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积极推动药具改革 促进人口协调发展
积极推动药具工作改革,促进人口协调发展
江苏省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 王茹
我国计划生育药具免费供应作为一项政府公共产品供应和服务距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了。它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亿万群众的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在执行和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过程中,为贯彻“三为主”、“稳定低生育水平”、方针,保障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确保人口计划的完成,以及“维护人民群众生殖健康”发挥了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计划生育药具事业的发展经过了曲折、不断摸索成长的历程。我国的计划生育药具的生产和供应可分为三个阶段:生产供应的起步阶段、保障基本国策落实阶段、维护人民群众生殖健康阶段。每一个阶段的更迭,都进行了一次药具工作的重大改革,我们研究药具工作每个发展阶段的背景、改革措施及所起的积极作用,对在我们新的历史时期,积极推动改革药具工作,促进人口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避孕药具生产供应起步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是我国避孕药具生产供应开始起步阶段。这个阶段人们的生育行为是属于一种无节制的状态。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政府虽没有明确提出人口政策,但当时实行社会经济政策客观上是鼓励发展人口的。避孕药具的供应只局限在市场销售,并且国家是加以严格限制的。因此当时国家卫生部确定的技术政策也是严格限制人工流产和绝育手术的,严格限制进口和出售避 1 孕药具,并对避孕药具生产做出了严格的限制的明文规定。
随着社会趋于稳定,经济的恢复,卫生条件逐步改善,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1949年1953年全国净增了6000万人口,人口出现了高增长的态势。1954年国家政务院批准卫生部《关于改进避孕及人工流产问题的通报》,明确提出避孕节育一律不加限制,首次倡导节制生育。同年11月,卫生部和商业部就避孕药具的生产和供应问题,第一次提出了管理和供应办法。1956年,国家投资200万元在广州第十一橡胶厂建成了中国第一条避孕套加工生产线,随后又在青岛和上海建立了两个避孕套生产厂。50年代后期以上海医用缝合针厂为主体研制和生产了金属圆环式的节育环。60年代开始开发研制口服避孕药,用4年的时间研制成功了女性甾体口服避孕药合成方法,1967年正式投产,并通过了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达到七亿人,比解放初净增了2.5亿人口,我国人口生产类型由“高高低”转变到“高低高”。此时,国家人口政策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避孕药具的生产供应不但应运而生,而且得到快速发展,60年代末期,国内更多地科研机构、工厂和医院开展了有关计划生育科研和生产,把避孕药具的研究工作推向一个高潮。
但是避孕药具的供应仍只有市场销售的单一渠道,使用者的人数及层面都是及其有限的。由于“文革”的干扰,计划生育工作受阻,人口过快增张的势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上世纪70年代初全国人口 突破8亿,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我国首次将人口增长指标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国家制定了 “晚、稀、少”和 “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量最好一个,最多两个的生育政策”,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广泛开展,避孕药具实行免费发放。1973年,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避孕药物和避孕工具不要钱还不行,还要送货上门,不然群众不好意思去拿”的指示精神,周总理亲自批示避孕药具由国家财政负担。从1974年1月20日起,对14种避孕药具实行免费供应,送货上门、方便群众。
在这个阶段中我国避孕药具的生产和供应是在解放后第一个人口高峰的出现,国家的人口政策从鼓励生育转变到节制生育的背景下开始起步的,使得中国的避孕药具生产实现了零的突破。首次制定了计划生育药具免费发放的政策,但是这一公共服务体系还处在萌发和幼稚阶段。
(二)保障基本国策落实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00年,进入了我国避孕药具生产供应保障基本国策落实阶段。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以后,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避孕药具免费供应作为一项政府的公共服务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并得到很大发展,为保障基本国策的落实提供了有力技术和物质保障。到70年代末我国已先后试制成功并开发生产了口服、注射、外用、长效、短效和速效避孕药的原料及药品20余种和各种剂型30余种避孕药。还自主开发生产了第二代的活性宫内节育器,在使用中减少脱落 率、带器妊娠率和因症取出率。80年代国家在自主研制新型避孕药具方面有了长足进展,国产的避孕药具基本达到安全、有效、使用简便的要求,有的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计划生育药具的研发和生产在这个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避孕药具的免费发放作为保障基本国策落实的措施和政府为实行计划生育群众提供的公共服务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原有陈旧的避孕药具免费供应和发放管理机制难以将避孕药具及时发放的群众手中,也造成了国家财产巨大的浪费,药具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1981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化工部、国家医药管理局在长春召开了全国避孕药具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改革避孕药具管理体制的意见,即“经费包干、计价调拨”的管理办法。改变了国家出资统购避孕药具,层层不计价调拨的管理体制,实行国家按一定标准将药具经费包干到省,层层有价调拨,向群众免费发放。1982年河北省率先改革试点成功,国家计生委、财政部、国家医药总局联合下发了《避孕药具经费包干,计价调拨管理工作暂行规定》,全国各省多相继进行了这项改革工作。药具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是建立健全了从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药具管理和发放网络,将药具的供应发放,从商业、卫生部门转到计划生育部门。打造一支药具服务队伍。二基本业务建设初具规模,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地开展基本业务建设。至1988年底,全国省级已建成药具仓库6400平方米,拥有运输车44辆;市级已建成药具仓库3800平方米,运输车256辆;县级药具仓库60000平方米,运输车辆119辆。三是畅通发放渠道。在改革前全国服用免 费避孕药具的人数为953 万人,改革几年后,是1758万人,用药具的人数增加了84%,经费增加了36%。四是提高了公共财政的使用效益。在改革前避孕药具从生产到发放到使用者手中,须经过医药采购供应站(称一级站),收购、储存、调拨到商业二级站(地区级),再到三级站(县医药公司),然后调给县计生委,层层下发,中间环节太多。多头运行,不利监管。由于医药公司是经营单位,而免费发放药具的储运损耗并不计入其经营成本,所以由国家统购,不计价调拨的药具,管理不善,造成大量的过期、变质。改革后职责明确、渠道通畅、监管到位,避免了浪费,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人均避孕药具经费额却下降了25%。五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各级药具管理机构,在工作实践中相继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度。国家计生委在1991年下发了《关于加强计划生育药具目标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三项管理目标,即避孕药具应用率、药具使用有效率、药具库存周转量,之后又不断完善了药具目标管理体系。使药具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在这个阶段随着第二次、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的到来,人口政策的调控力度加大,以及群众对避孕节育用品的需求增大,不但刺激了避孕药具的研发和生产,而且也促使免费发放避孕药具这一政府公共服务的改革,公共服务体系得到完善,通过药具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发放服务网络,畅通了发放渠道,提高了公共财政的使用效率,使得药具管理与服务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为执行和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为贯彻“三为主”方针,保障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确保人口 计划的完成,发挥了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维护人民群众生殖健康阶段
从本世纪初开始是我国避孕药具公共服务提升到维护人民群众生殖健康阶段。从本世纪初2001年12月九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标志着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和服务的时代。这一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对药具公共服务也是一项新的挑战。首先药具服务需求人数在增长。几十年来人们的生育观念有了很大转变,自觉要求避孕节育的人越来越多。未来十几年,受人口增长惯性影响,我国仍将以每年新出生2000万人,净增1000万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二是避孕节育结构的变化。随着“知情选择”工作的深入普及,输卵管结扎率将进一步下降,使用药具避孕的人数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三是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关注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提高,在《人口和计划生育法》中规定“国家要创造条件,保障公民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还明确规定了“要提高公民的生殖健康水平”。药具的公共服务也从过去仅用于计划生育和控制人口的工具,发展到现在成为满足群众生殖健康领域多元化需求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手段。这是一个新课题,它“更加体现计划生育药具工作人性化”。这也是给计划生育药具工作这一政府公共服务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是,首先要搞清楚的是生殖健康的理念、生殖健康服务的含义、政府所承担的角色、计划生育药具工作所提供的 基本服务和发展方向。
在1994年开罗人发大会后,贯彻《国际人发大会行动纲领》精神,结合我国的实际,首次引入了生殖健康的概念。在新世纪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中就提出了育龄群众应享有更优质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第7.2段对生殖健康是这样描述的,生殖健康是指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所涉及一切事宜,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生殖健康的理念在传统健康涵义上的扩展:不仅仅是医学意义上的扩展,更重要的是在社会意义上的扩展,即性行为和生育行为的社会性。“人人都享有获得生殖健康服务的权利”这是1994年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179个国家政府代表达成的共识。生殖健康的权利是人权的重要内容;是人类健康的重要方面;是人类的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
我国正处在人民群众对生殖健康需求迅速增展时期。首先是我国出生人口处于一个高峰期,作为生殖健康需求主体的人口规模也正处于高峰时期。因此,生殖健康服务需求也进入了一个迅速增长的时代。二是公众的生殖健康意识在觉醒,与传统的健康需求相比,生殖健康需求正在迅速成长,已成为人们提高自己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三是生殖健康不仅涉及生理医学领域,而且还涉及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领域。生殖健康已经不再仅仅是医学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自HIV/AIDS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新“杀手”以来,生殖健康不再局限在私人领域,据国家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 生组织2006年1月公布的数据:截止2005年年底,中国又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65万人。在现代社会,生殖健康正在迅速地社会化。这种社会化趋势成为生殖健康的需求增长的巨大推动力。
现代社会生殖健康服务已成为了社会刚性的需求。那么政府所承担的角色是什么呢?应该提供哪些服务呢?生殖健康服务有福利性和非福利性这双重性,政府必须划分清楚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服务需求,才能保证生殖健康权利公平的实现。政府应该满足福利性的生殖健康的需求:即预防和治疗具有外部性的生殖健康方面疾病。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条件下,为育龄群众提供计划生育服务也是福利性的服务。满足这部分生殖健康需求服务政府需通过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服务。如通过政府 购买的渠道为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相应的服务和物品。而非福利性的是指生殖健康保健等方面的需求是通过市城 提供的服务和药品、保健品和器具得到满足的。
面对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原有药具公共服务体系存在药具供给的指令性计划与实际需求相脱节、药具经费不足与经费管理不善现象并存、药具质量、品种老化不能满足群众需求、调拨手段落后、药具发放难和群众领取难并存等突出矛盾,药具工作改革势在必行。2001年国家人口计生委启动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计划生育药具工作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国家人口计生委首次在沈阳召开了全国深化计划生育药具改革会议,全面启动了药具改革工作。实行了 “四个分离,四个结合”具体措施,即药 具管理职能实行“上下分离”;药具经费实行购药经费与业务经费分离;药具供给实行采购与支付分离;药具流通实行管理与配送分离。药具发放实行立体于平面方式相结合;药具管理手段实行运行与监督相结合;药具结构调整实行企业优胜劣汰与产品更新换代相结合;药具监督管理实行制度与机制相结合。通过药具改革,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免费供应药具的调控体系、相关的政策和管理机制,以需求为本、减少环节、降低库存、培育网络、提高效率为方向,构建便捷、及时、准确、畅通、高效的药具管理和服务体系。据2005年底统计全国有2.3亿育龄群众,我省有1400万育龄群众享受到了政府的这项公共服务。虽然药具改革取得了初步成绩,但是还有一些问题和难点,需要不断努力去突破和实现。
1、要加强和巩固药具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首先要明确和理顺各级药具管理机构的性质和职责,地级以上的药具管理机构应设独立机构,成为行政支持类的事业单位;县级以下药具管理工作由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承担,并设立专门部门或配备专门人员,确保药具免费发放及服务工作顺利完成。国家对此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一些部门对此项工作认识不足,致使这个问题不能顺利解决。二是加强药具工作队伍的能力建设,虽然从国家到乡村我们有一支药具服务队伍,但总体素质不高,职业化水平亟待提高。要建立科学的竞争择优、激励约束用人机制,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依法执业的队伍。三是要加强职业道德和廉洁自律教育和监督,形成按制度办事、以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打造一支心系群众,品质优良、廉政勤政的队伍。
2、加快调整避孕药具结构品种。从避孕药具在我国的生产和使用至今,在使用的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品种更新较慢。随着科研机构对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的监测,国家从维护群众健康和安全出发,已建立了药具国家政府采购产品结构调整机制,定期发布《计划生育药具政府采购目录》,规范药具采购准入和退出程序,但应加快更新的速度,尤其是具有较严重不良反应的早期研发的避孕药应尽快实行淘汰,将新型的优质避孕药具纳入国家采购目录。应加大对新型避孕药具的研发和推广使用。
3、政府应加大对避孕药具免费发放这项公共服务的投入。一是对政府采购经费的投入,虽然近年来国家中央财政在逐步加大投入,05年国家财政用于采购避孕药具的经费增加至5个亿,但对于我国13亿人口来说,每人摊到0.38元,由于经费偏紧,限制了新型优质的避孕药具的采购和推广使用,也限制了对群众生殖健康公共服务项目的进一步开展。同时由于经费偏紧,对提升药具的免费供应优质服务带来一定困难。一些地方政府对药具经费持有偏见,认为应该中央财政全部负担,所以多年来没有将药具公共服务列入地方财政的预算,致使一些地方药具仓库年久失修,仓储条件不达标。运输车辆报废后无力购买,造成发放渠道不畅通;药具服务人员不能得到有效的业务培训等。因此地方财政应当将药具公共服务纳入地方财政的预算之中,这样才能支持这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得到发展。
4.加强对药具的质量管理和不良反应的监测。避孕药具不同于临床预防和治疗用的普通药品和用具,他的使用对象是有生育能力的 健康人群,避孕药具具有服务人群广、使用周期长、技术标准高的特点。依法免费提供质量高、避孕效果好的避孕药具是各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以人为本,维护育龄群众合法权益的具体行动。国家近年来不断完善免费供应药具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药具质量管理规范,加大药具质量监测的力度,加强药具供应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国家还建立了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并在江苏生成立了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这些措施对提高计划生育药具质量提高,保证使用者的身心健康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但是国家对市场监督不力,导致打着计划生育用品旗号的假冒伪劣的避孕药具商品横流,这十分令人担忧。我们希望国家尽快出台有关避孕药具市场监管的办法来维护消费群众的健康和权益。
5、我国政府应该从政策上和利益上给与引导,鼓励非政府组织对生殖健康领域的捐助和参与活动,开发多种资金渠道,动员社会的各种资源共同参与。目前国家在倡导的生殖健康产品的社会营销,是对政府免费发放药具的有力补充,社会营销应该着力开发政府公共财政尚未或难以覆盖到的生殖健康用品的范围,积极研发人们需求的新产品,扩充所需品种,提高产品的品质,充分满足不同群体对计划生育及生殖健康的需求。
纵观我国计划生育药具公共服务的建立与发展的各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更迭都是在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形势下,在国家调控人口政策的迫切需求下进行的;每一个阶段的更迭,都发生了一次药具工作的重大改革,对不同时期国家的人口政策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起到了保障作用;改革又推动了药具工作的发展,使得这一项政府的公共服务紧跟时代的步伐,富有生机和活力。今天我们抓住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的历史机遇,顺势而为,积极推动药具工作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实现药具事业的跨越性发展和生殖健康服务的历史性突破,为服务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大局,为促进人口协调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2007/09/25
参考文献
1. 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预防治指南 2. 中国计划生育药具管理 3. 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读本 4.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5. 人口和计划生育常用数据手册
第二篇: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我国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从多方面来开展工作。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重点,加快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部署,是我国加快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举措,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人才开发、科技教育和社会发展工作力度加大,结构调整和对外开放取得初步进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出现了加快发展的好势头。今后要在十六大精神鼓舞下,全面落实中央部署,扎扎实实地把西部大开发向前推进,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首先,突出重点,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一是要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要抓好西部地区已开工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江河上游水利枢纽、公路国道主干线等重点工程建设,严格工程质量管理和项目稽查监督。同时,有选择地再开工一些条件成熟的重大项目。要在西部开发近两年工作的基础上,力争尽快建成一批公路、电网、广播电视项目,实现油路到县、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到户,使西部农村基础设施面貌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加快农村乡镇通电建设。全国农村还有700多个左右乡镇用不上电,绝大部分在西部地区。今年国家将加快西部地区农网改造步伐,争取在一年内使具备联网条件的乡镇基本通电,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少数不具备联网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以及沼气、太阳能、风能发电等,采取多种方式解决用电问题。要进一步实施行政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二是要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在近两年试点的基础上,要全面启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扩大退耕还林规模,加快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步伐。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草原恢复与建设等生态工程,注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改善西部地区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三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西部地区幅员辽阔,矿产资源、农牧业资源、旅游资源比较丰富,要面向国内外市场,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首先要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以基本农田建设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及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以及农牧产品加工业,建设绿色食品、中草药及生物制药生产基地。积极推进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钾盐、磷矿等优势资源合理开发和深度加工,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合理开发旅游资源,逐步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西部地区的支柱产业。
其次,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为了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国家已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00年10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过》;2001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些政策,确保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第一,要增加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一是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二是中央财政要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三是加强对西部地区发展的金融信贷支持。第二,实行优惠政策。国家对西部从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以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第三,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第四,加快发展科技教育,吸引和用好人才。支持西部地区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重视发展远程教育。加强对西部地区贫困县卫生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设
施建设的支持。加强对西部地区科技发展的资金支持,继续实施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不断改善西部地区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调动各类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人才和智力向西部地区流动。加强西部地区人才培训。
其三,推进地区经济技术协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在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鼓励东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开展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互利为目的、以企业为主体的全方位经济技术协作。鼓励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到西部地区投资办厂、合作开发。国家要通过区域规划和政策,引导和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实现优势互补。
第三篇: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决定》对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许多重要举措。一是根据统筹城乡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提出要不断增加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国家将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从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等方面,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农村金融要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改善服务,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逐步形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稳定资金来源。二是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这意味着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将成为各级政府建设的重点,在可预见的将来,将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和发展。特别是农村教育,到2007年,将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也将较快发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规模和水平将不断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也将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将不断扩大,到2008年,将在农村基本普及;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也将加快建设。三是为保障和增加农民福利,《决定》强调要逐步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制度。这实际上是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为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快征地制度改革,从严控制征地规模,完善征地程序,提高补偿标准,探索确保农民现实利益和长期稳定收益的有效办法,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第四篇: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黄坤明
《 人民日报 》(2015年11月12日
07 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必须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作出专门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将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更高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良好的文化条件。
深刻认识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全部成果的总括和结晶。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确定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同志指出,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对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新形势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实践自觉。
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决定着我们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和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艰辛探索和成功实践,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国兴邦的重大战略,成为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际环境更加复杂,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国内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不同思想文化、不同道德观念、不同价值取向的碰撞交锋更加频繁。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必须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确保我们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容。我们要建成的全面小康、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家家仓廪实衣食足,而且是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人人知礼节明荣辱。这些年来,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多样化、差异化特征日益明显;但一些地方精神文化生活仍然比较贫乏,尤其是在物质财富快速增长的同时,有的党员干部信仰迷茫迷失,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比较严重,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胜阶段,我们必须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树立新风尚,把满足需求与提高素质结合起来,把服务人民与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文化小康”。
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柱。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为深沉厚重的力量。纵观人类发展史,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那些在当时物质文明强盛的国度,通常也创造了代表那个时代的精神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在物质生产上不断创造奇迹,同时也需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新的辉煌。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既表现为以经济科技为核心的国家硬实力的直接较量,也表现在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引领的国家软实力的深度角逐。中华民族走过苦难辉煌的近代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革命、建设、改革的不懈奋斗,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肩负伟大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高举精神旗帜、传承精神基因、强化精神纽带,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谱写中华文化新的篇章。
准确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必须按照《建议》的要求,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方针原则,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职责。必须紧紧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战略方位和工作重点,谋划精神文明建设、部署文化改革发展,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凝聚精神动力、营造舆论氛围、增强道德支撑。
以理想信念为根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必须紧紧抓住理想信念这个根本,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重在建设。重在建设、以立为本,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针。必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加强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创作,抓好工程项目,抓好日常平常,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必须建章立制、依法管理,妥善处理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必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现代化。
为民利民惠民。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发挥人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改革创新。全面推进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手段创新、工作创新,是增强精神文明建设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开创新局面的必由之路。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探索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和新载体、新途径,加快文化机制、内容、业态、形式等各方面创新步伐,引领时代潮流,引领时代风气。
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打好组合拳、奏好交响乐,汇聚起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推动文化创新创造,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建议》精神,把“两个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切实把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坚定人们的信仰和信心作为我们工作的首要任务。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以党委中心组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坚持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带动干部群众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不断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阵地的作用,充分发挥党委中心组及其他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作用,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的时代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兴国之魂。要把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作为我们工作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坚持价值观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提升全民族的精气神,塑造全社会的新风貌。要在贯穿结合融入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做到经常抓、长期抓,真正把核心价值观叫响、做实。精心设计和组织好主题实践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注重通过法律法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乡规民约等,向社会传导正确的价值取向,维护主流价值和公序良俗。
扶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要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动,鼓励原创和现实题材创作,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文艺评奖,努力创作生产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化产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推出一大批代表国家水准、具有世界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传统文化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系统梳理传统文化典籍,提升文物保护质量,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丰富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活动载体,加快地方戏曲振兴发展,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活动,使中华民族基本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深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是人民群众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动实践。要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各类创建活动,创新形式内容,提升思想道德内涵,注重实际效果。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评选表彰道德模范,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家庭文明建设,推进志愿服务和诚信建设制度化,深化文明旅游,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企业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巩固发展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构建统筹协调、责任明确、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富有效率的舆论引导格局。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大网上突出问题的治理力度,净化网络环境,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和新型媒体集团,不断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优化媒体结构,规范传播秩序,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展示中华文化精神内涵、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让中国形象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要创新对外传播方式,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形成独具中国特色、能与国际交流的对外话语体系,传播好中国声音。创新对外文化交流方式,构建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格局,打造重点品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组织新闻发言人、国际新闻评论员、专家学者、文化交流使者、出境公民等宏大队伍共同讲好中国故事。创新对外文化贸易方式,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把优秀影视剧、图书作为拳头产品,努力提高国际文化市场占有率,更好地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五篇:积极推动项目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
积极推动项目工作 促进新农村建设
——参加区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5月28日至6月1日在区委党校参加肃州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班,通过5天的集中学习培训,收获多多,使自己的思想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指导思想、目的要求有了新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下面我就结合本职工作,谈谈自身的体会。
一、项目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项目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抓手,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载体。通过项目建设,对进一步明确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使新农村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项目建设能使新农村建设工作得到更好地落实。“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扶持力度将不断加大,尽可能多地争取上级的资金扶持是我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当然还要争取其它渠道的帮助,形成全社会共建的局面),但上级的资金支持多是跟着项目走。因此通过项目建设,能够有效地争取支农资金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大事、难事。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建设,能使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指标量化,有利于通过项目效绩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对一些软指标进行了项目化,使其督有主体、查有内容、考有依据,并让农民群众看到新成效,感受到新气象。
2、项目建设使新农村建设任务更加明确。中央提出的“20字方针”涵盖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内容丰富,涵义深刻,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确了目标。但长期以来,上级政府的政策有很强的城市偏向,公共投资的重点是城市,而占人口多数的广大农村地区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多少公共财政雨露的滋润。这也就导致我区农业条件相对发展较慢,与经济发达县市的差距逐步拉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后,各种资源开始重新转向农村(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农村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这种背景下,经过长期自由化发展的旧农村要回到有规划发展的新农村上来,自然地,建设“摊子”铺得就很大,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抓就成。这就启示我们,建设新农村要有一个切实有效的抓手,要合理分解目标、确定任务,一步一个脚印地循序向前推进。通过项目建设,能使建设新农村的宏大目标变成一项项具体的行动,也能使我们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轻重缓急,进行分步实施,明确当前和长远的建设任务,做到相互衔接、有机统一。
3、项目建设使农民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农民最讲实际也最讲实惠,只有通过摸得见的工程、看得见的成效,才能激发他们巨大的创建热情。因此推进新农村建设,不能大而化之,搞形式主义,必须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着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扎实实地从实事做起,使新农村建设成为真正的“德政工程”。通过项目,能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同时,项目筛选从农民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广泛征求、农民自愿、自下而上”的原则进行,选择适宜的项
目和他们理解认同的项目进行投资建设,更有利于发挥其主体地位,自觉地为新农村建设投工投劳。
二、积极争取省市项目支持,助推我区新农村建设步伐
1、加强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储备与申报。项目储备与申
报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项目投资的成败。为此,要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工作,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把此项工作作为领导干部的责任目标来抓,及时掌握和吃透国家投资政策,有针对性的抓紧做好危旧房改造、道路建设、水利建设、清洁能源、易地搬迁、农综开发等项目的储备与申报工作,提高项目建设工作质量,加强项目评估论证,抓紧各类条件成熟建设项目的申报,将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的投资盘子,并与省市农业、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密切联系,及时沟通,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和省市对我区更多的投资,助推我区新农村建设。
2、继续完善项目库建设。在现有项目库的基础上,要
加强项目库的完善和充实工作,前期工作不完善的,要进一步补充完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好的项目,要及时补入项目库;对项目库中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特别是被国家淘汰的项目,要予以更新。列入项目库的所有项目都要分别归类,建立详细档案,如项目名称、详细建设内容、投资计划、资金来源、效益分析和环境评价等。当前,各地特别要深入学习研究中央相关政策与措施,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改善生态环境条件为着力点,进一步梳理国家农业建设规划,认真研究谋划出一批既能扩大内需、应对当前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又能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储备到项目库。
3、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农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不只是简单地通过建新屋、铺新路就能完成,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有经济发展问题,又有社会进步问题;既有产业结构调整层面的内容,又有体制改革深化层面的内容;既有科技手段的运用,又有经营方式的选择。因而,需要农民不断提高素质,以适应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客观要求。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对支持项目建设的认识,对改善农村基础条件改善环境的认识,充分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鼓励广大农户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上来,积极投工投劳,共同促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
为加强对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制定、综合协调、督查指导、工作调度和监督检查。落实新农村建设领导和部门帮扶工作责任制,采取领导每人联系一个乡镇、部门包挂乡镇的方式,确立联系乡镇、联系点,制定工作方案。相关村镇也能主动与所联系的领导、部门沟通,取得支持和帮助。区委、区政府领导经常深入联系点召开现场会议,深入村镇进行调查研究和检查指导。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只要我们把思想统一到党代会的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代会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上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
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