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的报告

时间:2019-05-14 02:5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的报告》。

第一篇:关于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的报告

关于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的报告

南海农行银行前身是已有近60年发展历史的南海农村信用社。60年来,南海农商银行秉承服务“三农”和当地中小企业的经营宗旨,深深扎根于南海,成为支持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当前南海区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双提升的关键时期。我行作为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金融中坚力量,积极响应南海区政府“加快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的战略规划,深刻认识到金融科技产业融合,是实现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同时也是我行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我行将“加快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全行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整合和优化金融资本配置,不断实现产业与金融互相驱动,平衡发展,相得益彰。

截至2013年5月末,南海农商银行资产总额达912.84亿元,各项存款余额771.5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26.82亿元。目前我行人民币存款市场份额已达到23.54%,居全区第二位;贷款市场份额28.48%,居全区第一位,资产总额和主要业务规模指标跃居全国银行业前60强。南海农商银行在积极推动“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一、密切配合地方城市转型,大力支持地方产业升级载体平台建设

地处广佛核心的南海区正处于产业升级、环境再造的高速发展中,而与产业升级和环境再造相伴而生的是城市转型。“土地集约化”的“三旧改造”道路是南海城市转型的方向,“三旧改造”的真正目的在于淘汰旧产业引入新产业,为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环境再造提供空间。根据南海区“中枢两翼,核心带动”的发展战略,以三大国家级平台统领南海未来的发展思路,随着南海国家旅游产业集聚(试验)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广东金融高新区建设,南海将在东、中、西三大片区分别形成国家级发展平台统领发展的格局。近年来,南海农商银行加大对科技园区建设支持力度,创新产业载体合作模式,专注引导集制造、物流于一体的产业发展。

南海农商银行的信贷投放策略与南海区政府规划保持高度一致性,在积极响应地方产业规划的基础上,一改以往土地招商融资合作模式,不断加大对现代科技产业园区及配套项目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打造产业承接载体,创新园区合作模式,为园区建设提供投资引导。同时,不断推进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力求满足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和其他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如我行对佛山市承业投资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总体授信3.3亿元用于广东金融高新区项目建设,其中包括建设承业大厦(呼叫中心)、承展大厦(银监培训中心)和承创大厦(汇丰环球客服)三大项目,大力扶持广东金融高新区建设,使之成为辐射亚太地区,功能完备的现代化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又如,我行支持建设的广佛商贸城项目。该项目是大沥镇政府为大力发展镇有色金属产业而开发建设的产业集群项目。该项目先后得到佛山市政府、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的高度关注和支持。现已成为市、区、镇“三旧”改造的重点项目之一。广东省国土厅厅长陈耀光于2011年6月28日实地考察该项目时,明确表示使之成为广东省三旧改造典型,并将经验推广到全省各地。南海农商银行对该项目授信4.2亿元积极支持其开发建设。再如,我行对佛山市源海发展有限公司授信3亿元,用于建设都市型产业项目--智慧新城启动区2区项目。该项目汇集包括智慧技术、智慧型人才、智慧型企业和重点项目、资本等各种要素,重点发展新IT、物联网、新物流业、三网融合、LED新材料、智慧型服务业、金融等一系列新兴产业。该项目的建成将对城市升级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

截至2011年末我行科技园区建设贷款余额5,814万元,截至2012年末科技园区建设贷款余额15,434万元,比上年增长165%。截至2013年末我行科技园区建设贷款余额66,780万元,比上年增长332%。

二、积极研发和创新金融产品,多样性满足民营经济升级改造需求。

由于金融科技产业融合是民营经济传统产业的转型之路。南海农商银行顺应金融市场竞争格局和民营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变化,积极推进“量体裁衣”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多样性满足民营经济升级改造需求。目前我行已研发能够满足民营经济技术升级改造需求的多样性信贷产品,主动配合和满足地方经济转型升级金融需求。

(一)创新金融产品,推动产业升级

1、民营中小企业信贷产品

南海农商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市场进行细分,区分不同区域、产业和生命周期的企业差异化金融需求,积极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经过几年的探索发展,南海农商银行先后推出“专项资金担保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贷款”和“置业贷款”等能够适应中小企业经营特点、涵盖多种担保方式的系列信贷服务产品,并通过优化的审批流程和专项的授信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

(1)专项资金担保贷款业务。“雄鹰计划”是南海区政府运用优惠政策、倾斜资源,扶持具有良好增长潜质的民营中小企业成长的战略措施。南海农商银行为密切配合南海区雄鹰计划,助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加大了与南海区专项担保基金合作力度,积极开展了专项资金担保贷款业务,并专设了绿色审批通道,并根据企业资信状况提供相应的融资优惠,积极满足政府推介的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2)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该产品是根据中小企业资产分布情况而设计的一项融资工具,专门是为解决营运资金被下游企业所占用,且又不能提供不动产类担保物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生产经营稳定、有发展潜力、应收账款质量高的中小企业以应收账款作为质押向南海农商银行申请贷款,南海农商银行将根据应收账款的评估价值核定贷款额度。

(3)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贷款。该产品是专门为出口型中小企业提供的专项贷款,出口企业将其“出口退税专用账户”质押到我行,并由南海农商银行根据企业应退未退税金额为企业办理贷款,出口退税托管账户质押贷款最高额度原则上不高于税务部门确认应退未退出口退税款的90%。

(4)置业贷款。该产品是中小企业为扩大再生产购买工业用地、购(建)经营性物业,并以所购土地、所购(建)物业作为抵押担保或由第三方提供保证担保的贷款品种。若借款用途为购买工业土地、建经营性物业的,按进度确定最高贷款额度,若为购买经营性物业的,最高贷款额度为物业价值的70%。

(5)法人一手商业用房按揭贷款。该产品是为中小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购置用于盈利的自营商业用房和自用办公用房,并将所购房产抵押给南海农商银行,在贷款期内分期偿还本息的贷款品种,贷款额度一般不得超过借款人净资产的50%或所购商业用房销售价格的50%(以两者较低额为准)。

(6)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该产品是为有效缓解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支持企业加快发展、做强做大,允许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自主创新企业或个人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后作为质押物向南海农商银行申请融资。南海农商银行根据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确定贷款额度,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评估价值的30%。

2、民营小微企业通用信贷产品

南海农商银行“信速贷”品牌是本着“以专业、便捷、可信赖的服务,成为小微企业成长道路上的伙伴和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标杆”的宗旨,致力打造具有小微企业特色金融服务特色的整体形象品牌。“信速贷”为南海农商银行系列产品及服务理念的统称,在“信速贷”品牌理念的支持下,南海农商银行不断研发出形式灵活、操作性强、有针对性的小微企业融资产品。其中包括:物业宝、工业宝、宅基宝、多户联贷宝、抵押加成贷宝、房产信用宝等多个通用产品和针对本地集群式商户、行业群体开发的13款个性产品,能有效满足不同层次的小微企业客户的需求,已初步摸索出能够为广大小微企业客户提供特色金融服务的新型合作模式。

(1)育鹰宝。南海农商银行为解决区内中小微型生产企业融资难困境,南海农商银行品牌贷款“信速贷”与南海区政府联手推出“育鹰宝”贷款产品,贷款金额最高500万元,借款人可免抵押物、免第三方担保,贷款归还后区政府给予贷款利息20%的贴息,实付相当基准利率,申请手续简便,不收取咨询费、担保费、手续费等费用,大大降低了借款企业的融资成本。

(2)设备升级宝。为支持南海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壮大发展,刺激本地机械市场交易需求,提高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品销量,扶持生产型企业更新设备扩大生产,协助政府引导产业技术改造、产能升级,南海农商银行携手南海区政府针对本区内机械制造行业以及需新购设备的生产型企业特开发本产品,总体授信3亿元,贷款最长期限三年,单户最高金额1000万元。

(3)社员信用贷。该产品是为南海农商银行股东量身定做,用于满足股东在生产经营中资金需求的免抵押贷款。

(4)物业抵押加成贷。该产品专门为拥有房产、土地、商铺等物业的佛山市籍且信誉良好的自然人或在佛山市内登记注册的优质民营中小企业而设计的,其贷款抵押率最高可放宽至100%。

(5)工业宝。该产品服务于南海区内租地自建厂房的工业企业,满足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需求,该产品单户采取两户互保、三户以上(含三户)企业联保的担保方式,并且企业须与南海农商银行签订厂区转租协议。

(6)物业宝。该产品服务于现在或未来有稳定物业租金收入来源的在南海区内注册的民营小企业,和户口所在地为南海区内或在区内拥有名下房产的个人,以满足其经营活动或物业建设过程中资金需求的租金质押贷款

(7)房产信用贷。该产品为已在南海农商银行有按揭贷款业务的客户量身定做,结合其在供物业的有效价值,综合评定贷款额度的免抵押贷款。

(8)宅基宝。该产品专门为在南海区内拥有权属清晰的自建宅基地房屋的个人量身制定,以满足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需求。

(9)联保贷款。该产品是对联保小组成员发放的,无需抵押、共同保证;费用节省、使用安全的并由联保小组成员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贷款。

3、个性化金融信贷产品

针对南海区各镇街都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集群经济模式,我行积极配合各支行根据地方特色,创新金融服务个性化信贷产品,积极推动各镇街商圈的发展。如西樵支行支持纺织集群技术改造的“升织加新”专项贷款,该产品是南海农商银行为深耕南海本地市场,协助政府引导西樵纺织行业技术改造和产能升级的特色信贷产品。该产品拟总体授信3亿元,单户最高贷款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该产品的主要特点是由南海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专项资金为每笔贷款提供10%的保证金,借款人只需提供新购的设备作为抵押担保,贷款额度最高可达新购设备价值的七成。又如,盐步支行的广东佳明机械有限公司销售客户贷款,该产品的设计主要针对佳明公司面向全国的销售客户,以佳明公司作为担保人并提供销售产品的回购,通过对担保人经营实力和担保能力的把控,严格控制贷款的风险,实现贷款业务批量发放。专属镇街的特色产品迎合了民营中小企业自身发展需求,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提升产业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增加值,增强定价权。

南海农商银行重点扶持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发展的产业,协助新兴企业产能转型、技术升级、科技创新,使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不断壮大,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带动高新产品增加值提升,增强企业产品定价权。同时通过示范效应达到以点带面,带动地方形成传统优势产业和高新产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模式。

(三)信贷策略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兴行业倾斜。

我行高度关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积极支持现代设备制造、精密机械、高精电子、生物制药等现代产业和战略新兴行业,围绕技术创新、产业化、市场培育与环境建设等产业发展关键环节,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提升金融服务,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水平,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如我行客户广东金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以及IT服务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该公司拥有多项具有自主研发和自有知识产权的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和重点新产品,其研发的“e税通电子税务管理系统”在佛山市的常规用户已超过8.5万户,是佛山市重点信息化工程“税银库企一体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金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多功能自助办税服务终端等实用新型专利所有权作质押向我行融资180万元。

2011年我行累计发放科技型企业贷款40470万元,2012年累计发放28682万元,2013年1-5月我行已累计发放科技型企业贷款40800万元。

三、注重加强与政府沟通协调,积极搭建与政府融合平台。

南海农商银行一直致力于加强政、银、企三方合作,通过借力与地方地方政府搭建平台,优先支持发展前景好、资源消耗低、拥有先进核心竞争力和生产力的技术创新型企业融资需求。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资产财务能力及资金需求特点等有针对性的开发专项金融产品。同时,南海农商银行可借助合作平台作为宣传我行信贷政策的良好渠道,使区内更多优质的中小企业更好地认识和熟知我行的经营宗旨、企业文化,以及我行特色的金融服务和信贷产品。因此,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共同搭建金融服务与信息咨询平台,既可以使南海农商银行信贷资金的投放做到“有的放矢”,将有限的信贷资源向产能升级中的企业倾斜,以满足其更新技术设备和研发科技产品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有效地引导企业将获得的融资真正用到科技创新上。

(一)积极探索新型合作金融产品,致力三方共赢。

一是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发掘区内一批具有良好成长性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早在2008年末,我行便积极参与到南海区推行的“雄鹰计划”,作为该计划的金融机构合作单位,不仅与政府担保资金委员会、专业担保机构、合作企业之间签署合作协议,还将把“雄鹰”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以更快捷的审批流程、更低廉的融资成本、更宽松的担保条件、更灵活的授信机制、更贴心周全的增值服务为“雄鹰”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与政府共同引导与扶持雄鹰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科学管理、资本运营、市场营销等方式成为国内,甚至国际上均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二是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政、银、企的合作模式和产品。继积极响应“雄鹰计划”之后,我行又相继在2012年年中推出了“育鹰宝”以及在2013年年初推出了“升织加新”等专项金融产品。各类产品的成功推出,让企业融资手续变得更为简便,能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额融资需求,帮助其实现生产力的转型升级。三是积极参与各级政府举办的政银企融资对接会和推介会,通过参与该种活动,更多地接触与面向实体企业,向地方经济实体展示我行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与产品。

(二)注重加强与政府沟通,扩展融资渠道。

1、对接民间资本推出委托贷款。为有效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我行积极扩展融资渠道,根据当地市场和客户需求推出委托贷款业务,该业务是由资金充裕方和我行订立委托贷款合同,约定贷款对象、用途、期限、利率、担保等贷款要求并提供委托资金,然后由我行、委托人和借款人订立借款合同并发放贷款。该业务有效引导民间富余资金流向急需资金支持并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有利于缓解地方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增强我行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力度,充分发挥我行在支持地方金融改革创新中的职能作用。

2、投贷联动,加大与创投资本的合作力度。从国外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经验来看,他们的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创投资本与银行资本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精细分工和紧密配合成为推动其成长、壮大的重要力量。有鉴于此,我行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与创投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力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一是建立互荐机制,成为创投与企业的桥梁。与创投公司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我行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过程中的中介平台作用。首先我们有客户方面的优势,有较多的客户资源。其次我们有信息优势,我们掌握了大量的企业信息,可以将信息和创投公司共享。最后,我们有网络优势、网点多,可以给企业提供各方面的便捷服务,也利于监控、管理和防范风险。这些优势不一定是创投机构所拥有的。通过互荐机制,我们可从行内筛选比较有潜力的科技型企业,推荐给创投公司,同样创投公司也可推荐其投资企业在我行融资。这样既可满足行内客户的股权融资需求、增加客户的依存度,又可减少创投公司寻找投资对象的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还可依靠创投公司专业的行业、企业知识帮助我行进行客户甄别和风险控制。二是结合企业特点,跟进创投注资企业的后续配套融资。银行的贷款一般适合在科技型企业的成长期和扩张期进入。一方面,对银行而言,由于创投公司具备较强的项目挑选能力,其投资过的企业一般具有较好的成长前景,我行可借助其专业判断,降低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另一方面,对企业而言,先向创投公司融资一部分,再向银行融资一部分,既可减少股权出让,又可通过提高资产充足率来优化财务结构,顺利获得银行贷款。这样,科技型企业就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资金。三是通过承托贷款,拓宽创投资本退出渠道。目前创投股权的退出机制主要有IPO、股权转让和被投资企业股东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我行可以考虑与创投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其投资科技型企业之初就签订三方合作意向,有条件承诺在IPO前期,或无法IPO的情况下,通过发放贷款来承托创投资本所持股权,以拓宽创投资本退出渠道,提高创投资本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积极性。四是拓宽创投资金来源,向创投公司发放贷款。在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融资的同时,我行也将尝试向创投公司提供资金支持,拓宽其资金来源,与创投公司共同建立一个密切的关系网络,形成利益共同体,以便开展更深层次合作,形成良性的循环发展模式。

第二篇: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应定义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即向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并加以研究、改进和创新,建立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依赖于政府行政法规的指导以及资金、政策支持,需要把产业转型升级与职工培训、再就业结合起来。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经济持续跨越

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增量型、吸纳式开放拉动,沿江开发强“极”带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和城乡一体化、统筹推动之路,突出产业转型升级,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一是经济总量大幅攀升。2009年全市GDP达到356亿元,“十一五”以来年均递增25.11%;实现财政总收入51.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1.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十一五”以来年均递增53.19%。二是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十一五”以来装备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提高30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10.3个百分点。三是城乡一体进程加快。“十一五”以来城市化率提高10.7个百分点;城乡住房、就业、医疗、养老等各类保障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四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十一五”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递增16.58%和14.9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由长期以来“苏中的苏北”迅速跻身苏中第一方阵。

一、坚持科学发展,在更高定位上坚定产业转型升级自觉性。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上海“两大中心”建设等多重叠加机遇,加快发展港口现代物流、软件开发等产业,加快建设熔盛、神马等目标千百亿能级企业,不断增强项目承载能力,持续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努力在快转型、快见效上狠下功夫,勇当新时期“渡江突击队”。

二、凸显产业特色,在更高平台上构建产业转型升级新格局。积极打造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大力引进和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九鼎风电、赛福特物联网等百亿级企业。积极打造现代服务业的配套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特色文化、生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推进如皋港船货港一体化;打造集科研、培训、信息服务、餐饮物流的全国最大花木城;依托五大旅游开发公司,提升发展长江生态、长寿文化、古城人文等特色旅游业;依托演艺传媒、教育培训两大集团,大力建设文化产业基地。积极打造高效农业的规模优势,以“高效农业三年倍增”计划为抓手,打造花卉盆景、外向果蔬等六大十亿元高效农业板块。改造提升液压机械、长寿食品等传统产业,积极打造传统产业的品牌优势。

三、注重集聚集约,在更高水平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再加快。始终把招商选资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强引擎,放大一类口岸优势富集效应,大力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始终把“三化”互动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以“万顷良田”工程、农保区拆迁整理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走“三化”互动并进之路;加快中心城区和如港新城CBD、RBD建设,强势推进小城镇能级提升。始终把特色园区建设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主抓手,打造以熔盛千亿级企业为龙头的高端船舶及海工专业配套园,加快建设石油、日用、医用绿色化工材料产业园和新型电力装备材料产业园等2个千亿级特色园区、8个100-500亿级特色园区,不断提升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始终把创新型经济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主动力,推动销售亿元以上企业和3000万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全部建立创新平台,大力推进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县(市)建设。

产业转型升级须警惕五大误区

改革开放以来,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代表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依靠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的梯度转移,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工业经济起步阶段,这种承接无疑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但是,处于产业链中游的加工制造业,除了利润率不高外(更多的是以量取胜),还对各种实体资源存在较大的依赖,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一旦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不论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都需要及时做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为此,在10年前的“十五”计划中,已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提法。2003年11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但10年过去了,转型升级未有实质性突破。因此,10年之后,“十二五”仍要补“十五”落下的课。但在补课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厘清一些认识和行动误区。

一窝蜂的跟风唱高调

转型升级已成为各地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但基于保增长的压力,我们要防止个别地方口号上的转型升级调门较高,实际行动却比较迟缓或找不着北。

一厢情愿的靠外资促转型

一说到产业转型升级,许多人想到的就是引进外资,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和行业。实际情况是,我们引进了大量的国外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产业似乎更“科技”了,但我们自己还是处于产业链的最末端。跨国公司出于自身转型升级的需要,也会在华布局一些研发机构,进行一些产品升级,但产品的升级换代不能全部替代产业升级,无论生产服装玩具还是笔记本电脑,如果只停留在价值链最低端的加工装配环节,掀起高科技的“盖头”,其效益增长方式都是用人口红利换取低廉的加工费。外商看中的就是我们相对低廉的要素成本和简单加工装配能力,我们不能将宏观的区域整体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寄希望于跨国公司微观的企业升级。汽车行业“以市场换技术”和稀土行业“以资源换技术”的前车之鉴都表明——技术是换不来的。

一哄而上的追逐新兴产业

有些人认为,转型升级就是要淘汰传统产业等夕阳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从目前许多地方已经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初稿看,作为调结构的抓手,发展新兴产业中的动漫产业园、风能发电、物联网等都被放在了重要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各地产业布局重复现象严重,内向性竞争态势明显。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或夕阳思维。同样是制作服装,欧洲一些企业能够抓住行业本质,减少前导时间达到快速反应,盈利能力甚至强于火爆的“苹果”。相反,风光一时的光伏产业已经给现实敲了一记警钟,产业技术看似升级了,但日益膨胀的产能转瞬间就成为不良资产。所以说传统产业改变技术和管理制度,仍可以变成现代产业。而如果没有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以及很好的科研成果商业化链条和服务,新兴产业拿到的可能还是利润的“边角料”。

一刀切的三产超二产

三产超二产不是转型升级的唯一标准。在以第三产业衡量国家发达程度的时候,在最传统的工业和农业领域,美国也都是世界第一。这也是美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而不至于像先前的西班牙和英国那样衰落的原因。美国制造业在最疲软的时候也贡献了13%的GDP,超过零售业、金融业等,而中国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也为13%。国家如此,城市同样如此。比如在长三角,第三产业的中心,从战略安排和选择上,就是上海。上海第三产业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分担了长三角其他城市的服务业功能。如果认为长三角的每个城市第三产业没有超过第二产业就不合理,那反而不合理了。长三角城市如果一味地只考虑以服务业占比衡量自己的转型升级程度,就是对上海的漠视。

政绩驱动的快速转型升级

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来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非朝夕之功。研究表明,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持续时间最长,占了发展期间的60%以上。美国自1814-1980年约为17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110年,占64.7%;日本1868-1986年约为12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80年,占75%;台湾1950-1990年为4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25年,占62.5%;韩国1960-1990年为3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20年,占66.7%。如果说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行工业化进程,从现在开始转型升级,那么我们完成结构调整的时间大约需要10年,虽然随着技术创新和管理进步,转型升级的过程将有所缩短,但绝不会是一年半载之功,那种政绩驱动的快速转型升级是不现实的。

面对上述误区,到底怎样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呢?

笔者认为,产业结构转型的核心是转变经济效益增长来源的“类型”,而不是单纯的“转行”。转行与转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转了行未必转型,转了型未必转行,只有效益类型改变的转行才是转型。产业升级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产业之间的升级。即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从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的发展。包括: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二是产业内的升级。即某一产业内部的加工和再加工程度逐步纵深化发展,实现高加工度化与技术集约化。产业结构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是相互促进的,产业结构转型的方向是产业结构升级。

第三篇:关于支持地方经济的报告

关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县委县政府: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及银监部门2012年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县域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工作要求,全面提高我行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入春以来,我行把春耕生产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积极筹措资金,全力支持春耕备耕生产。至目前,累放春耕备耕生产贷款万元,同比多投放1.35万元,贷款余额达5.92万元,已筹措信贷支农资金4000万元,确保支农资金及时足额投放。

一、春耕支农主要措施

时值春耕备耕生产关键时期,年初以来,我行通过大力吸收存款,努力增加春耕支农信贷的有效投入,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注重“四个”结合,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与提升服务水平相结合。充分发挥我行优势,积极开展春耕备耕生产情况调查。为及时摸清辖内农户资金的需求、供应、缺口情况,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养殖情况,以及农业生产物质的供应情况等,主动走访当地党政和涉农部门,并派出信贷员256人次,发放调查和宣传资料3600份,掌握第一手资料,建立起完善的农户春耕生产资金需求

1台帐,以便于统筹安排,灵活运作,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

2、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相结合。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2311”计划,坚定不移地走“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的路子,重点支持以日光温室为重点的瓜菜业,以暖棚养殖为重点的畜牧业,以酿造葡萄、红枣、枸杞为重点的特色林果业,以高效节水大田为重点的特色种植业,推进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逐步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片带。

3、与推进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相相结合。尽力支持农牧业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培育规范各类专业协会和合作组织,鼓励和支持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支持一批与特色主导产业相适应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和农产品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支持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地理标志和产地认证申报保护力度,着力培育民勤绿洲瓜菜、果品和肉羊品牌,走高端、绿色、有机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4、与加快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坚持规划引领、分步建设,认真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人饮安全、户用沼气、电网升级、危房改造、农民培训、信息化建设等项目,集中布局村庄建设、集中培育主导产业、集中配臵公共设施,打造主导产业鲜明、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完备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以县乡土地总体利用规划为引领,以民武、民左、民西等主

干道路为轴线,以县城、乡镇机关所在地、工业集聚区和农业示范园区为重要节点,鼓励农民向城镇和工业领域转移,引导产业和人口轴线分布、点状集聚,努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路,提供配套的金融服务,积极支持好全县的新农村建设。

(二)落实三项优惠政策,做好三项配套工作

1、落实“三优”政策。落实农贷优先,小微企业优先,利率优惠的“三优”政策。优先安排农贷资金,把春耕贷款及时发放到农户;实行利率优惠,对评定为信用户和信用村、信用乡(镇)的农户贷款利率进行适当的优惠;提供优质服务。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思想,扎扎实实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要经常组织信贷人员走村入户,引导农户用好贷款,并为农户送去信息、技术等。

2、做好三项配套工作。一是做好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对农户情况进行准确细致的调查,建立农户贷款档案,科学评定农户信用等级,合理提高信用贷款额度,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季节特点、贷款项目生产周期和综合还款能力等,合理确定小额贷款期限。二是推进信用工程建设。以创建“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社区、信用街道”等为载体,大力推进信用工程建设,着力培育农户信用意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三是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在推广“两小“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采取林权抵押、农产品质押等多种创新方式,为农户提供便利的信贷服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存在农贷资金需求扩张与供给渠单一的矛盾,使我行支农压力加大。目前,由于我行存款增长缓慢,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村调整产业结构步伐加快,农村资金需求呈高速增长,难以满足农业龙头企业多种经营等扩大再生产资金需求。加之去年我县农副产品价格走低,部分产品囤积,农民无法实现预期收入,今年春耕自筹资金较少,相应的农贷需求加大。

二是受市场因素的影响,“三农”贷款的行业风险度加大。本来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上就处于弱势地位,受气候、季节等自然条件影响和农民作为经营者,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收益不稳定等条件限制,农村信贷投入的风险较大。加之去年我县有相当一部分农户,由于欠收,有的甚至亏本,导致历年贷款无法还清,今年春耕还需继续增加贷款,使银行的贷款风险增大。

三是我行三年的政策宽限期已满,由于存贷比例的限制,我行的信贷支农能力已趋于饱和,无法提供更多的服务。

三、几点建议

1、组织支农资金,壮大我行支农实力。建议各级党政部门能给予我行大力支持,把各类涉农资金存入我行,以壮大我行资金实力,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

2、构建涉农贷款风险管理和补偿、担保机制,提高整体金融服务水平。建立涉农贷款风险管理和补偿、担保机制,分散、减少涉农贷款的风险和损失。可依照国家助学贷款财政贴息的办法,对农业贷款实行财政贴息政策,发挥财政资金的扶助作用;建立农村涉农贷款保险机制,由借款人、贷款人、保险公司三方协商,对涉农贷款给予保险,既拓展了农村保险业务,又解决了支农信贷风险问题。

3、给予一定的政策宽限,更好的服务农村经济。建议监管部门再给予我行一定期限的政策宽限,在支持我行发展的同时,使我行更好的支持当地“三农”经济的发展。

民勤融信村镇银行

二0一二年三月十五日

第四篇:信用社支持地方经济情况报告

XXX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关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

XX依托XXX市地域和产业优势,研发特色信贷产品,在普惠金融、信贷推广、农民综合授信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为XXX市经济发展提供全力、可靠的支持。

一、服务“三农”,做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一)实施“四个一”工程,强化普惠金融服务。XXX联社从2014年开始在所有乡镇开展了“四个一”工程,消除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区域,搭建村级金融服务平台,利用自助银行设备解决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已建立村级助农金融服务点160个,基本做到金融服务村村覆盖,使农民朋友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存、取款和转账等金融业务,使外出务工农民“千里外打工,家门口取款”变为现实,享受到了同城市一样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二)服务新型农村经营体,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一是以“**”系列产品为依托,并自主创新“**”等贷款新品种,全市率先推出“直补保”“** “**押”等新业务,不断创新支农手段,加大支农信贷投入。2014年以来,累计发放涉农贷款近**亿元,农户春耕生产资金贷款**亿元,充分满足了广大农户、涉农企业、农村个体工商户的资金需求,有效解决了农户春耕生产、涉农企业发展的资金缺口问题。二是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累计为11个龙头企业发放贷款1.81亿元,重点支持了XX**林业发展有 1 限公司、**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农业加工、生产企业的发展。三是大力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累计为全市393个专业合作社及种养殖大户发放贷款1.67亿元,带动了全市1,3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服务县域经济,做梅城人民自己的银行

2014年以来,XXX联社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实力XXX、活力XXX、法治XXX、幸福XXX”战略,以医药健康、食品加工、商贸物流、休闲养生“四大主导产业”为依托,及时调整信贷业务工作重点,以实施“扶微助小”金融服务工程为载体,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打造全新服务产品,全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2014年以来,已向全市小微企业贷款和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34.46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发展。一是根据民营经济由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成长型企业→规模型企业的发展模式,制定了《XXX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真正实现金融助推民营经济的快速成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导“三农”和城乡市场。二是引进先进的微贷技术,树立“重信用,轻抵押”的信贷文化,大力推广“微贷”、“循自贷”、“循E贷”“缴税贷”等信贷产品。拓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创新“金满仓”、“惠仁通”、“应收账款质押”等特色信贷产品。三是专门成立中小微直营业务中心、微贷工场、零售业务管理部,专门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四是抓住XXX市是世界最 2 大的果仁加工销售集散地这一优势,组织召开了“XXX联社与果仁企业业务对接会”“**商行、XXX联社与果仁企业国际业务对接会”,从信贷、结算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果仁企业的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五是为推动乡镇项目建设,XXX联社同曙光镇政府共同举办了曙光镇2016年政银企对接会,为**镇“乡村游”项目提供包括信贷、结算等金融支持。并积极与其他各乡镇政府沟通协调,大力推广“**模式”,以此促进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六是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以流程银行建设为指引,根据小微企业贷款“短、小、频、急”的特点,以简化贷款手续和流程为突破口,对忠诚度高的客户实行差异服务并根据个人授信和用信情况,实行差别利率,同时免收或减收评估费、保险费等费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贷户负担。

三、履行社会责任,践行普惠金融

XXX联社作为全市第一大金融机构,所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当地信贷市场投放,2014年以来累计发放贷款**亿元,上缴利税**万元,连续多年被评为“纳税大户”。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一是自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XXX联社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结合帮扶点连山村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采取定期与该村“三委班子”沟通,走访贫困户开展沟通交流等方式,掌握了贫困户的详细资料,积极为贫困户谋划致富路子。为了帮助贫困户春耕生产,积极筹措资金,购买化肥4吨,为每户贫困户送去化肥助春耕生产,努力提升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帮助 3 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二是累计发放青年、退伍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创业贷款**万元,支持**名人员创业,带动**余人就业。三是创新“助贷保”业务,通过信贷支持贫困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四是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新农民工工资改革,对从源头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将起到关键性作用,在全省乃至全国创新开辟了一条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全新途径。五是为全市**万户农户代理发放国家12项补贴资金,包括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资金、良种补贴、低保资金等。

下一步,XXX联社将通过强化部门职能、创新金融产品、减少审批环节、转换服务机制、优化服务方式等措施,鼎力支持XXX市经济发展。我们将继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对三农、小微企业和政府重点扶持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通过增加信贷有效投入,为促进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繁荣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第五篇:奉化市产业转型升级探讨

一、产业转型的相关理论、时代背景及意义...........................................................1

(一)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含义.........................................................................1

(二)产业转型升级的一般规律.........................................................................2

(三)产业转型的时代背景和意义.....................................................................4

二、奉化市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6

(一)产业现状.....................................................................................................6

(二)存在的问题.................................................................................................8

三、奉化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和挑战.................................................................10

(一)机遇...........................................................................................................10

(二)挑战...........................................................................................................13

四、奉化市产业转型升级战略任务.........................................................................14

(一)发展特色生态高效现代农业体系...........................................................15

(二)大力打造特色先进制造业体系...............................................................15

(三)加快完善现代服务体系...........................................................................17

(四)突出培育发展旅游大产业.......................................................................17

(五)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18

五、结语.....................................................................................................................19

I

奉化市产业转型升级探讨

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恢复,给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世界金融危机中,我们不难发现,仅仅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为了确保我国经济在未来世界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加大经济转型力度,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要把转型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全面推进产业提升、城市发展、社会事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经济发展动力的根本性改变。要把促进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要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上来。我市要充分利用产业转型契机,大力引进先进科学技术,逐步淘汰落后、耗能产业,加快低碳、绿色、环保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从而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产业转型的相关理论、时代背景及意义

(一)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含义

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既是产业结构优质化、合理化、现代化的过程,也是经济发展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能耗型向节约型、由污染型向环保型、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提升型转变的过程。产业转型升级又可以分解为两个子概念: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1.经济转型:经济转型主要是指通过制定实施特定的产业、财 政、金融等政策措施,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推动产业结构由传统的农业主导型(一二三)向工业主导型(二三一)再向服务业主导型(三二一)转变的过程。

2.产业升级: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素质、效率的提高,是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换过程。产业升级包含了产业产出总量的增长和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技术水平、高附加价值状态演变两个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四个层面的内容:

一是流程升级,通过重组生产过程,或是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新管理方法,使投入产出效率更高;二是产品升级,主要是指从生产简单产品到生产复杂的同类产品、从生产低技术含量产品到生产高技术含量产品;三是功能升级,主要是指不断提升研发设计、生产、营销以及组织管理能力,改变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专注于价值量更高环节的过程;四是价值链升级,即从一条价值链跨越到另一条获利能力更高的价值链。产业升级是经济转型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具备了较为雄厚和坚实的产业尤其是工业基础,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工业和服务业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力才能不断增大,在整体经济中所占比重才能不断提高,整个经济才能朝着预定的方向顺利转型。

(二)产业转型升级的一般规律

1.从产业看,产业转型升级存在共同规律:第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快速上升并在趋于稳定之后逐步下降;第三产业则经历了上升、徘徊、再上升的不断反复,最终成为国民经济的最大产业。奉化市目前的产业结构是二三一模 式,工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无论从先发地区的发展历程还是本县的实际来看,奉化市还将长期处于二三一阶段,要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跨越,就要在促进工业内部发育,做大做强工业的基础上,加快服务业分离,不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

2.从模式看,产业升级分为循序渐进模式和极速跨越模式。循序渐进模式是指按难易程度沿产业链逐级完成产业转型升级。首先是从事制造环节最低端的产品加工和中间产品生产,当具备一定经验和技术后,再进行工艺流程升级,然后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外来新技术,最终形成自创品牌的生产和出口,实现产品升级。

循序渐进模式的三个阶段循序渐进模式实际上涉及简单的产品加工、工艺流程升级和产品升级三个层次,如果只是从事简单的贴牌加工,只能处在最低级的层次;如果开始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则意味着进入了第二个层次;如果在引进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则意味着进入了第三个层次。按照循序渐进模式,这个过程是逐级发生的。极速跨越模式比较特殊,它是在特定背景下,充分利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有利条件,引进高新技术,重在消化、吸收、创新,以时间压缩的形式完成发达国家和地区走过的产业转型升级过程。

从这两种模式我们可以看出,循序渐进模式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极速跨越模式则是在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的基础上实现的超常规发展。从奉化市目前所面临的现实来看,产业的转型升级更适宜也应该走极速跨越模式,但无论采取哪一种发展模式,有一点是共通的: 要在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自主创颏上下工夫。没有基于自主创新的技术先发优势作为前提,无论是循序渐进模式还是极速跨越模式都不可能实现。

(三)产业转型的时代背景和意义 1.产业转型的时代背景

从国际环境看,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深度调整和明显分化,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这既加大了奉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也为扩大内需、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契机。全球性经济危机可能催生重大科技革命,新一轮科技竞争更趋激烈,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成为新一轮发展的动力,这既对我市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产业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也为我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抢占战略制高点提供了机遇。国际金融体系和气候变暖等全球治理问题更加凸显,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这既加大了我市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也为我市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提供了外部动力。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随着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拉动经济增长一揽子计划的进一步实施,奉化将面临加大重大项目投资、扩大城乡居民消费的有利环境,同时也对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新一轮沿海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开发开放新格局,既为我市发展海洋经济、拓展发展 新空间、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提供了契机,也对我市全面接轨和融入宁波、联接海峡西岸经济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将发生重大变化,既为我市推进城市化、促进消费升级和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机遇,也对我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区域环境看,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的趋势没有发生改变。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发布实施,长三角地区作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加速推进,并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十二五”时期,浙江省将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调整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带,使之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及浙江省大力建设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城市群的发展形势,为奉化利用区位优势实施赶超战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从宁波发展看,2011-2015年,宁波进入人均GDP10000—20000美元、经济社会实现转型升级的特殊时期,居民可支配收入进一步提高,对奉化加快提升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宁波全域都市化的推进,奉化作为未来“中提升”的重要拓展区,应立足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条件,抓住机遇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加快融入宁波都市区步伐。当前,为推动科学发展和转型升级,宁波市正在调整优化沿海空间布局,全面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带建设,这对奉化充分发挥海洋、滩涂、生态等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海洋产业,更好地服 务于宁波市、浙江省的海洋经济战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产业转型的意义

近几年,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加大,随着土地、水资源和劳动力等要素约束日益加大,环境容量日趋饱和,如果一味的强调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污染高能耗高投入产业,势必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不仅经济社会得不到长期有效得保障,同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必将导致社会不安定,造成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等。目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将发生重大变化,只有通过加快产业转型,稳定一产、加快二产、提升三产,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逐渐减少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为我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同时也为我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奉化市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现状 1.产业转型升级方面

我市以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环节,优化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从2005年的9.8:51.2:38.9调整到2009年的9.7:48.2:42.1。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速发展,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逐步增强。深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优化创新平台和创新服务。

2.工业 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1000家,工业增加值对生产总值贡献率达到43.2%,拥有波导、罗蒙集团、浙江船厂、萨基姆、亚德客、神马汽车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大中型骨干企业。2009年我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1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76.96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24.7%。现在,奉化市又新引进一批已开工建设的大运车行、新乐电器、远大成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

3.产业基地

目前,奉化市已初步形成了几个产业基地。在松岙、莼湖两镇的临港区域,围绕浙江造船有限公司,初步形成现代物流、管件加工、配件制造、除锈涂装等造船配套产业集群。以江口、锦屏、岳林三个街道为核心形成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在溪口形成的气动元件生产基地;以江口方桥为中心形成的厨卫配件生产基地;以岳林、尚田和西坞为主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集聚区。奉化的这些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已经有一定影响力,部分产品已经冲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些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相关产业的发展及产业链的形成,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和优化配置,同时也为今后产业基地的提升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技术创新能力

2009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新增宁波市级新产品445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73.58亿元,新产品产值率24.4%,高于宁波市平均水平8.98个百分点。研发资金投入4.5亿元,实施宁波市级以上科技开发项目60项,新建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 中心21家,总数达到77家,17项项目列入国家科技计划。全市全年获得专利授权572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2008年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7.45%和6.32%,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4%,综合能耗处于宁波领先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1.经济总量偏低

奉化市GDP“十一五”目标:220亿元(按2005年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2%。2009年,全市实现GDP193.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前4年年均增长10.6%。如“十一五”期间GDP年均增长要达到12%,2010年GDP需增长20%。“十一五”目标难以实现。与南三县相比较,奉化的经济总量与增长率都低于宁海和象山。

2.三产结构欠合理

从我市三次产业分析:第一产业中,农业生产发展比较平稳,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9%左右,对GDP增长的影响较小。第二产业中建筑业所占比重较小,只占GDP5%左右,主要是工业,工业经济是我市主导产业,占GDP的40%多。2010年经济将回升,但回升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工业。2009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2.1%,2010年第三产业较快发展的可能性较大,但形势也不容乐观。2010年金融业贷款总规模将低于上年,金融业发展将减缓(2009年增长高达22.1%),会对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3.工业发展势头较缓 奉化市以传统的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绿色食品等制造业为主,优势产业作用不明显,制造业的基本现状是“大而不强”,大部分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制造业大量的是来料加工,许多产品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并没有掌握在生产者手里,产业技术含量较低,这样导致:一方面产品的附加值很低,特别在加工制造业方面,产业链短,信息化程度低,深加工能力弱,制约工业结构向高度加工化、技术集约化的升级;另一方面产品容易被模仿复制,加剧行业内部的低水平过度竞争。同类企业,为争夺市场而竞相压价,在产品和服务市场上相互排斥,对人才、劳动力、资本与原材料相互争夺,对政府的优惠政策与公关渠道竞相争取与利用,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4.高层次技术管理人才不足

人才流失问题突出,专业技术熟练工紧缺,科技活动中高层次科技人员较少。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奉化市绿色食品业、纺织服装业的科技人员中博士硕士无1人;生物医药业科技人员中硕士博士只有16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0.06%;机械制造业科技人员中硕士博士只有17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0.03%;电子信息业科技人员中硕士博士只有19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0.44%。高层次技术研发、经营管理人才的匮乏,使全市多数企业自主开发能力较弱,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主要靠引进和模仿,产品档次低。

5.新兴产业发展缓慢

在生物制药、环保设备制造和新能源等未来发展潜力较好的新兴产业中,目前只有生物制药行业中的宁波绿之健药业有限公司1家企 业发展较好。这些新兴产业都有没有形成产业链和产业规模,基本处于零星发展状态。

6.城市功能滞后

城市功能滞后。奉化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的进程,城市规划的统领作用发挥不够,城市建设投入不够,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建成区面积偏小、集聚辐射功能偏弱,没有较好地发挥副中心城市功能的应有作用。城镇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对外交通投资不够,市区通往乡镇以及乡镇对外交通不便捷,电力供给能力不足,污水处理设施跟不上,部分乡镇供水困难等,阻碍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影响产业集群化程度的提高。

三、奉化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1.国家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视带来的机遇

国家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政策,且国务院已批复同意《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这些规划和政策对长江三角地区新一轮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为作为长江三角地区有机组成部分的宁波区域(包括奉化)的统筹协调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2.浙江省“沿海产业带”发展战略带来的机遇

浙江省已经向国家申请了将浙江省打造成“海洋大省”的发展战略,其中发展“沿海产业带”是浙江省的发展重点,也是国家对浙江 省的发展重点。2004年浙江省印发了关于温州、台州发展沿海产业带的发展规划通知,经过几年的发展,温台的沿海产业带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浙江省的“沿海产业带”已开始向舟山、宁波等地延伸,奉化地处象山港畔,位于该产业带上,且具有发展沿海产业的天然优势。浙江省这一延伸发展战略的实施,可以为奉化市的沿海工业发展提供一些相关的政策扶持,给奉化的船舶制造产业、机械制造产业、纺织服装产业等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3.宁波“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的区域发展战略带来的契机

宁波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人大、政协“两会”做出了深入实施“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的区域发展战略。在该发展战略中,宁波市把加快鄞奉区块、象山湾生态经济型港湾等六大功能区块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为奉化区域带来了历史性的战略发展机遇。另外,奉化作为“南统筹”战略的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宁波大都市、发展都市经济圈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奉化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具备了跳出“南统筹”跳出,进入“中提升”的区域发展条件。

4.奉化市政府服务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奉化市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意识增强,在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上下了很多功夫。坚持“政府统筹、规划指导、市场驱动、企业主体、借助外力、重点突出、协调推进”的原则,做好项目规划,通过筛选储备了一批关系工业发展大局的项目。注重加强产业发展引导工作,优势企业、优势产品的培育扶持工作,同时也在 积极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并且,为了解决奉化市工业在发展和改革中形成的不断加深的体制性、结构性等矛盾,市委、市政府和有关方面采取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起与工业经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工作体系、运行机制以及领导分工制度,进一步加强了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布局和调控能力。

5.后金融危机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给出口型经济体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奉化市很多产业以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加工型为主,金融危机使得这些产业显现出生存空间日趋减少的危机,而部分附加值相对较高的新行业、现产品的发展空间逐渐变大。现在,世界各地的经济都在逐渐的复苏,全球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奉化工业在经历了全球金融风暴之后,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金融危机对奉化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逼迫“效应”。它加快推动了产业内部和产业间的优化升级,也加快了行业重建,有利于改善奉化工业中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行业竞争过度等现象;另一方面,后金融危机时国家政策的扶持和企业经营结构的转变给奉化的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我国政府已经提出了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稳定外需等一些加快恢复工业发展的有利政策措施。另外,越来越多的外向型企业也注意到:我国的消费结构还是低层次的,居民消费中生活必需品占总消费的绝大部分,国内居民对食品、纺织品、汽车、家用电器、高档家具等消费品的需求还很大,国内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

(二)挑战

1.来自国外的竞争加剧。

经济全球化给奉化市产业经济发展带来契机的同时,也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着考验。对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主要传统产业而言,一方面,由于传统产业具有劳动密集的特点,相对来说市场化程度也较高,许多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一些产品还具有成本、特色等比较优势,企业发展空间有望扩大;另一方面,由于缺少骨干优势企业、规模小、技术和装备水平差、综合竞争力不强,其面临的形式将十分严峻,负面效应巨大。对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化工医药等产业而言,除了个别大型企业,凭借规模、产量和技术、装备优势,能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外,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市场开放程度低、产品品种少、价格偏高、技术创新慢、机制不灵活等原因,面对更大更强的国际公司,有可能失去相当的市场份额和现有的行业优势。

2.国内各地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各地区都在以扩大经济总量为特征、以提升地区经济实力和地位为目标,积极发展本地经济。但随着国际全球化进一步深化、市场分割日益弱化、生产要素流动的日益加强,各地区之间为发展本地经济争夺资金、信息、技术人才及资源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3.周边城区的强劲发展势头带来发展压力。

近几年来,在宁波“南三县”中,奉化工业与象山、宁海相比,在逐渐下滑。其中,象山县的区位优势和要素禀赋和奉化最为相似。象山县依托传统产业的发展,大力培育水产加工、针织服装和模具制造等支柱重点行业及其配套市场,整体实力明显增强,随着其临港大工业建设步伐的加快,将会对奉化工业经济带来很大程度上的竞争。

4.诸多因素影响企业投资积极性。

首先,为抑制普遍存在的工业用地浪费现象和固定资产投资过热,保护基本农田,国家对土地资源进行宏观调控,紧缩地根,对产业用地实施限制政策。其次,国家对投资拉动经济的宏观政策取向进行降温,明确要求保持信贷适度增长,所以未来几年项目投资不会增大。再次,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对纺织、服装、电动工具等外贸型企业影响巨大;人民币兑美元的持续升值也压缩了企业的获利空间。另外,受到能源、土地、运输、原材料价格的一路上涨,以及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企业投资的积极性。所以,目前企业投资的大幅萎缩与我们强调的优化升级、科技创新形成极大反差。

四、奉化市产业转型升级战略任务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环节。“十二五”期间是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要抓住国家推动转型发展、省实施重要块状经济转型提升计划、宁波推进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等重大机遇,按照“做优做精一产、做强做高二产、做大做好三产”的总要求,大力实施差异发展战略,突出奉化的生态和旅游资源优势,建设“旅游奉化”,着力构建由特色生态高效现代农业体系、特色先进制造业体系、特色现代服务业体系、旅游大产业及战略 性新兴产业组成的“3+2”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一)发展特色生态高效现代农业体系

依托现有农业产业基础,按照现代农业“产前信息化、产中技术化、产后产业化”的发展要求,依靠科技创新、生产方式创新、营销创新,建立起以十大特色主导产业为核心、规模化产业基地为基础,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为纽带,技术化、生态化、高效益为特征的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加农业科研投入,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努力普及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化、良种良法、标准化生产、品牌营销;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发展循环农业为重点,建设一批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创新农业生产组织化模式,支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健全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平衡机制,鼓励“公司+合作社+农户”、“科技园区+农户”等多种形式的新型业态发展;在确保粮食生产和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积极发展附加值高的高山果蔬、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观光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渔业、精加工农业等新兴农业产业。

(二)大力打造特色先进制造业体系

按照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的要求,加大对本土传统优势产业的规划引导、平台支撑和政策扶持力度,以产业高端化和高技术 15 化为主攻方向,着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构建以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为载体,支柱产业主体结构和技术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强,能源资源消耗少,经济社会效益好的现代工业体系。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实施百家“成长型、创新型、效益型”企业培育工程和块状经济振兴计划,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完善创新体系,构建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打造纺织服装、汽车摩托车配件、气动元件、厨卫家居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和临港船舶产业,形成一批实力雄厚的特色产业基地。纺织服装业要走精品路线,加快提升产品的档次和效益,提高奉化服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核心作用,建设长三角知名的高档纺织服装生产及研发基地;汽车摩托车产业要培育2-3家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零部件企业和一批专业化零部件配套企业,形成以尚田为中心、以汽车空压机为主导、零部件品种较齐全的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产业群;做大做强溪口气动元件产业,在零配件生产基础上延长产业链,鼓励整机设备生产,打造气动元件区域品牌,建立奉化溪口气动元件市场;厨卫家居产业要加大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自主品牌培育和人才培养力度,依托奥雷士洁具等骨干企业,把方桥打造成为国内最大的厨卫配件工业基地。争取到2015年,建成销售收入超130亿元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和各超40亿元的汽车摩托车配件、气动元件、厨卫家居产业集群。临港船舶产业要大力应用现代造船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开发海洋石油工程船等高附加值产品,引进一批与浙江造船厂相配套的配件加工、表面处理、船用电缆电线切割等协作企业,形成集聚效应强的临港船舶修造基地,争 取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

(三)加快完善现代服务体系

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加快发展具有本土优势和良好市场前景的生产性服务业。建设宁波南部物流中心基地,扶植本土优势物流企业,引进大型物流企业,集聚仓储、货代、船代、外包等为一体的物流产业链,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发展第四方物流服务。依托宁波南部交通枢纽地位和邻近宁波的优势,建设专业批发市场,利用市场辐射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培育专业性的会展公司,提升商贸会展业规模和档次,利用上海“世博会”等各种促销平台,举办本地优势产业专题博览展销会,促进贸易业务量扩大。稳步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形成城市商业中心,提升核心商圈功能,配套建设特色商业街、社区商业中心,创建国家级示范社区和宁波市示范社区。壮大流通主体实力,继引进银泰、太平洋百货、奥特莱斯等商贸企业后,引入其他品牌大型商贸企业,形成差别优势,让奉化人在奉化消费的同时,吸引外地人来奉化消费。适应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进一步建设农村商贸市场,完善镇级商业中心。充分发挥依山傍海的生态优势和靠近宁波市区、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打造生态房产品牌优势,吸引宁波乃至长三角范围内购房者前来置业。

(四)突出培育发展旅游大产业

进一步确立旅游业在奉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创新旅游 17 业与现代农业、工业经济和生态涵养的良性互动机制,提高旅游综合经济效益,着力构建辐射全市、带动全局、融合发展的旅游大产业体系。推进传统观光旅游向现代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加大旅游资源产品的深度开发和集约经营力度,以精品项目为依托,着力培育滨海度假、城市休闲、文化观光、运动养生四大产业集群,开发一批大众自驾自助旅游接待产品和购物旅游产品,推出一批康体养生、运动健身等新兴休闲旅游产品,规范发展高尔夫旅游、房车度假、游艇度假、商务会展等高端产品,拉动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会议服务、商贸购物等相关消费。大力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将旅游与我市独特的名人文化、弥勒文化、生态文化、海洋文化有机融合,做好旅游产品宣传与推介,打响“弥勒圣地、蒋氏故里,名山胜景、阳光海湾”特色旅游品牌。争取到2015年,奉化市成为长三角新兴的旅游休闲消费地,旅游产品在港澳台、日韩和东南亚市场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游客接待规模比2010年翻一番,旅游总收入占全市 GDP的20%以上,海内外著名旅游城市基本建成,“旅游奉化”深入人心。

(五)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二五”期间,要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提升发展动力、塑造奉化经济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积极引进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高端型创新型项目和企业,充分利用奉化丰富的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产业,重点发展海洋装备、海洋能源、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新兴产业。利用莼湖、松岙两镇港湾海岸区域的文化、地理和资源优势,以滨海新区为载体,发展以 工业设计、传统文化、动漫、软件等为代表的创意产业,形成地区性的创意产业中心。着重加强招商选资工作,鼓励高新企业与研究院所合作,引进发展风能、太阳能、水能等环保能源产业以及新材料、生物制药、环保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

五、结语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就是要紧紧围绕扩大内需谋发展,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把发展转换到内需主导、消费驱动的轨道;就是要紧紧围绕自主创新谋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把发展转换到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轨道;就是要紧紧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加快社会建设的整体性推进,把发展转换到民生优先、共建共享的轨道。只有通过各方面的协调统一,才能促进我市产业健康转型、快速转型,实行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下载关于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的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产业转型农民工如何升级

    产业转型农民工如何升级?编者按: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农民工正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技能素质等方面,必须尽快适应转型升级的要求。让农民工变成“......

    2016合金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2016合金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一、企业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企业普遍认识到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改变,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跟上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最新要求,在......

    产业转型升级十大原理

    产业转型升级十大原理 2014-11-20 徐苏涛 长城战略咨询 原理一:从发展结构来看,增量改革与存量调整的有机衔接,是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及做强做大的成败关键 受原有体制机制、发展......

    新疆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新疆煤炭产业转型升级6月8日,第九届新疆国际煤炭工业博览会以签约50亿元、专业观众达12000余名的成绩完美收官。无论是成果的展示,还是参展规模,在展现我区煤炭开发热潮广度和......

    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建议

    关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建议传统产业特别是钢铁行业是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钢铁产业存在着一系列......

    浅谈我国产业的升级转型

    浅谈我国的产业转型与升级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许多问题,一是以牺牲自身资源,能源,环境以及低劳动......

    广州产业升级转型之道

    广州产业升级转型之道 2011.5 产业升级无疑是当下中国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产业转移不仅仅是从沿海到内地,在单个城市发展定位中,也成为一股风潮。 即便在珠三......

    中国实施四项引智工程支持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实施四项引智工程支持产业转型升级 深圳新闻网1月26日讯(记者赵超)记者从国家外国专家局获悉,近日发布的《国家引进国外智力“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