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化腾2015年在香港大学演讲稿
马化腾2015年在香港大学演讲稿为大家整理腾讯公司ceo马化腾在2015年香港大学的追梦者的论坛上的演讲,面对港大学子,马化腾传授他的创业正经,如何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中取得不败的地位,下面是这篇马化腾2015年在香港大学演讲稿
马化腾2015年在香港大学演讲稿
假扮工程师,假扮女孩子陪聊
没办法嘛小公司嘛,我的职位是工程师,另外一个创始人写的是总经理。因为我技术比较强,不可能老板也出来干活,我是假扮工程师。
后来回来真的开发系统,找到老东家瑞讯,那时候要做到3万用户,于是去学校一个个拉用户。凑到3万人可能要两年后,公司就死掉了,又砸在手上了。那时候我们就想着做完卖掉,做完卖掉,大量开发。自己又去网上推广,最后用户上来了,最开始没人聊天,我自己要陪聊,有时候还要换个头像,假扮女孩子,得显得社区很热闹嘛。
忽视移动互联网就是灭顶之灾
3年前,互联网在pc上面,这三年完全颠倒,移动互联网才是真正的互联网&&也有国内的公司在移动互联网转换的过程中跟不上,飞速地掉队。甚至强大如facebook,股票一度跌到700亿,是因为大家担心它向移动端转变有问题。直到这两年facebook迅速重视移动端,包括whats app的下血本的收购,不敢怠慢,一点都不敢,否则就是灭顶之灾。
uber可能敌不过地头蛇
我们支持滴滴,阿里巴巴支持快的,我们就像打仗,像武林高手一样,一天大概亏损2000万,再炒到3000万,我也跟,最高一天亏4000万,谁也不敢收手,一收手就前功尽弃了,内伤死掉了(笑声)。后来跟马云沟通,最后在很多资本的撮合下合并了。
现在面临uber的竞争,中国一直有外面的互联网公司进来,强龙和地头蛇谁赢呢?目前看无一例外都是地头蛇赢了,没有一家打得过地头蛇。本地创业者所有身家性命都在这里,一天可以做决策几次,跨国公司还要向老板汇报,老板还有时差。这里又有资金,pe很活跃,对中国本土的创业者还是很有信心的,很接地气,而且主动思辨,一条路走不通试几条路。
腾讯软件的很多bug都是我找到的生活中作为用户我没有什么诀窍,就是大量用,不断地用,尽量找沟通的场景,慢慢地找到感觉。对于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把自己变成傻瓜,发现问题,然后想为什么这样?然后变成开发者。一秒钟傻瓜,一秒钟专业。
美国的确是霸主,前十几乎都是美国,他们一做就是全球性,数据库系统,路由器芯片,整个it的核心都是美国的,大家不在一个起点,对于美国以外的国家,其实都是学习、copy,毫无疑问。
但是到了应用层面,文化、用户选择的不同,中国互联网创造了很多,其实有一部分美国还没有中国走得快,从移动互联网角度,中国6.5亿网民,5.6亿通过手机上网,渗透率80%,美国才2.8亿,渗透率60-70%,这方面中国是美国的两倍多。
税务和发票就是痛点
腾讯的半条命生态
今年在深圳的峰会,主持人说腾讯是半条命,因为我们做了很多减法,很多业务也是合作伙伴做,要兼顾很多人,当时用这个比例。我想,半条命也不错啊,可能更好,主持人就说别人整条命跟你半条命搞在一块,保你们啊。我们的策略对,真的是,原来做平台,现在做生态。
现在这个事情,只有我们能做,其他事情,别人能做尽量让别人做。最大的问题,创业者、创始人心态,一个企业再大还是缺乏创业者,很多业务要留给把所有身家性命留在里面的人,而不是让自己下面的部门跟他们死磕到底,我们以前做过也都失败了,所以内部有员工说,那不是剥夺我们创新的机会,我说没办法,要么你想清楚,你出去做。要么采取竞争的方式,比如,游戏开发的工作室,利润的20%,算你的成本,招的人多,成本就大,要多少股票你自己挣,尽量营造市场竞争的氛围。
第一,他死掉不是我们打掉的,是没有赶上社交化,它是给facebook打掉的。
我觉得世界很大吧。其实现在有经验,完全同场竞技,我们一样胜利,我们就是这么过来的。本土的创始人和跨国公司,这种竞争只要没有资金的劣势,现在中国资金很多,概率还是大的。
和马云私交非常好
关于马云,今天不评论同行,其实私交非常好,共同投资的公司就有五六家,比如华谊兄弟。有竞争也是常态,不要太妖魔化,摸爬滚打,大家这么多年,当年亚马逊,ebay冲来中国,阿里巴巴还是很坚强,战胜了他们赢得了市场,这个毫无疑问,不能怪政府什么的。
看不懂孩子的生意,错在你太老了
其实你什么都没有做错,错在你太老了。我们最早看到snapchat,外国13-18岁小孩在用,我们高管用了觉得好傻好无聊,看不到价值,只投了一点,后来涨得很快。这个公司我们副总去过,就是海边一个玻璃房,很小的公司,感觉一个石头就把他们击破了。当时只有2000万美金,我们没进去,现在远远超过我们想象,百亿美金。
多几个伙伴,比单枪匹马好
以前想当天文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什么的,后来发现没有机会。现在这个领域,也有很多英雄,比如乔布斯,他对产品的观点很深,很多不可理喻的杰作,ios流畅度确实好很多。我最想做人工智能这块。未来希望电子设备更加智能,打个比方,能像无人机飞一圈回来,帮看路况,做你的保镖,这里面结合了很多知识。
我觉得同学们有很多创新很好,也希望同学走出社会之后要保持开放、阳光的心态,在社会上学习行业,社会知识,更接地气的知识,更加拥抱这个社会。不要好高骛远,一点受挫又受不了,困难是一定有的,从来不会有人天生对你好,也不一定会永远幸运,永远会遇到问题。
第二篇:2016马化腾年在香港大学演讲稿
2016马化腾年在香港大学演讲稿
马化腾2016年在香港大学演讲稿为大家整理腾讯公司CEO马化腾在2016年香港大学的“追梦者”的论坛上的演讲,面对港大学子,马化腾传授他的创业正经,如何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中取得不败的地位,下面是这篇马化腾2016年在香港大学演讲稿 马化腾2016年在香港大学演讲稿
假扮工程师,假扮女孩子陪聊
没办法嘛小公司嘛,我的职位是工程师,另外一个创始人写的是总经理。因为我技术比较强,不可能老板也出来干活,我是假扮工程师。
后来回来真的开发系统,找到老东家瑞讯,那时候要做到3万用户,于是去学校一个个拉用户。凑到3万人可能要两年后,公司就死掉了,又砸在手上了。那时候我们就想着做完卖掉,做完卖掉,大量开发。自己又去网上推广,最后用户上来了,最开始没人聊天,我自己要陪聊,有时候还要换个头像,假扮女孩子,得显得社区很热闹嘛。
忽视移动互联网就是灭顶之灾
3年前,互联网在pC上面,这三年完全颠倒,移动互联网才是真正的互联网......也有国内的公司在移动互联网转换的过程中跟不上,飞速地掉队。甚至强大如Facebook,股票一度跌到700亿,是因为大家担心它向移动端转变有问题。直到这两年Facebook迅速重视移动端,包括whatsapp的下血本的收购,不敢怠慢,一点都不敢,否则就是灭顶之灾。
微信和运营商是鱼和水的关系
做微信,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一点点不同。我们当时很紧张,内部有三个团队同时在做,都叫微信,谁赢了就上谁。最后广州做e-mail出身的团队赢了,成都的团队很失望,就差一个月。最开始微信推出的时候,运营商很紧张了,没人发短信,电话也少了。我要限制你,全世界有很多国家会出很多招去限制你。其实这个是势不可挡,我一直跟他们说你们放心,你们绝对会受益的,你们的语音服务下降了,但是你的流量上去了,怎么会吃亏呢?增长很难说,直到去年,数据增长比语音快,现在放心了,跟我是鱼和水的关系。
Uber可能敌不过地头蛇
我们支持滴滴,阿里巴巴支持快的,我们就像打仗,像武林高手一样,一天大概亏损2000万,再炒到3000万,我也跟,最高一天亏4000万,谁也不敢收手,一收手就前功尽弃了,内伤死掉了(笑声)。后来跟马云沟通,最后在很多资本的撮合下合并了。
现在面临uber的竞争,中国一直有外面的互联网公司进来,强龙和地头蛇谁赢呢?目前看无一例外都是地头蛇赢了,没有一家打得过地头蛇。本地创业者所有身家性命都在这里,一天可以做决策几次,跨国公司还要向老板汇报,老板还有时差。这里又有资金,pE很活跃,对中国本土的创业者还是很有信心的,很接地气,而且主动思辨,一条路走不通试几条路。
腾讯软件的很多bug都是我找到的
我是软件工程师中的产品经理,最终要决定产品的走向、对用户体验的把握。所以我会花大量时间用这个产品,尤其是最核心的微信、QQ、Email。很多bug都是我找到的,我这方面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包括最新的6.2,很多问题还是我找到的,本能习惯,因此也可以看到对公司氛围的带动。
生活中作为用户我没有什么诀窍,就是大量用,不断地用,尽量找沟通的场景,慢慢地找到感觉。对于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把自己变成傻瓜,发现问题,然后想为什么这样?然后变成开发者。一秒钟傻瓜,一秒钟专业。
美国人也开始抄微信公众号
美国的确是霸主,前十几乎都是美国,他们一做就是全球性,数据库系统,路由器芯片,整个IT的核心都是美国的,大家不在一个起点,对于美国以外的国家,其实都是学习、copy,毫无疑问。
但是到了应用层面,文化、用户选择的不同,中国互联网创造了很多,其实有一部分美国还没有中国走得快,从移动互联网角度,中国6.5亿网民,5.6亿通过手机上网,渗透率80%,美国才2.8亿,渗透率60-70%,这方面中国是美国的两倍多。
新的东西,在中国等亚洲国家移动化更快,比如说微信的公众账号,我们看到Facebook这几个月也在做,对我们来说没有谁抄谁,看谁能满足需求。
税务和发票就是痛点
最近常提痛点,什么是痛点?举个例子,税务和发票,这个就是痛点啊,你要住酒店,要开个发票,证明,回去报销。能不能用微信扫一下,你都不用打印,电子发票都在云端,从我的卡里扣完钱,然后两分钟之后钱又打回到我的卡里。我也不用搞什么假发票,这个就是案例,一讲他们觉得很兴奋。包括你们知道国内,刮发票中奖,搞得手很脏,中了几块钱怎么领,麻烦,这个就是痛点,我说能不能扫一下,立刻知道,中了我还可以给我同事发红包抢一下,还可以在朋友圈炫耀一下。
腾讯的“半条命”生态
今年在深圳的峰会,主持人说腾讯是半条命,因为我们做了很多减法,很多业务也是合作伙伴做,要兼顾很多人,当时用这个比例。我想,半条命也不错啊,可能更好,主持人就说别人整条命跟你半条命搞在一块,保你们啊。我们的策略对,真的是,原来做平台,现在做生态。现在这个事情,只有我们能做,其他事情,别人能做尽量让别人做。最大的问题,创业者、创始人心态,一个企业再大还是缺乏创业者,很多业务要留给把所有身家性命留在里面的人,而不是让自己下面的部门跟他们死磕到底,我们以前做过也都失败了,所以内部有员工说,那不是剥夺我们创新的机会,我说没办法,要么你想清楚,你出去做。要么采取竞争的方式,比如,游戏开发的工作室,利润的20%,算你的成本,招的人多,成本就大,要多少股票你自己挣,尽量营造市场竞争的氛围。
SN不是被QQ搞死的
我不代表其他同行,我们这个行业也没有先例。但举个例子,大家知道MSN曾是QQ最大的对手,他没有任何限制,畅通无阻,但最终他也死掉了。
第一,他死掉不是我们打掉的,是没有赶上社交化,它是给Facebook打掉的。
第二,他们中国本土化没做好,一改版,中文字体乱七八糟,盗号,安全这些本地运营不过关。聊天这块现在QQ好像办公用,微信休闲,以前MSN办公用,QQ休闲用。其实在微信的领域监管也是畅通的,更多的限制还是跟内容、信息安全有关。
我觉得世界很大吧。其实现在有经验,完全同场竞技,我们一样胜利,我们就是这么过来的。本土的创始人和跨国公司,这种竞争只要没有资金的劣势,现在中国资金很多,概率还是大的。
和马云私交非常好
关于马云,今天不评论同行,其实私交非常好,共同投资的公司就有五六家,比如华谊兄弟。有竞争也是常态,不要太妖魔化,摸爬滚打,大家这么多年,当年亚马逊,eBay冲来中国,阿里巴巴还是很坚强,战胜了他们赢得了市场,这个毫无疑问,不能怪政府什么的。
看不懂孩子的生意,错在你太老了
其实你什么都没有做错,错在你太老了。我们最早看到Snapchat,外国13-18岁小孩在用,我们高管用了觉得好傻好无聊,看不到价值,只投了一点,后来涨得很快。这个公司我们副总去过,就是海边一个玻璃房,很小的公司,感觉一个石头就把他们击破了。当时只有2000万美金,我们没进去,现在远远超过我们想象,百亿美金。
很多投资人估计得回家问他们的孩子了,现在孩子们故意跟大人不一样,中国很多孩子还在用QQ,这个不是技术的问题,人性的问题,他们不想跟父母在一个圈子里。类似冒出来很多,对于一些新东西我们不能理解,但表示尊重,受欢迎还是有道理的。
微信玩的,这一两年我都在换眼镜,颈椎也难受 微信改变了人与人、甚至家庭生活,但你看我们吃饭,一桌人都在玩手机,我们已经成为了社交媒体的奴隶。包括对眼睛伤害很大,这一两年我都在换眼镜,颈椎也难受。以后我期待可以接脑电波,想什么直接传过去。其实我们还是要正面看,看你自制,你要成为控制它的,而不是被它控制,包括朋友圈,我们也想怎么帮用户去掉噪音,也在考虑。
多几个伙伴,比单枪匹马好
以前想当天文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什么的,后来发现没有机会。现在这个领域,也有很多英雄,比如乔布斯,他对产品的观点很深,很多不可理喻的杰作,iOS流畅度确实好很多。我最想做人工智能这块。未来希望电子设备更加智能,打个比方,能像无人机飞一圈回来,帮看路况,做你的保镖,这里面结合了很多知识。
我觉得同学们有很多创新很好,也希望同学走出社会之后要保持开放、阳光的心态,在社会上学习行业,社会知识,更接地气的知识,更加拥抱这个社会。不要好高骛远,一点受挫又受不了,困难是一定有的,从来不会有人天生对你好,也不一定会永远幸运,永远会遇到问题。最后建议,找多几个伙伴,比单枪匹马好的多
第三篇:马化腾15年在香港大学演讲稿
马化腾2015年在香港大学演讲稿
马化腾2015年在香港大学演讲稿为大家整理腾讯公司CEO马化腾在2015年香港大学的“追梦者”的论坛上的演讲,面对港大学子,马化腾传授他的创业正经,如何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中取得不败的地位,下面是这篇马化腾2015年在香港大学演讲稿
马化腾2015年在香港大学演讲稿
假扮工程师,假扮女孩子陪聊
没办法嘛小公司嘛,我的职位是工程师,另外一个创始人写的是总经理。因为我技术比较强,不可能老板也出来干活,我是假扮工程师。
后来回来真的开发系统,找到老东家瑞讯,那时候要做到3万用户,于是
去学校一个个拉用户。凑到3万人可能要两年后,公司就死掉了,又砸在手上了。那时候我们就想着做完卖掉,做完卖掉,大量开发。自己又去网上推广,最后用户上来了,最开始没人聊天,我自己要陪聊,有时候还要换个头像,假扮女孩子,得显得社区很热闹嘛。
忽视移动互联网就是灭顶之灾
3年前,互联网在PC上面,这三年完全颠倒,移动互联网才是真正的互联网……也有国内的公司在移动互联网转换的过程中跟不上,飞速地掉队。甚至强大如Facebook,股票一度跌到700亿,是因为大家担心它向移动端转变有问题。直到这两年Facebook迅速重视移动端,包括whats app的下血本的收购,不敢怠慢,一点都不敢,否则就是灭顶之灾。
微信和运营商是鱼和水的关系
做微信,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一点点不同。我们当时很紧张,内部有三个团队同时在做,都叫微信,谁赢了就上谁。
最后广州做e-mail出身的团队赢了,成都的团队很失望,就差一个月。最开始微信推出的时候,运营商很紧张了,没人发短信,电话也少了。我要限制你,全世界有很多国家会出很多招去限制你。其实这个是势不可挡,我一直跟他们说你们放心,你们绝对会受益的,你们的语音服务下降了,但是你的流量上去了,怎么会吃亏呢?增长很难说,直到去年,数据增长比语音快,现在放心了,跟我是鱼和水的关系。
Uber可能敌不过地头蛇
我们支持滴滴,阿里巴巴支持快的,我们就像打仗,像武林高手一样,一天大概亏损2000万,再炒到3000万,我也跟,最高一天亏4000万,谁也不敢收手,一收手就前功尽弃了,内伤死掉了(笑声)。后来跟马云沟通,最后在很多资本的撮合下合并了。
现在面临uber的竞争,中国一直有外面的互联网公司进来,强龙和地头蛇谁赢呢?目前看无一例外都是地头蛇
赢了,没有一家打得过地头蛇。本地创业者所有身家性命都在这里,一天可以做决策几次,跨国公司还要向老板汇报,老板还有时差。这里又有资金,PE很活跃,对中国本土的创业者还是很有信心的,很接地气,而且主动思辨,一条路走不通试几条路。
腾讯软件的很多bug都是我找到的
我是软件工程师中的产品经理,最终要决定产品的走向、对用户体验的把握。所以我会花大量时间用这个产品,尤其是最核心的微信、QQ、Email。很多bug都是我找到的,我这方面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包括最新的,很多问题还是我找到的,本能习惯,因此也可以看到对公司氛围的带动。
生活中作为用户我没有什么诀窍,就是大量用,不断地用,尽量找沟通的场景,慢慢地找到感觉。对于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把自己变成傻瓜,发现问题,然后想为什么这样?然后变成
开发者。一秒钟傻瓜,一秒钟专业。
美国人也开始抄微信公众号
美国的确是霸主,前十几乎都是美国,他们一做就是全球性,数据库系统,路由器芯片,整个IT的核心都是美国的,大家不在一个起点,对于美国以外的国家,其实都是学习、copy,毫无疑问。
但是到了应用层面,文化、用户选择的不同,中国互联网创造了很多,其实有一部分美国还没有中国走得快,从移动互联网角度,中国亿网民,亿通过手机上网,渗透率80%,美国才亿,渗透率60-70%,这方面中国是美国的两倍多。
新的东西,在中国等亚洲国家移动化更快,比如说微信的公众账号,我们看到Facebook这几个月也在做,对我们来说没有谁抄谁,看谁能满足需求。
税务和发票就是痛点
最近常提痛点,什么是痛点?举个例子,税务和发票,这个就是痛点啊,你要住酒店,要开个发票,证明,回去
报销。能不能用微信扫一下,你都不用打印,电子发票都在云端,从我的卡里扣完钱,然后两分钟之后钱又打回到我的卡里。我也不用搞什么假发票,这个就是案例,一讲他们觉得很兴奋。包括你们知道国内,刮发票中奖,搞得手很脏,中了几块钱怎么领,麻烦,这个就是痛点,我说能不能扫一下,立刻知道,中了我还可以给我同事发红包抢一下,还可以在朋友圈炫耀一下。
腾讯的“半条命”生态
今年在深圳的峰会,主持人说腾讯是半条命,因为我们做了很多减法,很多业务也是合作伙伴做,要兼顾很多人,当时用这个比例。我想,半条命也不错啊,可能更好,主持人就说别人整条命跟你半条命搞在一块,保你们啊。我们的策略对,真的是,原来做平台,现在做生态。
现在这个事情,只有我们能做,其他事情,别人能做尽量让别人做。最大的问题,创业者、创始人心态,一个企
业再大还是缺乏创业者,很多业务要留给把所有身家性命留在里面的人,而不是让自己下面的部门跟他们死磕到底,我们以前做过也都失败了,所以内部有员工说,那不是剥夺我们创新的机会,我说没办法,要么你想清楚,你出去做。要么采取竞争的方式,比如,游戏开发的工作室,利润的20%,算你的成本,招的人多,成本就大,要多少股票你自己挣,尽量营造市场竞争的氛围。
12全文查看
第四篇:马化腾香港大学演讲:没有一家强龙打得赢地头蛇
此信息由中美嘉伦提供 http://th.jlun.net
马化腾香港大学演讲:没有一家强龙打得赢地头蛇
创业:曾假扮女孩子陪聊
“没办法嘛小公司嘛,我的职位是工程师,另外一个创始人写的是总经理。(笑声)因为我技术比较强,不可能老板也出来干活,我是假扮工程师。”后来回来真的开发系统,找到老东家瑞讯,tom.com,那时候要做到3万用户,于是去学校一个个拉用户。凑到3万人可能要两年后,公司就死掉了,又砸在手上了。那时候我们就想着做完卖掉,做完卖掉,大量开发。自己又去网上推广,最后用户上来了,最开始没人聊天,我自己要陪聊,(笑声、掌声)有时候还要换个头像,假扮女孩子,得显得社区很热闹嘛。” 讲微信和运营商:鱼与水的关系
“3年前,互联网在PC上面,这三年完全颠倒,移动互联网才是真正的互联网„„也有国内的公司在移动互联网转换的过程中跟不上,飞速地掉队。甚至强大如Facebook,股票一度跌到700亿,是因为大家担心它向移动端转变有问题。直到这两年Facebook迅速重视移动端,包括whats app的下血本的收购,不敢怠慢,一点都不敢,否则就是灭顶之灾。”“做微信,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一点点不同。我们当时很紧张,(腾讯)内部有三个团队同时在做,都叫微信,谁赢了就上谁。最后广州做e-mail出身的团队赢了,成都的团队很失望,就差一个月。”
“最开始微信推出的时候,运营商很紧张了,没人发短信,电话也少了。我要限制你,全世界有很多国家会出很多招去限制你。其实这个是势不可挡,我一直跟他们说你们放心,你们绝对会受益的,你们的语音服务下降了,但是你的流量上去了,怎么会吃亏呢?增长很难说,直到去年,数据增长比语音快,现在放心了,跟我是鱼和水的关系。” 讲滴滴、快的之争:最高一天亏损4000万
“我们支持滴滴,阿里巴巴支持快的,我们就像打仗,像武林高手一样(笑),一天大概亏损2000万,再炒到3000万,我也跟,最高一天亏4000万,谁也不敢收手,一收手就前功尽弃了,内伤死掉了(笑声)。后来跟马云沟通,最后在很多资本的撮合下合并了(笑声)。”“现在面临uber的竞争,中国一直有外面的互联网公司进来,强龙和地头蛇谁赢呢?目前看无一例外都是地头蛇赢了,没有一家打得过地头蛇。本地创业者所有身家性命都在这里,一天可以做决策几次,跨国公司还要向老板汇报,老板还有时差。这里又有资金,PE很活跃,对中国本土的创业者还是很有信心的,很接地气,而且主动思辨,一条路走不通试几条路。”
对话著名媒体人张力奋
张:以前记者采访你时,提到你最喜欢的身份描述,“软件工程师”,现在怎么看?马:我是软件工程师中的产品经理,最终要决定产品的走向、对用户体验的把握。所以我会花大量时间用这个产品,尤其是最核心的微信、QQ、Email。很多bug都是我找到的,我这方面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管理咨询 http://th.jlun.net
此信息由中美嘉伦提供 http://th.jlun.net 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包括最新的6.2,很多问题还是我找到的,本能习惯,因此也可以看到对公司氛围的带动。
张:生活中作为用户你怎么用,有没有诀窍?
马:没有,大量用,不断地用,尽量找沟通的场景,慢慢地找到感觉。对于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把自己变成傻瓜,发现问题,然后想为什么这样?然后变成开发者。一秒钟傻瓜,一秒钟专业。
张:美国的竞争对手评价:学东西很快,copy很快,在copy上很有创意,你觉得中国的互联网是不是已经过了这个时间段?
马:首先应该说,美国的确是霸主,前十几乎都是美国,他们一做就是全球性,数据库系统,路由器芯片,整个IT的核心都是美国的,大家不在一个起点,对于美国以外的国家,其实都是学习、copy,毫无疑问。但是到了应用层面,文化、用户选择的不同,中国互联网创造了很多,其实有一部分美国还没有中国走得快,从移动互联网角度,中国6.5亿网民,5.6亿通过手机上网,渗透率80%,美国才2.8亿,渗透率60-70%,这方面中国是美国的两倍多。新的东西,在中国等亚洲国家移动化更快,比如说微信的公众账号,我们看到Facebook这几个月也在做,对我们来说没有,对谁抄谁,看谁能满足需求。
张:Pony,你提到要做互联网,要做减法,还有一句话,新闻业常用:我留半条命,用半条命生存,会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到底什么意思。
马:这是今年在深圳的峰会,主持人说腾讯是半条命,因为我们做了很多减法,很多业务也是合作伙伴做,要兼顾很多人,我们的策略是,原来做平台,现在做生态。现在这个事情,只有我们能做,其他事情,别人能做尽量让别人做。最大的问题,创业者、创始人心态,一个企业再大还是缺乏创业者,很多业务要留给把所有身家性命留在里面的人,而不是让自己下面的部门跟他们死磕到底。我们以前做过也都失败了,所以内部有员工说,那不是剥夺我们创新的机会,我说没办法,要么你想清楚,你出去做。要么采取竞争的方式,比如,游戏开发的工作室,利润的20%,算你的成本,招的人多,成本就大,要多少股票你自己挣,尽量营造市场竞争的氛围。
张:有种说法,第一代互联网领袖,他们已经不再年轻,已经不是28岁,对于互联网原住民,管理大公司,对年轻人的需求和新的一代,变得有点陌生了。
马:其实你什么都没有做错,错在你太老了。我们最早看到Snapchat,外国13-18岁小孩在用,我们高管用了觉得好傻好无聊,看不到价值,只投了一点,后来涨得很快。这个公司我们副总去过,就是海边一个玻璃房,很小的公司,感觉一个石头就把他们击破了。当时只有2000万美金,我们没进去,现在远远超过我们想象,百亿美金。很多投资人估计得回家问他们的孩子了,现在孩子们故意跟大人不一样,中国很多孩子还在用QQ,这个不是技术的问题,人性的问题,他们不想跟父母在一个圈子里。类似冒出来很多,对于一些新东西我们不能理解,但表示尊重,受欢迎还是有道理的。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管理咨询 http://th.jlun.net
此信息由中美嘉伦提供 http://th.jlun.net
张:今年2015年,2020年,五年以后,腾讯和你会在哪里? 马:很多企业用我们的方案,像水和电一样的基础性。张:会不会变成第一?
马:永远不要看这个,永远不要看市值变化,最重要看做这个事情是不是很有意义。张:今天第一次来港大,对同学说两句? 马:
我觉得同学们有很多创新很好,也希望同学走出社会之后要保持开放、阳光的心态,在社会上学习行业,社会知识,更接地气的知识,更加拥抱这个社会。不要好高骛远,一点受挫又受不了,困难是一定有的,从来不会有人天生对你好,也不一定会永远幸运,永远会遇到问题。最后建议,找多几个伙伴,比单枪匹马好的多。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管理咨询 http://th.jlun.net
第五篇:香港大学
2011年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
8所港校内地招1300余人
经教育部批准,今年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8所香港高校,将继续在内地20个省市共招收1300多名应届高中毕业生。
●高考分须过重点线
去年北京共有170多名高考生去香港读大学。他们的平均高考成绩为520多分,高出当年北京市的内地高校重点线50多分。
香港科技大学内地招生负责人介绍,去年报读该大学的内地考生的高考分数甚至都远远超过了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录取线。而在香港高校排名第一的香港大学,去年的报名和录取比例则达到了20比1,今年有望达到40比1。
●英语分得过110
据了解,香港的所有高校都采用全英语授课的方式,内地考生去香港读大学,除了高考成绩要出类拔萃外,英语成绩也不能低于110分,否则很难适应以美籍、英籍教师为主的导师群体。其中,如果是报考香港中文大学的商科类专业,考生的英语成绩必须在120分以上。
除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外,其余6所在内地招生的香港高校在考查学生的高考和英语成绩的同时,还要加上面试的分数。
在京招生港校今年新增三所
从今年起,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珠海学院等3所高等学校从2006年起在内地招收自费生,赴香港修读全日制经香港学术评审局评审的学士学位课程。
新增高等学校的招生录取方式与香港6所单独招生的高等学校相同。其中香港公开大学在北京、上海、福建、广东、海南招生,总计划30人。香港演艺学院在北京、上海、广东招生,总计划30人。珠海学院在北京、上海、福建、广东、海南招生,总计划30人。今年是8所香港高校(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教育学院)在内地招生最多的一年,也是内地学生报考最多的一年。
与内地高等学府相比,香港高校在哪些方面吸引内地的优秀生呢?
出国机会多
陈燕玲透露说,在香港高校读书,出国机会更多一些。从往年情况来看,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内地学生会获得出国深造机会。这些学校包括普林斯顿、哈佛等世界级名校。
奖学金高
以香港大学为例,港大给予那些综合素质良好的学生每年3万——10万元港币不等的奖学金。黄依倩表示,她并不希望报考他们学校的学生是冲着这些奖学金去的,港大开设奖学金的目的是不希望看到品学兼优的学生因为经济原因而上不起学。
就业前景好
记者了解到,在香港的高校毕业后,去欧美等大型企业的机会相对多些,就业前景好。据香港大学2005年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该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毕业生薪金状况也很不错。另外香港政府还规定,内地人士只要在香港工作生活7年以上,便可取得在港永久居留权。
内地学生如何适应
香港高校怎样看待有意赴港的尖子生?在采访中,黄依倩认为,在香港读书的内地学生,生活上的适应很快,但和本地学生相比,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文化上和思维方法上的差异。
黄依倩说,香港学生的分析、解决、判断问题的能力较强,能独立解决和安排事务,会策划学习方案,寻找适合自己的课程。当然,这与学校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
而一些内地学生刚进香港的大学时,往往独立性和动手能力较差。另外,很多内地学生虽然英语考试考得很好,但在实际应用中有些捉襟见肘。
记者了解到,香港大学鼓励学生在学好本专业之余,选修其他学科门类的知识。他们的老师中近99%有海外求学背景,非亚裔老师占50%左右。
黄依倩说,并不是所有内地学生都能适应香港高校的培养方案,每所香港的高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教学特长,所以在择校问题上,内地学生要根据自己的能力,“不一定选最好的,但要选适合的”。
香港大学
今年该校为内地入学新生提供了5000万港元的奖学金,为历年来最高,其中个人全奖每年最高13万港元。
今年香港高校内地招生的热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港大计划内地招生不会超过300人,但前来申请的考生接近1.2万人,为去年的一倍。港科大内地招生负责人曾表示,去年招去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后,该校在内地的知名度直线上升,今年招生的目标是内地最好的考生,即录取率400人选一。
二零一一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预计招生名额为二百五十至三百个(各省市不设名额上限,择优录取)。根据国家教育部于二零一一年三月十六日的最新指示,香港 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范围可扩展至三十一个省市及自治区,包括:(按笔划序)上海、山西、山东、天津、内蒙古、甘肃、北京、四川、宁夏、西藏、吉林、安徽、江西、江苏、河北、河南、青海、重庆、海南、浙江、陕西、湖北、湖南、贵州、云南、新彊、黑龙江、福建、广西、广东、辽宁(招生范围如有更改,将以国家教育部之指引为准)。
高考成绩(于高考放榜后立即将成绩以网上填报或传真方式通知本校)
申请资格
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应届内地高考生均可申请报读香港大学。港大的内地招生计划不同于内地高校统一招生计划,有其独立的报名程序。在录取过程中,港大会优先考虑以下因素:申请人2011年的高考成绩
申请人2011年的高考英语成绩
申请人在面试中的综合表现(如获挑选参加)
注:面试以全英语进行,面试的日期和地点会于二零一一年六月中旬于香港大学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官方网站()公布,请密切留意。
奖学金
为奖励成绩优异及具有多方面特长的内地学生,我校将拨款九百万元设立入学奖学金,颁发给录取名单中各科成绩突出的学生。全额奖学金包含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最高可达五十万港币。获录取学生将自动被纳入奖学金考虑之列,无需个别申请。香港大学还设有约多项不同类别的奖学金/奖项供所有港大在校本科生申请,这些奖学金/奖项用以奖励在学术、体育或社会服务等方面有出色表现的同学。
香港城市大学
对象:参加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且成绩达到一本录取分数线的高考生。
生源:面向全国
录取批次:通过提前录取批次
录取标准:从高分到低分调档,提档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20%;英语成绩需达到(满分150分)120分以上。学校将按照考生实际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学院志愿,英语水平,配合相关学院具体要求,择优录取。
奖学金:成绩特别优秀,报考城大且录取者,将会获得不同程度的入门奖学金。类别:状元奖学金,分等奖学金,全国奥赛、国际竞赛获奖者奖学金;冼为坚少数民族奖学金;及张永珍民族团结奖学金。
目前,香港中学学制一般为7年,大学本科一般为3年。所以,内地考生得先休学大学本科基础年课程,为期一年。获得指定学分后,方可进行全日制本科学习。入学申请开始在每年的11月份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