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研报告的写法(共4篇)(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4 02:4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调研报告的写法(共4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调研报告的写法(共4篇)》。

第一篇:关于调研报告的写法(共4篇)

篇一:调研报告怎么写

调研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研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研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研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2.主体。这是调研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这就是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如何写好调研报告? 第一,必须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这是调研报告的生命。丰富确凿的材料一方面来自于实地考察,一方面来自于书报、杂志和互联网。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得间接资料似乎比较容易,难得的是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这就需要眼睛向下,脚踏实地地到实践中认真调查,掌握大量的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写好调研报告的前提,必须下大功夫。

第二,对于获得的大量的直接和间接资料,要做艰苦细致的辨别真伪的工作,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这是不容易的事。调研报告切忌面面俱到。在第一手材料中,筛选出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从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写调研报告时应特别注意的。

第三,用词力求准确,文风朴实。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很好的典范。写调研报告,应该用概念成熟的专业用语,非专业用语应力求准确易懂。通俗应该是提倡的。特别是被调查对象反映事物的典型语言,应在调研报告中选用。目前,盲目追求用词新颖,把简单的事物用复杂的词语来表达,把简单的道理说得云山雾罩、玄而又玄,实际上是学风浮躁的表现,有时甚至有“没有真功夫”之嫌。

调研报告一般是针对解决某一问题而产生的。报告需要陈述问题发生发展的起因、过程、趋势和影响。如果用词概念不清,读者就难以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尤其是政策调研报告,用词准确有助于政策决策者迅速准确地理解调研报告的内容,有利于政策制定和调整的正确性。

第四,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调研报告要做到观点鲜明,立论有据。论据和观点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条理清晰。论据不单是列举事例,讲故事,逻辑关系是指论据和观点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逻辑关系,无论多少事例也很难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结构上的创新只是形式问题,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报告的形式上。调研报告的结构可以不拘一格。第五,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思想素质。好的调研报告,是由调研人员的基本素质决定的。调研人员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一项政策往往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并且影响到不同的社会群体,只有具备很宽的知识面,才能够深刻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正确判断政策所涉及的不同群体的需要;才能看清复杂事物的真实面目。恩格斯说过:如果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任何科学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调研人员一定要具备透过现象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源于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

第六,要对人民有感情,对事业、对真理有追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调研报告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作者所处的立场决定了报告的主题和观点,也决定了报告素材选取的倾向性。巴金说,“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深入实际搞调研,一定要有为老百姓、为国家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感情。

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调研报告的写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探索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报告的论点和论据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不是追随潮流,迎合某些群体的需要。这就需要调研人员非常敬业,具有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

如何撰写市场调研报告

调查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结,是调查研究人员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客户需要的最重要的书面结果之一。

它是一种沟通、交流形式,其目的是将调查结果、战略性的建议以及其他结果传递给管理人员或其他担任专门职务的人员。

因此,认真撰写调查报告,准确分析调查结果,明确给出调查结论,是报告撰写者的责任。

1.题页

题页点明报告的主题。包括委托客户的单位名称、市场调查的单位名称和报告日期。调查报告的题目应尽可能贴切,而又概括地表明调查项目的性质。2.目录表

3.调查结果和有关建议的概要

这是整个报告的核心,匝简短,切中要害。使阅读者既可以从中大致了解调查的结果,又可从后面的本文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有关建议的概要部分则包括必要的背景、信息、重要发现和结论,有时根据阅读者之需要,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4.本文(主体部分)包括整个市场调查的详细内容,含调查使用方法,调查程序,调查结果。对调查方法的描述要尽量讲清是使用何种方法,并提供选择此种方法的原因。

在本文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应是数字、表格,以及对这些的解释、分析,要用最准确、恰当的语句对分析作出描述,结构要严谨,推理要有一定的逻辑性。

在本文部分,一般必不可少地要对自己在调查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说明清楚,不能含糊其辞。必要的情况下,还需将不足之处对调查报告的准确性有多大程度的影响分析清楚,以提高整个市场调查活动的可信度。5.结论和建议

应根据调查结果总结结论,并结合企业或客户情况提出其所面临的优势与困难,提出解决方法,即建议。对建议要作一简要说明,使读者可以参考本文中的信息对建议进行判断、评价。

6.附件

附件内容包括一些过于复杂、专业性的内容,通常将调查问卷、抽样名单、地址表、地图、统计检验计算结果、表格、制图等作为附件内容,每一内容均需编号,以便查寻。398 篇二:调研报告的写法及范文 调研报告的写法

调研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研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研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研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2.主体。这是调研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一般说,调研报告是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这就是调研报告。

如何写好调研报告? 第一,必须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这是调研报告的生命。丰富确凿的材料一方面来自于实地考察,一方面来自于书报、杂志和互联网。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得间接资料似乎比较容易,难得的是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这就需要眼睛向下,脚踏实地地到实践中认真调查,掌握大量的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写好调研报告的前提,必须下大功夫。

第二,对于获得的大量的直接和间接资料,要做艰苦细致的辨别真伪的工作,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这是不容易的事。调研报告切忌面面俱到。在第一手材料中,筛选出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从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写调研报告时应特别注意的。

第三,用词力求准确,文风朴实。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很好的典范。写调研报告,应该用概念成熟的专业用语,非专业用语应力求准确易懂。通俗应该是提倡的。特别是被调查对象反映事物的典型语言,应在调研报告中选用。目前,盲目追求用词新颖,把简单的事物用复杂的词语来表达,把简单的道理说得云山雾罩、玄而又玄,实际上是学风浮躁的表现,有时甚至有“没有真功夫”之嫌。

调研报告一般是针对解决某一问题而产生的。报告需要陈述问题发生发展的起因、过程、趋势和影响。如果用词概念不清,读者就难以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尤其是政策调研报告,用词准确有助于政策决策者迅速准确地理解调研报告的内容,有利于政策制定和调整的正确性。

第四,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调研报告要做到观点鲜明,立论有据。论据和观点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条理清晰。论据不单是列举事例,讲故事,逻辑关系是指论据和观点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逻辑关系,无论多少事例也很难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结构上的创新只是形式问题,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报告的形式上。调研报告的结构可以不拘一格。第五,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思想素质。好的调研报告,是由调研人员的基本素质决定的。调研人员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一项政策往往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并且影响到不同的社会群体,只有具备很宽的知识面,才能够深刻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正确判断政策所涉及的不同群体的需要;才能看清复杂事物的真实面目。恩格斯说过:如果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任何科学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调研人员一定要具备透过现象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源于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

第六,要对人民有感情,对事业、对真理有追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调研报告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作者所处的立场决定了报告的主题和观点,也决定了报告素材选取的倾向性。巴金说,“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深入实际搞调研,一定要有为老百姓、为国家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感情。

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调研报告的写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探索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报告的论点和论据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不是追随潮流,迎合某些群体的需要。这就需要调研人员非常敬业,具有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

范文1:

关于基层干部作风方面问题的调研

按照全市领导干部会议要求和县委安排,最近,我们带着干部队伍作风和干部管理两个方面问题,深入基层进行了调研,召开了部分乡(镇)、县级部门有关人员座谈会,进行了个别走访。从调研的情况看,大家普遍反映,近两年来,我县在改进干部队伍作风和加强干部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做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一、现状和问题

从总体上讲,近两年来,经过“三讲”教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广大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发生了明显变化,绝大多数干部能够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和称赞。但是,也有一些干部的作风不尽人意,特别是在“五风”方面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思想作风不振。有 的精神萎靡,意志消沉,不思进取,满足现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经常处于“混日子”状态;有的纪律松弛,擅离职守,工作“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无视纪律约束,个别部门下午几乎无人上班,有的上班期间窜门子,蹁闲传,干私事,甚至打麻将、“拐三”搞赌博,将工作搁在一边,把一些歪风邪气带进机关内部;有的热衷于评头论足,乱发牢骚,不想事、不谋事、不干实事;有的争名、争功、争权、争利,讲关系,讲人情,不讲原则。二是领导作风不佳。有的部门、乡镇领导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衙门习气”浓厚,脱离实际,乱发号令,搞瞎指挥;甚至作风霸道,“一言堂”,“个人说了算”;有的相互拆台,勾心斗角,搞“内耗”、“窝里斗”;有的对上级决策阳奉阳阴,消极对待,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不强,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把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看得很重;有的唯书唯上,只对上负责,对群众的疾苦置若罔闻;有的放任自流不负责任,有的领导“走读”现象严重,随意外出,甚至几天不到岗,有的怕“得罪人”,该管的事不去管,该抓的事没抓好,造成内部混乱,工作长期滞后,徘徊不前;有的对上级三令五申充耳不闻,令不行,禁不止,特别是有些窗口单位和行业依然存在着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吃拿卡要、排外卡外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法制观念不强,不讲诚信,承诺的事情不兑现,随意性大,欠帐不还、赖帐现象严重。三是学风不浓。一些干部坐不下来,静不下心,疏于学习,忽视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的提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缺乏全面深刻地了解,特别是对市场经济知识、wto知识、科技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知之甚少,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知识空白”、“本领空缺”问题;有的理论学习与实际相脱节,没有从知与行、学与用的结合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造成理论学习与实践“空对空”、“两张皮”,缺乏指导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政策水平。四是工作作风不实。有的坐在机关的时间多,深入基层抓落实的机会少;有的下基层晴蜓点水,没有真正蹲下来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不善于调查研究,盲目决策,造成工作随意性大;有的拈轻怕重,遇见矛盾绕道走,是非面前不开口,能拖则拖,能抹则抹,甚至上推下卸,一推了之,导致部分乡村、部门基层单位出现了群众越级上访事件;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对职责内的事心中无数,思想不清,办法不多,工作缺乏主动性;有的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好大喜功;对工作只安排、不检查,“虎头蛇尾”,做样子、搞形式,应付差事,推诿扯皮,相互挚肘,人为地给工作带来了损失和影响。五是生活作风不谨。极少数干部律己不严,有的在公共场所参与赌博,有的用公款大吃大喝,有极个别的甚至进入高档消费娱乐场所,用公款进行娱乐性消费或干一些没名堂的事情等等。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二、原因分析

我县基层干部队伍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从干部自身角度讲。少数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较差,宗旨意识淡化,理想信念动摇,缺乏大局观念,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不能起到表率作用。个别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民本位”思想淡漠,干工作,想问题,考虑自身利益多,考虑群众的利益少,不能设身处地的为群众着想,脚踏实地地为群众办实事,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缺乏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我县基层干部作风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

(二)从单位管理角度讲。一是失之于软,失之于宽。有不少基层单位虽然也有不少制度和规定,但执行不力,约束力不强,对违反制度和规定的干部,有时该批评的没有批评,该教育的没有教育,该处理的处理不够,甚至姑息牵就,没有起到应有的惩诫作用,这是客观上助长了干部队伍中的不良风气。二是缺乏竞争激励机制。有一些基层单位,人员臃肿,人浮于事,干部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部缺乏危机感,没有上进心,工作消极被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不良风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从干部管理上讲。一是选人用人视野不开阔。近两年,在基层提拔了不少干部,但总的来看,仍然存在着上级部门选拔多基层选拔少;领导熟悉的选拔多、公开选拔的少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在干部选拔过程中,论资排辈的问题也比较严重,还没有打破年龄、学历、身份、任职年限等界限,使一些工作出色的干部受到阻滞,在客观上导致了“熬官”现象。二是干部“下”的渠道不畅通。由于传统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带来的弊端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领导干部终身制还没有完全改变,危机感不强,导致干部“下”的渠道狭小,“下”的比重偏少,“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比较突出。调整不胜任干部工作难度大、干扰多,往往对不胜任干部不是被搁置,就是用批评教育的方式予以迁就,下不了调整的决心,甚至“平级调动,一走了之”致使那些平平庸庸的不称职干部反倒心安理得当“太平官”,造成干部的心理错位。其次是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目前推行的岗位目标责任制,普遍存在着定性内容多、定量标准少的问题,特别是缺乏体现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评判尺度和标准,导致实际工作中出现德才尺度难掌握、工作政绩难认定、群众公认难把握的“三难”问题,客观上给准确衡量干部政绩的优劣和正确确定干部的升降带来了困难。三是干部交流步伐较慢。我县这几年虽然加大了科级干部交流,但仍然存在着科级干部交流面小,一般干部没有进行交流的问题。有不少干部在本单位、本岗位工作时间太长,思想松懈,工作没有新意,没有上进心,难以保质保量、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

三、对策及建议

市、县委决定,从6月底至7月底,集中进行基层干部作风整顿活动。结合开展这项活动,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干部转变作风的自觉性。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和宗旨教育,使广大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继续发扬“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真正从思想上亲民、从感情上爱民、从行动上帮民,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二,要坚持联系群众制度。要在县、乡机关中继续推行“三三制”工作制度,保证机关干部三分之一时间处理日常工作,三分之一时间下基层蹲点,三分之一时间进行调整研究。县级部门干部每年下基层“三同”时间不少于30天,乡镇干部每年下基层“三同”的时间不少于50天。第三,要坚持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除县级领导带头抓好联系点外,全县所有县级部门、乡镇主要领导干部每人都要抓好自己的工作联系点,实行“五个一”制度,即“每人联系一个贫困村、联系一个贫困户、联系一个贫困企业、联系一个下岗困难职工、联系一个贫困学生”。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身体力行,勤到点,真驻点,实抓点,真正把联系点办成各项工作的示范点。第四,要夯实责任。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要实行部门、乡镇主要领导负总责。各部门、各乡镇要在这次活动中,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进行综合分析,归类整理,梳理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认真开展对照检查,及时议定改进措施,跟踪检查,督促落实,确保干部队伍作风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以好的作风带动和促进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加强干部管理,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工作。一是更新思想观念,打牢干部能上能下的思想基础。首先,要强化干部的公仆意识。教育各级干部牢固确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坚决克服“官本位”思想,消除患得患失的心理,辩证地看待“上”与“下”的关系,真正明白凭什么上、为什么下的道理,从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荣辱观。第二,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政策,教育广大干部和民群众正确对待干部的升降去留,在全县真正形成一种尊才让贤、荣辱不惊的良好氛围,为实现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官能民”营造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

二是健全管理机制,积极疏通干部“能上能下”特别是能“下”的渠道。要根据县委《关于

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转变干部作风的意见(试行)要求》,要从管理机制入手,区别不同情况,积极疏通干部“能上又有下”的渠道。①实行末位淘汰制。对县委、县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以及本部门、本乡镇确定的中心工作,制定出具体的量化标准和考核指标,确定具体的责任人,把责任、任务、时限、要求细化、量化到每一个人头上,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考核和评议,依据考核结果,进行组织处理。对工作不力或因失职、渎职,造成工作处于末位,并带来一定失误或损失的,予以停职检查或就地免职。②实行待岗制。对工作实绩较差、群众反映有问题、被纪检监察部门立案审查或因其它原因不宜继续担任某一职务的干部,实行免职待岗,待岗期限为一年。待岗期满后,再视情况作出妥善处理。③实行竞争上岗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县上拿出一些副科级岗位,县级部门、乡镇也可以拿出一些重要职位进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真正体现优胜劣汰,让相形见绌者下。④实行谈话诫勉制。对民意测验基本称职以上得票率达不到60%或不称职票超过30%的干部,由有关上级领导与其谈话,明确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教育,并提出要求,责令其限期整改。对经诫勉教育仍不改者,进行降职或免职处理。⑤实行引咎辞职制。对问题比较突出,在群众中影响较差、或因渎职、失职造成失误或损失,但又难以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干部,要求其提交辞职申请,主动引咎辞职。⑥推行交流轮岗制。对掌握人、财、物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的领导和一般干部,进行适当的轮岗交流,可以在部门之间、乡镇之间横向交流,也可以在部门与乡镇之间纵向交流。总之,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

三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①要严格按照县委“能上能下”《意见》和《科级领导干部监督管理苦干规定》、《科级干部考核办法》、《一般干部考核办法》等有关规定,坚决调整不称职干部。②要建立以任期目标为主要内容的实绩考核指标体系。以岗位分类为基础,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入手,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规范,明确领导干部在任期内或一定阶段内的工作目标、实现目标的要求以及具体的奖惩措施。对能够量化的,进行量化评估;对难以量化的,采取定性民主评议来确定。做到硬化指标,强化责任,刚化考核。③要改进考核方法。坚持阶段考核与年度考核、单项考核与全面考核、重大事项及时考核与定期通报相结合的办法,全面考察掌握干部的工作实绩。④要强化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对经考核政绩突出者,该提的提,该升的升,有的甚至可以破格使用。对考核后认定的不胜任者,要兑现结果,该降的降,该调的调,决不能“一拉平”、“一锅煮”,失去考核的本来意义。

(三)加强督促检查。干部作风能否有效转变及这次教育整顿活动能否取得实效,搞好督查十分重要。县纪委、组织部、县人劳局、“两办督查室”等相关部门,要切实负责,认真履行好职责,及时了解和掌握乡镇机关思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的情况,为县委正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在督查的形式上,要实行“五结合、五为主”的办法,即:明查与暗访相结合,以暗访为主;抽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以抽查为主;听取汇报与走访群众相结合,以走访群众为主;查资料与看现场相结合,以看现场为主;查先进与促后进相结合,以促后进为主;多角度、全方位地检查了解活动取得的效果和存在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对一些重大问题,要重点督查,跟踪查促,直到问题解决、工作改进为止,以保证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范文2:

对我县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及利用现状的调查

在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是第一宝贵的,农村人才资源自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体和生力军。如何加大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将人才资源开发工程推向纵深发展,是我们农村工作中急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组织人员对全县农村人才总量、结构、质量以及分布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对全县农村人才的优势、特点及开发、利用等诸方面问题进行了初探。

一、农民工中的人才资源概况

商城县地处淮南江北,位于吴头楚尾,深受吴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堪称人杰地灵。由于地处南北文化交汇处,又是东西部地区的纽带,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打造了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能工巧匠;改革开放后,由于市场经济的自然调节和富余劳动的自然调剂,加之近年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培养和信息交通的发达,农村各行各业中又涌现出了大量的各种技能的人才。

(一)农民工中的人才队伍逐渐壮大。据调查汇总统计,全县共有22个乡(镇)、1个汤管处,总人口70万人,农村常年剩余劳动力2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72%。2004年全县外出人数达到19.67万人次,劳务总收入8.87亿元。在农村劳动力中技能型人才总量为2108人,县内364人,县外1744人。主要从事建筑、运输、加工、养殖、餐饮等15个大的行业。2108名技能型人才中,具有本科学历的1人,占总人数0.04%;大专学历18人,占总人数的0.85%;中专学历的24人,占总人数的1.1%;高中学历的1229人,占总人数的58.3%,初中以下学历的836人,占总人数的39.7%。优秀技能型人才86人,如优秀民营企业主徐忠礼、马启宝、养殖大户汪光明、民办中学董事长余广艳等知名人士。

(二)在农民工中发展优秀青年入党初见成效。目前,全县农村技能型人才中有正式党员253人,占总人数的12%。在劳务输出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驻外党支部48个,党总支4个。如商城县观庙乡赵占清加入党组织后,在武汉建立了观庙乡驻武汉自来水水务集团党支部,架起了组织与党员、家乡与输出地之间的“连心桥”、“致富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注重在农民工党员和农民工中培养和选拔“双强”党员和干部。如余集镇西湾村农民党员雷显银外出创业致富后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全村国内生产值从1996年的326万元增长到2004年的968万元,95%的农户住上了楼房,85%的农户购买了摩托车、运输车等。

(三)农民工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异军突起。2004年,全县务工回乡技能型人才投资办企业396个,年收入近7000万元,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解决了1.1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就业。特别是近年来,农村技能型人才致富不忘乡邻,累计向家乡捐款捐物3000余万元,帮助学校改善教学条件,支持当地群众打井改水、修路架桥,实现“三通”(通电、通电话、通电视)。如李集乡农村技能型人才刘怀同在武汉通过艰苦创业,成为富甲一方的代表人物,2000年投资1000多万元,参与县城老城区改造;达权店乡石船村农村技能型人才楚德生2004年6月回本乡投资60万元创办“升辉水暧制品厂”,招收近百名下岗工人和农民工进厂务工,年产值500万元。

二、农民工中的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

目前,全县农村技能型人才在县外发展创业的1744人,占总人数的82.7%,分布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北京、武汉和本省的郑州、洛阳等地。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170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靠务工收入实现了 原始资金积累,已成为外出务工人员的领头人。有的在务工地领办企业,有的在企业集团或高科技企业管理层任职,有的在大中城市置业落户,在这些技能型人才的引导、帮带和推荐下,大批家乡农民走出农村,进入城镇,居有定所,干有活源,避免了盲目外出,实现了有序流动。

(二)农民工中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在农村技能型人才的带动和影响下,全县劳务经济主要呈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输出总量不断增加。我县劳务输出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近几年达到高峰。2004年,在技能型人才的带领下,全县输出劳动力196700人次,其中:当年在外务工时间满12个月的达64000人次,务工时间在6—12个月之间的123000人次,务工时间在6个月以下的9700人次。据统计,2005年全县外出劳动力将达到22万人次以上。从2000年至2004年,全县外出劳动力年均增加近2万人。二是劳务收入持续增长。2004年,全县外出务工收入88713万元,占农村经济收入的40.32%,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27.70%,比上年实际劳务收入增长30%以上,与2000年相比翻一番,人均劳务收入4510元,月均收入440元。但由于受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务工前受训程度、工种熟练程度、地区差异等因素影响,其收入差距较大,年收入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务工人员达2700人,占外出劳动力总量1.37%。1万元至10万的占10%以上,5000元至1万元的占35%以上,5000元以下的占55%左右(其中,收入只能保住来往车旅费的仅占1.5%以内)。三是就业岗位相对稳定。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全县外出务工致富能人组织、带领和推荐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达16万人次,占全县外出务工人员总量的80%以上。绝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岗位相对稳定,合同期限较长。在外出务工人员中,从事建筑的

69000人,工业制造的57800人,商业服务的38900人,运输的9300人;在省内务工23000人,省外务工173000人,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84500人,珠江三角洲地区23800人,武汉11000人,初步形成了以“两洲”为重点、建筑和制造业为主业的劳动力就业格局。

三、农民工中的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分布不尽合理。全县农村人才资源呈现“五多五少”现象:一是在县外发展的多,在县内发展创业的少。县外的1744人,县内的仅364人;二是建筑、制造行业的多,第三产业及农林牧渔业的少。建筑、制造行业1379人(县内仅132人),占总人数的65.4%,其它10多个行业共计729人,占总人数的34.6%,农林牧渔业88人(县外8人),占总人数的0.04%;三是普通型人才多,优秀人才少。优秀人才86人,占总人数的0.04%;四是高学历的人较少,低学历的多。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仅25人;五是年轻人少,中年人多。

(二)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从调查统计的2108人来看,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人仅25人,有职称的人更少。这些少数的高层次人才还大多流动在外,县内许多产业科技含量很低,创新能力较差。

(三)管理体系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农村人才资源在管理上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监督约束机制。大多外出或县内农民工人才在经营方式上,还停留在小作坊阶段,不能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

(四)缺乏留人育人的环境。主要缺乏人才培养机制,集体或民营企业有急功近利的思想,都想引进成熟的、有经验的、引来就能用的人才,而不愿培养有一定基础的农村技能型人才。缺乏人才激励机制,对待农村技能型人才没有优惠的人才政策和激励措施,工资、福利待遇不稳定。

(五)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尽管政府牵头,通过“扶贫开发培训服务中心”、“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培训培养了大量实用人才,但力度仍然不够,人力资本和投资不足,而且有人片面地认为农村人才的培训是社会行为。

四、农民工中的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一)坚持党管人才,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党不仅要管理党政人才、专业人才,还要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二是根据各乡镇、各村的人才总量和结构需求,遵循人才使用的梯度原则,有计划分层次地培养深造不同类别的人才,促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而有效地提高农民工中人才资源的使用效率;三是向人才资源“柔性”流动的观念转变。坚持党管人才,就必须强化人才资源的“柔性”流动,实现农民工中的人才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效益的最大化。大力吸收农村技能型人才加入党组织,大胆启用能人到乡村领导班子中去任职。

(二)完善管理方式,创新人才工作平台。一是加快完善农村人才信息平台。不断完善农村人力资源信息网络,建立人力资源档案,通过人才信息反馈,及时掌握人才市场的动态及规律,从而有利于人才高地建设的对策措施;二是加快搭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平台。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制定出短、中、长期的人才培养和培训计划;三是加强对农村技能型人才的科学评价和职称认可。

(三)健全人才工作环境,创造良好的人才政策环境。一是强化人才竞争激励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技能型人才的学习、生活、工作条件,实施高强度的人才激励手段,进一步完善人才奖励措施,设立农村技能型人才专项基金,激励人才脱颖而出,多出成果;二是强化农村人才市场配置机制。健全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村人才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以机制建设推动市场功能建设,拓宽人才服务领域,提高农村人才工作创业的水平。

(四)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保障人才发挥最大效益。一是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统筹规划、制定政策、组织实施、加强考核监督,突出抓好农村技能型人才

队伍的建设;二是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网络优势。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市场等手段,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集中、合理流动、合理配置;三是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和各类社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凝聚力工程建设,使农村各类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篇三:调查报告的写法 调查报告的写法

一、论文的基本格式(三部分构成)前文:标题、作者及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

正文:引言或问题的提出或研究的目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

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与建议。辅文:致谢、参考文献、外文摘要与关键词。

(一)前文:

1、标题:即文章的题目,拟写论文题目,要求主题鲜明、准确

得体,便于检索分类;用词严谨无华,简短精炼,不宜过长;内容宽泛的大题目,可用副标题限制。(包括:研究内容、对象、方法)

2、作者单位:调查报告的署名,按贡献大小,先后列名。

3、摘要、关键词

摘要:它是调查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研究目的、研究

方法、结果、结论)

关键词:关键词是研究所涉及的主要对象。可以是一个词,也可

以是一个词组。关键词的提取要准确、充分反映研究成果的性质、便于检索分类。关键词不宜过多,一般要求3—5个即可。

(二)正文:

1、引言、研究对象与方法

引言:或称前言、问题的提出或研究的目的。即提出问题,阐明

研究目的、意义,交待背景材料、研究范围及任务等。

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选用的材料和仪器,以及运用的研

究或测试方法等。介绍材料与方法时既要具体,又应简要,常用的方法则不必详细说明或不作介绍。

2、结果与分析

研究结果:是指调查报告所得到的情况和数据。是研究结果的直

接反映,以不加任何叙述的评论为宜。在写调查报告时要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将其中的主要情况和数据用文字、图表等形式表达出来,对调查报告中出现的问题应加以说明,要忠于事实。

分析与讨论:这是调查报告的精华和核心,是连接结果与结论的

桥梁。要求紧扣调查报告进行比较分析,加以逻辑论证、正确推理、明确立论,并大胆提出自己的新发现、新观点,充分体现本调查报告的创造性和理论性特点。应注意避免离开调查结果大加发挥,以及重复结果和文献材料、隐瞒缺点、循环推论的毛病。文字措词应协调得体,讨论的态度要正确,如果是争鸣,切忌感情用事。

3、结论与建议:是对调查结果经分析讨论后升华提炼出来的总

观点。注意:一是不要根据不充分的数据得出过大的结论,也不要轻易放弃应坚持的观点;二是不要将调查结果与结论相混淆。结论与结果不是一回事,结果是实际调研的各种信息直接反映的全部罗列(只为记录),而结论是将实验结果经分析综合提炼后高度浓缩的主要成分(即是观点)。

(三)辅文:

1、致谢:是指对研究工作给予主要指导、帮助和便利的单位及

个人表示感谢的文字表达方式。一般放在结论之后,另起行撰写。致 谢要真诚,实事求是。

2、参考文献: 它反映了写作科技论文的严肃性。凡是文中引用

的文章、专著、数据、论点、材料以及方法,均应列出参考文献的出处。

二、文字编写规范

1、前文

标题处理:题名20字内,居中,字体一般用3号黑体,副标题在正标题下方,前面加破折号,居中,用4号黑体。作者及作者单位规范:作者署名在标题下方,居中,用4号仿宋

体。在署名的下方,包括作者的单位、所在地及所在地的邮编,小4号仿宋体。

摘要关键词:摘要在正文前,一般不超过250字,用5号楷体。

关键词一般不超过8个字,用5号楷体。

2、正文格式处理:正文字体用5号宋体、正文一级标题多用小

四号宋体,标题前后空一行,从二级标题起用5号宋体,编排方式采用:

1、1.1、一、(一)?等。

3、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号用阿拉伯数字,书写顺序依次为:序号,作者姓名,文献(或题目)(文献标识 :专著[m]、杂志[j]、报纸[n]、学位论文[d]、论文集[c]、报告[r]、标准[s]、专刊[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eb/ol] 等),出版地,出版年,版本(年、卷、期),页号等,标点正确,末尾用“.”,全部用5号楷体字。如: [1]黄飞华,汤光庭.学校体育形势严峻[j].中国学校体育,1999,(04):2-7. [2]李伟民,刘勇.体育营销论[m].北京:龙门出局出版社,1998.

篇四:调研报告的写法

调研报告的写法 调研报告的写法不同类型的调研报告,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基本写法是相通的。调研报告的写作方法,一是熟悉调研报告的结构特点;二要把握调研报告的写作程序。

(一)调研报告的结构一般来说,调研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 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研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1.标题调研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其中又有公文式 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公文标题为“事由+文种”构成,如《浙江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况 的调研报告》。文章式标题,如《××市的校办企业》;其二是标明作者通过调研所得到的 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 题、一个副题。如《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县封山育林调研报告》。2.导语导语又称引言。它是调研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研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 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常见的导语有: ①简介式导语。对调研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 ②概括式导语。对调研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研内容、调研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 ③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 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3.正文正文是调研报告的主体。它对调研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研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正文的结构有不同的框架。①根据逻 辑关系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这三种结构,以纵横式结构 常为人们采用。②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 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 经验的调研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事 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研报告。4.结尾结尾的内容大多是调研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调研报告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补充式、深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5.落款调研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研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 已注明调研者,则落款时可省略。

(二)调研报告的写作程序调研报告写作要经过以下五个程序:1.确定 主题主题是调研报告的灵魂,对调研报告写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确定主题要 注意: 报告的主题应与调研主题一致;要根据调研和分析的结果,重新确定主题;主题宜 小,且宜集中; 与标题协调一致,避免文题不副。2.取舍材料对经过统计分析与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系统的完整的调研资料,在组织调研报告时仍需 精心选择,不可能也不必都写上报告,要注意取舍。如何选择材料呢? ①选取与主题有关 的材料,去掉无关的,关系不大的,次要的,非本质的材料,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 ② 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材料不仅要支持报告中某个观点,而且要相互支持,形成面上的“大 气”; ③在现有有用的材料中,要比较、鉴别、精选材料,选择最好的材料来支持作者的意 见,使每一材料以一当十。3.布局和拟定提纲这是调研报告构思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布局就是指调研报告的表现形式,它反映在提纲 上就是文章的骨架。拟定提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调研材料进一步分类,构架的过程。构 架的原则是:围绕主题,层层进逼,环环相扣。提纲或骨架的特点是它的内在的逻辑性,要求必须纲目分明,层次分明。调研报告的提纲有两种,一种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研者在调研研究中形成的观点按逻 辑关系一一地列写出来。另一种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 一条条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4.起草报告这是调研报告写作的行文阶段。要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有条 不紊地行文。写作过程中,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用语言,灵活地划分段落。在行文时要注意:①结构合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落款);②报告文字规范,具有审美性与可读性,如: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急需人才,运用竞争机制,盘活现有人 才,(文章段落的条目观点);③通读易懂。注意对数字、图表、专业名词术语的使用,做到深入浅出,语言具有表现力,准确、鲜明、生动、朴实。5.修改报告报告起草好以后,要认真修改。主要是对报告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字和标点符 号进行检查,加以增、删、改、调。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才能定稿向上报送或发表。

一、概念与特点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 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写实性。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

究型调查报告。反映情况型调查报告的功能是向读者反映情况,提供信息。主要就调查对象的某一方面或 几方面情况做较为具体深入的调查,摸清情况,理出头绪,把握特点,并将调查所得客观、真实地提供给读者,一般不做议论。典型分析型调查报告的功能是向读者提供现实生活中成功或失败的大型个案,通过对典 型个案的深入调查,不但了解事情的过程,效果(结果),还要分析形成这种情况的主客观原 因,从而帮助读者认清事物的真相,学习到可供借鉴的经验或可以吸取的教训。这类调查报 告既要有大量事实,又要有作者的分析观点,加工深度甚至反映情况的调查报告,具有初级 论文的特点,一般又分为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和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探讨研究型调查报告的功能是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向读者提供具有学术性、科学 性和创新性的观点和见解,属于学术论文的范畴。它的研究前提是要以大量的最新调查事实 资料为基础:运用专业理论对所提出的观点和见解,从事实和理论两个方面加以分析论证,使之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在学科的建设和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二、调查报告的写作要领 调查报告的写作活动包括制定调查方案、实施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和撰写调查报告。这 里只介绍如何撰写调查报告。在长期写作时间中,调查报告的格式已约定俗成,相对固定,一般由标题、署名、前言、正文、结尾五部分构成。(一)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有三种形式:一是公文式,用单标题概括调查对象、内容、文种三部分内 容。《关于兴城等七个县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查》 调查报告的 如,“文种” 还常常以 “„„ 调查附记”“„„调查札记”“„„的考察”等形式出现;二是主题式,单标题概括内容或、、主题,如《双城靠产业化实现农民增收》 ;三是新闻式,即双标题,正标题揭示调查的内容 或主题,副标题缩小范围,反映调查的单位、内容、文种,如《远山的呼唤——关于土家族 聚居的樟木村人口素质调查》。(二)署名标题下面署名,写出调查单位或个人姓名、所在工作单位。(三)前言 前言的作用是概括介绍有关情况,为下文展开作好铺垫。所以,调查报告的前言要简明 扼要,信息含量大,适合下文展开的角度。一般有这样几种方式: 1.交代调查的组织情况,如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单位、时间、地点,有时还包括调查 方法、过程及结果。2.概要说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调查对象的工作内容、基础、工作现状等,让读者 对文中所涉及的工作基本情况有一个 初步了解,便于在此基础上展开分析。3.前言起一个提起“话头”的作用,有的用叙述式,有的用疑问式,下文就前言提起的 “话头”展开叙述,如《19 户粮王的兴衰》的前言:19xx 年,我省涌现出 19 个售粮 5 万公 斤以上的专业大户,被誉为 “新粮王” 四年多时间过去了。他们状况如何?有什么发展变化? 从中可以总结出哪些经验教训?为此,我们会同有关地县的同志进行了一次调查。这个开头 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提出疑问,从而引出下文予以回答,方式灵活,具有吸引力。还有一些调查报告直接切人正题叙述情况,省去了前言的“介绍”,这也不失为一种开头方 法。(四)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一要全面具体地反映调查到的情况,二要对有关情况做出分析。不同类型的调查报告,正文的写作内容也各有所侧重和区别。反映情况型调查报告正文主要 对调查对象的情况进行较为全面而详尽的反映,介绍情况应抓住要害和特点,特别要注意反 映那些变化了的、新鲜的、独特的新动向,介绍情况应分门别类,区别特点加以介绍,可以 根据对象的不同特点、不同类型或区域特点介绍。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的正文主要内容有: ①用成绩说话,要在工作的项目、规模、效益等方面用统计材料说明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达到令人信服的目的;②介绍取得成功的经验、做法,选准工作取得成效的根本经验,从方 法、过程、措施、步骤等方面进行陈述,并用工作的实绩加以具体的说明介绍;③分析优越 性,总结先进工作所带来的各种效益和成功经验的先进性所在。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正 文主要有:①存在的问题,要用数字和具体事实说明问题的严重程度,所造成的后果,以及 损失的程度,以准确把握问题的性质。这部分属于基本情况介绍;②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是反映问题的关键环节。因此,原因分析要抓准,就问题找原因,分清主客观原因,辨别 人为因素与外在因素,便于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使问题尽快得到纠正和解决;③提出改进 建议,针对问题、针对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建议或措施,建议应针对 性强,切实可行,对调查对象有参考利用的价值。正文的结构方式。常见的是将正文内容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用序号或小标题概括,结构模式有:①横式结构。由浅人深、逐步深入,如组 9 户粮王的兴衰》,共分为三个部分,一是.19 户粮王的发展变,化情况;二是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三是今后改进工作的建议。这种结构使用最为普通,横式结构中还有由主到次和因果结构;②纵式 有的以乡办砂金、石墨、石灰石采矿业,有的以行政村办小农场、小养殖场、小林果场。仅 兴和县今年创办集体百亩小林场就有 87 个,和林县在黄土高原上开发水稻生产” ④边叙述 ; 事实,边做出分析。如: “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专业村的发展提供了需求,开辟了市场。新寨村筛网的发展与近年来的石油化工基地大规模的建设直接有关;杨 园的木材加工则主要靠两淮煤炭基地的需求;皮条村的发展与塑料工业的兴起有很大关系; 陈桥的酱色生产,一是本地有丰富的红芋干资源,二是各地食品工业的发展给他们提供了广 阔的市场。” 初写调查报告,往往不会把握叙与议的“度”,一般“议”的多,而“叙”的少,究其 原因,一是掌握的调查材料少,所谓“材料不够,议论来凑” ;二是把握不住调查报告的写 作特点,把议论分析当做重点,正确的方法是叙述应具体,是主要的写作内容,议论要少而 精,并且要紧紧围绕事实,就事论事,找出根源,议论切中要害,言简意赅,画龙点睛 o(二)用事实说话 调查报告的功能就是用调查得来的情况反映工作实际。因此,全面深入具体地反映调查 对象的实际情况是调查报告的核心内容。用事实说话是指用调查材料直接或间接表明作者的 认识。调查报告中所使用的材料有这样几种:一是综合材料和典型材料。综合材料用于说明 事物的广度,即范围、规模、效益,通过综合材料帮助读者把握整体概貌,了解总体发展情 况。综合材料是对基本情况或一般情况做概括说明或扼要交代。典型材料反映的是事物的深 度,往往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的典型意义,一两个典型材料可以起到“以小见大”“窥一斑以、见全貌”的效果。典型材料一般对重点情况和内容做较为具体的描述和举例说明,能够给人 留下深刻印象;二是统计材料。要反映出工作中的具体情况,数字材料是最有效的方法,它 表达方式简明,反映的内容却十分具体,看似枯燥,但最能说明问题。因此,也往往是调查 报告中最有说服力、最引人注意的内容。反映工作成绩、说明问题的程度、汇报工作条件、效果等等都要拿出范围、种类、变化、结果等方面的具体数据。数字有绝对数(总量),有相 对数(百分比)o 绝对数用于反映规模、绝对水平和范围,相对数用以说明构成比例、发展水平和比差异,使 用时应注意区别;三是对比材料。对比材料可以突出特点,鲜明地显示事物之间的差异。因 此,在介绍成绩,反映问题,说明效果时,采用各种对比方法,效果最佳。对比的方法有现 状与历史的对比、先进与

落后的对比、相同内容的对比和不同内容的对比 o(三)表现方法的运用 调查报告不是文学作品,不能使用文学手法,但以下方法不但不会破坏调查报告的严肃性,而且有利于内容的表达,应当学习使用。图表说明、数据说明、表格说明。公民、公民伦理与社会共同体 一对公民健全生活的推崇,是公民伦理存在的情感基础。着眼于公共领域美德的培养,何谓 公民伦理,这是一个仁智交锋的问题。基于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与社会合法正义的塑造--这两 个基本理念,公民伦理不仅是着眼于社会共同体成员在交际生活中的要求,也是公民个体完 善人格与实践品德的需要。在核心概念的提 阅读全文 >>市公路局关于认真做好“五一”黄金周期间安全工作的通知 市公路局关于认真做好 “五一” 黄金周期间安全工作的通知调研报告工作汇报规章制度事迹 材料心得体会领导讲话会议发言稿庆典致辞竞聘演讲稿晚会主持词局属各单位: 根据国务院 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五一”黄金周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5]12 号)精神,结合公路部门工作实际,对 阅读全文 >> xx 公司车辆管理办法 1.0 目的为了严格管理车辆,合理使用车辆,节约费用开支,最大限度地发挥车辆的使用效 益,以适应公司公务用车的需要。2.0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由公司负责管理的所有车辆。3.0 职责 3.1 车管员职责 3.1.1 协助综合事务部经理做好公司驾驶员及车辆各项管理工作。3.1.2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 阅读全文 >> 镇人民政府两基工作复查自查报告 随着“两基”工作的实现,全民素质的提高,推动了我镇经济的发展,全镇人民更加意识到 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的重要性。为此,就我镇“两基”工作的情况作简汇 报:

一、基本情况我镇位于石城县东南部,总面积 255。72平方公里。全镇有 23 个行政村,总人口 4。23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 阅读全文 >> 关于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的调研报告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安排,5 月下旬以来,对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予以报告,供审议参考。

一、主要成绩近年来,经过市人民政府不懈努力和相 关部门的履职尽责,巴城市容和环境卫生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环境更清洁、秩序更优良、城市品牌形象初步显现,基础设施和功能发挥 阅读全文 >>(佚名 2011 年)任何企业的经营活动,都是在市场中进行的,而市场又受国家的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的限定与影响。所以,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 须从环境的研究与分析开始。企业环境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所 有因素的总和。可以分为外部 环境和内部环境两大类。企业外部环境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各种外部因 素的总和;企业内部环境又称企业内部条件,是企业内部物质和文化因素 的总和。企业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 基础。企业经营的一切要素都要从外部环境中获取,如人力、材料、能源、资金、技术、信息等,没有这些要素,企业就无法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同 时,企业的产品也必须通过外部市场进行营销,没有市场,企业的产品就 无法得到社会承认,企业也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同时,环境能给企业带来机遇,也会造成威胁。问题在于企业如何去认识环境、把握机遇、避开威 胁。另一方面,企业是一种具有活力的社会组织,它并不是只能被动地为 环境所支配,而是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影响,推动社会进步和 经济繁荣。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在局部与整体的基本架构之下 的相互依存和互动的动态平衡关系。因此,企业必须研究环境,主动适应 [1] 环境,在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编辑本段企业外部环境 编辑本段 企业外部环境 企业外部环境又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层次。宏观环境因素包 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这些因素对企业及 其微观环境的影响力较大,一般都是通过微观环境对企业间接产生影响的。微观环境因素,包括市场需求、竞争环境、资源环境等,涉及行业性质、竞争者状况、消费者、供应商、中间商及其它社会利益集团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1、宏观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一般包括四类因素,即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简称 pest(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technological)。另外还有自然 环境,即一个企业所在地区或市场的地理、气候、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等 因素。由于自然环境各因素的变化速度较慢,企业较易应对,因而不作为 重点研究对象。政治环境: 1.政治环境 :是指那些影响和制约企业的政治要素和法律系统,以及 其运行状态。具体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政治军事形势、方针政策、法律法 令法规及执法体系等因素。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中,企业能够通过公平竞争 获取正当权益,得以生存和发展。国家的政策法规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 有控制、调节作用,相同的政策法规给不同的企业可能会带来不同的机会 或制约。经济环境: 2.经济环境 :是指构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的经济 政策。具体包括社会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 的经济走势等。其中,重点分析的内容有宏观经济形势、行业经 济环境、市场及其竞争状况。衡量经济环境的指标有:国民生产总值、国 民收入、就业水平、物价水平、消费支出分配规模、国际收支状况,以及 利率、通货供应量、政府支出、汇率等国家财政货币政策。技术环境: 3.技术环境 :是指与本企业有关的科学技术现有水平、发展趋势和发 展速度,以及国家科技体制、科技政策等。如科技研究的领域、科技成果 的门类分布及先进程度、科技研究与开发的实力等等。在知识经济兴起和 科技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技术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可能是创造性的,也可能是破坏性的,企业必须预见这些新技术带来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 应对。4.社会文化环境 : 是指企业所处地区的社会结构、风俗习惯、宗教信 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水平、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等 因素的形成与变动。社会文化环境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文化水平会影响人们的需求层次;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可能抵制或禁止 企业某些活动的进行;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会影响产品的社会需求与消费 等。2、微观环境分析 微观环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具体环境。与宏观环境相比微观环境因 素更能够直接地给一个企业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同时也更容易被企业所 识别。编辑本段企业内部环境 编辑本段 企业内部环境 企业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它反映了企业所拥有 的客观物质条件和工作状况以及企业的综合能力,是企业系统运转的内部 基础。因此,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也可称为企业内部条件分析,其目的在于 掌握企业实力现状,找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因素,辨别企业的优势 和劣势,以便寻找外部发展机会,确定企业战略。如果说外部环境给企业 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机会的话,那么内部条件则是抓住和利用这种机会的关 键。只有在内外环境都适宜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健康发展。1、企业资源分析 企业的任何活动都需要借助一定的资源来进行,企业资源的拥有和利 用情况决定其活动的效率和规模。企业资源包括人、财、物、技术、信息 等,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大类。企业文化分析企业文化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文化的现状、特点以及 2、企业文化分析 它对企业活动的影响。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制定与成功实施的重要条件和 手段,它与企业内部物质条件共同组成了企业的内部约束力量,是企业环 境分析的重要内容。3、企业能力分析 企业能力是指企业有效地利用资源的能力。拥有资源不一 定能有效运 用,因而企业有效地利用资源的能力就成为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重要因素。[2]

1、您所在的公司是否属于重污染行业【重污染企业包括: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单选)冶金、化工、石化、建材、造纸、酿造、制药、发酵、纺织、制革和采矿业】a.是(2,4.44%)b.否(43,95.56%)

2、您所在的公司成立时间:(单选)a.3 年以下(9,20%)b.3 年以上,5 年以下(15,33.33%)c.5 年以 上,10 年以下(9,20%)d.10 年以上(12,26.67%)

3、您所在的公司性质为:(单选)a.国有(11,24.45%)b.民营(24,53.33)c.其他(10,22.22%)

7、您所在的公司是否是上市公司?(单选)a.是(8,17.78%)b.否(37,82.22%

10、您的工作岗位属于公司:(单选)a 财务部门(18,47.06%)b 管理部门(14,23.53%)(13,29.41%)c 其他部门目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企业的自愿披露行为,社会公众对社会责任信息并不十分关注。本文从 心理学领域的印象管理理论角度,分析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印象管理的构建方法,并结合上市公司社 会责任报告的统计分析,结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讨论印象管理对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影响。【关键词】社会责任;信息质量;印象管理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其所有者、员工、供应商、消费者、社区等利益相关者,以及自然环境和资 源等承担责任。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兴起于上个世纪 80 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社会责任意识的日益深 入和强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披露逐渐进入上市公司年报,以至单独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独立披露。在我 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社会责任的理念得到传播并且效仿。但是,社会责任报告似乎只是一个“花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和用于投资决策;与之相反,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矿难等却频频发生。个中 奥妙,不得不引起人们思考。下文就从印象管理的角度为你揭开这层面纱。

一、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的印象构建 随着我国加入 wto,sa8000 等各种约束企业行为、规范产品质量的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参与 国际竞争的企业必然会更加关注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报告在我国真正开始被重视起来,源于 2006 年 9 月 25 日,深交所发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指引》明确,上市公司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应对职工、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及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承担起应尽的责任。2008 年 1 月 4 日,国资委出台了《关 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央企履行社会责任的总体要求。这些规定催生了近三年来,上市公司在年报 之外越来越多地披露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但是,目前社会责任报告的制度要求还很不完善,披露格式、内容没有统一规范,社会责任报告主要 是文字描述,企业间的社会责任状况也存在很大差异,因而给印象管理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印象管理,是 指人们试图控制其它人对自己所形成某种形象的过程(rosenfeld、guacamole、riordan,1995)。把它延伸到会计研究领域,就是上市公司为了使广大信息接受者形成特定印象,对其所披露的信息进行“包装”和操纵,试图控制信息使用者并影响其判断和决策。①那么,公司是如何把社会责任报告用做构建企业 形象的工具的呢? 第一,精心打造语言特色。社会责任的披露形式没有固定的格式,在实践中,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在 内容、语言形式、封面、图片、颜色、段落、字体、图表、纸张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公司在作出这些细致 的决定时,要考虑为创建和维护一定的公司形象服务。任何一个可能美化公司及管理层形象的细节都有可 能被使用,以便影响社会公众和投资者对公司的印象。第二,披露内容的选择。社会责任的披露内容并没有严格的统一规范,报告方可以灵活选择披露的内 容。公司为了形象构建的需要,理所当然要选择有利于自己形象塑造的信息进行披露,而隐藏起不利的信 息。在翻阅了近三年几乎全部的独立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后,没有发现一条不利的消息“明目张胆”地出现。公司不论好坏,都会尽力美化自己,如果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披露的实质性内容,他们也会用一些冠冕堂皇 的口号支撑门面。第三,操纵可读性。对于财务报告的披露,准则有可理解性的要求。对于社会责任报告,其可读性就 由着管理者随心所欲。当公司社会责任履行较好、管理层希望所有利益相关人更好地了解这种状况时,就 在报告中运用通俗明了的语言,采用图表,适当辅以照片增强可信性和可读性;而当公司社会责任履行较 差、管理层试图夸大或者掩盖公司的问题时,就会在报告中故意运用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的语言,通过加 大阅读难度来影响读者的理解。有的社会责任报告一百多页,让人看得生厌,耐着性子读完却没发现多少 有实际意义的内容,以很多图片、照片装点门面,表面上看来比较充实,实际上并没有承担多少社会责任,避实就虚,玩文字游戏。有的就简单三四页,通篇是社会责任的口号,照抄照搬相关规定,只字不提公司 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譬如在披露环境保护时,引用大堆环境方面的术语;使用语言也是仔细推敲,“淘汰 不达标安全环保设备多少套”,而不披露“有多少 不达标安全环保设备仍在使用”;使用“实现节能多少吨煤” 的字眼,含糊不清,节约是与谁相比?是否产量减少造成的节约?抑或是使用了石油替代煤炭?不得而知。

二、印象管理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有 8 个方面的要求: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及时 性等。财务报告与社会责任报告具有很多相似性,可以部分适用这些信息质量的评判标准。第一,社会责任信息也应该在收益大于成本的前提条件下,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提供满足信息 使用者需要的信息。从成本收益角度来看,社会责任的印象管理行为可以给公司塑造负责任的形象,博得 利益相关者的好感和青睐,在融资、贷款、竞争项目、提升股价等各方面获得正的效应。公司的形象和市 场地位与管理者的命运密切相关。因此,对社会责任进行印象管理的收益是比较大的。然而,由于目前法 律法规对语言信息规范的空白,对社会责任的第三方鉴证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对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进 行强制要求,导致印象管理的行为成本很低。获得的收益大而付出的成本小,上市公司何乐而不为?因此,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质量也不容乐观。第二,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印象管理使得公司价值夸大,从而信息的可靠性不再可靠。由于证券市 场信息的非完全性,公司外部投资者与公司内部管理人员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劣币驱逐良币”的市 场效应将导致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出现价值低估。为了减轻证券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提升公司的市场 价值,相对价值高、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将倾向于增加自愿性信息的披露(更多地对外部投资者自愿披露 投资项目和公司财务信息等),同时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将使用一定的印象管理行为,过分美化公司形象、夸大公司核心竞争能力以不断提升公司的市场价值,使其等于甚至超过公司的真实价值。所以,公司社会 责任信息的可靠性值得怀疑。第三,印象管理有助于放大或者隐匿公司真实的社会责任信息,信息的相关性难以保证。当公司社会 责任履行较好的时候,公司管理层将非常愿意将这一信息传递给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而且出于自身 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他们不仅会主动显示在他们的实际所履行的社会责任信息,还会利用印象管理将这种 信息尽可能的放大,以突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最终达到提升公司形象的目的,为牟取经济利益埋下伏笔; 当公司履行社会责任较差的时候,公司管理层会企图通过印象管理阻碍信息的正常传递、尽量隐藏不利的 信息,影 响社会公众的判断,最终达到维持公司形象的目的。公司管理层有选择地披露社会责任信息,选 择的宗旨是维护公司和管理者自身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利益相关者的需要。本文结合从巨潮资讯网站上收集到的有具体公布时间的 65 份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分析我国社 会责任报告中印象管理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影响。首先对样本进行粗略分析。65 份报告中,披露的 2005 年社会责任报告 1 份,占 1.54%;2006 年 20 份,占 30.77%;2007 年 44 份,占 67.69%。可见,企业对社会责任的重视在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从披露的及时性看,2005、2006 年有 6 份报告是在 6 月及以后披露,占 28.57%,而 2007 年披 露时间几乎都在 4 月 30 日以前。由于处于初步尝试时期,更加没有规范可言,以至于时有下半年才披露 上一年度报告的情况,及时性很差。2008 年国资委的政策出台后,多数公司都在董事会批准年报的同时 签署了社会责任报告,及时性明显提高,这正是上市公司利用印象管理的结果。因此,从及时性来看,印 象管理似乎有助于促使公司尽早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对于信息质量发挥着正向的引导作用。从披露的内容看,由于《指引》和《指导意见》的引导,我国的社会责任报告几乎都包含股东和债权 人权益保护,职工权益保护,供应商、客户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保护几大方面。但在 内容性质上,没有发现坏消息,几乎都在为公司大唱赞歌,大篇幅描述制度规定等,信息内容与投资者的 兴趣相关性并不高。可见,印象管理导致了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下降。从披露的形式看,绝大多数的报告(占 83.33%)都有货币化信息,91.67%的报告既有文字描述,又有数字信息。报告页数最长的有 126 页,最短的有 3 页,多数在 10 页左右。有 27 份(占 45%)含 有照片或图表。由此可见,印象管理在社会责任报告中被普遍应用。同时,阅读还发现,规模大的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越长,包含的照片、图表、数字信息越多,即运用影响管理也越多,与前文的分析一 致。

三、用印象管理解释社会责任信息与公司价值相关性 一般而言,利益相关者在阅读社会责任报告前,已经通过财务报告,分析师预测等其他途径了解了该 公司的情况,对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印象,如果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信息不符合自己的预期,说得过于 美好,他们可能不会相信这份没有严格的第三方鉴证的报告,从而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效果适得其反,给 利益相关者形成虚假的印象。如果社会责任报告空洞无物,那么公司白白地浪费人

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 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利用的成本费用,并对企业 经营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告,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 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环境会计的最重要的职能就是向外提供环境会计告,它是指会计要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环境信 息和与环境有关的信息,从而充分满足他们决策的需要。因此,环境会计的研究应该以满足 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为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一、信息使用者 本文紧紧围绕信息使用者对环境信息的需求,对环境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据笔者分析,主要的信息使用者有如下几类: 投资者。在传统会计中,投资者及其分析代理机构一向是会计信息的最主要的使用者之一,这种情况在环境会计中也同样存在。首先,投资者出于对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的考虑,自 然非常关心企业的环境绩效会对企业财务上的安全性和盈利能力产生何种影响。其次,由于 投资者素质和修养的不断提高,道德投资的观念开始被一些投资者所接受,甚至在有些国家 里产生了专门的道德投资机构。道德投资,意指投资者只对那些具有良好的环境意识并主动 承担环境责任的企业投资。那么,这些投资者将会非常重视企业的环境绩效,至少会将环境 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他们对于企业的环境信息自然也就产生了需求。金融机构。在现代社会里,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是一支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力量。由于 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要,各种金融机构的基本业务活动中都开始引入了环境问题。在投资者出 资开办企业后,银行就成为企业日常融资的最主要的对象。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出于贷款的 安全性必须全面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由环境问题可能引发的潜在的负债和风险。与银行的考虑相类似,保险商也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可能招致的风险。保险商假如不对企业投保的 财产上所隐含的环境风险予以足够的重视,它们将有可能替企业承担巨大的环境治理开支从 而招致巨大的损失。保险商必须根据企业的环境绩效来确定可以接受的投保范围和基数。为 了这种评估,保险商也会非常重视企业的环境信息。企业治理当局。企业治理当局也是环境会计信息的重要使用者,而且他们可能对此要求的更 全面、更具体、更快速,他们需要利用环境会计信息以帮助解脱所承担的财务和环境责任,帮助实施环境治理和经济治理的各个有关环节。消费者。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 高,他们越加关心所消费的产品和劳务对于他们是否具 有生理上的和经济上的不利的影响; 由于消费者素质和修养的提高,他们会关心自身的消费 是否会对他人和地球环境造成危害。当今的市场消费倾向表明,同类的产品和劳务,人们总 是愿意购买那些具有良好的环境形象和具有绿色标志的产品和劳务,绿色消费主义的倾向正 在逐渐成为时尚,人们正在越来越对绿色商品和绿色企业感爱好。产品和劳务的经销商们受 最终消费者的影响,也开始重视环境问题,他们会关心供给商的产品和劳务在使用中和使用 后是否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关心供给商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履行了环境责任,关心他们所经 销的商品和劳务是否具有绿色标志。所有这一切都要求企业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形象,这种 形象只能依靠企业不断地对外披露环境信息来满足。政府治理机关。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国家作为社会大众的代表和社会治理者,对于目前尚 不能明确分割给自然人和法人的自然环境之类的自然资源是拥有其所有权的。国家通过无偿 的方式或者有偿的方式将环境资源交付给企业使用,国家当然有权利要求企业管好用好环境 资源,有权知道企业对于环境资源所作出的损害或者是贡献。所以国家是环境信息的一个重 要使用者,它根据企业的环境绩效采取相应的措施,或者奖励、或者罚款。同时,企业的环 境告也是政府从宏观上治理和改善经济及生活环境的一个信息来源。企业的员工。员工处于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他们将直接感受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 所带来的好处,他们很关心企业在环境问题上做了些什么以及做得如何。职工了解企业的环 境信息,有助于他们评估自身得到的利益,有助于改进他们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改进 环境治理和提高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在实行职工持股制度的企业里,职工就是投资者的一部 分;在采取某种形式向职工集资的企业里,职工就是债权人的一部分。所以说,企业要提供 职工所关心的环境信息。社会公众。一方面,对于身处企业四周的公众及其代表组织来讲,企业的环境行为将直接使 他们受害或受益,他们有了解企业环境信息的强烈意愿。另外,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社会 公众的态度对于企业具有更深远的影响。一个企业的环境形象,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劳动力供 给,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销售等一系列环节。甚至可以说,社会公众的态度将决定着他 们是否接受一个企业的存在。企业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方式,为公众做出相关和真实的环境披 露。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问

题首先。根据一项调查,它选择了我国在沪深两地上市的 79 家高污染企业,他们分别经营石油、化工、制药、钢铁、造纸等业务。通过对其 1999-2002 年的会计年的分析和研究,证实企业中披露环境信息的比率较低。1999 年有 7 家公司披露,占样本总量的 8.86%,2000 年有 9 家公司披露,占样本总量的 11.3%,2001、2002 年均有 14 家公司披露,占样本总量的 17.72%。如此低的披露比率显然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广泛 需求。其次,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够全面。一般只围绕环保投资、排污费、绿化、环境认证等内容进行披露,对企业整体的环境政策及环境绩效都没有反映。这就使得 环境政策不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无法为信息使用人提供长期决策的信息。再次,我国企业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不规范。北京大学光华治理学院王立彦教授 1998 年曾对我国企业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进行过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包括在年度告中的占 36%;2.内部工作会议记录的占 36%;3.单独告的占 14%;4.包含在会计表附注中的占 9%;5.包含在董事长 告中的占 5%。披露方式的不固定性使得行业间缺乏可比性,环境会计环境信息很少以单独 的项目在独立的环境告中反映。对信息使用者来讲,他们甚至无法获得所需要的环境信息,企业并没有建立起与信息使用者之间有效的沟通桥梁。所以,企业选择何种披露形式至关重 要。对于存在的诸多问题,探究其原因可以归为以下几点: 一是我国对环境会计计的理论研究起步晚,还没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披露体系。从世界范围 来看,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以 1971 年比蒙斯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 换研究》和 1973 年的马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为代表。其后,西方各国会计理论界将环 境问题与环境告相结合,着手研究环境会计和环境告,并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理论框架。而我 国 20 世纪 80 年代末才引进环境会计理论,环境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不完善,理论上缺少 统一的规则、方法和专业标准。使得需要用货币计量、披露的环境资产与负债、环境成本与 收益等信息缺乏可操作性。如何突破理论上的障碍,避免会计计量单位的多元化与披露信息 的多元化所造成的信息的不可比性和不可靠性,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待解决的问题。二是环境会计准则制定方面的缺陷。由于缺乏环境会计行为规范理论基础,无法统一规范环 境会计核算的对象及披露形式,环境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的可操作性差。

第二篇:调研报告怎么写

调研报告怎么写(精选多篇)

如何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人们对某一情况、事件、经验或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而写成的书面报告,它反映了人们通过调查研究找出某些事物的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是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的成果。学习撰写调查报告,有助于同学们进一步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把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撰写调查报告,要做到以下几点:

1、着力点要明确:

首先,要深入调查,占有材料。这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为此,就应该亲自了解第一手材料。既要

了解“面”上的材料,又要了解“点”上的材料;既要了解正面材料,又要了解反而材料;既要了解现实材料,又要了解历史材料。

其次,要认真分析,找出规律。这是调查的目的。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总结出事物的规律。

再次,要立场正确,观点鲜明。调查报告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最后,要概括事实,有叙有议。不能光罗列现象,而且要适当地进行分析、议论,阐述观点。

2、报告格式要规范

标题。

①单标题,清楚交代调查的内容。

②双标题,③标题不用“调查报告”字样,也可用一般文章题目形式,正文

前言。这部分内容,往往对调查的

时间、地点、对象、范围作必要的交代,总领全文。

结尾。结尾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也作归纳性说明或总结全篇的主要观点,也可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什么是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是指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这就是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

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如何写好调研报告?

第一,必须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这是调研报告的生命。丰富确凿的材料一方面来自于实地考察,一方面来自于书报、杂志和互联网。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得间接资料似乎比较容易,难得的是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这就需要眼睛向下,脚踏实地地到实践中认真调查,掌握大量的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写好调研报告的前提,必须下大功夫。

第二,对于获得的大量的直接和间接资料,要做艰苦细致的辨别真伪的工作,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这是不容易的事。调研报告切忌面面俱到。在第一手材料中,筛选出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从中

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写调研报告时应特别注意的。

第三,用词力求准确,文风朴实。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很好的典范。写调研报告,应该用概念成熟的专业用语,非专业用语应力求准确易懂。通俗应该是提倡的。特别是被调查对象反映事物的典型语言,应在调研报告中选用。目前,盲目追求用词新颖,把简单的事物用复杂的词语来表达,把简单的道理说得云山雾罩、玄而又玄,实际上是学风浮躁的表现,有时甚至有“没有真功夫”之嫌。

调研报告一般是针对解决某一问题而产生的。报告需要陈述问题发生发展的起因、过程、趋势和影响。如果用词概念不清,读者就难以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尤其是政策调研报告,用词准确有助于政策决策者迅速准确地理解调研报告的内容,有利于政策制定和调整的正确性。

第四,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调研报告要做到观点鲜明,立论有据。论据和观点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条理清晰。论据不单是列举事例,讲故事,逻辑关系是指论据和观点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逻辑关系,无论多少事例也很难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结构上的创新只是形式问题,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报告的形式上。调研报告的结构可以不拘一格。

第五,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思想素质。好的调研报告,是由调研人员的基本素质决定的。调研人员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一项政策往往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并且影响到不同的社会群体,只有具备很宽的知识面,才能够深刻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正确判断政策所涉及的不同群体的需要;才能看清复杂事物的真实面目。恩格斯说过:如果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任何科学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调研人员一定要具备透过现象洞

察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源于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

第六,要对事业、对真理有追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调研报告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作者所处的立场决定了报告的主题和观点,也决定了报告素材选取的倾向性。巴金说,“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深入实际搞调研,一定要有为老百姓、为国家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感情。

·市场调研报告 ·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社会调研报告 ·会计调研报告 ·产品调研报告

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调研报告的写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探索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报告的论点和论据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不是追随潮流,迎合某些群体的需要。这就需要调研人员非常敬业,具有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

调研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研报告”、“关于××××的调研报告”、“××××调研”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研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研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研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

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研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研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研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写好调研文章的窍门

影响基层检察调研工作的因素很

多,例如选题、方法、资料、态度等,但归纳起来,基层检察调研工作的重点主要是解决写什么、如何写两个问题。

写什么实际上是选题问题,我把多年经验总结为一个诀窍:凡是法律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的、司法实践当中有争议的或者是规定已经过时的,而自己又有写作冲动的,都可以写。

如何写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如何调研、对调研成果如何表现的问题。显然,这是一个关于方式方法的技术性问题。我认为,写好调研文章有三个方面必须重视:

首先,要讲究结构。结构是文章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作者表述调研经过和结果的方式,必须强调逻辑性、层次性和条理性。整篇文章就一个大自然段,或者本来就是很短的文章,却偏偏要分成第一个大问题、第二个大问题,这两种情况都不对,形式应当为内容服务。具体来说,确定文章结构,首先要看量,其次要看复杂程度,如果表现内容较多

而复杂,就得选用复杂一些的结构。

学术文章虽然多是议论性质的,但其具体形式不尽相同,既有调查报告又有案例分析,还有纯理论性的文章,而且写作的目的、方向也不一样,有的是为了学习,有的是为了求证,还有的是为了反驳或者立论。因此,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这些特殊因素,尽可能选择最有利于表现自己思想内容的结构。

其次,要讲究语言。语言运用是最基本的能力,有三个标准务必做到:第一,要精练、精致、精巧,一句话中不能有多余的字,一段话和整篇文章中不能有意思的重复。第二,要准确,一方面用字用词要准确,另一方面语意氛围要准确。第三,要连贯,也就是说论述的时候,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依次进行,一种意思没有表达完,不得再插入其他内容,否则会造成论证上的突然中断。不能跳跃,不能性急。

再次,要讲究文风。文风问题实际

上是心态问题,讲树立良好的文风,就是要求深入实际调查,不浮躁,不闭门造车,不想当然。写出的文章要以理服人,不强词夺理,要言之有物,不哗众取宠,要持之以恒,不急功近利。

报告的结构体系应包括,调研目的、调研方法、调研范围以及数据分析在内的一系列内容。这种体系基本上在每个同类型的报告中都适用,因此,此处不做更详细的说明,以下内容主要针对数据分析结论的表现方法。

关于数据分析的部分,通常情况下是采用图表表示的。图表是最行之有效的表现手法,它能非常直观的将研究成果表示出来。在将调研的分析结果变成令人信服的图表之前,首先要谨记,它只是一种传递和表达信息的工具,使用它的重要原则是“简单、直接、清晰、明了”。每个图表只包含一个信息,图表越复杂,传递信息的效果就越差。

在实际操作中,各种表格、组织图表、流动图表、矩阵等都被大量的运用

到报告中,但总的来说,以下几种图表形式是最常用的:柱状图表、条形图表、饼形图表、线形图表。

使用图表的目的在于:将复杂的数据变成简单科、清晰的图表,让人能够一目了然的了解数据所表达的涵义。那么,如何选择不同类型的图表来表现不同类型的数据?首先,我们应先明确数据所表达的主题,然后确定可能使用的图表类型。

通常我们的研究数据所体现的关系是:频率分布、成分、时间序列、项类或相关性。要表达一个主题明确的数据,可能会有多种图表形式。但是,哪种是最能将数据表达清楚的呢?这就要求我们的主题突出重点,点明主题。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这个例子能将以上的意思,表达的非常明确。

这里的标题描述了图表的内容范围,大多数读者在看了这个图表后,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到城西,认为图表的主题是“城西是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可能选

择的区域”。但是,制图者可能是想表达“选择城北和城东的消费者较少,但随着城市建设的进行,将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为了使读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我们希望他注意的数据上,所以,我们可以在一般标题后附加一个重点标题:城北和城东将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既然已经确定了要表达的重点,那么接下来就是要明确数据间的相互关系,若是表示占频率分布、对比等关系,则除线形图表以外的其它几种基本图表格式都可以使用;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选择。总之,条形图表应该是应用最广的类型,而柱状图表是用得最多的另一种类型,这两种图表基本占整个报告中图表总数的半数左右;而线形图表和饼形图表的使用则应相对减少,更多的是将各种综合运用,如线形图表加上柱状图表,或饼形图表加上条形图表。

在用图表表达数据的同时,还要注意一些细节的处理。比如:使用柱状图

表和条形图表时,柱体之间的距离应小于柱体本身;在说明文字较多时,用条形图表表示更清晰,便于读者辨认;在使用饼形图表时,应在标明数据的同时,突出数据的标识。即:同时使用数值与数据标识。

在我们进行过程中,请记住:选择和使用图表不是一个绝对精确的科学,所以你会注意到一些比较自由的限定词,如:总的来说、大多数情况、绝大多数、少数情况等等。所有这些都说明必须根据你的判断来怎样设计出最好的图表。另外,要完成一份合格的报告不能只是单纯的使用图形,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的使用一些表格来丰富整个报告形式,使其不致太过单一。

一份合格而优秀的报告,应该有非常明确、清晰的构架,简洁、清晰的数据分析结果,其中的含义是需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去体会,自己加以总结。一份合格的报告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看图说话,还应该结合项目本身特性及项目

所处大环境对数据表现出的现象进行一定的分析和判断,当然一定要保持中立的态度,不要加入自己的主观意见。另外,通常的市场调研报告都会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我们应该根据不同项目的不同需要,对报告的形式、风格加以调整,使市场调研报告能够有更丰富的内涵。

xx产品调研报告

xx产品生产技术及市场行情研究报告

第一章xx产品简介

第一节产品概述

简述产品的中英文名称和用途。

第二节产品性质

1、理化性质

2、产品msds

要求搜索pdf格式文件,做成超链接即可,不用贴在报告上。

第三节产品指标

要详细说明国内外各厂家、各种级别的产品技术指标和要求,打电话咨询过的要附上那家公司的联系方式。

第二章xx产品国内外生产工艺及技术进展

第一节国内外主要生产工艺介绍

每种工艺都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工艺原理

要求用chemdraw画正规的分子结构图。

2、工艺流程图

用方框图描述工艺过程的各个单元操作,并附物料衡算。

3、生产过程

1)反应用所有原料名称和投料比。

2)参考所有文献,用文字详细描述各步骤操作,要求考虑三废的数量和成分以及处理方法。

4、设备一览表

按照此工艺路线,将需要的设备列成表格4。

5、生产周期

1)按照1000l的反应釜计算一批料的生产周期,并注明各步骤需要的时

间。

2)按照1t的产能计算生产周期。

6、成本核算

参考网上报价和电话询价,计算原料成本,以表格5体现。

7、三废情况

详细分析各步骤产生的三废情况,并给出可能的处理方案。

8、检测方法

检索该产品的相应检测方法,要注明是国标、行标还是网上搜索到别人提供的检测方法。

第二节各种生产方法优缺点比较

综合分析各工艺成本、设备、原料来源、三废治理等优缺点,并结合相应的本公司优势给出对比的结果,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第三节国内外生产技术研究最新进展

检索网上最新消息,注明信息来源和发表的时间,综合阐述目前此产品的生产技术进展。

第三章xx产品用途

第一节用途概述

简单介绍此产品在各行业的用途。

第二节下游产品解析

1、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分别找到最终端的产品,并给出结构式。

2、从xx产品到终端产品的合成工艺要以方程式的形式体现。

3、各生产步骤的条件可简单叙述,并用超链接的方式连接到原文。

第三节国内外最新应用研究进展

检索网上最新消息,注明信息来源和发表的时间,综合阐述目前此产品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

第四章xx产品上游原材料供应状况分析

第一节主要原材料近两年价格情况

列表格6体现近两年主要原料的价格变化情况,同时附上曲线图。

第二节主要原材料近两年生产情况

讨论主要原料生产商近两年的产量变化和新的生产厂家的投资趋势,此处需要做网络的超链接以确定信息发布的时间和是否为权威消息。

第三节主要原材料未来价格及供应情况预测

根据搜集到的信息,预测未来两年内主要原料的价格和产量变化,需要做网络超链接。

第五章 xx产品国内外生产状况及生产厂家

第一节国内外生产状况

对国内外各厂家生产情况进行综述。

第二节国内生产厂家及规模

对国内生产厂家的规模和产量进行市场调研,以表格7形式体现,此处需要做超链接连接到各公司网站。

第三节国外生产厂家及规模

对国外生产厂家的规模和产量进行市场调研,以表格8形式体现,此处需要做超链接连接到各公司网站。

第四节国内外产量走势分析

结合网上各种咨询,预测之后的产品产量趋势,需要做网络超链接连接到所参考的信息来源。

第六章xx产品市场行情

第一节供需状况分析及预测未来需求量

通过对原料和下游产品情况的分析,预测xx产品未来的需求量,需要做网络超链接。

第二节价格预测

根据网上价格和电话询价,确定产品的正常售价。

第三节进出口状况分析

根据海关数据,分析该产品的进出口情况。

第七章xx产品销售策划

第一节国内外市场分布

根据相关信息,确认国内外市场的区域和行业分布。

第二节国内需求厂家及联系方式

尝试联系国内需求的厂家。

第三节国外需求厂家及联系方式

尝试联系国内需求的厂家。

第四节潜在客户分析

分析可能的潜在客户。

第八章xx产品技术开发、项目投资、生产及销售注意事项 尝试给出如下注意事项:

1、产品技术开发注意事项

2、项目投资注意事项

3、产品生产注意事项

4、产品销售注意事项

第九章备注

在写以上调研报告过程中,所检索到的文献,尽量都在报告中以文件超链接的方式体现,方便其他人员查看。

调研报告怎么写

调研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研报告”、“关于××××的调研报告”、“××××调研”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研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研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研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研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研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2.主体。这是调研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第三篇:怎么写调研报告

什么是调研报告?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这就是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如何写好调研报告?

第一,必须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这是调研报告的生命。丰富确凿的材料一方面来自于实地考察,一方面来自于书报、杂志和互联网。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得间接资料似乎比较容易,难得的是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这就需要眼睛向下,脚踏实地地到实践中认真调查,掌握大量的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写好调研报告的前提,必须下大功夫。

第二,对于获得的大量的直接和间接资料,要做艰苦细致的辨别真伪的工作,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这是不容易的事。调研报告切忌面面俱到。在第一手材料中,筛选出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从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写调研报告时应特别注意的。

第三,用词力求准确,文风朴实。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很好的典范。写调研报告,应该用概念成熟的专业用语,非专业用语应力求准确易懂。通俗应该是提倡的。特别是被调查对象反映事物的典型语言,应在调研报告中选用。目前,盲目追求用词新颖,把简单的事物用复杂的词语来表达,把简单的道理说得云山雾罩、玄而又玄,实际上是学风浮躁的表现,有时甚至有“没有真功夫”之嫌。

调研报告一般是针对解决某一问题而产生的。报告需要陈述问题发生发展的起因、过程、趋势和影响。如果用词概念不清,读者就难以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尤其是政策调研报告,用词准确有助于政策决策者迅速准确地理解调研报告的内容,有利于政策制定和调整的正确性。

第四,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调研报告要做到观点鲜明,立论有据。论据和观点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条理清晰。论据不单是列举事例,讲故事,逻辑关系是指论据和观点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逻辑关系,无论多少事例也很难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结构上的创新只是形式问题,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报告的形式上。调研报告的结构可以不拘一格。

第五,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思想素质。好的调研报告,是由调研人员的基本素质决定的。调研人员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一项政策往往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并且影响到不同的社会群体,只有具备很宽的知识面,才能够深刻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正确判断政策所涉及的不同群体的需要;才够看清复杂事物的真实面目。恩格斯说过:如果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任何科学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调研人员一定要具备透过现象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源于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

第六,要对人民有感情,对事业、对真理有追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调研报告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作者所处的立场决定了报告的主题和观点,也决定了报告素材选取的倾向性。巴金说,“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深入实际搞调研,一定要有为老百姓、为国家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感情。

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调研报告的写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探索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报告的论点和论据一定要符合白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不是追随潮流,迎合某些群体的需要;这就需要调研人员非常敬业,具有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

调查报告的写法及格式

一、调查报告的写法,包括标题、署名、正文。篇幅:3500-5000字。

1、标 题: 三种写法。

① 标题是文章标题的写法(如:《西部企业生态立旗“一石三鸟”》,《某某市蔬菜的品种结构问题》,《兴“母亲水窖”工程 摆脱缺水窘境》)。

② 标题是类似于公文标题的写法(如:《某钢厂技术供应处实行经济责任制调查》,《关于农村信用社业绩的调查报告》,《对内蒙古生态移民面临问题的调查》)。

③ 正副标题写法,一般是正题揭示主题,副题写出调查的事件或范围。(如:《 振兴经济要靠科学技术——包头市依靠科技人员发展工业的调查》。)

2、署 名: 标题下面要署名,即写姓名、年级、班级。

3、正 文: 由两个部分构成,即 前言;调查报告的主体。

前 言:扼要说明调查的目的;时间、地点;对象或范围;做了哪些调查;本文所要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基本情况和提出问题,写法可灵活多样。

主 体:主要是对事实的叙述和议论。一般把调查的主要情况、经验或问题归纳为几个问题,分为几个小部分来写。每个小部分有一个中心,加上序码来表明,或加上小标题来提示、概括这部分的内容,使之眉目清楚。

结 语:对于以上分析提出相应“对策”,最好能有理论依据。

第四篇:怎么写调研报告

什么是调研报告?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这就是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如何写好调研报告?

第一,必须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这是调研报告的生命。丰富确凿的材料一方面来自于实地考察,一方面来自于书报、杂志和互联网。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得间接资料似乎比较容易,难得的是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这就需要眼睛向下,脚踏实地地到实践中认真调查,掌握大量的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写好调研报告的前提,必须下大功夫。

第二,对于获得的大量的直接和间接资料,要做艰苦细致的辨别真伪的工作,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这是不容易的事。调研报告切忌面面俱到。在第一手材料中,筛选出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从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写调研报告时应特别注意的。

第三,用词力求准确,文风朴实。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很好的典范。写调研报告,应该用概念成熟的专业用语,非专业用语应力求准确易懂。通俗应该是提倡的。特别是被调查对象反映事物的典型语言,应在调研报告中选用。目前,盲目追求用词新颖,把简单的事物用复杂的词语来表达,把简单的道理说得云山雾罩、玄而又玄,实际上是学风浮躁的表现,有时甚至有“没有真功夫”之嫌。

调研报告一般是针对解决某一问题而产生的。报告需要陈述问题发生发展的起因、过程、趋势和影响。如果用词概念不清,读者就难以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尤其是政策调研报告,用词准确有助于政策决策者迅速准确地理解调研报告的内容,有利于政策制定和调整的正确性。

第四,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调研报告要做到观点鲜明,立论有据。论据和观点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条理清晰。论据不单是列举事例,讲故事,逻辑关系是指论据和观点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逻辑关系,无论多少事例也很难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结构上的创新只是形式问题,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报告的形式上。调研报告的结构可以不拘一格。

第五,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思想素质。好的调研报告,是由调研人员的基本素质决定的。调研人员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一项政策往往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并且影响到不同的社会群体,只有具备很宽的知识面,才能够深刻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正确判断政策所涉及的不同群体的需要;才能看清复杂事物的真实面目。恩格斯说过:如果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任何科学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调研人员一定要具备透过现象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源于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

第六,要对人民有感情,对事业、对真理有追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调研报告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作者所处的立场决定了报告的主题和观点,也决定了报告素材选取的倾向性。巴金说,“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深入实际搞调研,一定要有为老百姓、为国家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感情。

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调研报告的写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探索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报告的论点和论据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不是追随潮流,迎合某些群体的需要。这就需要调研人员非常敬业,具有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

第五篇:调研报告怎么写2篇2篇

调研报告怎么写2篇2篇

调研报告怎么写

调研报告是指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这就是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如何写好调研报告?

第一,必须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这是调研报告的生命。丰富确凿的材料一方面来自于实地考察,一方面来自于书报、杂志和互联网。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得间接资料似乎比较容易,难得的是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这就需要眼睛向下,脚踏实地地到实践中认真调查,掌握大量的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写好调研报告的前提,必须下大功夫。

第二,对于获得的大量的直接和间接资料,要做艰苦细致的辨别真伪的工作,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这是不容易的事。调研报告切忌面面俱到。在第一手材料中,筛选出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从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写调研报告时应特别注意的。

第三,用词力求准确,文风朴实。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很好的典范。写调研报告,应该用概念成熟的专业用语,非专业用语应力求准确易懂。通俗应该是提倡的。特别是被调查对象反映事物的典型语言,应在调研报告中选用。目前,盲目追求用词新颖,把简单的事物用复杂的词语来表达,把简单的道理说得云山雾罩、玄而又玄,实际上是学风浮躁的表现,有时甚至有“没有真功夫”之嫌。

调研报告一般是针对解决某一问题而产生的。报告需要陈述问题发生发展的起因、过程、趋势和影响。如果用词概念不清,读者就难以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尤其是政策调研报告,用词准确有助于政策决策者迅速准确地理解调研报告的内容,有利于政策制定和调整的正确性。

第四,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调研报告要做到观点鲜明,立论有据。论据和观点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条理清晰。论据不单是列举事例,讲故事,逻辑关系是指论据和观点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逻辑关系,无论多少事例也很难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结构上的创新只是形式问题,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报告的形式上。调研报告的结构可以不拘一格。

第五,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思想素质。好的调研报告,是由调研人员的基本素质决定的。调研人员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一项政策往往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并且影响到不同的社会群体,只有具备很宽的知识面,才能够深刻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正确判断政策所涉及的不同群体的需要;才能看清复杂事物的真实面目。恩格斯说过:如果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任何科学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调研人员一定要具备透过现象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源于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

第六,要对事业、对真理有追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调研报告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作者所处的立场决定了报告的主题和观点,也决定了报告素材选取的倾向性。巴金说,“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深入实际搞调研,一定要有为老百姓、为国家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感情。

·市场调研报告·安全生产调研报告·社会调研报告·会计调研报告·产品调研报告

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调研报告的写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探索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报告的论点和论据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不是追随潮流,迎合某些群体的需要。这就需要调研人员非常敬业,具有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

调研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研报告”、“关于××××的调研报告”、“××××调研”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研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研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调研报告怎么写2篇2篇】调研报告怎么写2篇2篇。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研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研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研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研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写好调研文章的窍门。

影响基层检察调研工作的因素很多,例如选题、方法、资料、态度等,但归纳起来,基层检察调研工作的重点主要是解决写什么、如何写两个问题。

写什么实际上是选题问题,我把多年经验总结为一个诀窍:凡是法律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的、司法实践当中有争议的或者是规定已经过时的,而自己又有写作冲动的,都可以写。

如何写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如何调研、对调研成果如何表现的问题。显然,这是一个关于方式方法的技术性问题。我认为,写好调研文章有三个方面必须重视:

首先,要讲究结构。结构是文章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作者表述调研经过和结果的方式,必须强调逻辑性、层次性和条理性。整篇文章就一个大自然段,或者本来就是很短的文章,却偏偏要分成第一个大问题、第二个大问题,这两种情况都不对,形式应当为内容服务。具体来说,确定文章结构,首先要看量,其次要看复杂程度,如果表现内容较多而复杂,就得选用复杂一些的结构。

学术文章虽然多是议论性质的,但其具体形式不尽相同,既有调查报告又有案例分析,还有纯理论性的文章,而且写作的目的、方向也不一样,有的是为了学习,有的是为了求证,还有的是为了反驳或者立论。因此,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这些特殊因素,尽可能选择最有利于表现自己思想内容的结构。

其次,要讲究语言。语言运用是最基本的能力,有三个标准务必做到:第一,要精练、精致、精巧,一句话中不能有多余的字,一段话和整篇文章中不能有意思的重复。第二,要准确,一方面用字用词要准确,另一方面语意氛围要准确。第三,要连贯,也就是说论述的时候,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依次进行,一种意思没有表达完,不得再插入其他内容,否则会造成论证上的突然中断。不能跳跃,不能性急。

再次,要讲究文风。文风问题实际上是心态问题,讲树立良好的文风,就是要求深入实际调查,不浮躁,不闭门造车,不想当然。写出的文章要以理服人,不强词夺理,要言之有物,不哗众取宠,要持之以恒,不急功近利。

调研报告范文

(一)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既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粮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加强对流通过程中粮食质量的监督检查,是保证粮食符合质量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建立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的抽查、监测制度。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可以进入粮食经营者经营场所检查粮食的收购、储存活动中粮食质量及原粮卫生。《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收购、储存活动中的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进行抽查和监测。

根据目前现状,县(市)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是最基层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是对粮食质量进行抽查监测的直接执行者,也就是说,监测把关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是否到位,县(市)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至关重要。然而,粮食质量、原粮卫生监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必要的经济投入。

粮食质量监测内容虽然较多,但比较容易,对仪器设备没有特殊要求。然而对原粮卫生监测所包涵的内容较广,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对收获期的粮食(原粮)进行农药污染监测;二是对收获、储存过程中微生物毒素的污染状况进行监测;三是对原粮储存过程中用于防、治虫、霉熏蒸剂残留的监测;四是对其他化学物品对原粮污染的监测。要对粮食(原粮)进行以上内容的监测,就必须要有很专业的检测技术、性能可靠的检测设备和工作认真负责的专业检测人员,这些对目前的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来说,的确是一大难题。就本人了解,目前xx地区各县(市)能开展这项工作的粮食局确实很少,原计划经济时期功能齐全并为粮食质量、卫生监测做出贡献的县级粮食局中心化验室在粮改时先后被撤掉,检测人员也先后被裁减掉,即使保留下来的也因仪器设备老化、人员减少而很难开展这项工作。因此,本人认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履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赋予的对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进行监测的职能,就必须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必须尽快落实“建立和完善粮食质量检测机构”的规定

根据《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十八条规定: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监管机构,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粮食质量、卫生法律、行政法规、政策及各项规章制度,履行粮食质量、卫生监管与服务职责。建立健全质量监管机构是《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赋予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使命,是做好对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进行抽查和监测的基础。对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进行抽查和监测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因此,我认为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尽快落实《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十八条规定,建立和完善粮食质量检测机构,恢复或加强县(市)级粮食局中心化验室或粮油检测站,要用中心化验室或粮油检测站的技术力量来开展这项工作。

二、必须配备相应的监测人员

粮食质量及粮食卫生检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就质量检测而言,既有物理检测,也有化学检测;既有常规检测,也有专项检测;既有原粮检测,也有成品粮检测。特别是原粮卫生检测、农残检测、微生物毒素检测、薰蒸剂残留检测的技术性较强,其中专有名词多达上千个,检验项目多达近千种。因此没有专业的检测人员很难开展这项工作。因此,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不断充实和培训检化验技术人员,充分调动粮油检测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专业检测人员的作用,并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培训粮油检测人员,以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把粮食检测工作引向科学、便捷、准确的方向,并使之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充分吸收引进使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粮食检测的科学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

三、必须添置相应的监测设备

对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进行监测,必须凭借必要的检验检测仪器和设备,必需要按照国家质量标准、卫生标准、标准检测方法等进行取样、检测;因此,为确保对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进行监测这项工作能顺利进行,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准确性,就必需要利用最新科研成果,应用最新标准,添置最新检测设备。目前,各县(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既没有专职检测机构,更谈不上拥有分析仪器和检测设备,因此,建立检测机构、配备必要的检化验设施、设备,及时更新旧的仪器设备,配齐检测需要的各类化学试剂、药品应是当务之急。

四、必须落实相应监测经费

要对粮食的质量进行监测,就必须要对粮食进行抽样、分样、包装、检测、报告,有些检测项目还需要消耗大量的水、电和特殊的试剂等材料,因此,要做好粮食的检测工作,就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专项检测资金,这样才能确保这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众所周知,粮食质量及粮食卫生监测既是维护粮食商品正常流通的需要,同时也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更是加强粮食行政执法的需要。【调研报告怎么写2篇2篇】监管实施办法》,执行各项粮油质量标准、卫生标准,而且可以有效指导国家粮食储备,确保国家粮食质量安全,最终实现保障人们身体健康这一目的。

调研报告范文

(二)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就业工作,需要全面分析当前所面临的形势,既要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又要把握促进就业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一、我市就业工作基本情况

(一)建立就业协调机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并把促进就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强力推进。为了加强我市就业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了由24个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组成的市促进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出台了“消除零就业家庭”等若干项促进就业政策措施。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也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从而自上而下建立了促进就业工作的协调机制,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了促进就业的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

(二)落实就业优惠政策。按照《就业促进法》和中央、省、市促进就业的各项决策部署,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等政策认真实施。去年以来,全市发放就业服务卡2万多份,发放再就业优惠证6660份,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60笔、金额3485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50%,直接扶持创业者760人,带动6500多人实现就业。累计发放扶持创业小额担保贷款2855笔、金额10285.5万元,发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31笔,金额2043万元。XX年,全市落实主辅分离政策安置下岗人员1620人,减免企业所得税544万元;落实稳定就业政策,办理出口退税2.38亿元;落实鼓励吸纳招收下岗人员中就业困难人员431人,减免增值税4412人次,减免税额594.28万元;落实残疾人就业政策减免税收262.8万元。

(三)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近年来,我市建立了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村民组五级服务网络平台,已建成劳动保障事务所272个(其中街道18个,乡镇154个),劳动保障工作站

1579个(其中社区220个,村1359个),在村民组设立信息员43681名。与此同时,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各级劳动部门主办的区域性中心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已达13家,市、县劳动部门举办的公共培训机构14家,在乡镇共建立公共及民办职业介绍机构100多家,建立县、乡就业培训机构60余家,为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推进统筹城乡就业。我市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的原则,在稳定城镇就业工作的同时,把就业工作重点快速向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方面转移。大力实施农民工素质就业计划。开展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紧紧围绕劳动力需求和本地企业用工紧缺工种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培训,同时还积极为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提供技能水平鉴定评价服务,不断提高农民工素质。全市农民工技能培训人数达39103人,共有近3万人通过培训成功实现就业,就业人数占培训总人数的84%。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市针对返乡农民工的特点,积极开展调查摸底,了解返乡农民工的技能情况、求职愿望和技能培训需求,对有创业愿望的积极组织创业培训,有一般技能培训需求的及时安排培训。大力实施“1511”工程。即培养1000名创业者、解决500户“零转移农户”转移就业、创建100个充分就业乡村、建设100个培训基地,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渠道。

(五)以创业促进就业。我市将鼓励创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XX年市委、市政府开展全民创业行动以来,全市共建立了创业园区13个、创业街10条,园、街吸纳创业者507人,带动11885人实现了再就业。在创业培训上,全市共组织了186个班次的创业培训,80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和有创业愿望人员参加了培训,已有3087人实现成功创业或自谋职业,累计带动再就业人数达万余人。

(六)推进就业援助。我市将零就业家庭就业帮扶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城区先后开展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消除零就业家庭”、“再就业百日帮扶”等专项援助活动,在农村开展了“春风行动”、“消除零转移就业农户”、“创建转移就业乡村”等活动,从而建立了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就业援助体系。全市(含县区)共走访下岗失业人员困难家庭3200多户,确定援助对象2812位,签订服务协议2812分。截至目前,帮助272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98人安置在公益性就业岗位;为71户“零就业家庭”开展了就业援助,并有129位“零就业家庭”成员成功就业;援助“零转移就业农户”524户,有703人实现就业。全市共举办专场招聘会126场,发放政策宣传材料14.5万份,2万余人实现就地就业。

二、当前就业形势分析

(一)就业局面复杂、压力大。“新增就业压力大、转移就业压力大、再就业压力大、总量规模压力大”是我国就业的特点,而且未来一段时间就业压力将继续增大。人口基数大、新增就业人口不断增长,加之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等,是现阶段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权威部门统计,“xxx”时期,我国进入新的人口劳动力增长高峰,5年新增劳动力总供给将达5000多万,特别是高校毕业生人数会持续增长。但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将达1000万个左右。

(二)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就业。国内经济周期进入减速通道,经济调整将影响就业。相关数据显示,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已由“九五”时期的94万人,减少到“十五”时期的80万人,并且呈持续下滑状态。自XX年以来,国内经济持续保持了8年的扩张势头,从XX年3季度开始,我国经济已经由持续的扩张转为收缩,gdp增速逐季回落,尽管XX年下半年中央已连续出台了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经济下行的趋势并未改变。XX年,面对空前严重的世界金融危机,中央已经和将要采取一系列刺激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但宏观调控只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调整的力度和时间,而不可能消除经济调整,经济增长放缓势必要影响就业。

(三)金融危机对就业形势冲击。全球金融危机已对我国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一是国外需求下降,出口企业订单减少,导致企业停产或裁员。从去年下半年,我市对返乡农民工的监测可以看出,提前返乡的农民工大多是来自“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依赖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二是影响投资信心,导致就业岗位增长减缓。有的企业虽然未受大的影响但本来打算扩大投资,增加就业岗位,却选择了观望。三是影响消费信心进而影响就业。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没有消费,就业能促进消费、拉动内需,这也是中央将“保增长”与“保就业”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的原因。

三、我市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以及我市市情特点,当前,我市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四个矛盾”:

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根据城乡统筹就业的要求,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大了我市新增劳动力与新增就业岗位的矛盾。我市又恰恰是典型的就业困难城市。首先是农业和人口大市,农业人口480多万,有13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受金融危机影响,截止到春节前,全市返乡农民工达到110万人,春节后有100万农民工重新外出务工。截止到3月底,外出务工中有2.33万名农民工又重新返乡,返乡农民工数量多;其次我市作为发展中老工业城市,下岗失业人员较多,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截止3月底,我市企业新招聘员工32358人,新裁减员工3130人,企业新增加岗位29228人;停产、半停产企业113户,涉及职工6063人;采取措施稳定岗位175家企业,涉及职工19102人。再次是教育大市,大中专毕业生数量多,“三多”给**就业工作带来了极大压力。

二是结构性的矛盾。从我市当前产业转型看,一方面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比例下降,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新上的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等项目科技含量和机械化程度高,使普通劳动者选择就业的机会减少,体力型劳动者就业空间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数量庞大但整体素质偏低,一般劳动力数量严重过剩,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短缺,“就业难”和“招工难”的问题并存,“有事没人干”和“有人没事干”的现象同时存在。而且随着我市经济结构性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逐步加快,这些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尤其“4050”下岗职工因年龄和技能原因,再就业更为困难。同时,福利企业经营比较困难,残疾人下岗失业增多。

三是劳动者就业观念与市场机制不相适应的矛盾。多数失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看重眼前利益,宁可去竞争技能要求不高,工资待遇低的岗位,也不愿意花时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调研报告怎么写2篇2篇】各类报告baogao.htm。当前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蔓延,我市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用工不足,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岗位供求的矛盾,使得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四是就业多元化与管理培训落后的矛盾。当前就业工作呈现用工单位多元化,就业渠道、就业方式多元化的特点,各级政府在管理与服务中存在诸多困难。目前我市就业服务机构尚不健全,服务条件、手段落后,劳动力网上市场即无形市场尚未形成,就业培训体系不完善。特别是就业培训种类繁杂,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尤为突出,加之一些企业用工行为不规范,合同签约率不高,社会保险的参保率低,劳动监察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四、对我市促进就业工作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责,切实推动《就业促进法》的贯彻落实。促进就业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各级政府要全面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贯彻《就业促进法》,把促进就业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遵循市场对就业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主体责任,要把就业作为政府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也要坚持将就业形势作为制定改革发展措施的主要评估指标,扩大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以保证就业计划的落实,努力实现全市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

二要进一步开发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带来的就业拉动效应,大力争取国家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快宁宜城际铁路等各类投资项目推进,坚持在发展中扩大就业。全面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林浆造纸、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结构升级,不断培育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发展,加快发展旅游业、商贸流通业、餐饮业、社区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劳务经济,大力发展公益事业,千方百计挖掘就业岗位资源,带动各类劳动人员就业。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切实引导好高校毕业生就业。

三要进一步抓好创业载体建设,推动创业带动就业。要实施积极的创业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继续加大政策引导、创业培训和创业扶持力度,继续开展全民创业行动,采取积极措施,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着力在提高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能力和优化创业环境方面下功夫。加强创业载体建设,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项目推介、专家指导、法律援助等创业服务。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进一步研究、落实减轻企业用工负担的政策措施,鼓励用人单位吸纳“4050”人员和残疾人就业。加强创业典型宣传和创业教育,引导和激励有志者投身创业。

四要进一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效果。要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积极整合劳动、妇联、团委、职业教育等社会培训资源,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实行工学结合,拓展培训专业。要强化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实现培训专业与经济发展、培训方式与就业意愿、培训内容与就业岗位的相互对接。充分发挥就业服务中心在技能培训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研究和探索就业技能培训高效机制,着力提高培训合格率和就业率。

五要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要着力构建城乡就业服务平台,制定和完善相关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在加快推进街道(乡镇)就业服务机构建设的基础上,要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推进村级平台建设。结合劳动力动态管理要求,利用就业服务网络和信息,对城镇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被征地农民、新成长劳动力实施动态管理,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建立公共就业服务资金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各界为公益性就业服务提供捐赠、资助。加强社会职业中介机构管理,促进依法开展就业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形成开展促进就业工作的合力。

下载关于调研报告的写法(共4篇)(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调研报告的写法(共4篇)(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生调研报告怎么写

    如何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人们对某一情况、事件、经验或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而写成的书面报告,它反映了人们通过调查研究找出某些事物的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人大调研报告怎么写

    人大调研报告怎么写 人大调研报告怎么写?没有接触过调研报告,甚至从不知道有他的存在,可是突然有一天,我们的上级突然要我们做这个,该怎么办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人大调......

    高校调研报告-体制篇

    一. 机构设置及功能(特色机构) 1. 北方交通大学信息部 该部致力于网站的建设与维护,并负责校学生会网页的 制作和更新。丰富同学们的电脑知识,提高网络技术,是学生会顺应高科技信息......

    高校调研报告-外联篇

    一. 赞助 生生活丰富多彩 ,活动也是精彩分层,每次举办活动,经费自然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除了团委的拨款,校会的收入,剩下的就需外联出去拉赞助了。 1. 方式 a. 合作赞助 I. 免......

    直销调研报告(多篇)

    直销调研报告 调查报告 您好!我是南昌航空大学的学生,为了调查南昌市民对直销了解程度以及对直销的看法,特进行本次调查,您的回答无对错之分,感谢您的合作。 调查地点:被调查者的......

    大学调研报告-实践篇

    一. 理论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更是清楚的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他们更为主动的创造各种机会,更为积极的投身到现实生活中去,分析、解......

    大学调研报告-生活篇

    生活部是学生会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各高校校会生活部以服务于全体同学为宗旨。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切实维护同学们的权利,认真解决同学们生活中不少问题。生活部成为同学们喜......

    高校调研报告-文艺篇

    大学校园是充满学术气息的,又是充满文艺气息的。为宣扬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各高校校学生会筹划了异彩分层的文艺活动,以调节广大师生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这些活动含盖文艺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