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讲座讲稿(推荐5篇)

时间:2019-05-14 20:1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书法讲座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书法讲座讲稿》。

第一篇:书法讲座讲稿

书法讲座讲稿

首先感谢领导给我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感谢在座的各位方士同仁在百忙当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听我在这里胡扯,在此我向大家表示敬意(鞠躬)。

因为书法现在在大学里也被专门列为一门课程,内容较多,一句话两句话讲不完。如果大家有兴趣,在这里建议工会给我们有这方面爱好的人多提供方便,共同探讨、共同学习。

今天,我所讲有这样几个内容:一是什么是书法?二是我所认识到的如何欣赏书法?如果有时间的话我带了一幅字供大家欣赏。下面我就从书法的定义开始讲起。

什么是书法?我在辞海中查到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指毛笔字书写的方法,主要讲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分布(行次、章法)等方法。如执笔要指实掌虚,五指齐力;用笔要中锋铺毫;点画要圆满周到;结构要横直相安,意思呼应;分布要错综变化、疏密得宣、全章贯气等。以上是辞海中对书法的定义。(现在这个定义在学术界也基本被认可)

下面我就讲一讲我对上面这段话的浅显理解:为什么说这是中国传统的艺术之一,因为世界上把写字真正作为艺术上墙、研究,甚至让很多人一辈子都热衷称道的,只有中国书法。现在日本、韩国拿会写两个汉字引以为豪。音乐是艺术,书法也 1 是艺术,书法是无声、音乐是有声的。

书法单就定义上讲是指毛笔字书写的方法,大家知道毛笔是有弹性的,即可散开也可拢起。毛笔字与钢笔字有着相同的地方,即都是书写工具,在写字时都是通过线条来表达。不同的是,毛笔比钢笔在书写起来更为丰富。毛笔在写字时不仅靠线条变化来表示,而且还可在线条表达的同时加上精细(也就是书法上的提按)、飞白,使毛笔写的字更为丰富充实,驾驭起来的难度更大于钢笔字。正因为有这些特性,再加宣纸的特殊效应,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是越发显得神秘。

书法是书写的法则,主要讲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分布等方法。执笔要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这是前人在书写过程中所总结的一些要领。实际在书法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执笔方法,据说苏东坡写字时就用两手指捏着写,另外还有龙眼法等。本人认为您用哪种方法写都无所谓,只要自己写字时舒服能把字写好即可。就执笔方法来说,我还是认为撅、押、钩、格、抵比较合理,因为在坐着或站着时这五字执笔法能让笔形成一种合力,达到五指齐力。但你要往地下写就不同了,抓笔比较合适。

书法在用笔过程中讲究使用中锋,中锋铺毫,用中锋的目的是使所写的笔划两边齐整,有序可挖,提按自如,不致于笔划写出来一边齐一边不齐,一边可挖,一边失控。笔划应追求点划要圆满周到,结构要横直(竖)相安,意思呼应,分布(行 2 次、章法)要错综变化,疏密得宣,全章贯气,这部分内容太多如有时间大家共同探讨。

下面我想如何欣赏书法作品谈点个人看法。纵观汉字的演变从古仓颉接绳为字开始,大致经历刻划符号(以刀提笔)、甲骨文、大小篆(大篆商后战国前、小篆始于秦统一后,统一文字、度量衡,最著名的是李斯篆,现存岱庙)楷书等过程。但就书体也就是用笔写汉字。真草隶篆,这个顺序有点颠倒,应篆在前,真是楷,草(指草书、行书),隶就是以汉隶为代表,篆指大小篆,行书、草书的形成年代比较接近,应该是在东晋左右。有人说只有写好楷书才能写好行、草书的说法,我认为是错误的。因为从书法发展史上看,行、草书均早于楷书,如果按这种说法讲,前人就不会写字了。

现在人们常用的书体真草隶篆草书(包括行书),下面我着重讲讲我对楷书、行书、草书的书写认识。(隶和篆以后再讨论)

楷书的欣赏开始于晋,大家知道汉字的字型是方块字,字型或正方、偏方或长方,无论或正或偏或长落到纸面上都存在一个平衡问题,而汉字大多都是不对称。即使有对称的如一、二、三、中、里,通过您的书写也不能让它左右分毫不差,如果是那样这字会让您写的太呆板了。在这里追求3个什么东西呢?实际上追求的是不对称的平衡,追求的变化,这也是中国字完美的所在。毛篆字讲究的就是这种不对称的平衡,那么这种平衡在归结到每个汉字里就要通过篆划的粗细,结构的疏密 3 来表现。如:一般来说,一个字篆划少的一侧,应写重一些,多的则轻,也就是书法上疏可走马、密不通风,以求达到平衡。同时还讲究变化,避双、参差、互让、倚正(造势破势)承接、仰俯、相背、相向、紧守中宫、开合(稍展开)。避双就是在一个字中甚至在相近的一两个字之间,出现同一种笔划时,书写时应该两个笔划有所区别,如双立人、三等;参差:如林、被、多等。互让:辅、般、素等;倚正(造势破势)我、字、戈、钩、呼,通过笔划压过来;承接:如前一篆划和后一篆划的互让。心字的点、两横的第一横的收笔和第二横的起笔,仰俯:如三 相背:)(相向:();

紧守中宫:就是中间紧凑,外面稍放,特别是符合字,如“潍、趣、辅、势”等;开合:外面笔划稍方,在这里强调一下:

放的要适度,过了就太夸张。内笔划收敛,同上面前的紧守中宫。

以上是楷书中的一些讲究,但不是绝对的,什么规矩都是人创造出的被多数人认可,认可的就成了规矩,成了法则。这也或许是我们临习前人字帖的原因吧。在座的都是法官,最熟悉的就是法律,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最懂的如何应用规避法律,你不懂法也就不知为何规避如何应用,只有熟通法律才能 4 游刃有余,书法也是如此。

但在我们脑子里应该有前人的规矩,仅是一拐杖、一拐杖,最终我们还要从中走出来,成为“我”,真正的我。否则人们对你的评价仅仅局限于他像××× ×××。引用前人的一句话:“有法媚俗,无法 有法至极则无法”这里的法是指法则、方法,甚至包括习惯。

实际上大家在笔划结构布局上掌握了一定程度后,练习书法就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了,它有时像儿时摆积木,有使又觉得笔划与笔划之间,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在怄气逗趣。

行书的欣赏,行书与草书基本相同时,同隶书出现时候差不多,隶书起于汉,那么什么是行书?据刘熙载所著《艺概》中讲: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立就是站立,行即是走,草如走,这走字在古言上应该上应该是跑的意思。实际上行书就是简化字的交 过程,形成的一种主体。一般说来行书和草书是能表达人的情感的一种书体。被书法节评为:一二三帖都出于行书。一就是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二是唐代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三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寒食帖》。

王羲之《兰亭序》是他们几个文人相约在兰亭这个地方的一条小溪喝酒,他们把酒杯放在小溪里,让它随水漂流,流到谁旁边谁喝,这样王羲之喝了不少,在酒至半酣时写的兰亭序。写完又喝至醉,第二天看到自己写的文章感到很好,又重复写了许多遍,结果都没有这篇好。所以他一直视这篇兰亭序为传 5 家宝。传其第7代孙子智永,他为了兰亭出家做了和尚,天天在阁楼上临习兰亭。经历30年,后至唐朝,李世民非常喜欢王羲之的兰亭序,经过千方百计把他弄到了手,以至于到死,带入到坟墓中。现在留下的有定武本兰亭序,神龙本兰亭,都是复制的。是李世民得到兰亭序后让其大臣临习的。真迹则被李世民带入坟墓。李世民聪明一世,这件事做的留下了一些遗憾,兰亭序一直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被称为第二行书的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颜真卿唐朝人,在安史之乱时颜真卿是平原太守,在史思明攻打颜真卿镇守的城池时,久攻不下,后来抓住了颜真卿的侄子。将其杀害把他首季送给颜真卿。颜真卿看到自己侄子被杀,心里悲痛万分,在这种情况下写的《祭侄文稿》。宋代书法家米芾是一个非常狂妄的人,他曾称颜真卿和柳公权写的楷书是丑陋之袒,但对颜真卿写的《祭侄文稿》倍加推崇,称其为天下第二行书。由此给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确定了位臵。这件作品现在好象在北京故宫。被称为第三行书的是苏东坡的《寒食帖》这件作品现存于台湾故宫。

那么行书讲究什么呢?讲究的贯气,称为行气,重点不是在每一个字,竖称为行,横称为列,每行不管是1或5行,第一行是1,第二行也是1,第1行是S,第2行也是S型。但第1行和第2行相同位臵横行的列,气是不通的,拿王羲之兰亭为例。

草书: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等等。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划连绵。章草起于西汉,盛于东汉,字体具有隶书形式,字字区分,不相纠连,今草起于东汉末,风格多样,王羲之,王献之都擅长今草,也是我们比较常见的草书。狂草也称大草,笔意奔放,体势连绵,许多字都是一笔而成,如唐朝张旭、怀素,如今毛泽东草书习的就是怀素的狂草。

草书不但讲究行书行气、流畅,更有甚者。他更讲究整篇布局,计白当黑。计白当黑这是书画界一个专有名词,就是说,无论你画画、写字,在一张纸上不光把黑的作为画面,留出来的白的也应看成是一幅画面。就草书的每个字来讲,更看重体势,比如说,知去分长短。

当今有许多书法家将古今各书法家中的结体各取其特点变成自己之风格,这种书体常被称为“破草”。

草书比较难写,大家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随着书法知识的不断积累,会慢慢的掌握一二。

总之,楷书追求侧重个体字的平衡,行书追求侧重行气,草书侧重追求整篇。

讲完了,再次谢谢大家在百忙中听我胡扯,等我下台后愿意接受同志们的弹劾,谢谢。

第二篇:书法讲稿

书法讲座讲稿

一、书法对成人的好处

(一)冶心练气书法是一种陶冶心灵,练气养气的柔性运动,对于体能和心智的锻炼都有帮助。不仅能修心养性,改变气质,更得以从静中稳定血压,使得身心清爽愉快。

(二)肯定自我以适当有效的方法学习书法,自能在极短时间内培养创作、书写作品的能力,适时显露才华获得成就感,对事业和人生都有绝对的帮助。

(三)忙闲兼宜练习书法易于调配时间,在忙闲中取得平衡,是一种“闲人的忙事,忙人的闲事”。工作的人,在忙余提笔挥毫,自能悠游其间,获得心灵的调剂;而较有闲暇的人,若能提笔练字,必能由于练习书法而充实生活。

(四)增广文学素养练写书法必需了解许多古典文籍和诗词,增长文学的素养,并因选用有益自身及社会教化的文字内容,而能促成良性的社会教育。

(五)调剂情绪挥毫是抒发个人情绪的良方,心情好时乐在其中,心情低潮时大笔一挥,自能去忧解闷。

二、练习书法的五大关键

中国有一句俗语,字如其人,可见写的一手好字是多么关键。但是书法入门易,书法成家难。可喻为画神画鬼易,画人画手难。最常见常用的,谁都会,但做好又最难,关键是:标准大家都熟悉,但又没有刚性的、具体的,不像自然科学和体育比赛。那么有一个学好书法的正确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一)对书法艺术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一是读一点书法史论、书法欣赏、书法学术文章(如大中院校的书法教材、书法史、《书法》等杂志报刊中的一些文章)。二是尽可能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书展、笔会、座谈研讨会。通过理性和感性的交流,增加知识,提高兴趣,明确学习书法的目的计划。

(二)选一本自己喜欢的碑帖坚持不懈的练习,力求掌握。选什么样的帖、学什么样的体。各人兴趣爱好不同。一是首先要了解有哪些书体和字体;二是自己选帖的标准要明确;三是选了最好不要轻易变。选帖注意:一是取法乎上;二是学之好乐之的关系;三是开始易专不易杂。临帖应三多“多看、多练、多比较”,读帖非常重要,不是光读内容,重要的一是整个帖字的风格,意境;二是字结构章法的特点;三是用笔、用墨的规律。多练。写字是一个技能性的训练,特别是对笔驾驭的能力,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掌握各种基本笔法(中锋、侧锋、逆锋、藏锋、提按、一波三折等基本功)。多比较、多交流。学帖形式多(摹、临、意临)通过把自己写的和帖反复比较,发扬成绩强信心、寻找差异找不足、提高兴趣防寂寞坚持不懈出成果。多交流,可及时发现存着的不足,互相取长补短,不但激发决心,而且共同进步。

(三)主动参加书协组织社会组织的各种书展、笔会活动,积极为社会群众服务、如书写对联、单位板报、通知,喜庆活动、文化下乡、到社区、增添学习机会,感受书艺氛围,激发学术热情,制订积极进去、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立志者、立长志”防止一暴十寒。

(四)写字的基本姿势:指实、拳虚、掌坚、腕平、肘起、笔直、翼开、头端、身正、足安。

(五)练习书法简言:一是“三家”以守一家、临百家、创自家。这是书法家的必经道路。二是“三法”以“笔法、墨法和章法”这是书法基本方法。三是“三忌”以“不临帖、常换帖、死临帖”这是临帖要义。四是“三多”以多看、多练、多比较交流。这是书法临帖要诀。五是“三不”既不急、不躁、不急于求成。这是书法的基本要求。

三、书画与题跋

《说文解字注》:“题者,标其前;跋者,系其后也。”题跋即题写在书籍、字画、碑帖上,以品评、鉴赏、考证、记事为主的文字。宋代以来这类文字形成了一种专门的文体题跋,又称题款,是书画创作和鉴赏的一个专用名词。在一般情况下,题款专门用于创作,而题跋则专门用于鉴赏。在五代之前,书画上的款跋或没有,或简单,尤其是画上,很难见到款跋。在王维、苏东坡等人之后,文人画兴起,并逐渐成为主流之后,诗词题跋才大行其道,成为作品的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发展到了极致,会在书画的幅面上,一题再题,甚至呈喧宾夺主之势。东坡曾有轶事:为人作手卷而留空白于后,人问之,答曰:为五百年后览此卷者留有题跋的余地也。自信之情溢于言表。从中也可看到那时题跋的重要了。

(一)好的题跋可以是很多种形态,以我的感觉归纳一下: 1.可以顺正文而题

将正文中的话题,进一步阐释,或指明出处,或发挥见解,或补充摘要,使得正文更加丰满,使得画面更为充实。

2.可以逆正文而题

使正文的轻松欢快突然沉静下来,像一个孩子喧闹之后,忽然寂静;也可是正文中的沉重忽然轻松起来,也像一位老人,偶露顽童之态,开明而愉悦.3.可以将主题内容进一步深化

挖掘或引申,使得整幅作品像一场电影,曲终人散,令人坐而不动,回味无穷,遐思不已。

4.或辅佐正文内容,或补充画面。

好的题跋,像一条领带,最后系上,有了它,才完整,才有精神。这需要经营,好的西装,在设计和裁制时,就已经为这条领带留出了物理和精神位臵,等待它的出现。好的题跋,也可以是正文的一个添加或补充部分,像一枚胸针或是徽章,要得其所,决不能让人觉得它多余,觉得他来的不是地方、不是时候。

5.好的题跋,可以当做正文来处理。

比如拓片上的题跋,本身就是一幅完整的作品。甚至可以喧宾夺主,大行其事,我们看到那些历代名家名作,尤其是手卷和册页,会有那么多精彩的题跋和印章,如今看来,都已是那幅作品的一部分。《兰亭序》岳飞的《书跋》白蕉的《兰题杂存》,都已是单飞多年的独立的文章。有的书法作品,正文只一两字,题跋却是满幅,有的绘画,只有一两笔竹叶兰草,满纸的诗词题跋,这我们都是早已司空见惯的了,这在扬州八怪的作品里,多有出现,郑板桥的竹子,有的画面会六分半体的的题跋文字穿插在竹竿之间,直接作竹叶来用,有的画家,会在画面的屏风或是“画中画”上题跋,浑然一体。

6.从内容上来说,好的题跋,是一位书画家的一块重要阵地。过去的大家,都会充分利用这块宝地,来深一步展现自己的驾驭能力和挥之不尽的情怀。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石涛的《画语录》,金农的《种竹记》,恽寿平的《南田画跋》,黄宾虹的《虹庐画谭》等等,这些很有名的精髓之作,都是辑自他们的书画作品,正是这些题跋,发乎书画作品,而又深刻地总结了他们自己的书画理论与艺术思想,我们不可想象,没有这些题跋的那些大家会是啥样子。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巨匠齐白石。

白石题书题画,更是成就了他的宗师位臵,他有《借山吟馆诗草》和《白石诗草》等多部诗集行世,其中的大多数,是题画诗。他的题跋尤为高妙,可以将自己的一幅小画题成不朽:一幅螃蟹,他题曰:“看君到几时”,自己的一幅小虾,题曰:“家乡老屋后,溪中多得是”,这样的题跋,引人入胜,随他到了多年以前,到了千里之外,那份热爱生活的淳朴,那份精微的人生关注,都会在扑面而来的气息中,使人陶醉,让人动心。

(二)题跋的内容,可长可短,可怒可笑,可松可紧,可甜可辣,其实,是可以和书画内容一样,不必拘泥于一定之归的,可以因人而异,可以畅叙心怀。可以与主题有关,可以与主题无关,可以有事多说,可以无事散会,贵在真情实意,贵在随情适意。这是我的主张,仅供大家参考。

7.题跋的位臵经营

这是个关乎作品好坏成败的问题。我的主张,应是已觉得看着舒服为准,古人的题跋,多是危襟正坐,占据正文的位臵;现代的诸家,已经是活分得很,他们早已像围棋高手一样,充分占据边边角角的位臵,起到了进可攻退可守的控局效果。

总的原则是要使这幅书画作品,给人以舒服的美感。可以超乎想象之外,但一定要合乎情理之中。

注意:

(1)与主体内容的“聚散”(2)与主体内容的“对比”(3)与主体内容的“呼应”(4)与主体内容的“揖让”(5)画面的“平衡”(6)制造矛盾,解决矛盾

(7)可以是雪中送炭(救补),也可以是锦上添花(增益)题跋可以在边角上,起到秤砣的作用,平衡画面;也可是在正文后面尾随,像当年八路军后面的民兵和百姓运粮队,让人看到了,振奋而鼓舞;

有的书画家,会将提拔穿插在正文内容中间,或在大字的缝隙里,或在木石的画面上,都无不可。

经营位臵,可以求稳,可以求险,可以求新,可以求奇,只要看着舒服、不悖常理,都是好的题跋。

一幅好的书画作品,它给人的东西,诸如艺术感受,思维刺激,情怀的抒发,情感的共鸣,都可以是无限的。这就需要题跋来帮助完成。

题跋是心事,是心声,是必须说的话,是临别的赠言,是机场上的拥抱和握手,是一封言情说理的信件,是一个回望的眼神和微笑。

我们应该值得在这方面下一番功夫。

我们看到的过去的大师们,王羲之、苏东坡、董其昌、石涛、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等等,他们的艺术主张和大师地位的确立,与其书画的题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书法技法讲义 第一章:笔 法

笔法,简言之就是用笔写字的方法,扼要制胜的技巧,力求通过恰当的方法而表现出理想的艺术效果的方法.初学者往往凭着写钢笔宇的经验来写毛笔字,用笔直来直去,不讲究轻重、缓急、藏锋、露锋,写出来的字就像木棒搭起来的,这就是不懂得用笔的结果。可见笔法是书法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

第一节:起笔 行笔 收笔

起笔、行笔收笔是指书写一种点画笔锋运动的全过程,写任何一种点画都要经过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所谓逆人、涩行、紧收便是这三种用笔方法的要诀。起笔要逆人,即逆锋起笔,欲右先左,欲下先上。即使写露锋起笔的点画,也应该凌空取逆势落笔。像跳远欲进先退,像拳击欲伸先缩,这样用笔格外有力。书法最忌顺笔平拖,直来直去。行笔要涩行。所谓涩行即是书写者人为地制造一种阻碍笔锋运行的力量,同时又克服这种力量而前行。古人把这种笔法形象地比喻为屋漏痕。如果锋浮纸面,信笔而过,则墨不入纸,点画流滑无力。收笔要紧收,即回锋紧裹收笔,也就是指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收笔方法。写竖画时笔到尽处,将笔锋向上回缩收笔;写横画时,往右行笔,写到尽处,应将笔锋向左回收。这样笔画含蓄、浑厚有力。

第二节:提笔 按笔

提笔与按笔相对而言,指在垂直方向由下向上用笔的动作。提笔写出来的点画线条比较细匀。提按是笔锋在垂直方向作上下运动。书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提按变化的过程,笔锋在纸上运行时,一直是提与按快速度的交递进行着,用笔提中有按,按中有提,才提便按,才按便提。再加上轻重缓急的丰富变化,这样写出来的点画才具有了生命的活力,而产生出活生生的形象,神采与韵味。刘熙载《艺概。书概》说: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这里指出在运笔过程中提按的连续性和必要性。又说:提按尤当于起笔处,提提尤当于止笔处。这是说,在起笔处其按表现得更为明显,在止笔处其提尤易辨识。又云:书家于提按两字,有相合而无相离。故用笔重处正须飞提,用笔轻处正须实按,始能免堕飘二病。这是对提按表现技巧和轻重表现效果的辩证认识,即太重则滞,太轻则飘、滑、薄、弱,所以才要求做到运笔重处正须飞提,运笔轻处正须实按,亦即按中有提、提中有按的对立而统一的原则,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所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也是说按中要有提,才能使点画不至于僵、滞。在具体的书写实践中,提与按这两种技巧相较,其按较易于掌握,难在提上。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又说:作书须提得笔起,不可信笔,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处处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今人只是笔作主,未尝运笔。这里说的正是提按的要领,即必须运通身之力于腕部,以强腕运其笔,方能随心所欲,产生其干变万化,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所谓今人只是笔作主,未尝运笔正是指未能做到提得笔起,以至于为笔所累,这正是不能达到挥洒自如、为所欲为的原因。第三节:转笔 折笔

转笔,不是转动笔管,而是指笔锋作旋转运动。在起笔、行笔、收笔的转折处,笔不停驻,用力均匀,顺势转锋,写出没有方折棱角的点画。折笔,同转锋的运动形式差不多,只是在起、行、收的转折处,要顿笔折锋,写出方整刚劲,锋芒棱角的点画。转笔、折笔是改变笔锋运行方向的两种旋转运动形式。转以成圆,折以成方,转锋成圆笔,折锋成方笔。圆笔点画不露棱角;方笔点画方正,棱角分明。方笔属于外拓,其基本要领是竖画横下,横画竖下,起笔欲陡峻,行笔欲充实,驻笔欲峭拔。且一定要做到逆人平出,回锋应力足、气满,才能使线条浑厚、沉着;圆笔关键在于起笔时,亦即绞锋人纸着力,行笔中含,收笔宜急不宜缓。方笔与圆笔的主要区别在于:方笔宜顿而善翻,圆笔宜提而必绞。在实际操作中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互为因果,互为补充,或起笔方而行笔圆,或外方而内圆,或笔方而字圆,或字方而笔圆,或体方而局圆,其实远不止这些,姜夔《续书谱》说得好:方者参之以圆,圆者应之以方,斯为妙矣。用笔须有转折之妙。点画当以方圆兼备为佳。

第四节:中锋 侧锋

中锋,从来论书者,皆主张笔笔中锋,究其根本,所谓中锋,就是在行笔过程中,正如蔡邕《九势》所说: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从篆、隶、楷、行、草各体书法以及历史上各个书家的表现技巧来看,确以运用中锋为主,特别是篆书全用中锋。因此,中锋运笔,可以说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基础笔法。在具体实践中,不论提、按、起、倒、转折,令笔锋常在点画中行,亦即中锋运笔,这固然是好的。但是在实际的创作中,其作品中呈现出的形、神、意趣、情采,都是靠灵活多变、非常自然的运笔体现出来的。因此,实际上笔锋是不可能永远一成不变地保持在笔画的正中间轨道上的,书者只是凭感觉有意无意地控制着这支笔,令其基本上保持着中锋行笔,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常”,笔笔中锋的真正含义。所以任何事物,都不可机械认识和理解,只有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才可能有正确的运用。常言:正以立骨,偏以取姿,随心所欲,千变万化,方为正旨。因此,对那种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且笔曲折处亦无偏侧的说法,劝君不必极究。中锋运笔所产生的效果是:点画或浑凝圆劲,具有立体感,或秀逸含蓄,耐人寻味。古人所谓似锥画沙即是对些形象的比喻。侧锋,亦称偏锋指行笔时,笔锋斜出的笔势,即笔锋偏在点画一侧,或由侧而归中,或由中而转侧,或一侧到底,写出来的点画跌宕多姿,富有变化。行草作品中常见这种笔法。若掌握不好则会出现力薄、气弱,缺乏含蓄的病态。中锋、侧锋是互相依赖而并存的两种基本笔法,没有侧锋,也就无所谓中锋。但历来多强调中锋,力避侧锋,甚至要求笔笔中锋,并把侧锋看成败笔。可是在实际用笔过程中,往往难于达到这样的要求。特别是行笔速度较快的行草书更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再从书写效果来看,观历代书法各家墨迹,其耐人寻味者往住正是于中锋、侧锋的对比运用.因而我们觉得过份强调中锋面完全排斥侧锋,未免失于偏颇.商承柞教授也认为强调中锋这禁区,应予打破。

第四节:藏锋 露锋 藏锋,就是写出的点酉,藏头护尾,不露锋芒,笔锋包藏在点画之中,即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笔正则锋藏。藏锋用锋须注意笔管要正。藏锋以包其气,给人以含蓄、遒劲,精神内含的感觉.露锋.是描写出的点画笔锋外露,如撇、捺、钩、提的收笔处均屑露锋.行草中点画之间的字或行间的起承往往要运用露蜂来显示.书法创作,尤其在忘情状态下的纵横驰骋,无拘无束的任意挥洒中,为使作品气韵气动、自然连贯,作为一个有修养的书家,他的注意力自然地、更多地集中在整个作品的情调和意境的表现上,不斤斤计较技巧上的中、侧、藏、露、虚,实,因此才在作品中呈现出字里行间,承上启下左呼右应,顾盼有情的自然超逸,优雅动人的情采和神韵.姜夔《续书谱》说:不欲多露锋芒,露则意不持重,不欲深藏圭角(玉器的楞角).藏则体不精神.说明露锋、藏锋要用得得法,该藏则藏,诙露则露,藏得巧妙.露得恰当,这样写出来的字就圆转刚劲,饱满生神.

第五节:疾笔 迟笔

疾与迟,是形成不同风格和产生节奏、韵律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实际运用中,二者不可偏废。落笔迟重取其妍美,急速方能流畅、遒劲,所以运笔的迟与速,须作有机配合,方能获得理想的效果。若一味迟重,则失却神气,一味急速,则失却形势,王羲之《书论》说: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仍下笔不用急,故须迟,何也? 笔是将军,故须迟重.心欲急不宜迟,何也? 心是箭锋,惰不欲迟,迟则中物不入。又说:每书欲十迟五急。清宋曹《书法约言》说:迟则生妍而姿态毋媚.逮则生骨而筋络勿牵.能逮而遒,故以取神,应迟不迟,反觉失势。一般来说,学书之韧,运笔宜迟,待熟练后,应逐渐加快运笔,基本功主要用在急与重上,只有这样才能急不飘,重不轻,以至达到旷心所欲,运用自如的境地。为了更好地理解疾与迟,我们还须引入疾涩淹留,从不同的视角加深对疾与迟的认识。疾涩:疾不等于急,快速行笔并非疾运从疾风吹劲草我们当可以加探理解.即在起伏行笔当中要做到急而有力亦即以沉劲之力送出。涩指涩势.是说笔毫行处墨要留得住,又非停滞不前,行笔既急既劲且沉,一个涩字则是核心,一个涩字则是疾的根本。前人用如撑上水船,用尽力气,仍在逆处来喻比甚觉恰当.刘熙载《艺概。书概》中也有与此大致相同的说法,他说:用笔者皆习闻涩笔之说,然每不知如何得涩.惟逆力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与之争,斯不期涩面自涩矣。汉蔡邕《九势》说的更为具体:疾势出于啄礴(见永字八法之中)涩势在于紧驶战行之法。蔡邕可谓真知疾涩运笔之法者,其永字八种点画中,其啄叫疾不能峻,其耀叫疾而不能利,其努叫疾运不能峻挺劲健。疾涩,诚运笔之重要法则,非运通身之力于毫端者不可达此.运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正是疾与涩的产儿.疾涩的表现大旨在遒,在重,逆则紧,逆则劲,尤在精稳沉着.包世臣《艺舟双揖》云:万毫齐力故能峻,五指齐力故能涩。此中尚可参得疾涩之法,施于点画,则棱侧紧峭,如摧锋罐石,斩钉截铁.施之于字书之间,则风格峻媚.行草书尤重此法,其断续顾盼,转折分明。淹留:《尔雅,释沽》云:淹.留久也。淹留,指行笔过程中要留得住,亦即步步为首,宋曹《书法约言》云,能遒不遒是谓淹留,能留不留,方能劲疾,也就是落笔沉劲,行笔含蓄之意.所谓疾势涩笔,草情隶韵,以劲利取势.以虚和取韵。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含刚劲于婀娜,其涩笔隶韵虚和婀娜,都是留得住笔的结果,其韵味自佳美.行笔之法,无非是行处留,留处行不滞不执,欲行不行.当散不散,与物凝碍,不得淹插(唐岱《绘事发徽》则结病生,此非淹留之意。欲留不留,则事直无韵,乏含蓄探稳之意).周星莲《临池管见》云:剩急不留,其病在滑,含蓄蕴藉,则意昧深长,耐人寻味.放纵则住住是一揽无余,无回味和遁寻的余地.所以,书当造乎自然,不可信笔亦不可太矜意.淹留劲疾总当恰意而行,过与不及皆是病.

第六节:铺毫 裹锋

铺毫:即指在运笔过程中笔毫平铺纸上,达到万毫齐力的效果.如此写出的点画具有雄豪奋发的美感.清包世臣《艺舟双揖》说:吴江吴育山子,其言日:吾子书专用笔尖直下,以墨裹锋,不假力于副毫,自以为藏锋内转,只形薄怯。凡下笔须使笔毫平铺纸上,乃四面圆足.此少温篆法,书家真秘密语也。包世臣主张笔毫平铺纸上是对的,但对裹锋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裹蜂,不假力副毫,自以为藏锋内转,只形薄怯。这种认识是有片面性的,实际上,裹锋是主副毫绞在一起,副毫仍在起作用,其薄怯因为力度不够造成的,并非是裹锋运笔所致,即如包世臣所说笔毫平铺纸上,力度不够,也同样会产生只形薄怯的效果.古今大家.都是善于运用裹锋和铺毫的能手,二者实不可偏废。裹锋:是与铺毫相对而言的一种运笔技巧,即在起笔时绞锋入纸(逆人),紧接着提笔运行,在行笔过程中,有的将毫铺开,此即铺毫,有的继续旋绞运行(此时笔在手中自然地随着需要转动),如此写出的点画具有沉凝浑劲的感觉.我见古人书,确有此法.清包世臣《艺舟双揖。与吴熙蓑书》说:河南(褚遂良)始于履险之处裹锋取致,下至徐、蘑益事用逆.用逆而笔驶则裹锋侧人,姿韵生动.又始闻以肥瘦浓枯,震耀心目.后世能者,多宗二家,东坡尤为上座,坡老书多烂漫,时时敛锋以凝散缓之气,裹锋之尚,自此而盛.实际上,襄锋正是铺笔的写法,起笔时绞锋人纸,其意在擒,瞬间积聚了巨大的力,方致纵笔运行时不弱不薄.因而无散缓之弊.至于包世臣主张用笔当平铺纸上,故以裹锋为救败之笔,得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北碑多方笔,故尚平铺,然铺笔则当用绞锋起笔,写行草尤当如此,细审古人名迹自知。

第七节:擒笔 纵笔

擒得定,纵得出,道得紧,拓得开。擒纵是清代道光年间书法家周星莲在总结吸收前人用笔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他在《墨池管见》中说:擒纵二字是书家要诀,有擒纵方有制.有生杀,用笔乃醒.醒则骨节通灵,自无僵卧纸上之病,在他看来,运笔有擒纵,才能做到有效地控制这管笔.写出富有节奏变化,通灵超脱.生动美妙的点画来,从而避免因简单地干拖直过所造成的点画僵、滞、呆、板的毛病.具体地说:擒纵,就是运笔时要收得住,放得开.其的含义,一是指点画的起笔处,猛力急刹.若凶鹰降兔,迅猛而力重,亦即凌空取势,倾全力于毫端,一蹴而就。其迹人木三分,无比沉劲,这也就是擒得定的意思。因此,于起笔处,又须做到藏锋逆人.周星莲《临池管见》说:逆则紧,逆则劲。其二,当理解为行笔过程中的擒收,此与内抵法相呼应,亦即在行笔过程中敛心紧指,节节收刹。其迹如锥画沙,紧而劲。其含义,一是指行笔过程中的意发和拓展;二是指全书写过程中的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纵情挥洒。此通于外拓法的表现,其迹如屋漏痕,松活洒脱.此全在良好的运腕.无擒则点面不实,不沉,不疑,不劲,散漫懈怠;无纵,则点画郁结,不能蓬松逸宕.少虚灵之神。周星莲《临池管见》说:字患乎散,尤莫病乎结,散则贯注不下.结则摆脱不开,其中所说的散即是不善擒所至,结即是不善纵所致。擒纵也是书法艺术表现技巧中一个对立统一的法则.擒与纵,互相对立,又相互包容,无擒不能纵,无纵也不能见出擒.所谓擒得定,纵得出,道得紧,拓得开,正是说明了擒中寓纵,纵中寓擒的辩证关系. 从起笔来说,擒以蓄其势蕴其力,为纵作准备,是纵的前提.这里擒中即包含着纵。其擒得定,即蓄积了欲发而来发的暴发力,一旦暴发力强而势壮,这就是沉雄奔放的纵的极致.所以说.只有擒得定才能纵得出。这里擒制约着纵.擒得定才能道得紧.这里擒得定是手段,道得紧是效果.没有擒得定的精湛技巧,就不可能产生道得紧的良好效果。又擒含收之意,纵含放之意.擒含缩之意,纵含伸之意.然而缩者伸之势,郁者畅之机,(周星莲《临池管见》大抵运笔要行处留,留处行,(朱和羹《临池心解》)其行处留,正是纵中有擒,其留处行.正是擒中有纵.所以,在实际的行笔过程中,往往是即擒即纵.即纵即擒,所谓磐控纵送之间丰姿跌宕,点画牵引之际波澜老成,说的正是微妙地运用擒纵所收到的美妙效果。其磐控纵送亦即擒纵之意。擒纵之间,自有分寸,过纵则瘟于荒率,过擒则失于拘滞。抽拔是擒纵的最高表现,功在以全身心运笔。此外还有推、拖、捻、拽、导、送等运笔法则,在这里暂不讲述了,只是捻拽觉得有必要先提出来谈谈。至于捻亦即说在运笔过程中捻动笔杆,这种动作,在纵情挥洒的过程中,尤其写行草,几乎是无时无刻不在微妙地运用,捻管的幅度,常常是很小的,因此在观看书家写字时,由于观赏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作品的效果上,其捻管的微妙动作就被粗忽略了,且尤其是激情下的挥运,手、笔的挥运动作迅速而多变,这挥洒其间的细小的捻管动作是实不易被人注意到的,因此,非亲授口传,是难以发见此法的具体实用和微妙功用的.怀素《自叙帖》中如折钗股的圆转表现,其转笔处不露痕迹,恰是捻管所致,所谓捻转这个技巧和效果的产生.正是在行笔过程中不断正反向捻转所致,并非只是在起笔处绞锋逆人.从上述各种用笔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用笔实际上是写字时使笔锋锥体在纸上作各种运动.如果从运动原理来分析,这种运动同自然界任何物体自由运动一样,不外乎旋转、平行运动、上下运动等基本形式。然而在实际书写中.同任何物体的复杂运动一样,这种孤立的基本运动很少出现,一般都是由两种或三种基本运动组合成的复合运动.正如沈尹默先生说的:线条要有粗细、浓淡、强弱种种不同,以一笔出之。这就给用笔训练带来一定的困难,因为初学者在进行练习时,各个用笔动作是孤立的,往往一按笔又忘了转折,一转折又忘了提笔.就像初学游泳,动手便忘了动脚,手足协调了,却又忘记了抬头换气.因此 初学用笔,可先孤立地简单单一的基本动作练习,然后将这些笔法运动结合起来.使笔法逐渐丰富.正是由于笔法运动的这种复杂性,才使点画线条姿态千变万化.王羲之《书沦》说: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蘸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若直笔急牵襄,此暂视似书,久味无力。这里所说迟急、曲直、藏出、起伏,虽则两两相对,却又相辅相成,交相为用.如果能将此笔正用、侧用、顺用、逆用、重用、轻用,虚用,实用,擒得定,纵得出,道得紧,拓得开。就能写出有力感、动感、情感的点画.

关干屋漏痕、锥划沙、印印泥、折股钗、虫蚀木:书法艺术实践中各种技巧的运用,都是为了表现点画,亦即线条中的美感:其所谓线条中的美感这个概念,诚然是具有丰富的内容的,诸如力感的表现,以及点画本身所含蕴的形象、势态、情采、神韵、气息等等,屋漏痕、锥划沙、印印泥、折钗股、虫蚀木就是前人从生活和自然中借证出来的几种形象化说法.沈尹默先生在《书法沦丛》中解释内擫法和外拓法时,曾对锥划抄、屋漏痕做了清晰的阐述,兹录如下,以增进大家的认识和理解,他说前人说右军书,用形象化的说法,就是如锥划沙,我们晓得右军是最反对笔毫在画中直过,直过就是毫无起伏地平拖着过去,因此,我们就应该对于一拓直下之拓字,有深切的理解,知道这个拓法.不是一滑即过.你想在乎平的沙面上,用锥尖去划一下,若果是轻轻地划过去,恐怕最后移动的沙子,当锥尖离开时,它就会重回小而浅的槽里,把它填满,还有什么笔迹可以形成? 当下懂时必然是要深入沙里一些,而且必须不断地微微动着划下去,使一画两旁线上的沙粒稳定下来,才有线条可以看出.这样的线条,两边是有进出的不平匀的,所以包世臣说书家名迹,点画往往不光而毛,这就说明前人所以用如锥划沙来形容行笔之妙.而大家都认为是恰当的,非以腕运笔,就不能成此妙用.他接着说;凡欲在纸上立定劲力者,都需经过这番苦练功夫.又说:但因过于内敛.就比较谨严些,也比较含蓄些,于自然物象之奇,显现得不够,遂发展为骨气探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搪.这都是说,写字要用尽气力,写到沉着刚劲入骨的程度,而骨气深稳,笔画才能和畅,于是不刚不柔,亦刚亦柔,丰富的变化才星现出来,可见舒和是高度的沉劲,萧散、疏澹是精能之至的结果. 如折钗股;钗本作叉,金属制成,古时女人用以插发譬.金钗弯曲,形容笔画转折处圆融有力而不露痕迹.朱和羹《临池心解》说:宇画轻接处,第一要轻捷,不着笔墨痕,如羚羊挂角.然便捷须精熟,转折须暗过,方知折钗股之妙.此中所说的暗过,即指笔画的转折处,只有提按的变化,不作折顿的处理的圈转直下所产生的圆融效果,这恰是折钗股的含义.如虫蚀木:也是对线条效果的形象化比喻,即是说:好像虫子蚀木所形成的那种有着粗细、深浅、曲折、虚实、隐藏的丰富而微妙的变化的点画效果.在这种自然形态的启发下,书家运用提按、轻重、缓急等表现技巧达到栩栩如生的表像,虫蚀木实不如百岁枯藤等更为自然、美妙和生动。

第三篇:讲座讲稿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专题讲座讲稿 仁沙中心小学校

熊彪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根据工作安排,今天我在这里进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专题讲座。我们都知道现在一年级开始就开设了科学课,说明科学课程的重要性。这次培训的其他学科没有要求和安排进行讲座和培训,唯独科学学科,从这个侧面也能反映出现在对科学学科的重视。2001年前,低年级独立开设科学课程,2001版课标颁布,1-2年级科学内容融入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2017版课标,回复1-2年级独立开设科学课。这是国际教育大趋势,也是中小幼衔接的一个考虑问题所在。

我对以前的《科学课程标准》没有看过,这一次我也是第一次接触《科学课程标准》,并且是最新版本,简短的几天学习领悟,我的解读是很有限的,还需要大家多看标准领悟学习。我回来也认真看了一下,课标里面有时候一个词够我想好一阵子,一句话也许会想一半天。课标应该说值得研究。那么我接到这个任务后,就在想这个讲座怎么讲才对我们上科学课有帮助,才能提高大家对科学课的真正认识和重视。今天我想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学习。第一部分:对科学教育的发展和当前发展趋势要了解,我觉得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当前为什么这样重视科学课程;第二部分:是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研制背景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课程标准》;第三部分:是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部分 科学教育的发展轨迹与趋势

一、科学教育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如下发展轨迹:

世界科学教育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素养。

第一阶段:二十世纪初-----六十年代初,特征:知识本位

这一时期受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影响很大,这时的科学教育等同于科学知识的教育,它关注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原理的传递;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授加实验演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观点是这一时期科学教育的最高理念。

第二阶段: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中期,特征:能力本位

二战以后,现代科学技术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呈现出两个重要现象:“知识激增”和“知识的陈旧率加快”。在这种背景下,科学方法在科学知识形成中的重要意义日益显现,人们意识到掌握生命力更持久、应用更广泛的科学方法比掌握各种具体知识更加重要。所以,到了20世纪六十年代科学教育的情况有了改变,对科学方法的重视日益凸现。这一时期,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成为新的科学教材编制方式。在教学方法上,则采取类似于科学家探究事物过程的发现法。“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成为科学教育中的新格言。

第三阶段:七十年代末-----现在,特征:人本位

二十年来,科学教育又出现了培养科学素养为科学教育最高宗旨的发展趋势。“科学素养”这一概念是一个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等为一体的复合概念。

这一概念的提出,一是基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其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高科技时代,科学素养已成为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二是缘于人类日益增长的征服自然的能力和欲望使环境日益恶化所敲响的警钟。科学是双刃剑,缺乏正确的科学价值,科技越发达,对自然的破坏越大,正如斧—锯—电锯对于森林的破坏。所以,科学不再是“无情无义”的了,给人感觉科学也是有感情的,你对他利用好,他就对你好;利用不好,也将产生严重后果。科学素养较之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人文色彩十分明显。仅重视知识、能力、方法的科学教育只是教育的一半,教育的新格言“还教育的另一半”,为世纪之交的科学教育开辟了新的视野。

二、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

1、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以学生的已知和需知为基础,鼓励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兴趣和需要中选择学习主题,并帮助学生确定他们建构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创新,以便科学处理各种信息和实验数据,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自己解决问题。

2、强调手、脑结合。要想形成自己的科学认识,不仅要动脑思考,也要积极动手操作实践。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有体验,有了体验才能产生感悟,最后才会取得对各种现象的正确的认识。

3、进行“真实”问题的学习。以自然现象或社会生活的有关科技问题为学习主题,让学生在尝试解决这些“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技能和态度。

4、采用“探究法教学”。通过设置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环境,并提供充分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从提出问题出发,通过设计实验,系统观察、搜集、分析、解释信息,做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过程,进行学习。小组学习方式是常用的有效途径。

5、重视交流技能的培养。学生要想在探究活动中学好科学,就必须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学会分享小组其他成员的观点,知道如何向大家报告自己的探究结果。要让学生学会使用正确的科学用语,能与他人自由交谈,进行口头汇报,撰写书面报告等。

6、实施写实性评价。对以探究学习为主的科学教育来说,评价不能只关心结果,只依赖考试,更要关心过程,要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记录的分析,发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随时进行反馈与矫正。要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

第2部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研制背景

当前,世界各国正在兴起一场新的教育改革的浪潮,科学教学的改革是其中心内容之一。各国对科学教育的改革都给予高度重视,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有些进展是革命性的。尤其是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启动的、计划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完成的科学教育的系统改革,提出了“每个孩子都是科学家”的口号和目标。这些已引起我们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为此,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受教育部委托于2000年初正式启动并实施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努力,2001年3月已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绝大多数课程标准的研制,在几经小范围内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认真修改,正式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期获得更多的反馈,进一步完善各科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是完成的众多课程标准之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研制核心组(大学科研人员、教研人员、教学专家等8人)在项目负责人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郝京华博士的带领下,广泛搜集了国内外该领域改革的多种资料,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课程标准与教材,还有国内历年来的教学大纲与教材,在广泛比较研究(支撑性研究——①国际比较②国内现状调查③国内需求④小学科学教育理论新进展研究四个方面)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国际科学课程改革的共同特征与基本趋势,并广泛调查国内自然教学状况和社会需求,总结50多年来课程和教材建设的经验和不足,在关注当代科技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征求自然教学专家学者对小学自然课程改革的建议的情况下,提出了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思路,开展了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研制。几经周折,今年2月15日晚间,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终于出台,指导我们教学。

第3部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主要内容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科学课程的内容、实施建议、附录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前言,叙述科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叙述科学课程的四个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技术和社会与环境目标。第三部分科学课程的内容,里面包含一些活动建议。课程内容分为四大领域:物质科学领域、生命科学领域、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第四部分实施建议,有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四个部分组成。第五部分附录,6个教学案例组成。

《课标》之第一部分:前 言

什么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指导我们教学,是规划培养人的路 径。什么是课程?课程就是实现培养人的桥梁。

我们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什么是科学素养?简单的说: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科学知识,知道基本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且运用它们具备一定处理问题的能力。科学素养有不同的程度和形式,人的一生中科学素养都在不断发展和深化,而不仅仅局限于在学校期间。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而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

1、基础性。体现科学学科的地位,基础性也就是学生必须学。现在不仅仅只有语文数学是基础性学科,必须学习的,科学也是必须学习的,和语文数学同等重要。基础体现在学生学习的内容基础,方法基础,解决问题简单、基础。主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学习生活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实践性。体现科学学科的特点。强调学生要从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学生晴子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理解科学知识,发现和提出简单科学问题,并且尝试用科学方法和知识予以解决,让学生在实践体验,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科学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学会交流、交往和合作。

3、综合性。也体现了科学学科的特点。综合性体现在知识的综合,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理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这些综合呈现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强调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联系,注重自然世界的整体性。综合性还体现于学习内容和已有经验的结合,动手动脑的结合,书本知识和实践的结合,理解自然和解决问题的结合。综合性也体现于学科的综合,语文、数学和地理等学科相互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这是一个对象问题,我们小学科学课程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要理解全体的内涵。人员的全体(性别),地域的全体,民族的全体,课程的全体,经济和文化的全体等。也就是无论学生之间存在怎样的地区、民族、经济和文化背景差异,或者性别、个性等个体条件的不同,我们小学课程都要为全体学生提供合适的、公平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2、倡导探究式学习。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知识不是给予的,知识是生成的。科学探究是了解自然、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以此为基础,运用各种信息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我们小学科学学习方式多种多样,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探究式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体验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有很多,比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等。小学科学要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为学生提供充足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式学习机会。

3、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小学科学学习内容要镶嵌在儿童喜闻乐见的科学主题中。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白虎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累生活经验,增强课程的趣味性。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基于学生水平,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资源,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引导主动探究,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我们要重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三、课程设计思路

科学课程的设计肯定是不能与国家教育方针相违背,设计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小学科学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的目标。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兼顾我国科学教育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以感知四大领域中一些比较直观,学生有兴趣参与学习的重要内容为载体,重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主要以探究活动的形式出现,所以课程内容部分针对每个主要概念设计了活动建议,供教材编写者和教师使用。

《课标》之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体验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标准分别从“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四个方面阐述具体目标。这四个方面都分低中高段在分别说。

一、科学知识目标

1、科学知识总目标

2、科学知识分段目标

分低段、中段、高段分别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大领域描述科学知识的分段目标。也就是物质科学分低中高三段分别描述,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是分低中高三段描述。

二、科学探究目标

1、科学探究总目标

2、科学探究分段目标

分低段、中段、高段分别从8个要素来描述科学探究的分段目标。8个要素指的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8个要素。

三、科学态度目标

1、科学态度总目标

2、科学态度分段目标

分低段、中段、高段分别从4个维度描述科学的分段目标。4个维度指的是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4个维度。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总目标

2、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分段目标

分低段、中段、高段分别从3大方面描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学段目标。3大关系指的是科学技术余日常生活的联系、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3大关系。

《课标》之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从这四个领域里选择了18个适合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概念,其中物质科学6个,生命科学6个,地球与宇宙科学3个,技术与工程3个。通过这些的学习,为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物质科学领域

物质科学就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学科。这个领域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生探究物质世界奥秘的好奇心,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得观点。这个领域学习帮助学生初步养成乐于观察、注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6个主要概念:

1、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

每个主要概念在不同学段又有不同的学习目标。物质世界具有能量,内两包括机械能、声能、光能、热能„„

二、生命科学领域

生物世界包括动物和植物,生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条件,如营养、温度、水和空气等,在此基础上见书33页画线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6个主要概念。

1、地球上„„

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本领域内容的学习见书44页画线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3个主要概念:

1、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的运动着„„

四、技术与工程领域

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本领域学习可以使学生见书53页画线部分。科学的核心是发现,技术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工程的核心是建造,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工程包含技术,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3个主要概念:

1、人们„„

《课标》之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实施建议分别从教学、评价、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四个方面提出建议这些建议汲取了当代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精华。

一、教学建议

1、教学目标建议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宗旨。科学教师应该将科学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最高标准,既要关注科学知识,也要关注科学素养,注意各方面目标的整合与平衡。

2、教材使用建议 我对建议的理解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包括教科书、学生活动手册、教学具和教师教学用书,它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为科学课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很大便利。科学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对教材做适当处理,这是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也是科学教师发挥创造力的机会。

3、教学活动建议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如探究机会,讨论辩论等机会。(1)动手动脑做科学,(2)开展探究式学习。知道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重视探究活动的各个要素。(2)精心设计探究问题。(3)处理好探究式学习中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的关系。(4)不要把探究式学习作为唯一的科学学习方式。(5)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4、科学学习场所建议

5、学科关联建议

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关系密切,科学可以为其他学科做贡献,其他学科也可以为科学学科做贡献,尤其是数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1)与数学的关联与互动。(2)与语文的关联与互动。(3)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联与互动。(4)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

二、评价建议

教学和评价„„

第四篇:讲座讲稿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董一菲”诗意语文”学习心得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诗意如火/把金陵的炎夏/举成一杯红酒/让所有的相逢/长成脸颊的桃红

这是董一菲主编的《同课异构与点评》新书首发式上创作人员集体演绎的诗作。他们精彩巧妙的表演一下子把六朝古都的南京演绎成了诗的家乡。以激情碰撞激情,以智慧碰撞智慧,以诗心碰撞诗心„„一个别开生面的新书发布会在诗歌朗诵中开始了。

这个朗诵会我至今难忘,并不是因为那别开生面的新颖有致的表演形式,也不是因为那激情四射多姿多彩的朗诵语调,也不是因为那诗文锦心灿若云霓的优美诗文,事实上他们的诗作写得也不好,大多只是模仿。

只是因为在这个朗诵会之后,我见到了一位非常美丽、优雅、智慧、从容的女人。她就是语文特级教师董一菲先生。

董一菲是一位很有诗意的语文老师,她飘逸柔顺的长发,神采飞扬的眼睛,微笑可亲的面容,时尚又素雅的衣着,让人倍感柔美。她站在那里,举手投足,一笑一颦,就有着诗的韵味,她为我们描述了诗意语文的灿烂图景。

她说,在她讲来,诗意语文是无法定义,只能描述的。当她说这些话的时候,我觉得她有些傲娇。她是不是在说诗意语文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呢?语文课堂毕竟只是课堂,并不是一首玄妙的诗,也不是“道可道,非常道”的无言大道。哪里就至于无法定义呢?

我发现,她确实是很傲娇,是一种作为语文老师的傲娇。因为语文的本色就是诗意。无论是远古旷世的神话,还是汉唐离奇的传说;无论是诗词曲赋的千古绝唱,还是经史子集的名垂青史;又或者是辛稼轩的栏杆拍遍,陆放翁的卧听风雨;亦或是曹雪芹的红楼遗梦,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还有逍遥庄子的云游,颠沛孔子的流离,珠落玉盘的琵琶,高山流水的筝曲„„因此,董一菲坚守她的语文信仰:语文课堂必须充满诗意。她为我们描绘了诗意语文课堂的一种境界。

她说,我所追求的,我所执着的语文,是这样的——所谓的诗意语文,就是诗意地理解语文,能给学生带来精神的种子,饱含语文的特质,温暖而有情,有书卷气,能使人因语文的美好,而使人生美好,而发现生命的诗意,崇尚天籁神韵的简朴语文课堂。

诗意语文更追求一种热烈的情感。但这不代表诗意语文没有思想的深度,没有思想的情感就不能构成美,诗意语文的哲思应该以一种隐晦的方式存在。诗意语文如果没有哲思,就缺少深度和广度,就缺少打动他人的说服力。

有人说,我们是一个没有宗教的民族。我们的凝聚力来自五千年灿烂的文化,我们所谓的“教”,是诗教,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起点,最高的境界永远是到达极致的诗的光辉。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以诗为宗教,以美为宗教,而语文老师就是美的传道士。

董一菲老师说,让学生能安放自己的心灵,是语文的一个境界,我愿意为此努力。这句话,让我深深折服。我当时就在想,她是不是在吹牛啊,一节语文课而已,能达到“让学生安放自己的心灵”这么高的境界吗?从南京学习回去之后,我又找来了董一菲老师的论文、课堂实录以及教学思想。对诗意语文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来分享我的一些小小的收获,希望对大家能有一点帮助。

董老师的课堂是诗意的。她的课堂到处有深情的朗诵,洋溢着悠扬的旋律,充满了精美的诗词,不时就有精妙的点评,精彩的争鸣,她的课堂分明就是一首诗。董老师很关注细节,课堂语言精准雅致,无论是导入语、过渡语、结束语,还是对学生发言的点拨与评价,都简洁优美,清丽如诗,明净如溪,缓缓淌过,诗意而美好。上董老师的课,不仅是视觉享受,也是听觉享受,诗意美、情感美、理性美、智慧美,让听者无不陶醉。

语文课堂,是老师和学生的栖居之所,应该给人以心灵的愉悦,诗美的享受。董一菲老师钟爱的语文课堂,是有浓浓的诗意盎然其间,空气里弥漫着的是诗的芳香,教室里有诗的浪漫洋溢,诗的灵性涌动,诗的激情勃发,诗的旋律流淌,圣殿一般,尽情演绎着诗的精彩。那么,董一菲老师是如何做到的呢?

我主要从语言方面来分享董一菲课堂的特点

一、诗意的导入语言、二、精美的解读语言、三、精致的对话语言、四、睿智的点评语言

第一,诗意的导入语言。

董一菲特别注意每一堂课的教学情景的诗意创设,重视创设诗意氛围,特别重视导语的设计,或引用,或谈话,或提问,时而华丽斑斓,时而古朴典雅,时而平白自然。

如教学《边城》时,董老师深情导入:“古老的湘西,同样古老的沅yuán水悠悠流淌,流过沈从文的童年,流过他心中的桃源。这里的白云清风,覆盖着一个人类远古的沉沉大梦。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边城,那是古风犹存的童谣,那是美善同源的人性之歌。面对文学重镇《边城》我们只能通过它的云蒸霞蔚一睹它的风采。”像一个古老的故事,自然而真实。语言表述典雅古朴,如幻如梦。干净的文字,幽幽的诗情,像一首童谣,带着淡淡的忧伤,把学生引入遥远的边城。

又如:在杭州一次全国公开课上,董一菲执教《我的空中楼阁》,开课七分钟,突然停电。设在大影院的会场一片黑暗,听课的人很多,场面有些混乱。来电了,灯光下的董一菲深情而安宁地吟诵:“我既爱杭州如赤道般热烈的雨,也爱我的故乡雪城田园般宁静的雪;我爱这样的水银灯光,也爱刚才的黑夜。”短暂的无声之后,会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唯美的导语,让听者沐浴在缤纷的想象中,停电时混乱的会场,立时安静,然后公开课重新开始。

董一菲精美曼妙旁征博引的导语,如一个个精彩的画面,把学生引领到她诗意预设的情境。诗情画意,是一种精致的濡染,让课堂变得温润。这样诗意的导入,是董一菲教学语言的特色。或细腻,或粗犷(guǎng),时而华美,时而素朴,风格因专题基调而定,富于变化,如一篇篇隽永的散文,又如一首首清新的小诗。诗意的开头,是一种浪漫的引领,带领学生走进文学的圣殿。

二、精美的解读语言

用精美的语言解读,还原浓郁的语文味,是董一菲擅长的方法。即使是本色的解析,语言也自有一种精致与柔美。

例如在《边城》教学里,董老师如边城白塔与溪水一样清丽的语言,轻轻叩击着一颗颗热爱文学的心。“翠翠有一个天籁般美丽的名字,她有着十五岁的花样年华;她有一个为爱而死,飞扬着生命的母亲;她有一个爱她、她爱,与她相依为命的白发爷爷;她有一个爱她,为她闯滩而死的天保;她有一个爱她、她爱,为她不要碾坊的傩(nuó)送;她有一个初雪无痕、美梦无痕的梦幻;她的生命因美丽曲折的误会而精彩滟滟,她有过雁过、风过、云过、雨过的甜蜜的忧愁。湘西的这一方水土养育了美的惊魂——翠翠,翠翠是自然的女儿,青春的女儿,水的女儿,城的女儿。翠翠有着千种美丽,万种风情。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谈谈翠翠之美。”

又如在一次公开课上,她用这样的语言导入新课:“张爱玲三字,惊红骇绿,影响了半个世纪,她的一生,又是喧嚣华丽风流云散的寓言。”董老师借文人们为张爱玲作传的书名,从一个传奇女子,说到旧上海的最后一个贵族;从艳异说到走进荒凉,视野开阔,有丰富的含量。公开课的结束部分,她又余韵袅袅地收束全文:“穿越影影绰绰的桃花的绯红零落,我们读月光下温婉的故事,艳异悱恻,氤氲不绝,无数的海晏河清,千般的柔媚宛转。那是滚滚红尘不了情,那就是张爱玲——民国女子,不老的临水照花人。” 诗意的言语,诗意的解读,长期濡染浸润着学生,让学生也变得优雅诗意。“在教学中,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教师力求用最贴近作者的语言来引导学生,使他们走入作品,感受作品,从而升华出他们独特的感悟。”(董一菲《仰望语文的星空》)正是这种诗意的讲解,让学生们不知不觉地进入董老师所营造的诗意氛围之中。

三、精致的对话语言

董一菲的课堂,是师生对话的生命场,闪烁的激情与理性的沉思交汇,思维的碰撞与静穆的升华相融,师生对话精致,充满智慧。

如,在《“月亮”话题作文》教学中,师生有这样一段精彩对话。

董老师问学生们还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诗句,生1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董老师顺势点评“一轮思乡的月”;生2答“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董老师又自然评点“一轮思念的月”;生3说“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董老师微笑说“美人如月”;生4说“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董老师评“边关的明月”。这时学生5站起来说:“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并像董老师一样加了一句点评,“这是一轮表达亡国之君大悲大痛的悲伤的月亮。”董老师马上夸奖“点评精彩”,于是紧跟着就有生6的“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之后是生7的抢答:“这一轮月亮很美,是爱情的月亮。”学生们都笑了,董老师也笑说:“月色、柳树、黄昏、恋人,这是我们民族独有的浪漫,太中国了。”对话并没有结束,学生们意犹未尽,董老师趁热打铁,于是生8说:“《诗经·陈风·月出》之中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这是中国最早的将女子比作月亮的诗。”

生9说:“我喜欢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轮月亮有英雄气,这轮月亮豪情万丈,荡气回肠。”董老师说:“好,月亮本属阴柔之美,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南宋名将岳飞将‘精忠报国’、‘还我山河’的一腔爱国热血飞溅在月亮之上,于是造就了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的大气。”在充满诗意的精致对话里,学生们不仅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还能恰切地评价,足见董老师平时训练的功夫,其教学智慧可见一斑。

精致的对话在继续,生10说:“在所有‘相思的月亮’中,苏东坡的明月最是动人情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董老师评价说:“的确,苏东坡为我们民族挽留了那千古不灭的中秋明月。”生11说:“我以为欧阳修的月亮最洒脱,‘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生12不甘落后:“那我以为姜夔(kui)的月亮最冷,‘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月亮成了历史的见证,冷眼看历史,冰眼观沧桑。”生13也不含糊:“杜甫的‘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最‘风流’,老师不是说古典诗词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吗?这一句诗就不着‘月’字,可是‘清辉’、‘玉臂’交相呼应,‘月’与‘美人’相得益彰。”

聆听这样的师生对话真是一种享受,对话最为精彩的是知识的延伸,足见师生深厚的积淀和素养。精致的对话,让文化与审美叠加形成浓郁的语文味,师生、文化、情感、知识,有了和谐的交融。

四、睿智的点评语言

董一菲的课堂点评语言充满智慧,她常使用一组极富诗意的长句,铺陈排比,创设意境,感染学生,激发思维,引领学生产生个性化顿悟。例如,在《“月亮”话题作文》教学中,董老师让学生们谈谈打算写什么,当有学生说拟的题目叫“长城月影”时,董老师说:“你的题目很容易激发我们的想象力,使我们想起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明月、边关,谈谈你的创意?”

学生说想写一写唐代边关将士,董老师立即点评:“这个领域真的不错,盛唐的岑参就像你一样好奇,他来到西北边陲,高唱战地进行曲,写下千古绝唱《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白和李贺这两位浪漫主义诗人也非常向往边关,‘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李白说‘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贺说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快一点下笔成文吧,我们好一睹为快。”

董老师用充满智慧而诗意的点评语言,充分肯定了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在拓展中激发学生,让学生在诗情洋溢的氛围中顿悟,给予学生极大的鼓励。

董一菲的课堂是灵动的艺术,诗美如花。花儿朵朵,越开越繁盛,终成为动人的缤纷艳丽。一个个精彩的瞬间,一朵朵教学的英花,一页页流淌着淋漓元气的随笔,一堂堂真实的教学实录,一篇篇精美的教案,一本本渗透着多年来对人生、艺术、教学的深邃思考的书,一片片耕耘的土地,都成为广大语文人追逐、热爱与研究的对象。花儿虽小,洋溢的却是馨香一生,董一菲老师的诗意语文,已绽放成语文教学艺术苑中瑰丽的奇葩。

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其实都是拥有浪漫情怀的,语文教学的诗意曾经也是我们的追求。我觉得,也许我永远也成为不了那样的名师,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不妨从这新的学期开始,从执教的每一节课开始,找回语文老师身上的语文味儿,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上,努力尝试着去做一做!

第五篇:书法讲座主持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

①大家好,非常感谢诸位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到我们盎然阁书法协会的讲座现场。我是本次讲座的主持人XXX。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嘉宾: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核心,更是人类艺术大花园中的精华所在。非常希望能够通过本次书法讲座,拓展大家的书法知识,加深大家对书法的了解,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

现在我宣布,“弘扬传统文化,品读文化韵味”之《书法与礼仪》专题讲座正式开始。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书法家XXX老师,我们非常荣幸能够请到X老师莅临现场,X老师是(PPT23介绍)XX老师的书法造诣非常高,老师的书法作品(PPT45)下面有请X老师上台与我们分享经验,掌声有请X老师{用时不超过

分钟}

②让我们以掌声再次感谢X老师,听完如此精彩的演讲,相信一定有许多同学想与老师进行交流。下面进入答疑环节,(PPT6)每位发言的同学,都能获得由协会赠送的纪念品一份。现在有想提问的同学可以举手示意。(麻烦工作人员把麦递一下,谢谢这位同学,请坐。麻烦老师就刚刚的问题做下解答,谢谢老师。还有同学需要提问的吗?1020分钟)由于时间有限,还有问题的同学我们可以稍后继续探讨,现在我们进入下一部分——挥毫环节(PPT7)

③让我们掌声有请X老师上台为土木工程学院题字。有请土木工程学院代表上台接受赠送。(麻烦工作人员过来帮忙合影留念。)(PPT8)

有请X老师为XXX书法协会题字。有请协会代表上台接受赠送。(麻烦工作人员过来帮忙合影留念。)(PPT9)30分钟

请X老师为图书馆题字(PPT10)

非常感谢XXX老师,麻烦老师这边就座。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眨眼间我们的讲座就进入尾声了!十分感谢X老师给了我们这样一次近距离接触书法的宝贵经历,让我们用掌声再次表达对XXX老师的谢意!本次讲座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请老师上台合影留念!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送潘永耀老师!谢谢老师对我们这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下载书法讲座讲稿(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书法讲座讲稿(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书法讲座策划书

    中国传统文化 ——书画专题讲座 策划书主办单位:书画摄影协会日期:2011年10月26日一、活动目的 为弘扬国粹,改善学校的文化氛围,提高同学们的审美素质,挖掘同学们的潜能,培养同学......

    书法讲座策划书

    书法讲座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文学艺术联合会2012年8月25日星期六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 文学艺术联合会关于举办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书法讲座活动......

    书法讲座主持词

    开场白:五千年华夏源远流长,九百六十万土地博大宽广。中华文化历经千载,是文字将它传承至今,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字就是他的灵魂。中国文字历史悠久,却是书法将他完美演绎。书法是......

    书法入门讲座

    中国书 法 简 史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1 甲骨文 甲......

    书法创作讲稿(★)

    书法创作讲稿 2009.9--12 一.书法创作的要求: 1. 主题合拍(有的放矢 投其所好) 2. 内容新颖(日新月异) 3. 形式恰当(选好字体—自己最擅长的书体 选好表现形式---中堂、斗方、......

    法制讲座讲稿

    《做知法守法中学生》法制讲座讲稿 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要和大家讨论一下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关问题,希望通过本次法制教育学习,使同学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如何预防犯罪......

    就业指导讲座——讲稿[本站推荐]

    就业指导讲座 ——职场思维与职场智慧 主讲人:林伟(人力资源部经理) 山西美特好连锁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就业指导讲座——职场思维与职场智慧 开场: 我是职场人,与其说我是来给大......

    法制讲座讲稿

    法 制 讲 座 讲 稿 张军华 同学们、青少年朋友们,你们好。 今天应邀来给大家讲讲法治知识,很高兴,借此机会从发生在青少年身边的典型事例,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一些法律知识,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