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思想的力量开辟新时代

时间:2019-05-14 20:54: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领航思想的力量开辟新时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领航思想的力量开辟新时代》。

第一篇:领航思想的力量开辟新时代

领航思想的力量开辟新时代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思考(上)

任仲平

《 人民日报 》(2017年12月05日 01 版)

(一)政党的责任。

这是刚刚在北京落幕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世界各国政党领导人关注的主题。

这次对话会的会标上,五彩飘带环绕“中国共产党”的英文缩写CPC,共同构成地球的造型。恰如这个会标寓意的,世界最大政党、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执政党,与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党一起,肩负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人民建设美好世界的重要责任。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这片近40年来进行着全世界“最有勇气的制度实验、发展实践”的土地,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写下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过去5年,这个创造“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的政党,在中国大地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一个多月前,中共十九大再次标定一块里程碑,当代共产党人以巨大勇气、巨大智慧和巨大力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5年变革最直接的思想动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被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成为一面高高飘扬的精神旗帜。

这是中共十九大的重大历史贡献,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最新思想境界。当社会主义国家赞叹这一理论创新,“不仅照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方向”,也将为“国际共产主义事业提供强劲动力”;当西方世界感慨“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最好的选择”“这一思想必将引领中国共产党继续走在时代前沿”,人们看到马克思的伟大学说藉由中国道路展现的“真理之光”,让更多人向“一种严谨的学说,一种科学的制度,一种深邃的思想,一种美好的理想”脱帽致敬。

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历史事件之一。从历史的山巅回望,若干年后,将会更清晰地看到,我们写入历史的那些成绩,莫不源于点亮时代的思想光芒。

(二)有日本学者研究中共的话语体系,发现两个意象出现频率颇高——“道路”与“航行”。两个词所折射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代代相承的接续奋斗。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在共产党人开创的“道路”上“航行”,取得了堪称伟大的成功。从68年前建立人民共和国,到39年前开启改革开放大幕,再到5年巨变迈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总能形成对发展方位的准确判断,在时代的激流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航道,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正是在这一前后相继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探索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过去5年,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划时代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理论上的又一次飞跃。这条举世瞩目的中国道路,由此抵达一个新的起点。

德国诗人海涅曾写到,“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虽然十九大才正式提出,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容、深刻内涵,早已写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成为熊熊燃烧的火炬,照耀着十八大以来党和人民创造性的探索实践。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评价,习近平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了中国,中国目前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在习近平领导期间增长了近40%,亚洲的新秩序“不是正在显现,而是已经到来”。而对于这5年最生动的视角,还是来自于这个民族富有历史感的自我审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1980年,面对除旧布新的中国,诗人艾青借用春天万物复萌,说明“解放了的思想”所造就的时代洪流。今天,我们再次在中国大地,感受到一种新思想的磅礴之力。回首“极不平凡的5年”,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理解这一思想的几个维度——

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不会有中国5年来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这一思想的实践意义,在于把中国的发展带到了新的历史方位,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不会有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思想的历史意义,在于让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的梦想,让我们前所未有地有信心有能力去实现这一梦想。

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不会有“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这一思想的理论意义,在于把握追寻理想社会的真谛,为人类通往真理之路树立起新航标。

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不会有“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这一思想的世界意义,在于打开了现代化的更多可能性,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10月24日,举世瞩目的十九大落幕。被译成多种外语的十九大报告,迅速成为国际社会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有力读本”。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库恩评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习近平把中国带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就让我们沿着这几个维度,追寻思想的火炬,如何照亮一个民族走向富强的历程;感受思想的光芒,如何产生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力量。

(三)马克思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5年前,当“中国号”航船再度扬帆起航,继承的不仅是改革开放30多年高速发展的成果,还有累积下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更有“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犹记2012年,许多人的预期并不乐观。那一年,中国经济增速自新世纪以来首次低于8%。“刘易斯拐点”“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在罗列需要跨过的一系列栏杆后,外媒一叠声唱衰中国,即便是对社会主义中国充满信心的人也不得不提醒,“解决不好发展起来以后的新问题,中国就会前功尽弃”。在这样一个破旧立新、世代交替的“艰难时刻”,所有人都在观望,中国共产党如何引领这个曾经几度辉煌的东方古国,在历史的又一个转折关头走向自己的梦想?

“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中国发展历程中这5年,正如习近平的豪迈宣示:“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5年奋进,面对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腐败问题严重,习近平铁腕反腐、从严治党,彻底扭转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亲自挂帅中央多个领导小组,加强对事关全局的重大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党中央成为坐镇中军帐的“帅”。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传统动能减弱,不踩大油门、不搞强刺激,而是以强大的魄力和定力推行改革,在波澜不惊中实现了发展理念和经济结构的全方位转变和历史性转折。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中,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以超过30%的平均增长贡献率,成为世界经济引擎。

密集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贫困发生率降到4%以下,中国共产党脱胎换骨、人民军队浴火重生、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大大增强、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十九大报告十个方面的总结,寥寥数语后蕴藏多少运筹帷幄的胆识,涵盖多少波澜壮阔的变革,凝聚多少惊心动魄的转变。一个微信公众号征集这5年“万万没想到的那些事儿”,结果应者云集。不过1800多天时间,变化之巨、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影响之深,让身处其中的人无不为之感奋。

是什么让中国逆流而上击水中流,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因为我们有了习总书记这个核心,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灵魂”,十九大精神宣讲团行至广西,一位基层老党员的心声,道出了亿万中国人民的感受,也印证了邓小平的那句名言,“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逆风飞扬的中国交出的这份漂亮成绩单,也让媒体感慨,“习近平是具有长远战略思维的政治家”“在他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展现了非常宏大的战略视野和娴熟的政治运作才能,很快就跻身于能够主导国际事务的领导人行列”。一些外国观察家给出了这样的判断,“习近平正在唤醒中国”。

5年砥砺,被“唤醒”了的中国,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的新时代,新时代的中国,回首5年,我们清晰地看到,这不仅是一个发展进程的概念,更是一个思想演进的概念。

以民族复兴中国梦重构“时间逻辑”,以“五位一体”“四个全面”重构“战略逻辑”,以经济新常态重构“增长逻辑”,以新发展理念重构“发展逻辑”,以全面深化改革重构“治理逻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构“精神逻辑”,以美丽中国建设重构“生态逻辑”,以全面从严治党重构“政党逻辑”,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构“世界逻辑”……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在领导全党全国推进伟大事业的实践中,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性地回答了当前中国和世界面对的问题,战略性地设计了国家未来和人类未来,创造性地推动了民族复兴事业,预见性地判断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情况,以高远的视野、深邃的思考,写下当代共产党人的时代答卷,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这是一套严密完整的逻辑体系,也是一个体大思精的思想体系。5年来,亿万人民一次次从习近平的讲话中,感受到执政党的深谋远虑,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芒。“没有思想的时代,就像没有舵的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其与时俱进、不忘初心、实事求是的理论品格,展真理之旗、掌时代之舵、扬复兴之帆,极大地增强了社会主义中国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这也是一个被世界高度关注的新时代。十九大期间,美英联合制作的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首播,主动解读习近平领导下的5年。主创人员坦言,整部纪录片的核心是,“所有这些变化的背后,都有一个最初始的力量源泉,就是习近平的治国理念和政策方针”。当一种思想在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激发历史性的成就、在亿万人民生活中书写下历史性的变化、在全世界和平与发展进程中产生历史性的影响,这样的新思想,足以标定一个新的时代。

(四)在亿万人民的记忆中,这个新时代,起航于习近平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开了一个古老国家对于未来的想象。

这是一组必将载入史册的画面。2012年11月,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一次集体出行,是去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刚刚当选为总书记的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7年10月,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一次集体出行,是去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追寻中国共产党的“根脉”,再次当选为总书记的习近平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从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十九大号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习近平在历史的大视野中,进一步明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方向,描绘亿万人民同心同行的奋斗目标。在新思想开启的新征程上,国家的现代化与民族的复兴成为前后相续的目标,几代共产党人开辟的中国道路,在这一进程中不断向前。

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比中华民族对历史的兴替有更深切的感受,没有哪个民族在连续两千年领先于世界之后突然堕入“国土沦陷,水深火热”的苦难,因此也没有哪个民族如此渴望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回望过去,面对沉沦日久的神州,是中国共产党高举复兴大业的旗帜,从毛泽东誓言中华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到邓小平强调“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共产党人初心不改、使命不变。5年来,习近平对民族复兴这一重大命题,作了迄今最集中最系统最深刻的阐述,使之成为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公约数”、唤醒中华民族奋斗激情的精神旗帜。

首次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简练地喻作“中国梦”;首次明确揭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系统阐释中国梦的实现路径、精神支撑、力量源泉;首次阐明伟大梦想与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的关系;首次诠释中国梦与世界的关系,明确宣示“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想相通”……这些阐述,不仅为世界感知当代中国开启了一扇大门,更以体现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梦想,构思出堪与中国古代辉煌或欧洲启蒙时代媲美的复兴路径,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复兴这“千年一叹”的深切思考。难怪已过鲐背之年的基辛格在聆听习近平演讲后如此感叹:“有光荣的梦想,才有伟大的成就。”

湖南山村,一位村民贴出对联:“雪梅映红中国梦,紫燕衔绿万家春”;异国他乡,旅美华侨写下心声,“他邦夜夜家国梦,天涯朝朝总相思”。过去的5年,在民族复兴的大棋盘前,习近平以中国梦这一核心概念,重塑中国信仰、重筑中国理想、重聚中国力量,极大地焕发出亿万中华儿女奋发进取的激情,推动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从5000年悠久文明走来,历经170多年艰辛的探索历程,终于走到了最为接近梦想的今天。

以时间节点为标志,十九大报告擘画了新蓝图。接下来,中国将历史性地摆脱绝对贫困并走向共同富裕,将提前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创造人类历史上第一个10亿以上人口共同迈入现代化的奇迹。而在这些宏伟的国家目标之下,“每一个中国人都将经历历史性的重大改变,获得更多梦想成真的机会”,多少志士仁人泣血浩歌的复兴大业指日可待。放眼未来,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将成为人类发展进步史上最具标志性的事件之一。

(五)这一标志性事件最为突出的影响,是让社会主义这一绵延500多年的进步思想,经过几轮高潮和低谷的交替,在世界的东方展现出强大生命力。

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贡献,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无上光荣。11月7日,十月革命100周年。俄罗斯《真理报》刊发的纪念文章《十月光芒指引未来》指出,虽然“十月革命的主要成就”早已不复存在,但中国的成就让人们依然相信“十月的光芒”。另一篇《观点报》纪念文章,在分析“共产主义的幽灵”为何重新在欧洲徘徊时,明确提出“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所取得的难以置信的成果”,中国“已成为事实上的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从而理所当然地为全球众多趋势定调,思想领域亦不例外”。

中国成就成为世界支撑,中国理念在为世界定调。今天,很多90后年轻人开始走进马克思,感叹“马克思靠谱”;在欧洲,“马克思主义再一次成为了时髦”,有报纸头版整版刊出大红底色的马克思头像,政要们开始到《资本论》中寻找智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则在短短数年内,以24个语种、27个版本、660多万册的发行量,热销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且“影响的大都是主流人群”。这一切,恰如一部火爆网络的专题片片名——《社会主义“有点潮”》。今天的世界,虽然社会制度有差异、意识形态各不同,但一个观点已成共识,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并未过时,“中国让社会主义学说重新伟大”。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最硬的标准。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5年社会主义中国所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所产生的前所未有的世界影响、所赢得的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同,雄辩地证明了“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保持坚定信心、对社会主义保持必胜信念的科学根据。习近平曾系统梳理社会主义500年的思想源头和演进,不断强调我们党要努力“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过去5年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激荡,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正是我们党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贡献。而这种贡献最为突出之处,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思考。

十九大期间,一位外国记者来到中国,偏见让他“主题先行”地想做一组报道,挖挖中国“贫富分化问题”,没想到稍一深入,就被中国扶贫的巨大成就吸引,最后他决定好好写写“中国的脱贫故事”。过去5年,中国的贫困人口减少5500多万,相当于欧洲一个大国的人口,这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反贫困斗争,被联合国誉为中国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之一,也提供了一个观察“习近平时代”的最好视角。中国这5年,是社会主义本质得到空前体现的5年,是制度优势与活力得到空前发挥的5年,是共产党的宗旨信念得到空前强化的5年,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得到充分实践的5年。看到了这一点,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到,习近平为什么要不断强调“加强党的领导”,为什么要反复宣示“一个都不能少”,为什么要始终坚持“共同富裕”,为什么要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为什么要以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和实践要求,将社会主义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书写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上。

毛泽东说,“每个国家,每个时期,都有新的理论家,提出新的理论”;邓小平说:“马克思有他那个时代的语言,我们有我们时代的语言。”习近平以强大的思想力、原创力,以巨大的政治智慧、理论勇气,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将马克思主义这一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成果往前推进了一大步。理论惟有“常新”,才能“常青”。这一划时代的理论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的奋斗,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十九大期间,165个国家452个主要政党发来855份贺电贺信,这些贺信不仅来自社会主义国家,也来自西方资本主义阵营。越来越多的人断言“全球新未来最好的希望来自中国”,越来越多的人认定“世界2030年时的面貌取决于中国”。有海外网站刊文称,在中国模式中,许多人看到了自己国家的光明未来。对全世界雄心勃勃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选项。

2017年,十月革命过去了100年;2018年,《共产党宣言》将迎来发表170年,中国改革开放也将迎来整整40年。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终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并没有进入“历史的博物馆”,而是在持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人手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六)习近平正在领导中国完成三大治理——执政党治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美国学者主编的《习近平复兴中国》一书如此评价。的确,今天的世界,正经历“400年来未有之大变局”;今天的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面对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世界,作为“站在世界地图前的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从一开始就把思考“人类命运”视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职责所在。一位法国东方问题专家在梳理中国“令人瞩目的成就”后慨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次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地应对跨区域问题,慷慨地与全人类分享发展经验,审慎地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正确义利观、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之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宽广深邃的历史视野、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勇于担当的大国胸怀,提出对世界发展、对人类未来的中国方案。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让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走向现代化路径的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来自东方的思想力量,实实在在地在改变世界。过去5年,“一带一路”犹如两只翅膀,以中国为原点,沿着古老大陆和大洋铺展开来。从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到中巴经济走廊风电项目,在这条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上,伟大的思想推动伟大的实践,让昔日“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地方”再次成为沿线人民的福祉。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表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的铿锵誓言,让世界感叹“中国的新时代将影响世界”。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曾对世界主要国家领导人形象进行全球公众调查,在受访者对本国领导人认可度、30国受访者对10国领导人认可度、以及受访者对本国领导人正确处理国内及国际事务信心度方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都排名第一。有国外学者评价,在国际舞台上,“习近平以有所作为的积极态度让世界各国重新认识中国,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今天的世界,不仅深深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命运”,也日益深刻地体会到,世界已经从与中国共享“经济发展红利”,走向了更高层次的共享“思想理念红利”。这只“睡醒的狮子”是真正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它“长远的目光和对时代需求的精准把握,对世界发展大有裨益”。

(七)共产党人的目光,总是望向未来。

20世纪30年代,当国内革命遭受重创,仍然坚信革命是“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20世纪90年代,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在世界陷入低潮时,仍然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当中国昂首走进新时代,更加坚信我们会“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1975年9月,《延安通讯》上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北京知青习近平带领陕北梁家河村村民办沼气的故事。标题意味深长,叫《取火记》。今天,思想的火种点燃了新征程的火炬,引领8900多万党员、13亿多人民,向着历史深处的一个个时间节点迈进。

在这伟大的征程中,思想的火焰将绽放更耀眼的光芒,照亮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坚实步履,照亮我们更为美好、更值期待的明天。使命,复兴的道路开启新征程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思考(下)

任仲平

《 人民日报 》(2017年12月06日 01 版)

(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将开启新征程。”

2017年11月10日,越南岘港,习近平向世界宣示,中国向着未来开始了一次新的出发。

“中国已是一个真正的引领者!”“中国要做的事情一定能够做成。”“迫不及待地想去中国看看。”……30分钟的演讲,17次热烈的掌声,中共十九大后,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在国外发表的这一演讲,引来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阐释中国理念、把脉世界经济、擘画美好未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通往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让渴求变革的世界看到了新希望。

在人类文明的马拉松中,从“现代化”一词在18世纪中叶出现以来,这一历程已经走过近300年。今天,现代化仍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共同愿望,这一任务还远未抵达终点。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世界需要东方的智慧,世界期待中国的方案。

在中国发展的接力赛中,自1954年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起,从“两步走”“三步走”“新三步走”到“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拓展现代化路径。过去5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将中国的发展带入新的方位。这个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发展奇迹的政党,走到了人类现代化的最前沿。

“中共十九大书写了中国„未来简史‟。”“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市场之网中„新的服务器‟。”“全球新未来最好的希望来自中国。”……中共十九大后,世界如此判断。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向世界宣示,沿着中国自己的道路,我们有能力让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能力成为这一场人类文明竞赛中的领跑者,有能力为世界的明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这是一条在挑战中不断淬火的道路,这也是一条在创新中不断向前的道路。

自近40年前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之时,人们就从未停止过对这条道路的打量。不同之处在于,如今,那些曾以悲观性视角遥望东方、以偏见式质疑唱衰中国的人,不得不以一种“新的姿态和笔触”审视中国。

十九大后,德国的《明镜》周刊以汉语拼音“醒来”为当期的封面标题,称“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在政治、经济和科技等多个领域已越过„超级大国‟的门槛”。几乎同时,新一期美国《时代》周刊以红与黄的中国国旗色为封面,标题有四个汉字——“中国赢了”。这本曾经称中国为“狂妄的被孤立者”、曾经断言中国“虚假繁荣”的杂志,近年来已经7次将习近平选为年度人物,并预言他“将成为中国第一位真正的全球领袖”。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十九大之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以这句诗表达中国共产党人不慕虚名、崇尚实干的品格。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自外部的评价只是我们反观自己的一个视角,面向未来,身处历史之中的我们,亟须将这极不平凡的5年从实践经验上升为规律性认识。人类历史的长河中,5年何其短暂,中国如何“醒来”,又靠什么“赢了”?

从内部看,是思想的旗帜引领了中国变革,赢得了民心。去年3月,英国尤格夫调查公司对17个国家的民众调查显示,41%的中国民众认为世界会变得更好,远高于其他国家。而中央有关部门对5682名离退休老同志进行的“我看十八大以来的变化”调研中,最受称赞的是人心的变化,“党心凝聚了、军心稳定了、民心收拢了”。这样的信心和赞赏,源于5年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源于5年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当一些发达国家因失业率攀升引发民众不满时,中国5年累计新增就业6500万人,超过了一个欧洲大国的人口总量;当世界许多地区深陷贫穷漩涡,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比2012年减少5564万人。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大地掀起的时代浪潮,全面筑牢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政治保障、制度根基、物质基础、精神支撑,全方位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外部看,是中国道路丰富了世界经验,赢得了认同。在各个国际会议上,中国的声音总是备受关注:越南岘港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到场前5分钟,几乎所有嘉宾都已经站了起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习近平47分钟演讲获得30多次掌声,讲到关键处几乎是一句一掌声。中非、中拉、中阿、中国—东盟……朋友圈越来越大,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中国自信地欢迎世界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自信地倡议“一带一路”等让各国携手同行的方案,自信地与世界各国分享自己的发展经验与发展道路。人们对习近平说,中国像块磁铁,因中国的到来,这里高朋满座。

164年前,马克思从“两极相联”规律切入,分析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预言中国可能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160年前,恩格斯分析中国人民面对野蛮的“文明贩子们”所进行的殊死抵抗,预言浴火重生的中国将带来“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时间这个伟大的书写者,再次证明来自两位伟人的预言。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作为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著作之一;当这本“深藏中国治理之道”的“思想读本”,走进尼泊尔总统府、美国高端智库、塞尔维亚国家图书馆,并让法国前总理拉法兰感叹“政治抱负、治国理念、宏大规划和真情实感”;当越来越多的人断言“对国际秩序而言,中国过去曾是„接收者‟,现在志在成为„赋予者‟或„贡献者‟”,中国的发展不仅是令人羡慕的物质成就,也成为发人深思的理论课题。

被誉为“大道之源”的《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说,要想了解时代演变规律,就应该从观察天道运行和人间万事万物着手。要了解这个文明古国在新千年的发展脉络和趋势,最根本的方法,也是从理解中国道路的运行开始。

(三)“稳定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的成就离不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个强有力的执政党是中国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11月16日,在“中共十九大:中国发展和世界意义”国际智库研讨会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成为来自世界各地观察者的一个“思想焦点”。

从搭建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到抓住“关键少数”推动法治建设;从近20万驻村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一线,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惠及世界,过去5年,中国共产党既是战略的规划师,更是具体的执行者,坚强的政治领导是中国砥砺前行的火车头。有观察家总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发生的大多数变革的推动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始终,这更让人清晰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道路最核心的内容。

有国外学者把西方的政党比为“政党有限公司”,为了各自代表的利益集团,互相攻讦、拆台、打压是常事。而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治理体系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落实到使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上,从根本上扭转了一段时间以来党的领导虚化、弱化、空泛化现象,从根本上确立了“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的原则,从根本上确保了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领导作用体现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体现为总揽全局、同向发力的效率,体现为高度的组织、动员能力,体现为长远的规划、决策和执行能力。

这种“党领导下的体制优势”,可以有各种列举。除了被联合国誉为中国对世界最大贡献的扶贫事业,中国的科技发展,也可为例证。中国高铁核心技术3年跨越西方同行30年,高铁网络将覆盖中国80%以上的大城市,运营里程世界第一;中国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登上全球500强榜首;中国金融科技弯道超车,去年移动支付规模是美国的50倍。当未来学家感叹“中国将成为全球创新中心”,越来越多的人试图以中国为标杆,来定义世界新的未来。

被称为“严谨得让人头疼”的未来学家里夫金,在解释为什么中国“可以引领下一次全球变革浪潮”时,除了说到中国领导层的战略眼光和重大决心,特别强调“中国还有一些独有的特色,使它具备引领这个趋势的能力”。因为“迎接变革所需要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物流、新能源的推广、数字化的生态互联网建设等等,都不是依靠一个个公司单打独斗完成的,国家力量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西方国家对此“力不从心”,而中国则“以非常快的速度进行了发展”,“这些足以成为下一轮全球变革不可或缺的优势”。“天眼”探空,“蛟龙”探海,“嫦娥”探月……英国广播公司的一篇报道详细描述了“中国的科学革命”,一开始就惊叹“中国正在把科学„超大化‟”。而“超大化”科学的背后,正是“国家体制”的超大型支撑。

“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在过去5年里,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执政党的总书记亲自抓科技创新,告诫全党“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拿出“国家力量”在全社会掀起创新浪潮?2016年,中国的科技经费投入保持世界第二,与位列首位的美国差距正逐步缩小。试想,没有国家在资金支持、人才培养、建设国家实验室、重大项目协同攻关等方面的统筹设计,没有国家对量子计算、超级电脑等短期看不到商业价值和盈利模式的基础科技的投入,怎么可能推动一些领域的科技创新取得突破性进步、实现跨越式发展?没有对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物流、新能源推广等的重金投入,没有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配套设施的系统性支持,以及背后的国家实力支撑,中国互联网公司又怎么可能勇猛精进地开拓出一个又一个的应用场景,创造出“让硅谷急于复制的中国商业模式”?正是在党的领导下用足了制度优势,中国才能运筹帷幄步步为营,成为全球新浪潮的引领者。

现在的中国,就像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一直坐在车上的乘客感受不到速度的惊人,倒是那些坐在普通客车上的乘客,更能体会到“复兴号”从身边呼啸而过带来的“中国浪潮”。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外国观察家们,更为关注这条中国道路上的“党的领导”和“制度优势”。2017年,中国全国财政医疗卫生预算安排达1.4万亿元,医保覆盖率已达全部人口的95%以上。对比一些国家医疗改革的步履维艰,一位美国学者感叹,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却让十几亿人享受同样的社会福利,我们应该思考,中国是怎么做到的?

“强大的党是中国国家治理的政治主体,为解决中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好的平台。”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这样总结。当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达到30%,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当中国让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谁还有理由质疑这样的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四)“作为有近百年历史的政党,不断调整的中国共产党不容易”,在研究中国共产党自我修复的历程之后,英国剑桥大学一位教授如此感叹。

在中共的话语系统中,“不断调整”的意思,以“赶考”这个生动的意象来表达。这一毛泽东在共产党取得全国政权之时的说法,近年来为习近平反复引用。“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从执政中国的赶考,到发展中国的赶考,再到民族复兴的赶考,习近平所说的赶考,不仅是党领导中国改革发展,也是党自身建设的改进。

5年前,刚刚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一句“打铁还需自身硬”让无数人印象深刻。5年过去,这句话已经成为习近平的“代表性名言”。对于这个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执政党,一些人喜欢套用“权力与腐败的公理”: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他们认为,在一党执政的条件下,中共不仅会失去自我革新的意愿,也会丧失自我净化的能力。然而,习近平掷地有声的话语给出最有力的回答: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还就不信这个邪!

视之为“最大威胁”,下决心“猛药去疴”,警示“霸王别姬”,誓言“上不封顶”,强调“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习近平的铿锵话语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向腐败宣战的决心。十八大之后习近平的各种讲话、文章中,数量最多、分量最重的,就是关于党的建设的内容。5年来,落马的高官一次又一次成为新闻头条,仅仅十九大之后1个多月,就有两个省部级“老虎”因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审查。一位美国政治学教授在文章中写道,习近平上任以来展开的反腐行动是“自19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持久、最强硬的一次„实干‟行动”。熟谙历史的人们更是感慨:纵向看,翻开二十四史,没有一个时代、没有一个时期反腐力度如此之大;横向看,遍览世界各国,没有哪个国家、没有哪个政党反腐的决心如此之强。

十九大之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紧锣密鼓地推进,这让更多人注意到中国共产党反腐的“方法论”。西方媒体评价,习近平希望用更严格的纪律规定使其标志性的反腐行动制度化。第一步“不敢腐”,第二步“不能腐”,第三步“不想腐”,这背后的逻辑思路,正是由“打虎”“拍蝇”的震慑,到制度笼子的约束,再到政治文化的改变。十八大以后,党的各项制度不断出台,党的纪律和规矩不断强化,党的思想教育不断进行,构成了反腐与倡廉的组合拳。外国学者研究后判断:“习近平已着手重塑他所认为的党应有的样子,一个拥有理想与信念、高度自律的政党。”

过去5年,国际舆论深深记住了3个颇为形象的词汇:“打虎”“拍蝇”“猎狐”。透过这3个词,人们看到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看到中国共产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非凡勇气。习近平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向腐败这一“世界性难题”宣战,重拳反腐重塑了中国的“政治景观”,凝聚了发展的磅礴之力,证明了这个即将走过百年的大党能够解决好一党长期执政中的腐败问题,能够保持发展道路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强大政治领导力,能够始终推动我们的国家走向现代化。

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这样的情景并不罕见:有些国家借助于后发优势,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但最终停滞不前甚至灰飞烟灭,比如曾经盛极一时的苏联,比如亚非拉地区的“失败国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的执政党执政能力欠缺,推进的现代化不是全面的现代化,或是权力未被制约,或是政府市场错位,或是发展顾此失彼,在构建现代国家中遭遇致命挫折。

被观察者视为“习近平改善国家治理一大支柱”的反腐,从一开始就致力于“把权力关在笼子里”,致力于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在提高执政能力的同时,探索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身建设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断完善提供了一整套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指引。这一场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称之为对党的“重新锻造”也毫不为过。当今世界,新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思潮风行,作为意识形态特征明显的传统政党,不少西方国家的共产党日益边缘化,现实中的内外环境并不乐观,世界社会主义在总体上还处于低潮。但中国共产党以自身建设,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的现代视野,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现在与将来,都有着强大的感召力、蓬勃的生命力。

(五)“我们渴望知道,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到底有什么秘诀?我想学习中国的发展模式,找到适合我们国家发展的道路。”2016年9月,北京大学未名湖边的一间教室里,莫桑比克财政部顾问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与他同窗的47名特殊“学生”,是来自亚非拉27个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中高级官员及社会团体领袖。这所被命名为“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的特别学院,是习近平2015年9月在联合国总部宣布设立的,首届毕业生的感言是“在中国,我们增强了发展信心”。

独特的道路、独特的理论、独特的制度、独特的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丰富和发展的中国道路,超越了“西方中心论”,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走自己道路”的信心。5年来,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所探索的成功经验、所标注的崭新未来,甚至让欢呼“历史终结”的人也开始“修正观点”,重新思考和认识世界。

这是中国道路影响力的一个注脚。2013年,执政坦桑尼亚的革命党被认为很可能丢掉2015年大选,观察中共反“四风”和践行群众路线的行动,革命党也决定由总书记率领书记处全体成员“走基层”,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问责不作为的政府官员。这个国家的执政党和政府高级官员人手一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深信中共的经验“能为坦桑尼亚的发展提供解决方案”。两年时间,革命党党员人数从400万增加到600多万,最终在“实行多党制以来竞争最为激烈的一次”竞选中赢得了胜利。大选结果让西方国家大跌眼镜,革命党实现了浴火重生。

不仅是坦桑尼亚,那些治理效率持续下降的发达国家和影响力快速上升的新兴国家,都在习近平的思想中,寻找有别于西方传统发展和治理模式的道路。有国外经济学家感叹:当中国为了下一代而制订规划的时候,我们的一切计划都是为了下一次选举。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总结,“中国所具有的集中力量和长期奋斗的决心是西方国家所经常缺乏的”。当西方一些国家的政党还在搞“拳击赛”时,中国共产党却在进行“接力赛”。更多人看到,中国发展道路与西方有着根本差异,“那种认为世界上只有一种现代化,即西方现代化的观点,是一种谬论”。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打破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现代化的“路径依赖”,告诫世界“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

一直以来,有能力“辐射”富裕和文明,是衡量一个国家为人类作出贡献的重要指标。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习近平给出的中国方案、贡献的中国智慧,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从增长贡献、贸易贡献,到减贫贡献、绿色贡献,再到发展经验贡献、治理经验贡献、全球治理贡献,中国已经超过西方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公益性产品”的最大提供者。未来的中国,不仅会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工业产品”“思想产品”,更会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探索出更好的实践路径和制度方案。

有学者指出,我们正在进入的这个时代,最确切的表述应该是现代性竞争的时代。中国现代化所确立的榜样,让一度流行的“黑板经济学”失去市场,让各种偏见和教条现出原形,给了更多国家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勇气和信心。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指出,如果中国能够在社会和经济的战略选择方面开辟出一条新路,那么就会证明自己有能力给全世界提供中国与世界都需要的礼物。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的崛起,更是一种不同于西方的制度文明的崛起。这一崛起,是社会主义这一标志着人类对于理想社会追寻的运动在21世纪的复兴,是马克思主义在经过近170年的大浪淘沙后在世界东方的延续。习近平曾说,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推动中国巨变的当代共产党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把500年几度起伏却最终大河奔涌的世界社会主义潮流,推向一个新境界。

(六)2015年9月,习近平在美国西雅图会见中美互联网论坛主要代表。总市值超过2.5万亿美元的美国十大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悉数到场。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对此印象深刻,他对记者说:“当时你们感到房间在震动了吗?”

让人们震动的,不仅是一个大国的和平崛起,更是一条独特现代化道路的勃兴,一种社会制度的力量。

“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1949年,共和国的缔造者眺望美好未来,以此砥砺全党和人民。

“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2017年,新时代的开创者为中国道路找到了深厚的历史根源,也为中国未来凝聚起强大信心。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新时代的大门已经推开,更广阔的世界等待着我们的奋斗,更辉煌的未来等待着我们的书写,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目光向前,恰如青年马克思曾经的预言:

“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第二篇:领航,思想的力量开辟新时代

领航,思想的力量开辟新时代——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思考(上)

(一)政党的责任。

这是刚刚在北京落幕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世界各国政党领导人关注的主题。

这次对话会的会标上,五彩飘带环绕“中国共产党”的英文缩写CPC,共同构成地球的造型。恰如这个会标寓意的,世界最大政党、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执政党,与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党一起,肩负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人民建设美好世界的重要责任。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这片近40年来进行着全世界“最有勇气的制度实验、发展实践”的土地,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写下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过去5年,这个创造“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的政党,在中国大地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一个多月前,中共十九大再次标定一块里程碑,当代共产党人以巨大勇气、巨大智慧和巨大力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5年变革最直接的思想动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被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成为一面高高飘扬的精神旗帜。

这是中共十九大的重大历史贡献,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最新思想境界。当社会主义国家赞叹这一理论创新,“不仅照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方向”,也将为“国际共产主义事业提供强劲动力”;当西方世界感慨“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最好的选择”“这一思想必将引领中国共产党继续走在时代前沿”,人们看到马克思的伟大学说藉由中国道路展现的“真理之光”,让更多人向“一种严谨的学说,一种科学的制度,一种深邃的思想,一种美好的理想”脱帽致敬。

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历史事件之一。从历史的山巅回望,若干年后,将会更清晰地看到,我们写入历史的那些成绩,莫不源于点亮时代的思想光芒。

(二)有日本学者研究中共的话语体系,发现两个意象出现频率颇高——“道路”与“航行”。两个词所折射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代代相承的接续奋斗。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在共产党人开创的“道路”上“航行”,取得了堪称伟大的成功。从68年前建立人民共和国,到39年前开启改革开放大幕,再到5年巨变迈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总能形成对发展方位的准确判断,在时代的激流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航道,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正是在这一前后相继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探索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过去5年,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划时代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理论上的又一次飞跃。这条举世瞩目的中国道路,由此抵达一个新的起点。

德国诗人海涅曾写到,“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虽然十九大才正式提出,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容、深刻内涵,早已写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成为熊熊燃烧的火炬,照耀着十八大以来党和人民创造性的探索实践。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评价,习近平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了中国,中国目前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在习近平领导期间增长了近40%,亚洲的新秩序“不是正在显现,而是已经到来”。而对于这5年最生动的视角,还是来自于这个民族富有历史感的自我审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1980年,面对除旧布新的中国,诗人艾青借用春天万物复萌,说明“解放了的思想”所造就的时代洪流。今天,我们再次在中国大地,感受到一种新思想的磅礴之力。回首“极不平凡的5年”,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理解这一思想的几个维度——

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不会有中国5年来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这一思想的实践意义,在于把中国的发展带到了新的历史方位,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不会有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思想的历史意义,在于让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的梦想,让我们前所未有地有信心有能力去实现这一梦想。

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不会有“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这一思想的理论意义,在于把握追寻理想社会的真谛,为人类通往真理之路树立起新航标。

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不会有“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这一思想的世界意义,在于打开了现代化的更多可能性,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10月24日,举世瞩目的十九大落幕。被译成多种外语的十九大报告,迅速成为国际社会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有力读本”。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库恩评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习近平把中国带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就让我们沿着这几个维度,追寻思想的火炬,如何照亮一个民族走向富强的历程;感受思想的光芒,如何产生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力量。

(三)马克思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5年前,当“中国号”航船再度扬帆起航,继承的不仅是改革开放30多年高速发展的成果,还有累积下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更有“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犹记2012年,许多人的预期并不乐观。那一年,中国经济增速自新世纪以来首次低于8%。“刘易斯拐点”“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在罗列需要跨过的一系列栏杆后,外媒一叠声唱衰中国,即便是对社会主义中国充满信心的人也不得不提醒,“解决不好发展起来以后的新问题,中国就会前功尽弃”。在这样一个破旧立新、世代交替的“艰难时刻”,所有人都在观望,中国共产党如何引领这个曾经几度辉煌的东方古国,在历史的又一个转折关头走向自己的梦想?

“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中国发展历程中这5年,正如习近平的豪迈宣示:“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5年奋进,面对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腐败问题严重,习近平铁腕反腐、从严治党,彻底扭转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亲自挂帅中央多个领导小组,加强对事关全局的重大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党中央成为坐镇中军帐的“帅”。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传统动能减弱,不踩大油门、不搞强刺激,而是以强大的魄力和定力推行改革,在波澜不惊中实现了发展理念和经济结构的全方位转变和历史性转折。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中,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以超过30%的平均增长贡献率,成为世界经济引擎。

密集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贫困发生率降到4%以下,中国共产党脱胎换骨、人民军队浴火重生、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大大增强、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十九大报告十个方面的总结,寥寥数语后蕴藏多少运筹帷幄的胆识,涵盖多少波澜壮阔的变革,凝聚多少惊心动魄的转变。一个微信公众号征集这5年“万万没想到的那些事儿”,结果应者云集。不过1800多天时间,变化之巨、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影响之深,让身处其中的人无不为之感奋。

是什么让中国逆流而上击水中流,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因为我们有了习总书记这个核心,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灵魂”,十九大精神宣讲团行至广西,一位基层老党员的心声,道出了亿万中国人民的感受,也印证了邓小平的那句名言,“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逆风飞扬的中国交出的这份漂亮成绩单,也让媒体感慨,“习近平是具有长远战略思维的政治家”“在他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展现了非常宏大的战略视野和娴熟的政治运作才能,很快就跻身于能够主导国际事务的领导人行列”。一些外国观察家给出了这样的判断,“习近平正在唤醒中国”。

5年砥砺,被“唤醒”了的中国,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的新时代,新时代的中国,回首5年,我们清晰地看到,这不仅是一个发展进程的概念,更是一个思想演进的概念。

以民族复兴中国梦重构“时间逻辑”,以“五位一体”“四个全面”重构“战略逻辑”,以经济新常态重构“增长逻辑”,以新发展理念重构“发展逻辑”,以全面深化改革重构“治理逻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构“精神逻辑”,以美丽中国建设重构“生态逻辑”,以全面从严治党重构“政党逻辑”,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构“世界逻辑”……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在领导全党全国推进伟大事业的实践中,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性地回答了当前中国和世界面对的问题,战略性地设计了国家未来和人类未来,创造性地推动了民族复兴事业,预见性地判断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情况,以高远的视野、深邃的思考,写下当代共产党人的时代答卷,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这是一套严密完整的逻辑体系,也是一个体大思精的思想体系。5年来,亿万人民一次次从习近平的讲话中,感受到执政党的深谋远虑,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芒。“没有思想的时代,就像没有舵的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其与时俱进、不忘初心、实事求是的理论品格,展真理之旗、掌时代之舵、扬复兴之帆,极大地增强了社会主义中国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这也是一个被世界高度关注的新时代。十九大期间,美英联合制作的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首播,主动解读习近平领导下的5年。主创人员坦言,整部纪录片的核心是,“所有这些变化的背后,都有一个最初始的力量源泉,就是习近平的治国理念和政策方针”。当一种思想在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激发历史性的成就、在亿万人民生活中书写下历史性的变化、在全世界和平与发展进程中产生历史性的影响,这样的新思想,足以标定一个新的时代。

(四)在亿万人民的记忆中,这个新时代,起航于习近平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开了一个古老国家对于未来的想象。

这是一组必将载入历史的画面。2012年11月,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一次集体出行,是去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刚刚当选为总书记的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7年10月,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一次集体出行,是去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追寻中国共产党的“根脉”,再次当选为总书记的习近平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十九大号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习近平在历史的大视野中,进一步明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方向,描绘亿万人民同心同行的奋斗目标。在新思想开启的新征程上,国家的现代化与民族的复兴成为前后相续的目标,几代共产党人开辟的中国道路,在这一进程中不断向前。

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比中华民族对历史的兴替有更深切的感受,没有哪个民族在连续两千年领先于世界之后突然堕入“国土沦陷,水深火热”的苦难,因此也没有哪个民族如此渴望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回望过去,面对沉沦日久的神州,是中国共产党高举复兴大业的旗帜,从毛泽东誓言中华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到邓小平强调“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共产党人初心不改、使命不变。5年来,习近平对民族复兴这一重大命题,作了迄今最集中最系统最深刻的阐述,使之成为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公约数”、唤醒中华民族奋斗激情的精神旗帜。

首次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简练地喻作“中国梦”;首次明确揭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系统阐释中国梦的实现路径、精神支撑、力量源泉;首次阐明伟大梦想与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的关系;首次诠释中国梦与世界的关系,明确宣示“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想相通”……这些阐述,不仅为世界感知当代中国开启了一扇大门,更以体现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梦想,构思出堪与中国古代辉煌或欧洲启蒙时代媲美的复兴路径,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复兴这“千年一叹”的深切思考。难怪已过鲐背之年的基辛格在聆听习近平演讲后如此感叹:“有光荣的梦想,才有伟大的成就。”

湖南山村,一位村民贴出对联:“雪梅映红中国梦,紫燕衔绿万家春”;异国他乡,旅美华侨写下心声,“他邦夜夜家国梦,天涯朝朝总相思”。过去的5年,在民族复兴的大棋盘前,习近平以中国梦这一核心概念,重塑中国信仰、重筑中国理想、重聚中国力量,极大地焕发出亿万中华儿女奋发进取的激情,推动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从5000年悠久文明走来,历经170多年艰辛的探索历程,终于走到了最为接近梦想的今天。

以时间节点为标志,十九大报告擘画了新蓝图。接下来,中国将历史性地摆脱绝对贫困并走向共同富裕,将提前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创造人类历史上第一个10亿以上人口共同迈入现代化的奇迹。而在这些宏伟的国家目标之下,“每一个中国人都将经历历史性的重大改变,获得更多梦想成真的机会”,多少志士仁人泣血浩歌的复兴大业指日可待。放眼未来,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将成为人类发展进步史上最具标志性的事件之一。

(五)这一标志性事件最为突出的影响,是让社会主义这一绵延500多年的进步思想,经过几轮高潮和低谷的交替,在世界的东方展现出强大生命力。

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贡献,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无上光荣。11月7日,十月革命100周年。俄罗斯《真理报》刊发的纪念文章《十月光芒指引未来》指出,虽然“十月革命的主要成就”早已不复存在,但中国的成就让人们依然相信“十月的光芒”。另一篇《观点报》纪念文章,在分析“共产主义的幽灵”为何重新在欧洲徘徊时,明确提出“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所取得的难以置信的成果”,中国“已成为事实上的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从而理所当然地为全球众多趋势定调,思想领域亦不例外”。

中国成就成为世界支撑,中国理念在为世界定调。今天,很多90后年轻人开始走进马克思,感叹“马克思靠谱”;在欧洲,“马克思主义再一次成为了时髦”,有报纸头版整版刊出大红底色的马克思头像,政要们开始到《资本论》中寻找智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则在短短数年内,以24个语种、27个版本、660多万册的发行量,热销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且“影响的大都是主流人群”。这一切,恰如一部火爆网络的专题片片名——《社会主义“有点潮”》。今天的世界,虽然社会制度有差异、意识形态各不同,但一个观点已成共识,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并未过时,“中国让社会主义学说重新伟大”。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最硬的标准。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5年社会主义中国所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所产生的前所未有的世界影响、所赢得的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同,雄辩地证明了“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保持坚定信心、对社会主义保持必胜信念的科学根据。习近平曾系统梳理社会主义500年的思想源头和演进,不断强调我们党要努力“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过去五年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激荡,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正是我们党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贡献。而这种贡献最为突出之处,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思考。

十九大期间,一位外国记者来到中国,偏见让他“主题先行”地想做一组报道,挖挖中国“贫富分化问题”,没想到稍一深入,就被中国扶贫的巨大成就吸引,最后他决定好好写写“中国的脱贫故事”。过去5年,中国的贫困人口减少5500多万,相当于欧洲一个大国的人口,这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反贫困斗争,被联合国誉为中国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之一,也提供了一个观察“习近平时代”的最好视角。中国这5年,是社会主义本质得到空前体现的5年,是制度优势与活力得到空前发挥的5年,是共产党的宗旨信念得到空前强化的5年,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得到充分实践的5年。看到了这一点,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到,习近平为什么要不断强调“加强党的领导”,为什么要反复宣示“一个都不能少”,为什么要始终坚持“共同富裕”,为什么要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为什么要以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和实践要求,将社会主义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书写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上。

毛泽东说,“每个国家,每个时期,都有新的理论家,提出新的理论”;邓小平说:“马克思有他那个时代的语言,我们有我们时代的语言。”习近平以强大的思想力、原创力,以巨大的政治智慧、理论勇气,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将马克思主义这一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成果往前推进了一大步。理论惟有“常新”,才能“常青”。这一划时代的理论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的奋斗,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十九大期间,165个国家452个主要政党发来855份贺电贺信,这些贺信不仅来自社会主义国家,也来自西方资本主义阵营。越来越多的人断言“全球新未来最好的希望来自中国”,越来越多的人认定“世界2030年时的面貌取决于中国”。有海外网站刊文称,在中国模式中,许多人看到了自己国家的光明未来。对全世界雄心勃勃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选项。

2017年,十月革命过去了100年;2018年,《共产党宣言》将迎来发表170年,中国改革开放也将迎来整整40年。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终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并没有进入“历史的博物馆”,而是在持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人手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六)习近平正在领导中国完成三大治理——执政党治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美国学者主编的《习近平复兴中国》一书如此评价。的确,今天的世界,正经历“400年来未有之大变局”;今天的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面对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世界,作为“站在世界地图前的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从一开始就把思考“人类命运”视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职责所在。一位法国东方问题专家在梳理中国“令人瞩目的成就”后慨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次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地应对跨区域问题,慷慨地与全人类分享发展经验,审慎地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正确义利观、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之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宽广深邃的历史视野、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勇于担当的大国胸怀,提出对世界发展、对人类未来的中国方案。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让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走向现代化路径的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来自东方的思想力量,实实在在地在改变世界。过去5年,“一带一路”犹如两只翅膀,以中国为原点,沿着古老大陆和大洋铺展开来。从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到中巴经济走廊风电项目,在这条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上,伟大的思想推动伟大的实践,让昔日“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地方”再次成为沿线人民的福祉。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表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的铿锵誓言,让世界感叹“中国的新时代将影响世界”。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曾对世界主要国家领导人形象进行全球公众调查,在受访者对本国领导人认可度、30国受访者对10国领导人认可度、以及受访者对本国领导人正确处理国内及国际事务信心度方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都排名第一。有国外学者评价,在国际舞台上,“习近平以有所作为的积极态度让世界各国重新认识中国,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今天的世界,不仅深深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命运”,也日益深刻地体会到,世界已经从与中国共享“经济发展红利”,走向了更高层次的共享“思想理念红利”。这只“睡醒的狮子”是真正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它“长远的目光和对时代需求的精准把握,对世界发展大有裨益”。

(七)共产党人的目光,总是望向未来。

20世纪30年代,当国内革命遭受重创,仍然坚信革命是“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20世纪90年代,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在世界陷入低潮时,仍然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当中国昂首走进新时代,更加坚信我们会“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1975年9月,《延安通讯》上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北京知青习近平带领陕北梁家河村村民办沼气的故事。标题意味深长,叫《取火记》。今天,思想的火种点燃了新征程的火炬,引领8900多万党员、13亿多人民,向着历史深处的一个个时间节点迈进。

在这伟大的征程中,思想的火焰将绽放更耀眼的光芒,照亮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坚实步履,照亮我们更为美好、更值期待的明天。

第三篇:开辟新时代的宣言

北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开辟新时代的“宣言”

范金连 2015.10 初三

2015年中考考纲:《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课程标准:简述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英国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明确宪章运动是欧洲早期资本主义发展弊端的必然产物。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明确马克思主义诞生是时代的产物。

掌握《共产党宣言》的核心内容,了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资料并对资料和史实进行分析与归纳,以此来培养学生对资料的整合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欧洲工人觉醒的学习,培养自身敢于向非正义势力做斗争的勇气和精神。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理论及其革命活动的介绍,学习他们不计个人利益得失而奋斗献身的精神和对人类历史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

重点难点

重点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难点 《共产党宣言》诞生的历史条件及宣言的有关理论。

教学过程

导入:温故知新

回忆第八课工业革命的影响,再结合练习册材料一和书本60页的图片,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工业革命虽然使生产力迅速发展,却也导致贫富差距拉大。作为工人阶级,该如何面对?

一.欧洲工人的觉醒——宪章运动 1.背景:工业革命后,贫富差距拉大。2.时间:1836年-1858年 3.内容:《人民宪章》(1)要求获得选举权(2)参与国家管理(3)反对资本家的剥削 4.地位: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工人运动

5.评价:沉重打击资产阶级的统治,标志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过渡:虽然宪章运动打击了资产阶级,但日益觉醒的工人们发现,他们更加需要一个科学的有效的理论来指导他们的斗争,这个时候,他们发现了历史长河中的2颗熠熠生辉的巨星,1 他们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卡尔马克思和恩格斯。二.巨星——马克思和恩格斯 1.生平

2.理论:科学社会主义,推翻资本主义 3.实践:参加工人运动

4.精神:理想 献身 无私 实践

过渡:马克思和恩格斯除了进行深刻的理论研究,也积极参加实践,指导或参加了很多的工人运动,在条件成熟之后,他们终于要提出自己关于社会制度的系统理论了。

三.宣言——《共产党宣言》 1.时间:1848年2月 2.内容:(1)分析阶级斗争的作用(2)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3)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3.评价:(1)第一部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2)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成为无产阶级的锐利武器(4)开辟国际工人运动的新局面

补充说明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哲学,科学社会主义。

小结:工业革命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工人运动兴起,争取自身权益,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伟大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指导无产阶级的斗争。人类进入新时代。

作业:练习册第八课

板书:

一.巨星——马克思和恩格斯 1.生平

2.理论:科学社会主义,推翻资本主义 3.实践:参加工人运动

4.精神:理想 献身 无私 实践

二.巨星——马克思和恩格斯 1.生平

2.理论:科学社会主义,推翻资本主义 3.实践:参加工人运动

4.精神:理想 献身 无私 实践

三.宣言——《共产党宣言》 1.时间:1848年2月 2.内容:(1)分析阶级斗争的作用

(2)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3)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3.评价:(1)第一部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成为无产阶级的锐利武器

(3)开辟国际工人运动的新局面

第四篇:红船领航下的新时代

计信学院 姓名:韦羽 20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本一班 手机:*** 红船领航下的新时代

红船领航90载,搏击风浪一帆悬。

在那灾难重重,血雨腥风的慢慢长夜,是“七一”的晨曦拨开华夏大地熔铸的铁锤,银镰砸碎旧世界的机器,铲平与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将共产主义信念的火种撒向大地,把理想的火炬照彻强国之路,万里河山因此而挺拔俊秀,雄浑壮丽;历史的长河因此波澜,豪情万丈!

曾记否2008年5月12日的那一幕,14:22分的强震响彻川蜀大地顿时震撼了全国。一时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党中央的正确指挥下。党的人民军队,当尖兵,打头阵,在短时间内,在灾区驻营,灾区一时间盛开了一朵朵“绿色的花朵”。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是人民解放军的汗水泼洒,哪里就便有了绿色的希望。也曾记起2008年春天,冰雪覆盖了大部分南方地区,寒冷在肆虐,灾难在蔓延。人民群众被困荒郊,大部分地区用电短缺,有的人们为柴米油盐担忧。在党中央英明的决策下,灾区人民得到了帮助获得了爱与希望。

可见在灾难面前,中国人民军队,中国人民在党的指挥下的从容与团结,高举有希望就有生命的爱的伟大旗帜。彰显了中华人民不怕苦不怕累,团结向上的思想精神。

在红船的领航下的新时代,人们虽在天灾面前无能为力,但有了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发展中的中国,先进的科技文化把灾难的损失和伤亡减到最低。人民军队的关怀下再苦再疼也是甜的!08年的北京是世界瞩目的焦点,奥林匹克的圣火在此点燃,党的光环在鸟巢上空熠熠生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正一步一步的走向世界,在世界发光发亮,中国人民的地位逐渐提高。在竞赛中,奥运健儿们刻苦拼搏,我国以优异的成绩列于金牌榜榜首。旧时代的“东亚病夫”已经不复存在。2010年夏天的上海,世界博览会又一次聚焦世界各国的眼球,中国馆以其独特的设计造型,高科技引导的电子“清明上河图”动态的画面仿佛使人回到初唐的盛世,让人回味无穷。中华人民共和国又一次瞩目世界。中国共产党又一次展现了它的英明领导。新时代的光辉为中国历史添加了美妙的一笔。

红船引导下的新时代,五星红旗和鲜艳的党旗的光辉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高峰时期,科技璀璨世界,神舟飞船的火热没过,这边嫦娥已如火如荼。青藏铁路的伟大工程,高铁时代的普及,人民当家作主过着新时代优越的生活。

我的家乡在广西柳州,这是一座工业重镇,却拥有碧水蓝天。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在发展,柳州更在高速的发展。柳钢、柳化、柳工、五菱等一批全国一等工业企业正蓬勃发展。人均GDP长期位于五大自治区城市榜首。然而没解放之前,这个被称为南蛮的地方,土匪满天飞。30年前的柳州初步发展工业,“酸雨”成为首要污染物,空气、河水浑浊。现在的柳州在党的正确政策指导下,大力发展环境治理,柳江河水清澈度位于珠江支流之首。“百米柳江,百米画廊”,一座山水与工业并重的城市屹立于桂中之巅。共产党好!是党给予我们舒适的生活,是党的政策引导了柳州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风云30年,柳州从一座污染严重的工业城市变成一座新兴的山水工业城市;从一座楼房稀少的城市变成高楼耸立夜景美丽的大都市。柳江沿岸逐步发展。

自党的十一届三全会以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使中国从成立到今日的62年以来,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在世人眼前。

中国共产党,有了您的陪伴,我在快乐中成长;有了您的阳光普照,我在健康成才。

作为祖国的未来,中国共产党的接班人和新时代的开拓者,我们应怎么做呢?我想:面对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面对革命先烈的期望,面对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在行动上。我们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完成党的任务。最终成为一个光荣的优秀的共产党员。在思想上,我们应不违凡党的中心思想,不仅如此,还要不断传播这种思想,让祖国的人民都有这种“红色精神”。

第五篇:让文化为“新时代”领航(讲稿)

让文化为“新时代”领航(讲稿)

原文地址:让文化为“新时代”领航(讲稿)作者:远古春风

让文化为“新时代”领航

—— 和“新时代”人谈文化 企业人生

授课教师

中都书院国学公益讲堂

杜改转

授 课 提 纲

一、关于文化

1、问文化之真相——什么是文化

2、感悟文化之方法___格物致知

二、从文化的角度解读企业

1、企本难立

2、儒者可兴

3、儒企关系

三、从文化的角度解读人生

1、人类社会生生不息之缘由——人被文所化

2、人被文化之方法——“学”与“习”

3、养生之目的与中国文化之“强”之正解

四、用古老的修身养性之语诠释“新时代”的精神,以文化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文化为“新时代”领航!

五、常常聆听圣贤教导《弟子规》、《四书》简介

让文化为“新时代”领航

—— 和“新时代”人谈文化 企业人生

授课教师

中都书院中华文化讲堂

杜改转

一、关于文化

(一)、问文化之真相——什么是文化?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很大,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一直努力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使得文化一词的定义层出不穷,却难以让人充分认识文化。必需对文化的核心内涵追本溯源,真正认识文化,确切说是中国文化。

文化一词较早出现在《易经》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系辞下》记载:“物相杂,故曰文”,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许慎解释为:“错画也”。看来,“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宋程颐说:“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文”字的甲骨文字绘画的像一个人,特别突出了胸部的位置,并在胸部绘画了一个“心”型图案。其意义应该是特指“心里的故事、经验之类的知识”,在古代,人们认为人的心脏是思考之所,是存储智慧的地方。是应该被文化的地方。“化”的本意是“教行也”,受感化、受感染,从而改变人心、风俗,即生成、教化,《说文》曰:性质或形态改变:如变化、教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古字为“匕”,匕,变也。徐灏曰:“匕化古今字。”甲骨文,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

通过分析得知,文化就是“人文”加“化成天下”,也即“以文教化”,即对人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文化一词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状语“文”+动词谓语“化”。可以这样说,如果广告是“广而告之”,那么文化就是“文来化之”。

人的欲望的满足方式是由文化决定的,文化决定这些需求如何得到满足,没有文化,人可能为了欲望的满足而施行各种手段,甚至烧杀抢掠。所以东汉郑玄说“文犹美也,善也”。因此,如果给文化找到最相近的词便是文明、道德、伦理、或觉悟、智慧、哲学等。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就是“理当如此”。种种人类生存之道都在文化里。

让我们通过人文伦常揭开文化的一角:夫妇之间,夫唱妇随,父子之间,父慈子孝,兄弟之间,兄友弟恭;君臣之间,君礼臣忠,朋友之间,诚信友爱,而违反人文伦常就丧失了做人的基础,父不慈子不孝,兄不友弟不恭,上级欺压下属、下属反叛上级,人与人没有了爱,当然就更谈不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了。台北文化局长龙应台说,什么是文化?它是随一个人迎面走来时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整体气质: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是搀那盲者一把,还是自己一个人前行。文化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所处的社会与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资源。文化是人们的生存方式。群居时需要文化,文化就是群居过程中人的意识或认知方式和交往的行为方式,所以有和谐;独处时候需要文化,这时候文化表现为内心世界一种自我的对话以及心灵的感知方式,所以有“慎独”。需要说明的是文化就是一个文化,本来不应该分传统与现代,就好比月亮就是一个月亮,不能说古代月亮和现代月亮一样,“传统文化”一说不过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以及人性的弱点,使得文化君子历经浩劫,差点被世人遗忘,才整出来的一个词。某种意义上,它反映了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一种状况。世界上任何有形的资源都可能枯竭,而文化则是生生不息,这就是文化自身的厉害,从个人到家族,从民族到国家,最终较量的不是别的什么,而是文化。与一般的宗教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的,既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文化就是人类社会生存之道,在中国历史上,主要是儒家承载了这一文化,儒家把文化人格的最高典范称为至圣,其次为圣、为贤、为君子。多多反思一下文化这个概念,它的深层含义关系到任何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二)、理解中国文化的方法——格物致知

中国文化有其含蓄性和象征性,所以古人对中国文化内涵的研究,是皓首穷经,诚惶诚恐地去探究圣人寄托在经文中的微言大义,是用全身心去感悟的,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而后人多失去敬畏之心,对于文化的研究多半只用脑子,只注重现象而常常忽视本质,因此虽然啃了不少书本而始终难于望其项背。所以,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有时候黎民百姓书读得不多,心中明白的未必比学者少,这种现象就是儒家说的 “格物致知”。《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奇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可供参照的意涵几乎找不到,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学习的一个难点。《现代汉语词典》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我举两个实例来说明我自己的理解。玉与君子互喻;《说文解字》云“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此五德正是喻君子之五德,玉所包含的是人文哲学的内涵,故有黄金有价玉无价的说法,故君子无故玉不离身;铜钱与人之规矩互喻:方孔铜钱应天圆地方之说,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秦始皇铸钱以此为型,有做人的道理在其中,铜钱为外圆内方,做人也需要如此,做事圆通,但内心保持方正。即由器的道理上升到人的道理。世间无一物不在启发人,故曰:理通天下,悟者自得。

(三)、中国文化的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天人合一”,“止于至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成人成圣的境界。《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体现出中国人文传统、人文精神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完善人生、和谐社会、治理天下,即修齐治平。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就是“人生、社会”。

二、从文化的角度解读企业。(文化就是指以儒学思想为主流的中华文化)

(一)、企本难立

什么是企?企者从人,从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一个人,下面是“止”(脚),表示一个人在踮起脚后跟(站立),有企立、企盼的意思。形容盼望殷切;《老子》说“企者不立”,意思是提起脚跟,用脚尖着地想站得更高一些,反而站不稳。(企鹅,企鹅科的各种短腿而不会飞的水鸟,产于南半球,在陆地上直立而笨拙地行走,身上披覆短、硬、鳞形的羽,主要食甲壳类、软体动物和鱼。)人们可能会问:为什么追求做大、做强、做久的事业,偏偏叫了“企业“这样一个名称?这可能就是中国文化的奥妙之处吧。可是,文化又这样告诉我们:“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易经》);人当“止于至善”,之地。《大学》开篇就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它被称为《大学》的“三纲领”。“止于至善”就是说人要在道德上完美,在人格上完善。企业做大、做强、做久就有了前提条件。“缗蛮黄鸟,止于丘隅”,“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大学》)意思是说“连黄鸟都知道它该止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可以不如一只鸟儿吗?鸟儿如果不能够“知其所止”,鸟儿一定会亡命,企业如果不能够“止于至善”之地,当然也难以立足了。

(二)、儒者可兴

什么是儒?以道得民曰儒(《周礼·太宰》);儒之言优也和也,能安人能服人也(《礼记·儒行》)。儒者本无所谓教,达而在上,穷而在下,需(应该;必然)不能出此范围(清· 王韬《原道》)。从这些解释来看,它共同于世界五百强共同的文化,世界五百强共同的文化有如追求卓越、群策群力、善待顾客、注重品质、回馈社会等,抽其象,保持百年不衰的共同的文化就是“止于至善”,就是敬天、爱人、法道。它也真正和儒之精神相吻合,好多聪明的企业老总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近两年,企业老总“打飞的”,听国学,成为企业文化发展的最新动向,企业培训频繁,国学大师频出。这还源与国学(文化)和企业的本质联系。北京同仁堂于清康熙八年始创同仁堂药室,之后历经数百年,其间既有供奉御药、盛名海内外的辉煌,也有经营不善、外股典让的窘境,更有社会大动荡时期的内外交困、难以维系的困境。但北京同仁堂在大浪淘沙之后生存下来,这源于同仁堂独特的企业文化:“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历代同仁堂人恪守诚实敬业的药德: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所以,拳拳仁心代代传,就是同仁堂百代不衰的秘宝。

作为山西人,我们知道晋商号称天下第一儒商,“学而优则贾”是晋商发达并绵延几百年的重要因素之一。

徽商则“贾而好儒”,徽州素称“礼让之国”,是南宋大儒朱熹的故里,有其他地方不可比的儒学传统。徽人广建书院,崇儒重道,形成了“儒风独茂”的地方风情。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徽商或“先贾后儒”,或“先儒后贾”,儒家的思想说教、伦理道德,自然就成为他们立身行事、从商业贾奉守不渝的指南。

“日本近代化之父”是日本历史上最伟大的儒商,涩泽荣一一生崇拜孔子,并积极地致力于将《论语》思想运用到经商实践中。他著了《论语与算盘》一书。央视《大国崛起》称,涩泽“一手握《论语》,一手握算盘”的经商思想是“日本崛起的秘诀”。

(三)、儒、企关系

1、通过汉字分析看儒、企关系。儒:《说文》曰:遇雨不进,止也。须也,故儒可理解为:止于该止之地,看来儒、企都有“止”之意,但又有所不同,甲骨文中“需”与“儒”是同一个字,读音与“乳”字相同。乳汁是人们婴儿时期所必需;“儒”是人们精神的乳汁,同样为人们所必需。《需卦》象征等待: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光明正大,做事才会亨通顺利,占问的结果是吉祥的。

2、学者文人与政治家精辟论述:一位著名学者提出“21世纪的经济赛局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2008年经济危机初起,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了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有效应对这场危机,还必须高度重视道德的作用。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要灿烂。真正的经济学理论,决不会同最高的伦理道德准则产生冲突。经济学说应该代表公正和诚信,平等地促进所有人,包括最弱势人群的福祉。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我们应该倡导: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一位企业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经济危机问题的实质是精神的问题,是全社会道德的问题。经济的实质是精神的,只是通过物质的方式表现出来。说白了,儒(文化)与企业的关系,就是“道”与“器”的关系,世间万物“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道德经》)“道非器不形,器非道不立。”无论国家、民族或企业,真正核心能力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力”。这是最深刻、最终极的力量。以清朝满人入关为例,他们攻破了汉人的长城,夺取了汉人的城池,推翻了汉人的江山,在政治上、军事上是胜利者。但在文化上,他们却失败了:满人入关后,被汉人同化了;虽然是满人坐了江山,不过是换了个朝代而已。

三、用文化解读人生

(一)、人类社会生生不息之缘由——人被“文”所“化”

赵本山小品不差钱中:赵本山对女孩说;我培养了你四十多年,女孩说:我才多大呀?赵本山说:加上你爸爸三十多年呀。生生不息是人类的愿望,人要生生不息必须要被文化。因为人需要生命、需要生生不息,故称为人生,如何能生?首先看看文化是怎么预示的,学习的人叫学生,学则能生,人不学,则老死于愚矣;旧时候读书人叫书生;戏曲角色行当中有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类。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重唱功,用真声,念韵白,动作造型庄重、端方。譬如京剧《空城计》的诸葛亮、《将相和》的蔺相如《辕门斩子》的杨延昭等。老生中另有红生一行,主要扮演三国戏中的关羽。表演上有特殊要求:唱腔高亢激越,动作凝重简练,唱做中蕴含着一股内在的力量,着重表现关羽的威严和神勇,为戏曲舞台上独特的性格造型。还有小生、武生等。戏曲就是借古喻今以教育人的,这些人物的特点就是一个“正”寓意正即能生,文化就是让人正。

其次看经典是如何论述的,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即能生,中庸,即合适,即善,所以能生。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认为,官宦之家延续过两代不容易,商贾之家延续过三代不容易,只有耕读之家传家最久,所以说: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就是一个文化的问题,人的欲望与文化常常发生矛盾,常常只顾眼前而忽视长远。官商之人如果没有被文化,极容易被眼前利益左右而背道而驰,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

第三、从文字学角度进行剖析:人,仁也,仁生物也。《礼·礼运》: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人具阴阳。人字左笔为阳,右笔为阴;阳清而轻,故左撇轻,阴浊而重,故右捺重;阳中有阴,故左撇先重而后轻;阴中有阳,故右捺先轻而后重。阴阳合而为人。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即其字可悟也。《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撇捺互撑,站立为人乃汉字哲学也。人音通仁,仁义为本,不行仁义,非是真人。故人=仁=任=妊。谐音文化是老祖宗阐述文化的一种特殊表达的手段,在汉文化中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艺术。

我们常常说这个人有才,才字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才:是将知识活化和运用的能力,核心是正确的思维方法,象形字。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说文》:才,草木之初也。它为什么能引申为有才能、有本领才干呢?如才高八斗:《南史》形容曹子建文才出众,天下文才总共一石,他自己占了八斗,后世以此喻才智高超者。《说文解字》:茎干上惯一横,谓将出枝叶也,才有茎干生出而枝叶未出,故曰将,草木之初而枝叶必寓焉,生人之初而万善必具焉,故人之能曰“才”,言人之所蕴也。凡草木之字,才者初生而枝叶未见也,“屮”者,艸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茎也。古文或以为艸字。生者:草着生而有枝有茎也,甲骨文下像土,上像出;止者枝茎益大也,止(篆书)益兹上进也,此四者先后次第也。才=财=材=裁(哉),善哉善哉,即善才善才。古往今来说某人很有才干,才干即是指儒家学问,在中国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故事。我们知道寓言,它总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上的启示,外国寓言多,如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伊索寓言》,中国寓言少,因为中国的字、词本身就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

(二)、人被文化之方法——“学”与“问”

“学”与“问”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成语“不耻下问”就是从孔子的这句话来的。现在我们用来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真诚地向别人提问请教。

人要生生不息必须要被文化,如何被文化?通过“学”与“问”。“学”的异体字“斈”就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故《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了再实践它是很高兴的事情。问即请教,《礼记.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其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意即:会提问的人,象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一样,〔先问容易的问题,再问难题〕,这样,问题就会容易解决;不会提问题的人却与此相反。会对待提问的人,要回答得有针对性,象撞钟一样,用力小,钟声则小,用力大,钟声则大,从容地响,让别人把问题说完再慢慢回答;不会回答问题的恰巧与此相反。以上这些,讲的是有关学问的方法。意即在学问上善于提问的人,应当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像木工砍硬木先从易进斧的地方下手。

文化最终化的是人之心性,化心性则可达到养生之宗旨,心性不化,吃什么营养品也不行。一个老者因为脑中风晕过去了,家人赶紧叫救护车来,等救护车来了时,老者就缓过来了,告大夫说,不去医院了,大夫说,不去了也的付钱,便又晕过去了。在人身体、生命来说,心性是本,肢体是末,故养生即养心。故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放心”,就是迷失了的心。

(三)养生之目的与“强”之正解

新时代的产品是为人们强身健体的,是呵护人生命的,即养生,《周易·条辞传》曰:“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爱护生命”。还有什么比爱护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呢?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故养生是符合天地之理的,但何为正确养生方法?养生之目的是为了“强”,何谓真正的强?中庸云: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翻译)子路问什么是强。孔子说:“你是问南方之强呢,还是北方之强呢?或者是你所需要的那种强呢?用宽厚柔和的方法教育别人,对于那些肆无忌惮胡作非为的人不加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君子具备这种“强”。睡觉时头枕着兵器用铠甲当席子铺在地上,死了也不后悔,这是北方的强,强者具备这种“强”。所以君子与人和睦相处但又不同流合污,这才是真正的强大啊!保持中立,不偏不倚,这才是真正的强大啊!国家有道时,不改变自己一惯的志向,这才是真正的强大啊!国家无道时,至死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这才是真正的强大啊!”(解读)子路刚勇威猛,耿直好勇,好胜好强,他向孔子问强。孔子回答他的强有三类“南方之强”,“北方之强”和“中庸之强”。

“南方之强”,因南方气候温和,多潮湿多雨水,因此南方之强偏于温柔,主张“宽柔以教,不报无道”。用宽和温柔以教导百姓,对待他人,对于无道之人,不予报复。这类强,多以宽恕待人,多以涵容面世。这种强固然很好,但容易偏向过分柔弱。这一类强是“君子居之”。

“北方之强”,北方天气严寒,冰天雪地,冰凝雪冻,因气候而铸就刚勇凌厉的北方性格。这类性格,刚勇耿介,宁死不屈,宁折不弯,暴虎凭河,死而不悔,以盔甲为垫席,以刀枪为枕衾,死不足惜。“北方之强,强者居之。”这种强,内刚外亦刚,内强外亦强。这类强者耿介彪正,临危不惧,临难不苟,人格可敬,人品可嘉;但不善保护自己,不善谋划,凡事凭一腔热血,奋然前行,计其功而不计其利。子路即属“北方之强”,孔子一向不主张子路的这种奋不顾身的强。

真正的强应该是“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国有道不变,国无道至死不变”,内藏刚强,外示浑厚,和谐相处,但不同流合污;即便有时“同流”,但绝不随俗而“合污”,遗世独立,耿介不迁,中流砥柱盘石般的坚定而不偏倚。邦有道则仕,邦无道或仕或隐,但自己内心的贞节,内心的主张,骨子里的志向绝不改变。内方外圆,内刚外柔,虽有外圆外柔之权变,但绝不改变内心之方正,内心之刚直。这就是中庸之强,这类强也是“君子居之”。中庸之强又称仁者之强。仁者之强无敌于天下。

从文字学角度讲,强,通“襁”,襁褓,包婴儿的被、毯等;真正的强就像襁褓一样保护人不受到任何侵害,故曰强盛。故千古圣贤授受,只一个中,学者讲学,不过讲求此中。

四、用古老的修身养性之语诠释“新时代”的精神,以文化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文化为“新时代”领航!“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新时代”把民众的生存与疾苦放在重要地位,明辨文化与成功的关系,寻觅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经营的最佳契合点,以义统利,且让顾客人人坚信和拥有一种世上最幸福的生活方式,故以仁自居:"大忠大孝是为仁;以义行路:大勇大爱是为义;以礼待人:修齐治平是为礼,智慧经营:让利于人是为智,诚信处世:公平合理是为信。”把古老的修身养性之语赋予符合“新时代”精神的解释。这样就是“止于至善”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成功的境界。中庸:“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来描述这种境界。“新时代”不只是个企业,它还应该实际上也是一个学校,它传授着真文化,通过“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向它的员工们阐述着快乐人生的真谛。这样必能使新时代立于不败之地。中庸云:《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既能明晓善恶,又能辨知是非,保持这样的状态,进而达到而保全其自身的品德不受污染。《孟子·告子上》云: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文化是渗透到血液里的东西,它决定了大脑怎么思维,决定了双腿怎么行动,决定了企业产品、服务属性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企业自身的组织规范和行为准则,决定了企业用什么样的方式、手段来运用企业的资源参与市场竞争。因而是最本质的力量。具体结合营销这种工作的特点,国珍的产品是利于人身的营养品,在营销过程中除了公平、诚信甚或让利于顾客以外,在销售产品的同时把利于人性灵的文化也同时“销售”给每一位顾客,这是替顾客着想,也是替天行道,成就了别人就成就了自己。“新时代”的高层领导是很不简单的,愿“新时代”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愿新时代能誉满天下!

五、多聆听圣贤教诲——《四书》、《弟子规》简介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四书》是儒家重要经典,中华文化宝典。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是世人安身立命之道,自宋代以来中国人必读之书,是家传户诵之学,哪怕是乡间不识字的老农,也要通过口耳相传。《大学》教人明明德,教人格物致知、教人“慎独”,因为有“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中庸》讲“中用”的道理,让人理解真正的强,且认为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语》告诉人“仁爱”“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理,著名学者余秋雨谈中华文化的魅力时说:《论语》亲切如外公给我的信。《孟子》叫人“养浩然之正气”。总之,《四书》它承载着宇宙的真道理,教给人修齐治平的方法;它的教导能够滋润人的生命,是人生必读书。《弟子规》是《四书》的延伸,《四书》的实践,通俗易懂。

需要知道,读《四书》一定选古版本而不能够选现代版,因现代版误人之处太多。有道是“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孔子教育学生的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我们需要上乘的、原汁原味的先贤哲思,班固《汉书·艺文志》的判断:“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孔子去世后他的学说就开始绝传,待到他的七十弟子去世之际,儒家学说的真意就被违背了。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书》也说:“及夫子殁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战国以下人所追述的孔学,究竟有多少内容还符合孔圣人“述而不作”的本来面目呢?江希张译著《四书白话解说》是为上乘读物,读此书的序言可以明白。

古《四书》的读法,需要进行到文字这一级,即需探究文字的真意,《说文解字》对先秦的古文字(主要是小篆)与当时的今文字之间的历时联系进行了正本清源的梳理。许慎强调想接绪历史传统、读懂儒家典籍,就必须对汉字的形音义关系进行正本清源,字义明乃经义明,小学明乃经学明,强调汉字是“经艺之本”: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许慎《说文解字序》)许慎的“本立而道生”实际上借助字学(小学)建立了经学与识古(史学)之间的同构关系,消解了典籍散佚所带来的历史认同危机。经学建立的记载阐释历史的模式得以延续。

孔子的经学和许慎的小学相结合,使汉字在历史文化记载上具有了上可溯源、下可固本的超文字性功能,支持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超稳定形态。与其他民族的文字符号相比,汉字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记载方式,还被赋予着生成历史的使命。中国历史文化是汉字化的历史文化。

下载领航思想的力量开辟新时代word格式文档
下载领航思想的力量开辟新时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开辟新时代的“宣言”》教学设计

    第11课 开辟新时代的“宣言” 一、〖课程标准〗 简述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 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概述......

    领航的力量 建党诗歌[五篇]

    领航的力量 八月,风光秀丽美如画。带着巴彦工商人欢庆建国六十周年的满怀豪情,带着我们对市局党组的真挚感激,我走上这个讲台。讲演的题目是:领航的力量。 我到工商局工作已经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导读: 2017年10月18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十九大报告中包含哪些重要内容,有哪些亮......

    新时代的工人力量

    新时代的工人力量 工人是国家和工厂的主人,是国强民盛、民族振兴的巨大力量主体。他们通过一个个生产奇迹为国家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新的时代背景下,工人似乎从以前......

    思想的力量

    没想到朱维铮先生也去参加2008年11月杭州的马一浮研讨会。我们对马持论固异,见面交谈却能生出快意。我喜欢他的直言无隐的风格。其实我们吵过架,但很快重归于好。我因此说维铮......

    选修课作业新时代工人力量

    新时代工人的力量 时光荏苒,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也逐渐走上了强大之路。回想上个世纪建设祖国的道路中,无数工人奋战在各条生产前线,抛洒汗水,默默奉献,贡献青春。青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瞻远瞩、总揽全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应用,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