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奇妙的汉字讲稿(家长到学习给孩子上课)[定稿]
奇妙的汉字
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到这里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些知识。今天,我跟大家一起学习的知识呢,就是汉字。汉字大家都不陌生,因为我们每天上课都碰到它。很多同学,一听到汉字头就大了,非常不愿意看到这些奇奇怪怪的符号,关键是每天要学习,而且要背下来,并且王老师要听写。看到这些汉字就头疼。
但是,我们要学好他。同学们,你们能够告诉我,为什么要学习汉字吗?
1、学习知识。
2、交流分享。
3、传承文化。
4、自己看书。
生活在中国,学好汉字是干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基础。大家都了解了学好汉字,那么汉字是怎么来的?是像孙悟空一样,突然有一天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还是像苹果一样,从树上结出来的?
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看一看,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是怎样来的。汉字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呢?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在讲之前,我想跟大家再分享一个知识。人类拥有语言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这也是我们能够在动物界胜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我们能够通过语言进行交流,我们可以互相帮助,共同捕猎大型的动物,我们人类逐渐站在了食物链的顶峰。
为了捕到更多的食物,更好的生存,比如要记住什么地方采集的食物多,什么地方可以捕猎到美味的猎物,所以就需要记住很多东西。开始,人们需要记录更多的事情,开始发明了“堆石记事”,以石头大小、多少以及摆放的位置来记录事务,但这样记事很麻烦、不准确。如果小明不小心动了石块,那么就会忘记所记的事情。所以,这样记事不靠谱。后来,我们学习了结绳记事,通过在绳子打结的方式,给绳子涂上不同的颜色,采用不同的打结的方法,记载一些事件。比起“堆石记事”这样易于保存,且记忆量更大,我们人类在记事方面前进了一大步。但这样的记事方法,还是很麻烦,绳子也容易腐烂掉,记忆事情也不是很安全。
我们人类又发明了“符号”,把这些符号可在石头上,用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事务,避免了以上两种方法的不足。但是,符合文字仅限于少数人之间的秘密,难以普及。(比如,圆圈,有人说代表一个桔子,有人说代表一个苹果,),所以民间就发明了图画文字,于是民间便发明了图画文字,用简单的画面来表现具体事物,如画山形代表山,画水波代表水,画圆形代表太阳,画半个圆代表月亮等等,这种文字稍有文化常识的人一看就明了,易于流传。
再后来,黄帝手下的史官仓颉(xie第二声),广泛搜集民间的图画文字(象形)加以整理,并结合符号刻记的有关原理(指事、会意),创造了系统的象形文字。
史书上说,仓颉一出生就会书写文字(当然是少量的象形字),长大后受到河洛图形的启示,穷尽天地的变化,仰观天上奎星的圆曲的形势,俯察龟背的纹、飞鸟的羽、高高的山,汤汤的河,然后创立了较完整的文字系统。据说,当这一套文字系统形成的时候,天空下了谷粟雨,鬼神在夜里哭泣呻吟,龙蛇都潜藏了形迹。
我们如何知道古代汉字的存在呢,实际上是从甲骨文开始的。首先,我想讲一下,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有一天,有一位老先生的朋友病了,要到药店去买一味药叫“龙骨”。这位老先生站在药店里,看着小二把龙骨捣碎了。但他惊奇的发现,骨头上有类似汉字的刻纹。这位老先生的朋友病好了,两个人就进城把北京各家药店的每一块骨头都买下了,在这些骨头上刻了一千零五十八个奇怪的古老汉字,比当时人们了解的任何文字都古老。
甲骨文,为什么要刻在龟壳或兽骨上吗?是因为古代人用他们来占卜和祭祀。打一个比方,你要想知道爸爸妈妈给不给自己买糖,就可以在龟壳或者兽骨上面刻上文字,然后放在火上烤一烤,根据裂缝的形状或者走向,来测算一下爸爸妈妈给买糖的可能性有多大。迄今为止,发现的“甲骨文”有五千多种,而被解读出来的有一千多个。
我给大家发的书签上面,就是甲骨文。
商朝灭亡以后,进入西周,青铜器开始大量的出现,文字更多地被铸刻在青铜中鼎或石鼓上,这种文字被称作“大篆”。甲骨文和金文时期,很多字的写法还没有完全固定,同一个字左右都可以互换。
直到公元前221年,有一个诸侯国秦国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秦朝。有一天,秦始皇写信,让遥远地方的大臣给他送斤桔子吃,结果送来了桃子。秦始皇就很生气,说为什么不听我的命令啊。原来,因为秦国刚刚灭掉其他诸侯国,各个国家之间的汉字是不一样的,到了其他地方,大臣就不认识秦始皇的命令。所以,秦始皇就要求大臣李斯和赵高,把汉字以小篆为标准,统一了文字。这样,秦始皇下的命令就可以畅通无阻地在各地执行,方便各地进行交流。
小篆有点呆板,每一种笔画都是一样宽,所有的字都一样大,因此没过多久就出现了一种更加自由的字体就是隶书。这是我们楷书的起点,从汉末到现在楷书都是中国的标准字体。
一般来说,人们在汉朝开始使用毛笔蘸墨书写,毛笔可软可硬,可粗可细,这又引起了两种更加自由的字体,草书和行书。
49年建国,新政府为了扫除文盲,推行了文字改革,简化了两千二百个汉字。
台浚妤爸爸
第二篇:给孩子适宜的爱演讲稿
各位老师、家长
大家中午好。
这是我的女儿,小三班的李思越,小名多多。前两天我带着她出去玩,路过一个小区门口,见到了我再也熟悉不过的场景。几个幼儿园大小的孩子一起在玩耍,后面跟着头发苍白的老人,捧着饭碗,拿着勺子,嘴里喊着:来,吃一口啊,乖。这个充满现场感的场景让我想起了多多刚从外婆家带回我们自己身边的日子,那时多多也是习惯了边玩边吃,一到吃饭点就说:“你们来喂我嘛,外公外婆就是那么喂我的嘛”,我们当时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我们朝她大吼,吃饭啦,你还玩什么玩,然后火速抱到桌子前,孩子可能大哭大闹,然后你狠狠揍他一顿,双方都不得安宁,另外一种,就是依她所愿,端着碗像哄姑奶奶似得去喂她。她吃得开心,玩得开心,而我们却折腾的满头大汗,也许1-2个小时都还不够。当时我就在想到底哪一种是最适宜的呢?到底哪一种才是爱?
你可能会说,两种都是爱嘛。可不是嘛,哪个父母不爱孩子,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定是出于爱。关键就是这是不是适宜的爱。前一种方法,朝孩子大喊,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害怕,让孩子感到冰冷的亲子关系,影响孩子今后人格的发展,后一种则是我们大家口中经常说的溺爱。这是两种极端,我们却可以发现,身边的家庭往往就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先吼孩子揍孩子,孩子大哭大闹甚至不吃饭了,爷爷奶奶就出现了,把父母臭骂一顿,然后他们开始喂饭了。这其中始终找不到“适宜”在哪里。
到底什么叫做适宜,其实我认为适宜就是要按照孩子的发展规律来办事。我是一位心理学老师,给大家讲讲心理学家曾经做过的有趣的实验:
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在美味的奶糖面前,任何孩子都将经受考验。
研究人员在十几年以后再考察当年那些孩子现在的表现,研究发现,那些能够为获得更多的软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他们的学习成绩要相对好一些。在后来的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发现有耐心的孩子在事业上的表现也较为出色。也就是说延迟满足能力越强,更容易取得成功。
可是我们很多家庭,根本不给孩子这样等待的机会,孩子要什么几乎就马上给什么!爱,不仅要看当前你给孩子什么,还要想着从长远看能给孩子什么!
这样的情况有很多,有的家庭,父母为孩子包办了一切,不让孩子自己尝试,却不知道幼儿园的孩子,培养主动性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有的家庭觉得上幼儿园就是玩玩,在家也是玩玩,孩子不爱去幼儿园,或者起床晚了,就呆在家算了。却不知道幼儿是性格社会化的关键期,而幼儿园是早期社会化的最好平台;还有的家长,觉得应该学习虎爸虎妈,动不动的就严厉呵斥,却不知道,孩子早年的糟糕的亲子关系会影响日后的人格和亲密关系。
其实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反思,我们忙着工作忙着赚钱,我们可能认为只要对孩子好就是爱,却很少考虑爱适不适宜。我们会在下班之后花大量的时间看报纸看电视,我们花大量的钱让孩子报这个班那个班,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地了解关于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并按照发展规律来给孩子最适宜的爱呢?
最后,我用我实际的感受来结束今天的演讲,我在大学为学生做心理咨询,我发现几乎每一个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背后都有个有问题的家庭有问题的父母,那些父母不爱孩子吗?不,只是他们没有给孩子适宜的爱。
谢谢!
第三篇: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第七讲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教学目的】
1.让父母了解孩子对和谐家庭环境的心理需求;
2.让父母了解一个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3.让父母学会如何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为孩子营造温暖的家庭环境; 4.和单亲父母共同探讨应如何处理与对方及子女的关系。【教学重点】
1.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2.父母如何建立良好的夫妻以及亲子关系。【教学难点】
1.孩子对和谐家庭环境的心理需求;
2.单亲父母应如何处理与对方及子女的关系。【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谈话法。【教学过程】(△为教师 ☆为家长 ●为课件演示)
一、课题导入:
△家长朋友们,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赶来和我一起分享这宝贵的时间,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主题是: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出示课题).请问家长朋友们,怎样就算是给予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呢?请大家发表意见好吗? ☆家长一:我觉得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主要是只对孩子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照顾.☆家长二:我认为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必须重视对孩子心理上的关心,和孩子多交流.☆家长三: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我的理解就是,作为我们,要处理好自己和家人之间的关系,例如尊重长辈等等,给孩子做个榜样,同时要和孩子搞好关系.△刚才几位朋友的发言都很有道理,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这是一个平常而又普通的话题,但是我想随着时代的发展,未必所有的人都能深刻理解他的含义,请大家静心想一想,我们所努力营造的家这个港湾,在孩子的内心是否感受到了温暖?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否是流畅而快乐的呢?我们的孩子是否是快乐地生活在我们这个家里?他是否是用一种感恩的心来对待我们、对待学习呢?在我们的心目中,往往关注的是对孩子物质上的照顾和他们在学业上的回报。许多人忘记了或者不重视孩子心理上的感受.之前,我曾经向我校200名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下面就向大家总结如下:
反馈调查问卷有关数据: 我 爱 我 家
1.你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很融洽□51%一般□34%较差□15% 2.你和爸爸的关系:很融洽□ 68%一般□43% 较差□16% 3.你和妈妈的关系:很融洽□53%一般□25%较差□5% 43小时以上□54%1小时-3小时□25% 很少,不到1小时□21% 53小时以上□73%1小时-3小时□18%很少,不到1小时□9% 6 10次以上□53%5-10次□29%5次以下□18% 78%
10次以上□72%5-10次□20%5次以下□8 经常□43%偶尔□43%从来不□14% 9 经常□58%偶尔□28%从来不□14% 1063%比较快乐□26%不快乐□12%
二、谈话授课: △1.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素质的不断提高,我们普遍意识到了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都在积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创建良好的亲子关系。但是,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对我们的家庭也或多或少的带来了影响。例如:工作压力的加大,使父母减少了与孩子交流的时间,离婚率的升高,对孩子更造成了伤害.从调查问卷中,我们无可置疑地看到,有一部分孩子认为,他们在家里是不快乐的。
△家长朋友们,究竟应该怎样为孩子营造优良的家庭成长环境呢?我想,它既不是单纯地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环境,也不是单单在学习上对他们的百般关照,我希望通过我们今天的探讨,能够换个角度来看我们的孩子,进一步在理念上达成共识,继续用爱和责任担当起我们育子成材的重任,让孩子不仅成材,而且是快乐的成材.今天我们从四个方面对这个话题展开讨论。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1.儿童对和谐家庭环境的心理需求;
2.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儿童造成的不良影响;
3.如何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4.单亲父母应如何处理和对方及子女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讨论第一个问题,●儿童对和谐家庭环境的心理需求;
△请各位家长结合身边及看到的案例谈谈在优良的家庭环境中孩子的表现。(请注意这里优良的家庭环境并非指优越的家庭环境)
☆家长一:优良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生活很快乐,心理比较健康.☆家长二:家庭环境优良的孩子能容易和人沟通,情绪也很稳定 △刚才两位家长的发言很好,那么谁能结合事例再谈一谈呢? ☆家长三:我办公室有个同事,她在平时和同事以及和家里人相处的都很好,也很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她的女儿性格很开朗,自理能力很强,孩子学习特别好,还与很多业余爱好.我觉得这个孩子的家庭环境就很好.
△通过刚才家长的谈话可以看出,●[一个健康儿童的成长需要和谐、愉快、充满爱和上进心的心理环境,]一至二年级的孩子,各方面水平迅速发展,处于还没有形成独自判断是非的时期,依赖性比较强,家庭环境对他们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家庭中,夫妻关系是轴心,是最基础的家庭关系,夫妻之间相处和谐恩爱才能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父母互敬互爱,家庭生活井然有序,孩子才可以无忧无虑,热爱生活,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与求知欲,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人格,为走上社会建立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类似的说法:你看这个孩子,家教真好;看到这个孩子,就知道家风不错,实际上所谓的家教、家风就是指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他们的家就是温暖的。
△总之,●对一个孩子来说,拥有爸爸妈妈完整的爱比什么都重要。家庭气氛,特别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性格、思想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研究表明生活在恩爱和睦家庭中的孩子,不但心理比较健康,而且智商也比较高。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对4000多名独生子女调查发现:家庭气氛和睦、常有笑声相伴的家庭,孩子的智商都比不和睦的家庭的孩子智商高。△由此可以这样说,和谐的家庭环境不仅让我们享受到人生路上的幸福,更是孩子一生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努力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吧,为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
●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对儿童造成的不良影响
△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夫妻关系紧张,出现矛盾,经常吵架;另一种就是离异家庭,指单亲或再婚家庭,请各位家长就这两方面结合你所知道的事例谈谈你见到的家庭环境不良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孩子的不良表现。
☆家长一:我看到的是一个我邻居的孩子,他父母离婚了,他跟着他妈妈过,孩子是很聪明,可是就是不爱说话,他妈妈经常被老师请到学校,孩子还经常撒谎,我觉得这么聪明的一个孩子发展到这样,跟他父母的离异有关.
☆家长二:我谈谈我自己的情况吧,我记得我和我爱人以前经常吵架,现在回想起来,夫妻吵架对孩子特别不好,孩子显得很害怕.
△刚才两位家长的发言很有代表性,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对儿童造成如下的不良影响:
●1.孩子会由于父母之间的冲突产生焦虑,从而缺乏安全感,充满恐惧感。当父母吵架时,孩子会感到不安和内疚。孩子无法在父母发动的内战中保持中立,他们或者站在父亲一边,或者站在母亲一边,后果对他们的性格发展有害。在学习上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讲自己的亲身体验,夫妻吵架时所看到的孩子眼中流露出的恐惧的眼神)●2.离婚和再婚,会使孩子形成妒忌的心理。离过婚的父母的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另一种妒忌。当双亲中的一位离开了家庭,孩子会觉得没有安全感,他们会这样推理:“如果父母中的一个可以抛弃我,那么另一个也可以”。他们会关注父母的一举一动,确保父亲或母亲没有和另一个成年人发展出感情。他们让父亲或母亲的约会变得困难,当他或她打电话时,他们会大发脾气,当有约会时,他们会尽可能地让人讨厌。他们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就是和另一个陌生的成年人分享自己的父亲或母亲。
●3.国内有学者认为:“离异给子女造成的伤害仅次于死亡。”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小就生活在气氛紧张的“缺陷家庭”中的孩子,智商一般比较低,而且存在不少心理问题。因为父母离异,越来越多的孩子变得消沉、孤僻、萎靡不振,有的孩子甚至出现性格抑郁、脾气暴躁,有攻击性倾向。还有的孩子因为缺少父爱母爱,感受不到温暖和快乐,产生轻生厌世的想法。据调查,不少青少年罪犯就来自这种家庭。所以,离异父母要做好孩子的工作,做到提前预防。
△案例:一个叫刘玉的女孩,7岁是父母离异,都不抚养孩子,各自重新结婚,孩子和姥姥一起生活了5年,孩子非常孤僻,在班里朋友极少,不愿意与人交往,12岁时,孩子患恶性肝癌,于2006年春节离开了人世.案例分析:从以上案例来分析,女孩之所以性格孤僻,最后患绝症离开人世,跟父母的离异有密切关系.△总之,随着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的出现,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父母离婚,最大的受害者是孩子。
△家长朋友们,刚才我们一起探讨了1—2年级儿童对和谐的家庭环境的需求和不和谐家庭环境对孩子的不良影响,那么,面对需要呵护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下面我们分组进行探讨第三个问题。
●如何建立良好的夫妻、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发放表格(请家长在表格中填上自己的做法或你认为应该做到的意见)●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1. 2. 3.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1. 2. 3.
(10分钟后,家长交流自己自己填写的有关内容)
△从各位家长的意见中我们得到了比较一致的答案,那就是良好的家庭环境除了基本的物质基础外,还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1.家庭中具备良好的夫妻关系以及其他亲属关系,例如父母与孩子的爷爷、奶奶等具有良好的家庭关系。
2.家长对孩子的爱护是建立在对孩子尊重的基础上的。(虽然这个孩子还处于低年级阶段。)
3.家长能够经常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
4.当家长与孩子出现意见分歧时,家长能够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用家长的威严解决问题,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5.孩子每天的生活、学习是快乐的,他会主动和我们交流。
△家长朋友们,我们对家已经再熟悉不过了,但是随着我们可爱的孩子的成长,我们必须不断地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用爱心精心去营造这个家,这个温暖的家,给孩子一个幸福温暖的港湾,△最后一个话题也就是一个相对让人感到沉重的话题: ●单亲父母应如何处理和对方及子女的关系
△请大家翻到教材P127,给大家十分钟时间,阅读P130-144(10分钟后)
△下面我们每个家长在看完书后,说一句话,可以是向单亲父母的一句话,也可以是向单亲家庭孩子的一句话。
☆家长一:我对即将离婚的父母说一句:为了孩子,要慎重考虑. ☆家长二:我对单亲的孩子说一句:孩子,你要学着坚强. ☆其他家长发言略
△家长朋友们,我们的交流即将结束,今天我们主要对“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这个话题进行了探讨,家,对我们来说,代表着爱心和责任,对孩子来说就代表着快乐和幸福,对于我们和孩子来说,就代表着相互间流畅的交流与沟通。
●朋友们,假如你已经在经营着你温暖的家,请珍惜你拥有的一切,送给孩子一份宝贵的财富;假如你曾经或者正在被一些问题困惑,那么,为了我们可爱的孩子,请你勇敢面对,快乐生活,解决好你生活中的不愉快,满怀沉甸甸的爱与责任,和孩子共同走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
最后,我有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只有孩子是快乐的,我们才是幸福的!谢谢大家。●板书设计
见教案中有关投影内容
六、作业:
1.夫妻在周末共同陪伴孩子到虞河、张面河、市府广场游玩,回家后家长和孩子均写出心得体会。
2.和孩子在一起(可以找一个安静的环境),亲子都闭上眼睛,共同回顾孩子出生以来成长的点点滴滴,注意要只谈生活,不谈学习。
上交方式:
将以上两项作业发送Emall到邮箱:khsun2006 @163.com
七、教学资料:
1.文中有关环节参考了[美]海姆。G。吉诺特 著 张雪兰译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第七章。2.文中案例参考了《牵手两代>小学①第七讲
第四篇:《给孩子的汉字王国》小学五年级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给孩子的汉字王国》小学五年级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给孩子的汉字王国》小学五年级读后感篇1今年寒假,我阅读了《给孩子的汉字王国》这本书。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汉字的发展历程。
作者先用甲骨文和金文这一篇来简单的介绍了甲骨文与金文,让大家对它们有简单的认识,为以后的内容做了铺垫。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水与火这一篇章。这里为我们介绍了水、川、山、旦、华等字。作者现写出自己的猜测,再查寻相关资料,为我们写出准确的解释。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原”这个字。“原”字的基本意思是“源泉”。上面冒出了水顺着峭壁往下淌。我与作者一样都非常喜欢这个字,因为这个字给我一种自由的感觉。水是自由的,没有人约束它,它想去哪就去哪。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命的起始......这本书的作者是瑞典作家林西莉。作为一名瑞典人,对中国汉字的历史和发展如此的了解,在背后做出的努力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我们在学习上也有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那么我们在学习上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的!
《给孩子的汉字王国》小学五年级读后感篇2我读了《给孩子的汉字王国》这本书之后,我觉得中国的汉字是多么有趣的呀!这本书里边还讲了一些我们没学过的字体:甲骨文和金文。我还知道了我们现在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字都是从古代的形象字演变过来的,比如说:日、月。日这个汉子指的是太阳,最初它是一幅画。月这个字指的是月亮,最初它也是一幅画。甲骨文的用意就是,商王认为死去的灵魂祖先就在附近,所以商王就把字刻在骨头上,为的是问祖先最近有没有不好的事,有没有好事。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古代人把日字写成这样:一个圆圈中间一个点就是日。把月写成这样:一个半圆出头中间加一个点就是月字了。当发生水灾时,淤泥盖上了这些东西,所有的文物都被埋没了三千年。最近,人们不断的在发现龙骨。有一些农民,可能是因为自己不认识这些字,才把这些字磨的干干净净,以便更容易卖出去。有一次刘鹗到药店去为他的朋友王懿荣买药,看着把龙骨掏碎,他惊奇的发现这些龙骨上面居然有文字,等王懿荣的病好了,他俩就把药店里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人们这才开始发现了龙骨。
我读了这一本书,感觉到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我也认识了很多种字体,有楷书、行书、隶书、小篆、草书。我希望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买一本这样的书,自己回家读一读。
【《给孩子的汉字王国》小学五年级读后感】相关文章:
1.汉字王国读后感
2.《汉字王国》读后感
3.《汉字王国》读后感
4.汉字王国的故事
5.小学五年级遨游汉字王国作文
6.小学五年级关于遨游汉字王国作文
7.汉字王国被盗记小学五年级作文
8.遨游汉字王国的小学五年级作文
9.小学五年级遨游汉字王国作文500字
第五篇:家校合育,了解青春期的孩子讲稿
家校合育,了解青春期的孩子
青春期,孩子成长的一关键期。心理、生理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这也是很多家长有心无力的时期。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特殊的学校,有90%以上的学生来自民工家庭。单亲、留守儿童占有很高的比例。家长普遍文化水平低,为着生计在奋力打拼,他们知道孩子在慢慢长大,知道孩子的生理变化,可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也无法和孩子很好地进行交流沟通。
一、关注生理发展,直面形体变化
青春期是人生第二生长发育期,对于小学高年级女孩来说,最明显的特征是乳房的发育,在衣着单薄的夏天,很多女孩感觉很害羞、外套遮掩,走路弯腰,不见了朝气蓬勃的身影。
案例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营养的摄入、外界多元的环境,孩子们普遍比爸爸妈妈提前走近青春期。三年级的夏天,意外的发现个别女孩已开始长大,忙利用家长接孩子的时间把他们聚集在教室,和他们谈起了合理饮食,建议多吃当季果蔬,少吃反季节食品,控制零食,减少薯片、油炸等垃圾食品的食用。
五年级那年夏天,几个女孩把外套裹得严严的,脸蛋红扑扑,怎么劝都不肯解开扣子,单穿T恤。静下心,找到了问题所在。放学后,教室里留下了女孩,关上门窗,和她们谈起了青春期的年龄、特点、生理变化,聊起了美。打开电脑,给她们现场说起了内衣等的选择、T恤等单品的挑选。一星期后,发现几个女孩仍把外套捂紧。询问原因,有不知道怎么和妈妈说的,也有妈妈没时间购买。通过电话,我和她们的妈妈取得了联系,和她们聊起天气转暖吗,女儿的衣服情况,提醒妈妈及时给孩子购置新衣。放学时,又和她们的妈妈们偷偷研究起了过路女孩的衣着,研究合适的打扮。几经沟通,女孩们换上了宽松的T恤,大胆享受一份清凉。
二、关注心理变化,塑造健康人格
青春期的孩子关注着他人的想法,自尊心在一步步增强,关注着他人的想法,自尊心也在一步步增强。
案例2:一个男生神秘兮兮地和我说:“朱老师,告诉你一个秘密,不要告诉别人哦。”看着他的神情,我点头答应。原来,班上的学生小黄拿了100元钱,请班上女孩吃饭。这是一个妈妈残疾,家境困难的孩子,家里不可能给他这样一笔巨款,毫无疑问,这是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取走。在不了解事情缘由之前不能冲动处理,我提醒自己。“嘘,我什么都不知道。”看着我的反应,男孩调皮地走开了。随后我和孩子家长电话联系询问孩子零花钱的情况,不出所料,家长没有给过孩子零花钱。我和妈妈商定暂时没有声响,先收好家里的钱款,静观后续。
几天后的课间,在一学生桌肚里发现了零食,那孩子发现我看到后,赶紧撇清:“这不是我的,是小黄给我的。”很好的一个契机,我抓住机遇和学生说起礼物互赠,礼尚往来,以及不用爸妈的血汗钱随意送礼,不随遍收受他人礼品。也顺带让学生思考自己送出的礼物,送礼原因,资金来源以及收到的同学礼物、自己的回礼。几个孩子陷入了沉思。当事人小黄来到了我的办公室,主动和我承认私拿钱款的事。原因很单纯,因家境,男孩开始自卑,自认为同学们会瞧不起他,只有广送礼才能多交友。针对这,我和他谈起了男子汉的尊严、责任与成功。我清楚,对于这理由,说理显得很单薄,也不足以让孩子恢复自信,需要长期的关注与鼓励。送走孩子后,我把情况告诉了他妈妈,请她意识到儿子的变化,也请她让孩子在家尝试待客,也借着各种家事让孩子了解礼尚往来。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着一群六年级的孩子,随机进行着各种教育引领,深深体会到没有家长的合作,在孩子成长道路上能做的实在有限。真心希望能通过细节的关注,家校共育,助孩子健康成长。
青春期,孩子成长的一关键期。心理、生理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这也是很多家长有心无力的时期。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特殊的学校,有90%以上的学生来自民工家庭。单亲、留守儿童占有很高的比例。家长普遍文化水平低,为着生计在奋力打拼,他们知道孩子在慢慢长大,知道孩子的生理变化,可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也无法和孩子很好地进行交流沟通。
一、关注生理发展,直面形体变化
青春期是人生第二生长发育期,对于小学高年级女孩来说,最明显的特征是乳房的发育,在衣着单薄的夏天,很多女孩感觉很害羞、外套遮掩,走路弯腰,不见了朝气蓬勃的身影。
案例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营养的摄入、外界多元的环境,孩子们普遍比爸爸妈妈提前走近青春期。三年级的夏天,意外的发现个别女孩已开始长大,忙利用家长接孩子的时间把他们聚集在教室,和他们谈起了合理饮食,建议多吃当季果蔬,少吃反季节食品,控制零食,减少薯片、油炸等垃圾食品的食用。
七年级那年夏天,几个女孩把外套裹得严严的,脸蛋红扑扑,怎么劝都不肯解开扣子,单穿T恤。静下心,找到了问题所在。放学后,教室里留下了女孩,关上门窗,和她们谈起了青春期的年龄、特点、生理变化,聊起了美。打开电脑,给她们现场说起了内衣等的选择、T恤等单品的挑选。一星期后,发现几个女孩仍把外套捂紧。询问原因,有不知道怎么和妈妈说的,也有妈妈没时间购买。通过电话,我和她们的妈妈取得了联系,和她们聊起天气转暖吗,女儿的衣服情况,提醒妈妈及时给孩子购置新衣。放学时,又和她们的妈妈们偷偷研究起了过路女孩的衣着,研究合适的打扮。几经沟通,女孩们换上了宽松的T恤,大胆享受一份清凉。
二、关注心理变化,塑造健康人格
青春期的孩子关注着他人的想法,自尊心在一步步增强,关注着他人的想法,自尊心也在一步步增强。
案例2:一个男生神秘兮兮地和我说:“朱老师,告诉你一个秘密,不要告诉别人哦。”看着他的神情,我点头答应。原来,班上的学生小黄拿了100元钱,请班上女孩吃饭。这是一个妈妈残疾,家境困难的孩子,家里不可能给他这样一笔巨款,毫无疑问,这是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取走。在不了解事情缘由之前不能冲动处理,我提醒自己。“嘘,我什么都不知道。”看着我的反应,男孩调皮地走开了。随后我和孩子家长电话联系询问孩子零花钱的情况,不出所料,家长没有给过孩子零花钱。我和妈妈商定暂时没有声响,先收好家里的钱款,静观后续。
几天后的课间,在一学生桌肚里发现了零食,那孩子发现我看到后,赶紧撇清:“这不是我的,是小黄给我的。”很好的一个契机,我抓住机遇和学生说起礼物互赠,礼尚往来,以及不用爸妈的血汗钱随意送礼,不随遍收受他人礼品。也顺带让学生思考自己送出的礼物,送礼原因,资金来源以及收到的同学礼物、自己的回礼。几个孩子陷入了沉思。当事人小黄来到了我的办公室,主动和我承认私拿钱款的事。原因很单纯,因家境,男孩开始自卑,自认为同学们会瞧不起他,只有广送礼才能多交友。针对这,我和他谈起了男子汉的尊严、责任与成功。我清楚,对于这理由,说理显得很单薄,也不足以让孩子恢复自信,需要长期的关注与鼓励。送走孩子后,我把情况告诉了他妈妈,请她意识到儿子的变化,也请她让孩子在家尝试待客,也借着各种家事让孩子了解礼尚往来。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着一群七年级的孩子,随机进行着各种教育引领,深深体会到没有家长的合作,在孩子成长道路上能做的实在有限。真心希望能通过细节的关注,家校共育,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