建筑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跟柏克德公司等一大批国际知名工程公司相比,企业复合型人才缺乏、现有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中国建筑业应该着重培养能按照国际通行项目管理模式、程序、标准进行项目管理,熟悉项目管理软件,能进行进度、质量、费用、材料、安全五大控制,同时又懂外语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在实现途径上,可加强与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等研究机构的合作培养力度,同时注重自身培训机制的完善;有条件的也可以借助与国际公司项目合作的有利条件,有针对性地为中国建筑培养各类专业及管理人才。(5)树立“安全第一”的企业文化
柏克德公司成功秘诀之一,就在于其从上到下树立了“安全价值高于一切”的安全文化。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并没有真正落实,根据对伯克德的研究,在安全管理方面,中国建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逐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重视安全人才的培养与员工的安全培训。中国建筑应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人才培养,运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加大工伤保险的力度和范围;在企业内安排安全培训,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个体防护设施投入。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完善现场安全设施和安全防护装备,包括在施工时注意使用全身型安全带,砂轮机操作人员必须戴有防护面罩的安全帽等,努力做到安全防护一次到位,做到万无一失。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制定或者出台安全管理条例,要求员工遵照执行,并不定期的检查,提高制度的执行效力;在措施上,完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安全管理人员责任;编制实用的安全手册,并安排相应的培训;持续进行技术研发,加大安全实施的科技含量。
因此,对于我国的建筑企业来讲,要想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至少要做到:(1)强化技术创新的意识,企业各级人员都要尽快树立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依靠技术进步去推动企业的发展(2)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技术创新能力,企业要想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就要依靠一定的投入来支持,同时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因此,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未来的企业发展将会在“以资产增值支持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带来资产增值”的循环中不断成长壮大;(3)重视技术人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工作,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大部分是从比较低端的建筑劳务队伍逐步发展起来的,缺乏现代企业的意识,对人才也不够重视,面对未来的市场竞争,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树立人才的观念,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4)拓展技术创新渠道,各类建筑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类资源,可以尝试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补充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融资模式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仍处在持续发展阶段,但各地政府融资能力又处于减弱状态,寻求社会参与合作建设渐成发展趋势。二是通过BT模式运作,企业行使代业主职能,实现设计、施工、项目转让全过程,这必然对工程总承包的发展提供经验,对促进企业总承包能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三是BT项目的运作,使企业直接面对融资的考验,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需不断整合自身资源,审查自身的资产、财务状况,有利于增强企业的融资信心和能力。四是BT项目的运作,使企业由于承受借贷压力,资金运转周期缩短,降低了建设成本。五是BT项目的运作,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式引入承包过程,保证了项目质量并提高效益。同时也杜绝了中介操作、围标串标、转包挂靠等不良现象,对规范市场秩序起到积极作用。
当前,我国施工企业发展的瓶颈是:忽视“按制度走流程”的重要性,许多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制定的制度,往往采取变通的方法执行,而不是按照制度本身的流程严格执行,造成制度和按流程执行的严重脱节。企业管理标准化程度低,执行力差。“中国施工企业要升级,”“首先要升级我们的思想,升级我们的管理,不仅要在策略上、战略上,更重要的是要在行动上!”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竞争的制高点,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升级企业管理是必由之路。
五、建筑业队伍建设现代化
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勇于担当、清正廉洁,确定为党的好干部标准。推进建筑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推进建筑行业干部职工队伍能力素养的现代化,切实解决服务方式、管理能力和领导作风不适应的问题,努力按照好干部的标准规范干部言行。一是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国际国内形势日新月异,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天建筑行业干部职工要提高治理能力,就要打开思想解放这个“总闸门”,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破除思维定式,转变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要由过去的单向管理向综合治理转变,由自上而下向上下联动转变,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二是要自觉学法守法,依法办事。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突出问题,提高管理水平。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全行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三是要切实转变作风,勤政为民。当前,全省建筑系统广大干部要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着力解决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让建筑领域的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为适应建筑业未来发展机遇和战略目标的需要,能够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项目经理应当在多个方面不断提高职业能力。
一是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包括领导能力、决策能力、计划能力、执行能力等。项目经理应加强系统的理论学习,把握管理规律,熟悉管理方法,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体系和权利分配,做好项目管理任务的分解工作,做到分解到位、节点清晰、任务明确、分工合理。项目经理应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管理工作,做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工作,科学有效地组织生产,有序地组织现场劳务、材料、设备、设施的投入和使用,做好统筹配置和动态管理工作。避免因组织失误而导致工期延误、资源浪费和质量问题。
二是过程控制能力。过程控制能力包括项目投标与采购管理、项目设计管理、项目施工目标管理、项目施工保障体系管理、项目收尾管理能力等。建设工程项目过程控制工作应包括承包合同控制、工程进度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安全生产控制、工程成本控制、绿色施工控制、资源供应控制和分包行为控制等内容。项目经理应根据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详细制定建设工程项目过程控制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关键控制环节和控制点、控制方式和手段,严格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置和改进的程序进行,确保控制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三是资源配置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包括施工要素组合能力、综合评价能力、方案优化能力、动态分析能力等。建设工程项目资源配置范围包括劳动力、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施工机械、施工设备以及信息资料和资金等。项目经理应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特点,组织编制科学、严密的资源配置计划。熟悉建设工程定额,掌握项目资源消耗标准,把握资源配置规律。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资源配置、使用和回收利用情况,有效改进资源配置工作。应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资源配置,应充分利用管理技术工具和信息化手段进行资源配置管理,做到配置工作的高效、节约。项目经理应在建设工程项目资源配置中明确各环节岗位职责和权限,做到资源配置管理的精细化。
四是沟通协调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包括表达能力、倾听能力、人际交流能力、自我设计能力等。项目经理应按企业规定的沟通管理制度,结合建设工程项目自身特点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实际情况,明确沟通原则,制定规范的协调沟通程序,落实沟通责任,制定有效的沟通协调计划。综合掌握各个沟通环节的相关信息,畅通信息渠道,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和传播机制,做到协调沟通的及时性和快捷性,有效应对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项目经理在进行协调沟通工作时,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坚持诚信、公正、平等、互利的协调沟通原则,正确处理建设工程项目的矛盾、冲突和不一致,确保建设工程项目各方主体利益不受损失,建设工程项目总体利益不受影响。
五是团队建设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包括团队角色认知能力、团队执行能力、团队激励能力等。项目经理应结合项目特点和企业组织结构要求组建项目管理团队。项目管理团队结构应优化组合专业、年龄、资历和工作能力,应与项目管理职能、项目运行周期相匹配,做到精干、高效。项目经理应严格按照项目寿命周期和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建立动态的团队构成机制,随着项目的运行适时调整。项目经理应按照团队管理的原则和思路,针对众多的利益相关方,理清关系、分清主次,做好关联团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项目经理应加强项目团队的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教育,建立系统的团队激励和绩效评价制度,巩固团队优势,挖掘团队潜能。
六是危机应变能力。危机应变能力包括危机敏感能力、危机响应能力、危机处置能力、危机防范能力。项目经理应熟悉和理解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类危机事件,针对不同类型的危机事件应制定相应的管理预案。项目经理面对危机事件应沉着应对,准确判断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发展趋势以及损失程度,严格执行事故报告规定和危机管理制度,快速、稳妥地处理事件。项目经理处理危机事件应坚持以人为本、将各项损失降到最低的原则,处理事件时应同时做好各项防范工作,防止事态扩大和二次事件发生,总结经验教训,杜绝类似事件再度发生。
七是学习创新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研发创新能力、持续改进能力等。
项目经理应不断学习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和政策趋向。项目经理应总结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经验,有效汲取项目实施教训,激励创新成果,既要学习先进经验,又要善于巩固和放大已有成果。项目经理应在项目团队内部培育创新氛围,既要重视管理创新,也应重视技术创新,善于集成和整合创新成果,塑造企业创新品牌。
建筑劳务队伍是建筑业的基础力量,劳务人员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水平,劳务成本的高低影响着项目的效益,劳务队伍组织化程度影响着项目的管理水平。近年来,由于技术工人的严重匮乏,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企业利润越来越低,而且这种用工难、用工贵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多元化建筑用工体系。建筑业实施两层分离后,施工总承包企业将劳务队伍剥离了出来,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提高劳务人员组织化程度、提高工人的素质和技能、提升劳务企业的管理水平、保障工人应有的权益,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为应对劳动力紧缺、招聘技术工人难的问题,已着手培育自己稳定的工人队伍。通过健全市场准入、合同管理等制度,加强政策引导,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关键岗位自有工人为骨干、劳务分包为主要用工来源、劳务派遣为临时用工补充的多元化建筑用工方式。二是健全劳务人员培训与技能鉴定机制,促进劳务人员素质提高。在人员培训方面,首先要落实企业责任。督促和指导施工企业建立劳务人员培训制度,通过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培训基地、师傅带徒弟、现场培训等多种方式,实行全员培训、持证上岗,不断提高劳务人员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其次要推进劳务基地建设。人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主管部门要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制定扶持优惠政策,争取财政资金和各类培训经费,按照先培训后输出原则,加强建筑劳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推进建筑劳务人员组织化输出。第三,要健全技能鉴定机制。按照方便、快捷的原则,鼓励大型企业和行业协会建立相关部门认可的技能鉴定机构,开展技能培训和鉴定。三是维护劳务人员合法权益,落实企业责任。建筑劳务人员合法权益主要有工资支付、社会保障、居住生活条件、子女上学等方面。在社会保障方面,积极探索适合建筑业特点的劳务人员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缴费统筹机制,落实企业责任,保障劳务人员合法权益。四是提高劳务队伍的组织化程度,建立统一的劳务人员信息管理系统。一些地方实践证明,推行劳务实名制管理,有利于提高劳务队伍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有利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实名制管理重点要从两个方面来推进,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要严格落实实名制,在施工现场配备合格的专职劳务用工管理人员,负责登记劳务人员的基本身份信息、培训和技能状况、从业经历、诚信信息、工资结算及支付等情况。另一方面,建设主管部门要建立劳务人员信息管理系统,确定统一的劳务人员身份识别方式,实现不同地区人员信息的互联互通,真正做到对劳务人员的“实名制管理”,提升劳务队伍和人员的组织化程度。
企业内部本身就是一个小的社会,每个员工除了与企业的劳动合同关系以外,大家还共同在一个集体内生活。除了得到企业的薪酬以外,还需要有做人的尊严,有自我价值的实现,有高质量的物质文化生活。建筑施工体制改革后我们否定了企业办社会、发展负担沉重的做法,但并不否定企业对职工生活、家庭、健康、文化的关心。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坚持长远的、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最大限度的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期望和愿景,不断改善企业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特别要注重对稳定在企业内部的、农民工转化过来的员工群体的培养、教育和生活文化上的关怀,使他们有一种归属感,有做企业主人的尊严。
地址:陕西勉县九冶
电话:0916---3311999 *** 邮编:724207 邮箱:jyhzgszzj@126.com 作者:张志坚
单位:汉中九冶钢构公司
第二篇:制度执行力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制度执行力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的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个新的战略命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文献中,这在学术理论界引起了广泛热议,有学者以西方的治理理论和治理体系的概念框架作为借鉴和参考,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有人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本文认为,只有以两个“一百年”为时间轴,在深化中国改革总目标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语境下考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才有意义。第一个一百年是打下完备成熟的制度基础,第二个一百年要全面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一个重大发展战略,目前要注重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以此为前提,着重解决制度的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同时要加强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制度体系的完善与科学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
治理国家靠制度,邓小平同志关于制度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有过多次多方面的论述,“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里的制度是一个涵盖根本的政治制度,具体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包括宪法和法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在内的制度体系。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没有制度体系的成熟和完善,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没有可靠的规则和依据。只有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完善才能说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是个前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由根本层面的制度、基本层面的制度、具体层面的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组成,不同层面的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体系完整的制度,其功能才能正常发挥,若制度体系不配套或不完善,顶层制度的设计理念与运作方式所体现的宗旨和低层制度不吻合,或者制度顶层、中层和基层都处于相抵牾的状况,那么制度的功能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因此,制度要相对比较完善才能实现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制度执行力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
说到制度的执行力,其实说的就是人在执行制度时候的力量、速度、效果等。所谓制度执行力,是人执行制度的能力。让制度执行起来,真实含义是制度“被”执行起来,因为执行制度规定,按制度办事的主体是制度下活动的人,而不是制度自己主动执行。这样,制度只有执行起来,制度领导力才能得到发挥,再好的制度如果人不去执行,制度就是死的,就形同虚设。好的制度没有执行好,制度治理的意义也就是空中楼阁。
制度只有执行起来才能起到制度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只有提升制度执行力才能使我们的治理能力有所展示。
第一,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包含制度本身功能的现代化和治理者(人)的能力和素质的现代化两个方面。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是单纯的治理者的能力问题,它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包括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功能的齐备,另一方面指治理者本身意识、能力和素质等水平能否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本质内涵。就目前中国治理体系而言,现在的制度体系还不能说是完善和功能齐备的。
第二,中国政府的治理能力基本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从改革开放36年来的社会治理实践来看,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业已取得巨大成就,说明中国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及格,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治理体系问题在制度层面表现得更突出,如制度体系不完善、制度不灵活、制度不公正等问题比较突出。
第三,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把现有制度执行好。尽管我们的制度存在不完善问题,但是我们有比较系统的制度,也形成了一个包含根本制度、具体制度和法律法规等的制度体系,但是制度执行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问题在现实社会治理实践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的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制度在执行中往往会扭曲变形,这是执行中的监督问题。没有好的监督,执行的过程就会掺入人为的因素。因此,执行中的问题丝毫不比制度的设计和建设更轻松。
“道虽迩,不行不至。”没有执行,就没有治理效果和所追求的治理能力。制度和制度执行力在一个“共同体”中发挥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我们在注重设计制度、建立制度的同时,更要重视制度的执行。我们以往重战略、轻细节、轻执行,使得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并且在制度执行上存在理论研究不深入、求实对策不多、反馈评估机制不通畅等问题。即使执行制度,也因执行力不强,致使很多制度执行没有达到预期成效。
激活“沉睡”的制度,执行全方位监督制度
让制度真正活起来是指制度真正履行自身功能,严格按规定程序执行制度,无论什么人,在制度面前必须平等,必须严格执行制度、维护制度。怎样让制度活起来?怎样让制度富有生命力?要在社会实践中和领导主体(领导者和人民)自身的行为中去寻找力量。
第一,让人民参与制度和政策的制定。人民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制度或政策在形成过程中,如果没有人民的参与,只是少数人制定制度,无论制定制度的人多么高尚,能力多么强,都不可避免会出现局限性。一是利益的局限性,参与者总会从自己的利益立场出发,考虑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多数没有参与制度制定的人的利益会受损;二是知识能力的局限性,公共政策和制度的制定,需要有广泛的知识,而每个参与制定制度的人都受到自身知识和能力的限制,制定的制度存在缺陷就不可避免;三是受到信息的局限,政策的需求信息来自社会民众或团体(利益集团)。只有让人民参与进来,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上述局限性。
第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制度框架里活动。领导活动必须在制度框架内,受到制度的约束,这是防止腐败蔓延的治本之策。领导活动必须接受法律、人民和舆论的监督,否则“领导活动”就会越界犯规。不受制度约束的权力必然会异化。所谓权力异化就是公共权力不再是为人民谋取福利的工具,而成为牟取私利的手段。大量的事例表明,不受制约和监督的领导活动和权力运行,无论动机多么高尚,口号多么响亮,多么想为人民谋利益,私欲都可能以公共利益和人民的名义膨胀,权力必然异化和出轨,腐败就会滋生。
第三,全方位监督制度的执行。制度的执行是制度活起来的根本,没有执行的制度就是死制度。制度的效用取决于制度的执行,制度的价值在于贯彻执行。制度活不起来,就是因为在执行中存在这些问题:一是没有细化管理、流程管理,导致责任不清、制度失效。制度是有,但是,一旦工作中出了问题,由于上下游职责分工不明确,责任也就难以分清楚,追究起来,就会把责任推给客观环境,从而导致制度起不到激励先进和鞭策落后的效果,进而使制度完全失效;二是为了小集团利益而敷衍制度。把个人利益看得比大局利益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导致制度执行不力。三是以领导的好恶代替制度。制度是定了,大会小会都讲一定要按制度办事。可一到具体做事时,一些领导就会将制度的条条框框抛至脑后,完全以自己的好恶,以自己的观念和认识去做决定。这导致人们不以制度为准绳,而是把领导的喜好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不管领导所言是否正确,也不管是否符合制度,为了生存就趋炎附势,换一任领导就换一套思路,下属盲目跟着领导的思路变,制度和制度执行就流于虚置。四是人情观大于制度的严肃性,处理事情以关系为导向而不是以成就为导向。
第四,让制度“聪明”起来。让制度活起来还不够,要发挥制度的治理作用,“傻”的制度是起不到治理作用的,不聪明的制度或者愚笨的制度只能起误导作用,必须让制度“聪明”起来。
所谓制度的智商是指制度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能否在规范人们行为中体现出公平、公正的宗旨,富有正义精神,对社会发展具有预见性、前瞻性;是关注多数人的福祉还是少数人的利益,是以成就为取向的还是以个人感情和恩怨为取向和仲裁标准。制度的智商是相对于那些落后于时代、僵化、死板而没有人文关怀和向善价值取向的制度而言的。
人的智商高,会带来繁荣。制度的智商比人的智商更重要,因为社会的发展繁荣最终要靠组织起来的人的合力来推动,而这组织起来的纽带就是制度。因此,人的智商最终要体现在制度上,而不是单个个人的智商的叠加。制度也有智商,制度的智商是人的智商的折射。
判断一项制度聪明与否、智商高低的标准是在社会实践中,而不是在少数人的好恶中;在于人民的福祉是否实现了,或为着实现人民的福祉设计;在于鼓励人们向善的同时能遏制罪恶与丑陋的行为;在于是否保障人人平等而没有特权,在于是否鼓励人们在实现自己利益的同时,也为大家的利益而忙碌,等等。
聪明的制度能激发人们创造的活力,鼓励人们开拓进取的积极性,体现节约社会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内耗的科学精神,鼓励向善的社会行为,遏止破坏社会公共道德和损人利己的恶行等等。愚笨的制度正好相反――鼓励恶人而压制好人,鼓励偷懒而遏制勤劳,客观上鼓励恶行而抑制善举。
第五,让制度“神圣”起来。磨砺制度之“刀”。制度的硬权力是不容侵犯的,这便是制度之“刀”,这是制度抑恶扬善的命根子。制度之“刀”要真“制”而不是假“制”,谁也不能越雷池一步,不管你是什么级别的“官大爷”,也不管你是草根百姓,谁都一样,触犯了制度,就要受到惩罚。
如果制度不制恶,那反过来就是养恶。很明显,存在一个制度的善恶取向问题,要么是制度养善,要么是制度养恶。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如果制度坚持养恶,那么社会就会越来越黑暗;如果制度坚持养善,那么社会就会越来越光明。即使个人想作恶也没有机会,制度让作恶不可能。这样,就会给每一个社会成员以向善的信心,自觉阻止邪恶之心滋长蔓延,改革事业就可以获得更广泛的基础和支撑力量,废除养恶制度,努力建设养善制度就会成为公众一致的选择。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三篇:以大数据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以大数据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作者:周文彰 《光明日报》(2015年11月25日 15版)
当前正是利用大数据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宝贵时机。对这一轮大数据革命,我国作出了非常及时的战略响应。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7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9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这几份重磅文件密集出台,标志着我国大数据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正式确立。
大数据是一场管理革命,“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会给国家治理方式带来根本性变革。
“四个结合”助力国家大数据战略
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需要我们做到“四个结合”:把政府数据开放和市场基于数据的创新结合起来。政府拥有80%的数据资源,如果不开放,大数据战略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市场主体如果不积极利用数据资源进行商业创新,数据开放的价值就无从释放;把大数据与国家治理创新结合起来。国务院的部署明确提出,“将大数据作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高社会治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用大数据“助力简政放权,支持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借助大数据实现政府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透明化管理,完善大数据监督和技术反腐体系”,并具体部署了四大重大工程:政府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程、国家大数据资源统筹发展工程、政府治理大数据工程、公共服务大数据工程;把大数据与现代产业体系结合起来。这里涉及农业大数据、工业大数据、新兴产业大数据等,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把大数据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结合起来。国务院专门安排了“万众创新大数据工程”,数据将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肥沃土壤,数据密集型产业将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拥有数据优势的公司将迅速崛起。
此外,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需要高度关注一个现实——大数据重新定义了制造业创新升级的目标和路径。无论是德国提出的工业4.0战略,还是美国通用公司提出的工业互联网理念,本质正是先进制造业和大数据技术的统一体。大数据革命骤然改变了制造业演进的轨道,加速了传统制造体系的产品、设备、流程贬值淘汰的进程。数字工厂或称智能工厂,是未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我国面临着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历史重任,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如何适应变化、如何生存发展、如何参与竞争,是非常现实的挑战。
推动大数据在国家治理上的应用
在大数据条件下,数据驱动的“精准治理体系”“智慧决策体系”“阳光权力平台”将逐渐成为现实。大数据已成为全球治理的新工具,联合国“全球脉动计划”就是用大数据对全球范围内的推特(Twitter)和脸谱(Facebook)数据和文本信息进行实时分析监测和“情绪分析”,可以对疾病、**、种族冲突提供早期预警。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大数据应用,是我们繁重而紧迫的任务。
在政府治理方面,政府可以借助大数据实现智慧治理、数据决策、风险预警、智慧城市、智慧公安、舆情监测等。大数据将通过全息的数据呈现,使政府从“主观主义”“经验主义”的模糊治理方式,迈向“实事求是”“数据驱动”的精准治理方式。
经济治理领域也是大数据创新应用的沃土,大数据是提高经济治理质量的有效手段。互联网系统记录着每一位生产者、消费者所产生的数据,可以为每个市场主体进行“精确画像”,从而为经济治理模式带来突破。判断经济形势好坏不再仅仅依赖统计样本得来的数据,而是可以通过把海量微观主体的行为加总,推导出宏观大趋势;银行发放贷款不再受制于信息不对称,通过贷款对象的大数据特征可以很好地预测其违约的可能性;打击假冒伪劣、建设“信用中国”也不再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大数据将使危害市场秩序的行为无处遁形。
在公共服务领域,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服务系统,将会极大地提升人们的生活体验,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出行、智慧物流、智慧社区、智慧家居等等,人们享受的一切公共服务将在数字空间中以新的模式重新构建。
加强大数据动态的跟踪研究
我国要从“数据大国”成为“数据强国”,借助大数据革命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还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切实建设数据政策体系、数据立法体系、数据标准体系。以数据立法体系为例,一定要在数据开放和隐私保护之间权衡利弊,找到平衡点。
重视对“数据主权”问题的研究。借助大数据技术,美国政府和互联网、大数据领军公司紧密结合,形成“数据情报联合体”,对全球数据空间进行掌控,形成新的“数据霸权”。思科、IBM、谷歌、英特尔、苹果、甲骨文、微软、高通等公司产品几乎渗透到世界各国的政府、海关、邮政、金融、铁路、民航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数据主权极易遭到侵蚀。对于我国来说,在服务器、软件、芯片、操作系统、移动终端、搜索引擎等关键领域实现本土产品替代进口产品,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也是维护数据主权的必要条件。
“数据驱动发展”或将成为对冲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新动力。大数据是促进生产力变革的基础性力量,这包括数据成为生产要素,数据重构生产过程,数据驱动发展等。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其边际成本为零,不仅不会越消耗越少,反而保持“摩尔定律”所说的指数型增长速度。这就可能给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带来新动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需要建设一个高质量的“大数据与国家治理实践案例库”。国家行政学院一直重视案例库的建设,在中央的重视和支持下,就大数据促进国家治理这一主题,各部门、各地方涌现出大量创新性的实践案例,亟须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形成一个权威的“大数据与国家治理实践案例库”,以方便全国领导干部进行借鉴和推广。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如何生存、企业如何竞争、政府如何提供服务、国家如何创新治理体系,都需要重新进行审视和考量。我们不能墨守成规,抱残守缺,而是要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政府和市场两个轮子一起转,把我国建设成“数据强国”。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第四篇: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在基层,人民对奇特生活的感知在基层,做好基层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意见》从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推动基层法治和德治建设、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多个方面作出部署,为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明确了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意见》明确“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要加强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做实做细基层基础工作,以“基层之治〞支撑“中国之治〞。在基层工作中,就是要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着全体基层干部坚持和进展新时代“枫桥阅历〞,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处,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好党的良好形象,赢得群众的支持、确定和信任。
要充分发挥法治、德治的重要作用。《意见》就“推动基层法治和德治建设〞提出了“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要求。基层一些矛盾冲突的发生,根本缘由是少数人道德观念的缺失和法制观念淡薄、法律学问欠缺。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扬活动,提高基层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治理难题的能力和水平,组织法律志愿者,定期为辖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关心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动家德家风教育,持续深化教育引导,让家庭和谐、睦邻友好成为常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要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的关键作用。《意见》关于“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明确了多项措施,对村〔居〕民委员会建设、村〔居〕民自治机制等提出了要求、进行了规范。基层自治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能够更好地发挥村〔居〕民委员会、村〔居〕民自治等功能,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要发挥好基层自治的作用,准时了解把握群众诉求,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准时协调化解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矛盾等问题,确保预报走在预防前、预防走在调处前、调处走在激化前,做到早觉察、早化解、不激化,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小事〞不小,它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大美好。做好基层治理这篇大文章,需要根据《意见》要求,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以德治为先导、法治为保障,发挥基层自治作用,加强部门联动,坚持多元共治,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筑牢“基层之治〞,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五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背景材料】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什么? 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科学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孕育高水平的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二、为什么?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如何推进?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冲破不合时宜的旧观念的束缚。第二,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上谋划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第三,总结地方治理改革创新经验,及时将优秀的地方治理创新做法上升为国家制度。第四,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学习借鉴国外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好经验。第五,坚决破除阻碍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国家治理体制。
第六,破除官本位观念,消除官本主义流毒。例1: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会公报多次提到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的概念。从统治、管理到治理,言辞微变之下涌动的,是一场国家、社会、公民从着眼于对立对抗到侧重于交互联动再到致力于合作共赢善治的思想革命;是一次政府、市场、社会从配置的结构性变化引发现实的功能性变化再到最终的主体性变化的国家实验;是一个改革、发展、稳定从避免两败俱伤的负和博弈、严格限缩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再到追求和谐互惠的正和博弈的伟大尝试。
请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党和政府应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思路点拨】 中国共产党:
①地位、性质、宗旨 ②领导和执政方式 ③执政理念和执政思想 ④我国的政党制度 ⑤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⑥党对国家的领导(选修3)政府:
①宗旨、原则、职能、依法行政、树立威信; ④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⑤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2)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原因。【思路点拨】 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材料二:在国家治理中,对于国家权力在治理主体体系中处于何种地位,有人认为政府应该是在社会组织和个人治理不能或无效时才跟进,即政府治理应居于补缺地位;也有人认为政府治理应居于主导地位。
(3)根据材料,结合“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知识,请你分析政府在市场经济领域中的地位。【思路点拨】
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可以通过价格、供求、竞争,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弊端。
②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促进市场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③因此,在市场经济领域中,政府必须在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
材料三:国家治理应有助于实现社会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4)请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关知识,为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提出两点建议。【思路点拨】
①奏响主旋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发挥其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②增强人民文化创造的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四有”公民。
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境界。例2: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丰富国家治理的价值目标:治理应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治理应有助于扩大人民民主、治理应有助于实现社会正义、治理应有益于增进人民福祉。
(1)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国家治理激发社会活力的两点举措。【思路点拨】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②推动文化的传播、交流、借鉴与融合,推动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④增强人民文化创造的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⑤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国家治理应有助于扩大人民民主。对此甲乙两位同学有不同观点。甲认为:只有发展基层民主才能扩大人民民主。乙则认为:扩大人民民主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政协的作用。请你结合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作出评析。【思路点拨】
①甲同学的观点片面。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扩大人民民主。除此之外,还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要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②乙同学的观点片面。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扩大人民民主必须发挥政协的作用,但是除此之外,还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要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3)请从“个人收入分配”的角度谈谈国家治理应如何增进人民福祉。【思路点拨】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拓展一:请从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角度谈谈国家治理应如何增进人民福祉。【思路点拨】 政府: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 ②政府要履行相应的职能、充分发挥管理和服务的作用; ③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高行政能力和水平。中国共产党:
要发挥领导核心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③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拓展二:结合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谈谈国家治理应如何增进人民福祉。【思路点拨】 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能动作用 ③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材料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国家治理既要确保公共利益和主流道德价值不受侵害,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考虑个别,承认合法合理的个性化追求。
(4)结合材料,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出发谈谈国家治理给你的启示。
【思路点拨】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②国家治理要确保公共利益和主流道德价值不受侵害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共性,国家治理还要尊重个别,承认合法合理的个性化追求,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和个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实现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什么? 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